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现状论文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现状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3.1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3.2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3.3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3.4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3.5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生物多样性科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统计,贵州省境内植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四位,动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三位,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此外还拥有十分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和生长环境。显然,贵州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贵州省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着力量分散及创新不够等问题,已难于适应今后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使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真正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对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已势在必行。本文概要介绍了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贵州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情况、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有待拓展的学科领域以及贵州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对贵州省科技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初步设想。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行吗??

摘要: 人们的物质生活往往是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更加重视文化生活。茶馆由于其自身独有的功能和文化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茶馆的空间设计作为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体现文化性,但现有的茶馆装修却逐渐大众化。本文中,笔者以此为着力点,探究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

关键词: 地域文化;茶馆;空间设计;传承

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生活。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闲暇时亦或是社交时与三五好友,同事客户一同去茶馆坐上一段时间,共品一杯香茗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茶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是一个文化场所,理应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有一些茶馆片面追求开发,对其文化并不重视。而将地域文化融于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性体现。

1茶馆的概念和历史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同时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学家考证,唐朝时期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这个称呼在长江流域流传较广。两广地区人们多称其为茶楼,京津地区则多称为茶亭,除此之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称谓。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经营成本较高,除了提高茶品外,一般还会有各种小吃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品茶、休闲,社交,交谈等活动。茶摊则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在文化性上体现不强。中国的茶馆主要分为四种流派,即川派、粤派、京派、杭派。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典典籍记载,最早的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称为茗铺。茶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场所,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茶馆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

2中国茶馆的现状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中华民族对于茶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形成的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茶馆以其独特的文化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茶馆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也拥有了新的.含义。现代的茶馆除了提供茶品已及其他衍生产品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其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一是极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二是高质量的茶品。其中前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茶馆虽然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在其装修设计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茶馆本应反映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有许多茶馆对于这种地域特征却设计得比较模糊。茶馆的装饰与饭馆,快餐点不同,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切忌所有的茶馆都采用同样的装修风格和装修材料,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地域的区别,地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设计,适当地使用中国文化的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性,茶馆也能充分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正是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对把地域文化运用到茶馆空间设计上这个课题进行探究分析才有重要的价值。这首先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运用地域元素对茶馆空间进行设计,其次可以让茶馆的文化性大大增强,此外还能够让人们通过了解茶馆中的地域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地域文化运用于茶馆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要想充分并且适当地运用到中国茶馆的空间设计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地的案例,使用真正适应自身的合理的方法。首先,设计人员在对茶馆进行设计之前,要确定茶馆空间的设计主题,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和有关的历史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性。比如,从众多的地域元素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几种最合适的茶馆空间设计元素,然后把现代的科学设计技术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种设计进行组合,营造出一个富有神韵的茶馆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茶馆环境,使得茶馆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吸引消费者,达到提高经济利益、传承文化的作用。

3.1充分了解文化,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思路

茶馆可以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茶馆,我们可以一窥茶文化的精髓,得到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享受,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茶馆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家茶馆的内部装修得如同一家快餐店(笔者当然不是对快餐店有成见,快餐店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简易自然的设计风格),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到文化的韵味。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之前,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探究各类特征,最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设计主题切入点和设计思路。要想在茶馆空间设计中传承和体现地域文化,首先自然需要全面地了解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等,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例如,一个地区、城市的历史、地理因素、名人、民俗等等都应被当做关注的重点。笔者在此以长沙市的一家茶馆为例。白沙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家茶馆选择白沙文化作为茶馆空间设计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相关的文化典故,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运用于实际设计中的元素和材料,这家茶馆也被命名为“白沙源”。在空间布局上,这家茶馆主要是南北走向,一眼白沙井开于茶馆的正南面。茶馆共有二层,在茶馆的二楼最高处或是围栏边人们可以欣赏到源源不断的白沙源,这正好呼应了茶馆的主题。古井和茶馆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在这条线上,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圆池,又在圆池之中放置了一台圆桌,加上桌子的颜色,如果我们从高远处看去,这个圆池就像是一个池塘,在上面漂浮着点点荷叶。这种设计使得茶馆能够和景色相结合,体现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传统,例如在建筑材料上,“白沙源”茶馆大量使用透明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砖瓦墙体,营造出了独特的空间立体感,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通透,茶馆空间不再封闭,内部的所有客人都可以看到茶馆外的景色。除此之外,玻璃与茶元素的结合也能产生特殊的效果。综上所述,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如果细致地分析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可以使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加深刻,文化界限更加清晰,消费者所得到的感官和心灵享受也更加丰富。

3.2优化地方性元素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积累,地域文化也是一样。而文化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则是分不开的,就如人们的审美标准一样,或以瘦为美,或以胖为美,追求标准都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产生变化的。现代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技术更新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茶馆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应该对地方性元素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优中选优,此外,还要用新技术来展示地域文化。在设计时,要注重整体性,即在建筑材料,墙壁,空间布局,器物陈设等所有茶馆的组成部分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

3.3空间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疆域为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其中也包括各地独特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例如,北方的高屋建瓴,飞檐斗拱,这是与北方的气候因素分不开的,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能够起到放风固沙的作用。这些建筑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的性格特点。南方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体现了南方人精致细腻的性格。这种原理也可以应用到茶馆的空间设计中,运用空间布局体现地域文化,能够产生优质的融合效果。对于这一点,笔者以北京的“老舍茶馆”举例,这座茶馆非常有名,其设计体现了地域空间布局特色。正如笔者之前所论述的,正是运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将整座茶馆变成了一座富有茶文化的四合院。这座茶馆使用的是传统四合院的二进房布局,将传统的地域空间布局特色和现代因素和技术相融合,使茶馆本身既充分地展示了四合院的建筑特色,又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之前所提到的“白沙源”茶馆则是运用了南方园林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这座茶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完全践行了这一原则,将园林的景致引进茶馆,进行精心的布置,再运用玻璃透明的特点,在茶馆中营造出了多层次的效果。

3.4选择材质

不同的材质所呈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茶馆的空间设计中,除了需要使用有地域特色的材料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材料,除了好中选优外,也要做到避免铺张浪费。例如,北方的茶馆多使用硬木等材料,南方则多用竹子,藤条等,这都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地区人民特点。3.5家具、茶具等陈设品的设计茶馆内的家具等陈设品起着重要的实用和装饰作用,家具等陈设品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例如北京的茶馆多使用明清特色的家具摆设,京剧,花灯等都成为了装饰材料。南方的茶馆则使用一些具有南方特色的器物。

4结束语

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一方面能给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视觉观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茶文化内涵。时代在进步,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必然会被更广泛地运用到在茶馆空间设计中。同时我们还要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地域文化也能同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列举了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的方式,并分析了具体事例,希望能对茶馆的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地域文化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体现[J].福建茶叶,2016,(03):123-124.

[2]降波.浅析地域文化在茶楼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9):111-112.

[3]张兴莲.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119-120.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地域文化课程建设研究现状论文

安徽地域文化论文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基于地域文化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初探论文

一、地域文化融于德育教育的缘起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综合。华蓥山地跨巴蜀,横贯川渝,华蓥山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在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渝北区茨竹镇在挖掘华蓥山文化基础上,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杨家八盒、华蓥高腔、佛教文化等四大文化。目前,只有华蓥高腔搬进了课堂,其他文化的价值则被忽略。寨坪完小借鉴以往德育活动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基于华蓥山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推进素质教育。

二、地域文化融于德育教育的实践

(一)依托华蓥山四大文化资源建德育基地

在当地教育部门指导下,寨坪完小通过多方联动建立四个德育基地。依华蓥山地区“红岩”革命精神,在位于同仁村场镇的同仁革命活动联络点同仁老庙、位于华蓥村华蓥山游击队秘密活动点太平洞,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依托具有两百多年历史、成功申报市级非遗名录的华蓥高腔,以及成功申报区级非遗名录的藠头、青椒鱼传统工艺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依托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眉”赞誉的华蓥山宝鼎佛教文化,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依托杨家八盒、龙腾四海武校、竹松湖体育健身公园建立武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四大”德育基地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地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在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平台,也成为了学生终身教育的'课堂。

(二)依托四大德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

1.依托红色文化德育基地,该校利用蕴藏在身边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参观一次红色革命活动遗迹,坚持每年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同仁革命活动联络点参观教育,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定期邀请该镇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到校讲王璞等人领导华蓥山武装起义以及幸常嘉、幸世伦等人在同仁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故事,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走一段红色革命小道,设计了“同仁完小——同仁老庙”徒步参观路线,让学生体验革命的艰辛;吃一顿游击队套餐,让学生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唱一首华蓥山歌,让学生振奋精神。通过体验式德育课程,让红色文化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能够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升华。

2.依托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藠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该校要求学生参与藠头加工制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去根除须、切块、入缸等操作,也鼓励学生将亲自制作的藠头带到学校给同学们品尝,让学生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髓。邀请青椒鱼传统工艺传承人“周老七”为学生展示青椒鱼制作方法及流程,亲口品尝青椒鱼传统手工艺美食,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之情。邀请华蓥高腔传承人王远召教授学生传唱华蓥高腔,组织学生参加该镇举办的华蓥山歌大赛,让学生在学习、感受和展示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通过体验式德育课程,学生的地域文化传承意识得到增强,自身素养得到提升,让学生对乡土文化充满情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和生活。

3.依托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该校将佛教文化与封建迷信区分开来,将佛教文化引入德育教学,发挥佛教文化在引导人心向善、提高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教人向善,引导学生向善做人,从小树立崇德、向善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生平等,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尊师敬道、知孝心懂孝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恶存善,引导学生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为乐。

4.依托武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该校开设了武术课,邀请王恒田教授杨家八盒,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龙腾四海武校锻炼身体,通过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发扬武术运动中蕴含的尊师重道、坚韧笃实、讲礼守信等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地域文化融于德育教育的反思

渝北区寨坪完小利用地域文化构建校本模式,将地域特色鲜明的华蓥山文化融入到学校德育教学,挖掘利用了本地德育资源,建立了德育教育基地,做到了就地取材,用充满生活味道的乡土气息的材料来教育学生,实现农村小学德育的校本融合,使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但如何让教学计划更加合理、德育活动更具操作性和取得成效更明显等方面,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而且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调动家庭、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共同推进。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中国文学的现当代转型研究论文

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们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划分,通常是以历史朝代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等几大部分。这种划分方法固然十分流行,但却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当然,也有人认识到这一点,试图从思想内容或文体形式方面来划分,但又感到过于笼统,难以细分。因此,必须另僻蹊径,从新的角度加以审视,才能有所发现。笔者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深切地体会到文学语言的嬗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于是,笔者依照文学语言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将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简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重要的历史时代:1.滥觞时代。从传说中的苍颉造字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文学的萌芽与诞生期,其范围涵盖了先秦文学的全部内容。在这漫长的历史年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动人的神话传说与歌谣,以及灿若繁星的文学作品等,其中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古典诗歌,以《春秋》、《左传》和《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老子》、《论语》和《庄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文学的正式诞生。它不仅在文体上呈现出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而且在语言上形成了足以供后世景仰垂范的文言语体,从此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先河。2.文言时代。从两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壮大的黄金时代。首先,在体裁上出现了辞赋、骈文、诗词和小说等丰富多彩的文学式样,促进了古代文学向多元化的蓬勃发展。其次,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文学家,如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和李清照等,他们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第一流的语言大师,他们不仅直接继承了文言文的写作规范,并加以发扬光大,而且还勇于吸收当时的大众口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形成了以“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为标志的独特景观。尤其是唐宋诗词与散文,更是使文学语言达到了高度规范与经典化的程度,形成了后世难以企及与超越的巅峰。此外,当文言文学达到鼎盛之时,唐代的变文和宋代话本小说的出现,奠定了白话文学未来走向繁荣的基础,并为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3.文白时代。从元明清到近代,这是文言文与白话文并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白话文学以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在文坛上咤吒风云,大显身手。元曲以其口语化的特点和与唐诗宋词的精美典雅迥然有别的艺术韵味,昭示了中国诗歌创作流向的重大转变。《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白话戏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三言”、“二拍”等长短篇小说,共同构成了白话文学创作的辉煌历史。在白话文学突飞猛进、如火如荼之际,文言文学也并不示弱。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小说,秉承魏晋志怪、轶事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在四百余年白话文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如孤峰般巍然屹立潮头,笑傲江湖。更有桐城派散文的悄然崛起,重振古文雄风。文言白话如双峰并峙,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又一个黄金时代。4.白话时代。从五四运动至今,是白话文一统天下的时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是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致。早在清末民初,黄遵宪就提出了“语体改革”的设想,裘廷梁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梁启超倡导诗、文与小说“三界革命”和“新文体”,从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随后在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人高举“文学革命”的旗帜,倡导“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向文言文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1920年,北洋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文言文,规定全国的学校一律使用白话文进行教学。从此,白话文以崭新的姿态登上文坛,成了唯一正式的书面语言。中国新文学在运用白话文写作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鲁迅、郭沫苦、徐志摩、沈从文和老舍等许多伟大作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2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充满了戏剧性。当白话文的先驱们在奋力摧毁文言,描绘“国语的文学”的灿烂前景时,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后来所出现的一切现实,并非象他们当初所设想的那样完美。由于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治的烙印,从而使文学最终沦为了政治的附庸与婢女,再加上对传统文学的彻底决裂与反叛,所以在白话文一统天下,经历了几度短暂的繁荣之后,其异化的本质也日益显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思潮向多元化的发展,当代文学创作更是江河日下,无可奈何地跌入了历史的低谷。因此,当代文学的变革势在必行,又一个“凤凰涅盘”的时代即将来临。那么,当代文学变革的突破口在何处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如当年新文学的发展是从语体变革开始一样,当代文学的突围也必须从这里着手。笔者近年来经过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首先提出了“打破白话垄断,倡导语体多元”的新主张,试图通过提倡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彻底打破目前白话文和普通话写作垄断文坛的局面,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语体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文言文的复兴文言是在先秦典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古汉语的书面语言,用它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文言文学。这种语体在产生之初,是和当时的口语十分接近的,甚至有些文言作品事实上就是口语的记录,如孔子及其弟子所编撰的《论语》等。然而,由于书面语言一旦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不象口语那样活泼善变,因此在后来出现了口语与书面语相互分离的现象,即通常所谓的“言文分离”,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近现代白话文运动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言文合一”,建立以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语文新体系。虽然这是对汉语书面语系的一次最彻底的改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消除口语和书面语,以及书面语内部不同语体之间的差异。瞿秋白所谓“书本上写的言语应当就是整理好的嘴里讲的言语”,①这种言文完全合一的理想化状态,迄今为止没有出现,恐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抹杀语言与文字的差异性而强求言文合一呢?从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诗歌、散文主要用文言写作,戏剧、小说主要用白话写作,这两种语体可谓自成体系,各有千秋,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郑敏认为:“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汉语文言文在语法之灵活、信息量之超常、文本间内容的异常丰富、隐语和感性形象的突出诸方面,都证明其是一种十分优越的语言形式。”②只要把文言诗歌与白话诗歌放在一起相比较,就会看到文言语体的巨大魅力。然而,上世纪初的白话先驱们却错误地将这两者对立起来,扬此抑彼,结果是白话一语独尊,文言则被打入冷宫。可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当代的白话文学能够凭什么样的作家或作品,来证明自己的确比古代的文言文学更优秀、更伟大、更高明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莫大的黑色幽默。既然如此,复兴文言创作,重振古文雄风,也就势在必行了。文言复兴的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利于丰富文学创作的语言形式,促进当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也有利于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弘扬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还可以促进诗、词、曲、赋、骈文等优美典雅的文体的回归,因为它们大多是以文言为主要语体的。当然,笔者倡导文言复兴,并不是要用文言文来取代白话文,也不是象明朝前七子所主张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样,模拟照搬,生吞活剥,而是要使文言文在现代汉语写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创新包括思想主题新、内容材料新、语言词汇新和表达方式新等,从而最终创造出一种既符合传统规范,又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全新的语言体式,促进现代语文与文学创作的发展。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3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文言复兴不仅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切实的可行性。由于白话文本身就脱胎于文言文,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留有文言文的深刻印记,再加上有无数优美的文言作品可资借鉴,因此,从白话过渡到文言写作并非难事。例如在2001年高考时,一个中学生以文言写作的《赤兔之死》被评为满分,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这说明文言写作并非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严复、林纾翻译的文言作品和辜鸿铭、钱穆、钱钟书等人撰写的文言著述倍受推崇,金庸、梁羽生等文白交杂的武侠小说受到普遍欢迎,也可证明这一点。目前,在海外和台港澳地区依然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的文言作品,广大海内外华人以及专家、学者等也经常用文言撰写文章,甚至还有不少青少年学生也喜欢文言“模仿秀”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文言复兴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必将会迅猛发展成燎原之势,而现在正是为复兴文言而振臂高呼之时了。2.白话文的分化清末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目标,就是打倒“言文分离”的文言文,倡导“言文合一”的白话文。那么,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白话文呢?白话先驱们的思考与提法也各不相同。胡适把白话的特点归纳为三条,即是“说白”、“清白”、“黑白”之“白”,进而提出规定一种“标准国语”,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主张。钱玄同认为:“制定国语,自然应该折衷于白话文言之间……”③傅斯年则主张:“采用各地语言,制成标准之国语”,④甚至是“欧化的国语”。周作人在《理想的国语》中说:“我们所要的是一种国语,以白话(即口语)为基本,加入古文(词和成语,而不是成段的文章)方言和外来语,组织适宜,具有论理之精密与艺术之美。”⑤这些提法乍看起来都是各有道理的,但实质上却仍然过于笼统与含糊,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定位。笔者通过对上世纪白话写作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在所谓“白话文”的共同称谓之下,其内部的语言形式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与差异。例如,曾经受到胡适热情赞扬的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就属于方言文学。朦胧诗、现代派与后现代派那样的作品,应该是欧化文学。冰心、李金发、废名和俞平伯等人广泛运用文言词汇写作,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白话文言化”的特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故此,笔者认为,现代白话文完全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大众化的白话文,即普通话写作;二是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地方话为特征的方言化写作;三是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即口语化写作;四是受西方语言影响的欧化语,即欧化文写作。从现在白话文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独霸文坛,形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话语霸权,而方言化、口语化和欧化文的写作,一直处于边缘化与被忽视的地位,其实这是极不公平的。笔者提出白话文的细分与定位,就是要彻底打破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使方言、口语和欧化语的写作等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文学语言“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确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对现当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就可清楚地看到白话诗内部的分化与差异。早在“五四”时期,胡适提倡方言俗语入诗,后来却遭到了众口一词的否定,许多人主张用“雅言”写诗。在经历了“方言”和“雅言”的轮番交替之后,诗歌却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大概是当初的批评者所未曾预料到的。当代诗人于坚把新诗的语言划分为两个向度,即普遍话写作和口语化写作。他认为:“普通话把汉语的某一部分变硬了,而汉语的柔软的一面却通过口语得以保持。”普通话“使汉语成为更利于集中、鼓舞、号召大众,塑造新人和时代英雄,升华事物的‘社会方言’”,而“汉语的更丰富的可能性,例如它作为诗歌的非抒情方面、非隐喻方面,坚持从常识和经验的角度,非意识形态和形而上的而是生命的、存在的角度方面,”只有在口语写作中才得以保存。因为口语写作软化了“变得坚硬好斗和越来越不适于表现日常人生的现时性、当下性、庸常、柔软、具体、琐屑的现代汉语,恢复了汉语与事物和常识之间的关系。口语写作丰富了汉语的质感,但它重现具有幽默、轻松、人间化的和能指事物的成分。”⑥这一论述也许有点以偏概全,但却明确地说明了普通话与口语化写作的客观存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虽然我们有时很难将普通话、方言化、口语化与欧化语的写作截然分开,但它们之间在形式与风格上的差异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可以断言,白话文的进一步分化定型,方言化、口语化和欧化语写作的迅速崛起,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4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3.欧化文的独立欧化文,或称欧话文,主要是指直接借鉴与摹仿外国文学的语言形式而创作的一类文艺作品,如朦胧诗、现代派与后现代派文学,以及翻译文学等。如果把这种欧化文同传统的白话文,包括普通话、方言化、口语化写作等相比较,我们就会看到,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在文本结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巨大的差异。欧化文的出现,无疑是现代白话文发展转型的必然产物。早在白话文创立之初,由于异常的干枯、贫血,于是为了弥补词汇、语法的不足,白话文的先驱者就大量地吸收借鉴西方的词汇、语法、逻辑和修辞等方法,从而创造出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正如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所说:“我们不特觉得现在使用的白话异常干枯,并且觉得他异常的贫——就是字太少了,补救这条缺陷,须得随时造词,所造的词多半是现代生活里边的事物;这事物差不多全是西洋出产;因而我们造这词的方法,不得不随西洋语言的习惯,用西洋人的意味。”甚至 “直用西洋人的款式,文法,词法,句法,章法,词枝,……一切修词学上的方法,造成一种超于现在的国语,欧化的国语,因而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⑦傅斯年的这一论断,不仅深刻说明了欧化文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而且还对现当代文学语言的嬗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及深远的影响。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主动吸收外来词汇、句法与表达方式,形成具有欧化特色的风格之外,近现代时期大量翻译文学的涌现,也有力地推动了欧化文的形成与发展。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的翻译家,使用文言语体翻译西方名著,虽然影响巨大,但也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他们认为,以旧形式表达新思想不能做到“等值”转换,缺乏准确性与精密性,往往谬误极多,甚至“失真”。于是,鲁迅便主张“直译”或“硬译”,倡导“宁信而不顺”。后来,随着外文翻译越来越多,白话文的欧化现象自然就日趋严重,欧化的白话文本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现代白话文的这种欧化倾向,历来颇受争议。有人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人以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为由,口诛笔伐,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这种欧化倾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不断地花样翻新。例如,新时期文学中先后出现的朦胧诗、现代派和后现代的作品,即是这种欧化语体的重要表现。对于这种欧化语体的发展及其演变,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加以对待,任何漠视和片面否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既然白话文的欧化和欧化的白话文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并对现代汉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正面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认识和完全肯定它的存在价值,并且努力使之从现代白话文中独立出来,彻底摆脱其从属地位和尴尬的处境,从而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语言体式,即地地道道的欧化文。这样不仅是对“五四”以来,汉语欧化现象的充分肯定,而且还可以为许多别开生面、另有韵味的欧化作品,争取到合理合法的地位和广阔的生存空间,使其不再被目为现代汉语的污染物而得以健康发展,同时还能使许多诗人和作家的艺术创作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4.网话文的崛起网话文也可称为网语文,它是在网络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网络语言是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现代科技所衍生的语言之花。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写作,在网络论坛BBS上发帖或上网聊天时,为了追求输入的方便与快捷,于是大量使用计算机健盘上的英文字母和数字,以及计算机内部储存的各种图形符号,同时还对现有的字词、句法加以改造重构,对原有词汇赋予新的含义等,从而最终造就了一种由汉字、数字、外文、符号、图形以及音乐等所构成的超文本系统。由于网络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新语体,具有新颖性、便捷性、形象性和幽默性等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厚爱,并且出现了向大众传媒和社会用语转移与扩散的新趋势。这种以网络语言为基础所形成的网话文,不仅在词汇、语法上与传统意义的白话文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纸质文本变成了电子文本。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网话语体已经大量出现在网络文学、游戏文学之中,显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有专家预言说,网语必将成为21世纪的流行语言,并代表着未来汉语的发展方向。由此可以预见,网语文学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崛起,成为当代文学中一股势不可挡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作者: smile667788 2006-9-26 17:01 回复此发言--------------------------------------------------------------------------------5 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变迁看当代文学的语体多元化 *转贴综上所述,笔者所首倡的“语体多元化”的理论,就是通过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最终彻底打破白话文的语言垄断和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从而使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呈现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局面,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上个世纪新文学发展的肯定与延续,更是开启了中国语文走向未来的新里程。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用各种不同的语体形式来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应该是每个人自由的选择。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固然要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但同时也必须满足多种层次读者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一元化”、“一语化”的文学观念,建立现代的新型的“多元化”、“多语化”的理论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对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所倡导的白话文理论的彻底超越,真正实现中国文学向现代化的伟大变革。笔者深信,依照中国文学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当代文学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第五大历史时代,即以现代白话文为主体,文言文、欧化文、方言与口语化写作共同发展的多语化时代。这将是一个思想之花自由绽放,文学体裁层出不穷,语言形式丰富多彩的新世纪。让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文学语体多语化时代的来临!参考文献①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638页。②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25页。③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第4卷2号。④傅斯年:《建设的文学革命》,《新青年》第4卷4号。⑤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779页。⑥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⑦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第232页。说明:本文发表于《求索》2005年第1期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形态,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理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面性,文学中关于现代性的审美同社会中的现代性不同,文学更加注重研究其他方面,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领域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说现代性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对于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一方面促进了新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对文学艺术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

1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定义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有的领域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在文学领域中,有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一种审美的现代性的体现,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存在。严格的讲,文学现代性是很难定义的,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一个系统,具有审美、启蒙等功能,而文学现代性的中心则是审美现代性。

2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2.1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对于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性是有一定差异的,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不仅考察了科学方面现代性,还从主题、审美观、言语、个人等方面考察了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是集中国人情感、梦想、生活追求、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存在。在审美现代性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性,审美现代性有一面很容易就消失了,而另一面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要通过艺术处理手段留住审美现代性容易消失的一面,从而将其变成永恒的话题,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下,传统艺术中的灵气逐渐消失,可见审美现代性是具备两面性的,它不仅能促进新审美观念的产生,还会对传统艺术审美造成打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中,存在着经验世界具体性和现代经验零碎性的特征,由于世界是由碎片组成的,因此,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碎片在文学中的地位,通过碎片的重组来创造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

2.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现代化进程又有很大的差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而言,不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的发展成果,还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中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主要差别在于:(1)语境不同,西方的现当代文学现代性是对古典文学的反抗,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要在反传统中凸显民族特性,还会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防范现代性存在的陷阱。(2)文学表现形式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其现代性是传统理性推翻后的直接体现,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出一种非理性的世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生存与现实和传统的夹缝中,具有文学艺术的探索性、先进性,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民族精神面貌。(3)内在机制不同,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由于存在的流派比较多,虽然矛盾重重,但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资本主义进程出发,对人的精神异化进行分析,寻求人类最好的归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集体为主,社会现代化、民族独立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终归宿。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当代文学虽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陷入既反对中国传统,有对西方的现代性产生质疑的两难境界。

2.3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在排斥着现代性,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矛盾的看待它的落后性,我国现当代知识者不得不面对现当代文学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局面,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审美体验归结为“怨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这种怨恨紧密相连。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不是自身发展的产物,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现代化与传统冲突的怨恨,也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怨恨。

2.4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笔者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是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的,从实际创作看,鲁迅是从精神感受、文学观念等方面来体现文学现代的。此外茅盾在《蚀》中,通过知识青年的情绪感受来体现文学现代性,在《子夜》中,通过火车、轮船、烟囱来体现出主人公对“现代”的向往。在胡适、鲁迅、茅盾等作家的带领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向了“现代性”的高潮,也逐步去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代性”的弊端。

3总结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产生于西方现代性的压迫,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存在两难性,并且有一定的怨恨情结,同时文学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探讨[J].才智,2015(01):325-326.

[2]李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旬刊,2015(04):9-10.

[3]郭剑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评吴秀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J].浙江社会科学,2010(03):120-122.

【摘要】自从有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分,近两千年以来,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怎样的现状?中国古代的文学资源又该如何继续发展,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对此本文主要从这三点着手分析,以此促进我国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写手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学潮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才五分,兄弟你真是抠sir

企业转型国内外现状研究论文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成功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种类和发展形态,分析了国内外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是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成功关键,论述了基于整合的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判断过程、阶段性目标和主要原则。关键词: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转型; 1、传统物资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传统储运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积极推进。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不断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我国的物流企业正面临着飞速发展时期,分析我国的物流企业的来源,大多数是从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而来,如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托运人、财务和信息咨询公司、港口码头铁路、电子分销商等七种[1]。这些从传统的储运业务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形式而缺乏核心的改造或者改造不彻底,留于形式。例如,文献2指出用物流理念改造传统货运,创办快递服务,开展直销配送,建立专业物流公司,创建规范物流园区,加大投入,谋划未来。也有的学者指出,变革体制,适时转型的观点,提出加大信息化,改造流程,改变观念等手段来促进转型[3][4]。也有学者指出,完善物流配送功能,以传统储运为基础,建立多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强横向联合,开发各自物流资源等手段以促进转型[5]。 诸多的学术文章和企业实例表明,多数的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表面理念,缺乏实际运作,重视资产技术投入,忽视资源整合。一些企业仅仅是打着物流的旗帜,干着其他的活动,一哄而散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很多企业把物流的牌子换上了,却不知道如何具体的运作,甚至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去理解物流和操作物流。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2.1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企业理论、资源观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与企业战略理论的不断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初,理论界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特殊的资源和能力,这已经是当今各国战略管理专家、学者的共识。西方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d)和哈麦尔(Gary hama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正式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在工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之后,世界各国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定义特征和范围等作了诸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哈麦尔(GARY 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 RAHALAD)于1994年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未来的竞争》,提出未来的企业竞争必须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企业竞争战略杠杠作用和延展策略[7]。关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文献,文献8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构筑与众不同的核心能力;企业在制定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考察自己是否拥有独特的资源与知识,以及这些能否为企业带来独特的价值。以技能为基础的企业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培养独特的、无法模范的先进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长期积累的技能的有机融合。组织基础论则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培养独特的组织模式以及相互协调,流程分析论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能使企业发挥最大效率的业务流程。动态能力理论则综合了以上的观点,强调了组织的学习的重要性。 一些学者归纳出判断某项资源或者能力是否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六大标准:稀有性、难以模仿性、持久性、获利性、替代性、优越性[9]。 2.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核心竞争能力来评价一个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保障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特征,但对实际的企业而言,确实很难评价一个物流企业与别的企业相比有更优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中,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来界定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于忠元提论述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误区,即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等于物流设施的优势;核心竞争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核心竞争力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锻造磨练[10]。郝聚民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三种形态,即物流管理能力、物流运作能力和物流规划能力[1]。张明等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不足,但是都未能分析具体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表现[11]。

1、国内研究:近年来,随着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研究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建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2、国外研究:国外家电企业也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转型的实现方式与国内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支持、产品迭代、渠道营销等方面。国外研究者也分析了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经验,为企业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

  • 索引序列
  •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现状论文
  • 地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论文
  • 地域文化课程建设研究现状论文
  • 中国文学的现当代转型研究论文
  • 企业转型国内外现状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