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摄影好,摄影之友广告太多了,内容比较少
想学基础还是看纽摄比较好,公认的了不过多看看杂志也是有好处的,获奖作品多看看,学习一下高手的构图用光之类的,对自己也是有提高的。哪本杂志倒不重要
同意!大众摄影好,摄影之友广告太多了
摄影之友想学习的话泡论坛吧
种类太多,有中国摄影 咔啪先锋摄影 数码影像时代 摄影与摄像 摄影世界等,这是我在杂志铺买书的时候顺便看到的,希望对你有用。
这方面多的很,摄影界有:《中国摄影》、《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摄影家》等,旅游杂志有《时尚旅游》、《旅游天地》、《旅行家》、《户外探险》、《旅行者》等,文化地理类《中国国家地理》、《文明》、《华夏人文地理》等,报纸只知道有《中国摄影报》,其他不知道。这些杂志都有官方网站,你可以直接搜索进入查看投稿方法,我记得中国摄影出版社出过一本《摄影作品投稿指南》,里面资料最全,祝你进步!
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摄影作品投稿要求及摄影作品投稿注意事项:摄影作品投稿可分为:各类影赛、影展投稿和摄影报纸、杂志投稿两种投稿形式为二种:一是投电子版的,一般都要压缩到300KB,长边800,报社杂志一般对投稿都会有具体的要求,说明是电子版投稿或是一定要寄图片【一般都要求寄10寸】;二是投寄图片,一般都要求寄10寸放大的作品,自己可先制一个参赛表【有些影赛有专门的参赛表】,内容: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地址、电子信箱、QQ、参赛类别【有的就填,分为纪实类、艺术类、体育类、创意类、新闻类等等】、作品标题,不要太大,一般长:12CM,高:8CM左右,以贴在作品背面适中即可。见附件。现在许多摄影报刊都有月赛、季赛、年度赛的,如:杂志类: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数码摄影、中国摄影、人像摄影、摄影之友、照相机;报纸类:中国摄影、人民摄影、中国旅游摄影报;网络类: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摄影无忌、车坛影协、中国七立方影坛、新摄影、佳友在线、鸟网、第一摄影,以及各省摄影家协会都有摄影网址。现在有许多画报社也都开辟了摄影专栏,如: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中国国家地理、江西画报【各省都有】、民族画报等等。一般人文、纪实、民俗类的片子较为被评委们看好,风光类的片子好看但很难在影展影赛上用得出去。风光类的片子最大的用处就是本地的宣传或是景区的宣传。作品一般要经过后期处理,这样片子会更通透、更亮,更容易打动评委,纪实类、新闻类作品可做简单的调整处理,但不能改变原来的元素。有些片子还可以用黑白来表现,现在各类影展影赛黑白片子的比例仅为5%,故命中率较高,当然不是所有片子都适合做成黑白片的,要视片子本身而定。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网上去与影友进行作品交流,如:车坛影协、摄影无忌、新摄影、七立方影坛、第一摄影、鸟网等等,先登记注册再上传作品,有些摄影人会做些作品点评的,我们可以多看看别人的点评,从中学习一些知识,当然并不是所有摄影人点评的都是对的好的,自己要做些分析对比。现在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都有一定的硬件要求。各省的要求不一,国协的要求是:入选四张以上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组办的全国性影赛影展,包括月赛作品。中国第xx届摄影展为每二年一次【双为数,即2010年、2012年】,上海第XX届国际影展也是每二年一次【单为数,即2009年、2011年、】,也就是说中摄协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大影展。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性的影赛影展,如:香港摄影节、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平遥国际摄影展等等。
ViVi 《昕薇》,世界知名时装杂志,有中文版 NONNO 在中国卖得最火的日本原装时装杂志 《Vogue》被称为“时尚圣经”中文版的是《服饰与美容VOGUE》 与《Vogue》形成竞争的有《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世界著名杂志《ELLE》的中文版 其他还有《时尚芭莎》 《时尚·COSMOPOLITAN》中国本土期刊市场上 名副其实的领导品牌 《嘉人marie claire》 《JESSICA旭茉》
和订普通杂志的方式一样知道杂志名和邮发代号,去邮政局填一张单据,然后交钱,就能每月寄到你家去了。现在也有网上订杂志的服务,用快递寄包裹寄到你的收货地址,比如杂志铺网站。去邮政局只需要交杂志的钱,不需要交运费,送杂志也不会给你打电话。去网站订,含快递的运费,不过多订几个月的能打折,比去邮局便宜,不过收快递总是要接电话接短信什么的,有点麻烦
没看懂,你是要推荐摄影杂志还是要知道如何订阅?、推荐:《大众摄影》,比较大众化适合不少初学者和发烧友。 《摄影之友》,比较前沿,经常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摄影技术分享。如何订阅:1、网上可以搜杂志的订阅方法,可以通过汇款到杂志社由杂志社寄送杂志,这种比较及时,一般会在第一时间寄给你。 2、查找杂志的邮发代号,找到邮局订阅,这种会稍微慢一点到。
《大众摄影》讲得比较清晰,适合自学进步。《中国摄影》和《摄影视界》都是提高性的,里面有很多新理念。《人像摄影》对你学习人像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一个不是摄影杂志的,不能不提,就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虽然不是摄影专业杂志,但对摄影有着非常好的诠释,给人的启发也非常大,尤其是摄影理念方面。摄影最终其实是要落在人文上。
两种方式。一种是摄影比赛,如果有比赛,大众摄影都会提前公布主题和要求,同时还会公布投稿邮箱,按照投稿邮箱投稿就可以了。另一种就是你可以去论坛投稿,投稿之后会出现在月刊上。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像大众摄影杂志投稿用手机投的话,首先你要登录他们的这个公司的官方APP,然后找到这个投稿链接,从他们之前的邮箱里面发布这个照片就可以了。我赞美坚贞的松柏,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虽然它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雪莲的纯洁,没有茉莉的优雅,可它却有自己最高贵、纯洁的品格——坚强不屈。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烈的寒风中。为了自己能生存下来,为了自己活得有意义,它不管是阳光明媚,还是天寒地冻,都挺起胸膛,努力使自己活出光彩来,散发自己独特的幽香,那缕缕幽香,沁人心脾。记得有一个冬日,我跟爸爸去外面玩雪,外面雪很厚,踩着软绵绵的,可舒服了!在玩的过程中,爸爸无意间看到了梅花,便停止游戏,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你看,这是梅花,它的品格就是‘坚强不屈’,大多数的花都在春天含苞欲放,可它却不同,当春暖花开时见不到它的踪影,可当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季时,就绽放开它的笑容。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赞美的就是梅花的这种精神”“哦!我明白了,人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能一遇到困难就低头屈服,不去想办法,是吗?”“对,这就是我要让你明白的道理。”这梅花的品格不就像是清洁工人的品质吗?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们都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丝毫不懈怠。所以,我要学习梅花,做一个拥有梅花品格的人!这是可以联系他们的这个投稿人或者是这个负责人,然后加他们的微信或者是那个邮箱,QQ都是可以的呀。
中国风景摄影家你有了解过吗?跟着我来了解一下这位摄影家吧
一,职业简历
王建军,男,1954年出生,祖籍山东。1970年参军,1995年转业。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艺术委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风光摄影家。多年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其作品被大量采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颇具影响。
近年来,被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公司聘为专业形象大使,在国内外做巡回幻灯演示和讲座。曾多次赴丹麦、瑞典、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美国、南非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拍摄。2003年被评为哈苏摄影大师;2003年9月在澳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天地之间”摄影个展;2004年应邀参加北京故宫国际摄影大展。多次担任国际全国及省、市等影赛、影展的评委工作。
主要著作有《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情铸广贺》、《中国西藏风光》、《永恒的记忆》等画册。
二,主要业绩
一、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足迹走遍了整个中国西部和几万公里的西部边陲。主要工作和成果有:
1989年在部队工作期间,担任老山前线文化干事和战地摄影工作,拍摄了大量的战地资料和影像,成功的策划和组织举办了《老山颂》影展,受到了部队的表彰。
1990年参加总政组织的《中国西部边关五万里》摄影采访工作,历时七个多月,行程五万多公里,走完了整个西部边防线,园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1992年与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共同完成了《七百年后的马可波罗》画册的拍摄工作。
二、 获奖作品主要有:在九十年代有百余幅作品分别荣获国际国内摄影大赛的金、银、铜奖。
作品《沙漠行军》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全国影展铜奖; 作品《沸腾的矿山》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影展铜奖;
作品《转场》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影展铜奖;
作品《古格神韵》荣获全国第六届尼康杯大奖赛金牌;
1991年作品《边关古堡的畅想》荣获四川首届巴蜀文艺奖;
1992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
称号;同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第二届摄影艺术金像奖提名奖;
1994年作品《边关古堡畅想》获美国柯达杯全国专业大奖赛金牌;1995年作品《西部神韵》获爱克发全国专业摄影大奖赛金牌;
1997年作品《高原晨曦》荣获第五届中日文化交流会风光摄影金奖。
三、主要影展有:
2001年在山东东营一品国际摄影节举办了《山远水远》摄影艺术展;
在1992、2001、2007、2009年期间,应邀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二、五、七、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分别举办了《山远水远》、 《天地之间》和《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国西部风》的讲座和影展;
2003年9月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风光电视论坛;
2004年3月在澳门举办了《天地之间》摄影艺术个展和讲座;
2004年9月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天地之间》摄影艺术个展;2004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北京故宫国际摄影大师邀请展,并做专场幻灯演示;
2006年在青海第一届国际摄影节举办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摄影艺术展;
2011年在深圳雅昌艺术馆举办《越过海洋的握手》摄影艺术个展;2012年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花椒欲望》摄影艺术展览;
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电视台邀请做访谈嘉宾。
四、多年来,积极参与和组织策划了各种摄影活动和影展,主要工作有:
1、2001冬成功策划组办了《首届海螺沟冰川摄影节》,并创办“海螺沟冰川摄影创作基地”。
2、2006、2007年策划和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青海省国际摄影节。
3、2007年参与策划了《成都一日》摄影活动。
4、多年来,参与策划了四姑娘山、九寨沟、海螺沟、康定、金川等风景区的拍摄和推广宣传活动,为宣传中国西部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5、应中国摄影家协会下属《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及各地摄影家协会、著名品牌厂商以及各团体机关的邀请,每年平均在全国各省市及大专院校进行多达几十场摄影艺术讲座和培训,对普及和提高影友的摄影水平,做出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工作。
6、积极与《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等摄影媒体合作, 组织影友及海内外摄影家到中国西部进行摄影创作,为提高影友的摄影水平,繁荣摄影创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7、多年来,应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公司、捷信脚架、乐摄宝公司的邀请,聘为专业形象大使、特约讲师,并在国内外作巡回和专业幻灯演示讲座。其作品多次应邀在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93年与日本佳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个“中国佳能摄影俱乐部”,对日中摄影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哈苏公司邀请参观了哈苏公司总部、并在北欧最大的“Massan”国际摄影节上,代表哈苏公司在做专场幻灯演示。作品《珠峰夕照》被瑞典哈苏公司艺术中心收藏,并作为《中国摄影》等专业摄影刊物的形象广告大量采用,2003年被授予“哈苏摄影大师”称号。近年来曾多次赴南非,赴柬埔寨、尼泊尔,马来西亚、汶来、新加坡、越南,德国,奥地利,波兰,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进行国际交流和摄影创作。
8、多次担任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摄影节及摄影比赛的评委工作。主要担任有:平遥国际摄影节、《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亚洲风采》等重大摄影比赛的评委。
五、用摄影服务于社会,主要工作有:
1、自九十年代中期,渐渐远离了各种摄影比赛和名利的诱惑,沉下心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探索和拍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用摄影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颇具影响。拍摄的大量图片被摄影媒体和各种画册、报刊、杂志,CD封面和广告业选用,影响甚广。作品《九寨沟.长海》、《贡嘎山》被邮电部用作邮票小型张;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建设项目的拍摄,为记录工程建设,讴歌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做了大量的工作。
2、几十幅中国西部风光的影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及上海世博会采用和展示,为宣传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3、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积极勇敢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和朋友们一道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灾区的情况和抗震救灾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了反映“5.12”大地震的中国第一本黑白画册《四川大地震》,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此画册为灾区获得捐款1240万元,全部捐助给了德阳市天齐村,为灾区修建了一千多间临时过渡房,为灾区重建家园做出了贡献。作品《不屈的信念》先后共计拍卖了14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地震灾区和“邱光华”英雄机组。
4、积极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送温暖,下基层”活动,分别赴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等地进行慰问和服务,园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2007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建国以来为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200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2008年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六、主要著作画册有:
《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情铸广贺》、《中国西藏风光》、《永恒的记忆》、《中国西部的守望者》等。
1985~1994 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 编辑 主任 副编审1994~现在 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社长 总编 编审中国华侨摄影学会 副会长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 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