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

发布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

[1]吴琼. 基于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2]施蕾. 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2010.

[3]本报记者 李涛 孙娜. 我国正稳步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09-29(001).

[4]张晨博. 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完善[D].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2009.

[5]曾小菱 曾一峰 本报记者 汪启明.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1/09(005).

[6]记者 虞家琳.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京成立[N]. 中国食品报,2010-04-27(001).

[7]姜艳. 我省打响食品安全攻坚战[N]. 河北日报,2004-09-24

[8]刘颖记者 李涛. 打造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完善食品安全技术保证[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11-24(001).

[9]曾小菱 本报记者 汪启明. 四川首开食品安全成立法听证会[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2/23(001).

[10]徐爱芝本报记者 杨晓伟 冯保良. 食品安全监管就要出重拳了[N]. 锦州日报,2009-04-10(A02).

[11]郑祖婷,郑菲. “五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9).

[12]余健. 《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8).

[13]杨爱萍. 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2).

[14]叶明. 《食品安全法》框架下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析[J]. 口岸卫生控制,2011,(1).

[15]白晨,王淑珍,黄玥. 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6).

[16]李然. 基于“逆选择”和博弈模型的食品安全分析——兼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制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7]张永伟,王会敏,郝海鹰,张桃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J]. 职业与健康,2010,(9).

[18]王卫东,赵世琪. 从《食品安全法》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 中国调味品,2010,(6).

[19]李锐,任民红. 超市食品安全消费的博弈分析——佛山市民食品安全意识调查[J]. 特区经济,2010,(7).

[20]武文涵,孙学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起点——从农药残留视角看我国食品安全[J]. 食品科学,2010,(19).

[21]曾光霞,贺稚非,励建荣. 食品安全与系统食品安全观探讨[J]. 食品工业科技,2009,(5).

[22]刘桂华,朱舟,张慧敏,谢建滨,彭朝琼. 食品安全与健康——深圳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J]. 化学通报,2009,(7).

[23]于晓光,宋慧宇. 论《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J]. 行政与法,2010,(1).

[24]陶纯洁,朱燕平,王旭峰. 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5).

[25]徐萌,陈超. 食品安全目标研究及其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J]. 食品科学,2007,(6).

[26]李怀. 基于我国当代食品安全风险下的食品安全理念与模式的进化[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7,(1).

[27]李金学,董胜华,张卫源,裴宝河,陈俊生,罗生林. 河南省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研究[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5).

[28]覃海元. 食品安全目标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3).

[29]罗云波,吴广枫. 从国际食品安全管理趋势看我国《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改[J]. 中国食品学报,2008,(3).

[30]于军.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发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10).

[31]蒋丽红. 加快“餐桌污染”治理期 构筑食品安全防治体系——对龙岩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2).

[32]廖晖. 中英专家聚会重庆, 探讨食品安全问题 寻求中英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J]. 重庆与世界,2005,(2).

[33]郝记明,马丽艳,李景明.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2).

[34]姚蕊. 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A]. .[C].: ,2005:.

[35]记者 孙延峰. 全面抓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 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N]. 中国工商报,2009-05-13(A01).

[36]记者 赵陈.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 巴中日报,2010-05-30(002).

[37]支树平. 加强全球合作 维护食品安全[N]. 中国质量报,2010-11-09(001).

[38]刘颖李涛. 国家食药监管局四项举措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08-09(001).

[39]深圳商报记者崔霞. 食品安全五大工程今年启动[N]. 深圳商报,2006-03-01(A01).

[40]. [Z]. ISO/TC 34: 2007,.

[41]本报记者 李涛. 龙头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先行一步[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03/29(001).

[42]本报记者 郭献军. 食品安全:源头监控是关键[N]. 中国商报,2004/11/19

[43]本报记者 陈文波强国韩立. 九大问题考验奥运食品安全[N]. 市场报,2005-07-20(013).

[44] 餐桌污染食品安全备受关注[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04-18(005).

[45]记者周元春. 我市力推食品安全五大工程[N]. 深圳特区报,2006-05-23(A11).

[46]王盼盼. 食品供应链安全(一) 食品供应链与食品安全的关系[J]. 肉类研究,2010,(1).

[47]本报记者 郭燕春. 解决食品安全要从基础开始[N]. 中国商报,2004/11/12

[48]记者 李涛. 全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6-01(001).

[49]记者宋柏松、王玉亮. 秦皇岛市全力打造食品安全净土[N]. 河北日报,2006-07-16(001).

[50]记者方兴业李克军. 重点食品安全基本得到保障[N]. 深圳特区报,2007-01-31(A03).

[1]曾星夏文俊. 开创国际间加强食品安全合作新局面[N]. 中国质量报,2007-11-28(001).

[2]宣讲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经验 助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中国-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在京举行[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5).

[3]王晓丽. 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研究[D].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2010.

[4]张潇方. 食品安全与和谐社会[D].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07.

[5]记者 冯琳. 积极构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N]. 中国工商报,2011-06-16(A01).

[6]记者 乐敏 徐祝君. 食品安全,商场、超市能得几分?[N]. 舟山日报,2011-01-26(002).

[7]本报记者 宗合. 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N]. 阿克苏日报,2009-06-01(005).

[8]记者 胡美兰. 食品安全:新世纪新挑战[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08/17(001).

[9]本报记者 李远方. 保障食品安全应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N]. 中国商报,2005/04/01

[10]记者 聂乔. 我市加强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N]. 大连日报,2010-10-05(A01).

[11]陈菲. 食品安全防线能否重塑消费信心[N]. 科技日报,2009-06-02(004).

[12]朱晓京. 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上岗[N]. 沈阳日报,2006-05-18(A04).

[13]刘键. 力争食品安全实现历史性突破[N]. 深圳特区报,2006-08-02(A01).

[14]史玉成. 企业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N]. 中国质量报,2007-11-26(001).

[15]石国胜. 食品安全法 专家有话说[N]. 人民日报,2007-11-21(013).

[16]驻地记者 田洪顺. “组合拳”提升食品安全体系建设[N]. 医药经济报,2007-12-17(006).

[17]沈半. 我省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走在全国前列[N]. 浙江日报,2007-12-28(019).

[18]毛磊. 万条公众建议 聚焦食品安全[N]. 人民日报,2008-06-04(015).

[19]杨国芳本报记者 刘铭. 食品安全示范店 放心消费的金字招牌[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8(A05).

[20]杨林.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佳思路——以HACCP认证为基础,导入GS1系统[J]. 标准科学,2010,(8).

[21]仇东朝,于春娣,李颖. 浅析《食品安全法》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0).

[22]汪自成,卢山. 问题与对策:从食品安全到《食品安全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3]邢曼媛,侯晶晶. 浅议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0).

[24]任端平,潘思轶,何晖,薛世军.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J]. 食品科学,2006,(6).

[25]陈峰. 提高全民对食品营养及安全的认知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

[26]梁黎东. 如何应对众多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食品安全认证融合解决方案[J]. 中国食品工业,2008,(5).

[27]李新生.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J]. 食品科学,2003,(8).

[28]白丽. 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9]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周伯华. 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 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N]. 中国工商报,2009-05-09(A02).

[30]张云中. 国际食品行业瞩目中国食品安全[N]. 国际商报,2009-05-06(014).

[31]王二伟 本报记者 王会生. 全国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在河南召开[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11/08(001).

[32]锺 选. 食品安全遭遇标准瓶颈[N]. 中国商报,2004/12/17

[33]本报实习记者 郭 宇. 从农田到餐桌 全程食品安全步伐加快[N]. 中国商报,2005/01/28

[34]关磊. 食品安全亚运行活动暨亚运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举行[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11-04(A01).

[35]本报记者 何沙洲. “食品包装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N]. 经理日报,2009-04-20(C01).

[36]本报记者 孙燕明. 三大食品安全隐患[N]. 中国消费者报,2005-08-24(C01).

[37]本报实习记者 郭 宇.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超市不应负全责[N]. 中国商报,2005-03-18

[38]. [Z]. :2009,.

[39]民以食为天 自动识别技术与食品安全[J].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06,(2).

[40]本报记者 陈华. 一场“被放大”的幼儿园食品安全风波[N]. 工人日报,2011-03-24(005).

[41]记者 石巍. 唐山市食品安全14项指标完成良好[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12/14(001).

[42]任震宇. 关注食品安全有支“星火服务队”[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1(A06).

[43]贾君. 首都工商高科技手段“保驾”奥运食品安全[N]. 中国消费者报,2008-07-16(A01).

[44]本报记者 李涛. 把好餐饮食品安全最后一道关口[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2-27(001).

[45]康琦黄官国. 共同打好世博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攻坚战[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03-02(001).

[46]实习生 易立. 食品安全追溯,何时能进百姓的“菜篮子”?[N]. 科技日报,2010-11-30(004).

[47]本报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 广西“少边”力筑食品安全防线 突破差异 各出良策[N]. 中国食品报,2010-11-02(003).

[48]本报记者 马晓华. 食品安全监管:风暴过后 任重道远[N]. 第一财经日报,2009-01-01(T04).

[49]本报记者 赵笛. 食品安全法,给我们保障了些什么[N]. 青岛日报,2009-03-03(016).

[50]本报记者 郭燕春. 标准混乱成为食品安全之痛[N]. 中国商报,2004-12-17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9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6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社会性、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流动站、植物保护流动站、生物学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园艺学流动站、农业资源与环境流动站、生态学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流动站、公共管理流动站、畜牧学流动站、兽医学流动站、水产流动站、农业工程流动站。 重点学科级别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批准时间 国家级重点学科 作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007.8 作物遗传育种 果树学 2007.8 微生物学 2007.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07.8 水产养殖 2007.8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07.8 农业经济管理 2007.8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蔬菜学 2007.8 农业部重点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999.1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99.1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99.11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999.11 湖北省重点学科 生物学 植物学 2008.7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园艺学 果树学 2008.7 蔬菜学 茶学 农业资源利用 土壤学 2008.7 植物营养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 2008.7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 2008.7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水产 水产养殖 2008.7 捕捞学 渔业资源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2008.7 林业经济管理 食品科学 2008.7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008.7 土地资源管理 2008.7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08.7 社会学社会学2013.10学科排名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华中农业大学共有13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进前三,7个学科排进前五,10个学科排进前十。其中,园艺学全国排名第一 。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902 园艺学 1 0904 植物保护 7 0906 兽医学 2 0710 生物学 8 0905 畜牧学 2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 0901 作物学 3 0828 农业工程 12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3 0303社会学190908 水产 3 0713生态学38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5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46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数据显示,华中农业大学截止2016年3月共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具体为农业科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 2006年至2014年4月,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9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61项,省部级项目1782项,国际合作项目101项;获得科技经费约34.8亿元;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18项,其中,国家级18项;授权专利786项,其中发明专利583项,实用新型专利195项,外观设计8项。学校承担的各类在研科技项目1434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948”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78多项,国际合作项目近46项,部、省级项目530项。“十五”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被媒体誉为“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的标志性成果。 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绿色超级稻 Super-green Rice张启发院士双低杂交油菜 Double-low Hybrid Rapeseed傅廷栋院士瘦肉型湖北白猪 Lean Swine熊远著院士动物疫苗 Animal Vaccine陈焕春院士优质柑橘 High-quality Citrus章文才、邓秀新试管种薯 Potato Microtuber谢从华教授超甜玉米 Super Sweet Corn转基因番茄 Transgenic Tomato叶志彪教授高产多抗杂交棉 High-yield Hybrid Cotton张献龙教授生物柴油 Biodiesel 该校建有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基地56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7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基地如下: 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机构名称1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3国家兽药安全评价实验室4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5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药用植物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广场研究中心(湖北)国家工程(技术)研究/研发中心7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11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2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国家育种中心13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14国家柑橘育种中心15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16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17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18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2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23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4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5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26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27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28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29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0农业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31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原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部级研究中心32湖北省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教育部油菜工程研究中心35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淡水鱼类专业分中心36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38湖北省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40湖北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湖北省农药制剂研究中心44蛋品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45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46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地47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基地省部级质量检测中心48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49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50湖北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51农业部种猪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2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53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54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5农业生物信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实验室56动物疾病防控湖北省工程实验室57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8月,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纳入南湖农业园整体规划。2003年8月,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通过了由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12月13日, 收藏纸质图书138余万册,纸质期刊11万余册,电子图书136万册,数据库109个,电子期刊(全文)6万余种。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为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馆,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学术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科技期刊、CAB 、AGRIS、AGRICOLA、《CA》、俄罗斯《文摘》、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dex》、英国《ZR》来源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养殖与饲料》:畜牧类核心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现代农业科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

张建军,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查询显示,其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张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如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录用你的稿的话,是不会有回复的,也不会退回原稿。你应该可以看到华农学报的征稿启示上写着.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审稿时间

刘燕:女,副教授,管理学博士,重庆大学技术经济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国土资源管理代表性论文 :1. “引入市场机制,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 期,2.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浅析”,《生态经济》,2001年,第8期3. “退耕还林的制度缺陷”,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及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01,北京4. “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5期5.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生态经济》,2006年,第5期6. “工业化、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6年,第8期7. “经济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8. “双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学术专著:《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主要科研成果:一、项目主持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研究 》,2004年;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的现实与未来 》,2010年;3、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三峡库区生态系统协调管理实现机制研究》,2007年;4、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010年;5、重庆大学骨干教师支助计划项目《西南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调控及管理模式研究》,2004年。二、主研及参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研究》,2005年;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重庆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与对策研究》,2009年;3、重庆市社科院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2005年;4、重庆市科委项目《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九龙坡区“农民变市民”方式及措施研究》;2008年6、重庆市妇儿工委项目《重庆市流动妇女、儿童调查》,2005年;7、 城口县计委项目《城口县生态经济强县规划》,2006年。

我只知道一本农业科学,审稿是半个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三审由学报编辑部指定的专家组成,根据文章的内容类型来定,专家组成可能会有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谁,根据统计与调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王云刚同志,希望采纳

张建军,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查询显示,其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张建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格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原名《华中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56年,1958年出版中断, 1981年《华中农学院学报》复刊,1986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柑橘专家章文才教授为主编的19位科学家组成首届编委会,陈华癸院士、孙济中教授、王运华教授、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都曾先后担任本刊主编,现任主编为张献龙教授。

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S5农学、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表 水产学报 中国水产科学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淡水渔业 水利渔业 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 科学养鱼 水产科技情报 海洋渔业 渔业现代化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谁,根据统计与调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是王云刚同志,希望采纳

  • 索引序列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审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初审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审稿时间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