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的参考文献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的参考文献

最佳答案翻译思想史表明,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20世纪中叶以来,建立在语言... 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工具理性及其规律性。翻译理论由于长期受语言学的影响,形...

翻译思想史表明,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20世纪中叶以来,建立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理论成果,在翻译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独具“范式”的语言学派。由于语言学派的努力,翻译研究在学科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也使得翻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经验陈述”的模式而更具有科学的特性。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所作介绍或论述,虽说不是汗牛充栋,却也是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在此就不赘述了。然而,在对语言学派的研究文献作详尽的观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学派的翻译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偏向。虽然交际理论、社会符号学等的引入使得这一理论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比如,纽马克(Peter Newmark)运用语义学理论分析了思维、言语与翻译的关系,阐述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特点,在其成名作《翻译研究途径》中所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Newmark,1981,1998)。但是,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偏向始终存在着。纵观语言学派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于翻译的论述;另一类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专门从事翻译问题研究的学者的论述。前者立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自身的研究,仅将翻译问题作为语言结构分析的个例或个别途径,其有关翻译的论述与其说是翻译研究,不如说是借助翻译来探索语言研究的方法论;而后者在前者范式的指导下,对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等范畴进行描述,以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翻译模式——语言学模式。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较早注意到翻译问题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关系。他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将一种符号翻译为另一种的符号,翻译实际上就是语符和信息的诠释,因此翻译是语言学方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雅可布逊在其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中列举了诠释语符的三种方式: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其中,语际翻译涉及到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概念。在此雅可布逊意在强调在诠释语言现象时语言学对翻译行为的依赖性。同样,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 R. Firth)在《语言分析和翻译》一文中详尽地阐述了结合翻译进行语言分析的观点。弗斯肯定了翻译理论本身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他认为,把翻译作为语言分析的一种形式,用来阐明语义,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弗斯指出,在英国语言学史上马林诺夫斯基首次系统地把翻译用于阐明某些民族话语的意义,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语言分析”。弗斯提出了“全面翻译(total translation)”的概念,既要全面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传达意义,在语法、词汇、词的搭配和语境等四个层次上进行语言分析。弗斯将翻译的意义归纳为:其存在这一事实的本身就是对语言理论和语言哲学的挑战;语言分析与翻译结合可以为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在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第一类文献中,韩礼德(M. A. Halliday)的观点较为著名。他指出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单位,翻译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寻找等值物、检验等值物以及调整译语结构。然而,韩礼德对翻译的论述,其出发点是外语教学。他认为利用母语进行语言对比可以使学生注意到两种语言的异同,因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比形式,它包括两个方面:语际等值和语法结构的全面对比。因此,他得出结论:翻译理论是普通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学家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首先将翻译研究纳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框架,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描述翻译现象。他们研究翻译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翻译研究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翻译研究作为个例以补证语言学理论、突出翻译研究的工具性功能是第一类翻译研究的共同特征。这类翻译研究由于其语言研究功利的前设性,直接导致其研究的理论偏向——研究的工具性目的,因而影响了其分析结论的普适性,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海德格尔认为,前设和前有、前见一样,是任何解释的基础,它们一起构成了理解的前结构,事物的作为结构出自理解的前结构。前设即运用一个观念来弄清作为结构。当我们面对研究对象时,总是对它预先做出假设,然后才能把它解释成“作为”某物(刘放桐等,1990:759—760)。前设就是研究翻译前我们预先已有的假设。任何解释都包含了某种假设,问题在于这种前设的客观性。上述语言学家从普通语言学出发,以结构主义范式观照翻译问题,其理论视角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这种研究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将翻译研究视为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结论的补证,将翻译理论视为语言学研究的途径或手段。这种以工具性为目的的翻译研究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理论偏向,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翻译理论作为学科的建构。或许法国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穆南(G. Mounin)从另一侧面揭示出语言学翻译研究第一类文献的特性:他主张研究翻译问题的语言学家至少在最初阶段不要将翻译作为弄清某些普通语言学问题的手段,而应该运用语言学,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译者解决翻译问题提出可能性(许钧、袁筱一,2001)。如果说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第一类文献是基于语言学自身研究的需要,即功利性目的而对翻译现象进行分析,其结论给翻译研究带来极大的局限,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翻译理论作为学科的地位;那么,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第二类文献则是基于又一功利性:为实现译文“等值”或“等效”的实用性目标的观照下,同样得出具有理论偏向的模式。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第二类文献,其理论基础是普通语言学理论或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该理论基础的选定是根据这样一个常识:翻译是特定形式的言语行为,而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能够提供关于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因此翻译理论无法回避语言学。对翻译性质、过程和方法的分析和描述必然要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方法。从广义上看,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语言是一个体系(或系统),即一种结构。语言的特点并非由语音和意义本身所构成,而是由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即成为一个体系,也就是语言的结构。这种语言体系被视为一个符号体系。索绪尔认为,一切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研究可分为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是对特定时期语言横断面的研究。索绪尔十分重视语言的共时性研究。他还指出,由词结合成一个结构有两种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总之,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是以共时性研究为基础的、将语言与言语加以区别的语言体系,这个体系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语言中的差别体系(索绪尔,高名凯译,1982:100—176)。继索绪尔之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则强调语言学研究对象为语言能力而非语言现象。它将语言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乔姆斯基提出的短句结构规则和推导模式说明了他的结构与转换的方法。短语结构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整套规则。这个规则先有一整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在实践上,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第二类文献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某种语言模式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如奈达(E. A. Nida)就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提出由原语结构转换成译语结构的核心句模式,而卡特福德(J. C. Catford)则以韩礼德的系统语法理论为其翻译研究的基础的。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分析、转移和重组(analysis, transfer, and reconstruct),即首先分析原作语言的信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重新组织成正常的译作语言。分析阶段包括三个方面,即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语义单位的外延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和语义单位的内涵值。转移阶段:将事件名词从一种语言转移成另一种语言时,一般先将它转换成动词形式;同理,通常先将抽象名词转换成形容词和副词。奈达认为,在将表层结构的各种表达形式转换成核心结构时,产生了四种基本的结构单位,即事物单位(thing)、事件单位(event)、抽象单位(abstract)和表示关系的单位(relation)。另外,奈达提出了限制和确立词汇单位在特定上下文含义的方法,即通过句法结构限定词义,以及通过语义结构辨别含义。词义相近的的关系有三种,即邻近关系、内涵关系和重迭关系。奈达强调,对原语语言进行分析时,不能局限于研究语言单位间的句法关系和这些语言单位的外延意义,文体风格在传达信息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转移阶段,奈达就语言的意义非对应现象——喻体差异、喻体缺省、语义缺省等现象提出了翻译对策。翻译时应注意内涵结构和外延结构,为此奈达提出了转移外延内容的三种方法:全新组合、分解组合和综合组合。奈达认为,重组过程涉及到两个主要范畴:形式范畴和功能范畴。前者要求根据文体风格和文学体裁进行重组,后者则要求译者关注读者的接受效果。由此可见,奈达所谓的翻译时对原、译语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语义单位、文体风格进行分析,在传达风格、功能的基础上为处理语义非对应现象设定语义层面上的对策,其核心在于语言对比分析和寻找语义对应(谭载喜,2002)。卡特福德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同样遵循与奈达相同的研究模式。他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翻译是用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把一种语言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因此,任何翻译理论都必然利用语言理论普通语言学理论。”他还认为,翻译的中心问题是在译语中寻找等值物,而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则是描述翻译等值的本质以及达到翻译等值的条件。卡特福德的理论核心在于它提出实现等值关系的途径:等值关系可以由“层面”(语法形式和词汇形式、语音实体和字形实体、语境)到“等级”(句子、子句、词组、单词、词素)在任何一个交叉点上建立。如果在较低的某一等级上不能确立等值关系,可以在较高等级上求得。与奈达相同,卡特福德翻译研究的中心仍然立足于语言分析,即界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Catford,1965)。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第二类文献表明,这种研究一般始于语言(双语)的结构分析,诸如语言各层次的划分、话语实用关系类别以及话语功能类别的确定,经由翻译单位的选定,最终规定翻译具体操作方法。这种方法在语言学翻译研究中通常表述为模式、方法和步骤等。然而,我们应当指出,首先,翻译作为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是以双语(原语和译语)的互动性转换为其表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仅仅局限于某种语言操作或语言活动。这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双语互动或文化互动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语音、语词、语法、文体等变异现象,决非语言学理论所能涵盖的。所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必然为翻译研究带来空白,从而造成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理论偏向。翻译研究的基点应为语言的差异性,亦即双语的非等值性。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翻译中原语和译语之间并合现象(不同语言的共同之处)的认同表明,该研究偏离了翻译研究的本质问题;同时,它对原、译语这一现象及其对策的解释和选定则又使该理论由于强烈的功利性而成为教学研究或应用研究。对一个学科而言,舍弃基础理论研究而进行应用研究,其结论的偏向性是不言而喻的。包括语言学翻译研究在内,世界范围内多数学派对翻译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实现等值或等效。这表明,翻译研究始终停留在对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的探索和选定上。语言学翻译研究以其对翻译过程的描述而获得了科学性或客观性,因为“过程”与“现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应当指出,这种对“过程”的考察,其实质是对方法以及模式的操作程序的设定,和所有规范选择一样,它的研究结论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其次,语言学翻译研究的第二类文献认为,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对原语本文接受的结果——深层结构的表述最初是由核心结构(核心句)来实现的。而所谓核心结构则指对特定深层结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表述形式。这类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核心结构在其完形的初始,已经导致意义的缺省。事实上,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对深层结构的把握是通过“统觉”来实现的。然后,翻译家直接在译语中找寻与这种“非语言”或“超语言”的结构相对应的译语表层结构。再后,根据原文的深层结构对译语表层结构进行语义修正,以完成译语本文的建构。所谓的语体风格在此应列为语义构成。而“非语言”或“超语言”的结构通常表现为意义指向(在应用性文本中)和心理意象(在艺术性文本中)。总之,翻译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译语语言对意义指向和心理意象进行表述和修正。因此,对于奈达所谓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说,尽管他在分析阶段和转移阶段表现出结构特性——层级性或步骤性,然而,这并未使翻译过程得到客观的、经验性的描述,同时也使得这种翻译模式即使作为教学型模式也失去了可操作性。同样,卡特福德的理论也缺乏得以实现翻译等值的可操作性。他的翻译模式的核心在于界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认为,等值关系可以在由“层面”到“等级”的任何交叉点上建立。这表明:他的论述与其说是对翻译模式的设定,不如说是在比较语言学范式中探求原、译语双语对应的可能性,只是卡特福德在此将双语对应表述为等值而已。换句话说,卡特福德虽然在主观上力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对翻译问题进行详尽的探讨,但是,实际上在探讨翻译的过程中,他不自觉地偏离了翻译研究,而展开了原、译语双语的静态分析与比较。所以,卡特福德的翻译模式又可以界定为以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第二类文献为表征的第一类文献。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第一类文献以及建立在这种范式基础上的第二类文献,他们或以翻译研究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研究自身的途径和手段,或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照下对翻译过程作语言学的静态分析。特别是由后者设定的翻译模式,他们或由于其层级性或步骤性使得自身失去了应用价值(可操作性),或以对双语言静态比较分析为转移,最终偏离了翻译研究而归于对比语言学范畴。综上所述,17世纪以来,随着当时社会的文化转型,在逻辑实证主义和唯理论的刺激和推动之下,新兴的语言理论受到青睐,西方译学的语言学范式亦随之渐露雏形。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们开始对语言分析、语篇分析产生浓厚兴趣,对从前一些零散的争论也开始了系统的整体性思考,既关注文本的结构层次,又重视形式本身,从而破除了语文学式的“得意忘言”的陈规。语言学范式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和语言结构,努力制定对等转换的规则,以语言分析代替直觉感受,克服了语文学派的主观主义,使翻译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根茨勒把翻译的语言学派也称之为翻译的“科学派”。布龙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等为翻译语言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以雅可布逊、奈达、卡特福德、威尔斯、纽马克、斯坦纳、弗斯、弗米尔、费道罗夫和巴尔胡达罗夫等为代表的翻译语言学派筚路蓝缕,为现代翻译研究奠定了学科和学理基础,翻译理论也开始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客观化的研究道路。然而,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只能是一门语言学学科,翻译活动就其实质来说是语言学的任务,重要的是对比原作和译作语言单位意义上的相同,以达到内容上的等值;认为语言是透明的,翻译是一种纯语言的转换过程,所涉及的只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信息;把翻译视为一门精确的科学,集中研究语言系统的差异和语言形式的转换,注意寻找语言转换规律以及语义的对等模式,迷信语言的共性;译者的任务只是按照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这样一来,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了,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工具理性及其规律性。翻译理论由于长期受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语言是一个规范的、同一的和稳定的符号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因此,语言被类比为数学符号系统,成了理性和规律性的象征。翻译的语言学研究范式给人们带来了理性思维,破除了原来语文学研究范式的神秘性和主观直觉的研究方式,从主观性走向客观性使翻译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语言学范式使译者过多依赖于语言的规律性,忽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排除言语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和规定性,从而突出了原文文本的中心性,追求同一性和一致性,最终堕入语言逻各斯中心。由此可见,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太拘泥于原文的信息层,不甚注意作品的美学功能,忽视文艺作品的艺术再现,忽视文本主题结构以及文本的话语和语篇结构,忽视更大范围的文化与这些因素对译文的生成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没有考虑语用维度、语用意义和文本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对这些方面的理论描述比较薄弱。其范式是封闭、静止的和自足的。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也由语言本身扩大到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生理等方面,后期的语言学翻译思想把原作、原作者、原文读者等因素都考虑了进去,所以也就更科学、更完整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突破了微观语言学的文本模式,开始关注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上述封闭的、静止的和自足的翻译研究范式被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所打破。参考文献: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 and London: Pergamon Press, 1981. Reprint in 1998.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刘放桐等. 现代西方哲学(下),修订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索绪尔,高名凯译.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谭载喜编译.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John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穆雷译.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

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原则:

1、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2、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

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

3、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扩展资料: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 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论文题目

我觉得第2个比较好写吧,我也是英语系的,写论文的时候题目是"论语言学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运用"当时快死了要.翻译应该学了广告翻译,你可以分几个大部分,第一部分 先介绍一下翻译学,第2部分介绍一下广告翻译(商标代表的是商品,为了让消费者记住,这点翻译上和广告是一样的)的特别注意事项,第3举例你需要去查一些资料,可以运用的书有翻译学,广告翻译,以及一些杂志,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加油.反正就是尽量往学的东西上扯就OK了

我也在写这个 问一下这是毕业论文?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对读者具有影响力,可使读者首先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 优秀论文题目2022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翻译硕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中国古代 足球 》古汉语专名与古诗词的英译处理

2、英文合同汉译中规范性的实现策略

3、以目 标语 读者为导向的 广告 翻译策略研究

4、盐城旅游文本中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

5、从接受美学视角探究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翻译

6、法律文献中专业术语英译的探讨

7、扬州旅游文本里 文化 因素的翻译

8、网络辅助下英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9、有道词典在翻译中的应用

10、 英语 散文 120篇汉译项目 报告

11、徐州景点 导游词 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12、徐州特产食品 说明书 汉英翻译研究

13、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究报刊时政新闻的汉译

14、英语长句的英译汉翻译策略实证研究---以<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学>为例

15、《物华名胜》中复合式翻译 方法 的运用

16、《苏斯 儿童 绘本汉译过程中儿童语言的处理》

17、目的论指导下企业介绍的英译研究

18、新闻发布会口译项目报告

19、目的论视角下看中国高校宣传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20、《杨澜访谈录》同声传译项目报告

21、VOA经济报道口译过程中顺句驱动法运用的实践报告

22、预测在英语 财经 新闻口译活动中运用的实践报告

23、中国饮食文化词的口译技巧—《舌尖上的中国》口译实践报告

24、影响英汉交替传译中笔记有效信息筛选障碍的项目报告——以VOA时事新闻口译实践为例

25、视译停顿形成因素及解决方法报告

26、外事口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把握

27、学生译员汉英交传训练中停顿现象研究

28、商务合同英汉互译技巧

29、英文品牌汉译

30、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31、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消极影响

32、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及其翻译

33、<<红楼梦>>金陵判词两种译文的比较及评析

34、从红楼梦诗词翻译看翻译中的文化补偿

35、关于李后主“虞美人”的3种英译本的鉴赏

36、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

37、中式菜肴的命名与翻译

38、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39、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40、英文化妆品广告之美学翻译

41、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数字习语翻译初探

42、浅析原语文本在目标语文本中文体的适应性

43、英语习用语翻译中的等效性研究

44、论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

45、浅析英语动画片翻译的基本原则

46、中英服饰广告的翻译

47、论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48、论译者的风格与译风

49、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50、从翻译的美学角度浅析旅游资料的中英译

51、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52、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53、影响长句翻译的因素

54、例析英译汉中形象语言的处理

英语专业 毕业 论文翻译方向题目

1、 图里规范理论视角下的《四洲志》翻译研究

2、 翻译伦理视域下杨曙辉和杨韵琴《喻世明言》英译本研究

3、 《围城》英译研究

4、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研究

5、 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基式英译对比研究

6、 英汉交流虚构运动事件中路径和方式表征的对比研究

7、 汉语情态动词“能”字结构的翻译

8、 英汉运动事件表征方式对比研究

9、 顺应论视角下视觉动词的汉英互译研究

10、 语用顺应论视阈下汉语听觉动词的英译研究

11、 基于交往能力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实证研究

12、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气英语翻译

13、 从符号视角看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

14、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政府公文英译策略研究

15、 女性主义视角下影视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16、 操纵论视角下政治文本的汉英翻译研究

17、 从功能对等原则看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意象的翻译

18、 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分析领导人演讲口译

19、 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研究

20、 四字格中医术语动词的英译对比研究

21、 《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探析

22、 英文传记汉译实践报告

23、 生态翻译视角下:《尘埃落定》英译本的研究

24、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两个译本中的体现

25、 描写性翻译理论框架下《西敏寺》译文的风格分析

26、 目的论视角下张爱玲《金锁记》自译本的比较研究

27、 从功能理论视角看戴译本《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28、 英译诗歌韵律的定量对比分析

2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药》《孔乙己》《风波》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30、 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对《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31、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视角下文化特色语的翻译

32、 从关联理论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汉译本

33、 目的论视角下的《三体》英译研究

34、 性别与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比分析《飘》的两译本

35、 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36、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

37、 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的商标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题目

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宏观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

3、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

4、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

5、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

6、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7、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8、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

9、 文章 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

10、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

11、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

12、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13、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

14、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15、异化翻译思想探究

16、翻译的修辞学研究

17、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

18、文章学视野下的林纾翻译研究

19、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

20、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21、近代中国 留学 生 教育 翻泽研究(1895~1937)

22、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23、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24、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

25、易学“象”视角下的译学研究

26、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

27、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

28、情境翻译与翻译情境

29、西班牙语委婉语的多元翻译

30、从《哥儿》林译本的 句子 结构调整看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31、功能对等理论与信达雅翻译论的比较研究

32、《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章)翻译报告

33、从中国文化语境视角出发解读西方女性主义翻译

34、证券翻译理论与实践

35、叶维廉汉诗英译研究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文章: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题目参考

★ 2021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

★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2021英语专业的硕士论文题目

关于功能对等论的研究论文

挺早的了吧,不好找了楼上给的是翻译理论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但是和任何一门理论一样,它也存在着不足。研究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之后,笔者认为造成其不足之处原因和以下因素相关:1.语言学背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或读者反应的影响。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解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忽略译者自主性的最重要原因。乔姆斯基在他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理论中谈到:“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法,这个语法的句子结构由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以及一些转换规则组成。深层结构是指一个结构体的句法属性构建的抽象表述,即不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潜在层面。相反,表层结构是结构体句法派生过程的最后阶段,与人们实际发送,接收的结构组织是相符合的。”【1】因此,当人们要理一个句子意思时,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表达意思的深层结构以及表明结构的表层结构。奈达在他交际翻译研究及实践中借用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适用成分。彼得?纽马克对此评论说:“在语言和经验上,奈达都具备翻译圣经的过人之处。他的翻译理论研究中采取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适用分,其中包括“核心句子”、“表层结构”、以及“深层结构等术语。”【2】在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另外一个证据。事实上,奈达提及的第一步“分析”就是指把原文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第二步“转换”意即在译文中找到和原文深层结构的相应对等物;第三步“重构”味着在译文中生成表层结构,亦即原文在译文中再创造的含义。结合奈达和乔姆斯基的理论,我们发现,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的理论和乔姆斯基关于如何理解句子的理论几乎如出一辙。从转换生成语法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深远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奈达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十分推崇。对此奈达曾经评论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解决语法意思最有效的方法,译者运用这一语法能更好地掌握解析原文的过程以及在译文中描述相应生成的步骤。另外,此理论也为译者提供了如何分析及描述含糊句子的转化技巧。许多的中国翻译学者对造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不足之处的第二个原因——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吕俊,1998;王文斌,1999,等)。接受美学对奈达的功能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学术上的影响。接受美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其认为,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关系中,读者绝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因素。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读者的作用被文学史家和文艺理论家所遗忘。这是因为,大多数理论家们将艺术作品看作是超越时空的一个客观存在。事实上,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作品渴望读者阅读,希望与接受者对话。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研究的启迪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读者从阅读具体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是读者的接受反作用于文本创作.接受美学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此理论学说推翻了以往学术界对于读者消极被动地位的观念,认为,读者占据着参与到作者创造的主体地位。这个观点突出了读者的重要性,也同时开拓了文化艺术研究的领域,读者的地位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际上,奈达对于有效对等的理论来源于接受美学,部分的观点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成。【3】奈达认为,只有在读者接受译文时,翻译的过程才算结束。只有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才能算做是检验译文的唯一标准。很明显,正如接受美学观点一样,奈达也把读者反应放到很高的位置上。1969年,奈达修整了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而就在1967年,姚斯(jauss)的演说“文学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目的?”象征着接受美学理论的诞生。“奈达博士是一位身怀远见的学者,他是不会漠视这个新理论的。”(吕俊)奈达的翻译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断吸收新理论的适用成分来获得充实和丰富,比如信息理论,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等。众所周知,翻译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平衡原文、译文和译者之间的关系,而要很好做到这点又似乎是不可能的。【4】奈达理论和接受美学的观点的相通之处不是巧合,这恰恰折射出奈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对接受美学的吸收。“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它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理论,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不能忽视其缺陷。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构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翻译理论体系有重大的意义。

功能对等字幕翻译毕业论文

最简单的事用金山词霸翻译

英语翻译论文题目

写英语翻译的论文需要写哪些内容呢?选什么样的题目合适?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英语翻译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2、谈英语幽默的翻译

3、英语汉译技巧初探

4、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

5、翻译中常见错误分析

6、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会话含义的推导与翻译

8、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9、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10、翻译技巧探索

11、商标词翻译

12、广告语言的翻译

13、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14、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5、英汉谚语的理解和翻译

16、浅谈颜色词在英语中的翻译

17、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

18、英语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

19、英语意义否定表现法及其汉译

20、浅谈新闻标题的翻译

21、互文性理论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22、从唐诗《春望》英译比较看译者主体性

23、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个案

24、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25、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26、从目的论角度看新闻标题英汉翻译

27、目的论关照下的汉语标语翻译

28、影视翻译的特点及技巧-阿甘正传个案研究

29、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ic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体育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30、Chinese Reduplicated Word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31、Non-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中英文翻译中颜色词的非对应

32、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of Animal Idioms and Translation 动物俚语文化含义与翻译

33、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s in Cross-cultural Vision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和归化翻译

34、The Loss of Affective Meaning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

35、On the Explicitness and Implicitness of Conjunction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Process 论连词再英汉翻译中的显性和隐性存在

36、Approaching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from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从功能翻译角度看归化与异化

37、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英译汉中词类的转换

38、The Transfer of Culture Image and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n Translating 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的转化 VI 旅游英语方向的选题

39、科技汉英翻译中的.修辞现象述评 ( An Overview of Rhetoric in Scientific English Translation )

40、科技英汉翻译中的虚实互化现象微探 ( Research on the Change from Abstractness to Concreteness in Scientific Translation )

41、翻译方法个案研究?如?“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 干净、明亮的地方》看简洁句的翻译”?

42、两个译本比较研究 ?或某 个译本翻译评论?

43、某个著名翻译家翻译方法或翻译风格研究

44、英汉习语翻译方法研究

45、广告翻译策略 研究

46、Culture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Chinese Idioms

47、浅析应用文体之翻译

48、烹饪英语 翻译探微

49、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例析

50、中式菜谱的英译

51、汉语颜色 词的英译

52、福克勒小说的英译

53、英语俚语的汉译

54、论英语委婉 语的差异和翻译对策

55、实用文体翻译中的语 言、文化透视?结合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相关内容分析影响实 用文体翻译的因素?

56、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 的反思?如?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及其他。?

57、对某一翻译的理解与 探讨?如“信、达、雅”的探讨与新解?等等

58、中国特色词汇及其英译

59、中英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60、论小说风格的传译

61、英文小说中对话的翻译

62、英汉修辞格 的语篇衔接作用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63、文学翻译批评简论

64、英汉语篇衔接 作用及其翻译策略

65、汉语广告英译中的巧 译策略探微

毕业设计不会做,抄也要讲究方法作为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成果的研究还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抄袭。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做毕业设计难免会有抄袭的现象,但是一定要掌握方法,千万不要盲目的抄完了事,那样做是非常危险的。有的同学看都不看就抄到论文上去了,有的同学拿着别人做完的东西都不研究一下就参加答辩去了。我就听过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老师问:“你这段代码是什么意思?”答:“我不知道。”老师又问下一段代码,又不知道,老师问:“这是你做的吗?”答:“不是,老师给的。”其结果可想而知了。你们想想,那些东西都是往届毕业生做出来的,老师们能看不出来吗?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大家都是成年人,我想不用多说了吧。大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性困难,成果做不出来了怎么办?论文写不出来了怎么办?外文文献不会翻译怎么办?其实这都好办,世界上再难的技术也是人做出来,没有成果就找个现成的东西;论文写不出来就多看几本书,多引用书里的内容;外文水平不高就用翻译软件。总之一句话,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文章转自 众赏文库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文档下载

就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来看,机器降重还远远做不到“准确读取语句的意思,并将之用不同的词汇表述出来”我学姐推荐的北京译顶科技那边做的不错,你可以考虑一下。你可以加速去知道了解下

功能对等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2.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 3.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用宋体五号字。若为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则在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五号阿拉伯数字。 4.正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宋体小四号,应当达到15000个字左右。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所有段落开头均缩进2个字。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节编号,如第2章第3个公式为(2-3),并与段落右边线对齐。 5.每一章另起一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断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6.图表要有名称,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节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图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图表不要跨页。凡引用的图表,需在图表名后用相应的中括号〔 〕加以标注,(如:〔1〕)。这里的标注号应与参考文献的序号为同一个号。 7.封面及任务书等由学生到(校图书馆一楼)装订处购买,封面不得复印。并在装订处装订论文。 8.除封面外,第一页是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是:按申请写作时间。 第二页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两字为黑体小二号,居中,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内容用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五号,缩进2个字,后面的内容用宋体五号,一般用3-5个词组即可,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即设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三页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二号),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五号,后面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与英文摘要内容同样相距12磅。英文摘要顺延“中文摘要”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四页为目录。“目录” 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目录页顺延“Abstract”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目录依次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致谢、附件1:开题报告、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页码数字用小四号。 说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并非正文,不要设置页眉!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提示:结束处不要加句号! 例:〔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期刊:[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特别提示: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依次在正文引用处进行标注,标注方法:位于引用处最后一句话的句号内,具体操作:在工具栏打开格式-字体-上标。(例:如〔1〕)。 10.致谢页位于参考文献之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 11.附件1: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各部分之间不需另起一页) 开题报告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准考证号)、姓名,均为黑体四号并居中。 说明:开题报告的标题应为论文题目,而不是开题报告四个字! 开题报告中紧接着是摘要(只需中文)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包含3至5个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这里摘要和关键词均不需要开头缩进。然后是正文,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为12磅。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中,一级标题不需要另起页,一级标题设置段前、段后均为12磅,其余格式与正文同。 注意: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的页码要根据正文的页码进行连续编码。 12.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25000个字符左右,先中文(可比照论文格式),标题应为所翻译文章的标题,用黑体小二号粗体,居中。这里文献翻译标题下面是原文作者的(英文)姓名,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中文译稿结束后空两行注明外文资料来源,文字内容为“外文资料来源:书籍/期刊(按参考文献格式)”,资料来源结束处不要点句号!空2格写:某某译。字体用宋体小四号加粗(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右对齐。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1开题报告写作格式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撰写方法: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要求: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2考虑要素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3开题报告写作要点第一、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怎么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直接套用!

每一个内容都有参考句式,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往上套即可。

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例:...研究有利于全面...的特点,可以丰富现...的研究。

这一...研究可以弥补......研究的不足,深化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研究。

......角度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问题,突破传统的......的角度去研......的模式,使......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例:......在国际的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现春仔袭状。

文献评述(把上面的国内外的研扒兄究现状总结一下即可)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A研究目标与内容

例:

本文拟......分析......分析两部分。首先对......情况重新审视,深入分析......,然后与其相关的......进行异同比较,最后归纳......的类型,并得......启示。本文的研究重戚裂点是.....情况

B拟解决的问题

例:

根据对......的现有研究成果,在全面考察的......情况下,结合......综合考虑......因素,以确定......

绘制相应的......模型后,通过实验结论证实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 研究方法

例:

文春仔袭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电子资源数据库等途径查阅大量文献,理解......等相关知识,理清......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学习......有关理论,获取......等相关数据信息,为设计......提供思路和参照。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选取......,进行数据分析,考察.......。

统计分析法:运用......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拍冲人工操作和计算机统计向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扒兄性与定量分析。经过人工和计算机校对筛选出所有合乎要求的信息,在定量研究春仔袭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5. 创新之处和袭乎歼预期成果

例:

通过与戚裂现......技术的结合,使扒兄用......软件设计模型,......运用到......方面提春仔袭供新的视角。

6. 进度计划(根据自己院校顷凳修改相应时间扒兄即可)

例:

2020年10月中旬-2020年11月底确定论文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及答辩。

2020年12月初-2021年1月底撰写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前X章

2021年2月初-2021年2月底撰写论文后X章,完成初稿。

2021年3月初-20213月底交导戚裂师审批修改,完成二稿。

2021年4月初-2021年4月底进一步修改格式,完成三稿。

2021年5月初-2021年5月中旬查重定稿,装订成册及论文答辩准备。

7. 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例:

已积累了一定的相关文献,初步研读了其中的大部分文献扒兄,并将其分类春仔袭以方便日后查阅参考,基本完成了本研究的准备工作。

8.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例:

已经查阅到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并且研读了其的大部分文献,理清了论文的基本思路。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

例:

由......的使用权限有限,使得搜集到......不多,关......的搜集比较困难。

对......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自己......理论素养还不够深厚。

拟解决的途戚裂径

例:

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传戚裂递功能,向其他高校图书馆求助,同时向老师和前辈寻求帮助。

完毕!

开题报告是有格式要求的。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理由、国内外成果综述、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预期成果等。请参考我设计的一个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关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研究2、课题的来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并且有的工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了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要从消费水平进入享受水平,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人力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急切需要一种更为发达、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进行生产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显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人工作的压力、紧张和心理疾病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缓解,也才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来开发人工智能,进入生产、生活领域。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通过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明确开发人工智能的可行性。开发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有助于社会、文化、教育等改革。4、活动计划与活动步骤:(含分工)(1)组长负责进行资料收集、查询、整理,完成人工智能相关文献综述;(2)两组员负责通过资料查询了解人工智能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3)两组员通过访谈计算机专家了解人工智能的可行性;(4)全体组员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工厂工人工作压力情况和人们生活状况,了解人们的需要;(5)全体组员对查询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研究。5、可行性分析:(1)我们课题组对计算机技术非常感兴趣,具有较好的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感兴趣;(2)我们联系到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科研院所的计算机专家作为指导教师;(3)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多,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4)我们收集到了比较多的相关资料和书籍等。6、小组分工:(参见4)7、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等。8、预期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访谈调查报告9、表达形式:幻灯展示、实验模型、口头汇报

  • 索引序列
  •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的参考文献
  • 功能对等论文题目
  • 关于功能对等论的研究论文
  • 功能对等字幕翻译毕业论文
  • 功能对等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