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关于歇后语的谐音的研究报告论文

关于歇后语的谐音的研究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歇后语的谐音的研究报告论文

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可是一旦写错了汉字,不仅意思会相差十万八千里,还会闹很多笑话呢!星期二,老师让我们找歇后语,第二天,我把我摘好的歇后语给同学看,结果前后左右的人不是笑得合不拢嘴,就是肚子笑到抽筋。我真是被他们笑得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同桌,同桌点了点我抄的歇后语,我一下明白同学们为什么笑了。原来我把一连三座庙——妙妙妙,结果把它抄成了一连三座庙——喵喵喵。原本的意思是夸奖别人做事做得好,却成了讽刺小猫。我连忙拿起笔把它改正好。还有一次就是和我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关于野餐的文章,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们下了车,拿着东西往野餐处走。我拿着饮料和水,一路上,这些东西很重,但我并没有喝一喝。我读给爸爸听,爸爸疑惑不解地看着我,我看了看我写的作文,猛地发现我把“歇一歇”,我红着脸走进了书房。我明白了一点道理:汉字是容不得一点之差。我们要学好汉字,说好汉字,写好汉字,让汉字永远地流传下去。4当我的笔尖从稿纸上轻轻掠过时,当我看见墨蓝色的小花在纸上绽放时,心里就涌起澎湃的海水,或是泛起层层激动的涟漪,我爱这些美丽的汉字,它们就像拉着手跳舞的小精灵。汉字,它,不是僵硬、无趣的“符号”不像英语的“ABCD”让人觉得枯燥。它们拥有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单一的26个英文字母,使人看上去就像在看艺术品。比如说,观赏一位大书法家的作品,你就会发现,汉字是多么富有灵性,我爱汉字,爱它的灵动。汉字,它是形象的,当你书写它的时候,就会不禁被它散发出的魅力所吸引,不信你瞧,“绽放”一看就会令人想起正在盛开的花朵,而“枯萎”一看就使人想花朵凋谢的样子。“寒”好像散发一股冷气,“冻”令人一看就不禁想起因为天冷而冻结的物体。我为自己写下的汉字所陶醉,因为它将我领入了一个个奇妙的幻想的世界。它的生动形象令我沉迷,我爱汉字,爱它的形象。汉字,它在书法家的笔下,是变化无穷的。你看,篆隶古色古香,正楷端庄,行书流畅,狂草奔放,多么奇妙呀!它们,或工整端庄,或潇洒流畅,或自由奔放。它们,似雄鹰展翅,似古典风格,似飞驰的俊马,似印刷体的工整。它们就像天上的云朵,一会儿一个样,我爱汉字,爱它的变化无穷。5奇妙的汉字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人们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这种种传说的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的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汉字象征着中国人的智慧,汉字是世界上充满智慧的文字,千百年来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和爱戴。自从创造了文字以后,字就在反反复复的改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纂继而变为隶书到现在的楷书,草书,行书。中国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生为炎黄子孙,我为汉字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在现实生活中汉字是处处紧邻的,如果外国人想学中国话或写中国字的话其实并不难,只要他们怀着一颗真挚的心,认真的学便可以很快学会。生活中也离不开汉字。汉字为我们打开知识之门,方便我们的生活,学习要用汉字,看包装袋也要用汉字,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更要用汉字语言。这些都说明我们生活中离不开语言汉字,我们要好好学习汉语,好好的利用汉字语言去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我们中华名族拥有汉字而骄傲吧6望采纳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例如:飞机上放鞭炮---响(想)得高;四两棉花---弹(谈)不上;骑自行车下坡---踩(睬)都不踩(睬);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卖布不带尺子--存心不量(良)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窗口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老虎拉辗子--谁赶(敢) 纸糊的琵琶--弹(谈)不得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

有谁有以下列出的关于歇后语的论文的全文,请回复, 我是个新手,还没有过多的积分给大家,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把我的所有积分都拿出来了。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1526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张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482 歇后语有大智慧 刘阳 语文新圃 2006/03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

现代汉语方向1 ,人怎样学习普通话(例如:云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2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问题3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4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5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6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7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8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9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10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11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12 ,试论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13 ,试论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14 ,试论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15 ,试论人名的文化内涵16 ,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17 ,试论成语的构成18 ,试论成语的意义19 ,试论成语的文化特征20 ,试论惯用语的构成21 ,试论惯用语的意义22 ,试论惯用语的文化特征23 ,试论歇后语的幽默性及其成因24 ,试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以本地歇后语为例)25 ,试论积极谚语的功能26 ,消极谚语的成因及克服对策27 ,试析句式(例如:试析" A 不 A , B 不 B "句式)28 ,"把"字句的篇章功能29 ,"被"字句的篇章功能30 ,双宾句的篇章功能31 ,存现句的篇章功能32 ,连动句的篇章功能33 ,兼语句的篇章功能34 ,试论比喻的文化性35 ,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例如:文学作品《日出》的语言艺术)36 ,商品命名研究(例如:化妆品命名研究)37 ,牌号命名研究(例如:店铺命名研究)38 ,网络语言研究39 ,广告语言研究40 ,营销语言研究41 ,广播语言研究42 ,主持语言研究43 ,叫卖语言研究44 ,称呼语言研究45 ,教学语言研究46 ,新闻语言研究47 ,手机短信语言研究48 ,流行段子语言研究49 ,经济类新词语研究50 ,外来新词语研究

[摘要]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歇后语 类型 翻译

一、歇后语的英译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结构形式为汉语所独有,其内容反映了汉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有几种观点。罗胜豪教授翻译为“Chineseenigmatic folk similes”[1],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2]。

二、歇后语的类型

汉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注解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玄妙的是,我们在这个比喻里面通常只能找到喻体(前半句),本体并不出现,其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这是歇后语的典型特征[3]。

从修辞的角度,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即:纯比喻式歇后语和比喻双关式歇后语。

纯比喻式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则是喻意。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天上的云———无拘无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其所包含的喻体常涉及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喻双关式歇后语也包含比喻,同时包含双关。它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语言效果要通过联想来实现。

此类歇后语的数量较少,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谐音双关),章鱼的肚子———有墨水(语意相关)等等。和纯比喻式歇后语相比,这类歇后语较为曲折,常能使人恍然大悟,谐趣顿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而第二部分不出现。如: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等。

三、纯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意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且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Yearto a chicken harbors no good intention.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To chase a dog by throwing meatdumplings at it———you never expect it to return.

竹篮打水———一场空。Like ladling water with a wicker basket-all isemp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二)套译法也叫套用法或借用法,是歇后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当在英汉翻译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形象时,可以套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使译文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达到语义对等的效果。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here.

(Note:“梅香”refers to any maid servants in the old society;and“拜把子”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which means the persons are nowbrothers or sister in low)

四、谐音谐意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正如前面所言,是翻译中的难点。笔者认为,歇后语尽管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谐音及双关式歇后语涉及多种修辞,可以成为翻译的障碍;但是,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间可以对话,只要交际成为可能,翻译就能够实现。这是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翻译实现的理论基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和最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异域语言的传译中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的偏离乃至缺失,如要做到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损耗,就需要对所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所谓补偿,就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和规范的其他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和弥补。作为俗语的一种,歇后语中的大量文化信息更容易流失,所以需要译者综观权衡的前提进行补偿,才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笔者分析了数百条双关式歇后语及其英译后,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直译加注法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容易让译语读者理解的比喻,采用直译;半部分包含了谐音或是语义双关,采用加注的方法译之。例如:咸菜烧豆腐———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Salted vegetables with bean curd—there is salt at the beginning,(pun)there are words beforehand.(Note:In this expression,“言”(words)and“盐”(salt)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三十晚上贴“福”字———倒着贴Putting up the character”fu”on the New Year’s Eve———putted upsidedown.(Note:This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putting up thecharacter“福”upside down to impl“y福到了”,which means your good luckhas arrived.)

(二)意译法

对于某些采用双关手法的歇后语,不论是谐音还是谐意,都可采用解释性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cunning and treacherous.

原歇后语涉及到两组谐音词,该句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略作解释,加上了cunning和treacherous两个单词,就形象的说明了某人的性格。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rollingpin used as a bellows—nogood atall.

擀面杖是中国传统炊具,因由实木做成所以不可能有窍,该句用于比喻某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该歇后语涉及到语义的双关,“一窍不通”既是对擀面杖的描摹,又是对人的一种比喻,翻译的处理“nogood at all”,可以说把握住了这个比喻的精神内核,言简意赅,是非常成功的译例。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兼谈《汉英歇后语词典》[J].中国翻译,1996,(2).

[2]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夏雪峰.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应该是-------纸上谈兵

歇后语研究论文

有谁有以下列出的关于歇后语的论文的全文,请回复, 我是个新手,还没有过多的积分给大家,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把我的所有积分都拿出来了。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1526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张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482 歇后语有大智慧 刘阳 语文新圃 2006/03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

[摘要]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歇后语 类型 翻译

一、歇后语的英译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结构形式为汉语所独有,其内容反映了汉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有几种观点。罗胜豪教授翻译为“Chineseenigmatic folk similes”[1],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2]。

二、歇后语的类型

汉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注解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玄妙的是,我们在这个比喻里面通常只能找到喻体(前半句),本体并不出现,其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这是歇后语的典型特征[3]。

从修辞的角度,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即:纯比喻式歇后语和比喻双关式歇后语。

纯比喻式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则是喻意。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天上的云———无拘无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其所包含的喻体常涉及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喻双关式歇后语也包含比喻,同时包含双关。它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语言效果要通过联想来实现。

此类歇后语的数量较少,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谐音双关),章鱼的肚子———有墨水(语意相关)等等。和纯比喻式歇后语相比,这类歇后语较为曲折,常能使人恍然大悟,谐趣顿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而第二部分不出现。如: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等。

三、纯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意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且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Yearto a chicken harbors no good intention.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To chase a dog by throwing meatdumplings at it———you never expect it to return.

竹篮打水———一场空。Like ladling water with a wicker basket-all isemp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二)套译法也叫套用法或借用法,是歇后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当在英汉翻译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形象时,可以套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使译文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达到语义对等的效果。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here.

(Note:“梅香”refers to any maid servants in the old society;and“拜把子”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which means the persons are nowbrothers or sister in low)

四、谐音谐意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正如前面所言,是翻译中的难点。笔者认为,歇后语尽管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谐音及双关式歇后语涉及多种修辞,可以成为翻译的障碍;但是,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间可以对话,只要交际成为可能,翻译就能够实现。这是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翻译实现的理论基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和最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异域语言的传译中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的偏离乃至缺失,如要做到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损耗,就需要对所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所谓补偿,就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和规范的其他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和弥补。作为俗语的一种,歇后语中的大量文化信息更容易流失,所以需要译者综观权衡的前提进行补偿,才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笔者分析了数百条双关式歇后语及其英译后,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直译加注法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容易让译语读者理解的比喻,采用直译;半部分包含了谐音或是语义双关,采用加注的方法译之。例如:咸菜烧豆腐———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Salted vegetables with bean curd—there is salt at the beginning,(pun)there are words beforehand.(Note:In this expression,“言”(words)and“盐”(salt)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三十晚上贴“福”字———倒着贴Putting up the character”fu”on the New Year’s Eve———putted upsidedown.(Note:This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putting up thecharacter“福”upside down to impl“y福到了”,which means your good luckhas arrived.)

(二)意译法

对于某些采用双关手法的歇后语,不论是谐音还是谐意,都可采用解释性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cunning and treacherous.

原歇后语涉及到两组谐音词,该句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略作解释,加上了cunning和treacherous两个单词,就形象的说明了某人的性格。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rollingpin used as a bellows—nogood atall.

擀面杖是中国传统炊具,因由实木做成所以不可能有窍,该句用于比喻某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该歇后语涉及到语义的双关,“一窍不通”既是对擀面杖的描摹,又是对人的一种比喻,翻译的处理“nogood at all”,可以说把握住了这个比喻的精神内核,言简意赅,是非常成功的译例。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兼谈《汉英歇后语词典》[J].中国翻译,1996,(2).

[2]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夏雪峰.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定义: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细看看下面的具体介绍,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总的来说,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3]论点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关于歇后语的研究报告:

歇后语的含义: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一、问题提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有趣生动的歇后语,有很多好像都出于名著。那么,这些歇后语是怎么来的呢?都有哪些种类的歇后语呢?都有哪些歇后语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名著《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式

查阅书籍和资料,查阅网络资料,请教别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祭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2、著名歇后语整理

瓮中捉鳖一一手到拿来。

贼去了关门一一迟了。

蛇头上苍蝇一一自来的衣食。

糟鼻子不吃酒一一枉担其名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一一自掩苦处。

坐山观虎斗一一坐收其利。

3、歇后语的现状

现今学者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从很多角度展开:历时的追根溯源的研究、共时的本体研究(包括了结构方面、语义方面)、影响和社会交际功用的研究、具体分类研究,以及与其它的成语、谜语等的对比研究。

四、关于歇后语的研究结论

歇后语浓缩了中华儿女,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的能令人会心笑,有的能令人陷入沉思,还有的能令人刹那间明白道理。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从此以后有更多的人运用歇后语体验歇后语在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无限乐趣。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后语释例 》(路恩春 杜爱英)文章仅以书中出现的部分歇后语为例,在对其分类基础上进行简单诠释;以仅说出前段表面意思,隐去后段实际含义和前后两段同时出现为依据进行分类,同时第一部分又根据隐去的是词或句分为"词缩脚语"和"句缩脚语". ******《物理教学探讨 》2004 /22 /12 《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中的物理知识举隅》(濮玉春 盛宇)

语文书P51、52表格直接抄

1、找出常见的50个歇后语。2、对这些进行分类。3、阐述每一类歇后语的特点。4、进行总体的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歇后语在汉语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歇后语论文范文参考

[摘要]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歇后语 类型 翻译

一、歇后语的英译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结构形式为汉语所独有,其内容反映了汉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有几种观点。罗胜豪教授翻译为“Chineseenigmatic folk similes”[1],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2]。

二、歇后语的类型

汉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注解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玄妙的是,我们在这个比喻里面通常只能找到喻体(前半句),本体并不出现,其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这是歇后语的典型特征[3]。

从修辞的角度,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即:纯比喻式歇后语和比喻双关式歇后语。

纯比喻式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则是喻意。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天上的云———无拘无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其所包含的喻体常涉及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喻双关式歇后语也包含比喻,同时包含双关。它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语言效果要通过联想来实现。

此类歇后语的数量较少,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谐音双关),章鱼的肚子———有墨水(语意相关)等等。和纯比喻式歇后语相比,这类歇后语较为曲折,常能使人恍然大悟,谐趣顿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而第二部分不出现。如: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等。

三、纯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意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且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Yearto a chicken harbors no good intention.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To chase a dog by throwing meatdumplings at it———you never expect it to return.

竹篮打水———一场空。Like ladling water with a wicker basket-all isemp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二)套译法也叫套用法或借用法,是歇后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当在英汉翻译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形象时,可以套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使译文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达到语义对等的效果。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here.

(Note:“梅香”refers to any maid servants in the old society;and“拜把子”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which means the persons are nowbrothers or sister in low)

四、谐音谐意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正如前面所言,是翻译中的难点。笔者认为,歇后语尽管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谐音及双关式歇后语涉及多种修辞,可以成为翻译的障碍;但是,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间可以对话,只要交际成为可能,翻译就能够实现。这是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翻译实现的理论基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和最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异域语言的传译中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的偏离乃至缺失,如要做到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损耗,就需要对所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所谓补偿,就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和规范的其他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和弥补。作为俗语的一种,歇后语中的大量文化信息更容易流失,所以需要译者综观权衡的前提进行补偿,才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笔者分析了数百条双关式歇后语及其英译后,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直译加注法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容易让译语读者理解的比喻,采用直译;半部分包含了谐音或是语义双关,采用加注的方法译之。例如:咸菜烧豆腐———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Salted vegetables with bean curd—there is salt at the beginning,(pun)there are words beforehand.(Note:In this expression,“言”(words)and“盐”(salt)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三十晚上贴“福”字———倒着贴Putting up the character”fu”on the New Year’s Eve———putted upsidedown.(Note:This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putting up thecharacter“福”upside down to impl“y福到了”,which means your good luckhas arrived.)

(二)意译法

对于某些采用双关手法的歇后语,不论是谐音还是谐意,都可采用解释性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cunning and treacherous.

原歇后语涉及到两组谐音词,该句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略作解释,加上了cunning和treacherous两个单词,就形象的说明了某人的性格。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rollingpin used as a bellows—nogood atall.

擀面杖是中国传统炊具,因由实木做成所以不可能有窍,该句用于比喻某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该歇后语涉及到语义的双关,“一窍不通”既是对擀面杖的描摹,又是对人的一种比喻,翻译的处理“nogood at all”,可以说把握住了这个比喻的精神内核,言简意赅,是非常成功的译例。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兼谈《汉英歇后语词典》[J].中国翻译,1996,(2).

[2]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夏雪峰.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本文是由论文工作室上传的:现代汉语中的歇后语。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摘 要】在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歇后语一直是一种很特殊的形式。作为熟语的一部分,歇后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语言运用的重要部分。但是关于歇后语的定义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究竟其属于固定短语还是固定句式,受到很多人的争论。同时,歇后语的起源和历史渊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现代汉语;歇后语;定义;起源;分类;作用

一、歇后语的定义

曹炜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曾对谚语和歇后语的归属做过专门说明,归纳出谚语和歇后语在形式上同惯用语和成语的本质区别在于“惯用语和成语是固定短语,经常被人们作为词汇单位来运用,是词的等价物:而谚语和歇后语则是固定的句子,经常被人们作为现成句子来引用,不是词的等价物”。他列举了《言语词典》中的谚语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歇后语和谚语“作为词汇处理是匪夷所思的”。但是,通过列举歇后语的不同使用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歇后语事实上还是应该归为词汇一类的。试举出如下例子:

土改那年,有福老汉娶过了老婆,喜上加喜,两年后生个胖小子,取名叫栓栓。当时,他已三十八岁。十八亩地里一苗谷,儿子成了心肝。(张发、秦榛《有福老汉》)

“咳,真是没法子!”李能显出十分为难的样子,“既是这么说,也只好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了。”(魏巍《东方》)

光有嗓子,不入弦,还不是猴儿拿虱子,瞎掰?(老舍《方珍珠》)

我决定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么说,窗条子是故意钉成那样的?”(齐平《看守日记》)

他是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的老财阀。(周立波《暴风骤雨》)

三个人让他说的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浩然《艳阳天》)

从以上的例子很明显可以看出,只有第一段文字中,歇后语独立成句,而后面四段文字中歇后语皆充当了句子成分,分别是充当谓语、宾语、定于、补语。由此可见一斑;歇后语虽然可以独立成句,但在句子中还是多数充当句子成分的。根据它的语法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歇后语是语言中固定的材料单位,所以它的语法上的功能可以相当于一个词,也就是说,歇后语还是应该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属于词汇单位。

弄清楚了歇后语的归属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定义。从形式上来看,歇后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前后两部分是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一个部分用事或物构成一个形象的设喻,这个比喻是构成它形象、生动、活泼、风趣的依据。它主要是借用形象的比喻唤起人们的思绪,引导人们去联想,与后部分紧密结合起来顺理成章的表达本意。因此,它的选材十分广泛,多种多样,有时,有物,由当代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想象的,但都十分鲜明、形象,富有情趣。而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则用判断、评议、推理、等对前部分加以解释、说明,指出含义,是歇后语的本义所在,这是对歇后语的点题。但在实际运用当中,可以说出来,也可以省去,根据表意的需要来定。那么,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在归纳歇后语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凡是歇后语,后半部分才是重点,也就是说,前一部分是一个引子,是为了引出后一部分;而后一部分既然是从前有部分引申出来的,自然就含有对前一部分的注释作用。所以,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的关系可以概括成为“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歇后语下一个定义:歇后语是汉语中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口语特色的熟语。

二、历史溯源

“歇后(语)”一词,始见于唐代,是指一种歇后体诗。《旧唐书?郑綮列传》载有这样一则趣闻: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力”,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广泛流传,以至连唐昭宗也经常听到下人的吟诵。这些诗有很多是讽刺时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大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力”。后来,郑綮真的当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开来。唐代李涛有《答弟妇歇后语》云:“惭无窦建,愧作梁山。”诗中以“窦建”代德,以“梁山”代伯,表达“惭无德,愧作伯”的意思。到了宋代,歇后语就不仅指称诗体,也可以指称以“友于”代“兄弟”这样的藏词现象了。

根据温端政先生考证,今天这种词汇学意义上的歇后语,金元时期已为当时的杂剧所大量采用,因此,“歇后语在金元时代既已那样盛行,那它在唐宋时代已大量存在,是肯定无疑的”。与此相应的是李商隐的《义山杂纂》、宋代王君玉的《杂纂续》、宋代苏东坡的《杂纂二续》邓著作种豆记录了当时很多流行的歇后语,例如:

不相称:病医人 瘦人相扑 屠家念经(《义山杂纂》)

自做得:木匠带枷 铁匠披锁(《杂纂续》)

说不得:哑子做梦 贼被狗咬(《杂纂二续》)

这些口语中流传的歇后语在这些著作中出现并未被叫做“歇后语”,而当时被称作为“歇后语”的又不是这种语言现象。可见当代的歇后语与古代的“歇后语”并不是一回事。

关于现代歇后语的来源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歇后语是从“自注格谚语”发展而来的。一九三五年发表在《太白》半月刊上的一篇题为《歇后语》的文章说:“歇后语其实是谚语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我们知道,谚语有种种格式。其中最普通的.是‘比喻’。……歇后语就是比喻法的特殊发展。”作者认为“比喻式”谚语中有一种“于隐喻之后”接着“注明喻意”的“自注格谚语”,像“豆腐刀――两面光”,就变成了歇后语。所以,他说“歇后语是自注格谚语的特殊发展”,“现有自注格谚语,然后产生歇后语”。这种说法有它的正确性,在歇后语没有专门的名称之前,一向被视为谚语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它是“谚语中的一个特殊发展形式”。但是把它说成是“自注格谚语的特殊发展形式”却不妥当。因为“自注格谚语”,就是前后两个部分存在引注关系的“谚语”,及我们现在说的谚语。说法不同,指的却是同一种语言现象,怎么能说哪个产生在前,哪个产生在后,哪个是由哪个发展而来的呢? 也有人认为,歇后语是从“本来的或‘正规’的歇后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及所谓的歇后诗体和纯语言游戏的歇后语。但是很明显,这个说法受了“歇后语”这个名称的影响:既然他们名称相同,就自然有内在的继承关系。这是把复杂的语言关系简单化了。所谓“本来的或‘正规’的歇后语”是以成语为基础构成的,其特点是原来必须是一个为当时读书人所共同熟悉的几部古书中的成语,必须把原来成语后的一两个字歇去,在用前面写出来的部分代替歇去的部分,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歇后语完全没有相通之处。上文说到过,歇后语前后两部分是一种引注关系,后一部分并不“歇”去,也不能都“歇”去。所以根本不能证明这两种语言现象的继承关系。

清代的翟灏在《通俗编》中人为歇后语是“上句借引他语,下句申释本意”的风人诗体的遗风:所谓风人体,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解释道:“论杂体则有风人,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例如“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等我,这些风人体和后来的歇后语是很接近的。因此,由“比兴引喻”的传统不断向两个方面发展,在书面上形成风人体,而在口语中形成歇后语,这是符合语言实际发展的。当然,再歇后语的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其它语言现象诸如古代歇后语、瘐辞、隐语、谜语等的影响。这样,在由比兴引喻逐渐发展到现代歇后语,而以古代歇后语的称谓来指称这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就成了我们今天说的“歇后语”。

三、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一般可以分为比喻和谐音双关两种类型。

比喻类的歇后语,常常是借助前一部分提出的事物的某种形象特点,生动地反应一种情况或形象地说明一种事理。这在歇后语中占了多数,例如:

铁公鸡――一毛不拔。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芝麻开花――节节高。

谐音双关的歇后语,一般使用了谐音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利用音同或音近,暗示出本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例如:

坐飞机吹喇叭――响(想)得高。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海里的水――到哪儿哪咸(嫌)。

四、歇后语的作用

歇后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法作用,即其充当的结构,这在前文中歇后语的定义里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还有一种是其修辞作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其一,使用歇后语可以是语言通俗易懂。因为歇后语具有口语化、通俗化、亲切感人的特点,所以易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巧妙运用歇后语,可以使得口语得到有效加工,形成雅俗共赏、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的语言形式。其二,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这一点是因为,歇后语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或者取材于丰富逗趣的神话假象,读者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人事或幻想,有无穷的回味之感。其三,运用歇后语可以是语言含蓄、幽默而饶有风趣。其四,运用歇后语可以增强人、事的“立体感”,达到语言的形象化。因为歇后语的主要修辞手法就是比喻的形式,它的基本途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因而可以使得自己的描述十分具体可感。其五,运用歇后语可以引人揣测,发人深思。其六,运用歇后语可以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

五、结语

这篇文章对于现代汉语中的歇后语的内涵、起源、分类、作用做了大致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现代汉语的词汇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 索引序列
  • 关于歇后语的谐音的研究报告论文
  •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
  • 歇后语研究论文
  •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 关于歇后语论文范文参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