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1论题要新颖2论题要窄,不能太广3论题要集中,围绕一个话题

你先高清楚是研究义务教育的研究还是义务教育本身。研究方法是调查,阅读文献,而不是道听途说,不是随便问问啊。这个是文科的本质特点。

二战以后,美国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美国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除政府拨款、学费外,社会捐赠、学校服务社会的收入也占有很大比例。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教育的责任多在州与地方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负有直接而重要的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是地方学区 美国的农村指乡镇。美国对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管理,学区是各州内为管理、监督、检查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划分的特别专区,州政府授权学区委员会管理学区内的学校教育。学区的设置在城市大体与市相当,在农村大体与乡镇相当,不过两者的界限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为教育而划分的区域被统称为学区,并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在美国,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中小学教育行政权属于各州而不是联邦。而在美国的实际教育制度中,州又将中小学运行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学区。因此,在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责任和投资主体在基层地方政府即学区。学区拥有独立征税权,财产税一度成为学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也较大。 州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二战后,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相互作用下,美国农村以学区投资为主、过于分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大了对地方学区财政拨款的力度。1979年以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州政府对学区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始超过学区征收的财产税,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义务教育地区差异较大 综观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现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联邦与各州之间在控制和反控制方面诸多的矛盾和戒备,影响了在教育投入方面许多问题的解决,包括投入的规模和特别扶持政策等。第二,由于各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第三,由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渠道是多方面的,投资水平与程度是不标准的、起伏不定的,这给地方乃至学校的预算决算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第四,由于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很大比例是由学区承担的,而学区教育经费来源又主要是依靠本地区居民的财产税,因地区贫富不平衡而出现的资金差异和民众负担成为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摘要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以及学校方面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主题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课程理论和生物学学科特点确定了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及适于本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并在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此外,对高一年级生物选修课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生物学实验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进入学校,对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接受以下的观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崔允 郭,1999)。校本课程通常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来决策,采取“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满足不同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参与性(崔允 郭,1999)。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不同的是,校本课程主要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的行为。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崔允 郭,1999)。也有学者(徐玉珍,2001)从新课程开发的策略、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构建学校特色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徐玉珍强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点和两个必须。两个基本点是“学校为本”与“课程开发”。两个必须是指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所隐含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假设,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语言习惯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 2.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自从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课程开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国家课程开发传统。法国自拿破仑统治的时代开始,一直是由中央政府颁布指令性教育计划与课程时间表以及全国考试涉及的范围。德国在18世纪末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的科目以及各科目教学所需的课时,阐明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阅读作业。在这样的指令性课程标准与统一的外部考试制度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教师很少有自由行动的余地。 另一种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非集中制的课程开发传统,这种课程开发形式把部分甚至全部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美国的教育属州政府的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课程决策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地方,地方有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上的自主权。由于学区和学校的自主权很大,校本课程一直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的教育制度一直秉承学校自主的传统。由于法律规定课程设计的权力归地方教育当局和个别学校团体所有,在很长一段历史上,中央教育机构很少介入课程事务。 从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课程的开发传统是与其课程行政体制有关的,课程行政体制决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两类课程体制各有利弊。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利于尊重学校环境和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0年代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运动,由国家组织各方面专家协同开发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其目的是实现课程的标准化、统一化。新课程运动具有这样的基本教学教育理念:教学的基本主题是学科结构,经过科学地组织的学科包括了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与原有课程包含大量使用知识不同的是,新课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其内容强调作为学科结构基础的关键性概念和清晰观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并通过科学发现活动增加对科学家工作的兴趣。(崔允 郭,1999) 在这一课程运动中,英美两国表现尤为突出,两国课程开发者都认同了新课程运动的基本理念,认为过多地把课程权力交给学校与教师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应该由国家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协同开发。西方的新课程计划由专家研究课程制度,新课程开发所涉及的教材等由中央教育部门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发。 但这一改革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除了教师方面的种种原因外,“新课程运动”暴露了国家课程开发的缺陷,其中主要是由于课程开发集权引起的。这种模式使课程开发系统与课程实施系统隔离开来,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无法清楚的了解新课程的意图和课程目标中每一个细微的革新因素。而新课程的推行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他们的教学习惯,对课程重点、学习空间,乃至自己的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重新组织。这一过程涉及许多实际问题,课程开发者往往与实施者缺乏交流、合作,无法把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价值取向传递给实施者,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有利于实施的建议。 70、80年代,非集权化课程决策在许多国家再次得到重视。80年代以来,学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其变化速度日益加快。学校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需要对环境做出最敏锐的反应。校本课程恰好能够适应这一要求。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提供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事务上的主动权,纷纷出台了有关的课程政策。 我国建国后,为保证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便于管理和评价,采用的是原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引起教育界许多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也受到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的重视。这些学校意识到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学校办有特色以及教师的培养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积极对适于本校的校本课程或对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改造完善,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 (1)从课程结构改革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如前所述,国家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各有利弊。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课程需要几类课程恰当的结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讨论稿)提出在课程管理方面要“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课程、教材的管理与开发,指导纲要规定了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所应承担的职责,其中学校的职责为“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明确了今后若干年中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模式,它不仅对于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校以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是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有关理论还很贫乏,学校对开发校本课程更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对校本课程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这一工作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一线教师的参与。 (2)校本课程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办学的条件、学生的来源、教师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学校的差异。学校在组织课程时,既应该体现国家的意志,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学校的差异性和特点,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在发展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表现出其差异性。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校差异、学生差异对课程的需求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中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要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扩展资料: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首先,你的问题不是义务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对特定对象(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其次,老师已经给你问题了,具体你应该检索文献、阅读整理文献获得答案,肯定是想不出来的,现在研究流动人口教育的大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所以知网检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就能找到很多相关文献——我查了一下仅cssci就有六十多篇。(附上一篇比较晚近的研究你看看)

第三,国外大概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户籍限制,所以关注的重点可能不是受教育权等社会视角的,如果有也只是教学方法等教育视角的(个人的猜想)

毕业论文指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

一、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

这不仅是毕业论文 撰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

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 最重要的是对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 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

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 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略介绍发展趋势。

三、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

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

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

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原则 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依据与原则是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前提。从美、英、法、日四国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坚持依据法律,注重公益,根据受益与能力以及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四项基本原则确定经费的投入。 1.依法投入原则 发达国家普遍通过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建立与改进提供依据与保障。例如,日本通过《教育基本法》(1947)、《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1952)、《公立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1953)、《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1954)等,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职责与分担项目及比例。针对均衡政策引起的公立教育活力下降等问题,2006年进一步修订《教育基本法》,规定向地方转移部分税收,同时将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额由原来的1/2削减为1/3,并增加对身心残疾者给予必要支援的内容等。美、英、法等国自推行义务教育法以来,也连续颁布多项法案,明确并落实各级投入主体的责任。 2.公益性原则 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公共性与强“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在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国家,其经费应由政府公共财政予以保证。当今,义务教育提供的水平与质量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各发达国家均将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变成一项基本国策,使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与义务。例如,日本“二战”后的《宪法》与《教育基本法》规定“根据民主与教育机会均等两项基本原则来对本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推行从6岁到14岁,涵盖6年小学、3年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其经费由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政府予以提供。美、英、法三国也尤为重视每个儿童均等受教育机会的实现,分别实施12年、11年、11年的免费义务教育。 3.受益与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与能力原则为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确定中的基本准则。简单地说,受益原则即“根据受益水平确定负担水平”,能力原则即“根据能力水平确定负担水平”。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主要是公民教育,是任何公民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国家是最大的受益方,因此必须由国家主导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同时,国家各级政府由于所获取的公共财政收入比例不同,负担能力也不同,获得财政收入多者应该负担更大的比例。美、英等国均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国家政府财政预算,由公共财政支出予以保证。同时,根据中央税收为国家税收的主体这一特点,由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 4.公平与效率原则 追求公平、兼顾效率是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一项基本准则。美、英、法、日四国一方面关注每一个适龄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实现,如美国的《NCLB法令》、英国《为所有人建立更高水准的教育,更好的学校——让家长和学生拥有更多选择》白皮书、日本的《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以及法国设立优先教育区等对处境不利群体学生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资助私立中小学发展,允许私立中小学按优质优价原则收取学费,同时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激励公立、私立学校之间开展竞争,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多样化、优质的教育服务等。例如,美、英、法三国分别自1989年、1993年、1993年开始允许并鼓励家长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择校;美国许多地区允许一些专业组织或企业经营公立学校;日本鼓励公立学校开展“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等。 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来源 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美、英、法、日四国均普及了9年~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其经费投入的来源体现为:政府财政预算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绝对来源,中央或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各级政府分担提供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同项目,其他多元渠道为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补充。 1.政府财政预算作为绝对来源 发达国家财政预算普遍提供了85%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例如,美国2004~2005年度中小学投入为4,877.612亿美元,其中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教育拨款占97.7%;英国2006~2007年度,中央、地方支出的义务教育经费达416亿英镑,几乎囊括了全部的义务教育经费,占该年全部教育总经费的58.2%。日本1997年义务教育经费中91.2%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经费,2000~2004年间中央、地方公共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6%以上。与此同时,各国对公共教育投入的重视与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的协调发展也为义务教育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2004年美、英、法三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5.3%、5.3%、5.8%,日本最低为3.6%;OECD国家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中小学、中学后及非高等教育占GDP的比例平均为3.7%;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之比为1:1.25:1.9。 2.中央、省级政府的主要负担者 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早期,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低重心的义务教育投入方式,地方政府负担了大部分的义务教育经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及社会民主、文明程度的加深,国家逐步将经费投入主体上移到中央(联邦)或省(州、都道府县)一级政府,中央、省(州)级政府承担起5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地方学区为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承担着80%以上的经费,之后州政府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到70年代末达到46.8%,超过了地方学区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近年来州政府负担水平一直维持在47%左右,地方学区负担比例则下降至43%左右;同时,联邦政府负担比重也从1919~1920年度的0.32%上升到2004~2005年度的9.2%,联邦与州政府共同负担56%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英国中央政府直接教育拨款占公立中小学经费支出的比例从2000~2001年度的4.95%上升到2006~2007年度的7.20%,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最终负担了2/3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 3.按投入项目明确职责 三、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指的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有机整合。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经费运行过程的规范,注重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率与效益。主要体现为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提高经费拨付的实效;完善教育预决算制度,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加强投入监管力度,保证经费运行的规范等三个方面。 1.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提高经费拨付实效 一方面,各国普遍建有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采用中央政府直接拨款与中央、省级政府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地方政府有能力成为义务教育事业的直接提供者与管理者。既落实了中央、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职责,义增强了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行为的监管、调控能力。例如,经过转移支付,1993年美国地方学区所提供的初等、中等教育公共经费由44.3%提高为98.3%,同时必须接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各国通过减少拨款中间环节,保证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学生身上。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直接以学生为对象,并保证生均经费的逐年增长。英国在2003~2004年度和2006~2007年度两次改革国家教育拨款办法,划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由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儿童、学校与家庭教育部及创新、大学与技能部的前身)直接发放到地方,不再通过地方财政管理系统,且规定必须全部用于学校预算支出。法国中央政府为每一位公立学校的教职工在银行开立户头,教师的工资、补贴不经过学校,而由政府直接划拨到教职工个人的银行户头上。 2.完善预决算制度,保证经费使用合理 每个财年,美、英、法、日四国政府均制定当年的教育经费预算,各级政府经议会、国会或地方经费监管部门批准,学校则经校务委员会批准后执行。各级政府、学校依据预算进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划拨、分配、使用、结算,以确保支出合理、决算有据。其中,英国的教育预算体系从中央、地方政府一直贯穿到学校;政府、学校根据预算安排、使用经费,并最终进行决算。法国国民教育部将教师工资支出列入中央教育经费年度预算,由两院议会批准后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对义务教育校舍建设和行政经费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学校的教育经费预算由学校顾问委员会通过才能批准使用。美国的联邦、州政府和地方学区每财年定期出台当年的教育预算,列明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当年教育经费支出项目及经费投入金额,进而依据预算进行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日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也严格依据筹措—预算—审议—执行—决算过程进行分配和使用。 3.加强经费投入监管,保证经费运行规范 为了防止义务教育经费运行中的截留、挪用、浪费等腐败行为,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渠道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具体包括:(1)严格内部监督,包括财政部门对教育部门、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立法机构对教育部门的监督等。例如,中央政府负责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国会、议会负责批准并监督政府教育预算及其实施;学校校董会、校务委员会负责审核并监督学校预算及其实施等。(2)完善外部监督。一方面,美、英均建立有广泛的教育中介机构,日本民间也有教育经费监督组织,它们对政府、学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管理等进行多方位监督。由于这些组织立场中立,有利于避免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可能存在的公正缺失问题。另一方面,各国普遍建立起透明、公开的信息化制度,运用网络平台公布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拨付、使用等信息,吸引广泛的社会监督。同时,媒体监督、教育利益相关方(如家长、捐赠单位)的监督也成为各国义务教育经费运行的重要监督方式。 发达国家对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投入项目及分担比例进行了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各司其职。例如英国的中央政府分担全国教师进修费、教师工资、地方教师进修学校建校费用的3/5;地方教育当局分担地方教师工资的其余部分并负责管理九成以上的地方初、中等教育的经费。法国由国民教育部负责控制并下拨公办学校的教育经费,负担和管理所有公立教育机关以及和国家缔结合同的私立教育机关的教职工工资,对公立中小学的建筑和其他设施、设备进行补助并监督其使用;地方教育当局则负责管理小型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教学设备购置以及地方教育当局雇用的学校职工的工资等。日本中央、都道府县政府各负担1/2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资;中央负责1/2~2/3,市町村负责1/3~1/2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费用;中央负责1/2,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共担其余1/2的义务教育学校教材、教具费用与发展边远地区教育所需经费。 4.通过非政府渠道有效补充 除政府财政性拨款这一主要来源外,四国还采用多种途径拓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其共同的做法包括私立学校收费、学校提供社会服务、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法国1996年非政府来源义务教育经费达17.2%,日本1997年度为2.8%,美国2004~2005年度为2.3%。但各国融资渠道不尽相同。例如,美国通过彩票收入、州政府专门开征的教育税以及发行教育债券等获取一部分教育经费,而法国则废止了授权市镇和省开征特别税以筹措初等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非政府渠道来源经费虽在各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占较小比重,但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有效补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间的流动,激发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家庭、社会、企业等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与参与,提高了义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与义务教育资源运行的社会监督力度。 四、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启示 1.以法律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规则,确保投入规范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专项法律,以法律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与规范。尽管我国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不可否认,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仍欠缺系统性与完备性,特别是欠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专项法律法规,缺乏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行为的详细界定与明确规范,问责机制名存实亡,政府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投入行为随领导认识以及地方经济、财政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人为性、随意性过大。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公共支出体系,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同时根据受益原则与能力原则,明确中央、省、市、县级政府的投入与管理职责。第三,在以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以保证每个适龄青少年儿童就学机会均等作为投入基本原则的同时,重视经费投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与效益,防止资源的浪费与滥用应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2.投入主体上移,提高投入水平 借鉴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变迁的经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首先,应逐步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上移到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建立“投入以高层政府为主,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投入管理体制;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在落实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义务教育投入占政府财政预算的比重,提高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在三级教育生均经费中的比重,消除城乡义务教育生均投入之间的差距。其次,建立教师工资、生均经费、大型基建投资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按比例分担,发达地区以省为主,其他地区以中央政府为主;校舍维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等发达地区以县为主,其他地区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模式,明确各级政府投入管理职责。第三,采取多种形式拓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弥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因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稀缺都是一个持久性问题,尤其是我国地域辽阔,受教育者众多,义务教育更加需要庞大的、持续性的经费支持。而与此同时,受教育者教育需求多样,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尤其突出,许多家庭愿意并有能力为孩子接受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支付更多的经费,然而单纯依靠稀缺的公办优质教育难以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我国应在加强公办教育改革的同时,支持民办、私立教育的开展,资助企业、团体、个人参与举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多样化、优质教育。另外,国家还可以尝试通过征收教育税,发行彩票、教育债券,提供企业、社会捐赠教育优惠政策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 3.健全教育经费使用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效益 首先,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方面,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最低基准,从国家层面消除城乡的双重标准。超出国家基准部分可由各省自行决定与负担。同时,尽快完善中央、省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充县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地区、薄弱地区、贫困学生、特殊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处境不利群体学生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与群体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建立以学生为拨款对象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制度,通过为每个学龄儿童建立基准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账户,减少经费运行的中间环节,提高教育资源拨付的效率。其次,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制度的同时,建立起贯穿“中央—省—市—县—校”的义务教育经费预决算制度;同时,规范预算的制定、审批、监督工作,保证各级政府、公立学校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切实做到支出有凭证,核算有根据。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运行规范。在我国,重点是构建起强而有力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外部监督体系。包括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的网络平台,公开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管理等各项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与监督;吸引广大家长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参与监督等。另外,必须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义务教育问责制,将义务教育投入监管与政府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保证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分配者、管理者、义务教育的实施者发挥“审计监督”、“统计公告”的职能,负起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防止“边免费、边收费”、“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技巧如下:

第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首先需要具备的是研究国内的现状,需要举出一系列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必须是来源于正规的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国家已经很多,比如中国知网是一个全国比较大家的数据库大家可以在这里查找,这个方法大家要记住。

第二大家写国外研究的时候,需要明白的是国外的整体情况,需要了解具体国家的整体数据,同时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要有了解,这样才可以引述正确。这些资料可以各大国际知名网站查找,美国的很多大学网站对外开放一部分,可以去那里研究一下。

数据的来源需要注明,这点十分重要,同时在做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的时候要明晰的说明的整体对比和结论,要写明国内外相互的关系,相互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介绍:

研究学位的时候,尤其是大学生,都需要研究一些具体的课题和具体的研究方向,这样的研究难度都很大,大学生都需要面临这样的课题,同时还要写一篇针对性的论文,这样才可以大学毕业,合格的研究性论文,并不是很好写,需要很多技巧。

很多论文的提出大多是要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个内容,这样的情况下写论文的难度是很高的,严格的教育才可以出人才,严谨的学习才可以做好事业,所以论文的难度正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人员需要挑战的事情。

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原则 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依据与原则是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前提。从美、英、法、日四国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坚持依据法律,注重公益,根据受益与能力以及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四项基本原则确定经费的投入。 1.依法投入原则 发达国家普遍通过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建立与改进提供依据与保障。例如,日本通过《教育基本法》(1947)、《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1952)、《公立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1953)、《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1954)等,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职责与分担项目及比例。针对均衡政策引起的公立教育活力下降等问题,2006年进一步修订《教育基本法》,规定向地方转移部分税收,同时将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额由原来的1/2削减为1/3,并增加对身心残疾者给予必要支援的内容等。美、英、法等国自推行义务教育法以来,也连续颁布多项法案,明确并落实各级投入主体的责任。 2.公益性原则 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公共性与强“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在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的国家,其经费应由政府公共财政予以保证。当今,义务教育提供的水平与质量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各发达国家均将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变成一项基本国策,使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与义务。例如,日本“二战”后的《宪法》与《教育基本法》规定“根据民主与教育机会均等两项基本原则来对本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推行从6岁到14岁,涵盖6年小学、3年初中的免费义务教育,其经费由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政府予以提供。美、英、法三国也尤为重视每个儿童均等受教育机会的实现,分别实施12年、11年、11年的免费义务教育。 3.受益与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与能力原则为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确定中的基本准则。简单地说,受益原则即“根据受益水平确定负担水平”,能力原则即“根据能力水平确定负担水平”。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主要是公民教育,是任何公民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国家是最大的受益方,因此必须由国家主导提供义务教育服务。同时,国家各级政府由于所获取的公共财政收入比例不同,负担能力也不同,获得财政收入多者应该负担更大的比例。美、英等国均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国家政府财政预算,由公共财政支出予以保证。同时,根据中央税收为国家税收的主体这一特点,由中央政府承担主要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 4.公平与效率原则 追求公平、兼顾效率是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一项基本准则。美、英、法、日四国一方面关注每一个适龄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实现,如美国的《NCLB法令》、英国《为所有人建立更高水准的教育,更好的学校——让家长和学生拥有更多选择》白皮书、日本的《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以及法国设立优先教育区等对处境不利群体学生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资助私立中小学发展,允许私立中小学按优质优价原则收取学费,同时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激励公立、私立学校之间开展竞争,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多样化、优质的教育服务等。例如,美、英、法三国分别自1989年、1993年、1993年开始允许并鼓励家长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择校;美国许多地区允许一些专业组织或企业经营公立学校;日本鼓励公立学校开展“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等。 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来源 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美、英、法、日四国均普及了9年~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其经费投入的来源体现为:政府财政预算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绝对来源,中央或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各级政府分担提供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同项目,其他多元渠道为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补充。 1.政府财政预算作为绝对来源 发达国家财政预算普遍提供了85%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例如,美国2004~2005年度中小学投入为4,877.612亿美元,其中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教育拨款占97.7%;英国2006~2007年度,中央、地方支出的义务教育经费达416亿英镑,几乎囊括了全部的义务教育经费,占该年全部教育总经费的58.2%。日本1997年义务教育经费中91.2%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经费,2000~2004年间中央、地方公共教育支出占全部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6%以上。与此同时,各国对公共教育投入的重视与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的协调发展也为义务教育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2004年美、英、法三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5.3%、5.3%、5.8%,日本最低为3.6%;OECD国家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中小学、中学后及非高等教育占GDP的比例平均为3.7%;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之比为1:1.25:1.9。 2.中央、省级政府的主要负担者 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早期,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低重心的义务教育投入方式,地方政府负担了大部分的义务教育经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及社会民主、文明程度的加深,国家逐步将经费投入主体上移到中央(联邦)或省(州、都道府县)一级政府,中央、省(州)级政府承担起5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地方学区为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承担着80%以上的经费,之后州政府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到70年代末达到46.8%,超过了地方学区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近年来州政府负担水平一直维持在47%左右,地方学区负担比例则下降至43%左右;同时,联邦政府负担比重也从1919~1920年度的0.32%上升到2004~2005年度的9.2%,联邦与州政府共同负担56%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英国中央政府直接教育拨款占公立中小学经费支出的比例从2000~2001年度的4.95%上升到2006~2007年度的7.20%,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最终负担了2/3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 3.按投入项目明确职责 三、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指的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有机整合。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义务教育经费运行过程的规范,注重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的效率与效益。主要体现为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提高经费拨付的实效;完善教育预决算制度,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加强投入监管力度,保证经费运行的规范等三个方面。 1.改革教育拨款制度,提高经费拨付实效 一方面,各国普遍建有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采用中央政府直接拨款与中央、省级政府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地方政府有能力成为义务教育事业的直接提供者与管理者。既落实了中央、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职责,义增强了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行为的监管、调控能力。例如,经过转移支付,1993年美国地方学区所提供的初等、中等教育公共经费由44.3%提高为98.3%,同时必须接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另一方面,各国通过减少拨款中间环节,保证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学生身上。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直接以学生为对象,并保证生均经费的逐年增长。英国在2003~2004年度和2006~2007年度两次改革国家教育拨款办法,划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由英国教育和技能部(儿童、学校与家庭教育部及创新、大学与技能部的前身)直接发放到地方,不再通过地方财政管理系统,且规定必须全部用于学校预算支出。法国中央政府为每一位公立学校的教职工在银行开立户头,教师的工资、补贴不经过学校,而由政府直接划拨到教职工个人的银行户头上。 2.完善预决算制度,保证经费使用合理 每个财年,美、英、法、日四国政府均制定当年的教育经费预算,各级政府经议会、国会或地方经费监管部门批准,学校则经校务委员会批准后执行。各级政府、学校依据预算进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划拨、分配、使用、结算,以确保支出合理、决算有据。其中,英国的教育预算体系从中央、地方政府一直贯穿到学校;政府、学校根据预算安排、使用经费,并最终进行决算。法国国民教育部将教师工资支出列入中央教育经费年度预算,由两院议会批准后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对义务教育校舍建设和行政经费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学校的教育经费预算由学校顾问委员会通过才能批准使用。美国的联邦、州政府和地方学区每财年定期出台当年的教育预算,列明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当年教育经费支出项目及经费投入金额,进而依据预算进行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日本的义务教育经费也严格依据筹措—预算—审议—执行—决算过程进行分配和使用。 3.加强经费投入监管,保证经费运行规范 为了防止义务教育经费运行中的截留、挪用、浪费等腐败行为,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渠道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具体包括:(1)严格内部监督,包括财政部门对教育部门、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立法机构对教育部门的监督等。例如,中央政府负责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国会、议会负责批准并监督政府教育预算及其实施;学校校董会、校务委员会负责审核并监督学校预算及其实施等。(2)完善外部监督。一方面,美、英均建立有广泛的教育中介机构,日本民间也有教育经费监督组织,它们对政府、学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管理等进行多方位监督。由于这些组织立场中立,有利于避免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可能存在的公正缺失问题。另一方面,各国普遍建立起透明、公开的信息化制度,运用网络平台公布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拨付、使用等信息,吸引广泛的社会监督。同时,媒体监督、教育利益相关方(如家长、捐赠单位)的监督也成为各国义务教育经费运行的重要监督方式。 发达国家对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投入项目及分担比例进行了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各司其职。例如英国的中央政府分担全国教师进修费、教师工资、地方教师进修学校建校费用的3/5;地方教育当局分担地方教师工资的其余部分并负责管理九成以上的地方初、中等教育的经费。法国由国民教育部负责控制并下拨公办学校的教育经费,负担和管理所有公立教育机关以及和国家缔结合同的私立教育机关的教职工工资,对公立中小学的建筑和其他设施、设备进行补助并监督其使用;地方教育当局则负责管理小型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教学设备购置以及地方教育当局雇用的学校职工的工资等。日本中央、都道府县政府各负担1/2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资;中央负责1/2~2/3,市町村负责1/3~1/2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费用;中央负责1/2,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共担其余1/2的义务教育学校教材、教具费用与发展边远地区教育所需经费。 4.通过非政府渠道有效补充 除政府财政性拨款这一主要来源外,四国还采用多种途径拓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其共同的做法包括私立学校收费、学校提供社会服务、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法国1996年非政府来源义务教育经费达17.2%,日本1997年度为2.8%,美国2004~2005年度为2.3%。但各国融资渠道不尽相同。例如,美国通过彩票收入、州政府专门开征的教育税以及发行教育债券等获取一部分教育经费,而法国则废止了授权市镇和省开征特别税以筹措初等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非政府渠道来源经费虽在各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占较小比重,但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有效补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间的流动,激发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家庭、社会、企业等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与参与,提高了义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与义务教育资源运行的社会监督力度。 四、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启示 1.以法律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规则,确保投入规范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及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专项法律,以法律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与规范。尽管我国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不可否认,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仍欠缺系统性与完备性,特别是欠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专项法律法规,缺乏对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行为的详细界定与明确规范,问责机制名存实亡,政府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投入行为随领导认识以及地方经济、财政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人为性、随意性过大。其次,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公共支出体系,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同时根据受益原则与能力原则,明确中央、省、市、县级政府的投入与管理职责。第三,在以公平作为首要原则,以保证每个适龄青少年儿童就学机会均等作为投入基本原则的同时,重视经费投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与效益,防止资源的浪费与滥用应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2.投入主体上移,提高投入水平 借鉴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变迁的经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首先,应逐步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上移到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建立“投入以高层政府为主,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投入管理体制;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在落实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义务教育投入占政府财政预算的比重,提高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在三级教育生均经费中的比重,消除城乡义务教育生均投入之间的差距。其次,建立教师工资、生均经费、大型基建投资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按比例分担,发达地区以省为主,其他地区以中央政府为主;校舍维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等发达地区以县为主,其他地区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模式,明确各级政府投入管理职责。第三,采取多种形式拓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弥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因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稀缺都是一个持久性问题,尤其是我国地域辽阔,受教育者众多,义务教育更加需要庞大的、持续性的经费支持。而与此同时,受教育者教育需求多样,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尤其突出,许多家庭愿意并有能力为孩子接受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支付更多的经费,然而单纯依靠稀缺的公办优质教育难以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我国应在加强公办教育改革的同时,支持民办、私立教育的开展,资助企业、团体、个人参与举办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多样化、优质教育。另外,国家还可以尝试通过征收教育税,发行彩票、教育债券,提供企业、社会捐赠教育优惠政策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 3.健全教育经费使用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效益 首先,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方面,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最低基准,从国家层面消除城乡的双重标准。超出国家基准部分可由各省自行决定与负担。同时,尽快完善中央、省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充县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地区、薄弱地区、贫困学生、特殊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处境不利群体学生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与群体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建立以学生为拨款对象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制度,通过为每个学龄儿童建立基准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账户,减少经费运行的中间环节,提高教育资源拨付的效率。其次,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制度的同时,建立起贯穿“中央—省—市—县—校”的义务教育经费预决算制度;同时,规范预算的制定、审批、监督工作,保证各级政府、公立学校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切实做到支出有凭证,核算有根据。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监督机制,保证教育资源的运行规范。在我国,重点是构建起强而有力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外部监督体系。包括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的网络平台,公开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管理等各项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与监督;吸引广大家长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参与监督等。另外,必须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义务教育问责制,将义务教育投入监管与政府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保证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分配者、管理者、义务教育的实施者发挥“审计监督”、“统计公告”的职能,负起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防止“边免费、边收费”、“截留、挪用”、“跑冒、滴漏”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

首先,你的问题不是义务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对特定对象(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其次,老师已经给你问题了,具体你应该检索文献、阅读整理文献获得答案,肯定是想不出来的,现在研究流动人口教育的大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所以知网检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就能找到很多相关文献——我查了一下仅cssci就有六十多篇。(附上一篇比较晚近的研究你看看)

第三,国外大概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户籍限制,所以关注的重点可能不是受教育权等社会视角的,如果有也只是教学方法等教育视角的(个人的猜想)

二战以后,美国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美国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除政府拨款、学费外,社会捐赠、学校服务社会的收入也占有很大比例。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教育的责任多在州与地方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负有直接而重要的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是地方学区 美国的农村指乡镇。美国对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管理,学区是各州内为管理、监督、检查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划分的特别专区,州政府授权学区委员会管理学区内的学校教育。学区的设置在城市大体与市相当,在农村大体与乡镇相当,不过两者的界限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为教育而划分的区域被统称为学区,并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在美国,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中小学教育行政权属于各州而不是联邦。而在美国的实际教育制度中,州又将中小学运行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学区。因此,在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责任和投资主体在基层地方政府即学区。学区拥有独立征税权,财产税一度成为学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也较大。 州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二战后,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相互作用下,美国农村以学区投资为主、过于分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大了对地方学区财政拨款的力度。1979年以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州政府对学区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始超过学区征收的财产税,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义务教育地区差异较大 综观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现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联邦与各州之间在控制和反控制方面诸多的矛盾和戒备,影响了在教育投入方面许多问题的解决,包括投入的规模和特别扶持政策等。第二,由于各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第三,由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渠道是多方面的,投资水平与程度是不标准的、起伏不定的,这给地方乃至学校的预算决算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第四,由于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很大比例是由学区承担的,而学区教育经费来源又主要是依靠本地区居民的财产税,因地区贫富不平衡而出现的资金差异和民众负担成为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摘要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以及学校方面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主题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课程理论和生物学学科特点确定了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及适于本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并在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此外,对高一年级生物选修课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生物学实验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进入学校,对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接受以下的观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崔允 郭,1999)。校本课程通常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来决策,采取“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满足不同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参与性(崔允 郭,1999)。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不同的是,校本课程主要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的行为。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崔允 郭,1999)。也有学者(徐玉珍,2001)从新课程开发的策略、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构建学校特色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徐玉珍强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点和两个必须。两个基本点是“学校为本”与“课程开发”。两个必须是指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所隐含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假设,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语言习惯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 2.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自从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课程开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国家课程开发传统。法国自拿破仑统治的时代开始,一直是由中央政府颁布指令性教育计划与课程时间表以及全国考试涉及的范围。德国在18世纪末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的科目以及各科目教学所需的课时,阐明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阅读作业。在这样的指令性课程标准与统一的外部考试制度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教师很少有自由行动的余地。 另一种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非集中制的课程开发传统,这种课程开发形式把部分甚至全部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美国的教育属州政府的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课程决策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地方,地方有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上的自主权。由于学区和学校的自主权很大,校本课程一直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的教育制度一直秉承学校自主的传统。由于法律规定课程设计的权力归地方教育当局和个别学校团体所有,在很长一段历史上,中央教育机构很少介入课程事务。 从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课程的开发传统是与其课程行政体制有关的,课程行政体制决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两类课程体制各有利弊。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利于尊重学校环境和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0年代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运动,由国家组织各方面专家协同开发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其目的是实现课程的标准化、统一化。新课程运动具有这样的基本教学教育理念:教学的基本主题是学科结构,经过科学地组织的学科包括了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与原有课程包含大量使用知识不同的是,新课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其内容强调作为学科结构基础的关键性概念和清晰观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并通过科学发现活动增加对科学家工作的兴趣。(崔允 郭,1999) 在这一课程运动中,英美两国表现尤为突出,两国课程开发者都认同了新课程运动的基本理念,认为过多地把课程权力交给学校与教师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应该由国家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协同开发。西方的新课程计划由专家研究课程制度,新课程开发所涉及的教材等由中央教育部门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发。 但这一改革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除了教师方面的种种原因外,“新课程运动”暴露了国家课程开发的缺陷,其中主要是由于课程开发集权引起的。这种模式使课程开发系统与课程实施系统隔离开来,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无法清楚的了解新课程的意图和课程目标中每一个细微的革新因素。而新课程的推行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他们的教学习惯,对课程重点、学习空间,乃至自己的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重新组织。这一过程涉及许多实际问题,课程开发者往往与实施者缺乏交流、合作,无法把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价值取向传递给实施者,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有利于实施的建议。 70、80年代,非集权化课程决策在许多国家再次得到重视。80年代以来,学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其变化速度日益加快。学校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需要对环境做出最敏锐的反应。校本课程恰好能够适应这一要求。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提供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事务上的主动权,纷纷出台了有关的课程政策。 我国建国后,为保证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便于管理和评价,采用的是原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引起教育界许多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也受到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的重视。这些学校意识到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学校办有特色以及教师的培养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积极对适于本校的校本课程或对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改造完善,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 (1)从课程结构改革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如前所述,国家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各有利弊。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课程需要几类课程恰当的结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讨论稿)提出在课程管理方面要“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课程、教材的管理与开发,指导纲要规定了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所应承担的职责,其中学校的职责为“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明确了今后若干年中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模式,它不仅对于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校以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是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有关理论还很贫乏,学校对开发校本课程更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对校本课程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这一工作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一线教师的参与。 (2)校本课程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办学的条件、学生的来源、教师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学校的差异。学校在组织课程时,既应该体现国家的意志,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学校的差异性和特点,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在发展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表现出其差异性。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校差异、学生差异对课程的需求

教育类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首先,你的问题不是义务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是对特定对象(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其次,老师已经给你问题了,具体你应该检索文献、阅读整理文献获得答案,肯定是想不出来的,现在研究流动人口教育的大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所以知网检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就能找到很多相关文献——我查了一下仅cssci就有六十多篇。(附上一篇比较晚近的研究你看看)

第三,国外大概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户籍限制,所以关注的重点可能不是受教育权等社会视角的,如果有也只是教学方法等教育视角的(个人的猜想)

二战以后,美国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美国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除政府拨款、学费外,社会捐赠、学校服务社会的收入也占有很大比例。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教育的责任多在州与地方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负有直接而重要的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是地方学区 美国的农村指乡镇。美国对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管理,学区是各州内为管理、监督、检查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划分的特别专区,州政府授权学区委员会管理学区内的学校教育。学区的设置在城市大体与市相当,在农村大体与乡镇相当,不过两者的界限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为教育而划分的区域被统称为学区,并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在美国,教育是各州的保留权力。中小学教育行政权属于各州而不是联邦。而在美国的实际教育制度中,州又将中小学运行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学区。因此,在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责任和投资主体在基层地方政府即学区。学区拥有独立征税权,财产税一度成为学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也较大。 州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二战后,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相互作用下,美国农村以学区投资为主、过于分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大了对地方学区财政拨款的力度。1979年以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州政府对学区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始超过学区征收的财产税,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大财源。 义务教育地区差异较大 综观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现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联邦与各州之间在控制和反控制方面诸多的矛盾和戒备,影响了在教育投入方面许多问题的解决,包括投入的规模和特别扶持政策等。第二,由于各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第三,由于义务教育的投资渠道是多方面的,投资水平与程度是不标准的、起伏不定的,这给地方乃至学校的预算决算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第四,由于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很大比例是由学区承担的,而学区教育经费来源又主要是依靠本地区居民的财产税,因地区贫富不平衡而出现的资金差异和民众负担成为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摘要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以及学校方面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主题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课程理论和生物学学科特点确定了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及适于本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并在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此外,对高一年级生物选修课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生物学实验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进入学校,对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接受以下的观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崔允 郭,1999)。校本课程通常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来决策,采取“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满足不同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参与性(崔允 郭,1999)。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不同的是,校本课程主要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的行为。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崔允 郭,1999)。也有学者(徐玉珍,2001)从新课程开发的策略、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构建学校特色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徐玉珍强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点和两个必须。两个基本点是“学校为本”与“课程开发”。两个必须是指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所隐含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假设,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语言习惯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 2.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自从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课程开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国家课程开发传统。法国自拿破仑统治的时代开始,一直是由中央政府颁布指令性教育计划与课程时间表以及全国考试涉及的范围。德国在18世纪末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的科目以及各科目教学所需的课时,阐明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阅读作业。在这样的指令性课程标准与统一的外部考试制度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教师很少有自由行动的余地。 另一种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非集中制的课程开发传统,这种课程开发形式把部分甚至全部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美国的教育属州政府的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课程决策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地方,地方有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上的自主权。由于学区和学校的自主权很大,校本课程一直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的教育制度一直秉承学校自主的传统。由于法律规定课程设计的权力归地方教育当局和个别学校团体所有,在很长一段历史上,中央教育机构很少介入课程事务。 从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课程的开发传统是与其课程行政体制有关的,课程行政体制决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两类课程体制各有利弊。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利于尊重学校环境和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0年代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运动,由国家组织各方面专家协同开发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其目的是实现课程的标准化、统一化。新课程运动具有这样的基本教学教育理念:教学的基本主题是学科结构,经过科学地组织的学科包括了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与原有课程包含大量使用知识不同的是,新课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其内容强调作为学科结构基础的关键性概念和清晰观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并通过科学发现活动增加对科学家工作的兴趣。(崔允 郭,1999) 在这一课程运动中,英美两国表现尤为突出,两国课程开发者都认同了新课程运动的基本理念,认为过多地把课程权力交给学校与教师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应该由国家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协同开发。西方的新课程计划由专家研究课程制度,新课程开发所涉及的教材等由中央教育部门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发。 但这一改革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除了教师方面的种种原因外,“新课程运动”暴露了国家课程开发的缺陷,其中主要是由于课程开发集权引起的。这种模式使课程开发系统与课程实施系统隔离开来,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无法清楚的了解新课程的意图和课程目标中每一个细微的革新因素。而新课程的推行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他们的教学习惯,对课程重点、学习空间,乃至自己的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重新组织。这一过程涉及许多实际问题,课程开发者往往与实施者缺乏交流、合作,无法把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价值取向传递给实施者,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有利于实施的建议。 70、80年代,非集权化课程决策在许多国家再次得到重视。80年代以来,学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其变化速度日益加快。学校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需要对环境做出最敏锐的反应。校本课程恰好能够适应这一要求。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提供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事务上的主动权,纷纷出台了有关的课程政策。 我国建国后,为保证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便于管理和评价,采用的是原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引起教育界许多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也受到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的重视。这些学校意识到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学校办有特色以及教师的培养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积极对适于本校的校本课程或对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改造完善,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 (1)从课程结构改革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如前所述,国家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各有利弊。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课程需要几类课程恰当的结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讨论稿)提出在课程管理方面要“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课程、教材的管理与开发,指导纲要规定了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所应承担的职责,其中学校的职责为“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明确了今后若干年中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模式,它不仅对于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校以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是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有关理论还很贫乏,学校对开发校本课程更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对校本课程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这一工作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一线教师的参与。 (2)校本课程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办学的条件、学生的来源、教师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学校的差异。学校在组织课程时,既应该体现国家的意志,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学校的差异性和特点,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在发展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表现出其差异性。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校差异、学生差异对课程的需求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你先高清楚是研究义务教育的研究还是义务教育本身。研究方法是调查,阅读文献,而不是道听途说,不是随便问问啊。这个是文科的本质特点。

青春期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青春期 教育 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春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人体生理知识、青春期性健康、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保护环境、体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伤害、掌握健康的生活技能,促进心理健康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青春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266214即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1 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1.1 不接受教导 情绪上的敌对意识,行为易产生偏激,往往与老师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1.2 情感冷漠 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

1.3 易走极端 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

2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2.1 青春期心理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于是,他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其次,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青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喜欢自作主张,“谋求独立”意识成为重要的心理倾向,

2.2 家庭教育 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父母 对子 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于严格,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常常摆出封建家长的威风,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更有甚者,采取“大棒政策”,当子女不按自己要求做,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满意程度时,就会使用暴力,体罚青少年。这种“大棒政策”,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行为偏激,有时可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2.3 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公正。每个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看似正确的“偏见”,造成所谓的“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产生憎恶情绪,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作对等。老师的不公正待遇使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并且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其心理。对青少年来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社会,他们在相互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是谋求在同龄人群体中使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个性的对立与社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3 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3.1 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出于你的关心。而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3.2 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

3.3 教育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发挥他们的 想象力 、创造力。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即使一时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横加指责。教育者应耐心地让孩子自己 总结 经验 教训,不断更新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3.4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和特点,调节好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品格有所升华,使青少年自察、自治,净化健康人生,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事事要抱有“我能行”的自信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3] 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4]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摘 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 儿童 向成年人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突变,不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生理发育已渐渐成熟,但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这种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步,使得他们在青春期产生了不少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试图通过挖掘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状况,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对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实施矫治的有效 措施 ,以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 渠道 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 文化 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 人际交往 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 方法 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 教学方法 、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 篮球 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 安全教育 ,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4] 陈虹,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5-86.

健康 教育 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篇1 试论自己性格的优缺点以及对你 人际交往 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和完善策略。 我认为我的性格总体来说是活泼开朗型,很容易和他人交往。我喜欢和别人共同学习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初次和陌生人见面,也能和对方聊得来,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的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担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或信任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我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还行,思维比较敏捷,头脑算灵活,学习理解能力也可以。 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而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则是人的实际操作能力中一种重要的基本的能力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 人际关系己成为现代人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只有专职公关人员才需要具备公关社交的素质。一个人不论在社会中从事何种事业,都需要有处理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的能力,需要有和各种对象合作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己经成为一个“关系”社会,几乎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各种人际的或社会的“关系”。要理顺各种关系,连接各种有利关系资源,并和各种关系合作、协调好,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和能力。有这样一则发人深思的报道:有几位教师向2000名雇主寄出一份问卷。调查被解雇的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为什么要他离开?”无论工种是什么,地区在哪里,有三分之二的答复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好而被解雇的。” 正如一位阿拉伯哲人所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是艘陆地上的船,永远也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的彼岸。” 21世纪来临之际,曾有世界百位著名中学教育工作者聚首北京,共同研讨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怎样素质的人。在诸多观点中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即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同时能够和多种人打交道都能成功的人。而据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反映,目前实际用人单位通常首选的也是那种既有专业才智,又善于合作且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而在专业才干和人际合作沟通能力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多数单位通常会倾向选择后者。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需要,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捕捉大量的信息,那种一个脑袋加一支笔的研究状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了。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 经验 、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兴趣、经验和体会,往往在交流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并传递给周围的人。因此,21世纪的人必须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在新的环境下适应新的角色,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每个人都是在与人的交往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素质,也是由此而来的,所以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是人才发展的关键。 人际交往是一门很复杂,很重要学问和修养。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和人打交道。不会和人打交道的人,不仅事业受损失,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失调。许多中国的父母都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败。这是一个已经过时的观念,孰不知:成绩优等生到了社会上也可能沦为终身怀才不遇的失败者。 大学里的人际环境也是极其丰富的。中学生大多数以家庭为根据地,交往对象是父母、亲戚、同学、一起成长起来的伙伴、老师,群体关系比较单一,接触的同学又都处于共同的区域,具有相似的区域 文化 ,同学之间关系处在较为单纯、坦诚的氛围中。进人大学后,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间的差别,素昧平生的同学带来了语言、性格、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同学间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组成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同学们朝夕相处,交往不仅仅是学习,而且是全方位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在大学校园里,这种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不仅仅限于老师的传授和答疑;而同学之间的交谈,因特网、电话、书信等各种交往 渠道 ,都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美国人际学专家鲁道兹说过:人际关系是隐形的铺路石,是一切成功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中,还要克服交往障碍,了解良好人际交往的原则,以及成功交往的技能与艺术。成功的人际交往应遵循真诚的原则、尊重的原则、宽容的原则、互利的原则。在人际交往中认真落实提高。异性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对异性心理反映的正常化,促进异性间的相互了解,获得异性的信赖和友谊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一是要通过对交往的认识,掌握交往技巧;二是要大胆实践,善于 总结 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三是要努力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如真诚、大方、热情、自信、谦虚、善解人意等;四是了解人际吸引得一般规律,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篇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 热点 。因此,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积极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 措施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卫生 社会环境 青春发育期 一、引言: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中小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21世纪的主人,也就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如果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能接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这对他们将来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以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因为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造就于国家未来的建设。 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2004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报告 。报告抽取八个区县90所小学的3500多名五年级学生和90所中学的3500多名 八年级 学生作为测试样本,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学生答卷中流露出的真实想法和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近两年德育工作受到大家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制定计划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但此次调查却反映出了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两难情境的判断选择中有一些错误认识和想法。测试中一道试题要求学生对哈佛大学违背学校纪律但又敢于认错的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并以续写结尾的方式设想校长会对该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只有2%的学生能够从肯定学生的品质与处罚学生的违纪行为两个角度辩证地分析和处理问题。选择校长应该表扬该学生品质的学生,远远多于选择校长应该对该学生做出惩罚的学生。 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们更注重道德品质,而纪律意识相对薄弱;法律的权威、法不可违的意识有待加强。同时从学生续写的结尾中,反映出他们在法律意识或道德要求上还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有点偏激。如把书烧了、请学生家长、打学生、学生受不了惩罚而自杀等,学生答卷中流露出的真实想法和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生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明确的是非标准。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使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之得到发展呢?如何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呢?如何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呢? 二、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 毕业 班更为突出。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4、独立意识增强。 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小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 3、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除了教材中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外,还应提倡开设心理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开展讲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等活动。(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3)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4)趣味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以 故事 、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心理修养; 2、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预防胜于治疗”,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比矫正学生心理问题重要得多。(1)规范管理学校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 工作计划 ,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3)学生年度健康体检工作要保证学生体检质量,要确保学生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及相关资料汇入学生健康档案。 3、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咨询,即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 黑板报 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⑴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⑵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⑶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5、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心理疾患都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⑴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⑵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⑶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坚强品德;⑷尊重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⑸经常与学校沟通,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 容要与学校一致;⑹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6、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社会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既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各界应积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7、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 儿童 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 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小结: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愿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辛勤耕耘、播种、收获,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各种宣传与活动,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健康教育学》科学出版社.郑振佺、霍建勋主编,2008.6.1 [2].《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希庭主编,2007.7.13 [3].《生理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卡尔森(Carlson,N.R.)(美)著,苏彦捷 等译,2007.5.1 [4].《健康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健、马军、王翔等主编,2006.7.1 [5].《心理健康教育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均林 主编,2007.7.1 [6].《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俞国良主编,2009.2.27 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篇3 本学期,我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我对大学生健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古以来,健康就是人们讨论的永恒话题。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正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有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健康更是我们学业有成、生活愉快的基础。 然而,什么是健康?健康人的标志有哪些?有关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正确的认识,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般认为,健康教育可分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大众健康教育两个部分,其中学校健康教育是基础。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懒惰+嗜烟+嗜酒)。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是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 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是指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大学生体质状况: 喝酒、熬夜、饮食不规律、天天泡图书馆……学校早期健康教育缺失是重要原因,还有不少大学生宁愿多吃两个鸡腿,也不会敦促自己去锻炼半个小时。熬夜打游戏、上网看电视,不吃早餐就上课,考试前整天上自习,考试后通宵泡KTV……这是当代不少大学生的常有的生活状态。 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大学生体质一年不如一年。 首先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基本没有早课的时候我是不会早起去吃早餐的,饮食不规律是肯定的。平时除了体育课基本也没什么锻炼。上网看电视,有时甚至会熬夜。平时玩手机的时间也长,眼睛也不会注意保养。 1.放慢生活节奏; 2.“留心”感激与感恩; 3.量力而行; 4.开怀大笑; 5.学会说“不”的艺术。 1.运动能增加体适能。美国对体适能的解释为:对日常身体需要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有充足的储备能量去对应突发危机。 2.运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疾病。锻炼能预防癌症,锻炼能预防心肌梗塞和心脏病。 3.通过走、跑、爬山、有氧舞蹈、 武术 、水中健身、 球类运动 、骑自行车、健身路径、有氧搏击、有氧踏板操等心血管运动能减肥塑形,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生活等。 4.柔韧性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活动关节能力。通过颈部伸展,肩部伸展,胸部伸展,躯干伸展,腿部伸展来减少活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健美塑身、放松身心。 另外,重新认识了科学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中人的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与调整,科学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一整天的高效率身体机能的运作。故常有言说:缺什么不能缺觉。 常见的睡眠障碍缘由的来自于:1. 压力和焦虑; 2.身体上的疼痛; 3.咖啡因; 4.烟酒; 5.药物等。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所证实。3.尽量避免性行为,大学生生理还未完全发育完成,性行为会对健康不利;且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性行为会对学习造成负担。4. 远离毒品 守护健康。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最后,在营养理念上也具有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之前就有人主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这就是在膳食营养上提出来的一种对健康与健康实现途径的信任是与新体验。 首先我了解到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 “维持”:高纤维摄入,保证食物多样性 “控制”:控制肉、油、烟 "增加”;增加蔬菜、水果、奶、谷物以及薯类食物 然后,从日常开始从小处着手开始“认真”吃,然健康从“口”中来。 上面这些就是我通过一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我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改变,和在健康理念的认识上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所拥有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可表现在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抗压能力的促进作用、精神性的促进作用等多方面。 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优良的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和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

  • 索引序列
  •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题目
  •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论文选题
  • 国内外教育立法研究现状分析论文
  • 教育类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青春期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