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率合格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率合格

发布时间: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率合格

本科论文查重率低于20%就算及格。也有的院校要求,查重率必须在30%,一般院校查重率大部分都是25%~39%之间就可以算及格。

本科论文是本科院校学生在毕业阶段要写的论文,本科论文也有一定的审查标准。但是由于本科论文对创新要求不大,难度相对较低。那么,本科毕业论文查重多少及格?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本科论文一般要求一般为30%。如果是顶尖大学,查重标准应低于20%。如果查重结果低于15%,可以申请优秀论文。 本科论文一般采用学校内部查重系统,主要是将论文与资源库进行比较。论文检测时,如果13个字符连续重复就会被标记为重复。因此,在引用文献时,不要重复超过13个字符。 本科论文的选题很重要,所以在选题的时候需要和导师讨论,这样整体思路更清晰,论文中引用的数据要标准清晰。

毕业论文的查重率,如果是本科论文的话,一般是不能够超过20%以内才算是合格研究生和博士要求就更高了

毕业论文答辩前,要满足查重要求。一般毕业论文考试时,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能大于25%。如果大于50%,一般会推迟毕业,非常严重。如果查重率低于15%,可以申请优秀论文的评价。当我们毕业时,毕业论文的审查必须让每个人都记住,在毕业论文测试中,有详细而仔细的规定,不能满足大学的要求,以后的辩护不能参与,那么,毕业论文答辩查重率多少?毕业论文答辩前,要满足查重要求。一般毕业论文考试时,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能大于25%。如果大于50%,一般会推迟毕业,非常严重。如果查重率低于15%,可以申请优秀论文的评价。在查重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查重系统的检测规定,因为了解查重系统的检测规定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查重率。一般来说,学校内部查重系统是按照13个字重复的原则计算的。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

作为曾经活跃在邮电大学的百度迷,如今早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看到有人在问邮电大学怎么样?所以就趁着下班的间隙,谈一谈我对邮大的感觉。

邮电大学位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说的面积有3800亩。但感觉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很多都包括后山和风景区。因为邮电大学不是985211。所以相对而言。录取的门槛要偏低一点。因为高考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还是刚好把那个分数够的。如愿以偿的来到了邮电大学,再邮电大学的日子里,还是十分欣慰的。大一的时候也是放松自己。不知不觉过了一年。然后大二醒悟了。每天泡图书馆。和学长学姐身边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在樱花树下讨论交流。毕业的时候。对于自己说得到的工作还是十分满意的,庆幸自己醒悟的早。所以说这也是邮电大学的一个情况,两极分化有点严重失误。学校里面的学霸也很多。上学了,多去一下图书馆。虽然图书馆不是很好,但里面的资源真的很棒。氛围很好。        学校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爬一个坡,一定会让你放松放松的。还有什么情人坡的,因为学校毕竟是依山而建的。在学校四年里。也算吧,学校周边的景点逛了遍。因为位于南山。所以好像是重庆最高的大学,个人觉得也是重庆空气环境最好的吧。到解放碑也很方便。学校的周边还有黄雀树,很大那种。学校周边有观景台。风景很好。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不管如何,进入大学好好珍惜。若干年后,回忆起来那是相当甜蜜的。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是用维普,硕博研究生查重是用知网的哦,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查重系统。

一、重庆邮电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200余人。在职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3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位,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校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英才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二、重庆邮电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1、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15个(国家级+省级) 7个专业入选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8个专业入选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编导。 2、国家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软件工程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4、其他重点专业 重庆市特色专业(11个,不全):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是一本大学,坐落于直辖市——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3月,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

1951年1月,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改建为西南邮电分校。

1953年3月,西南邮电分校分建重庆邮电学校。

1955年5月,重庆邮电学校更名为重庆电信学校。

1959年3月,重庆电信学校升格为重庆邮电学院。

1962年,四川邮电学校(大学班)并入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学院(中专班)并入四川邮电学校。

1970年4月,重庆邮电学院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格式

好像是使用paperrater论文查重

重邮的软件工程专业应该还可以,学前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应该是老生参加,因为新生不熟悉环境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有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这些专业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从2002级开始试行专业大类培养的模式,按3个大类进行培养,即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目前,经济学类仅有经济学一个专业;工商管理类有4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和旅游管理;信息管理类有两个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具体操作是,前两年不分专业,各大类执行相同的教学计划;第三年,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但原则上不能跨大类选择。

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相近专业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基础,就业时对岗位选择的弹性增加。第二,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利用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减少专业选择带来的就业风险,使专业的选择或者人才的供给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衡要。第三,便于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课程教学和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釆用大类培养后,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同一门课程往往会分成较多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师可以组成教学小组就教学大纲的执行、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同班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髙教学效果。

这种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既是我国髙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髙等教育加强基础、拓展专业的发展规律。这同过去那种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不同一开始就将学生限制在狭窄范围(专业)内,以致形成隔行如隔山、分配时强调专业对口的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适合终生学习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如何做到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统一,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学校在办学思想和培养过程方面正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立足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就如何加强基础、形成专业特色、特点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各专业基本情况及特点

目前我院各专业的共同要求是:培养熟悉信息产业、信息企业营运特点,面向所有企业的髙级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淡化传统专业的意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的教育,以多种模式培养既具有坚实、宽泛的理论基础,又具有明显专业特色并能够很快和很好地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每一专业除通常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增加了邮电通信技术、业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各专业特色定位如下:工商管理,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面向工商企业需要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具有宽泛知识基础、面向工商企业需要的髙水平市场营销及营销管理人才;会计学,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面向工商企业霈要的会计及会计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适应工商企业需要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

为体现专业特色,对各专业学生,主要突出其下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识、熟悉信息企业基本业务和生产作业流程,3.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强;4.计算机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管理事务;5.能够熟练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主要指英语)资料,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6.对环境适应速度快,专业应用能力强。

具体培养揞施:

第一,培养计划中包括了通信技术、通信业务、邮政组织管理、电信生产组织管理、通信技术经济学、通信经济学、通信会计学等体现信息企业特点的课程。

第二,主要选择通信企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有:认识实习1周,企业调査1周,毕业实习7周,均由学院统一安排到各通信企业进行实习。此外由重庆邮电大学统一安排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企业调査,以及11周毕业设计的绝大部分题目都以通信企业为背景。

第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除重庆市邮政局、电信局、515通信设备厂为我院学生实习基地外,我院还先后与四川省雅安电信局、南充电信局、达川电信局、宜宾电信局、乐山电信局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基地。采用上岗观察和试作的方式,按照系部制定的实习大纲以及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的指导,再加上实习企业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这种实习能够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达到实习目的。随着邮电管理体制改革和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所有专业的实习均按照经济管理学院制定的统一的实习大纲、介绍信和实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对于毕业实习中不能联系到实习企业的学生,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实习I其次,将毕业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

第四,鼓励学生在完成日常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假期、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苷销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态度。

第五,提倡教师在研究探讨经济、管理理论的同时,注重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实际案例的总结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在假期,由学院提供专门经费,资助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活动。

第六,突出现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行多媒体教学,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扩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第七,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特色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服务于专业特色的培养需要,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编写和教学科研研究。1996年我院教师蒋金华编写了《邮电企业市场营销》(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999年又与南京邮电学院教师孙铭书合作出版了《通信市场营销》(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后者被列为原邮电髙校市场营销课专用教材,并被各种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短训班采用。刘达明教授编著的《通信财务会计》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后,被列为原邮电高校的重点?784?

教材,1997年被评为邮电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其编著的基于micro^softexcel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被重印数次,现在印数已超过10000册。杜茂康讲师编写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教材于2001年9月由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期印数为5000册,其编写的《EXCEL与数据处理》于2002年6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首期印刷S000册(其编写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于2004年由淸华大学出版,首期印刷S000册。刘曜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在会计学专业培养中的应用》课题获重庆市2001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适应市场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特色的对策

上述专业特点及具体措施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业特色,莫定了在学科中的相应地位及其在相应产业中的声誉和影响。但是就加强基础、凸显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措施上,还有许多需要完#的地方。

(一)应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夯实专业基础

加强基础中的基础是指专业主干课程或者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了基本的专业框架、基本的专业素养及研究分析问题的专业逻辑,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不断提升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构成,国家教委也制定了各专业核心课程指南。如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共8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共9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现行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已全部涵盖了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进行如下改进:

第一,核心课程的数量及名称以国家教委的专业指南为准,每专业确定为8-9门,不宜过多,原则上每学期以一门为准,但学分较多的核心课程可以跨学期讲授。

第二,组建课程小组,进行核心课程教学,每门核心课程至少应有3位以上教师主讲。

第三,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不低于4学分(64学时),授课班级以小班为宜,除主讲教师外,必须配备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必须随堂听课。除课堂教学时间外,必须规定明确的辅导、答疑及课外讨论时间,比如每学分每周1学时。

第四,由主讲教师集体命题逐渐过渡到教考分离,阅卷时流水作业,除期末考试外,还必须有中期考试。

第五,在教学管理中应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地位,明确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的区别。在工作量及酬金分配上也应明确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的区别。

(二)立足IT产业,以行业特点凸显专业特色

所谓特点或者特色,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名牌重点大学可以从学科的角度寻求自己的专业特色,主要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理论功底、研发能力及综合能力来体现。笔者以为,经济管理学院只能从行业的角度塑造自己的特色,主要通过所培养人才的行业背景、实践能力来体现。在现行培养方案中,应该作如下改进:

第一,在培养计划中突出行业(产业)特色课程的地位。通信经济学、通信生产组织、通信技术与业务、通信财务管理4门课程应该列入所有专业培养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中。这些课程内容成熟,有明确的运营企业支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IT行业(通信运营业)经营管理的背景。每门课程至少不低于4学分,其中通信技术与业务可以增加到6学分。

第二,在培养计划中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地位。网络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课程也应作为必修课列入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这三门课程既反映IT行业的运作实践,更反映IT领域的前沿理论及政策方针,主要是反映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具体学分建议如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网络经济学(3学分),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3学分),经济学专业则同时开设这3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同时明确3门课程之间的分工及主要内容以避免相互间的交叉重复,其中信息经济学可以微观信息经济学为主。

第三,在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与企业运营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企业调査、案例讨论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并将这部分内容纳入课程成绩考核之中。

第四,培养提高特色课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诸如上述通信经济学、邮电通信组织管理类的行业特色课程,要求上课教师有较多的通信行业运营背景知识和通信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除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这样的学校外,一般学校的'管理专业不开设这样的课程。为了形成我院在这方面的专业特色,我们可以从现有邮电髙校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招收优秀人员通过管理专业的高级培训后充实这类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可以招收具有通信技术本科专业背景的管理工程硕士毕业生来充实这类课程的教学队伍。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创造理论联系寒际的环境,培养学生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益力

首先,学生7周毕业实习的安排必须进行弹性调整。比如,学生的整个毕业实习必须完成校内校外两个部分内容,但完成的地点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可以在学校内完成,也可以在实习单位完成。对校外实习必须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实习内容和时间必须要有实习单位的客观证明材料;第二,校外实习报告的字数不能低于5000汉字,同时从报告内容要能反映出学生确实进行了相应岗位规定时间的实习(由评阅教师自己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满足这两条为校外毕业实习合格的必要条件。校内实习部分:工商管理专业为一个创业计划书,市场运营专业为一个运销策划书,会计学专业为一个综合会计报表,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为一个系统开发。成绩主要是从最后报告来评价,但还缺乏一个客观具体评分标准,这必须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在灵活安排毕业实习的过程中确保毕业实习的质量。

其次,除毕业实习外,一年级的社会实践,二年级的认识实习和三年级的企业调査,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此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完善和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凡可以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都应该考虑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实践教学内容有的可以是案例教学,有的可以是一个专题调査研究,有的可以是一篇论文,有的可以是计算机模拟实践(不一定是计算机课程,如管理决策、市场运销、会计学、电子商务等都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实践)。就目前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改进:一是要在教学计划中对相应要求予以明确规定;二是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课程教师可以和计算专业教师联合开发模拟实践软件;三是学校在必需的管理类模拟运行软件方面要加大投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既是经济管理专业掌握提髙计算机运用水平的需要,也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

(四)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全方位培养提升经济管理专北人才的综合素质,

何谓高水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如何衡量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提髙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尚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但许多学校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某学校提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评价的8341工程:即8次独立社会实践活动,30万字读书笔记,4次独立的经济管理项目策划,公开发表10篇论文。虽然该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该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指标种类和内容符合经济管理专业的要求,且思路新颖、指标客观、具备可操作性,也符合我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我院应进一步结合专业的行业特色,将该指标体系具体化,同时参考其它评价体系的特点,形成具有经济管理学院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融入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之中,以全面引导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五)加强企业调查、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第二课堂教学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以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主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主要是建立相应的制度让这种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比如,建立教师指导制度,让教师将其作为一项固定的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课堂指导;建立第二课堂成果的评奖制度,特别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果奖励制度,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建立开展第二课堂研究的启动基金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教师有机会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是用维普,硕博研究生查重是用知网的哦,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查重系统。

硕士论文查重率规定重庆邮电大学

论文查重是利用论文查重软件将你的论文与软件资源库的文献进行比对,来检测你的论文重复率。以Gocheck论文检测专家软件为例,软件会利用先进的语义比对算法,与其庞大的中文文献资源库及数十亿的互联网资源进行比对,如若检测到有相同的字段,会被标为红色(相似片段)、浅蓝色(引用片段)、深蓝色(可能遗漏的但被系统识别到与参考文献列表对应的引用片段)等。所以有必要在手机应用迅捷论文查重当中去查重,这样结果也比较准确。

硕士论文查重标准:

一、硕士论文查重标准。每个大学的标准都不一样,不同大学对硕士论文查重率的要求不同。要以学校的要求为标准,一般来说,硕士论文查重率的要求如下:

1.硕士论文重复率不超过5%的,可以直接提交答辩。

2.如果硕士论文重复率在5%-20%之间,需要导师审核。还要确定论文的原创性,判断毕业论文是否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然后最终根据导师给出的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硕士论文重复率在20%-35%之间,需要向导师填写论文查重审批表,申请修改论文,进行查重,符合要求后方可答辩。

4.如果硕士论文重复率在35%以上,就要延期答辩。论文作者必须认真修改论文,经导师审核后填写6个月后论文查重申请表。修改后的论文可以通过查重进行答辩。

二、硕士论文的查重方法。硕士论文查重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将论文提交到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填写题目和作者,查重系统就会自动检测出来。当然,您也可以找到一个可靠的查重系统来进行初稿检测。目前比较知名的论文查重系统有paperfree、维普、万方等。

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的标准?百分之几算合格?

普通学校对硕士论文查重的要求在5%以下,首次查重在5%以下,内容通过导师审查,可以直接进入答辩。

如果在5%-20%之间,在根据导师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减量的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有学术上的不良行为,并根据最终论文的检验结果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论文的查重结果在20%-30%之间的话,初次修正后可以申请复查,复查通过的话可以让导师复查,进行抗辩。如果查重再次不通过,就推迟答辩。

硕士论文查重率在30%以上,应延期答辩。如果仔细修改后提交给导师进行审查和查重,半年后就可以审查和答辩。这对毕业生来说,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写论文要认真而高标准。

硕士毕业论文查重原理是什么?

硕士论文要求的重复率非常严格,主要是看学校有什么标准,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下,硕士论文查重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第一,不管哪篇论文,正文是必须要查的部分,在正文当中,会对一些图表,或者是公式代码等也是要查重复率的,论文查重对于正文文字的重复率判断标准是连续的13个字的重复为依据。

为此,同学们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大篇幅的引用,尽量在一段落中多找些参考文献来引用,不要一个文献中过多的引用,对于一些重要的必须要用到的长段落的文献资料,需要正确的标明脚注;对于刚才提到的图表公式等如果重复率过高,应当应用工具编辑修改一下。

第二,硕士论文查重是根据目录章节进行检测的,虽然目录不在查重范围,当时如果目录格式不正确会导致系统不会按照目录章节进行检测,而是按照论文查重系统程序自动一9千字左右为一段,自动检测,这样的结果会导致重复率过高或者不准确。所以目录格式正确与否对于整篇论文的检测结果影响颇大。

第三,对于参考文献,论文查重是不会计算重复率的,不过前提是文献的格式要正确,若格式错误,脚注,标明错误等,会导致系统将参考文件计算在重复率之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参考文献的格式,去正确的书写。

第四,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硕士论文查重系统会识别中英互译的文章抄袭行为,所以大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重庆邮电大学论文格式

一直都是维普,我是本校的。

不需要。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第二章 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条 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品德良好,完成《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有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这些专业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从2002级开始试行专业大类培养的模式,按3个大类进行培养,即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目前,经济学类仅有经济学一个专业;工商管理类有4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和旅游管理;信息管理类有两个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具体操作是,前两年不分专业,各大类执行相同的教学计划;第三年,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但原则上不能跨大类选择。

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相近专业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基础,就业时对岗位选择的弹性增加。第二,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利用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减少专业选择带来的就业风险,使专业的选择或者人才的供给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衡要。第三,便于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课程教学和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釆用大类培养后,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同一门课程往往会分成较多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师可以组成教学小组就教学大纲的执行、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同班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髙教学效果。

这种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既是我国髙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符合髙等教育加强基础、拓展专业的发展规律。这同过去那种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不同一开始就将学生限制在狭窄范围(专业)内,以致形成隔行如隔山、分配时强调专业对口的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适合终生学习的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如何做到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统一,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学校在办学思想和培养过程方面正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立足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就如何加强基础、形成专业特色、特点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各专业基本情况及特点

目前我院各专业的共同要求是:培养熟悉信息产业、信息企业营运特点,面向所有企业的髙级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淡化传统专业的意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的教育,以多种模式培养既具有坚实、宽泛的理论基础,又具有明显专业特色并能够很快和很好地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每一专业除通常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增加了邮电通信技术、业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各专业特色定位如下:工商管理,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面向工商企业需要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具有宽泛知识基础、面向工商企业需要的髙水平市场营销及营销管理人才;会计学,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面向工商企业霈要的会计及会计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熟悉IT产业特点,适应工商企业需要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

为体现专业特色,对各专业学生,主要突出其下列知识和能力的培养: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识、熟悉信息企业基本业务和生产作业流程,3.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强;4.计算机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管理事务;5.能够熟练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主要指英语)资料,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6.对环境适应速度快,专业应用能力强。

具体培养揞施:

第一,培养计划中包括了通信技术、通信业务、邮政组织管理、电信生产组织管理、通信技术经济学、通信经济学、通信会计学等体现信息企业特点的课程。

第二,主要选择通信企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有:认识实习1周,企业调査1周,毕业实习7周,均由学院统一安排到各通信企业进行实习。此外由重庆邮电大学统一安排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周,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企业调査,以及11周毕业设计的绝大部分题目都以通信企业为背景。

第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除重庆市邮政局、电信局、515通信设备厂为我院学生实习基地外,我院还先后与四川省雅安电信局、南充电信局、达川电信局、宜宾电信局、乐山电信局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基地。采用上岗观察和试作的方式,按照系部制定的实习大纲以及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的指导,再加上实习企业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这种实习能够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和达到实习目的。随着邮电管理体制改革和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所有专业的实习均按照经济管理学院制定的统一的实习大纲、介绍信和实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对于毕业实习中不能联系到实习企业的学生,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实习I其次,将毕业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

第四,鼓励学生在完成日常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假期、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苷销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态度。

第五,提倡教师在研究探讨经济、管理理论的同时,注重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实际案例的总结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在假期,由学院提供专门经费,资助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活动。

第六,突出现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行多媒体教学,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扩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第七,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特色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服务于专业特色的培养需要,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编写和教学科研研究。1996年我院教师蒋金华编写了《邮电企业市场营销》(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1999年又与南京邮电学院教师孙铭书合作出版了《通信市场营销》(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后者被列为原邮电髙校市场营销课专用教材,并被各种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短训班采用。刘达明教授编著的《通信财务会计》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后,被列为原邮电高校的重点?784?

教材,1997年被评为邮电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其编著的基于micro^softexcel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被重印数次,现在印数已超过10000册。杜茂康讲师编写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教材于2001年9月由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期印数为5000册,其编写的《EXCEL与数据处理》于2002年6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首期印刷S000册(其编写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于2004年由淸华大学出版,首期印刷S000册。刘曜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在会计学专业培养中的应用》课题获重庆市2001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适应市场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特色的对策

上述专业特点及具体措施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业特色,莫定了在学科中的相应地位及其在相应产业中的声誉和影响。但是就加强基础、凸显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措施上,还有许多需要完#的地方。

(一)应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夯实专业基础

加强基础中的基础是指专业主干课程或者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了基本的专业框架、基本的专业素养及研究分析问题的专业逻辑,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不断提升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构成,国家教委也制定了各专业核心课程指南。如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共8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共9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现行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已全部涵盖了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进行如下改进:

第一,核心课程的数量及名称以国家教委的专业指南为准,每专业确定为8-9门,不宜过多,原则上每学期以一门为准,但学分较多的核心课程可以跨学期讲授。

第二,组建课程小组,进行核心课程教学,每门核心课程至少应有3位以上教师主讲。

第三,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不低于4学分(64学时),授课班级以小班为宜,除主讲教师外,必须配备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必须随堂听课。除课堂教学时间外,必须规定明确的辅导、答疑及课外讨论时间,比如每学分每周1学时。

第四,由主讲教师集体命题逐渐过渡到教考分离,阅卷时流水作业,除期末考试外,还必须有中期考试。

第五,在教学管理中应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地位,明确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的区别。在工作量及酬金分配上也应明确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的区别。

(二)立足IT产业,以行业特点凸显专业特色

所谓特点或者特色,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名牌重点大学可以从学科的角度寻求自己的专业特色,主要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理论功底、研发能力及综合能力来体现。笔者以为,经济管理学院只能从行业的角度塑造自己的特色,主要通过所培养人才的行业背景、实践能力来体现。在现行培养方案中,应该作如下改进:

第一,在培养计划中突出行业(产业)特色课程的地位。通信经济学、通信生产组织、通信技术与业务、通信财务管理4门课程应该列入所有专业培养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中。这些课程内容成熟,有明确的运营企业支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IT行业(通信运营业)经营管理的背景。每门课程至少不低于4学分,其中通信技术与业务可以增加到6学分。

第二,在培养计划中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地位。网络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学课程也应作为必修课列入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这三门课程既反映IT行业的运作实践,更反映IT领域的前沿理论及政策方针,主要是反映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具体学分建议如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网络经济学(3学分),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3学分),经济学专业则同时开设这3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同时明确3门课程之间的分工及主要内容以避免相互间的交叉重复,其中信息经济学可以微观信息经济学为主。

第三,在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与企业运营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企业调査、案例讨论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并将这部分内容纳入课程成绩考核之中。

第四,培养提高特色课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诸如上述通信经济学、邮电通信组织管理类的行业特色课程,要求上课教师有较多的通信行业运营背景知识和通信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除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这样的学校外,一般学校的'管理专业不开设这样的课程。为了形成我院在这方面的专业特色,我们可以从现有邮电髙校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招收优秀人员通过管理专业的高级培训后充实这类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可以招收具有通信技术本科专业背景的管理工程硕士毕业生来充实这类课程的教学队伍。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究,创造理论联系寒际的环境,培养学生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益力

首先,学生7周毕业实习的安排必须进行弹性调整。比如,学生的整个毕业实习必须完成校内校外两个部分内容,但完成的地点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可以在学校内完成,也可以在实习单位完成。对校外实习必须强调两个方面:第一,实习内容和时间必须要有实习单位的客观证明材料;第二,校外实习报告的字数不能低于5000汉字,同时从报告内容要能反映出学生确实进行了相应岗位规定时间的实习(由评阅教师自己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满足这两条为校外毕业实习合格的必要条件。校内实习部分:工商管理专业为一个创业计划书,市场运营专业为一个运销策划书,会计学专业为一个综合会计报表,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为一个系统开发。成绩主要是从最后报告来评价,但还缺乏一个客观具体评分标准,这必须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在灵活安排毕业实习的过程中确保毕业实习的质量。

其次,除毕业实习外,一年级的社会实践,二年级的认识实习和三年级的企业调査,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此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应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完善和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凡可以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都应该考虑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实践教学内容有的可以是案例教学,有的可以是一个专题调査研究,有的可以是一篇论文,有的可以是计算机模拟实践(不一定是计算机课程,如管理决策、市场运销、会计学、电子商务等都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实践)。就目前来看主要从三方面改进:一是要在教学计划中对相应要求予以明确规定;二是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课程教师可以和计算专业教师联合开发模拟实践软件;三是学校在必需的管理类模拟运行软件方面要加大投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既是经济管理专业掌握提髙计算机运用水平的需要,也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

(四)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全方位培养提升经济管理专北人才的综合素质,

何谓高水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如何衡量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提髙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尚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但许多学校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某学校提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评价的8341工程:即8次独立社会实践活动,30万字读书笔记,4次独立的经济管理项目策划,公开发表10篇论文。虽然该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该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指标种类和内容符合经济管理专业的要求,且思路新颖、指标客观、具备可操作性,也符合我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我院应进一步结合专业的行业特色,将该指标体系具体化,同时参考其它评价体系的特点,形成具有经济管理学院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融入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之中,以全面引导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五)加强企业调查、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第二课堂教学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以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主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主要是建立相应的制度让这种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比如,建立教师指导制度,让教师将其作为一项固定的任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课堂指导;建立第二课堂成果的评奖制度,特别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果奖励制度,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建立开展第二课堂研究的启动基金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教师有机会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好像是使用paperrater论文查重

  • 索引序列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率合格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查重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论文格式
  • 硕士论文查重率规定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