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肇始之时,天人关系就是先哲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对“天”与自然界的观察,不仅是思想家们的兴趣,更是古代先民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由“天文”而至“人文”,人类文明也随天人关系的构建而创生、演变。天文学知识与观念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天文考古学研究价值何在?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

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是什么促使我国古代先民思考并形成了天文学知识?

冯时:今天的考古资料和天文考古学研究证明,至迟在公元前五千纪中叶,中国古代天文学就已形成完备体系。发现于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约6500年前的原始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先民天文观测以及基于这种观测所形成的天文观、政治观与宗教观等一系列丰富内涵。包括古人通过立表测影对空间与时间的规划,对北斗、二十八宿的观测与四象体系的建立,分至四气的测定及相应的文化理解,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论,早期王权以及以祖配天的原始宗教思想,这些知识体系与思想观念对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起源乃至中华文明起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很明显,如此完备的体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应经历过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这意味着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年代一定大大早于这个时间。

较西水坡遗存或早或晚的考古发现,对解决中国天文学起源问题同样具有意义。在距今9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学会了律管候气,开创了后世律历制度的先河。在稍后的一千年,人们掌握了立表测影,并完善了有关空间与时间的知识体系。距今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先民建筑了祭天的圜丘与祭地的方丘,坛坎的设计不仅反映出中算学的极高成就,甚至成为晚世易学思想的渊薮。自此之后到夏王朝建立,古代天文学遗存极为丰富,不仅有相关观测仪器,而且更系统地展现了古人对天极的认识、对北斗的崇拜,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政治、祭祀与宗教。天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它的起源实际就标志着文明起源,其起源时间已远远超出我们习惯接受的五千年文明史概念。

古人观测天象,除日月星辰、云雨阴晴之外,最重要的观测对象当然就是天体本身。先民认为,天的位置在宇宙之巅,而且形状呈圆形,这些知识便构成了古老宇宙论“盖天说”的主要部分。然而在古人看来,天并不是一个空旷的圆体,太阳于一年中在天上运行,夏至日出东北而没入西北,冬至日出东南而没入西南,春分和秋分日出正东而没于正西。因此,二分二至的日行轨迹可以在天上规划出三个同心圆,这就是“三天”思想的由来。辽宁建平牛河梁距今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祭天圜丘即呈现完美的三圆形制,已经具备了“三天”思想。这种观念上可追溯到更早的西水坡时代,晚则至明清两代天坛的圜丘、祈年殿和祈谷坛的三圆设计。甚至祭天礼器玉璧的设计也是“三天”思想的体现,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玉璧已见“三天”的形制。古人主张所祭必象其类,祭天必须象天,天为三环,所以祭天的圜丘和玉璧也就必须呈现出相同的形貌。这些事实表明,古人对天的认识不仅具体,而且深刻。

天文学的起源,缘自原始农业的需要。准确地说,先民观测天文,目的是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时间服务,这就是观象授时。显然,天文学是作为农业生产的知识基础而存在的,并最终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考古证据外,有关中国古代早期天文学的代表性文献有哪些?上古神话对认识早期天文学有什么意义?

冯时:中国传统文献中的天文史料丰富且系统,尤其对于人类早期天文学的研究而言,更是唯一可资利用的材料。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和简牍、帛书,早期经学文献如《易》《书》《诗》《春秋》等,都载有丰富的天文史料。《礼记·月令》属于系统的政令时则文献,而正史相关志书以及其他文献同样不可或缺。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完备的史料宝库。

任何民族的历史都是从神话开始的。神话并非先民徒逞想象的作品。《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了共工与颛顼争帝的传说,其怒触不周之山,致天柱折,天倾西北。“天倾西北”的天文学解释就是真正的北天极并不在正北方,而是在正北偏西的位置。这则神话难道是在描述一种真实的天象吗?根据岁差的计算,我们知道,公元前5000年的赤纬圈确实向着西北倾斜。很明显,古人是在借神话传达一种天文认知。

《山海经》《天问》和《淮南子·本经训》载有十日神话和后羿射日的传说。古人认为,最初太阳本有十个,轮流值班。尧时十日并出,万物尽焦,于是尧请来后羿射落了九日,只留下一个太阳。如果我们回到原始思维的层面,这些看似荒诞的内容或许并不令人费解。对于原始先民而言,他们会懂得今天升起的太阳和昨天升起的其实是同一个太阳这样看似简单的道理吗?显然不会,从原始思维的角度讲,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都应是新的。天上只有一个太阳的事实只能靠先民自己去探索,这个认识过程一定经历了从一天一个太阳,到十个太阳,再到一个太阳的发展。中算学的十进制思想最初影响了他们对十个太阳的选择,并由此发展出十天干的传统。而人们长期的太阳观测最终会使他们懂得只有一个太阳的事实,于是借射日神话完成了这一认识的飞跃。事实上,如果考虑日晕和幻日现象,十日并出的想象也绝非没有依据。

《山海经》记有夸父逐日的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这则神话显然反映了古人立表测影的史实。中国古代先民通过立表测影以定空间时间,经历了从追日影到候日影的转变,这当然体现了观测方法的进步。这使“追”字成为古代测影的传统术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保训》载上甲微立表而重测地中,即以“追”字加以描述。因此,夸父逐日的神话其实反映的是人们掌握候测日影之前的原始测影活动。

古代神话使今人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早期文明。我们应以包容态度剥去神话的外衣,将历史真相钩沉出来。

奠定天人合一宇宙观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天文学初创期有哪些特点和成就?

冯时:古人观天,其根本目的在于地载万物,尊天必亲地,于天取时间之法,于地才可能取材,所以观天的同时更要察地。事实上,古人对于天地的认识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

中国先民秉持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没有禁区。他们只需关心如何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分析获得真理,最终形成符合客观的知识体系。这使他们在科学与文明两方面都取得了广泛成就。比如对日月交食等奇异天象的系统观测记录,成为中国天文学的一大特色。这得益于中国文化以探求真理为初心的认知传统。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天文学体系形成之早是无可比拟的。先民对天文学问题关注之广,几乎涉及这一学科的所有领域。不仅如此,究辨天人关系更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促使中国古代产生了独特的天文学,也产生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早期知识体系的形成而言,人们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对空间和时间的规划,对时空关系的认识甚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基础。时空的精确化取决于观测手段的精确化,而从候气法发展到槷表测影,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超凡智慧。在观测体系方面,古人重视天赤道和北极,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北斗和二十八宿星官体系。而在宇宙论方面的思考同样具有意义。这些探索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天人关系是儒道哲学的核心议题。古代天文学对古典哲学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冯时:天文对人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阴阳五行观念体现了先民认识自然的独特智慧,这些作为儒道之前的思想体系不仅源出天文,而且至少在商周时代即已思辨完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古人对于阴阳的思辨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

儒家哲学的核心在于道德,而道德的核心则是诚信。诚信观念的产生源自古人对时间的掌握。数千年的时间测量使先民懂得,寒来暑往、春秋代序,时间诚而不欺。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如果立表测影,当天正午的表影最短,百年如此,千年不变,于是古人萌生了“至信如时,必至而不结”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了诚信观念。“以信为德”成为三代文德观的核心内涵,儒家哲学继承这一思想,将其作为修身根本。儒家哲学的最高道德是中庸。中的观念也源于立表测影。古人立表,首先需要将表垂直地立于水平的地面上,为校正槷表是否垂直,古人要自表顶引悬八绳,使八绳分别置于表的四正四维,当八绳全部依附于表体的时候,表便处于垂直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表不向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倾斜,是恰到好处的,于是“中”便具有了其基本的义涵——中正。这一观念后被儒家哲学发展为中庸思想,其用以描述阴阳,则又产生了中和的思想。

天命是基于观象授时发展出来的政治观。古人认为,“知地者智,知天者圣”。圣者只有通过观象而颁授农时,才能确立其在氏族中的统治地位。因此,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天文历法知识具有首要意义,谁能把时间颁授给人民,谁就有资格成为人民的领袖,这就是王权的基础。《论语·尧曰》载尧舜禅让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对天文蒙昧不知的氏族成员看来,圣者之所以能准确授时而致年丰有余,那是因为他了解天意,可以与天沟通,那么他的权力当然也就一定源于天之所赐,于是发展出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这一观念在三代政治中已成为人修德成功而终享王权的合法化标志。儒家哲学则继承了这一思想。

道家哲学的思辨体系简直就是借助天文学研究建构的。可以说,朴素的天文学研究其实就是其哲学研究的前身。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然而人们看到的却都是“有”,所以要想阐明“无为”,必须首先解决“无”的问题。这个工作是老子通过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实现的,他使人们从熟知的“有”一步步反推出天地形成之前的“无”,最后建立起“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认识。这个“有”之前的“无”就是“道”,韩非子谓之玄虚。以“道”从事也就是以“无”从事,这就是无为而治,也即老子提倡的“德”。很明显,老子哲学的“道”其实是以天文学研究作为思辨基础的,甚至在称谓上也借用了天道。

除对古典哲学的影响外,传统天文学对古代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和科学观的影响也直接而深刻,这些思想最终构成了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西天文学传统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西方天文学发生史表明,中西方文明在认识论等知识体系上存在哪些差异?

冯时:中国人秉持的是格物致知,格物就是至物,也即人对自然的观察分析。人只有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客观分析,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格物致知。这种对自然的分析不预设前提,是客观唯物的。因此,中国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西方认识论则为求知而求知。求知并不意味着求真,知识是从自然中来还是从头脑中来,结果完全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方科学提倡“祛魅”,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也经历过这个过程?

冯时:祛魅是西方科学哲学的概念,对中国文化并不太适用,至少这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我并不认为祛魅体现着文明的进步,因为中国文化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古人的认识或许与真理存在偏差,但这是伪而不是魅。

真正优秀的文明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包容才能深厚。人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认识水平不同,对魅的定义也必然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把暂时不能了解的东西都归之于魅,这种认识论显然是狭隘的。面对传统文化,我们首先需要怀有虔诚之心,对于古代文明,重要的是拂去历史尘埃,揭示真相。“魅”的本义是老物之精。在我们不明是非的情况下,祛魅的结果可能正是在去除精粹。

人类文明并非只有所谓科学,还有哲学、艺术和宗教。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极力排他,去除一切并不了解的所谓“魅”,我们离真理也就越来越远。显然,认识世界并非只有科学一条路可行,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胸襟,接受可以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和而不同,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回顾人类科学史和文明史,这样的例证太多了。西方科学轻视甚至否定经验,迷信仪器,这极大地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殊不知,仪器也是人靠经验和认知水平制造出来的。人类否定自己的观察而盲从仪器,貌似客观,其实则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比如西方科学长期否定中国传统医学的“脉”,原因是仪器无法检测。然而今日他们通过改进的仪器测到了脉,于是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认识了脉,并行之有效地医病,维护国人的健康。难道数千年被事实反复证明的理论和经验还不及一架新仪器的价值吗?文明不应该有霸权,科学同样不应该有霸权。事实上,何为科学,这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在专精基础上尽量博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代天文学研究比较“冷门”。对其研究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冯时:学术价值不能用冷热来衡量,学术是非也不能用共识来评判。古代天文学之所以成为绝学,并不是因为其价值低,而在于其难度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难度越大,学术价值也就越高。古代天文学研究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钥匙,应该受到重视并得以发扬。从文化正本清源的角度讲,可以澄清学术是非。从重拾己身文明的角度讲,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乃至民族自信。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是非常优秀的观念。研究天人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中国文化,而且可以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思考。不少西方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十分有限,在我们对自然不能充分了解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从事历史学研究,无异于与古人较量智力。因此,研究历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今天我们受西方学术影响,学科越分越细,但从中国史学传统来看,一部经史典籍包罗万象。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知识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心中无全局,是不可能做好史学研究的。研究天文学史首先要了解中国自己的天文学传统。像《史记·天官书》这样的著作,很多人避其难,弃之不读,但要有志于斯学,这个功夫是非下不可的。知识之外要重视史料,不能满足于二手材料。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的材料很丰富,每科都是专学,也需要下功夫,这些都是史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学术素养。当然,博通与专精始终都是学人讨论的问题,我们要在专精的基础上尽量博通,这样才能解决好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2009-07-01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1日正式创刊。同日,以《中国道路:全球视野与历史维度》为第一版主要内容的《中国社会科学报》60版创刊号在全国正式发行。 据介绍,每周二、四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报纸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积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趋势,展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丰富内涵和研究成果。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创办《中国社会科学报》,是时代的需求,是学术发展的必然,是全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说,要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努力办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揭牌仪式,并为报纸揭牌。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学术报刊编辑出版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 扩展资料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第3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是张涛的文章,其中理论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排序是第3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期刊分为几类?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是一种合法的期刊。正式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家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和独特的方针。

周刊出版周期为每周一期的周末;双周刊出版周期为每两周一期;旬刊出版周期为10天;半月刊出版周期为15天;月刊出版周期为30天。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 扩展资料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社会科学报

您是想问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三亚学院赋分算哪种级别吗?算国家级的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创立于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杂志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内容不同,优先级不同。1、内容不同。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包括历史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美学等。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版包括经济、金融、文学、管理、信息技术等。2、优先级不同。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版会比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优先刊登重要课题的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摘要:完善区城警务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维护社会保障稳定和公安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的中国已经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中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素逐渐进入大众目光,关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飞快,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人流量和物流量都在悄然增长,关于社会保障的力度更要不断重视以加强中国综合防护的能力。中国公民生活在社会需要安定和谐,为减少社会中的刑事犯罪,为中国公民能够获得安全感,完善区域警务合作已成为确保和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目前,在各种犯罪发展成为智能化、集团化、暴力化、司法化,已经不是以往的原始、低级、落后的犯罪道,如今的犯罪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多元化、多区域。在这样的特点下,打击犯罪的新理念正在形成。抵抗犯罪战斗的功能逐渐改变,专业化、功能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科学、规范、高效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为在信息流的社会中使得警务合作从守旧到创新的转变。关键词: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信息流;转变目录 第一章  绪论 4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4 1.2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现状 4 2.1中国区域警务合作概念 4 2.2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的现状 5 2.3区域警务合作目前拥有的类别 5 (1)合作案件的管辖 6 (2)合作打击犯罪行为 6 (3)警务合作信息化建设 6 (4)建立了警务合作轮值制度 6 第三章  区域合作警务存在的问题 7 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7 3.2多警种协 作机制不健全 8 3.3 协作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8 3.4 信息化建设滞后 9 第四章  对区域警务合作的思考 9 4.1 树立区域警务 合作新理念 9 4.2 创新区域警务合作组织保障机制 10 10 4.2.1确立警务 合作轮值单位的权威性 10 4.2.2建立警努合作成贝 単位定期述职制度 10 4.2.3 整合警务资源 10 4.3完善激励机制和贵 任追究制度 11 参考文献 12引言:本文主要借用两种常用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区域警务合作中存在的隐性批评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合理化的角度分析了加强区域警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为中国公民的安全感可以上升的程度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这更深刻的表明警务在社会中的重要做作用,更要引发大众的思考。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古代先民将“公安人员”比作“保护万物”。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犯罪活动从单纯的动机转化为高智商难度更加升级犯罪,其中严重的黄赌毒犯罪、电脑黑客犯罪、恐怖袭击犯罪、等等一系列升级版问题。面对国际犯罪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执法力量,这是统一有效的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活动,从而促进各国警察机关在刑事管辖权问题上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区城警务合作日益成为各国合作的共同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区域间安全防范的漏洞,跨区域犯罪,企图逃脱袭击。对此提出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更是社会促进的必要步骤。 1.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从各种知名网站,如知网、维普等知识类网站搜索关于公安机制的一些案例进行研读,查阅关于警务合作的相关论文进行借鉴,对于我国的一些已有成果归纳总结并分析比较。对于国际的优良研究成果也认真饱读其中知识点,梳理之后归纳为自己的观点。案例研究法:在公安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借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案例的帮助来证明它。因此,从央视12套的一些刑事案件的“日报表”中提出警察合作的假设和优势现状,我们可以在论证中加入实际案例来论证材料的运用。对于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从新旧机制的两种方法入手,比较它们之间的合作。分析了其机理和较好的解决方案。为区域警务合作提供更好的补充。案例研究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性认识。对处于变化状态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需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导,以案例分析帮助论文的逻辑性更加完整,说服力更能直指人心。第二章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现状2.1中国区域警务合作概念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假设罪犯从中国西部一路逃到东部,警察需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走出去,另一种是通过区域警察合作机制进行拦截。中国的省区不同,警察合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辖区内的警察合作,另一种是不同辖区内的警察合作。这两种打击犯罪的活动都显示出高效率和高破案率的有效性。各省区协调配合,不断打击犯罪行为,为人民的安全感添砖加瓦。2.2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的现状      我国的区域警务合作领导机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在公安机关中,不同省份有着不同的管理办法,集中统一管理的作用就如统一讲普通话一样,在犯罪活动中有统一的认识可以解决很多分歧,统一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它的作用更能够对犯罪分子进行抓捕,得到统一的认知之后,各省份的凝聚力就会增强。各级区域警务合作管理机构都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同时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有力领导和指导下。 “分级管理”:警务工作人员统一为党中央领导,各个地区和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和当地特色,国家根据不同的地区分级安排工作,犯罪分子隐藏进当地人民中,如果贸然进入陌生的地区,非但对抓捕没有好处,反而会打草惊蛇,所以各级地区都是分级管理。 “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条”是指从上到下的公安职能部门,“块”早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根据国务院有关法律、法规,公安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人民警察的最高领导和指导机关。地方区域警察合作管理机构是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为主体。区域警务合作是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解决区城综合体合作问题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场化改革推动的社会转型,激发了人们的欲望,社会流动性强,国家监管能力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第五个犯罪高峰。警务使节的合作,反映了政府为推动中国国家治理模式改革,以应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进程。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得出我国的总体框架基本符合相关合作区域的形式,就像沿海部分与陆地部分变得更加接近一样。从第三章开始,我们开始研究和分析各种问题。中国是一个谦虚而强大的国家,它也在不断地吸收知识和更多的警察合作。第四章是对当前警务合作现状的反思。在完善现有成果的理念和行动两方面,区域警务合作将越来越有效。2.3区域警务合作目前拥有的类别(1)合作案件的管辖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或者最初受理案件的第一公安机关负责,但根据法律条款有条款情形之一的可与办案地公安机关协调配合进行处理管辖。(2)合作打击犯罪行为协作区各公安机关之间的配合需要紧密,对于打击刑事犯罪等事件和专项斗争中,应该以适当方式予以调整。(3)警务合作信息化建设刑事信息的合作交流是公安机关在合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安局的合作领域依赖于特殊的公共安全网络建立公安网站合作信息,定期收集和交换信息的公共安全合作,在任何时候,,努力实现“分类收集、相互交流、共同使用”的犯罪信息。合作区域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在公安合作信息网络上公布刑事犯罪的法律、特点和趋势,以及打击刑事犯罪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应当及时将有关文件和书面材料通知值班单位,抄送有关公安机关机关和刑事侦查部。门。5 .合作区各公安机关应结合重点人群管理,尽可能掌握重点人群外流的方向和去向。重点人口在合作区的其他市、州、区、县(市)生活、工作、居住或者停留的,应当及时编制并通知来源区公安机关。对于可能发生的跨辖区犯罪和连环犯罪,合作区域内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以案件信息的形式将主要案件告知合作区域内的有关公安机关。(4)建立了警务合作轮值制度    警务合作的重点在于轮流值班的制度,都能够站在对方单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筹办每年一次的协作工作年会; (二)编印(公安协作通讯》等内部材料:对协作区各地公安机关的公安协作工作进行监督: (四)协调涉及整个协作区的相关事项。      每年号召各个地区的公安机关派代表人进行小规模的协作年会      协作年会的主要任务是:      (A)各个区域的公安机关针对合作案例进行各自的见解      (B)各个地区的成员机关针对本地区的犯罪情况进行表述,破获方案和合作方案,在单打独斗和协同合作中明白完善机制的重要性,统一进行思想上的深刻认识      (C)修订协作区协作章程;      (四)商定下年度的重大协作事项。第三章  区域合作警务存在的问题3.1 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公安部门中存在区域部门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这种主义可以很明显感受,有一些地域对于“宗族关系”有着近乎疯狂的执念,甚至连结婚都必须是近亲结婚,这样的思想也会渗透在公安部门中,在缺乏团结一致的意识下,有专业人士提出“关系合作理论”和“有偿合作理论”。公安部门是需要拿出成绩的地方,白出力不讨好吃大亏的事情总是不愿意去做的,合作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一些地区的公安机关做得太多,最终结果没有成功,不能反映自己的成就。或者在另一个地区被恰好捡到胜利果实,这样的状况就导致区域合作在处理事情时很被动。警务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没有很强的效率意识、办案意识和执法素质。客观地说,公安机关实行了以管辖权为界的复杂制度。针对公安机关辖区内治安形势的不同,在以州为界的职责划分下,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此外,一些合作应首先通过其上级机构进行协调,导致效率低下和效果不佳。尽管公安部提倡的合作全国公安的棋类游戏,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和地方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隐藏的干扰,加强警察合作的想法是不清楚,缺乏整体的概念,特别是在当前的限制和影响评估体系和奖惩的激励制度。实证主义思想的广泛存在,影响着警务合作的发展。“跨区域公安机关由于自身利益、成果之间的竞争等负面因素,使得警务合作难以顺利开展。目前,由于各种犯罪的跨地区、跨行业特点比较突出,涉及面越来越广,涉及面越来越广。加强警务合作已成为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宏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3.2多警种协 作机制不健全      地域制度不统一,制度不完善。对刑事犯罪进行主体性、全面性的打击是不可能有效实施的。没有一套相关的业务机制,就不能充分体现警察合作的整体业务优势。在当前的公安工作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公安机关在重大警务工作中初步实现了跨区域合作,如重大案件侦破合作和网上追捕合作。在重大案件中地域合作协作表现的很好。但公安局,公安机关,有各种警察部门之间的合作,但它们之间的合作并不深,机制并不是完美的,它不涉及每个单元的内在实质,和合作缺乏固定的工作目标,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解,和工作协同机制。统一的警种之间没有统一的规矩进行约束,没有条例的行动也会造成打击犯罪的行动失败,效率迟迟无法提升上去。想要做到全方位的打击犯罪,在各种警种之间也要假设一座“桥梁”。让这座“桥梁”沟通多者之间达成统一共识,有固定的工作目标形成统一认识工作形成合力打击各类犯罪。      合作水平不高。在当前的警务合作实践中,基本局限于周边市县在某些地区的低水平合作。然而,省级公安机关与全国公安机关的多边警务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总结。即使在开展警察合作的领域,合作的内容和范围也相对单一。3.3 协作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监管只在破案后出现明显错误和漏洞的情况下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出现恶性案件,引起群众的共鸣。只有在公安机关重视的情况下,才能对其进行回溯性调查和问责。这种事后监督效果不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监督部门不强,导致协同监督工作“名存实亡”,最终导致部分单位无法开展多警协作工作。同一天,僧人与天忠相撞。究其根本原因,是监督制约机制没有跟上和建立起来。好的一面是,目前还没有完善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监督机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省、市之间的社会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情况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为了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国家对一些刑事案件的起诉标准采取了灵活的规定,导致了省、市之间起诉标准的失范。同样,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打击犯罪的效果。 3.4 信息化建设滞后    针对有效的信息和情报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交换不是光滑的,信息的共享是难以实现的,和警察工作基本上是无助的,自治的状态,这使得它难以充分整合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好的效果。由于县、市不属于同一市、省,它们不相互通报有关警务情况分析,实现信息整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即使在使用公共安全专用网络时,在信息共享方面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在网络数据共享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查询权限不够、信息内容细节不够、共享数据范围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数据输入是随机的,每一份案例都可以由不同的办案人员进行输入,其中缺少项目和错误。有些数据已经成为垃圾信息。缺乏对数据挖掘标准的严格遵守或标准修订的滞后,给跨区域、跨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清理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缺乏责任机制,保证数据质量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信息的开放程度不够,甚至存在信息壁垒。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第四章  对区域警务合作的思考4.1 树立区域警务 合作新理念      关于警务合作的新理念需要不断的努力,警务人员要站在保障民生的高度,以区域看到合作为重要途径提高人民的安全感,理论的框架下整体政府治理和合作治理,可以构造一个完整的和开放的区域警务合作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政府和社会。网络,实现一体化的力量,和工作方式,使警方合作的范围更广泛,警方合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的合作机制,和打击犯罪的综合有效性越来越有效,并护送安全、幸福的生活的长期和稳定的社会的人。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警察是有限的,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公安机关对于自身荣誉感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的安稳比起自身的地位上升和成绩的表现更为重要,工作人员的思维更要目及社会这一大整体,结合各个区域的力量,统一打击犯罪行为,还社会安定才是全局思维的体现。4.2 创新区域警务合作组织保障机制    统一组织,完善制度。组织担保是担保的第一步。因为区域警务合作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有一个牢固的组织保证。4.2.1确立警务 合作轮值单位的权威性       加强区域警务合作的责任感,打破平行区域之间的界限,使值班单位在处理横向合作时享有即时处置权,确立合法性地位。提高合作区域掌握战斗机的主动性,提高合作效率。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预防犯罪斗争是其主要理念。4.2.2建立警努合作成贝 単位定期述职制度      警方和多国部队之间的定期合作呼吁将会放松。各成员将在本次合作会议上阐述各自的主要思想、做法、成果和议题,并接受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以突出警察与跨国组织之间更加富有成果的合作。 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原则,不搞农业,不搞农业。依法办事是指依法办事,在受理、管辖、定性、立案、趋近、逮捕、追究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和美丽法规的要求。要达到肘部,就是要根据求精方的要求,尽快配合,尽可能向内。在工作中与官员合作,呈现父亲,收集情感信息,与官员沟通,利用和反对,提高合作效率。武农的意思是合作不附加任何功利条件,而是服从全局,坚持不懈的合作。4.2.3 整合警务资源      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优化内部警务资源配置,加强横向警务合作,共享物质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共享警务权力或信息资源可以使其效用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实现警务合作中各主体的利益平等,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合作实践,公安合作主体建立和谐、和谐的合作关系,进而推动公安工作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迈进。4.3完善激励机制和贵 任追究制度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没有激励就没有工作,没有动力就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在激励机制方面,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把它的人来说,使用它的人”,“受益人”的成员单位在合作地区可以整合到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该地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照比例的战斗力。在问责方面,单位和个人负责疏忽警方合作,除了责任范围内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考虑共同决定的联合会议,由旋转实现单位和实施适当的经济制裁。加强合作保障机制建设,严格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组织,明确责任,科学决策。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保障刑事侦查队的稳定,协调刑事侦查队的力量,特别是为具备专业知识的警察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做一份好工作的组织保证严重和非常大的情况下检测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总部迅速根据级别的情况下,并开始迅速战时机制,从而达到快速、高效、有条理。第二,要重视后勤保障。侦破重大案件往往涉及“大部队”行动,需要特殊的后勤支持。这种保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战前的保障,如技术装备的投入、通信网络的建设;二是直接为侦查人员服务的战时保障,如住宿、交通、通讯、资金、搜查、搜查、照明、报信等问题。服务保证。三是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合作章程和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制定考核标准,奖惩分明,考核结果直接与年终考核的优等生、晋升挂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用制度管理人民的客观公正,充分调动公安工作的积极性。性,以鼓励警察为追求卓越而竞争,以确保措施真正生效。本文运用全政府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描述了我国区域警务合作的现状,并对我国区域医疗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在借鉴国际警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区域警察合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府、社会和公民的互动来完善国际警察合作。对我国区域警务合作运行机制的思考。参考文献 魏永忠, 安瑛, 王二院. 试论跨区域警务合作——以环首都社会安全防控警务合作机制建设为例[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02-108. 汪勇.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5). 刘为军. 打击犯罪新机制背景下的区域警务合作[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6):65-70. 陆勇华. 略论非地缘区域警务协作的路径设计[J]. 公安研究, 2011, 21(3):54-59. 熊一新, 吴仲柱. 海峡两岸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 公安研究, 2010(11):11-17. 任涛, 赵忠俊. 构建我国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的思考——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背景[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1):71-76. 李光懿, 向群, 张永晖,等. 大湄公河次区域打击毒品犯罪警务执法合作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1).

如果是有事情需要处理,而且还给对方留下了纸条,保证自己会负责人,应该不算是逃逸。

大城市停车难,车子难免刮碰。

如果说蹭了别人的车子,想留张纸条先离开,得确保信息真实完整,还要保证纸条能被车主亲自收到,不然有可能仍然是算逃逸的。

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向物业、“114”寻求帮助,联系车主,并且主动报警。

首先,我们说说法律上对逃逸的定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上面规定的。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么做的后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讲到的。

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可以并处15日以下的拘留。

如果说,刮蹭后自己确实抽不开身,对方车上也没有留电话,通常留张纸条说明一下,之后再处理,是不算逃逸的。

因为留下纸条这个行为,是显示了肇事者对事故事实的认定了:“我认了,的确撞了你了。”对不对?

如果能够及时与车主取得联系并处理,就排除了逃避责任的主观故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面有篇论文的,《交通肇事逃逸及其认定》上面举了个例子。

当事人需要暂时离开,但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且在商定时间内处理的,不宜认定为是“交通肇事逃逸”。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便留了纸条,也可能算逃逸。这有可能是我自己也比较关心的问题,被风吹走了?

肇事后,司机留下的纸条如果没有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就是无效的。

这种情况下,哪怕留了个纸条,就写:实在是不好意思,我真的不应该撞你车子,真的是对不起,有事你就找我吧,我叫张三。

号码也没写,找不到,对不对?这个就是不行的,还是属于肇事逃逸的。

就算是肇事者无意为之,一不小心写错了号码,一旦车主报警,再找到我们,从法律角度来说,也是存在故意写错号码的可能性的。

这个时候百口莫辩,说不清楚了,对不对?

《检察日报》上也有论文的,《如何把握和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上面说。

肇事者对事故的供述常会出现反复,如何把握肇事者对交通事故发生是否明知,是一个难题。

只要对事故的发生具有盖然性、可能性的认知,即应认定为“明知”。

不用记,反正就是:刮蹭之后你留了个纸条走了,纸条上一定要是你自己的名字、写对的电话号码,完整、准确才可以。

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事情:留下的纸条是「啪」这么贴在那边了,车主来之前,这张纸条被风吹走了,或者被熊孩子拿走,拿去玩了。

好了,没收到,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留下纸条这回事,对于车主来说。

报警之后追究起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比如说:你拍下了视频,或者监控录像看到,你把纸条贴上去了。

监控视频还看得非常仔细,贴上去一个纸条,放大放大再放大,纸条上还写了你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才行。

不然的话,百口莫辩,要注意。

所以说,刮蹭车辆之后留纸条的行为,虽然值得肯定,但是还不够保险。

一来,有可能遇到坏人,冒充车主对肇事者实施敲诈,不好吧?二来,肇事者也没有很好地尽到需要通知的一个义务。

事故发生之后,还是不要怕麻烦,最好是主动联系车主并报警,处理妥当再离开。

你留纸条,还要写,还不一定有笔和纸,打警察电话不是挺好的吗?对不对?

向物业、“114”寻求帮助联系车主

你觉得:打警察电话好像太紧张、太夸张,本身我还想私了,把警察叫过来就尴尬了,是不是?

也有其他办法,比如说:我们请物业帮助我们联系车主。

一般来说,如果是停在内部停车场里面的车子:月租车肯定是在物业登记过详细的车主信息的,车牌、住几零几的……有号码的。

你跟物业说一下,他也会帮你登记,或者去找的。

哪怕是临时车,基本上保安也会做个登记的,谁、去哪什么的,都会写,对不对?

如果说是路边的车子,就打“114”,由工作人员帮忙来查车主的联系方式并转接。

期刊《人民公安》上面有篇文章的,《天津市公安局推出“114挪车服务”平台》这么说的。

只需提供车辆号牌,话务员就可以联系上车主了,车主信息由公安机关统一来提供管理。

这样做,即便是车上没有留电话,也能高效地联系上车主,而且相当于给你做了个证,你真的打过电话,对不对?

实在联系不上,主动报警,向警察说明情况、做好记录,再等待后续的处理。

兰州大学也有篇硕士论文,分享给你,《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问题研究——以梁某交通肇事案等为例》上面说。

行为人肇事以后应当积极履行各种法定义务,其中就包括主动报警。刮蹭事故小,重要的是责任和担当。

就好比:小时候犯了错误,就要勇于主动承认错误、检讨,惩罚也会稍微小一点,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谅解,对不对?

主动报警相当于做了一个“报备”,接警人员也能作为自己的“证人”,后续事故处理起来也会更简单,保险也能解决问题。

然后,警察都接到电话了,怎么还算“肇事逃逸”呢?对不对?

所以总得来讲,蹭了别人的车,留张纸条直接走,不算是最稳妥的办法。

直接找物业,或者找警察,或者找“114",最妥当,还有第三方给你作证,肯定不算逃逸了,相对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算逃逸,只要给对方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之后就并不算。

  • 索引序列
  • 郭继民卢政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
  • 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社会科学报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