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论文题目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论文题目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也产。西藏,云南尚以刚毛夏枯草PrunllahispidaBenth.的花穗及果穗同等入药。[成分]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原是齐炖果酸(Oleanolieacid),尚含有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Ursolicacid),芸香甙(Ru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顺-咖啡酸(Caffeicaicd),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罗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8%是氯化钾)等.花穗含飞燕草素(Delphinidin)和矢车菊素(Cyanidin)的花色甙,d-樟脑(d-Camphor),d-小茴香酮(d-Fenchone),熊果酸.[药理]1:降压作用,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煎剂(100毫克/公斤)注射于麻醉犬,可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但易产生急速耐药作用,如给带有皮桥的犬服夏枯草,每日2次,每次2克/公斤,也可使血压有所下降,对肾性高血压犬,连续服药2周后,血压有中等程度之下降,停药后又恢复至原初水平。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切断迷走神经后,夏枯草的降压作用明显减弱。对在位及离体兔心,离体蟾蜍心脏,均见有兴奋现象,均认为降压非由于对心脏的抑制所引起。在用夏枯草的总无机盐的用量与煎剂相当时未出现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用量相当于煎剂一倍以上时,降压程度仅及煎剂的1/4-1/6,灌胃给药,虽出现降压作用较迟,但持续却较久,故认为夏枯草的降压作用与其中所含的无机盐有关。近年来有人对上述试验做了重复试验,测得夏枯草茎,叶的酊剂(30%醇)中含钾量相当高,约83毫当量/毫升,穗中含量较少,口服对正常麻醉犬未出现明显降压作用,煎剂在除去其中无机盐后,降压作用即甚微,即夏枯草静脉注射,对麻醉动物的降压作用,不能排除其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钾)的因素,故其降压成分及降压原理均有待研究。2:抗菌作用:据体外初步实验,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也较广。其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的实验性结核病,夏枯草可使肺部病变有所减轻。3:其他作用:夏枯草煎剂(1:50-1:200)可使家兔离体子宫出现强直收缩。对离体兔肠,高浓度能增强蠕动。曾报告夏枯草煎剂能抑制小鼠S-160肿瘤及艾氏腹水癌的生长,但死亡率反较不给药组更高,故实为其毒性作用。[性味]苦,辛,寒。

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并且也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防止便秘,并且也可以增加睡眠,等等,这些都是夏枯草的益处。

夏枯草作为常见药材经常用它来泡茶饮用可以清肝明目、散结解毒、利尿、抗菌消炎,夏天常饮还可以除湿和防暑降温的功效。

夏枯草 spica prunellae (英)common selfheal fruit-spike 别名 棒柱头草、灯笼头草。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带花的果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3~40cm。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cm,宽1~2.5cm,全缘或疏生锯齿。轮伞花序集成穗状,长2~6 cm;苞片肾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尖,外面和边缘有毛;花萼二唇形;花冠紫色,上唇顶端微凹,下唇中间裂片边缘有细条裂。小坚果棕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荒地、路边草丛中。分布几乎遍于全国。 采制 夏季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果穗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至10数轮宿萼七苞片集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3朵花,花冠多已脱落,宿萼2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休轻,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夏枯草甙(prunellin)、熊果酸、齐墩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a-茴香酮、飞燕草甙元(delphinidin)和矢车菊甙元(cyanidin)的花色甙。 性味 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乳痈、甲状腺肿大、高血压。采纳哦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夏枯草功效作用

1.抗菌消炎

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

2.降低血压

药理研究显示,夏枯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虽然对于其具体的降压机制尚不清楚,但有关研究认为可能与其中含有的无机盐有密切关系。

3.保肝明目

夏枯草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修复的作用,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对一些肝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夏枯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和B,这两种维生素对眼睛具有保护的作用,对眼疲劳,近视,夜盲等均有缓解治疗的功效。

4.清热祛暑

夏枯草清热祛暑的功效,民间用它来泡茶,作清凉祛暑剂。现在市售的很多凉茶都添加有夏枯草,就是利用了其清热的功能,达到祛除湿热、防暑降温的功效。

5.散结止痛

现在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人们可以使用夏枯草来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夏枯草对于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等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由于夏枯草属于中药,所以在服用的时候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6.利尿

夏枯草煎服有利尿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小便发黄、浑浊的人而言,每天早晚用夏枯草煎水服用,能使小便变得不再浑浊,而且对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炎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需要人们长时间坚持服用才可以,千万不能中断,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希望上面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对夏枯草功效作用更加了解,夏枯草是一种药材,所以大家要服用夏枯草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消肿

夏枯草不单能通利小便,还能提高人类肾脏的功能,也能消除前列腺炎症,可以预防小便不利或身体浮肿,也能减少小便混浊和前列腺肿痛等不良症状发生。

2.抑制细菌

研究显示,夏枯草的煎剂对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对于有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效果,因而临床上可以用于某些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3.清肝明目

4.降低血压

药理研究显示,夏枯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虽然对于其具体的降压机制尚不清楚,但有关研究认为可能与其中含有的无机盐有密切关系。

5.清热散结

夏枯草的禁忌

1.过敏忌食

一些对夏枯草以及类似的药材过敏的人群也不宜食用,如果食用很有可能引起人的过敏反应,例如红斑、麻疹、全身瘙痒、恶心、头晕、呕吐、心悸、腹泻腹痛等等症状。

2.脾胃虚弱者慎服用

由于夏枯草是性寒的一味中草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应注意禁忌,以免加重病情。

3.孕妇忌食

对于处在孕期、生理期、哺乳期的女性也是不适宜食用夏枯草的,夏枯草是一种偏寒凉性的药草,孕期、哺乳期和生理期的女性如果食用过多会导致宫寒,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腹部的疼痛以及生理期的女性行经不畅和经期紊乱。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

夏枯草在中医中归肝经和胆经,全草可入药。夏枯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多功效,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利尿、清脑降压、抗菌消炎等功效,临床上能够抗恶性肿瘤、抗乳腺增生、抗泌尿系统结石等,下面具体介绍。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夏枯草的功效 :

夏枯草,可以清除肝脏内的火气,能利尿、消肿,还可以治疗乳腺不通,高血压等疾病。夏枯草的叶子可以当作茶水饮用。

清除肝火,驱散郁结

夏枯草味苦、性寒,能倾泻人体肝火,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因为肝主目,所以在保护肝脏的同时,还能保护眼睛,特别是对于眼睛红肿疼痛、头晕目眩等病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医学上常用夏枯草和菊花、石决明等一起煎煮,治疗肝火旺盛等疾病;夏枯草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对夜间眼睛疼痛明显的病人效果显著。

降血压、降血糖

夏枯草本身富含一些降压的成分,如三萜皂苷、生物碱等成分,有降压作用,同时夏枯草可降血糖,对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治疗妇科疾病

对妇女白带异常、产后出血过多,将夏枯草研磨成末,在医生的叮嘱下,与米汤一起送服下去,效果明显;对产后气血体弱的病人,可用新鲜夏枯草捣烂,挤出汁,一晚一次,效果非常好。

止血功效

对于因为刀伤、打伤等出血的现象,在户外,特别是情急的时候,可把夏枯草放在嘴里嚼碎,然后敷在患处,能起到迅速止血的作用。对于大出血,能在危及时刻,止血,防止出血过多造成死亡。

治疗脖子上生的疮

可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后温服。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病人,则将口服改为改用,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夏枯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又名夏枯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也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疾病。下面来看看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抗菌消炎

夏枯草的适应性比较强,因而中医上常常用来治疗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等疾病,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主要是将夏枯草搭配其它中药材一起煎煮开饮用,连续服用一周左右,就有效果,而且夏枯草还有抗菌消炎的功效。

2、利尿

夏枯草,煎服有利尿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小便发黄、浑浊的人而言,每天早晚用夏枯草煎水服用,能使小便变得不再浑浊,而且对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炎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需要人们长时间坚持服用才可以,千万不能中断,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3、散结止痛

现在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人们可以使用夏枯草来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夏枯草对于治疗淋巴结核等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由于夏枯草属于中药,所以在服用的时候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食用方法

1、夏枯草炖猪瘦肉

夏枯草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在使用夏枯草来治疗疾病的时候,为了将其药效发挥到最大的效果,可以将夏枯草与猪瘦肉一起炖。具体方法如下:将猪瘦肉洗干净然后切成块,取适量的夏枯草、灯芯花、蜜枣、姜片,加水一起放入锅中炖,约1个小时之后加入适量的食盐即可以食用。

2、夏枯草黑豆汤

夏枯草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能滋肾阴、润肺燥、制风热,将夏枯草洗干净之后,和黑豆一起炖汤喝,对于治疗高血压、风火牙痛等疾病有明显的效果,夏枯草黑豆汤最好每天喝一次,见效非常快。

清肝明目

夏枯草可以清肝明目,它可以用于目珠夜痛、头目眩晕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散结止痛

可治疗淋巴结核、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等疾病。

利尿

夏枯草能够清利小便,对小便浑浊,前列腺炎有很好的作用。

清脑降压

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

抗菌消炎

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

夏枯草的副作用

腹泻

夏枯草是凉性的药材,若是脾胃虚弱的人,或者是风湿的人用夏枯草,是容易导致腹泻的,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因此这些人要多注意。

肝肾疾病

如果大家长期的服用一些夏枯草,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会造成肝肾的负荷,会引起肝肾疾病,有的人们服用这种药物后,会感觉到肾痛,就是这个原因形成的,所以服用夏枯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期的服用。

1、夏枯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夏枯草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夏枯草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用。

2、《纲目》记载:夏枯草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

3、《青囊秘传》记载:夏枯草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

4、《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夏枯草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5、《本草衍义补遗》记载:夏枯草补养血脉。

6、《卫生易简方》记载:夏枯草治扑伤金疮:夏枯草捣烂,罯上。

7、《滇南本草》记载:夏枯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

8、《本草求真》记载:夏枯草辛苦微寒。按书所论治功,多言散结解热,能愈一切瘿疬湿痹,目珠夜痛等症,似得以寒清热之义矣。何书又言气禀纯阳,及补肝血,得毋自相矛盾乎?讵知气虽寒而味则辛,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

9、《医宗金鉴》记载:夏枯草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

10、《闽东本草》记载:夏枯草治羊痫风、高血压:夏枯草(鲜)三两,冬蜜一两。开水冲炖服。

11、《张氏医通》记载:夏枯草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

12、《本经》记载:夏枯草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13、《滇南本草》记载:夏枯草治口眼歪斜:夏枯草一钱,胆南星五分,防风一钱,钓钩藤一钱。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

14、《本草汇言》记载:夏枯草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 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15、《本草通玄》记载: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

16、《现代实用中药》记载:夏枯草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17、《本草从新》记载:夏枯草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

18、《圣惠方》记载:夏枯草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

19、《科学的民间药草》记载:夏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子宫粘膜炎。

20、《摄生众妙方》夏枯草汤 记载:夏枯草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

21、《本草汇言》记载:乳痈肿痛。本品既能清热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乳痈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

22、《外科正宗》记载:夏枯草治瘰疬、瘿瘤: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常配贝母、香附等药用以治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如夏枯草汤。

23、《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记载:夏枯草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24、《纲目》记载:夏枯草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

25、《闽东本草》记载:夏枯草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二两,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

26、《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夏枯草治小儿菌痢:二岁以下,夏枯草一两,半枝莲五钱;二至六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六至十二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半。水煎服。

27、《简要济众方》补肝散 记载:夏枯草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

28、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记载:夏枯草预防麻疹:夏枯草五钱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

29、《重庆堂随笔》记载: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

夏枯草的功效及作用

夏枯草有很多名称,包括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夕句,乃东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类型,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湿地或者河岸边并且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夏枯草的功效及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夏枯草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

⑴ 夏枯草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唇形科的干燥果穗,采收加工一般在夏季,而且要在当果穗半枯时将它摘下并且晒干才能入药,这种植物的性味功为苦,辛且寒,一般使用在肝,胆经上,不仅可以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和头痛,还可以清肝火,降血压和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等,更可以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和乳痈肿痛,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

⑵ 夏枯草在古时的很多中药典籍中都有记载,而且它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很强大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夏枯草可以治疗赤白带下,用开花时采摘的夏枯草花阴干后碾成粉末状,每服10克在食前米饮下即可。摄生众妙方》中记载的夏枯草汤也可以治疗瘰疬马刀,不管已溃烂还是未溃烂或日久成漏都可以治疗,用料为夏枯草30克,水二钟,煎至七分熟服下即可。

二、夏枯草也有比较高的食用价值。

⑴ 夏枯草本身就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和作用,而将夏枯草用来做成双花炖猪瘦肉,不仅能清火明目,散结消肿,而且能够清心火,利小便,祛湿热和润肺燥,“双花”是指性味平和同时又甘润的灯芯花和鸡蛋花,将它们合在一起炖猪瘦肉,不仅可口,而且带有中药的清香,是男女老少都适用的保健佳品。

⑵ 夏枯草还可以制作草黑豆汤,煲鸡脚和夏枯草绿茶等,这里重点给大家讲一下夏枯草绿茶的制作方法,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材料,包括:夏枯草一棵,适量的`绿茶和蜂蜜,然后我们需要将这种植物切成小段并且与绿茶混合再均匀冲泡,焖约大概10分钟后再加入红糖或者蜂蜜饮用可以达到清热平肝和降血压的作用。

结语:夏枯草在生活中不仅可以观赏,装饰,药用,而且还可以食用,是一种功效比较齐全的植物类型,其中又属药用价值最大,不仅可以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和头痛,还可以清肝火,降血压和治高血压病,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好帮手。

夏枯草的功效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无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肝泻火、解郁散结、降血压、消肿解毒等功能。主治头痛眩晕、烦热耳呜、目赤羞明、胁肋胀痛、乳痈、疖肿、肝炎等症。

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瘤的作用,还有利尿降压的功效。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解暑剂。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

【功用主治】

清肝明目

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清热散结

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

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常配牡蛎、浙贝母。

利尿

夏枯草能够清利小便,对小便浑浊,前列腺炎有很好的作用。

清脑降压

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

抗菌消炎

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③《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治淋巴结核、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夏枯草的作用

夏枯草作为一味具有悠久用药历史的的中药,一直在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医疗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散结消肿作为其传统功效,其疗效已经被众多临床实践所证明,其科学性也被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所证实。

随着临床上恶性肿瘤、乳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增多,以及现代化学、药效毒理、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夏枯草的“散结消肿功效也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临床医生认识、研究并加以运用

抗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属中医“癌、“岩、“恶肿、“积聚的范畴,系由正气虚弱、留滞客邪、气滞血瘀、邪毒积聚、蕴郁成块所致。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以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清热解毒、疏肝理气、通经活络、以毒攻毒等为基本治则。夏枯草味苦能清热解毒,味辛、归肝经能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祛湿等,故临床常用于各类恶性肿瘤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其有很好的抗恶性肿瘤作用。

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的高发病,尸检中乳腺增生的妇女有58%~89%,占乳腺疾病的75%以上。临床上乳腺增生以乳痛、乳腺组织局限性增厚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为主要症状,突出的表现是月经前乳房胀痛与乳房肿块,一般认为本病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发生在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以中年妇女居多。中医学认为,该病属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不调所致;肝郁气滞、痰瘀交阻于乳络为病之标,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病之本。夏枯草辛以散结,苦以泄热,主入肝经,有良好的清肝散结之效,尤其用于肝郁化火,痰火凝聚的肿块,故临床常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抗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属中医淋证范畴,主要是指砂淋、石淋,是临床常见病。其成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该病与风邪、湿热、情志、饮食、环境等内外因都有极密切关系。但多因湿热内生,肾虚湿热蕴结于下焦、灼烁津液,使尿中杂质结成砂石;日久结石注留,阻遏经脉而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夏枯草性寒,味辛、苦,故能除湿泻热,又归肝经,故能疏肝解郁。现在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具有抑制草酸钙结晶和结石形成的作用。

调节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瘿病,是指由于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等,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下方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滞痰凝、瘀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病变主脏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DNA梯形凋亡条带,Bcl22蛋白表达减弱,而Bax蛋白表达增强。夏枯草明显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24h后,出现明显亚二倍体凋亡峰。夏枯草注射液5%浓度明显抑制人胃腺癌SGC27901细胞生长,作用24h后,细胞明显皱缩、细胞核固缩深染,出现明显亚二倍体凋亡峰。

夏枯草的食用方法

夏枯草闷香菇

夏枯草鲜嫩茎叶250g洗干净,入滚水焯过,捞出来用冷水浸洗,控干;香菇5朵以开水泡发,洗干净,去蒂。泡香菇水待用。油锅烧热,入夏枯草煸炒,下香菇,泡菇水,料酒,味精,盐翻炒熟,以水淀粉勾芡,淋鸡油,颠翻几下出锅即可。

功效:清热、降压

总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夏枯草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了吧,夏枯草是我们经常看到用到的植物中药,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夏枯草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相关的宜忌事项,希望我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枯草是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的花和果穗。如果只用穗,也叫夏枯球。因此,植物在夏天开始枯萎,因此得名夏枯草。遍布全国,常生长在河岸两侧的湿草丛、荒地、路旁。收获后,晒干,用作药物。

一、夏枯草的功效:

夏枯草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可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常用于治疗眼睛红肿疼痛、头痛、头晕、痈肿、乳痈、乳房癖、乳房肿痛等。

名著摘要:

《本经》:“主要因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疾、足肿湿。”

滇南本草:“祛肝风,通经络。治口眼,去肝,开肝,止筋骨痛,眼痛,痰散,身满肺结核。”

《余姚窑街》:“凉营泻热,消肿消硬。治瘰疬、疥疮、淤青、白带多、白点、汗点。新鲜人更好。”

《本草纲目》:“补肝血,降火,降内热,散气滞。治痰湿,夜视痛。”

二、夏枯草的配伍及应用:

1.用于肝火发炎、眼睛红肿、眼珠疼痛、羞泪、头痛、头晕等。夏枯草清热利湿。可单煎或与石决明、菊花、蝉蜕等配伍。对于目赤血虚者,常与当归、盛迪、芍药等补血养肝之品配伍。

2.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肿痛。夏枯草清热散结,可单煎或煎膏服用。也常与玄参、牡蛎、昆布等配伍。

在中医中,瘰疬和甲状腺肿是淋巴结肿大、结核和甲状腺肿、增生或肿瘤等现代疾病。夏枯草清肝泻热,还有散结消肿的功效。治疗以上证候最常用,需要重点学习。

如今,中成药夏枯草颗粒使用方便,但效力较弱。治疗一般肝郁发热、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特别是部分更年期女性患者轻度肝郁。

3.现代高血压也用于肝热、肝阳上亢。夏枯草能清肝泻火,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更适合同时具有上述证候和高血压的人群。

4.半夏夏枯草。半夏温中化湿,化痰,减少副作用,止呕,散结;夏枯草性寒,清肝泻火,祛瘀。半夏生于殷琦,夏枯草生于杨琪。两药配伍,可以调和肝胆,平衡阴阳,引阳入阴,治疗失眠。对胸闷、头晕、头痛、失眠等有很好的效果。由痰热壅盛所致,或神经衰弱伴阴阳失调。

《医学的秘密用途》:“治疗一个失眠的人,同时补充心脏和肾脏的药物没有效果。其脉萌出称为阴阳不和,二气不和。取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可以用浓汤服用,这样可以安心睡觉,但吃了强心等药还是可以好起来的。盖半夏生于阴,夏枯草长于阳,是阴阳奇妙的结合。”

卢靖姗说:“对那些半夜容易醒来,醒来后不易入睡的人更好。”

三、夏枯草的用法用量:

夏枯草通常用作汤剂、丸剂、散剂或外用软膏。汤剂常用剂量十几克到几十克。

王昂燕:“冬至生,夏至干,故名。用茎叶。”

四、夏枯草应用注意事项:

夏枯草味苦、寒、辛,长期服用有损正气之弊。所以脾胃虚寒,体弱者慎用。

化学成分研究莽草酸毕业论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5.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5.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5.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5.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5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5.6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途径 迄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等诸方面仍处探索阶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和构思,如余亚纲的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系统分离与鉴定的三元设计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药复方多成分经多途径协同作用的霰弹理论〔2〕以及周俊的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制〔3〕等,这些对于如何开展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关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目前可归纳成如下3个方面:1)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全方制剂进行定性与定量。2)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和鉴定。 3)以药效为标准追踪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 2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定性与定量 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作为指标性物质(marker substances),采用各种分离与分析技术,对复方全方、各药配伍及各单味药制剂中指标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并探讨制备条件(药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热温度、包煎与另煎以及先煎与后下等)、制备方式(单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剂型等对指标性物质(成分)质和量的影响。此类研究工作开展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袁久荣等〔4〕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合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钟立贤等〔5〕测定并比较了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和甘草等组成)各药单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显示合煎液中麻黄碱含量最低,此系甘草酸与麻黄碱作用产生沉淀所致,但合煎液与分煎液的药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虽然甘草酸与麻黄碱形成沉淀,但口服后在体内仍具药效,因此对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应慎重考虑其取舍。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和干姜组成,张宇等〔6〕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及三味药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结果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时,具毒性的乌头碱类含量升高;而附子与甘草配伍时,乌头碱类含量降低,说明中医“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理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严永清等〔7~9〕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方剂因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的质与量也不尽一致;复方化学成分不等于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加和;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种类多于分煎液。朱永新等〔10〕发现生脉散水煎剂中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单味人参水煎 剂,由此推测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苷的水解转化,结果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属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复方中成为主要成分。严永清等〔7〕则在比较生脉散中人参、麦冬和五味子合煎与分煎液化学成分差异时发现,合煎液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而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对心肌作用和临床疗效观察上,合煎液效果优于 分煎液,据此推测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该方某些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对小半夏加茯苓汤及方中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复方中生物碱含量低于半夏单味药,而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各单味药,认为高含量的氨基酸对发挥该方的和胃止呕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杀菌剂,涂家生等〔12〕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富含酚类、苯甲酸类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类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枳术丸由枳实和白术组成,罗尚凤等〔13〕采用GC/MS法测定了其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术内酯和羟基苍 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并讨论了这一化学变化的原因。 3用植化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将中药复方视为一个整体,采用植化方法对全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可全面分析复方化学成分是什么,与单味药成分比较有何区别以及有无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道不多。 全文地址: 共三页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3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冬虫夏草的科技研究论文题目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1 糖尿病肾病与MMP3关系研究 日本文部省、国家教委资助 2005年 主持 2 高血压肾损伤时Klotho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博士点基金 2006年 主持 3 MMPS/TIMPS在DN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冬虫夏草的干预作用 省中医药局 2007年 主持 4 Aldo-Dotl/AF9调控EF1表达DN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关系研究 省发改委 2008年 主持 5 Klotho基因在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冬虫夏草对其的影响 中南大学创新性课题 2008年 主持 学术论文 序号 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署名次序 1 Effect of heparin on high glucose induced prolife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normal human mesangial cells. 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2005,12 (1):359-364 第一 2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模型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6,15(5):443-447 第一 3 硝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7,23(8):534-539 第一 4 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抑制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7,16(4): 336 -339 第一 5 Effect of losartan on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normal human mesangial cells and kidneys of ra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33(9) 第一 6 oll样受体4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国医师杂志 2008,9(10) 第一

--------人工可以种植冬虫夏草------ “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青海省冬虫夏草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课题12月12日在西宁通过专家鉴定验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原青海省科委即向青海省畜牧兽医学院下达了该课题。该院草原研究所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虫草产区,对青海省冬虫夏草先后进行了寄主昆虫种类调查及生态学研究、寄主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青海不同地区冬虫夏草真菌研究以及人工冬虫夏草接种的研究,利用分离出的菌丝体在全人工培养基中成功获得了与天然冬虫夏草形成一致的子实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青海省冬虫夏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日前,此技术已获农业部支持,在青海普通农户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逐渐向全国推广。

  • 索引序列
  •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论文题目
  •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 夏枯草的药用价值研究论文
  • 化学成分研究莽草酸毕业论文
  • 冬虫夏草的科技研究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