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8年再版2.《中国新文学思潮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3.《湖北文学史》(与王齐洲合作),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4.《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5.《中国现代文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5年第7版6. 《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念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7.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8.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9. 主编(与李遇春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10. 主编(与李遇春合作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11. 主编:《华韵诗魂:现当代诗歌精选》(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华韵诗魂》丛书之一),2009年5月出版。 (近15年来主要成果):1.《论穆旦的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1期全文转载2.《略论湖北现代文学特征及其文化传统》,《江汉论坛》1995年第8期3.《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4.《论卞之琳的新智慧诗》,《 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5期全文转载5.《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及其特征》,《 晋阳学刊》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7期全文转载6.《李金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位置刍议》,《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11期全文转载7.《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8.《鲁迅精神魅力的探寻》,《 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1期;《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全文转载9.《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9期全文转载;《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全文转载10—11.《胡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上、下),《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质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4期全文同期转载12.《20世纪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历程的回眸》,《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诗刊》1999年第5期转摘13.《略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种关系》,《文学评论》 200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第6期摘要14.《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15.《20世纪中国诗歌的民族化历程回眸》,《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16.《文化视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全文转载17.《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观念的二元对立》,《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18.《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12期全文转载19—20.《法国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8期同期全文转载21.《略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思潮的反思特征》,《 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22.《论20世纪40、5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转型:兼论中国现代作家后期创作现象》,《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23.《论徐圩〈鬼恋〉的叙事审美特征》,《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24.《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音节诗学》,《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5期摘要25.《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 2005年第6期摘要26.《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意象诗学综论》,《人文杂志》 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27.《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28.《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29.《论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30.《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都市化特征》,《人文杂志》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文、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31.《九叶诗派意象艺术的现代化追求》,《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32.《西方意象诗学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33.《论七月诗派的意象艺术》,《三峡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34.《走向融合与开放:艾青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35.《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涵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文、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36.《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37.《培育儿童媒体文化 适应现代教育转型》,《华文学刊》(新加坡)2007年第1期。38.《1990年代以来郑敏研究述评》(与张琰合作),《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39.《也谈当前的国学热》,《文艺报》2007年2月10日。40.《不能把五四与传统对立》,《社会科学报》2007年5月17日。41.《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与张晋业合作),《光明日报》2008年7月3日。42.《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图景》,《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3日。43.《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发生》,《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44.《色戒:从张爱玲到李安》,《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45.《新诗困惑期的选择与思考》,《文艺报》2008年1月24 日。46.《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第10期摘要。47.《近30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综述》(与胡忱合作),《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3期。48.《语文课问题何在》,《光明日报》2009年2月9日。49.《回归传统不是语文课的出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50.《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51.《现代旧体诗词不宜入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0日。52.《《新诗的困惑与选择》,《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国社科九五项目主要参加者之一中国现代诗潮研究--湖北省92年社科项目湖北文学史--湖北省94年社科项目(合作)楚文艺美学研究--湖北省教委1995年重点社科项目(主持人)解放区文学研究--陕西省七五社科项目(合作参加)湖北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研究--湖北省社科2002年项目(合作参加)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体系转轨研究--湖北省教委1993年教学科研项目 199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获荆州市政府首届社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4、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推荐作者来稿时提供电子软盘,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省××市(区、县)××路××号××学校××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信箱。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取得联系。5、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
周良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12月12日生,汉族,湖南省新邵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留该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从事元史、蒙古史教学工作。1963年12月调入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2年调入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1974年调任《历史研究》杂志编辑。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评为研究员,并任过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元史分册及辽宋夏金史分册副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副主编。
研究历史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偶然一粒种,耕耘半生情谈及自己为何选择历史,为何选择明清史时,方志远笑言:「其实一切都是偶然!」中学毕业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方志远没有机会读书,只能提早进入社会,也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时期。但是,方志远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奔波劳碌而忘记学习,他常挤时间看书,对知识充满着无限渴求。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重返学校学习的机会突然而至,方志远欣喜若狂。然而,由于高中学习的空白,原本擅长的数学却成为了方志远不太有把握的一门科目。为了保险起见,他选择了文科。但选择文科最初并不是为了学历史。填报外省高校志愿时,他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的国际政治学,第二志愿是南开大学的政治经济学,第三才是中山大学的历史学,对那时的方志远来说,历史仅仅是喜欢,还谈不上追求。后来,由于种种因素,无法录取外省学校,只能重新考虑省内高校,方志远再次将心中的志向排了排序:先是江西大学哲学系,再是江西师范学院的历史系。无论省内省外,历史总是方志远的最后一个选择。奈何命运总是弄人,填报的诸多志愿,方志远一个也没去成。恰好当时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创办了一个文科班,询问方志远是否愿意参加。方志远毫不犹豫地表示:「去!只要有书读,哪怕是‘屠宰专业的杀猪系’,也读!」对于28岁的方志远来说,内心总有一种要把过去丢失的时间找回来的迫切愿望,他十分珍惜每一个能够重新回到课堂的机会。从进入南昌分院的第一天起,方志远就有了考研究生的想法。但是外语成了他的拦路虎,为了顺利通过外语这一关,他虚心请教老师,刻苦拼读英语、记忆单词、练习语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年,方志远的英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终顺利被江西师大(当时为江西师院)录取。在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时,考虑近代史过于沉重,方志远选择了前近代时期的明清史,自此,他便踏上了明清史的研究之路,一走便是四十余年。谁也不曾想到,当初一粒偶然拾起的种子,在后来的辛勤耕耘中,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熬过去,前方总有光和很多人一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方志远常常会感到困惑、彷徨。直至今日,他依然认为困惑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不但年轻人困惑,我也困惑。困惑时时都有,每个阶段都有,但重点在怎么解决它。」其实方志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坚定学历史的。刚进大学之时,他对自己的专业也有过动摇,因为数学一直是他的兴趣所在,为了心心念念的数学,他曾提出转入数学系的申请,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允许。既来之,则安之。最终方志远决定在历史学科上制心一处,勇往直前。然而,毕业后不久,方志远又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困惑。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方志远留校任教,那时老师各方面都待遇都比较低,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志远萌生了辞职去社会上闯荡的想法。受到一些从事律师事务的学生的启发,方志远与另一位同事决定参加1987年的全国律师考试,心想着从此和历史说“拜拜”,和教师说“拜拜”。然而也就在这一年,方志远收到两个刊物的用稿通知。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史研究》,另一个是中华书局的《文史》。这两个学术上响当当的刊物的肯定让方志远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他突然对自己能当好历史教师、干出点名堂来充满信心,决心从此摒弃杂念,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这条路上埋头苦干、继续前行。不只是选择专业和行业,在学术研究时,方志远也常常感到困惑。「我常常会有困惑,困惑我这条路走对了没有,我这个题目选的好不好,我这个这样走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都在困惑。但都要走过去,走过去就是光明,一直困惑就不行,困惑以后还要走。」1993年,《成化皇帝大传》这本书写成后,方志远仍然沉浸在明代多元化时期这段历史当中,想要再写一篇论文来谈“成化”这个时代,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这个事情在他心里惦记了很多年。十年之后,这个尘封的想法又重新被计划起来,经过反复斟酌考虑,他选择了“传奉官”这个切入点。2005年8月,在兰州开会时,他就自己的这一想法写了一个提要,带了七十多张表在会上给各位学者介绍他的构想。很快,与会学者都对这个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促使方志远产生了更快写出这篇论文的动力。同年10月到天津开会,方志远又在会上介绍这篇文章,《历史研究》时任副主编听完后立刻向方志远约稿,双方当场商议好年底交稿。然而,写作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到了年底,刊物副主编电话催稿,方志远并未写完,甚至连开头都没写。协商之下,决定延长一个半月的时间,2月15日交稿。又到了截止日期,方志远依然无法交稿,虽然写了七八万字,但总觉得偏离了内心想要的方向,并未写出自己内心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时他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推倒重来。4月15日,方志远再一次接到催稿电话,此时的他恨不得找个地洞躲起来,两个月过去,那篇本早就该完成的文章还是没有完成。相反,他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究竟要怎么写,用什么方式把自己想要表述的表述出来,这个困扰了他大半年的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无奈之下,他再次向对方争取两个月的时间,并暗暗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要全力以赴,奋力冲破那看不见的障碍。6月初,这篇文章终于基本成型。到武汉大学开会时,方志远和中国社科院的一位老师各作一小时报告。方志远报告的是“传奉官”,报告结束,语惊四座。会后,一同作报告的社科院老师找到方志远,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方老师,你哪里弄来这么多的材料,讲得太好了!”听到行家的肯定,方志远信心大增,心想:这一次写作方向肯定没问题了,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写好,不让那些对它期待的人失望。回来后,他又一头扎进了这篇论文的创作和修改当中。7月18日,方志远改完了最后一稿,他看了一眼电脑,零点四十分,4万2千字。他轻击鼠标,点击了发送。这一刻,压在心头近一年的石头终于落地,现在只需等待杂志社的回音。四天过后,他接到了对方的电话:两审通过,无一字修改!四天通过两审,方志远刷新了《历史研究》刊物多年来的最快审稿通过纪录。这个故事只是方志远潜心研究的一个缩影。作为明史专家,方志远在创作的道路上遇到的艰辛实在太多太多,但是,他再也没有动摇,或是选择放弃。「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会写到歧路上去,言不达意,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很困惑。但是这个时候放弃就什么没有,坚持可能就过去了。就像我们做一件事,山穷水尽之后,一定会柳暗花明,熬过去,前方总有光。三大法宝:天赋、兴趣与努力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历史就意味着枯燥的年谱、琐碎的事件、复杂的人物以及浩如烟海的史料,寡淡无味。但对方志远来说,历史就像一幕幕鲜活的影像,轻合书本,晋人的飘逸、唐人的洒脱、宋人的风雅、明人的俊爽便顷刻浮现于眼前。「我读历史常常好像在与古人对话,觉得很亲切,很多史料基本上看过一遍就能做到过目不忘。」在他看来,历史不是故纸堆里的冗长旧事,而是常读常新的宝贵财富。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方志远尤爱王阳明与苏东坡。王阳明的兼济天下、坦荡光明,苏东坡的乐观豁达、随遇而安都对方志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的身上,方志远学会了顺境随缘,逆境修心,也明白了人生处处,皆是风景。在决心留下来当老师的那一刻起,方志远便潜心教研,稳扎稳打,竭尽所能,在三尺讲台上打造属于自己的硬核人生。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凡的悟性,方志远的明史课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质课,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枯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经过他幽默风趣的解读,让人听着上瘾,欲罢不能。曾经有人在听过他的课后笑言:“如果方老师上了《百家讲坛》,很可能火的就不只是易中天了。”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方志远初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嘉靖往事》,并由此开启了他在央视的“开挂人生”。10年来,他九登百家讲坛,讲述了《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中国故事》、《王阳明》等众多精彩节目。2011年和2014年,在央视官网举办的“我最喜爱的《百家讲坛》节目评选”活动中,两次以高票获“《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百家讲坛》最受欢迎节目”的荣誉。他以风趣、平实的语言,将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对英雄、枭雄如数家珍,让人在愉悦中体味生活,感受中华文明。2020年春节,方志远又一次登上《百家讲坛》,讲述《舌尖上的历史》,分享数百年前寻常巷陌的方寸餐桌之上,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真挚向往。如果说对史料的过目不忘凭借的是过人的天资,那么一次又一次地登上《百家讲坛》风光背后,则饱含着方志远数日数夜的努力和无数辛勤的汗水。「其实,在《百家讲坛》讲课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写讲稿。」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方志远经常遇上创作上的瓶颈。最近热播的《国史通鉴》,虽然让方志远再次收获了不少粉丝,但其中写稿的艰辛只有方志远自己知道。「很多时候整整一个礼拜一个有效字都没有,写完又删,删完再写,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倍感煎熬。」每当此时,他仿佛能看见王阳明、看见苏轼,跨越千年而来,在他耳边叮咛:「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扛得住压力。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网络上也盛行另外半句:「有时,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在方志远看来,事业的成功既需要与生俱来的感悟,又不能缺少持续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从来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虽然知道方志远的人多了起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在他心中,始终忘不了当年在恩师欧阳琛身上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方志远还是一名在校研究生,一次省里邀请他的老师去讲课,但并未组织听众,偌大的礼堂,加上方志远自己总共就三、四个人,整个场面略显苍凉而又有些许尴尬。年届七十的欧阳琛老师不但没有一丝愠色,反而仍旧一丝不苟,激情饱满地讲了一个半小时,一如往常。在讲课结束后,仍然谦逊地照例询问在座的三五听众,还有没有哪里没讲清楚的、不明白的地方。此事给年轻的方志远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之前,他更多是敬佩老师的才学,但从那一刻起,他被老师的德行深深打动,也点燃了自己要当好一名老师的火焰,他开始悄悄立志:要成为像老师一样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人。40年过去,方志远做到了。作为一名学者,他是明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一名老师,他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不论是在有着成百上千观众的大礼堂,还是在台湾讲学时仅有十来人的小课堂,甚至是在录制节目时空无一人的摄制现场,方志远始终放平心态,一人讲课与同千人讲课一样,丝毫不打折扣。「这就是一个学者,不应该计较别人对他的态度,而应当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严肃认真。」方志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自然也能听到一些不满的声音。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评价,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的他虚心接受,不对的便一笑了之。与此同时,他也变得更为宽容和谨慎,不再轻易评价其他老师的课上得好坏,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每一堂课都是授课者的心血浇灌而成。对其他老师如此,对网友亦是如此,方志远愿意尊重和倾听每一个声音。在“方志远吧”里,有众多吧友发出请求解决疑惑的贴子,方志远经常会作出回复,他很积极热情地帮助吧友解除疑惑,和吧友亲切互动,他从心底感谢每一个“方粉”的关注与支持,他愿意点燃每一位历史爱好者心中的火焰。我没崇拜过谁,唯独方志远无论在其它平台多有“名气”,方志远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不忘自己的教师本色,这种人生的追求,来源于当年的老师亲身教授的那一堂讲座,也来自于多年历史研究中习得的古人的生活智慧,这是他一直以来秉承的师德理念,也是他想要留给后一辈学生的精神信念。他的这种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学生。在学生眼中,方志远是知识的教师,是人生的导师,更是他们崇拜和学习的榜样。2015级明清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徐志强尽管已经毕业,但仍然一有空就去“蹭”方老师的课。在他眼中,方老师极富人格魅力。他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教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最令学生佩服。2019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柴敏辉称他第一次见到方老师时有着些许冒昧,打扰到了老师的午休,但方老师笑呵呵的,非常亲切,并未对他有过责备。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生肖昕宇,坦言自己受到方老师极大的影响,从老师那里,他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诸多人生道理。“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他把方老师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2019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李晨媛则说:“听方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她看来,虽然《百家讲坛》有众多学识渊博的大师,方老师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阎崇年老师偏向于学术研究派,侧重史料分析,但对于观众来说会略显枯燥;易中天老师是从文学“跳槽”到历史,他讲历史生动形象,但有时又缺少了历史的严谨性。方志远老师则有二者之长,他口中的历史既风趣又专业,无论内行或外行人都能从中看到一个精彩的历史世界。学生们都发自内心地佩服方老师,谈及老师时都流露着深深的崇拜与喜欢。“我没崇拜过谁,唯独方志远老师”。这是肖昕宇的大声表白,也是很多学生的内心独白。方志远带给学生们的远不只是知识的传输,更是人生的指引。四十年如一日,师大人不变的精气神至今,方志远在师大工作已经40年了。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师大,也见证了师大40年来的沧桑变化。40年来,校区变大了,设备变新了,校园变美了。「40年,改变的东西太多太多,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学习精神,40年如一日,不曾改变。」无论是青山湖校区,还是瑶湖新校区,湖畔旁朗朗的读书声没有变,教学楼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没有变,运动场上青春洋溢的气息没有变,教师教学的专注、勤恳和严谨都没有变......「这些都是我们现在仍可明显感受到的风气,也是师大人不变的精气神。」方志远对于老校区那段师生同校的岁月有着深深的怀念。他说,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老师,老师也随时可以找到学生,甚至学生到老师家请教问题晚了可以留下一起吃饭的时光,才是师生关系最美妙融洽的写照。「只有师生同校,师生关系才会更亲密,校园学习氛围才会更浓厚。教学相长,不仅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日常点滴的生活中。」一亩花田,一生耕耘。偶然之间接住幸运的种子,以汗水浇灌,凭努力耕耘;初生的幼芽交付在时间的阳光雨露之下,走过四季,在辛勤耕耘中茁壮成材,终成合抱之木。祝愿方老师在今后的史学研究中,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1940年4月生,四川省江安县人。1957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1964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65年至1980年,任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编辑。1980年,奉调到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学术专著《婚姻与社会宋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1990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宋代皇亲与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4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同年获中国图书奖)、《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与朱瑞熙、刘复生、蔡崇榜、王曾瑜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00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宋代文豪与巴蜀旅游》(与吴其付、宋雪茜、陈盈洁、卢俊勇合著,巴蜀书社,2007年)。发表《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1986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历史文章80多篇,分别刊载于《历史研究》、《未定稿》、《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史学》、《新华文摘》、台湾《新史学》、《大陆杂志》、《思与言》、日本《中国史学》等刊物。1991-1992年,任成都市锦江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常委。1993-1997年,任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1998至2007年,任四川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常委。1990年获四川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荣退。
姓名: 卢勤职称: 高级编辑学科: 教育心理学所在单位: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简介: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卢勤,1948年9月12日出生,北京人,高级编辑。30岁调入中国少年报社,34岁起担任“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二十多年来,她致力于对少年儿童及家长心理健康的研究。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帼建业标兵”等称号。卢勤:1948年生于北京,20岁赴吉林省插队;34岁起担任《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她个人撰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图书销售超过300万册。所著《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写给世纪父母》、《告诉孩子,你真棒!》等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 成员。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并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所著的《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她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称为“知心姐姐”。
坏习惯一个通病就是-----随心所欲,所以内心愿意这样。所以----
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为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林清玄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赵丽宏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顶碗少年》被列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他 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丰子恺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老舍 ”是他最常用的笔名。马晨明马晨明(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作品:《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藏戏》作品《藏戏》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30页(第七课) 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疑问句开头,引人入胜。权鹏飞权鹏飞,男,1970年11月23日出生,陕西白水县人。从事文学创作十五年来,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500余篇幅。曾获新疆第八届、第九届“新疆新闻奖”。2006年初,编辑出版的旅游画册《尼雅似梦•民丰如歌》在首届新疆外宣品评比中获三等奖。系列散文《和田的维吾尔》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一篇佳作。该篇散文先后收录于《2000当代散文精品》、被乌鲁木齐市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2008年正式入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新疆自建国以来仅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入选过国家语文课本,一个是解放初进疆的已故军旅老作家权宽浮,另一个就是权鹏飞,老少“权氏作家”入选全国课本现象被誉为“二权映月”。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李大钊的女儿。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几天。她在法庭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审问,说自己是最大的孩子。使在延安工作的大哥李葆华躲过了敌人的搜捕。王愿坚王愿坚(1929--1991.1.25)男,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报社编辑、记者。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毛泽东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何其芳何其芳,男,原名何永芳。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笛福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英语: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Daniel Defoe,英国小说家,现实主义者。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1660年出生于伦敦的商人家庭。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他在学习当牧师多年后,才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宗教生活,因此转而选择了经商。 他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间,他成了家,开始了养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还要养活妻子和六个孩子。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呆了不少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逊漂流记》。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虽然他的财富很多,却有损他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称英国 最不知名人士之一,擅长写讽刺小说。其交友不广阔,迪士尼、魏伟德、近二款,八八年、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其于1910年四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叶永烈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2月生,江苏宜兴人,汉族。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兼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党史党建学科规划评审组组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8年任中央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主讲教师。刘绍棠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本命年的回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称誉为“神童作家”。1958年被划成“右派(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今日,则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来称呼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并开除党籍。1979年恢复名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1997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于北京。黄蓓佳黄蓓佳,女。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分配至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1984年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副主席。翁嵌露《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罗广斌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王宏志1969年生于天津武清。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雍阳中学高级美术教师,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作品多取材花鸟草虫、小动物等内容,画作吸融赵佶,于照等前辈绘画特色,恪调清新淡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美展、获奖、结集并在报刊上发表。1998年花鸟作品获天津市参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最佳作品奖。2000年作品《春意盎然》,在天津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盘山杯》美展中获铜奖。2001年作品《春》入选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大展。2002年作品《春晖》入选延安文艺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4年作品《盛夏》获天津市参评全国第十三届群星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银奖。2005年,作品《月季》入选《中国书画小品展作品集》,并在天津市博会上展出。多幅作品选入《当代中国书画家扇面作品专集》、《中国书画小品展作品集》、《天津市首届花鸟画大展作品集》和《书画家》等。柏吉尔柏吉尔,德国作家 (1804~1882)Bruno H. Burdel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琥珀》。 《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孙云晓,男,1955年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1993年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热烈持久的教育大讨论,推动了教育改革。 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等。求你了,给我分吧!!!谢啦!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内心最原始的部分,是趋利避害的,有欲望的。人都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有的时候是和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相反的。我个人的意见是,也许好习惯舒服,但是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可是坏习惯符合人的惰性,所以你潜意识里有了斗争。你说的养成坏习惯,这种情况就说明惰性战胜了那种习惯带来的愉悦,或者说是你的惰性比你要摆脱这种不舒服的欲望大。比如你的一种坏习惯给你带来的是钻心的疼痛,相信所有人都会尽力摆脱的,因为你有摆脱这种痛苦的强烈欲望;但是如果一个坏习惯只会给你带来轻微的乏力,那么很多人就会任由其发展,这时候惰性就战胜了摆脱痛苦的欲望。一方面有可能是惰性比较大,另一种可能那种行为对你个人带来的愉悦还不足够大。所以很多好习惯是要刻意去养成的。不过如果某些习惯令你内心的愉悦的程度大于惰性的需求,那么你可能就会去养成这种习惯了。比如你觉得泡热水澡很舒服,那么就算要花些时间和力气去放洗澡水,去准备换洗衣物,那么你也还是会去做的。(当然,这个只是个例子,跟好坏习惯关系不大……)而一个习惯养成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种斗争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很多习惯在养成期间会中途放弃。等到一个习惯可以给你带来足够的获益或者让你足够的愉悦,加上你的生物钟习惯了这种习惯以后,习惯就可以算是养成了。这是我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帮到你~~
《文艺研究》审稿3个月没消息的原因:1、文艺研究属于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2、《文艺研究》创刊于1979年5月,是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期刊,是中国当代重要文艺理论刊物之一,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张庚、林元、王波云、柏柳先后任该刊主编。
6月28日 16:19 个人觉得,电脑学校是次要的,主要看你的实际能力,自学能力,多结交这方面的高手,多向人家学习,自己要具备一台电脑,方便练习和学习.英语不要很好,但也不能太差,英语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在编程领域,少走很多弯路. 学校是个环境,不是不重要,而是学校在好,你不学,也没人会避你学. 加上现在学电脑的人多了,有真本事才行,不然出来了,只有3角猫的工夫连网吧都不会要的(当然指的是比较大型的网吧) 刚出学校,我也什么都不会,跟着人家屁股后面,在网吧也呆过,没学到什么,后来有机会到了个电脑公司里,工资底,但学了很多,老板是个技术型的,原来在市区做主管的,很厉害,最佩服他了,虽然现在没在他那里做了,但是学的东西比我在学校几年的都多都实用. 路靠自己走,机会靠自己把握,做技术要胆大心细,不能急于求成,不会了还可以借助网络找资料问朋友嘛. 呵呵,罗嗦一大堆,祝你好运气
您的位置:首页 >> 考研院校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从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绘画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毛泽东同志1951年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题写院名算起,已有56年的历史。经过56年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具备了与国家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基本建制和学科设置以及相应的规模。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共有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曲艺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摄影艺术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创作研究中心、宗教艺术研究中心、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影视制作中心、录音录像制作中心、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书法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篆刻艺术研究中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美术材料与绘画修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动漫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专业研究中心和创作机构。有研究生院、文化艺术出版社、图书馆等3个专业机构,院刊为《文艺研究》杂志社,另主办有《美术观察》杂志社、《红楼梦学刊》杂志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中国文化》杂志社、《世界汉学》杂志社、《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传记文学》杂志社、《艺术评论》杂志社、《中国音乐学》杂志社和《中华文化画报》社,有《艺术科学通讯》编辑部、《戏曲研究》编辑部等12个杂志社、编辑部。在职人员近600人,其中在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各艺术门类专家学者180多人(离退休专家学者有300多人)。几十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曾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莱、吴晓邦、侯宝林、冯其庸、李希凡、周汝昌、陆梅林等,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56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级、部级、院级重点科研项目近300项,在艺术科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中国戏曲、中国音乐、中国美术、中国舞蹈、中国电影、文艺学等领域的史论研究方面,完成了一大批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话剧通史》、《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先进文化论》等等,为我国艺术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全国艺术科学高级研究机构的地位。在挖掘、抢救、保存民族优秀艺术遗产和文化传播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如经典民族乐曲《二泉映月》等一大批优秀艺术遗产正是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抢救,才得以流传于世。中国艺术研究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和研究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的世界性主要机构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公布的中国首批5家研究保护机构,全部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乐音响资料收藏,以其丰富性和民族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个列入名录的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承担着文化部委托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论证、评选工作,近年来已有效地建立起了规范的申报的论证评选机制,中国昆曲艺术与古琴艺术成功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单位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2001年和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先后成功地将中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第一批和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连续3年成功地召开了三届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大型课题《昆曲艺术大典》进入实质工作阶段,这是有史以来对分散的昆曲艺术遗存规模最大,最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保护、抢救、整理与研究活动。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还聘任了首批3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将高层次的科研力量同民间草根创作传统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个创举。继昆曲和古琴艺术之后,受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从近20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地申报为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外,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进行系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经过集体攻关,课题已完成初稿。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学科建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研究的基础。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在财政部、文化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立项达近百个科研课题。其中,2005年设立的重要课题有《中国艺术科学大系》、《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等,正在进行中的重要课题,除上述《昆曲艺术大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外,还有《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国当代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文化研究》、《中国宗教艺术基础数据库》、《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话剧艺术通史》等。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研究成绩十分显著,全年共发表出版学术专著60部、论文近400篇、评论147篇、学术报告44篇、文献资料13种,共计3400多万字。我院的学术成绩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05年底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向社会公示,在7个一等奖中,我院获得了4个,即《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华舞蹈图史》和《中国先进文化论》,在全部94个奖项中,我院获得了25个。在文化部首届科技创新奖评选中,我院申报的科技成果也获得了一等奖。另外,有不少学术成果获得其他部委和全国文联等的奖励。在科研论著和课题项目之外,学术讲座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日常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年各所举办讲座30多个。在各研究所举办的学术讲座基础上,自2004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高层学术论坛,邀请著名作家王蒙、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和著名文化学者刘梦溪,分别发表学术演讲,并与本院专家交流研讨。2005年,又延请国际著名数学大师、美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担任论坛主讲人,就数学与中国文学发表了卓越见解。将学术讲座制度化,有利于科研人员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同时也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建设的一个特色。研究生教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为首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止2005年仍是唯一的一家。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按照一级学科的学科设置要求,在原有的“戏剧戏曲学”、“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5个博士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全面完成了艺术学一级学科8个博士点建制的学科建设。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又出现重要进展,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都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同时,经教育部考察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2006级博士、硕士研究生,这对于提升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海外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其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形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完整地建构起研究生教育思想的框架,形成了以科研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学科密切互动,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倡专业精深,兼容博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点。作为综合性学术机构,改变单一艺术研究的发展途径,实现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努力实现的发展战略。为此,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成立了艺术创作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书法院等专门从事艺术创作的机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三场系列展览,分别是“南北山水·当代中国山水画学术交流展”、“南北人物·当代中国人物画学术交流展”和“南北花鸟·当代中国花鸟画学术交流展”。借助“南北”这种地域性的框架,这个系列展览以高屋建瓴的全国性的视野,展示了南方与北方的美术家彼此不同的眼光、体验、理念和风格,表现出相当宏阔的艺术抱负和学术内涵。此外,在中国画、书法和陶瓷艺术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多场个人作品展,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成果。对外交流是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外同行了解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积极开展与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美国、韩国、古巴、伊朗、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广泛交流,一些外国著名艺术家和著名学者应邀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参观访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团也对法兰西艺术院、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伊朗艺术研究院等海外知名艺术研究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考察。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考察团前往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进行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罗马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和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还组成学术考察团访问土耳其、埃及,考察了伊斯坦布尔大学艺术学院和开罗大学等,就现代艺术教育体制、培养方式、教育理念以及发展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同国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组织专家撰写了5卷本《澳门艺术从书》,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粉墨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展”,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的献礼。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将继续以学术科研为中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形成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争取早日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应该是从从1948年“三联”在香港组建起算起三联书店的前身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发行机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7月,创办人是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读书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创办人是李公朴、艾思奇、黄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创刊的《读书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为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徐雪寒、华应申等,前身是《中国农村》月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的生活、读书、新知三店合并。1948年10月三家书店全面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1949年3月,总管理处迁至北京。951年8月,三联书店并入人民出版社,仍保留“三联”名义出书,按需要出版“非马列”或“力图运用马列但还不纯熟”的著作。1954年4月,三联获中央批准有了自己的编辑室,下辖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地理等六个编辑组。1979年,《读书》杂志创办起。1986年1月1日,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80年代以来,出版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诱惑,书店始终保持三联版图书的品位和特色,同时对开拓和发展市场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成立了三联读书俱乐部,恢复了《读书》杂志和《生活周刊》,创办了《爱乐》杂志。自2003年年底以后,三联书店的运营出现了与“三联传统”不协调的声音,为了经济利益大量出版教材教辅图书,违反国家规定,以一号两刊形式发行《三联财经竞争力·人才与财富版》、《读书·中国公务员》两本杂志,与杂志原有的学术品位大相径庭。三联书店主要领导人的行为引起了公愤,众多员工为此联名起草公开信,表达了他们对“三联”现状及前景的忧虑。2004年3月一号两刊的违规操作及员工公开信经媒体报道后,三联风波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巨大震动。杨绛、陈乐民、许纪霖、葛兆光、陈平原、资中筠、邵燕祥等作家学者先后不约而同地写文章回忆老“三联”,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三联风波”的看法和关注。2004年4月,北京万圣书园、上海季风书园等全国42家民营书店联名递呈《致三联书店暨中国出版集团的公开信》,要求对三联书店总经理兼总编辑进行“弹劾”,此举引发了中国文化界的“三联保卫战”。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9月14日三联书店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正式宣布总编辑汪季贤调离,历时180天的“三联保卫战”宣告结束。
《爱乐》是古典音乐杂志《爱乐》杂志是中国大陆首屈一指的古典音乐刊物,创刊于1995年,汇集世界各大唱片公司最新唱片信息,提供权威的新唱片品评推荐,以最完备的资讯与最通俗易懂的解读,帮你寻求古典音乐入门捷径。
跟很多孩子一样,我是在歌声中成长的。小时候的儿歌,上学时的校园歌,长大后的流行歌。
每一段旋律都是一段记忆,快乐的,悲伤的,忧愁的,懵懂的。一个个音符把原本平淡的生活装点得绚烂缤纷。
真正的接触音乐是在十二岁那年,那是母亲送我的生日礼物——一把吉他,优雅的弧线,闪亮的琴弦,清脆的声音,当时可谓是爱不释手。
然而练琴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无数次的重复,让原本悦耳的音符,变得无比的乏味。但当我第一次完整的弹奏出一首乐曲时,手指的肿痛,烦躁的心情,全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终于明白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音乐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从乐理到流派;从演唱到作曲。音乐让我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从几十个观众的小演出,到几千观众的正式演出。音乐让我变得活拨开朗。从单一的模仿,到自己的创作。音乐又让我爱上了文学。每每我背着吉他,或是提着萨克斯在校园里走过,总会引来人们的侧目与赞赏。音乐让原本平凡的我变得不凡。
通过音乐我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在校园里,在草地上,都是些热爱音乐也热爱生活的人。我不曾像同龄的孩子一样沉溺于网络,因为我不曾空虚也不曾寂寞。在我的生活里始终有一些热爱音乐的人陪伴着我。阳春白雪,一叶知秋,我们一起体会,一起沉醉。
回首这一路走来,一直有音乐相伴。当我彷徨、困惑时,心中总是有一段旋律让我鼓起勇气。当我痛苦、愤恨时,总有一段旋律让我平和安静。当我欢喜、愉悦时,又有一段段旋律让快乐锦上添花。音乐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在音乐的影响下 数学月考成绩——92分,我知道了,心里很不开心。
我想哭,但又认为哭能解决什幺呢?回到家,心情糟糕的我,低着头,跑进自己的小屋里,像往常一样,一不开心就趴到床上,抱起娃娃,诉说自己的伤心事。似乎心里会好受些。
可是我和娃娃说着说着,不争气的眼泪像是拧开的水龙头,哗哗地流了出来,不过流的不是水,而是伤心的泪珠。 我边哭边抱着娃娃来到书桌前,拉开抽屉,看到了一个显眼的东西——mp3。
我拿了出来,想都没想,就听了起来。第一首《挥着翅膀的女孩》,听着那优美的旋律和那动听的声音,脸上的泪珠渐渐被我擦干净了。
我抱着娃娃,用眼睛瞪着它,撅起嘴巴,像是全世界的人都欠了我什么似的。这时,我听到了这一句“你曾经对我说,做勇敢的女孩。”
“我不会孤单,因为你都在。”想到了自己,不要为一点儿小挫折,就哭鼻子。
应该用一颗勇敢的心,坚强的去面对,不要把头低下来,我要把头抬起来,告诉自己和别人,我不比别人差!更何况,我的身边还有无数的朋友和亲人对我的支持,我又怎么会孤单?我又为何会孤单?尤其是我的妈妈,她经常教导我:“要想赢了别人,必须要先战胜自己。”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好多了,撅着的小嘴巴好像累了,也不再撅了,眼泪在我的眼睛里消失的无影无踪,要想现在从我的脸上找到伤心和不快乐,是不可能的了。
我的脸从乌云密布到大雨飘飘,就因为一首歌,让“天空”晴了下来,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我对着娃娃开心的笑了,毕竟,微笑是快乐的源泉,懂得笑的人才会拥有快乐!我的坏心情是音乐带走的,我的好心情也是音乐带来的。
所以,我喜欢音乐。
在音乐的影响下
数学月考成绩——92分,我知道了,心里很不开心。我想哭,但又认为哭能解决什幺呢?回到家,心情糟糕的我,低着头,跑进自己的小屋里,像往常一样,一不开心就趴到床上,抱起娃娃,诉说自己的伤心事。似乎心里会好受些。可是我和娃娃说着说着,不争气的眼泪像是拧开的水龙头,哗哗地流了出来,不过流的不是水,而是伤心的泪珠。
我边哭边抱着娃娃来到书桌前,拉开抽屉,看到了一个显眼的东西——mp3。我拿了出来,想都没想,就听了起来。第一首《挥着翅膀的女孩》,听着那优美的旋律和那动听的声音,脸上的泪珠渐渐被我擦干净了。我抱着娃娃,用眼睛瞪着它,撅起嘴巴,像是全世界的人都欠了我什么似的。这时,我听到了这一句“你曾经对我说,做勇敢的女孩。”“我不会孤单,因为你都在。”想到了自己,不要为一点儿小挫折,就哭鼻子。应该用一颗勇敢的心,坚强的去面对,不要把头低下来,我要把头抬起来,告诉自己和别人,我不比别人差!更何况,我的身边还有无数的朋友和亲人对我的支持,我又怎么会孤单?我又为何会孤单?尤其是我的妈妈,她经常教导我:“要想赢了别人,必须要先战胜自己。”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好多了,撅着的小嘴巴好像累了,也不再撅了,眼泪在我的眼睛里消失的无影无踪,要想现在从我的脸上找到伤心和不快乐,是不可能的了。
我的脸从乌云密布到大雨飘飘,就因为一首歌,让“天空”晴了下来,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我对着娃娃开心的笑了,毕竟,微笑是快乐的源泉,懂得笑的人才会拥有快乐!我的坏心情是音乐带走的,我的好心情也是音乐带来的。所以,我喜欢音乐!
大概是1974年或1975年,“文革”进入后期,生活在越来越深的压抑和平庸里,一成不变地继续着。
我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去打篮球,上化学或者物理课时在操场上游荡,无拘无束。然而课堂让我感到厌倦之后,我又开始厌倦自己的自由了,我感到了无聊,我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
这时候我发现了音乐,准确的说法是我发现了简谱,于是在像数学课一样无聊的音乐课里,我获得了生活的乐趣, *** 回来了,我开始作曲了。应该说,我并不是被音乐迷住了,我在音乐课上学唱的都是我已经听了十来年的歌,从《东方红》到革命现代京剧,我熟悉了那些旋律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甚至都能够看见里面的灰尘和阳光照耀着的情景,它们不会吸引我,只会让我感到头疼。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被简谱控制住了,仿佛里面伸出来一只手,紧紧抓住了我的目光。当然,这是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音乐老师在黑板前弹奏着风琴,其实没有几个学生会去注意他,音乐课也和其他课一样,整个教室就像是庙会,有学生在进进出出,另外一些学生不是坐在桌子上,就是背对着黑板与后排的同学聊天。
就是在这样的情景里面,我被简谱迷住了,而不是被音乐迷住。我丝毫没有去学习这些简谱的想法,直接就是利用它们的形状开始了我的音乐写作,这肯定是我一生里唯一的一次音乐写作。
我记得我曾经将鲁迅的《狂人日记》谱写成音乐,我的做法是先将鲁迅的作品抄写在一本新的作业簿上,然后将简谱里的各种音符胡乱写在上面,我差不多写下了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首歌,而且是一首无人能够演奏、也无人有幸聆听的歌。这项工程消耗了我几天的热情,接下去我又将语文课本里其他的一些内容也打发进了音乐的简谱,我在那个时期的巅峰之作是将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也都谱写成了歌曲。
然后,那本作业簿写满了,我也写累了。这时候我对音乐的简谱仍然是一无所知,虽然我已经暗暗拥有了整整一本作业簿的音乐作品,而且为此自豪,可是我朝着音乐的方向没有跨出半步,我不知道自己胡乱写上去的乐谱会出现什么样的声音,只是觉得看上去很像是一首歌,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此后,差不多有18年的时间,我不再关心音乐,只是偶尔在街头站立一会儿,听上一段正在流行的歌曲,或者是经过某个舞厅时,顺便听听里面的舞曲。1983年,我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作,当然这一次没有使用简谱,而是语言,我像一个作家那样地写作了,然后像一个作家那样地发表和出版自己的写作,并且以此为生。
在我15岁的时候,音乐以简谱的方式迷惑了我,到我33岁那一年,音乐真的来到了。我心想:是生活给了我音乐。
生活首先要求我给自己买一套音响,那是在1993年的冬天,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缺少一套音响,几天以后,我就将自己组合的音响搬回家。那是由美国的音箱和英国的功放以及飞利浦的CD机组织起来的,卡座是日本的,这套像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音响就这样进驻我的生活了。
接着,CD唱片源源不断地来到了,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买进了差不多有400张的CD。我的朋友朱伟是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我购买CD的指导老师,那时候他刚离开《人民文学》,去三联书店主编《爱乐》杂志,他几乎熟悉北京所有的唱片商店,而且精通唱片的品质。我最早买下的20来张CD就是他的作为。
那是在北新桥的一家唱片店,他沿着柜台走过去,查看着版本不同的CD,我跟在他的身后,他不断地从柜子上抽出CD递给我,走了一圈后,他回头看看我手里捧着的一堆CD问我:“今天差不多了吧?”我说:“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去付了钱。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迅猛地热爱上音乐,本来我只是想附庸风雅,让音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然后在朋友们谈论 *** 的时候,我也可以凑上去议论一下肖邦,或者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语说上几句卡拉扬。然而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似的来到了我的内心,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同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愿意接受风雪的降临,接受一切所能抵达的事物,让它们都渗透进来,而且消化它们。
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
然后,音乐开始影响我的写作了,确切的说法是我注意到了音乐的叙述,我开始思考巴托克的方法和梅西安的方法,在他们的作品里,我可以更为直接地去理解艺术的民间性和现代性,接着一路向前,抵达时间的深处,路过贝多芬和莫扎特,路过亨德尔和蒙特威尔弟,来到了巴赫的门口。从巴赫开始,我的理解又走了回来。
多少年过去了,巴赫仍然生机勃勃,他成为了巴洛克时代的骄傲,也成为了所有时代的骄傲。此后不久,我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里听到了叙述中“轻”的。
余华以小说家闻名,实际上他的散文随笔也得也很好,甚至对于我而言,那些简练清楚的文字里透露出个人的喜好与情愫更让我记忆深刻。
我读过百感交集的路程,对余华阅读的经历和深切入骨的感受,羡慕不已。他用简练的文字将一个个阅读的故事、体验清楚表达出来,那些艺术的、美丽的、温情的体验感受,不正我辈一直渴望得到吗?写自己的体验,也能写得如同小品一般亲切动人,其间风味颇有古代读书人深知三味的风流潇洒。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这个题目让我响起了尼采对音乐的推崇。在尼采心中,音乐不诉诸于人的口舌与理性,而是由听觉和感性直接向人类展示世界的精神,本身来自于不可测度的自然神秘。
在尼采那里,音乐无疑是最接近真理的艺术。余华在倾听音乐,在听音乐自我诉说的故事,在领会其中的精神,这些表明了余华的音乐敏感与艺术天赋。
有的时候,艺术家们比哲学家们更接近真理,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神秘主义。 余华写他的经验,我们阅读,却又得到另外一重享受,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可以感受到好东西,但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清晰而又美丽的传达给他人的确实极少,这便是艺术家的本质所在。
我曾经听过欧洲古典音乐,但却难以感受到什么,但在余华的叙述中,我却似乎由他的感受而能领会到一些音乐的美来,这不能不说是文字的奇迹,也不能不说是余华的厉害。
Music could be created in any place when you have inspiration. At most times, we enjoy music like symphonic music. Even pop music, there is needn't to understand what are they wanting to tell us. We just need to hear it carefully. Therefore, music shouldn't have national boundaries.
According to my personal experience, music has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our life. When we are in a blue mood, we could listen to some foreigner song. Such as, My Love, the Funeral of Hearts and Close to the flame etc. The music is that we needn't to realize what are they singing. When you listen to their rhythm and style, you will feel your heart be touched and shake in a blue mood. Then,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and acquire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music could promote society develop. As everyone knows, KFC and Mcdonald's are popular in China, as well as,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delight me so much as having a hamburger in these store.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s and other details. The foremost reason first one is convenience. Second is save time. The third is delicious. However, the detail is also essential for the fast-food store. Music is one of them. The music rhythm is factor that if they play a *** ooth music, the customer will find the taste of food better. If the store plays a rapid pace of music, people will eat their food more speedily when the store is rush time. That will provide more desk and table for client to available.
Music has mor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us around that I was not mentioned. In a word, music helps country and people more good than harm.
我感受的了音乐的魅力
谈起音乐,我总会有许多灵感翻涌而出,我觉得,音乐就像是沐浴我心灵的阳光,带给我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同样,我的生命因音乐而变得精彩。
我的成长一路与音乐相伴。从五岁开始,我走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懵懵懂懂与音乐的碰撞之中,我爱上了音乐。知道后来在校合唱队中的伴奏,再到今天与音乐的十年相伴,可以说,在我成长的路上,除了学习,最大的乐趣就是音乐。
我心目中的音乐大师只有一位,他就是——贝多芬,在他的音乐中,我体会到了音乐的灵魂。每当我烦恼时,我总是会放一首贝多芬的《田园》,就好像自己只身于麦浪之中,田间的和风吹过,飘来阵阵麦香,在音符之中,我将所有烦恼抛与脑后,感受到的只有音乐那独特的美丽。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的耳边就会会想起贝多芬的《命运》,想一想他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喉咙,战胜重重困难,谱下这曲壮丽辉煌的篇章时,我的心中就顿时充满了力量,所有的退却、害怕都不复存在。在大师贝多芬的影响下,我领略到的不仅是音乐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意义
学习音乐的道路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与音乐相伴的日子里,我细细的品味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感悟着音乐教会我的每一样东西,坚持、信心、欣赏、挑战……..我觉得,音乐它本身就是以为大师,而音乐的魅力,就是这位大师的人格魅力。
可是如今,因为紧张的学习压力,我不得不放弃了音乐的学习之路。我轻轻将手指游离在黑白琴键上,恋恋不舍的合上了琴盖。但我相信,告别不代表放弃,音乐依然是我的最爱,我的生命依然离不开音乐。
感谢音乐,感谢音乐的美丽,感谢音乐带给我的感悟。当我再次拿笔,用心写下 音乐 二字时,我发现,那些音乐的魅力足矣成为我一声的财富。
影响
有一个老师,我至今都无法忘记,他给了我不仅仅是知识,还启蒙了我幼时荒芜的精神家园。那时的我,是个懵懂无知的又渴望一片新天地但找不着方向的青涩少年。
他来了,教我们物理、音乐、美术,这是个多才多艺的中年人,有着极深的文学和艺术功底。音乐课,他给我们讲李煜的《虞美人》、《梁祝》、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老师是个至情至性的人,常常讲着讲着,声音嘶哑哽咽、眼中泪光闪闪。上他的课时,我们这群山野村孩,一改往日的疯疯癫癫和无心无肺,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一个从未涉足的新天地,追随着老师的脉胳,或悲或喜,或哭或笑,那是怎样的一个天地!既有明媚温暖的阳光和五彩斑瓓的鲜花,又有如薄暮的悲凉之秋和风霜刀剑严相逼的酷冬,在这里,我第一次懂得了悲剧的震撼力远远大于喜剧带给人的 *** ,第一次看见了爱情的身影,第一次和忧郁擦肩而过……尽管是影影绰绰,但我已是初见端倪了。
美术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吴道子、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他并不给我们讲过多的绘画技巧,而是更多的介绍这些名家的生平,从其成就剖析其人生,从其性格总结其命运。这对于一群处于混沌蒙昧心智完全未开启的少年来说,是怎样地惊心动魄!如一声声霹雳炸开了少年们被泥土杂草包裹的心灵,照射的不仅仅是暖煦、还有从未历练过的哀伤、无奈……让少年们久久不能平静,那被人生百味惊动的心潮涓涓流淌……
老师只教了我一年,我就外出升学了。五年后的今天,在火车站,我意外地遇见了当年的老师,老师已明显地呈现了老态。我没有上前和老师打招呼,因为我看到了老师是那样的孱弱和龙钟,与当年的成熟潇洒判若两人,而当年的老师是怎样一个要强的人。但我又不忍心看到老师拎着那么个沉重的大包,我走上前,低下头对他说:“大叔,我帮你拿包。”老师弯着微驼的背,一迭声的谢谢,那个包确实很沉很沉……在那一瞬间,我的泪夺眶而出。
这个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至今还不知道那有限的几节音乐美术课,会改变一个少年的人生,并在其记忆长河,如一粒煜煜生辉的珍珠,永远迸发眩目的光芒,指引着其前进的方向……
国内大部分音乐学院都有他们的学报期刊,另外还有一些大型出版社的音乐杂志,比如三联的《爱乐》,(音乐爱好者),(音乐艺术),(小演奏家)之类;我个人看得比较多的(钢琴艺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周广仁主编: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