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时间: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阜阳师范学院地址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清河西路100号,该校是一所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本科院校。

阜阳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皖豫省际中心城市——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国著名的文化精英管子、老子、庄子,曹操、曹丕、曹植,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学校毗邻古颍州西湖、京九铁路交通枢纽、皖北地区4C级机场,环境怡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阜阳师范学院,获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 2005年、2014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10.2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399人,其中本科生19191人,研究生208人,占地137.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25万平方米。学校设置16个教学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有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激素与生殖发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及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755.76万元,纸质图书194.96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等40个中外网络资源数据库,并拥有皖北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农民工研究专题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9人,其中研究生学位人员近1000人,博士人员3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13人,其中正教授123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皖江学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共计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2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教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9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省部级各类课题268项,横向合作项目14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3项;发表学术论文3530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291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69项;出版著作135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院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实践育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459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1941项,进入《2013至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排行榜第243位。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57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78项。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社会满意度高。

学校始终坚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坚持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第二课堂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阜阳师范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弘扬“自强至善”的学校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彰显特色,加快转型,继续巩固教师教育优势,积极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师范类大学里算很好的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 馆藏图书根据2014年9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各类文献总量170万余册(件),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除一般图书外,我馆还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学术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国际数据库,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合作文章两次发表分别署名。两人协商可以发表,只是论文分了两批并同时投向两个期刊,所以被误以为抄袭。

1.《秦陵铜车马的科学工艺》,(台湾)《科技博物》1998年第1期。2.《泾阳为秦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3.《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4.《樗里疾考》,《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5.《秦立国关中的历史地理考察》,《文博》1998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同年第6期全文转载。6.《秦甘泉宫所在位置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5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7.《秦都城概论》,《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8.《秦公帝王陵考论》,《文博》1999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同年第4期全文转载。9.《西戎所在地域及与秦的关系论》,《秦文化论丛》第7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10. 《关于秦都城的一点认识》,《光明日报》1999年8月6号史林版博士论坛。11.《秦都咸阳的地方行政管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3期。12.《〈秦汉区域文化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13.《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5期。14.《秦都城研究琐议》,《浙江学刊》1999年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国地理》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15.《秦离宫别馆述论》,《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16.《秦都城探索》(台湾)《历史月刊》2000年12期。17.《秦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国都城比较研究》,《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 月出版。18.《秦瓦当概论》(台湾)《历史月刊》2001年1期。19.《天水附近秦都城考论》,《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20.《秦都咸阳与汉都长安的关系》,《秦文化论丛》第8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21.《秦都雍城考论》,《秦汉史论丛》(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22.《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文博》200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23.《军功爵制与秦社会》,《秦汉文化比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24.《秦都城研究的现状和前瞻》,《秦文化论丛》(第9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25.《秦公帝王陵的四大陵区及其形成原因》, 《秦文化论丛》(第9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26.《秦东陵考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27.《2001年秦汉史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3年2期全文转载)28.《秦法家思想再论》,《秦文化论丛》第10 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29.《秦始皇陵-中国古代最早的帝王陵园》,《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的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30.《秦都咸阳城郭制度再研究》,《文博》2003年第6期。31.《秦都雍城与晋都新田的比较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32.《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33.《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34.《出土文献与秦文化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期。35.《秦文化的尚武倾向》,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7日。36.《对秦始皇陵规模的新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6期。37.《2005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五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38.《汉长安城形状形成原因新探》,《福建论坛》2008年1期。39.《2006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六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40.《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唐都学刊》2009年1期。41.《汉长安城植被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年4期。42.《尉缭子军事思想研究》,《南都学坛》2009年3期。43.《秦帝王陵墓制度研究》,《唐都学刊》2010年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先秦秦汉史》2010年4期全文转载。44.《汉初“无为而治”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形成》,《社会科学阵线》2010年第9期。45.《西汉巫蛊之祸发生原因及其影响》,《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3期。46.《也谈秦始皇陵石刻雕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7.《汉长安城内人口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合作)(理科版)2012年3期。48.《项羽与关中》,《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2期。49.《汉代长城内防原因初探》(合作)《社会科学阵线》2012年第10期。50.《汉长城研究综述》,(合作)《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5期。51.《商山四皓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月刊》2013年11期。

从古至今,作弊行为一直都是让人讨厌至极的行为之一,因为作弊这种没有道德信用的行为会让许多一直在努力奋斗的人们的努力成果化为泡影,这种没有道德底线,肆意践踏他人努力成果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是受到很大的抵制的。比如在古代的科举中,一旦发现考生作弊那么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而放眼至今,这种作弊的行为也一直是受到很大的抵制,而对于学术舞弊,更是一种会受到强烈谴责与严重惩罚的行为,比如许多国家对于学术舞弊中的考试作弊轻则通报处分,重则开除学籍,对于留学生有的国家如果不是初犯那么可能会向法庭起诉并将其遣返回国,而对于科研造假和论文造假的行为,其后果也更加严重。但是即使处罚这么严重,依然有许多人愿意铤而走险,毕竟其背后的成果确实极其诱人。

比如有人发现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抄袭情况。而后面经过更加细致的对比发现,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的论文与前一年也就是2004年一名为南江波的发表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完全一致,因此如果两篇论文的作者真不是同一人的话,那么就可能真的涉嫌学术造假中的论文抄袭了。但是,面对质疑,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却否认其存在抄袭行为,这究竟是为何。

而咸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吕广利之所以说自己的文章虽然与南江波一样,但并不是抄袭的原因是因为其与已经退休的南江波教授在此前是一个系工作的同事,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研究学术问题,而这篇论文此前是由两人一起进行创作的,在2004年发表时由于南江波需要评职称,因此在征得吕利波的同意后只署名南江波一人,因此便发表在了《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上面,而在2005年,吕利波也同样遇到了需要评职称的问题,而此时的南江波职称已经评完,但是由于评价等级的提升,需要投核心期刊,而这个时候正好《广西社会科学》向其约稿,因此在征得南江波的同意后吕利波也便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该论文发表到了《广西社会科学》上面。

而对于这张行为到底有没有问题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因为是同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不同期刊,这一做法属于一稿多投,涉及学术不端。熊丙奇认为,虽然是两名合作研究者协商,但是从学术角度看,后发表、署另一名作者的论文,涉嫌抄袭前一篇论文。两名合作研究者可以共同署名,但不能把论文发两次,署不同作者的姓名。熊丙奇谈到,高校的考核方式虽会重视第一作者的署名问题,但不能因此作出此类操作。

这有可能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有的大学生为了写论文而在网上东拼西凑,很有可能两篇论文的摘抄点一致,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同。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收录。阜阳教育期刊属于教育类期刊。一般只要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国家级期刊,知网都是有检索收录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同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和皖北文化研究中心一道,以专题发言和评议结合的方式,就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刊发了教师教学的前沿实践经验很成功案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解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区域物流规划与现代物流工程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武术文化研究中心 馆藏图书根据2014年9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各类文献总量170万余册(件),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除一般图书外,我馆还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学术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奖和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国际数据库,并成为《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

是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服务教学科研。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972,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本刊设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述·评论·争鸣、专题研究和信息窗等栏目。其创刊以来的详细地办刊历程如下:1. 1981年创刊,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年刊,内部交流。2. 1982年,自然科学版从综合版分离出来,刊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 1986年,本刊由年刊改为半年刊。4. 1987年,本刊第一期批号为“豫刊证字第38号”,第二期变为“豫报刊临时登记证HN1065”;同年由内部交流改为邮局发行,邮发代号为36-122.5. 1988年,本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同年起开始编卷,一卷四期,页码连排;从第二期起,被批准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107/N,同时被《全国报刊索引》作为来源期刊。6. 1990年,本刊被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0972,同时被河南省教委评为A级学报,被《中国物理文摘》和《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7. 1993年,本刊被《中国数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同时进入《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8. 1994年,本刊被《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9. 1995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首届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被《中国水产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0. 199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1. 1997年,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12. 1998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同时被《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作为来源期刊。13. 1999年,本刊荣获河南省教委颁发的省第二届优秀学报二等奖,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来源期刊。14. 2000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科委颁发的省第四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作为来源期刊;15. 2002年,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引证报告,本刊该年度被引总频次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一;16. 2004年,本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同年荣获河南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17. 2006年,本刊荣获河南省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18. 2007年,本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bl)、波兰《哥白尼索引》(IC),到目前为止共有5家国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本刊。19.2008年6月,本刊入选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月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同时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是信阳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双月刊。刊物的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提高刊物质量,推动教学科研。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3-0964,国内统一刊号为:CN 41-1030/C;所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内权威性文摘的摘转率,在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一直名列前茅。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个版本。

2018届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生来答一波。首先我肯定信阳师范学院绿化环境好,学风尚可,但是学校整体硬件设施需要较大提高,体现在科研、教学、食堂宿舍等方面。其次,如果从长远考虑,我建议省内读书最好去郑州,信阳虽然环境好,但是位置偏僻,由此导致很少有优质的讲座,尤其毕业季,来学校的招聘单位质量堪忧,高中小学的教师招聘居多,好的招聘单位几乎不来(直接去了郑州)。另外,信阳是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不适合年轻人奋斗。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也许你呆了四年,毕业后发现,很多事情很多人还和入学时一样。小城市安逸,也会限制你的视野和发展。所以,现实结合未来,我建议同样的分数,如果在郑州可以找到学校,不建议来“信阳师范学院”。我感谢母校,但是我也必须坦诚的说出他的缺点。读大学,能去省会去省会,能去一二线去一二线,地理位置很重要。

嗯、马上该上大二了、在师院度过了一年、总体感觉还不错、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很浓厚。在省内师范院校中,仅次于河师大。其实,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信阳经济不好的缘故,如果纯粹的按学校来说,说不好哪个学校更好呢。呵呵。并且师院的同学都是很友好的,在这里受到了很多并不熟悉的人的热心帮助。嗯,就是信阳地儿穷了点。暂时就这些了。话说我刚来时可是很不开心呢。呵呵,不过现在是越来越爱师院了。期待着你来到哈。 信阳师范学院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也是河南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亲临视察后,誉为“教师之摇篮”。 学校创建于1975年,原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定名为信阳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8月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当时全国师范学院中为数不多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校园占地面积79.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14.66万元,图书馆藏书163.03万册(含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3875种。现设18个系(院)、3个教研部,1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经、管、法、教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拥有2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3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125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21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19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18人。现有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省教学名师、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等80余人。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735人,硕士研究生150人。 学校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狠抓教学管理,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办学特色突出,逐步建立起了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相融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评为首批省级名牌专业;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先后建成省级优秀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网络课程4门;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进行了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推行了“学分制”和“主辅修制”,这一改革成果在2005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教改成果指导教改实践,先后有34项教学改革项目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其中14项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于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双向培训”教学改革,该成果在1993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进入新时期,学校坚持这一改革举措,不断丰富其内涵,并以此为改革突破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构建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河南省组织的历届高校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统考中,我校学生成绩始终名列全省高校前茅。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率连续3年保持在100%,全国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每年均在20%以上,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8项,省级科研课题185项,在全国师范学院中位居前列。2001 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41篇,出版著作206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36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球形闭孔珍珠岩工业化生产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后与内蒙古赤峰市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04年北图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国师范学院学报中唯一入选的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等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新西兰UUNZ商业学院成功开展了合作办学。学校还特聘著名社会活动家、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赵浩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王志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政治学家赵曜,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还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优秀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河南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等 20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在全省高校德育评估中,我校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6万余人,其中3000多人成为高级教师,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另有2000多人在教育和其他行业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为河南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多年来,信阳师范学院根植于大别山这片红色沃土,艰苦创业、勤俭建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环境优美、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新的时期,学校正在以“两提两增”(提升层次、提高质量、增强特色、增进效益)为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勤俭建校、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主编:胡习之ISSN:1004-4310CN:34-1044/C地址:安徽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邮政编码:23604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阜阳师范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创刊于1982年,是阜阳师范学院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现任主编为胡习之教授,副主编为程梅花教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阜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以来,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人文社科导向,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学术创新,追踪学术热点难点及理论前沿,实行开放式办刊,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及地域特色。 三子(老子、庄子、管子)研究皖北文化研究修辞学论坛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此外,本刊除设有基本栏目外,还辟有“皖北文化研究”、“三子(老、庄、管)研究”、“三曹与建安文学研究”、 “修辞学论坛”等特色栏目,邀请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推出了一批学术精品,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0年以来所刊发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摘转、复印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学报领先地位。2000年荣获安徽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2003年荣获安徽省高校文科优秀学报一等奖;2004年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全省高校学报“三优”评比中荣获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2010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此外,本刊也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述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化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本刊栏目选稿,以质量取胜,注重编校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报锐意创新,强化精品意识,以质量立刊,以特色兴刊,整体质量显著提高,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本刊主要刊登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学术论文。本刊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热忱欢迎海内外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人惠赐佳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是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的学报,1977年创办,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

  • 索引序列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