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论文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论文

专著:[1] 数据质量进程实践(参编)科学出版社 待出版[2] 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2010.8第一作者:[1] The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Sentiment of Investors and the Closed-end Fund Discount (premium)[C]2010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China ,2010. 9, p.385-388[2]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ve-type Industrial Clus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novation [C],2010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Chengdu,China,2010.4 p.612-6159[3] The Model and Strategy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ject Environments[C]2009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Zhangjiajie , China,2009,7, p120-123 [4]Urban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2009 ESIAT)[5]Detecting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City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MASS2010,8[6]推进关中高新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CSSCI).2009.2.[7]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7.06.[8]“中国制造”的国际化战略研究.中国国情国力[J](CSSCI) (人大复印资料).2006,11.[9]关中纺织产业集群基于知识管理的持续竞争力培育,中国纺织经济论坛,2009.12[10] Study on the Meaning and Theor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Asian Social Science[J]. 2006.2(11).[11] Study on Validation of Kuznet’s Curve about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Reason Analysis in Shannxi Province.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 2005,3(12).[12]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CSSCI).2008.10.[13]支持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08.9.[14]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6.[15]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05.[16]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经济经纬[J](CSSCI).2006.(3).[17]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与西部开发[J].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2005.22(3).[18]生态城市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14)[19]陕西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验证及成因分析.邓楠.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0]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J],情报杂志(CSSCI),2005.5[21]绿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消费经济[J](CSSCI),2001,(4)。[22]企业横向购并的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研究[J],2000年增刊。第二、第三作者:[23]公共物品的自愿提供的博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1. (管理学部基金委指定论文)[24]ETF标的指数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设置[J],统计与决策(CSSCI),2009.5[25]基于广义随机占优的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9.3[26]基于高阶期望损失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8.11[27]虚假广告的产生及其监控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8.8[28]绿色制造战略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5.4.EI检索

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

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生存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了城市竞争力这个城市是很难在众多城市立足的是落后的,哪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为应对全球激烈竞争,世界先进城市正在进行以下努力:

一、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引导;

二、改善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

三、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转型;

四、全民终身教育,招纳世界贤才;

五、重视环境保护,追求永续发展;

六、塑造城市品牌,开展城市营销;

七、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八、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多元文化。

政府要正确处理以下10个重要而复杂的关系:

1、扩大地方自主权,并使财权与事权相对称;

2、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同时积极吸引市场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

3、积极利用世界,坚持地方特色;实施全民终身教育;

4、让居民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并分享升级的成果;

5、促进全民创新与创业,实现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共赢;

6、统筹兼顾,引导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

7、在城市和区域的关系上:促进一体化,以竞争激发雄心,用合作分享外部经济;

8、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发展几个而不是一个或多个产业及功能;

9、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

10、坚持商务环境与生活环境共建设,建设创业的乐土和生活的家园。

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与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牵头,多国学者携手研究完成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以下简称报告) 于2008年7月在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上发布。

该报告使用人均GDP、地均GDP、经济增长率、就业率、GDP规模、劳动生产率、跨国公司分布数、专利申请数、价格优势等九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测度。

通过研究发现全球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华盛顿、洛杉矶、斯德哥尔摩、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分别排在26、41、64、66位。北美、欧洲的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竞争力最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城市竞争力增长最快,经济增长前20名的城市主要为中国城市。

全球城市: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报告》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核心区一些顶级城市越来越强,与其他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世界核心区一些发达城市发展放缓甚至衰落;世界经济核心区的相对边缘地区一些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世界经济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进一步衰退;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

这表明: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全球城市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每一个城市区域,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城市区域只要也只有顺应规律,积极进取,才能避免退步,不断成功。

对全球500个城市的详细比较研究还发现:全球城市竞争的“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经济规模最大10个城市占500个城市GDP总量的27%;全球城市收入水平空间分布崎岖不平,欧美高、非洲低,沿海高、内陆低。

据了解,全球经济决策的中心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跨国公司分布指数前十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巴黎、东京、新加坡、北京、上海、莫斯科、悉尼。发达国家城市高度垄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个别城市异军突起。国际认可的专利申请数前十名分别是东京、大阪、巴黎、伦敦、纽约、首尔、斯图加特、圣迭戈、圣何塞、斯德哥尔摩。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的专利申请数排名也较为靠前,分列第33、47、56位。

与此同时,报告使用103项指标对全球150个城市的竞争力的企业本体、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硬件商务环境、软件商务环境、生活环境和全球联系等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发现:企业本体竞争力西雅图排名第一,东京、纽约、伦敦位列产业结构竞争力前三甲,北京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排名16,而在硬件环境竞争力和软件环境竞争力方面,除了中国香港以外,没有看到其他中国大陆城市的名字,上海也仅在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中位列14。

报告指出,企业本体:企业管理最重要;产业体系:产业集群最关键;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最基础;硬件环境:科技创新最根本;软件环境:战略导向最显著;生活环境:环境质量最优先;全球联系:企业联系最直接。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研究

2007年是中国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之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新经验、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

《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分计量研究、案例研究、主题研究以及中国30年城市发展回顾等四部分展示其研究发现。

此报告对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并发现:综合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

从总体来看,规模大、人口多、行政级别高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明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中小城市增长竞争力领先。从地域分组来看,进入前50名城市的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东南、中部、环渤海、东北、西南及西北。从阶段分组来看,在增长指标上,工业化中期的城市表现突出,这些城市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速度较快。

另据统计,公共部门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威海、澳门、青岛、南通、宁波、杭州;生活环境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澳门、厦门、杭州、哈尔滨;商务环境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深圳、东莞、天津、澳门、珠海、威海、宁波、广州;创新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澳门、深圳、佛山、青岛、杭州、厦门;社会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香港、沈阳、上海、珠海、威海、中山、澳门、厦门、大连。

报告对近年来一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做法进行经验提炼,遴选出10个年度最佳案例城市:东莞:镇区制造带动,城乡一体发展;上海:比肩国际城市,担当区域龙头;柳州:坚守工业本位,革新确保转型;青岛:博采众山之石,开拓绩效管理;扬州:宜居与宜业共赢,生态同人文永续;呼和浩特:立足比较优势,带动整体发展;义乌:弘扬重商精神,培育多元文化;日照:市场运作提高效率,货币直补保证公平;合肥:坚持市场导向,引领科技创新;驻马店:聚焦“三项建设”,统筹“平安崛起”。

经综合研究,该报告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将呈现加速化、集约式、 梯度化、 层级化、个性化、 网络化、 全球化、 非均衡、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城市成功之道

《报告》根据创新性、可持续性、可借鉴性的原则选取全球10个最成功的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它们是:伦敦、首尔、新加坡、多伦多、维也纳、赫尔辛基、凤凰城、迪拜、深圳以及扬州。

扬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京霞表示,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报告》发现:为应对全球激烈竞争,世界先进城市正在进行以下努力: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引导;、改善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转型;全民终身教育,招纳世界贤才;重视环境保护,追求永续发展;塑造城市品牌,开展城市营销;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多元文化。

《报告》还呼吁:各国政府要正确处理以下10个重要而复杂的关系:扩大地方自主权,并使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同时积极吸引市场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积极利用世界,坚持地方特色;实施全民终身教育;让居民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并分享升级的成果;促进全民创新与创业,实现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共赢;统筹兼顾,引导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在城市和区域的关系上:促进一体化,以竞争激发雄心,用合作分享外部经济;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发展几个而不是一个或多个产业及功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商务环境与生活环境共建设,建设创业的乐土和生活的家园。

关于蒂布特模型下城市偏好的策略选择论文

1956年,查尔斯·蒂布特发表了《一个关于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蒂布特模型”,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城市公共财政理论的经典。[1]然而,此后的时间里人们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蒂布特模型的争议。在此,我们无意致力于评价蒂布特观点的正确性,本文的目的是想借助于蒂布特的地方财政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探讨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是否会影响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在城市之间进行“财政性迁移”①,显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竞争的本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蒂布特模型及其现实性

长期以来,在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居民如何显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关于这个问题,马斯格雷夫(Musgrave,1939)和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一致认为,在公共产品的支出水平上不存在“市场解”。但是,蒂布特却认为,人们可以将地方公共服务的供应看成类似于私人产品的竞争市场,社区间的竞争将使得各种不同的公共产品束被提供出来,居民们将通过迁移(用脚投票)显示出他们对这些公共产品的偏好。这就是所谓的“蒂布特模型”。

蒂布特模型描述了一个这样的过程:人口可以流动,存在足够多的潜在或现实社区,这些社区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束,居民能够通过无成本的迁移选择提供最好的公共产品和税收组合的社区,并且通过这一过程显示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社区要么提供居民们需要的产品,要么居民们将迁到其他提供更符合他们偏好的公共产品或者能够有效率地提供这些公共产品的社区。社区间的竞争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可见,对于地方公共产品而言,决定有效率水平的机制是居民通过向提供他们偏好的公共服务/税收组合的社区迁移来进行“用脚投票”。[2]

当然,蒂布特模型是通过严格的前提假设得出的,例如不存在迁移成本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有鉴于此,一些研究表明,该模型并没有很好地接近现实。但是,蒂布特“用脚投票”的观点是成立的,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各城市为争夺资本和人才的竞争,就可以体会到蒂布特模型的解释力。为了谋求发展,我国各城市之间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政策优惠、完善基础设施和地方投资环境,给资本和人才的流向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也许就是蒂布特模型所提示的现实意义之一: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决定了移民的流向,同样,也决定了企业资本的流向和空间区位选择。而人才和资本显示出来的这种“城市偏好”,印证了蒂布特模型中“用脚投票”的观点。

二、城市偏好显示:迁移下的公共选择

这里,我们将在城市之间迁移的移民和企业资本一概称之为“资本持有人”。假如在异质的城市之间,每个城市为了吸引资本持有人都能单方面地为创造出一个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福利水平,例如,一个城市确定一套财政方案,即税率和政府服务的水平,如果该方案对资本持有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他们将通过迁往其他城市来做出反应。这种迁移的结果,显示了资本持有人的明确的城市偏好。

资本持有人通过空间选择反映出的城市偏好的显示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探讨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倾向,我们必须考察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一般说来,资本持有人具有能够依据自己的偏好系统和效用函数将资源配置于特定区域的能力,同时,他们作为“经济人”也都有把某些资源转换成个人报偿的欲望。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之下,对于资本持有人来说,总是按照自己的偏好系统来权衡利弊得失,选择能达到其最大化效用的城市来居住或投资。

为了让分析简化,假设存在着效用水平不同的两个城市A、B,两个城市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不同,一般地,效用高的A城市有着更高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B城市次之。A城市进入门槛较高,B城市低一些。在蒂布特均衡中,资本持有人会因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同,选择满足他们偏好的城市。下图显示了资本持有人在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同的A、B两个城市的选择过程。图1 不同偏好下的空间选择

图中纵轴表示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横轴表示B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曲线表示这两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A城市偏好型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表示偏好于B城市的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曲线,上的A、B两点则分别表示这两个资本持有人的效用最大化的服务/税收组合。换言之,如果资本持有人的这一空间选择过程是蒂布特式分类所导致的,那么,相应的均衡是有效率的。

这样,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或利益函数可写为:

U=U(,,t)

上式中的U代表效用函数,和分别为A、B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t为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无疑地,资本持有人的城市偏好及其效用函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假设居住在B城市中的资本持有人迁移到A城市中,他的迁移决策在进行蒂布特式调整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城市偏好。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在A城市之间迁移的资本持有人的效用函数写成:

=(),d/d<0

这个公式表明,资本持有人的迁移下的公共选择达到了帕累托改进的目标。但是,对于B城市来说却是不利的。它的居民的效用函数是:

=(),d/d>0

大于零的资源配置偏离了帕累托最优标准。这是因为资本持有人在城市之间迁移时,通常会在收益和成本方面都产生财政上的外部性。迁移会给那些留在原来共享团体中的人带来外部不经济,给迁入的那个城市里的人带来外部经济。

为了吸引资本持有人,每个城市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改善它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因此,地方公共选择的`蒂布特模型意味着城市竞争可以使地方政府变成最有效率的治理层次。通过在地方层次上提供公共服务,如公共教育、治安和消防,而且通过税收来为这些服务筹集资金,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对“财政性迁移”的决定性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产出(和税收)是影响一个城市对潜在资本持有人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他们的迁移决策。那么,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吗?公共产品供给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资本持有人城市间的“财政性迁移”?根据蒂布特模型,我们能想象出一个效用最大化的资本持有人,他对来自于地方公共服务的收益和税收负担的成本进行权衡,选择收益减去成本之后的剩余最大的地方来居住或投资。在城市偏好显示时,如果资本持有人的确将公共服务方案考虑在内,我们可以认为,在其他方面相同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公共产品组合越吸引人,它的城市引力越大,从而希望消费高水平公共产出的资本持有人将会发生“财政性迁移”。

这是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不过,它的结论需要大量的经验研究来证明。华莱士·奥茨(Wallace Oates,1969)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税和公共服务上的差别反映在住房价值中:在学校较好和税率较低的社区中,住房价值更高。这表明,在选择地方居住时,潜在居民确实会对地方公共产品进行衡量。

在城市之间,这个结论仍然成立。考虑一下各城市为吸引高级技能型劳动力而付出的努力。目前,我国城市高级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情况相当严重。比如,在近1.4亿城镇企业现有职工中,高级技工的比例极低,只占约5%[3]。高技能型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城市间人力资本的激烈竞争,从而引起高级技能型劳动力在城市间的迁移。高级技能型劳动力城市间迁移更看重的是城市舒适②的改善。城市舒适,是对预期收益的进一步界定。城市舒适的收益包括的范围很广泛,诸如城市文化底蕴、制度环境、国际色彩、市民素质等都在

其中。其实,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归为城市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城市之间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条件的差别,是引起高级技能型劳动力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个城市来生活和工作以改变舒适状况。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城市舒适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被资本化为工资收益的。

然而,城市之间迁移是有成本的,这使得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于财政性迁移的作用受到了约束。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城市之间的财政性迁移存在着“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资本持有人往往被锁定在原来城市中,虽然其他城市创造了更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条件,但现实很难自发实现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财政性迁移。事实上,完全依靠市场自身力量难以打破这种“锁定”状态。原因有三:一是城市迁移的“转换成本”过大。资本持有人在某城市的连续投入和多年累积开支使转向另一个城市时要承受巨大的转移成本。二是即使迁移到新的城市对社会和资本持有人都有好处,但由于缺乏迁移行动的协调机制,无法实现正常的迁移。三是作为资本持有人的拥有城市将不遗余力地阻止其他城市“挖墙脚”,因为那意味着其竞争优势的丧失。如果存在“锁定”状态的话,有效打破城市对资本持有人进行财政性迁移的“锁定”的基本路径,就是促进市场制度的创新,降低资本持有人的转换成本。

尽管转换成本成了资本持有人进行财政性迁移的成本负担,但是,这并不妨碍资本持有人在迁移时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情况进行权衡的基本结论的正确性。相反,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信息和激励,让他们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和税收水平,以降低资本持有人迁移的机会成本。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到蒂布特模型在城市层次上的扩展含义: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组公共服务的菜单,潜在资本持有人在相互竞争的城市之间选择出他们所偏好的城市,这一过程将显示出资本持有人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显然,我们的分析与蒂布特模型提出的重要假说是完全一致的。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直接影响资本持有人在城市之间进行“财政性迁移”,尽管我们是借助了蒂布特模型推导出这一结论的,但我们发现,在存在着迁移的锁定效应或转换成本时,这一结果也成立。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分析拓展了蒂布特模型所涉及的范围。同时,这些结论也支持了那些试图提高城市舒适收益、改善软环境来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政策主张。

注释:

①财政性迁移,是詹姆斯.布坎南对蒂布特模型进行评价时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那些社区间迁移的人是由于财政因素引起的,他们能够给迁入社区带来税收上的增加。

②舒适是对任何消费的现实的描述,但我们对于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政策与舒适供给以及家庭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高素质劳动力城市间的迁移动机提供了参考。

城市竞争力视角下的地方住房保障体系研究这方面的我比较熟悉

城市竞争力变化论文模板

杨保军:我国城市化概述杨保军:大家好,今天借这个机会,利用一点时间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中国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什么是城市化?这个问题跟在座各位有关,因为我们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要提供住房给大家住的,并且主要是给城里人住,在农村还不存在房地产市场。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不同的学科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的,比如社会学更关注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口学家关注的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地理学关注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过程。综合起来看,城市化应该体现四个方面特征:第一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第二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第三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第四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扩散。说到这,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事实上我们房地产商提供的产品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产品。 城市化用什么来度量它?就是城市化水平,它的计算就是城市人口除以总人口,城市化在推进过程当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这个阶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期阶段是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这是一个加速的阶段,我们中国目前就处在这样一个加速的阶段;后期阶段就基本上稳定了,城市化水平在70%至90%。 回顾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历程,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基本上就是抑制,当时我国走的是一条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建国以后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政府努力推动工业化,但是我们的工业化不是和城市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业虽然发展了,但是城市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到1980年代,学界在积极探讨、推动,而政府持一种观望的态度,当时的红头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城市化这样的术语;1990年代,转变为推进和积极的支持。目前我们国内的基本状况是,从1978年以来到现在,城市化水平从17.9%提高到2001年的36.1%,到去年是39%。当然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大家通常说到的问题有: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城市体系的宏观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城镇密集地区各类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结构趋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不足,现有城镇的要素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城镇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小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 城市化进展快慢跟动力机制有关。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主要是政治因素为主导,政治因素没有办法提供连续的、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家超经济强制因素的减少以及市场因素的增加,导致城市化快速发展,其动力因素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农村工业化,一个是比较利益驱动,一个是农村剩余贡献,一个是制度变迁促进。 二、城市化道路 针对国家城市化道路,学术界曾经有过许多争论,归纳起来有主张走小城镇的道路,这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第二种是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因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毛病,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不足,这属于折衷的思路;还有一种就是主张搞大城市,这主要是从聚集经济角度出发;还有就是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此外,还有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等观点,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若干理由。从模式上有提出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提出来要把区域经济与城市化融合,有提出来要根据地域的特征来确定自己的不同模式,也有提出来要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因为大中小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尽管有很多争论,但是最终国家制定的政策在16大报告当中表述得十分清楚,16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们选择的道路一定是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的国情是什么?就是农村人口规模大,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贫乏,地区差别大。在这种国情下,照搬国外的模式显然行不通。这个政策有几个含义,第一就是要适度城市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第二就是大城市是作为骨干的,中小城市是作为主体的,小城镇是作为基础的。在推进方式上,则强调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有机结合,要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 经过论证,我们认为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总的来看,适当加大大城市的发展,增加大城市的数量,是完全可行的。中小城市数量已经很多了,但是平均的规模不大,应该控制数量、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中西部城市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大中小这三者之间脱节,另外城和乡之间也脱节,所以它应该关注中等城市的发展,通过完善大和小之间的过渡环节,来健全城镇体系。 有几个关于城市化方面的误区需要在认识上加以澄清。第一个误区就是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城市发展必然就会引发“城市病”。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认识的加深,如果规划得当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止或者缓解城市病的;第二就是认为必须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第三就是均衡论,认为城市化结果应当均衡分布。事实上均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城市化更应该考虑地理基础、发展阶段和生态条件的差异性。 三、世界城市化特征与趋势。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城市化的主动力;第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还是欧美发达国家;第三,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增长明显,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第四,出现了多个大都市连绵带,也出现一些全球性的城市。 发达国家的城市在这个阶段又有哪些特征呢?第一,城市经济已实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它的办公、写字楼的需求会显著增加;第二,第三产业当中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就是传统服务业下降,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上升;第三,城市人口增长不再是自然增长,而主要是来自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国际移民;第四,世界资源向发达国家的城市集中,纽约、伦敦、东京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我们看看这张图,这是全球夜间景象,越亮的地方说明城市经济越发达。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出现了六个大都市连绵带,这也是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区域。记得潘石屹曾经说过一段话,多年前他在北京选择地块开发楼盘,很久拿不定主意,开着车满北京选地。晚上也开车转,突然发现东边晚上灯光最亮,就决定在那里盖楼,这就是后来的现代城。这种决策是有一定道理的。世界城市越来越重要,根据学者研究认为目前有6个:东京、洛杉矶、伦敦、巴黎、芝加哥。 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具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仍是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二,一批全球性城市将可能出现,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中心;第三,知识和技术资源的意义更为关键;第四,一些传统的发展因素的状况和变化,仍然继续影响着城市形态的演变,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新经济因素左右一个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一些要素还在发挥作用;第五就是政府的财政能力较低,这将继续制约着城市解决其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们看一下国外两种城市化演进模式,一种是欧美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城市化。它的城市化与市场化、工业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从城市的规模结构看,各国因资源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如英国、美国、日本以大城市为主,而德国、荷兰、奥地利以中小城市为主。在其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突出,值得我们吸取教训。还有一种就是墨印模式,属于政治主导型城市化。由于实行赶超战略,在政府主导下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城市化推进速度过快,城市发展缺乏经济基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以市场为主导,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四、我国城市化轨迹与特征 我国城市化轨迹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是起步期,比较正常,平缓上升;1958年至1965年是动荡期,大起大落; 1966年至1978年基本上是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是恢复发展期;1985年至1992年是平稳发展期;1993年以后是加速发展期。 动力机制的演变也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改革开放前农业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城市化的最基本因素;其次,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一个与国际经验相偏离、后来又慢慢接近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滞后和第三产业低水平互为因果;第四,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非常大;第五,改革开放以前,市场机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长期受到抑制。 我国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已经进入加速阶段;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从省一级来看,城市化水平在50%至70%的有广东、辽宁、黑龙江,40%至50%的有吉林、内蒙、江苏、浙江、福建、湖北,30至40%的有山东、陕西、山西、宁夏、重庆、青海、新疆、海南,30%以下的有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西藏(这是前两年的数据,现在都有所提高)。第三,各类城镇均得到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第四,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珠三角就有1741万外来务工人员;第五,小城镇发展迅速,积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第六,国家、民间、外资共同推动,呈现出动力主体多元化特征。第七,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显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逐步形成并扩大,形成区域联动之势。 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是:制约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重视数量、规模,轻视质量和内涵;包括一些形象工程、盲目扩大行政区等不恰当的行为;小城镇有贪多、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倾向;城市发展缺乏区域整体协调,横向联系比较薄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比较低;准城市人口数量大,市民化任务十分艰巨。 五、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互为前提,相伴相随,共同构成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城市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动力。工业化要有效促进城市化,应该有四个条件:第一就是工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第二是产业结构要递次升级,就是由轻到重、再到第三产业;第三是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第四是大众的广泛参与。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二者之间就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回忆一下我们国家从解放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走的是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如山、散、洞,结果,工业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化依然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后到1990年代中期,我们实际上做的是产业结构补足性的调整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实现初步结合;1990年代中期以来又重新进入了新一轮重工业化过程中,正如我们看到的,许多钢铁、炼油项目都在上马。 加快城市化还需要我们的制度创新。比如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口流动制度,这个制度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始推动;第二是统筹城乡基础教育,落实9年义务教育;第三是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第四是建立适应于创新社会的政府职能框架;第五是关注城市贫困,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积累。 六、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或者呈同步增长趋势。看看这张国内的夜间景象图就会发现,越亮的地方就是越发达的地区,大面积的亮块就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育程度较高。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环境、历史文化、发展基础和阶段等的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大区域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这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将比单个的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一带这种区域经济的优势比较明显,而西部地区往往是以点带面的形式,所以若在西部投资,一般来说就是选择中心城市的多,而它下面的中小城市市场需求和经济实力就明显要弱得多。 以制造也为例,我国有16个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其中长三角占7个,珠三角占3个,东北占1个,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榜上无名。 第七,城市化发展预测。 国家制定“十五”计划时,有关部门曾做过研究,预测到2015年左右,我们国家设市城市将达到800个,建设镇数量则略有减少,转移2.5亿农村人口,百万人口城市的集中度提高。规模结构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超大城市从11个增加到20个,特大城市由23个增加到35个,大城市由44个增加到60个,中小城市由588个增加到650个;城市群也将出现较大的发展,其中珠三角、长三角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就是京津塘、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厦漳泉,长株潭,河南中部、四川盆地、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从城市化质量方面说,将出现社会稳定、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表明,1978年至2002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增加值线性相关系数为93.7%,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系数为98%,因此选择后者来建构预测模型。根据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相关模型预测,到2010年城市化率为53%(误差为正负1.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52至1.92个百分点;2020年城市化率为64%(误差为正负1.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27至0.9个百分点。这里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国际经验,在城市化加速期,日本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韩国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八、城市化战略的政策着力点 适度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力:第一,建立健全面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公民的迁移和择业自由,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的有序流动。比如说珠三角有近两千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想留下来,但是由于制度障碍,难以本地化,所以只能回到农村。如果政策障碍得以消除,他们能合法地转变成市民,则会促进城市化进程,也会带动市场需求。第三,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排除农民变市民的障碍;第四,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第五,引导产业、就业结构重组;第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第七,加紧编制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引导要素合理有序流动;第八,多元化筹资,探索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机制。网上还有很多,很容易搜到的,呵呵。

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河北省)报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8》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研究员领衔,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详细评价了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方方面面。本年度总体报告聚焦从城市看中国,迈向“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市化中国,有新理论与新假设、新动力与新红利、新格局和新趋势、新对策与新建议。本报告的年度主题是“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回顾、梳理和比较了中国过去20里发生的四次外部冲击对楼市和城市影响,发现中国的城市和楼市承受住了四次外部冲击,并且在经受外部冲击以后变得越来越强健。本年度报告首次实现中国城市竞争力和全球城市竞争力全方面的接轨。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一)河北竞争力表现及其变化河北省,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依太行,北枕燕山,以石家庄为省会,下辖11个地级市。2019年河北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河北GDP总量35104.5亿元,比上年增加6.8%,三产结构由10.3:39.7:50.0调整为10.0:38.7:51.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7988.8亿元,增长9.4%,全省人均GDP生产总值为46348元,比上年增长6.2%;全省年末常住人口7591.97万人,常住人口增加35.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74.4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62%。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2万人,比上年增加2.6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保持在较低水平。表12019年河北省省情信息资料来源: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1经济竞争力的全省地位及其变化图1河北省整体经济竞争力5年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经济增量和经济密度双下行,河北城市竞争力整体滑坡。2020年度河北省11市整体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85,在全国除西藏外的33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20,相比较2015年度的省级排名下降5位。下辖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整体下降,对比5年前,降幅平均达到18.73名,其中经济增量平均下滑12.27名,经济密度平均下滑10.09名。1.2经济竞争力的省内格局及其变化:图2河北省各市过去5年经济竞争力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廊坊、唐山、石家庄位居三强,省内三梯队格局显现。河北经济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廊坊、唐山、石家庄,廊坊市首次位居省内第一。除廊坊、衡水相对排名进步外,其他各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省内城市呈现3个梯队的分布。第一梯队为廊坊、唐山和石家庄,均位列中国百强;第二梯队包含秦皇岛、沧州、衡水、邯郸、保定、邢台,位居全国第101-200名;第三梯队是张家口和承德,排名在200名之外。表2河北省城市经济竞争力显示性指标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二)经济竞争力解释表3河北省城市经济竞争力解释性指标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硬”环境建设可圈可点,“软”环境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伴随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河北省在营商硬环境和当地生产要素建设方面持续投入,营商硬环境和当地要素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服务能力的限制,缺少高端产业和国际人才,全球联系方面表现平平。同时,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于生活环境和在“软性”设施方面的关注不足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在营商软环境和生活环境方面的表现不如人意。图3省内代表性城市经济竞争力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廊坊市近水楼台抓机遇,石家庄均衡发展促平衡:我们发现,今年廊坊市经济竞争力首次位居全省第1,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近水楼台的享受了北京的带动效应,在营商硬环境建设上向首都看齐,并在营商软环境和全球联系方面进步较快。省会石家庄则依然稳健,虽然排名相对下滑,但是5个指标均位列全省前三,发展比较均衡,在当地要素、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全球联系方面依然领先。排名靠后的承德作为旅游城市,在营商软硬环境方便有待提升;而张家口市在当地要素和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有待加强。(三)可持续竞争力表现及其变化图4河北省整体5年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人才缺乏,聚集不足,掣肘河北可持续竞争力发展。2020年度河北省11市整体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61,在全国除西藏外的33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16,相比较2015年度的省级排名下降3位,处于全国中游。下辖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整体下降,对比5年前,降幅平均达10.27名,其中人才增量平均下滑4.55名,人才密度平均下滑18.09名。人才外流一直是河北发展的一大掣肘,以本地本科以上毕业生流向计算,只有不到半数的毕业生会留在河北省内,这固然是地理、经济、社会等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但客观上造成了人才缺乏和聚集不足的问题,限制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图5河北省各市过去5年可持续竞争力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省内城市表现分化,三梯度格局依然明显。河北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唐山、石家庄和廊坊,廊坊首次跻身可持续竞争力省内前三,全国百强。除廊坊外,沧州与承德相对排名进步,唐山和石家庄基本稳定,其他城市均有一定下滑,城市表现分化。在经济竞争力部分我们提出的三梯队分布,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依然得到了支持。所不同的是,第二梯队的沧州和邯郸亦跻身百强,而第三梯队的承德则进入了前200。表4河北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显示性指标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四)可持续竞争力解释表5河北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解释性指标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河北蓄势待发:河北的可持续竞争力的排名得分均处于全国中等。在5个可持续竞争力分项指标中,由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还不显著,经济活力方面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社会包容、科技创新以及全球联系方面略高于全国平均,环境韧性则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河北在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促增长方面继续推进,相信会有更好的表现。图6省内代表性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对比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唐山位居第一但经济活力有所欠缺,石家庄三项领跑但环境韧性存在短板:唐山位居省内第一,在环境韧性、社会包容、科技创新以及全球联系方面均位列省内前三,全国百强,但经济活力方面有所欠缺,排名全国145。省会石家庄,在社会包容、科技创新和全球联系方面均引领全省,但环境韧性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廊坊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位居省内第一,全球联系方面也在迅速提高。保定,在社会包容和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但其他三方面相对较弱。(五)中心城市石家庄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8名,在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30,处在沈阳与兰州之间。石家庄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有效提高经济集聚方面仍有进步空间,数据上,对比近年进步较快的廊坊市,石家庄在经济增量和经济密度方面均相对落后。表6石家庄经济竞争力分项指标在35个大中城市的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从二级分项指标来看,石家庄在35个大中城市中,仅有营商硬环境位居前50%,其他四个方面都相对落后,特别是营商软环境排名29,与硬环境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说明石家庄在做好公共服务,维护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方面亟待加强。可持续竞争力方面,石家庄在全国排名55,位居省内第二,与第一名唐山相差4名,在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27,处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石家庄在创造高收入就业岗位,以及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有待加强。表7石家庄可持续竞争力分项指标在35个大中城市的排名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从二级分项指标来看,石家庄在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不占优势,其中经济活力方面比较薄弱,被其他城市所超越;在社会包容和全球联系方面均处于第26名,有待加强;在社会韧性和科技创新方面也比较靠后。整体而言,石家庄的可持续竞争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区域竞争背后是产业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产业问题和人才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整个河北省的核心问题。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东风,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需进一步推进人口和产业聚集,进而引领全省发展。相关文章东湖新城路网交通再发力,多条道路用地批复邯郸市泰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获通过2022年邯郸城建/交通/教育等建设计划来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最新!邯郸一区发布疫情防控通告热门评论尚未有任何人评论,立即评论抢沙发! 优质评论将会被优先显示!

找导师指导啊

无论城市大小,只要你生活在她的怀抱,就会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亲切的爱恋,会理解和原谅她的不足,会欣慰享受她的发展变化。做为城市市民,我们不会太在意政府官员们为了面子和政绩做的这样和那样的蓝图规划,也不会太多关心每年要搞的这样那样的创建活动,但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却会给我们身边带来很多可喜的变化,一会不知不觉的感到城市变的越来越美了,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虽然发展速度不能算快,但与自身相比小城菏泽的确也在发生着变化。宽广整洁的城市道路,配上了四季常青的绿化,更把特色牡丹搬进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精致。一带一环的赵王河、护城河建成了亲水风景带,给人们的假日休闲增添了更好的去处。老城的开发与改造,一座座现代化建筑逐步代替了低矮陈旧的小楼,步行街大型超市成了人们购物消费的天堂。城市广场街头绿地,给人们健身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街舞、健身操、大秧歌、太极拳代替了原来的扑克和麻将。更有新建的大剧院、体育馆独特的外观凸现现代气息,使这里更有了城市的模样。总之,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市更绿了,花儿更鲜了,平原森林城市正在走进她历史上最美的时代。让我们珍惜吧,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变化,让我们努力吧,让她的明天更美好!

东北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论文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请+Q 三三零四四九二五七 毕业论文/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有相应得理论基础 材料分析 国内外现状对比 问题提出 解决对策 !原!创! 包通过!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效应论文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各地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万亿元、12.7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存款平稳增长,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因而,在贯彻落实“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背景形势,本文收集了中国1997~2013年衡量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值。并基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的估计,具体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强化区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的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理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熊彼特(1912)从银行和信用的角度说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的创新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创造,并且指出运行良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的企业家,为其提供信贷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帕特里克(1966)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种模式,即“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模式较为普遍,而到了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需求跟随型”模式。麦金农和肖(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应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基于内生凸性增长模型(AK模型)研究稳定状态下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社会的储蓄率、资本的配置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等途径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King和Levine(1993)选取金融中介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私营企业获取的信贷规模三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对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

2.国内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关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张企元(2006)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中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在分析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赖于结构性的金融调控。胥嘉国(2006)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工具变量法(IV)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杨圣奎(201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90~2008年间区域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证实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赵本福等人(2013)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98~2010年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从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运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78~1991年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迅速上升,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表现出类似于经济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说”的特征,并指出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李敬、冉光和、孙晓铎(2008)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我国1978~2004年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度量,并运用R/S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源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一直位于高位状态,并且从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总体上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田菁(2011)从部门和整体这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虽然稳定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显著表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的发展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导致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一)区域金融规模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的递增、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途径得以实现。一般而言,金融规模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金融规模的支持。表1给出了我国2005~2013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的GDP与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由此简要地说明区域金融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①从纵向来看,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相应的GDP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区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区域金融资产的增长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②从横向来看,2005~2013年间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即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但从理论上看,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区域金融效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发展水平,因而金融效率的高低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Pagano(1993)内生凸性增长模型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到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之一,认为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了金融市场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是将吸收的存款有效转化为贷款,进而投资于能产生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区域金融效率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区域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说明区域金融结构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因而,区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可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资金就相对越多,这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样,区域间不同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起到不一样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区域金融支撑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过程中,通过参考闵姣(2013)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张亮(2013)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等多篇学术文章的基础上,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J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而在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上,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方面指标:①区域金融规模指标,本文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来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它指某一时点上一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的经济活动总量之比。对于欠发达省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并不发达,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FIR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L)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之和与区域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公式:FIR=(L+D)/地区GDP。②区域金融效率指标(LD),即将金融机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公式:LD=L/D。③区域金融结构指标(RL),本文选用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值衡量,公式:RL=R/L,其中R表示中长期贷款。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1997~2013年17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各地区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在实证检验前,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而,首先对各指标取自然对数,分别命名为:LNRJGDP、LNFIR、LNLD、LNRL。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检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反映了时间和截面空间的二维信息,因此,与时间序列数据相同,面板数据也可能存在单位根。为避免伪回归,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需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主要采取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由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指标序列均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即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规模指标LNFIR、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LNFIR为一阶单整,而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2.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

通过上述的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的LNRJGDP、LNFIR、LNLD、LNRL均为平稳序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除LNFIR为一阶单整外,其余变量也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表3的Pedroni检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东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ADF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LNRJGDP、LNFIR、LNLD、LNRL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②中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v、Panelrho以及Grouprho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③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v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西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④东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rho、Grouprho以及GroupPP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各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更具有效性。

3.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建立三种模型,即混合横截面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依据Hausman检验统计量和伴随概率判断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并进一步依据F统计量检验建立混合模型还是固体效应模型。

4.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

为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市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而从LNFIR、LNLD、LNRL的回归系数可知,1997~2013年间,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金融效率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并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可以发现金融规模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西部地区LNLD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但从LNLD和LNRL的回归系数看出,金融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东北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金融规模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却表现为抑制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区域金融各要素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得出三个基本结论:①区域金融规模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对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②区域金融效率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作用;③区域金融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对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的贡献。以上结论显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并且金融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不同。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推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实现金融政策的区域化。目前,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与区域金融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区域金融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因而,应针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实施差别的金融政策,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二,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创新,提高区域金融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效率。首先,政府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金融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其次,金融部门应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最后,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第三,深化金融改革,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金融体系不完善和金融机制的不健全。因而,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金融改革,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实现区域金融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于城市竞争力论文范文资料

今年是2010年,也是“世博年”,这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年份在我们大家的翘首已待之中悄声而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城市的未来与我们的未来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共同创建一个卫生、和谐的生存环境,构建一座美丽、环保的花园式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城市的未来是我的责任。那么,在这个“世博年”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到了5月1日,必定会有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来上海参观世博盛会。当我遇上他们后,一定要热情地尽自己的所能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然而,这么做首先要掌握的,便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我的2010年,将会是充满了英语学习氛围的一年。我们要让外国人看看,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上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怎样的城市! 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是绿色的,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绿色,是文明的象征;绿色,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与美丽。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更加美好,为城市添一份活力,让世博成为我们内心永恒的记忆。 在世博的号角下,人民踏着精神文明的春风,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清晨,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人群;傍晚,万家灯火美不胜收,一派祥和安宁!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可是,各位朋友们,当我们尽情地享受城市带给我们的方便和繁荣的时候;当我们踏着经济腾飞的步伐;当我们感受翻天覆地地变化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也在承受着城市的污染和喧嚣;可曾看到过不和谐的音符飘荡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可曾意识到,我们也有维护城市文明卫生的义务和责任。城市是我家,创卫靠大家!那么,在洁净的街道上,突然飘来一片纸屑、一个塑料袋,您会主动把它拣起来吗?当漫步在公园、广场,会自觉地把吃剩下的果皮扔进垃圾箱吗?当您在为孩子讲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时候,是否自己也在躬身力行? 我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爱我那美丽的家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让我们用爱心去关注我们周围的变化,用我们的行动去肩负创卫的重任。那时,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更美丽!世博的明天会更辉煌!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更加美好,为城市增添一份活力,让世博成为我们内心中永恒的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长春和吉林未来的发展的论文。。关于长吉两市未来发展规模预测与加强两市一体化同城化建设的研究王劲松 纪明辉 徐 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吉林省城市发展研究所, 吉林长春 130033)长春、吉林两市分别是我省规模排名第1、第2 的城市。长吉两市, 可谓“比邻而居, 双雄并峙”。从历史渊源角度看, 长吉两市分别是我省目前和原先的省会; 从地理角度看, 两市山水相连, 唇齿相依。以长吉两市为核心的吉林省中部城市群, 是我省现有中部、西部、东北、东南四大城市群之首。长吉两市又是我省“长吉图开放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研究长、吉两市的规模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对全省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对我国及我省城市化道路选择、城市规模、城市群一体化与城市同城化的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城市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形成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 以城促乡,城乡统筹, 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研究证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 也面临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提升中心城市影响力, 加快城市群融合、城市圈形成的任务。当前在国内一些较发达地区, 出现了城市一体化、同城化的趋势。所谓同城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临近城市在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方面, 逐步实行一致无差别的政策; 同城化可以理解为是城市一体化的更高级层次。比较著名的城市一体化, 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深港一体化; 在一些地区, 则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思想的解放, 进一步出现了同城化的趋势, 如广州佛山、长沙湘潭株洲、沈阳抚顺同城化。当前在对我省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中, 存在两方面的认识: (1) 简单地从城市化率单项统计指标看, 我省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城市规模不断发展, 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城镇体系格局;(2) 我省城市化水平存在“虚高”的成分,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城市竞争力不高, 城市生活质量不高。本文的基本立场是, 必须承认, 在加快城市化、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 作为中部地区的我省与发达地区的省份相比较, 存在不小的现实差距, 尚有不少可为空间。在我省城市体系发展研究中, 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长春城市在全省城市所占的比例是否过大,还是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在城市发展道路上,应该优先发展大城市, 还是优先发展小城镇? 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为了回答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在我省城市体系研究中, 对长春、吉林两市未来发展规模、最佳规模的预测分析以及对它们各自发展模式、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 对长春、吉林两市规模发展的分析预测与加快一体化、同城化的研究 本文从人口与土地、经济、贸易物流、教育、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对长春、吉林两市城市规模发展进行分析预测。本文的研究和预测说明, 长春城市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 仍然处于规模经济的阶段, 尚未达到规模不经济的阶段。在将来20 年的时间里, 长春、吉林两市的发展在城市规模上, 将完全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做大做强长春, 对全省经济的总量增长和总体布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提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将起促进作用。以长春为核心的长春都市经济圈,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211 从当前形势看, 长春、吉林两市都有扩大规模的要求 比如, 长春提出了5 年内, 在经济上“再造一个长春”的目标。在东北的城市体系中, 长春在东北4 个副省级城市中, 市区人口、经济规模最小; 房地产的价格, 也相对较低。因此, 在更大的范围看, 长春有进一步扩大规模, 提升其在东北乃至全国城市地位、影响的需要。同时, 本文的研究表明, 从近期的发展看, 长春和吉林之间的城市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将出现明显差异。虽然, 吉林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 但是吉林市与长春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与长春相比, 吉林市资源枯竭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负担较重, 基础设施投资欠账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吉林市的发展也面临省内其他城市的追赶压力,吉林有融入长春都市圈的要求。212 城市的增长, 有内涵的增长, 也有外延的增长相邻城市之间的交互、融合, 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 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 早在吉林省“十五”规划中, 就提出长吉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从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看,“长吉一体化”很有必要, 符合“1 + 1 > 2”的规律, 符合规模经济发展的方向。“长吉一体化”, “分则两伤, 合则双赢”。长吉两市的发展,应该形成差异化的选择, 但是, 应该是一体化开放市场内的差异化自主选择, 而不是封闭、对立的差异化选择。213 实现长吉同城化, 是当前两市开放融合的最佳选择 针对当前国内外的竞争形势, 我们完全可以说“全省发展看长吉, 长吉发展看一体化”, “长吉同城化”是对“长吉一体化”的继承和超越。要用市场、政府两个轮子, 动员各种力量, 全面推动长吉一体化、同城化的发展。214 长春、吉林城市规模发展与一体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从全国范围内看, 长吉两市城市规模对全省、东北的经济带动作用仍显不足, 长吉两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长吉两市的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仍然有待推进。长、吉整合经济合作层次低, 区域之间壁垒严重, 行政管理协调难度大。长吉两市城市一体化、同城化, 尚未完全提到省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长春、吉林城市规模发展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311 继续推进长春城市圈层建设, 着力打造长春大都市圈 长春应该重点建设九台、双阳两个副城。要进一步处理好主城与副城的关系, 实行城市功能的集聚、扩散。辽源、四平、公主岭、梅河口等城市要加强与长春的联系, 向长春的卫星城功能定位发展。城市的基础是城镇和郊区, 通过城乡统筹, 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促进长春市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的整体推进。312 按照长吉“双核推动”的总体构想, 实现我省经济中部突破, 进而带动我省东西两翼的发展 进一步明晰长春、吉林两市在全省率先加快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强化吉长两市的互补优势,合理引导长春、吉林两市经济要素向吉长走廊聚集, 在长春、吉林两市中心区之间, 可以考虑设立吸纳更多人口的新城区。多层次、多领域推进合作, 积极打造区域经济竞争合力。长春、吉林要以各自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品牌、技术、市场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为依托, 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垂直式或水平式企业集团。313 根据城市联盟的战略构想, 协调政府间行政管理职能, 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调控能力, 争取早日制定实现“同城化”的规划和时间表要根据先易后难的发展路径, 争取早日签订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环保、社保等方面的同城化协议; 努力在居民的各项权利待遇、企业的登记注册、市场进入、质量技术检查、金融信贷、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实现“同城化”。鼓励人才、资本、企业家的双向流动, 形成资源共享、产业互动、市场开放的一体化双赢格局。在民生建设上, 要实现两市居民在社保、住房公积金使用、就业、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同城化。长吉城际快速铁路的即将开通, 必将促进两市居民到对方城市的旅游、异地置业和创业。314 注重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加强对内对外的思想交流 长春、吉林都应该积极参与大图们江区域合作, 发挥地缘优势, 扩大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贸易; 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 加强与兄弟城市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并融入哈大经济带。积极配合中部崛起,发挥基础产业优势, 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东部地区交流合作, 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吸引发达地区资本。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 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在城市一体化、同城化方面, 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东北“4 + 3”城市市长峰会,今年已经是第4 届了, 但是在规模、水平上与长三角的一体化合作相比, 我们还不可同日而语。在同城化方面, 我们要认真学习北京天津、广州佛山同城化的先进经验; 还要学习临近的沈阳抚顺同城化的经验。我们清楚地看到, 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的沈阳, 已经开始尝到城市一体化、同城化的甜头了。作者简介: 王劲松, 副所长, 经济学博士和博士后。纪明辉, 徐嘉, 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对全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把握长春市的发展方向以及界定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空间?是事关长春市发展与振兴的大事,对此决不可等闲视之。应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这个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由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联合几家设计单位共同拟订的长春市2004至2020年发展规划,已经被市政府、市人大审议通过,长春市城市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将按规划的要求稳步进行。规划中明确指出:长春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格局是“双心三翼”,即以现有的长春市主城市中心和正在建设中的副城市中心为基础和依托,向东面、东北和西南地带扩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集群,使地区组合优势能得到切实的发挥。按照“主副中心、分散组团、轴向发展、带状增长”的战略原则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长春市建成区为主中心,南部新城核心区为副中心,双阳、富锋、兴隆、净月、机场区为城市分散组团,榆树、农安、德惠、九台为中等城市,以五棵树、刘家、大坡、合隆、伏龙泉、哈拉海、米沙子、菜园子、卡伦、上河湾等为重点镇的城镇体系,并逐步形成沿京线和图乌线两条城镇带和西北—东南工业带,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两个主导产业。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约为60%。长春建成区面积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人口达到380万人。 到2020年,构筑起以南北向的哈大城镇发展轴为主轴,以东西向的九台—农安城镇发展轴为次轴的“十字形双轴”城镇体系,建成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区—长春市区(含双阳区),榆树、农安、德惠和九台市等4个中等城市,合隆、米沙子、五棵树等10个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小城市,靠山、岔路口等40个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全市人口总体调控目标为9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约为65%。长春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0万人。 2005年7月25日至26日,中共长春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拓宽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争取把合隆、米沙子、万宝、卡伦湖、龙家堡和东湖6个镇划入市区,拉开城市框架,优化整个城区空间布局。要积极推动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的转变,加快发展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四个次中心城市和龙家堡镇等12个重点镇。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机结合的都市新格局。 从长春市的发展规划和十届七次全委会的决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春市城市发展的远景,要使这个规划能得到具体的贯彻执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认为长春市未来城市发展原则的确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总体原则得到进一步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具体的方案。 一、长春市未来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地位的确定,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城市自身实力的强弱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城市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城市的综合实力往往又是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的。从这一点上看,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地扩大城市的总体规模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从国内外一些著名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模的扩大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一味地追求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并非是最佳选择。因为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交通的拥挤、能源的过多消耗、环境的污染、各种民事纠纷案件的持续上升,还有可能带来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数量的急剧增加,使本来就已短缺的市政建设资金更加紧张。对于长春市来说,不应走那种贪大求快的城市发展之路,而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我们认为,长春市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适度发展。就长春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区已经拥有了6个行政区,其中有的区如双阳区、绿园区和宽城区自身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说其内部还大有发展的余地,如双阳区以鹿业为特色的医药业、食品业和生态旅游业还有潜力可挖,打造中国的鹿产品集散中心,创造出一系列新品牌的进程还在发展之中;绿园区西部还有相当大的区域有待于开发;宽城区的铁北地区还可以进一步挖潜改造,除了重点发展蔬菜、果品和鱼类批发中心外,还应进行现代化道路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快速通道,改造旧城区,发展高规格、高水准的小区。随着长春市政府南迁方案的最终确定,长春南部副城市中心建设已经起步,城市重点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在近三、五年内再去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范围是不适当的。应该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有保有压、适度发展,才能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二是城市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区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城市中心地带的发展离不开边缘地区的协调配合。长春市“双心”结构的发展应与周边地区旧区及棚户区的改造相结合,形成中心带动边缘,边缘促进中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只有明确界定好城市与乡村的内涵,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其共同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城市的盲目扩张和无偿占用郊区农田现象的发生,切实贯彻执行国家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而缓解城乡矛盾,使城郊地区真正成为城市的"菜篮子",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使城市和郊区和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时刻注意以提高城市效率为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而投资又必须考虑效率问题。在投资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城市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投资的效率。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应是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长春市虽然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南方的一些省会城市要慢,经济实力并不是特别强,同时进行改革的老国有企业又有很多在长春,这也加重了长春市的财政负担。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更好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从内部筹集资金。因此,长春市未来的发展应该以注重投资效率为核心,要"以效率促发展,以发展带效率",在效率与发展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中实现长春市的发展与振兴。 二、长春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路 从长春市建市20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春市的发展主要受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体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跳跃性。目前长春市应抓住发展的良机,采用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集中主要力量,重点发展南部新城,使新城成为长春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研发中心;同时,积极改造铁北地区,使铁北地区成为长春市新的商业批发中心,以商贸的发展带动工业、公用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南北两翼的快速发展带动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一种相对均衡的发展。总体来说,发展思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东南部为重点,加快长春新城的建设。 长春市政府的南迁给长春南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长春新城区的建设正式进入了快车道。新城的建设将使长春高新产业开发区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汽车贸易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相互协作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吉林大学的地域优势,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使科技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中扩大市区的发展空间,使长春市内部的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使长春的经济总量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加快长春卫星城的培育,尽快形成长吉经济区。 应该着力加强长春市与吉林市之间经济城镇的建设,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各自的特色经济。以长春为龙头和核心,联合吉林市,形成长吉经济区,加强两市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共同提高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考虑通过大力发展长春市外围的小城镇经济,将长春市的若干产业部门转移过去,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使传统产业特别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产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这样既解决了长春市自身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又避免了主城区规模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进行城市内部的挖潜改造,充分发挥现有城区的各项功能。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区如双阳区、绿园区和二道区,在近期内应适当限制其辖区规模的扩大,把重点放在内部的挖潜改造上。加强区内水、电、气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促进区内企业的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再稳步地扩大其规模。在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应该视情况适当地向这类地区倾斜,给予它们更多的优惠条件,促使其更快地发展,缩小与朝阳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最终由不平衡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从最近两年的城市建设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较好的趋势,如宽城区政府决定在2005年年末将区政府迁到北人民大街以东、北亚泰大街以西、上台子以南、长新街以北的地区,这次区政府北迁必将带动长春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呈现新的面貌。 总之,通过对长春市城市规模的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思路的科学确立,合理规划长春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借助于国家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契机,充分发挥各城区的内部潜力,使长春市未来发展得更快,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品牌竞争力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品牌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品牌是拥有它的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企业形象识别,本质上代表着卖方对交付给买方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优质的服务,是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企业的一个象征。品牌除属性、利益、价值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了企业文化的追求。企业文化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力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其企业文化为依托,品牌一旦生成于优越的企业文化氛围之中,便能大放异彩。因此,本文通过对品牌基本含义的阐述,探讨了品牌在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对工业企业竞争的重要性做出分析。关键词: 品牌竞争 工业企业 竞争意识一、品牌的建设对企业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没有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的商品力就很弱,也就是说基本没什么竞争优势,更不会有所有企业家都梦寐以求的附加值 高额利润;所以说,附加值低是中国很多企业最大的无奈 因为附加值低,企业缺乏产品研发、管理升级、以及市场推广的投入;没有强势的品牌竞争力,企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不敌竞争对手,其市场价格自然难以提升,由此就带来了更低的附加值,以至于使企业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怪圈,企业进入更恶性的循环。因此对企业而言,品牌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与企业之间利润的大与小,也决定着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成功与失败,更决定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强大与弱小。 创造强势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在当代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是否能迅速崛起、强盛起来的关键。巨大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共同争夺的主战场,企业不论实力、不论规模、不论资历,注定要在同样的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渴望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创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强势品牌”。 创建强势大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持续获取较好的销售与利润。由于无形资产的重复利用是不用成本的,只要有科学的态度与高超的智慧来规划品牌延伸战略,就能通过理性的品牌延伸与扩张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这一无形资产,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现在的市场竞争其实已经发展为到了“品牌的战争”的阶段 -也就是“品牌核心优势的竞争”,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支撑的商品是脆弱的商品,没有品牌根基的市场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已占领的市场”。因此,众多商界与投资者都认识到“品牌”才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二、如何增强品牌竞争意识1、我国企业品牌竞争现状 有人曾问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总,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是: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这表明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已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生产力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所有开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环境、手段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情况下,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产品本身来竞争,还包括品牌的竞争。可以说,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战略的优劣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事实上,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往往都是把品牌发展看成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先战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等无一不是先从抓品牌战略开始的,即创立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它作为一种开拓市场的手段,最终占领市场。而且,由于名牌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外向度也相当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深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进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市场,民族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要素的竞争,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将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2004年,我国GDP已升至世界第六位,贸易总量升至第四位,我国的彩电、服装、鞋帽等多达100多个大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显然,中国是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却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2003年由世界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62个,日、法、德和英国各占六七个,我国为零。2、树立专业品牌意识品牌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品牌是拥有它的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企业形象识别,本质上代表着卖方对交付给买方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优质的服务,是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企业的一个象征。品牌除属性、利益、价值外,更主要的是代表了企业文化的追求。企业文化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力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其企业文化为依托,品牌一旦生成于优越的企业文化氛围之中,便能大放异彩。三、品牌竞争在工业企业中的重要作用1、产品质量是品牌打造的基础。品牌产品是产品中的精华,是以高度的质量保证为基本特征的,是决定产品市场和销售效果的本质条件。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获得荣誉、取信于社会的保证。2、坚守是支撑品牌塑造的关键。信誉是一个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其"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感觉的基本要素。因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偏好甚至忠诚,是对工业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的承诺所产生的信任。这种信任首先是消费者在市场上反复的实验中逐渐得到归属,然后又在反复的消费中对自己喜欢的品牌产生认同。品牌的信誉竞争力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消费者群体,还可以通过它们扩展出潜在的消费者群体。因而良好的品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带来超值的利润。但是,信誉的建立和维护不仅需要很高的代价,而且还需要企业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难抗拒短期内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最终以牺牲品牌承诺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利益。温州品牌要想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品牌,企业就必须时刻恪守自己的承诺,遵循基本的商业游戏规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品牌信念。3、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是确保品牌竞争力的源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企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标志。品牌产品由于高科技含量使其具有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从而带来高竞争力和高利润。谁拥有了某一领域的知识产权,成为众所周知的品牌,谁就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科技的进步使品牌中的科技、文化含量越来越大,要保持品牌的持续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企业如果停止科技创新,以往的品牌产品就会过时,会被其它品牌所超越和取代。技术创新引导着市场需求,科学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因而,制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战略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任何品牌都有一个科学的内部管理环境。只有建立了科学完美的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考核、资金管理等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立了企业产品稳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品牌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迅速成长。4、高内涵的文化品牌是塑造品牌的核心。品牌竞争的背后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一个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自然来自品牌所代表的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性能。品牌文化的丰富内涵支撑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品牌的影响深入到消费者的内心,落实到消费者的行动上,从而提升着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缺乏吸引力和想像力,自然难以形成市场影响力,因此品牌的竞争力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品牌文化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形态以及经营行为的总和。它不是品牌产品的实体层次,而是超越产品实体层次的抽象观念形态,是品牌的灵魂所在。针对温州企业品牌文化的具体情况,发展具有较深文化内涵的品牌应特别注重提高其服务文化。服务文化是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艺术。企业提供品牌服务首先要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情愫和情感色彩,在无形中形成一种高雅感和亲和力;其次要善于洞察顾客的潜在心理,想顾客之所想,提供切合顾客潜在心理期望的服务;优质品牌服务还要能谋求服务创新,率先推出有新特色的服务,给公众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综合的、人文化的象征。为此由我为大家分享,欢迎参阅。

一:民营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内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并且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人员、增加 *** 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总体竞争力较弱,加之中国入世后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摆脱目前的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企业界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做好品牌策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民营企业;品牌策略;核心竞争力

1企业品牌及品牌策略综述

1.1品牌的含义

品牌是一种名称,与术语、标记、符号、象征或设计组合运用,并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或其竞争者。事实上,现在的品牌含义已大大地被拓展了,品牌形成的前提是商品的质量,品牌创造的目标是确保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至尊地位。它已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络起来,是企业的“脸面”,即企业形象。

1.2什么是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像。提升产品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者的一种策略选择。品牌策略是现代化市场营销的核心。从品牌策略的功能来看,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质量、效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凝结著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美誉、追求完美的精神文化内涵,决定和影响着产品的结构与服务定位。因此,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带给消费者信心,给予消费者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正是品牌策略的基本功能所在。

2以运动品牌为例,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策略

2.1李宁

1989李宁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机遇,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从而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1990年“李宁”这一品牌随着亚运会圣火传遍中国。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牌”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1993年-1995年李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随后的三年里,“李宁”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经营调整,在此之后迎来了“李宁”的第二次发展,经过十年的成长,“李宁”早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

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之后“李宁”遭遇了自身的成长上限。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所有人都被一种危机感压迫著。后来,2002年世界杯期间,“李宁”推出了一则特殊的广告: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给LI-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讯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著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如今“李宁”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不仅中国运动员穿,甚至外国运动员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都穿上了李宁服装,而这正是成功推行品牌策略的成果。正是由于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和成功的品牌策略使得李宁和他的李宁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国内体育品牌第一、国际第五的优秀公司的精彩的全过程。

2.2案例对比分析—双星

双星作为中国鞋业的老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拥有双星开发区、海江、工业园、鲁中、瀚海、中原、成都、贵阳、张家口、福建等10大鞋城,140多条鞋类生产线,热硫化鞋、冷粘鞋、布鞋、皮鞋、注射鞋、专业鞋六大类并举,年产各类鞋近亿双。双星同时也经营运动服装,在全国有4000多家连锁店的营销网路;在国外设立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十家分公司,并与200多家国外客户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拥有中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科研开发中心和皮革鞋类检测中心。“双星”商标首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星鞋连续15年荣列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稳居中国制鞋行业的龙头地位。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后起的运动品牌都选择新的品牌路线,“要运动,要时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品牌知名度也飞速提高。而双星的品牌定位是中、低端产品,目标客户是中、低消费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双星的门店几乎天天在打特价,天天在甩货这就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双星就是低档货”的观念。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天天与氾滥般的小型鞋厂打价格战的双星居然是中国鞋行业的老大,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打拼的企业谈何长久的保持其品牌生命力?!虽然目前双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无法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双星就会遭遇“成长的上限”。到时候开拓市场将十分艰难,原有的市场份额亦将萎缩。所以说双星的成长已刻不容缓!

2.3品牌策略成功的启示

成功的进行品牌策略并不是完全依托好的时机,企业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企业的品牌就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企业要想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李宁”,李宁是世界冠军,“李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于目标客户群来说,“李宁”会给人们这样一个感觉:像李宁一样拼搏、像李宁一样当冠军、像李宁一样享受运动。同样,在公众面前企业必须保持自己的形象,让消费者都对你表示信任和信赖,这样消费者就会抱着一个积极的态度选择你的产品。另外,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在进行一场博弈,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把目光放远,注重长期的发展利益。品牌策略不是临时性的,很多企业在开始进行品牌运作时,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和推广,一阵风似的盲目宣传,以内部人的接受程度衡量消费者的接受状况。其实,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除非企业在新品开发、广告、促销、公关、服务等上有充分的积累,并统一于一个明确的定位,企业是很难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的。 3国内民营企业做好品牌策略的建议

3.1国内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

许多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决策者片面的品牌观以及中国品牌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塑造出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品牌。本人认为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中应引起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3.1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一个优秀的品牌,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一个品牌,不能只看品牌伞下的产品质量如何,还有很多其他关键因素影响品牌塑造的成功:品牌的定位、个性、文化、价值观和情感利益等。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作用日益突出,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有些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有些企业就不停地、大手笔地做广告。实际上,广告只是品牌塑造的必要手段,塑造品牌离不开广告,但不能只有广告,除了做广告,企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靠广告轰炸可以打出一个“名牌”,但名牌不等于品牌。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的知名度只是品牌经营的第一步,而我国民营企业品牌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三度统一。

3.2准确合理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经常向消费者宣传的那部分品牌识别,目的是有效地建立品牌与竞争者的差异性,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消费者心智中占住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

品牌定位是技术性较强的策略,离不开科学严密的思维,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①消费者导向原则。企业生产出任何产品都是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品牌的定位都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品牌定位的初始点应是全面、充分、客观、准确、及时的消费者调查,通过适当的传播媒介,将吻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定位资讯进驻于消费者心灵。

②个性化原则。要让一个品牌真正活起来,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就要赋予品牌独特个性,从而使品牌具有一定的精神和灵魂。这种个性实际代表差异性,可能与产品的物理特征和功效毫无关系,是通过品牌定位所赋予的。

③动态性原则。品牌定位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使品牌永远具有市场活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永久不变的品牌,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品牌。品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必须与品牌细分、品牌延伸、品牌拓展等一系列活动相互配合。

3.3注重培育品牌的文化意蕴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者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品牌文化与品牌是相辅相成的。品牌文化虽无形,但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髓,更是品牌的脊梁。如果说产品的质量是品牌的基石,那么品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就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在企业经营中和品牌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世界知名品牌的成功大都得益于品牌的民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葛笑春.企业工艺品牌策略的案例研究[J].商业研究,2009,***4***.

[2]赵艳丰.多品牌策略的秘诀[J].中华商标,2009,***3***.

[3]杜伟.产品品牌策略选择[J].中外企业文化,2009,***3***.

[4]高人一.如何打好新品牌策略[J].建材与装饰:市场营销,2009,***2***.

[5]杜伟.可供企业选择的八种品牌策略[J].市场研究,2009,***2***

二:电视栏目品牌策略研究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要走品牌之路。本文以《全球资讯榜》为例,对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几个方面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全球资讯榜 品牌定位 品牌识别 品牌传播

每个电视栏目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栏目要长期生存,就必须走品牌化这条路。只有使栏目具有了品牌效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打造品牌”是每一个电视栏目追求的目标。本文将通过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栏目的分析,探究电视栏目应该如何打造品牌,赢得市场。

一、《全球资讯榜》栏目简介

2003年10月20日,CCTV-2全面改版为“经济频道”。由于频道定位对经济资讯类节目的需求,《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新闻品牌应运而生。它与早间的《第一时间》和晚间的《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构筑成CCTV-2经济频道新闻栏目主体;成为CCTV-2经济频道资讯板块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成为CCTV-2的午间重头戏;成为一个全新的电视新闻品牌。

1 栏目主体内容

《全球资讯榜》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新闻主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正午时段为观众提供以国际为主、国内外融通的全球经济资讯,汇聚国内外权威新闻网站的排行和全球媒体的热点聚焦,以此为参考,以分类新闻排行榜的释出方式,在浩如烟海的资讯海洋中精选新闻。观众还能看到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知悉沪深股市涨跌幅前五位的“股市红绿榜”,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资讯。

2 栏目主要板块

***1***要闻排行榜:以经济的视角,报道关注度最高的时政要闻和突发新闻排行。

***2***财经新闻榜:以百姓的视角,释出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排行。

***3***新闻人物榜:当日全球风云人物,究竟是谁最受关注?

***4***公司新闻榜:全球哪几家公司制造了行业内最受震动的新闻事件?

***5***科技新闻榜:前沿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激发人类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最新科技新闻。

***6***特色小版块:包括了今日看点、图片新闻:好看、有趣、轻松、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集粹。

此外,栏目还会根据当下的经济、时政等热点新闻,做相应的专题报道。

二、《全球资讯榜》的品牌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使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地位、留下印象的一种广告方法与推销方法。”如今的中国电视,电视台之间、频道之间、栏目之间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任何一个栏目都不可能获得所有受众的心,因而,准确的定位成为栏目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定位本身也是品牌识别和价值主张的一部分。通过定位,品牌希望消费者能够感受、思考本品牌与竞争品牌不同的地方。

1 品牌定位面临的问题

《全球资讯榜》与《第一时间》、《经济资讯联播》、《经济半小时》这三个栏目在内容编排上是一个整体,各栏目的内容共享。从频道栏目整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实现了最新经济新闻资讯的全方位滚动式播出,是一个很好的栏目整合案例。但就单个栏目的定位来说,这样的资源共享似乎为每个具体栏目的定位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全球资讯榜》要做到脱颖而出,建立独具个性的电视栏目品牌,就必须通过分析其他栏目,从中寻求可以为受众接受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资讯榜》诞生之前,央视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多是严肃型定位,主持人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新闻内容按照国内、国际新闻的顺序编排,极其严谨。虽然这种风格体现出新闻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但在娱乐化时代,这样的新闻播报方式缺乏生活味,不能满足普通老百姓对资讯娱乐性认知的需求。这就为《全球资讯榜》的定位提供了参照。

2 最初的品牌定位

《全球资讯榜》从栏目开办之初,将自己定位为针对商务人士、白领一族的全球要闻排行榜资讯类栏目。

首先。这一定位抓住了商务白领这一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济头脑的分众群体,找准了目标受众,栏目的内容也就容易安排了。

其次,这一定位找准了电视新闻栏目的突破口。《全球资讯榜》模仿如今频繁出现的各大音乐、娱乐、时尚排行榜,嫁接网路传播,用排行榜的形式释出新闻。这即是新闻编排的全新尝试,又实现了新闻的娱乐性突破,使可能让人乏味的新闻内容平添了轻松、悬念、动感、时尚的色彩,顺应了娱乐化的潮流。

总的来说,CCTV-2的这几个资讯类栏目都比其它频道的新闻资讯类栏目娱乐性要强一些,除了《经济半小时》是以电视新闻杂志定位以外,其他三个栏目的新闻内容基本一致,而且节目都是以时装展、新车集锦、最新单曲或有趣的生活场景等轻松的内容结束。尽管如此,《全球资讯榜》的个性还是凸现出来了——它是新闻榜单的揭晓平台。观众对新闻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也希望自己喜欢的新闻、公司***品牌***、财经人物、科技产品荣登榜首。《全球资讯榜》正是抓住了受众的这一“崇尚榜样”的心理,为观众制作了符合他们心理的新闻排行榜。

3 品牌定位的调整

在栏目的发展过程中,《全球资讯榜》也对品牌定位做了一些调整,毕竟真正懂得经济的人群非常的小众。如果只针对那一小部分。而且还可能是中午没有收看电视节目习惯的人群来做节目,收视率很难提升,栏目的生存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因此,《全球资讯榜》适当地扩大了目标受众的范围,新闻的播报方式更加生活化,新闻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生活琐闻。可以说,它将经济生活化。让更多普通老百姓接受,也使他们从栏目中获得相关的经济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可能在商务人士或经济学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普通老百姓了解到这些已经很满足了。就这些知识已经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了。而且这些知识也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以他们爱看。

三、《全球资讯榜》的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是品牌渴望创造或保护的一套独特的品牌构,想。这些构想表现了品牌是什么。并通过产生一个有价值的主张,包括功能上、情感上或价值自我再现上的利益,建立品牌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视栏目而言,品牌识别可以通过构建一套独立的视听觉的形象识别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该栏目,在此基础上,加深受众对于该栏目的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识别能帮助观众区分《全球资讯榜》与其他资讯类栏目,同时在观众心目中树立《全球资讯榜》的形象。以下,本文将针对《全球资讯榜》这一电视栏目的特性,围绕可以用于品牌识别的三个方面——口号、视觉、声音——展开分析。

1 口号识别

口号是品牌理念的体现。好的口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全球资讯榜》的口号有两个:“知讯者生存”和“一榜知天下”。最绝妙的是“知讯者生存”这句口号,很有震撼力。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应该说号召力是很大的。这两句口号其实也是对栏目定位的一种升华概括。即明确了目标受众,又突出了栏目的榜单特色,为品牌形象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全球资讯榜》的第一个小板块“要闻排行榜”也有自己的口号:要知天下,先看要闻。口号简洁而大气,给观众的心理暗示是:

  • 索引序列
  •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论文
  • 城市竞争力变化论文模板
  • 东北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论文
  • 关于城市竞争力论文范文资料
  • 品牌竞争力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