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
Cook,G.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Second edition).Routledge,2001
Coulthard, M.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Longman,1977
Dyer,G. 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Methuen,1982
Simons,H.W. Persuasion. Understanding, Practice, and Analysis, Random House.1986
Swales,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Vestergaard,T.、K. Schroder. The Language of Adertising. Blackwell.198
刘海平,王守仁 国际商务英语教程(2)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石定乐,彭春萍 商务跨文化交际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梭伦 实用商务英语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王蕾 新闻英语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王燕希 广告英语一本通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徐琴嫒,张开 新闻英语与媒介研究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张梅岗 科技英语修辞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曹志耘 广告语言艺术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陈定安 科技英语与翻译 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方薇 现代广告英语进程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文仲,吴祯福 实用英语写作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中行,戚肖山,张惠 广告英语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文献参考格式不只是怎样的,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1]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2]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1.期刊论文
Bolinger, D.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J]. Language, 1965 (4): 555-573.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83-90.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167-173.
2.论文集论文
Bybee, J.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235-254.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 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55-259.
3.网上文献
王岳川.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http://www.blocchina.com/new/display/58592.html/, 2004.(2005年11月18日读取)
4.专著
Bloomfield, L. Language [M]. New York: Hol, 1933.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5.译著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 C. Bally & A. Sechehaye. trans. R. Harris. London: Duckworth, 1983.
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丁邦新译.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68/1980.
6.编著/论文集
Giacalone, A. & P. J. Hopper (eds.).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7.学位论文
Tabor, W. Syntactic Innovation: A Connectionist Model [D].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祖生利. 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0.
8.会议论文
Traugott, E. C. Promise and pray-parenthetical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antiagov de Compostela, Spain, September 2000.
崔希亮. 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R]. 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湖南长沙,2002年4月.
9.词典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6th edition) [Z], ed. Sally Wehmeier. Oxford: OUP,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汉英双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报刊文章
田志凌. 魔戒的尴尬与文学翻译的危机[N]. 南方都市报,2005-8-24(8).
注: 先英文后中文,以字母顺序排列。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小四;汉语部分:宋体 小四号;均1.5倍行距,两行及以上悬垂缩进3个字符。参考文献要与文中夹注项对应。
你是想写什么类型的呢?我遇到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发的不是语言研究就是教学研究的论文,语言语法类的可以去参考下现代语言学期刊,教学类的可以参考创新教育研究期刊,总的来说就是,想找什么类型的就去对应的期刊找文献
有很多的同学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也会写一些经典的议论文,我整理了相关范文,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作文范文带中文翻译
Many years ago, the movie about the youth became very popular, every year, we can see many hot movies about the protagonist’s passed youth. People like to recall their passed youth, which makes such movies sell good. But I find the common things about these movies, all the protagonists’ youth are about fighting, love and other negative things. I understand the directors’ intention, they want to tell people youth is not perfect and having pities. Of course movie is exaggerating, the real youth is about studying, at least, most people have worked so hard to get into their ideal colleges. What the movies describe make up some people’s youth, for which they don’t have the chance to experience. We should not be misled by these movies, for the teenagers, their job is to study, so that they can have a bright future.
【翻译】很多年以前,关于青春的电影很受欢迎,此后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热门电影是关于主人公逝去的青春。人们喜欢回忆他们逝去的青春,这才是让这类电影好卖的原因。但是我发现了这些电影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主人公的青春都是关于大家,恋爱和其他消极的东西。我明白导演们的意图,他们想要告诉人们青春是不完美的,存在遗憾。当然电影是夸张化的,真正的青春是关于学习,至少,大部分人是如此努力的学习,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电影所刻画的弥补了一些人的青春,对于他们没有机会去体验这些东西。我们不应该被电影误导,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工作是学习,这样他们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高中英语作文范文80词
I like English. I think I can share my English learning method with you. First of all, develop interest on English. My way to make it is to watch movies from abroad. At first, I will watch the movie with subtitle. Then I will remove the subtitle, only English left. Gradually, show great interest in English. Secondly, recite vocabularies. Vocabulary i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to start learn English. This time you have to force yourself to remember words. Thirdly, understand basic grammar thoroughly. It is hard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f I don’t know the basic grammar. Last but not least is to speak more. The basic purpose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communicate. So talk in English as much as you can. And don’t worry about losing face, because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Those are my methods.
我喜欢英语。我觉得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英语学习方法。首先,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我的方法是看国外电影。一开始,我会留着字幕一起看。之后我就会不看字幕,只留英文。渐渐地,我对英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其次,背诵词汇。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必要根基。这一点你只能强迫自己去背了。第三,完全理解基本语法。如果我不懂基本语法,我会很难理解一整个句子的意思。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要多说。学习语言的基本目的就是进行沟通。因此,尽可能多的用英语交谈。不要担心丢脸,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这些就是我的方法。
英语作文100词左右带翻译——珍惜时间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ng the end of winter and the warmth of spring. It began in the last day of the lunar year, end in the 15th day of lunar New Year, also is the Lantern Festival.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use red lantern and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decorate a house, put on all kinds of colored clothes, often
An English proverb says that time is money. I consider it (this) wrong. Why? Because we all know that we can earn money be work but can not in any way get back time (in anyway). For this reason, we may (can) say that time is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
Many people do not know the value of time. It (this) is indeed a great pity. We must bear (keep) in mind that wasting time is equal to wasting your life.
【翻译】英国有句谚语说,时间就是金钱。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能够用工作赚钱,但无论如何却无法把时间争取回来。基于此种理由,我们可以说时间比钱钱更宝贵。
许多人不知爱惜时光。这确实是可惜的。我们必须记住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
翻译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范文 一:高职 商务英语 翻译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1引言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 毕业 后的就业岗位所需。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通过对我院应用外语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及个别访谈得知,我系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小微涉外跨境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设置专职翻译岗位。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岗位操作员、跨境电商岗位推广及运营专员,从事销售、采购、跟单、商务策划、接待、客服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翻译活动主要包括涉外商务谈判、商务营销、接待应酬、国际会展、公司及产品介绍、日常文书和邮件处理等。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突出了高职翻译的交际功能,决定了高职学生需要的翻译是一种初级实用型商务翻译;毕业生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在涉外场合兼顾翻译的角色,也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译员”。(姚嘉五,2012)根据这两点,我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定位为中英双向初级商务文本笔译和一般商务情景的涉外陪同口译,课程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小微涉外企业与翻译有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教材改革
高校的传统翻译教材编排,一般沿用两条主线,一为“专题型”,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专题的内容及表达;二为“技能型”,关注的重点是技巧训练。“专题型”教材包含的某些专题,如政治外交演讲、政府会议、时事、科技、体育方面的材料,或难度偏高或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关联较小,不适合用于高职的翻译教学;“技能型”教材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过高,往往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以上两种教材,都不太符合高职 教育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回顾笔者所使用过的翻译教材,存在纰漏、拼写或语法错误等,部分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缺乏与区域经济相符合的素材,而且缺少音频或视频,也没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口译对话练习并不是英汉穿插而是全英或全中文,并不适合用来做翻译练习。基于以上现状,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难度上,要贴近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重信息传递、淡化翻译技巧”(曾昭涛,2009)。传统的翻译教材对翻译史、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较为详尽的阐述,但这往往对注重实用和实践操作的高职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该淡化,转而关注高职翻译的核心交际功能,即“信息传递”,不苛求翻译技巧的处理。其次,在内容上,应该对接 职场 ,摒弃政府 报告 、外交辞令、大型会议翻译的题材,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的口、笔译素材,体现当地区域经济特点,融入当地特色行业元素。以东莞为例,作为广东三大展览基地之一,该城市每年举办各种展会30多个,因此将会展口译纳入高职翻译教材很有必要。东莞还有明显的特色经济,已形成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所以翻译内容也要考虑选取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文本,以体现翻译教材的行业性。再次,在章节编排上,不宜把主题安排得过于广泛,应遵循典型翻译工作任务流程,把翻译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符合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又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教材改革的重担落在高职院校一线任课教师身上,教师可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再扩展补充与区域经济、特色行业相关的内容,也可重新编写出符合学生学情又满足就业需求的教材。教材的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到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了解实际翻译情境需要,收集具体岗位工作可能接触到的语言素材,编写真正实用的课本,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高职翻译课的老师多为科班出身,上课容易落入本科翻译教学的俗套,即采取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老师点评的方式,课程模式比较僵化,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构建中来,同时脱离了真实的商务翻译情景,学生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商务翻译课程应以典型翻译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环节,真正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例如,以会展陪同翻译这一模块为例,可安排以下仿真商务活动流程: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与外宾初次接触——参观家具厂、了解产品——商务合作洽谈——合同签订——庆功宴会——机场送行。实践教学中可穿插项目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法等,各种 方法 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灵活多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此外,还应加强语音室和口译实训室的建设,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让翻译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岗位。
5结语
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需要能担当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更需要能胜任企业基层工作、懂商务又懂英语翻译的人才。高职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课应该走出自己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教学改革,采用切实的定位、合适的教材和有效的 教学方法 ,才能优化翻译教学,培养出优秀的高职高专实用性、复合型翻译人才,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3.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23.
[3]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3.
[4]姚嘉五.工具-公文-公式:高职应用翻译专业的定位[J].中国科技翻译,2012(3):55.
[5]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50.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范文二:高校英语翻译中西方 文化 论文
一、中西方文化在英语翻译方面的差异性
宗教文化也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会因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宗教门派众多,但是主要的可以分为道家、佛家和儒家这三个主要的流派。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义,如中国道家主张人和神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佛教则主张佛祖则是至高无上的神,其法力无边,这也可以从我国古代语言中明显看出。汉语中有“天命不可违”、“借花献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的语言表达。而西方则主要以__为主,他们只承认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无所不能,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和“Heaven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等。因此,为了达到翻译忠实原意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二、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一)导入异国文化
中西翻译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识度和理解度,教师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导入到量的异国文化。通过将英语翻译与文化学习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英语翻译的水平。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在导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的来源。例如,英语中有“raincatsanddogs”的习语,这句话用汉语可以表述为“倾盆大雨”,但是如果按照直白的翻译就会理解为“下猫跟狗”,这样就明显偏离了翻译的本意。这句习语主要来源于北欧的神话 传说 ,传说猫跟狗对于风和雨等天气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又如“asstrongasahorse”(壮如牛),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意思来理解则成了“壮如马”了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个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出现上述可笑的误译现象。
(二)介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英语结构区别于汉语结构,其重视主题句和主体结构的构成以及 句子 结构连接过渡词的作用,并且侧重用介词和连词来表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很少用或几乎不用。另外,英语表述中特别忌讳重复,如果出现重复的问题,通常用省略、替换或代词的形式来加以表示,但是我们汉语中常用重复来表示强调。
(三)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上述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通过删减或增加词语来使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增删词语以及拆分语句等手段。首先,词类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其主要是将那些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或具有动作意义类型的名词后接of的形式按照汉语中动宾 短语 来进行翻译即可。其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增加或删减词汇才能够使意思更加忠实原文的含义。总之,中西文化差异性对于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并要在基础上教授给学生英语翻译的一些技巧,从而达到提高高校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外语翻译论文
2. 毕业论文用英语怎么说
3. 关于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思考论文
4. 英语论文
5. 文化对影片翻译的影响--外语翻译论文
6. 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及文体翻译
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17
导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下面是我分享的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15,(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2,(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12,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13,(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12,(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4,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14,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15.34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16(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3)
[1]李晓娜. 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D].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2010. [2]罗佳. 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3]范艳梅. 如何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J]. 企业家天地,2008,(1). [4]周明霞.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5]孙旭,熊静中,刘香进.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校英语定级考试初探[J]. 石油教育,1996,(1). [6]庞晖.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2005. [7]吴微.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力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8]朱琳. 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高中英语为例谈课堂调动[J]. 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9]徐敏,胡海涛. 如何调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10]巢娟娟. 如何激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J]. 成功(教育),2011,(9). [11]田运平. 论激发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J]. 价值工程,2010,(33). [12]陈瑞芳. 略谈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 海外英语,2011,(1). [13]吴边,郭熙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4]李海涛,周立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15]郭军强.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16]万红. 浅谈高职学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1,(4). [17]司国林. 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英语复习积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18]刘静. 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9). [19]方青卫. 大学英语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 [20]杨楠. 如何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 [21]刘利萃.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 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2]宋磊. 浅析高职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3]杨丹,刘伟荣,曲景秀. 对调动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探索性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10,(2). [24]伍碧鸽. 成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行动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5]罗晗,何木英.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26]赵星星. 论如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7]管弦. 运用PowerPoint辅助口头陈述以提高成人英语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0,(2). [28]曹南乐. 影响大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J]. 现代交际,2010,(6). [29]黄泽香. 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9). [30]冯建瑞. 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31]孟琳. 成人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10). [32]蔡文靖. 试论如何提高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3]黄国芬. 师生关系与英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29). [34]杨国英.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35]何泺. 浅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6]马皓. 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J]. 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37]李纪文.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8]李东利.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1). [39]汪达志. 如何调动职高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40]欧阳小飞. 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41]屈春芳. 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才智,2009,(15). [42]赵秀芬. 教师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沧桑,2009,(4). [43]肖琪. 浅析电大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4]唐玥. 课后作业评价与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相关探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5]陈特丽. 如何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才智,2009,(21). [46]贾增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 [47]孙卫斌.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J]. 内江科技,2009,(10). [48]红艳. 新课标下调动高中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初探[J]. 成功(教育),2009,(10). [49]李艳. 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调动[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 [50]张兴群. 充分调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析商务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利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在商务英语中的利与弊,探讨计算机网络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早已远远超出其辅助功能。培养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人才,应打破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商务环境下的语言训练。同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经贸的迅速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商务英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商务英语教学,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术语和必要的商务知识,熟悉经贸业务流程,提高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能掌握商务基本礼仪、经济、贸易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最终能够胜任用英语进行对外经贸活动的工作,成为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人才。
一、计算机网络对商务英语教学环境的改善。
商务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交际过程。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环境基本上局限在教室和课本上,给学生提供的是零商务环境,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极有可能遭遇“环境休克”,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在我国已经得到重视和应用,并使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实现。
(一)计算机网络能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Henri Holec提出,学校应该设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能力;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学,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进度,探索学习方法,掌握与商务英语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等知识,不断在自身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
除了丰富的商务知识外,计算机网络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可以不必依赖教师和教材。
各种媒体资源及专门的商务英语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或通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广播等多种手段,提高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e- mail) 、聊天室( chatroom) ,或者MOO (multiuser domainobject oriented)进行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或多人对多人的共时( synchronous) ,或非共时交流( asynchronous) ,解决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难。
(二)多信息通道的配合使用有利于改善信息的识记效果。
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曾指出:“我们大概应该努力为正常人本身拥有的本能的直观判断能力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人类自然接受信息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来进行的,其中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中视觉和听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提供丰富的画面、视频、影像和文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视听结合,图像和声音信息同步输入,有效刺激大脑皮层,提高记忆能力,从而比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大量真实的商务英语材料使语言输入有足够的“重复率”。
Van Patten在谈到语言吸收时认为:“能够被吸收的语言知识在语言输入中必须有足够的‘重复率’( frequen2cy) 和‘凸显性’( salience) ”。计算机、网络和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商务活动方方面面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找到关于接待、谈判、会议、询盘、发盘、装运、保险等各种商务活动的文字材料,也可以找到相关的听力、视频、音像资料。
就商务活动的某一主题而言,比如询盘,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多种对话资料、听力资料、阅读资料、写作资料及文化背景资料。多种资料中商务术语、商务知识的重复出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层面。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网上实时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实训,或通过教学软件进行贸易流程的训练。这种真实的商务英语材料不受课本知识的局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真实的商务环境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环境休克”现象。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误区。
与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相比,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商务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学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还是一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黑板+粉笔+录音机的教学形式相比,只是多了光盘、计算机和网络,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以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课文讲解为例,一方面,教师过度依赖课件。教师往往将课本内容完全照搬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借助课件进行讲解。即使学生课后上网学习和网络版的内容也基本是课本内容的重复,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之中,就显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计算机其及网络自身客观上存在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固然生动,但是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过大的信息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教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课堂上,普遍认为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用于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手段,其特点是:第一,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辅助教授难点或重点) ;第二,教学内容基于课本;第三,学生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第四,不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第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教学上使用的计算机被认为能够增强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因为信息被放大在屏幕上。因此,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只能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辅助作用,而不能真正成为人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Morrison and Lowther, 2005) 。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早已远远超出其辅助功能。尤其是在商务领域,人和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不能分离。商务活动中,许多具体业务都必须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来完成。比如,在电子商务( e - business)中,询盘、发盘、谈判、签订合同等都需要通过电子邮件( e - mail) 、网络聊天等方式来完成。
如果单把计算机网络看做是辅助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计算机辅助大大削弱了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培养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人才,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可以扩大到教育网站、数据库、电子书、音像制品、学习课件、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教科书、虚拟图书馆、学习软件、网络交流平台及其它材料,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者”,学生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同时,学生也要在学习商务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 1 ]陈坚林。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 J ]. 外语电化教学, 2006, (12) : 23.
[ 2 ]黄秀红。 商务英语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 J ].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06, (2) : 15.
[ 3 ]肖芳菲。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刍议[ J ]. 琼州大学学报, 2007, (2) : 37.
[ 4 ]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 Oxford: Pergamon, 1981.
[ 5 ]Morrison, G. R and Lowther, D. L. Integrating Comput2er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M ]. Pearson EducationAsia L imited, 2005.
用TimesNewRoman。每一条目顶格,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英文参考文献专著与编著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