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毕业设计 ZQ-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毕业设计 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毕业设计 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毕业论文 轿车变速器设计 毕业论文 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起重机总体设计及金属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四杆中频数控淬火机床的设计制造 毕业论文 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毕业论文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毕业论文 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 毕业设计 ZFS1600/12/26型液压支架掩护梁设计 毕业设计 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毕业设计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 课程设计 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毕业论文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经济型数控车床纵向进给运动设计及润滑机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的设计气动通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水电站水轮机进水阀门液压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低速级斜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毕业设计 组合机床改造 毕业设计 普通车床经济型数控改造钩尾框夹具设计(镗φ92孔的两道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毕业论文 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毕业论文 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 课程设计 四工位专用机床传动机构设计 毕业论文 无模压力成形机设计 设计说明书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毕业设计 XK100立式数控铣床主轴部件设计 毕业设计 罩壳设计说明书 设计带式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论文 两齿辊破碎机设计 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普通式双柱汽车举升机设计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共32页,19000字)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线切割机床走丝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逆向工程的过程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设计 毕业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毕业设计 手柄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 CA6140车床后托架设计EQY-112-90 汽车变速箱后面孔系钻削组合机床设计 毕业设计 液压拉力器毕业设计 全路面起重机毕业论文 二级圆柱直齿齿轮减速器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 连杆孔研磨装置设计注射器盖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 YZY400全液压压桩机设计(共含论文9篇) 毕业设计 花生去壳机毕业设计 青饲料切割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 颗粒状糖果包装机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印制板翻板机课程设计 制定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设计钻4×φ9mm孔的钻床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制定电机壳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8.5mm孔的钻床夹具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毕业设计 CG2-150型仿型切割机毕业设计 D180柴油机12孔攻丝机床及夹具设计 V带—单级圆柱减速器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零件机械加工规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全自动方便面压制机液压系统设计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机床传动齿轮的工艺规程设计(大批量) 课程设计 解放汽车第四速及第五速变速叉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毕业设计 中直缝焊接机 粉末压力成型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 C616型普通车床改造为经济型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普通钻床改造为多轴钻床 毕业设计 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课程设计 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齿轮减速器 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毕业设计 保持架 毕业设计 钟形壳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C6410车床拨叉、卡具设计CA6140C车床拨叉工艺,设计铣18mm槽的铣床夹具CA6140C车床杠杆工艺,设计钻直径12.7的孔的钻床夹具 CA6140C车床杠杆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25的钻床夹具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25孔的钻床夹具 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计车圆弧车床夹具 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制定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加工工艺,设计铣4mm工艺槽的铣床夹具 制定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钻?37孔的钻床夹具 制定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30×80面的铣床夹具 制定CA6140C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铣8mm槽的铣床夹具毕业设计 采煤机的截割部设计 毕业设计 大功率减速器液压加载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大流量安全阀课程设计 设计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 刨煤机传动系统及缓冲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 刨煤机的截割部设计及滑靴设计数据库实验指导课件毕业设计 马达盖设计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钻孔的钻床夹具 制定机械密封装备传动套加工工艺,铣8mm凸台的铣床夹具 CA6140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设计钻φ6mm孔的钻床夹具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工艺流程毕业设计 壳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毕业设计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毕业设计(论文) 座板的机械加工制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卷筒输送机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减速机设计子程序在冲孔模生产中的运用编制数控加工(1#-6#)标模点孔程序 毕业设计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推动架的工装设计 五吨电弧炉下部外壳机械加工制造——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及其零件图 毕业设计 粗镗活塞销孔专用机床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毕业论文 塑料箱体锁扣的设计 毕业论文 材料成型综合实验报告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课程设计 杠杆的加工 毕业设计 HFJ6351D型汽车工具箱盖单型腔注塑模设计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设计 课程设计 填料箱盖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立轴式破碎机设计 毕业设计 GKZ高空作业车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高空作业车工作臂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毕业设计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毕业设计 高空作业车的转台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钢板弹簧吊耳的加工工艺,设计钻?30工艺槽的铣床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开环纵向系统设计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带传动减速器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的传动装置课程设计 拨叉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法兰盘机加规程设计(附零件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 车床手柄座加工夹具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单级蜗杆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论文 数控铣高级工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毕业论文 数控铣高级工心型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 机用虎钳设计 毕业设计 电织机导板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毕业设计 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断面铣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茶树重修剪机械设备 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 QY40型液压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 C6136型经济型数控改造(横向) Z3050摇臂钻床预选阀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孔工装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毕业设计 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数控专业课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毕业设计 液压台虎钳设计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 设计星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毕业设计说明书 新型手电筒设计ML280螺旋钻采煤机推进机构的设计毕业设计 二级直齿轮减速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电动车产品造型设计活动钳口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 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毕业设计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书 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4000件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传动及减速装置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管座及其加工模具的设计毕业设计 四通管接头的设计XK 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行星减速器设计三维造型虚拟设计分析T108吨自卸车拐轴的断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柴油机曲轴断裂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柴油机曲轴失效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超声波发生器与换能器的匹配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齿轮油泵轴的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电机轴的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T68镗床的控制系统的改造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毕业设计论文 双活塞液压浆体泵液力缸设计标准减速器总图 毕业设计论文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 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设计AutoCAD 2002 三维绘图教程 水泵的各种样式详图齿轮减速器CAD图库标准减速器总图 制定小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q 348414338
摘要:介绍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重点讨论了与快速成型相关的技术,并试图将此技术充分应用于产品设计评价,以期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关键词:快速成型;RP;反求工程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现在工业正面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代写论文问题,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快速成型能够迅速将设计思想转化为产品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它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1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希望能快速由三维CAD模型,得到产品的实物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型思想的新型成型技术,它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快速、精确地制造出零件或物体的实体模型。2关键技术2.1制造工艺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不同的快速成型工艺方法,比较成熟的就有十余种。其中光固化成型法(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叠层实体制造法(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熔融沉积法(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elective LaserSintering,SLS)和3DP(Three DimensionalPrinting and Gluing,也称3DPG)五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对于RP制造工艺的研究,一方面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研究新的成型技术。新的成型方法,如三维微结构制造、生物活性组织的工程化制造、激光三维内割技术、层片曝光方式等。2.2成型材料成型材料是决定快速成型技术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原型的精度、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应用等。与RP制造的4个目标(概念型、测试型、模具型、功能零件)相适应,使用的材料不同,概念型对材料成型精度和物理化学特性要求不高,主要要求成型速度快。如对光固化树脂,要求较低的临界曝光功率、较大的穿透深度和较低的粘度。测试型对于材料成型后的强度、刚度、耐温性、抗蚀性等有一定要求,以满足测试要求。如果用于装配测试,则对于材料成型的精度还有一定要求。模具型要求材料适应具体模具制造要求,如对于消失模铸造用原型,要求材料易于去除。快速功能零件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解决的方法看,一个是研究专用材料以适应专门需要;另一个是根据用途分类,研究几类通用材料以适应多种需要。2.3加工精度影响成型件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由CAD模型转换成STL格式文件以及随后的切片处理所产生的误差;二是成型过程中制件翘曲变形,成型后制件吸入水分,以及由于温度和内应力变化等所造成的无法精确预计的变形。为了解决第一类问题,正在研制直接切片软件和自适应切片软件。所谓直接切片是不将CAD模型转换成STL格式文件,而直接对CAD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模型的各截面层轮廓信息,从而可以减少三角面近似化带来的误差,所谓自适应切片是快速成型机能根据成型零件表面的曲率和斜率自动调整切片的厚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光滑表面。为解决第二类问题,正在研究、开发新的成型方法、新的成型材料及成型件表面处理方法,使成型过程中制件的翘曲变形小,成型后能长期稳定不变形。2.4与RP技术相关软件软件是RP系统的灵魂,其中作为CAD到RP接口的数据转换和处理软件是其关键。不同CAD系统所采用的内部数据格式不同,RP系统无法一一适从,这就要求有一种中间数据格式既便RP系统接受又便于不同CAD系统生成,STL(Stereo Lithography)格式应运而生了,STL文件是用大量空间小三角形面片来近似逼近实体模型。由于STL格式具有易于转换、表示范围广、分层算法简单等特点,为大多数商用快速成形系统所采用,现己成为快速成形行业的工业标准。但是,STL模型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2.4.1精度不足。由于STL模型用大量小三角形面片来近似逼近CAD模型表面,造成STL模型对产品几何模型的描述存在精度损失,并且在对多张曲面进行三角化时,在曲面的相交处往往产生裂缝、孔洞、覆盖及相邻面片错位等缺陷。2.4.2数据冗余度大。STL模型不包含拓扑信息,三角形面片的公用点、边单独存储,数据的冗余度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STL模型数据冗余大的不足也使其不利于远程RF的数据传输,难以有效支持远程制造。3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3.1在外观及人机评价中的应用新产品开发的设计阶段,虽然可借助设计图纸和计算机模拟,但并不能展现原型,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和迅速的评价,设计师可以通过制作样机模型达到检验的目的。传统的模型制作中主要采用的是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工序复杂,手工制作的样机模型不仅工期长,而且很难达到外观和结构设计要求的精确尺寸,因而其检查外观及人机设计合理性的功能大打折扣。快速成型设备制作的高精度、高品质样机与传统的手工模型相比较可以更直观地以实物的形式把设计师的创意反映出来,方便产品的外观造型和人机特性评价。现在的快速成型加工得到的成型件都是单一颜色,颜色主要由材料决定,为了对产品色彩外观进行评价,有时需要手工涂色,随着彩色成型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人机评价主要包括成型件尺寸及操作宜人性,快速成型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3.2在产品结构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快速成型制成的样机和实际产品一样是可装配的,所以它能直观地反映出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安装的难易程度,使结构工程师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由于模具制造的费用一般很高,比较大的模具往往价值数十万乃至几百万,如果在模具开出后发现结构不合理或其他问题,其损失可想而知。而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的样机制作可以把问题解决在开出模具之前,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3.3与反求工程结合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也称逆向工程,就是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建实物的CAD数字模型,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可以在通用的三维CAD软件上设计出它们的三维模型,但是由于对某些因素,如对功能、工艺、外观等的考虑,一些零件的形状十分复杂,很难在CAD软件上设计出它们的实体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模型测量和数据处理,获得三维实体模型。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以及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可以胜任消化外来技术成果的要求。对于已存在的实体模型,可以先通过反求工程,获取模型的三维实体,经过对三维模型处理后,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产品的快速复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大大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结束语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满足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技术的制作精度、强度和耐久性还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加之设备的运行及制作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RP技术的普遍推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制约快速成型发展的因素会逐步解决,应用领域会不断得到拓展。参考文献[1]孙秀英.面向RP的VRML模型浏览与分层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2]丘宏扬,谢嘉生,刘斌.快速成型技术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J].锻造机械,2001.[3]徐江华,张敏.快速成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4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6篇)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题目:
MC无机械手换刀刀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是开发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价格较低、生产周期短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无机械手换刀刀库。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调研一个加工中心,了解其无机械手换刀刀装置和结构。
2、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画出机床总体布置图和刀库总装配图,要有方案分析,不能照抄现有机床。
3、设计该刀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刀库的转位机构(包括定位装置,刀具的夹紧装置等),画出该部件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如壳体、蜗轮、蜗杆等3张以上工作图。
4、撰写设计说明书。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为:
(1)理论分析,参照调研的加工中心,进行刀库布局总体设计。
进度安排:
2009.3.16-3.20 收集相关的毕业课题资料。
2009.3.23-3.27 完成开题报告。
2009.3.30-4.17 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及计算。
2009.4.20-5.15 完成刀库的设计
2009.5.18-5.29 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9.6.01-6.08 毕业设计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廉元国,张永洪. 加工中心设计与应用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3
[2] 惠延波,沙杰.加工中心的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3] 励德瑛.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 [J]. 机车车辆工艺,1994,6
[4] 徐正平.CIMT2001 加工中心评述[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6
[5] 刘利. FPC-20VT 型立式加工中心[J]. 机械制造,1994,7
[6] 李洪. 实用机床设计手册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7] 刘跃南.机械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8
[8] Panasonic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 MINASA 系列使用说明书
[9]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2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1
[10]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 3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1
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数控机床移动式加工中移动部件和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着摩擦,这种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驱动部件的功率损耗,降低了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运动噪声和发热,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变形,限制了机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于摩擦与运动速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低速微进给情况下,这种非线性关系难以把握,可能产生所谓的尺蠖运动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极限环现象,严重破坏了对微进给、高精度、高响应能力的进给性能要求。为此,把消除或减少摩擦的不良影响,作为提高机床技术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该课题提出的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数控机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动部件与静止导轨之间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响。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及赶上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且社会应用前景广阔。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动化方向发展。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场合,受摩擦磨损的影响,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寿命一般比较短,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克服这方面的不足,磁悬浮轴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长寿命等突出优点,将逐渐带领机电行业走向一个没有摩擦、没有损耗、没有限速的崭新境界。超高速切削是一种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磁悬浮轴承由于具有转速高、无磨损、无润滑、可靠性好和动态特性可调等突出优点,而被应用于超高速主轴系统中。要实现高速切削,必须要解决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轴系统,而选择合理的轴承型式对实现其高转速至关重要。其中,磁悬浮轴承是高速切削主轴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磁悬浮轴承可以满足超高速切削技术对超高速主轴提出的性能要求。但它与普通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开环不稳定,需要实施主动控制,而这恰恰使得磁悬浮轴承具有动特性可控的优点磁悬浮轴承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磁一体化产品,对其精确的分析研究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用实验验证则会碰到诸如经费大、周期长等困难,在目前国内情况下不能采取国外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磁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是一种获得磁悬浮系统有关特征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磁悬浮轴承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说是传统支承技术的革命。由于具有无机械接触和可实现主动控制两个显著的优点,主动磁悬浮轴承技术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磁悬浮轴承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Holmes和Beams利用交流谐振电路实现了对钢球的悬浮。自1988年起,国际上每两年举行一届磁悬浮轴承国际会议,交流和研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0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提出了柔性转子的研究问题,同年G.Schweitzer教授提出了数字控制问题;1998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R.Vuillemin和B.Aeschlimann等人提出了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近十年,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研制的电磁悬浮轴承性能指标已经很高,并且已成功应用于透平机械、离心机、真空泵、机床主轴等旋转机械中,电磁悬浮轴承技术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制造、医疗卫生及电子束平版印刷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2006年在洛桑和托里诺召开的第10界国际磁轴承研讨会,磁轴承主要应用研究为磁轴承在高速发动机、核高温反应堆(HTR-10GT)、人造心脏和回转仪等方面。国内在磁悬浮轴承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磁悬浮轴承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
1983年上海微电机研究所采用径向被动、轴向主动的混合型磁悬浮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全悬浮磁力轴承样机;198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易新等提出了磁力轴承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主动磁力轴承机床主轴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这是首次对主动磁力轴承全悬浮机床主轴从结构到控制进行的系统研究;1998年,上海大学开发了磁力轴承控制器(600W)用于150m制氧透平膨胀机的控制;2000年清华大学与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内圆磨床磁力轴承电主轴的'工厂应用实验。目前,国内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都在开展磁悬浮轴承方面的研究。2002年清华大学朱润生等对主动磁悬浮轴承主轴进行磨削试验,当转速60000r/min、法向磨削力100N左右时,精度达到小于8m的水平,精磨磨削效率基本达到工业应用水平。2003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磁悬浮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磁悬浮干燥机的性能指标已通过江苏省技术鉴定,向工业应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济南磁悬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悬浮轴承主轴设备,在济南第四机床厂做磨削试验,成功磨制出一个内圆孔工件,这是我国第一个用磁悬浮轴承主轴加工的工件。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几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磁悬浮轴承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磁悬浮轴承技术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理论分析更注重系统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更多地运用非线性理论对主动
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更注重建立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以求得更好的性能。
(2)注重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不断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以期获得磁悬浮轴承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3)控制器的实现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字控制。为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控制器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数字控制器的灵活性,各种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算法均在磁悬浮轴承上得到尝试。
(4)发展了多种新型磁悬浮轴承如:无传感器磁悬浮轴承、无轴承电机超导磁悬浮轴承、高温磁悬浮轴承。此外,磁悬浮机床主轴在各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高洁净钢材Z钢和EP钢的引入;陶瓷滚动体,重量比钢球轻40%;润滑技术的开发,对于高速切削液的主轴,油液和油雾润滑能有效防止切削液进入主轴;保持架的开发,聚合物保持架具有重量,自润滑及低摩擦系数的特点从应用的角度看,磁悬浮轴承的潜力尚未得到的发掘,而它本身也未达到替代其它轴承的水平,设计理论,控制方法等都有待研究和解决。
3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标
控制器是主动控制磁悬浮轴承研究的核心,因此正确选择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参数,是磁悬浮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和发挥其优良性能的前提。该课题主要研究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评判相对容易、研究周期短,并且可以扩展到多自由度磁悬浮系统的研究。针对磁悬浮主轴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在控制方面的特点,该课题探索出提高系统总体性能和动态稳定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3.2 主要研究内容
(1)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2)对磁悬浮机床主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其数值化、离散、解耦和降阶等,为后续研究
1、 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人毕业设计的课题是”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并和我的一个同学(他课题是“钢坯喷号机喷号部件设计”)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钢坯喷号机的设计。我们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取代用人工方法在钢坯上写编号。
对钢坯喷号是钢铁制造业必然需要存在的一个环节,这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和质量追踪。我们把生产钢坯对应的连铸机号、炉座号、炉号、流序号以及表示钢坯生产时间的时间编号共同组成每块钢坯的唯一编号,适当的写在钢坯的表面。这样就在钢铁厂的后续检验或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钢坯的质量有问题,就可以根据这个编号来追踪到生产这个钢坯的连铸机、炉座、炉号、流序及时间等重要信息,及早的发现并解决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像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对钢坯的自动编号,虽然其辅助设备较多,价格较贵,但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进程和效率。并且钢坯喷号机具有设备利用率高、位置精度高、可控制性能好等优点。而在国内,除了少数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宝钢、鞍钢等)引进了自动钢坯喷号机,大部分的钢铁企业仍然处在人工编号的阶段。
实现钢坯喷号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钢坯喷号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有很大的市场。一方面因为人工的工艺流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能量,而且打断了生产的自动化进程,从而致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生产钢坯的车间温度很高,有强烈的热辐射,同时还有大量的水蒸气和粉尘,因此对其中进行人工编号的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对身体是一种摧残,容易得职业病。所以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急需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钢坯喷号机来代替人工编号。
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设计对我来说是展示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机会,也是对我的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我本人对“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及总体设计”的课题也非常感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总的来说,钢坯喷号机对于钢铁厂和这次毕业设计对于我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本课题是基于机械设计与电子控制结合的技术来设计钢坯喷号机。经连连轧的钢坯规格为160mmx200mm的方形钢坯,用切割机割成定长,由300mm宽的输出通道送出。
1.基本内容
先拟定钢坯喷号机的总体方案,然后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结构参数,最后画出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装配图以及零件图。
2.系统技术方案
(1)工作过程:启动机器PLC控制步进电机带动钢坯喷号机到相应的位置,按下启动键发送控制信号传到控制部件(PLC),控制部件发出控制命令给执行部件(主要是行走部件及喷号部件,行走部件带动喷头靠近钢坯表面,然后喷头进行喷号),喷号完成后喷头上升并清洗号码牌。再次移动喷号到下一个钢坯处。
(2)要求实现的功能:行走部件功能(喷号机整体左右的移动,喷号部件的上下前后移动,喷头的左右移动)、喷号部件功能(喷头喷号,清洗号码牌,号码牌的更换)。其中号码为(0—9)十个数字,号码可以变化更换。每个号码大小为35mmx15mm,号码间距为5mm。
(3)实现方案:
行走功能的实现:由于在钢坯上喷号并不需要很精确的定位,所以采用人工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式移动整体喷号机来粗调。采用液压缸提供动力来推动喷号部件,并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号部件上下移动,下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号部件与钢坯表面之间的间距和发出信号使喷头开始喷涂料并向右移动。采用液压缸推动,滚轮在导架上滚动的方式实现喷好机构的前后移动,并采用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来实现喷头的左右移动,右行程开关可以控制喷头停止喷涂料并回到初始位置和喷号部件向上移动。
喷号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案由和我一组的同学确定。
3、进度安排
3-4周 认真阅读和学习有关资料和知识,并翻译英文文献
5-7周 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的传动方案及总体设计
8-9周 确定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结果参数
10-13周 完成钢坯喷号机行走部件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
14-15周 准备并进行毕业答辩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提高,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提高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提高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写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计划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背景
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第一级为锥齿轮减速,第二、三级为圆柱齿轮减速。这种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多输出、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传动比大、体积小、加工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种减速器,并且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国防、矿山、冶金、化工、纺织、起重运输、建筑工程、食品工业和仪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机械设备中,今后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齿轮、减速器等的相关内容;在技术路线中,论述齿轮和轴的选择及其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几何尺寸的计算,两个主要强度的验算等在这次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做了介绍;为毕业设计写作建立了进度表,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最后,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可以用来查阅相关的资料,给自己的设计带来方便。
本次课题研究设计是大学生涯最后的学习机会,也是最专业的一次锻炼,它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也使我对专业知识又一次的全面总结,而且对实际的机械工程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三、实施计划
收集相关资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开题准备: 4月17日——4月20日
确定设计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进行相关设计计算:4月28日——5月8日
绘制图纸: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编写设计说明书:5月17日——5月20日
准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王昆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怀 机械设计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贵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 许镇宁 机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机械工业出版社编委会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十字轴是汽车万向节上的重要零件,规格品种多,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开式模锻和胎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过程为:制坯→模锻→切边。生产的锻件飞边大,锻件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环节多,锻件质量差,生产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轴冷挤压成形的具有以下优点:
1、增强劳动生产率。用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切削加工制造机械零件,能使生产率大大增强。
2、制件可获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十字轴类零件的精度可达ITg---IT8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 O.2~1.6。因此,用冷挤压成形的十字轴类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别高之处进行精磨。
3、增强零件的力学性能。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高于原材料的强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挤压成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因而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增强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轴类零件,生产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并且切削加工会破坏零件的金属流线结构。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模锻方式成形十字轴类零件,加热时产生氧化、脱碳等缺陷,必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后续的机加工不但浪费大量材料,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并不理想。
采用闭式无飞边挤压工艺生产十字轴,锻件无飞边,可显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不仅能节省飞边的金属消耗,还能大大减小或消除敷料,可以节约材料30%;由于锻件精化减少了切削加工量,电力消耗可降低30%;
(2)锻件质量显着增强,十字轴正交性好、组织致密、流线分布合理、纤维不被切断,扭转疲劳寿命指标平均增强2~3倍;
(3)由于一次性挤压成型,生产率增强25%.
数值模拟技术是CAE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昂贵费时的模具或附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中对工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通过图形、数据等方法直观地得到诸如温度、应力、载荷等各种信息,而且可预测存在的缺陷;通过工艺参数对不同方案的对比中总结出规律,进而实现工艺的优化。数值模拟技术在保证工件质量、减少材料消耗、增强生产效率、缩短试制周期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用于体积成形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软件打入中国市场。其中,DEFORM软件是一套基于有限元的工艺仿真系统,用于分析金属成形及其相关工业的各种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DEFORM无需试模就能预测工业实际生产中的金属流动情况,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高效而实用的工具。二十多年来的工业实践清楚地证明了基于有限元法DEFORM有着卓越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模拟引擎在大金属流动,行程载荷和产品缺陷预测等方面同实际生产相符保持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度。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工艺分析,完成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设计。
2)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相关英文资料翻译。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工艺分析,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零件图。
2)毕业论文建立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模具的三维模型。
3)完成十字轴径向挤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4)查阅20篇以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5)完成12000字的论文。
6)翻译10000个以上英文印刷符号。
5. 实施计划
04-06周:文献检索,开题报告。
07-10周:进行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图及模具三维模型设计。
11-13周:进行数值模拟。
14-16周:撰写毕业论文。
17周:进行答辩。
[1](美)Watts S.Humphrey.软件工程规范[M].傅为,苏俊,许青松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戴宗友,张伍荣,杨辉.C#程序设计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胥光辉.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赛奎春,宋坤,赵智勇等.C#信息系统开发实例精选[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刘志峰.软件工程技术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RogerS.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五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林琪.数据库编程与案例.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部,2008.[8]拉森.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Reporting Services[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伍俊良.C#程序应用与开发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康祥顺,张小刚,刘亮.C#程序案例开发集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袁鹏飞.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2]甘志,C#高级应用开发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丁国栋.C#管理信息系统实例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8.[14]周红安,21天学通C#[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5] 肯斯里-赫金斯,C#经验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张浩,吴启迪,南阳.制造企业远程服务于远程工程支持系统.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5[17]张勇.我国市政公用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天津大学研究生院.2002.1[18][美]Abrahan Silberschat, Henry F. Korth,S. Sudarshah. 数据库系统概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19][美]Mc Connell,代码大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M],2006.3[20]系统仿真学报.2007.Vo1,19 NO.6.英国[21]天津市地下铁路管理处.天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研究.1999.11.28[22]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商务印书馆,2004[23]项目管理技术 2005年第7期,总第25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24]南开国际管理论坛_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与战略.2001.5.24-25[25][美]Samuel P. Harbison III,Cay L.Steele Jr. C语言参考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26][美]Bradley L. Jones,Peter Aitken. 21天学通C语言(第六版)[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27]汪应洛,曾明哲.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十九卷.1999.2[28] Stephen Walther. ASP.NET 3.5 Unleashed Unleashed Series [M]. Sams, 2008.[29] Imar Spaanjaars. Beginning Asp.Net 3.5 In C# And Vb[M]. Wiley India Pvt. Ltd., 2008.[30] Scott Mitchell. Sams Teach Yourself ASP.NET 3.5 in 24 Hours: Complete Starter KitSams Teach Yourself -- Hours Series [M]. Sams, 2008.[31] Matthew MacDonald. Beginning ASP.NET 4.0 in C# 2010[M]. Apress, 2010.[32] Christian Nagel, Bill Evjen, Jay Glynn, Morgan Skinner, Karli Watson. Professional C# 2008[M]. Wiley India Pvt. Ltd., 2008.[33] 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M].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2007.[34] Raymond McLeod, George P. Schel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 Pearson/Prentice Hall, 2007.[35] James A. O'Brien, George M. Marak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 McGraw-Hill/Irwin, 2008.[36] Singh.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M]. S.B. Nangia APH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7.[37] Kenneth C. Laudon, Jane Price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 MyMISLab Series[M]. Prentice Hall, 2009.[38] Thomas M. Connolly, Carolyn E. Begg. Database systems: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M]. Addison-Wesley, 2009.[39] 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 Korth, S. Sudar shan.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M]. McGraw-Hill, 2010.[40] Peter Rob, Carlos Coronel .Database Systems[M]. Cengage Learning EMEA, 2008.[41] J. Stanley Warford. Computer Systems[M].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2009.[42] Toby J. Teorey, Stephen Buxton, Lowell Fryman, Terry Halpin. Database design: know it all [M]. Morgan Kaufmann, 2009.[43] John W. Satzinger.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in a Changing World[M]. Cengage Learning EMEA, 2008.[44] Alan Beaulieu. Learning SQLO'Reilly Series[M]. O'Reilly Media, Inc., 2009.[45] Clare Churcher. Beginning SQL Queries: From Novice to ProfessionalApress Series[M]. Apress, 2008.[46] Andy Oppel, Robert Sheldon. SQL: a beginner's guide BEGINNER'S GUIDE[M].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8.[47] Chris Fehily. SQL: Visual QuickStart Guide Visual Quickstart Guide Series[M]. Peachpit Press, 2008.[48] Gordon Hogenson. C++/Cli The Visual C++ Language For .Net [M]. Wiley India Pvt. Ltd., 2007.[49] Motor Industry Software Reliability Association. MISRA-C: 2004: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he C language in critical systems.[M]. MIRA, 2008. [50] Jeff Cogswell, John Paul Mueller. C++ All-In-One Desk Reference For Dummies [M]. Wiley publishing.Inc 2009.[51] Stephen R. Davis. C++ for Dummies [M]. wiley publishing.Inc 2008. 计算机的50个参考文献!!
【1】 王火利,章润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5.【2】 任多鑫,企业改革与标准化管理[J],管理现代化,1983年03期.【3】 冯玉清,从大连开发区看推行混凝土商品化的必要性[J],建筑经济,1985【4】 张宽权,曹居易.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 王佩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6】 陈永良,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文明施工管理[J],大众科技,2007,(03).【7】 陈桂久,施工项目动态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8】 康宝锟,如何改进建筑企业大堆材料的管理和核算[J],财会通讯,1982.2、 章克凌.《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邓学才.《施工组织的编制与实施》[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4、 黄展东.《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 吴根宝.《建筑施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糜嘉平.模板工程施工专业化是必然趋势.[J].施工技术,2008,37(8):24;8、 李书全.《土木工程施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9、 阎西康、张厚先、赵春艳.《建筑工程施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 江景波、赵志缙.《建筑施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1、 江见鲸.《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12、 江见鲸.《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13、 孟新田.《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清单计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 胡运权.《运筹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 邹化烨、李为民、刘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J].水利天地.1997、06.26~27;17、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12; 19、 林锷.《预算与施工组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书 代 号:G0135110作 译 者:贺平出版日期:2011-08定价:¥27.0元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I S B N:9787121135118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责任编辑:刘凡适用对象: 研究生本科教育>工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书主要介绍了塑料的组成、分类、性能及其制件设计。一方面系统而简明地介绍了塑料的注射成型、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及中空吹塑成型等工艺与模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另一方面详细阐述了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展开介绍了各类塑料模具的设计,最后介绍了塑料模具标准化及CAD技术。本书兼顾了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两方面,内容全面丰富,配以大量图示,简洁明了,实用性强。读者对象:本书可作为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等学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 录第1章 绪 论 (1)1.1 塑料及其应用 (1)1.2 塑料模具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1.2.1 大型、微型及精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技术 (2)1.2.2 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3)1.2.3 模具CAD/CAE/CAM技术的集成化是必然趋势 (3)习 题 (4)第2章 塑 料 (5)2.1 塑料基础知识 (5)2.1.1 塑料的定义及组成 (5)2.1.2 塑料的分类 (5)2.1.3 塑料的名称与代号 (6)2.2 塑料的性能 (6)2.2.1 塑料的力学性能 (6)2.2.2 塑料的工艺性能 (7)2.3 常用塑料 (11)2.3.1 聚乙烯 (11)2.3.2 聚丙烯 (11)2.3.3 聚氯乙烯 (12)2.3.4 聚苯乙烯 (13)2.3.5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13)2.3.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4)2.3.7 聚酰胺 (15)2.3.8 聚甲醛 (15)习 题 (16)第3章 塑料的成型工艺基础 (17)3.1 注射成型工艺 (17)3.1.1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过程 (17)3.1.2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19)3.1.3 其他注射成型 (22)3.2 压缩成型 (23)3.2.1 压缩成型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23)3.2.2 压缩成形过程及其工艺参数 (24)3.2.3 压缩物料的预处理 (25)3.3 压注成型 (26)3.3.1 压注成型原理 (26)3.3.2 压注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 (27)3.4 挤出成型 (28)3.4.1 挤出成型原理 (28)3.4.2 挤出成型的工艺参数 (28)3.5 其他塑料成型工艺 (30)3.5.1 中空塑件吹塑成型 (30)3.5.2 铸塑成型 (32)3.5.3 压延成型 (33)3.5.4 发泡成型 (34)3.5.5 真空成型 (36)习 题 (40)第4章 塑料制件设计 (41)4.1 塑料制件的尺寸和精度 (41)4.1.1 塑料制件的尺寸 (41)4.1.2 塑料制件的尺寸精度 (41)4.2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 (43)4.2.1 塑料制件的表面粗糙度 (43)4.2.2 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影响因素 (43)4.3 塑料制件的结构设计 (43)4.3.1 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 (43)4.3.2 螺纹设计 (47)4.3.3 嵌件设计 (48)4.3.4 齿轮设计 (49)习 题 (50)第5章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51)5.1 按塑料品种对注射模具进行分类 (51)5.1.1 塑料注射模具分类方法 (51)5.1.2 热固性塑料模具 (51)5.1.3 热塑性塑料模具 (52)5.2 按模具结构对注射模具进行分类 (52)5.2.1 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52)5.2.2 双分型面注射模具 (52)5.2.3 活动镶块式注射模具 (53)5.2.4 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53)5.2.5 定模设推出机构的注射模 (54)5.2.6 带自动卸螺纹的注射模 (54)5.3 注射模具与注射成型机的关系 (55)5.3.1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55)5.3.2 注射压力的校核 (55)5.3.3 锁模力的校核 (55)5.3.4 模具与注射机合模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56)5.3.5 开模行程校核 (57)5.4 浇注系统设计与分型面的选择 (58)5.4.1 浇注系统组成及设计基本原则 (58)5.4.2 浇注系统设计 (60)5.4.3 分型面及其选择 (71)5.5 成型零件设计 (72)5.5.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2)5.5.2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73)5.5.3 成型零部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75)5.6 导向机构设计 (75)5.6.1 导向机构的设计 (75)5.6.2 锥面定位机构的设计 (76)5.7 推出机构设计 (76)5.7.1 简单推出机构的设计 (77)5.7.2 推件板推出机构的设计 (80)5.7.3 推块推出机构 (82)5.7.4 联合推出机构 (83)5.7.5 二级推出机构 (83)5.7.6 双脱模机构和顺序脱模机构 (91)5.7.7 定模侧顶出制品的脱模机构 (93)5.7.8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机构 (94)5.7.9 带螺纹制品的脱模机构 (99)5.8 抽芯机构设计 (105)5.8.1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105)5.8.2 抽芯距与抽芯力的计算 (106)5.8.3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 (106)5.8.4 弯销式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116)5.8.5 斜滑块式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118)5.8.6 齿轮齿条式侧向抽芯机构 (122)5.9 温控介质循环回路的设计 (123)5.10 塑料模具设计步骤 (130)5.10.1 接受任务书 (130)5.10.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130)5.10.3 塑件成型工艺规程的制定 (130)5.10.4 模具结构设计 (131)5.10.5 模具结构草图的绘制 (132)5.10.6 塑料成型设备参数的校核 (132)5.10.7 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零件图 (132)5.11 塑料注射模具实例(丁字形安装架塑件注射模设计) (133)习 题 (148)第6章 塑料压缩成型模具设计 (149)6.1 塑料压缩模结构设计 (149)6.1.1 压缩模结构选择 (149)6.1.2 压缩模的结构特征 (150)6.1.3 压缩加压方向的选择 (151)6.1.4 凸、凹模的结构及有关尺寸设计 (152)6.2 压塑模具机构设计 (158)6.2.1 导向机构设计 (158)6.2.2 推出和开模机构设计 (158)6.3 压缩模用压机的选择 (159)6.3.1 压缩模用压机的分类 (159)6.3.2 压缩模用压机的选择校核 (160)6.4 压塑模典型结构图例 (162)习 题 (163)第7章 塑料压注成型模具设计 (164)7.1 压注模类型选择 (164)7.1.1 按所用的压机及操作方法分类 (164)7.1.2 按加料腔结构分类 (164)7.2 压注模主要结构设计 (165)7.2.1 加料腔的设计 (165)7.2.2 柱塞设计 (166)7.2.3 加料腔与柱塞的配合及有关尺寸 (167)7.2.4 浇注系统设计 (167)7.3 压注模典型结构图例 (168)习 题 (170)第8章 塑料挤出成型模具设计 (171)8.1 概 述 (171)8.1.1 挤出模的组成 (171)8.1.2 挤出模的分类 (172)8.2 挤出模结构设计 (172)8.2.1 管材挤出成型机头设计 (172)8.2.2 异形材挤出成型机头设计 (173)8.2.3 其他挤出成型机头设计 (174)8.3 挤出机头设计要点 (176)8.3.1 设计要点 (176)8.3.2 设计步骤 (176)习 题 (177)第9章 其他塑料成型工艺 (178)9.1 包装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发泡成型模 (178)9.1.1 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 (178)9.1.2 聚苯乙烯发泡塑件的成型设计要点 (178)9.1.3 模具结构设计 (178)9.1.4 模具各部分的设计 (180)9.2 低发泡注射成型用模具的设计 (180)9.2.1 低发泡注射成型的特点 (180)9.2.2 模具结构设计 (181)9.3 中空吹塑模设计 (184)9.3.1 模具结构选择 (184)9.3.2 模具设计 (185)9.4 热流道注射模设计 (186)9.4.1 单模腔热流道注射模 (186)9.4.2 外加热式多模腔热分流道注射模 (188)9.4.3 内加热式多模腔热分流道注射模 (189)9.4.4 热管加热的热流道注射模 (190)9.4.5 阀式浇口热流道注射模 (190)习 题 (192)第10章 塑料模具标准化及CAD技术 (193)10.1 塑料模具标准化 (193)10.1.1 模具标准化的意义 (193)10.1.2 我国塑料模具标准 (193)10.1.3 模架选择 (194)10.2 注塑模具CAD技术 (195)10.2.1 注塑模具CAD概述 (195)10.2.2 Pro/E在注射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198)习 题 (199)参考文献 (200)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塑料成型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全书兼顾了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两个方面,内容全面丰富;配以大量图示,简洁明了,实用性强。塑料作为现代四大工业基础材料之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在塑料原材料转变为塑料制件的过程中,塑料原材料的选用、成型设备的选择、成型工艺的制定和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塑料制件生产的四大环节,而主要的环节集中在成型工艺的正确制定和塑料模具的合理设计这两个方面。编者就这两方面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塑料;第3章介绍了塑料的成型工艺基础;第4章介绍了塑料制件设计;第5章详细论述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第6章详细论述了塑料压缩成型模具设计;第7章介绍了塑料压注成型模具设计;第8章介绍了塑料挤出成型模具设计;第9章介绍了其他塑料成型工艺;第10章介绍了塑料模具标准化及CAD技术。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反映国内外先进水平。本书由贺平、曲学军、邓忠林担任主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贺平副教授负责第5章的编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邓忠林教授负责第4章和第6章的编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曲学军副教授负责第3章、第9章和第10章的编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陈伟副教授负责第7章的编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刘占军副教授负责第1章的编写;淮阴工学院的康志军讲师负责第8章的编写;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雷玲讲师负责第2章和第3章的编写。最后由刘占军总编。本书作为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广泛吸取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编写的主要参考书目附后,未及一一注明,在此谨表谢意,并请谅解。由于成书时间紧迫,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和缺点,恳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
灭火器筒座注射模设计(全套图纸+论文)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10-16 阅读:259次 摘 要论文主要介绍了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并利用三维造型技术优化模具设计方案。本次设计使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制件的三维建模的过程, 然后,介绍了其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并用solidworks中的imlod插件完成了模具型芯、型腔的设计,用AutoCAD完成模具的总装图, 改进了灭火器筒座注射模设计过程,起到了加快模具设计进程,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The plastics that thesis mainly introduced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shapes of the direction piece an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s, and mak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shape techniques excellent turn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project.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usage solidworks software to complete to make the process that three-dimensionals of the piece set up the mold, then, introduced its plastics to model the craft an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s, the design, AutoCAD that counteracted the plug-in of imlod in the solidworks to complete a cavity of a core of molding tool completes the molding tool total to pack the diagram, improving the fire extinguisher tube injects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rising to speed the molding tool design progress, economizing the purpose of the manufacturing cost.Keyword: three-dimensional entity shape plasticses model the molding tool design目 录 一、 课题简介————————————————————二、 塑件及成型工艺分析———————————————三、 注射机的选择——————————————————四、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五、 分型面、浇注系统的设计—————————————六、 导向机构设计——————————————————七、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八、 推出复位机构的设计———————————————九、 温度调节、排气系统的设计—————————————十、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十一、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十二、 模具的装配、调试与维护—————————————十三、 成型缺陷分析——————————————————十四、 参考文献————————————————————十五、 毕业设计小结—————————————————— 一 课题简介毕业设计课题为灭火器筒座,起到固定灭火器罐的作用。制品材料为热塑性塑料PP(聚丙烯),此材料的优点有:1.刚硬有韧性。抗弯强度高,抗疲劳、抗应力开裂。2.质轻。3.在高温下仍保持其力学性能。缺点:1.在0℃以下易变脆。2.耐候性差考虑到该产品的特殊性,决定该生产量为1万件由制品图可以知,产品尺寸不大,但是制件的壁厚较薄,易变形,极易影响制品形状精度及尺寸精度,是本套模具设计与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产品外形虽比较简单,但是精度要求比较高,保证各安装孔之间的位置精度是模具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点,产品尺寸的的分类与相应模具尺寸的计算是本套模具设计的难点;产品四周壁都有侧孔,为使制品顺利脱模而又不影响制品要求,需采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是本模具中设计的要点生产纲领:1万件材 料:PP(聚丙烯)成型工艺:注射模注射成型2、 材料及工艺分析产品材料:PP即聚丙烯1)差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344附录D,密 度:0.85~0.9g/cm3缩水率: 8/1000 收缩率:20%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弹性模量:1.32—1.42泊松比:0.32—0.382)网上查询得到PP成型特性为:Ⅰ.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Ⅱ.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Ⅲ.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方向方向性明显.低温高压时尤其明显,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留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Ⅳ.塑料壁厚须均匀,避免缺胶,尖角,以防应力集中.3)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61页表3-13:PP的注射工艺参数为:注射机类型:螺杆式螺杆转速:30~60r/min喷嘴形式:直通式喷嘴温度(℃):180~190 料筒温度(℃)后段:190~200 料筒温度(℃)中段:210~220 料筒温度(℃)前段:160~170 模具温度(℃):70~90 注射压力(MPa):90~130 保压压力(MPa):40~50 成型注射时间(S):2~5 成型保压时间(S):15~40 成型冷却时间(S):15~40 成型周期时间(S):40~140 流动比:280~240 后处理方法:红外线灯、烘箱 后处理温度(℃):70 后处理时间(h):2~43)查文献《模具设计指导》得:PP的脱模斜度的推荐值及其他参数a).脱模高度80~120之间的,其单边脱模斜度为:30´b).选用模具制造精度等级为:3、4、5、6 5)模具结构设计工艺分析 a).该制品尺寸较大,采用一模一腔; b).为满足制品的外观要求,提高制品的成型效率采用直接式浇口; c).型腔及型芯采用整体结构 三 注射机的选择 注塑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根据制品大小及生产批量,在选择注塑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量、锁模力、注射量、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容模量,顶出机构形式及顶出长度。注塑机选定后,必须结合模具相关数据对注塑机相关参数进行校核。1.所需注射量的计算:1)塑件的质量、体积计算对于塑件的图样,据此用3D软件建立塑件模型并对此模型分析得:塑件体积V1=81.722 cm3塑件质量M=73.55 g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可按塑件体积的0.6倍计算,由于该模具采用的是一模一腔,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2=0.6×V1=0.6×81.722=49.0032 cm33)该模具一次注射所需塑料PP体积V0= V1+ V2=130.72592 cm3质量M0=142.4912528 g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70页表42,初选注射机的型号为:SZ-200/120型的螺杆式注射机。2.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查文献《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P70页表42,可知SZ-200/120型的螺杆式注射机的相关参数为:螺杆直径:42mm螺杆转速:0~220r/min理论注射容量:200cm3注射压力:150kn注射速率:120g/h塑化能力:70kg/h锁模力:120kn拉杆间距:355×385mm模板行程:305mm模板最小厚度:230mm模板最大厚度:400mm定位孔直径:125mm定位孔深度:15mm喷嘴伸出量:20mm喷嘴球半径:15mm顶出行程:150mm顶出力:22kn1)型腔数量的确定校核由于制品为尺寸较大的塑件,考虑制品的结构及模具加工和热处理的方便,选用一模一腔。2)最大注射量的校核nm+m1<=kmpn——型腔的数量为1;m——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cm3;m1——浇注系统所需塑件质量或体积g/cm3;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为0.8;mp——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cm3;系统凝料设为1个g则ml=1g∴左边=142.5+1=143.5右边=0.8×200=160∴不等式成立∴注射量的标准符合要求3).锁模力的校核Fτ=p(nA+A1) 目录1概论 41.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41.2 各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51.3我国塑料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2注塑件的设计 72.1材料选择 72.2结构设计 82.2.1塑件结构分析 82.2.2壁厚 82.2.3脱模斜度 82.2.4圆角 92.3塑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 92.3.1尺寸精度 92.3.2塑件的表面质量 93 注射成型的准备 103.1注射成型工艺简介 103.2注射成型工艺条件 113.3注射机的选择 123.3.1注射机简介 123.3.2注射机基本参数 123.3.3选择注射机 134 模具设计 134.1分型面的确定 134.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144.3浇口的确定 144.4浇注系统的设计 154.4.1主流道 154.4.2分流道 154.4.3冷料穴 154.5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 154.5.1螺纹型芯的结构设计 154.6模架的确定 164.6.1型腔壁厚和底板壁厚计算 164.6.2模架的选用 184.7注射机的校核 194.7.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194.7.2锁模力的校核 194.7.3喷嘴尺寸的校核 204.7.4定位圈尺寸校核 204.7.5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204.7.6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204.8模具材料的选择 204.9导向与定位机构 214.10推出机构的设计 224.11脱螺纹机构设计 234.11.1链传动结构设计 234.11.2齿轮的选用 244.11.2按齿根强度校核 254.12轴承的选用 264.12.1轴承类型选择 264.12.2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274.12.3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274.1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84.13.1型芯、型腔工作尺寸计算 284.13.2螺纹型环工作尺寸的计算 324.14排气设计 344.15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344.15.1模具温度对塑料制品质量的影响 344.15.2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 344.15.3冷却系统设计 345模具总装配图 376 结果分析 406.1脱螺纹机构设计总结 406.2洗洁精瓶盖塑料模具设计总结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 全套都有的 简单的毕业设计有: 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 3、ZQ-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 4、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 5、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 毕业论文有: 1、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 2、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 3、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4、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 成型机,又名开箱机是指自动完成开箱、成形、下底折叶折曲。并现时完成下部分胶带粘贴,将叠成纸板的箱板打开,箱子底部按一定程序折合,并用胶带密封后输送给装箱机的专用设备。自动纸箱成型机、自动开箱机是大批量纸箱自动开箱、自动折合下盖、自动密封下底胶带的流水线设备,机器全部采用PLC+显示屏控制,大大方便操作,是自动化规模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 我 给您做吧变电站 让专业的我来帮你! 目 录第一章 原始资料……………………………………第6页第二章 一次系统主接线确定………………………第7页第三章 参数、短路点电流计算……………………第14页第四章 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第15页第一节 330KV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二节 10KV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五章 变电所电器设备保护配置…………………第38页第六章 配电装置设计………………………………第39页第七章 电气设备概预算……………………………第39页第八章 防雷及接地装置……………………………第40页第一节 电气装置的防雷第二节 接地装置第三节 接地装置计算第九章 对本次设计的评述…………………………第45页附 录: 设计图纸有这个设计论文可以找我们详谈的直接发给你 唉,叫我怎么说你好呢毕业论文压片成形机的设计
变电站一次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