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海口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海口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海口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海口的简称或别称是 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成为海南省省会。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海口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海口拥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曾获200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 ,2012年入选“中国魅力城市200强”,是中国海滨城市。 海南的简称是,省会是 琼 海口海南省的简称为什么叫做“琼”?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海南省地图故简称“琼”。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 参考资料:百度词条:海南省 琼 海南省的简称是什么 琼 qióng 名称 简称 省会或首府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市 山西省 晋 太原市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 辽 沈阳市 吉林省 吉 长春市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市 上海市 沪/申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市 浙江省 浙 杭州市 安徽省 皖 合肥市 福建省 闽 福州市 江西省 赣 南昌市 山东省 鲁 济南市 河南省 豫 郑州市 湖北省 鄂 武汉市 湖南省 湘 长沙市 广东省 粤 广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市 海南省 琼 海口市 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蜀 成都市 贵州省 黔/贵 贵阳市 云南省 云/滇 昆明市 *** 自治区 藏 *** 市 陕西省 陕/秦 西安市 甘肃省 甘/陇 兰州市 青海省 青 西宁市 宁夏 *** 自治区 宁 银川市 新疆 *** 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市 为什么海南简称琼 海南岛有美山似玉,所以海南有地名叫琼山(琼,就是美玉。琼山现在属于海口市),曾经在琼山府城设琼州府,是海南岛的文化、经济、政治的核心地域,所以海南省的简称就叫琼。 海南江西简称是什么 海南,简称“琼”,省会海口,位于中国最南端。全省下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海南省地图故简称“琼”。 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海是哪个城市的简称 是不是黑色牌照啊,海军的简称 中国各省会简称? 北京市 京 北京 京 上海市 沪 上海 沪&丹47;申 天津市 津 天津 津 重庆市 渝 重庆 渝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哈/滨) 吉林省 吉 长春 辽宁省 辽 沈阳 沈 内蒙古 蒙 呼和浩特 呼市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新疆 新 乌鲁木齐 乌市 甘肃省 甘 兰州 陇/兰/皋 青海省 青 西宁 陕西省 陕 西安 宁夏 宁 银川 河南省 豫 郑州 郑 山东省 鲁 济南 (济) 山西省 晋 太原 并 安徽省 皖 合肥 庐/肥/合 湖北省 鄂 武汉 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长) 江苏省 苏 南京 宁 四川省 川 成都 蓉 贵州省 黔 贵阳 筑 云南省 滇 昆明 (昆) 广西省 桂 南宁 邕 *** 藏 *** 浙江省 浙 杭州 杭 江西省 赣 南昌 (昌/洪) 广东省 粤 广州 穗 福建省 闽 福州 榕 海南省 琼 海口 台湾省 台 台北 香港 港 香港 港 澳门 澳 澳门 澳 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简称是什么 主要城市简称: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或申)、重庆——渝(或巴)、成都——成、武汉——江城、广州——花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 *** ——太阳城。 各省简称——河北——冀、河南——豫、山东——鲁、山西——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陕西——陕(或秦)、甘肃——甘(或陇)、青海——青、宁夏 *** 自治区——宁、新疆 *** 尔自治区——新、辽宁——辽、黑龙江——黑、吉林——吉、江苏——苏、浙江——浙、安徽——皖、福建——闽、江西——赣、湖北——鄂、湖南——湘、广东——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琼、四川——蜀(或川)、贵州——黔(或贵)、云南——滇(或云)、 *** 自治区——藏、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港、澳、台。

举个例子:青岛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本文试就几十年间先后发见的历史资料,就以下诸问题琐考如下。 一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再则“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这个百余年,从同治算起,应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样说来,青岛开埠的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又向前提早了一百余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中记载:“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惊涛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宫以妥神灵,不过粗具规模,未足以壮观耳……,宏舸连舳,巨舰接舻,乃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税耀彩,金碧腾辉,可谓威镇四海……。”大船、巨舰,首尾相连,停泊于青岛口一带,好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规模较前大有扩展,成为闻名的一大口岸。这样规模的一个商埠,能说是一个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青岛,当时青岛地区称为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岛名称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个新市区又分为青岛、鲍岛和埠头等区,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中的一块地方。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在《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条规定“青岛市之区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督之“。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五市。 二 小青岛是青岛的别称。 青岛从什么时间开始又称小青岛的呢?直到二ΟΟΟ年出版的书刊中还说:“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由于小青岛原是一个孤立的小岛,所以群众也一直称其为小青岛。”(见《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这段记述明显是不对的。据现有资料证明,清朝中叶就已有称小青岛的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刊写的《灵山卫志》中就记有“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是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道的名称,因为小青岛位于灵山卫的东北,所以卫志说它在淮子口的对岸。道光年间重修的《胶州志》、同治版《即墨县志》“海程、险要汛”中都从此说。说明从清朝中叶开始,青岛也被称为小青岛了。而1934年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中说:“小青岛……德租胶澳后开始署名……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这是明显不对的。青岛地区人们一直称为青岛或小青岛。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天,一些外国的植物学家在小青岛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百合花,定名为“青岛百合”。德国人因此曾叫过小青岛为“百合绿岛”,此种名称既未正式公布也未曾传开。1904年(一说1900年),德人在小青岛之上修建了一座乳白色的八角形灯塔,塔高15.5米,控制着整个青岛港的船支往来,是一切船支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日本将青岛的地名全部换成了日文的名称,小青岛当然在其内。据《青岛街市新旧名称对照表》中载,小青岛被改称“加藤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一律将日文的名称改为中国的名称。小青岛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但不是《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中所说的“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而是青岛,这在《接收青岛纪念写真》都有记载。1985年出版的《青岛风物》一书中把小青岛名称的时间说得更无依据,文中语:“青岛市定名后,乃更名小青岛”。姑且不说记载根本不对,就其本身的涵义就不清,我们知道青岛作为城市出现后,有过德国侵占时期的“新市区”、北洋军阀统治下的胶澳商埠内的“青岛市”,还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青岛特别市”,那么上面所提到的“青岛市定名后”指的是哪个时代的青岛市呢?不知它的依据出在哪里?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青岛逐渐成为旅游城市以来,小青岛也发展为游览点。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并且还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游客乘小艇渡往,开辟成小青岛公园。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小青岛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驻地,不许中国人进入。四十年代初,岛东部修筑起防波堤与陆地相连,岛北部也修筑了一段防波堤。 青岛解放后,小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防波堤经过加高加筑成为现在的规模,岛上建立了现代化的导航设施,为青岛港的海运事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小青岛再次作为一处新的游览景点而向人们开放。 三 琴岛是青岛和小青岛的别名,也是许多别名中最著名的一个。 关于琴岛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和记载。其一有地形环境说法,“据说从空中看下来象是古琴,故也称琴岛或琴屿”(见《海域青岛》)。其二有自然现象说法,“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声铮铮如琴声之故”(见《琴岛诗话》)。其三有“青”、“琴”谐音字说。还有从“琴头镇”一词转音而来说(见《漫笔琴岛》)等等。 最早提到琴岛一名的,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当属1924年出版的《接收青岛纪念写真》一书。作者班鹏志1923年写的自序中曰:“自序于琴岛寄庐”,已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看待了。 在文学作品中提到“琴岛”一词的,从现在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要首推长篇小说《桃源梦》一书了。此书已不多见。青岛市图书馆仅藏有1934年版的第三版本,初版年月不详。这是早期述说青岛的长篇小说,作者笔名为“燕齐倦游客”。该书内容是描写辛亥革命胜利后,满清的遗老遗少们逃来青岛后的没落腐朽生活。书中对青岛的早期发展有过一些较为真实的记述,其书中人物的名字大都是影射真人的,如把“章总兵”写成“庄总兵”,把“亨利亲王”写成“恩理亲王”,一些大臣的名字也都用谐音字代替等等。这部小说开卷第一回“失琴澳总兵,修铁道报立三功”中的第一段就说:“话说山东半岛的东南角上,有一个海港,叫作琴澳港……靠海最近之处叫作琴岛,琴岛的北部叫作大抱岛,大抱岛迤北叫作小抱岛,总称都叫琴岛”。把青岛(小青岛)叫作琴岛,进而又把市区统称为琴岛,这和青岛名称由来一样,都是以青岛(小青岛)命名的。为什么不称青岛而称琴岛,可能和该书的人名一样,不用真名,而用谐音字,“青”和“琴”字的字音比较相近。《漫笔琴岛》所作的分析,我们认为是比较正确的。 为什么叫琴岛,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受到以前出版的《海道图说》一书的影响。《海道图说》是清朝末年出版的一种翻译本线装书,具体刊印年代不详。该书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胶州湾东面有长山向东偏北延伸如舌……有城者为浮山所……又距挨户林头北面小澳首有琴头镇”。在胶州湾、黄岛两节之后出现了“琴头镇”,正好就是青岛的位置。书中关于“琴头镇”的经纬度记载为“北纬36°05ˊ,东经120°17ˊ”,又和青岛市的经纬度基本相符,可见图说中的“琴头镇”就是青岛。《海道图说》是一本地理书,可不可以说青岛在外文中还有一个别名,叫“琴头镇”。再则,因为《海道图说》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书籍,也有可能是翻译上的不确。再有一种可能,就是青岛当时有过“琴头镇”或者类似的名称,但在我国的史籍中又不见记载。几种可能的推见或其它的证据,将随着史料的发现逐渐澄清。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的,见载于1934年出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书中在小青岛一条中说:“此岛一名琴岛”。1939年版的《青岛指南》、1957年版的《青岛游览手册》等书都沿用了此种说法。从称小青岛开始,逐渐地把青岛市也称琴岛了。琴岛不但成为地名,还成为地名风光的掌故,如“青岛八景”、“青岛十二景”的“琴屿飘灯”,青岛市乡二十四景的“琴岗滴翠”等等。二十世纪末,还把通往小青岛的道路命名为琴岛路。 除了“琴岛”、“琴屿”之外,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把青岛称为“琴港”或“琴岗”的,还有称为“山岛”的等等。

地名文化研究学位论文

1.《中国地名学源流》,独著,37.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2002年重印。2010年再次重印。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名学源流》(批准号:94CZS004)的最终研究成果。书评见《学术界》2002年第5期。2.《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独著,18.1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列入中国史学会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2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3.《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独著,38.0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4.《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独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年3月。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传统中文舆图专题研究》(批准号:04BZS021)的最终研究成果。定价4200元。书评见《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历史地理》集刊第二十六辑。 5.《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1.5万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6.《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署名“Hua Linfu”,一万多词,载《Social Sciences in China》(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7.《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3万字,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8.《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囯地图考释》,1.5万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9.《论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的特点》,1.3万字,载《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0.《论两汉时期中国地名学的奠基》,1.7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11期。11.《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0.7万字,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2期。12.《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0.4万字,载《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5期。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2.5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4辑(1998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14.《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1万字,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15.《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2.1万字,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4期。该文于1999年1月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修订稿已收入《纪念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16.《<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1.6万字,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7.《略论敦煌文书的地名学意义》,0.5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8.《<通鉴·唐纪>胡注地理正误》,0.5万字,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1990年)。19.《<通鉴>胡注地理失误举例》,1.3万字,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20.《论胡三省注<通鉴>地名的得与失》,1万字,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1997年9月25日出版)。21.《简论<元一统志>的地名学价值》,0.5万字,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2.《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述论》,1.3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23.《略论<通鉴注商>的地名学价值》,0.3万字,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24.《略论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0.4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25.《论民国时期中国地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3万字,载《历史地理》集刊第15辑(199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26.《中国古代地名学理论的初步探讨》,1.7万字,《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27.《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0.3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28.《点校本<元和郡县志>指瑕》,0.2万字,载《书品》1997年第3期(1997年9月出版)。29.《<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正误》(浙江省部分),0.5万字,载《书品》1998年第6期。30.《唐代两浙驿路考》,0.8万字,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31.《中国古代地名渊源解释发展原因的分析》,1.2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32.《唐诗研究中的地名正误》,0.4万字,载《中国诗学》第六辑(由蒋寅研究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33.《“钱塘”辨证》,0.2万字,《杭州研究》1998年第2期。34.《(中国)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2.5万字,载邹逸麟教授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第七章第五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771026),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35.《三峡地区的历史自然灾害》,敝人撰写2.0万字,载陈可畏研究员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之研究》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全书26.7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36.《论中国地名文化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影响》,1.5万字,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冬季号。37.《略论中国地名文化对越南的影响》,1.1万字,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38.《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贡献》,3.5万字,刊《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66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摘录。39.《中国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0.5万字,《中国方域》2001年第3期。40.《中国县级政区通名宜划一》,0.6万字,《中国方域》2003年第1期。41.《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0.5万字,《上海地名》2001年第2期。42.《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1.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43.《政区研究应该打破古、今界限》,《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44.《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第一作者(与成崇德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5.《中国政区通名改革刍议》,收入《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46.《<嘉庆重修一统志>陕西统部的编纂过程》,1.2万字,收入《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页250~269。齐鲁书社,2001年10月。47.《档案所见<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统部的编纂过程》,1.1万字,收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页421~43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48.《道光年间<一统志>各省定稿进奏时间》,《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49.《“中国”名称考》,0.2万字,《北京日报》2000年9月18日。后收入《史家谈古论今》第130至133页,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50.《重庆直辖市简称“渝”的商榷》,0.2万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51.《简析<历代国都图>的古都学价值》,《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五卷第1期。52.《<隋书>郡县封爵研究》,0.5万字,载《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53.《<隋图经>辑考》,收入《2004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54.《唐亩考》,0.6万字,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3期。55.《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4万字,连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3期。该文于1996年2月荣获谭其骧院士禹贡基金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硕士论文一部分。56.《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2万字,载《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硕士论文一部分。57.《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1.2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2辑。硕士论文一部分。58.《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1万字,载《史学月刊》1995年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1《中国古代史(一)》1995年第7期。59.《<括地志>辑本校读》,0.5万字,载《文献》1991年第1期。60.《<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写作年代考》,0.3万字,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61.《<姓氏录>写作年代考》,0.6万字,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62.《唐代的地名整理》,0.4万字,《中国地名》1991年第3期。63.《我国历史上的地名避讳》,0.3万字,《地名知识》1992年第2期。64.《我国古代的双附郭县》,0.4万字,《中国方域》1993年第6期。65.《简论我国的单名县》,0.4万字,《中国地名》1994年第2期。66.《慈溪地名探微》,0.2万字,《中国地名》1995年第5期。67.《盛弘之<荆州记>述略》,0.3万字,《中国方域》1996年第4期。68.《梁份评传》,0.6万字,收入谭其骧院士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69.《<滇黔赴京驿站册>初探》,0.7万字,载《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2期。70.《西湖珠光照杭州》,0.5万字,台北《历史月刊》第75期(1994年)。71.《英国档案馆收藏的近代中国舆图》,《地图》2005年第1期。修改稿收入黄爱平、黄兴涛联合主编的《西学与清代文化》(论文集)页454-464。中华书局,2008年1月。72.《关於<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7年 春季(第24卷第3期)。73(1).《隋唐<图经>辑考》(上),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7期(2007年5月出版)。73(2).《隋唐<图经>辑考》(下),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8期(2007年11月出版)。74.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页至第6页。75.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76.地名:政治的晴雨表,载《中国地名》2008年第2期,页42-44。77.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78.关于编绘《清史地图集》的建议,载《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79.《括地志》辑本二题,《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研讨会论文集》(第112~11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80.东汉军事地理三论,《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4~20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81.十幅晚清广州舆图解读,载《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第62~71页),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年1月。82.清前期“属州”考,载《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册,第169~2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83.清直隶省地理沿革考辨释例,收入《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506~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84.《大黄江圩兵防舆图》绘成日期之考证,收入周长山等主编《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7~8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85.论杨守敬考证《隋书ž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载《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86.《本草纲目》释地八说,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7.《199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2期。88.《1991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0.8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12期。89.《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0.《199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同上1.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1.《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92.《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93.《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1997年10月出版)。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1期。94.《199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与辛德勇先生合作),1.2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7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9期。95.《199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1期。96.《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新进展》(第一作者,与曹树基教授合写),1万字,载《中国历史学年鉴》(1999年)。三联书店,2002年5月出版。97.《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98.《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述》,0.2万字,《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0日第五版。此文在网上被多处转载。99.《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1.2万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第3期。100.《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1.1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01.《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第二作者),4万字(敝人撰写2.4万字),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102.《近三十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收入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三十年》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03.《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葛剑雄教授合写),2.0万字,载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4期。104.《近年来<禹贡>研究述略》,0.6万字,《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105.《二十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106.《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2006年第1期收录。107.《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2期。108.《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世纪回顾》,《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109.《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110.历史地理研究(学术评论),收入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第三章第11节(第216~224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111.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学术评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敝人为《2001~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评论》召集人之一,拙文系该组论文之一。 112.《钓鱼岛主权属中国》,署名“天良”,2000字,载《历史学习》1995年第9期。113.《清朝历史上的八级地震》,刊于《光明日报》2008年6月22日第七版。114.《地名史话》(列入“中华文明史话丛书”),10万余字,署名“林頫”,1994年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才出版。台湾盗版系由名为“国家”的出版社於2004年11月印行。115.《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齐鲁书社,2006年1月。116.《银色巨龙——长江》(与卫家雄先生合作),10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长江史话》(与卫家雄先生合作,“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之一),出版社、出版时间同前。117.《社会历史博物馆》(中国虚拟博物馆丛书之一),主编和全部文字(16万字)的撰稿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18.《天下奇观——钱塘潮》,2000字,收入复旦大学《旅游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119.《我国省市自治区名称、简称的来历》,署名“天良”,1万字,连载于《历史学习》1994年第8、9、10期。120.《中国历代王朝名称与地名》,署名“天良”,4000字,《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121.《唐代的一首地名诗》,1500字,《地名集刊》1991年第1期。122.《遍地宝藏——自然资源篇》(与太太薛亚玲女士合作),13万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月。123.《植物与中国地名的变迁》,0.7万字,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30日。124.《帝王心境在地名上的折射》,0.2万字,载《寻根》2000年第2期。125.《“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1.7万字,系林甘泉先生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二十五讲》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26.《与<中国地理学史>(上册)商榷》,2000字,载《读书》1985年第7期。127.《<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简介》,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2期。128.《<绍兴师爷>简介》,1000字,署名“少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129.《<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1000字,署名“天良”,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30.《古地图的精品——介绍<中国古地图精选>》,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131.《<东北历史地理研究>简介》,署名“吴越”,0.3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32.《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评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与冯季昌合作,第二作者),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133.《<西域地名考录>序》(该书由钟兴麒先生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134.《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合著(第三作者,合作者为:刘君德教授、冯春萍博士、范今朝博士),敝人承担12.5万字(全书43.9万字),《行政区经济与政区改革》丛书之五,2002年5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35.《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华林甫编),49.7万字,已由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郭强副编审),2002年11月重印,2005年10月增订版。该书书评见吴松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1日第7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第97~98页)。136.《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历史地理卷》(葛剑雄、华林甫合编),4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漆咏德博士)。此书由导论、选文、索引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系合作完成,索引(3.5万字)系华林甫独立编纂。137.《〈隋书·地理志〉汇释》(华林甫、赖青寿、薛亚玲三人合作编著),80万字,系谭其骧院士主编“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计划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董龙凯、张利)。138.承担史为乐研究员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浙江部分撰稿,约15万字,2005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郭沫若历史学奖。 ①以上除第44、94、96、101、102、103、116、122、132、134、136、137、138十三项系与别人合作之外,其余所有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独立完成。②此目录尚未包括敝人编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内文化图组、军事图组的若干图幅(待出版)。③拙作关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1993年度、1994年度、1995年度、1996年度、1997年度共八篇历史地理学学术动态文章,被译成韩文,刊载于韩国《文化历史地理》年刊第8、9、10、11号上(1997~1999年)。④统计截止时间:2012年12月31日。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地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词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词义往往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体认识,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地名的语音特点和词义特点来表现的。所以,汉语中的地名,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 原始人类同地名是无缘的,地名应该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产物。最早的地名大约就是借用图腾的名称,这从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断。比如云南彝族,曾以虎为图腾,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罗摩”(母虎),山岗就叫“纳罗”(黑虎),意谓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岗(参见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又云南有“鹤拓”一名,据张了先生的考证,其起源就与白族先民的鹤图腾祟拜有关。汉民族的历史地名也留下了图腾的痕迹。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个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风鸟图腾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释名》),“风”,古与“风”通假,则也可读如“分”“汾”。不过由于时世迁易,比较难于考证罢了。 现代汉语的词汇在数量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个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发展过程。汉语地名词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如商代七次迁都,七个都城名都是单音节的:毫、嚣、相、邢、庇、奄、殷。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但到了汉代,单音节的地名就不多见了。现代汉语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至少是双音节的(一些书面语中的简称如沪、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等多音节的地名,如石家庄、羊肠子沟、大秃顶子山、一三五食 2 宿站。这说明,地名词在语音上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 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而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的“省”、“市”就是通名,放在最后;而“江苏”、“南京”就是专名。由于地名是中性词,所以不包含“老”、“小”、“阿”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词头,也不用叠音和虚字。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实词类。 一、汉语地名起名根据不同性质粗略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通名,如:山类:山、峰、岭、冈、坡、丘、陵、高原、山脉水类:水、河、江、湖、泊、溪、池、潭、沟、浦、海地貌类:岛、港、湾、洲、角、屿、半岛、盆地、沙漠; 二)、人类居住聚落建筑的通名,如:聚落类:乡、村、庄、镇、巷、街、道、路、弄、胡同、坊口、条、新村;建筑类:楼、台、亭、阁、城;寺、庙、宫、观、店、堂铺、集、墟、场、市、店 以上如“寺”、“庙”等多属各种宗教的建筑物名,历史上由于宗教信仰的繁盛也常用来做地名通称。“道”、“路”在古代曾经一度作为行政区划的通名,近代起演变成街道通名。 三)、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通名。 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漫长的历史上,变化很大。先秦代诸侯鼎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古中国为:十六郡,郡的下面设县,这是最早的全国统一的行政区汉承秦制。唐代分全国为十五道,“道”成为最大的行政域。宋代又改“道”为“路”。古中国由于朝代更迭,地名经常改动,故而同一个行政区域往往有好几个名称,给后,带来了不少麻烦。“省”的行政区划始建于清朝,中华民沿用之。新中国成立后,作了调整变革,定为:省、自治区、特区、自治州、市、县、区、街道、镇、利。

东莞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之所以叫东莞,目前有两种说法:莞香说和移民说。1、莞香说早在明清时代,东莞的寮步香市有着广泛的影响,莞香是东莞的一张文化名片。莞香树是东莞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一种植物,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已具备复兴莞香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莞香文化逐步复兴,一些人认为东莞是因莞香而得名。2、移民说公元257年,三国时期的吴国在岭南的今东莞一地开设“司盐都尉”,发展盐业。至两晋更迭之际,“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当时统治者颁布了“侨郡”措施,为安置外来人口。公元331年,东晋政权设置“宝安县,又分南海郡“东官郡”治焉。原来北方地区的一些郡、县名称被保留下来,及“北方地区的老地区”就有可能成为南方地区的新地名。为了安置来自山东“东莞郡”的移民,“东官郡”即是“东莞郡”。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东莞属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时东莞属交州(南交)。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深圳南头)。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和香港),东莞地域随之缩小。

清沿明制。清朝后期,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

扩展资料:

东莞的名称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相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闻名,故名东莞。“东莞”首次成为本地的名称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东莞人大都以做莞草为业,又在广州之东,故名东莞。这是学界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 。

第二种,因莞香而闻名,故名东莞。不过学界一般不采用这种说法。

第三种,山东省原有东莞郡,因北方战乱,衣冠南渡,北方士族大量南下,部分东莞郡的士族迁徙到东莞的位置,为了纪念北方故土,依旧把当地称作“东莞”。

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 。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莞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焕、抗日名将蒋光鼐、著名画家邓白、举重冠军陈镜开等都是东莞籍人,著名的岭南画派也发端于东莞可园。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09年,另有海外华侨近30万人、港澳同胞超过85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东莞历史源远流长。史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辈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民国期间,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全境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0年3月,东莞县隶珠江专区。1952年,撤销珠江专区,东莞县隶粤中行政区。1956年2月,撤销粤中行政区,东莞县隶惠阳专区。1958年11月,东莞县曾短期隶广州市。1959年1月,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1963年6月,复置惠阳专区,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我在东莞生活过两个月 那真的很美 很安逸!

可园-------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平方)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任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近代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居巢、居廉在可园十年创造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并予传授,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今天,可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在东莞的重视关怀下,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经过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白族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论文

摘要 : 文章主要介绍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层次,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 保护单位;保护区;历史城;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一定分层,进而更为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此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介绍三个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旨在增加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第一层次:各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一)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

在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时,首先就需要确定保护的方式,根据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可知,在进行保护时维修时主要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

在保护重点文物单位维修保障为原状的前提上,同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还规定,需要建立保护历史文物的古迹的历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文物单位是同样重要。对于任何一个文物而言期都是具备一个自身的存在环境的,这个环境自身也蕴含着历史的遗迹,其和文物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对于古迹历史环境而言,保护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了历史文化文物的功能和地位,并且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揭露;同时也对于文物的设计意图以及艺术效果进行了表达,其对于历史的坐标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已经不在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猜想。

二、第二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正确理解保护区的价值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些古城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地区,其存在大量的历史古迹,新的建筑较少,同时在该地区的居住人民也较少。对于这些地区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没有存在价值了,但是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历史的最佳体现。从历史信息保护的角度进行观察,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原始面貌,这属于城市历史的一个篇章,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其和文物单位的层级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更为完整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历史,它的价值和环境一体化的遗留了下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区保护方法

通常而言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较差,并且其成片的面积很大,因此其和文物单位的保护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在保护时应该给以一些特殊的保护,即在保护外观的同时,允许给以合理的内部改造,但是必须保障整体化的风貌。就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而言,其已经很为成熟,起保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具体的文物保护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原状的保护;2、对于一些保存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其可以对外观进行细微的装饰,在其内部进行合理的改造;3、对于一些外貌应经有一些较大改造的建筑文物,应当进行的改建将其恢复至原始的面貌;4、当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破坏,进而致使古建筑成为了危房的情况,则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重建,但是在其外观上仍然要保障其为历史的原貌;5、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部的新建筑,可以将其和历史建筑进行协调化的调整,对于一些难以实现协调化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移。

(三)和第一层次的差别所在

与第一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并不是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均给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只是在外貌上要求完美的保存,但是在其室内上是可以进行一定改造的,这样的保护措施相较之文物单位的保护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对于古迹建筑物而言,其在保存了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建筑的价值;第二为对于在历史文化区的原始居民而言,可以继续在历史文化区生活,不需要强制的迁出。

三、第三层次: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为需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完美的保存,但是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居民的正常生活。故此历史文名城层次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一为保护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其二为延续和保护古城的风貌以及格局的特殊;其三为发扬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就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进行仿古建筑的建设,这属于是一种历史遗迹的抢救方式,但是防建的历史建筑其自身是不具备历史价值的,更多的只会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其最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历史遗貌的延续;第二种为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遗迹建筑的基础在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同时在其形式、布局、格调等方面均和传统的建筑保证一定的联系,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古城保护措施;第三种为抓住古城的历史传统精神,进行精神上的再创作,让古城其特殊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的延续,这一种极佳的保护措施。结束语综上所述,就现阶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而言,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保护时给以历史文化遗产分层次化保护,也是一种加强保护措施效益的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科学的层次分化方式,值得各个城市历史保护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希晨,郝靖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针对无锡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4):338-343,356.

主要还是因为改名字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也不知道改啥名字。

在三横四纵“棋盘式”格局的大理古城里,一年四季的轮转之中,看古城春天的樱花、秋天的银杏,夏日变化多端的云、冬季苍山顶的白头雪。

人民路上有好吃的凉鸡米线,复兴街上有最难求的大理传统手工饵块,再配上一份木瓜水米凉虾,亦是满足。这里,就是白族人民的故乡,大理。

大理白族

大理州,是白族人民的聚集地。据文献记载,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征战、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白族才逐步形成当今白族之雏形。

在大理古城160多公里开外西北部的云龙县,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白族村。

大理最古老的白族村,千年没有改过村名,住宿一晚只要五六十

诺邓古村

这个地方叫做“诺邓”,是一个历经千年的白族村子。

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交通便利,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根据有关考证,诺邓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为久远的村落,从其有记载以来,就未曾改过名字,这在现代民居建筑中是非常少见的。

诺邓村以制盐而文明,因此也称为“诺邓井”,“井”就是盐井。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依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因诺邓盐质非比寻常,保山、腾冲一带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食用“诺盐”。而正因为诺邓盐业的发达,诺邓一度成为滇西北地区的商业重镇,是茶马古道上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诺邓火腿,用独特的“诺盐”所制成

诺邓之旅

常常觉得,在大理每个地方的名字都十分好听,比如密祉、沙溪、诺邓、周城、喜洲、祥云、海舌、双廊、挖色,等等等等。作为外地人,每次听到这些地名都有一种莫名欣喜和莫名的期待,私底下总以为,名字这么好听那景色也一定很美吧!

于是,我就来到了诺邓。

诺邓距离大理古城很远,我和小伙伴们几经波折才来到了这里。古城的公共交通不太完善,倒腾了几趟公交车才来到了下关的汽车站,之后乘坐中巴班车,经过近4个小时的山路十八弯的路程才到了云龙县城。

其实,整个大理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目前还都比较差,高铁还是这几年才开通的,而像大理州境内其他县市,基本上没有铁路经过,只有似乎永远都走不完的盘山公路。不过,或许正是因为现代交通工具在这里并不发达的缘故,行走在这些偏远的小山村中,你总能见到各种有趣的交通。

就比如说,从云龙县城前往诺邓村乘坐的马车、三轮摩托车。对于在城市生活的我们来说,这些听起来很有年代感的交通工具依然在当地广泛使用着。尽管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未来某个时候它们也会被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所取代,可在这之前,能够自己亲眼见识、亲身感受我都觉得不枉此行。

走进诺邓的时候,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什么是隐居生活。在村子里漫步的时候,眼前是在大山绿树掩映下的土红色古老民居,很安静,可以听到四周的鸟叫声,或是谁家的狗狗在吠叫。大概就是《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吧!明明是一个落后的村子却能带给人们幸福感。

而且,常常能够和当地的村民们碰面,他们背着个小竹篓,有的人家还牵着骡子外出,蹄子踏踏而过。每次,有村民和我们打招呼的时候,都让我觉得这里的人真好。

山脚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沿着小路,拾级而上,找住宿的同时也是在游览这个村子。在诺邓村中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当地人,这里有很多的人家把自己家空余的房间弄成了简易的民宿,房子大点的,还会开辟出来一个小餐馆,供三三两两的外地游客有个吃饭的地方。

所以,这里的住宿特别便宜,贵一些一百来块一晚,正常的话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块钱一晚民宿住宿。当然,有些可能你讲讲价,二三十块钱就能得到一个床位了。这里,或许不适合旅游,却十分适合隐居,开销也非常低。

这个村庄叫做诺邓古村 ,是滇西北地区最久远的村庄 ,也是唯一没有改过名字的村庄 ,保留着大量明清时的建筑 ,他们以制盐而闻名 ,走进村子就好像到了世外桃源 。

外国海外港口军事基地研究论文

很多国家都拥有海外军事基地,例如美国有374个,俄罗斯有20多个,但是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所以不会轻易在其他国家设置海外军事基地,中国在社会上承认的海外军事基地是吉布提保障基地。有些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较高,综合实力很强,所以他们在一些比较小的国家当中设立军事基地的话,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能够提防各个国家的军事动向。

中国只有一个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直被大家称作是最强大国,美国国土面积比较大,而且综合实力很强,在各大战争当初发挥的作用都比较大。自从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很多国家都在战争当中受到了影响,战争对国家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他们也会在其他国家安排一些军方势力,防止某些国家出现反叛之心。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所以才会设立这么多的基地,但是中国对外是中立国家,不支持战争,所以反对这种预防措施。

中国一直重视自身发展,说到做到。如果在其他国家派兵驻扎的话,很有可能会干涉他国的军事行动,影响社会秩序。如果想要和平发展,那么中国肯定要增强自身的实力。在中国各位科学家以及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发明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产品。所以不需要通过派兵驻扎的方式营造和平盛世。

有些国家同意其他国家在国内驻军,因为他们的实力不是特别好,万一遭受到其他国家的打压,那么这些军队的存在是能够保护他们安全的,是一道很好的屏障,然而有些国家却不希望其他国家的军队进入国家内部。

你打开地图,能在太平洋中部找到更好的位置么~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每年运行成本高达550亿美元。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在8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50个军事基地,每年运行成本或高达550亿美元。

美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像"布里丹的驴子""布里丹的驴子"指徘徊於两垛草之间无从抉择的驴子.美国经济一年来的表现,仿佛掉入了"进两步,退一步"的模式.二00二年是人们寄望美国经济完全走出衰退并强劲复苏落空的一年.大企业丑闻接二连三,股市失血不止,吸引外资大幅下降等,导致经济增长似有若无.岁未年初,利空消息频仍,对伊动武的紧张气氛四处弥漫,经济真正复苏当有一段长路要走.美经济怪象频仍,令分析家大跌眼镜美经济现状至今仍未明朗,自衰退以来,复苏步伐形同"牛步",各种增长动力和反作用力交织呈现,互为消长,经济乱象不断,被普遍认为是一场"奇怪","危险"和"不完整"的复苏股市"熊市"为战后所仅见.美股自二000年三月开始下跌,已落入连跌三年的境地,今年一月份仍没有明显回升,连黑四年,这种情况即使在大危机年代也未曾有过.如从高峰值计算,迄今总市值已经跌掉7万亿美元.经济衰退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并存.与以往经济周期的表现不同,美劳动生产率在衰退中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一直超强增长.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1.9%,而二00一年的最后增长率却高达5.6%,二00二年首季更一跃增长8.6%,居19年来之冠.据摩根士坦利估计,从二000年底到二00二年底,美国劳动生产率累积增长5.6%,显示美经济潜力未可低估.美元贬值与贸易赤字增长同步.美元在去年随股市一度滑落不上,汇率贬幅最高曾达20%.但由於国内对进口消费品需求持高不低,加上美元价位被认为过於高估(摩根士坦利认为高估15%),美元贬值并未减少美巨额贸易逆差.二00一年贸易赤未高达3,583亿美元,二00二年则继续扩大,前10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仍高达4,200亿美元,比二00一全年猛增了17%,创历史最高纪录.经济复苏与失业率"复苏"相伴.此现象为战后所仅见.美经济缓慢复苏没有反映在劳工市场,去年失业率达到了6%,是美国近8年来的最高纪录,意味著在全美近1.4亿劳工中,失业人数已超过800多万,其中167万人失业逾半年.商业信心持续下跌和个人消费支出强劲共存.一方面,制造业订单大幅下滑,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今年甚至出现了10年来首次整体亏损,企业破产数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美多年形成的消费模式并未因信心受挫而改变.股市下跌的"负财产效应"并不明显,民众继续消费.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前,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继续成为刺激人们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几年来,美经济反常表现让人"雾里看花",也令业内人士的预测"大跌眼镜"(广东方言,喻意料之外),近期<>著名专栏作者,经济学家罗伯特.萨缪尔森断言美经济进入"新滞胀"时代引起普遍关注,作者指出"新滞胀"有别於"复苏"或者"持续衰退"的经济状况.美去年经济增长2.3%左右,但这一增幅根本不足以带动就业和企业盈利增加,相反,有些数字甚至显不出经济衰退的情况.因而在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将有所下降,持续高涨的房市也将退潮.或许用"布里丹的驴子"来形容现时美国经济较为恰当,与这头徘徊於"两垛草之间"无从抉择的驴子一样,由於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美国经济一年来的表现,仿佛掉入了"进两步,退两步"的模式,这实施上意味著美国经济荣景已经远去,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的调整或低速增长期.新经济计划源於政治需要布什政府对美国经济现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月七日,布什政府急於推出大规模减税为主的经济振兴计划公布,该项跨期10年,涉及6,740亿美元的经济计划基本是一个著眼於民生的计划,意在为竞选连任铺路,主要包括救市和增加就业两方面内容.首先,大幅削减直至废除股市利得税以推动投资是最大方案.减税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股东,白宫称将有1亿人从中受益,但民主党坚持认为主要还是富人和大公司受惠,预计25%的减税因此将惠及年收入一百万美元的家庭.其次,创造就业旨在使低下及中等收入阶层选民从中受惠.方案中包括36亿美元的就业训练计划,延长失业救济法案以及对能够增加就业的新兴事业投资进行租税减免等.布什声称此举可使美"工人阶级"受惠,达到穷人和富人间的平衡与公平.分析认为,该项计划由国会通过后,最快将於今年见效,仅就从争取选民的角度看,这无疑为明年的布什竞选连任铺平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选在此时通过经济振兴计划,显示布什政府已经意识到把经济带入快速复苏的时间所剩不多.目前,一连串刺激经济的政策和计划正逐步展开,在上月刚刚完成经济班子改组,本月就公布新的振兴计划,显示政府治理经济已由幕后转到台前,反映布什政府急於走出经济困境,拉抬经济复苏的迫切心态.美国以往的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出现问题,立法变革总是走到前列.如果说去年先后通过的<>,<>是布什政府旨在振兴经济的"中医疗法",意在治本,对资本主义进行局部"托梁换柱"改革,那0此时的新经济计划则可称为"西医疗法".新经济振兴计划能否有效,效果如何,还应放到美国经济大背景下去观察.当前经济隐忧不减反增,攻伊战争又增新变数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围绕股市转动,股市泡沫破裂并暴跌改变了美经济的宏观环境和增长态势,不仅使美经济固有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或加剧,还使美经济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隐忧,但遗憾的是此次振兴计划并未涉及到美经济的潜在问题,因此,即使美经济走出衰退,短期内也走不出困局.贸易和财政再现巨额"双赤字".二00一年美贸易赤字高达3,583亿美元,二00二年则继续扩大,前10个月,美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仍高达4,200亿美元,比二00一年猛增了17%,创历史新高.而美财政也在连续4年盈余后再次进入赤字时代,且来势凶猛.二00二财年(截至去年九月三十日)赤字达到1,590亿美元,与二00一财年盈余1,27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而此次大规模减税加上战争费用支出必然使本已尾大不掉的预算赤字更加恶化.外资流入趋降.全球资金"选美"的趋势持续下降.二000年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高达3,010亿美元,二00一年急剧滑落到1,240亿美元;进而再滑到二00二年的440亿美元.在全球企业兼并活动中,美在去年仅有2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与一九九八年至二00一年间平均1,000亿美元的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意味著美经济的外部金融支持已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债务负担空前严重.美政府,公司和私人债务有增无减,成为经济的沉重包袱.去年底,美净国民储蓄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6%首次掉到2%的新低,意味著美经济将严重依赖外部借贷,并由此加深其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地位.新隐忧浮出台面.在所有资产泡沫中,除了企业泡沫破裂外,其他诸如消费和房地产泡沫仍在持续"发酵",经济陷入双底的可能尚不能完全排除.美经济此次反常复苏,预计去年经济增长只有2.3%,根本不足以带动就业和企业盈利增加,市场认为美经济低通胀率,低增长态势基本确立,通货紧缩隐忧因而挥之不去.当前,正值中东战鼓频催,油价高企和强势美元地位出现松动之际,各界对这一刺激经济计划以及今年经济复苏发展仍存很大疑问.在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反恐与打伊最为关键.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经济是否经得起与伊拉克一战以及随后的反恐态势发展.一九九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美股转趋下跌,然而"沙漠风暴"开打后,美股就会出现触底迹象,而在战事胜利后便开始反弹,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正是由此开始的.不过,这次美经济前景和计划竞选连任的布什能否有这样的"好运"相信尚存变数.目前,鉴於美打伊在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纷纷调低今年对美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预估大致在2.6%左右.如果准确,那意味著美国还要过很长一段"苦日子".参考一下

  • 索引序列
  • 海口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 地名文化研究学位论文
  • 东莞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 白族地名文化研究论文
  • 外国海外港口军事基地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