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我国新零售以一路狂奔的态势不断发展。此概念提出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网易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了新零售探索之路,“新零售+”迅速成为新的风口。
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并以盒马鲜生为主,展开其新零售之路。随后,亚马逊革命性地提出了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将“无人零售”这一概念推上了风口。2017年可谓是新零售的发展元年,超级物种、7 Fresh、苏鲜生等新零售代表门店不断推出,京东、腾讯等公司纷纷布局,并且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小米之家、7 Fresh等头部效应明显。
传统零售VS新零售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有很大的不同,新零售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的模式,结合物流等,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的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依靠过往的消费者,依靠个体的经验自营。新零售结合大数据对顾客进行精准定位,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东
得益于新零售风口的兴起,各地的创新型企业也层出不穷,但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仍聚集着70%的新零售企业,其他地区的新零售企业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北京作为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毫无疑问地以33.5%的新零售企业占比位列榜单第一位,其布局涵盖供应链、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等多种业态,其代表企业为盒马鲜生。上海作为中国零售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新零售浪潮中也不落人后,以22.3%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二。上海不仅拥有传统零售巨头百联集团,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还诞生了以猩便利为代表的一众新零售企业。广东省一直是各类新鲜事物涌入的第一站,其以14.6%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三。
新电商模式最热
如今的新零售遍地开花,“新零售+”已经成为新风口,无论是社交电商、金融服务、供应链服务、物流服务、零售系统等,凡是与新零售关联的服务业态,都厚积薄发,拥有巨大潜能。而随着流量红利退却,传统电商也在调整模式,“新零售+电商”的新电商逐渐兴起,并成为新零售的主流模式,占据着新零售行业29%的市场份额,其中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为代表的企业纷纷从线上转到线下,以线下实体店为入口,试探新零售。
新零售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体量,我国零售业迈向新零售时代的步伐开始越来越快,腾讯系与阿里系针对线下零售的投资可以说是“双马”不停蹄,纷纷加速布局重量级线下实体,包含战略投资连锁超市、连锁百货商场等。2017年,我国新零售市场规模约为389.4亿元,以目前新零售发展的步伐来看,预计2022年规模将达到1.8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新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1、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零售的发展,已逐步走出以商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流量为中心的方向加快发展。新零售需要从内容、形式和体验上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当前零售经营的核心。
2、全渠道零售
目前的零售市场已经是高度的线下与线上二维市场。未来的零售市场必将是更加充分的二维市场结构空间。市场不会再回到单一的线下市场结构,只有实现二维市场融和规划,协同发展,才是把握了市场的全部。
3、智能化、无人零售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人工智能将会逐步取代部分的人力,而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沃尔玛、亚马逊等已经在无人零售上迈出了步伐,从成本、效率、体验出发,无人零售、自助零售已经成为零售创新发展的新热点。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试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2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三)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1.我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2.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二、从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一)信息化从我们前面对我国零售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与国际零售企业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我国零售业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们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此外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加速零售业的国际化步伐,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特色,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加强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整合起来,以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应对电子商务,还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起连通企业内外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加强对外联系。此外,建立商业信息系统(MIS)、商品供货系统(GO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及时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并根据准确商业信息对市场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预报,避免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保证商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零售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不仅需要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构成了电子商务推广的障碍。如何尽快培养、引进相关人才,是我国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二)品牌化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竞争优势。主要是零售企业要在商品质量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实现高层次化。因此,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形式下,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信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企业品牌、服务形象、环境和职工形象,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零售业在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战略观点:1.差异化。具有良好服务品牌的现代零售企业应注重创新,即创建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服务品牌关系,从而加深顾客心目中的服务品牌印象。2.提升现代零售企业声誉。为顾客开发重要并具有价值的服务。3.建立情感联系。企业应试图超越服务的逻辑和经济层面,因为顾客的核心价值往往是超越常规逻辑的。4.将服务品牌内部化。在服务品牌创建过程中,员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内部营销是实现服务品牌内部化的关键。(三)集团化由于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渠道价值的巩固和增强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零售商业绩与规模之间呈现“S”型曲线函数关系,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临界点时,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这种利润增长特征在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商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过有效验证。商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组建的企业联合体。实施零售集团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总量,消除业务重叠和较高经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迅速发挥整体优势。目前全球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由传统的单店经营转向连锁经营,竞争方式也转向集约化,从而以规模化、连锁经营方式、实施低价策略占领我国消费市场,形成绝对成本优势。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就必须通过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和自身实力,为与国际性零售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集团化经营为降低成本寻求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融合组建零售企业集团,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大批量采购,从而降低成本。加强与外商“联姻”,培植自己的产业集团。根据入世的有关条款,中国承诺:入世后,将立即允许外商拥有所注资公司49%的股份,两年后即可拥有50%的股份;中国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亦将被允许同中国企业一起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五年后允许中国私营企业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中国将给予部分外商分销权等等。凭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和企业的竞争力,无以抗衡,所以,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加强与WTO成员国知名国际商业集团“联姻”。在这方面中国零售业有着与世界零售巨头合作的经验,但以后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种形式缓冲冲击力,并充分利用该渠道使我国产业集团的产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和特许经销网络。(四)国际化即实现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集团,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已经开设了1600多家分店。该集团2004年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2,852亿美元,沃尔玛至2005年已连续5年排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日本在国外的零售企业,已经占到日本在国外开设企业总数的41%左右,国际化倾向明显。法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也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并收效显著。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障碍逐渐减少,对于国际投资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宽,这有利于利用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外资企业“跑马圈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以合资、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对众多的同行企业进行集中和战略性调整,组建一些零售业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结群而御,打造零售业的“航空母舰”,以转守为攻,积极应对。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得到满足。国际消费需求的趋同化发展也促使我国零售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状况,国际化经营投资方式一般采取合资经营。即我国的零售企业资本与当地国家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这种方式投入少,风险小,享受优惠多,而且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与国际零售业相比存在的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诸多问题,今后,要想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零售业是世界上公认增长较快的行业,美国的沃尔玛集团连续三年雄居世界500强之首,国内的零售业近几年也呈高于GDP的速度的增长态势,但什么是“零售”,零售的内涵又有哪些,相信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笔者就职于某地区集团营销部时,曾赴大连总部聆听了超市集团总裁施XX关于零售的25条概念讲解,现笔者愿将其与业内同仁共飨,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予以细述。 一、零售是变化 零售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零售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相应的调整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业态的、商品结构的,组织架构的等等,只有在变化中零售业才能发展,否则只能被市场竞争的巨浪而掀翻。 笔者曾供职八年的一家百货商场为当地的国有老字号,在计划经济时代“卖凉水都挣钱”,但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困扰,曾经举步维艰,是维持现状,还是适时求变,商场的领导班子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通过“借壳上市”,而达到了企业“借船出海”,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目标迈进的目的,在地方本位主义、自我本位主义的束缚下“破茧而出”,从负债经营,濒临倒闭,到被市委、政府树为资本融资的典范,一跃成为地方缴税的大户。这些都是适时而变的结果。 相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看重眼前即得利益的商家只能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从郑州“亚细亚”到灿坤3C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盘子”不是做得越大越好,只有适应市场的变化,勇于变革,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零售是方便 零售业是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这种方便要体现在商场的各个角落,各个细节之中,从代客礼品包装、免费寄存,到提供婴儿手推车,老公寄存处,商家在悄然间随着时代进步。现在您逛商场,不仅体会着商家这种无处不在的服务项目,更体会到方便、快捷、舒适等现代的人文关爱,小到自动擦鞋机、手机充电站、吸烟室,大到会员俱乐部、顾客服务中心,可以说消费者越来越能在商场中找到上帝的感觉。 这点在超市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作为国外的泊来品,超市让国内的零售人学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人家处处体现的“方顾客之便,尽顾客之想”的理念,相反国内计划经济时代造就的零售产物,老百货店在这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只有“以人为本,以客为尊”,老百货店才能迎头赶上。 三、零售是服务 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零售就是服务,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工作管理到位,乃是企业形象塑造、无形资产的增值。“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满意是我们永久的追求”、“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些企业的服务理念是通过实践而提炼出的精华。只有视顾客为上帝,顾客才会反过来将商场视为自己的家,有了家的感觉,双方才会在“双赢”中各自获益。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权益日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也是商家自省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在商品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提供的服务更优质,更全面,谁的服务更能让消费者感到体心、放心、舒心,无疑谁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零售业中更应理解为“得民心者得市场”。 无论笔者在国企,还是在私企,都能切身感受到企业重视服务工作的切实举措,从老国企的“七彩桥”服务举措的推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不满意就退换,顾客怎么满意怎么办”的服务思路,并在实践中完善了30多项具体服务措施,特别是“三登门”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口碑”,推出“个人服务品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劳动模范、标兵挂牌售货,涌现了一批像“XXX式营业员”、“XX式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代表人物,成为市级劳模、省级劳模的发祥地。在私企,商场更是在其十周年庆典之际,向社会推出了“XXX郑重承诺,不满意就退换”的宣言,这更应该是对其十年风雨历程的深刻诠释,也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唯一不变的宗旨和取胜的“不二法则”。 四、零售是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想把企业做得好,做得活,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效率。零售业的管理更是要创出特色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笔者曾供职的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老商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新一轮的发展。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创建了具有本公司管理特色的“XX管理模式”,并从以下三方面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一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内较先进的商业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手工记帐,以电算化为中心,在商品购进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均实行了电算化和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严细管理,以法治企。其创建的“XX管理模式”的实质是要创立购销分离、统一进货的经营方式;企业法制管理执行机制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型的企业运行机制;职薪相称的分配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标准。建立起“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奖罚条例”三部分组成的企业制度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了以文代言制、工作过失报告制、工作督查制等项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到位,形成了激励、约束、监督于一体的管理机制。三是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各方面的成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加强联销管理、仓储管理,成立配送货中心和物价中心等一系列举措,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消化了有问题商品,保证了所经营商品价位跟着市场走,改变了老XX大楼商品在消费者心中价位偏高的思维定势,赢得了更多的回头客。 在“狼来了”的惊呼声中,国内的单体零售龙头纷纷发展壮大,加紧圈地运动和资本扩张,组建区域性、全国性连锁集团,使自身的实力迅速膨胀,“摊子”越铺越大,但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应并举而行,而不是退而求其次。没有了管理的内部驱动,即使再大的外壳也是“皮囊大大,空空如也”。笔者所在的国内零售三强之一,近年来随着扩张的加剧,内部人才流失、管理松动、跑冒滴漏等诸多问题亦愈发突出,制度不细、管理不严、执行不力——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也是制约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产业集团目标前行的桎梏。 五、零售是活动 零售业的活动是企业不断保持活力的源泉。无论是文化公关还是业务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对外展示自身形象,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不二法宝。“不搞活动是等死,搞活动是早死”这是笔者曾就职的一家商场老总的肺腑之言,现在的商场竞争已从传统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向现代化的营销竞争转变,商场不仅要练好内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打仗”,活动就是竞争的载体,是企业在开放性的市场中要直面的关隘。 “聚想就有磨儿”——只有你搞,活动一定有效果。这也是笔者从事营销活动的感受之一,但不是有人流、有生气的活动就是好活动。国内的营销活动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只看活动声势,不看活动实际收益。笔者任营销本部部长时,负责集团主力店及5家店铺的全年贩促活动策划,执行并深化了集团总部营销本部的《营销效果反馈报告》,并吸纳了很多日资店的成功经验,从中收获良多,深知搞活动不能光看效果,还要从费用指标,实际增长率、媒体效果、经验教训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不会使活动有始无终。 六、 零售是纪律 强大的纪律保证了一支零售队伍战无不胜。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律即规章、制度、法制,“无规矩不成方圆”。零售团队好比作战队伍,市场亦即战场,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打胜仗。这里涉及到团队建设、制度执行等诸多方面。 在零售队伍的团队建设上,不仅要做到行动协调一致,更要以“攻心为上”,让员工以企业为骄傲,以企业为家,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这时企业的党政工团部门就要联合起来,在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活动建设上下气力,长抓不懈。还是以笔者为例,我所在的商场是一家国有老百货店,所以在市场经济前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需要企业各部门开动脑筋,以活动为载体,向员工传输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精神。笔者任工团负责人时,几乎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企业文体活动,以此来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事实证明这种形式非常好,不仅增强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而且向社会展示了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如此,企业在对待自营和联销员工的问题上,也是“一碗水端平”,在福利、待遇上做到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奖勤罚懒”;在对待干部任用上,坚持用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将一大批基层员工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上,使得企业内部正气蔚然成风。 在企业制度的执行上,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管是谁,只要你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律严肃处理,绝不给任何人留下余地和空间。零售业的队伍复杂,人员队伍良莠不齐,而供应商更是关系错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执行体系,企业会在内部慢慢腐蚀,很快垮掉。在营业员的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都涉及到制度的执行,如果企业本身在利益横生的零售业内不能做到按规则办事,最终受到损失的会是企业本身。超市商品的损失80%来自于内盗,笔者在某超市培训时,第一课讲的就是防损与诚实,其中一个案例至今印象颇深,“一个超市的员工就因为偷吃了一个“馋豆”儿,被防损发现,开除出超市,永不录用”,商品的价值虽小,但是体现了一个人诚实与否的“大”,在大与小的不等式前,任何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人都会被严惩。那些拿着企业的薪酬俸禄,却徇情枉法的员工终究会被企业淘汰。 七、零售是激励 只有不断的激励,团队才能保持旺盛的取胜欲望。激励包括指标的激励、个人价值实现的激励,有激励,才有激情,企业才会保持永续向前的不竭动力。激励的作用在零售业尤其体现的明显,笔者在沈阳工作时,曾亲历兴隆大家庭三天66小时不眠夜的全景,最深的感受不是那如织的人流和令人瞠目的商品交易额,而是企业内部特有的激励方式,每个卖区的负责人会不定期通报已突破的销售数字,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呐喊,给大家鼓劲加油;店内的广播系统在播报销售额突破新高的喜讯同时,也宣布集团给每人奖励50元现金和一箱苹果,在连续奋战的时候,显然这种激励比经理“严盯死守”更有效。 八、 零售是体现 零售业就是体现业态,体现科技能力。零售的体现是全方位的,一个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在零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真正的SHOPPING MALL还是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这些特大城市中,业态的丰富、商品的繁荣反映了地区在经济多层次、物流运输等诸多方面的实力。 零售业离不开科技的发达。沃尔玛早在上世纪就建立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调控其全球的门店,真正做到了“以科技为本”,从而也让其迅速挤身世界500强之首,其科技能力功不可没。1986年沃尔玛委托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一颗价值4亿美元的通讯卫星,该通讯卫星是沃尔玛数据交换系统(EDI)的枢纽和物流。沃尔玛斥资4亿美元发射通信卫星用于数据交换和物流管理,可见其管理的力度。全球每一间沃尔玛分店每一天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都将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传送回总部进行分析处理。全球每一间沃尔玛分店每一天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都将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传送回总部进行分析处理。 九、 零售是效率 零售业就是保持高效率,高流转。商品的周转次数、是零售业重要的指标体系之一,它体现了零售业的效率,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将陷于库存积压,资金流不畅等诸多问题。市场在淘汰低效率的零售企业,零售企业也在选择中淘汰低效率的供应商。“末位淘汰”不仅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上,而且日益被商家所重视,从而应用在对于品牌和经销商的管理上。 在效率问题上,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和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品质,才不会重蹈“亚细亚”、灿坤的覆辙。扩张圈地固然对扩充实力重要,但要保证“开办一家,成功一家”却不是一件易事。笔者供职于大商集团时,其“圈地原则”即:选择当地最大、最好的百货店,而不是盲目接收。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做到高效率,本地化的特征还是会制约其实力的提升,这就是为什么沃尔玛开店较为谨慎的原因。 十、 零售是系统 零售业就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独立统一的系统集合而成的。系统间的协调、组织如何直接影响到其整体的前行,系统内的每个单元更要发挥最大的功用,如何保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最佳配置和最优组合是零售业要重点关注的。 十一、 零售是细节 零售就是细微之处见真章。细节决定成败,这点对于零售业尤为重要。国内零售业与世界零售巨头的差距在此体现得更加明显,尤其是超市业态。从防损、收货到客服、营运、采购,每一个环节节节相扣,处处用表格、数字说话。 笔者在招商部学习期间,对此感受得最为强烈,无论是在国内最为成功的家乐福,注重企业文化和开店质量的沃尔玛,还是乐购、大福源这些零售新锐,无不在细节处体现了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从店堂卫生、店内广播,到卖场道具这些细节的展现,让我受益良多。 1、卖场道具。家乐福、沃尔玛的生鲜、果蔬展区做得十分细致,充分做到了道具与环境相融的意境。家乐福的绿色食品箱、装食品的柳条筐与塑料筐,仿真的木船,温和的暖色灯光与商品融于一体;沃尔玛与商品色彩相衬的背景瓷砖,墙壁上大幅的彩色商品图片,到处都给人一种新鲜、强烈的购买欲望。 DM、POP作为卖场道具的一部分,各家都有专门的策划部门统一制作。沃尔玛的DM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既可降低印刷成本,又充分体现出其环保意识;家乐福的DM主题更换及时、灵活、到位,而且整个卖场无论是卖区墙壁、正门、玻璃幕墙,还是顶棚吊挂宣传海报,包括主通道的大型TG台(端架)的商品陈列均与DM主题相适应。 2、店堂广播。店堂广播是卖场工作的重要喉舌。在家乐福顾客寻人,内部人员调拨都要借助广播,而且每次都说声“谢谢”,给人亲切之感。背景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给人时尚之感。在家乐福我们开闭店时听不到开闭店曲,而是在入口处防损值守,只出不进,关业前2—3分钟通过广播系统通知闭店时间,提醒顾客抓紧购物。舒缓、轻柔的音乐和提醒您慢慢购物的亲切声音,给人以自由随意的惬意之感。而国内一些零售店的背景音乐多为抒情的轻音乐,而鲜见流行时尚的动感音乐,闭店时有着严格的开闭店曲,有时顾客有被驱逐的感觉,保安忙着清除顾客,营业员忙着收拾东西,这细小的差异却折射着业态、观念的巨大反差。 3、卫生。卫生是卖场环境的重要部分,外资超市的卫生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光洁、商品干净、新鲜,食品区的现场加工人员服装整洁。几家大卖场都有专门的保洁公司人员随时擦拭地面,对一些死角更是特别处理,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生鲜区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衣、白裤和白靴,给人以洁净之感。我们的人员着黑色的靴子给人到了集贸市场的感觉。 十二、 零售是诱惑 零售就是诱惑消费者来赚取利润,同时又不断地抗拒诱惑。零售业的诱惑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店堂陈列、整体布局、商品品质来吸引顾客产生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另一方面是零售从业人员如何抗拒外来的利益驱使,从而不使企业自身肌体得以腐蚀。 十三、 零售是单品驱动 零售业就是靠单品来赢取利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品的品类更加繁多,单品管理已成为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零售的业态分为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每种业态内部又划分为更多的品类,超市业态体现得最为突出。食品、生鲜、非食卖区一般为超市业态的三大卖区;在非食品卖区中又分为针织、家用百货、洗化、服饰等课别;每个课别又分出若干种商品品类,如家用百货区分为小家电区、家庭杂品区、大家电区;家庭杂品区又可分家庭整理系列、清洁卫生系列、家俱系列等。 每个系列中分为若干不同规格、型号的单品,这也是商品经营的最小单位。而每个单品的单位创效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卖区的业绩,从而对超市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十四、 零售是丰满陈列 零售业就是靠丰满的陈列赢取顾客“眼球”。终端促销在现代营销中显得越来越重点,除了现场促销活动,如折扣、减价、赠送、现场示范等,商品展示与陈列及POP广告等也愈发显得重要。强化品牌在终端的展露度,以增加销售。如争取更大、更好的陈列位置,在售点做特殊陈列、改变品牌的陈列方式,使消费者易拿、易看。通过视觉来打动顾客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商品陈列的优劣决定着顾客对店铺的第一印象,使卖场的整体看上去整齐、美观是卖场陈列的基本思想。陈列还要富于变化,不同陈列方式相互对照效果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商品的销售数量。 笔者在上海和抚顺工作期间,曾主抓卖场装饰和商品陈列,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国内的店面装饰一般都找广告装修公司,其设计风格较企业的理念和思想不一定合拍,而且其后续的支持明显不够。而企业本身的营销企划部门人员素质又跟不上,所以大多数的零售业选择营销企划部门与广告公司合作的形式,在技术上共同进步。 十五、 零售是顾客满意 零售业就是靠顾客满意来赢取商誉。顾客的满意度如何会影响到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度,所以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而且要将顾客满意率控制到99%以上。顾客的口碑效应是巨大的,而且会影响到企业的消费客群。 十六、 零售是解决问题 零售业就是靠不断的解决问题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问题不怕有,怕的是发现问题不解决,那样只会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零售业的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商品、服务、价位和渠道四方面,而要使问题顺利解决,不仅要配备专业、职业素养高的管理人员,还要使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作为企业领导虽不需亲力亲为,但也要做到不定期地下到基层了解不同的声音,从而做到政令畅通。 十七、 零售是降低成本 零售业就是靠不断降低成本来赚取更大的毛利。在零售业的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不但要提高销量,而且更要降低成本。 十八、 零售是控制损耗 零售业就是靠控制损耗来赚取更大的利润。损耗是零售业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超市业态的损耗一般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都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越了这个底线,就要从自身查找问题,及时解决。 十九、 零售是品种丰富 零售业就是靠丰富的品种来吸引消费者,达到赢利的目的。现代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只有品种丰富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光顾,才能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的需要。但品种丰富不代表“大而全”,而要在品类的宽度和深度上下气力,在“精”的基础上做“全”、做“大”。 二十、 零售是人旺货畅 零售业就是靠人气和货品的兴旺和畅通来凝聚财源。只有人气兴旺、货品畅通才能广聚财源,没有人气的商场离关门也不远了,而要做到这两点并非易事。人气的提升除了商场自身具有积聚人气的魅力外,其营销手段的运用和“由头儿”、事件的制造会让商场常处于社会的焦点之中,其人气自然而来;货品畅通则需要有颇具实力的供应商和廉洁、高效的营采队伍来通力作战,货品丰富、品类繁多,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光顾,商场才会人旺货畅。 二十一、 零售是市场导向 零售就是由市场来导向经营方针和策略。一切围着市场转,以市场为导向,才不会迷失方向,清醒地认识自我。不要轻视任何对手,也不要将对手想象得过于强大。现代营销越来越重视数字和表格的作用,日资零售店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笔者在大商工作期间,迈凯乐大连商场就是一家日资百货店,其营销部门完全以市场为基础构建,将营销和商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同于国内商家的营销企划部门与商品部分开的传统设置方式,将营销部设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从社会消费趋势分析、市场调研、各业种、品类销售数据统计、联销合同管理、促销活动策划、会员管理、店面装饰等诸多方面开展工作,将市场的声音快捷、科学地反映到营销执行者耳中,从而使营销的效应力达到最大。 二十二、 零售是销售商品 零售就是销售商品。就字面上理解,零售就是销售商品,而零售业就是研究如何将生产厂商生产的商品通过各种手段予以销售,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十三、 零售是销售金额 零售就是销售金额。销售金额是衡量零售成功的重要指标,只有销售额上去了,才会赢得更多供应商的信赖,才会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才会谈发展,但指标的压力也使诸多零售人不堪重负,所以零售业也是经营人才更换最频繁的行业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营销指标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要销售额上去了,活动就算成功,而没有全面评估活动的实际效果。其实对于营销效果的评估,除了看当期的销售额外,还要看同期与前期的销售额,用同期增长率减去前期增长率,得出的才是实际增长率,而这才是活动的最终效果。 二十四、 零售是与众不同 零售就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有个性才有生命力,才能在竞争中长盛不衰。在千店一面中,如何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是零售业必做的功课之一。零售的与众不同体现在店面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商品定位准确鲜明,服务超值高效,促销标新立异等方面。 以促销为例,现在的大商场价格战、促销战打得热火朝天,“你送50,我送60;你买一送一,我全场X折”,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无异于两败俱伤,而最终会导致促销走进死胡同,难以自拔。笔者从事营销工作时,深为这种促销所累,往往是匆匆上阵,虽不至于丢盔卸甲,但也是漏洞百出。如何准确地为自身定位,从而坚守自己的一方阵地,保持特色,方为至胜上策。 二十五、 零售是增加会员 零售就是靠不断增加的会员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新开店来说,如何锁定固定的消费群体,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份额的重要举措,而会员制是零售业日益重视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台湾职业经理人江伟君曾说:“如果给我10万会员,我就会再建一个新店。”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会员的作用。 会员卡按种类划分分为会员卡、VIP(贵宾)卡两种;按品类划分又分为积分卡、优惠卡、储值卡。不同的业态会员卡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超市业态会员卡主要的作用为锁定普通消费群体,以积分换礼为主要形式;在百货业态会员卡主要的作用为锁定高级消费群体,以VIP卡和折扣优惠为主要形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员卡的作用并不明显,一些商家的会员卡名不符实,消费者对此并不“感冒”。 以笔者所在经历的三家商场为例,会员卡有积分储值、积分换礼的功能,但最初运行时遇到很多困难,系统老化、功能单一、活动较少等都制约着会员卡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远非其他促销活动般简单,而是一种长期、扎实的工作。这是笔者在会员制推广中的营销策略,请广大同仁予以借鉴。 一、扩大会员推广的渠道 除了集团自身的规模扩张外,会员制的推广必须有充分的销售渠道,除了现有的购物送会员卡、5元办卡外,尝试与政府、社会组织联合推广,比如市总工会就曾联系是否能在全市工会会员中推广办卡。 二、完善会员的通惠功能 现在会员只有积分消费的待遇,会员普遍感到不“解渴”。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推出会员购物享受打折,会员积分送保险,会员积分送健身、美容、洗浴门票等等。 三、加大会员推广的力度 在大型节假日举办会员联谊会,会员趣味比赛,会员生日送蛋糕等充满企业关爱的活动,增进会员与企业间的感情,提升企业的形象,让会员感到家的温馨。 四、在促销宣传上融入会员制的推广 在大型促销活动推出的同时,在促销的内容中加入会员优惠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会员的行列中来,一起体会会员制带来的实惠与快乐。 五、关注VIP会员 VIP贵宾会员是企业“二八法则”中的重要客户资源,抓住了他们的心就等于取得了80%的会员推广成功率。因为他们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会带来更多的具有VIP潜质的会员。 以上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与经验之谈,零售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零售巨头的逐渐接轨会衍生和延伸出更多的新概念,也希望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
家电连锁就是以家电为主的店面,然后以加盟连锁形式为主!
总体而言,“新零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呈现实践引领理论研究的特征,即实践探索较多,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特征解读、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方面,“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零售服务本质、依托数据和技术提升零售效率、将驱动供应链变革等观点已成为共识。目前,“新零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未来实践发展趋势是规模化、无界化、智慧化,学界应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重点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零售”下的新物流、“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与重构等研究方向,从而为更好地引导“新零售”发展提供支持。
零售业是世界上公认增长较快的行业,美国的沃尔玛集团连续三年雄居世界500强之首,国内的零售业近几年也呈高于GDP的速度的增长态势,但什么是“零售”,零售的内涵又有哪些,相信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笔者就职于某地区集团营销部时,曾赴大连总部聆听了超市集团总裁施XX关于零售的25条概念讲解,现笔者愿将其与业内同仁共飨,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予以细述。 一、零售是变化 零售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零售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相应的调整也要“与时俱进”,包括业态的、商品结构的,组织架构的等等,只有在变化中零售业才能发展,否则只能被市场竞争的巨浪而掀翻。 笔者曾供职八年的一家百货商场为当地的国有老字号,在计划经济时代“卖凉水都挣钱”,但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困扰,曾经举步维艰,是维持现状,还是适时求变,商场的领导班子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通过“借壳上市”,而达到了企业“借船出海”,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目标迈进的目的,在地方本位主义、自我本位主义的束缚下“破茧而出”,从负债经营,濒临倒闭,到被市委、政府树为资本融资的典范,一跃成为地方缴税的大户。这些都是适时而变的结果。 相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看重眼前即得利益的商家只能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从郑州“亚细亚”到灿坤3C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盘子”不是做得越大越好,只有适应市场的变化,勇于变革,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零售是方便 零售业是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这种方便要体现在商场的各个角落,各个细节之中,从代客礼品包装、免费寄存,到提供婴儿手推车,老公寄存处,商家在悄然间随着时代进步。现在您逛商场,不仅体会着商家这种无处不在的服务项目,更体会到方便、快捷、舒适等现代的人文关爱,小到自动擦鞋机、手机充电站、吸烟室,大到会员俱乐部、顾客服务中心,可以说消费者越来越能在商场中找到上帝的感觉。 这点在超市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作为国外的泊来品,超市让国内的零售人学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人家处处体现的“方顾客之便,尽顾客之想”的理念,相反国内计划经济时代造就的零售产物,老百货店在这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只有“以人为本,以客为尊”,老百货店才能迎头赶上。 三、零售是服务 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零售就是服务,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工作管理到位,乃是企业形象塑造、无形资产的增值。“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满意是我们永久的追求”、“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些企业的服务理念是通过实践而提炼出的精华。只有视顾客为上帝,顾客才会反过来将商场视为自己的家,有了家的感觉,双方才会在“双赢”中各自获益。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权益日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也是商家自省和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在商品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提供的服务更优质,更全面,谁的服务更能让消费者感到体心、放心、舒心,无疑谁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零售业中更应理解为“得民心者得市场”。 无论笔者在国企,还是在私企,都能切身感受到企业重视服务工作的切实举措,从老国企的“七彩桥”服务举措的推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不满意就退换,顾客怎么满意怎么办”的服务思路,并在实践中完善了30多项具体服务措施,特别是“三登门”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口碑”,推出“个人服务品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劳动模范、标兵挂牌售货,涌现了一批像“XXX式营业员”、“XX式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代表人物,成为市级劳模、省级劳模的发祥地。在私企,商场更是在其十周年庆典之际,向社会推出了“XXX郑重承诺,不满意就退换”的宣言,这更应该是对其十年风雨历程的深刻诠释,也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唯一不变的宗旨和取胜的“不二法则”。 四、零售是管理 管理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想把企业做得好,做得活,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效率。零售业的管理更是要创出特色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笔者曾供职的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老商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赢得新一轮的发展。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创建了具有本公司管理特色的“XX管理模式”,并从以下三方面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准:一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内较先进的商业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手工记帐,以电算化为中心,在商品购进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均实行了电算化和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严细管理,以法治企。其创建的“XX管理模式”的实质是要创立购销分离、统一进货的经营方式;企业法制管理执行机制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型的企业运行机制;职薪相称的分配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标准。建立起“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奖罚条例”三部分组成的企业制度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了以文代言制、工作过失报告制、工作督查制等项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到位,形成了激励、约束、监督于一体的管理机制。三是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各方面的成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加强联销管理、仓储管理,成立配送货中心和物价中心等一系列举措,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消化了有问题商品,保证了所经营商品价位跟着市场走,改变了老XX大楼商品在消费者心中价位偏高的思维定势,赢得了更多的回头客。 在“狼来了”的惊呼声中,国内的单体零售龙头纷纷发展壮大,加紧圈地运动和资本扩张,组建区域性、全国性连锁集团,使自身的实力迅速膨胀,“摊子”越铺越大,但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应并举而行,而不是退而求其次。没有了管理的内部驱动,即使再大的外壳也是“皮囊大大,空空如也”。笔者所在的国内零售三强之一,近年来随着扩张的加剧,内部人才流失、管理松动、跑冒滴漏等诸多问题亦愈发突出,制度不细、管理不严、执行不力——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也是制约向着国际性大型流通产业集团目标前行的桎梏。 五、零售是活动 零售业的活动是企业不断保持活力的源泉。无论是文化公关还是业务促销活动,都是企业对外展示自身形象,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不二法宝。“不搞活动是等死,搞活动是早死”这是笔者曾就职的一家商场老总的肺腑之言,现在的商场竞争已从传统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向现代化的营销竞争转变,商场不仅要练好内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打仗”,活动就是竞争的载体,是企业在开放性的市场中要直面的关隘。 “聚想就有磨儿”——只有你搞,活动一定有效果。这也是笔者从事营销活动的感受之一,但不是有人流、有生气的活动就是好活动。国内的营销活动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只看活动声势,不看活动实际收益。笔者任营销本部部长时,负责集团主力店及5家店铺的全年贩促活动策划,执行并深化了集团总部营销本部的《营销效果反馈报告》,并吸纳了很多日资店的成功经验,从中收获良多,深知搞活动不能光看效果,还要从费用指标,实际增长率、媒体效果、经验教训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不会使活动有始无终。 六、 零售是纪律 强大的纪律保证了一支零售队伍战无不胜。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律即规章、制度、法制,“无规矩不成方圆”。零售团队好比作战队伍,市场亦即战场,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打胜仗。这里涉及到团队建设、制度执行等诸多方面。 在零售队伍的团队建设上,不仅要做到行动协调一致,更要以“攻心为上”,让员工以企业为骄傲,以企业为家,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这时企业的党政工团部门就要联合起来,在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活动建设上下气力,长抓不懈。还是以笔者为例,我所在的商场是一家国有老百货店,所以在市场经济前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需要企业各部门开动脑筋,以活动为载体,向员工传输企业的文化理念,企业精神。笔者任工团负责人时,几乎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企业文体活动,以此来活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事实证明这种形式非常好,不仅增强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而且向社会展示了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如此,企业在对待自营和联销员工的问题上,也是“一碗水端平”,在福利、待遇上做到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奖勤罚懒”;在对待干部任用上,坚持用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将一大批基层员工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上,使得企业内部正气蔚然成风。 在企业制度的执行上,更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管是谁,只要你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律严肃处理,绝不给任何人留下余地和空间。零售业的队伍复杂,人员队伍良莠不齐,而供应商更是关系错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执行体系,企业会在内部慢慢腐蚀,很快垮掉。在营业员的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都涉及到制度的执行,如果企业本身在利益横生的零售业内不能做到按规则办事,最终受到损失的会是企业本身。超市商品的损失80%来自于内盗,笔者在某超市培训时,第一课讲的就是防损与诚实,其中一个案例至今印象颇深,“一个超市的员工就因为偷吃了一个“馋豆”儿,被防损发现,开除出超市,永不录用”,商品的价值虽小,但是体现了一个人诚实与否的“大”,在大与小的不等式前,任何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人都会被严惩。那些拿着企业的薪酬俸禄,却徇情枉法的员工终究会被企业淘汰。 七、零售是激励 只有不断的激励,团队才能保持旺盛的取胜欲望。激励包括指标的激励、个人价值实现的激励,有激励,才有激情,企业才会保持永续向前的不竭动力。激励的作用在零售业尤其体现的明显,笔者在沈阳工作时,曾亲历兴隆大家庭三天66小时不眠夜的全景,最深的感受不是那如织的人流和令人瞠目的商品交易额,而是企业内部特有的激励方式,每个卖区的负责人会不定期通报已突破的销售数字,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呐喊,给大家鼓劲加油;店内的广播系统在播报销售额突破新高的喜讯同时,也宣布集团给每人奖励50元现金和一箱苹果,在连续奋战的时候,显然这种激励比经理“严盯死守”更有效。 八、 零售是体现 零售业就是体现业态,体现科技能力。零售的体现是全方位的,一个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在零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真正的SHOPPING MALL还是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这些特大城市中,业态的丰富、商品的繁荣反映了地区在经济多层次、物流运输等诸多方面的实力。 零售业离不开科技的发达。沃尔玛早在上世纪就建立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调控其全球的门店,真正做到了“以科技为本”,从而也让其迅速挤身世界500强之首,其科技能力功不可没。1986年沃尔玛委托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一颗价值4亿美元的通讯卫星,该通讯卫星是沃尔玛数据交换系统(EDI)的枢纽和物流。沃尔玛斥资4亿美元发射通信卫星用于数据交换和物流管理,可见其管理的力度。全球每一间沃尔玛分店每一天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都将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传送回总部进行分析处理。全球每一间沃尔玛分店每一天的进货、销售和库存数据都将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传送回总部进行分析处理。 九、 零售是效率 零售业就是保持高效率,高流转。商品的周转次数、是零售业重要的指标体系之一,它体现了零售业的效率,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将陷于库存积压,资金流不畅等诸多问题。市场在淘汰低效率的零售企业,零售企业也在选择中淘汰低效率的供应商。“末位淘汰”不仅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上,而且日益被商家所重视,从而应用在对于品牌和经销商的管理上。 在效率问题上,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和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品质,才不会重蹈“亚细亚”、灿坤的覆辙。扩张圈地固然对扩充实力重要,但要保证“开办一家,成功一家”却不是一件易事。笔者供职于大商集团时,其“圈地原则”即:选择当地最大、最好的百货店,而不是盲目接收。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做到高效率,本地化的特征还是会制约其实力的提升,这就是为什么沃尔玛开店较为谨慎的原因。 十、 零售是系统 零售业就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独立统一的系统集合而成的。系统间的协调、组织如何直接影响到其整体的前行,系统内的每个单元更要发挥最大的功用,如何保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最佳配置和最优组合是零售业要重点关注的。 十一、 零售是细节 零售就是细微之处见真章。细节决定成败,这点对于零售业尤为重要。国内零售业与世界零售巨头的差距在此体现得更加明显,尤其是超市业态。从防损、收货到客服、营运、采购,每一个环节节节相扣,处处用表格、数字说话。 笔者在招商部学习期间,对此感受得最为强烈,无论是在国内最为成功的家乐福,注重企业文化和开店质量的沃尔玛,还是乐购、大福源这些零售新锐,无不在细节处体现了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从店堂卫生、店内广播,到卖场道具这些细节的展现,让我受益良多。 1、卖场道具。家乐福、沃尔玛的生鲜、果蔬展区做得十分细致,充分做到了道具与环境相融的意境。家乐福的绿色食品箱、装食品的柳条筐与塑料筐,仿真的木船,温和的暖色灯光与商品融于一体;沃尔玛与商品色彩相衬的背景瓷砖,墙壁上大幅的彩色商品图片,到处都给人一种新鲜、强烈的购买欲望。 DM、POP作为卖场道具的一部分,各家都有专门的策划部门统一制作。沃尔玛的DM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既可降低印刷成本,又充分体现出其环保意识;家乐福的DM主题更换及时、灵活、到位,而且整个卖场无论是卖区墙壁、正门、玻璃幕墙,还是顶棚吊挂宣传海报,包括主通道的大型TG台(端架)的商品陈列均与DM主题相适应。 2、店堂广播。店堂广播是卖场工作的重要喉舌。在家乐福顾客寻人,内部人员调拨都要借助广播,而且每次都说声“谢谢”,给人亲切之感。背景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给人时尚之感。在家乐福我们开闭店时听不到开闭店曲,而是在入口处防损值守,只出不进,关业前2—3分钟通过广播系统通知闭店时间,提醒顾客抓紧购物。舒缓、轻柔的音乐和提醒您慢慢购物的亲切声音,给人以自由随意的惬意之感。而国内一些零售店的背景音乐多为抒情的轻音乐,而鲜见流行时尚的动感音乐,闭店时有着严格的开闭店曲,有时顾客有被驱逐的感觉,保安忙着清除顾客,营业员忙着收拾东西,这细小的差异却折射着业态、观念的巨大反差。 3、卫生。卫生是卖场环境的重要部分,外资超市的卫生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光洁、商品干净、新鲜,食品区的现场加工人员服装整洁。几家大卖场都有专门的保洁公司人员随时擦拭地面,对一些死角更是特别处理,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生鲜区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衣、白裤和白靴,给人以洁净之感。我们的人员着黑色的靴子给人到了集贸市场的感觉。 十二、 零售是诱惑 零售就是诱惑消费者来赚取利润,同时又不断地抗拒诱惑。零售业的诱惑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店堂陈列、整体布局、商品品质来吸引顾客产生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另一方面是零售从业人员如何抗拒外来的利益驱使,从而不使企业自身肌体得以腐蚀。 十三、 零售是单品驱动 零售业就是靠单品来赢取利润。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品的品类更加繁多,单品管理已成为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零售的业态分为大型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每种业态内部又划分为更多的品类,超市业态体现得最为突出。食品、生鲜、非食卖区一般为超市业态的三大卖区;在非食品卖区中又分为针织、家用百货、洗化、服饰等课别;每个课别又分出若干种商品品类,如家用百货区分为小家电区、家庭杂品区、大家电区;家庭杂品区又可分家庭整理系列、清洁卫生系列、家俱系列等。 每个系列中分为若干不同规格、型号的单品,这也是商品经营的最小单位。而每个单品的单位创效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卖区的业绩,从而对超市的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十四、 零售是丰满陈列 零售业就是靠丰满的陈列赢取顾客“眼球”。终端促销在现代营销中显得越来越重点,除了现场促销活动,如折扣、减价、赠送、现场示范等,商品展示与陈列及POP广告等也愈发显得重要。强化品牌在终端的展露度,以增加销售。如争取更大、更好的陈列位置,在售点做特殊陈列、改变品牌的陈列方式,使消费者易拿、易看。通过视觉来打动顾客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商品陈列的优劣决定着顾客对店铺的第一印象,使卖场的整体看上去整齐、美观是卖场陈列的基本思想。陈列还要富于变化,不同陈列方式相互对照效果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商品的销售数量。 笔者在上海和抚顺工作期间,曾主抓卖场装饰和商品陈列,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国内的店面装饰一般都找广告装修公司,其设计风格较企业的理念和思想不一定合拍,而且其后续的支持明显不够。而企业本身的营销企划部门人员素质又跟不上,所以大多数的零售业选择营销企划部门与广告公司合作的形式,在技术上共同进步。 十五、 零售是顾客满意 零售业就是靠顾客满意来赢取商誉。顾客的满意度如何会影响到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度,所以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而且要将顾客满意率控制到99%以上。顾客的口碑效应是巨大的,而且会影响到企业的消费客群。 十六、 零售是解决问题 零售业就是靠不断的解决问题来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问题不怕有,怕的是发现问题不解决,那样只会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零售业的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商品、服务、价位和渠道四方面,而要使问题顺利解决,不仅要配备专业、职业素养高的管理人员,还要使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作为企业领导虽不需亲力亲为,但也要做到不定期地下到基层了解不同的声音,从而做到政令畅通。 十七、 零售是降低成本 零售业就是靠不断降低成本来赚取更大的毛利。在零售业的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不但要提高销量,而且更要降低成本。 十八、 零售是控制损耗 零售业就是靠控制损耗来赚取更大的利润。损耗是零售业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超市业态的损耗一般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都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越了这个底线,就要从自身查找问题,及时解决。 十九、 零售是品种丰富 零售业就是靠丰富的品种来吸引消费者,达到赢利的目的。现代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只有品种丰富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光顾,才能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的需要。但品种丰富不代表“大而全”,而要在品类的宽度和深度上下气力,在“精”的基础上做“全”、做“大”。 二十、 零售是人旺货畅 零售业就是靠人气和货品的兴旺和畅通来凝聚财源。只有人气兴旺、货品畅通才能广聚财源,没有人气的商场离关门也不远了,而要做到这两点并非易事。人气的提升除了商场自身具有积聚人气的魅力外,其营销手段的运用和“由头儿”、事件的制造会让商场常处于社会的焦点之中,其人气自然而来;货品畅通则需要有颇具实力的供应商和廉洁、高效的营采队伍来通力作战,货品丰富、品类繁多,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光顾,商场才会人旺货畅。 二十一、 零售是市场导向 零售就是由市场来导向经营方针和策略。一切围着市场转,以市场为导向,才不会迷失方向,清醒地认识自我。不要轻视任何对手,也不要将对手想象得过于强大。现代营销越来越重视数字和表格的作用,日资零售店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借鉴。笔者在大商工作期间,迈凯乐大连商场就是一家日资百货店,其营销部门完全以市场为基础构建,将营销和商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同于国内商家的营销企划部门与商品部分开的传统设置方式,将营销部设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从社会消费趋势分析、市场调研、各业种、品类销售数据统计、联销合同管理、促销活动策划、会员管理、店面装饰等诸多方面开展工作,将市场的声音快捷、科学地反映到营销执行者耳中,从而使营销的效应力达到最大。 二十二、 零售是销售商品 零售就是销售商品。就字面上理解,零售就是销售商品,而零售业就是研究如何将生产厂商生产的商品通过各种手段予以销售,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十三、 零售是销售金额 零售就是销售金额。销售金额是衡量零售成功的重要指标,只有销售额上去了,才会赢得更多供应商的信赖,才会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才会谈发展,但指标的压力也使诸多零售人不堪重负,所以零售业也是经营人才更换最频繁的行业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营销指标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要销售额上去了,活动就算成功,而没有全面评估活动的实际效果。其实对于营销效果的评估,除了看当期的销售额外,还要看同期与前期的销售额,用同期增长率减去前期增长率,得出的才是实际增长率,而这才是活动的最终效果。 二十四、 零售是与众不同 零售就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有个性才有生命力,才能在竞争中长盛不衰。在千店一面中,如何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是零售业必做的功课之一。零售的与众不同体现在店面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商品定位准确鲜明,服务超值高效,促销标新立异等方面。 以促销为例,现在的大商场价格战、促销战打得热火朝天,“你送50,我送60;你买一送一,我全场X折”,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无异于两败俱伤,而最终会导致促销走进死胡同,难以自拔。笔者从事营销工作时,深为这种促销所累,往往是匆匆上阵,虽不至于丢盔卸甲,但也是漏洞百出。如何准确地为自身定位,从而坚守自己的一方阵地,保持特色,方为至胜上策。 二十五、 零售是增加会员 零售就是靠不断增加的会员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新开店来说,如何锁定固定的消费群体,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份额的重要举措,而会员制是零售业日益重视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台湾职业经理人江伟君曾说:“如果给我10万会员,我就会再建一个新店。”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会员的作用。 会员卡按种类划分分为会员卡、VIP(贵宾)卡两种;按品类划分又分为积分卡、优惠卡、储值卡。不同的业态会员卡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超市业态会员卡主要的作用为锁定普通消费群体,以积分换礼为主要形式;在百货业态会员卡主要的作用为锁定高级消费群体,以VIP卡和折扣优惠为主要形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员卡的作用并不明显,一些商家的会员卡名不符实,消费者对此并不“感冒”。 以笔者所在经历的三家商场为例,会员卡有积分储值、积分换礼的功能,但最初运行时遇到很多困难,系统老化、功能单一、活动较少等都制约着会员卡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远非其他促销活动般简单,而是一种长期、扎实的工作。这是笔者在会员制推广中的营销策略,请广大同仁予以借鉴。 一、扩大会员推广的渠道 除了集团自身的规模扩张外,会员制的推广必须有充分的销售渠道,除了现有的购物送会员卡、5元办卡外,尝试与政府、社会组织联合推广,比如市总工会就曾联系是否能在全市工会会员中推广办卡。 二、完善会员的通惠功能 现在会员只有积分消费的待遇,会员普遍感到不“解渴”。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推出会员购物享受打折,会员积分送保险,会员积分送健身、美容、洗浴门票等等。 三、加大会员推广的力度 在大型节假日举办会员联谊会,会员趣味比赛,会员生日送蛋糕等充满企业关爱的活动,增进会员与企业间的感情,提升企业的形象,让会员感到家的温馨。 四、在促销宣传上融入会员制的推广 在大型促销活动推出的同时,在促销的内容中加入会员优惠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会员的行列中来,一起体会会员制带来的实惠与快乐。 五、关注VIP会员 VIP贵宾会员是企业“二八法则”中的重要客户资源,抓住了他们的心就等于取得了80%的会员推广成功率。因为他们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会带来更多的具有VIP潜质的会员。 以上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与经验之谈,零售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零售巨头的逐渐接轨会衍生和延伸出更多的新概念,也希望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
存货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经营利润的多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超市存货成本管理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提要] 目前对于连锁超市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控制连锁超市成本并组织高效的运营方式。本文分析当前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连锁经营模式进入我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连锁超市是上海的联华超市,于1991年9月开业,只经过了3年的发展就成立了800家分店。由此,我国的连锁经营超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连锁超市迅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却常常忽视了当前的存货成本控制,导致了库存大量积压的情况,过高的成本常常使得企业盈利受到影响。因企业对存货成本控制的忽视产生的经营成本偏高等问题使得企业逐渐意识到有效的存货成本控制能够降低其运营成本,加强存货成本控制也更有利于连锁超市的持续经营。
一、连锁超市的概念
连锁超市是指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对其拥有的门店进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将超市经营与连锁经营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连锁超市主要特点是同类商品、统一品牌、统一管理,并通过统一采购或是授予特许权的方式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方式,也是现今超市普遍采取的一种经营形式。
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主要通过定价和销售方式得以体现,其在价格体系上主要通过低价格、低利润、高周转经营;销售方式通过采取开架售货,顾客自选的方式,适应大量消费、大量销售、大量流通的新型零售流通手段。
存货成本在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中占据较多,存货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连锁超市经营利润的多少,因而在连锁超市的经营中,亟须关注的就是其存货成本控制的问题,加强对连锁超市的存货成本控制问题,有利于其有效控制成本,运用统一采购货品、统一配送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以达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在我们国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其优越性已慢慢显现,比如大量的集中采购与配送,用工业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基地进行联合,减少了中间环节并降低了进货成本,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锁超市的竞争能力。然而在连锁超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存货成本控制的问题,未来几年内中国将成为国际零售业竞争的主要战场,中国连锁超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差距及规模实力,意识到存货成本在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之高,通过采购、存储、配送之间的环环相扣最大限度的控制其存货成本,最终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盈利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并最终在我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来说,我国的连锁超市普遍存在以下的存货成本控制问题:
(一)采购环节成本过高。在当前的连锁超市中,大多是运用采购方式进行的,采购的渠道过长,而且很难做到控制采购成本以及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在采购某些易耗易损商品时,需要进行分散采购,因而商品采购权下放到各个分店中,这就让总店无法对分店实施或是开展有效的约束、管理,很难规范采购员的行为。同时分散采购也不利用统一的安排、运输,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存货采购预算大都由各分店根据以往的销售量制定,缺乏整体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采购预算缺乏严格的把控,因而采购过程中易增加存货成本。
(二)缺货成本偏高。缺货成本指的是需要的某种商品因缺货所引起的费用,包括客户延期交货所支付的违约金等,而且缺货极容易丢失客户,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连锁超市在进货时不仅需要考虑季节性、社会因素来选择销售的商品,还需要考虑其他各环节的连贯性,中小型连锁超市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采购部门不能及时获取缺货信息,因而不能及时补货完成配送,这使得连锁超市存货的缺货成本偏高。同时,商品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不完善,信息收集、交换等也是依靠人工完成的,这让存货成本控制缺乏信息化保障。采购、配送、存储环节的不连贯最终将会影响销售,因而无法实现企业的最终盈利。
(三)存货总成本协调性控制不充分。作为商品流通的企业,城市对于存货流通链条的控制力不足,采购人员采购时只是考虑到了采购成本有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存货储存成本增大,保管员由降低存储成本、增大存货的周转率的角度出发,考虑存货库存数量有可能会造成因存货出现了缺货的成本而无法发挥规模的采购优势。怎样对存货成本三个方面进行统一的控制,减少存货总成本,仍是所有管理层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相应对策
(一)采购方面的控制。构建电子订货系统。引用VAN以及电子数据的交换系统建立连接连锁超市总部、供应商、物流等总体的供应系统,运用网络及计算机把所收集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以此降低订货成本并提升验收的效率。
首先,构建严格的采购制度。规范连锁超市采购活动并提升效率,同时还可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要规定商品的采购申请和授权人批准权限等有关素质及关系。
其次,构建供应商档案准入机制。对于连锁超市正式供应商要构建起相应的档案,档案中要有编号、联系方式与地址,同时还要有交货的条款、期限等等,每个供应商档案都要进行严格审核才可归档。连锁超市采购一定要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其档案还要做好定期修改的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
最后,优化配送环节。构建起配送中心,进行统一方面的配送,借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提升物流效率。针对不同商品的特殊性,分别制定相对应的配送体制。
(二)缺货成本控制。构建自动补货系统。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自动补货系统应该可将供应商、配送中心的生产、供货及销售三者构建网络和集成链物流的管理系统。
构建完善物流系统。很多连锁超市在构筑商品配送时都可以知道运用选择技术的优势,构筑高效物流配送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超市商品配送效率的重点。构建专门配送中心、借用总店的仓库、运力,这些业务可让物流管理在流通领域的重要性被连锁超市的领导人员认可。
四、结语
综上,相关连锁超市存货成本控制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究。我们既要借鉴国际大型连锁超市的先进科学管理经验,有效合理控制连锁超市的存货成本,又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存货成本控制方式,从而在价格、成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的竞争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力.物联网在连锁超市里的创新运用[J].中国商界,2015.2.
[2]陈燕.我国连锁超市逆向物流管理问题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3.
[3]谢彩虹.连锁超市实施电子采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2.
[4]鲍松媛.我国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发展策略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超市存货成本管理论文
你是想抄啊?还是想干嘛?
企业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方法探讨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方法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很多企业存在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核算程序不规范、成本控制方法落后等问题,阻碍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基于此,现代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丰富成本控制方法,提升成本控制力度与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法
1、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方式,其主要内容包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与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等。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为了有效规避偏差、提升资源利用率、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1]。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各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控制,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方式,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增强成本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具体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2.2成本核算程序不规范
作为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重要环节的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的了解,导致企业制定的成本核算流程与实际情况不符,成本核算程序不规范,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装备制造企业对生产环节的物料需求了解不清,没有制定规范的物料采购、领取、使用制度与规范,导致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核算准确性不足,无法为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2.3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很多企业虽然对成本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却没有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没有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控制方法,导致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效果。同时,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需求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无法适应当前的成本管理需求。有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导致成本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无法提升[2]。比如,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目标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将作业成本法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可以促使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提升,但是由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导致成本控制方法无法得到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3、现代企业加强成本管 理 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3.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在制定生产经营的阶段性目标后需要通过成本控制对经济活动的耗费进行调节,促使企业达到成本管理目标。现代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只有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才能将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策略落实到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使成本管理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落实。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与方式方法,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开展专业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管理水平。
3.2优化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成本结构以及具体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状况,为企业制定成本管理方案,为具体环节的成本控制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成本核算程序,确保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生产经营环节,因此,企业应将优化成本核算程序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环节[3]。首先,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评审制度,对产品的BOM进行严格评审,严禁未经批准的BOM进入申购和生产环节,使产品成本从源头上得到控制。企业还应从材料端入手,根据产品需求对BOM与库存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实际的材料需求情况,并对材料申购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发生舞弊行为,出现存货呆滞、浪费等现象。其次,生产部门需要严格按照产品需求下达生产任务,领取物料时也应严格遵循产品的BOM清单,如果出现超出投产与领料需求需要严格进行评估与审批,确保其是合理与必要的需求。再次,各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产能配置生产设备、场地、派遣工,以此合理控制生产人工与制造费用的投入。最后,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产品类别及客户订单信息,确保成本核算准确。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加大产品要素分析以及投入产出分析,为产品的定位及销售提供合适的财务信息。
3.3创新成本控制方法
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选择与其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才能提升成本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企业所适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也会发生变化,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方法,促使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作业成本管理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等都可以在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上发挥积极作用。以目标成本管理法为例,企业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期确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对各环节的具体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分解,以此开展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分析、考核、评价等工作,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生产经营环节的具体信息进行记录、分类、管理,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成本分析,以此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提升成本管理效率与质量。另外,企业应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中建立权责制度,将参与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员与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落实到位,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明确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与职责,并运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成本管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4、结论
现代企业不断丰富成本控制方法,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内外部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落实成本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参考文献
[1]王坤.加强设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17).
[2]唐元贵.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研究[J].财会学习,2019(26):148-149.
[3]涂美凤.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9(23).
内容提要:进行税收筹划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意义更为重大。本文从对企业组织形式、所得税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资本结构决策、费用列支方法、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等8个方面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入手,提出企业所得税的8项具体税收筹划办法。关键词: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税收方法,从而使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行为。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税收筹划的关键是降低应税收入,尽可能地扩大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因此,对企业来说,它具有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本文拟就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作一探讨。一、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根据规定,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是否构成纳税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公司在设立下属公司时,选择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对企业所得税负会产生影响。由于子...内容提要:进行税收筹划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意义更为重大。本文从对企业组织形式、所得税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资本结构决策、费用列支方法、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等8个方面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入手,提出企业所得税的8项具体税收筹划办法。关键词:纳税义务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纳税义务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税收方法,从而使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行为。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税收筹划的关键是降低应税收入,尽可能地扩大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因此,对企业来说,它具有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本文拟就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作一探讨。一、对企业组织形式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根据规定,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是否构成纳税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公司在设立下属公司时,选择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对企业所得税负会产生影响。由于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如果盈利,其利润不能并入母公司利润,应当作为独立的纳税义务人单独交纳企业所得税。当子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时,子公司可以少纳企业所得税,使公司整体税负较低。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只能将其利润并入母公司交纳企业所得税,无论其所在地税负高低,均不能增减公司的整体税负。再者作为公司,其营业利润要交纳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而税后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还要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又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而合伙企业则不作为公司对待,不构成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只课征各个合伙人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例如,纳税人甲、乙、丙经营一家商店,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0元。该商店如果按合伙企业课征个人所得税(假定甲、乙、丙分配比例相同),应纳税额为(100000×35%-6750)×3=84750(元)。如按公司课征所得税,税率33%,应纳税额300000×33%=99000(元),税后利润201000元全部作为股息分配,甲、乙、丙还要交纳一道个人所得税(67000×35%-6750)×3=50100(元),共纳税99000+50100=149100(元)。很明显两者税负不一致。因此,甲、乙、丙做出了不组织公司,而办合伙企业的决策。因此,在设立企业时,要考虑好各种组织形式的利弊,做好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才能决定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还是设立合伙企业,是设立子公司还是设立分公司。二、对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税率有三档: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税率为18%;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税率为27%;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税率为33%.因此,仅从税率因素考虑,在进行该税种的税收筹划时,就存在着税收筹划的空间。例如,假定某企业12月30日测算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100元,则若该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00100×33%=33033元。如果该企业进行了税收筹划,12月31日,支付税务咨询费100元,则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100-100=100000元,则应纳税额=100000×27%=27000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通过税收筹划,支付费用成本仅为100元,却获得节税收益为:33033-27000=6033元,显然,对企业所得税税率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是相当大的。三、对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税收优惠是税制设计的基本要素,国家为了实现税收调节功能,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许多都是以扣除项目或可抵减应税所得制定的,准确掌握这些政策,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税收筹划的过程。例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这是自实施新税制以来国家制定的对企业所得税纳税影响很大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当及时抓住这一机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但选择税收优惠作为税收筹划突破口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纳税人不得曲解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税收优惠,以欺手段取税收优惠;二是纳税人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权益。四、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企业筹资决策的一个基本依据就是资金成本,不同渠道来源的资金获得成本各不相同。如股票的筹资成本为发放的股息和红利,债券和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为利息。税法规定:股息支付不得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交纳所得税后的收益中分配;而利息支付则可作为费用列支,在计算应税所得中允许扣除。因此,企业在筹资时,要充分考虑利息的抵税作用和财务杠杆的作用,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例如某企业通过债券筹资,债券票面利率为12%,企业所得税率33%,则企业实际负担的税后利率为8.04%[12%×(1-33%)],借入资金的利息费用可以起到节税作用,而企业普通股筹资所支付的利息和红利都必须由税后利润承担,实际成本等于其支付额。五、对企业费用列支方法的税收筹划.费用的列支时间、数额直接影响每期的应纳税所得,所以进行费用列支应注意以下几点:1.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核销入账。如已发生的坏账、呆账应及时列入费用,存货的盘亏及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部分及时列入费用。2.对于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应采用预提方法计入费用。3.适当缩短以后年度需要分摊列支的费用、损失的摊销期。例如低值易耗品、待摊费用等的摊销应选择最短年限,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间。4.对于限额列支的费用,如业务招待费及公益救济性捐赠等,应准确掌握其允许列支的限额,争取在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六、对企业销售收入的税收筹划纳税人如果能够推迟应纳税所得的实现,则可以使本期应纳税所得减少,从而推迟或减少所得税的缴纳。对一般企业来说,主要的收入是销售商品的收入,因此推迟销售商品的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我国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作为收入确认时间;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则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委托代销商品销售在受托方寄回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这样企业可以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推迟销售收入的实现,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企业要综合运用各种销售方式,使企业既能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又能使收入安全地收回。七、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固定资产的折旧涉及到三个问题: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估计和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加速折旧法可以使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这样,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减少,而后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增加,使企业前期少缴纳所得税,后期多缴纳所得税,即企业的一部分所得税缴纳时间后移,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值,这样因增加前期折旧额,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相当于依法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在折旧方法确定之后,首先应估计折旧年限。税法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有一定规定,但是其规定的年限是有一定弹性的。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可尽量选择较短的折旧年限,从而使企业前期折旧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其次,还应估计净残值。我国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值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值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税务机关备案。因此,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在估计净残值时,应尽量估计的低一点,以便企业的折旧总额相对多一些,而各期的折旧额也相对多了,从而使企业在折旧期间少缴纳所得税。八、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税收筹划期末存货的计价的高低,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很大。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期末成本,从而得出不同的企业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的数额。我国税法规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毛利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企业期末存货的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反之,如果物价持续下降,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企业期末存货的成本降低,本期销货成本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也达到了少缴纳企业所得税(递延性)的目的;而在物价上下波动时,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可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较为均衡,避免高估利润,多缴纳所得税,以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如果是学习会计方面的,税务筹划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吃饭问题,建议自己好好写一写,找些资料。感觉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如果好好写,一定能让自己在毕业前多学到很多知识。建议自行搜索资料,自行完成。以上网址为百度搜索的税务筹划相关网页,可以找找资料写一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
实行。
UVA会诱发光致敏作用、光毒性反应等等。
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皮肤癌。UVA已被认定为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的研究指出,当人们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形成晒伤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能降低和损害皮肤的免疫功能,使皮肤降低了对外来微生物和疒毒的抵抗而引起疾疒,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形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癌症中心的 Faith Strickland 博士指出,芦荟凝胶不但是阳光的屏蔽(Sunscreen),而且它能阻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并能恢复被损伤的免疫功能,使晒伤获得痊愈,阻止皮肤癌的形成。
它不仅在实验室而且在临床试验,用芦荟凝胶治疗晒伤,都得到了惊人的效果。已由实验证明,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此在化妆品中,含有足够浓度的芦荟凝胶,能起到防晒的作用是无疑的,并能使晒伤获得治疗。
国家内贸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
一、百货商店 目前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型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和向新业态延伸的特点。从市场形势看,大型百货商场表现为如下现状: 1.经济效益日益下滑。
虽然200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但百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由上年的12.9%下滑到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的效益增长远低于销售额的增长,减亏效果也不甚理想。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273家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0家增长,93家下降);实现商品零售额10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90家增长,83家下降);但同期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9.9%。
2.同业过度扩张竞争。 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城市的百货零售企业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水平。
在大中城市,年销售额在1.2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场由1992年的98家扩大到2000年的1000家以上,还有相当数量在建或筹建。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各商家把利润降到最低限度。
大量对利润率预期较低的小零售商使行业的收益水平进一步恶化。 3.不同商业业态竞相挤占市场份额。
各种不同商业业态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份额。1999年中国零售业50强中增长最慢的10家企业,其中9家都是大型百货店,均为负增长;50强前10位中超市占了5席,一改过去由百货店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
同时,与传统百货店具有类似特征的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也呈现下滑趋势。 4.市场缺乏热点,消费需求明显断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普及型、温饱型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而新的高水平的购买能力尚未形成,对档次较高的享受型、发展型需求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加之居民购买力多渠道大量分流,商品消费需求在近几年内将会逐步减弱。因此,消费品市场难以出现热点商品。
二、连锁超级市场 1.发展速度快、地区分布广。 中国连锁超市已成为商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业态。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其中2000年比1999年增长53%。
上海连锁业“三巨头”—联华、华联和农工商超市分列全国零售业10强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连锁超市将超过百货店成为零售业的第一主力。
在地区分布上,规模较大的超市连锁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超市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店铺数量占到总数的1/3以上。
2.竞争激烈,连锁超市业进入整合时期。 同国外的连锁超市公司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规模明显偏小。
从2000年的销售额看,中国连锁超市的龙头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及沃尔玛的1/80。目前连锁超市公司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是对国有网点进行连锁化改造和通过租赁、购买、新建网点等方式扩张,这些都属于单一资本的扩张。
要想扩大企业规模,建造内资连锁超市的“航空母舰”,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加盟等多种方式,突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才能真正形成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连锁超市公司。 3.外资进入速度加快。
国外著名的超市集团公司看好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家乐福1999年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亿元,2000年上升为81亿元,分店达到28家;美国沃尔玛在中国开办的8家连锁店年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0~40亿元。
三、仓储式商场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仓储式商场1000多家。仓储式商场已由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向北京、上海,再向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工商业重镇拓展。
国外大型著名仓储式商场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仅对国内仓储商场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加剧了仓储商场之间的竞争,中国仓储式商场逐步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许多仓储式商场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内部经营管理的规范运作。 仓储式商场由单店向连锁经营发展,积极对外谋求规模效益。
如麦德龙在我国已有6个连锁店,现在为单店经营的许多家仓储式商场,也多有开展连锁经营的计划。 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式商场成为我国仓储式商场家族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建材装饰材料仓储商场天津家居仅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已发展到近十家建材仓储式公司,其网点已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沈阳、南京、无锡、青岛等地。 中国仓储式商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仓储式商场定位于中低档次。
中国目前有60%~70%的消费者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商场的定位适应当前消费状况,再加上商场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因而颇受消费者欢迎。 2.仓储式商场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 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指出电商对传统零售业冲击大,但不是唯一的冲击。传统零售业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下滑是源于其经营模式和内部结构性的影响。百货行业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25%-30%,但是净利率只能维持在5%以下,加上最近两年来销售增幅出现明显下降,为此,百货商场开始寻找出路。为保证商场毛利率,百货业不得不抬高进场费和扣点,同时为吸引世界一线大牌,商场还要按照国际供应商的要求倒贴装修费,这两部分成本也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间接地推高商品价格。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百货商场价格高、品种少、环境单调等特点,缺乏竞争力,反过来促使其抬高进场费和扣点,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大圈子。这是传统零售业的普通问题。
在国外,多数零售业成熟的国家主要品牌都在3-5家之间。但在国内,以超市业态为例,主要外资品牌就有8家,主要内资品牌超过20家。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想开店,但多数新店都难保损益平衡。
另一个让零售业遭遇寒冬的原因是,国内零售业重视利润的同时不重视研发。从传统零售业十余年来的营运模式看,业态组合、业态变革、商品组合、陈列技术等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一旦消费疲软,零售业绩易产生衰退。
此外,今天国内零售业的问题也包括商业模式,零售企业的通路成本异常的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零售企业绝大多数不做商品经营,只做通路经营。
发展历程: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什么所谓的连锁零售业,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广州等等出现了外资的。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
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南巡讲话后,外资大举入侵,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转变。
同时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发展,有的由国企支持,或者由国家支持。沃尔玛、普马、家乐福、麦德龙、百盛等无数个国际顶尖商业巨头充斥中国大陆超市经济的态势下,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一些超市,如郑州的亚细亚。
现状:从资本来看,外资控制了中国零售业的绝大部分,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说,我国的消费终端被外国人控制了,定价权也由他们说了算。从现在最新的资料看,国家在布局零售业区域规划,在西部地区,要经过国家规划局同意,对于大的超市来说。
其实是一种限制,在东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发生一些小的转移。未来前景:外资超市的存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改变。
正如外资化妆品牌一样,也如外资合资汽车一样。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一定会改变现状,至于如何改变,可能会因为国家利益博弈而产生改变。
有一点可以确定,一定会从西部开始收回消费终端,拿回商品定价权。
我国零售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零售业态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繁荣发展态势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局面。
我国加入世界贸组织之后,国外实力强大的零售集团也加快了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步伐,给我国零售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我国零售业对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是什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已经成为我国各级 *** 、企业界和理论界研究与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论文通过六个章节对主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创新之处。
第二章,零售业演变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理论界提出的有关零售业演变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第三章,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历史考察。分别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我国零售业演变概况、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零售业的演变概况、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零售业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对我国零售业规模、结构与经营模式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章,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因素研究。从理论角度,总结和归纳了学术界对影响零售业演变因素的研究成果;从实践角度,对影响国内外零售业演变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是:“经济体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消费者购买力因素”、“商业竞争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第五章,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国外零售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变趋势理论,以及第四章提出的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四个发展趋势:一是集中化、连锁化。二是专业化、细分化。
三是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专业店将成为我国零售业三大支柱业态。四是零售业对相关产业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反之零售业发展也将对现代信息、物流等新兴行业带来互动发展。
第六章,以百货商场业态发展趋势为例的对策研究,提出了零售行业中百货商场业态核心竞争能力的组成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提出了影响我国零售业演变的六大因素。
二是提出了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零售业的四大发展趋势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以及具体内容。三是提出了针对我国百货商场应具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点具体内容以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点对策建议。
…。
试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2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三)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1.我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2.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二、从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一)信息化从我们前面对我国零售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与国际零售企业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我国零售业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们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此外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加速零售业的国际化步伐,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特色,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加强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整合起来,以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应对电子商务,还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起连通企业内外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加强对外联系。此外,建立商业信息系统(MIS)、商品供货系统(GO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及时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并根据准确商业信息对市场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预报,避免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保证商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零售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不仅需要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构成了电子商务推广的障碍。如何尽快培养、引进相关人才,是我国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二)品牌化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竞争优势。主要是零售企业要在商品质量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实现高层次化。因此,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形式下,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信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企业品牌、服务形象、环境和职工形象,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零售业在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战略观点:1.差异化。具有良好服务品牌的现代零售企业应注重创新,即创建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服务品牌关系,从而加深顾客心目中的服务品牌印象。2.提升现代零售企业声誉。为顾客开发重要并具有价值的服务。3.建立情感联系。企业应试图超越服务的逻辑和经济层面,因为顾客的核心价值往往是超越常规逻辑的。4.将服务品牌内部化。在服务品牌创建过程中,员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内部营销是实现服务品牌内部化的关键。(三)集团化由于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渠道价值的巩固和增强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零售商业绩与规模之间呈现“S”型曲线函数关系,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临界点时,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这种利润增长特征在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商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过有效验证。商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组建的企业联合体。实施零售集团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总量,消除业务重叠和较高经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迅速发挥整体优势。目前全球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由传统的单店经营转向连锁经营,竞争方式也转向集约化,从而以规模化、连锁经营方式、实施低价策略占领我国消费市场,形成绝对成本优势。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就必须通过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和自身实力,为与国际性零售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集团化经营为降低成本寻求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融合组建零售企业集团,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大批量采购,从而降低成本。加强与外商“联姻”,培植自己的产业集团。根据入世的有关条款,中国承诺:入世后,将立即允许外商拥有所注资公司49%的股份,两年后即可拥有50%的股份;中国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亦将被允许同中国企业一起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五年后允许中国私营企业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中国将给予部分外商分销权等等。凭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和企业的竞争力,无以抗衡,所以,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加强与WTO成员国知名国际商业集团“联姻”。在这方面中国零售业有着与世界零售巨头合作的经验,但以后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种形式缓冲冲击力,并充分利用该渠道使我国产业集团的产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和特许经销网络。(四)国际化即实现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集团,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已经开设了1600多家分店。该集团2004年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2,852亿美元,沃尔玛至2005年已连续5年排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日本在国外的零售企业,已经占到日本在国外开设企业总数的41%左右,国际化倾向明显。法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也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并收效显著。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障碍逐渐减少,对于国际投资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宽,这有利于利用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外资企业“跑马圈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以合资、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对众多的同行企业进行集中和战略性调整,组建一些零售业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结群而御,打造零售业的“航空母舰”,以转守为攻,积极应对。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得到满足。国际消费需求的趋同化发展也促使我国零售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状况,国际化经营投资方式一般采取合资经营。即我国的零售企业资本与当地国家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这种方式投入少,风险小,享受优惠多,而且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与国际零售业相比存在的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诸多问题,今后,要想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