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贾平凹散文论文的国内研究

贾平凹散文论文的国内研究

发布时间:

贾平凹散文论文的国内研究

近两年时间里,52岁的贾平凹一直呆在家里写他的长篇小说。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正在修改第三稿的贾平凹拒绝透露它的书名。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个长篇小说在精神上和《浮躁》有些关系,只不过它写的是近20年来中国大地上的变化和生活在大地上人们的生活变迁。” 4月上旬的一天,在病中的贾平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陪伴着我们聊天的,除了我们周围的奇石、陶罐、字画、拓片、佛像,还有几张狐狸皮和老虎皮。 因为一篇在报纸上发表的新版《废都》序言,不愿意显山露水的贾平凹又一次被迫出现在公众面前。这部当年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小说从出版到现在已有十年了。 继获得法国文学三大奖之一的女评委奖以后,2003年,《废都》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 我们回不去了 记者:听说你又在写长篇小说,快要收尾了吧? 贾平凹:这是一部写近20年农村变化的长篇小说,主要是写乡下的一些事情,写现在农村为什么大量的农民离开、写农民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这样一个事情。现在已经写到第3稿了,写法和前几部小说也不一样,向现实生活贴近,原来我没有写过第3稿的,最多在第2稿上改就完成了。 记者:又是农村,它和早期的《商州》系列小说有什么不同呢? 贾平凹:我早期的《商州》主要写的是那里在80年代初的美好乡村生活。那个时候农村是安静、美好的,民风纯朴,生活过得不是特别好,但是自得其乐。 我20岁以前,从农村走过来的,确实是很憎恨农村的那种生活,原来贫困的日子,农村那种现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又很留恋,对故乡又恨又爱的。就是这种复杂感情…… 人虽然那时候活得很艰难,但是,在艰难和贫穷的生活里也有美好和快乐。我父亲教书,母亲是农民,尽管进城多年,但是农村一直是我心里最软弱的一部分。现在农村和以前不一样了,基本上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原来自给自足、安静的生活是过不成了。农民渐渐离开了土地,消失在远方的城市。这些年,看着城市化进来了,现代化进来了,工厂也来了,污染也有了,森林也没有了。 像以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彻底消失了,从老房子里搬到了水泥盖的新房里,环境也在改变着:农村快没有人了,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去了城市,盖好了大房丢在老家,只剩下老弱病残和还在上学的孩子留在农村。 在这部小说里,我想完整描述20年的中国农村生活的变化。 记者:我们能够回去吗? 贾平凹:现在不可能再回去了,中国只能走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我们对此无可奈何,农民还是苦。面对那么多的问题,毫无办法,我只能把它记录下来,这是很辛酸的一件事。 记者:你好像有意识在调整自己,离现实越来越近了。 贾平凹:这一次我想离现实更近些。通过不断的写作,我一直在调整着我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亲近那些与我们灵魂相伴的文字。现实生活也是我在小说里一直在表现的内容,这么多年在我的创作中,我一直在坚持描写现实社会生活,试图反映这个时代的真正面貌。因为不管你小说怎么写,你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的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大背景,作家无法回避这一点。我对这个时代现实的立场和忧患,都体现在我的作品中了。今天我们除了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外,灵魂还需要着什么? 记者:在创作上你一步一步退回到了你自己的故乡“商州”,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写城市的失败而作出的选择? 贾平凹:我承认我对城市生活不如我对农村生活了解多。但是我所描写的城市西安,在中国也算是一个大城市了,它和北京、上海都不一样,它更加接近于乡村,我熟悉的城市人大多数都是一些从乡村来到城市这一阶层的人。比如在《废都》、《白夜》里写的也是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漂泊的人,《土门》写的是在城市和农村交界的地方。我虽然写农村,但是我总是在写城市人记忆中的农村人。这个城市不是现代化特别浓重的城市,西安和别的城市比较起来,农村气息还比较重,我生活的环境就是这么一个范围。 现在我在创作上重新返回商州,并不是我写城市不成功、接受了别人的批评,重新回到自己得心应手的领域,完全不是这样。我写作主要是根据题材的需要,一写到狼,你就必然得回到农村,城市不可能产生狼,也许我下一部作品就会写到城市了。即使是返回,也是螺旋式的返回,而不像以前那么直接。 记者:中国作家的生命力都比较弱,很多作家一旦写出成名作,就再也写不出超越自己的作品了。但是你在这一点上却做得很好,你有什么心得? 贾平凹:确实如此。与外国作家相比较,中国作家的文学生命力相对比较短,到底是啥原因我也搞不懂。每个作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生命力尽量延长一些。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该干些啥,咱也不合适搞行政,或者开会作报告,那也不是我的本行。作家就是作家,得写自己的作品。尽管我现在当上了官,但是我能够不参加的活动我就不去,这些热闹事情热闹活动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意思。这又不是我的本行,我也不要什么政绩。我不写字我不舒服,而且这么多年,写作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别的东西取代不了的欢乐。我50岁的人了,名利啊都看得淡了,现在如果说我对文学还有什么奢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满意,别人的反应能够肯定自己的作品,这就心满意足了,我相信把作品写好,是不会被埋没的。 稿费,只给了4万 记者:有评论认为,对于过去的1990年代,《废都》应该是最好的读本,它深刻写出了那个时代文化人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处境中真实的精神状态。 贾平凹:十年以后,现在还有人在反对《废都》,但是人比当年少多了。肯定的人多了,我走到哪里去,现在还有人跟我说《废都》的,但是也没有法子。 当年问题的焦点主要在性上,很容易就把你打倒在地;当时也有人说格调太灰,但是现在没有人说性了,因为现在超过它写性说爱的作品太多了。在这个作品里,我想写出当时京城那批知识分子那种悲观、失望、绝望,说到底就是写了一批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仰以后,知识分子的一种混浊的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它写得非常好,我觉得很真实很深入的表现出那个时期人的一种苦闷的心理。 记者:因为这本书,你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因为这本书,你被很多评论认为堕落了,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贾平凹:它带给我个人的灾难是最多的,也因为它,扩大了我的读者群。比起畅销书作家,我更希望成为长销书作家,喜欢我的作品的人说好得不得了,不喜欢的人骂得一塌糊涂。随着年龄增长,我对于外界的评价心态平和多了,说好的或者说不好的,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写作。 记者:这部小说据说现在有盗版两千万册,你拿了多少版税呢? 贾平凹:发表和出版小说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稿费只给了我4万元。出事以后,我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记者:你怎么会去江浙锻炼的呢? 贾平凹:过了几年,在中国作协建议下,中宣部、中组部安排,他们希望我写写中国的改革形势,当时要求我去南方看看,选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集体致富地,华西村;我去了那里以后挂职副书记,对那里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提出来想到各地走走,不愿意呆在一个地方,当时我想的是我从来没有到过浙江、江苏,一点也不了解,既然来了应该大体上把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了解一遍,那段时间我把大部分地方都走了一遍,收获特别大。 这时期我没有写一部改革题材的小说,而是写了《华西村日记》,出了一本书。 记者:你近些年在国外经常获奖,在国内拿的奖反而不如以前多了,你对获奖有什么看法?国外的奖项对你是不是有误读? 贾平凹:当然,获奖总是代表一种肯定,我这几年没有获国内奖,从心里看也想得(奖)。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咱得不上,咱也没有更多的怨言。不是说我得上了就赞扬人家,也不是说我得不上我就骂人家。对写作而言,好像是用不着这些东西。咱保持平静的心态,得不上继续写,得了奖,也继续写。至于国内的奖和国外的奖有什么不同,我没有什么意见。他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我的作品,我也不知道,因为咱不懂外语,他们读的我的作品也不是中文,而是翻译的外国文字。 那是我的声音 记者:作为《美文》主编,你对现在年轻人的文学状态有什么看法? 贾平凹:现在的写作面貌变化非常大,越来越多元化,每一茬作家风格都不同,层出不穷,十年为一个阶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面貌。 韩东、邱华栋、棉棉、卫慧这些年轻人的作品我都看过,更加年轻的一些作家,像韩寒、郭敬明这些少年作家的作品我没看过,他们笔下的生活是我不了解的,也是我不理解的,我看报纸上报道过,因为我看的主要是一些文学杂志上的作品,了解一下文学的发展情况。 记者:对那些少年作家出版热怎么看? 贾平凹: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出版书了,还有一些七岁八岁的孩子也出版书了,我想我那么小的时候,啥也不懂。 加上我一直在写这个长篇小说,也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东西,任何活动也不参加,有时候,收到了文学杂志,会翻翻看看。看书少了。 记者:你的写作好像在《废都》以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叙述方式,像以前,一提起你的作品,大家就会说想到孙犁或者是明清小说、魏晋小品文,能够捕捉到你作品背后的影子。现在你的作品摆在大家面前,大家反而不会说话了,对评论家构成了某种智力上的挑战,你的这种努力是基于哪些考虑? 贾平凹:现在我确实遇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有好多评论家对我说,你那个作品不好说。我看我以前的作品都不满意,无论它曾经给我带来过多么高的评价。因为那些作品基本上还处在一个模仿的阶段、试验阶段,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样的作品,那个时候,我的写作还没有进入到职业写作的阶段。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着自由自在的写作方式,我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说,我的这种努力得益于我的小说观念和对小说看法的改变,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哪怕它不好,那也是我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声音。 记者:你现在散文随笔写得少了,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也写得少多了,给别人写跋写字画画也少了,你是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全部交给长篇小说了? 贾平凹:我觉得写长篇小说能够兼顾好多东西,散文随笔毕竟包括不了更多东西,趁现在我年纪还可以,精力也旺盛的时候多写一些长一点的东西,因为小的东西写得太多吧,有时候浪费了你的才华,耗了你的精力。从这一点考虑吧,有时候在写长篇小说完了以后,时常歇一歇的时候顺手写一写小文章吧。我现在画画写字纯粹是一种商业行为了,主要是养家糊口的东西了。 记者:刚才你说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写作,那么有很多人说你在写《废都》之前,是处在一个高峰期,而在《废都》以后,你的作品就不如以前了,但是也有人说你现在才进入高峰期,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还能够保持几年的状态? 贾平凹:别人那么看,我自己倒不以为然,搞写作吧,谁也估计不来,因为当时《废都》出来以后,很多批评文章把我骂得很难听,说我江郎才尽,写不出东西了。但是自己的感觉吧,还能够写一些作品。别人说了你肯定不舒服,但是自己也不因此而灰心丧气,慢慢写就是了,具体能够写得怎么样,那我也不知道。到底现在是高峰,还是低谷,也不管它了,回家写就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作家写一辈子,不管出现哪种情况,分几个阶段都很正常,尤其他写什么作品,能够写成什么样子,我觉得都有宿命的因素在里头。

散文有大美

——贾平凹散文整体导读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后改称“平凹”,中国当代着名作家。贾平凹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黄土高原、西北地域动人的山水草木、浓厚的乡土文化、淳朴的生活方式对他的一言一行皆有深远的影响。即便他以后身处城市多年,创作笔触仍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笔触间流露出浓浓的乡音乡情(如本书中的《商州又录》《五味巷》)。可以说,有了西北黄土地的滋养和润泽,贾平凹的散文才显得厚重大气。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贾平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创作实践者更是一位有影响的散文理论的创立者。他从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和主编《美文》杂志的编辑实践出发,深感散文题材越写越窄,写作路数越来越模式化的弊端,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他在阐述这个概念的时候称:“‘大散文’讲究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它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写大题材,要大篇幅。”具体是指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感,有生活真实;同时,散文的题材要拓宽,什么都可以写入散文。而在创作手法上,散文亦应转益多师、为我所用。贾平凹“大散文”写作观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散文创作内容偏浅、情感偏轻、境界偏小的趋向,是一种反拨,也引发了文坛的相关争论。

引用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郜元宝先生的话来做一个总结:无论对于时时反顾的隐秘沉沦的民间世界,还是对于时时瞻望的时代精神,贾平凹都十分认真,刻意的虚伪做作与他无缘,因此他的作品蓄积着当代中国丰富的精神文化信息,不管怎样,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才气的值得尊敬的作家。

我们不妨从这本书的目录看起。所选二十二篇文章,分为三类。三类的标题分别是:“生活与记事”、“人物与精神”、“风物与民俗”。

“生活与记事”所选七篇,大体为贾平凹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其中不乏对幼时艰难的家庭生活的回忆(《纺车声声》),对幼时美好的人和事的回忆(《我的小学》《风筝》《月迹》《月鉴》),对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的回忆(《祭父》《六棵树》)。散文是纪实的,作家又总是从写自己开始的,所以这一类从内容来说,可以看作是贾平凹的自述类文章,独立成篇固然可看,纵向观照,又成作家的生长编年史和精神发展史。在这一辑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艰苦的生活条件对作家的磨炼,我们可以看到慈爱的母亲怎么逼迫他幼时读书才不至于辍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于艰难时代中仍然无悔地追求美和真。

“人物与精神”所选五篇,前三篇可以看作是前一辑内容的延续:《初人四记》记叙了贾平凹少年时期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状貌,这不也是“生活”的内容吗?当然侧重点在人。《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写自己从小到大,特别是大学以来,是如何一步步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无悔跋涉的,这和《纺车声声》、《我的小学》在时间线上不是一脉相承吗?《我不是个好儿子》和《祭父》在内容上堪称姐妹篇,是对自己母亲一生的深情回忆。这三篇确实可以归入“人物”,可同时也都是“生活”——这提醒我们,叙事类的文章,写人和叙事应该是统一的、融合的。这一辑的最后两篇的内容,用“人物和精神”来概括,才名至实归。这两篇的笔法不同于普通的写人文章,它们采用了类型化的手法,点面结合,努力勾勒某一类人的特点,笔触却并不粗放,反而细致富于个性;又在对这类人的刻画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和社会的变迁,这确实是既有“人”,也有“精神”。

“风物与民俗”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贾平凹“商州系列”的散文这是极富地域风情和生活体验的写作。《商州又录》就如作者所说,写的是陕西省商洛市(即作者的家乡)的“山光水色、人情风俗”,而下面几篇或长或短的文章,即使只看标题(《陕西小吃小识录》《吃面》《茶事》),也可看出端倪,无非是陕西一带的吃喝玩乐、世俗生活。对比前两辑,我们可以发现,自述类的散文,是对自己生活的回忆和梳理,这是从作家个人的内部视角出发而兼及对外部环境的叙写;“人物与精神”的后两篇,作者的视角已经由内而外,试图突破个体,写出某个人群的特征和他们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到了“风物与民俗”里,贾平凹可以说在出入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既有对外在山水民俗的细致刻画,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而存在;同时又有对世俗生活和民情风俗的切实体验,以一个体验者的身份而存在。两者糅合,才是贾平凹所谓“大散文”应有的视域:“写大的境界,追求雄沉,追求博大感情;拓宽写作范围,让社会生活进来,让历史进来。继承古典散文大而化之的传统,吸收域外散文的哲理和思辨。”

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以后,我们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来看一看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布封说:“风格即人”这句简短的箴言可以看作我们读文学作品的重要圭臬。文学是表现人的,不仅在内容上如此,在艺术风格上更是明白可见作家的性格、阅历、品味、兴趣。我们不妨通过这本散文选集窥得一个立体的贾平凹。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贾平凹散文的文体特点,在这里可以概括为继承和创新并重。

贾平凹提出“大散文”的概念,他说“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这虽然是自由而灵活的散文创作观,但却并不意味着贾平凹的散文是不讲规矩和章法的。相反,他的散文在中国古典散文写作中吸收了诸多营养,在文体选择层面尤其如此。比如,《我的小学》《祭父》《我不是个好儿子》这样的文章,就是吸收了中国古代散文中人物传记类或行状类的文章,回忆叙写身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其文细节生动、情真意切。《祭父》这篇文章的标题,更让我们联想到古代文学史中的诸多着名的祭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再如《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此文以书信为体例,一则确实是致远方小妹的挂念劝诫之意的合适文体,一则是有意摹古。中国古代散文中,尺牍占有重要比例。这种私人场合(与亲朋)交往的文字媒介,常常真情流露,无所顾忌。贾平凹此文,从拟题到文字书写,都在向古人书信致敬。再如本书“风物与民俗”中的系列文章,如《河南巷小识》《陕西小吃小识录》,倡导“大散文”者落笔却不回避其“小”,这样的文体明显可以从众多的古代笔记中找到:一物一记,点到为止,绝无多言。

当然,贾平凹的散文文体,除了上述继承之外,还有一些仅仅借用评述言辞、文学史知识是无法归类、总结和指称的。比如他的代表作《商州又录》,往简单了说,可以说这是十一篇散文的组合。但是往细处看,却又发现如此判定仍嫌粗疏。比如,一二篇可以看作写景散文,三、四、五、六写人,都是常规笔调;但“八”忽然写了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采药老人,飞鸿雪泥,余音袅袅,直如前人笔记小说;回看“六”,又和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何其相似乃尔,可以看作是翻写外国小说的商州散文。难怪很多论者,对“商州”系列的文章究竟是小说还是散文争论不休。其实,这正是贾平凹散文的高明之处,在这里,他的创作不刻意讲究文体规范,却又幻化无迹,借用多种文体,从而打散文体带来的束缚,扩大了散文写作的疆域。他在《商州又录》的小序里说“我更不知道这算什么样文体”时,一定是得意多于困惑的。

其次,贾平凹的散文有着多样的语言风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他首要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清新优美与质朴浑厚并重。《月迹》里写月亮,看上去几乎是孩童的稚拙语调:“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用了多处叠词,并不刻意加上富丽的词藻,一派天真浑成,骨子里却是精心写作的态度,把月亮的纯净优美写到十分,语言本身也不带一点尘滓味道。这样的语言,在《月鉴》《风筝》等描写作者儿童时代、少年时代的文章里有多处体现,大家阅读的时候可以好好品味。”

贾平凹的散文,尽可能遴选质朴平易、亲切自然的文字来写人状物,文章自有一种厚度。《商州又录》的好几篇开头,都是平白如话“这个冬天里,雪总是下着”、“西风一吹,柴门就掩了”、“秋天里,什么都成熟了”,写得自然又随便,但下文语言描写的奇崛处,却往往与之相映衬(枯死的是软弱,柯枝僵硬……满山树的柯枝,使它分不清哪一丛是老鹿的角),质朴的词句里,可见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宽广博大的人文视野。

但是,贾平凹的语言,也有贴近乡土人情、不避俚俗但求真切的那一面,比如《六棵树》里对于秃子的体征和言行的纯自然主义的描写既可说是优点,也可能被评论家诟病。

除此之外,贾平凹尚有夸张、幽默、风趣甚至略带荒诞的语言风格,使得我们在读完某些篇章之后莞尔一笑,乃至捧腹大笑。在这本书里,此种语言风格集中体现在《闲人》和《弈人》这两篇,作者简直是通过这两类人,写出了社会的一幕幕活剧!“闲人一气吃下一百二十串羊肉串,喝下十瓶啤酒”,离生活尚不远;“将老子端起来”,使其知道儿子的存在,有点离经叛道;为了逃避寂寞,挂在钟楼上自杀,“而且报话的大钟是每一小时要长鸣一次”。这样的了结生命的方法,已经远超常态,做了文学的变形,显示出属于哲学的荒诞意味,在读者的瞠目结舌、啼笑皆非之中,显现出作者非凡的文字表现力。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贾平凹的散文,善于取譬设喻、随物赋形贯穿他多篇散文的几个重要意象,值得我们细细把玩咀嚼。

值得注意的意象之一是贾平凹散文中的“月”。“月”本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文学意象,其意义指称如故乡、团圆、相思、亲情等,前人之述备矣。但是贾平凹在《月迹》这篇笔调近乎透明的散文里,居然用最为童稚的笔调,写出了“月”之新意!如果要概括的话,那就是妹妹的一句话:“月亮是个好。”这么简单似涂鸦的话语,却又总结、提炼、升华了月之意象的几乎所有古典语义,还在新时代下(此文写于1980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诚哉!此文、此句不由让人回想起鲁迅当年所写的同样是简单稚拙的《好的故事》。我们甚至可以说,从这篇纯净的文字中,从月亮意义的重构中,已经可以初窥贾平凹的日后大散文观的雏形,比如对古典的继承和再创造。同理,《月鉴》中的月之内涵,大家也可以细细品味。

值得注意的意象之二是贾平凹散文中的“山水”。这在本书《商州又录》里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可作如下几个层面的解读。其一是自然山水风光之美,这在《商州又录》一二篇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其二是人活动的背景,如第三篇写“女人从窗子里往外看,对面的山头上,孩子的爹正在那里犁地。一排儿五个山头上,山头上都是地”,写的是山里人家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环境里。其三是“山水”和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成为人的生命的见证、延续和归宿。如第六篇写一个山里男人艰难地等待他的儿子出生,最后一句话是“又一个山里人”;第九篇写“在水里钻了一生,死了却都要到山顶上去”的山里人,写在这同时妊娠的女人祈祷儿子顺利产下,“咱山上河里总盼着一个劳动力啊!”,到了这一层,山水有灵,即是人生。

还有一些意象,虽然不像以上所提那样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里具有整一性和连贯性,可也在文中或为线索,或有寄托,如纺车、风筝、台阶,都值得单独拿出来想一想。

在对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了以上总结之后,我们最后谈谈该如何结合他散文的特点进行阅读。

一、长短拾取。贾平凹的散文长短皆宜且好写长文。这里短文不赘,单说长文。大家一定要学会“长文短读”,如果是组合式的(如《商州又录》),就先概括每一篇的含义,再看看篇与篇之间的关联为何;如果是单篇的,一定要注意节与节之间的“经脉关联”,甚至可以先采用速读、跳读的手法把握此篇的整体写作方向和脉络,再走向局部细品长文其实并不难读,适当的方法练习,加上经由阅读经验获得的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某种预设和估计,使长文阅读变成一个有趣的探索文心的过程。

二、形象把握。上面已经说了,贾平凹的散文里有一些精心择取和营构的意象。除此之外,他的散文里还有各色人等,刻画如在目前这些都值得我们在阅读时去赏鉴。对于意象,除了把握形象本身的美,还得关注作者于其中的寄寓。而关注作者的寄寓,就必得在文本中了解作者的心胸——他与古人如何对话,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他属于自己的艺术生命究竟哪些继承了古人,哪些又脱化了古人。这样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要期望在某几篇文章或这本书的阅读当中就透彻掌握,但理应作为基本读书方法时时实践。对于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去揣摩形象本身的特点,可以看看这是个体还是群体,可以找寻个体中的共性,可以找寻群像中的个性,可以看看人物和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写人物事迹时,是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还是有意或无意地跳出来了。如此,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才算立体而完整。

三、语言涵泳。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风格多样,自成一家,这在上文已有评析。对一个作家语言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多读。默读当然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方式,放声朗读则可以从声音层面检验作家的语言有无美感,反复诵读其中的精彩段落直至能背,则是初步完成对美好语言的礼赞。下一步就是动一动笔头,抄写之,仿写之。特别是仿写以后,虽然纸上文字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但内心对遣词运句的方法理解,又会深入一层。最后,你放开这本散文选,去读其他书,似乎忘了你背过、抄过、学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淌,语言的灵魂会慢慢沁入你的骨髓。

四、参照比较。让我们偷懒引用本书中《读书示小妹十八岁生日书》一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来说明此点:“多找这位作家的书来读”,“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这就是精研文本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读书法,即“知人论世”,通过时代背景、文学背景来了解一个作家具体的写作风格作品。贾平凹本人读书极多,在散文文体和写作上有借鉴极广,因而他的散文集是一本能引发更多阅读的书。或者说,大家以后有了更广的阅读面之后,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有哪些书,哪些文章可以和本书的写作互相参照验证。

在70年代末崛起的新时期作家中,贾平凹是从未中断过文学创作与艺术追求的唯一一个。其斐然坚实的文学劳绩与勤奋执著的进取精神让文坛同样瞩目。这位以独特姿态默守于西北一隅的“独行侠”,虽然从不扯旗拉派、追风赶潮,也从未参与喧喧攘攘的文化论争,却在批评界引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争鸣风波,时毁时誉,或贬或褒,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身就值得学界深思。另外,贾平凹的创作及研究贯穿至今,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大潮冲洗下的历史印痕、文化印痕。因而,从新的历史高度去回顾、反思贾平凹小说研究20年来的曲折历程,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贾平凹既坚守自己的艺术信念又不断追求创新、整整穿越了三个年代的小说创作,使其研究也相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据此,我们可以界划出三个历史时期,以方便在历时性的考察分析中,对贾平凹小说研究进行共时性的概括与归纳。这三个研究时期一是1978-1984年,二是1985-1989年,三是90年代以来至今。 一 纵观第一时期的贾平凹小说研究,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基本上呈“之”字状发展。这一时期大略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草创、发端期(1978-1981年) 贾平凹是追求“有自己声音”的作家。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发表于1978年5月《文艺报》上的《生活之路:读贾平凹的短篇小说》是最早一篇研究贾平凹小说的评论文章。老诗人邹获帆以诗人特有的敏感,最早发现了这颗文坛新星的光芒。从贾平凹的近30篇小说里,他欣喜地嗅到了一种新鲜、别样的气息。他认为作品的语言、描写、人物“都是有生活气的、生动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艺术表现过于单纯的问题。这篇评论虽然还只是一种简单的印象介绍,还有点意识形态批评的痕迹,但诗人以自己敏锐的艺术良知,已开始触摸到研究对象的核心,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贾平凹小说的艺术特质。更深一层看,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之风无形中垫高了研究的起点,它标示着学术研究“解冻”的春天已经到来。此后,更能代表这一时期批评观念与水平的是王愚、肖云儒的《生活美的追求——贾平凹创作漫评》(载《文艺报》1981年第12期)与丁帆的《论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两文基本上是邹文思路的延伸,对贾平凹小说早期艺术风格的探讨与开掘更为深入、细微和具体。王、肖的文章更明确地指出贾平凹的特色在于“着重表现生活美和普通人的心灵美,提炼诗的意境”。肯定作家在极左论调盛行时能逆风而行,“开了一个好的头”。丁文则从艺术手法的具体视角分析阐释了贾平凹小说的诗美特质。此外,费炳勋、胡采、阎纲等人也纷纷著文,对贾平凹的才华与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研究多为宏观定性的评论,对青年作家在创作中的成就与问题都给予了较中肯的评价;开始注意整体研究,但仍限于传统的主题与技巧分析,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水平也多停留在印象介绍之类的感性表层上,理论上阐释不足。 2.徘徊、蕴积期(1982-1984年) 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并无明显突破,基本上停留在一种徘徊、蕴积的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量的评论文章出现。共计70多篇,但质的突破尚未形成,研究基本上积滞在过去的层面上徘徊不前。其次,评论多限于个案分析,缺乏整体把握和宏观视野。不过,《延河》、《当代文艺思潮》等单位召开的作品讨论会,对贾平凹这一时期的创作做了及时的回顾与总结。虽然意见零散、见解不一,但良好的学术氛围、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最后,或毁或誉,该阶段研究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曲线发展的形态。从全盘否定到完全肯定,这固然有创作自身的原因,但同时也暴露出此时研究一个很大的局限与问题:偏重文学与社会、政治等外部联系,相对忽视文学自身内部规律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种“泛意识形态化”倾向。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的方法论,自然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在极左思潮的蛊惑下,又常常带有庸俗社会学的阴影。尤其是1982-1983年的贾平凹小说研究,“左”的思维惯性还在文艺研究的无意识深层滑行。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与品质。以一种模式简单切割与解剖文学的丰富性,不仅限制了研究者的思维空间,也无疑是对文学粗暴的施虐。对《二月杏》、《鬼城》等小说的批判就明显存在着简单化倾向。这些以忧郁的眼光看取现实人生的探索性作品,力图在“文革”的背景上探求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是作家对人的一种反思与关注。遗憾的是,研究者的重心过多地放在要求作家贴近现实、强调文艺的认识作用和社会作用上,作品的审美取向等问题因而并未放在文学的范畴内深入讨论,有的评论甚至直接引用政论来做批判的工具。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这些批评家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但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来说,这些教训又不能不让人深思。相对来说,1984年的研究有所改观。虽然还限于某一个侧面的微观研究,但在理论深度上有了一定的拓进。如季红真的《平波水面、狂澜深藏》(载《十月》1984年第5期)等文对贾平凹改革小说文本世界作了深入、细密的挖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研究在量上有明显增长,但尚未有多大突破,理论视野还相对封闭狭隘,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二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与引鉴,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都促进了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主体思维空间的开阔。开放的时代环境给文艺研究注入了活力,提供了相对自由的言说空间。80年代中期以后,贾平凹小说研究开始越过浅滩,走向拓展与深化的崭新时期。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回顾性、反思性、重读性的论文出现。这些论文都力图通过对作家创作道路的回顾,从整体上重新认识、把握贾平凹艺术追求的内在规律。刘建军的《贾平凹小说散论》(载《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1期)直接抓住了贾平凹小说的艺术内核,认为其动人之处“在于真切动人的主观抒情性”。该文还初步探讨了作家的文化渊源与诗人气质形成的内在原因。文中指出,贾平凹的小说“从我国传统小说中吸取养料,受过一些当代作家如孙犁等人的影响”,特殊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作家孤独、内向、好幻想的个人气质。“是新时期造就了作家贾平凹。”这些高度概括性的论断虽然还远未深入,但其富有启发性的论点与全方位的统摄观照对后来的研究不无借鉴和影响。贾平凹在文坛素有“鬼才”、“怪才”之称,其鬼气、怪味何在?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文本研究,注意从创作主体自身出发来寻根探谜。费炳勋的《论贾平凹》(载《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1期)和刘建军的《贾平凹论》(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是最早的两篇作家论。二文都侧重于作家主体人格、文化气质与创作关系的研究和分析,而费文尤为透彻。它已突破了人生回顾之类的简单描摹,深入到人格心理等复杂层面的剖析。费炳勋此后的《贾平凹与中国古代文化及美学》(载《文学家》1986年第1期)一文又从作家独特不群的艺术个性出发,敏锐地发现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与传统文化美学对作家艺术思维、禀性的深厚滋养。美中不足的是,该文的“发现”没有顺此深入下去,论证也显单薄。 在中国文学这个大的互联网络里,被称为文坛“独行侠”的贾平凹也不可能是一个孤立静止的单点。比较视角的引入是这一时期贾平凹小说研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雷达的《模式与活力:贾平凹之谜》(载《读书》1986年第7期)在将贾平凹与另一位西北作家张贤亮的对位比较中,发现了他们创作动力与模式的共同倾向。这就是“女性崇拜”与“爱——情爱和性爱”的轴心模式。李振声与梅蕙兰的两篇比较论相映成趣。二者都注意到贾平凹与李杭育彼此参照的可能性,但前者重在指出二人文化矛盾心态的相同,后者则注意求异,在多层次的比较中凸现出他们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与追求。樊星的《民族精魂之光——汪曾祺、贾平凹比较论》(载《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6期)着重从文化思潮的层面“探讨当代作家走向传统文化的文学意义”。该文的优长在于视野的宏阔和开放,与条分缕析的文本细读形成明显区别。这些比较论虽然还多停留在表层,还只是一对一的平行研究,但他们敢于打破以往封闭格局的束缚与囿限,其功是不可没的。 贾平凹这个时期以商州系列显示了他的实绩,他确乎“吃到了天国的糖果”。批评界有关商州系列小说研究的大小论文近一百篇,而且在质的方面也有明显的突破。表现在:(1)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文学本体研究向细度、精度、深度迈进。有的论者看到了小说中的“现代意识”,有的注意到了小说结构章法“散文化”,有的则体察到了作家理性意识与文化超越的矛盾……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角度、命题的发现与深入,打开了一个多声部的宏大格局。(2)《浮躁》研究热让人瞩目。对这部小说的评论、研究从1987年一直延续到1989年,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高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论文所坚持的社会历史批评,已经摆脱了过去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在广泛吸纳文化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如董子竹的《成功地解剖特定时代的民族心态:贾平凹〈浮躁〉得失谈》(载《小说评论》1987年第6期)对“失重期景观”背后的历史文化透视,刘火的《金狗论——兼论贾平凹的创作心态》(载《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4期)用典型论对农民文化心态的双向剖析等。这些论文标示了80年代后期研究的一个新高度。 总之,80年代后期的研究既注意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微观研究也有所精进;开始注重主体人格、文化心理的研究,基本上摆脱了早期贴标签式的定性概括;研究方法、理论的更新,使研究格局有所扩大;作家创作与研究形成了相互推进的良好的互动格局。 三 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小说研究也在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进入了全面拓展与深化的新时期。时代、创作与研究自身规律性的发展是推动小说研究走向纵深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首先表现在几部研究专著的出现。孙见喜的《贾平凹之谜》以生动的小说笔法结构文章,可读性、普及性很强。虽论见不多,但不啻是打开贾平凹神秘世界的一扇窗户。他此后的《鬼才贾平凹》,洋洋洒洒两大部,详致传情的书写更贴近传主的人生情感世界。作为贾平凹的乡党和挚友,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丰富、完备的史料性因而是该著最大的特色。另外,该书附录的作家工作年表、著作目录、资料索引与文献,给贾平凹小说研究提供了一条便捷之径。相较而言,费炳勋的《贾平凹论》少传记味而更富学理性。该书是作者多年来追踪研究贾平凹的一个评论集,也是对贾平凹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作者在理论资源与方法运作方面不注重求新求异,但论证扎实,剖析深微,显示了该书厚重的学术品格。 其次,几部文学史、专题史的出现,使贾平凹小说研究开始具有了“史”的地位和意义。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鲁原等人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纲》、金汉等人主编的《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分别在当代文学史的背景上对贾平凹小说的艺术特色、美学精神、文化意味、思潮影响作了充分的评价和阐析。王一川的《中国形象诗学》在神话形象与家族形象两章里分专节对贾平凹的小说作了抽样分析。现代叙事学理论的运用,是方法的创新,也是思想的创新,作者由此发现了以往未曾注意的、隐含于文本表层下的丰富的潜文化话语。 最后,贾平凹小说研究已开始纳入文化学、美学的范畴。侧重于美学风貌、主体人格、文化意蕴的微观细部研究在本时期趋于成熟;宏观研究与整体把握也力图据有史家眼光和理论高度;一批视角新颖、见解独到的优秀论文出现。对贾平凹小说美学精神与审美个性的观照与把握在90年代的研究中日趋自觉和深刻。韩鲁华的《审美方式、观照、表达与叙述》(载《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从审美观照、表现方式、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切入研究,对贾平凹小说的美学风格做了比较恰切的分析与评说。阎建斌的的《月亮符号、女神崇拜与文化代码》(载《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从小说本文中的月亮、女神符号发现了作家“创作个性与深层密码的泄露”。该文所运用的神话原型批评不能说是很确当,但不无探索性意义。李星的《东方和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载《文艺争鸣》1991年第6期)从艺术思维着眼,蹊径独辟。他指出,“感应式”的东方思维方式构成了贾平凹独特的“这一个”。文中高度肯定了作家的美学追求,认为他表现出了“东方作家的大气魄、大志向”。费炳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载《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2期)与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透析》(载《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11期)进一步分析了作家文化心理、生命意识的形成对创作精神的影响。两文以其敏锐的透视力给我们打开了作家文本世界与心灵世界神秘的黑箱。不同的是,费文指出作家神秘人格的核心在于“生命审美化”,吴文则强调了“现实与超越、自卑与自傲交织的心态”对作家创作发展的动力性作用。贾平凹在创作中一直寻求“东方的味”、“民族的味”,他笔下的商州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文化意念、民族心理的载体与符号。因而,这一时期的论者多注意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研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现象。樊星的《贾平凹:走向神秘——兼论当代志怪》(载《文学评论》1992年第5期)敏锐地指出了小说在魔幻色彩掩盖下的“民族文化心理与人生哲理”。王仲生在《东方文化和贾平凹的意象世界》(载《当代文坛》1993年第2期)一文中从生命意识的角度考察了作家小说中“浓郁的东方文化底蕴”。他由此认为,“在现代意识的契合点上”,作家“已经找到了东文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的可能性”。立论的眼界颇高。此外,有些论文还对贾平凹小说的地域色彩、文化心态、民性意识、匪行心理做了不同角度的阐发与探讨。比较视角的深入也拓展了此类研究的空间。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载《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李咏吟的《莫言与贾平凹的原始故乡》(载《小说评论》1995年第3期)、黄嗣的《贾平凹与川端康成创作心态的相关比较》(载《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等文在横向比较中分别阐发了贾平凹小说中的审美意识、月神精神、神宗文道等新的文化涵念。从传统文化的羊皮书上颇得灵气的胡河清则在《贾平凹论》[2](P38-52)一文中具体剖析了道家文化对作家人格文风隐秘的影响。其文虽然流于玄虚,但别具一格的批评观念与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对过于西化的当代文学批评不无镜鉴作用。一个作家的创作一旦形成风格,在标志着其创作走向成熟的同时,又容易产生模式化的危险。江开勇的《定势:起步的基础与超越的负累》(载《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道破了这层隐忧。他在对作家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定势情形及内因作了系统剖析之后,进而指出:“建立开放的思维体系,才能超越自己。”也许作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贾平凹这个不安分的艺术精灵在90年代开始有意将视野转向都市,一部《废都》也由此引发出一段毁誉不一、纷纷扬扬的文坛公案。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作为学术研究,情绪化的泄愤和保持缄默、冷冻的态度都不利于探求真理、认识真理。“《废都》一出,骂声四起。”在当时激烈的批评中,确实不乏真识灼见。如吴亮、张法、易毅等人对小说中的旧文人气、失度的性描写、颓废情绪提出了诚恳的批评。有点可惜的是,当时批评的基调是“理性的激情”而不是“激情的理性”,热情的膨胀遮蔽了理性的分析,批判指责多于思考发现。在偏执于文学的道德使命时,小说自身丰富的审美价值、复杂多义的文化蕴含被研究者的主导意识所疏略与悬置。有鉴于此,《小说评论》在三年后组织专家对《废都》做了认真反思、重新评价。几年的时间距离使批评家、研究者们能以比较理性的眼光和从容的姿态重新看待、思考这一问题。旷新年的《从〈废都〉到〈白夜〉》(载《小说评论》1996年第1期)从知识分子人文心态与文化意义的角度出发,精辟地指出“这是文化英雄们自恋与自虐的‘天鹅绝唱’”。许明的《研究知识分子文化的严肃文本》、党圣元的《说不尽的废都》都在这一意义上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党文还对以往有失公允的批评逻辑作了有力的反拨。但是,某些“反思与重建”还不能从根本上跳出二元对立思维的陷阱。在批判对方过于简单化的同时,自己也走向了同一个极端。随后,赖大仁的《创作与批评的观念——兼谈〈废都〉及其评论》(载《小说评论》1996年第4期)从文学观念的理论高度对《废都》的创作及批评作了全面的总结与清算。该文从《废都》自身寻找被“误读”的原因,对最近有些矫枉过正的反思性评论也做了有意的救正与补偏。这篇论文是贾平凹小说研究开始从短暂的沉寂中浮出水面、从浮躁中走向成熟的一面鲜明的标帜。 《废都》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在生活的泥淖中开绽出来的又一朵朵灿烂的莲花。作家蓬勃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也给贾平凹小说研究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和光明的前景。90年代后期,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都跃出低谷,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尤其是《高老庄》,在1999年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为此还专门开辟了评论专辑,收录了十几篇研究文章。这一时期的研究不仅深入透析了贾平凹小说中纠合的复杂的文化冲突、精神返乡、民族历史与艺术合题等问题,而且注意把研究对象置入整体的系统中考察其优劣得失,显示出一种开阔的眼光与超越的气度。如果说,此前的研究表现出一种青春期的探索热情因而也带来一种浮躁气的话,这一时期的研究则显示出中年期理性的成熟、深刻与沉稳。肖云儒的《贾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张志中的《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等文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研究实绩与高度。 四 纵观前后三个时期,贾平凹小说研究在起伏波动中不断向前推进和延伸。早期零散、随笔式的印象感悟走向了整体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研究思维、视野从闭锁走向了开放,研究格局也从单一化、静态化、平面化走向了多维化、动态化、立体化。从横向上看,贾平凹是新时期作家研究文章超过百万字极少数中的一个。有的研究者称贾平凹“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几成显学,”[1]因而应该说不算虚词。总之,贾平凹小说研究的成绩是很显然的。无庸讳言,其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恩格斯指出:“在时代条件下进行再认识……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认识就达到什么程度。”在科学的研究和求索中,永远没有终点,只有在反复的认识中不断向完美逼近。当前,贾平凹小说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障碍。一、贾平凹的创作还在继续发展,它造成了研究所必要的时间距离的缺失,因而难以使研究主体从一个高度进行整体把握,无法把史与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研究者积极拓展思维空间,把研究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进行观照与把握。从1973年以来就一直笔耕不缀的贾平凹与新时期各个阶段文学的发展有着必然的、不可忽视的联系。但目前具有史家眼光又有理论深度的系统研究尚未出现。1973年到1978年这段丑小鸭时期的小说研究至今也还是一个有待注意的盲区。比较视角虽然引入,但目前还多是一对一的平行研究。贾平凹创作的渊源极为博杂,如老庄禅道、笔记志怪,如孙犁、沈从文、海明威、川端康成、西方现代派……但影响研究目前还远未深入,尤其是“总的影响”研究还是一个空白。二、大大小小的争鸣风波说明了研究对象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研究对象的这种复杂性客观上也给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位“以自己的声音说话”的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常常使他不可避免地陷入争鸣涡流的中心。对他的文化姿态与书写行为以及相应的争议如何在学理的高度上反思、评价与认识,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的难题。三、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在不断更新,但许多批评似乎停留在一种“器具套用”的阶段,如何使研究方法与对象做到一种深层融汇和沟通,切实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也是拓展、深化贾平凹小说研究应该注意的一个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中.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J].当代作家评论,1999,(5).

商洛地杰人灵,喝丹江水长大的山里娃贾平凹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一位“奇才”、“鬼才”,成了商洛人闯世界的一张“明信片”。 贾平凹,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鲁迅文学奖得主,1952年农历2月生于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六县一区的诸多地方以“商”字命名,如“商洛山”、“商山”、“商州”、“商南”、“商镇”等等,人们习惯上便以“商州”代替了“商洛”。贾平凹的诸多叙及商州的作品,其实谈的就是广义的“商州”。 贾平凹与商州父老乡亲 平凹与商州的父老乡亲一往情深。 笔者多次采访过平凹的弟弟再娃(现居老家丹凤县,中学教师)、妹妹红霞(现调入西安)。他们和平凹长得很像,但个子都比平凹高一些。他们告诉笔者:平凹前些年每年总要回来几次看看他们。一般政府有事邀请或是家里有什么大事时回来,要么就是下乡体验生活。他们也每隔一段时间去平凹那儿一次。政府有人去西安办事时总要去问问他们有什么话或东西要捎。平凹也常常通过他们捎信、捎钱、捎东西给家里。近些年有了电话,联络就更方便了。 平凹的妹妹透露:前些年,平凹常回家乡过春节,家乡的长辈、兄弟姐妹侄子们以及政府的一些官员常围着他转,要题词题字、写春联、婚联、讲故事、代鸣冤屈,干什么的都有。近几年平凹因为太忙就很少回去了。不过他已把年近古稀的母亲接在西安家中居住,以尽做儿子的孝心。 1993年8月,笔者去采访平凹的妹妹。这时,适逢平凹的《废都》出版,在商州已经开始发行。据笔者在一家书店调查,仅仅一天,价值十几元一本的《废都》就卖出去了70多本,实在是少有的轰动。今年5月,平凹的长篇新作《秦腔》上市,在故乡商州价值38元一本的《秦腔》,一家书店仅仅一天更是卖出100多本,由此可见商州的父老乡亲对平凹及其作品的厚爱。 贾平凹与商州文化艺术界 贾平凹在商州有一大批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原商州市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艺苑实业公司经理毛龙丹,是搞根雕艺术的,他和平凹有20多年交情。平凹在给龙丹所题的书法作品中写道:“木在地下是盘根,掘出地面成艺术。其雕则有慧眼;龙丹雕根,谁雕龙丹乎?”作品下面题的小字是:“观龙丹根雕艺术作品甚为喜欢,山野之人能有才能角色,甚是感叹与祝贺。”最后盖上了一枚平凹书画作品上常用的“商山平凹”的篆章。 原商洛师专美术系的王家民(现为西安理工学院教授),是平凹的好友、乡党、初中的同学。他在西安艺术大学学习时与平凹来往极频。这人是满肚子热闹,人间风流话,天上神鬼事,无所不晓。是他,促成了平凹与原夫人韩俊芳女士的第一次见面。一次家民去平凹处串门,平凹唱起了秦腔:“有为王打坐在长安地面,盼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民捂了耳朵,叫嚷:“宁看狗咬仗,不听平凹把戏唱!”于是约平凹去见在艺术戏剧院进修的乡党韩俊芳女士,说她的唱腔才叫地道。贾平凹与韩俊芳这一对“才子佳人”的结合(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共同生活了十多年后离婚了),家民实在是功不可没。他们在艺大的招待所里,平凹讲狼,家民讲鬼,直聊到深夜。也是这次,聪明的平凹利用算卦之机,顺利地了解到俊芳的生辰年龄。 平凹的艺术领地和根基在商州。尽管全国许多学者、作家、评论家如邹荻帆、胡采、肖云儒、王愚、王仲生、费秉勋、孙见喜、李星等人写过大量的评论文章评价贾平凹的作品,有的人还出版过专著,但商州搞贾平凹毕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鬼才贾平凹》、《贾平凹前传》的作者、著名作家、评论家孙见喜的倡导下,平凹故乡惟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商洛师专成立了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前身为商洛师专贾平凹研究小组),学校拔出经费,购置了大量贾平凹的作品和研究平凹的有关书籍。从1999年起,商洛师专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开设了“贾平凹暨商洛作家研究”选修课。今年贾平凹的老家丹凤县还将投资7000万修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该项目以“文学旅游”为主题,依照贾平凹故里丹凤县棣花镇棣花街的人文地貌为基础,再现丹江文化、神话传说等。苑内计划修建贾平凹文学馆、创作馆、旅游商务建筑等;并定期承办文学主题论坛、举办文学训练营等。该苑将分批建设,2010年前后竣工。设计景区内现存的人文景观已经初具规模,整个景区与贾平凹有关的部分能占到1/3。贾平凹对该项目一直非常支持,从开始的策划会到后来的评审会,他都参加了,而且还在会上发了言,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另外,商州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还成立了“贾平凹图书馆”和“贾平凹文学创作基金会”等。 商州搞平凹研究已初出成果。作家、评论家孙见喜(商州籍,现居西安)出版有《贾平凹之迷》、《鬼才贾平凹》、《贾平凹前传》等,还主持有“贾平凹之友”网站,作家何丹萌(商州籍,现居西安)出版有《贾平凹透视》,商洛师专教授郭三科有《浅议贾平凹对动词的锤炼》、《贾平凹的幽默》、《听贾平凹谈语言艺术》、作家田冲(商州籍,现居西安)的《商州人谈贾平凹》、《商州人心目中的贾平凹》等文章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引起很大反响。另外,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20多万字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语言世界》、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的心阈世界》(邰科祥著),均已正式出版,商洛市文联副主席胡晋生的散文集《贾平凹在镇安》,也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这些著作或文章的出版和发表,对从事贾平凹研究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贾平凹作品与商州 商州,东南鄂地,西北关中,两边挟了雄秦秀楚,其文化形态也是杂色的。杂色往往杂种,杂种必然优势,这也许就是商州也偶尔爆出一些耀目的科技文化名星的历史原因吧! 平凹今年53岁,已出版作品100多部,仅长篇小说就有10多部,可谓著作等身。他的著作除中文版(分繁、简体字两种)外还有法文版、英文版、日文版、越南文版、韩文版等。其先后在国内国际获大奖50余次,真可用桂冠满身来形容。 平凹的作品以商州为题的就有《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合称《商州三录》)以及《商州》(长篇小说)、《商州世事》(中篇小说)、《商州散记》(散文集)等。在平凹的早期作品尤其是游记中,涉及商州山水地名的几乎俯拾即是。 平凹为了深入了解商州故土,深刻把握历史趋势,准确概括社会心态,曾几回故里,几下州河,走遍商洛山川。平凹拥有自己的艺术领地—商州,平凹的商州系列作品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凹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他对故乡商州的民俗心态洞若观火。 平凹笔下的商州是迷人的。上及远古,下迄当代,无论是传说、历史,还是民风民情,在平凹的笔下都有反映。 平凹把商州写得清新而又幽怨、古朴而又美丽,自然而又真实,似梦似幻而又非梦非幻。台湾已故作家三毛女士被平凹笔下的商州迷住了,她写信给平凹,要平凹为她借一辆自行车,她要骑车走一趟商州。假如三毛真来了商州,她笔下的商州又会是这样的一番情景呢? 值得一提的还有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这部中篇小说和《浮躁》这部长篇小说。前者在北京《十月》杂志发表后,西安电影制片厂将之改编为电影《野山》,获得了文化部新时期10年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第六届最佳影片大奖,在法国、荷兰播映时受到观众的好评,英国出版公司还出版了英文版《野山—鸡窝洼的人家》一书。而其荣获美国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浮躁》,荣获茅盾文学奖提名的长篇小说《怀念狼》、《高老庄》,以及今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等,均是以商州为背景的。目前,平凹已有10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和舞剧等,并且已经上演。 商州人心目中的贾平凹 贾平凹与故乡商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故乡在商州,他是“商州这块黄土地上长出的树/树上开的花/花头挂的果”(引自拙作《贾平凹》一诗),还因为他的艺术领地和根基在商州。 原《商州报》编辑、与平凹有20多年的交情的作家侯占良说,如果说平凹的文学业绩是浩淼广博的大海,我和我们商州的业余作者则像浪花一样仰望着海,依附着海,追随着海、爱海没商量。更深夜静辗转床榻之际,我们忍不住羡慕平凹兄文章的博大精深。这是浪花对大海的崇拜。 虽然平凹近几年因工作忙很少回故乡商州了,但偶尔回来一次,只要在公开场合一露面,朋友们一下子就粘住了他。你拉他,我拽他,勾肩搭背,争着合影或与他说句话。够不着的人,从人缝里踢一脚进去,也算是接触了名人。 商州人以贾平凹为骄傲,以谈贾平凹为光荣,但也并非人人都说“好好好”。原因很简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平凹把商州人的劣根性也写进了书里,传的满世界都知道,就有人不满。一些人对平凹的作品颇有微辞:“这个挨球的,咋光写商州人馍里掰出虱子、换老婆、站在屋檐下端着个比头还大比锅底还黑的老碗喝稀糊汤(玉米熬成)、在猪圈里拉屎让猪拱屁股哩!” 贾平凹成了大名人,商州的大小人物都争着和他拉关系。有一位不曾读过书的商州少年,逢人便说:“你知道吗?贾平凹是我爷爷哩!”逗得人笑得直不起腰来。有言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可在商州这块一脚能踢出三个诗人的土地上,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与平凹一比高下。有人说“文人相轻”,可商州文人们除了对平凹喜欢和崇拜外,绝没有嫉妒。 贾平凹是一位作家,但又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还是一位诗人、书法家、画家、收藏家、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1986年广东花城出版社曾为他出过一本诗集《空白》;他的书画作品曾在西安、深圳、苏州、石家庄等地公开展出过,出版有《贾平凹书画集》( 陕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 《贾平凹书道德经》(书法集,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贾平凹千幅书法精品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西路上》(手稿影印本,三秦出版社出版)《贾平凹书画艺术论》《贾平凹语画》等,并担任书画组织--太白书院的院长。他的书法作品还入编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课外读本·九年级上(初三)》。他还出版过五部文艺评论集。 贾平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是“文坛怪杰”,有人说他是“独行侠”,有人说他是“鬼才”……贾平凹的秉性气质呈多元化组合,而且他的创作生涯如日中天,他还在不断地探索、追求,在寻找人生的最佳坐标点……

外国人研究贾平凹的论文有哪些

相关范文: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 要] 21世纪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本文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21世纪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合理课程设置 1.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职业外语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商务英语和贸易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必须遵循英语和商务两个知识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体现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平衡;把有关学科最新成果、理论引入课程,使教学内容紧跟并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突显人才培养定位原则。 2.课程设置合理。课程设置应根据21世纪国际商务英语外贸交流面临的新任务、新形势,依托英语语言类课程为基础,突出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型训练,合理增设《商务英语口笔译》、《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等专业类商务英语课程。同时,依据国际国内外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的,将商务知识类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设《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金融》等基础课的同时,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或高校专家以具体案例形式,开设一系列讲座,重点传授商务英语实践中所须掌握的《商务谈判技巧》、《报关实务操作》等相关课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获得切身实践经验,增强对社会的感性认识,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课本与实践活动接轨,提高他们日后成为贸易人才的可能性。 二、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开展商务模拟实训。为适应外贸企业对应用型商务人才“工作适应周期短,工作效率高”的具体要求,就必须加强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利用高科技和网络资源建立商务模拟实验室开展模拟实训,组建仿真模拟公司,明确工作章程、流程及各部门职责分工,让学生轮流担任进出口商、商务代理,公司老板、秘书、部门经理等角色,对不同角色进行实践训练,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力,加强学生商务技能训练,如询、极盘、完单、包装、标记信函等的撰写。 2.培养学生创业设计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创业计划参加创业设计大赛,邀请外贸行业专家学者对创业设计进行评估、指导,分析创业设计可行性及操作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供客观有效的参照体系。 3.加强商务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积极有效的创业见习,组织学生到相关外贸公司、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了解商务流程和商品产出环节,增强学生对岗位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到企业公司等教育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或外贸公司顶岗实训,身临其境开展业务,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自身专业技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积累经验。 三、创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1.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评价相结合。人才培养应结合社会需求,注重培养人才实用性、创新性和交际性,改变传统考试制度,创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除掌握商务理论外,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商务实践操作技能,如各种进出口单证、外销合同等的制作;在模拟商务谈判中,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实训评价的效果评价体系,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协作与组织策划等能力。 2.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就业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等,进一步检测学生商务技能,促进学生早日与社会接轨,成为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和商务技能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已达600多家。面对学习者众多而教师匮乏,部分教师语言功底强但商务知识不足, 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当前我国急需高水平且能熟练运用商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技能教学结合起来,便成为商务教学的主要任务。 2.加强师资商务技能培训。除英语语言能力外,还应加强教师商务理论、外贸操作技能及行业知识培训, 派教师进修国内外最新商务课程,参加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所开设的寒暑假讲座培训等。 3.加强师资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就业为主导,商务技能为特色开展教学,善于运用鲜活具体商务案例进行情景教学,确立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将商务英语教学与英语商务教学相结合,采用边实践、边改革、边完善、边总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商务活动中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与共事合作的能力。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商务英语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 湘: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 益 赵应吉: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之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 要:地人关系即环境伦理对文学具有深刻的构成性影响。陕西三大代表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其人其文在气质个性、创作理念、叙述主题、人物形象、文本风格等方面所凸显的种种歧异性,均可从他们所成长的不同微观文化环境,即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两方面找到原因。相反地,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学文本又证明了乡土文学文化构成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并使它与都市叙事中千篇一律的西化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键词:自然地理;精神气候;生存文化;礼俗文化;多元文化Abstract:Environmental ethics,namely,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has deep formative effects on literature. Lu Yao,Chen Zhongshi and Jia Pingwa,the three representatives of Shaanxi writers,differ prominently in personality,idea of writing,narrative theme,image of literary character and textual style,which can all be accounted for from the different micro-cultural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y grew up,that is,divis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difference in spiritual climate. Accordingly,various literary texts of regional features demonstrat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literary culture,which stands out as a striking contrast against the stereotypical westernized experience of urban narration.Key Words:physical geography;spiritual climate;culture of existence;customary culture;diverse culture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认为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于作家所属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这就是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三元素”说。其中,“时代”特征,被用来从宏观的角度解释一些文学现象的“整体变化”是颇为有效的,但生活于不同微观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其文化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带有明显的歧异性,这种差别性给出生于不同地域的作家及其文本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在我国也有不少评论家提倡文学创作的地域特色和文学批评的地域文化视角。比如“五四”时期,周作人便最早注意到文学的地域特征:“风土与住民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各国文学各有特色,就是一国之中也可以因地域显出一种不同的风格,譬如法国的南方有洛凡斯的文人作品,与北法兰西便有不同。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土当然更是如此。”[1]在当代,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从地域文化的视野对文学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阐释,特别是由严家炎任主编,王富仁、钱理群、凌宇任副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型系列研究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以集束炸弹的形式,呈现了当代学人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文学所达到的较高学术水准。这样的研究方法,有人称为文学地理说,有人称为文学地缘说,还有人称为作家地理说的,但不管名号如何变化,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即关注地人关系即环境伦理对文学的构成性影响。凡此种种,均为笔者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批评实践方面的借鉴。在这个前提下,用种族、环境的不同来解释一些整体文学格局中明显带有地域色彩和独特文化内涵的文学现象及其成因,应该说是比较可靠和科学的方法。陕西境内从北向南由横贯东西的两大山脉乔山和秦岭分为三大地理板块,这三大地理板块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人文伦理,分别孕育了三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从而也使陕西的文学地理呈现出清晰的三大板块结构。三作家中,路遥和贾平凹分别来自陕北黄土高原和陕南山区,陈忠实则是关中人。自然地理分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迥异的山川风物、四时景致,也先天地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生理和遗传因素。但原生质的第一自然元素,给人们的精神影响只是浅表层次的,而生发于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第二自然”(文化景观)如风俗习尚、心理定势、思维习惯以及道德标准、审美趋向等这些意识评价性元素,才是更为根本、潜隐的制约因素。“第二自然”也被称为某一地域的“精神气质”,泰纳在《艺术哲学》中称之为“精神气候”,认为精神气候由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社会环境包含“时代”因素),也即环境和气候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两个层面,笔者对此深表赞同,而这正是本文所有分析论证的出发点。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陕北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西部是陇东、宁夏,东部为黄河、晋西大峡谷,北接毛乌素大沙漠和蒙古草原,处于黄土高原向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再加上年降水量极少,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因此,人们选择了适宜生存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处于这种过渡地带,使陕北“既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争夺的‘前沿阵地’,又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2]历史上,由于战争的作用,陕北曾出现过几次大的民族融合高潮,经考证,“对塑造陕北群体人格影响较大的民族应有三支:商周时的戎狄,秦汉、魏晋时的匈奴,唐宋时的党项羌”[3]。这种多民族的杂居和交融,使陕北文化在其构成上,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陕北在历史上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如周、秦、汉、唐时代,一直作为都城的屏障和军事要地而被统治者经略,但在战争结束失去边关作用后,统治者便无心治理与经营了。宋明以后,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使这里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日益荒漠化,形成了黄土高原山荒岭秃,沟壑纵横的地表特征,这种地表特征使得陕北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成为封闭的块状结构,很难与外界及时沟通信息,因此“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儒家文化在这里的禁锢相对松弛。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碰撞与重组,儒家文化渗透力的相对轻浅,使这里的原初文化具有古老性、浪漫精神和诗性气质。我们从陕北剪纸和年画的用色(强烈、饱和、艳丽、明快)、安塞腰鼓的惊天动地、信天游的悠远抒情中均不难感受到这点。这种过渡地带的精神气候使陕北的民性具有一种二律背反式的性格特征:既充满了自由、勇毅、野性、剽悍等外向型特点,又有由地缘位置所导致的保守、内向、封闭等质素。这种性格中的矛盾在路遥的个性中有突出的表现:路遥的性格中,既有理性、保守的一面,也有浪漫、奔放的特质,因此,评论界公认路遥是个主观性很强的客观型作家。从总体上讲,路遥能够对叙事进行理性运思,但那种热烈的感情还是会时时按捺不住地胀破理性框架,流溢出来,极大地影响着路遥在文本中对爱情关系的处理和情节的设计。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让省委副书记兼省会所在地的市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田晓霞以及医学院大学生金秀先后爱上了煤矿工人孙少平;让金波长久地痴心等待一个只有短暂的精神关联的藏族姑娘。这些对爱情故事的设计,很难使我们轻易信服,因为它不太符合生活的真实逻辑,经不起理性的推敲,是天真的梦幻和一厢情愿,但是却充满了浪漫气息和诗性气质。再就是,路遥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以柳青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进行一定的突破,但总体上在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方面的保守性,是很明显的。草原文化中张扬、率性的一面,使路遥的潜意识中形成了“英雄崇拜”的情结,外化为文本中一系列坚强、阳刚、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这种冒险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在路遥作为一个作家,为自己树立高远的文学理想,甚至以身殉梦的人生历程中也可看出。同时草原文化不像儒家文化那样歧视和压迫女性,女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很高,也影响到路遥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生》中的刘巧珍、《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都带有“母亲”这一情感和形象原型,使路遥的爱情描写包含着母性爱的文化心理内涵。追溯原因,当与游牧文化对女性的尊重与推崇有关。当然,对这一现象进行原因探寻,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比如,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与儒家文化心理积淀有关:“在长期封建意识因袭之下,中国广大妇女处于重重压抑之下,尤其在爱情心理上缺乏舒展的自由,……而文学终究要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我国旧小说、戏曲中很少对女性性爱心理的坦率描摹,却常常以仁义道德为思想背景,表现母性的所思所爱,即为证明”[4];也有人认为这与陕北生存文化和路遥由童年不幸经历导致的特殊心理需求有关:“陕北农村贫穷落后,生存是第一需要。在陕北农民的婚姻观念中,女性应该是一个忍辱负重的角色,在田间地头是一个好帮手,在家中要承担抚养孩子、做饭、缝衣服等家务活。而且由于丈夫在体力劳动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妻子们总是把自己的男人像娃娃一样疼爱……在路遥深层意识世界中,也多少受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笔下爱情描写的整体面貌。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出身、生活遭际对路遥心理的影响。路遥是一个天生情感极其丰富的人,但他心灵深处强烈的感情要求和现实的感情亏欠又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他七岁那年,由于家里十分贫穷,孩子太多,父母无奈把他过继给延川的伯父,没能充分享受母爱、兄妹爱。……他所描写的那些充满母爱色彩的美好温馨的爱情,或许就是为了求得心灵的慰藉。”[5]也许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因为一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在此聊备一说。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迁徙的自由、随意的生活方式对陕北人的生活观念也产生了深层的影响。陕北人不像关中人那样安土恋家,而是对土地有一种叛离的心理倾向(这与陕北自魏晋以降战火连绵、灾害频仍,自然环境格外严酷,当地居民生存超常艰难这一现实处境有很大关系),这在信天游对“出走”与“寻梦”这一族群的集体冲动的反复吟唱中已得到清晰的呈现。这种“出走”与“寻梦”意识同样也在路遥的意识深处有所积淀,由此出发,我们便不难理解高加林那颗欲挣脱土地而不得的痛苦心灵以及为逃离土地而不惜牺牲爱情的决绝心态;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抱着闯荡世界的雄心壮志,历尽艰难,对命运不屈地进行抗争,宁肯当揽工汉和煤矿工人,过飘泊不定的生活,承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不肯回家,在哥哥的砖场过较为容易的生活,也与这种族群的“出走”与“寻梦”冲动不无关系。此外,陕北的地力对陕北人的文学创作和陕北的原初文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它孕育了陕北独特的民间艺术:信天游、唢呐、秧歌和腰鼓。这些民间艺术的共同特色是极富抒情性和力度。这些对路遥小说的民俗描写、取材习惯、甚至叙述风格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信天游的两大主题:生之艰难和爱之痛苦也是路遥小说一以贯之的两大主题;信天游的精神姿态:对生存苦难的正视和面对苦难的豁达态度也转化为路遥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文化姿态;在作品的叙述过程中,路遥常常情不自禁地站出来,对笔下所涉人事进行坦诚和毫无保留的议论,使他的叙述声音充满激情。即使在景物描写中,也不像陈忠实那样不动声色,理性客观,而是情景交融,夹叙夹议。这种粗犷奔放的风格,与陈忠实所体现出来的温柔敦厚的汉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路遥小说的雄阔大气和诚挚、浪漫,极富感染力的审美效果,均能在这些民间艺术的特质中得到相当的说明。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气候的干旱、生活的苦焦,使陕北原初文化带有鲜明的生存文化、民间世俗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使路遥的创作无法超越对现实生存苦难的专一关注。陈忠实的出生地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迄潼关,东北有黄河、渭河蜿蜒于中部,南有秦岭山脉阻隔,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又称渭河平原。这里土地肥沃,降雨丰沛,自然条件相当优越,适于农耕生产;从宏观地理条件来说,关中处于四关之内,东西南北分别有潼关、散关、武关和萧关,四塞强固,被山带河,一马平川,既利耕作,也便交通,因此“秦中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先后在这里建都,长期处于政治文化核心区域,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在农耕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主流地位,尤其是在帝王之都,这种主流文化具有极强的整合功能和渗透力。在漫长的历史迁延中儒家文化逐渐发育成熟,对整个民族文化都有深远的辐射性和统摄性,相当长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和主体而存在,带有根性文化特色,同时其宫廷式的贵族文化、官方文化、经典文化的特色也相当鲜明。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地域的精神气质也包括地域日常生活的格调和品质,而官方文化、贵族文化如果不能民间化、日常化,是无法传之久远的,因此,在关中地区,官方文化经过充分民间化和日常化之后,以宗法家族文化和礼俗文化的面目、乡约、族规的具现形式出现,并且渗透于关中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制约着他们的风俗习尚和日常生活,形成了民性之中礼让、淳朴、厚道而又不失古板、僵硬的特质。陈忠实的《白鹿原》对此进行了非常到位和详尽的描写,其中,白嘉轩这一人物形象便是典型的宗法家族文化陶养出来的理想人格的具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乡约、族规起着无处不在的规范和威慑作用,并常常对生活于白鹿原上的人们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既保障着一方的稳定与秩序,又不时露出它残酷和戕杀人性的一面。关中文化从周秦时代开始便洋溢着一种务实、进取的精神气质。周人和秦人作为弱小部落,能够最终完成政治大业,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依凭的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这使关中人形成了重功利、崇实效的实用型价值取向模式。北宋时哲学家张载和其弟子创立了“关学”,探讨了一些理学命题,提出了“气本论”学说。但“关学”并不以理学思辨见长,而是以其重视实际、躬行礼数的朴实学风著称,在关中民间素有“家遵东鲁百代训,世守西铭一卷书”的家训,将张载和孔子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张载在关中民间的地位之高。“关学”的广受欢迎和深刻渗透,加剧了关中文化务实、功利的特点。陈忠实自从走上文坛以来,一直致力于书写他所熟悉的关中农民及其乡土生活,面对文坛各种思潮、主义波起云涌、眩人眼目的热闹景象,不追逐时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甘于寂寞,终于写就巨著,这种稳健、成熟的创作心态,极其显著地体现了关中文化的这种务实特点。此外,在陈忠实的文学观念中,非常看重文学的社会意义,他前期的创作自不待言,就其表面看,超越了阶级和历史局限的《白鹿原》,其史诗追求、宏大叙事以及作家对本文“死后可以当枕头”这种接受效果的预期,都带有不言自明的功利性。关中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和务实的文化精神传承,使关中人形成了以农为本的“重农”和“土地崇拜”意识。“重农”意识对陈忠实影响很大,多年以来,他一直以关注农民,以书写农民的遭际、命运与心态为己任,创作题材始终没有宕开土地和生活于土地之上的农民,而“土地崇拜”在《白鹿原》中的白嘉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白嘉轩生活的目标和乐趣,很大程度上在于尽量多地占有土地。为了巧妙地以劣地换取鹿子霖家的几亩水田,白嘉轩用尽心机。对土地的崇拜和相对殷实的生活,使关中人形成了安土恋家、重在守成的心理倾向,与陕北人“出走”与“寻梦”的集体冲动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心理倾向同样在《白鹿原》中有细致入微的展示。关中文化由于长期存在于政治中心区域而带有权威性和正统性,因此儒家文化对人的控制也比较有力。儒家文化的理性色彩、秩序感和对现世的关注给生活于此一地域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处世方式以极大的影响:陈忠实属于理性——感情型作家,性格特征明显地带有关中文化的印记。他不似路遥那么热烈、直率甚至一览无余,他含蓄蕴藉、内敛深沉,能够极有分寸地以理性统驭自己的感情流动,在叙述风格上,客观沉稳,全知全能。陕西民间戏曲“秦腔”,因为曲调舒朗,唱腔高亢粗放而被称为“高腔”。秦腔作为生发于秦川沃土的戏曲,最能充分体现秦人性格,其道德伦理化叙事,说教劝诫、扬善惩恶的功能模式,对陈忠实《白鹿原》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建构均有明显影响。《白鹿原》中花费了不少笔墨写到麦收后各个村庄轮流请秦腔戏班演出的风习,文本中不仅有对秦腔曲目的熟稔介绍和人们争相观看秦腔的热烈气氛的渲染,而且白孝文观看秦腔还直接为鹿子霖策划、田小娥实施的圈套得以实现提供了绝佳的契机,由此使观看秦腔这一风习成为文本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推动力量。秦腔中有相当部分是历史故事,对陈忠实的历史关注和历史思考也有一定的影响。贾平凹来自陕南商州山地。商州居于关中和陕南之间,属过渡地带,也是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之地。纵贯商县、丹凤、商南的丹江经荆紫关流入汉水,再流入长江,属长江水系,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年均气温较高。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使商州兼具四方风脉,又别有气韵。山岭拔地而起,湾湾有奇崖,崖崖有清流,春夏秋冬分明,山川地形、朝夕阴晴变化极大。商州的山水结聚精光灵气,虽然没有关中的淳厚、朴拙和陕北的粗犷、辽远,却自有一种清奇和钟灵毓秀。山水的灵秀最能培养人的灵气,因而贾平凹在三作家中最有灵气,悟性最高。这种环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贾平凹在三作家中想象力最为丰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如《高老庄》、《怀念狼》中表现最为明显,虽然有不少批评者认为这是贾平凹向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学习的结果,但地缘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里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而这里的人们野性未泯,性意识比较自由、坦荡,这在贾平凹不少作品中都有体现。这种过渡地带使商州的民性既有关中人的质朴、淳厚,又比较灵活、通脱,潇洒、浪漫。正如贾平凹研究者费秉勋先生对贾平凹的性格、气质的评价:“贾平凹有着文秀温雅的南国气质,也具备关中人厚道的一面。商山丹水培育了他诗人的气质,经黑龙口流入的关中民俗也制约着他的情思。”[6]9实际上,这种婉约派词人的才情,究其地缘上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商州属南方文化圈,因此商州人更多南人的阴柔之气,男人较细弱,与北方人的刚健、质朴不同。这样的群体性格特质,折射到贾平凹身上,便是他比较擅长、也更有兴趣书写一己的喜怒哀乐,艺术感觉细腻生动,情感丰富柔婉,属主观型、表现型作家。当然,我们说,路遥是主观性很强的客观型作家,陈忠实是理性——感情型作家,贾平凹是主观型、表现型作家,也许有些失之于简单。比如,李建军认为,陈忠实的性格特征是“宁静”[7];费秉勋认为,贾平凹的心理特征是孤独内向,性格特征是羞怯与执拗的统一:“……这样说来,他该是怯懦而少刚气的了,其实不然,他有着内在的顽强和坚韧,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他的性格是外柔内刚,并善于以柔克刚”[6]11。是的,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都是复杂的,有着多面性和多重性,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归纳都有可能流于简单,挂一漏万,我们如此评说,也同样不能避免这样的局限。贾平凹曾对川端康成作出剀切的评价,其中不乏夫子自道的况味,用来说明他自己的特点反倒是最为准确的:“拿手的是写日常生活中微妙的感情的东西,靠的是感觉,靠的是体验,而不是靠横的即知识面广赢人”[8]。且不说他那些真诚倾诉自己的人生感悟、命运遭际和心灵起伏的散文,就是极力追求客观性的小说这一文学种类,在他的笔下也成了以实写虚的载体,极具象征性、写意性、表现性和寓言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确如此,这种较多柔性的气质,使贾平凹的小说和前期散文以妩媚、清丽、细腻为人称道(贾平凹后期散文超越前期散文的唯美幼稚,走向憨拙大气,追求“汉唐气象”和浑然天成,与他在关中长期生活,受汉唐文学艺术精神浸润与启发有关)。商州的地形与气候特征似乎培养了人的善变。与路遥的固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陈忠实对现实主义的有限度的改进与调整不同的是,贾平凹始终活跃在当代文坛的风口浪尖,意欲穷尽一切可能地进行形式探索,他的多变,被一些批评家概括为多转移、多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尽管这种形式探索的幅度还不够大,但与路遥、陈忠实相比,还是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由于在铁路开通之前,商州是关中通往东与南的主要通道,贾平凹家乡的县城龙驹寨是个水旱大码头,很早沿丹江河人民就有商贸往来,因此较之关中、陕北“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百姓较有商业意识,善于经营。这种商业意识在贾平凹文化心理的根子上种下了胚胎,一旦时机适宜,就会破土而出。这也是贾平凹的《废都》之所以开中国当代文学商业化写作先河的族群文化原因所在。三省交界之地,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在商州的交汇,实质上意味着中原文化、秦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融,因而商州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直接导致了贾平凹文本中文化成分的驳杂。文本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并存,既给他的作品景观带来多重维度和丰富内涵,也使文本意蕴和作家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暧昧不明、游移不决,这说明贾平凹还缺乏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消化,从一个超越的角度来批判、质疑、审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气度。楚文化中道家的老庄思想、浪漫奇诡的屈骚传统、阴阳家的五行术数思想等对贾平凹影响极大。老庄思想对贾平凹的影响非常之大:“庄周梦蝶”的典故不仅直接化作了《废都》中主人公的名字,其颓废、虚无的心理感受更是打上了道家的思想底色。贾平凹在90年代以后,非常注意创作前心境的澄澈、空明,反复强调“虚静”、“坐忘”等养气和体道方式,并有意识地以此作为自己的审美观照方式,从中不难看出他对道家思想的浸染之深。庄子哲学中的“齐物论”使贾平凹能够以万物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怀念狼》中,这种平等观念化作了叙事视角的多重出入与变化,打破了人与动物、自然界之间的畛域,使得文本中人物的活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万物平等观念引申到哲学层次,便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伦理,与路遥、陈忠实所信奉的本质主义有明显差异。此外,道家的淡泊精神用来解释贾平凹后期创作的边缘化态势和文学观的非功利特质应该是相当有效的。楚文化中的崇巫尚鬼之风,表现在民间,便是这里迷信鬼神之风甚炽,人们普遍相信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感应,神秘文化盛行。贾平凹曾自述:“我从小就听见过和经历过相当多的奇人奇事,比如看风水、卜卦、驱鬼、祭神、出煞、通说、气功、禳治、求雨、观星、再生人呀等等,培养了我的胆怯、敏感、想入非非、不安生的性情。”[9]这种民间风习不仅培养了贾平凹的一些上述性格特点,而且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题材来源,强化了他作品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也直接影响到他小说的氛围与风格。这种心—物�交互感应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超常认知的思维方式,它根源于原始巫术思维,又与现代民间信仰思维的灵—实(心—物)交互感应相互联系,它使思维主体能够敏锐感受和直观把握认知对象,减略无需认识的概念、推理和判断过程。”[10]贾平凹的思维方式也有这种特色,这使他对蒲松龄“谈狐说鬼”类故事容易产生情感契合,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文本中一再描写各种超自然现象,使文本极具神秘色彩和诡魅格调。李建军先生曾经分析过陕西三大地域板块的精神气质差异:“黄土高原型精神气质具有雄浑的力量感、沉重的苦难感、纯朴的道德感和浪漫的诗意感。它与陈忠实受其影响的关中平原型的精神气质不同,后者具有宽平中正的气度、沉稳舒缓的从容,但在道德上却显得僵硬板滞,缺乏必要的宽容和亲切感;它与贾平凹等陕南作家受其影响的山地型精神气质迥然相异,后者属于这样一种气质类型:轻灵、通脱、善变,但也每显迷乱、淫丽、狂放,有鬼巫气和浪子气,缺乏精神上的力量感及价值上的稳定感和重心感。”[11]笔者以为这样的论述基本上是准确的,有助于我们更加到位地把握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其人其文的神髓。这三大地域板块造就了风格迥异的三大乡土文学作家,反过来,各具地域色彩的文学文本又证明了乡土文学其文化构成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这使它与都市叙事中千篇一律的西化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成为乡土文学大放光芒的重要魅力源泉。[参考文献][1] 周作人.谈龙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2] 吕廷文.试论陕北古代文化的特点[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1):1-4.[3] 杨蕤.试述陕北文化的形成[J].华夏文化,1998(2):25-27.[4] 应光耀.爱情描写中母性爱的文化心理思考[J].当代文艺探索,1987(5):65-70.[5] 贺智利.路遥小说中爱情描写的文化心理透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9):88-91.[6] 费秉勋.贾平凹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7] 李建军.宁静的丰收——陈忠实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5.[8] 贾平凹.贾平凹文集:第12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83.

很多呀 LZ想干什么。。。。。。。。共有记录547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序号 篇名 作者 刊名 年/期 1 贾平凹与池莉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袁丹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10 2 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忧思 韦永恒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8 3 论贾平凹商州小说民俗世界的美学风格 张宏伟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2007/04 4 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审美视角与话语建构 王刚 小说评论 2007/06 5 贾平凹亲情散文意蕴探 王文明 青海师专学报 2007/06 6 含蓄隽永 情理并茂——贾平凹《访兰》赏读 周文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二年级) 2007/10 7 缱绻的乡情 伟大的良心——贾平凹《秦腔·后记》影视艺术片的审美意义 孙新峰 电影评介 2007/17 8 贾平凹对亲情、友情的真实感悟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07/01 9 历史的“重塑”与现实的“颠覆”——解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 彭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12 10 贾平凹要钱不要“家” 百千万 椰城 2007/09 11 从《秦腔》看贾平凹的陕西乡土情结 李娟 文学教育(上) 2007/10 12 于破烂处重写现实——评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 谢俊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7/06 13 贾平凹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贾平凹 南方文坛 2007/06

待解决待解决有没有贾平凹研究统计,包括出版多少书、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重要的研究文章、专业研究贾平凹的是谁?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提问者: muhammadaly - 助理 三级有没有贾平凹研究待解决有没有贾平凹研究统计,待解决有没有贾平凹研究统计,包括出版多少书、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重要的研究文章、专业研究贾平凹的是谁?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提问者: muhammadaly - 助理 三级出版多少书、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重要的研究文章、专业研究贾平凹的是谁?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提问者: muhammadaly - 助理 三级,包括出版多少书、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重要的研究文章、专业研究贾平凹的是谁?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提问者: muhammadaly - 助理 三级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devildean 3620智商007 3270WSXDGG 1805sun_neo777 1705瑞比兔 1680更多>> 订阅该问题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关于贾平凹作品的研究论文

一、白描手法的运用 贾平凹将传统的白描手法在《高兴》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在《高兴》这篇小说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叙述的故事更加生活化、细节化,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两三个简单的人物,构成平实流畅的文风。?这种特征体现了贾平凹在叙述对象上对自然的追求。由故事而日常生活琐事而生活,贾平凹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故事性,从而把叙事转换为叙“生活”,也即“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或“尽量原生态地写出生活的流动”。通过对日常生活表象的呈现,通过最朴质的观察经验洞察生命,从而传递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的关注和思考,真实地写出了贾平凹内心深处的脆弱、焦虑和揪心,完成了一次对生存意义的哲学关怀与追寻。 二、对底层叙述者的选取 如何让底层表述自己,一直是底层叙事小说的核心话题。因为学识和地位的局限,底层因为无法表述自己。贾平凹在选择自己的叙述者时,也颇具匠心。小说《高兴》的主人公刘高兴虽然是一个是出自乡村来城市拾破烂的农民,但是刘高兴却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农民很不一样,据贾平凹介绍说,((高兴》的主人公是真有其人的,名字就叫刘高兴,是贾平凹老家同村一个院子长大的好伙伴,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刘高兴当兵复员后回村继续当农民,他读过很多书,遇到什么总能联想到《三国演义》、《红楼梦》里的人和事,因此,可以他属于精神思想极为复杂的一类,有着不同于底层贫民的素质和生活体验。小说《高兴》整个故事是以“刘高兴”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主角,通过让“刘高兴”说话,一个拾破烂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到了最生动完整的展现。像这样的叙述视角,对于底层叙事,无疑是相得益彰的。 三、淡化底层苦难的表述方式 对于底层苦难的展现和思考,贾平凹也表现出与其它底层叙事作家不同的地方。通过表现农民精神世界的另一面:穷快活,去揭示底层人物生存的悲剧。生活中的刘高兴不仅穷困潦倒,而且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爱情。但是贾平凹笔下的刘高兴们形象龌龊但精神飞扬,他们也想穿皮鞋扎领带。他们学西安城里人说话和走路,他们学西安城里人的作派和思维,他们在简单卑微的生活中给人们展现了苦难更展现了绚烂的一面。生活的苦难与刘高兴的快活,这无疑是一种错位,而错位就是反差,反差就是张力,张力则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贾平凹在描写苦难主题时并没有一味的张扬主人公精神的理想和不屈的意志而不触及苦难,也没有单纯描写生活的苦难,而是把这两个方面加以整体的描募这才有我们在厚重、广阔的苦难底色上所看到的鲜亮的涂抹——人的乐观与机智的笑容。 四、直接的生活体验 底层叙事要真写的具有感情,必须是建立在作家深厚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的。当今一些底层文学由于作者缺乏对底层生活的感同身受的体验,往往会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写得简单而可笑。对于文学创作来讲,直接的体验是作家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前提条件。只有理解了“底层”、熟悉了“底层”,并以自己过人的眼力思考了“底层”,然后才能写好“底层”。贾平凹以平民的视角,呈现出真实的当代“乡下人进城”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状态和情感境遇,充分展示出底层民众特有的柔弱与坚韧、尊严和价值、卑贱与高贵。所以,贾平凹的给我们底层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切切实实地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培养自己与底层人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成为充满热情和激情的、令人觉得亲切、可信的写作。 在《后记》里,贾平凹详细地讲述了创作原型和他在西安破烂群落里体验生活、收集材料的经历,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的郑重态度,再加上他作为乡土文学最后的大师娴熟功底,成就了《高兴》相当程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就底层叙事的策略和所达到的效果来看,小说《高兴》已经具有了打动我们的魅力。一部靠“体验生活”获取素材的作品,《高兴》在细节上丰富饱满,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生动,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贾平凹《丑石》及赏析:中国的文学家似乎对石头情有独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化自一块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仙石。曹雪芹的不朽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他笔下的石头其实是一块通灵宝玉。而贾平凹的《丑石》中所写的却的的确确是一块石头,一块真正的“丑石”。《丑石》的故事很像现代版的“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玉璞,他断定其中藏有美玉,先后将其献给厉王和武王,均被玉匠认为只是块石头,他因此获罪而失去了双脚。直到文王继位,才“剖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终于以和氏璧的真面目示人,使它成为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相比之下,丑石的命运似乎更悲惨一些。因为和氏璧虽不为普通玉匠所识,却还有卞和的加意珍惜,而丑石却从天上陨落到地上的那一刻起,便遭到了人们的白眼和咒骂。村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它,大A嫌它丑而无用,既不能用来垒墙,也不能用来铺台阶、洗石磨;孩子们也因为它身上的绿苔、黑斑而渐生厌恶之情,想合伙搬走他。对于世俗的种种误解、冷眼,丑石已默默地承受了二三百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因为丑石的异相、丑陋才表明它不同寻常的来历:“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即使陨落凡间,它也保持自己的高傲、顽强,而不像一般妁顽石那样用来做墙、做台阶,用来雕刻、捶布,而是在误解中执着地生存。贾平凹的这篇散文语言直白、朴实,没有在结构上刻意求新,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平平淡淡地将一块石头的遭际娓娓道来。但就是这块丑石却能引起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它不像一般的散文,仅能给我们带来轻松和愉悦,它分明是一篇包含极深人生道理的哲理散文,引人深思。很多人将这篇文章看作贾平凹的夫子自道,其实从那块“丑到极处”又“美到极处”的丑石身上,我们何尝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平凡的我们有时会因为自己没有倾国倾城之貌,没有显赫的家庭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殊不知一个人真正的动人之处并不在于外表和出身,而是来自内在的涵养以及人格的魅力。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即使自己相貌和出身略逊于他人,我们也不必因此而自卑。因为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会有一番作为和成就。李白曾豪迈地吟咏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我们也应相信天造之才,各有其用,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就会拥有美丽、完美的人生,因为自信的人身上会闪耀动人的光彩。人生之路并非全由鲜花、掌声和赞誉铺就,在我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必得经过一番砺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丑石在人间的遭遇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呢?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的人必先有一番挫折。每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学会忍受寂寞,要有丑石的坚韧和顽强,即使受到一时的冷落也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去迎合和俯就世俗的标准。丑石就是因为没有汉白玉的细腻,无法刻字雕花;没有大青石的光滑,无法浣纱捶布而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一直以来我都坚信那句已经被人重复过千百遍的名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要我们具有了默默承受误解、寂寞的美德,不怨天尤人,就会在沉默与等待中使自己趋于成熟、完美。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必依赖相貌和出身来博得大家的注意,也不必慨叹生不逢时。出众的才华会令自己脱颖而出,会为人生谱写最华美的篇章。

那必须看你的导师喜欢什么类型的了,最好写废都,这样的话可以多多的发挥,不至于到最后没得写了。告诉你一个诀窍,论文要看大家的口味,不要顾及到自己的喜爱,还有论文一般很好过的,千万不要出现错别字!否则你的文章就毁了,这一点要切记。

经典文章贾平凹

贾平凹的散文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内容浩瀚,五彩缤纷,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

贾平凹最有名的散文是《月迹》。

这篇散文以孩童的心态和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标题“月迹”,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是月的变化轨迹;也是孩子们寻月即寻找美的足迹;还可以理解为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全文不到两千字,却意蕴深远,情味悠长。

后世影响

《月迹》被选入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等课本中。

贾平凹议论文素材

都说岁月是最残忍的,它白了父母的头发,它弯了奶奶的腰,它磨了我们年少的尖锐。它拉长了周围人的距离。时光流转不休,光阴几度荏苒。曾几何时,我们一脸苦涩,总是在回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小时候的幼稚行为,幼稚的游戏,又是令现在的我们多么向往。盼望着回到小时候,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时间总是不能倒退,可快乐总是不能再一次。怪岁月太残忍,怪年少太过美好,怪现在的我不够努力。所以就导致了一切想回到过去的理由。岁月啊,时光啊,能否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回到初中的时候啊,让我处理好所有的友谊啊,珍惜每一次快乐啊……岁月拉长了我们的距离。小时候的夜总是那么宁静,天总是很蓝。枕边得奶奶还很年轻,笑容还很灿烂,身体还很健康。从小的我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奶奶很疼我,我也很懂事,从来不会给奶奶惹麻烦。因为我怕猫,而夏天又不得不打开窗户来透气,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会去另外一头抱着奶奶的小脚丫睡觉。总会给我很大的安全感,总是以为抱了奶奶的脚,没有什么怪物能打扰我了。我还记得奶奶的脚丫很小,因为那是封建时候,要求女人这么做的。我也曾问奶奶:“奶奶,您当时裹脚疼不疼啊?”奶奶笑着说:“疼是疼的啊,可是我忘了是有多疼了。只要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已经很好了。”奶奶生在抗日时期,经历了很多,我为奶奶感到自豪,也感到心酸。每天夜里,我都会和奶奶畅谈,奶奶会给我讲述那个时候的故事,我也会时常会听到入睡,睡梦中还会有奶奶给我披被子,那个时候每个夜晚都很美好……现在住在两层高的房子,跟妈妈住在一起,我们没有什么话题,我也从来不会主动找她说话,现在的我是一个人住在一间房子的,夜晚好宁静,宁静的只剩孤独,我和奶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很少回去看奶奶,去了也不知道说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内心越来越封闭,什么话也不愿与别人倾诉……当再一次看到奶奶时,心中还是会汹涌彭拜,却说话变得语无伦次,所以感觉岁月拉长了我们的距离……那条去食堂的大道,那条我们一起跑过800米的跑道,那条一起牵手去厕所的路,那条一起等对方下课一起回去的那条路,。那些我们时常经过的地方,一直在那,只是没了我们,只是少了你们。时常看到那儿,总会浮现你们的身影。接着就是眼眶湿了面目……才毕业了一年,确是人去楼空。曾经一起做任何事情的我们,怎么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走到一起了啊。曾经无话不说的我们,怎么现在见面打招呼也尴尬至极啊……我最好的朋友啊,究竟什么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啊?可能是岁月拉长了我们的距离吧……岁月真的很残忍,扰乱着一切,带来的是悲伤,留下了过去的点点滴美好,却不能挽回……

眼睛描写的片断〗 【清澈】 小叶是个十分苗条的姑娘,显得纤弱,她一头乌发,老束着一只紫红色的发箍,发箍上还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个深深的酒窝,一双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长长的睫毛像道纱幕,使那双眼睛有时显得神秘、深沉。 ——李兴叶《“氓”》 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安徒生《海的女儿》 瞧她那黑亮的头发,瞧她那头发上的柔美的波纹,瞧她那得体的轻纱连衣裙,瞧她那黄金的胸针,高跟鞋使她的身量更显颀长苗条了。然而这一切的美,似乎都只是为了衬托她那俏丽的面庞,水泉映月般的眼睛,和她那天生动人的眉线! ——孟伟哉《夫妇》 我眼前这位少女变得异常美丽。一双大眼睛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像秋天小溪流水那样清澈。 ——符泰民《梅丽》 她的细长的眼睛是那样天真、那样纯洁地望着这整个世界,哪怕有什么肮脏的东西,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她一定也不曾看见。 ——欧阳山《三家巷》 一双清澈流动的眼睛,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和微黑的面庞对照,越显得晶莹。 ——矛盾《幻灭》 【明亮】 她的眼睛很亮,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宁静,永远不斜视似的。 ——陈残云《深圳河畔》 她那样笑着,微微侧着头,眼睛亮晶晶的,两个酒窝浅浅地浮在面颊上。——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 他醒了,缓缓地睁开灰暗的眼睛,那是一双毫无期待的眼睛,冷漠而枯涩。忽然,像灯花一爆,眼里有了神,越来越亮了,一闪一闪地现出惊喜的光,像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亮。 ——陈放《白与绿》 他穿一件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件一样。清瘦的下巴壳,高耸的肩膀,显得很没有生气。但是他的眼睛,却是奇怪的明亮,不过并不是炯炯有神发光得像猫儿的眼睛一样,而是坚定诚实的。 ——马识途《我的第一个老师》 【精神】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 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玉,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院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刘鹗《老残游记》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罗贯中《三国演义》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罗贯中《三国演义》 她那璧玉般皎洁的面庞上,嵌着一双引人注目的丹凤眼,乌黑发亮的长长的卷发,在脑后盘成一个隆起的高髻,显得别有风韵。 ——张扬《第二次握手》 描写眼睛。 ——高尔基《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 他穿着一身蓝帆布的新工作服,隆起的肌肉,从衣服里突了出来,他笑眯眯地望着我,浓密眉毛下的一双大眼睛里,跳跃着兴奋而喜悦的火花。 ——丛维熙《女瓦斯员》 【激动】 方方的棕红色的脸上,有一对含蓄的眼睛,只有遇到使它分外激动的事情的时候,那双眼睛才迸射出火花似的光芒,但一霎时,又隐没在眼睛的深处了。 ——竹青《高高的天线杆》 玉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她倚在墙边站着,全身都在轻微地颤动。细长浓黑的眉,大大的湿漉漉的眼睛望着我。那眼光:信赖,尊敬,感激,欣慰,愧疚,慈爱,祈求,温柔……我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了。过了许久,她垂下漆针似的眼睛,两行清泪渗了出来。 ——姜天民《第九个售货亭》 她的眼眉撩起,眼睛睁得大大的,痴呆呆地望着。嘴微张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下颌略微抬起,鼻翼轻微地翕动着,突起的胸脯一起一伏。 ——维录《黄昏》 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么?不至于此罢?……”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深沉】 那老头儿这些天又瘦了,眼窝深深地塌陷下去,但眼睛还是那么亮,那么沉静,像深秋的湖水一样。他就是在这双目光的注视下,在车间选举会上表示的态度。 ——郑万隆《明天行动》 红润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使人感到和蔼可亲;但眼神里蕴藏着一点含蓄的威严,会使你不得不肃然起敬。 ——王路遥《破案记》 金黄色的长发和浓密的胡子衬托着他那英俊、威武、五官端正的脸。一对炯炯有光的淡蓝色眼睛,充满人生经验、情感和火焰。当他很安静的时候,那双眼睛使他的脸流露出一种悲哀的善良的表情。但是一到战斗的时候,斯巴达克思就完全变了样:在斗技场的角斗场上,这位角斗士就会带着一副由于愤怒而扭歪了的脸;他的眼光好像闪电,他的那副样子就显得非常可怕了。 ——拉·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 【期待】 祁老师亲自把我送到车站,离别之时,我突然觉得心里像缺点什么,我又习惯地去望祁老师的眼睛,那里露出了喜悦、期望、鼓励的光…… 汽车开动了,我慢慢地转过头来,想起祁老师永远留在我的眼里。她,仍旧是个矮个子,瘦身条,可他那架眼镜的眼——不,应该是人民教师心灵的窗户,却是那样明亮,祖国、未来都装在她那无边的视野里,我不就是在这扇窗前找到远行者脚下的路吗?她,还伫立在那里,清风徐来,掀动着那三十多年用粉笔面染白的头发,祁老师的目光终于扯出了我止不住的泪水,在模糊的视线中我好象还能看到她那母爱的目光。 ——王春芳《目光》 虎妞脸上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些渴望见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 ——老舍《骆驼祥子》 【慈爱】 母亲正在很高的白床上躺着,用着渴望惊喜的眼光来迎接我,护士放我在她的臂上,她很羞涩地解开怀。她年纪仿佛很轻,很黑的秀发向后拢着。眉毛弯弯的淡淡的像新月。没有血色的淡白的脸,衬着很大很黑的眼珠,在床侧暗淡的一圈灯影下,如同一个石像。 ——冰心《分》 【含情】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曹雪芹《红楼梦》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曹雪芹《红楼梦》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曹雪芹《红楼梦》 眉扫春山,眸横秋水。含愁含恨,犹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杨妃剪发。 ——冯梦龙《警世通言》 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 ——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 战士点点头,深情地望了她一眼,她下意识地感到那眼光的色彩,是白和红合成的桔黄,是纯洁和温柔的交融。顿觉全身的热量往上涌。 ——王中才《三角梅》 那弯弯的、淡淡的、细细的眉毛下,一对黑黑的、亮亮的、柔柔的眼睛,不管你有多大火气,它只要轻轻一笑,就会冰消。 ——雁宁《月亮溪》 我一直觉得远处有两颗熟悉的眼睛在望着我。我不用抬头,但我却能够觉察到那两颗眼睛在向我窥视,现在,上最后一课了。那两颗眼睛也向我注视得更频繁了。我知道那就是冯小澄的眼睛。我想看它,但又怕看它。最后,我鼓起勇气抬起头,两个人的视线正好碰到一起。这一回,我们都不像平时那样,眼光一接触,就各自急忙把头别开了,我们惶恐和友爱地各自对望了好一下,冯小澄才慢慢地回过头去。我也懊丧地把头低下来。我看见她的眼圈红了,我也流泪了。 ——秦牧《回国》 【轻浮】 她的确长得很美,脸上有红似白的,两道漆黑的眉毛高高地飞扬起来,使你不由得想起乌鸦在阳光下闪着光辉的翅膀。只是笑得十分邪气,两只眼睛故意眯缝着,黑眼仁从眼角勾着你。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 在那张脸上,特别是由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同情】 她分明看出了我的心思,长而黑的睫毛包围着的大眼睛潮湿了,透过水汪汪的目光,我看到同情、关切、忧虑和焦急。 ——从维熙《泥泞》 【专注】 胡杏不看,也不动,她的眼睛注视着屋顶的瓦桁,只有眼白露在下面,好像希腊古代的艺术家雕刻的女神一般。 ——欧阳山《苦斗》 【苍老】 这几天他那因小草破土而明亮起来的眼睛灭了,如同一盏耗干了的油灯,上面厚厚地生了一层灰雾,连痛苦的闪光也不见了。这是一双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没有光泽的眸子,像是玻璃球做的假眼睛。 ——陈放《白与绿》 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她的眼睛几乎要合成一条缝了。口里微微地喘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目不转睛地凝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 ——蹇先艾《水莽》 但他的神情还像平时一样和蔼。阳光眩人的眼目,他的眼睛眯得更厉害了,眼角那儿隐着的笑意也更平静,更深沉。他蜷缩着脊背,脖颈略略伸向前面,嘴唇微微张开,一动不动。褐黄的眼仁已经浑浊了,但不知是噙着浆液还是映着阳光,差不多眯成一线的眼缝里,还隐隐闪动的亮光,好像满意地望着,其实又并没有望,用心地想着,其实又没有想。 ——何士光《种包谷的老人》 他痴呆呆地望着老哥的脸,那发白,那瘦削得有些苍老的两颊,那刮过了的灰白的下巴,那眼睛,啊,特别是白眉毛下两只眼睛!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目光,小孩子似的,温柔的、清亮的、安宁的、无所不爱的而又一无所求的目光。 ——姜天民《金色的树林》 他那布满红筋的黄脸上,带着一副银边的高度近视眼镜,两只浑澄澄的眼睛在眼镜玻璃里面闪着模糊的光。 ——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疲惫】 他是个非常英武的军人。从形体到面容,都够得上标准的仪仗队员。因为缺乏睡眠的缘故,此时他那拧着两股英俊之气的剑眉下,一双明眸里布满了血丝,流露出不尽的忧伤和悲凉。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痛苦】 在他谈到日本人把他们的重伤兵抛在火里烧得惨叫的时候,他也曾表现过同样的神情。半闭眼睛,右眉向上蹙着,眼睑有点颤动,而眼角的皱纹也更多了。 ——沙汀《贺龙将军印象记》 他一双火力十足的眼睛不看别人,只盯住手里的香烟,饱满的嘴唇铁闸一般紧闭着。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唇黑,眼闭无光。有时,虽眨眨地向环立在他周围的群众看一眼,好似代替它已不能说话的口求乞一般,但接着蹙一蹙眉头,叫声“啊唷”,又似睡去一样的了。眼泪附在眼睑上不曾滴下。 ——柔石《人间杂记》 那一片树林在她的面前就像浮在水上一样,因为她的眼睛中充满眼泪。那些眼泪仿佛以前是在一个不见天日的深井当中,现在才涌出来,她的内心充满了尖锐的隐痛,就是流眼泪也无法使它减轻。 ——狄更斯《艰难时世》 那双前几天还像嘴唇一样荡漾着笑意、像鸟儿一样扑扇着翅膀的眼睛,已经凹陷、呆滞,眼圈周围罩着痛苦的黑晕。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被折断的翅膀》 他感到血液在太阳穴里发疯似的悸动,脑袋像给什么东西压着,快要破裂了。他没有说话,眼睛呆瞪瞪地四下张望,然而他什么也没有看见。最后他发出一阵可怕的大笑。 ——德克《赛贾赫的遭遇》 他的脸上显出一阵痛苦的拘挛。他把眼光埋下去看地,好像故意在躲避我的注意。 ——巴金《沉落》 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糊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王愿坚《七根火柴》 【压抑】 她的全部骄傲都在勉励她克制自己。她有气无力地瞧着邓尼森,后来又一个一个地瞧着我们。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可怕的神色,她的嘴唇一直在哆嗦着。 ——杰克·伦敦《在甲板的天棚下面》 【忧伤】 科斯佳是一个年约十岁的孩子,他那沉思的、悲伤的眼光引起我的好奇心。他的脸庞不大,瘦削而有麻雀,下巴尖尖的,像松鼠一样;嘴唇不大看得出,然而那双乌黑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给人以异样的印象;这双眼睛似乎想表达什么意思,可是语言(至少他的语言)却表达不出。他的身材矮小,体格虚弱,穿得十分贫苦。 ——屠格涅夫《白净草原》 那双含着几丝悲凉的眼睛里也透出一股活活的神气,好像恶魔般的癌症从她的躯体里悄然飘逝了,垂死的身躯又注进了蓬勃的活力,心在开始有力地搏动。 然而,妈妈发黑的眼角却滚出一颗泪珠。她自己心里明白,这正是她快要离开人间而远走的预兆。她的目光慢慢地移动,流连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曹文轩《太阳,熄灭了》 当他谈起陈溪山的时候,他却一反嬉笑的神情;他肃穆下来,当时他一大叠皱纹的眼里,如果细看的话,好象还泛着一层浅浅的水光。 ——路平《玉米田之死》 她长久地凝视着池水,如今黑魆魆的,可是在微风吹动之下依然隐约可见;她凝视着微微摇曳的树影;她凝视着屋子里的灯光,灯光照在池塘水面上,又在远处消失了。接着,她又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眼睛越过磨坊,望了一下笼罩在温暖白雾中的牧场,这时候田鸟扑动着翅膀,在她头顶上空飞过。 ——莱蒙特《农民》 她的嫩颊上失去了旧日的桃红色,她的眼角边新添了许多细皱纹,她的眼光也没有从前那样妩媚撩人,而是迟疑不定带些阴凄凄的味。 ——矛盾《追求》 【怅惘】 我望着爷爷的眼睛,很久很久。他细长却又总是明亮的眼睛里,此刻有一层说不清楚的意思,仿佛是秋天过去了,一匹老马某天从马厩里出来,突然发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空荡荒凉牧场一样,带着些惊诧,也带着些悲哀和无可奈何。 ——黄蓓佳《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 【恐怖】 他仿佛觉得已经被投入了那黑暗的深渊。他的一双大眼睛恐怖地睁视着那阴森森的井壁。 ——巴尔多迈罗·利约《十二号风门》 【愤怒】 女人抬起眼睛,老魏不由停住了,这是怎样一双眼睛哪,这是一个受了、伤了心的女人的眼睛,在那凶恶的眼光底下,是深得没有底的悲哀。她的眼睛好像在大声呐喊,又像是从牙缝里,轻轻地、然而重重地吐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要再来碰我们,不要再来碰我们……”——王安忆《尾声》 船姑娘真像野马一样发威,用一般女儿家难以出口的词儿警告对方:“别以为渡口只剩下船姑奶奶一个孤人,哼!你要是瞎了眼,跟船姑奶奶掉歪,船姑奶奶一篙把你打下水里去,叫你喂芙蓉河的王八****”说着,一双杏子眼瞪得溜溜圆,猛地举起手中的船篙…… ——丛维熙《洁白的睡莲花》 他老爱吼我。要是发脾气,眼睛就鼓得像牛眼睛一样。 ——黄天舜《小飞做作文》 他个子很高,很挺拔;他也是赤膊短裤,凡是身体裸露的地方,都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浑身都洋溢着青春和力量的美。不过现在他斜靠在棚门的柱子上,神情阴郁、愤怒,一副狠巴巴的样子;像狼一样半眯着的眼睛,时不时挫动牙巴骨,似乎恨不得啮碎什么东西才好。 ——叶蔚林《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亚贝尔托的眼睛射出火花,几乎要把这张纸扔出去。但是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叶君健《“天堂”外边的事情》 她脸上沾着丈夫的血,气得直咬牙,眼睛就象铁匠的熔炉那样往外冒着火苗。 ——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她的恐惧变为忿怒,她忽然满脸绯红,一直红到了发根,两眼盯住了这个侮辱者。同时这双眼睛变暗了,突然闪烁一下,又变得漆黑,接着燃起了不可遏抑的怒火。 ——屠格涅夫《春潮》 只有别罗夫佐洛夫越来越往角落里躲,皱着眉头在生气。……他时时眼睛充血,满脸通红,好像他马上就要向我们冲过来,把我们当作木屑一样往四处踢开。 ——屠格涅夫《初恋》 【麻木】 我不再看见别的,眼前只有她那眼睛。上眼皮总算有了两条略微弯曲的纹路,这两根线条的始和终都很清楚,从这一眼角到另一眼角,线条死板、僵硬,还有点充血、发炎,使眼泡稍稍肿胀着,两根线条扯着眼皮,使他们呆呆傻傻,迟迟疑疑,好像不能也不敢闪动。细长的眼睛是变大了,木木地瞪视着我,要不是偶然费劲地不灵活地眨动一下,那就虚假得像画在玩偶上的眼睛了。 ——韩蔼丽《眸子》 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鲁迅《故乡》

每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都是同学们关注的重点,作文在语文考高中占据半壁江山,作用自然巨大,我整理了一些人物素材名人事例供大家参考使用。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分析:毅力是一种闪烁着勇敢者光芒的品质。失败了,不可怕,做一个有毅力的勇敢者,成功定是你的。

话题:“写作之路”“坚持就是胜利”

爱拼才会赢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分析:对事业的追求通常来源于理想以及对事业的信念和拼搏。

话题:“理想与成才”“奇迹的诞生”

素材一

往事再美好,都已经尘封。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收罗在历史的尘埃中。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幻梦。(延参法师)

【适用主题】豁达,不计较,往事如风

素材二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适用主题】坚强,坚韧

素材三

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野夫)

【适用主题】故乡,乡愁

素材四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适用主题】默默奋斗,拒绝冷漠,身体力行

①保姆与家教柳靓是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因为是教授的缘故,就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还为女儿请了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柳靓有个新学年报告会要开,想穿上个月买的裙子穿,然而他的裙子上有个很大的洞,意识他怀疑是那个显得十分高傲的家教偷穿的,意识她愤怒的去开新学年报告会,下午他藏在房间里有一个人进来了,那个人不仅穿着他的靴子还带着他的链子,单他愤怒地跑出来时才发现是那个是自己视为亲姐妹的乡下保姆。②这种学费交不得 一艘名为"渤海2号"的钻井船,由于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一些领导不讲科学,违章指挥,导致了这艘船翻没,死亡7多人,损失数千万元。然而灾祸发生后,有关领导既不自责,也不接受教训,反而轻松地说:"要交学费嘛。③裂缝的水罐 印度一个挑水工有两个水罐,一个水罐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水罐完好无损。有裂缝的水罐每次都只能运半桶到主人家,意识有裂缝的水罐很惭愧,有天他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问它为什么要道歉,挑水工叫他注意路边的花儿,再次上山时,挑水工问他有没有注意到路边的花儿只长在它这边而不会长在另一个水桶那边,挑水工告诉他两年前他将花钟撒在它这边,如果没有他主人每天就没有这么美丽的花朵。点评:这篇作文以两个水罐为中心,虽然一个水罐有裂缝,但他每天都浇灌路边的花儿,不仅使路边有了美丽的花儿,而挑水工的主人也没天都没享受着这美丽的花朵,看来每个人总有好的一面。④一碗拉面故事发生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家拉面馆,年夕的前一晚,当老板快要打佯时,进来了3个特殊的顾客,一个女人,后面跟着2个儿子,那个女人问老板是否可以给他们来一碗拉面,他门都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厨房里老板的夫人问老板是否可以免费送他们两碗拉面,老板说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然而还是往里面放多了半个面团,看见他们开心得吃着,老板恋歌人在厨房感动得留下了泪。后面的事情就有点在意料之中了,第二年他门要了两碗拉面,第三年要了三碗,并还清了债款。然而从此以后他们就消失了。他们的故事就传开了,每年年夕老板都要为他们留下15号台,直到10年后,10点钟,一个穿着和服的女人推门而入,大家都松了一口起,然而又有两个青年走进来,大家都开始紧张起来,前面哪个女人问:可以来三碗拉面吗?之后说到了三个人感谢老板三年来的照顾等等。⑤渔夫传奇一个渔夫正在打渔,突然天空出现了一个黑点,一只奶牛飞快地向他的渔船砸下来,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说了,他的渔船被砸翻了,而他凭良好的水性游回岸边,可他跟别人说起那件事,别人都以为他在说慌,这个故事也飞快地在那个小国传开来,而后面的事情更为奇妙,美国大使馆站出来承认了这件件事,人们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原来美国去救灾,而一头奶牛在飞机上发疯,还撞伤一个押运人员,他人采取了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让奶牛去潜水去吧,而他门的确也这样做了,最后美国赔了渔夫一艘渔船。。

  • 索引序列
  • 贾平凹散文论文的国内研究
  • 外国人研究贾平凹的论文有哪些
  • 关于贾平凹作品的研究论文
  • 经典文章贾平凹
  • 贾平凹议论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