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研究进展论文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研究进展论文

分子生态学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面用处很大,因为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尚不可培养,研究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的DNA信息,就可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其他在动物、植物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人类的非洲起源学说,就是分析了大量人类的DNA信息,从DNA的系统进化角度推算,证实了这个学说的合理性。

21世纪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命科学将要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虽然目前对这些论断还有不同看法,但勿庸置疑,在21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假如过去生命科学曾得益于引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与技术而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未来生命科学将以特有的方式向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进行积极的反馈与回报。当21世纪来临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将日益严重的诸多人类社会问题,如人口、地球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重大问题的解决,莫不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 2· 08·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随后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确立与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使生命科学的面貌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将用10一15年测定出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遗传密码)的全序列,人体细胞约有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迄今20%的测序已达99.99%的准确率和完成率,今后将要继续发现与阐明大量新的重要基因,诸如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与大量疾病有关的基因。将利用这些成果去为人类健康服务。 7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工程的出现,生物技术通过对DNA链的精确切割与有目的地重组,使有目的地改良生物的性状与品质成为可能。迄今生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已在生产上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尽管还存在有不少争议的问题,但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 发育生物学将要快速地兴起,它将要回答无数科学家100多年来孜孜以求而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结构与功能无比复杂的个体,阐明在个体发育中时空上有条不紊的程序控制机理,从而为人类彻底控制动植物生长、发育创造条件。 RNA分子既有遗传信息功能又有酶功能的发现,为数十年踏步不前的难题“生命如何起源”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在21世纪,人们还要试图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生命体。人们己有可能利用生物技术将保存在特殊环境中的古生物或冻干的尸体的DNA扩增,揭示其遗传密码,建立已绝灭生物的基因库,研究生物的进化与分类问题。 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一个高峰的来临。脑是含有1011细胞的无比复杂的高级结构体系,21世纪初从分子到行为水平的各个层次对脑功能的研究都将有重大突破,在阐明学习。记忆。思维。行为与感情机理等方面也将有重大进展。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将会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这可能成为未来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回报的最好例子。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并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科学。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三峡水库建设提供的决策依据就是一个例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当前生命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已消亡,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灾难。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将指导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积极保护自己生存环境,否则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要受到灾难性影响。 顺应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发达国家政府及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十年》及《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投资巨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计划。其中仅《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一项预算就高达30亿美元。 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近年除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与技术科学家被吸引到生物学研究领域外,以美国为例,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优秀青年科学家流向生命科学前沿,这是21世纪生命科学欣欣向荣的动力与源泉。 2. 08. 2 21世纪初生命科学的重大分支学科和发展趋势 80年代有远见的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当前是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在今后多年还将保持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作用。 有些科学家早就预测到,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必然促进发育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从而提出发育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新主人”,这种预测已逐渐变为现实。 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流地位,以及它在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争辩的。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必须给予重视。 很多生物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崛起将代表着生命科学发展的下一个高峰,然后将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井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 A.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学科。核酸与蛋白质(有人认为还有糖)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今后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依靠蛋白质(包括酶)来进行。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除了要阐明由氨基酸形成的并有一定顺序的肽链结构外,今后将特别重视肽链拆叠成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为蛋白质生物功能与它的空间构型关系极为密切,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遗传信息由DNA~RNA一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其基本问题己比较清楚,当前研究的重点是: ①约经10一15年,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全序列(遗传密码)可以测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②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方法与技术和各学科的渗透,正在形成很多新的学科,诸如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药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等。因此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导作用还将要持续下去。 B.遗传学 遗传学比分子生物学更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交叉的两个学科,且很难截然分开。 有些著名的遗传学家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基因携带的信息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实现的,因此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究底都会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因此遗传学在今后较长时间仍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和推动力。 有人估计人体细胞内约有10万个基因,迄今弄清楚的不到5%,所以与重要生命活动有关与疾病有关的新基因的发现与阐明将是今后几十年的重要任务。 C.细胞生物学 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一句名言“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至今还有着很深的内涵。魏斯曼与摩尔根都曾先后试图在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遗传、发育与进化统一的理论,虽然当时没有找到具体解决的途径,但关于细胞的知识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代谢、细胞遗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虽然今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全方位的,但概括起来可能是两个基本点: 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如生长、增殖、分化与衰老等,在此要涉及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细胞内外信号如何传递;二是基因产物一一蛋白质分子与其他生物分子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行使细胞的有序的生命活动。 今后20多年,以下一些问题可望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 ①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执行者——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可能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得到阐明。 ②细胞骨架(包括核骨架与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将得到全方位的进展。 ③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结合,将在细胞分化机理研究方面有重要突破,为发育生物学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④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机理将在更深层次上阐明。 ⑤以细胞分子生物学为骨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人工装配生命体的理想可能逐步 实现。 D.发育生物学 从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如何发育成为一个结构与功能复杂的个体,是至今未能解决的生命科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主课题。由于近几十年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所取得一一系歹(突破性成果与知识的积累,已为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今后发育生物学应运而飞速发展的原因。 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阐明基因在多层次水平上控制胚胎的发育就不仅是涉及到个别基因的问题,而是一系列调节基因在时空上的联系与配合,从而支配发育的程序。虽然这是难度极大的课题,但近年已初见端倪并有所突破。估计今后发育生物学将沿着这条道路深入下去,并可望取得丰硕的成果。 E.神经科学(或脑科学) 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与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乃至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无比复杂的高级体系,含有10 11细胞。它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感情、行为与思维的活动基础。大脑细胞,口何指导人与动物的行为是未来生物学中最富潜力与最吸引人的领域;神经科学的崛起,预示着生命科学又有一个高峰的来临。神经科学或脑科学必然在下世纪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因此各国政府投入巨资支持这一课题,包括美国总统签署的“命名1990年1月1日为脑的10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今后几十年内可以预示到的神经科学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包括: ①在分子到行为的各层次上阐明学习、记忆与认知等活动的基础; ②很快会发现与阐明一系列与记忆、行为有关的基因与基因产物; ③神经细胞的分化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会有重大进展; ④脑机能在理论上的进展与突破(如模式识别、联想记忆、思维逻辑机理的阐明)会 促进新一代智能计算机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制; ⑤一系列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病的病因可望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得到解释。 F.主态学(包括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生态学理论与应用是与世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以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学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突出。未来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以生态学经典学科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必然要适应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改变。 今后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与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②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尤其是拯救濒临绝灭的 生物种类更加具有紧迫性; ④城市生态学与经济生态学将迅速发展; ⑤生态工程与生态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G.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环境向生命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1世纪人类的空间活动将要离开地球附近,探索月球及其他太阳系的大体。这就要求人在地球外各种环境中能长期地生活和工作,首先是在,长期空间飞行器中航行,月球站以及火星或火卫站等,空间医学必须有重大突破,解决长期在地外空间所遇到的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和兔疫功能变化等生理学难题,同时,与开拓大疆相关联的是受控生态系统,创造一个不需要外界补给,而使人们能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环境。这些问题有希望在21世纪20一30年代解决,其中空间生理学问题有可能利用中医和中药的方法取得某些重大突破。 地球外层空间为研究重力生物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重力条件对各种层次结构生物的影响仍然是21世纪重力生物学的主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于细胞,绿色植物,一些微生物和小动物。特别是重力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是一个热点。重力生物学的学术意义在于揭示重力效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重力生物学的成果将是空间制药及空间生态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基础,重力生物学的学术和应用都是下个世纪的重要课题,可望在21世纪20-3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地外生物探索是生命起源的重大课题,其中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 课题。地球上的人类正在向外层空间发射电波和接收讯号。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学术和技术差距不仅是一种危险,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将被持续地研究下去。 2. 08. 5 21世纪初生命科学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 ①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遗传密码)将在10一15年测定完毕,为全部遗传信息的破译奠定基础。 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基因与重要疾病有关的基因将被陆续发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控制细胞增殖的系列基因、胚胎发育多层次网络调节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现与其生物学功能的释明将大大提高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③人与动物的高级生命活动:感知、思维、记忆、行为与感情的发生与活动机制在脑科学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有更深的认识。 ④癌症的治疗将有全面的突破,爱滋病的防治得到控制。 ⑤在阐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基础上,人类还可能在实验室合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应具有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

分子生态学的两个有力武器,一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用来解决生态学问题和现象;二是生态学思想,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解决生命的基本现象。例子之一,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其实分子标记最早起源像是遗传学而不是分子生物学)去研究种群动态的机制。例子之二,为什么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命事件起内因的决定作用,但并不能说起到全部的决定作用呢?比如癌症,一部分病因与环境(放射,微生物)有关,也与有关基因的微环境有关,例如,2005年6月的《自然》杂志电子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microRNA对干细胞的生长和癌细胞的快速增殖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生态整合的问题。应该说,非常多的学者重视分子生态学的前一个应用,即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去解决生态学问题,对用生态学思想去推进分子生物学发展却认识不深。生态学思想讲究的是物质世界的联系和问题的具体化,在很多方面重复性不是很高,分子生物学更重视一般性的、共同的学术思想,一般而言没有重复性是不可以的,这是它们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研究的问题具体化程度带来的。分子生物学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或者说具体到某一个人时,就不得不用生态学的思想、观点和角度去重新认识一般性的理论了。分子生态学是一门具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在解决野生动物的保护中潜力巨大。野生动物的保护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使用一些宏观保护策略和描述性的研究手段。而要理解野生动物进化灭绝的内在机理,掌握野生动物的遗传结构、基因变异以及保护和繁育濒危物种的分子与基因,分子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野生动物的进化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遗传机理以及濒危物种遗传物质与环境的关系,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产生深远意义。分子生态学现在是生态学向微观方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用现代分子技术研究生态适应与生物进化的学科。并非分子生物技术在生态学领域的简单使用,而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 我简单地探讨一下分子生态学的原理:(1)生物的生化一致性和多样性原理:生化一致性表现在有相似的元素组成,相同的单体物件,相似的遗传,食物利用和能量转化功能等;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变化大。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现象可能不同。(2)生物大分子进化速率恒定原理:“分子钟”假说,以年计时的生物大分子序列的改变速率大致保持恒定,或大分子序列之间的差异程度与其分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分子钟”假说为追溯物种起源事件和类群分岐时间提供了理论基础。(3)表信息分子生态适应与生态进化原理:表信息分子是生化进化与适应的产物,是与代谢途径进化与适应相关联的;一处新的表信息分子的产生常伴随着一种新的酶促反应或代谢途径的出现。是基因型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型。是分子生态学研究的理论依据。最近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杂志的影响因子在2003年为3.874,可见是一门很热门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手段是用分子标记、核酸指纹图谱、基因表达谱等分子手段研究生物进化、遗传和物种多样性、生物对环境变化的相应、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等问题。

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领域,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的一门交叉科学。比如研究某些基因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分布。分子生态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这两个20世纪带头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它将对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态适应与进化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pcr的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论文

虽然我不会,,但是我会百度

请参见链接,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不足之处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以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杆菌...www.wsdxs.cn/html/yaoxue/20080316/6125.html

免疫-PCR技术结合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的高敏感性,是一种极为敏感的抗原检测技术,并适合于各种微量抗原的检测。 荧光标记、酶标记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三大抗体标记技术是目前免疫化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中应用最广的常规抗原检测手段,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在早期癌抗原及某些神经肽等极微量抗原检测上,荧光标记及酶标记技术还缺乏足够的灵敏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灵敏度虽然能达到1ng/ml,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安全防护,因此限制了它在实际过程中的广泛应用。1992年,Sano[1]等人将免疫测定技术与PCR结合,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极其敏感的抗原分子检测技术,即免疫-PCR(Immuno-PCR)。它的出现解决了上述三种抗体标记技术的不足之处。众所周知,PCR技自从1985年问世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实验室的常规技术,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一种极为敏感的放大系统。而免疫-PCR技术正是运用PCR的高度敏感性来放大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使实验中只需数百个抗原分子即可检测,甚至在理论上可检测到一至数个抗原分子。这种灵敏度使免疫检测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免疫-PCR的基本原理免疫-PCR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类似于普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抗原抗体反应。第二部分即常规的PCR扩增和电泳检测。免疫-PCR与ELISA的区别就在于ELISA是以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来标记抗体,用颜色反应来表明阳性或阴性结果,而免疫-PCR则是以一段特定的双链或单链DNA来标记抗体,用PCR扩增抗体所连接的DNA,并进行电泳检测,因此可由PCR产物的量来反映抗原分子的量。由于PCR的高扩增能力,只要存在着极微量的抗原抗体反应,PCR都能大量扩增抗体所连接的DNA分子,再用电泳来表明实验结果。免疫-PCR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用一个连接分子将一段特定的DNA连接到抗体上,在抗原和DNA之间建立相对应关系,从而将对蛋白质的检测转变为对核酸的检测。最初Sano等人建立的免疫-PCR实验流程如下:(1)再包被缓冲液稀释抗原BSSA,并固定在微滴定板上。(2)微滴定板上加入相应的已稀释的单克隆抗体,并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分子。(3)加入稀释的已与生物素化PUC19的结合的链亲和素-蛋白A嵌合体(蛋白A能与抗体结合,而链亲和素可与生物素化PUC19中的生物素结合),并洗去未结合的嵌合蛋白-Puc19复合物。(4)PCR扩增抗体所连接的Puc19。(5)琼脂糖凝胶电泳,EB显色检测Puc19.运用这种方法,Sano等人可检测到600个BSA抗原分子。与用碱性磷酸酶作为标记物的ELISA方法相比,免疫-PCR的敏感度比ELISA高106。在这免疫-PCR系统中,链亲和素-蛋白A嵌合体作为一个连接分子起着桥梁作用。它的两个独立结合位点蛋白A和链亲和素分别与IgG的Fc段和生物素化DNA中的生物素结合,从而在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建立对应关系,通过PCR扩增,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高度放大。因此,免疫-PCR结合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的高度敏感性,成为一种极为敏感的抗体依赖的抗原检测技术。2 免疫-PCR的改进虽然Sano等人构建的免疫-PCR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Sano所用的连接分子链亲和素-蛋白A嵌合体还没有商品化,因此限制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普及。Ruzicka[2]等人以生物素化的抗体取代Sano免疫-PCR系统中的抗体,用商品化的亲和素代替链亲和素-蛋白A嵌合体作为连接分子构建了一个新的免疫-PCR系统。Ruzicka用此免疫-PCR系统检测小鼠抗载脂蛋白E抗体。可以检测出包被浓度为10fg/ml的E抗体。

硅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

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时间诊断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等学科也应运而生,掌握人体在不同周期内对各种疾病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则能更好地观察疾病,提高护理质量,这是当代科学和临床医疗工作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我院将生物钟时间护理应用于临床10多年来,收到良好效果,下面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1 什么是生物钟自然界有四季昼夜变动节律,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就产生了与自然界变动节律同步的运动规律,生物体内主持自身运动节律的机制,就叫生物钟。生物的自身运动节律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有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不同,各种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到复杂的多细胞,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表现有各种各样周期性的变化。生物自身运动节律是生物复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例如:海边的浅滩上,生活着一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藻类—黄棕色硅藻。涨潮时在潮水淹没沙滩前,硅藻便钻入沙滩下层,而避免被潮水冲走;大潮退去时,它又移动到沙滩表面,在阳光照耀下进行光和作用。有人做过实验,把黄棕色硅藻迁移到没有昼夜交替和潮汐更迭的环境中,硅藻仍然和生活在沙滩上一样,周期性地上升或下潜,其时间准确,简直可以代替潮汐时间表。硅藻只有保持自身的运动节律与潮汐涨落同步,才能维持其生存,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无类似的生物节律呢?2 人体生物钟现象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仅人体的昼夜节律就有数十种之多。例如人体的体温具有同太阳紧密相关的节律性变化,一日之中最高值为下午2~8时,最低值为清晨2~6时,其变动范围不超过0.5~1℃,这种昼夜节律的波动和人体活动、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的相应性变化有密切关系。如长期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周期性波动常出现夜间体温较日间高,因而通常认为体温的节律是由人体的生理节律—“生物钟”来控制的。血压和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血糖含量、脉搏的快慢、激素的分泌、各种酶的活性、基础代谢率、睡眠觉醒周期、排尿量及尿中的特殊成份,以及人体对疾病的耐受性、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在昼夜间都有规律性的波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生物钟看起来是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两者之间保持一定比例,调节着各种代谢,实验证明,CAMP和CGMP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尿中CAMP高峰在3~5pm,CGMP高峰则在8pm~2am[1],1974年美国学者Goldbery提出CAMP与CGMP可能有负反馈性控制,一般讲CAMP水平的升高对细胞的某些功能起加强或促进作用,而CGMP水平提高则产生减弱或抑制作用。人体心脏的搏动、细胞的分裂、基因的突变、转录,以及免疫功能等均与之有密切关系。 目前,有专家认为人体内的某些“生物钟”与下丘脑有关。如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下丘脑中的一小串神经细胞是提示睡眠和觉醒的时钟。了解“生物钟”与人体的关系在疾病的观察治疗和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3 “生物钟”与疾病治疗及时间护理关系3.1 生物钟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将致癌化学物质埋在动物的耳部,以诱发癌症,最初出现的症状是耳部皮肤有丝分裂节律丧失,这比耳部肿瘤出现的要早,可见生物节律的改变就意味着疾病的开始。还有些疾病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例如:有一位因患震颤麻痹症而卧床不起的38岁的妇女,既不能行走也不能独立活动,但每日9pm左右她的一切疾病会暂时消失,行动自如,完全像个健康人一样[2]。如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患者在月经前出现各种躁狂症状,月经过后多数即可消失。对这类患者,准确地掌握其月经周期,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又如李某为哮喘型支气管炎患者,入院当日1:00时患者出现咳嗽、喘鸣、胸部紧迫坐起,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即给予静脉推注氨茶碱后缓解,经询问患者在0:00~4:00时发作,据此除遵照医嘱于发病前2h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外,还提前1~2h进行雾化吸入,采用半卧位等措施,使该患者夜间病情发作时得到控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白天低于夜间,尤以下半夜发病率更高,从日生物钟角度分析,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具有一日内生理节奏。白天交感神经占优势,夜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午夜前后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交替演变时期,在病理情况下,植物神经调节紊乱,机体承受不了时间节律的变化,难以应激而使哮喘发生或加重。从内分泌的变化来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在24h内呈节律性变化,血中17-羟皮质类固醇最低值在午夜到凌晨3:00时机体应激能力及防卫能力减弱,因此使病情加重。3.2 生物钟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药物的作用常出现昼夜节律变化,随之而出现的就是切实有效地实施时间护理,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昼夜规律都影响药物的效应。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3:00~4:00时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比白天高,以凌晨4:00时最高,比其它时间要高40倍,所以这个时间给予强心甙类药物就势必要考虑到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但是人体卧位时间较长的肺组织,位于心脏水平以下,使肺充血量增多,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此时心肺负担加重,因而易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而下午4:00时口服洋地黄后,此时血药浓度正处于第二高峰时间,所以可使心力衰竭得到较好的纠正。如果夜间仍给白天同样剂量的药物,就可能引起洋地黄中毒;通过实验发现消炎痛的抗炎作用以早上8:00时给药最佳,晚上8:00时给药作用最弱,当然消炎痛作用强度,依赖于剂量的大小,但同样的剂量在早上8:00时比晚上8:00时给药,所产生的作用相差很大,而且消炎痛的副作用使患者更易耐受,不宜将每日总量平均分配服用,可考虑早晚分服,夜间酌增剂量疗效更好;肾上腺素皮质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清晨6:00峰值最高,而午夜最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因此把皮质激素的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律同步化,即每日清晨将全日量一次给予或两日总量于隔日清晨一次给予,就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取得最佳疗效。由此可见对于某些疾病使用某些药物时,一律按每日三次或4次的方法服药是不科学的,应该按照人体的昼夜节律给药,实施相应的时间护理,更为合理。

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很难准确地说明它是何时、何人创始的。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逐步走向成熟而迅速发展的道路。 1871年,Lankester就提出,生物不同种属间的化学和分子差异的发现和分析,对确定系统发生的关系,要比总体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更为重要。后来,随着德国、美国生理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和生物化学杂志的创办,促进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当生物化学深入到研究生物大分子时, 1938年Weaver在写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一词。他写道:“在基金会给予支持的研究中,有一系列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可称之为分子生物学……”。一年以后,研究蛋白质结构的Astbury使用了这个名词,以后它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了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以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促进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结合,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使生命科学全面地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的时代,这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1956年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率先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959年创刊了《分子生物学》杂志,1963年成立了欧洲分子生物学国际组织,分子生物学从而成为崭新的独立学科,带动着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事件,具体情况如下: 1864年:Hoope-Seyler结晶并命名了血红蛋白。 1869年:Mieseher第一次分离了DNA。 1871年:Lankester首先提出生物不同种属间的化学和分子差异的发现与分析,对确定系统发生的关系,要比总体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更为重要。 1926年:Sumaer从刀豆的提取物中得到脲酶结晶,并证明此蛋白质结晶有催化活性。同年,Svedberg创建了第一台分析用超高速离心机,并用其测定了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X104。 1931年:Pauling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化学键特性”的论文,详细说明了共价键联结的规律。后来,又建立了处理生物分子的量子力学理论。 1934年:Bernal和Crowfoot发表了第一张胃蛋白酶晶体的详尽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41年:Astbury获得了第一张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44年:Avery提供了在细菌的转化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证据。实验证明,使无毒的R型肺炎双球菌转变成致病的S型,DNA是转化的基本要素。8年后,1952年,Hershey和Chase又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主要是核酸进入细菌内,而病毒外壳蛋白留在细胞外。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病毒蛋白质的特性由RNA决定,即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至此,DNA作为遗传物质才被普遍地接受。 1950年:Chargaff以不同来源DNA碱基组成的精确数据推翻了四核苷酸论,提出了Chargaff规则,即DNA的碱基组成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总是等于腺嘌呤的摩尔含量,胞嘧啶的摩尔含量总是等于鸟嘌呤的摩尔含量,即[A]=[T]和[G]=[C]。 1951年:Pauling和Corey应用X-射线衍射晶体学理论研究了氨基酸和多肽的精细空间结构,提出了两种有周期规律性的多肽结构学说,即alpha螺旋和B-折叠理论。 1953年:这是开创生命科学新时代的第一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Watson和Cr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他们在Franklin和Wilkins 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导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式,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纪元。同年,Sanger历经8年的研究,完成了第一个蛋白质一胰岛素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 随后,1954年Gamnow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1956年Volkin和Astrachan发现了mRNA(当时尚未用此名);1958年,Hoagland等发现了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Meselson和Stahl应用同位素和超离心法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60年:Marmur和Dory发现了DNA的复性作用,确定了核酸杂交反应的专一性和可靠性;Rich证明DNA-RNA杂交分子与核酸间的信息传递有关,开创了核酸实际应用的先河。与此同时,在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Kendrew等得到了肌红蛋白0.2nm分辨率的结构,Perutz等得到了血红蛋白0.55nm分辨率的结构。 1961年:这是分子生物学发展不平凡的一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发表了蛋白质合成中遗传调节机理的论文,此论文被誉为是分子生物学中文笔优美的经典论文之一。同年,Brenner等获得mRNA的证据;Hall和Spiegelman证明T2 DNA和T2专一性RNA的序列互补;Crick等证明了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1962年:Arber提出第一个证据,证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存在,导致以后对该类酶的纯化,并由Nathans和Smith应用于DNA图谱和序列分析。 1965年:Holley等采用重叠法首先测定了酵母丙氨酰-tRNA的一级结构,为广泛、深入地研究tRNA的高级结构奠定了基础。 1967年:Gellert发现了DNA连接酶,该酶将具有相同粘末端或者平末端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同年,Philips及其同事确定了溶菌酶0.2nm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几乎同时发现了反转录酶,证实了Temin 1964年提出的“前病毒假说”。在劳氏肉瘤病毒(RSV)感染以后,首先产生的是含有RNA病毒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的DNA前病毒,子代病毒的RNA是以前病毒的DNA为模板进行合成的。反转录酶已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1972年~1973年:重组DNA时代到来。Berg、Boyer和Cohen等创建了DNA克隆化技术,在体外构建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细菌质粒,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与此同时,Singer和Nicolson提出生物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 1975年:Southern发明了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印迹法;Gruustein和Hogness建立了克隆特定基因的新方法;O'Farrell发明了双向电泳分析蛋白质的方法,为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Blobel等报导了信号肽。 1976年:Bishop和Varmus发现动物肿瘤病毒的癌基因来源于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 1977年:Berget等发现了“断裂”基因;Sanger、Maxam和Gilbert创立了“酶法”“化学法”测定DNA序列的方法,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1979年:Solomon和Bodmer最先提出至少200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可作为连接人整个基因组图谱之基础。 1980年:Wigler等通过与某个选择性标志物共感染,从而把非选择性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Cohen和Boyer获得一项克隆技术的美国专利。 1981年:Cech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前体的自我剪接作用,随后又证明前体中的居间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IVS)有五种酶的活力。几乎在同时,Altman从纯化的RNase P中,证明催化tRNA前体成熟的催化剂是RNase P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RNA(ribozyme)的发现,促进了RNA研究的飞速发展。 1982年:Prusiner等在感染搔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了朊病毒(prion)。 1983年:Herrera-Estrella等用Ti质粒作为转基因载体转化植物细胞获得成功。 1984年:McGinnis等发现果蝇、非洲爪蟾等同源异形基因中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的核苷酸序列;Schwartz和Cantor发明了脉冲梯度凝胶电泳法;Simons和Kleckner等发现了反义RNA。 1985年:Saiki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insheimer首先提出人类基因组图谱制作计划的设想;Smith等报导了DNA测序中应用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的方法;Miller等发现DNA结合蛋白的锌指结构。 1986年:Dryja等发现成视网膜细胞瘤(Rb)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Robin等采用X-光晶相学,证实了DNA结合蛋白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 1987年:Mirkin等在酸性溶液的质粒中发现三链DNA;Burke等用酵母人工染色体(YAC)作载体克隆了大片段DNA;Hoffman等确定了Dnchenne肌肉萎缩病灶的蛋白产物是萎缩素(dystrophin);Hooper等和Kuehn等分别用胚基细胞进行哺乳动物胚的转基因操作,取得重大进展。 1988年:Landsehalz等在对CyC3(细胞色素C基因调节蛋白)、癌基因产物(MyC、V-jun、V-fos)和CBP(CCAAT盒结合蛋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结合区亮氨酸序列的周期性,提出DNA结合蛋白的亮氨酸拉链结构模型;同年,Whyfe等证明癌的发生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 1989年:Greider等首先在纤毛原生动物中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是以内源性RNA为模板的反转录酶;Hiatt等首次报导了在植物中亦可产生单克隆抗体。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全面正式启动;Simpson等发现了对mRNA前体编辑起指导作用的小分子RNA(guide RNA);Sinclair等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新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 1991年:由欧洲共同体(EC)组织17个国家35个实验室的147位科学家,以手工测序为主要手段,首先完成了第一条完整染色体(酵母3号染色体)的315kb的测序工作;Hake等首次报导在植物中发现含有同源异形盒基因;Blackburn等提出调节聚合序列[通式为(T/A)mGn,m=124,n=1~8]的单链DNA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四螺旋结构,起着稳定染色体的作用。 1993年:Jurnak等在研究果胶酸裂解酶时,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结构-平行B螺旋(parallel B helix);Yuan等在哺乳类细胞内发现一种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并具有剪切作用的蛋白质-IL-1B转换酶(interlukin-1B-convertingenzyme,ICE)。 1994年:日本科学家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水稻基因组遗传图;Wilson等用3年时间完成了线虫(Celegans)3号染色体连续的2.2Mb的测定,预示着百万碱基规模的DNA序列测定时代的到来。 1995年:Cuenoud等发现了具有酶活性的DNA;Tu等在E.coli中发现了具有转运与信使双功能的RNA-10 Sa RNA。 1996年:Lee等首次报导了酵母转录因子GCN4中的氨基酸片段能自动催化合成自我复制的肽;洪国藩等采用“指纹-锚标”战略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DNA片段的长度为120kb;Goffeau等完成了酵母基因组DNA全序列(1.25X10 7bp)的测定。 1997年:Wilmut等首次不经过受精,用成年母羊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成功地获得克隆羊-多莉(Dolly);Willard等首次构建了人染色体(HACs);Salishury等发现DNA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四显性组合,这可能是基因交换期间DNA联结的一种方式。 1998年:Renard等用体细胞操作获得克隆牛-Marguerife,再次证明从体细胞可克隆出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哺乳动物;GeneBank公布了最新人的“基因图谱98'’,代表了30181条基因定位的信息;Venter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出新的战略-全基因组随机测序,毛细管电泳测序仪启动。 从以上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可以看出20世纪是以核酸的研究为核心,带动着分子生物学向纵深发展。50年代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的操纵子学说,70年代的DNA重组,80年代的PCR技术,90年代的DNA测序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生命科学带向一个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由分析到综合的时代。

植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

中国知网 自己查去

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学和化学,生态学被看作是系统性的科学,所以普遍认为生态学是反还原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教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 方法 》

摘要

受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当前的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还存着很多弊端,阻碍了教学进步,急需改革。在此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包括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先进 教学方法 的应用、实践课的增加,以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园林生态学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因实用性较为突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缺少实践锻炼、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室内装潢等行业备受重视,这就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针对以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的缺陷,应进行改革,掌握多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1]。

1更新教学观念和内容

1.1理念更新

现代 教育 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首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突显其主体性。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主动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敢于接受新知识,并进行新的尝试。环境设计专业经常需要人工绘图、搭配色彩、提出新创意,并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兴趣和心理规律,真正地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其次,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应用,环境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要重视实践。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需要学生掌握辨别装饰材料、熟悉施工流程的能力,若只传输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但若是带领学生在材料市场或施工场地学习,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1.2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同样重要,首先,课程要和专业紧密结合,环境设计的范围其实很广,涉及领域较多,尤其是在基础课上,必须结合专业设计,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2]。如在学习色彩搭配时,不妨增加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在今后设计时如何根据光线选择颜色;而在设计 素描 课上,应增加室内空间、家具结构等写生内容,使学生尽早适应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在学习理论。其次,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而加以调整,不可与实际相脱节。例如,环保节约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建筑设计或者室内设计教学上上都要突出绿色生态这一特点。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形成健全的内容体系。

2积极引进新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方法不能过于单一,而且一定要有效,能够取得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方法都经受住了考验,应用越来越多,在此主要介绍以下2种方法。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要求逐步完成。通常要经过项目选择、项目实施、能力转化、能力提高几个阶段,部分高校采取此方法,结合现代化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个项目,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合适的项目。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就要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展示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项目,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既是景观,又起着绿色环保的作用[3]。实际中的规划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首先是要对项目进行策划,考虑其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项目后,需初步规划方案,根据其用途、性质以及可能带来的各种效益综合考虑;然后对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满意后,开始施工图的设计;最后一步是对施工图进行变更。在此过程中,尽量遵循实际岗位要求,提前熟悉岗位环境,使自己的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2.2实例教学法

上面已经说到,环境设计是针对的具体项目、具体工程,理论知识必然是要用到实际案例中的,而且具体案例不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要求等也有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需要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世界上有很多经典的建筑、雕塑、室内格局,都是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也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鉴,如植物对污水具有净化作用。那么如何净化,具体如何操作,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此时不妨以石家庄“清源节流行动”为例,通过分析洨河水污染的处理方案和具体 措施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除了提供实践 经验 ,案例教学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反映行业最新动态、可以提高学生科学设计的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进步等。

2.3其他方法

目前,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还有很多优秀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试着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课;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其创新意识,集思广益,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创意;实践-理论-实践法,即先通过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理论知识,并主动去 总结 探究,然后针对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再把整个理论知识串起来,加深记忆。课堂结束后,再次应用于实践,操作技能会有很大的提升[4]。

3提高实践实训课比重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增加实践实训课的比重,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创意无比关键,所以实践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主。加大投资,建立起专业的实训室,除了实训中常用的画板、画笔等基础物,还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包括选材、形状和风格等,都要结合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考虑,尽量保持一致。除了动手操作区域,实训室内还应有材料存储区、教学示范区、作品展示区、现代化信息技术区等。当确定一个项目后,搜集材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作品展示、最终评价等工作最好都能在实训室内完成,一来可充分利用资源,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部分学生 想象力 很丰富,经常能想出很新颖的创意,但缺乏平台展示。所以,学校要经常办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给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例如,举办校级技能大赛、原创作品比赛、模拟实践设计活动等,在寒暑假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实际教学证明,很多优秀设计师都是在此类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对市场需求更加了解,所以设计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学生。

4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的努力。教师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退居幕后,其实责任更重,要真正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就必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与研讨会,吸收新知识与新理念;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职称评定;有目的的让专业教师进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技能与经验,确保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最新、最好、最实际的技能传授给学生;鼓励专业教师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并以实际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授,在亲身经历项目过程的同时,把实际工作的经验与技能同学生一起分享,达到务实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目的[5]。学生亦是如此,除了深入理解环境设计专业,了解该专业的社会现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总结的习惯,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学习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要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5结语

环境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一个专业,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包括室内设计、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快速吸收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技能,需对以往的教学进行科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袁方.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魅力中国,2010,22(27):154-15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2012,24(10):170-172.

[3]吴玉琴.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1,20(7):245-246.

[4]季玲.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3,22(15):173.

[5]高松伟,刘力扬.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信息时代面临的改革及对策[J].教育,2014,15(8):85-86.

《 珠子参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珠子参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对珠子参生态环境的调查,栽培珠子参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的观测,种子沙藏处理,定期对根状茎的切片观察等。结果珠子参适生于年均温12~16℃、年降水量800~1200mm、荫蔽度70%~80%的阔叶林下,土壤肥沃疏松pH5~6.5的微酸性土壤中。珠子参的生长随着叶数目的增多,株高、根茎粗、叶面积、株冠均增大。整个植株完成一年的生长发育约需190d。种胚属高低温型。在15℃下发育最好,满胚后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即裂口。裂口种子10℃培养5d就开始萌发。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快速生长期,8月16日~9月30日为地下根茎的分化期。开花植株与不开花植株的根茎发育不同。结论本研究为珠子参的规范化 种植 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珠子参;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叶数目

珠子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rk.)CY.WuetKM.F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濒危药用植物[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还含有糖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等多种类型化合物[2-6]。其根状茎入药为珠子参,有补肺,养阴,活络,止血、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等功能[7,8];其地上部分入药称参叶,能清热、生津、利咽,有滋补强壮之效[9]。也有人进行了珠子参的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及植物生长特性的研究[10-12]。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日渐枯竭,满足不了用药的需要。为此,笔者在地处巴山区的陕西省镇坪县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并对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其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地设在陕西省镇坪县海拔为840m和1300m的两个地块,栽培面积分别为700m2和600m2。以野生珠子参根状茎为繁殖材料,以根状茎的节结大小进行简单分类,分畦栽植,密度25cm×20cm。搭棚遮阴,透光率30%。选用栽培两年的植株为实验材料。

1.2方法

1.2.1调查研究珠子参在陕西的野生分布及生态环境条件。

1.2.2在珠子参生长期内每日用湿度计和温度计对栽培地的温湿度及10cm处地温进行测量记录。

1.2.3在栽培地里,以叶的数目为类群划分的依据,各选30株,定株定点观测。用直尺和游标卡尺对植株的植物学性状进行测量。

1.2.4采集8月上中旬成熟的种子,水浸泡24h后取下沉者。将种子与湿砂混合,每个处理600粒。先放25~32℃室温下10d后分别转入5、10、15、20、25℃及实验室等6种条件下培养。每10d取种子观察胚的发育情况。

1.2.5观察移栽植株根茎形态变化,并定时切取根茎尖端固定;切片观察根茎发育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生态环境的调查

珠子参是人参属中分布较广的种,我国的甘肃、陕西、安徽、浙江、贵州、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分布。在陕西省分布于关山林区和秦巴山区各县,主产于宁陕、洋县、陇县、石泉、镇坪、平利、汉阴、南郑、宁强、佛坪等县。生于海拔1000~2200m间的林下或草丛中。

该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温带温热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16℃,元月份平均气温0~1.5℃,七月份平均气温19~28℃,日均温≥10℃,稳定持续180d,无霜期210~240d,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mm,森林荫蔽度70%~80%,相对湿度75%~85%。本区群峰突兀,沟壑纵横,山大谷深,地势复杂,气候多异,水热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自然条件优越,为珠子参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珠子参为阴生植物,对光敏感,要求荫蔽度为70%~80%,处于不同生长年限和发育阶段的植株对光照的反应有差异。

珠子参1~2枚复叶的幼苗,要求照光量小,若直光照射,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叶片衰老,叶缘变黄变红,而搭棚遮荫后,此病理现象逐渐消失;3~5批复叶的植株可耐受一定强度的直光照射;在野生条件下荫蔽度大的林下,珠子参植株纤细,叶片薄而淡黄绿,生长发育迟缓,叶子易产生锈病等病斑,所以人工栽培珠子参时一定要搭荫棚,让透光率达20%~30%。珠子参喜冬暖夏凉,四季温度变化较小的气候。

出苗期到营养生长快速期气温在11.6~16.5℃,10cm处地温在8.4~15℃之间,此时地下根茎处于休眠期;从开花期到枯萎期气温在16.6~24.8℃,10cm处地温15~22.6℃之间,地下根茎进入生长分化期;当气温降至17.2℃以下,10cm处地温低于17.9℃时,地上部分枯萎,地下根茎也进入休眠期。

降水不仅为珠子参的生长提供水分,而且也能调节温湿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陕西省镇坪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015mm,年平均自由水面蒸发量为838.7mm,自然植被蒸发量611.3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气候呈现湿润多雨的特点。满足了珠子参的生长要求,但夏季多暴雨,并有短暂的大风,秋雨连绵,对珠子参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暴雨冲刷地面土壤,使根状茎裸露,打落了未成熟的果实,打破叶片,折断或冲走植株,特别是6~9月气温较高,若 雨水 较多,湿度过大,可造成植株生病,根茎腐烂等现象。

珠子参适宜生长在山区林下,土壤为山地棕壤或黄棕壤。土层较厚,腐殖质丰富,含水量高,质地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pH5~6.5的微酸性土壤中。如果土壤粘性过大,易使植株发病,土壤中石块较多时,则架空植株,影响生长,甚至造成死亡。不同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地貌条件所造成的小气候,对珠子参的栽培、生长发育、田间管理,质量和产量都有影响。珠子参在秦岭分布在海拔1000~2200m间,而在大巴山的分布下限为1200m。随着海拔的升高,由于气候各因子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高海拔处的珠子参生长发育明显的推迟。珠子参的生长坡度不定,一般在10°~45°之间;坡向一般为阴坡或半阴坡,在林缘或谷底也有生长。人工栽培应选坡度在15°左右,坡向阴坡或半阴坡的山地、林下,过陡则操作不便,水土流失严重,过缓则积水泡根。珠子参植物群落复杂,乔、灌、草种类丰富,荫蔽度70~80%。

产区调查表明主要伴生的木本植物有:毛叶五加、红茴香、蜀五加、米面翁、火棘、铁扫帚、含笑、常春藤、短枝六道木、尖叶绣线菊、漆树、茅栗、栓皮栎、辽东栎、白桦、川鄂小檗、蔷薇、盐肤木、荚蒾、忍冬、华桔竹、马桑等。主要伴生的草本植物有:吉祥草、羊齿天门冬、大花糙苏、重楼、鬼灯擎、白酒草、粗齿天南星、玉竹、开口箭、陕西鳞毛蕨、贯众、宁陕耳蕨、珍珠菜、腺药珍珠菜、缬草、山酢酱草、三肋虾脊兰、窝儿七、八角莲、红三七、黄水枝、大叶金腰子、城口唐松草、细辛、对叶细辛、红毛七、汉中防己、铁筷子、大花绣球藤、鱼腥草等。地被植物为茂密的苔类和藓类植物。从野外调查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分布区、海拔高度,珠子参的伴生植物有一定的差别,攀缘的藤本植物占有一定的优势。

2.2生长发育特性

珠子参为多年生宿根直立草本,高5~68cm。掌状复叶轮生于茎顶。小叶片阔椭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笔者对大量栽培的珠子参的形态观察表明:珠子参的叶形变异颇大,同一植株上叶的形状、数目也有差异;根状茎变化多样,有的根茎前端呈竹鞭状,后面又呈串珠状。

珠子参的生长发育与叶数目有一定关系。随着叶数目的增多,株高、根茎粗、叶面积、株冠均增大。除未见一批叶植株开花外,其余均开花结实,但开花结实率随叶数目的增多而相应提高,地下根茎则变得粗短。栽培珠子参的物候变化:在日均温低于10℃时越冬芽已开始萌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芽的活动加速。

当日均温超过10℃,在3月25日越冬芽就露出地表。4月上旬叶片由皱至平滑,叶色由浅绿转至黄绿色;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地上茎叶的快速生长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花梗开始快速伸长;5月12日第一朵花开放,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开花期;5月27日结出第一个果实,直至7月1日,果实逐渐发育,进入绿果期;7月2日第一个红果出现,以后逐渐红熟;8月21日始叶片枯黄脱落,茎中空倒伏,开始调萎,到9月13日几乎全部倒苗。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延伸期,8月16日~9月30日地下根茎进入分化阶段。

10月1日以后越冬芽进入缓慢的活动阶段,可视为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完成一年的生长约需173d,地下根茎形成分化约需133d,整个植株完成一年的生长发育约需190d。

2.3发育生物学特性

珠子参的开花结实与叶的批数有关。一批叶均未见开花,二批叶有部分植株开花结实,但花的败育率较高,三批叶以上植株均开花,其结实率多为10%左右,一般情况下,叶批数越多,开花结实率越高。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或数个聚成复伞形花序。全株的开花方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约需4~7d全部开放。

每日开花时间为8~19h,盛花期12~15h。开花时,第一瓣先向外裂后,以后第2~5瓣依次向外裂开,开花后花药逐个裂开,自交异交均可孕,第3天花药枯萎,花瓣脱落,第12~14d柱头开裂变成紫红色并枯萎,进入果实发育期。开花第9天子房开始明显膨大,第12~14天为幼果快速发育期,半月后即形成绿色果实,由浅绿转至深绿,再变为紫色,不久即转为鲜红色,熟时紫红色,顶端1/3为黑色,内含种子2(1~3)粒。浆果扁球形,直径5~8mm,果肉厚2~3mm。种子肾形,乳白色,直径3~5mm,千粒重约11.0g。种子外种皮坚硬,内种皮呈薄膜状,尖端为脐孔,沿脐孔有结合缝,裂口时从结合缝处裂开,胚根由脐孔处萌发。种子为胚后熟类型,属高低温型。

刚收获的种子胚仅为一团很少分化的细胞。若将采收的种子直播,需要经过20~22个月之久才能解除休眠。因此,掌握种子休眠规律,缩短种胚后熟时间,是珠子参栽培技术研究的关键和重点之一。通过对6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种胚发育情况的观测,在15℃下种胚发育最好,培养120d就有满胚者,约160d多数种子达到满胚,平均胚率为91.38%。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开始裂口。将已裂口种子放10℃培养5d就开始萌发。而培养160d时,20℃有个别种子达满胚,多数种子胚为满胚的2/3,5、10、25℃及实验室等条件下胚发育较差,仅为满胚的1/5~1/6。

2.4地下部分的生物学特性

珠子参的地下部分包含根和根状茎。根是由根状茎节上形成的不定根。根状茎横走,为5~17节组成的串珠状,每个节上多有休眠芽存在。着生地上茎叶的节上常生2~9条根,老节上生根或无。根状茎呈不规则球形或略呈纺锤形,直径5~45mm;节间直径3~5mm,长约2~10cm,最长可达40cm。茎叶倒苗后至出苗期间,根茎顶端是一个略膨大的越冬芽。越冬芽在地上茎叶着生的根节上形成。3月底至4月初芽萌发,茎叶先抽出地面并迅速生长。

5月17日地下根茎未见明显的形态变化。5月20日地下根茎先形成突起,其大小约0.2~1.0cm。5月20日~8月15日为地下根茎的快速生长期,8月下旬地上茎叶开始枯萎倒苗,幼根茎直径1~5mm,长约0.6~12cm,并在顶端又形成一个新的芽;8月16日~9月30日为地下根茎的分化期,在这段时间内地下根茎的长度变化较小,直径有所增加,且到距顶端3~5mm处节间形成层活动,使该处膨大成节,前端分化成第二年生长的地上部分的各个器官。

次年春该芽又萌发,再形成一个膨大的部分,如此下去,根茎每年伸长一节并形成一个膨大,不断伸长,同时,在膨大处具有次生生长能力,使膨大部分再增大。这样串珠状根茎便形成并不断发展。10月1日以后地下根茎进入缓慢的活动,可视为进入休眠期。地下根茎分化期,开花植株与不开花植株的根茎发育不同。后者根茎的顶端发育成芽,前者根茎的顶端发育成花芽,顶端芽的中间包着的小花序较大,由休眠的腋芽活动形成幼根茎,再继续增加根茎的节数与长度。根状茎的长度、直径与叶的数目有关,一般叶的数目越多,根茎的节间则越加短粗。开花植株的根茎较未开花植株的更短更细。

根状茎的生长与土壤肥力有关,土壤越贫瘠,根状茎就越长;地上茎叶愈小,地下根状茎就愈细愈长;处在土层3~5cm处的根茎的越冬芽比处在较深或较浅土层中的发育快;土温在15~25℃时发育较快,温度偏高或偏低,根状茎的发育就会减慢。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个节上偶尔可形成2~3个越冬芽,第二年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根茎受损后,同一串根茎节上可形成多个正常发育的越冬芽。若越冬芽受损,其根茎并不死亡,而继续在土壤中休眠,竖年6~9月可形成新的越冬芽。竖年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叶的批数与当年形成越冬芽的大小成正比,与根茎的直径近乎成正比关系,但与根茎的长短无关。地上茎叶生长的强弱与地上茎着生的节上的须根数目有关,一般须根数目越多,地上茎生长越好;同时与移栽时间、当年的气候、土壤的肥力有关。一般秋季移栽优于春季移栽,一般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可适当延长珠子参的生长时间。

3结论

3.1珠子参适生于年均温12~16℃,无霜期210~240d,年降水量800~1200mm,相对湿度75~85%,荫蔽度70~80%的阔叶林下,pH5~6.5的微酸性肥沃疏松土壤中。栽培时应根据其生态学特性,选择较为适宜的生长发育小环境进行栽培。山地栽培中应采用遮阴搭棚的办法调节透光度。

3.2根据其种子、根茎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解决繁殖方法问题,是栽培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种子沙藏先在15℃下培养约160d,再转入5℃低温处理60d后,取出播种出苗率可达91%以上。根状茎的节上有数个休眠芽,可采用适当的方法解除休眠,促其萌发形成新植株,该法可作为提高繁殖系数的优良繁殖方式。同时注意根茎切段不宜少于两节,并注意防腐处理,否则易发生烂根烂芽的现象。总之,进行珠子参的生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其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毅,赵仁,宋亮,等.珠子参药材品种概述及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11-17.

[2]宋小妹,蔡宝昌.珠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3]赵仁,赵毅,李东明,等.珠子参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8,10(7):3-6.

[4]李利霞,赵厚涛,朱虹,等.珍稀濒危植物珠子参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59-61.

[5]陈涛,陈茂华,胡月琴,等.珠子参多糖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1329-1331.

[6]王薇,郭琳,冯改利,等.竹节参与珠子参质量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5):833-836.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4-255.

[8]王辉,郭天康,胡鹏斌,等.珠子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5(2):99-101.

[9]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1977年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21.

[10]刘万里,刘婷,何忠军,等.珠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8):127-128.

有关生态学教学论文范文推荐:

1. 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3. 大学教育类论文范文

4. 马克思主义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本科结业论文

6.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本科论文

baidu搜索也可

浅谈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的论文

摘要: 高校的园林绿化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主,围绕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良的环境。“环境育人”,校园中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满足师生生理、心理上的需求,使人得到休息放松、心地平和、感情端正。对健康品格的塑造具有潜在的感染作用。随着园林绿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绿化的要求不再是一、两块草坪,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把校园绿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做,按照学校性质、师生的心理特点、功能要求和经济状况,营造出一个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多层次绿化空间。

1.大学校园绿化的基本原理

1.1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原理

中国园林美学主要是探索在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审美关系里,向主体提供符合发展的审美需要的客观条件,即创造出懂得美以及相应地接受了真善教育的主体。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园林绿化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的天人关系。大学校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运用园林美学与景观设计学原理,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景观体系。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1.2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及应用的科学,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依据。作为绿化的素材,园林植物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但能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能创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校园景观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从创建开始起,它就把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一直延续至今。运用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如耶鲁大学校园中,乔、灌、草科学合理地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1.3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校园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对大学校园绿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恰当的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师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创造出符合大学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普遍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校园环境。

从生理的需要知道精神的需要,主体的数量呈现明显递减的“金字塔”形。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有着较高知识文化和审美标准的大学师生而言,安全、认同、自我实现、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尤为重要,在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就要以此为出发点,考虑大学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在空间的创建上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通过绿化的手段以软硬景观的物质形态得以物化,给予满足。

2.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2.1提高生态质量。

校园绿地的植被、水体能够以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应,改善和提高校园的自然生态的质量。

2.2环境保护功能。

校园内的植物能够调节气温、湿度,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杀菌防病、减弱噪声等功能。

2.3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绿地为校园景观平添无尽的色彩和意境,为师生提供清新、优美的自然氛围和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2.4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把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等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隔离开来,提高了各个区域的安全度。

3.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科学认识和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校园园林规划设计与校园建设不同步,规划方案缺少前瞻性、长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有些高校公共绿地反复多次改造,树种频繁更换,如此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3.1.2缺少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氛围由于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盲目投资,在设计上过分追求新、奇等观赏效果,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导致设计与操作脱节,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得总体设计水平难以达到较高的层次。

4解决办法

4.2.1面向未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做好总体规划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对信息技术发展美好憧憬的同时,更加眷恋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高校校园建设应遵循让信息化与园林化和谐并存的“信息园林”的建设理念,营造一个既具有传统文化氛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学居环境。应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做好总体规划。

4.2.2合理配置植物

发挥植物群落的最大生产率,充分注意乔、灌、花草等对环境改善有益的植物群落的综合运用,以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把握好树、草、花的比例,尽可能选择多种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利用植物不同冠型、色彩、质感,搭配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景观。

4.2.3科学养护管理

保证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三分种,七分管”,校园绿化建设必须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绿化景观。

5.结语

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个性,游息于柳暗花明的绿色校园,品赏于人文浓郁的亭廊格架,冥想于水木明瑟的山石池泉,沉思于曲径通幽的静谧空间,师生自会感到清静闲适,悠然自得,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身心得以放松和自由——这就是大学校园应有的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也是大学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元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概念设计[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5):406-409.

[2] 鲍新梅,杨金华.论高校校园树草配植艺术[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1):18-20.

[3] 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2):16-17.

[4] 沈济黄,叶长青.信息园林——构建新世纪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新建筑,2002,(4):12-15.

[5] 关崇.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6] 雷泽湘,费永俊.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J].环境与开发,2000,15(2):16-17

[7] 张江雪,李亮,王姣娥,徐伟.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204-206

[8] 卞阿娜,甘永洪,方份.大学校园绿化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02-105

[9] 王荣山,高占山.论高等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特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56-457

[10] 安运华.长江大学校园绿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

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论文

成品论文是别人无法给你提供的,你可以在网上找找做些参考。写景观生态学论文无非就是以下的脉络:回顾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对现阶段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总结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等等。

1.木质藤本生理生态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与国外科学家合作,对羊蹄甲属5种具有不同需光特性的木质藤本和树木幼苗的生长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植物学纪事》上(Annals of Botany,2007,100: 831-838.)。据悉,热带森林的木质藤本种类繁多,是热带森林结构重要的外貌特征。木质藤本在树木生长和更新、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生长模式,对木质藤本这一特殊功能类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功能的认识还远远落后于其它维管植物。最新的研究发现,与需光树木相比,2种需光的木质藤本幼苗具有高的相对生物量生长速率,更高的叶和茎生物量组分和叶面积比,但分配于根上的生物量较少;而耐荫木质藤本的相对生物量生长速率最低。与需光木质藤本相比,耐荫木质藤本具有高的根生物量比、低的茎生物量比和相似的叶生物量比。需光木质藤本单位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比树木低。5种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生长速率与叶面积比正相关,而与比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该研究首次从植物的需光特性出发,初步研究了木质藤本和树木幼苗生长策略的差异,证实了木质藤本在叶上分配的生物量高,但否定了攀援植物在支撑结构(茎)生物量所占比重小的观点,并从生态学角度上作了初步的解释。与树木相比,需光木质藤本的快速生长是由于其形态特征(高的叶面积比、叶生物量比和比叶面积),而不是归因于高的光合速率。但耐荫木质藤本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生长速率和生长策略。该研究是版纳植物园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蔡志全副研究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蔡志全在木质藤本生物学特性、生长策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与树木的竞争关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已经发表中文核心刊物文章4篇,SCI论文4篇(另3篇在投),累计影响因子在8.0以上,得到了同行评审专家的好评,于2007年3月获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基金的资助。(来源: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国际景观生态学傅伯杰 吕一河 陈利顶 苏常红 姚雪玲 刘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东亚(中国),表明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和越来越高的认知度。从研究内容上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随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以科学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加强,促进了景观生态学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包括水域景观生态学、景观遗传学、多功能景观研究、景观综合模拟、景观生态与可持续性科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同行开始关注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评介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标志着中国景观生态学已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然而,中国景观生态学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科学家需要抓住人类对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科学的共同夙求,放眼国际前沿、服务本土需求,从中国自身的特色出发,关注受人类干扰的和以人为主导的景观,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多尺度、多维度耦合研究为核心,区域综合与区内分异并重,推动综合整体性景观生态学的建立和完善。3.中国干旱区景观生态学肖笃宁、王根绪、王让会 由肖笃宁、王根绪、王让会研究员编著的《中国干旱区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一书于日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世纪初至今,景观生态学已日益成为地理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交叉学科。关于景观概念的使用,一般基于人类尺度上的具体地域或作为任意尺度上空间异质性的代表。在宏观尺度上,以空间异质性及空间格局为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中的景观动态与演进、景观变化与稳定性、景观多样性、景观规划与建设以及景观生态保护等都是现阶段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景观空间的理论与方法对荒漠——绿洲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二是以典型区(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为重点,分析干旱区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三是分析干旱区景观生态特征,提出干旱区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默特尔又聋又再用毛巾日历的梅伊唐排水良好的苏画聂放弃不是服装的姚华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的自然地理系的基础上,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AR伊萨·辛科来中国讲学,进度地理外壳,自然区划和景观设计。讲授进修课程的领导下教授林超集体讨论确定的自然地理学科的名称,和一个独立的部门自然科学的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学科,创立并命名的中国学者认为,这是关系到中国传统和地理学家老一辈的长期努力的影响。在此之前,林超,黄秉维黄秉维在20世纪30年代的自然和地理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编制了“天然的地理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40年代地理,周廷儒创建一个全面的研究环境变化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全面的自我自然地理其实早在20世纪经历了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继承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地理地理前苏联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紧密结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发展研究的地球表面,地球的表面为研究对象,全球性的自然地域分自然地理的分化来完成的东西只是一个合适的。地球表面的这个复杂巨系统层,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中所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0世纪90年代针西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黄秉维提出了建立地面系统科学[6]的理论部。他指出,理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的自然和人文各种元素的综合性法律表明,陆地生态系统科学。基本地球系统科学在大气中的气体,海洋基本的固体,液体,气体,液体土地也是最复杂的,最深刻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与生物圈生存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6]。建议研究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开发的土地系统科学[7]。地面系统科学作出进一步体现了主意?综合地理研究,促进人的全面在一起的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进入21世纪,一个主要的国际研究计划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的组合。 综合自然地理学也有大量的实践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如综合自然区划,资源开发,国家土壤修复,区域规划,环保,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结合相对的邻居学科的理论方法,全面的功能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使得它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的发展,。 老一辈综合自然地理学家林超,黄秉维,周廷儒赵嵩桥,奠定了陈传康基础上,许多青年集成的天然地理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目前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长足的发展。超过50年,在古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土地科学,综合自然区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开发取得了显着的进展[3]。综合自然地理的理论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整个地理的综合性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1.2综合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研究和改进的空间格局,生态和社会经济的过程中相互集成的跨学科关系。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变化,其核心内容重点集中在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的规模效应之间的关系过程和函数其景观异质性可持续利用和管理[8]。 景观生态学,地理学院生态学院,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综合自然地理难分伯仲还集成了许多景观生态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说到这从它的起源。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欧洲,一般认为,德国地理学家的含Terol(卡尔·巨魔, 1899年至1975年)的创始人,在1939年,他正式提出了“景观生态学”[9],和在1968年,它被定义:生物群落景观部分和它的环境,全面的研究给定关系在科学的因果关系。空间结构(景观镶嵌组合)的天然地理分布层次结构,区域分布。景观生态学,无论是在欧洲强大的自然地理颜色的背景下诞生的纪律处分或完美的程序和纪律的贡献,以及应该点。它的重心逐渐从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领域扩展到资源开发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强调理论的通用性,全面整体性,协同效应和整体景观和文化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框架。 科学景观生态学在北美的影响力在欧洲,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景观生态过程,定量和模拟研究和自然景观见长。导致在欧洲和北美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基地主要的国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两者都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运动景观生态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改善[10]。 景观生态学开始了类似的研究,从引进国外先进的国家。早期的翻译欧洲景观生态健康文章刘林超,安国,陈馇嗯本笃哈滨利系统地介绍了北美的学校概念的生态之王。肖笃宁主持翻译的RTTForman和M.Godron景观生态学书[11]于1990年,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已经基本上接受了我们的学术。从那时起,我们的景观的生态工人已进行大量的研究[12]。经过20多年的努力,景观格局与生态用地动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环境影响评估和自然保护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取得了重要进展[13]。从整体上来看,尽管引入景观生态学在中国起源于欧洲的景观生态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但研究范式更接近北美,生态的方法颜色。 2.1基本研究和理论进步 2.1.1地面系统地面系统的自然过程的天然地理地理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国际非经常活跃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相呼应,结合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以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机制”的科学命题[14,15],从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和地理的研究过程中转动的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综合研究,从无机工艺的研究转向有机 - 无机全面的研究,单元素的多元素的结合,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转向了全面的研究,从宏观研究转向。该研究强调人类因素的作用过程中的各种强调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重视地理过程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耦合,以及地理上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的后果,强调土地退化地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的内容从地域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扩展。深化理论研究的动力机制和流程变化的系统从简单的集成系统综合集成的改变[16]。然后再进行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程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影响的地表环境变量驱动力,研究的过程和影响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地表系统,环境系统,人与土地线系统更系统的理论建设;元素融合,一体化和区域综合,集成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然交叉的路口人文科学,科学和技术,跨学科研究,交叉更明显。 理论上的发展模式 - 一个全面的过程驱动力 - 过程 - 效果研究[17]。从过去3年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综合物理科学基金会(D010106),上述命题研究,2006年占 63.0%,2007年占56.1%,占67.9%, 2008年3年的平均水平为61.5%,显示地面系统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现状的基础研究,在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重点。 2.1.2的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究重点,结合国际地圈 - 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联合核心项目“土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新阶段全球土地计划(GLP)的”进步“。论文发表在最近几年可以归结为分区,土地使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分析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课题。据张一力文学对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在2002-2007年发表的论文占以来文学的65.01978年总数的%,在2007年的论文数达到796,这说明我们的土地利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而从事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科学和技术团队的不断加强,国家有关部门努力,支持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强,资助的项目数和资金量显着提高[16]。与国际上升LUCC在这土地变化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主题[ 18],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分工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的深化,更注重的基本理论[19]。研究基金会的土地资源科学理论重点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扩大,包括道德的土地资源,国土资源系统理论问题的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价值论问题的理论问题 BR />的产权理论等诸多问题[20]。周围参与土地保护科学的土壤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生态的理论经济基础的问题[21],土地退化和保护其扩大重要的研究内容 - 水和土壤保护,以及荒漠化防治仍属于土地保护研究领域关注的主要对象。土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是基于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提出包括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功能的生物栖息地和承载的土地,土地的能量平衡和水的循环功能,环境功能的土地,土地的生态过程,土壤 />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土地生态分化理论问题[22]。基本理论问题,土地使用和规划的主要包括理论的租金和土地价格,土地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人与土地的合作音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19,23,24]。 2.1.3自然区划世纪,由超林表示, [25-32]侯学煜,罗开富,黄秉维仁,赵松缲和座椅订单的风扇和其他科学家对自然区划工作做的杰出贡献,并奠定了领导领站点上的国际化。正“生态地理区域系统”[33]近年来,代表性的自然区划,以前的分区研究分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探索自然地理区划方法及其系统。天然的地理分区,一个分区,分区的方法和过程的结果,同时仍然承认的地理特征征费及地理规律性的一种科学方法。郑度身区划,区划原则,分区系统中,区域化模式和范例自然地理区划,区划信息系统,并通过分区模式,以实现区域化的原则,是指标准体系和单位的系统[34]。另一个基本的研究“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樊杰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科学依据的。而一个地域功能演替空间均衡过程中,提出了分区方案,以利益最大化的正确程度的确定性与区域划分时间变化的地理特征[35]。自然区划已经取得了与自然的综合区划头发的展览,中国的地理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一书,蔡运龙精心三个区和七个区域内部的地理多样性的自然区域划分,可以被视为一个全面的分区性质的工作[36]。自然区划的趋势还体现在区划方案不同的应用领域显着影响决策。取自自然分区,发表在2007-2008年中国在线期刊的研究文章约696。 2.1.4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研究队伍正在扩大。 “景观生态学”为主题词检索和博士论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中国的在线期刊。与此同时,从2000年的三,增加至127在2007年的主题景观生态学术论文数量急剧增加,从2000年的86增加至504 2007 章。据傅的BJ搜索统计,从1996年到2007年,“景观生态学主题词3164的 SCI论文检索,96个来自中国,占总数的3.03%,排名世界第七位。景观生态广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加强,以促进新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开始把重点放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以解决复杂的景观;深度,侧重于宏观模式和深入的微观过程的耦合显微镜观察和实验宏观可靠的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管理策略,规划和管理的宏观格局反过来强化的微观研究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加强格局 - 过程和规模效应[10]。景观生态学研究范式的平衡范式远从均衡范式线/ >范例的非线性范例光滑的范式的非平稳范式,以及简单的复杂性范式转换的范例,一些新的理论成为重要的科技支撑的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在最近几年中,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景观生态学中,如分形理论,元胞自动机自组织临界性,复杂性适当系统理论[8]。空间分析方法(如分形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根据类似规模推,推方法,根据局部动态模型的规模,规模的随机(模型)的方法推算方法[37],正试图建立这些途径和转换方法,到一个统一的尺度外推的理论框架。一些新的理论,如空间自相关关闭理论,空间非平稳理论和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景观生态学研究系统的抽样技术。路一条河流提出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的基本框架的研究[38]。 2.2方法和技术的进步面对复杂的对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定量研究和过程仿真,以及建立的模型仍然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在特定的地理 - 生态过程研究的趋势。许多他的臣民,特别是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定位测试,模拟和遥感技术,多源数据复合材料的参考和综合分析和信息挖掘,地理 - 生态过程模型的头发显示,确认和验证,全面推进研究自然地理和景观生态学和到一个新的水平。 2.2.1数据收集方法技术实验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模拟三个方面加强科学数据和可核查化学分析技术的使用,加强研究过程和材料的运输和转化的机制; 的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材料表面的物理结构和物质运动的动态特性;利用遥感地球观察系统和典型的地域长期的单位定位,半定位观测网络,加强对典型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过程中的变化,利用室内和室外模拟,简化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加强鉴定的过程中的不同元素的模式[39]。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卫星遥感已成为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自然地理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遥感数据的分辨率,高光谱更加多样化用于研究的扩大和蔓延的夜间照明灯图像数据源的使用和发展。城市土地。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结合时间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区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来,观察全球准同步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已成为现实,人类系系统和集成能力[ 17]在全球性问题上。微观尺度上,定位试验观测,实验模拟和分析方法,野外观测站站建设,实现网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科学和技术部数量的实验室,仪器,测试方法不断完善 通过挖掘历史文献,并利用树木年轮,冰芯,湖芯,石笋和其他自然证据过去300年来的国家和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数据集已经形成。过去2??000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在重建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2.2模型和数学方法在计算机的支持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系统模型仿真技术也断加强的过程。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环境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模型的影响较大的部分包括:公式中的 BR />艾氏“I = PAT”[40],建立了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系统的世界粮食和农业的全球模型[41],LMAGE2.0(综合模型,以评估温室效应)模型[42]。尤其是CLUE??(土地用途转换,其效果)[43,44],元胞自动机模型(蜂窝自动机,CA)[45] 景观生态学机理模型的过程和机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模拟景观生态学,尤其是这些模型和元胞自动机的组合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空间格局的仿真模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大提高了景观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模拟力。个人代理为主的模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景观生态模拟的方式之一,已被应用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形成和演化的。明确斑块的空间动态模型是另一种类型的景观机制模式型,常被频繁的格局与过程的作用斑块周转率的景观系统[8]。的地理评估和规划各种数学方法,如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遗传传播算法,多目标线性规划,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评价,聚阶级分析的分形原理三维景观模型,和谷歌地球技术,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技术,生态足迹值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泛应用。研究人员定量准确的判断,抽象的数学模型和合理的趋势推导,以使研究结果更科学,更准确,并促进创新的自然地理研究方法[16]。在地球系统科学指导并行计算,网络计算和信息科学新技术为学科体系的依靠稳定的发展[17]。 2.3成果的应用程序 2.3.1土地科学成果的应用程序占用耕地,我们的粮食安全,城市化,土地退化,最后几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其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和互动中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和耕地,粮食,土??地退化的生态效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相互关系,现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监管方式的可持续性。这些研究需要解决的国家战略要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做出了贡献。 BR /> 2.3.2自然地理系统和模式,在多年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为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区域单元类型的应用程序的结果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的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退化地区问题,在不同地区的土地和人口承载能力,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自然生产潜力,生态承载力,并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的变化方向等一系列的问题。自然地域系统研究近年来,从的初始感性单一自然区划,自然区划,发展的生态地理区系统[46]。近年来,分区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对策灾害防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基础设施的发展选择的青藏高原,海岸带,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平原,长江三角洲及其他敏感地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自然灾难的主要资源和环境问题,发展改善利用坡地土壤侵蚀的天然的地理学术界的斜率的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演变。水文循环水改造过程中的土地退化和逆转机制,土壤 - 植物 - 大气系统,在复杂的多界面过程的耦合理论与模型广泛的研究工作。 2.3.2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程序的理论和方法,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如电源发挥的空间布局,划定的区域走廊设计,以及整个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 BR />景观生态学原理促进自然保护物种保护,自然保护的景观保护甚至流域保护转移。模式分析,景观生态,模式之间的关系 - 生态过程分析的概念的更新,以及空间模拟技术对土壤使用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保障[47];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更好技术支持;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模拟和预测技术景观生态学与其他学科和区域生态安全网局[48,49]。 2.3.4在中国的广泛泛应用生态恢复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评估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工业污染示范区建设,预防和乡镇企业的主要建设内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区的规划和布局?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内容生态市区,郊区示范区建设,农业,工业,建设示范区建设,矿区生态破坏恢复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区,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的全面整治示范区建设与保护的示范区,示范区,土壤退化?环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的全面一起整治示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区。为配合实施“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A),中国启动了中国西部生态系统全面评估项目的大规模发展,其研究成果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生态建设的科学基础。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许多研究人员经过努力,在各方面的进展,国家的生态政策已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 17]。 2.3.5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示范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预防措施,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和决策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贡献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指导。例如,在青藏铁路项目的建设,从选择的线路设施车间的选址,建设期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计划。避免过多的人口密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和能量。一些周围的环境中,如空气,光,湿气,热和无机盐,如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理条件和化学品组合物的特殊需要。所需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能量和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不是孤立的:有个人互助的同种之间的竞争,复杂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的变化,生态系统演替。但是,如果变化太快,也有大量的物种灭绝危机,如恐龙灭绝的所有时间少于一百万年火山喷发造成的灭绝当地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危机。然而,最常见的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导致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紊乱,许多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保护:环境的生物干预其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宣传而使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环保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是人类的地球家园。由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 岩石圈生物圈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水圈,的生物圈保护区的人的生命,从人类的原始人类依靠生物圈保护区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基本上是相同的,在舞台上的狩猎和采集的事情,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地位。但是,人类使用的工具,并且将切食物,所以人类占据有利地位,将保持不断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食物。 以畜牧业和农业阶段,人类的发展,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以创造人类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不断发展,数量增加,并不断扩大范围的人工生态系统,地球的范围是固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缩小,许多人仍然对野生动物的灭绝。 人类开始开采矿石,化石燃料的使用以来,人类活动范围的岩石圈开始入侵。人类填海造陆,平梯田,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开采矿石,破坏了自然元素的平衡。 从20世纪后半期的繁荣,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水资源,过度使用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排放大量废水污染的水体和大气,造成大气和水气质量恶化,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环保事业开始出现。 随着科学和技术能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地球以外的太空,并,甚至私人有能力发射火箭弹。导致数千件在外层空间轨道绕地球,大火箭残骸,小到空间站宇航员的排泄物,严重影响观察的空间和卫星发射的垃圾废物经营。人类的环境是超出地球的范围。 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环境。

  • 索引序列
  •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研究进展论文
  • pcr的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论文
  • 硅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
  • 植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
  • 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