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有关徐志摩论文的参考文献

有关徐志摩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徐志摩论文的参考文献

徐志摩的情感之路

个人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浅析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特色这个就是写开题报告八你把格式,格式内容发给我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婚姻感情1915年,与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而后遇到了陆小曼。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就在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1926年在北京北海公园进行了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婚事。与陆小曼结婚,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为证婚人。与张幼仪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与林徽因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与陆小曼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由于徐申如的拒绝接纳,由于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浑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她每天过午才起床,在洗澡间里摸弄一个小时,然后吃饭。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的挥霍。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陆小曼在欢场里的无度的花销。相关评价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连着的。 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才最令人唏嘘。作品成就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求学历程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柢,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1]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摩:《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他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 ——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关于徐志摩的论文题目

1、徐志摩爱情诗解读2、论徐志摩的爱情及爱情诗3、直白的爱情--论徐志摩的爱情诗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徐志摩,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到了徐志摩,爱情诗被赋予其应有的内涵,达到灵与肉的完满结合。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诗人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1915年10月29号,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这桩婚姻是在其父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之下如期而成的。徐志摩对这段婚姻由反抗到妥协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志摩是重情之人,经不起柔情软语和眼泪的冲刷;二是徐志摩还未接受西方文明的撞击,其性格之中的叛逆性还未充分展露,他的理想还未真正形成。因而还不能像后来与陆小曼恋情之中的惊天动地的反抗。同时也正是这场婚姻使徐志摩深刻领教了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和“吃人”的本质,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反抗,使他更向往爱的自由,书写恋爱婚姻的自由。这也成了徐志摩爱情诗歌中的一大主题,如《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作。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如《康桥再会吧》就是这一类作品。 1922年,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林徽因与严师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徐志摩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自此以后,直到1924年与陆小曼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爱情,徐志摩才又一次尝到了爱的甜蜜,但是婚后的生活使诗人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的破灭了,诗人陷入了迷茫。这一期间的爱情诗歌涉及了爱情的方方面面: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也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因此,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诗是诗人爱情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三、徐志摩的爱情诗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的独特性 1、爱情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相联系: 徐志摩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使徐志摩内在贮积的叛逆的力量迅速成长,从而走上了这一条道路。这种追求也反映在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从而表现在诗歌中。诗人认为自由是可贵的,内心的意志抉择是不可屈服的。他在给张幼仪的信中写到“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必自奋斗自求得来。”自由不仅是抒写的主潮,也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中看出来。 同自由相联系的是个性解放。徐志摩一如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作家一样高扬个性自由,抒写自我。他的个性解放注重自我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自己的人生感悟。爱情诗歌亦如此。诗人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希望女性成为“有血有气有肌肉有生命性的!还有完全要紧——一个人!”他希望女性拥有精神的自由和爱的自由、爱的权力。 2、爱是灵性的交流和理想信仰的映照: 徐志摩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因为诗人将爱作为合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爱情要求是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的。他一厢情愿全身心投入爱情,试图改造爱情对象,期待以自己的纯真与美好去净化理想对象,他期待的是“两个灵魂在上帝眼前资源结合”,希望在对象中找到“自我”。他不单纯为情而情,爱情是他单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人性美的体现。可以这样说理想化的爱情注定了诗人的悲剧。 这个悲剧就是诗人误以为与陆小曼的婚姻实现了诗人爱的理想。徐志摩向往天国的神圣,而陆小曼终日忙于世俗的享受。诗人想改变陆小曼的生活习惯,提高她为人的格调,发挥她的才能。谁知自己的生活反被牵制,婚后生活成了精神负担。理想主义的悲剧就在与设想一个虚无的或者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来欺自己,承受幻变的痛苦。其实,诗人爱的不是某一个女子,而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正如梁实秋所言“一生追逐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3、对爱的执著与天真: 执著与天真也是徐志摩爱情观的重要内容。诗人很清楚的知道爱的可遇不可求,但他不能不去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执著是唐吉诃德式的,有着孩子气的天真,有着拜伦式的热情和爆炸性的性格。他会像孩子一样在大自然的怀里撒娇,胡闹,像孩子一样大胆的宣泄自己的快乐与不满。 如《“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毫无疑问,诗中的“你”正是诗人当时爱得如醉如痴的陆小曼。“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起始这两句诗便点出了诗人之爱,诗人之爱热烈而圣洁。对天起誓,这让我们看到了热恋中的男女那一番纯情与挚着,投入与天真。诗人之爱,不仅与平常人之爱一样热烈、坚贞,而且多了一份美丽和想象力。爱情被认为是天赋人权之一种,具有神圣性和正义性。正因为有这种崭新的理性认识,诗人对属于自己权利的自由爱情的追求才更加热烈、勇敢,义无反顾;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理性更激励着感性。爱情是生命之花,美丽神奇,象月似水,如清风似美酒,柔媚无比,芬芳醉人。诗人当然渴望这样的爱情:“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哪!诗人用了两个限定词,“最柔软的”和“永远”,写尽了他对自己爱情的忠贞与渴望。爱情,对诗人来说,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于是诗人这样要求自己的爱人,“爱有纯钢似的强”,所谓强,就是对自己的爱人要坚定,只有坚定了才可以抵御各种社会的压力。爱情的力量来源于爱情的忠贞;只要忠贞,那种爱情才可以经风经雨,经久弥坚。诗人追求爱情,不单单是为了享受爱情之幸福、美满,也是确证自己的人生权利和自由选择。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说:“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既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信仰。 四、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徐志摩把美好纯洁的爱情作为生活和生命的现实内容和理想追求,坦诚直率书写爱的赤诚和坚贞。这种对爱的自由、爱的权力的珍惜和抗争,甚至甘以生命殉爱,是诗人处身黑暗污浊环境洁身自好挣扎向善的一个证明,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向来极力回避爱的传统文学观念的大胆叛逆,具有人性的光芒。《新月诗魂——名人笔下的徐志摩》(东方出版中心)一书中有一篇胡适之先生的《追悼志摩》,这样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对于爱情,徐志摩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足见其态度是坚决的。爱情,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写爱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发炽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得蕴藉含蓄,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唯其表现得真诚深切,方能打动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个独特的艺术视镜和表现角度,方能显出诗的新意和诗人的创造。爱情是生命之花,神奇美丽象月似水,《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柔情哪!可是诗人之爱也是艰难的,持久的拥有着她不容易,诗人写道:“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生里起造一座墙。”这是一首从西方引进的十四行诗形式,每句字数相近,而且相关的两句诗押相近的韵:字/誓、情/心、强/墙、宙/由,这样使全诗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错落而有规律的节奏,增强了乐感;从而有助于轻灵而热烈的爱情主题的表现。 在徐志摩的大多诗作中,爱与死经常联系在一块。从情感的角度看,死是爱的最高形式,从哲学的角度看,死是生存的唯一实在:“我不说死吗?更不畏惧/再没有忧虑,再不吝惜/这躯体如同一个俘虏”《爱的灵感——幸运之一》这首诗是徐志摩最长的一首诗,也是其最好的情诗之一,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徐志摩自己一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另外一种表现。浪漫的人生激情既以退去不占主导地位,现实的泥土还没深陷进去,有的只是从从容容,毫不畏惧地对待生与死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大胆抛弃了古典诗歌言辞过分典雅、韵式过于精致的清规戒律,将生动活泼的口语方言引入新诗,灵活多变,并大胆尝试将中西诗体诗风融汇合一,从而建构起颇具创意的独特诗艺,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就是一首有特色而又写得真切的爱情诗篇。它的特色不仅在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上,还在其新颖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技巧。在这首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客体——“莲蓬”,作为诗人这个主体倾诉心曲的“楔子”,因莲蓬而生情,借莲蓬而把思绪渐渐铺展开花来,把情感层层深入下去,这是此诗的一个特色。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在扬子江边买了一把莲蓬,“手剥一层层莲衣,/看江鸽在眼前飞,/忍含着一眼悲泪——/”虽然悲叹有情人不能在一起,但感情节制。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品尝莲瓤,它的清甜象曾经的温存,似乎又听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坚贞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品尝莲心,莲心是苦的,他的心比莲心还苦,“我长夜里怔忡,/挣不开的恶梦,/谁知我的苦痛?”有情人寿保险难成眷属,但诗人又说,“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诗人心中有的只是一片柔情,一种对爱情不渝的忠贞,“除非是天翻——但谁能想象那一天?”诗人相信,只要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只要是心心相印的爱情,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相爱的人在一起呢?诗人的思绪似断实联又是起伏变化,外在的“剥莲壳——尝莲瓤——尝莲心“的动作与内在的诗人流动的思绪,和谐地统一在诗的结构中。 在语言上,诗人常常用用一种平白的、近乎喃喃自语的口语来写。口语表达不仅亲切真实如在目前,它比书面语更适宜表现“独语”;当一个人独自抒遣情怀、倾诉情感时,用口语表达方式(说话间的重复、停顿、省略、感叹等等)更适宜表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是徐志摩爱情诗的艺术美的一个重要体现。

徐志摩学位论文

出自近代诗人徐志摩写给梁启超的《致梁启超》一信中。

原文节选: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怕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大才子。他的老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革命家代宗师梁启超先生。关于这位文坛才子和恩师的关系,说起来倒也颇具传奇色彩。

从中学时代起,徐志摩就为学界泰斗梁启超的学识与文采所倾倒。在杭州府中上学期间,徐志摩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这篇文章从文风到思想,都仿效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可见他对梁启超的敬仰。

1918年6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志摩终于如愿易偿,成为梁启超先生的门下弟子。原来,徐志摩的姑夫有一位堂弟,名唤蒋百里,是梁启超的门生。1915年,徐志摩在父母的说和下和浙江都督秘书张嘉熬的妹妹张幼仪成亲。

张家是江苏宝山的名门望族,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恰好也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摩早有拜梁启超为师的愿望,便请蒋百里和张君劢帮忙引荐。梁启超见徐志摩眉宇清雅,问答之间透露出聪颖之气,十分喜欢,便答应收为门徒。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得知独生儿子拜上梁启超这样知名的学者为师,自然非常高兴,为表心意,“爱子心切”的徐申如不惜破费拿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礼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虽然在才学方面,梁任公很赞赏徐志摩,但是在婚姻爱情观念上,梁任公却比爱徒保守许多。这就为他们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1922年3月,远在英国的徐志摩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理由之一是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没有爱情;另一个则是他爱上了同时留学英国的才情并茂的林徽因。许多亲朋好友对此举不理解,梁启超同样如此。

他在致徐志摩的信中说,“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但是“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又告诫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其实,梁这样作主要还是害怕爱徒此举会自毁前程,因为在20世纪初期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无爱离婚就和无故休妻一样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

对于老师的劝诫,持有爱情至上观念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是不认同的。他在回复梁启超时,申明自己这样做只为“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至于梁启超对其前途的担忧。

徐志摩表态:“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大意是,不用你们担心,后果由我自己负责。

徐志摩离婚了,但他对林徽因的追求毕竟没有成功。1924年,他遇见了风情万种的一代才女陆小曼,两人一见倾心,很快陷入热恋中。陆小曼是有夫之妇,并且她的丈夫王庚还是梁启超的学生、徐志摩的好友。抱着“朋友妻不可戏”的传统观念,梁启超对学生的做法很是不屑。

后来,陆小曼和王庚离婚。1926年,即传出徐陆二人要结婚的消息。这简直把梁启超气得够呛。不仅如此,徐志摩还请胡适作说客,要梁启超去当他们的证婚人。开始梁启超坚决不同意,后来碍不过胡博士等知名人士的面子,便答应了下来。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结婚典礼。因为梁启超的出现,这一婚礼简直成为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的一次。

梁任公缓缓走上主席台,开口便语出惊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这番劈头盖脸的训斥使这对新人顿时双颊通红。

徐志摩和他的"康桥情结"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矗”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在那里,他“惊见真善美浩瀚的光华”,“顿觉性灵开放”,他视康桥如“知己”,称她为“精神依恋之乡”。他的文艺情趣和政治理想都是在那里形成的。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徐志摩曾说他有过“单纯的信仰”,说“苦难的现在只是准备着一个更光荣的将来”,这“将来”也就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婴儿”,即英美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是他的“康桥理想”。

徐志摩人是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我整理的诗人徐志摩个人履历,欢迎参考阅读!

求学历程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前身),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1916年秋,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社会,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离开北大,同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以后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1921年-1922年,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赣第德》。同时,他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最为经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新月历程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镌》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创办《新月》杂志。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方玮德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徐志摩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出了四期。

飞机遇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

徐志摩爱情观的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徐志摩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 爱 美 自由 ,一句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 为经典,大概可以理解为他希望爱人的眼睛看遍并能分清她的身体,更希望爱人富有灵力的眼睛永远记住她的本身。这样的一句话让读者瞬间升华,带你走进另一个层次。在徐志摩生活的那个年代,徐志摩的诗标学习了对婚姻自由、纯洁的爱情的追求。所以往往带有很多美妙的遐思。 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徐志摩 一句话就读出了徐志摩对爱情的纯洁,如果你是爱她的身体而爱的,那么你已经对爱情的纯洁有了亵渎,往往爱一个人是灵魂和灵魂的碰撞,单你把她的身体当做发泄和开心的目的时候,你已经不在干净了,你的灵魂已经污染了。

徐志摩他的婚姻观太卑微了,因为他只考虑让对方幸福,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现实情况。

徐志摩的诗都是写爱情的,他的爱情观是比较好的,而且也是特别值得揣摩的。

徐志摩的诗都是写爱情的吗?如何看待他的爱情观?

徐志摩是民国诗人。他所有的诗都是关于爱情的,但正是因为他的爱情观不同,所以很多人对他有很大的争议。徐志摩的爱情观:爱,在简单的生活中,有真实的生命,像一朵浸过朝露的草花;在奢华的生活中,即使有爱情,也不可能是纯洁的,自然的。就像热房里烤的花,一两天就枯萎了。有时候,生活和爱情就是用来折磨人的。在一起,他们不相爱,但不在一起,他们深爱着对方,徐志摩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徐志摩和张幼仪结婚了,但其实两人没有感情基础,见识也不一样,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共同点了。所以两个人的婚姻是没有保障的。徐志摩出国留学的时候,张幼仪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这个时候,张幼仪和她的爱情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人,第一眼就怀念生活,有的人,无论看多少遍,都感动不了;有的人,哪怕只看一眼,也能记一辈子,有的人,哪怕一辈子在一起,也不能感动一次;有些人,即使你为他们努力,他们也未必领情;而有些人,即使你只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也是灿烂的。

对于你不能爱的人,不要再哭着问对方“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什么看不到?”,或者“我怎么了?告诉我,我不能改吗?”其实你根本没做错什么,也不需要改变自己。不被喜欢的人爱,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不是那个对的人!所以,为什么要为根本不属于你的爱情和婚姻而烦恼呢?学会放手,给自己一个机会,找到那个能和你沟通的人。这是对彼此最好的救赎!

徐志摩诗词研究论文

浅析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特色这个就是写开题报告八你把格式,格式内容发给我

导语: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

徐志摩是一位屈数可指的大诗人之一,他本身是学政治学的,却醉心于诗歌创作,虽然一生短暂,却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现代汉诗作了重要贡献。徐志摩的性格洒脱不羁,追求浪漫,他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徐志摩热烈追求“爱”与“自由”,同他潇洒空灵的个性,不受羁绊的才华完美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徐诗风格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清新明丽,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意境,又称为境界,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徐志摩的很多诗歌都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他的诗歌讲究诗情画意,既有发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又有如景似画的生动美妙的自然环境。这种主观情思和客观事物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艺术上称之为“意境”。而意象和意境似相通,但又不完全一样。意象是指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像,简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于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现代汉诗史上对意象的创造,徐志摩首屈一指,他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着新颖而鲜明的美学特征。徐志摩诗歌意象丰富,“飞”、“水”、“云”、“花”、“月”、“星”等意象经常出现,有丰富的思想内函。这些意象新颖别致,内蕴丰富。徐志摩诗歌中,有很多“飞”的意象,比如《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雪花的快乐》里“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黄鹂》里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但它一展翅,/冲破密云,化一朵彩云……”。徐志摩用“飞”来象征他追求的“自由”,“飞”的意象是他浪漫气质的体现,是他灵动个性的写照,以无拘无束、轻盈飘逸展示了生命自由的本质。诗歌意象总是同诗人独特的感受相关,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乡村里的音籁》、《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涡堤孩新婚歌》等诗中出现形式多样的“水”的意象,如波心、漪绒、银波、清露、轻波、清泉、大海等。在《乡村里的音籁》中:“……/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静看着一河的波幻,/静听着远近的音籁--/……”。在这首诗中,“波幻”作为一种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归美丽纯朴的童心。而在另一首诗《涡堤孩新婚歌》中:“……小溪儿一跳一跳的向前飞行,/流到了河,暖溶溶的流波,/闪亮的银波,阳光里微酡……”,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流波”及“轻波”营造了一种轻盈柔美的意境,展示了一幅轻快明丽、绮丽多彩的画面

在徐志摩的诗歌当中,“云”的意象也反复出现,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云的外形轻盈飘动,蕴含着“自由、潇洒”的.内在神韵,同作者潇洒自如的个性,自由浪漫的理想契合的天衣无缝。徐志摩的诗歌真正以白话形式传达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他把握住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以《再别康桥》为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轻轻的来,悄悄地走,这里显然别有意味,徐志摩好像捧着一个很珍贵又很脆弱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护着。是什么东西让他如此珍视呢?那就是他心中的记忆,他的经历。徐志摩告别的不是作为他母校的康桥,而是他与才女林徽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经历,但那段经历又是脆弱的,不可靠的,一切都已发生了变化,诗人已经回不去了。我们读《再别康桥》,就会发现这首诗其实有两层结构,表面上徐志摩不断地描写康桥的景物,丝毫没有涉及到个人,但在自然景观的背后,却是他情感闪闪烁烁的暗示。他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人们一直以为那是一个比喻,其实不然。在这里徐志摩的情绪同自然物象相互印证,他处处描写眼前的自然景物,实际上在自然景物中不断穿插渗透内心的情感。这是徐志摩诗歌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惯用的手法。徐志摩不会直接倾吐,而是通过重重的意象叠加来渗透情绪。情感本身同自然就有某种联系,从物想到人,这是非常自然的。把想看到的事物叠加到实际事物上,这就是文学意象艺术。现代汉诗运用意象往往是大跨度,陌生化的手法即“远取譬”。就是把两个距离很远的东西扯到一块,把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叠加在一起。因此,在《再别康桥》我们处处看到的都是康桥的景物,但在诗歌表层的背后却处处看到徐志摩个人的情感流动。

徐志摩诗歌词藻华美、用词典雅、风格明丽、色彩斑斓,其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之美。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其用词凝练、准确、形象、传神,善于用优美的词语来营造优美的意境。如我们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只有四句,却用词行象传神,仅以水莲花这一清新意象,抓住“那一低头的温柔”鞠躬,将日本女郎容貌姿态形象描绘出来,言语自然,感情细腻,清新柔婉,回味无穷。其实,徐志摩诗歌语言用词受“三美”主张中的“绘画美”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词藻力求华美,富于色彩,讲究诗歌的视觉直观性。而徐志摩诗歌很好地实践了“三美”中的“绘画美”,如《月下待杜鹃不来》中: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

青苔凉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这首诗中采用华丽清新的词语,打造美丽清新的意境,象“波纹”、“青苔”、

“锦被”、“轻涛”、“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等一系列优美的词语勾勒出动人心弦的意象之美。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主张诗歌要有“三美”,其中就包括音乐美,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诗歌的韵律之美,应该分为相对独立的音韵美和声律美。押韵是诗歌营造音韵美的重要手段,因为韵脚的存在,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节奏感,使韵律优美,抑扬顿挫,节奏明朗。一行诗的音节、音尺(又称音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以体现新格律体的音乐之美,其重要表现就是节奏感。徐志摩的才能体现在语言天赋上,在“三美”问题上,他同闻一多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有人形容闻一多的诗行排列的象豆腐块,闻一多诗歌虽然押韵,但比较呆板。在现代汉语中多数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字数相同,音节却不一定相同,为了刻意追求字数相同,闻一多反而损伤了诗歌的节奏感。徐志摩的才能就体现在这里,他对现代汉语的感受力是非凡的,他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创作诗歌。所谓“节奏”,即大致相当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语言的升降,起伏,决定着音节疾迟徐缓,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机排列,使诗歌读起来有间歇,停顿,声音语气有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把握住了诗歌整齐的原因,只要音节数相同,即使字数不同,读起来仍是整齐匀称的,古诗词中音节之所以同字数一致,是因为古汉语中太多为单音节词。现代诗歌甚至不必每个句子停顿数相同,而只要相邻的两个句子停顿数相同,就能产生特殊的和谐效果。徐志摩的诗歌常常长短错落,却又整齐匀称。例如他的诗歌《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歌每句诗中字数不尽相同,但相邻句子停顿数一致,而且每句中音节又刻意不一致,这样整齐中又有错落之感。

现代诗人在情趣上大多数都回不到古代,而徐志摩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身处现代,却又满怀传统文化趣味,一身潇洒的西服之下,掩盖着一个纯粹的传统灵魂。徐志摩诗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很多,如“水”、“云”、“花”、“月”、“星”、“白莲”、“涧泉”、“琴玄”、“彩衣”、“青荇”、“金柳”、“柔波”、“水草”、“榆荫”、“清泉”、“天上虹”、“云彩”等等。周边美丽的大自然让徐志摩换一种思维来面对现实苦痛,康桥的美,佛罗伦萨的迷人风景让人获得生命的顿悟。对普通人而言,自然就是一个欣赏的对象,而对于徐志摩而言却是生命的依据。徐志摩对自然的体验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生命观对接,这样的自然景物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描写,而是李白的“相看两不厌”的灵魂对话。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的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的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椈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旁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我所知道的康桥》)。诗人通过对康桥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和自然世界的对话。而现代知识分子很难回到过去古代的生命观里,我们之所以不宁静,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和自然对话。而徐志摩的自然观不是理念,而是真真切切的自我感受的经历。在他的诗歌中,他对情绪意念的表述,改变了早期白话新诗如郭沫若式的直抒胸臆,“回归中国传统”的理念在徐志摩诗歌中得到实现。他的情绪都蕴含在对客观对象的描绘中,这样寄予物象的抒情相当典型。例如:

“希望,我抚摩着/你惨变的创伤,/在这冷默的冬夜/谁与我商量埋葬”(《希望的埋葬》)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月下雷峰影片》)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呻吟语》)

再如《沙扬娜拉》这首著名短诗中,离别在即,满是别愁,徐志摩在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移情方式,将内心的种种情愫转到对方,借助描绘对方的同等情绪来烘托气氛,暗示心境。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传统抒情方式。这就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中国传统精神,但这又是隐蔽的,因为他的诗歌不是古代的格律体,而是现代白话形式。徐志摩诗歌中思维方式却是中国传统的经典样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却一直是现代文坛的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评论热点。从1923年初见赏析评论其诗作的文章,直到本世纪末的当前,关于这位作家的诗歌、散文、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热闹闹地谈论着,而且今后还将被谈论下去。这充分说明徐志摩的确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历史无法忘掉他,人们也无法弃置他。徐志摩给我们留下了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另有集外诗作60余首,集外译诗40余首;六部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文集》、《秋》、《志摩日记》、《爱眉小札》,另有集外散文30余篇;一部小说集《轮盘》;一部剧作《卞昆冈》;还有译著十余种。徐志摩是杰出的诗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但要说他还是个有成就的散文家,那就知者较少了。的确,置身于鲁迅、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李广田、朱自清等诸多散文大家中,徐志摩尚不能称杰出者,但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却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自成一家,也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对徐志摩的研究,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之久,主要集中于诗与散文这两类体裁,并由此铺展探及到了诗人的思想信仰、精神气质、人格特点等问题。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徐志摩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和综合评述,一. 关于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色的总体评价和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有:王木青的《徐志摩散文艺术论》、杨莉《徐志摩散文艺术探析》刘勇《华丽端庄 飘逸流光——徐志摩散文艺术管窥》、胡凌芝《徐志摩新评》等杨莉《徐志摩散文艺术探析》分别从风格, 修辞, 语言三方面论述。他的散文韵味独特, 别有一种自己的气质。浓艳绚丽是其散文的总体风格。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渲泄情感, 营造意境, 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在语言的驾驭上, 徐志摩尤其强调散文语言的音乐性, 使语言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 诗意盎然, 且还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欧化句、英语等多种成份,形成了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 读后使人经久难忘。刘勇《华丽端庄 飘逸流光——徐志摩散文艺术管窥》提到徐志摩的诗非常有名,但他的散文同样不同凡响。总的基调为:华丽端庄,飘逸流光。通过散文,我们可以重新熟识一下这位有争议的作家。胡凌芝在《徐志摩新评》曾经以细致的个案分析与宏观的综合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较系统地梳理了徐的散文创作特色。指出:自我思想情感的真率剖露、哲理与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地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别一世界。王木青的《徐志摩散文艺术论》从个人创造、情感投射、时空观念、思想彩虹三个角度来论述徐的散文风格,论文中提到:徐志摩散文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 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 他既追求情感的互渗性, 又重视美学的移情作用, 故其散文注重表现情景交融的诗境, 心物合一的妙境, 主客贯通的化境。他认为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在生活本体和大自然中, 因而, 他的散文注重歌颂大自然和生活本体的主体———人的生命精神。徐志摩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 宣扬人道主义精神, 鼓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这种思想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在徐志摩的《轮盘序》中, 徐志摩就对自己提出过严格的要求: “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他以外国艺术大师的作品为范式, 称赞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 在他们的笔下, 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从文字里创造有生命的艺术”。徐志摩的散文又何尝不如此呢? 它荡漾着诗的韵味、活的生命力, 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流动着情感的血液, 吐纳着宇宙大化灵气, 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展现出观念内部的撞击。论文中,作者着重举了《曼殊斐儿》这篇散文,说这篇散文是一篇诗化散文,它更多地流露出散文的异彩,它字里行间,疏密有致, 长短相依, 轻松活泼,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尤其是, 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与散文的结合, 而且体现了散文与小说的结合, 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徐志摩运用文学语言, 创造了诗的意境, 真地生动地再现了曼殊斐儿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并用情感的纽带, 将诗人自我与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 透过诗人热情洋溢的赞颂和细腻的刻画, 描绘了人物的真善美, 实现了散文所要求的真实性和小说所要求的典型性之间的有机结合; 并在这种结合中拓展出深广幽远、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在意境中, 闪耀着美的光华。二、 关于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评论关于徐志摩的散文风格,谢冕以诗人的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作了言简意赅却十分精确到位的评价:“《浓得化不开》是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这篇名恰可用来概括他的散文风格,……他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别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写得奇艳诡异,在他人可能无话可说的地方,他却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并不觉其冗繁而取得曲径通幽奇岳揽胜之效。把复杂说成简单固不易,把简单说成复杂而又显示出惊人的慎密和宏大的、却极少有人臻此佳境。惟有超常的大家才能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感受表现得铺张、繁彩、华艳、奇特。徐志摩便是在这里站在了“五四”散文大家的位置上。谢文这种将“独创性”作为衡量评估徐散文成就的基本尺度,在与其他“五四”散文大家的风格比较中去定位其特征和价值的研究思路,显示了历史的美学的深度。许欣的《论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提到:徐志摩的散文,风格之自由华丽,在现代散文家当中,可以称之为最了。有人曾用一个“魔”字来概括徐志摩的风格。确实,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其行文如秋空一缕行云,舒卷自如,其文字如黄昏夕阳,华彩纷呈,瞬息变幻。对于徐志摩这一散文风格的形成,作者还引用朱自清在《〈我所知道的康桥〉读法指导》里,的话“大概本篇作者所以能写成这样的文体,一半从他的品性,一半以他的教养。他是个偏于感情的人,热情奔放,往往自己也遏制不住。他通西洋文学,西洋文学中有所谓‘散文’的一个部门,娓娓而谈,舒展自如,在自来我国文学中是不很发达的。他那品性与教养交叉在一点,就产生了他的自由的文体。”可以说,徐志摩散文的风格,就是他的生活、思想、性格,情怀、气质、艺术、修养和趣味的总的集合,以及所有这一切在创作上的体现。在众多的研究中这段话笔者认为是对徐志摩散文的风格形成缘由的最好概括。在论文结尾,作者又十分亲切的写道:“赏读徐志摩的散文,常常有一个错觉:读到的明明是一篇散文,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一首好诗。即使不分行也读得出是诗,是诗化了的意境,是诗歌语言的魅力。读徐志摩的散文,你不能去解释,也不要去字字句句地条分缕析,它们是许多美的意象的感受,是情绪的自如流淌,是心灵振颤的曲线;读徐志摩的散文,也许一遍就可以读懂,因为它——语近,但也许好多遍也读不懂,因为它——情遥,用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的‘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来形容徐志摩的散文,也许最为贴切。一般说来,散文的风格以简约质朴为好,但是像徐志摩散文这样的自由华丽,也不失为一美。虽然他的绮丽、浓烈、绚烂、甜腻、雕琢、铺张的文风常遭非议,但徐志摩正是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文字在散文界独树一帜,让散文界看到了散文的又一种笔法,更加证实了散文的笔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对徐志摩散文如此客观的评价,且道出散文的真谛,让人佩服作者对徐志摩散文研究的深刻与对散文创作内在规律的把握肖灵《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提到: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所营造的诗境上,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和文体风格上,注重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的运用,讲究音乐美、形式美。黄宇《试论徐志摩散文的“绅士风”》提到: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郁的绅士气息,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的思想倾向与精神特征上,即颂扬“爱”、崇尚贵族式的自由、膜拜自然、主张渐进革命,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与文体风格上:“跑野马”、以“活泼无碍的心灵境界”感受美、注重抒情与冥想、力求风趣幽默。黄乃江《徐志摩散文“野马风”探析》从写作触点、语言个性、意象选取、行文程式和目的关怀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跑野马”风格特征进行探析, 并认为徐志摩散文体现出“不可测, 不可节, 不可预逆, 起, 动, 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飙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的野马禀性和张力,徐志摩在散文创作中始终张扬着“最有灵性、最富理想色彩和生命光泽”的野马精神。认为“跑野马”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理”通而不郁,“辞”强而不溺,“博见”而不贫,“贯一”而不乱。三、从美学的角度来评论研究徐志摩散文张智辉的《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提到: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胡建军在《论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美学灵机》也是提到与张智辉相同的观点:把握志摩散文创作现象和艺术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认识志摩的美学思想——“性灵说”.同是作者张智辉,他在《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符号》以“情感符号”来把握徐志摩散文的特质,认为突出呈现,把喻体和喻指在“异质同构”、潜价值等方面的对应关系转化成比喻符号;超然物外,从作为媒介的现实和梦幻等各种外观形式中“显现知觉 徐志摩作为富商之后,成长背景令人羡慕,他毕业名牌大学,继尔留学欧美,回国后创领新文化运动。一直涉足于顶层社会,与名流人物打交道,他的出身起点,生活氛围,社会阅历,加之极高的天分,无不使他成为人之骄者。重要的还有文人天赋的浪漫秉性与固有的自由意识。他的才学和能力对当时社会的潜在价值,是不可抹杀的,所以后人对其“纨绔”的印象也只是印象而已。崇拜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一个重要内容.他对现实采取不调和、不承认的态度,不承认现有社会的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娱乐、教育,认为这些都是影响性灵自由发展的东西,所以强调“要一切都重新来过:不是在书桌上整理国故,或是在空枵的理论上重估价值”。在《鬼话》里,他一再说明自己是个”自然的崇拜者”认为自然界的种种事物,”不论其细如涧石,暂如花,黑如炭,明如秋月,皆孕有甚深之意义,皆含有不可理解的神秘,皆为至美之象征。”后又在《话》里反复强调大自然“是一本绝妙的奇书”,每页上都有无穷无尽的意义,只要学会研究这本书的方法,了解其奥义,那样我们精神生活就不怕没有滋养,我们理想的人格就不怕没有基础。” 徐志摩的反璞归真的欲望,只有从大自然中才能得到满足,所以,他的山水游记,对自然景色并不去具体的描绘,精心涂抹,大抵借景抒情,富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翡冷翠山居闲话》是这样,《天目山中笔记》等也是这样。 徐志摩对帝国主义和新旧军阀的态度是他散文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中思想既复杂又有发展变化,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现代评论”派是段祺瑞政府的“诤友”,后期“新月社”可以说是国民党的“诤友”,他们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新军阀的统治有过批评,甚至于抗议,但也有期待,并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它的统治,而徐志摩又是这两个社团的主要成员;大革命时群众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违背了他要“自由而不是激烈”的理想,于是就是不满,说什么如果“有人拿一些时行的口号,什么打倒帝国主义等等,或是分裂与猜忌的现象,去报告罗兰先生说这是新中国,我再也不能预料他的感想了”。他对群众爱国运动的这种指手画脚的责难,显然是错误的。这是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在对待群众运动上的直接表现,因而受到鲁迅的严厉批判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徐志摩在散文里还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资产人道主义思想.他对帝国主义和新旧军阀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一定的同情。在《自剖》里,他回忆1924年直奉战争是就极端烦闷的思想感情,“那日子简直是一团漆黑,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直到写下了《毒药》那几首不成形的诅咒诗以后,我心头的紧张才渐渐的缓和下去。”他揭露了蒋介石反动统治是造成外祸频繁的根源,他说:“上面的政府也真是糟,总司令不能发令的,外交部长是欺专家,中央政府是老朽昏庸的收容所,没有一件我们受人家欺负的是不可以追源到我们的昏庸……”从徐志摩这里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帝反封建要求,有害怕工农群众起来革命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软弱、妥协的倾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必须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表达思想,语言又是构成作家风格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徐志摩散文华丽夸饰的风格,在语言上有着突出的表现.

  • 索引序列
  • 有关徐志摩论文的参考文献
  • 关于徐志摩的论文题目
  • 徐志摩学位论文
  • 徐志摩爱情观的论文文献综述
  • 徐志摩诗词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