段时间,收到小苏的留言。作为一个加拿大的新移民,他在多伦多做餐饮,说最近要回国,打算来成都与我碰面,交流一下关于餐饮的话题。我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餐饮有很多想说的,我表示欢迎,昨天小苏来到了成都,我们约定今天上午在市中心碰面。前面半个多小时,我安静地听小苏介绍他在多伦多做餐饮的经历,发现他几乎把我在餐饮小老板课程里面说的那些坑,全部挨着体验了一遍,甚至,到现在都还身处其中。他自己也比较困惑,想借这次回国的机会,能在餐饮方面找到新的思路,而我通过他的介绍,对加拿大中餐的现状,也增加了一点了解。除了小苏,他女朋友今天也在现场,并且也是在当地从事餐饮方面的工作。她也介绍了她所在餐厅的问题,虽然他们两个人所在的餐厅不一样,但一路听下来,我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伦多目前的餐饮行业还处于非常落伍的状态,如果要拿时间轴来作对比的话,相当于成都七八年前的餐饮状态。因为交流了很多,无法一一展开,今晚的日志就针对其中一个问题阐述一下我的观点,那就是餐饮老板和员工应该是什么关系?现在国内的餐饮,正在全面进化到餐饮老板和员工“一致对外”的阶段了,但听小苏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多伦多的中餐厅,还处于老板与员工互相对着干的阶段。比如小苏,当他负责前厅时,把前厅工作做得非常好,让店里的营业流水从一千多加币,增长到现在的三千多加币,相当于翻倍的成绩,最高峰甚至做到了超过五千加币,为什么又掉回来了呢?就是因为厨房出品有问题,总是给前厅拖后腿,于是小苏又到厨房做管理。他的办法简单粗暴,想通过减员来增效,结果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成了店内人人厌恶的“公敌”,哪怕店里第一次出现月度分红,但员工照样意见十分大,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以至于他越做做感到心力憔悴,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小苏女朋友的餐厅,老板则变着花样的从员工手里克扣收入,比如当地前厅人员的收入,就是来自老板给的基本工资和客人给的服务小费,结果老板不仅给基本工资很抠,连服务小费都不想给员工,导致员工情绪非常不好,在这样的状态下的服务,服务质量可想而知。在我听来,这都是错得很离谱的事情。拿小苏来说,他试图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降低店内成本,但这样的方式一定会被员工抵触,因为以前七个人的活,现在变成四个人干,而收入又完全一样,那肯定内心不平衡;小苏女朋友所在餐厅的老板,不从多赚钱的方式来提升盈利,而从员工收入里克扣,
一、多样化仍然是业态发展主要方式。多样化的业态发展紧扣市场,更趋向于适应自己面对的消费群体。 二、与各地消费群体生活水平的发展速度合拍。西餐企业的发展将扣紧当地消费者生活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和追求高品位生活群体的发展速度。 三、品牌包装进一步严格。西餐企业的品牌化是随着西餐业在中国的兴起而诞生的,它将随着西餐业的进步而完善、丰富并成熟。 四、文化色彩更趋于潮流化和多元化。多元的文化色彩是基于西餐企业所出品的不同地方风格的菜品而展现的,为了区别于中餐和其它同类企业,西餐业将更加注重独特的文化色彩。 五、大量采用现代科技,成为餐饮现代化、标准化的排头兵。西餐业大量采用现代科技,从制作技术设备到酒水设备,从餐厅光照到装饰,都成为餐饮现代化的排头兵。 六、本土化西餐会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流。 七、一批中餐企业转入到西餐行业,形成西餐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随着西餐市场的蓬勃兴起和西餐经营所带来的丰厚回报,部分中餐经营者开始转向关注和投资西餐,会有相当一批成熟的中餐企业家开始经营西餐。 八、西餐企业的竞争促进西餐业的发展。西餐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会使原本较为平静的西餐市场出现竞争的局面,而恰恰是这种自身的竞争会给西餐企业的经营、菜品、服务带来很大的推动。 九、更多的、正宗的西餐企业在本土化、大众化西餐中诞生出来。 十、全社会开放的国际化的文化氛围是对西餐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加入 WTO 及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全面的对外开放,对全社会饮食文化变化将产生巨大的推动,西餐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
目前连锁餐饮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力资源匮乏、经营成本高涨、标准化难度大、行业内部恶性竞争、资金 短缺及政策支持等问题。其中,人力资源匮乏选择比例最高,其次为经营成本高涨,标准化难度大,构成连锁餐饮业 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就领着提问方式,没人能帮得了你,问题都懒得说清楚。
于饮食文化的论文: 论饮食文化汉译英中的“意译 论饮食文化汉译英中的 意译” 意译〔摘要〕把中国的饮食文化翻译为英语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要把饮食文 化,尤其是菜谱忠实地传达出来,要兼顾菜名的“形美、音美、意美”,又要考 虑到西方人的饮食所讲究的内容和实质,同时还需要关注菜肴本身的材料、烹 调方法和人们的饮食文化心理。本文搜集了大量的菜谱英语译名并加以归纳, 总结出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菜谱汉译英中的“意译”情况。 〔关键词〕菜谱 翻译 “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 11-0042-02 引言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事。饮食文化也是世界各族人民文 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各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工作,或者跟中国人打交道,而他们也在 不断地了解中国, 学习中国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很多外国学者及外国游客对此兴趣浓厚。要做好饮食文化的对外宣传,我们首 先就要把我国的菜谱翻译出来、整理成文。大多数中国食谱的命名方式都是“形 美、音美、意美”,让食客看得舒服的同时,还充满着期待。中式菜谱的翻译除 了要求语义对等,还必须注重文化联系,这就要求翻译出来的菜名符合西方人 的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思维。 根据王秀芬在其论文《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的总结和归纳,我国 的学者把菜名译成英文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1)写实型命名法。如“烤乳猪”被译为 Roast Piglot,“糖醋排骨”被译为 Spareribs with Sweet and Soysauce” (2)写意型命名法。如“红烧狮子头”被译为 Stewed Meat Balls with Brown Sauce.“芙蓉水晶虾”被译为 Shrimps Cooked with Eggwhite. (3)典故型命名法。如“东坡肉”被译为 Dongpo Braised Pork.“叫花鸡”被译 为 Beggar’s Chicken. (4)以地名、数字命名法。如“北京烤鸭”被译为 Peking Duck.“八宝饭”被译 为 Eight-Jewel Rice Pudding. 这四种菜谱的翻译法基本上都能被外国人所接受。 然而从翻译的方法来说, 许多菜名都采用了意译。 一、意译 意译总是与直译、音译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意译,钱歌川在其著作《翻译 漫谈》中是这样定义的:“采用原文大意,或甚至有时候改变原意,依译者自己 的意思写出,结果是不大忠于原文(钱歌川,1980:11)。”在汉译英中,很 多时候,直译会让外国人莫名其妙。 在把中国饮食文化对外宣传的翻译过程中,不管写实型命名法还是典故型 命名法的菜谱,都不可避免地采用意译。 二、中国菜谱的意译 中国的菜谱五花八门, 各具特色。 有的只看菜名就对其做工材料一目了然, 有的则采用历史文化典故,让客人在品菜的同时,感受文化气氛;而有的菜名 确实展示了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有的则采取的是浪漫主义的命名方式,让食 客充满遐想。很多菜名还采用了文化典故、历史事件、成语、俗语、谚语来命 名,这就约束了中国菜名翻译时的直译手法。因为很多时候,直译会让外国人 费解,中国人若是不了解这道菜,也会被英文译文弄得莫名其妙,不知所谓。 所以,在把中国菜名翻译成译文的时候,更应该多采用意译的方法。本文通过 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中国菜谱采用意译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直译表达不明时,常采用意译把菜谱译出 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有那么好的中文 语言基础和积淀,很多中文说法、词语在我们炎黄子孙看来毫不费劲,但是在 外国人眼里,这些表达可能引起误解,或者让他们在点菜时,因为不理解不了 解而无从下手。直译菜名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外国人看,因为直译往往会让一样 东西在两种语言中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译文跟原文也许会互不相干或是背道而 驰。因为不是所有的中文词汇都能在英文中找到语义与之对等的单词。或者有 时候找到与之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单词,但是这些词不一定可以传达菜名的用 意,因为菜名通常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时候,菜名的翻译只能采用意 译,在直译不能确切表达菜名本意的时候,添加成分,以达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如,白饭,如果直译,则为 White Rice,但是中国人说“白饭”,强调的并 非它的颜色而是它的内容,是指单独的米饭,不包括菜或其他配料。所以,为 求更准确地表达出中文“白饭”二字的涵义,译者此时应该舍弃直译而采用意译, “Plain White Rice”,加上 plain 一词,外国人更容易联想到饭本身的材料,有 white 他们也不会想到“黑米饭去”。 又如“凤凰玉米羹”这道菜,中国人大概都知道这道菜中的凤凰并非指一种 鸟,而指的是鸡,称之为凤凰只是为求好听,因为这样命名会让这道菜显得更 有档次。若把其中的“凤凰”译为 phoenix,则让外国人纳闷,因为凤凰仅仅是传 说中的一种鸟,并非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果搬到餐桌上来了,让人难以置信。 虽然很多外国人可以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点了这道菜,但是上菜时,他们总会 知道这里的“凤凰”的真实身份,或许到时候很多外国食客会觉得失望。所以对 于这道菜,我们可以译为 corn and chicken porridge。 又如“臭豆腐”,有人直译为“Smelly tofu”。这种译法算不上错,因为 Smelly 一词本身就能很确切地描述出臭豆腐的气味特点。但是,很多外国食客也会因 为“Smelly”一词而放弃对此食物的尝试。其实臭豆腐除了臭,也还有香的一面,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就是臭豆腐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 把“臭豆腐”译为“stinky tofu”。 (二)结合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翻译菜名 很多菜谱包含了俗语或习语,而对于俗语、习语的翻译,直译也无法正确 表达其含义,此时多采用意译。然而,对于菜名的翻译,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单 独的俗语、习语本身的翻译。单独的俗语、习语本身的翻译采用解释、增译等 方法传达其内涵和意思,然而包含俗语、习语的菜名,不仅要求翻译工作者能 够通彻领悟俗语、习语本身的含义,还要注意俗语、习语本身与菜肴之间的紧 密联系。习语、成语做菜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比菜名本身更为 重要。此外,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还必须注意把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表达出来, 但又不能过多剔除习语、成语本身的意蕴。因为如果仅仅传达了成语、俗语等 意思,而忽略菜肴材料的介绍,则会让食客在点菜的时候难以兼顾营养的搭配 和均衡。如果食客只是对菜名好奇而点菜,到时候上的菜全部是肉类,这会让 客人觉得很油腻,整个饭局吃得不够尽兴。同时从营养的角度来说,也是不科 学的。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菜名当作是简单的一个词 语来翻译,而应该把菜名与菜肴所需的主要材料结合起来,力求使菜谱的翻译 能够完美、忠实地表达原意。 如,中国有道菜叫“过山峰炖清汤”,如果翻译此菜名时采用直译,则会将 其译为 Guoshan Peak clear soup。对于此译文,不仅外国人看不懂,就连土 生土长的中国人也摸不清这道菜是用什么做的,点了这道菜他们将会品尝到什 么。实际上,这是一道鸡汤。“过山峰”在此当然不可能是一座山峰,也不可能 是山上的某块材料,而是指鸡块本身。为此,我们的翻译工作者把此菜译为 Mountain Peak chicken clear soup。译文既表达了中文原意,又指出了菜肴所 需的材料,同时也不会让外国食客误解 Mountain Peak 在此菜名中的含义。 又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道家常菜“麻婆豆腐”,很多饭馆将其译为 Ma Po’s bean curd。此种译法对于熟悉此菜的中外食客而言是无关紧要的,然 而并非所有的外国食客都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Ma Po 会被理解为一个人名。 她的豆腐可做菜名,对食客当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菜毕竟还是豆腐, 不管是谁的牌子,对很多外国食客而言不一定有吸引力,或者说他们并不一定 清楚这个豆腐与其他豆腐的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我们采用“意译”的方法,把菜 肴的材料填补上去,说不定可以引发食客的兴趣,刺激其的食欲。“麻婆豆腐”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烹饪所需的配料。所以,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也把它译为 “Bean curd with mince and chili oil”。 还有“蚂蚁上树”一菜,单看中文菜名,很多中国食客也会认为是吃蚂蚁, 因为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蚂蚁也是可以吃的,也可以泡酒,或是打汤。而 实际上,这道菜是面条跟碎肉末一起烹饪的。煮熟以后,肉末附在面条上,就 如蚂蚁爬到了树上一样。此菜的中文菜名的命名是采用比喻的方法,所以我们 在翻译此菜名时,不可以简单地译为 Ants climbing trees,因为 Ants 会让外国 人食欲尽失。同时,此种译法又不能正确地反映出这道菜的真正内涵,所以把 这个菜名译为 Vermicelli with cpicy minced pork 更受青睐。 (三)意译关注菜肴的烹饪方法 用“意译”翻译出其材料固然好,但是单看材料也不一定就能表达出一道菜 的真正风味,因为同一材料根据不同的刀法和烹调方法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多 种佳肴。饮食文化很讲究刀法和烹调方法,如烘(baking)、蒸(steaming)、 煮(boiling)、炸(deepfrying)、剥皮(skinning)、腌制(pickling)、切片 (slicing)、切碎(mingcing)、熏(smoking)等。烹饪方法在食物、菜肴的 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了食物的味道,还影响了食物的营养和 口感。所以,在直接翻译菜名材料不能传达菜肴的本质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 采用意译的方法,在意译中注重烹饪方法的翻译。 如“千层饼”被译为“multiple-layer steamed bread”突出了饼的形状, “steamed”又明确了这种饼的烹调方法。 此种译法又让外国食客门路清晰而不至 于会错意点错菜,这比“multiple-layer bread”多了一层“multiple-layer bread”的 意思,而多出的这层意思就是烹饪的方法。“multiple-layer bread”可以让外国食 客明白千层饼的外表和材料,而 steamed 又能让客人了解这道事物的做工程 序。 又如“茄汁鸡脯”这道菜,从菜名就可以看出其材料的主要成分:茄汁和鸡 肉。然而单看菜名,一般食客并不知道其中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因为任何人都 很难从菜名中寻究出很明显的答案来。用茄汁和鸡肉混在一起可以做出几个样 式的菜来,而直译这两个材料并不能让客人想象出菜肴的味道。事实上,这里 的鸡肉是油炸过的。熟悉这道菜的真正内容和其烹调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将 其译为“Fried chicken in tomato sauce”。此菜译文突显了烹调方法,又充满了 西方饮食风味,让外国食客倍感亲切。 又如“桶子鸡”,若直译为“Chicken in pail”,则让人误以为此菜为炖品,拿 桶来盛装以求新鲜。事实上,这道菜是干的,跟盐焗鸡差不多,只是这里选用 的鸡为童子鸡。所以,这道菜译为“Spring chicken in salt”时,则会让外国食客 更容易从菜名上最快地获取其所需信息而不影响菜肴文化内涵的传达。 菜谱的翻译有时候让人费心费力,但有时候也可以让人舍繁从简。在很多 大餐馆的菜单上,菜谱旁边大都附上图片。有了图片,食客无需从文字上考虑 太多菜肴所包含的材料。此时,菜谱的翻译尽可以从简,只突出其刀法或者其 烹调方法即可。 如“铁扒比目鱼”,在有图片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可将其译为“Grilled Sole”。 在此不需要突出盛装菜肴的器皿,也不需强调此菜为汤类还是干炒类或是其他 的。 三、结语 把中国菜谱翻译成英文,既要兼顾菜名给人留下的特有意象,又要考虑到 西方人的饮食思维和爱好,兼顾菜肴本身的材料、烹调方法和人们的饮食文化 心理。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加上翻译中出现的语义上的困难,所以“意译”在菜 谱的翻译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意译”比直译更能让译者更好地传达中 国的饮食文化,其译文也能更易为外国食客所接受。当然,因为意译本身有时 候也会让译文失去菜名原有的韵味,语言也失去了色调,所以,中国菜谱的翻 译还将是未来长期的研究话题。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1(01). [2]伦淑新.直译与意译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3]钱歌川.翻译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4]卫虹.短命的意译词语[J].语文研究,1984(01).
餐饮行业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摘要: 整合营销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现在整合营销战略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大企业,且主要应用于企业形象塑造、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要素的组合等领域,整合营销战略作为一项营销的手段,既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利器,也是企业管理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关键词】 整合营销策略 大众化 企业经营
Abstract: integrated marketing strate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businesses, now integrated marketing strategy in our applications are mainly limited to large enterprises, and is mainly used in corporate image building, brand communication,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 areas such as marke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strategy as a means items marketing tool for both enterprise marketing campaigns, but also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sources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mean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enterprise customer needs as a starting point, customer demand and purchasing pow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expectations of the business community based on experience, there are plans to organize various business activities, through concerted mutual product strategy, pricing strategy, channel strategy and marketing strategy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satisfactory goods and services to achieve business goal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integrated marketing strategy popularization of business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餐饮市场营销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谈点餐饮企业的整合营销策略的体会,供参考。整合营销策略主要是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餐饮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产品确定精准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找出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提炼出产品好的广告语,如何进行品牌传播以及进行全面的销售体系规划等等。它是是利用多种营销传播手段的有机、系统结合运用(如:广告、宣传、文化、人员推销等)而不是单一的营销手段。因此,餐饮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应该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的组合拳战略。
一、餐饮营销的现状与重要性
餐饮经营的中心是市场,目标是顾客,作为餐饮行业来说市场营销的基础是我们的菜肴、服务、环境和气氛。酒店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首先要把这些工作做扎实。也就是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生理需求,还能满足顾客许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训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稳定的员工队伍。酒店环境一般来说既定的,要改变往往要有较大的投入;但菜肴、服务、环境是不要多大投入,且见效最快、最明显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使酒店在具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个性化、特色化、形象化。客人的心理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水平来提升广大的宾客对我们酒店的好感度,从而增加可客源量。
(一)、餐饮消费的市场定位是营销的根本
通常的市场定位主要反映在菜系和价格上,以此通过市场细分来吸引各种消费层次和口味的顾客。除此之外,不妨增加一些文化定位等。当今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独具个性的人文景观或文化遗产。谁会利用和开发这座文化宝库为经营所用,谁就
能赢得商机。
作为现代餐饮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核心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抓市场发展的命脉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餐饮经营者只有及时跟上顾客的变化,才能跟上市场,留住和赢得更多的顾客。我个人认为现在顾客的消费理念的关键词是:理性、绿色、文化、休闲、营养、安全。根据这几个原则,确立自己的主题,形成自己的特色。
近几年应市场的需求,一些主题特色的餐厅发展迅猛,把这些理念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在装饰风格、功能设计,还是经营的菜系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推销技巧,增强顾客对我们的印象。另外,餐厅还根据市场确定菜单定价,选定广告渠道,统一菜品、服务和餐厅设计,完成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者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市场。通过细分市场,可以让餐饮企业有准确地选择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提供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目标客户服务。如: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其目标客户定位在儿童青少年消费阶层,他的一切经营活动大多都是围绕儿童青少年这个消费群体展开,而且效果非常好。
(二)、大众化经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餐饮业提出的大众化经营是适应餐饮市场变化而做出的积极反应。
(1) 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餐饮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环境因素,改变了大多数人自己内心的看法,从而有的甚至盲目跟风,消费者对新有的产品的跟风,从而导致原有的产品供给远远大于原有的市场需求,使饭店无法按原定的方针经营。所以得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更新、经营方式创新来吸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国内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大小餐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其价格实惠,规模庞大,菜肴特色突出,更贴近国民不同水平的消费需求。于是,鲜明的主题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分散了饭店餐饮的客源。
(3) 政策和观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推行国民旅游计划,国内旅游蓬勃发展,消费者意识在逐步成熟,尤其是新工时制和法定长假日的实行,使适合工薪阶层消费的休闲市场和节假日市场更加活跃中低档大众化消费的国内顾客将成为市场的主体,真正符合我国广大民众的消费形态将会成为主流。饭店是餐饮供给的主要生力军,也应大力拓展内需市场。
二 、餐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在饮食企业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正变得日益激烈,很多餐饮业在这场激烈的生死搏斗中纷纷倒闭,这种优胜劣汰的的生存竞争是自然的法制,本亦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市场竞争中的我们有必要探究其存在的原因。
(一) 品牌定位不准确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我国餐饮市场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餐饮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餐厅餐时,是否想过,遍布了中国大江南北的餐饮品牌有几家是中国自己创造的。我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餐饮业缺乏对自身酒店进行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或分析不够深入,定位不准,使品牌营销策略模糊,不知道自家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进入营销盲区,营销无从谈起。餐饮业缺乏长远的品牌发展规划。
(二)营销意识差
一部分总是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营销,总是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精力放在菜肴、服务、环境上,拼装潢环境、拼菜肴、拼服务,不注重营销意识的提高,逐渐形成了“闭关自守”,使自己客源市场人为变小。
(三)营销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餐饮业的营销主要凭借口头传播、签协议或简单的推销、打价格战等传统营销手段上来建立声誉。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依靠传统营销手段已经不适应酒店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观念的转变、整合餐饮企业的营销策略。
三、整合餐饮企业的营销策略
整合营销,是指突破原有企业独自发展、单一的模式,通过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和创新营销手段,把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联动营销,总的来说,这种整合营销,包括包全方位整合、多层次扩张、营销行。企业内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是营销传播一致性的保证。因此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使企业从以公司、以运作为导向转向以客户、消费者和终端用户为导向。为此,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证整合营销的实施。同时,应确立使客户结识品牌的“ 关键点”之所在。这些“关键点”应作为客户或者潜在客户了解这个品牌、产品类别以及商品或服务提供商的基本信息。除品牌的传播效力外,产品、价格、渠道、销售促进的主要措施以及雇员制服、方便实用的用户手册、产品包装、投诉解决程序、询问回应时间、忠诚认可度、信誉调整、清楚明白的接触通道等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增长机会。特别是以员工作为营销传播目标是第二层次的一个关键方面。如果内部营销传播计划不支持或与外部营销传播计划不相一致,可能会使最多达40% 的营销传播花费被浪费掉。
(一)强化产品印象营销
应针对目标市场,定位清晰。如:针对高消费者的菜肴、服务高档的商务餐厅;针对大众消费的环境温馨、服务周到、菜肴实惠的家居型餐厅等,并以巩固消费者的形象为突破口,强化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印象。营销途径有:利用新闻媒体即电视、电台、报纸等。目的在于扩大品牌知名度,树立餐饮企业形象,它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可以指导消费,刺激需求,扩大销售。争取做一些让消费者受益,难以忘怀的活动,以确实提升企业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二) 节假日特色营销
在一年的各种节日里,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都可以举办各种活动。节日餐饮是以普通百姓为主体的市场.特点是人员多.流动量大。餐饮业可以根据节假日特点,可开展特色营销,如推出“传统名菜名点“、推出“特色鲜明的创新宴席”,形成节日品牌。
(三) 绿色餐饮营销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自身健康等问题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 迎。这也给我们的营销思路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内容。许多餐饮企业适应这种要求,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保健绿色食谱,并增加保健设施,营造保健环境。近几年,药膳的保健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药膳餐厅也越开越多。富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没有污染且营养丰富的野菜,在餐馆菜肴中所占比例日渐扩大,而原来作为餐馆的主菜、大菜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则退居次要的地位。同时餐馆应适应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推出各种精工细作的野菜时蔬。
(四)扩大经营规模,实行连锁经营
实行餐饮企业规模经营,是迅速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既要规模经营又要保证质量,必须实行商品销售(购进原料、销售食品)廉价化,烹饪技艺专业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对客服务标准化,资金周转快速化,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效益。餐饮连锁经营不是快餐的专利,饭店餐饮大众化经营也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例如饭店可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开辟连锁经营的特色餐厅、美食城等,以统一的市场形象出现,方便仰慕这家饭店的顾客就近消费。对饭店餐饮来说,连锁经营也是一种扩大市场,薄利多销的大众化经营方式。
(五)餐厅形象营销
对餐厅的形象进行设计策划,比如在店徽的设计、餐厅主题的选择、餐厅的装饰格调、家具、布局、色彩灯饰等方面下功夫,使之起到促销的功用。一个好的餐厅形象,能使人觉得舒心,更能使消费者对餐厅有一个好的印象。
结束语
目前我国餐饮企业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同时这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控制就显得愈加重要。企业应从人力资源、采购等多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并及时更新成本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餐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卓越的餐饮业服务管理》闫治民,中国营销传播网
[2] 《2010年中国餐饮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3] 钱文锦《餐饮营销初探》. 【期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2月
[4] 王德利《浅谈餐饮营销》【期刊】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11月
[5] 王燕《浅析饭店营销管理》【期刊】管理观察,2009年
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秦寰宇. 大型网购企业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 潘咪咪.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胜利油田生态环境系统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3] 徐洪超. 快速消费品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 蔡云蛟. 基于物流成本的配煤中心选址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 付延冰. 基于随机需求的配送中心设备配置与库存控制问题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6] 毛太田. 连锁零售供应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7] 李庆喜. B公司海外物流Supply-hub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 黄丽珍,李旭,王其藩.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 周涛,程钧谟,乔忠. 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 2003(05)
[10]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库存控制机理研究[J]. 物流技术. 2003(06)
[11] Edward A. Silver,David J.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07 (1)
[12] 伯帆. 基于Supply-hub的宜家餐厅供应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3] Amit Eynan,Dean H. Kropp. Effective and simple EOQ-like solutions for stochastic demand periodic review syste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6 (3)
[14] Pin-Ho Lin,David Shan-Hill Wong,Shi-Shang Jang,Shyan-Shu Shieh,Ji-Zheng Chu. Controller design and reduction of bullwhip for a model supply chain system using z -transform analysis[J].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 2003 (5)
[15] 张勇. 电气企业供应物流库存协作模式选择与效益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6] 白云鹏. 中粮我买网北京物流中心货位与批次拣选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 庞林荣. 北京朝批商贸有限公司开展循环物流业务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 董宇. 进口汽车分销系统库存策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 汪振义. 基于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供应链收益与风险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 杨一铭. 中韩贸易环境下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计划优化[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 闵宏东. PPP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水业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6] 刘世伟. 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链管理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7] 贾静.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影响研究[D]. 南开大学 2014
[8] 夏雄. 基于贝叶斯需求预测理论的易损耗货物库存控制模型[D].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 俞箐. 邮政速递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与预测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0] 张S. 音像企业ERP应用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 马剑平. 经济型酒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11)
[2] 纪文哲.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2(47)
[3] 邓秋霞. 从第三版星级标准看成都饭店业的发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 王华,江晓云. 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 社会科学家. 2004(02)
[5] 邹统钎. 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3)
[6] 王大悟. 确立中国饭店集团的品牌优势[J]. 旅游科学. 2003(02)
[7] 陈国香. 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成功运作的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8] 殷瑛. 酒店网站顾客预订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 刘慧. 一个关于酒店变革的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10] 殷红卫. 南京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1] 赵剑锋.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关键要素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12] 曲常军.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商贸. 2011(30)
[13] 赵莹雪,郑海燕,余惠宜. 广州酒店发展新趋势--经济型品牌连锁经营[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7)
[14] 赵炜. 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J]. 生产力研究. 2007(11)
[15] 张璐,张胜男. 我国经济型酒店特许经营模式研究--以“如家”酒店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16] 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12)
[17] 冯冬明. 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 旅游学刊. 2006(07)
[18] 费寅. 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6(11)
[19] 孙静,黄清. 我国经济型酒店外包业务的功效及管理策略[J]. 商业研究. 2006(06)
[20] 曹毓. 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定位探究[J]. 中国商贸. 2011(12)
[21] 张先花,朱磊.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应用分析[J]. 中国商贸. 2011(08)
[22] 吴巍,王红英. 现代城市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力策略分析[J]. 中国商贸. 2010(23)
餐厅的总体布局是通过交通空间、使用空间、工作空间等要素的完美组织所共同创造的一个整体。这是可以参考一下文献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一
浅谈餐饮空间的主题性设计
在餐饮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各个不同对象的设计需求, 为它们找到不同的文化主题。以设计主题和经营定位来区别设计对象的不同特色。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二
酒店设计的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迅猛 的发展国内国际消费市场日益成熟壮大中国酒店设计的发展不仅要跟紧国际发展潮流更要 敢为天下先超前发展后来居上。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三
餐饮业论文
对科学推进餐饮业发展的思考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四
我国餐饮业服务营销探析
四、基于企业需求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 1] ...本文以海底捞为例,对我国餐饮业服务营销进行分析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五
餐厅
餐厅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一)VI 设计发展重要性设计初期,最应该...还有许多学生来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查找参考文献、有用的资料、借阅图书的这一.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六
日本料理书籍参考
还设计了“点菜技巧”和“美食门槛”两个小贴士栏目...变化的餐饮与文化 三 和食与日本文化论 四 日本的...参考文献 专栏 寿司 天麸罗 日式烤肉 关东地方
餐厅设计主要参考文献七
毕业论文 餐厅VI设计
毕业论文 餐厅VI设计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九九餐厅 VI...12参考文献………12 摘要 湖北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VI 设计...
国外主题餐厅目前发展往往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不单提供饮食,还提供以某种特别的文化为主题的服务。餐厅在环境上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装修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之相配合,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让顾客在某种情景体验中找到进餐的全新感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他们对饮食的追求已经不仅限于口味了,而是对口碑,对品牌,对个性化更为看重,所以怎么样将主题餐厅做到使人们渴望到此消费并以到此消费为傲,就需要树立品牌,给人们传递一种理念,到主题餐厅消费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顿美食的享受,更能带来心理满足感,赢得别人赞许的眼光,甚至名誉、地位等。主题餐厅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HowardJohnson公路餐厅以新式英格兰殖民风格为主题,并形成连锁经营,1971年6月14日,旅居英国伦敦的两名美国青年人创办了硬石餐厅—一家以摇滚音乐为主题的美式餐厅。此后,热带雨林餐厅、好莱坞电影餐厅等各种类型的主题餐厅相继涌现。主题餐厅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我国,由此形成了一股主题餐厅热。主题餐厅以其鲜明的主题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给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餐饮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高于2018年的7.7%。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缓慢增长,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达21559元。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基本稳定,食品、居住支出占据较大份额,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主题餐厅未来发展趋势:1、餐厅主题多样化主题餐厅的多样化是指,餐厅的类型多样化。一是,本土的菜肴会被挖掘,特别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肯定会出现一大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餐厅,这些餐厅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符合顾客对地方消费文化的需要。另外,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本土菜肴交流会呈现广泛性,扩散到其他地区,满足不同地方人的需要。2、餐厅主题的个性化个性化是主题餐厅增强竞争性的必然选择。目前,很多餐厅都采用个性化营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效果,例如,电源餐厅、足球餐厅、禅酷餐厅等。一是,个性化是餐厅主题的必然要求。餐厅的主题必然个性化,否则无法成为主题餐厅,而且餐厅主题的个性化会帮助餐厅吸引更多消费群体。3、大众化、平民化定位主题餐厅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高大上”产品,其市场定位越来越向平民化、大众化倾斜。一是,大众化、平民化定位是符合我国消费水平的。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大,但人均消费能力并不强。在大、中城市的消费群体中工薪阶层和学生群体占很大比例,年龄普遍偏低,工薪阶层和学生群体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消费体验,但消费能力普遍不高,因此主题餐厅向平民化、大众化倾斜有利于定位市场,满足餐厅发展需要。
就领着提问方式,没人能帮得了你,问题都懒得说清楚。
试论饭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日见深入人心,很多饭店都已把它提到议事日程,并掀起了创建“绿色饭店”的热潮。有很多饭店认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指要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我们以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环保问题,它应成为饭店面对激烈的世纪之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其深层次的内涵是:饭店的经营行为不能以牺牲社会长远利益来换取企业利益和眼前的短期利益;饭店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应与外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相适应;饭店企业应通过培植核心竞争优势,以谋求企业不断发展的活力和空间。它意味着对未来趋势的正确把握,意味着对相关因素的科学分析,谋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追求的是长远、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一、 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饭店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体的一个细胞,它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它的承认,而社会对它的承认则取决于它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因此,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饭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它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完善。饭店企业虽然是一个经济实体,但它的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它不但要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还应积极主动地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时刻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例如,依法纳税,改善社区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资助贫困地区,关心福利院的老人与孤儿,支持希望工程等,这种通过履行社会义务所创造的口碑效应是商业广告远远无法企及的。因此,一流的饭店企业不但要有捕捉商机的市场意识,而且还要有“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作为饭店的经营者,要努力成为“企业家”,而不是做只顾眼前发财的“老板”。另外,能否正确处理好饭店与其所在社区的各种公众关系,对其生存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饭店企业容易给人以一种“高档次、高消费”的感觉,普通老百姓通常会敬而远之,甚至对其有敌视态度,饭店的经营活动可能也会给周边居民带来某些不便。如果饭店在多数人群中形成了负面的形象,那么此种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的营销努力,消费群体将会不断缩小。而当饭店具备积极的正面形象时,自然就会对现实或潜在的消费者产生吸引力,那时若再运用某些营销策略,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饭店生存在一个具体的社区环境中,就必须善结良缘,讲究睦邻之道,增进相互了解,在社区中树立一个“好公民”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饭店才能得到社区公众的爱护、合作和支持,才能为饭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反之,则会陷入孤立无援,举步维艰的窘境。二、 稳定的合作关系,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饭店的经营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包括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竞争对手在内的系统合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那种“你死我活”式的争斗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并造成忠诚客户的大量流失。饭店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饭店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竞争,是一种开拓创新和相互提高的过程。实践表明:许多看似竞争对手的饭店,其实正是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合作伙伴。面对新世纪,各饭店必须抛弃病态竞争的错误做法,而应以“共赢”的思想指导饭店的经营活动。在稳固合作关系的前提下,相互传递市场信息,共同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和经营项目,共同抵制一些有碍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形成互补互利的共同优势,从而获取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这样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合作,既促进了饭店自身的提高,也促进了整个饭店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为出售服务的特殊行业,饭店应与它的供应商、分销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他们结为战略同盟,既要保证本企业的利润,也要顾及协作单位的效益。因为有着共同目标和密切关系的合作伙伴能够使饭店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保证稳定的业务水平。如果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而选择低价低质的供应商,或者抛开相关的分销商,这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饭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产业联合、兼并的扩张道路。这既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的纵向兼并,也包括与其他饭店的横向兼并。从发展趋势来看,靠孤军奋战而取得成功的概率将日趋下降,参加合作网络的做法将被广泛接受。合作网络是一种动态的自激系统。这一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整合联系,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优势。合作网络对于小饭店而言,有利于抵御大饭店的压制和减少市场风险,通过联合行动来促进共同发展。对于大饭店而言,可以造成强大的市场进入壁垒,逐步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垄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所以,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会使饭店集中尽可能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卓越的饭店品牌,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饭店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着饭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创造卓越的饭店品牌,是我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饭店品牌,一般是指为了识别其饭店和产品,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所用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她既是一种商标,又是饭店品质的标志和饭店文化的体现,还是一种良好的口碑和重要的无形资产。饭店的品牌经营,则是通过品牌设计、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及品牌资产评估等活动,以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饭店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中国饭店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京的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已刻不容缓。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当务之急,我国的饭店企业必须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注重文化内涵,创造中国特色。品牌是文化的凝结,中国饭店要创世界品牌,必须着力营造中国文化,这主要表现在饭店设计与装修上的中国特色,服务设计与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优良民族传统和管理中的中国情结。二是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品牌是饭店品质的标志,要保证饭店服务的品质,提高饭店品牌的美誉度,就必须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就需要饭店必须达到饭店服务质量的黄金标准,即凡是客人看到的都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提供给客人享用的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饭店的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亲切礼貌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服务设施的更新,服务内容与方式的改进,特别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即从标准化服务模式转向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定制化服务是一种追求个性化、人性化、极致化的服务。其服务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服务信息的网络化、服务组织的柔性化、重要岗位人员的职业化、管理方式的人本化和质量评估的满意化。三是加快集团化进程,实施跨国经营。企业规模化既是量的扩张,又是质的提高,饭店要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就必须实施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的道路,同时,要创造世界品牌,国际化经营则是必由之路。中国饭店要实施跨国经营,可先利用中国悠久的餐饮文化,在餐饮经营上寻求突破。同时,还可利用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契机,在旅游目的地国与主要客源寻找机遇,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四是规范品牌战略,实施专业化运作。品牌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中国的饭店企业不仅要有创品牌的热情,更要有创品牌的耐心,认识品牌的成长规律,注意品牌的专业化运作。四、 不断的知识创新,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发现,不管行业的平均利润高低如何,某些饭店总能比其他饭店更多的盈利,其制胜的法宝就是拥有竞争的优势。竞争优势是指饭店可以用于吸引客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资源,一般具有极高的知识含量。如果说经营实力表明的仅仅是饭店各种力量的现实分布状态,竞争优势就是相对于竞争者而言的力量比较的结果,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饭店综合经营能力。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弱我强都属于优势的范围。饭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培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知识创新。因为,它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以及难以模仿性这三大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资源,它已经取代投资而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实力的核心因素,知识创新将成为饭店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力量。在知识经济社会,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更取决于企业的非物质资源,即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目前我国的饭店业,产品结构雷同,服务尚停留在规范化的层面,缺少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各饭店的竞争多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饭店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靡。因此,这就需要饭店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饭店企业不断地推陈出新,饭店才有生命力。未来饭店业的竞争重点将从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逐步转移到以服务、核心技术、品牌为主题的非价格竞争。要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则必须具有知识创新方面的活力和持久性。因为它决定了一家饭店企业的发展潜力,也就预示着饭店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有一条重要规律,即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然而,知识的无限性和积累性使知识经济彻底打破了这条规律,产生了收益递增性。即随着知识投入的增加或知识创新的积累,边际收益不仅会持续增加,甚至还会产生飞跃。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的饭店行业,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渗透,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之成为“知识劳动力”,进而推进企业全面创新,从而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因此,在饭店的发展过程中,适当增加知识型的员工,并使员工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积极协作,共同分享知识创新的成果,则是饭店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五、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古往今来,为政之要惟在用人,企业兴旺人才为本。饭店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里所说讲的充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数量充足。饭店拥有与自身规模、业务经营相匹配的足量员工。二是指能量充足。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和谐一致,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就需要饭店运用人性化的人事政策、人事制度、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使饭店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最科学的利用,即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当务之急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四个观念:首先,从“战术论”转到“战略论”。过去我们所谓的“人事管理”主要侧重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如劳动组织、档案保管、考核升级、报酬分配等等,相应的负责部门被称作为“人事部”。人事管理往往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技术性管理活动,属于战术管理。而现在我们提出的人力资源则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建立人力资源规划、利用开发的管理系统。其管理活动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的特点。相应的负责部门称为“人力资源部”,并直接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他不能只局限于对劳动力的进、出、管等事务性管理,而应结合本饭店的实际情况、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及人才市场的信息做出总体的战略规划。在时间上,要以长远的眼光对人才需要作分析预测,制定人力资源的吸引和培养战略。在人才组织方面,要确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与配置,以体现人才的梯队性。在人才开发上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滚动培养。实施重点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从速培养,一般人才分批培养的策略,并注重开发人的潜力与活力。其次,从“要素论”转到“资源论”。长期以来,人力仅仅被看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和用来达到利润目标的工具而加以组织控制,事实上,人作为一个有自尊的生命体,是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与其它物质资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动态的、是主动的、是可以开发的。不仅如此,而且人力资源是饭店经营的第一资源。我们知道:饭店的经营活动,离不开人力、物力、信息、时间等资源,而人是饭店经营活动的中心,人力资源是决定饭店发展的首要资源。因为物的资源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饭店是通过向客人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其服务的多寡、优劣程度直接决定着饭店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饭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就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创造著名的饭店品牌。而饭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则取决于饭店员工的服务意识、精神状态、心理素质等精神因素和操作技术,服务艺术等业务能力,企业素质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至于企业的活力,其源泉在于饭店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所以。饭店经营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再次,从“成本论”转到“资本论”。 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且具有无限潜力的资源,而要把这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素质倍增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形成人力资本。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饭店的领导层,把培训、工资、福利仅仅看作是成本,因而,在管理中往往表现对人力成本投入方面的精打细算,对人力资源产出管理方面的无所作为,片面追求减员增效、压缩工资、福利支出,减少培训费用,致使员工疲于加班加点,缩短休息时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员工培训投入不足,素质低下,企业凝聚力下降,优秀员工流失率增高。其实饭店的编制定员、薪酬政策、培训投入是一种投资决策,其准则并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例。饭店的定员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研究与分析、合理的定额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工作任务安排恰当,工作时间利用科学,而不是简单的裁员。而薪金则是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员工积极而有效的工作,就必须保证员工的正常收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至于培训,则更是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当然这种培训应是科学有效的培训。所以,如何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最后,从“规范论”转到“潜能论”。 目前,我国极大多数饭店企业,往往把规范员工的行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枯。国家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饭店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最大也是小事。要求员工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企业的目标。结果导致饭店员工中潜力巨大,动力不足的状况。西方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组织的效率,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人是否能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每个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够相互分工协调,这便是组织的奥秘所在。任何组织,如果不能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才能,这种组织必定是最低效的或无效的。”所以,要实现饭店企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实施人本化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重心的转移,即从规范员工行为转向开发人的潜能,注重构筑饭店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没有涓涓细流,何来大河,没有饭店员工的奋发进取,何来饭店企业的辉煌。所以,饭店企业必须既注重企业的发展,也顾及员工个人的发展,建立一种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机制,使员工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实现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人到解放人的飞跃。参考文献:(1)何佳讯 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杜莹芬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年(3)余凯成等 人力资源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4)邹益民、韩晓燕 寻求我国饭店企业全球致胜之路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7)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consumption level, people's consumption ideas are quickly changing. Pace of life speeds up, eating fast food is the rapid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hinese fast food and Western-style fast food of uniformity makes it difficult to find a suitable county residents of the fast food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a model for their fast food. Through the Chinese fast food and Western-style fast-food study, from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comparison start with, learn from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abandon their deficienc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dents through the consumption level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of the investigation, obtained in the search for county residents, including a lunch of a wide range of nutritious, food tastes good and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clean sanitation and quality service to the fast-food Model -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style fast-food restaurants.
1. Ronald H.Ballou.快餐物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谢希仁.快餐网络[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史济民.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毅,快餐资源计划[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 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 邱家武,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给篇范文,你看看中式快餐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一、企业发展策略的引言快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妇女的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是促使快餐业产生并兴旺的主要原因。现代快餐业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美式快餐开始向欧亚扩张,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快餐业旋风。此后,世界快餐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趋于成熟。中国快餐业起步较晚。1987年肯德基家乡鸡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从而将现代快餐概念引入中国。此后,麦当劳、必胜客、大快活等洋快餐纷纷登陆中国井在短短10年里扩展到各大城市。在外来快餐的刺激下,国内快餐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我国餐饮业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纵观全局,国内的快餐企业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经营或对外来快餐企业的形式模仿上,对于促使外来快餐企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套完整成熟的现代快餐经营管理模式,却缺乏了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代快餐企业的经营特点来探讨中式快餐企业发展策略。二、现代快餐企业概念根据经营方式的不同,快餐企业可分为传统快餐企业和现代快餐企业。前者以小资本投入和小规模单店铺经营为特点,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目前我国大多规模连锁经营为特点,它以技术密集取代了传统快餐企业的劳动密集,强调采用工业化的生产线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麦当劳、肯德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现代快餐企业由于拥有大量的现代化厨房设备,可以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基础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广告促销活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快餐企业比传统快餐企业明显处于优势地位。面对外来快餐的冲击,传统快餐企业暴露出日益明显的缺陷:无法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卫生条件不合格,就餐环境差以及小本经营本身的固有弱点——无法进行大量生产以获得规模效益。企业发展策略thldl.org.cn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中式快餐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正视并重视的问题。三、中式快餐企业发展策略分析“针对国内中式快餐企业的现状,结合现代快餐企业的经营特点,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企业发展策略供国内快餐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一)产品开发的企业发展策略中式快餐要发展,首先必须进行快餐食品的开发。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庞大的饮食体系中,不乏制作简单、快捷的传统食品,如兰州的牛肉拉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陕西的羊肉泡馍等。这些小吃不仅各具风味,经济实惠,而且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若对它们的制作方法加以适当改进,可使其更适合快餐的生产。对这些小吃选择一两种加以组合变化,配上几样小菜设计成小吃套具,即可成为顾客喜欢的快餐食品。此外,我国菜肴中还有不少家常菜的制作也很简单,若采用预加工的办法事先制成半成品,则可进一步缩短烹饪时间,再与其它食品适当组合,即可设计成多种套餐系列。例如京氏快餐公司开发的川鲁风味的炒菜套餐,由10多种炒菜和米饭、什锦炒饭组合而成,并配有凉拌小菜、酸辣面或玉米羹,味美价廉,深受顾客欢迎。企业发展策略在开发中式快餐食品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两个原则:1、企业发展策略要坚持标准化与多样性的协调现代快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在这方面以美式快餐最为典型,其产品生产的所有操作均依照温度计和定时器的指示进行,整个过程实现完全标准化,从而确保食品的优质稳定和口味的始终如一。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式快餐企业的厨房加工设备都比较落后,菜肴多由厨师手工制作而成,食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厨师的手艺水平,现代快餐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难以达到。要使中式快餐的生产实现标准化,企业应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内使用现代化机器以取代人工操作,同时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要求员工严格遵照执行,以此来减少人的主观判断所带来的质量不一致。中式快餐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多样性。这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习惯于口味的变化,喜欢在就餐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不同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口味上的差异。这就要求中式快餐企业在开发食品时,要针对不同的顾客市场,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的特色食品来。例如可根据各地的不同口味开发出适合当地的快餐食品,同时,可对菜单进行灵活设计,除一份包括企业特色食品的核心菜单外,还提供一份根据当地口味或不同季节而专门设计的附加菜单。只有同时兼顾标准化和多样性,才能使企业既提高生产效率,又保持住自己的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尤其是与外来快餐的竞争中取得优势。2、企业发展策略要坚持注重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标准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越来越多的人对食品提出了营养、科学的要求。麦当劳在其广告中宣称:“一个汉堡包中含有保证人体健康所需的全部营养”,即是针对了人们这种注重营养的心理。中式快餐在开发食品过程中也应重视营养配餐,合理搭配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份,同时利用医食一家的传统饮食文化,开发出有中式特色的营养食品。如在夏季提供清热解暑的粥品饮料,冬季则提供具有滋补功效的堡品菜肴,从而发展出一套与西式快餐明显区别的独树一帜的营养快餐体系来。(二)企业发展策略的连锁经营策略快餐业与其他餐饮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快餐业的毛利率较低,它必须实现大量的销售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连锁经营方式使企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开拓新市场,增加销售量成为可能。在正规连锁、自由连锁与特许连锁几种方式中,特许连锁(又称契约加盟连锁)最适合快餐业。在这种经营方式下,主导企业(总店)将开发的产品、服务等营业体系(如商标、商号等企业形象的使用,经营技术等)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的统销权和经营权,加盟店在总店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经营活动,并定期向特许者交纳一定的经营权使用费(特许经营费)。采用特许经营,可使快餐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分散化需求的同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采购、集中储存既保证原料质量,又降低进货成本。2、 实现高度专业化分工。采购、送货、加工、生产、销售等职能分隔开来,使部门职能专门化、操作规范化。连锁店总部还可以集中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经营战略研究和技术软件开发,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各分店,实现技术共享。3、 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降低顾客感觉中的购买风险。总部统一负责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各分店的人员培训,并不断对各分店进行监督指导,保证各分店在产品、服务、店貌等各方面与整个连锁组织保持一致。4、 借助连锁组织已有的良好声誉,分店可降低开业初期的经营风险;总店则可在节省资本投入的情况下,迅速扩大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三)企业发展策略的促销策略传统快餐业采取小规模单独经营方式,一般定位于本地市场,主要依靠顾客的口碑来建立快餐店的声誉。而现代快餐业由于采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要求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促销以争取尽量多的顾客市场,传统的促销做法已无法适应新的竞争需要。利用各种传媒和渠道开展大量的促销活动,已成为现代快餐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必不可少的手段,快餐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营销意识,重视促销工作。快餐企业发展策略的促销战略应以竞争为导向。由于餐饮服务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产品无专利,任何一道特色食品、任何一种好的服务方式都容易被对手模仿。因此,单靠产品和服务本身,已不足以吸引并保住市场,企业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树立起独特的企业形象,努力建立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品牌偏好,并进一步以优质产品长期培养顾客对企业品牌的忠诚感,最终建立起企业的常客市场。采用竞争导向的促销战略,企业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比较自己与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区别,在此基础制定出具体的促销计划和方案,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宣扬本企业的独特产品或经营风格,树立起鲜明的企业形象。(四)企业发展策略的环境策略企业发展策略包括快餐店的宏观选址和就餐环境的设计两个方面。成功的选址可以为快餐店带来巨大的客源。快餐店的店址原则应设在商业区、购物区、写字楼及住宅区附近等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段。这些地方客流量一般较大且方便顾客到达,更重要的是拥有巨大的快餐消费群体:到商业区购物的游客、在写字楼做事的白领阶层、住宅区的居民及附近学校的学生等都是快餐店的潜在顾客。然而,也有例外,加拿大的Piza-piza快餐连锁店采取送货上门为主要服务方式,其连锁分店的选址更多是考虑如何合理确定各分店的间隔分布,尽量使连锁网既覆盖住整个顾客市场区域,同时又方便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送餐到户。在就餐环境的设计方面,中式快餐企业首先应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清洁卫生。传统中餐馆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室内照明不够、餐桌餐椅简陋、桌面肮脏杂乱以及厨房阴暗潮湿。在这方面,外来快餐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著名的麦当劳QSCV管理模式的四大要素之一即为清洁卫生(Cleaness)。其清洁标准不仅包括餐厅的明亮和一尘不染,而且还包括厨房的绝对干净卫生。麦当劳甚至把厨房设计成透明式,使顾客能清楚地看到厨房的一举一动,以完全符合卫生标准的操作赢得顾客对食品质量的放心。中式快餐企业虽然不必照搬西式快餐的做法,但也应采取切实措施(如重新装修餐厅、改善餐厅的布置、添置现代化的厨房设施等)努力提高就餐环境的卫生状况。此外,还应制定相应措施来维持就餐环境的清洁,如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对员工加强卫生教育,督促员工保持个人卫生、养成随手清理的习惯等。设计就餐环境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目标市场,通过对餐厅的布置和背景音乐的选择,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餐厅风格。例如,企业若把目标市场定位于儿童市场,那么餐厅风格就应以新奇、有趣和充满欢乐为主调,企业可通过在餐厅设置小型游乐场、张贴或摆放有趣的卡通人物像、播放欢快的音乐来营造这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