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教育伦理学术高峰论坛论文

教育伦理学术高峰论坛论文

发布时间:

教育伦理学术高峰论坛论文

专业教师学术论文篇二 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实现教师自主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激烈社会中生存的一项重要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成绩,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而大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着核心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实现教师自主。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师 自主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3791(2014)01(a)-0143-01 现代外语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也是高校英语改革的 热点 问题,大学阶段,学生如果想要获得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与能力,必须要加强自主学习,这种自学能力与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关联,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指导,方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有关研究结果也显示,英语属于一种典型的互动性学习,从某种层面而言,学生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教师的发展。现代化的社会提倡自主学习,也提倡终身化的学习,而终身化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效的,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各种途径开展自主学习,成效显著。 在教师自主学习方面,国外专业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国外专家对于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有两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质上就是教师的职业行为能力,其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 总结 与反思,教师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才能够帮助学生将自主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当然,还有部分学者对于此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容应该涵盖更多的内容,不仅包括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内容,也包括专业发展能力,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需求,采取有效的指导措施,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实现自主呢? 1 教师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教师需要建立起自主学习意识,并从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环境、英语教学目标、学生个性化发展多个层面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出发点,正确的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的前提因素。此外,教师要应该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采用什么样的 教学方法 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而这种能力就是需要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得。 2 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想要实现自主,就需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为此,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之中都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模式之下,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为学生传播知识, 因此,教师乐于充当指导者和控制者。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也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而英语知识与其他的知识相比而言,本身较为枯燥,抽象,如果教师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手段,不仅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一种逆反心理。要想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此,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模板,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此外,创设出相关的学习情境,给与学生硬件与软件上的支持,鼓励学生主动的参加各种英语课余活动,鼓励他们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 当然,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总结学生的 爱好 ,根据学生的爱好来调整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的了解学生,也能够改进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3 重视自我规划 教师的自我规划就是根据专业化发展需求,对个体提出新的要求,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考虑,考虑两种因素对自己未来阶段发展计划的一种总结,教师的自我规划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规划是个人化的和有针对性的。自我规划的内涵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可以通过学历进修来为自己镀金,也能够在报纸杂志中发表文章来评的职称。在教师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现阶段的环境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此时就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以便明确发展时机,对自己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4 进行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弊端,分析这些弊端出现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对于改进教学模式有着无可取代的效用。关于反思,Asterman认为包括四个内涵:第一就是确定好自己的关注点,也就是自身教学的问题和不足;第二就是观察与分析阶段;第三是概括阶段;第四是验证阶段。反思是自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进行科学的反思,教师才能够转化为学者型教师,才能够优化教学成效,促进自己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5 加强自我学习与培训 要帮助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学校方面应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英语水平、专业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此外,教师还必须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并自觉的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寻找机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比如:要注重学术交流,教师应该主动与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更新专业技能。 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应该是有自主学习与独立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设置好和谐的教学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则应该以身作则,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12-213 [2] 于杰.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支架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1(5):129-130. [3] 黄海泉,钱莉娜.试论实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师自主的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87-88. 看了“专业教师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教师专业素质学术论文 2. 什么是教师学术论文 3. 小学教师学术论文 4. 关于小学教师的学术论文 5. 最新的小学教师学术论文

1 教育研究伦理的探讨 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论文在数量与品质方陎均有长足的进步但在研究普及之余有众多违反规范之情事学者林天佑2005王佳煌2002 以为这是学术训练过程中缺乏学术研究伦理的薰陶在外在诱惑驱使下常表现出各种违反研究伦理的行为如直接受到商业利益的诱惑、受到政治立场及政治利益的影响、承受不了压力如建立事业保住工作不自觉得做出违背研究伦理的事 如夸大研究结果及研究推论等 值得研究者引以为戒。加上质性研究的普及 和网路研究的兴貣新领域的研究伦理有必要建立。此外在学术自由保障下如何信守专业研究伦理值得探讨。 教育研究属於专业行为而伦理又是专业的重要特徵因此明了研究伦理 并建立专业规范应是当务之急。本文旨探讨研究伦理的相关论述与规定 藉以建立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参考准则。 贰、研究伦理意涵 伦理 ethics 是一种行为规范约束人的言行而伦理和道德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伦理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道德是指个人的品德修养前者偏重个人外部的人际行为规范后者偏重个人内部的自律要求但是两者都是在约束个人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举止能够符合众所期望的标准。但在实务上伦理与道德通常是一体的两陎所以多数人将伦理与道德交互使用并把伦理规范包括个人涵养与人际关系本文所论之伦理也兼具道德的意涵。 教育研究是一种专业行为教育研究伦理即是规范从事教育研究时必须具备的涵养以及必须遵守的人际规定。具体来说教育研究伦理可说是研究者在以教育场域、教育过程、教育人员、教育内容等为研究主题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目的在确保教育研究的专业地位与权威具体的内涵包括研究修养与赞助者、论文指导者、共同研究者、协助研究者、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教育学术社群、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还有撰写与报导研究论文的行为。 研究伦理的内涵 研究伦理已是研究行为的重要部份 国内外学者提出各种见解分别说明如下 一、国内方陎 2 学者黄瑞琴在《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中有专门讨论伦理的课题所论包括 一研究结果不得作为非研究用途如评鉴、考核等如在研究结束之后於学校代表见证下洗掉录音带内容等。 二尽可能诚实以对让研究对象了解研究目的和性质。 三保持高敏感度避免破坏研究现场的人事、结构与气氛。 四要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避免伤害研究对象。 五在研究过程与报告中谨守匿名原则确保资料不外泄。 六中立观察、纪录而不介入研究情境。 七必须在专业、知识、社会、研究对象、研究者本身等多重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林天佑参考相关论述与规定将研究伦理归纳为四大项 一在研究设计时尌要审慎考虑人性尊严的问题在形成研究问题时要同时考虑科学与人性的尊严如果两者发生冲突需确定研究的结果对於当事人及其母群体有明显直接、间接的利益。 二在研究的实施过程要遵守意愿、安全、私密、诚信的四大原则即在进行研究时要直接向当事人或其监护人告知研究性质并尊重其参与意愿在研究过程要维持在「最小伤害可能」的范围内在资料呈现时不泄漏个人的资料及属性不得欺研究对象但如确属不可避免必需事后予以委婉补救、说明。 三研究结果要客观、正确的分析及报导研究进行时要采用最适当的分析方法针对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析不可刻意选择或舍去实际的资料并根据分析所得之资料客观诠释其意义并详实报导分析的结果不得刻意隐瞒或遗漏。 四秉持尊重智慧财产、分享智慧财产的概念研究结果出版时资料务必要正确无误如在出版后发现有错误情形应立即补救更正投稿时要依据参与研究者的贡献程度给予适当的排名或志谢同时不得重复使用已发表的原始资料或ㄧ稿多投。发表之后原始资料要保持一定的期限以供科学性、验证性查考。 针对於采用俗民志方法进行教育研究提出六项需要考虑的伦理议题 一秉持深度研究的态度避免过於肤浅的研究要推销自己的研究但不可做过多的承诺在人类文化的研究中停留的时间要够久呈现研究结果时要坚持公正性。 二坚持研究发现的正确性与完整性所有重要的资料都要呈现并且要在不疑处存疑另外也要在容易与艰难的研究主题中做适当的选择。 三研究进行过程与结果除可满足研究者之需求同时也要对参与者与学术社群有所贡献。 四体现学术研究本质从事独立自主的研究研究者要避免为政治背书以及为研究而研究危害了学术研究的独立与自主性。 五精准拿捏研究行为降低欺与背叛的疑虑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透过交心与同理的过程获取资料必须要在学术与友谊之间取得平衡避免让参与者产生欺与背叛的感觉。 六取得观察行为的正当性内隐性研究可以在参与者不知情之下进行研究外显性研究则必须在获得许可之后才可以进行研究并公开研究目的。 二、国外方陎 国外教育研究风气远早於我国国外学者对於研究伦理的论述也相对较多在众多教育研究法专书中几乎均有专节讨论研究伦理的概念与原则。 Babbie的《社会科学研究法实务》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ㄧ书中列有专章详细讨论研究伦理与政治在研究伦理方陎包括五大项 一参与者的意愿尽力避免强迫相关人员参与研究尤其要特别注意像 学生因为怕会影响成绩被迫参与的类似情形。 二不伤害参与者身心研究者不能因为要从事研究而有意或无意伤害到 参与者的身心如要填答婚姻、收入状况、接受实验等。 三匿名与保密原则匿名系指无法分辨资料个别身份但不公开许多研 究像访问调查、观察等无法做到匿名原则但是保密原则应该严格遵守。 四避免隐瞒与欺研究进行实不应刻意欺或隐瞒研究目的、内容或 过程如刻意安排观察不实的情境已搜集观察者的反应。 五分析与报告守则分析与报告时要坦承研究的限制与缺点正陎与反 陎发现都应该ㄧ并陈述遵守诚实、坦然的科学精神。在其《从事教育研究》Conducting Educational Re-search一书中指出教育研究通常牵涉到学童在学术与实务价值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下研究者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以下四项顾虑以维护参与研究者的人权 一隐私或徊斡氲娜ɡ抵父鋈擞胁徊斡胙芯康娜ɡ词共斡胙芯?也应保有隐私权所以研究者要避免询问不必要的问题、不做个别纪录、获得当事人或家长、监护人的同意书。 二维持匿名的权利系指参与研究者的个别资料属性不应作为研究分析 对象研究者应只作团体分析并告知参与者是被随机取样的。 三要求保密的权利系指参与研究者的资料不得外泄给他人研究者要 使用代号、原始资料在研究完成之后尽速毁去、尽量由受调查者以回邮信封寄回方式处理而非由教师或家长统一寄回。 四期望负责的权利系指期盼研究者注重人性尊严、避免伤害参与研究 者如果对参与研究者产生负陎影响应在事后说明与补救。Research in Education一书中也列专章讨论研究伦理的问题 一保护参与者免於受伤害避免研究本身对於参与研究者产生身体或心 理上的不舒服造成潜在的危险这是研究者必须遵守的第一个原则。 二确保研究资料的隐密性除研究者本身或少数研究助理之外搜集来 的个别研究资料不得让其他人悉知做法包括使用代号、匿名回答资料等。 三隐瞒行为的顾虑虽然许多研究必须事先隐瞒才能进行但是研究者 应该尽可能避免采用之如果无法避免则须考虑是否具有科学与教育价值并在事后说明与补救。 四以儿童为对象时应遵守必要规范儿童在研究中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要特别注意如要事先徵求家长或监护人的书陎同意、研究结果不作为研究以外之用途如作为。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类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物理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作为素质教育过程的主体,在物理科方面更应该加强以及搞活课堂教育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实践。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结论。所以,它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实事求是,不靠主观臆断去猜测、捏造。当然,在这个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必须作到在能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位,而不是随意性的一带而过,或者将某一次的失误说成是实验条件的不是,这样的话不能说服学生,从而传递给学生一种意识:物理上的规律有时候也是不严格的。

一般来说,在物理教学中所做的实验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的。定性分析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科学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的运用,可使我们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对细枝末节的探讨。过度的定量化,容易使学生迷失在各种形式的数学推演和运算之中,而伤失了对丰富而生动的物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过度的定量化,使物理更为抽象难懂,更容易使学生伤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这些都是与我们物理教学目的的本意背道而驰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定性方法比定量方法更为有效,而且定性和半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对于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做实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也在锻炼学生的素质,那就是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当然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学生实验中,一般采用的是合作方式(目前以两人一组居多)。两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一起出主意,然后一起参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位同学负责安排任务的分配,其中一位负责检查等等。当然,也应做适当的轮换,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各个位置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将来他们所要踏入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需要人与人合作的社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同时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用科学的方法

在物理课程中,强调的就是认真观察,在观察事物时,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而是以自然观察的方法以及用实验来观察的方法。物理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进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总结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到科学理论的建立,小到台灯、自行车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的物理课程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

第一,作为教师应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第二、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

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往往需要猜想。这种猜测也是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可以,而不是胡乱猜测。

四、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物理课本中所出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以类比推理为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生以启示,使学生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接受新事物的方法,作为学生本人,如果不喜好物理本身,他可以不用去深究物理量之间的进一步关系,但是学习物理的这种方法还是应该掌握的,曾经有人说,学过某些知识之后,把知识全部遗忘后留下来的就是素质。也就是说你对某个领域拥有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掌握了能再学习的本领。

让物理学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或者发挥更大的作用,也需要教师的努力。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相应跟上。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环节和过程,包括备课、考试出题、教学测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教学研讨和交流等等,使他们通过转换角度,调整自己的方位,打破教与学的封闭和隔绝,体悟教学的真谛,唤起他们求学上进的精神动力,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扬长补短,多方完善,从而把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实践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切以提高学生素质而努力。

素质这是一个包括非广泛的词,是一个没有界限的活动范围的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素质教育所要表达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有更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使之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仅仅是个人看法。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去研究,去探索。

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摘要:美术教育史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它不仅是一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史,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美术教育史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沿袭作用;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服务于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育史;审美;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

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叶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3]叶立群.(1995)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4]王极盛.(1986) 科学创造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管理手段 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代的发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

[2]杨德传、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管理观察,2009,(02)

幼儿教育教学价值研究论文

第1篇: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也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民间游戏不仅具有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价值,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管理。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成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民间游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因此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比如,我们本地方民间流传的丢手绢、编花篮、拔河等游戏配有一定的民间小调,孩子们可以就地取材。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使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人,他们能在开心快乐中成长。

2.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民间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比如,套花绳的游戏最安全、最能开发思维,还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度。游戏可以两个人一组,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始。一根60公分的毛线,随身可带,简洁好玩,在比赛中看谁套得花样多,谁坚持得时间长,谁的思维快。我在课余时间经常让孩子们玩,让幼儿在游戏中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3.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这一特点使民间游戏能在许多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因此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民间游戏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搜集到的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打沙包、跳方格格、跳皮筋等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健康体质,还能锻炼大脑的超强思维!

2.由于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民间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都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即反复练习,能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的目的。

3.由于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因此它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幼儿园要做到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而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及随机性可使儿童能利用点滴时间和有限空间开展活动,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总量。在民间游戏中,既有促进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弹蚕豆”、“买买肉”等;也有发展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游戏,如“跳格格”、“城门几丈高”、“新娘坐轿”等。还有一些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能力。

4.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民间游戏常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在游戏中获胜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失败时,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带来的不安,并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弱点,继续参加有趣的游戏。

第2篇:如何借助游戏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身体机能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还要开发幼儿的智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拥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研究表明,要想达到以上教育目标,游戏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一、游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孩子是游戏的主角,而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在游戏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设置游戏情境时,一定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制作蛋糕和酸奶的游戏环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但是绝不能干涉他们的制作过程。老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孩子的创作,避免中途喊停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制作完成后,要留给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肯定评价。此外,老师在设计游戏时,除了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还要注意把握游戏的难度,增加幼儿成功的体验。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游戏

游戏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游戏和专项游戏,一般游戏用于准备活动当中,或者单纯为了调节课堂的氛围,这样的游戏组织起来比较简单。专项游戏的目的性比较强,是为了让幼儿获得某项技能而设置。所以,老师在设置专项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幼儿不是运动员,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技能,而且幼儿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老师在设置游戏时一定充分考虑教学的吸引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三、利用游戏开发智力

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动脑越多,智力就越高。幼儿处于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在课堂上老师不妨多设置一些益智类游戏,让幼儿多动脑子,不断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益智类游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搭积木。搭积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搭积木之前首先要想好他们要搭建什么,其次还要观察和思考选用什么样的积木,才能搭建出他们脑海中的形状。所以搭积木也是发展孩子空间知觉和创造力的过程,而且积木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就为孩子们的图形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益智类游戏还有拼图、数字表格等,它们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游戏不仅是玩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知识的教学贯穿在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幼儿数数时,老师可以一边播放《数鸭子》的歌曲,一边邀请小朋友走上讲台扮演小鸭子。当歌曲唱到“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时,我们让八位小朋友学着小鸭子的动作,分别从讲台上走过,其余的小朋友数他们的个数。这样幼儿就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老师也可以针对识字展开游戏教学。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人”字,让学生为它添加笔画,让它变成另外一个字,笔画数不受限制。“人”字上加一横就变成了“大”字,“大”字再加一点就可以变成“太”字或者“犬”字,“人”字加两横可以变成“天”字,“天”字出头又可以变成“夫”字。汉字变化莫测,学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五、利用游戏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掌握动作要领

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他们喜欢不走寻常路。在马路上行走时,更喜欢跑向马路两旁的台阶,从一个台阶跳向另一个台阶。遇到坑洼之地,大人们通常绕过去,而孩子们直接进入到里面,再爬上来。针对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老师可以设置体育类游戏,如《连环跳》的游戏,老师把20个呼啦圈分为4组,每组5个呼啦圈一字排开,把幼儿也分为4个小组,每组幼儿分别从呼啦圈上跳过,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即为获胜者。这样幼儿在玩的同时,增强了体质,掌握了一定的动作要领。

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小伙伴发生磕磕碰碰。比如,在共同搭建积木时,意见不合,游戏无法进行。又比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两人选择了同一个躲藏的地点,争吵不休。所以,老师在陪同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品德的培养。在游戏之前为他们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一天家里吃梨,桌上摆了很多梨,而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了哥哥和弟弟。幼儿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懂得了谦让的传统美德,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慢慢引导他们用美德的标准约束自己,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要合理设置游戏环节,利用不同游戏的不同特点,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3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析

《幼儿游戏教育指南》中强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关注“游戏教育”的重要价值,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新型的幼儿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大自然和社会中的道理,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幼儿的快乐成长铺平道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游戏可以使幼儿们在获得新的认知和发展情感方面更加巩固。其强调的是,幼儿的游戏过程和幼儿的认知活动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见幼儿游戏融入幼儿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三种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从而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

一、幼儿游戏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

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提升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指导幼儿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们性格的可塑性比较强,而高效开展幼儿游戏可以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和道理,提升幼儿的人格素养。

例如,幼师通过组织游戏健全幼儿人格的教育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幼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活动,如“妈妈包饺子、看谁跑得快、你问我答、快乐跳毯、开火车、小弹簧蹦蹦跳”等,用这些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们的参与兴趣,并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幼儿明白游戏中的基本规则,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高效完成这些游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守基本的规则,并做到“文明待人”。其次,在这些游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充分表现自己,以高度的自信心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激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想象能力,并使用新的想象能力开发出新的游戏,提升幼儿们的游戏创新能力;另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幼儿进行思想交流,倾听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受,并指导幼儿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也提高幼儿们的记忆能力,使幼儿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游戏提升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

现阶段大部分的幼儿游戏都是为了培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精神。由于游戏的进行并不是幼儿孤立的活动过程,而是需要幼儿们在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并在活动中学习一定的道理,而合作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乃是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

比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到,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意愿,指导幼儿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和互相合作的教学体验,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要想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幼儿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开展一些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如“绑腿跑、小手拉大手、小火车快快跑、臂力大挑战、老鹰抓小鸡”等,教师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指导幼儿在小组内部开展这些合作游戏,并引导幼儿在小组之间开展比赛,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在这些团队合作游戏进行过程中,向幼儿们讲述“团队合作运动”的重要性,并给幼儿创造出更多的合作和竞争机会,引导幼儿正确把握这些机会,理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只有合作团结,才能创造更好的成绩,才能不断取得进步,逐渐对学生们的思想进行鼓舞。

三、幼儿游戏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幼儿园是幼儿身体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根据幼儿们的身体发展特点,指导幼儿们进行一些“相应的体能”训练,逐渐提升幼儿们的运动能力,从而使幼儿们适应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为以后小学、初中乃至更长远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由于幼儿的身体发展阶段比较特殊,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适合自身身体特点的游戏运动,从而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首先,幼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运动,如“攀登、跳跃、跑步、爬行”等,在这些运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科学的讲解,给学生做好示范动作,并指导幼儿做好安全防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其次,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这些游戏运动过程,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运动灵活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体制的提高,并为幼儿的快乐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在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幼师要引导幼儿们开展合理的游戏活动,不断健全幼儿人格,提升幼儿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第4篇: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教学

前言: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教育领域之中较为基础性的工作环节。随着社会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幼儿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设,逐渐受到了广大社会公众以及教育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幼儿教育中结合应用现代化的教育引导技术,是能够提升相应教育水准的有效途径。如何使幼儿教育能够更好的顺应幼儿成长认知的发展规律,是需要幼师重点研究的工作内容。

一、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应用的重要性

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相比,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具有大量较为凸显的教学优势。为更好的实现幼儿综合素质涵养水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有其一定的教学意义和重要性。首先,以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以及电子交互白板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提升幼儿认知世界注意力的同时,推动其综合道德素质水平的全方位发展。定性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提升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在提升幼儿认知新生事物方面的好奇度,还是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方面,都具有极其突出的推动性教育意义[1]。

在此基础之上,各种新型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幼儿教学实践模式的优化与革新。新型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念要求,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性管理活动的开设,要在全面结合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同时,将幼儿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服务主体。在更加生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帮助下,让幼儿能够体会到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知识内容的乐趣。在此基础之上,新型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幼儿教学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知识互动频率,培养幼儿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更好的养成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近况

幼儿教育教学事业在国内教育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历经的发展历史较短。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过后,国家教育部门高层领导人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政策。在新型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动下,传统幼儿知识灌输形式的教学方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不能更好的顺应幼儿教学主体在新型知识内容方面的认知规律。一味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提升幼儿在理论性知识应用于实践环节中的学习兴趣。有关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幼儿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应用,就是在这一实际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但由于幼儿教师在新型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累积的工作经验尚浅,导致在实际教育讲解的过程内仍旧存在大量凸显的教学矛盾。教师仍旧将幼儿放置在被动学习的教学地位,不能结合幼儿学习进度制定富有针对性的电子教学课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教学进度的推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途径

(一)播放影像专栏,提升幼儿自控能力

相比其他年龄段在读学生的生长特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针对的培养对象,教育主体的自控能力相对低下。幼儿教师如果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就要不断强化整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娱乐气氛。例如,当教师在为幼儿讲解团结的重要性时,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幼儿播放斑马过河的动画影像。通过对指定动画教学内容的观赏,幼儿能够逐渐了解到,如果斑马不能相互团结合作,将无法在短时间内安全通过湍急狭窄的河道。教师可以在整个动画影像播放的过程之中充当旁观引导者的教学身份,启发幼儿通过观察动画影片,逐渐懂得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要懂得团结协作以及互相谦让的为人之道。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素质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度,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小奖励的活动教学方式,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指定教学实践性讲解的过程之内。

(二)添加团队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内适当添加团队性教学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培养幼儿教学主体养成乐于合作的认知精神。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分组开展游戏竞技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上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交由幼儿自行掌握。通过在游戏小组当中的协同合作,幼儿能够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通过发挥自己的技能特长更好的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在这一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入的帮助下,幼儿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养成的各种专断性的性格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好的改善。在此基础之上,幼儿还能够在逐渐融入游戏协作集体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与他人交流互动的实践能力。无论是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还是在养成乐于帮助他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新型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都能够发挥极为凸显的推助性教学作用。

(三)创建教学情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创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学生在虚拟化教学情景构建的学习氛围内,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更好的提升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能力。例如,当教师在培养幼儿教学主体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时,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互联网络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为幼儿构建虚拟性的情景教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幼儿成长学习的基本性格特征,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动画幻灯片课件。通过例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让幼儿在自习观察其外貌特征过后,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方式加以描述[2]。

为更好的提升幼儿积极参与到情景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其放下对幼儿教师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和描述视为的好奇心。幼儿教师要立足于与幼儿教学主体平等高度的认知视角,面对幼儿在动画形象观察环节内提出的质疑,在第一时间给予全面切合性的讲解。但需要幼儿教师幼儿注意的是,讲解内容切忌具体详尽,应当为幼儿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实现对其观察描述能力培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幼儿教师讲解能够做到讲解有度,幼儿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成长时期是人类认知世界和感受世界的初期成长阶段。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幼儿各项发育与教育的启蒙性引导。将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结合应用到幼儿教学的实践课堂之上,是国家教学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能够提升幼儿教学时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新型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才能最终达到教育水平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

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浅谈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少的部分。Lnternet正以它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功能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注入了一份新的活力,为学生的视觉、听觉送上了一份新的大餐。声音、flash动画、微视频、文字的自然融合,为广大学生营造了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能否把信息技术恰当的渗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 [关键词] Lnternet;班级管理;尝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与普及,为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模式,与此同时,它也在默转潜移中改变一个人的学习、情感、生活等等。 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的不同领域当中,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也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校园网络的建立,为学校的学籍管理、财务、后勤、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了保障,也极大的加速了校园自动化办公的过程。让班主任彻底摆脱了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当中。 一、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为学校的班级管理以及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赋予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伴随着计算机处理技术、数学化技术、通信技术的日益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当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各种信息获取、利用、改进的方法, 信息化俨然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一个潮流。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伴随我国信息建设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让更多的学校与家庭受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完全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 并从中熟练地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与教学方式来管理班级。对信息与网络采取积极认可的态度, 并能娴熟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来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创造,从而达到最佳化的管理成效。 二、充实班级教学内容,强化班级管理实效 在班级的管理当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往往没有适合的教学内容供学生使用。可是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广泛使用,在信息网络的海洋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到我们想的各种内容,这里面包括视频资源、图像资源、声音资源、文字资源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查询我们工作需要的相关信息材料,依此充实自己的班级教学内容,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为班级的实际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在班级当中举行各种有意义的班会活动,班会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主要环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把近期的班级工作做一个小小的归纳、分析,也会对以后一段时间班级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初步的计划,并制订出相应的方案、措施、步骤等等。可是在以前的班级管理当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况,他们根本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班会有时只是成为一种形式,并不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给学生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去,充分的发挥了班会的作用。为了班会的顺利开展,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班级的具体需求把他们分成几个相应的学习小组;其次,我们要事先确定好班会的主题,班主任要调动大家积极为班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再次,小组成员之间分工要明细,例如有的成员负责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班会材料,有的成员负责整理相关的材料,有的成员负责制作、测试所需要的PPT、动画等,最后,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设计相关的流程;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也让大家广泛的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在班会当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大家进行相互交流、探讨,并做适当的点评与鼓励,并及时做好班会的总结工作。 三、充会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 教育效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于家校的一致性上,如果不能实现和协统一,学校的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谈。由此不难看出,家校联系是多么地重要。在以往,由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工具和方法, 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地建立起非常好的沟通机制。如果在班级的管理当中恰当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就可以为家校的联系提供一个新的通道,从而有助于家校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 1、和教育 和教育平台是一个以服务国家教育均衡策略、打造教育资源共享为目的,集教育信息、资源、使用为一体的全主位的、开放式的一个平台。它的出现,为家长、学生、教师给予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它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的手机软件,为中小学师生以及家长的在线学习给予了主阵地,它的魅力在于不仅融合了数以万计优秀的教学资源,并让数千家的名校参与合作,依此共同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 ①、充分的实现了家校互动 家校互动就是将课堂教学互动、学校的日常管理以及教育云的完美融合,它很好的实现了学校、家长、个人的互动、交流,在极大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也让家长进一步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实现了家校的和谐统一,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辅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 和教育平台所提供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内容覆盖面非常广,几科囊括了所有学科,为广大学生给予了许多优质的辅助学习材料,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它也为学科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教学设计、PPT、试题、微课等等,为教师的备课、复习、授课提供了优质式的服务。 ③、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和教育平台应用中心服务宗旨之一在于打造全立位、多角色的教育学产品与多元化融合集成产品,并为广大师生供应了最新上架、优惠订购、免费试用等优质服务。 班班通 现代的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和谐统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使一些平台成为三位一体融合的重要角色。"班班通是一个以基础设施与教育教学相关内容结合的一个网络平台。它是由刘延东副总理所提出的一个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目的在于在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的同时,依托云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把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班班通平台的问世,带动了校园宽带网络的延伸与发展,在家校结合的同时,也带动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重大突破,它是实现教育公平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班班通平台很好的实现了班级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资源化获取与支配,它很好的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各种学科教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③、微信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码智能产品日益更新,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班级微信群的成立,在给教师、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学校、家长之间开辟了一条互相沟通、交流的通道。由于班主任教师工作繁多,教学任务很重,他们很难抽时间进行家访,微信群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既省时,效率也非常高。与些同时,也避免了教师与家长之间一些麻烦。例如,有时家访会造成家长不必要的误会,他们错误的认为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出什么问题了,再或者就是犯什么错了,让他们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而运用微信群进行沟通就避免了这个问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谈话就变得轻松、融洽,彼此之间都没有什么压力,可以真实有效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想法。 四、 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会是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开展好班会不仅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班会由于教学方式呆板,教育内容匮乏,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使班会往往只是流行于一种形势,白白地浪费了大好时光。 信息技术的渗入,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班会的兴趣,班会所取得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1、加强了班级的向心力。 互联网技术的引用,为班会的内容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当中,进行积极的探索, 充分的思考,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便于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比如,“为武汉加油”的主题班会当中, 我把学生制作的海报、绘制的图片、以及师生为武汉募捐的活动场景,制作成视频,并配上适当的文字说明,利用多媒体白板在班会上进行播放, 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班级向力强明显加强了。 2、进一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   把多媒体技术渗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彰显多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地域局限的特点,而且也大大地降低了思想教学工作的难度,也增强了思想教育效果。比如,在“众志成城,打好防疫战”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当中,在课前,我从互联网上搜集了许多关于支持抗战新型肺炎的资料。像年迈的钟南山仍奋战在抗疫一线;像拾荒老人把多年来仅有的5000余元,毫无保留的捐献给了国家;像为了筹集了更多的捐款、物资,累倒了的韩红;像为了打好这次战疫默默捐赠物资的好心人士等等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制作成了视频,并把它播放给同学们观看。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形象、充实,又能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力非常强。在达到班会教育目的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发奋读书为国争光的使命。。 结束语 总之,在班级的管理当中,我们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展现出来, 才把单一的教育价值观逐步引向多元、丰富的教育观,从而才能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突破。所以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这样在拉近班主任与家长距离的同时,也让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使班级沿着民主、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 它并不能完全代替班主任进行所有的管理,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一个崭新的工具。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经,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参考文献: 程志.探析信息技术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7):67-68. 杜扬洋.信息技术在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15):132-133. 赵军仁. 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2-13. [4]王志远. 浅谈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8-19.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评价策略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议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评价策略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课堂评价的方式上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的传统做法,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互评前应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说出“好”与“不好”,如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回答要指出长处即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使他们相互发现自己语言中的不足,取长补短,及时修改,实质是一种合作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评价的前提是教师提出了具体的问题或要求,当学生回答或根据要求展开学习活动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在诸多评价方式中,课堂评价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部分。有效的课堂评价会使学生在心里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人格,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课堂上怎样才能使评价有效呢?

一、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

在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环节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会夸奖到:“你真会读书,其他学生也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这一段吧!”或“你读得真好”“你的很有感情”等,这样的评价对这位同学今后的朗读带来多大的作用呢?示范后对其他同学的启发有多大那呢?或许我们不曾想过。如果我们能对这样的评价稍做思量,我们就会问自己,这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棒在那里,结果不得而知。这样的评价放在任何一个读得好的学生身上都是可以的,但这样的评价不是万能的,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朗读好在哪里。朗读的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标点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气的把握、情感的体现、语音的标准、汉字的准确、流利的程度等。教师评价学生朗读就可以从以上一方面或是几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语言应具真实性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虽然说课堂上不能出现反面的,批评的,打击的语言,但这并不表示课堂上应全是表扬、赞赏、鼓励之类的评价语言。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建设性!赞美具有摧毁性!”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赞美是个双刃剑,教师只有正确的使用了它,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是由于没有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还有些教师有时候一味强调赏识性教学,而盲目的对学生进行赞赏,赞美之词如“很好”“你的想法很独特”泛滥成灾等导致了教师不但没能得到有效正确的教学反馈,同时使学生感到教师“言不由衷”,降低了可信度。这样一来表扬便失去了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取的作用。此外,长期接受表扬的学生其耐挫力会显著下降,使他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表扬的滥用和毫无原则的给予,使其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老师可以用婉转的方式提醒学生重新思考问题,并且适当给予指导,这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并不会影响学生积极性。

三、评价语言要有引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看待问题价值观偏离或不正确的时候,那么,教师此时的评价就应该具有引导性。如:一位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即将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乌鸦太容易听信花言巧语了。”老师很赞赏,又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我很佩服它”。老师也随即肯定说:“有道理,狐狸的确很聪明。”这位老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面对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可以说:“看起来狐狸的确很聪明,但是它的聪明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引导学生领悟到狐狸的聪明是为了欺,再追问“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吗?”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

四、评价方式要采用多样性

阅读教学即时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往往是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结合,以致感觉有些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二是课堂即时评价很多教师就是理解为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在课堂中经常用的体态语言可以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在对学生最喜欢老师的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微笑是学生最喜欢的评价方式之一。老师的一个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比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们就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你的声音如果能再大一些,全班同学就能听见,这样不就更好了吗?”有的学生如果回答错误,我们微笑着提醒:“把老师提的问题再想想。”我们也可以顺势走过去抚摸他的头,给他以安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的个性品质,使他样感受到亲人一般的师爱。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神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眼神的变化可传递无声的信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老师始终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使学生感到自己哪怕没有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也不是一个被冷落的人,促使学生怀着更饱满的精神去探求新知的奥秘。

总之,如何让课堂评价有效,很多老师都有不同的见地。我认为,凡事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以上几点课堂评价的“基础点”,这样的课堂评价虽平凡但却有效!

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一切行为向效率和效益看齐。在这一观念的催生下,学校的教学也应该向效益和效率看齐,改变过去懒散的教学现实,转而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特别是新课后,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充斥,新的教学方法得以发挥,更需要小学的教学向效率和效益。但时下对于有效的教学的定义存在一定争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习得必要的知识就是有效性教学。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在结合自身基层小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有效教学文献的总结认为,有效教学便是让学生习得一定知识,减少时间浪费的教学便是有效教学。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再就是不像初高中那样有早晚自习,因此,要想让小学生习得必要的语文知识,则必须要向课堂要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学来具体探讨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共各位同仁借鉴参考,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惠及所学小学生。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牢固树立学生为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现实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所掌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背离新课改的一些主张和思路,不按照新式方法进行教学,墨守成规依然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兴趣,一味按照书本和自身对于书本的理解进行教学,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中心,自己就是课堂的老大,在教学中采用以教为主的方法,在黑板讲授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强调课堂中的师道尊严,强调在课堂中让学生认真听讲,严禁各种小动作。并且为了提高所教成绩和学生是文字功底,还会在课下向学生留大量作业。这样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小学生身心规律,没能够正式学生成长的特点,学生所学、所掌握的语文知识,仅仅是在语文老师的威逼和压迫下的被动而为的一种行为,完全背离自身。这样的教学我们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因为,当教师稍一放松,学生便不会主动学习,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更好的树立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便是在教学过程中顾及学生的感受,考虑到学生的利益,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身利益进行。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按照学生的爱好进行教学,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参与到一些文字与文学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则更有利于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取得和长远发展均具有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即使老师再严格要求,再严厉批评也不会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为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增加教学效果,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兴趣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到语言的美感,并辅以诱导使学生增加对语文学习的了解与认知,从内心深处喜欢语文学习,从而才能够真正实现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必要兴趣培养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改变自身的一些形象,将自己从严师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良师,转变为学生的朋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语文需要,扭转师生之间的矛盾,让更多的学习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亲和力,以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有限的课时教学。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投身于语文学习

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实的教师能力问题以及教学用具等等问题,使得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办法施展自身所学,在教学过程中又迫于学生分数、优秀班级、优秀教师等物质的胁迫,不得不改变自身的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在内容的传授过程中以黑板为主,在学生的好坏界定中以分数为主,长此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觉到疲劳,不利于长远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所学语文知识,便需要教师改变原有教学方式,转而注重计算机、网络、教具等先进教学方式,特别是计算机这一新式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够解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抽象思维不够,不能达到特定环境的想象等问题,通过视频的播放很快让学生了解到文字所叙述的`魅力,以及诗词的一些基本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投身于现实的课堂学习。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以更好完善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因此,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开发语文教师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以让学生对于现实的.文字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的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设置成具体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设置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通过不同情境的再现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所教知识。

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在面对风云变化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语文教学工作,则需要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丰富教学方式,采用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真正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进行总结,从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与文化知识,为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正视时下的教育环境,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丰富自身知识水平,丰富自身教育知识,以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好的让更多小学生喜爱语文学习。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必要的文字与文学知识,打下语文学习兴趣等均具有现实意义。为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注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牢固树立学生为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投身于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以更好完善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丽群.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J]. 中国管理科学文献,2009. 1

[2] 徐元. 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J]. 考试 周 刊,2010} ,29.

[3] 李业建.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媒体技术意义及实践探究 [J].现代阅读 ( 教育版) . 2013 ( 03)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头脑也非常灵活,但是很多小学生自制力不强,也不能有效集中学习注意力,导致课堂学习的效果被大大削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技巧地调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不仅要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和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充分感受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启蒙、理解能力发展、交际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在编排上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可读性和观赏性都非常高,是帮助小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语言认知能力和促进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学科。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仅停留在了字面意义,语文学习的目标设置得非常低,在课堂听课过程中也有较强的随意性。很多小学生生硬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对于语言内容的理解比较死板,不懂得自主学习与创新。更有很多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很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课后很快就忘记,整个学习过程缺乏条理性,更不能有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语文的学科价值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教师必须探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1]。”程红和张天宝老师从“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层面对课堂有效性展开解读,同时也提醒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活动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学生当前对知识的综合性掌握、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长远性学习观念的渗透三个角度落实。不仅要从课堂这一空间层面衡量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更要从时间层面给学生必要的学习引导,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得到同步均衡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而开放的,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开展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生成性思维,有所沉淀,更有所发展,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限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语文课堂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限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原因是师生双方的配合不够深入。

2.1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扎实了。考查方式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化,学生只为了提高成绩而学习。教学中,很多教师强硬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字词的涵义,没有让小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个性化解读,小学生只能机械地识记。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可以勉强通过机械性记忆弥补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方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小学生自身学习特征的影响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自制力方面相对不足。以阅读为例,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每天阅读半小时,在任务布置的初期,学生大多能够坚持,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尤其是随着书面作业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就会放弃阅读。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上课前10分钟,学生往往能够有效集中精力听课和学习,10分钟之后,当教师讲解一些关键内容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已经分散了。还有很多小学生,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他们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节课或是课间与同学玩闹的游戏中,等到终于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教师的讲解已经进入下一个层次了。因为课堂听课的过程中存在断层,所以学生很难直接消化和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一节课的学习可能因此而荒废。如此一来,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就会比较零散,学习的目标更难以有效达成。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推进策略研究

教学好比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场合奏,首先要把握好基调,接着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跟上节奏,最后达到情感共鸣。只有让学生的心中产生波澜,才能绽放出绚丽之花。

3.1制订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目标

在每节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都需要为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约束,改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抓不住重点等缺点;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顺利达成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目标,显著提升学习成就感,养成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语文不只是要让学生识文认字,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因此,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学习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古诗《钱塘湖春行》为例,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背诵诗词,更要让学生全面感知诗词的优美意境,结合学生的个人理解,鼓励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春行图。这一项学习任务,看似与语文课堂的关联性不大,但它从语言、思维、创新、审美等多个角度引导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3.2围绕文本有效组织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要围绕文本展开。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文本、亲近文本、理解文本,还要让学生能够恰当自主地生成文本。如通过随课微写这种比较灵活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在充分了解文本的意义与结构的基础上,围绕文本展开创造性活动,让文本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感。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字、词、句、篇、修辞、语言艺术、手法特色等的学习[2],都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美的全面认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运用文本这一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如《曹冲称象》一课,可借鉴的知识非常多,对大象外表的描述运用了很多比喻,通过文本,小学生能充分感知描述的恰当性及语言的神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试着换一种方式来比喻大象,如:“大象的身体可以像棉被吗?”有的学生说可以,因为大象的身体很温暖;还有的学生说不可以,因为大象身体不柔软,更像一堵墙。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再比如,《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下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如果换一个思路该怎么说,看看哪个学生的讲解更有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教师要主导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这比让学生干巴巴地背课文要有效得多。

3.3围绕过程全面深入地评价

教学评价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一环,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矫正的作用,还具有激励、导向的重要价值[3],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激情,使语文教学更有效地展开。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直接的语言互动非常多,很多时候教师不需要刻意在课堂尾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可以将评价贯穿学习的始终。如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直接批评他,而可以点名让他朗读课文的一个段落,并让他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段落的意思。如果学生说得好,教师应给予肯定,表扬他的朗读非常精彩,对段落意义的把握也非常正确。这样一种巧妙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除了激励性评价之外,对于一些学习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诊断性评价。如班上有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每节课都坐得端端正正,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但是写作业时常常粗心大意,忽略一些细节。在批阅这个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一些诊断性评语:“你答题的样子非常认真,但对自己的作业答案也要足够认真,一定要有效检查和核对,这样你才会越来越优秀!”教师的评价要切中要害,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排斥,还会虚心接受并改正。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语言关怀,比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有意义得多。总之,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交互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学生需要结合教师的讲解来有效调动思维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些长且难的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逐个突破学习难点,生成个性化认知,这样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1998(5):35-37.

[2]樊红琴.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2):19-20.

[3]梁文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策略研究[J].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2018.

作者:闫锡年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镇缠山小学

高峰论坛函授毕业论文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函授论文怎么写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过于狭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为了避免出现纯理论的标题,导致文章不具有实用性。基本上来说选题要尽量结合实际,结合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

2、论文提纲的拟定

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即由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

(1)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2)从中心论点出发。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么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3)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还算容易过的。

学习的意义如下:

1、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财富。学习可以让我们赚到更多的钱,因为你有了别人没有的知识。知识是可以变成财富的。不同的职业因为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不同,得到的钱也会有一定的差别。你的知识会以钱的形式回报给你的。

2、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气质。我们形容某个人有气质的时候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知识的人会自带一种文人气质,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等地方看到。所以,学习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

3、学习可以让我们思想深邃。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多思考,多动脑,不仅能让我们变得聪明,也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思想是改变世界的,同样也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思想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

4、学习可以让我们开拓眼界。学习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之前不知道的东西,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但确实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像宇宙一样,学了之后发现天空比我们想的要宽广太多。

5、学习可以提高个人价值。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能力的过程。也可以提高自我的价值。自我价值的体现,就是看你能影响多少的人。你学习的知识越多,影响的人也就越多,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个人人生的价值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6、学习能让我们内心得到平静。学习读书,思考探索,都能让我闷得内心平静许多。平静下来的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境界,大气魄。内心平静,才能在面对一切苦难时游刃有余,不卑不亢。

7、学习可以改变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学习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学习是和比我们有能力的人交流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它们的看法,然后在它们的指导下,改变原本看事物的角度,从另一个角度,从本质来看问题。

现在本科毕业论文,不管是统招还是自考都需要查重的。已经过了不查重的年代了,只要是本科必须查重。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杂志

是的。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刊名: 教书育人主办:  哈尔滨师范大学周期:  旬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8-2549CN:   23-1439/G4邮发代号: 14-29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教书育人          Educator创刊时间:1987

影响力不够。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没有复合影响因子的原因是影响力不够。《教书育人》杂志创办于1987,影响因子0.35,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机构收录。

  • 索引序列
  • 教育伦理学术高峰论坛论文
  • 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 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 高峰论坛函授毕业论文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