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生开题报告需要通过厦门理工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上传,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入教务管理系统,点击“学生服务-学生提交”,然后选择“开题报告”,根据提示上传文件即可。

1、登录大连大学官网。2、进入学生平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3、点击毕业论文写作,点击浏览。4、找到开题报告文档,点击打开,然后点击确定即可上传。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五周:复习“数据库设计”理论

第六周:基本框架完成,确定使用技术细节

第七周:完成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完成部分论文

第八周:完成前台界面的设计,完成部分论文

第九周:进行程序测试,继续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周:继续进行程序测试,继续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一周:整理资料、文档、图表等,修改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二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按要求装订

第十三周:软件验收和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四周: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7、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2]蔡加珍,刘伟华,关于网络时代旅游业发展,旅游科学,2000-03:14~17

[3]钟海生,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旅游报,2002-04-19

[4]张俊霞,网络化时代旅游业的变革与重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2~44

[5]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6]张俊,广东能成为旅游业的“信息省”吗?中国旅游报,2002-04-21

[7]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8]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9]丁力,旅行社经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李志庄,Ctrip直面“新旅游”,中国旅游报,2000-03-10

[11]蒋国庆,焦芳,成长中的电子商务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2]周树青,电子商务情景案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13]曾强,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旅游网络的反思,中国旅游报,2002-03-08

[15]Ho, James. Evaluating the word wide web: a global study of commercial sites [J].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7.

[16]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7]王欣,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旅游管理,2000-05:17~21

[18]张树民,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0-04

[19]Robert M K. Towards geographies of Cyber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8(22),3:385~406

[20]杨福强,李骏阳,企业网络营销决策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06:27~29

[21]旅游网络,何去何从?

[22]路子,白翠玲,旅行社网站的性能及其发展态势,地球信息科学,2001-04:63~66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市场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根本性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旅游市场逐渐细分化。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深入到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研究中。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老年、青年、女性以及家庭旅游市场的研究中。营销人员将家庭购买决策视为产品开发、定价策略以及媒体选择的基础。

近40年来,家庭决策一直作为国外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家庭成员间社会经济地位的转变,使家庭旅游的决策过程呈现出不同特点,有关研究推陈出新[2]。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家庭旅游决策中的角色分配和决策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孩子、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夫妻冲突与互动等。

以Ryan和Seaton and Tagg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孩子是家庭出游的催化剂,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满意度,孩子不愿意去的地方容易被排除在备选目的地之外。Iliatrault 和 Ritchie的研究发现,孩子影响夫妻间的角色分配,在有孩子的家庭由于妻子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多由丈夫主导决策,在没孩子的家庭多为夫妻共同决策。但是当孩子参与到家庭旅游活动中的时候,更多的则是母亲主导决策。Howard and Madrigal曾经发现,在涉及孩子的娱乐服务活动中,母亲主导信息收集和最终决策的制定 。另外孩子的年龄对其参与家庭旅游决策的程度存在一定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决策的影响逐渐变大。Swinyard 和 Sim有关孩子对家庭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中,将孩子分为两组:12岁以下以及12-19岁。研究发现,在信息收集阶段,年龄最大和最小的孩子的影响作用存在重大区别。在Howard 和 Madri-ga的研究中,将孩子的划分为三组:4-5岁、6-10岁以及11-14岁,结果也发现随着年龄段的提升,对决策的影响变大。但是在亚洲国家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处于13-18岁年龄段的孩子要面临高中或大学的升学考试,他们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最小。

旅游需求是高收入弹性的,家庭收入能够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这首先体现在对夫妻间角色差别的研究中。早在1958年,Wolgast的研究发现,在收入高的家庭更多地由丈夫主导决策的制定。后期Nichols 和Snepenger进一步提出,低收入家庭多由妻子主导决策,中等收入的家庭多为共同决策,而在高收入家庭则多由丈夫主导决策制定。

Bartos指出的,有工作的女性比没有工作的女性参与家庭度假决策制定的可能性大得多。如果一个家庭中,妻子的职业就是照顾孩子,由丈夫主导经济,那么在面对一些昂贵的决策时,丈夫起主导作用。Antoine Zalatan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历与妻子参与决策的程度呈正相关,教育能帮助女性获取有效参与决策的某些潜质。另外妻子工作时间越长,在金钱方面就更具自主权,有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根据资源理论,妻子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作用将逐渐提高,同时夫妻共同决策的现象将更为普遍[3]。

Consenza and Davis和Fodness将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了家庭旅游决策制定的研究中,认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家庭成员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不同。Nichols 和 Snepenger提出,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向后延续,共同决策现象呈下降趋势。Martinez 和 Polo的研究认为随着婚期的增长、家庭生命周期的延续,丈夫主导决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双方或家庭成员之间熟知彼此的喜好,作决定的时候常为对方考虑,这种熟悉效益促使决策人作出双方都满意的选择,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合作大于冲突,同时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愈加专业化而且倾向于参与划分更细的决策。

3、本论文的国内相关动态

国内研究目前主要还是针对整体市场中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简单描述。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对旅游者动机以及体验质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特别是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十分薄弱,通常只是对国外理论的论证和阐述,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的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粗糙,关注的往往只是问题的表象。国内学者一方面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对旅游市场作不断细分化的研究,特别是包括家庭旅游市场在内的一些当前蓬勃发展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应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实际案例,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比较而言,国外旅游研究领域虽长期重视家庭旅游决策研究,但其理论成果的本土化应用仍值得质疑,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内涵与表现的独特性。

曾艳丽以长沙市为例对影响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家庭结构进行了研究。笔者以家庭结构为主线,把家庭分为单身家庭、夫妻二人家庭、三口之家、与父母生活的家庭、三代同堂的家庭,同时对各自的职业、人均家庭收入进行了划分。研究指出旅游支出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各类家庭中均不是主要支出,不同家庭结构的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以及旅游意向花费相差较大。不同家庭结构相对一致的方面有:出游动机与目的地偏好山水自然景观、清净乡村、古城古镇等。获得信息的渠道以网络、电视、报纸为主,另外就是亲友介绍,出游时段以周末和寒暑假为主。出游的交通工具选择比例占据前三位的是火车、自驾车和飞机,自驾车旅游受到不同家庭结构的喜爱。

贾静(2003)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家庭的不同阶段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受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孩子的影响,尤其孩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笔者也针对几类新型家庭并进行了简单分析。苏国良、吴必虎以及党宁(2007)首次对中小城市家庭规模和游憩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处于不同家庭阶段的家庭的收入、闲暇时间以及休闲娱乐偏好的分析,得出家庭规模和游憩需求的游憩现状、游憩潜力显著相关的结论[4]。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旅游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消费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消费现象,根据目前的消费者决策理论和研究视角,虽在个体或家庭旅游消费决策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其所面对的主要是西方消费者;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还主要以西方"个体#消费决策的研究思路演进,特有的中国家庭旅游决策实证研究和思考还相对少见! 国内研究目前主要还是针对整体市场中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简单描述。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对旅游者动机以及体验质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特别是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十分薄弱,通常只是对国外理论的论证和阐述,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的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粗糙,关注的往往只是问 题的表象。今后国内学者一方面应该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对旅游市场作不断细分化的研究,特别是包括家庭旅游市场在内的一些当前蓬勃发展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应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实际案例,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处理数据。随着日益发展的家庭旅游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业,景区和宾馆以及一线从业人员造成的影响是目前一项相对的空白的研究。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了解目前的家庭旅游决策模式对旅游等相关的内容所造成的影响,像这样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优化家庭旅游。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总结法并联系实际系统阐述了家庭旅游决策,家庭成员及其影响研究的模式研究,在这样的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下对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的影响。

文章框架: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3、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家庭旅游决策者

三、家庭旅游决策过程

四、家庭旅游决策方向

五、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产品设计的影响

1.家庭旅游决策对景区产品设计的影响

2.家庭旅游决策对旅行社产品设计的影响

3.家庭旅游决策对宾馆饭店业产品设计的影响

六、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企业营销的影响

1、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景区营销的影响

2、家庭旅游决策对宾馆饭店业营销的影响

3、家庭旅游决策对旅行社营销的影响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

1. 研究家庭决策的成员,以及国内外的差别。

2. 研究不同家庭旅游决策者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

3. 研究综合情况下,家庭旅游决策者关于旅游目的地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的最终决定。

4. 研究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下的家庭旅游分别对旅游业,旅游景区,旅游一线从业人员,旅游市场划分以及宾馆业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实地调查法:在绍兴开元名都大酒店实习了半年,对酒店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3、分析总结法:对从各个途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研究的进度安排:

1、 20XX.11 确定课题和指导老师

2、 20XX.2.-20XX.3.20 查阅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修改开题报告

3、 20XX.3.25 论文开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始撰写初稿

4、 20XX.4. 论文中期检查,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5、 20XX.5 定稿、制订成册

6、 20XX.5 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7、 20XX.5-20XX.6 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Fodness, D. The Impact of Family Life Cycle on the Vacation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8-13.

[2]Belch,M.A. Willis,L.A. Family Decis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as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House holds Impacted the Family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2002,2(2):111-124.

[3]陆恒芹,苏勤,姚治国, 国外有关旅游者家庭旅游决策问题的'研究[J],旅游科学,2006,12.

[4]王慧媛 ,国内外家庭旅游文献综述[J],学院学报,2009,06.

[5] 王书霞,沈洋 ,浙江儿童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影响及分析[J],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08.

[6]邱扶东,汪静,旅游决策过程调查研究[J],旅游科学,2005,04

[7]杨琳,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口传研究[M],浙江硕士毕业论文,2002,12

[8]李湘云,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营销策略分析--以成都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0

[9]严艳,周文,张佑印, 基于市场的西安城市家庭旅游决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8

[10] 朱生东,杨媛媛, 家庭旅游的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J],黄山学院学报,2007,08

[11]殷平,蔡安雅,中国家庭出游决策现状及旅游市场营销建议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0,04

[12] 王昕,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13]盖玉妍,旅游企业内部营销理论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4):85-87.

论文名称: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的跃进,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2.1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2.2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1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3.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3.4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4.1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4.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4.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4.4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序 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20xx.12.15

2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20xx.12.27

3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20xx.01.14

4 完成论文三稿 20xx.03.11

5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20xx.04.15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2008.04.02

2、Chuck Y.Gee.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2010.03.23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09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03年9月

14、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09(2)

15、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8

16、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论文题目:

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景区旅游便没有了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兴起,吸引了人们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但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也有诸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已经着眼于中国情,对于政府、企业、集体在旅游景区治理中的地位,他们已经能做出认真的定位。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专业人才走出校门,参与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研究智能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研究的佼佼者彭德成著有《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全面,并拥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旅游景区的治理结构,现在主要几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背后的利益纠葛等关键问题。但他也在书中表明,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命题具有长期研究的意义,它不应该被轻易定性,对他的研究也十分任重而道远。国外的旅游业起步早,尤其是欧洲的旅游业发展的最好,无论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遗产环境的保护都做得非常好。国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先进,创新之处也很多,但可持续和人始终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取这个题目对于旅游景区的科学治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旅游景区治理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加之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处于了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尴尬状况。因此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进的保护带来不良影响,旅游业的混乱与其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主旨背离愈远。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现有治理模式的弊端,找出对应的策略,从而对旅游景区的治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国内目前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在旅游景区治理这一问题上的先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辨清利弊。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已有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优缺点,理清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利害关系,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治理模式,以期改善我国在旅游景区治理上的混乱状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其问题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论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整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学士论文,并对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第二阶段,阅读参考资料,撰写提纲和开题报告,并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参考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定稿,进行答辩。

1. 文献阅读

2. 综合分析

3. 对比总结

四、参考文献

[1] 彭德成. 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69-124.

[2] 王国新.唐代剑.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37.

[3] 王建春.任丽君.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87-89.

[4]王三忙.李树民.基于交易成本节约视角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科学,2006,(4):34-35.

[5]陈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D].厦门:厦门大学,2006:1-8.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1] 高飞,吴再华,刘晓艳.掺铜TiO_2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J]. 半导体光电,2009, 01: 87-89+98.[2] 周晓萍,吴再华.两类非线性光纤环镜中的光脉冲传输特性[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 10: 63-64.[3] 靳婉玲,曹文华,杨小来,吴再华.基于单模光纤的超短光脉冲放大方法[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02: 60-66.[4] 吴再华,穆立君.基于MATLAB的智能楼宇模糊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德州学院学报, 2007, 04: 81-84.[5] 尹立贤,吴再华.ISP技术工程应用优越性刍议[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23: 6182-6186.[6] 尹立贤,吴再华,尹健华.PCM编码的ISP技术实现[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 04: 35-39.[7] 吴再华,尹立贤.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浅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01: 91-94+98.[8] 尹立贤,吴再华.HDB3码的ISP技术实现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08, 05: 176-178.[9] 吴再华,周晓萍,尹立贤.基于DDF的光脉冲绝热压缩和高阶孤子压缩[J]. 激光与红外,2008, 02: 165-168.[10] 尹立贤,吴再华.多通道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接口转换器设计[J]. 电子工程师,2008, 02: 68-70+80.[11] 高飞,吴再华,刘晓艳.ZnO/(Ni)薄膜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J]. 半导体技术,2008, 08: 701-704.[12] 杨小来,曹文华,吴再华,靳婉玲.基于单模光纤的超短光脉冲产生及其进展[J]. 光通信技术,2005, 07: 34-37.[13] 吴再华,曹文华. 色散渐减光纤及其应用[J]. 激光与红外,2004, 06: 408-411.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重新定位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轨迹,剖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构的对策性建议。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考。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危机;环境问题;和谐发展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始料不及的恶果与灾难: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匮乏,能源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正如弗·卡普拉在《大转折》一书中指出“人类实践取得成功,但是出现生态危机;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人类的技术取得成功,但是这种以经济上的胜利表现的成功等于生态上的失败。”[1]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但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正如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预见性地警告:“人类征服自然所获得的胜利正遭受自然反过来的严厉报复。”[2]对以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意识到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态危机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表示: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时,还要善待自然,要善于和其他生物取得和谐的生态平衡,确保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正确认识并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对自然的依附。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我们就无法摆脱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依赖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要依赖于自然界,其根据在于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人只有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外部自然界,人类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开展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他来进行生产的材料。”马克思的论述表明,人类创造历史的时间活动是借助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的,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3]。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尚处于原始的统一中。刚刚诞生的人类对现实的自然界还没有理性的理解,只以原始的感知能力面对周围的一切。在他们面前,自然界既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可以直接或依靠简单的工具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同时又是神秘莫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住在人类命运的“神力”。因此,人类努力地顺应自然、模仿自然,争取同自然和睦相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原始童话、故事、绘画等原始文化都表明了人类这一心态[4]。可见,在人类社会初期,自然并不是应该由人征服的“对立物”,而是理解、依赖、崇拜、模仿的榜样,人对自然怀有一种高尚的敬畏和感恩色彩,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直观、朴素、简单,同时又和谐统一的状态。但这是以人类的物质、弱小和自然对人类的绝对统治为前提的,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友好带有无奈、无助以及被迫的味道。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以后,随着人智力的发达,生产经验的增加,人类开始逐渐从被动地一览自然发展到主动地改造自然,成为了由依靠大自然提供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而自我生产者。这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开始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把自然当作客体,当作利用与索取的对象[5]。甚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扩大食物种植面积,增加畜牧量,因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荒地,造成地球表面的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等生态问题,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破坏了局域的自然和生态平衡。但在这一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运行规律知之甚少,也没有掌握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不具有根本性,仍处于从属于自然的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席卷全球之后,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6],社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人类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价值,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地索取掠夺,大规模地改造、征服和支配自然。物欲的膨胀使人类无限度地攫取和占有自然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重的生态失衡使人类社会陷入空前的困境。在这个时期,人们视自然为征服、统治的对象,把自然看作人的附属物[7]。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主仆关系。但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的种种“报复”与“惩罚”。2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种种事实给我们人类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科技的胜利,自然的失败。2.1 生存环境的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了发展经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开采资源、排放废气,这种种不科学的行为使今天的人类承受着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的残酷的报复,很多地区深受环境问题的困扰,再也看不见蔚蓝的天空,食物与水不再放心食用,绿色天然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出行深受雾霾的困扰,生活水平上去了,当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却在下降。据统计,2014年,我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检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9];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和Ⅱ类水质断面共占39.7%,Ⅲ类及以下断面水质共占60.3%,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0%,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10];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1],特别是拿笔者所在的一个西部小县城甘肃民勤来说, 由于人民向自然界的过分索取——主要是过度开荒和放牧, 带来的恶果令人刻骨铭心: 沙尘暴频频发生,县城大部分时间笼罩在尘土之中;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严重匮乏,林草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西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自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12]。这些直观可感的现象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自以为是的要支配自然的后果就是遭受到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2.2 精神生态的失衡人类自从脱离自然界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万物的灵长,是“自然的主宰”。从古希腊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15 世纪文艺复兴时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是目的本身”,都在反复强调和肯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及至高尊严[13]。19世纪之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使人从实践上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手段,人类似乎真的无所不能,不仅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并支配大自然中的机械力量、物理力量和化学力量,而且能够驾驭天文力量、地质力量,能够揭开生命的奥秘,能够创造出连上帝也没有创造出来的计算机、因特网、机器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高产水稻、克隆绵羊、转基因动物……人类现在甚至可以运用基因技术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所不存在的全新物种。如此一来,人类不再恐惧自然,也不再敬畏自然,人最终就成了自然界至高无上的骄子和主宰。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很快转换为对劳动产品的直接依赖。人类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满足与被满足、索取与被索取的当然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样,自然界对人生存和发展的本原性的意义开始被遮蔽和遗忘,人与自然之间最直接、最原始、最基本的脐带最终被扯断。于是,人在不断自我满足和自我证明中,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一味地向自然界掠夺,无节制地挥霍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制造各种垃圾,无限量地排放各种废物,从而不断地增大自然界的熵值,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加速自然界的污染,并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3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毫无疑问,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问题、全球气温变暖等带来的影响根本无法估计。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听任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要想避免这一可悲的命运,我们应当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大自然观、人文观以及和谐的文明发展观。3.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大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自然不应成为被征服、被索取的对象,而应成为欣赏与热爱的对象。自然有生命,有情感,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国古代的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14]。人与自然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人类要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要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其它生物、与世界的关系。事实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另外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要强调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3.2 坚持科技人性化在全球发展的平衡性,树立人文观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在我们只能于科学技术的构架中与自然发生关系以谋求现代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使技术更加人性化,确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制度安排和利益协调来保证环境正义和平等问题,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过分膨胀予以必要的节制,使技术不受过分膨胀的贪欲驱动以及恐怖邪恶力量的支配而成为反自然、反人类的利器,在我们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把握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以审美的、伦理的、形而上的、交感体验的方式把握自然留下的地盘而不唯技术独霸独尊,重塑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共在关系,并以不断发展和改进了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这一切是可能的,也是较为现实的人文关注。3.3 克服功利思想,树立和谐的文明发展观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思维视点上,不能只关注在征服、改造、索取上,而要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文明发展。结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这一长期性课题探究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弗·卡普拉. 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 1989.[2]庄穆.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4):105-108.[3]杨国英.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 山东工会论坛, 2007,13(6):126-127.[4]姜言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05(1):85-87.[5]刘书越, 吕文林, 郭建. 环境友好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6]黄涛.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J]. 理论月刊, 2004(3):73-74.[7]张焕明. 人与自然界关系历史演变的当代解读[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 16(4):78-81.[8]刘魁. 自然报复、天人合德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周刊, 2016(2):26-27.[9]王伟娜. 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及当代价值[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3):81-82.[10]杨伟. 从科学发展观看生态建设和环保[J]. 活力, 2009(12):266-266.[11]刘娟. 关于我国废气排放及处理的多元回归分析[J]. 经济视野, 2014(4).[12]何俊成.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第1部[M]. 2005.[13]巨乃岐, 杨权良, 王恒桓等. 试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实质[J]. 天中学刊, 2018.[14]任秀芹.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J]. 旅游研究, 2002,13(1):27-29.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等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疾病的渊薮.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更是传染疾病的渊薮.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健康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可谓“从头到脚”毛病不少。科学家发现,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和深度都创下了历史纪录,完全修复需要60年时间。而海洋由于遭受污染也出现了200个“死亡地带”。 臭氧空洞面积大于北美洲 据英国《卫报》10月20日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今年南极臭氧损耗严重。9月21日到9月30日,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2745万平方公里),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 据悉,NASA“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层上部的臭氧总量。该监测设备10月8日在南极东部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厚度)。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直接测量南极臭氧量,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93多布森单位。 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公里至21.9公里范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目前已经急剧下降,最低时测到的臭氧量仅为1.2多布森单位,几乎完全耗尽。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危害。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便被认为出现空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这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奥拉”卫星的微波分叉发声器测量显示,今年9月中下旬,南极平流层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处于极高水平。另外,平流层气温也是影响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气温偏低时,空洞面积变大、深度增加。气温偏高时,空洞面积缩减。10月至11月间,臭氧空洞将持续恶化,预计紫外线照射会异常增强。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的释放已经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并在持续减少,科学家估计,南极洲臭氧层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复。 “死亡地带”数量不断增多 10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 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可能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到的“死亡区”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利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南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区”对渔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如果风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水冲走,“死亡区”就可能复活。环境规划署呼吁沿海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遏止“死亡区”持续增多的势头。 人类对地球破坏 速度前所未有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认为,这将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现突变,导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毁、海洋出现“死区”。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1360名专家在9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 该机构由45个成员组成的董事局发表的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自然运规律带来很大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系统因此未必能养活得了未来的人口。” 报告指出,10%至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地球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发现:“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 报告补充道,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为耕地的面积,比18世纪和19世纪开垦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报告说:“未来50年,地表剥蚀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整理报告的专家解释说,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非洲大湖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成为霍乱散播的温床。肥料中的氮累积在农田里,接着再冲刷入海,会导致海藻生长茂盛,从而使得鱼儿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火和使得沿海地区因而出现没有氧气的“死区”。

所谓推荐专家,指的是你所写的论文必须有论文涉及领域的专家的点评和推荐信,厦门理工学院的学报才会受理。就这个意思。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要求

1、登录大连大学官网。2、进入学生平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3、点击毕业论文写作,点击浏览。4、找到开题报告文档,点击打开,然后点击确定即可上传。

学位证一般都是九月份申请,也就是六月份拿毕业证当年九月份申请,申请学位需要满足学校要求的绩点,或是平均绩点,达不到要求也是无法申请的。

很多同学在问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厦门理工学院是福建省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厦门理工学院是正规公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厦门理工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厦门理工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厦门理工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厦门理工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厦门理工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厦门理工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厦门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厦门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厦门理工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绩点要求是达到1.8。具体要求如下:

1、重修科目过了就会有学分,有学分就会有绩点。

2、初次修课与重修时出现学分不一样的情况,教务处会择较高的计算。

3、大学课程全部修过就会有毕业证,但如果绩点没达到1.8(平均每科68-69分)的话,依然不予颁发学位证。(学位证是教育部发放的,有固定要求,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厦门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学士学位授予应坚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考核的原则,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办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必须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授予学士学位需达到下列要求: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劳动。

2、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弹性修业年限内取得毕业资格且总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要求(文、经、管、艺术类专业不低于2.0,理、工类专业不低于1.8)。

以上内容参考 厦门理工学院_关于做好2020届预毕业生毕业和学位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不过

有。厦门理工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有奖金的,但是奖金的多少,由厦门理工学院规定,如果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失实等问题,一经认定,取消校优秀学位论文称号,追回奖金,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厦门理工学院本科生开题报告需要通过厦门理工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上传,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入教务管理系统,点击“学生服务-学生提交”,然后选择“开题报告”,根据提示上传文件即可。

厦门理工学院论文检测

第一步:登录web of science看论文是否能查询到SCI论文检索证明开具,要建立在SCI论文成功检索的基础上。检索是SCI论文发表的最后一个步骤,大概是在论文见刊后1-2个月左右,具体方法是登录web of science看看是否查询到,能查到,就是检索了。第二步:打印论文首页打开web of science查询到自己论文的页面,输入论文标题和期刊名称,然后打印。第三步:找到学校图书馆办事窗口大学图书馆可以开具检索证明,会设置相应的办事窗口。作者找到学校图书馆办事窗口,提交打印好的论文页面,说明自己要开具检索证明。若学院要求导师签字,要提前找导师在打印件上签字。第四步:工作人员开具检索证明工作人员就作者提供的打印件,进行核实、开具和盖章。同时也需要作者进行登记,支付一定的费用,费用不是很高,一般是在几十元左右,很快就能拿到SCI论文检索证明。另外,如果SCI论文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SCI检索证明只能是由论文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其它作者可与第一作者共用。建议第一作者收到检索证明后,及时与其他作者共享。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工程学院)是厦门理工学院所属规模的院系,历届进入基地的新生人数达1000人规模。基地目前位于厦门理工学院思明校区,校区占地100多亩,地处厦门市岛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毗邻厦门大学,面临大海,闻鼓浪涛声,观白鹭戏水。基地以培养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具有竞争力的实用型、技能型软件技术人才。目前设置有:三年制专科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图形图像专业及多媒体制作专业。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拥有教职员工百余人,其中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拥有多年的IT企业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基地日常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其中专业课程采用大量的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由基地组织编写的全国第一套IT综合实训教材获得了福建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以“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教学设备与硬件换代同步,运行机制与市场变化同步”为办学宗旨,目前拥有11间计算机机房,共计1000余套计算机设备。同时,基地还拥有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拆装实验室,并配备了CISCO网络教学环境。以执行“学历+认证+实训”、“校园教学+软件园实训”为教育培养方案,引入微软、SUN、思科网络、华为、Adobe等国际知名厂商的认证体系,来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认证证书,以满足当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人才选拔的要求。同时,在厦门软件园二期拥有1000余平米的软件园实训基地,聘请来自微软、ATA等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老师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基地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同时在校内建立起创业园、软件生产孵化基地,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鼓励教职员工和毕业生引进项目和自主创业。 在毕业生就业渠道上,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立足厦门,充分与各大IT企业紧密合作,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实训实习等方式来提升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同时,结合合作企业教育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全美教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ATA)、厦门微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组织、推荐基地毕业生进入微软、华为、神州数码、中软等知名企业实习、就业。对于基地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考试合格后,可进入我校攻读本科相关专业。 软件技术专业(WEB应用开发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主要以WEB开发为主,培养可进行具体编程和基于Web应用程序及组件的开发人员,该方向毕业生能够适应团队开发环境,熟练使用相关主流WEB开发平台,进行网站的开发,按照详细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调试和单元测试工作。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相关课程,掌握目前主流的XML及XMLWebService的开发、SQL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软件工程与团队开发、创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在软件开发企业,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及网页制作等工作;软件生产企业从事编码、测试及系统支持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可视化程序设计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以桌面应用开发为主,培养可进行具体编程和面向政府、企业桌面窗体应用的开发人员,该方向毕业生能够适合团队开发环境,熟练使用相关主流桌面程序开发平台,进行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按照详细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调试和单元测试工作。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基于.NET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相关课程、掌握目前主流的XML及XMLWebService开发、SQLServer2000数据库程序设计、基于.NET的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NET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与团队开发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软件生产企业,从事桌面应用开发、编码、测试及系统支持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以J2ME开发为主,培养基于J2ME平台的应用开发人员,该方向毕业生能够适应团队开发环境,熟练使用J2ME的相关主流开发平台,进行移动设备平台相关软件的开发,按照详细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调试和单元测试工作。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基于J2ME开发的相关课程,掌握JAVA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J2ME移动应用开发、PalmOS应用开发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企业,从事移动设备的软件开发、移动网站开发工作,在软件生产企业从事编码、测试、系统支持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数据库管理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以数据库管理与设计为主,培养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当前主流数据库管理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初步应用关系范式进行数据库设计,精通SQL语言,熟练掌握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恢复的技能,胜任常用数据库服务器的管理与应用工作,同时具备进行一般MIS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的数据库管理与设计人员。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掌握SQLServer2000数据库程序设计、SQLServer2000企业版的安装、配置和管理、PowerBuilder开发基础、PowerBuilder高级开发、PowerDesigner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需求分析与规划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PowerBuilder程序设计、基于.NET的数据库开发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担任数据库管理员及信息化工作;在软件开发企业,从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多媒体制作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以多媒体制作开发为主,培养能够掌握多媒体数据制作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知识,熟悉多媒体制作环境,能运用流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独立地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所需要的多媒体制作任务的多媒体制作人员。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图像学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Premiere视频我、AfterEffects影视特效、Painter电脑绘图、Authorware多媒体我、Director多媒体制作、音频我与处理、音乐基础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中外优秀作品赏析、Premiere视频我、Flash动画制作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游戏及动漫开发企业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我与制作工作;在广告类企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等工作。 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办公应用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毕业生了解信息管理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胜任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工作,具有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OFFICE相关软件的使用与设计、软件文档编写与制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修、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Acrobat文档制作、InDesign平面排版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办公室文员等工作;软件开发企业,从事网站维护等工作。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培养能够掌握网络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熟练应用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环境的配置与管理,进行企业网络的日常维护、网络攻击的检测与防护、企业邮件系统的搭建与维护等,并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的网络系统管理员。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病毒防护、TCP/IP协议基础、Cisco路由配置和管理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实际组网、网络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网络公司从事网站管理、网页制作;网络集成布线等工作;企事业单位担任信息化人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构建技术方向,专科三年) 【培养目标】 本方向培养能够掌握网络的规划、实施、安装、维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掌握常见的组网方法,构建简单的网络、安装操作系统、利用工具分析和排除网络故障、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转的网络构建工程师。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网络协议分析、Turbolinux系统管理、Cisco路由配置基础、构建中小企业网络、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布线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集成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网络集成行业从事网络构建实施与设计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通信行业从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专科三年) 本专业主要面向动漫、广告及游戏相关的公司与企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原理,能够从事计算机美工设计、动漫角色设定开发及游戏相关图形图像制作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也可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图形图像制作环境,精通国际上流行的1-2种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并能熟练的运用它们独立地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所需要图形图像的制作任务的计算机美工与设计人员。 【主要课程】 以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数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为基础,深入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图像学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Photoshop平面设计、PowerPoint2002、Illustrator图形制作等专业技能课程,并通过中外优秀作品赏析、广告策划与创意、音乐基础等实践环节把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在游戏及动漫开发企业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我与制作工作;在广告类企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等工作。

  • 索引序列
  •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要求
  • 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论文不过
  • 厦门理工学院论文检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