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毕业论文写红楼梦贾琏二爷

毕业论文写红楼梦贾琏二爷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写红楼梦贾琏二爷

贾赦似乎只有贾琏一子,却为何被称为“琏二爷”呢?说法不一,但比较可信的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曹雪芹原构思中贾琏还有一位哥哥,但是后来越写越觉得没用,所以删掉了,但琏二爷这个名号却疏忽了,一直留了下来。还有一种是认为《红楼梦》中贾琏原就有一个哥哥,只是现存的八十回中并未出现。贾琏的哥哥叫贾瑚或者贾琮。此点为周汝昌先生考证结果,详细考证过程请参阅周汝昌先生相关著作。还有,楼上的,贾珠是珠大爷,宝玉是宝二爷,你不会不知道贾珠是谁吧?是贾赦的女儿没错,可是迎春比贾琏小吧,是妹妹。

在红楼梦中,关于贾琏为什么是二爷的问题一直有争论,照着大家庭来排的话,贾珠为大,贾琏自然为二,可是为什么宝玉又是二爷呢?宝玉的辈分则是按小的家族来排列了,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疑问来看,现在很多的红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这应该和版本有关吧

最为可信的就是贾琏曾有一个哥哥,但早逝所以仍旧排行老二.就像贾宝玉也曾有一个哥哥,也早逝了,也就被称为宝二爷.

他有一个哥哥 贾珠 同父同母 贾珠 有一儿子 名叫贾兰而李纨所生

红楼梦贾探春研究论文1000字

《红楼梦》人物赏析——王熙凤残忍狠毒,嫉妒贪权,贪财如命,这是人们对王熙凤的一个普遍认识,我却有不同看法。说他残忍狠毒最有力的证据是贾瑞和尤二姐的死,可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先说贾瑞,王熙凤第一次设局只是让这个色狼冻了一夜,并未把他怎样,这样对付色狼我认为不但不狠,还多少便宜了贾瑞。现关键是第二次设局,先说王熙凤的动机,原文有交代:“ 此时贾瑞前心犹是未改,【庚辰侧批:四字是寻死之根。庚辰眉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个能回头也?叹叹!壬午春。畸笏。】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后两日,得了空,便仍来找凤姐。凤姐故意抱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赌身发誓。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庚辰侧批:可谓因人而使】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 我把脂砚斋和畸略笏叟评语也带上,更能说明贾瑞的死因,现在知道了“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才是关键,凤姐做的那有错!这次不但冻了一夜,还淋了一净桶尿粪。情节够严重的吧,不能这么说,严重不严重要看后果。还是原文:“ 一面到自己房中更衣洗濯,心下方想到是凤姐顽他,因此发一回恨;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庚辰侧批:欲根未断。】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一夜竟不曾合眼”此时贾瑞已经清楚知道王熙凤是在玩弄他,如果能回头是岸,结局如何?不说自明,好了闲话少叙看看贾瑞是不是这次设局害死的。原文;“自此满心想凤姐,【庚辰眉批:此刻还不回头,真自寻死路矣。蒙侧批:孙行者非有紧箍儿,虽老君之炉、五行之山,何尝屈其一二?】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贾蓉两个常常的来索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简直就是色魔)好了,至此一切都清楚了。二次设局后贾瑞的身体并无大碍,至于其他的,我也无需多言,脂砚斋的“庚辰眉批”和“蒙侧批”已经说明了原委。再说尤二姐,也许大家会说尤二姐那么柔弱,为人又老实不会那样做的,这是你们的认为,但不是王熙凤的,我们可以在《红楼梦》正文里以旁观者的角度了解尤二姐,可王熙凤没看到,他所了解的尤二姐可不是这样。 现在我们不妨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分析一下她所面临的形势和尤二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贾琏已经把尤二姐按正妻来对待,说明在贾琏这里王熙凤已经完全处在下风了,自己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二,尤二姐的长相在《红楼梦》里我们已经从见贾母的哪一段有所了解,他应该是超过王熙凤的,站在王熙凤的角度考虑,她已经失去了在贾琏哪里再争回宠幸的条件。 三,尤二姐的姐夫是宁国府实际掌门贾珍,论门第不可能给谁做妾,她完全有资格做正房,这也是贾琏为什么不先把尤二姐以小妾的身份先娶进贾府或包养,等以后再图扶正,而是直接以新二奶奶的身份偷娶的原因。是停妻再娶而不是纳为小妾,这一事实同时也铁定将来要取代王熙凤。这正是王熙凤发疯的主要原因。 四,尤二姐何须人也,与贫寒的张华退掉婚约,然后委身于权高位重的姐夫,后来又自甘忍辱,没名没份的偷嫁给贾琏,等着有朝一日光明正大的当“二奶奶”。放弃在《红楼梦》原文中了解的情况,大家站在王熙凤的角度评价一下尤二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嫌贫爱富,水性杨花,又城府极深,和贾琏串通好谋夺自己地位的人。不但王熙凤这样想,放在那种条件下谁都会那么想。五,更让王熙凤但心的是尤二姐身怀有孕,一旦生下男孩,王熙凤更是全无退路。 我的观点并不是赞成王熙凤的做法,我只是让大家能够全面分析人物性格,不要把这一切罪恶归结于人的本性。凤姐没有像对付尤二姐那样对付秋桐,最后还容忍了她,是因为秋桐不可能威胁她的地位,平儿的情况也是这样,对于男人纳妾,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没有不吃醋的,这种情况在封建制度下无可避免,凤姐当然也不例外,但她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对不会威胁他地位的平儿和秋桐凤姐采取容忍的态度。对于秋桐,是贾赦送的,凤姐也许不能左右,但大家应该知道,平儿是陪房的丫头,应该是王熙凤控制得了的,可是为了拴住贾琏的心,王熙凤甚至默许平儿和贾琏的关系,所以单从凤姐吃醋的角度理解尤二姐一案,是完全不对的。王熙凤和尤二姐之间争的,不是男人的宠爱,是事关生死的妻妾之位,只有认识不到这一点,才能理解凤姐那些过激反应的原因。尤二姐最后自杀,有其自身的许多原因,且看原文中尤三姐与尤二姐的一段对话:“若妹子在世,断不肯令你进来,即进来时,亦不容他这样。此亦系理数应然,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你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尤二姐泣道:“妹妹,我一生品行既亏,今日之报既系当然,何必又生杀戮之冤。随我去忍耐。若天见怜,使我好了,岂不两全。”小妹笑道:“姐姐,你终是个痴人。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尤二姐泣道:“既不得安生,亦是理之当然,奴亦无怨。” 换在现在的情形,一个女人也许可以容忍自己的男人花钱找小姐,寻求一夜之欢,但绝不允许一个想霸占自己老公,梦想有朝一日抢占自己地位的第三者,哪怕她倒贴钱,你也不会容忍。对于王熙凤来说尤二姐就是一个水性杨花(与姐夫有染),嫌贫爱富(退婚张华)心怀鬼胎(以新二奶奶自居)的第三者,如果王熙凤生在现在,她也许还有法律和社会道德谴责可以靠,可在当时法律和制度都无法保障她这基本权益的情况下,凤姐还能怎么办? 大观园里上上下下多少人,我们如果细心去品味《红楼梦》,你就会发现,王熙凤对老太太的好,对秦可卿、宝玉、宝钗、黛玉、甚至袭人、小红等人的好,都是是发自内心的好,绝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怀着某种目的装出来的。因为那些人是他的家人,对他没有威胁。另外在对探春一节更显风范,凤姐乃要强之人,偶有小恙,探春协管荣国府,雷厉风行,动不动还拿凤姐说事,可探春何许人也,不过庶出之女,以常人理解凤姐岂能容他兴风,盖国自己,而恰恰相反,在平儿调停之下,凤姐欣然接受。分析一下,大家就会对凤姐的为人,能有进一步了解。1,探春乃贾政之小妾赵姨娘所生,庶出,地位低下,也没有实权,凤姐不会对他有任何惧怕。2,探春乃庶出女流,将来早晚嫁人远去,凤姐不必为自己的将来巴结她。3,探春为人谨慎,知道自己在荣府中的身份和地位,虽然秉性刚强,但绝不撒风放泼或背后馋人,凤姐也不必担心她闹事或背后使坏。从上面几点就可以看出,凤姐绝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嫉贤妒能,心狠手辣,权利欲望极强。最后再说贪财如命这一点 。王熙凤生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人家,从小锦衣玉食,到了贾家更是富贵之家,凤姐没过过一天困日子,钱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像穷人眼里那样弥足珍贵,对刘姥姥的表现上就可见一斑。凤姐对钱的强烈追求因何而来,不知大家考虑过没有?解释只有一个“秦可卿托梦”触动王熙凤,凤姐在为贾家预备后事。以这种想法再看《红楼梦》第五回里的红楼梦曲《聪明累》可怜她【意悬悬半世心】无人能知 【机关算尽】为哪般无人能解 【反误了卿卿性命】实在令人惋惜 这一切都只怨红楼梦未完 【生前心已碎】意力挽狂澜,救贾府于危难 只可惜,背靠冰山 【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终难免 【忽喇喇似大厦倾 】记可卿,临终梦,早作打算 到头来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死后性空灵】 凤姐难瞑目 【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希望大家都摘掉有色眼镜,客观的给王熙凤一个合理的评价。

《红楼梦》里构成贾宝玉爱情、婚姻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对立的典型。正和这两个人物的立场、性格的矛盾相类似,作者颇具匠心地就宝玉生活密切的丫鬟中创造出两个对立的人物形像:一个是纯真勇敢的晴雯,一个是心机深重的花袭人。由于这种“类似”,有人提出“晴为黛副,袭为钗影”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但不完全理解人物类型的规律,而且否定了晴雯和袭人的独立存在,当然不准确的。晴雯具有与黛玉类似的品质,她孤傲,她反抗,她终于因为不同流合污受到迫害而死;但是,她出身贫贱,没有文化教养,所以她的表现比黛玉刚强、粗率;袭人的确和宝钗一样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表现出对封建社会的顺从和温柔,但她毕竟是个丫环,不像宝钗那样高贵、含蓄,而会与宝玉发生特殊关系,并露骨地控制宝玉的行动,向主子出谋划策,成为主子特别赏识的奴才。作者刻画出晴雯和袭人迥然相反的精神面貌,写出了她们之间不能很好相处的矛盾。 身世:晴雯是一个奴仆的丫头,她无名无姓,身世凄惨有如香菱,因而诔文中有“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之句。她是赖大家的孝敬贾母被贾母看上后留下来的,属于奴隶的奴隶,其身份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袭人是贾宝玉房里的“丫头王”,是宝玉生活的“大总管”,更是个实质的“宝玉屋里人”,出于主不主奴不奴妻不妻妾不妾的地位。作者这样介绍她: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对宝玉:袭人、麝月、碧痕、秋纹一流人物,是宝玉生活上的心腹,善于铺床叠被送水捧茶,她们也只在这方面细心体贴,争取妾婢的稳固地位。这些职务晴雯却不放在眼里,她要争取做宝玉精神上的朋友。宝玉相送两块旧帕给黛玉,在他俩的恋爱过程中,这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任务。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晴雯。晴雯的这种精神特质,在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宝玉的心灵里,得到了高度的共感与共鸣。她是贾宝玉思想上的朋友。他们的阶级、地位、教养虽不同,但宝玉对晴雯的态度,跟对其他的丫头是有区别的。 不小心跌了扇子骨,若是花袭人,自是以后百般小心,敢于和宝玉顶嘴的只有晴雯。不仅是顶嘴,还有暗言暗语的讽刺。撕扇子,不仅是一把, 还要撕响些。百余文字,晴雯的青春活泼之态跃然纸上。晴雯撕扇把晴雯的任性活泼表现的淋漓尽致。她的热情,在“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一节最为明显。 已经已经躺在床上好几天了,听闻宝玉在为雀金裘被烧破而烦恼,就不顾自己染病数日之身,起来穿针引线。勇晴雯的勇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还包含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激吧!是她,在宝玉支走了袭人后,为宝玉送了两块旧帕子给黛玉。是她,在宝玉被问书的前夕,为宝玉出主意装病,让宝玉逃过一劫。是她,在宝玉为烧破了雀金裘而苦恼不已的时候,挺身而出。所有的一切,无不表明,她在向世人展示出她对人格的不懈追求,虽然最终“怀屈而夭”“攘诟而终”,但是她的对人格的追求得到了宝玉的认可,成为宝玉为数不多的知己之一。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头,与宝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对宝玉温柔细心,殷勤服侍。宝玉的衣食住行,件件都是由她照料。宝玉出外回来稍晚一点,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脸色神情略有变异,她就首先察觉得到。宝玉的那块“命根子”通灵宝玉以及所有之物,她都悉心保护着,经管着。她无时无处不为她的主人担着心,生怕他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烦恼、灾难,或有什么不妥当的行为。自从她跟宝玉发生特殊关系以后,始就“待宝宝越发尽责”,使得贾母,王夫人、凤短相信她,别人都喜欢她,宝玉再也离不开她。’在贾府的复杂环境里,她想方设法保护自己,保护她与宝玉的私情,保护她应四清因私情而取得的特殊关系——宝宝的半公开的小妾地位。这似乎是袭人的“最高理想”,她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这个“最高理想”奋斗。与众丫鬟:晴雯性格的特质,是那种独来独往;疾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青春活力和那种反抗权威轻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她的口舌间,时时吐露出刀剑般的讽刺,把她周围的黑暗丑恶和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毫不容情地揭露出来。在她的心里容不得一点肮腔、丑恶和冤屈。她鄙视乘机向上爬的小红,她嘲笑一天到晚梦想当小老婆的袭人,她轻视那得了小惠而向王夫人叩头谢恩的秋纹,她痛恨那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的王善保老婆。“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勇猛的不避危险的斗争精神,放在贾府那一群女性中,真有鹤立鸡群之感!在丫环群中;袭人对于受人尊重、深得贾母信赖的鸳鸯,对于能影响掌握实权的凤姐的平儿,从来深相结纳。在怡红院中,除了晴雯始终和她对立外,麝月是她的可靠助手,别的丫环们自然都在“花大姐姐”指挥之下。因此,袭人在取得上层支持和处好周围关系上是胜利的。对王夫人:很明显,王夫人在选择宝玉妾的问题上,曾经考虑过晴雯,但是晴雯不是袭人,她的本性决定她不是王夫人的“意中人”。晴雯与王夫人的不合,还在于她对王夫人的藐视。在秋纹得了几件王夫人衣服而颇为骄傲的说给大家听时,晴雯对此不屑一顾。晴雯对秋纹的不屑就是对王夫人的不屑,就是对王夫人权力的一种挑战。在王善保家的“踌躇满志”的怀揣王夫人的“旨意”大摇大摆闯入大观园抄检时,独有晴雯不予“配合”。先是不开箱子,然后“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这对于急于以抄检来摆脱治家不严教子无方尴尬境地的王夫人来说,无疑是晴雯对她的一种挑战,一种极度的蔑视。这对于位处高地自视尊贵养尊处优的王夫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是来自骨子里的一股冷气。晴雯“削肩膀,水蛇腰,眉眼有点象林妹妹”,颇有林妹妹之风流袅娜之态,且晴雯敢作敢为,说话锋芒毕露,从不给人余地,更兼她的疾恶如仇,动不动就和小丫头,袭人等大丫头吵架,给王夫人一种轻狂的感觉。在王夫人心里,晴雯就是一个勾引宝玉的狐媚子,和鲍二家的,多姑娘没有什么区别。各位想想,对于这种人,王夫人怎能不“是可忍孰不可忍”? 袭人知道光掌握一个宝玉还是不够的,她还须努力争取王夫人的信任。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对王夫人说起宝玉周围的情况,并进言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时,王夫人感动得满眼含泪,称袭人为“我的儿”,将袭人的月银破格升到同赵姨娘、周姨娘同等的水平,袭人的特殊身份已被确认了;在这里,不少人指责袭人是诬告,是卖身投靠。其实,袭人除了隐瞒了自己与宝玉的私情外,所讲的都是事实,并非无中生有地陷害别人—。花袭人这个人物之所以使人讨厌和反感,并不是由于她怎么奸险,而主要是她头脑里充满了封建思想,她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封建奴隶道德。她是那种做了奴隶而赞赏奴隶生活的奴隶。 对黛玉宝钗:袭人的一宗心事;就是钗黛之争究竟胜利属于谁。袭人完全知道宝黛性格的一致,而听到过宝玉对黛玉所诉的肺腑之言;可是她也知道黛玉在贾母、王夫人心目中并不合标准。从对自己的态度来说,黛玉曾嘲笑地叫她“好嫂子”,当着人揭发了自己的隐私;这种人自然是难以相处的。宝钗与黛玉正相反,能得到贾母、王夫人的欢心,对自己又表示亲切;这种人是容易合作的,所以她与宝钗是较亲近的。总结:宝玉相送两块旧帕给黛玉,在他俩的恋爱过程中,这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任务。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晴雯。后来晴雯死了;宝玉悲痛地对黛玉说:“素日你又待她最厚”,在这一句话里,透露出来黛玉和晴雯的深厚的感情,也说明在那封建堡垒里,这一对爱人和那一位朋友,在叛逆精神的契合上,是紧紧结合在—起的。总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连!” 是晴雯的悲歌,也是晴雯高风亮节的赞歌。晴雯在诸芳云集的大观园中,之所以能成为一尊美丽的雕塑,是因为她对平等自由的和那近乎高贵的人格尊严的不遗余力的追求,和那不容于恶的敢做敢当的勇气。晴雯在大观园里的所作所为,虽然谈不上事事正确,但她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在大观园诸芳的性格当中,晴雯的直爽,敢做敢当和疾恶如仇以及青春热情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前人所述,晴雯平行兼美,只是口角稍薄。的确,晴雯的快言冷语从不给人情面,她的思维,往往一针见血的指向丑恶的心脏。在她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从不允许任何丑恶的存在,她的存在,就是与肮脏斗争的存在,正如正邪之不两立。对恶之忌愈甚就越发反衬出晴雯人格的高大面。她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自由的生活,尽管“身为下贱”,但是她的追求是那么的热烈与光明美好,她的行动是那么的光明有力。越是如此,就越是显示出她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因而从根本上预示了晴雯死亡的悲剧。她就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一样,洁身自好,敢爱敢恨,终为主仆所不容,一盆刚出箭的兰花被送到了猪圈里,饱受折磨,最后含冤而死!她性格上的一切,决定了她必是“上不容于主,下不容于奴”,最后被“诐奴”“悍妇 ”等诬陷含冤致死。“虽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晴雯的死,是她性格上的悲剧,也是人格被泯灭的悲剧。她的一生,实际上是悲剧的一生,是封建势力对异己者的排斥与必欲灭之而后快的不遗余力的扼杀!悲哉,晴雯!壮哉,晴雯!袭人之辈的唯唯诺诺,比之于晴雯的锋芒毕露的性格,简直有天壤之别!当然,袭人的个性和晴雯的并非对立,不赞同这边就必得赞同那边。不过袭人的的为人确切来说在下人当中算是宽容亲厚的了。因为尊严,晴雯瞧不起整天为了做宝玉妾而忙碌的“温柔可亲”的袭人,晴要发脾气,撕扇子,尖刻地讽刺袭人,袭人只低头让步。她不会象晴雯那样教训坠儿,在鸳鸯抗婚的时候也全力支持鸳鸯,并且大胆地指责贾赦的贪淫好色。这说明袭人并不是一个没有是非观的人,但在很多时候环境逼得她不得不考虑道义和利益两者的取舍。违背良心,弃善作恶,不仅与情不公,也总会得罪人;而遵循死理的可怕结局,晴雯就是最好的范例。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样掌握宝玉的心,她屡次企图用感情和劝说来降服宝宝。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一节,作者叙述袭人如何借赎身之论,对宝玉“用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进行规劝。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写袭人着见史湘云给宝玉梳辫子,不免“又动了真气”;回房以后,就对宝玉说:“你从今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不必支使我,我仍旧服侍老太大去。”两个人呕了一天一夜的气;第二天还是宝玉主动认错,并发誓赌咒“改正”,才算结束了这次冲突。 然而,根本的问题还在宝玉。她与宝玉在生活上很密切,在精神上却离得很遥远,最后终于分道扬镳了。宝玉出家了,她本来也想一死,但又考虑到那样对不起贾府。回去死在家里吧,又对不起哥哥。自己是个“屋里人”的身份,也不必守节,只好嫁始蒋玉函去,及到嫁了之后,死了又怕对不起丈夫了。这就是后四十回的作者对袭人结局的描写。总之,花袭人是个十足的奴才和卫道者。

薛宝钗:她是四大家族薛家的大小姐,还有一个哥哥和寡母。因她的家族是皇商,因此虽然家族中的主要成员没有在朝中做官,但却富贵无比,富甲一方,成为金陵一霸。薛宝钗虽然聪明,饱读诗书,但却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家不应该以读书写字为业,倒应该多做些针线。在贾府中她总是能做到安分守己,随分从时。总是给人安安静静,不管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大家闺秀形象。然而内在却不是如此,书中有交代,她之所以进京是因为要准备选秀女,打算进宫做女官的。因此她其实虽然也喜爱宝玉,但不如黛玉那样是宝玉知己。对于宝钗来说她最大的意愿是志在宫闱的。没想到竟然未能入选,书中虽没有明说,但从金玉良缘来看,她确实没有入选,因此嫁给宝玉。成了贾府的二奶奶。

贾探春是《红楼梦》中最具有性格魅力的女性。她具有美丽的外貌和美好的心灵,具有尊严的人格和非凡的才识,堪称一代佳人、才人。贾探春是作者很钟爱的人物,被赋予了心高志大,“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她与王凤姐堪称荣宁贵族的女中豪杰,有着贾府的老少爷们所欠缺的精明的管理才智和杀伐决断的魄力。她的“反庶”、兴利除弊、反抄检, 都是徒劳的挣扎,因为她“生于末世运偏消”,最后不得不“一帆风雨路三千”而远嫁南疆,落得个“千里东风一梦遥”的悲痛结局。 一、出生的悲剧 贾探春是庶出,生母是贾府的“万人嫌”赵姨娘。这是探春一个巨大的、与生俱来的缺憾,也是贾探春悲剧之根。封建贵族社会等级森严,嫡庶观念也深入骨髓。所谓“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可见嫡庶是分的很清楚的。庶出是贫贱低下的同义语,是为当时的人们所轻视的。探春同样受到了人们的轻视。虽然探春和其他姐妹一样,也深得贾母王夫人的喜爱,但受世俗传统礼教的影响,庶出仍导致她身份上的卑微。且看人们是怎样看待探春的——王熙凤说:“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又说:“……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第六十一回)平儿是善良之人,袭人等人与探春关系也不错,她们不言而喻探春是“好人”,但却是“庶出”。可见,庶出使探春陷入了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一方面,她是主子姑娘,享有主子的一切特权;而另一方面,她又是姨娘生的姑娘,为世俗所轻。掀开贾府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探春就是要比人低一等,只是众人不愿撕开罢了! 贾探春的生母是赵姨娘,而礼法上的母亲是王夫人。因为按当时的制度规定, 妾生的子女, 包括姨娘生的子女, 都必须以嫡妻为正式母亲, 庶母不应该把亲生的子女看作是自己的子女, 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嫡母的子女。[1]这就使探春又一次的处于矛盾的境地。面对自己的两个母亲,我们来看看探春的态度: 探春的生母是一个“二老爷跟前的人”,一个贵族地主阶级的小老婆。这一点已经足够使探春感到压力了;而且她的生母,又偏是一个心地龌龊,上上下下都感到卑劣不堪的女人。她是个阴微卑贱的小人,不但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而且她处处有坏心肠,起鬼点子,是个自己无能而又时刻想害别人,心地极其阴暗险恶的小人。贾环是她一手炮制出来的。他赌输了赖丫头的钱,有意烫伤宝玉的脸,诬告宝玉强奸的行径,都显得极其卑劣、险恶和无耻,这和赵姨娘倾尽私房钱买通马道婆要害死宝玉、凤姐的行径简直如出一辙。这样的一个母亲,不能不在这个一心好强,处处不使落人褒贬的女儿身上造成异常复杂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探春声明,“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第二十七回)断然不承认与赵姨娘血缘上的母女关系。另一方面,她又清楚地看到:由于赵姨娘的愚蠢,“耳朵又软,心里又没算计”,(第六十回)周围的人也就乘势捉弄她。对此,探春并不是视若无睹,而是在心里感到气愤。她曾说:“何苦不自尊重?大吆小喝,也失了体统。你瞧周姨娘怎么没人欺她,她也不寻人去?我看姨娘且回房去杀杀性儿,别听那说瞎话的混帐人挑唆,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家作弄。”(第六十回)阴险狠毒的母亲会给女儿怎样的“母爱”呢?本来就对庶出身份非常敏感、厌恶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的探春怎能会选择这样的母亲,接受这样的“母亲”呢?母女关系被扭曲成如此,不能不说是探春的悲剧! 失去了母亲之爱的探春,让封建制度把她和另一个女人连上了一条人工的脐带[2]。这就是探春礼法上的母亲——王夫人。显然,王夫人还是很器重这个赵姨娘所生的女儿的,从王熙凤生病期间让她出面主管家务,即可知其大概。探春曾对赵姨娘说过:“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第五十五回)至于“几次”究竟是什么“事”,小说中没有明写;王熙凤也和平儿说起:“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是和宝玉一样呢。”(第五十六回)这话可能会有些夸张,但由此可知,探春所言不虚。探春很懂封建礼教礼仪,很会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对王夫人的孝敬更是在节骨眼上。例如,贾赦要收贾母身边最得用的大丫头鸳鸯作妾,老太太“气得浑身乱战”,正巧王夫人在旁,盛怒的贾母就向她发起了脾气:“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这气话说得很重,“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薛姨妈见连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劝的了。李纨一听见鸳鸯这话,早带着姊妹们出去”。(四十六回)实在也是委屈了王夫人,机敏的探春赶紧站出为嫡母解围——“探春是个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辩?薛姨妈现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辩的;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纨、凤姐、宝玉一概不敢辩;这正用着女孩子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子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第四十六回)孙女的这几句话讲得入情入理,把贾母说得心服口服。这本来是一点即透的事,话没说完,这老祖宗赶紧承认是“老糊涂”了,自己找台阶下了。这就是探春姑娘的敏锐聪慧处。 宝玉曾同林黛玉说,探春“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该是对她最为深刻的评论,一语道出了探春的机敏灵巧、工于心计、为人乖巧的性格特点。探春确实是有些象王夫人的乖女儿。 按照封建伦理教条,探春的母亲大人确实不是赵姨娘,而是王夫人,而她自己是主子小姐,赵姨娘的身份只是半奴半主。所以她必须靠近、孝顺她的嫡母,讨她的欢心,而与胡搅蛮缠、时出笑柄的生母划清界限,才能在这封建大家庭中立足。而其实,寡情的王夫人连对贾宝玉也没多少真正的慈爱,又哪里会给她带来什么骨肉的温暖呢?探春是积极向王夫人靠拢,但王夫人是寡情的。她并没有给与探春多少母爱。 二、性格的悲剧 因为这样的出生,扭曲了探春的感情和人性,导致了她的性格的悲剧。而且,在她的内心中有着深深的自卑情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由于自卑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3]建立优越感,获得心理补偿,是消解自卑的一种重要手段。 虽然探春似乎不在意自己庶出的身份,自言:“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第二十七回)然而事实上,卑微的出身,还是使得探春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形成了一种拂之不去的自卑情结。她曾自伤身世,流泪感叹“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第五十六回)显然她心底里潜藏着被忽视、被冷落的悲凉。也正因如此,她冷眼旁观,看破了诗礼簪缨之族丑恶的内幕,“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转而羡慕小人家“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第七十一回)。世俗的偏见,礼法的压抑,使探春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炎凉。同是庶出的迎春卑弱无能,竟遭奴仆欺压。探春得知后,深感愤懑:“谁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无疑,这件事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物伤其类’,‘ 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第七十三回)。这种对自身弱势的自觉防卫,正可见探春心底深处潜藏着因庶出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探春的自卑情结更充分暴露在她与赵姨娘的关系上。赵姨娘是贾政侍妾,虽生有一儿一女,但在贾府地位仍“极低贱,甚至比未嫁的丫头及年老的用人还差一段”。 “子以母贵”,[4]生母赵姨娘的这种卑贱身份却不免让探春难堪。加之赵姨娘不能安分守己,每每生事,“每生诽谤”,使探春在王夫人跟前也常受到她的牵累。(第五十六回)因此,探春声明“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第二十七回),断然不承认与赵姨娘血缘上的母女关系,以维护自己作为主子的尊严。第五十五回, 探春刚从王夫人那里领受了理家的任务 ,恰好她的舅舅赵国基死了 ,赵姨娘想向探春多讨一些殡埋银子 ,遭到探春的拒绝。赵姨娘哭闹着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 难道太太就不依你? 分明太太是好太太 ,都是你们尖酸刻薄! ……如今没有长翎毛就忘了根本, 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探春没有听完 ,就气的脸白气噎 ,哭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的检点 ,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探春本欲借理家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以博得王夫人的“心疼”、“看重”,然而赵姨娘当面拆台,让她“没脸”,这骤然加剧了她自卑的紧张,因而迁怒于赵姨娘。 由此可见,正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强大压力,给探春带来了层层心理阴影,从而极大地扭曲了她的情感和人性。探春有时所表现出的这种不近人情的冷酷,并不是缘于她品性的邪恶,归根到底是源自于宗法礼教的罪恶。 言必称“主子”、“奴才”,是探春话语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是探春试图利用封建尊卑秩序来获得心理补偿,摆脱自卑的困境。她不认赵国基为舅舅,是极力想摆脱庶出给自己带来的阴影。她叫赵姨娘不要与奴才争短长,“那些小丫头们原是些玩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第六十回)这是极尽奴才的渺小、低贱,来显示作主子者的高大、高贵。在累金凤事件中,探春对迎春说道:“……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的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我那边的人有怨我的,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咱们是主子,自然不理论那些钱财小事,只知想起什么要什么,也是有的事。”迎春怯懦遭欺,探春摆出“咱们是主子”的派头,来压制那些刁钻的奴才。 而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体现的更生动。当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进人她院中的时候,她早已命众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并向他们声言:“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王善宝家的……素日虽闻探春的名,他想众人没眼色、没胆子罢了,……他便要趁势作脸,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地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忙说:“妈妈去罢,别疯疯癫癫的。”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探春顿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探春给王善宝家的这一掌,打得有理有利,不但不有损于她作为主子姑娘的自尊与自重,相反表现出了她的禀然正气,是具有自尊心的主子殴打破坏主子自尊的奴才。探春这样的强硬,目的就是要给那些查抄人一点颜色看,体现她主子的身份。 探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是与她生活的社会有着极大的关系的。她的自卑是与当时社会的“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观念有直接关系的。她的悲剧不仅仅是自身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悲剧。 三、行为的悲剧 王昆仑先生的《〈红楼梦〉人物论》中说:“探春面对着的自己家庭形势是黑暗腐朽,明争暗斗,危机四伏,败在旦夕。她既不是同流合污,也不是熟视无睹。更不和宝玉黛玉那样对这种现实只是唾弃与反抗,而是自己经常保持清醒,把是非得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所感慨,也有所盘算。遇到机会,就要拿出力量进行一番改革。”[5]于是,作者使王熙凤生病,一时恢复不了健康,王夫人派李纨大奶奶为主,加上探春协助,以后又特别委派了宝钗——这样三个人共同代理管家。 首先是理家的精细、公正。三个人共同代理管家,但是李纨是个“佛爷不中用”,(第五十五回)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第五十五回)探春就理所应当成为这个暂时领导班子的“核心”。探春上任理家时碰到处理赵国基之死的安抚费之事。这是探春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一位管家娘子借探春的“亲舅舅”赵国基之死,给刚上任的探春出了难题:……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彼时来回话者不少,都打听他二人办事如何: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如今他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青年的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他二人有何主见。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帐去,此时却记不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这里又回别的事。……(第五十五回) 虽说“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的主要情节只是上面这节叙述性的对话,但它不只揭示了这宗法贵族之家日常生活中的深刻、复杂的矛盾冲突,而且蕴含在对话背后的无言的心智较量。荣府的管家娘子个个“眼里没人,心术利害” (第五十五回)这位“办事办老了”的吴新登家的回事后的沉默,并不是想洗耳恭听小主子的示下,而是蓄意要试探一下这新“权力组合”的深浅,甚至还想戏弄一下她们。赵国基乃探春生母赵姨娘的兄弟,该赏多少丧葬费自有旧例,即使没有,她作为经手的“管家娘子”,也该及时提出可以遵循的建议。但吴家的“早有了主意”,存心要看探春怎么办这头一档子棘手的事,若办得妥当,大家还存个畏惧之心,且又有袭人妈的丧葬费比对,赵姨娘那里肯定有场好戏;若有不当之处,她们就等着看笑话,且拿住了幼主的不是,有了口实,可以人前人后嘲弄作践。所以,她不言语,更不出主意,准备两厢里看热闹,真是其心也险,其念也刁!贾探春本就自尊自贵,机警敏捷,对这些管家娘子的心数了如指掌,更晓得处理此事的至关重要:谁都知道赵国基与自己的血缘关系,若处理不当,定要引起嫌隙,自己将镇不住台,给“办大事的管家娘子”开了“欺幼主”的先例。面对管家娘子们的发难,探春沉稳慎重,从容应对,有凭有据,处置得法。 其次是办事有策略。探春的理家策略是“找几件利害事与有体面的人开例作法子,镇压与众人作榜样”,(第五十五回)用王熙凤的话来说是“擒贼必先擒王”(第五十五回)。所谓“利害事”,就是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月银,因为这一项开支本是以他们上学为名而实际是津贴袭人、赵姨娘和李纨的。探春认为她们三人本来各有月银,不必再重复开支,可以节省。再就是每个姑娘每月重支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都免去了,因为姑娘们每月已有了二两银子,丫头们又另有月银,探春认为这都属于重叠的浪费。对于这样的“利害”事,王熙凤在当家时不是不知道,只是怕得罪了高贵者、上层人物而不敢免掉。所谓“有体面的人”,就是上述那些人。探春的“除弊”不是从下层开始的,而是从上层开刀,这就是说明探春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策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探春是做到了。而历史上的所谓改革者,又有几人敢触动当权者、上层人物的利益呢?再则,探春又将园子承包给婆子们,给了她们利益。削减上层人的利益而给下层人以利益,这难道不是改革的方向之一吗?探春以极大的勇气实行了这个策略,使得王熙凤“畏他五分”,(第五十五回)特地交代平儿若探春要驳回屋里的事,千万不要和她争辩;就连宝玉也说“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第六十二回)。宝玉是这样说,但他心中没有怨言,还是支持探春的“除弊”。 其三,探春有与众不同的经济见识。在王熙凤与平儿的谈话中,我们知道贾府的经济已经入不敷出,“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第五十五回) “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第五十五回)贾府太奢侈了,以致于如此。探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免去宝玉等人的重复学费及姑娘们的重复脂粉费,是“除弊”,也是为了节流。而让婆子们承包大观园,则是“兴利”,或云“开源”,她不仅会对荷叶、青草等发起诗兴,而且还懂得“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子,都是值钱的。”(第五十六回)审美、消费与生产的相结合,是探春独到的经济见识。她阐述了将园子承包给婆子有四大好处——其一园子有专人修理,花木自然长得好,有用时不会临时忙乱;其二不会乱摘乱用而浪费;其三承包者有所收益;其四省了管理园子的费用。承包之后,果然有了效果。“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剔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第五十八回)好一派有条不紊、劳动积极性高涨的场面。探春终于将审美的、消费型的大观园变成一个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基地。 必须承认 ,在贾府的这场改良运动中 ,探春凭着大公无私的精神 ,出众的管理才能和组织才能 ,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有了一点好转的迹象,但我们可以想见,这毕竟是一个局限在大观园内的改革之开端,其影响也只限于姑娘、婆子、丫鬟等人,如果这样的改革真正扩大到贾府的全面,那时就无可避免地和更多的贪污、腐朽发生冲突,探春所遇到的阻挠将不是什么吴新登媳妇和赵姨娘,也还不止于王熙凤,而是整个贾府统治力量了。可惜的是 ,探春的这一次理家只是“临时代理”;况且,她一个姑娘 ,终归有出嫁的一天 ,即便是王夫人、王熙凤有心让探春彻底改变贾府的危局, 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更何况,讲究门第和宗法的百年望族的贾家,决不会起用一个“庶出”的人来理家。探春虽有心理家、挽救其家,但这个“家”不用其才。果然 ,等到王熙凤身体稍有好转 ,贾府的管理大权又落入王熙凤的手中, 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老样子。这一次由“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发起、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兴利除弊的改良运动 ,终以失败而告终,探春最后只能“千里东风一梦遥”,远嫁他乡。 四、婚姻的悲剧 小说第一回写到的好了歌注和第五回写到的判词及十二支曲,是隐寓小说主要人物命运和结局的重要章节。根据这些地方的暗示和脂砚斋批透露的讯息,书中所有主要人物(包括宝玉和十二钗正册的十二个贵族女子、副册和又副册的主要女子以及四大家族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不是以悲剧的命运而告结束。如在贾氏家族的四个姐妹中,元春显贵,却付出了骨肉离散的高昂代价;迎春儒弱,犹如一只落人豺狼中的羊羔;探春精明,仍不免远嫁海隅一去不返;惜春冷静,终于遁入空门以求自保。她们的出身门第、环境教养可以说大体相同,虽经过各自不同的路径,最终都同样的归入“薄命司”。她们的思想性格,她们的悲剧命运,均从各个不同方面表现出四大家族的衰亡和封建制度的崩溃。虽说后四十回为高鄂所续,书中所写的探春的结局未必符合曹雪芹的创作原意。但我们仍可以从前八十回得出结论——探春必然远嫁,而且书中有相当多的伏笔。 在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政看到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及宝钗等所作灯谜,也敏感到她们“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的不祥之兆:——“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贾政“心内愈思愈闷”,“大有悲戚之状”。这里探春所作灯谜的谜面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第二十二回)其谜底是“游丝一断浑无力”的“断线风筝”。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众姐妹放风筝,探春的“软翅子大凤凰”风筝被另两个风筝缠住,被风吹走,“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第七十回) 风筝是探春命运的“谶语”,那断线的风筝则象征着她有去无回的“远嫁”,联系“册辞”谶语诗中的“清明涕送江边望”,她的远嫁之期应是在清明时节,时间背景肯定是在贾府出事被抄没之前。至于探春嫁作谁人妇,小说中也曾有伏笔。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姐妹做游戏抽取花名签,签上写着参加宝玉生日宴的红楼诸艳命运的谶语。探春所掣花签上面是一枝杏花,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大喜!大喜!”。“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唐代高蟾的诗句。日象征着“帝王”,“日边红杏” 应该意味着她将做王侯身边的贵妇人,或者就是众人笑说王妃。按前八十回文本中的这些线索及册辞,曹雪芹的原意即那上门的官媒可能是将探春作为“瑶池仙品”,远嫁一守或贬谪海疆的藩王,探春得了“贵婿”,应了“王妃”之命,却一去不归。 凤凰也是帝王家的祥瑞,正像花名签中的“日边”、“瑶池”等一样,都是贾探春将作王妃的影射。这只“老鸹窝”里飞出的雏凤,一直渴望着远走高飞,赵姨娘终究是揣摩不透她高贵女儿的心思!至于探春得了何方“贵婿”,小说前八十回中尚未写到,但是“官媒”已进门,远嫁他乡,背井离乡,则是确定无疑的。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探春的“分骨肉”所唱出的,正是她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的一腔哀音:“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第五回)此曲中自有一种人生的从容态度,透出对既定命运的无奈、沉着与豁达。她知道,此一去,即是永诀,老死他乡,再也不会回来。“骨肉家园”将只在她的魂牵梦萦中。所以,探春的远嫁,必定有着昭君出塞般的怨艾和悲苦,其结局更有着“独留青冢向黄昏”那样的凄凉和落寞,而不会是百二十回程高本续作中所写的,远嫁镇海总制之子,之后还曾衣锦还乡,此种安排显然大大背于雪芹的原意。 当“掩面泣涕”的凤凰离开自己的“ 老鸹窝”时,似也只有“断线风筝”般的无限的悲凉。“游丝一断浑无力”的“凤凰风筝”,飘飘摇摇,前面大海茫茫,前途未卜;身后是亲人离散,家族败落“飞鸟各投林”。在传统观念中,背井离乡是人生的悲剧之一,所以“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探春是“薄命”的。再从判词“生于末世运偏消”来分析,探春自也是生不逢时的“薄命红颜”,假如她在海外得享“王妃”的富贵荣华,能施展她“政治家”的抱负和才情,肯定不会编入“运偏消”的“薄命司”。比较可能的结局是,探春远嫁异国他乡后,不久即香消命殒,再也没能回到故土。小说中表现了“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的命运的无常、无助和无奈。到头来只是一只任封建家长摆布的“棋子”,她的婚姻像元春和其他姊妹的婚姻一样,都是服从于封建贵族家族利益和需要的“牺牲品”。综上所述,贾探春是曹雪芹浓墨重彩塑造的又一个性突出、形象丰满、性格复杂的典型形象。她对自己“庶出”的敏感,对自己两个母亲的不同态度,都是时代赋予她的悲剧。最后不得不“一帆风雨路三千”而远嫁南疆,落得个“千里东风一梦遥”的悲痛结局。探春是荣宁贵族中生于末世“才自精明”的巾帼英才,曹雪芹用饱含热情的期许之笔,将意志、理智、胆识和才华,甚至他自己那萦绕于胸的“补天”之志,都自然融合到贾探春这一艺术典型生命里。但是,最终探春“补天”没有成功,因为生于“末世”她的悲剧就体现了当时女子的普遍命运,使她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红楼梦以贾宝玉为主题的论文

我的论文,怎样啊,呵呵,很辛苦写的,多多支持啊,借给你用啦薛宝钗与林黛玉形象比较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客观的分析了《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形象,他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封建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用以下两句话来分别概括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林黛玉:捧心西子病态美;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关键词:天真率直 叛逆 内慧外秀 世故 信奉封建礼教 淑女 知识渊博一、绪论。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她们的命运和性格因此而不同,她们给人的感觉也因此各异,她们的形象也因此而不同。二、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其实,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三、薛宝钗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账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在薛宝钗这个形象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薛宝钗有如一名政治家,知情达理,宽容随和,识时务,顾大体,关注现实利益。宝钗在贾府中普遍给人的印象是“行为豁达,随份从时”。黛玉对她“有些悒郁不愤之意”,宝钗却从不放在心上。宝钗对人的观察细致入微,贾母的脾气好恶,姐妹丫鬟的性情习惯都记在心中,以致常常能博得别人的好感。薛宝钗深明世事人情,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诗句,就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的。与黛玉相反,她对现时的观念是接受的,身体力行的,总想潜移默化地对宝玉灌输“仕途经济”的思想。薛宝钗理财治家,通晓庶务也是高人一等。 “山中高士晶莹雪,睿藻仙才淑仪风,随分从时巧行世,宽厚豁达得人心,藏心叠叠复重重,却有情难自禁时,红颜命薄今古同,俗尘万事自有因,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一诗形容她再好不过了。四、参考网站及文献《红楼梦评论》王国维《解读红楼梦》刘心武《红楼梦赏析》余嘉桦《品红楼梦》 易中天《红楼梦新证》 周汝昌《红楼梦证悟》李俊《红楼梦研究》俞平伯《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

曾经的拙做,希望会有所帮助。任是无情也动人《红楼梦》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抓象牙花名签子,薛宝钗伸手一掣,掣出牡丹花的签子:“艳压群芳”,并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在曹雪芹对薛宝钗所有描写中,我对此印象最深。因为我认为这一句诗是对薛宝钗最好的注脚。在金陵十二钗中,被塑造的最立体、最有争议性、最让我们猜不透摸不明的怕就是薛宝钗了。显而易见,她的感情极其冷漠,直到“冷中透出一丝阴森”,可这并不妨碍她性格另一面的温柔敦厚,也不妨碍贾府上上下下对她的称赞和喜爱;她学识广博,吟诗弄赋也算是十二钗中的佼佼者,甚至对于禅理也颇有心得,按说这样的人应该像黛玉或者妙玉一样有一份清高和超凡脱俗才是,然而恰恰相反,她竟对权钱利益颇为看重。与其她姐妹比起来,她的城府极深,却又不像王熙凤,王熙凤聪明毕露, 她是绵里藏针,一出“薛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看得令人心惊胆寒。她令人爱不得也恨不得,我们感慨她的才气,又恼恨她的俗心;我们佩服她的圆滑,又痛恨她的圆滑;我们欣赏她的冷,又惧怕她的冷。对于她,我想任何人也说不清楚对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感叹居多还是痛恨居多?可我们要承认,曹雪芹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是动人的,虽然无情,依然动人。不知道读者对她的恼恨中又没有这样一种成分:她是替代黛玉与贾宝玉成婚的,她苦心设计的与贾宝玉的婚姻不仅使宝玉抱恨终生,也让黛玉无比凄惨地含恨冤死(有争议,暂从高额续本)。也许如果宝钗最终没有扯入宝玉的婚姻,我们对她的恼恨或许会少一些。说她无情不假,尤三姐因情自刎,连薛姨妈都扼腕叹息,她却可以“并不在意”,还说“这是他们前生命定”“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并立刻转换话题,叫薛姨妈让薛蟠打发人情,将贾府上下的人都打点到了,连赵姨娘都替她说好话。这就是薛宝钗,“不干己事不开口”,还是王熙凤说的对,尤三姐的死与她的事业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于是她认为自己连伤心的必要都没有,倒是打点人情,搞好关系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她的“无情”中不免还有一丝“有情”,就是她对贾宝玉的感情。她本来是作为待选入宫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如果她是彻底的好利益之人,她不会眷恋贾府的一丝一毫而是赶快想办法入宫去(依她的才貌和心计,得宠应该不难),可是“待选入宫”之事从此再也没提起过,她倒是开始一心一意设计起她与贾宝玉的婚姻来(比如说那来历可疑的金锁和冷香丸,还有她的一味讨好王夫人和贾母,构陷林黛玉等)这就表明她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追名逐利之人,她对贾宝玉的感情一定程度上胜过了自己强烈的好名利之心,她身上这罕见的一丝柔情也让她整个形象变得有一丝可爱起来(比如曹雪芹在宝钗探伤中对其“眼圈微红,双腮带赤”的描写)。还有她对林黛玉姐妹加情敌的复杂感情。她构陷林黛玉的地方很多,而且每次用计都很毒,毒到让人拍案的地步。比如金钏儿投井自杀,王夫人想好好安葬她,用“姐妹们的新衣裳给她两件装裹”,可又怕林黛玉忌讳,偏宝钗愿用自己的衣服给她,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她不会无知到不知道这句话的后果是什么,她显然知道。这一招极狠,不仅博得了王夫人的欢心,也疏远了王夫人与林黛玉本来就淡泊的感情。可是若说她对林黛玉完全是嫉恨并欲置之死地,那也不对。她的内心里其实和林黛玉还是有一丝惺惺相惜的姐妹之情的。林黛玉多次伤感自己的命途多舛,是她不厌其烦的每每劝说,还有林黛玉在酒席上不小心说出了不该说的《牡丹亭》的唱词,也是她背地里给林黛玉说明。虽然说这里面当然还是虚假的成分居多,可是也不能说她没有一丝温柔之情。她当然虚伪,但也不是彻头彻尾的虚伪,她还是有一份真性情,只是很少能被触发而已。她在大观园的权场上自然赢了,赢得彻头彻尾,可是她在情场上显然输了,输的也彻头彻尾。她有可以和林黛玉相抗衡的才气,她的苦心设计最后也修成了正果,促成了她与宝玉的婚姻,可是从书里我们看到,贾宝玉自始至终也没有对她产生一丝眷爱之情,她的苦心换来的是一生孤寡(暂从高鹗续本),她和王熙凤一样,费了一生心机,换来了一场空。这也是薛宝钗,一个薄命的聪慧女子,什么也没得到的聪慧女子。或许这也是命中注定,如果当时她入宫了的话,起码不会得到这样一个尴尬的结局,当然也没有了那些悲悲喜喜的故事。如果说十二钗中做人最成功的,那肯定是薛宝钗。想想看,在整本《红楼梦》中,曹雪芹一共描写了大约五百多个人物(一项统计,把光有名字出现而没有事迹的也算上了),庞大的四大家族,上上下下又何止五百多个人!可是在这样一个尔虞我诈、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薛宝钗却博得了所有人的喜爱,一个最高明的政治家也不过如此了,你说她做人圆滑,难道只有圆滑就足够了吗?王熙凤圆不圆滑?王夫人圆不圆滑?探春圆不圆滑?甚至不屑于圆滑的林黛玉都有圆滑的时候,可是她们做人显然没有薛宝钗那样成功。都说管理这一大家子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活,探春和薛宝钗一起管过一段时间,结果是探春把自己的母亲赵姨娘得罪的彻彻底底,而薛宝钗竟然凭此又笼络了一次人心,这不是才能是什么?读到这里我想我们只有瞠目结舌的份。“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仅仅是“小惠”,就能“全大体”,这就是才能,这也是她的动人之处。这方面她的聪慧无人能比。其实想想我们自己, 对薛宝钗刻薄的评价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公呢?如果我们身边有一位薛宝钗,还有一位林黛玉,你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有多少人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清高?林黛玉的清高不俗我当然深深喜爱并且非常佩服,可放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理解她接受她?倒是薛宝钗颇有渔父“能与世推移”的味道,也能博得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喜爱。我这里并不是薛宝钗讲情,我也痛恨她的媚俗——可,注意, 这是她存在的现实意义。曹雪芹说贾宝玉是天上的“神瑛侍者”, 而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这不是随意安排的。像贾宝玉、林黛玉这样的人,现实中很难存在,即使存在着也会在险恶的社会中被排挤到边缘。曹雪芹之所以把他们安排成天上的神,是不是也含有者这样的一层意思:他们终归是天上的人物,他们的高洁不俗是天神与生俱来的禀赋,我们只能仰头去看,只能幻想。曹雪芹没有把薛宝钗安排成什么花神,因为薛宝钗是“地上”的,她的才气她的容貌都是凡人的,在怎样不凡也是凡人的不凡,她是俗世中最成功的人,是我们这些整天在红尘中忙碌的人的缩影。 而林黛玉是神中最不凡的,“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然而这最不凡的神一旦降落在人间,也会这样的被人排挤,也会这样的命途多舛,不象是善男信女整天顶礼膜拜的木头偶像那样有我们想象中的“完美”,这里是不是也包含着曹雪芹另一层的对现实无奈而悲酸的讽刺呢?在《红楼梦》的判词中,曹雪芹评价薛宝钗时说“可叹停机德”, 这个“叹”字颇有意味,这似乎也代表了曹雪芹对薛宝钗的态度。“叹”, 叹她的才貌, 叹她的能力, 叹她的智慧, 叹她的追名逐利, 叹她的一生,喜爱痛恨感慨, 这些复杂的感情凝聚起来,就凝聚成这复杂的薛宝钗, 这“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薛宝钗。

红楼梦中关于贾雨村的论文研究

贾雨村刚开始只是个穷秀才时,看见有点姿色的丫鬟,自作多情的作诗一首就体现了贾雨村这个在心里对美色以及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欣羡。后来名登金榜,还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当了知府当然是自鸣得意的,却很快官场失利,一个人得而复失使得贾雨村更为急功近利,丧失了他最初作为读书人的一丁点傲骨和信仰。作者曹雪芹看尽人间百态世态炎凉,贾雨村这样的形象。

《红楼梦》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后因婪索属员等罪,审明定罪。遇皇上大赦时被释放,递籍为民。 在《红楼梦》中,贾雨村是二个着墨不多的人物,但他在全书的整体结构中却是一个穿线人物,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贾雨村是与另一个穿线人物甄士隐捉对儿出现的。小说开头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 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 故日贾雨村云云。”曹雪芹写的整部小说都自命为假语村言,更足见贾雨村这个人物非同小可。真事既已隐去了,我们看到的便通是假语村言了。于是在小说中我们也便看到,第二回以后甄士隐这个人物不复出现,而贾雨村则往往出现在许多重大转折中。 与甄士隐、贾雨村同时出场的另两个穿线人物癞头和尚、跋足道人,在《红楼梦》这部小说情节发展中也是不可少的;但他们近乎神话人物,只在解决非现实的矛盾中方得出现,例如宝玉中魔及宝玉失玉等情节。一僧一道虽然也兆示着贾府这个大家族的命运,但他们只代表着作者暗中对世人的警示。而在现实中直接涉入了贾府的矛盾而且在其中起着推波逐澜的作用,又同时反映着世俗中一种势力小人心态的,则莫过于这个作者着笔不多却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贾雨村了。 贾雨村这个人物一出现,就给人一副权奸之相:“… … 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姗星眼,直鼻权腮。”这是一个落泊书生形象,然而又颇不甘久居人下,好像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脂评批道:是莽、操遗容。看来批得是切当的。此人性格豪爽,有时举止不同凡俗,但却藏着,一颗寻找机会飞黄腾达的心思。因兼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正是此类人物的心灵写照。这是个仕宦人物的缩影,是当时社会中热心于功名利禄之辈的一个活生生典型。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股难闻的市侩之气。他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恶心的臭味,却又以读书上进的外表伪装着;他有一颗为追求利欲不顾一切的肮脏心灵,却又时时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这样一个人物,正是作者极端僧恶的,而在《红楼梦》小说中,他又恰好是主人公贾宝玉与之南辕北辙的一个典型。第三十二回中写道:“正说着,有人来域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去。’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后来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学问”,当下被贾宝玉不了逐客令,而且被他骂为说“混帐话”。贾宝玉之所以鄙弃功名,也在于池对贾雨村之流的深恶痛绝。由此我们又看到,贾雨村这个人物正是作为贾宝玉的一个绝对反衬角色来写的。贾宝玉之所以不愿以八股取仕而走一条官宦之路,正是不愿使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心肝的贾雨村。无论从全书结构,还是表达主题,贾雨村这个人物都不可小看。他不仅以其生动独特的面目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以其典型性在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在情节发展中,他又是一个极重要的穿线人物,使其不可或缺。 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一些重要情节发展,都与这个人物的出现有关‘贾宝玉之出生入世,依神话是一僧一道将其推入红尘而来,但他的正式与读者见面,虽出自冷子兴的口中:“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但第一个对贾宝玉作出非同一般认识的,则是贾雨村一大段正邪二赋之论。尔后,恰恰另两个主人公林黛玉与薛宝钗她们之来到贾府,又与贾雨村有关。那个无法无天的呆霸王薛蟠,就更不用说了。贾雨村确实像个魔鬼的影子,总跟在贾府的身后,他时隐时现,而在他的发迹中,又总给一些人带来厄运。无论对于贾宝玉或者整个贾府,他都永远像一颗灾星,令人慌忙躲避而不及。对于贾宝玉来说,他成了一块辨别取舍的试金石,以林黛玉从不说叫他亲近贾雨村的混帐话,而视为知己。对于贾府来说,则贾雨村成为一个世态炎凉的镜子。贾雨村与贾赦害石呆子,埋藏了贾府日后之祸,起一种在贾府腐败中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当贾府被抄之日,他又狠狠踢一脚,落井下石,露出了一幅十足的市侩小人的嘴脸。这便是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小人贾雨村.而从此,贾雨村便成了待价而沽、奸诈取巧、利欲薰心、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代称.当然,贾雨村的形象是复杂的,他一开始似乎还不是那么坏,所以有人曾探讨过这个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这是有意义的,但同时,作者精心设计这样一个全书的穿线人物,其用意是很深的。

在《红楼梦》中,要说贾雨村,必说甄士隐。

《红楼梦》的一般读者都没有把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太放在心上;以往的《红楼梦》学人也多认为作者为了逃避“文字狱”的迫害,用两个人名字的谐音即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巧妙地透露了他的创作意图。这种说法没有错,但对这两个人并没有做过多的分析研究。

这其实是不“公平”的。

我们先来看看《红楼梦》开首篇和结尾篇两个回目。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境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 。

可见甄士隐、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两个最先登场的人物,也是最后对《红楼梦》作出总结式交代的人物。他们在全书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既是故事中人物,又是故事的叙述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红楼梦》中,甄士隐、贾雨村是起对比作用的一对人物。他们在思想品质、人生态度、人生取向等方面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人:

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而贾雨村热衷于功名利禄,一开始就力图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对“充数沽名”都直言不讳。

甄士隐淡泊清高、慷慨大方,在贾雨村落魄时出手相助;

而贾雨村势利卑俗、钻营奔走、攀附权贵,投靠贾府恢复了官职,却媚上欺下,贪脏枉法,为保乌纱帽,牢记“护官符”,“乱判葫芦案”,连恩人甄士隐的女儿英莲也葬送他手。而且他还是一个玩弄权术、卑劣无耻的小人。比如:他先是巴结贾府,后贾府倒霉,便落井下石;他先是依照门子的办法放走薛蟠,然后又“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等等。

甄士隐选择的是出世之道,在女儿丢失、家产被烧后,悟透人生,随同跛足道人“飘飘而去”;而贾雨村一心执着尘世,念念不忘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心之重,罕有其匹。

曹雪芹在他的现实生活中,肯定看到过、遇到过不少在思想品质、人生态度、人生取向等方面完全对立的人,所以能够在《红楼梦》中塑造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形象。这也许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吧。

贾玉村在《红楼梦》中的角色并非微不足道。靠着甄士隐的慷慨支持,他去北京报考了科举。他被列入黄金名单。他身穿朱红色的长袍和黑色的纱布,自豪地回来当了一名地方法官。不久,因“贪酷”,他被政敌打败,成为平民,成为林黛玉的良师益友。后来,他走上了贾政的“后门”,重新做官。因为善于钻营,他在官场上爬到了很高的位置。智彦斋的批评说,他是一个像王莽和曹操一样的人物。也许当贾家每况愈下的时候,他会有一种报恩报德、落井下石的表现。可惜曹雪芹的书只留给我们80章。高娥续集的最后40章并没有完全体现作者的初衷。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情节。从这本书的前几章,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雄心勃勃。他对这个城市有很深的了解。他既不高兴也不生气。他冷酷勇敢。他在困难时期是个奸诈的人。

红楼梦毕业论文文献

毕业论文的选题为《红楼梦》研究,你觉得这个题目合适吗?理由是什么?我感觉有点不合适,这个题目标题有点大哦!《红楼梦》有那么多的章节,情节和人物,你具体写谁和谁的?故事啊?

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书中不可思议的出现了两个“宝玉”:贾宝玉和甄宝玉。这两个宝玉不但相貌酷似,而且从小性情亦十分相同,“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玩”,更为奇怪的是,都做过一个谒访“太虚幻境”的梦。其中贾宝玉系书中主人公,甄宝玉在与贾宝玉会见之前,书中皆是虚写,似是无关紧要,只是在《红楼梦》最后结局才出场和贾宝玉见过一面,且话不投机,两人貌似神离,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考中举人走向仕途生涯。 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曹雪芹是出自什么本意呢?我认为:贾宝玉即“假宝玉”,甄宝玉即“真宝玉”,“真假宝玉”凸显曹雪芹思想深处的激烈斗争,是他对濒于崩溃的世家显族前途的探索,是摆在处于十字路口的一条左右为难的桥梁,是他如何应对败落家族前途的两个影子。 众所周知,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那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与《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生活如出一辙。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少年时期即是曹雪芹的美好童年。曹雪芹写《红楼梦》,一般善用谐音寓意,如甄士隐即“真事隐”,甄英莲即“真应怜”,霍启即“祸起”,元、迎、探、惜即为“原应叹息”,照此推理,若宝玉即曹雪芹本人的化身的话,贾宝玉即“假宝玉”,甄宝玉即“真宝玉”。而“真宝玉”才是曹雪芹骨子里的真思想,是他梦中所盼,虽然他总觉得这是他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和荣宁两府的遭遇一样,曹雪芹家败落于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他在《红楼梦》一书中,以自家生活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由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力抨击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展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但曹雪芹又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没落地主官僚,并没有掌握强大的无产阶级思想武器,他虽明知封建社会必会崩溃败落,讨厌封建制度的腐朽,但如何拯救社会他是没有办法的。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一个不成熟的思想家,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家庭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先进的思想武器与封建制度作斗争,想像让他参加革命党走上什么“辛亥革命”的道路是不可能的。面对封建社会的日薄西山,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逃避,即“假宝玉”出家走的路,这条路在曹雪芹内心里是不愿走的,象阿Q所想的一样,“我的祖先比你们风光多了”,曹雪芹也是很留恋童年时期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只要有一点可能,他就会重入仕途,再振家风,这就是“真宝玉”走的路,改掉过去的纨绔子弟习气,走寒门学子科举入仕之路。红楼梦中贾赦大罪被赦,贾珍贾政重获宁国公荣国公世袭,“真假宝玉”都考中举人,乃至将来的“兰桂齐芳”,何尝不是曹雪芹心中所想呢? 所以甄宝玉这个形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曹雪芹刻意塑造的,虽然他只在红楼梦大结局时出场一次,但他反映的“真假宝玉”的最后对话恰是曹雪芹内心深处的思想交锋,是曹雪芹最后一次寻求对自我的审视:是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呢?还是为情出家盾入佛门,为情死,为情化灰、化烟呢?曹雪芹摆出了两条道路,让世间凡夫自己去做意味深长的猜想了。人生的追求,还真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象范伟在广告中说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贾家的兴盛是归功于贾家老祖宗的武功,可吃老本能吃几代呢?贾家目前的承袭爵位的是贾珍和贾赦,你看书里面对他俩有什么好的描写,无非吃喝玩乐,败家而已。而且,他们还交通外官,聚众赌博,放高利贷(贾赦之媳王熙凤),所以,闹的也太不堪了,皇帝不治他们的罪治谁的?关于这一点,高鹗是看的很准的,写的也不错,基本能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其次,目前撑贾府门面的是贾政之长女贾元春,被皇帝宠幸,封凤藻宫尚书,也就是贵妃娘娘,之后,红楼梦里才写到,贾政才能够得到重用,不再只任闲差,先后任工部侍郎、外放学政等实差,如果按红楼梦第5回所写的,贾元春娘娘早死的话,贾家的繁荣又能持续多久呢?中国人不是早有名言嘛,人一走茶就凉啊。没碰到事情便罢,碰到事情,皇帝老儿就把脸一变,翻脸不认人了。 第三,你看红楼梦中贾家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呢?以贾珍为首的宁国府就别提了,不仅自己闹的门风不好听,连薛蟠等亲戚都给带累的比以前更坏了;至于荣国府,贾琏也不过是贾珍一路人物,贾宝玉又一味的风花雪月,厌恶读书上进,贾环是庶出,不被人瞧的起,而且为人猥琐不堪,贾兰又年纪太小,一时半刻是接不上班的,所以,贾家后继乏人,如何能兴旺的了呢。 所以,贾家的衰败是必然的,更不用提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在清乾隆年间,正是封建制度由兴盛转变为衰败的转折点,有先见之明的曹雪芹老先生正是看到了封建大家族比如贾家的由兴转衰的必由之路。至于由什么事件作导火索引发了贾家的巨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人们读《红楼梦》,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仿佛不是在读虚构的小说,而是在读一些曾经活过或还在活着的人们的心灵与事迹的实录。何其芳同志在《论<红楼梦>》中,有一段话,真切地描述了《红楼梦》的读者与书中人物发生关系的这种情形。我们少年时候,我们还没有读这部巨著的时候,就很可能听到某些年纪较大的人谈论它。他们常常谈论得那样热烈。我们不能不吃惊了,他们对它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是那样熟悉,而且有时爆发了激烈的争辩,就如同在谈论他们的邻居或亲戚,一如同为了什么和他们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事情而争辩一样。这种情形颇为令人寻味。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本来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作家的创造物。然而有时候,文学艺术的创造物竟然与客观现实生活取得某种同一性或统一性,读者把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看作生活中实有的、具有客观实在的认识价值的对象。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说,这是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在起作用。因为作品写得如实、逼真,就能使读者在意象中与艺术形象目接神交,如对生人。不但《红楼梦》,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现实主义艺术创造,都是凭借着艺术形象的真实性而打动读者,达到艺术形象、实际生活、读者感受这三者之间的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与互相转化的。但我们还应再深入一步探究一下,现实主义形象的真实性,在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我以为,那就是形象的客观性。只有那些不带作者的主观随意性而具有客观的生活具体性的形象,才能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真实的形象。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区别于非现实主义(例如浪漫主义)艺术创造的主要特点,就在形象的客观性上。现实主义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既主要表现为形象的客观性,又依存于形象的客观性。对于现实主义艺术创造来说,失去了形象的客观性,也就失去了形象的真实性。如果说形象的真实性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的话,那么形象的客观性就是现实主义真实性的生命。因此,形象的客观性应该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的一个课题。《红楼梦》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一份至为博大渊深的教材。《红楼梦》在人物形象的物质可感性、客观可信性上所达到的卓越成就,是文学史上罕见的,是举世公认的。正是通过形象的客观性这个媒介,万万千千的读者情不自禁地同《红楼梦》中的人物发生这样那样的精神交感以致言行交通的关系,在阅读、研究和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进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在读者的感受中实现了观念形态的这部作品与物质形态的社会生活的统一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关键词:林黛玉;尖酸刻薄;坦率纯真;叛逆。《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敏感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大大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小姐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一天晚上,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装疯",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见一个打趣一个",她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刻薄"、"小心眼"。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上智下愚,富贵贫贱"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诲人不倦",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四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美已见端睨。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描绘黛玉之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算看见了!"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再从宝玉眼里看见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也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作祟,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四、痴情女叛逆者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的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参考文献:[1]《红楼梦》,曹雪芹著。[2]《红楼梦论源》,朱淡文著。[3]《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著。[4]《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沛著。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写红楼梦贾琏二爷
  • 红楼梦贾探春研究论文1000字
  • 红楼梦以贾宝玉为主题的论文
  • 红楼梦中关于贾雨村的论文研究
  • 红楼梦毕业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