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及参考文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及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及参考文献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张先煜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先行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需求矿产资源旺盛的时期,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备足后劲。[关键词]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问题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8-2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行业,也是一项先行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现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1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1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而且,勘察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利用速度。矿产资源勘查存在很大风险,平均成功率不到5%。从调查评价到详查,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勘察过程比较顺利,从矿山的地质普查到矿山建设,一般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矿产资源勘查其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进行风险提前投入,必须保持勘察的连续性。近20年的时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经费严重不足,外资以及社会资金的进入不通畅,没有充足资金的保障,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的滞后。1.2接替资源没有得到解决现阶段,我国大约有超过500多家大型矿山(国营),因为资源枯竭面临着关闭的尴尬局面,剩下的大部分矿山,也已经到了资源开采的中后期。比如说,胜利、辽河、大庆等主要东部油田,也已经进入到了开采中后期。西部找矿的战略目标尚未完成,新增可开采资源储量不足,我国很有可能再次列入“贫油”国家。我国已经连续11年石油净进口,同时,进口量急速上升。与此同时,铜铁铝等原材料,进口总额也急剧上升。这样的战略性资源,如果国家缺乏必要储备,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安全。1.3乱采乱挖现象严重,环境问题突出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国,但是,在利益的巨大驱动下,以及很多地方上缺乏管理、认识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使得乱采滥挖的现象更加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进而恶化到多种矿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再加上我国在矿上建设时,缺少一定的规划,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安全问题,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在矿山开发中所导致的水污染,约占总体水污染的约10%,固体污染占到总数的80%以上,对于土地的占用和损毁严重,复垦率比较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4综合研究利用程度不够我国大部分矿产中,不仅包括主要的矿物质资源,其中,还有较多的伴生或共生资源。但是,就目前来说,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都,总体利用率不足5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已经达到了85%-92%左右,如此大的差距,造成了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另外,我国参与国际资源开发的时间比较晚,起步晚,力度不足,而且,利用方式比较单一。95%以上的矿产资源,都是直接在国外进口的成品。1.5矿业市场缺乏规范的环境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工作起步比较晚,市场秩序与市场环境还比较混乱,采矿权、探矿权运作机制还正在摸索之中。我们会经常出现,地方性政策与国家政策不一致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象日益凸显。2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2.1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要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构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新型矿产资源勘察新体制。要积极发挥中央与政府的积极性,按照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互促进、分开运行的要求,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技术,不断完善符合时代发展的勘察新机制。商业性的地质勘查,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的运行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公益性质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公益性质、非盈利为目的的,将我国全地域的地质勘查,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作为基本任务,由国家专门成立的地质调查部门负责。研究成果为整个社会服务,为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服务。要求这支队伍的人员素质比较高、专业精神、结构合理,经费充足,装备精良。有力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2.2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勘察和开发程度比较高,西部地区的矿产勘察率比较低。而且,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是由勘察已经逐渐转向海域勘察,对于金属矿山的勘察,也已经转向深部找矿,难度系数大增。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成矿规律,实现勘察资源的突破口,积极寻找后备资源,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在这个方面,我国的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现阶段应该积极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先进实验装置的配备,进一步打造一流的,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2.3积极营造矿产资源勘察的公平、公正新环境建设矿业市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风险性非常大,探索性非常强。应该在不断引进国际经验、法规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同行业的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矿业新环境,可以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市场准入、矿业权市场建立等方面着手分析,不断完善矿业市场秩序。2.4健全法制,完善矿业市场的健康秩序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矿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完善。比如说,对于违法行为的惩处、产权制度、矿权市场等等,都需要通过条文形式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必须在国家性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立法,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出台操作性比较强的法规,避免与国家法律相冲突。3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入手,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证:就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积极营造矿产资源勘察的公平、公正新环境,健全法制,完善矿业市场的健康秩序。同时还详细论述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1]毛健.引进利用东北亚矿产资源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源需求[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5)[2]龙宝林,叶锦华.铁矿石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约束的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0(04).[3]王军锋,刘天祥.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协调发展[J].甘肃冶金.2012(01).[4]王雪峰,王波.地勘队伍改革发展形势和对策--写在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10周年之际[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7).[5]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04).¥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张先煜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先行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需求矿产资源旺盛的时期,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备足后劲。第 1 页[关键词]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问题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8-2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行业,也是一项先行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现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

关于延时和矿产,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回答如下:您好,关于延时和矿产,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效率,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张先煜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先行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需求矿产资源旺盛的时期,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备足后劲。[关键词]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问题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8-2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行业,也是一项先行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现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1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1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而且,勘察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利用速度。矿产资源勘查存在很大风险,平均成功率不到5%。从调查评价到详查,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勘察过程比较顺利,从矿山的地质普查到矿山建设,一般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矿产资源勘查其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进行风险提前投入,必须保持勘察的连续性。近20年的时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经费严重不足,外资以及社会资金的进入不通畅,没有充足资金的保障,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的滞后。1.2接替资源没有得到解决现阶段,我国大约有超过500多家大型矿山(国营),因为资源枯竭面临着关闭的尴尬局面,剩下的大部分矿山,也已经到了资源开采的中后期。比如说,胜利、辽河、大庆等主要东部油田,也已经进入到了开采中后期。西部找矿的战略目标尚未完成,新增可开采资源储量不足,我国很有可能再次列入“贫油”国家。我国已经连续11年石油净进口,同时,进口量急速上升。与此同时,铜铁铝等原材料,进口总额也急剧上升。这样的战略性资源,如果国家缺乏必要储备,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安全。1.3乱采乱挖现象严重,环境问题突出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国,但是,在利益的巨大驱动下,以及很多地方上缺乏管理、认识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使得乱采滥挖的现象更加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进而恶化到多种矿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再加上我国在矿上建设时,缺少一定的规划,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安全问题,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在矿山开发中所导致的水污染,约占总体水污染的约10%,固体污染占到总数的80%以上,对于土地的占用和损毁严重,复垦率比较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4综合研究利用程度不够我国大部分矿产中,不仅包括主要的矿物质资源,其中,还有较多的伴生或共生资源。但是,就目前来说,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都,总体利用率不足5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已经达到了85%-92%左右,如此大的差距,造成了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另外,我国参与国际资源开发的时间比较晚,起步晚,力度不足,而且,利用方式比较单一。95%以上的矿产资源,都是直接在国外进口的成品。1.5矿业市场缺乏规范的环境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工作起步比较晚,市场秩序与市场环境还比较混乱,采矿权、探矿权运作机制还正在摸索之中。我们会经常出现,地方性政策与国家政策不一致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象日益凸显。2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2.1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要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构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新型矿产资源勘察新体制。要积极发挥中央与政府的积极性,按照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互促进、分开运行的要求,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技术,不断完善符合时代发展的勘察新机制。商业性的地质勘查,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的运行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公益性质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公益性质、非盈利为目的的,将我国全地域的地质勘查,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作为基本任务,由国家专门成立的地质调查部门负责。研究成果为整个社会服务,为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服务。要求这支队伍的人员素质比较高、专业精神、结构合理,经费充足,装备精良。有力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2.2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勘察和开发程度比较高,西部地区的矿产勘察率比较低。而且,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是由勘察已经逐渐转向海域勘察,对于金属矿山的勘察,也已经转向深部找矿,难度系数大增。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成矿规律,实现勘察资源的突破口,积极寻找后备资源,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在这个方面,我国的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现阶段应该积极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先进实验装置的配备,进一步打造一流的,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2.3积极营造矿产资源勘察的公平、公正新环境建设矿业市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风险性非常大,探索性非常强。应该在不断引进国际经验、法规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同行业的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矿业新环境,可以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市场准入、矿业权市场建立等方面着手分析,不断完善矿业市场秩序。2.4健全法制,完善矿业市场的健康秩序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矿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完善。比如说,对于违法行为的惩处、产权制度、矿权市场等等,都需要通过条文形式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必须在国家性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立法,针对本地方的实际,出台操作性比较强的法规,避免与国家法律相冲突。3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入手,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证:就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勘察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积极营造矿产资源勘察的公平、公正新环境,健全法制,完善矿业市场的健康秩序。同时还详细论述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勘察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1]毛健.引进利用东北亚矿产资源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源需求[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5)[2]龙宝林,叶锦华.铁矿石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约束的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0(04).[3]王军锋,刘天祥.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协调发展[J].甘肃冶金.2012(01).[4]王雪峰,王波.地勘队伍改革发展形势和对策--写在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10周年之际[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7).[5]杨艺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04).¥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张先煜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先行工作,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是需求矿产资源旺盛的时期,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措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备足后劲。第 1 页[关键词]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问题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8-2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行业,也是一项先行工作,承担着保障矿产资源良好供应与开发利用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现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第 2 页1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1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比较滞后,而且,勘察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利用速度。矿产资源勘查存在很大风险,平均成功率不到5%。从调查评价到详查,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勘察过程比较顺利,从矿山的地质普查到矿山建设,一般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矿产资源勘查其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进行风险提前投入,必须保持勘察的连续性。近20年的时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经费严重不足,外资以及社会资金的进入不通畅,没有充足资金的保障,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的滞后。第 3 页1.2接替资源没有得到解决现阶段,我国大约有超过500多家大型矿山(国营),因为资源枯竭面临着关闭的尴尬局面,剩下的大部分矿山,也已经到了资源开采的中后期。比如说,胜利、辽河、大庆等主要东部油田,也已经进入到了开采中后期。西部找矿的战略目标尚未完成,新增可开采资源储量不足,我国很有可能再次列入“贫油”国家。我国已经连续11年石油净进口,同时,进口量急速上升。与此同时,铜铁铝等原材料,进口总额也急剧上升。这样的战略性资源,如果国家缺乏必要储备,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安全。第 4 页1.3乱采乱挖现象严重,环境问题突出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国,但是,在利益的巨大驱动下,以及很多地方上缺乏管理、认识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使得乱采滥挖的现象更加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进而恶化到多种矿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再加上我国在矿上建设时,缺少一定的规划,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安全问题,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在矿山开发中所导致的水污染,约占总体水污染的约10%,固体污染占到总数的80%以上,对于土地的占用和损毁严重,复垦率比较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当时收到了很多经济的底径干扰大飞到某一个特定区域的时候再做厂里的态势画面突然出现了红色的告警这句我们三十公里的地方有两架飞机正快速的向我们递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中俄远东合作给东北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张淑芳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12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12.44张淑芳(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摘 要 东北地区不仅拥有区位优势,同时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东北地区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扩大经贸往来,深化能源等领域合作。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也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国经济合作空间,携手化解外部风险和挑战,促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共同发展振兴。关键词 中俄远东合作;东北振兴;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12-72-02 1 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东北地区合作优势1.1 边境贸易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海关总署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在快速增长,从1月到9月增长了30 %,达到770 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增长了近13 %,超过350 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7年我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国际贸易的15 %。随着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各类产品资源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俄贸易往来也将更加频繁,东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企业)充分利用自己成熟的技术设备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来推动远东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同时,两国交通等设施的逐步完善有利地促进了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边境贸易发展。1.2 农业合作形式丰富俄罗斯远东地区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短、降水量低、热量总体不足,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与俄罗斯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此地区的农产品人均产量要低很多。故而其农产品(如奶、肉、蔬菜、粮食等)中的很大一部分不能自给,其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需要依靠从外地或者外国购买方能满足。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可以依托产品、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来实现。由于这两个地区紧密相邻,地理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似,所以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和饲料牧草等作物引种易获成功,利用移栽技术、遗传资源研究可加快农作物育种进程。此外,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机具生产水平较高,发挥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设备优势,对发展远东地区的农业无疑会更加有利。1.3 迫切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要想获得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远东地区迫切需要更多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现代化边境口岸的建设、对现有的机场进行扩建等。在这方面,目前中国所做的贡献虽然和过去相比已经大为增加,但我国对其投资仅占该地区外来投资额的7 %,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广阔。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在装备制造、建材设备方面技术卓越,品质过硬,可为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我们不应仅局限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更应加大对已建项目的应用,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实现产品技术的交流,建立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推进绥芬河、同江、黑河等口岸和通道功能的改造升级,形成互联互通。1.4 资源开发互惠互利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稳定的能源出口大国,但一直以来长期依赖欧洲市场。受油价暴跌的影响和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急需稳定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作为其在亚欧地区的头号合作伙伴,中俄的能源合作能够实现互利互惠。石油和化工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地处原油生产腹地和中俄能源合作通道,具有丰富的开采经验,东北地区发达的石油化工产业,还可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多数蓄积量为成熟林甚至过熟林。这样,如果做不到及时地对其进行采伐、抚育及更新,就会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经济价值也就无从实现了。同时,俄罗斯在技术、劳动力、林业产业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短缺,这也对其林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却优势明显,拥有大量的木材消费市场和完备的林木加工产业。1.5 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中俄两国在边境口岸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远东地区的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贝加尔湖等自然景观和东北地区的探险、科考、游船观光、渔猎、民族风情等。便捷的签证制度促进了当地的商务考察和旅游活动。同时,黑河黑龙江大桥、同江铁路大桥、洛古河大桥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两地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1.6 高科技产业共享发展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科技事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俄的科技合作。在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俄罗斯独具优势,有很多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领域,如新材料、电子、复合疫苗、生物工程、原子能、等离子体等。近年来,东北地区在高铁、轻工、电子、家电技术、通讯产业、机器人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发展迅猛,拥有多项专利核心技术和科技园区。通过两国的合作共享,实现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2 发挥东北地区优势,提升东北振兴速度2.1 发挥地缘优势,扩大中俄两国边贸合作中国的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毗邻,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十分密切。两地边境贸易合作的扩大既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远东地区因此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时机。东北地区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依托黑河、绥芬河等对俄边境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生产能力,建立现代化产业基地,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链条,通过远东开发、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结合现代化物流,完善运输、信贷等相关服务体系,带动远东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改革。同时,积极推动边贸人民币本币结算,在中俄口岸增设办理本币结算的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融资、人民币交易、卢布兑换等业务,为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更好的跨境结算、贷款、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减少企业汇率风险,促进贸易合作。2.2 发展多样农业合作形式,实现规模化生产俄罗斯农业发展受制于环境因素影响,同时,人口稀缺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上能够满足远东地区的生产需求。利用交通优势,实现跨境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链效率,创建高质量农产品品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育种实验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现代化粮食仓储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粮食进口专业口岸,充分利用远东地区土地优惠政策,通过接受转让或租借等形式,组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公司等,在渔业、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将产业链条拉长,建立起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都较高的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劳务合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等,对赴俄农业技术工人开展岗前培训,包括农业知识、语言、文化等方面,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2.3 助力远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俄两国经济共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这两个地区要积极开展合作。在众多的合作领域中,最重要的当属交通运输领域。东北地区在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建材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远东地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新建或升级改造项目中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高铁领域,东北地区拥有系统的理论,完善的技术标准,具有成套的工程技术设备和丰富的运营经验,能够实现在高寒地区的高铁建设。通过对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2.4 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石化项目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工业,通过两地的深入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能源合理开发使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俄罗斯斯科沃洛季诺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的入境、中俄合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投入使用,为我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来源,也使俄国的能源有一个稳定出口市场。为东北石化产业带来重要契机,能够有效地带动东北地区石油产业发展,避免了因石油资源枯竭带来的消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要执行好现有的输油输气协议,加强对天然气项目的管控,完成好核能等新项目建设,加强非传统领域(如标准对接以及工程建设和能源技术装备等)合作,产业链条也需进一步拓宽,同时两国的能源合作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建设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新平台。下一步,两国将合力开展北极航道项目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中俄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合。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上,东北地区要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林业技术合作。可利用地缘优势合资开办林场、林木加工厂等。以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输出的方式开展木材贸易。形成以林木加工、森林矿产、森林保健食品和森林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格局,利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5 发展特色旅游,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旅游产业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能够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开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远东地区建立了自由港制度,实行免费电子签证,简化了入境手续,自2018年1月1日起,远东地区旅游休闲行业企业和机构可免缴利润税5年,中国投资者也可享受该优惠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在远东地区投资旅游行业,这对中国投资者及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东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扩大文化影响力,促进两地文化的交流。两国政府和企业也要相互协调配合,完善相关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共同开发跨境旅游资源,实现两国共同发展。2.6 实现高科技领域合作,提升科技水平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制定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东北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通过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来实现。为此,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俄罗斯远东地区在高科技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高科技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大学、科技园、研究院等,能够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实现技术交流,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两国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提升科研水平。参考文献[1]刘清才,齐欣.“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8,027(002):34-51.[2]国务院.中俄联合声明[R].2005.¥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中俄远东合作给东北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广东蚕业》中俄远东合作给东北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张淑芳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12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12.44张淑芳(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摘 要 东北地区不仅拥有区位优势,同时在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东北地区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扩大经贸往来,深化能源等领域合作。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也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国经济合作空间,携手化解外部风险和挑战,促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共同发展振兴。第 1 页关键词 中俄远东合作;东北振兴;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12-72-02 1 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东北地区合作优势1.1 边境贸易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海关总署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在快速增长,从1月到9月增长了30 %,达到770 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增长了近13 %,超过350 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7年我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占俄罗斯国际贸易的15 %。随着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各类产品资源技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俄贸易往来也将更加频繁,东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企业

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集团生存、获利、发展总体目标的核心问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如何进行创新,是关系集团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 1、某地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2、对某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研究 3、某市国有不良资产出路分析 4、某企业财务分析系统建立的构想 5、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 6、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问题及创新 7、上市公司现金增资与盈余行为的研究 8、某保险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9、稳健性原则对会计基础评价模式影响 10、某上市公司资讯披露质量分析 11、如何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发展地方国有企业 12、会计师的业务、责任及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的演变 13、高科技创业成功因素研究 14、现金增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15、齐齐哈尔市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16、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资讯质量 17、大学会计教育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需求的关联性研究 18、公司治理、会计资讯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 19、应用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重大会计弊案的研究 20、提高齐齐哈尔市农民收入的思路对策 21、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 22、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索 23、某企业财务报表综合评价 24、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25、某企业建立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框架研究 2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27、某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28、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29、某企业获利能力分析体系 30、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及执行机制研究 31、某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3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33、某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34、某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35、某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36、某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 37、某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38、某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39、某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40、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41、齐齐哈尔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42、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课题若干 43、××企业存货管理问题探讨 44、××企业会计风险防范问题的探讨 45、××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46、××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 47、××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研究 48、××企业投资问题研究 49、××企业资本运作问题探讨 50、××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51、××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52、××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5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54、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55、对××企业财务预算问题的研究 56、对××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57、××市城市建设融资问题研究 58、××市城市建设投资问题研究 59、××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60、本量利分析在××企业应用问题的研究 61、××企业试行作业成本法的分析 62、对业务创新前提下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的研究 63、对××金融企业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64、××企业试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研究 65、××企业施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分析与研究 66、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67、××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68、××银行信贷风险治理研究 69、构建××企业现代会计制度问题研究 70、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研究 71、××超市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72、××企业盈余管理模式研究 73、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74、浅谈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完善之对策 75、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76、中小企业应树立的成本管理新观念 77、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管理 78、会计诚信缺失的会计伦理分析 79、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81、浅谈企业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82、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84、上市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 85、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思考 86、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若干思考 87、新环境下某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88、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 89、如何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90、论企业财务预测管理体系的建立 91、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措施 92、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相关会计问题探讨 93、税收筹划问题分析 94、判断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财务分析方法 95、财务报表分析若干问题探究 96、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53-01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区别于一般公司企业的特点及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特性。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从本质上规定了集团公司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实践中如何做到集团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通过重组、联合、并购等资本运作形式组建企业集团的行为不断增多,现已初步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涉及各种行业和经济型别,发挥了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整合效应及规模效益。然而,与此同时,在这些集团公司中,却普遍存在着诸如规模效益不佳、重复投资、资金运营效率低等问题。而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有一个积极有效的财务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也就不同于单一企业的财务管理,而且它区别于其它一般的企业单位和部门,表现出以下特点: 1 财务管理目标的双重性 集团公司既是股东授权的经营者,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实现“集团总体价值的最大化”,同时集团公司又是其子公司的投资者,还要指导和监督子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关系复杂化 企业集团通常采用产权经营组织。它不同于一般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的企业,也不是简单的产品协作关系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而主要是通过控股形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而且不同的企业集团可以采取不同的持股方式,既有垂直持股方式,也有环状的相互持股或交换股份方式,还有环状持股与垂直式持股混合的方式。由此致使企业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十分复杂。 3 职能两分化 在一个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中,集团公司母公司作为整个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简单的商品经营,它更为重要的职能在于通过控股等多种方式,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从事企业的资本经营和管理,推动其属下各子公司的商品经营,使整个企业集团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协调运营并迅速扩张,实现集团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4 财务管理内容决策化 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财务指标、审计监督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去影响和控制各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使集团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调整结构、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成为集团公司投资、筹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 5 管理活动层次化、体系化 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与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财务部门分别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拥有不同的管理许可权。同时,又存在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对下级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控制,在垂直权利结构下, 自上而下层层监控,自下而上层层反映汇报,形成体系化的财务管理格局。 6 领域多元化 企业集团可凭借其财力雄厚的主观条件,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的多元化,通过进入市场经济的多种领域,在增强其竞争发展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抵御不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加速整个集团的资本扩张与资产增值速度。 7 我国集团公司管理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集团公司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不容乐观。 7.1 我国目前集团公司的管理缺陷。 7.1.1 我国集团公司阵容庞大,其内部企业纷纷在不同银行开立帐户,有的企业还多头开户,使整个集团的资金流动象大河流水一样,分散流淌难以收拢。使总体资金,此盈彼失,难以调控,不能发挥资金的总体效益,甚至造成损失浪费。 7.1.2 财务控制中集权过度与分权过度并存,集权过度的主要风险在于会使子公司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而分权过度的主要风险又在于会使集团财力分散、管理失控,削弱集团的整体实力。 7.1.3 经营战略上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协调历来都是管理需要首先确定的重要问题,不同取向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与方式都大不一样。而我国目前集团公司存在着盲目实行企业经营多元化的趋向,导致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混乱。 7.2 造成目前这些状况的原因。 7.2.1 观念落后,缺乏科学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企业财务通则》颁布实施后,集团公司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目前,我国还有很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局限于“并账并表”和“统一结算”的“一套账”工作。 7.2.2 各自为政,资金管理松散,缺乏一体性。在国内,一些对子公司没有股权控制关系或股权结构比较复杂的企业集团,在财务体制和财务组织机构等方面,往往就因为定位不清、权力结构不明,企业集团对子公司或成员企业的财务活动缺乏有力的监测、督导与控制,难以从集团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对成员企业驾驭就显得力不从心。 7.2.3 不讲配合,缺乏全面性。在旧体制下,人们形成了财务管理无足轻重的观念,集团财务人员往往是孤军作战,且人轻言微;同时,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也知之甚少,甚至漠不关心,难以与财务人员配合默契,这就导致了全面的财务管理难以进行。 7.2.4 内容不足,预算管理困难,缺乏动态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全面的预算管理。部分集团虽然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全年度的生产经营计划,提供给子公司作为指导性大纲,但子公司在执行过程中会片面地追求区域性利润,满足各自需求,放弃执行集团公司的经营计划,导致预算执行困难。 7.2.5 监管不利,缺乏力度和时效性。从当前集团公司的管理控制模式来看远远超出了“会计”的含义,但在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中,监督职能并没有在集团公司中真正发挥作用。一些集团在资产监督管理、控制资金流向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性,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存在体外回圈现象;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 7.2.6 集团公司财务资讯不准确,经营风险无法有效控制。由于各种原因,集团管理者通过某些方式对会计报表进行合法和非合法的操作,从而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影响,经营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相关论文研究

《新经济”为什么出现在美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苦涩的“独立宣言”──从日本银行的利率调整看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等。

李晓学术论文(2000年以来)主要有:《新经济”为什么出现在美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东アジア通货システムの构筑及び円のアジア化》(1,2,3,4)、(日)「世界経済评论」2000年9月号、10月号、11月号、2001年4月号。《苦涩的“独立宣言”──从日本银行的利率调整看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布什新政权的“以日制中”战略及其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3期。《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具体构想与实现路径》,《经济科学》2002年第8期。《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关于东亚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若干争议》,《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0期。《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及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3期。

扩展资料:

李晓相关介绍:

1、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进行 2015-07-31;省校共建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中吉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进行 2017-10-08。

3、获奖情况: 著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的视点与战略》入选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荣获第四届金融图书“金羊奖”;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

我推荐一个《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心态类培训(促使全员建立和强化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工作心态和职业精神)、专业技能类培训(促使全员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工作技能和整体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类培训(针对举办培训和研讨,促使企业高层和中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和技巧能够做到刚柔并济、扬长避短、持续优化和完善),以及这三大领域的培训计划、培训主题、培训范围、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资、培训筹备、培训过程实施、培训考试、培训效果跟踪强化、培训总结完善、培训费用、培训个人档案记录等 。

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法经济学、 金融学等。2000年至2008年承担中欧合作项目、国家级、省市及学校各级项目20余项,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成果曾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2007 年荣获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吉林大学“十五”科研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05年被评为长春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04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获中共长春市委员会颁发的长春市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奖,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2003、2005年被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授予吉林大学优秀党员称号, 2003、2004年被吉林大学妇委会授予“吉林大学 ‘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吉林大学1995、1998、2002年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992年7月获吉林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留校任教。1999年7月获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2000年、 2006年分别在美国丹佛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和荷兰自由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开展合作研究。2000年1月晋升为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4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担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2004年担任吉林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12月被任命为吉林大学财务处处长,2006年3月被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兼财务处处长。2008年6月任吉林大学总会计师(副厅级)。 1.《中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状态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该文获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2.《走出民营银行市场定位的误区》,《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9月10日,该文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一作者;3.《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及其状态比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转载,第一作者;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政府规制取向选择》,《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年第7期和长春社会科学院《要报》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5.《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6.《法经济学释义及其辨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7.《振兴东北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匹配发展》,《银行与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该文获中国投资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8.《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欧盟: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综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9.《高等学校外部融资负债经营的理性思考》,《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唯一作者;10.《以研究型大学的优势资源培养金融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11.《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欧盟的案例、经验与借鉴》,《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12.《吉林省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经济纵横》2009年01期,第一作者;13.《构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支持体系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14.《成交量变化与可转债指数波动的协整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8期,第一作者;15.《“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16.《可转债市场成交量对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冲击效应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编著:1.《中国-欧盟: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复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欧盟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3.《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振兴中的金融与财政支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4.《中国-欧盟: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5.《欧盟区域经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6.《中国-欧盟:政府在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7.《法经济学》,谢地、杜莉、吕岩峰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研究2.欧洲区域政策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3.传统工业区的私人企业与私人投资——欧盟的经验与借鉴4.吉林省与欧洲国家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研究5.长春市城建融资平台架构及其发展研究6.高等学校外部融资负债经营的理性思考7.提升吉林省科技企业金融支撑能力研究8.欧洲区域政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与借鉴9.吉林省农村金融问题研究10.吉林省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路径选择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委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投资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市财政学会副会长,长春市人民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金融研究杂志匿名审稿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评议专家等职务。

其实这个很好找的,上百度查一下就有相关的了,修改下就可以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地基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土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土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Nor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K.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8.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9.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年第27卷;

10.I.L.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2000(04);

12.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1.p40;

13.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09:90-93;

14.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一),地下空间,2004年3月,24(1):133-142;

15.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月,1(3):323-328;

16.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0(3);

17.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656-660;

18.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

19.[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0.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2);154-157;

21.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0(4);30-33;

22.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4,24(5);

23.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26-27;

24.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刘力,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7.(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8.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9.鲁睿,商业空间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0.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腾智明,朱金铨编著.《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2、黄棠.王效通主编.《结构设计原理(上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邵全,韦敏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4、王祖华主编.《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王萍主编.《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朱彦鹏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8、黄双华主编.《房屋结构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9、陈树华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10、侯治国主编.《砼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1、胡乃君主编.《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2、沈满生、苏三庆主编.《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3、贾韵绮、王毅红主编.《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4、陈登鳌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1、2、3、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4

15、《新版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汇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徐晋仙.建筑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0,(26):73.

[2]李润成.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12,(6):74-75.

[3]李海涛.工程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市场,2011,(6):295.

[4]王革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编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7,(1):54.

[5]聂迎春.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指导,2010,(2):29.

[6]林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3):25.

[7]宋玮.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41.

[8]吴永昌.简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J].经济师,2010,(6):233.

[9]陈兵.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企业研究,2011,(20):183.

[10]齐新红.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其重要性[J].建工论坛,2010,(23):181.

[11]石爱萍.浅谈季节性施工的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1):225.

[12]王坤.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J].探索经验,2010,(3):76.

[13]王清洲,刘淑艳.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成本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6,(13):21.

[1]王亚军.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6(4):43-45.

[2]史经会.基于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143-144.

[3]张奕宝.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5(9):151-152.

[4]梁飞.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65-66.

[1]陈剑勇.土建施工工程中的电气安装技术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

[2]徐建文.浅谈水暖工程中土建的施工配合[J].山西建筑.2010(20)

[3]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4]彭毅.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西部探矿工程.2005(S1)

[5]梁笑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6]董服松.建筑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7]郭建功.建筑工程中的预埋件施工流程及要求[J].科技传播.2011(11)

[8]陈冉.浅析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科技资讯.2007(12)

建筑参考文献

文献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建筑参考文献,希望大家喜欢!

(一)建筑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 国家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 教材.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二)结构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 国家行业标准.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6] 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7] 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03G102). 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3

[9] 龚思礼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 《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 陈绍蕃. 钢结构(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 陈绍蕃、顾强编著. 钢结构(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 丰定国、王社良主编. 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5] 梁兴文、史庆轩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三)地基基础设计部分

[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2] 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

[4] 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边坡支护课程设计指导书》(韩晓雷编) [8] 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 地基及基础(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 陈仲颐、叶书麟编著. 基础工程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 史佩栋、高大钊主编.高层建筑基础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1] 沈杰.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 [美]H.F.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钱鸿缙、叶书麟等译校.基础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

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

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

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

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

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

[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

[1]王永志.电力建设企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王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杨帆.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戴牡巧.基于RFID技术的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5]高向阳,秦淑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周蓉.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陈少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8]任敏.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田翰之.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创新及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10]彭蔚锋.建筑工程坍塌事故危险源分析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11]乔元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1

[12]李玉红.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13]梅牡丹.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施工事故的预测研究[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1

[14]乔团.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5]张霞.港口施工危险源评价方法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6]侯茜,秦洁璇,李翠平.安全生产预警综合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6:92-97

[17]赵平,裴晓丽,薛剑.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0:106-110

[1]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高珊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配准[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3]刘洋.基于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扫描仪原型系统研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5]冯钧森.古建筑测绘技术与方法[J]企业家天地,2009

[6]李杰,周兴华,唐秋华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海岸工程,2011,30(3):28-33

[7]王莫.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6):143-156

[8]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9]谢武强,宋杨,王峰,罗峰.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立面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3,(1):12-14

[10]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邓烨,欧阳恬之.古建筑测绘方法研究[J]建筑史论文集,2003,3.(20)

[12]沙黛诺.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3]曹勇.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比较[J]广东建材,2011,5:10-12

[14]丁宁,王倩,陈明九.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古建保护分析与展望[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5(3):274-277

[15]王潇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及其在建筑物测绘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6]李宝瑞.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17]张远智,胡广洋,刘煜彤,王庆洲.基于工程应用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J]公路运输文摘,2001(9):38-40

[1]毕沅(清):《续资治通鉴》卷52

[2]孙科.广州市政忆述.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8

[3]胡宗宪(明):《海防图论》,《中国兵书集成》,解放军出版社,1987:290

[4]陈梦雷(清):《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5]任果、常德:《番禺县志》(清,乾隆)

[6]屈大均(清):《广东新语》,《恭岩札记》

[7]张九龄(唐):《曲江集》卷一七《开凿大庾岭路序》:130

[8]张廷玉(清):《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递运所》

[9]梁廷桁(清):《越秀书院志》,(转引自《南汉书》,《夷氛纪闻》)

[10]粱廷楠(清):《粤海关志》,第5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校注本

[11]王在晋(明):《海防幕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64

[12]陈寿(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13]黄培芳(清):《羊城西关纪功录》,《番禹册金录》,《嘉庆七年会试齿录》

[14]陈薇著.走在运河线上--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5]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著.清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6]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黄成铭,杨忠智.铁路运输建设项目应开展后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4):30-33

[2]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0(12):25-28

[3]黄恺.积极开展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J]城市开发.2011(10):76

[4]汪红霞,商业地产项目引入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3-95

[5]曲琳莉.正确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10),299

[6]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观论与文践,2011(3):18-21

[7]倪枫杰,黄金枝.工秤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9,31(11):103-106

[8]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9]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五英,于守法,张汉亚主.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1]王超.项目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12]牛志平,朱,何孝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19(3):25-27

[13]刘月明.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判据分析[J]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36-38

[14]刘荣刚.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炯,贾仁甫,郭永利.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当代经济,2008(10),151

[16]黄昀,黄文杰.项目财务后评价的一点探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l.8(12):68-71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M]2005

[2]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牛维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姜奇平.创意产业经济学的批判.互联网周刊.2006.4.3

[6]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7]Scott A. New industrial space, London: Pion,1988

[8]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9]厉无畏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0]姚为群.全球城市的经济成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张京城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12]朱介鸣.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

[13]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法)埃德加·莫兰.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5.

[2]李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54,101.

[3]王侠.发展可再生能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7-9.

[4]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1-162.

[5]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63-64.

[6]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0.

[7](美)阿摩斯·拉普卜特.黄谷兰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7,22-37,62-63.

[8]潘知常.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9](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68.

[10]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28.

[11]裴丹.绿色基础设施建构方法研究评述[J]城市规划,2012,36(5):84.

[12]陈洁萍,葛明.景观都市主义谱系与概念研究[J]建筑学报,2010(11):3.

[13]曾繁仁.当然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J]文艺研究,2007,(4):15-22.

[14]俞孔坚的.低碳美学下的新桃园憧憬[J]园林,2011(03):44-48.

[15]秦书生.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45.

[16]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6.

[1]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2]王勇,李广斌. 中国城市群规划管理体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3]阿瑟·塞西尔·庇古. 福利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7.

[4]谭显明. 转型期我国城市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5]张淑杰.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2006.

[6]闫龙飞. 准公共品非政府性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7]向春玲: 中央党校“城镇化与城市运营”课题组,2012.

[8]张艳玲.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朱铁臻. 城市发展学[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10]陈岩松. 城市经营[D]同济大学,2007.

[11]张超. 城市准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2]兰潇. 城市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初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3]张淑杰.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

[14]赵燕菁.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J]城市规划,2002,26(11):7-15.

[15]王春艳. 城市概念规划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东北地区饮食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各省各有特色,各省特色美食一1、北京特色菜:北京烤鸭北京烤鸭被誉为"天下美味"。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驰名中外。2、天津特色菜:锅塌里脊锅塌里脊,以猪里脊为主料制作而成,色黄鲜艳,清口鲜嫩,咸香适口。3,山西特色菜:过油肉最初它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此菜以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稍有明油为特色。4、河北特色菜:驴肉火烧驴肉火烧是流行于华北地区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即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5、内蒙古特色菜:手扒羊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6、黑龙江特色菜:锅包肉成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腻的特点,很适合夏天食用,以达到开胃增食欲的目的。7、吉林特色菜:清蒸白鱼自古以来,松花江上的渔户即以江水煮白鱼款待来访的亲友。后来,经过烹饪高手潜心制作,终于创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鱼这道名菜,登上了圣宴之席。清朝,松花江白鱼曾被列为贡品。8、辽宁特色菜:猪肉炖粉条该菜为四川菜也是东北菜,发源于四川,在唐朝期间,薛仁贵非常喜欢四川菜,他被发配到东北后,他也把四川菜带来东北,并根据当地的风格将其发展成了东北菜系。9、上海特色菜:红烧肉红烧肉的原料选用的是猪五花三层,经过制作之后,美味不可用言语来形容,肥而不腻,堪称中华美食中的一道经典菜式。10、江苏特色菜: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是中国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醇香味浓,也称四喜丸子,取其吉祥之意。11、浙江特色菜:西湖醋鱼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成菜味道鲜嫩酸甜,带有蟹味。12、安徽特色菜:黄山臭桂鱼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远天热,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妻子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这道菜竟然成了徽菜经典。13、福建特色菜:佛跳墙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原料有18种之多: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等,具有补气养血、清肺润肠、防治虚寒等功效。14、江西特色菜:粉蒸肉以主料带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糯而清香,有肥有瘦,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15、山东特色菜:九转大肠原名"红烧大肠"。就是将猪大肠经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种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泽红润,质地软嫩。16、河南特色菜:烩面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17、湖北特色菜:沔阳三蒸所谓三蒸,即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可随意选择青菜、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数十种),颇为符合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粉蒸菜都裹着捣细的米粉,菜的本香配上大米的清香,回味深长。18、湖南特色菜:剁椒鱼头以鱼头的"味鲜"和剁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菜品色泽红亮,肉质细嫩,鲜辣适口。19、广东特色菜:白切鸡白切鸡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以广州荔湾区清平路清平饭店所制为佳,故又名"清平鸡"。20、广西特色菜:螺蛳粉螺蛳粉是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众欢迎的小吃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21、海南特色菜:文昌鸡文昌鸡号称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其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22、四川特色菜:麻婆豆腐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23、重庆特色菜:辣子鸡辣椒中夹杂着干粑粑的鸡肉块,上面撒上了芝麻,看起来很有食欲,吃起来鸡肉外酥里嫩,还有芝麻的清香,辣中带麻。24、贵州特色菜:酸汤鱼酸汤鱼,苗族独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令人胃口大开。25、云南特色菜: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具有浓郁鲜香味的一类高汤。26、陕西特色美食:羊肉泡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27、西藏特色菜:炸灌肺藏语音"洛乍"。多见于拉萨等地。成菜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28、新疆特色菜:烤全羊烤全羊色泽光亮、皮脆肉嫩、香浓味美。吃的时候剔肉切片,蘸盐而食。29、青海特色美食:羊肉炒面片味道鲜美,爽滑适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幼皆宜。30、甘肃特色菜:河西羊羔肉河西羊羔,体大,肉鲜嫩,肥美而不膻,滋补效用极佳。31.宁夏特色菜:清蒸羊羔肉肉质软嫩,葱香浓郁。32.香港特色菜:牛肉丸香港牛肉丸以筋道多汁闻名,咬劲十足。牛肉丸一般与河粉一起煮食,也可以用虾仁、腰果等配料烹熘,或是佐以鹌鹑蛋、芙蓉球一起油炸,吃起来外酥里嫩,甜润可口。33、澳门特色菜:马介休就是鳕鱼,一种咸鱼,它可以用煎、烧、烤、煮等不同的方法烹调,吃起来回味无穷。34、台湾特色菜:三杯鸡香嫩的鸡肉,味重的调料,清香的九层塔,无不让人垂涎欲滴,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

东北菜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的菜肴。它亦是我国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菜肴,自古就闻名全国。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狭义的东北包括辽吉黑,而实际上东北菜的影响则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因为历史上这些地方是隶属东北范围的,另外影响到的地方还包括原热河省,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山海关外的地域。辽宁的沈阳又是清朝故都,宫廷菜、王府菜众多,东北菜受其影响,制作方法和用料更加考究,又兼收了京、鲁、川、苏等地烹调方法之精华,形成了富有地方风味的东北菜。东北菜的特点是︰烹调方法长于扒、烤、烹、爆;讲究勺工,特别是大翻。在“八大”菜系里面,东北菜是没有排上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它的生意。即使在远离其发源地的广州,东北菜也能像木棉花一样,开得热烈、豪迈。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东北菜绝对是有群众基础的一种菜系。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曾经有这样一首歌,说的是全国各地方人的口味:“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麻外加咸;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加酸;黔赣两湘辣子酸,又麻又辣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一、华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南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在这一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这里的人几乎不忌嘴,食性偏杂。在膳食结构中,每天必食新鲜蔬菜,而且水产品的比重占得较多,尤其喜欢淡水鱼虾和生猛海鲜。    因为华南地区居民早出晚归,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地区的人都有喝早茶和吃消夜的习惯,一日三至五餐,饮食讲究,也是人们调剂生活、社会交际的重要媒介,不但体现了人与人的情感,有时还能成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因此尚食之风甲于全国。二、华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这一代的民风简朴,饮食讲求实惠,多数地方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偶有稻米;馒头、面条还米粥、素饺子等是其常餐。三、华东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东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包括上海市、浙江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地区等。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偶尔食用面食,杂粮很少,擅长炊制糕、团,其中以宁波汤圆最为特色。这一地区的口味多清淡,略带微甜,有生食、冷食之古风,炝虾、醉蟹、生鱼片等都很受欢迎。一般家庭饭菜丰俭主要根据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汤、菜、主食结构,饭碗小餐盘大,餐具精致。四、华中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中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偏南,主要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山区兼食番薯、木薯、土豆、玉米、小麦、高粱等,湘鄂的小吃均以精巧多变取胜;壮族、苗族、黎族、瑶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善于制作粉丝和竹筒饭等,京族习惯用鱼汁调羹。五、西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这些地区主要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兼食小麦、玉米、红薯、蚕豆、青稞、荞麦、高粱等。西南地区的小吃很有名气,比如米线、粽粑、荷叶包饭等,西南地区人们普遍嗜辣,“宁可无菜,不可缺辣”;大多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食物一般都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且具备浓厚的地域饮食文化色彩。六、西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包括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与其他区域相比,西北的饮食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主食是玉米和小麦,也吃一些杂粮,如小米饭,油茶和莜麦等。家常食品一般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等,粗粮精做,花样繁多。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遵循伊斯兰教的规矩,肉食以羊肉、鸡肉为大宗,间有山珍野菌。七、东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东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一般以杂粮和米麦为主食,其中高粱米饭和黏豆包最有特色。当地人还喜欢吃窝窝头、饺子、蜂糕、冷面和面包;满族的宴席上茶点久享盛名。蔬菜以白菜、土豆、粉条、黄瓜、菌类为主,肉类以白肉、鱼虾和野味为主,嗜肥浓,口味重油偏咸。

一、华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南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在这一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这里的人几乎不忌嘴,食性偏杂。在膳食结构中,每天必食新鲜蔬菜,而且水产品的比重占得较多,尤其喜欢淡水鱼虾和生猛海鲜。 因为华南地区居民早出晚归,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地区的人都有喝早茶和吃消夜的习惯,一日三至五餐,饮食讲究,也是人们调剂生活、社会交际的重要媒介,不但体现了人与人的情感,有时还能成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因此尚食之风甲于全国。二、华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这一代的民风简朴,饮食讲求实惠,多数地方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偶有稻米;馒头、面条还米粥、素饺子等是其常餐。三、华东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东位于我国的东南部,包括上海市、浙江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地区等。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偶尔食用面食,杂粮很少,擅长炊制糕、团,其中以宁波汤圆最为特色。这一地区的口味多清淡,略带微甜,有生食、冷食之古风,炝虾、醉蟹、生鱼片等都很受欢迎。一般家庭饭菜丰俭主要根据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汤、菜、主食结构,饭碗小餐盘大,餐具精致。四、华中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中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偏南,主要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山区兼食番薯、木薯、土豆、玉米、小麦、高粱等,湘鄂的小吃均以精巧多变取胜;壮族、苗族、黎族、瑶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善于制作粉丝和竹筒饭等,京族习惯用鱼汁调羹。五、西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这些地区主要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兼食小麦、玉米、红薯、蚕豆、青稞、荞麦、高粱等。西南地区的小吃很有名气,比如米线、粽粑、荷叶包饭等,西南地区人们普遍嗜辣,“宁可无菜,不可缺辣”;大多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食物一般都具有物美价廉的特点,且具备浓厚的地域饮食文化色彩。六、西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包括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与其他区域相比,西北的饮食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主食是玉米和小麦,也吃一些杂粮,如小米饭,油茶和莜麦等。家常食品一般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等,粗粮精做,花样繁多。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遵循伊斯兰教的规矩,肉食以羊肉、鸡肉为大宗,间有山珍野菌。七、东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东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一般以杂粮和米麦为主食,其中高粱米饭和黏豆包最有特色。当地人还喜欢吃窝窝头、饺子、蜂糕、冷面和面包;满族的宴席上茶点久享盛名。蔬菜以白菜、土豆、粉条、黄瓜、菌类为主,肉类以白肉、鱼虾和野味为主,嗜肥浓,口味重油偏咸

  • 索引序列
  • 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及参考文献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相关论文研究
  • 地基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东北地区饮食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