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痛风最新研究的论文

痛风最新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痛风最新研究的论文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可引起关节疼痛和僵硬。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揭示了痛风的新治疗靶标。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研究表明,通过阻断称为“TAK1”的信号分子可以抑制痛风引起的炎症。该研究为开发潜在的新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痛风是由血液中高水平的尿酸引起的,而尿酸是消化含有嘌呤的食物(例如红肉,海鲜,干豆和啤酒)而产生的天然废物。尿酸水平升高会导致尿酸钠(MSU)晶体积聚在关节中,免疫系统会将这些晶体视为威胁,并对它们发起免疫反应,从而增加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的产生。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是一种细胞因子蛋白,可引起炎症并引发剧烈疼痛和肿胀感,这也是痛风发作是的典型症状。

文章作者Salah-Uddin Ahmed教授说:“ MSU产生IL-1-beta,诱导炎症并激活许多其他蛋白质以加剧炎症的反应程度,因此可以看作是恶性循环”。

IL-1-beta能够激活TAK1这一现象引起了Ahmed研究小组的兴趣。他们的先前研究表明,TAK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对于IL-1-beta活性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因此,他们设计了一项研究,以确定MSU晶体产生IL-1-β炎症的分子机制以及TAK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使用人类巨噬细胞的两种不同细胞系,作者发现MSU晶体可以直接激活TAK1和其它以前认为依赖IL-1-beta信号传导的蛋白质。

Ahmed说:“我们已经知道MSU晶体会激活所谓的炎性小体途径,进而产生IL-1-β。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MSU晶体还使用一种替代途径,即通过TAK1引发下游炎症信号,这是与痛风的发生有关的新发现。”

接下来,他们表明,在 健康 的人类巨噬细胞和痛风啮齿动物模型中,使用抑制或阻断TAK1的化学物质都可以完全抑制MSU晶体引起的任何炎症。Ahmed说,他们的发现为开发痛风新疗法打开了大门。

科学家目前正在试验的一种治疗痛风的方法是Anakinra,该药物可阻断IL-1β与其受体的结合。尽管已显示出希望,但该药并未真正应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其需要通过输液给药,因此需要住院治疗。此外,Anakinra有效性是有限的,而且长期使用会带来潜在的感染风险。相比之下,开发可以口服的TAK1抑制剂药物可使痛风患者随时随地控制疾病的发作。

资讯出处: Potential new target for treatment of gout

原始出处: Anil K. Singh, Mahamudul Haque, Kayla O’Sullivan, Mukesh Chourasia, Madhu M. Ouseph, Salahuddin Ahmed. Suppression of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TGF-β-activated kinase 1-dependent signaling: role of the 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 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 , 2019; DOI: 10.1038/s41423-019-0284-3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2.3)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3.3)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1.2.1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1.2.2中医护理

1.2.2.1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1.2.2.2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1.2.3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1.2.4 日常生活护理

1.2.4.1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1.2.4.2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1.2.4.3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1.2.4.4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1.2.5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痛风最新药物研究报告论文

如果您不小心患上痛风后,您会发现,除了少数患者由于使用药物引起短暂性的一过性升高外,大部分痛风患者都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似乎很难得到控制。

有些朋友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时候,会心急如焚,想着要寻医问药和加强治疗。但是当红肿热痛的症状得到控制后,尤其是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怎么受影响的时候,就会将痛风性关节炎这种疾病抛诸脑后,不再去管自己的尿酸是不是高。

其实对于痛风治疗,有不少人还不明确目的,刘医生要强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坚持治疗痛风的目的: 首先是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其次是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再次是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和肾功能损害;最后是防止急性痛风复发。

大家都知道急性期要迅速止痛,急性期止痛的药物主要是根据情况合理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而且这些消炎镇痛的药物需要尽早使用。但是,当痛风急性期过后,降尿酸治疗才是重点。

在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中,生活调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不少痛风患者经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后依然无法让尿酸达标,所以常常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那么降尿酸的药物有哪些呢?今天刘医生就来做一个系统介绍,共包括六大类十四种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主要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嘌呤合成的起始阶段而降低血尿酸,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

01|别嘌醇

别嘌醇是一种嘌呤类似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XO,阻断黄嘌呤、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的生成,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促尿酸排泄药过敏或无效及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的痛风患者。

0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非嘌呤类高效选择性XO抑制剂,降尿酸作用要大于别嘌醇,而且极少出现超敏反应综合征,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对促尿酸排泄有禁忌、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的痛风患者。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于尿酸的排泄,主要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的痛风患者。

03|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为苯丙呋喃衍生物,可以抑制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抑制URAT-1对尿酸的转运。

04|丙磺舒

丙磺舒为苯甲酸衍生物,可以抑制尿酸在近曲小管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而降低尿酸浓度,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晶生成,减少关节损伤,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溶解。因其干扰不少药物在肾小管的分泌,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

总是有患者问老刘,难道治疗痛风的药物只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吗?其实不然,目前来说还有促进尿酸分解的尿酸酶制剂。尿酸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分解尿酸为易于分泌排泄的尿囊素而发挥作用。这些药物降尿酸较快,但是降尿酸依然有问题,问题就是抗原性较强、容易过敏,需要静脉注射等。

05|拉布立酶

拉布立酶是在酵母菌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种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能降低肿瘤所引起的高尿酸水平,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呕吐以及皮疹,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但停药后容易出现尿酸大幅反弹。

06|普瑞凯希

普瑞凯希是一种重组的聚乙二醇化尿酸氧化酶,目前在国外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国内尚未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痛风,主要不良反应是有较强的过敏反应。

碱化尿液的药物主要用于维持尿液pH值在6.2~6.9之间,让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而是溶解于尿中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07|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让尿液不易在尿中积聚成结晶,是临床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服用后在胃内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内压,常见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也可以加重胃溃疡;长期服用可以引起碱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胃轻瘫、胃痛原因不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新近手术、老年人慎用;高血压患者服用时增加钠负荷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避免与大量牛奶和奶制品同服,以防止发生乳碱综合征。

08|枸橼酸钾钠

枸橼酸钾钠主要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和防止新结石形成,也可以作为胱氨酸结石和胱氨酸尿的维持治疗。服用本药物可以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第一次使用前需要检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当与醛固酮拮抗药、保钾利尿药、ACEI降压药、非甾体抗炎药和外周镇痛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注意监测血钾;对于需要限制钠摄入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防止钠负荷增加;不能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患者。

中医对于痛风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辩证分型、治疗等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外洗外敷、足疗等,均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中药对痛风的治疗,并非千人一方而是一人一方,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认清标本缓急、辨证施治。

09|中成药

痛风治疗的中成药主要包括:新癀片、湿热痹片、痛风定、四妙丸、益肾蠲痹丸、参芩白术丸、寒湿痹颗粒、瘀血痹颗粒等。

10|汤剂

痛风治疗的汤剂主要包括:四妙散、三妙散、薏苡仁汤、甘露消毒丹、防己黄芪汤、乌头汤、桃红四物汤、二陈汤、独活寄生汤、圣愈汤、真武汤、参芪地黄汤等。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常可能出现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代谢异常、肥胖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在使用某些降压、调脂、降糖药物时可以使用兼具降尿酸作用的药物,但这些药物不能单独作为降尿酸药物使用。

11|氯沙坦

在常用的6种降压药中,只有氯沙坦兼具有降尿酸和降压作用,一般来说可以让血尿酸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7%~15%左右。对于有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12|非诺贝特

菲诺被他兼有降尿酸和降三酰甘油作用,对于同时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痛风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一般来说可以让血尿酸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下降15%~30%。

13|阿托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在降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同时,可以让血尿酸进一步下降6%~10%,一般痛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适用。

14|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长期应用有一定降低血尿酸作用,对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应用。

总而言之,近年来应用降尿酸治疗痛风的药物仍然在进一步研究中,目前来说不少新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是针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上多种尿酸转运蛋白为研究靶点,相信在不久会有更多能应用于临床帮助患者的药物。 而目前主要降尿酸的药物轻易不能停药而且需要长期服用,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低,其实只要血尿酸长期达标后,还是可以逐步减量停药的。

治疗痛风的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本周二批准了Zurampic(lesinurad)用以降低血液中的高水平尿酸——高尿酸血症——这是导致痛风疼痛的一个主要因素。 该药将与已批准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s)类痛风药物组合使用。 “对高尿酸血症的控制是痛风长期治疗的关键。”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肺、过敏和风湿病产品部门的主任Badrul Chowdhury博士在该机构的一篇新闻稿中说道。“Zurampic为数以百万计痛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根据FDA,痛风是过多尿酸蓄积在体内而导致极为疼痛的关节炎病症。本病通常先表现为红肿热痛、大脚趾红肿。 所有的组织中均含有一种称为嘌呤的物质,嘌呤在自然分解后产生尿酸。FDA表示,大多数血源性尿酸可以通过肾脏无害排泄,但尿酸过多就会导致尿酸晶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痛风。 FDA解释道,Zurampic由威尔明顿的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通过阻断肾脏中尿酸重新吸收的蛋白而帮助尿酸排泄。 共1500多例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与XOI共同使用时,Zurampic是有效的。FDA表示,追踪发现,患者接受该药物组合时,血中的尿酸含量更低。 某些患者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头痛、流感、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灼热)和肌酸酐血液含量过高。Zurampic带有一个高急性肾衰竭风险的黑色警告,尤其是当药物的使用剂量较高且未与XOI合用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本周二批准了Zurampic(lesinurad)用以降低血液中的高水平尿酸——高尿酸血症——这是导致痛风疼痛的一个主要因素。 该药将与已批准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s)类痛风药物组合使用。 “对高尿酸血症的控制是痛风长期治疗的关键。”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肺、过敏和风湿病产品部门的主任Badrul Chowdhury博士在该机构的一篇新闻稿中说道。“Zurampic为数以百万计痛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根据FDA,痛风是过多尿酸蓄积在体内而导致极为疼痛的关节炎病症。本病通常先表现为红肿热痛、大脚趾红肿。 所有的组织中均含有一种称为嘌呤的物质,嘌呤在自然分解后产生尿酸。FDA表示,大多数血源性尿酸可以通过肾脏无害排泄,但尿酸过多就会导致尿酸晶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痛风。 FDA解释道,Zurampic由威尔明顿的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通过阻断肾脏中尿酸重新吸收的蛋白而帮助尿酸排泄。 共1500多例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与XOI共同使用时,Zurampic是有效的。FDA表示,追踪发现,患者接受该药物组合时,血中的尿酸含量更低。 某些患者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头痛、流感、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灼热)和肌酸酐血液含量过高。Zurampic带有一个高急性肾衰竭风险的黑色警告,尤其是当药物的使用剂量较高且未与XOI合用时。 痛风的常见治疗 方法 针灸治疗 除了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对于痛风患者的康复也是极有帮助的。中医针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统计 报告 指出:针灸治疗痛风的有效率达到92.3%以上。 食疗法 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皮蛋等食物,其中含有高嘌呤,诱发尿酸结晶增高,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建议患者多吃碱性食物:馒头,面包,面条等,这样有利于肠胃的消化,易于肾脏功能排泄,减少痛风石的形成。 体质疗法 体质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瘀散结。这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 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痛风病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这是痛风的治疗里较为常见的方法。 痛风的表现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镜像疼痛2022年最新研究论文

《本文同步发布于“脑之说”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关注~~》 1、研究背景 增强运动想象的一种方法是动作观察,也就是观察与运动想象任务相关的身体部位的运动。先前的研究表明,镜像神经元通过模仿来进行动作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引起相应区域的激活。因此,当一个人观察到另一个实体反映想象的身体运动时,动作观察起到了诱导镜像神经元的刺激作用。 2D和3D运动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RD)模式有显著差异,3D可视化组的ERD增强。更丰富的可视化和对观察到的运动的更强的所有权可诱导更好的ERD发生。 近期,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通过对握手动作的动作观察,探讨虚拟现实(VR)的丰富沉浸感是否会影响重复的运动想象训练。为了研究显示介质的不同是否会影响进行运动想象时的动作观察,研究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显示器显示了相同的图形握手动作:沉浸式VR耳机和显示器。此外,该研究以图形情景为刺激,更加强调沉浸式VR中的错觉和具体化对运动想象训练中动作观察的影响。为了检查使用这两种不同介质时的大脑活动,研究者使用了EEG,并识别了感觉运动皮层诱发的神经信号的变化。为了测量不同运动想象任务中空间脑活动模式的可区分性,研究者应用了脑机接口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技术来学习和区分不同类型的运动想象中的脑活动。 2、研究流程 研究者对每个参与者进行了两个实验,以调查在运动想象训练中使用沉浸式VR耳机提供动作观察是否对表现有影响: (1)基于沉浸式VR的运动想象(IVR-MI):利用沉浸式VR头戴式耳机为运动想象训练提供图形握手场景的实验。 (2)基于显示器显示的运动想象(MD-MI):在运动想象训练中使用非沉浸式显示器显示相同场景的实验。 以MD-MI结果为对照,分析VR对运动想象的影响。 2.1 被试 共有20名年龄在20岁到37岁之间的健康参与者参加了这两个实验。在实验之前,所有参与者还被要求使用较长时间的VR头戴式耳机,以确保他们在使用VR头戴式耳机时没有任何问题。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人数相等:A组在IVR-MI之前进行MD-MI,B组在MD-MI之前进行IVR-MI。为了降低前一实验影响后一实验成绩的可能性,后一实验至少在前一实验后7天进行。实验结果也要到两个实验结束时才向参与者透露,以避免产生任何可能影响表现的反馈。从每个参与者那里收集的数据都经过了目视检查,排除了其中两名参与者的数据,因为他们显示出广泛的噪音,最终总共留下了18名参与者进行分析。 2.2 方案 这个图形化的场景由两只虚拟的手和黑色背景上的箭头组成,是用Unity游戏引擎实现的。在每次实验之前,调整虚拟手的位置,使得两只虚拟手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参与者的肩宽(图1a)。 (1)IVR-MI设置:参与者戴上带电极的EEG帽后,佩戴Oculus Go,不使用垂直带,以防止重叠电极上的带子收紧。 (2)MD-MI设置:在参与者面前的桌子上放置一个带显示器臂的显示器,该显示器臂可提供三个自由度。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自由调整显示器臂的角度。 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Unity应用程序中调整相机视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虚拟手的所有权。参与者被要求将他们的手放在桌子上,这样他们自己的手就会被虚拟手重叠替代。 2.3 数据采集 BrainProducts的actiChamp和actiCAP被用来从每个参与者的头皮中检索脑电数据。数据以500Hz的采样率采样,有源电极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记录了放置在感觉运动皮质周围的20个电极(FC5,C5,CP5,FC3,C3,CP3,FC1,C1,CP1,Cz,CPZ,FC2,C2,CP2,FC4,C4,CP4,FC6,C6,CP6)的脑电信号,接地电极和参考电极分别位于AFz和Fz位置(图1b)。用BrainVision记录脑电信号,并将每个电极的阻抗控制在5k以下,以获得高质量的数据。数据在8-25 Hz的频率之间进行带通滤波。在收集之后,然后通过在所有使用的电极位置上应用平均参考来重新参考EEG数据。将得到的预处理数据用于神经活动的分析。 2.4 实验设计 实验在一个黑暗、隔音的房间里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任何环境干扰。每个运动想象实验由六个阶段的10个连续的运动想象实验组成。如果需要,参与者可以在两次阶段之间休息。每个试验由一个随机序列组成,该序列包含一个连续的右手抓取运动想象任务、一个连续的左手抓取运动想象任务和一个休息任务(图2a)。 单个任务包括最初的4秒指令周期和随后的6秒运动想象周期,然后是2秒的休息期(图2b)。在指导期间,参与者被给予一个指示休息任务的十字形线索,或一个指示左手或右手抓取运动想象任务的箭头线索,以告知参与者下一个任务是什么,并指示他们凝视相应的手。在指令周期之后的整个运动想象周期中,与箭头线索相对应的虚拟手模拟一系列抓握动作,并指示参与者观察并想象以运动方式执行相同的动作。最后,在休息期间,虚拟手保持不动,参与者被允许移动或眨眼,以防止眼睛疲劳。在指导期和运动想象期,受试者都被指示避免任何动作,包括眨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两只虚拟的手都被展示出来,参与者被期望将它们想象成自己的手。 3、研究方法 3.1 ERD分析 对应于电极位置C3和C4的大脑区域分别与右手和左手的抓握动作相关。为了测量单个时段大脑活动的变化,我们首先用下面的方程式计算了三个运动想象任务记录的脑电数据的平均功率谱: 为了分析受试者在每次会话的左右握持运动想象中诱发的ERD幅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了两个运动想象任务相对于休息任务的ERD比率: 因此,每一阶段的ERD比率是根据在每个电极位置的不同运动想象任务期间诱发的大脑模式特征的差异来计算的。 为了分析每个实验的运动想象表现,研究者进一步计算了每个实验参与者的平均ERD比率,应用以下公式: 考虑到最活跃的频带对于每个个体可能不同,通过选择带宽为2Hz的频带来确定两个方程中每个参与者的频带,该频带导致来自两个实验的所有任务的最大平均ERD比率。 分别对右手和左手握持运动想象的C3和C4的ERD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被试在两种不同任务中的表现。为了考察使用不同的显示介质对每个参与者的影响,该文对计算的平均ERD值进行了双向方差分析,其中指定的组(表示实验顺序)和显示介质作为两个因素。为了进一步检验参与者在每次会话中ERD的统计增强,该文应用了Dunnett型非参数多重对比检验,其中使用第一次会话的ERD比率作为对照。因此,在两个实验中,分别比较了右手运动想象任务和左手运动想象任务的ERD比率(图3)。 3.2 判别分析 通过对两个实验中神经活动的判别分析,构建了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以进一步评估性能。为了比较两个实验中每个参与者的分类准确率,提取了每个运动想象周期的6秒脑电数据。为了增加模型要学习的数据量,该文进一步对每个6秒的EEG数据进行了数据增强,将数据以100毫秒的步长划分为2秒长的时间窗口。 应用公共空间模式(CSP)算法从预处理的EEG数据中提取空间特征,并且使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LDA)来创建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预测EEG数据段是否涉及休息、左手或右手运动想象任务。为了评估运动想象脑电图数据,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交叉验证方法:1)6折交叉验证,其中分析来自单个实验的数据,并且每个折叠对应于从10个运动想象试验的单个会话中检索到的数据;2)10折交叉验证,其中使用来自单个会话的数据,并且每个折叠对应于从单个试验检索的数据。采用交叉验证法检验区分左手抓握、右手抓握和静止状态三种不同运动想象任务的准确性。为了进行统计分析,该文对6折交叉验证结果进行了双向方差分析检验,以表明每个实验的总体表现。为了进一步检验神经活动辨别力的统计增强,该研究对10折交叉验证结果使用了Dunnett型非参数多重对比检验,其中以第一次会话的准确性作为对照。 4、研究结果 4.1 统计分析假设验证 在对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的ERD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及交叉验证准确性结果的参数检验之前,验证了必要的假设。表1显示了Shapiro-Wilk正态检验和Levene齐性方差检验的结果。P值结果表明,所有病例的方差均未违反正态性和均匀性(p>0.05)。 4.2 ERD表现的实验分析 为了比较使用两种不同显示介质的参与者的表现,我们分析了ERD比率和ERD幅度,ERD比率由参与者在运动想象期间的平均ERD比率表示,ERD幅度代表从每次会话收集的ERD随时间的平均值。 两个实验的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的ERD比率和ERD幅度进行了比较,如图4所示。图4a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左手运动想象中IVR-MI的ERD比MD-MI大(IVR-MI和MD-MI分别为49.32±12.08和34.75±14.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16)=20.182,p<0.001)。与MD-MI相比,IVR-MI的右手运动想象的ERD值也较大(分别53.29±12.57和41.32±15.1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16)=14.693,P<0.01)。另一方面,两组受试者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1,16)=0.131,p>0.72;F(1,16)=1.034,p>0.32)。 图4b显示了参与者相对于时间的ERD幅度,该幅度是通过平均每个参与者在所有会话中的ERD幅度来计算的。IVR-MI和MD-MI的红色和蓝色波幅图显示,在运动想象期间,左手和右手的ERD均有显著差异,IVR-MI的ERD波幅大于MD-MI。如x轴上的灰标所示,左手运动想象的时域范围为1.05.4秒和6.27.0秒之间,右手运动想象的时域范围为1.45.8秒和6.07.2秒之间,两种幅度有显著差异。在指导期(左手运动想象 t<1.0s,右手运动想象 t<1.4s)和静息期结束时(左手运动想象 t>7.0s,右手运动想象 t>7.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3 Experiment-Wise交叉验证 图5显示了IVR-MI和MD-MI的6折与对象相关的交叉验证精度结果,其中单个折叠表示从每个会话获取的数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介质的准确性差异非常显著(F(1,16)=20.990,p<0.001),且IVR-MI的准确性高于MD-MI(分别为67.85±13.50和57.49±13.96)。相反,两组组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0.008,p>0.93)。 4.4 ERD表现的Session-Wise变化 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的ERD表现是如何随着训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图6所示,左手运动想象期间IVR-MI和MD-MI的ERD率均呈线性正相关(IVR-MI r=0.345,p<0.001;MD-MI r=0.260,p<0.01)。右手运动想象也有相似的结果(IVR-MI r=0.362,p<0.001;MD-MI r=0.181,p>0.001)。在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中,IVR-MI的r值和p值比MD-MI在统计学上更强。 第一次会话的ERD比率被选为基线,并与其他会话的ERD比率进行比较,以分析与各次会话相比ERD性能的改善情况,如图6和表2所示。对于左手运动想象,IVR-MI和MD-MI的参与者从第5次开始都有显著的改善,但IVR-MI和MD-MI的改善程度更强(第5次的IVR-MI和MD-MI的P<0.01和P<0.05,第6次的IVR-MI和MD-MI的p=0.014和p=0.032)。对于右手运动图像,参与者只有在使用VR头戴式耳机时才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第4次和第6次分别为p<0.05和p<0.01),而在使用显示器屏幕的重复测试中,没有观察到显著的改善。 4.5 交叉验证的Session-Wise变化 图7示出了在每个会话中使用10折交叉验证来区分脑活动模式的结果,其中单个折叠代表来自每个试验的数据。对于IVR-MI和MD-MI,准确度结果均呈正线性关系(分别为r=0.276,p<0.01和r=0.136,p>0.05)。与MD-MI相比,IVR-MI的交叉验证准确性的r值和p值更强。 为了分析不同时段交叉验证准确率的提高,我们对第一个时段的准确性结果进行了Dunnett型非参数多重对比检验。图7和表3中的结果表明,IVR-MI期间的参与者能够从第5次会话开始在辨别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改善(第5和第6次会话分别为p<0.01和p<0.05),而在MD-MI期间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4.6 Fisher比值地形图 为了进一步研究从不同的手想象任务中获得的空间特征,我们使用ERD结果在每个电极上应用了Fisher比值。如图8所示,电极位置C3和C4是区分左手和右手运动想象的主要因素。与MD-MI的Fisher比值(C3和C4分别为0.544和0.377)相比,IVR-MI组C3和C4的Fisher比值均较高(C3和C4分别为0.997和0.566)。 5、讨论 该研究采用VR头戴式耳机和显示器作为观察左右手动作的媒介,考察沉浸和错觉对运动想象训练的影响。通过比较两个实验获得的ERD比率和交叉验证精度,该文提供了证据,证明在训练中通过不同的媒介感知相同的动作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运动想象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在使用VR头戴式耳机时能够获得更好的运动想象表现。在通过反复训练练习运动想象方面,不仅证实了重复动作观察会影响受试者的运动想象表现,而且发现使用VR头戴式耳机可能会以更少的时间成本提高运动想象表现。通过对使用VR头戴式耳机的ERD比率和交叉验证准确率的结果都显示出较大的改善,该文证实使用VR头戴式耳机比使用显示器显示在改善ERD性能和增加大脑活动的空间区分性方面更有效。 研究者还研究了ERD振幅和Fisher比值,以解决仅仅有不同的显示介质影响中央运动皮质(C3和C4)的ERD比率的担忧。该研究的结果显示ERD振幅模式在指导期略有增加,没有显著差异,然后在两个实验之间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在运动想象期间有较大的增加,然后在静息期出现下降(图4b)。虽然研究者预计在指导期内没有显著差异的轻微增加是被指导动作的准备和计划的结果,但IVR-MI的ERD幅度仅在运动想象和休息早期显著高于MD-MI的显著增加表明,这种统计差异是由运动想象操作引起的。此外,图8显示,在两个实验中,区分不同运动想象任务的主要空间特征来自C3和C4电极,这表明仅仅是显示介质的不同对可能影响我们结果的因素影响很小,例如来自视觉皮层的空间特征。这些结果表明,通过VR头戴式耳机的动作观察比通过显示器显示的运动想象操作更有效。 如前所述,该文重点研究了通过VR系统进行的沉浸和错觉对动作观察的重复运动想象训练是否有效。该文的假设通过ERD表现和交叉验证结果得到了验证,结果显示,在重复的运动想象训练中,ERD比率更高,空间脑活动更具区分性。结果表明,丰富的沉浸本身影响运动想象(通过呈现相同的图形手部运动)。因此,对于可以模拟的任何图形场景,与非沉浸式显示器相比,使用沉浸式VR头戴式耳机可能证明对运动想象训练是有益的。 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和可能的改进之处。可能会有人担心,该研究的图形场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不同的,因为两种显示介质的虚拟手的比例可能不完全相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始每个实验之前,在调整大小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时,将重点放在每个参与者的反馈上。此外,虽然研究者在研究中调整了各种环境成分以扩大具体化,但在两个实验中并没有直接量化每个用户的具体化水平。由于两个实验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时间差距,研究者认为任何可能的调查或问卷都是潜在的不可靠的,而是使用以前的工作结果来声称VR增强了具体化。最后,相对较小的样本量也是一个限制。虽然每个参与者都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但考虑到每个人表现的不同,分析的统计能力可能是有限的。因此,该文的研究结果应该仔细解释。根据该文的研究结果,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使用该文的指标来比较VR头戴式耳机(一种完全沉浸式可视化工具)和立体3D眼镜(一种半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的使用情况。 6、结论 不同于以往研究侧重于动作观察和运动想象的视觉场景本身的比较,该研究关注沉浸式VR和具体化对运动想象的联合效应。与其他现有介质相比,VR耳机能够提供更逼真的体验,增强了错觉和沉浸感,受此启发,研究者通过比较VR耳机和显示器对相同虚拟手部动作的动作观察,研究了沉浸式VR耳机是否也可以用来增强运动想象表现。 该文研究了与这两种介质的运动想象表现相关的大脑模式的两个不同方面:来自运动想象相关脑区的信号振荡节律的变化,以及信号空间特征的可区分性,这是使用通常用于脑机接口的机器学习模型来探索的。这两项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VR耳机可能会导致神经信号发生更大的振荡变化和空间分辨。因此,在临床治疗、康复和脑机接口等领域,使用沉浸和错觉相结合的VR头戴式耳机可以更好地呈现运动想象训练中的动作观察。在临床治疗、康复和脑机接口领域,使用VR头戴式耳机可以更好地呈现运动想象训练中的动作观察。

时隔六年,韩春雨再发表新论文,文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2022年1月21日,韩春雨在期刊(IF=16.971)发布了全新研究论文,落款企业为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研究中心。这间距他那时候造成极大的关注和异议的NgAgo研究论文早已过去快6年时间。

在这篇新论文中,韩春雨团队开发设计了一种新的根据Cas6的RNA荧光追踪服务平台,其具备更多的精确度和非特异。

该研究称NgAgo对真核生物(包含人)具备基因编辑技术工作能力。该研究取得成功迅速在全世界范畴内爆红,韩春雨教师先前籍籍无名,几乎一夜之间变成学界网络红人,被赞扬为“在三流学校获得全球一流原创设计成效,摆脱国际性基因编辑技术垄断性”。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韩春雨,第一作者为高峰期,浙江大学专家教授沈啸为一同通讯作者,但在后面改动版本号中,沈啸从创作者名册中去除开。

2016年8月,河北科技大学创立基因编辑研究中心,方案资金投入资产逾2亿人民币。但NgAgo的研究成效引起普遍怀疑。

2017年8月3日,韩春雨撤销该论文。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取的光荣称号,停止了韩春雨团队担负的科研课题并取回了科研费,取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学研究业绩考核奖赏。

2019年4月4日,预印本bioRxiv发表了一篇来源于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论文,表明NgAgo根据Dna内切酶活力受体提高大肠埃希菌的同源重组。该研究表明NgAgo可以编写原核生物,但不可以编写真核生物基因。详细信息点一下:NgAgo可在原核生物上基因编辑技术

RNA在体细胞中的精准定位与其说作用息息相关,因而,开发设计用以追踪RNA在体细胞中遍布的技术性巨大地推动了RNA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近期,荧光蛋清标识的Cas9和Cas13在体细胞RNA追踪中的自主创新运用进一步充实了这一行业的研究辅助工具。

殊不知,Cas9和Cas13服务平台及其普遍采用的MS2-MCP技术性无法处理高声音分贝的问题。Cas6是I-E型CRISPR分子伴侣的关键部件,它根据鉴别具备Cas6融合结构域的茎环RNA完成融合并激光切割pre-crRNA。pre-crRNA的Cas6融合结构域与Cas6融合后可诱发Cas6的构像更改,造成其N端和C端并排。运用这一特点,韩春雨等人设计方案了一个根据Cas6的电源开关服务平台,用以在身体内检验和追踪总体目标RNA。

将split-Venus片段与来源于大肠埃希菌的内切圆核酸酶活力缺失的Cas6(dEcCas6)的N端(Venus-N,VN)和C端(Venus-C,VC)融合,结合的嵌合体VN-dEcCas6-VC与目地RNA融合时才会造成荧光。

因为其荧光相辅相成是由Cas6的变构电源开关受体的,因而韩春雨团队将其取名为根据Cas6的荧光相辅相成服务平台(Cas6FC)。

在体细胞中,Cas6FC可以几乎没有声音分贝的检验总体目标RNA。除此之外,只需在有兴趣的RNA中标识一个长为29nt的CBS团本,就能开启Cas6FC荧光,这极大降低了总体目标RNA构想和市场定位的潜在性更改的概率。

总体来说,韩春雨团队开发设计了一种新的根据Cas6的RNA荧光追踪服务平台,其具备更多的精确度和非特异。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论文的具体内容早在2019年7月份,就在预印本bioRxiv上线。如今这也是通过同行评议后宣布发布。

2022上半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据了解,MOML算法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天气要素上已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预报员,大幅减少预报员的工作量,相比常规方法来说,它将预报的准确性提高了10%以上。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7.“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秘深海冷泉2022年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在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的同时,通过“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了冷泉流体渗漏的生态环境效应科考,获取了海马冷泉区及其东北方向的两处新生冷泉活动区一批重要的流体、沉积物和生物样本,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室对其中的一处渗漏口进行了流体组分、微生物群落等的72小时原位观测。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这次科考也对进一步揭开南海冷泉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021年国内重大科技成果1.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2.“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5月8日,中科大团队制造的“祖冲之号”,打破了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它以一个62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10月,它又升级到了“祖冲之二号”,可以操纵66个比特。10月,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等构建了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24倍,进一步提供了量子计算加速的实验证据。这两台计算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量子计算机已进入2.0时代,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优越性再次增强(国外称之为“量子霸权”),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实现了量子霸权。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其三大目标是环绕、着陆和巡视。4.“拉索”发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2021年5月17日,《自然》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的传统认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2个能量超过1拍电子伏特(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的光子,这2个超高能光子分别来自天鹅座和蟹状星云,其中1个光子能量高达1.4PeV。“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7月9日,《科学》报道“拉索”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科学家们确认,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记录的“天关客星”经千年演化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拉索”测量了标准烛光在2400倍的能量范围内的亮度,尤其是在能量最高的超高能伽马波段测定了新标准。5.神舟两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长期驻守太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9月17日三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回到地球。神舟十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另外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上太空,他们要驻留半年,这也是空间站航天员乘组一般的驻留周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迈过试验阶段,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中国的空间站即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主力阵地。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当今世界在建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它的最大坝高289米,排名世界第三;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电站。主席为此致贺信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7.首次实现淀粉全人工合成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这一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原创突破,有望对粮食生产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8.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2021年11月初,媒体报道,《美国数学会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物理中心创始主任陈秀雄教授与合作者程经睿在偏微分方程和复几何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结果”。他们解出了一个四阶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成功证明了“强制性猜想”和“测地稳定性猜想”这两个国际数学界6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解决了若干有关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和卡拉比极值度量的著名问题。9.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公司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此获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首个全自主研发并经过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10.“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长了约8亿年。

治疗痛风药物的研究论文

#用药科普排位赛# 不吃药每天喝柠檬汁就能降尿酸治痛风,这是昨天科普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下不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常喝柠檬水的人纷纷质疑说自己为什么经常喝不知道,而是不是总是痛风发作的风友却说只听医生说平时多喝点苏打水没有多喝柠檬水一说哦。

最有分量的质疑就是——即使柠檬汁可以降尿酸治痛风,你有证据吗?里面是什么成分在起作用呢?

不得不说,这些疑虑都有道理,并深感责任重大,科普道路遥远且必要。

所以,我想在今天中医博士话 健康 原创 美文 第75篇里觉得很有必要理清这方面的问题。

柠檬,为芸香科柑橘属枸橼类的常绿小乔木,其果实具有低糖高酸芳香等品质,所以广为世界各国人们喜爱,尽管原产于东南亚,如今却为欧美国家的主要栽培果树品种。

柠檬又称柠果、洋柠檬、益母果等,果皮表面为正黄色,俗称柠檬黄,果皮外观比较粗糙,凹凸不平,果形为椭圆形,大小不一,均重在80克左右,果皮较厚,果汁率为三成到四成。

宁柠檬中的功能成分非常丰富,富含包括黄酮、柠檬酸、黄酮类、维生素A、挥发油类、膳食纤维、果胶、柠檬苦素、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

柠檬中的矿物质种类繁多,以钾、钙为主,还包括钠、锌、锰、磷、镁、硒、铁、铜等。

维生素是柠檬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以维生素C含量最多,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6(吡哆素)、B9(叶酸)和极少量的维生素A。

鉴于柠檬悠久的 历史 ,广泛的用途,人们对于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实很深入,但对于其对痛风或尿酸影响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却也不是没有。

因为酸碱和痛风及尿酸的关系,在经过一番推理和研究之后,柠檬酸是首先进入研究者视野的一种物质。

柠檬酸:

一种弱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水果当中,因为其首先在柠檬中被提取出来,所以叫做柠檬酸。

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主要存在与果皮和果汁中,约占柠檬干重的不超过10%,是柠檬中最具代表性的酸性物质。

有研究认为,柠檬酸可以碱化尿液,辅助治疗尿酸结石患者。其理由是尿酸结晶主要存在于酸性环境当中才能形成。

以上是国内学者的研究认知,其实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健康 中心也有类似的结论,他们的研究认为,柠檬汁中富含钾和柠檬酸,二者可以阻止尿酸形成痛风和肾结石,研究还证实钾和柠檬酸还可以防止体内过多酸的积累,可以创造一个碱性的身体环境,碱化身体和血液。

但上述结论受到后来者研究的质疑,因为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柠檬中的柠檬酸并不能碱化尿液对排出体内的尿酸并无影响,起作用的主要是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钾。(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在明天的内容中再详细解读)。

柠檬苦素和香豆素 :

柠檬苦素和香豆素对痛风或排尿酸的研究,并没有直接证据。但二者的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诱变的作用,似乎与痛风和降尿酸有关。

柠檬与尿路结石:

搜索文献,不难发现有部分报道时候柠檬汁对各种结石有一定作用。

有研究者发现给小鼠提供不同浓度的柠檬汁,结果发现高浓度的柠檬汁,有效降低肾脏各部位的结石以及钙、磷、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作用机理可能是柠檬汁能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而国外研究在进行的为高尿酸血症结石患者提供的柠檬酸钾的研究中,结果证实认为柠檬汁中富含柠檬酸盐,能够降低尿液中的草酸钙和磷酸钙浓度,从而抑制尿结石的发生。

研究者还把柠檬汁和橙汁进行了类似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柠檬汁能和柠檬酸盐一样,可以抑制草酸钙沉积,形成结晶,但橙汁没有这种功效。由此认为柠檬汁中对结石起作用的是柠檬酸钾,因为橙汁中不含有柠檬酸钾,但橙汁中含有几乎等量的柠檬酸。

那柠檬汁中对排泄尿酸起作用的到底是柠檬酸还是柠檬酸钾呢?我们在明天的内容中详细解读。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6年06月华中中医药大学王红静硕士论文《柠檬酸降尿酸效果研究》。

北中医博士,一个能和“小到不会说话老到不能说话”者都能聊得来聊得开的中医医生,人是70后、心是80后、医学水准60后争取50后的斜杠青年,中医人文医学科普达人,分享20年从医经验和经典验案,为患者,也为自己...#哆咖医生超能团#

在中药学 毕业 论文中,题目是 文章 的眼睛,既要概括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简炼,有吸引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 3. 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 4. 从ADR 报告 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 5. 用《组合中药学》的理论开发新型中药(英文) 6. 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 7. 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8.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9. 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 10. 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11.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12. 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13. 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14. 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 15. 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 16. 论中药的专利保护 17. 论中药的双向调节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3.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 4. 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 5. 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 6. 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7. 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8.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9.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10. 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11. 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12. 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13.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 14. 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15. 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 16. 中药四性的研究(Ⅰ) 17.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 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2. 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 3.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4. 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 5.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 6.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 7. 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8. 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9. 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 10. 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 方法 11.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 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 13. 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 15. 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 16. 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7. 扫描电镜应用于 植物类 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 猜你喜欢: 1.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2.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 3.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4.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5. 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痛风的药物研究进展

一、什么是痛风?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但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常与肥胖、糖类脂类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继发性痛风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症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二、痛风群体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多发人体各部位,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机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男性易患痛风: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痛风偏爱男性的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男性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有医生统计,筵席不断者,发病者占 30%,常吃火锅者发病也多。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浇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 10倍,甚至数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病人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三、痛风的严重性:社会观点:说起痛风,马上联想到的便是无法忍受的疼痛、肿胀的关节、无休止的结石,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若发展到肾功能损害以至尿毒症便会危及生命。痛风是一种代谢障碍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原因与先天遗传有关,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般情况,痛风病都是从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高尿酸血症又是经过较长时期发展的结果,及早的干预对痛风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并存在现实的可能性。专家提醒:痛风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治本原则,万万不能求一时简便,以为这次疼痛缓过来,不疼了就松懈了治疗,痛风是全身脏器病变的罪魁祸首。四、如何减少痛风: 痛风患者应当少喝啤酒。因为痛风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有关,而啤酒中含大量嘌呤及核酸类物质,每饮一瓶啤酒,可使血中嘌呤代谢产物尿酸浓度增加2倍,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发生急性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有的痛风患者喝水少,这是一种有害的生活习惯,容易引发痛风发作和加重病情。这是因为,痛风主要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从而引发尿酸排泄不畅,积聚在关节部位,并给人带来痛苦。如果不喝水,尿液代谢少,就更不利于尿酸的排泄,不但会加剧痛风,而且过高的尿酸浓度还易导致尿路结石。五、肽对痛风的作用: 据悉,肽在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发起研究。肽有生物活性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两种,自1981年成立多肽(抗菌性活性肽、细胞因子小肽、免疫活性肽、神经活性肽、肽酶法多肽等)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病专项研究小组以来,针对这一研究前后历经30余年76位高校教授、研究学者,穿越无数个“屏障”,最终得到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高度肯定,命名--多肽消融技术。2013年7月,国卫计委慎重向世界宣告,多肽技术临床治疗痛风疗效卓越,为目前治疗痛风最佳方案。据统计2010-2013年全国正式临床推广以来,收治76552位患者,数据显示对于早中期痛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8.23%,早期患者(发病3年内)能够达到96.3%的成功治愈,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中期患者也有94.2 %的治愈率,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即使是晚期患者,多肽消融技术也能够很好的做到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行动、身体受限情况。这一科学技术,安全、高效、无不良反应,获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评价,并列入国际关节炎病临床诊疗康复标准大纲。活性多肽技术临床治疗痛风疗效卓越,为目前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案,而且安全,高效,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通过活性肽来消除机体的症状,对关节腔炎性沉积物质的高溶解性来祛炎消除关节的红肿、热痛症状,针对痛风石的调节,溶解痛风结晶石,干预失衡的免疫细胞 ,达到永久平衡酸碱的功效。​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2.3)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3.3)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1.2.1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1.2.2中医护理

1.2.2.1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1.2.2.2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1.2.3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1.2.4 日常生活护理

1.2.4.1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1.2.4.2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1.2.4.3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1.2.4.4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1.2.5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 索引序列
  • 痛风最新研究的论文
  • 痛风最新药物研究报告论文
  • 镜像疼痛2022年最新研究论文
  • 治疗痛风药物的研究论文
  • 论文痛风的药物研究进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