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毕业论文写俄狄浦斯王

毕业论文写俄狄浦斯王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写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在结构布局方面的杰作。剧本成功地运用了"回顾式"的结构方法。所谓"回顾式"是作家在组织情节时,不是从头到尾地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是从事情发展临近高潮的那一刻开始,写出一个完整的事件和它的结局。事件的前因则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法交代出来。《俄》剧顺着主人公追查凶手这一线索,把全部戏剧动作组织成一个整体。俄狄浦斯王的曲折的身世,他与命运斗争的种种经历,都成为往事。通过他的追查过程,以倒叙的手法逐步交代出来,最后真相大白。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这一事件宣告结束。全剧悬念突出、人物集中、情节紧凑、结构完整。历时40年,发生在几个不同地点的事件,被压缩在一天左右,发生在忒拜王宫前一个地点的剧情。全剧首尾连贯,一气呵成,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其次,亚里斯多德总结希腊悲剧的艺术经验,指出“发现”和“突转”在悲剧的结构布局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发现”,就是从不知到知,指主人公对于自己的身世、命运、行为结果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发现。所谓“突转”就是戏剧情节突然向着出人意料的方向转化,多半是指悲剧主人公由顺境向逆境的转变.悲剧之所以能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和“发现”,如果“发现”同时能引起“突转”飞那就能取得良好的戏剧效果,《俄狄浦斯王》的布局正是这样。剧中的回顾和倒叙构成一系列的“发现”,同时引起“突转”气剧情在一步紧逼一步的“发现”和“突转”中进展,最后导致惊心动魄的结局。

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 ,反抗无涯的苦难。关键词: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 特征 根源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 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 伊俄斯。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以求忏悔。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俄》剧把主人公锁定为不具备任何神力的凡人,其独特命运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②.主人公命运的典型性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独特的,骇人的。但是作者索福克勒斯又赋予这个独特的悲剧英雄以一定的典型性。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主人公一样,俄狄浦斯出身高贵。所不同的是,他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为了逃避可怕的命运,避免对父母的伤害,他放弃王子的地位去流浪。在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当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时,他成了忒拜人心目中的救星。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他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乞问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如果用民众的标准衡量他的行为,他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2. 《俄狄浦斯王》中不朽的悲剧魅力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被推为古希腊戏剧的典范,它忠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相反的是,让观众从有限的人体与无限世界的冲突中体会生命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渴望。主要表现于主人公以下几方面的独特的抗争和矛盾:①. 智慧与无知的矛盾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全剧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有着双重寓意,一方面预示只有靠刺瞎双眼进行自我惩罚,他才能看清这个无法令他接受的世界;另一方面暗示他在命运中其实早就相当于一个盲人,对一切茫然无知。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自我反思的第一个例证,是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次实现。②. 自我与伦理的抗争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同伦理相悖的,这也是该剧主要的矛盾之一。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俄狄浦斯猜到谜底,也正是他自我理性的强烈表现。他是忒拜城的国王之子,一出生即面临被亲生父亲杀死的厄运。也就是说,他的自我是有罪的,与他人冲突的。而他的亲生父亲则是自私的,为了保全自己,意图杀死刚出生的亲生儿子。如果俄狄浦斯死去,这个可怕的神谕可以避免,但是他的父亲老国王则犯了伦理大罪。希腊神话体系中一向有杀父夺权的传统,例如宙斯就是杀死自己的父亲之后成为众神之主的,但是俄狄浦斯的杀父行为却是无意的。为了保护养父母,同时也保存自我,他回到了忒拜城,但他更快地陷入了杀父娶母的命运。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他完全是想按照自我意志,依靠自我力量完成,但是已经无法从进退两难的窘境中脱身,因而使得自我的个性毁灭。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这个消息毕竟让俄狄浦斯感到逃脱了杀父的命运。这是西方伦理学上DILEMMA(进退两难的困境)的一个最典型例子,这也说明,当时希腊社会中的伦理体系刚刚建立,尚未完善。③.接受与逃脱的抗争希腊人看到人间的苦难,命运的残酷,但是他们没有像佛教徒一样对现世否定,而是做出悲壮的反抗。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认为:“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逃奔,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如果苦难落在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面对命运,俄狄浦斯也竭力逃脱,但是他越是挣扎,越是被步步紧逼,被命运的绳索捆得无法呼吸。无论怎样逃避,神谕仍然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俄狄浦斯本人始终是盲目的,他的每一个努力都使自己反而更加接近厄运,尽管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可他却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最后审判。人类的英雄的悲壮的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至此他已经完全陷入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中,但是最可悲的还在于,命运让他亲自来揭穿这个悲剧。尽管他的母亲在揭穿悲剧的过程中已隐隐地察觉到了什么,而且极力地阻止他揭穿这个事实,但他还是固执己见地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俄狄浦斯惊慌、恐惧,但是他始终不曾退缩过,所以他的抗争具有了普遍性。俄狄浦斯的命运让人感到恐惧,他的无知令人同情,而他的英勇又无畏的抗争则令人深深体验到《俄》剧的独特魅力。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理论》中指出的,恐惧与怜悯带给人的震撼正是悲剧的快感。二、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一些观点1.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缺乏是否因为俄狄浦斯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导致了其悲剧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人是有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译,意味着古希腊人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的觉醒,。当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里得知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竭力逃避这一命运,命人将襁褓中的儿子弃于荒野。俄狄浦斯更是被当作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象征与化身进行塑造。当成人的俄狄浦斯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时,他放弃了王位继承权,离开“父母”,前往“邻国”忒拜,以反抗这可怕的杀人逆伦的命运。他不仅反抗杀父娶母的无理命运,而且运用智慧解开斯芬克斯之谜,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在他当上忒拜国王后,又勤政廉洁,一心为民。当他得知忒拜发生瘟疫是因为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仍逍遥法外时,他发誓一定要将凶手抓住。他不顾一切劝阻,包括知情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的劝阻,一味地追下去。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是他自己时,他也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流放。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说将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是不符合剧情的,也不符合索福克勒斯的创作宗旨。2.性格上的弱点亚里士多德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俄狄浦斯王》就是他的“过失说”理论的主要依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俄狄浦斯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由于俄狄浦斯一时动怒,导致判断上的失误,给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幸。是否这样呢?我们所见到的俄狄浦斯,尽管他有时有些武断,猜疑他人,喜欢动怒,但总的来说,他正直、诚实、勇敢、民主,信守诺言,尊重神,相信神,爱护人民,有责任感,视城邦的利益为生命,是一个深受人民尊重与爱戴的好国王,是忒拜人心目中绝对的强者。的确,他一怒之下杀死了前任国王,即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然而他杀死拉伊俄斯完全是出于自卫,而且他也不知道他所杀的是他的父亲。他是按照忒拜国的风俗(在一个历史时期,继任者要将死去首领的财产连同诸多妻室一同继承)娶王后为妻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他娶的就是他的母亲。况且,在他未杀父娶母之前,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再者说,古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与命运的抗争。这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其自身悲剧有本质的不同。将其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宗旨。因此可以说,他是无罪的,他性格上的原因决不是他悲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3.伦理禁忌的破坏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这出悲剧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教诲,即用生活中的事实告诉人们乱伦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这一禁忌。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付出的代价,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伦理观念的演变过程。索福克勒斯极力渲染乱伦的悲剧性后果,其目的在于警示乱伦的禁忌是不容破坏的,乱伦是一种污染,是要被清除掉的。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犯罪的对象的特殊性,即杀的是自己的父亲,娶的是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是这样,最多只是犯罪而已,但有可能不会导致他的悲剧。也就是说,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命中注定要做某一件事,而是他做的这件事的性质。所以,真正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的命运,而是他所犯罪行杀父娶母的伦理性质,是他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禁忌。他在戳瞎双眼后寻找自己的妻子。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妻子,还是在寻找自己的以及自己儿女的母亲?他永远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有关人间伦理的问题比斯芬克斯的谜语更难让人回答。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是第一次给人下的定义。虽然对于俄狄浦斯的智慧而言,回答这个谜语根本算不了什么难题,但是对于这个谜语被解开却意义重大。既然俄狄浦斯能够给人下定义,这说明俄狄浦斯具有了人的全部理性,说明他已经依靠人的理性摆脱了兽性,并且彻底从兽转变成了人,从而具有了人的伦理意识和伦理禁忌。当他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玷污他母亲的床榻,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儿女,而且会成为杀死生身父亲的凶手时,他流亡他乡,在流亡中看不见亲人,也回不了祖国。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正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伦理意识,他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伦理犯罪,才能产生沉重的罪恶感,并残酷地惩罚自己。俄狄浦斯对自身失伦罪过的惩罚是触目惊心的。在“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的自责声中,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并且请求放逐作为罪过的代价。他把与母亲的乱伦关系视为人间最可耻的事。这一切都说明,他在主观上并没有破坏伦理禁忌。倘若我们再继续追问下去:俄狄浦斯为什么会犯此禁忌?恐怕很多人都给不出答案。也可以这样说,导致俄狄浦斯犯伦理禁忌的因素才是其悲剧的真正根源。所以,伦理禁忌的破坏不能作为其悲剧的真正根源。4. 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学说关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还有许多解释,但都带有这样那样的片面性。比较典型的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1900年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探讨了《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因素及其对观众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个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大流派,即精神分析学派。他认为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并非命运注定,而是他指向母亲的无意识性欲冲动所致。他推而广之地认为幼儿都有这种本能倾向,把初发的性欲冲动指向异性别的父母,同时把初发的嫉恨指向同性别的父母。他强调幼儿的人格发展都必须经过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意义重大的阶段。在弗洛伊德看来,除了父亲的阉割威胁之外,促使幼儿最终放弃乱伦幻想,克服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基本完成社会化、道德化过程的原因是这样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慰藉: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位父亲,把他早期散乱的力必多通过俄狄浦斯情结以一种集中于生殖的性行为方式而组织起来。这就是说一种更现实的考虑,一种父亲的角色期待:到那一天他可以象父亲那样占有一个女人 ( 妻子) 以夫妻性生活的方式把集中起来因而更加强烈的性欲冲动释放出来以满足性的欲望,无须现在犯乱伦大忌。于是,传说中的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母的过错便被他赋予了精神分析的普遍、必然的意义。弗洛伊德从这个悲剧中为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找到了灵感,但这出戏描绘的是人类意识的局限性而不是俄狄浦斯与其母亲的乱伦欲望。他的“罪过”实际上是不知道或没有“看到”。他没能充分观察到周围的许多迹象,其中有些是潜在的迹象。如果他知道了当然就不会这样做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是把人的心理生活生物学化了。他虽然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却很不重视;他完全无视人的历史性;他轻视人的理智性,夸大本能、性本能冲动在心理生活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大大减弱了悲剧带给我们的审美情趣。任何将俄狄浦斯定性为主动的杀父娶母的罪恶个体从而试图对个体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尝试都是非常的不科学的。因为俄狄浦斯内心所想的只是失伦行为的避免,杀父娶母行为的发生是社会驱动的结果。而其将恋母情结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将高雅的文学变为心理学分析的材料。尽管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其局限性是明显的,就像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他将悲剧的根源解释为人的生物本能,否定了悲剧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悲剧性现象的反映,对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显得牵强附会。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真正原因—-命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剧呢?为什么这样一位具有理性精神与顽强自由意志的人,一个无罪的人却最终也无法冲破命运的罗网。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正当防卫成了凶手, 荣誉带来的婚姻是乱伦,主持正义的人是凶手, 明察秋毫的人是瞎子, 解救城邦的人成了污染源。 解开谜的人,却解不开自己。为什么崇高变成了丑陋,智慧变成了愚蠢,无辜变成了有罪?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命运,他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1.什么是命运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是否像许多人所说,命运是某种超越于人之外的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乃至神的神秘力量呢?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带有局限性。它肯定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世界的无限性,具有辩证的观念。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泯灭了人的主动性,过于悲观,陷入到神秘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泥淖中。如果说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意味着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觉醒的话,那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则是古希腊人在自我被再度放逐后对人的追问与反思,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对人的悲剧性处境的朦胧理解,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的形象表达,它昭示着西方文学中信仰拯救之维的萌芽。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它其实就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在神话中,命运作为神意志被表现出来。命运往往借助神来体现,如运女神。但是命运往往又凌驾于神之上,因为不仅人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就是神也要服从命运安排。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命运是一种来自社或自然的抽象和普遍的力量,一种来自未被揭的寓于偶然之中的必然性。古希腊人的命运只属于人的想象的概念范围,而且是对抽象物想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评价希腊人眼中的命运:“命运好像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威力的任性的权势人物,常常预先对他打算加害的人说,‘我就预备那样干,你倒试试来阻挡我’,它就是这么干的,他预先宣布自己的决定,向我们证明,我们无力与他抗争,也无力躲避;同时在嘲笑我们的软弱、笨拙以及从我们失败的抗争中体味恶意的快感。”毫无疑问,在希腊人眼中,命运是最无法蔑视的事物。而《俄狄浦斯》正是把这种古希腊的命运观以最形象的方式图解了出来。人生而自由,然而枷锁却无处不在,这枷锁就是“命运”。2.命运观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体现俄狄浦斯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罪,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无罪。他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无视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夸大了主体性的作用,过分相信和依赖理性的力量。他将经验形态的一切——智慧、力量、勇敢、对神的信仰、自由意志与世俗化的价值规定——正直、诚实、民主、信守诺言、爱护人民、有责任感等,看做世界的终极尺度。妄图通过它们穷尽世界的奥秘,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寻找到人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用自由意志反抗这一厄运,只要遵循了一切世俗化的价值规定,就可以摆脱悲剧性的处境。然而,人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中的魔性也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误中显现。就在他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的自我,通过自由意志反抗杀父娶母的厄运时,厄运却降临在他的头上。就在他负起道德责任,宣布他对杀死前任国王的人的诅咒的时候,他也就宣判了自己的罪行。就如同罗念生先生所说:“他之所以遭受苦难,与其说是由于他自身的过失,毋宁说是由于他的美德。” 他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以为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只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而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和主宰外部的世界。否则他就不会迈出人的界限,陷入毁灭的深渊。在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上,他是无知的。他面对自己的父母,却不认识,做了杀父娶母的事也不知晓。他的遭遇表明,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人越是企图解开所有的谜底,就越会变得无知。有限的,有限的“理性和道德都不是精神的最后宿地。” 对于那些企图以理性与自由意志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和穷尽世界的无限与永恒的英雄们,悲剧的命运是注定的。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打发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受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者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者犯下过错却想逃避惩罚。正如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所说:“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的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的生活。”索福克勒斯在悲剧的最后也写到: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当俄狄浦斯意识到他的遭遇是命中注定时,他也就理解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了人的有限性,也就承认了世界的无限性。在世界的无限性中,包含着他性拯救意识。俄狄浦斯一方面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他所肯定的价值。在摧毁他所肯定价值的一刹那,他触摸到了所肯定价值的极限,看到了它被否定的可能性,意识到了人性中的魔性。也就在这一刹那,他意识到了世界的无限。俄狄浦斯之所以陷于悲惨的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无视人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自不量力地与命运抗争,最后陷入到悲惨的命运中。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的有限性的体现。悲剧并非仅指悲剧事实的发生状态,也包括精神的存在状态。就个体而言,俄狄浦斯是无罪的。他杀父娶母的预言降临之前,他并没有做过错事。他杀父娶母也并非有意。而就整体而言,他又是有罪的。人性中的魔性潜藏在他心中,他的罪行是预定的。即使他避免了杀父娶母的厄运,他也无法摆脱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员的悲剧性处境。3. 《俄狄浦斯王》中人与命运的抗争命运总是轻视甚至嫉妒人的智慧和理性的,它以其变幻莫测的神秘性和人神共惧的可怕力量给人以致命打击。俄狄浦斯的父母担心自己亲生的孩子会犯下神谕中杀父娶母的罪行,就策划了谋杀亲子的行动,命仆人把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从此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而却因此承受了更惨痛的命运。俄狄浦斯最终找到了他要的真理,代价却是父母的生命和自己的一生。在真相被揭穿后,俄狄浦斯用母亲的胸针刺瞎了双眼,对此举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是俄狄浦斯恨自己的双眼看不到真相,于是惩罚自己生活在永久的黑暗中 ;二是怕自己的双眼看到真相被揭穿之后身处的尴尬境地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俄狄浦斯没有放弃生命,没有听任命运的摆布,没有诅骂命运的残酷,而是维护作为人的高贵和尊严,以尊严的方式去和命运抗争,他要看看命运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更大的灾难。在他目盲之后 ,我们看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一个具有无上智慧与权威的有眼睛的国王的盲目无知和一个因得罪了神而失去了视力但却因此被赋予预言能力的老人的洞悉一切。也可以说俄狄浦斯因失去了双眼而多了一只眼睛。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 。俄狄浦斯自行戳瞎双眼,反而使自己走进光明。但俄狄浦斯最后也没有摆脱命运,没有做成文明人,但他还是个失败的英雄,是文明放在蒙昧祭坛上最高贵也是最后的祭品。俄狄浦斯最后戳瞎双眼,自行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命运”和俄狄浦斯王既两败俱伤,“命运”因其邪恶无理招致人们的批判、厌恶,俄狄浦斯王因其主动抗争招致苦难;又获得双赢,“命运”的不可避免性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生的必然性:有限性和悲剧性 (缺憾性) ,俄狄浦斯王的抗争让人认识到了人的命运其实就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而不是结局。命运所代表的世界的无限性是人们永远都欲超越的梦想。而在这种永恒的超越中,人性一次又一次的得以升华。主要参考资料:[1]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 陈洪水,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 马 晖.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 尼 采.悲剧的诞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4.[8] 肖四新.人的追问与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0.(3)[9] 周春生.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

俄狄浦斯论文参考文献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 ,反抗无涯的苦难。关键词: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 特征 根源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 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 伊俄斯。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以求忏悔。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俄》剧把主人公锁定为不具备任何神力的凡人,其独特命运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②.主人公命运的典型性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独特的,骇人的。但是作者索福克勒斯又赋予这个独特的悲剧英雄以一定的典型性。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主人公一样,俄狄浦斯出身高贵。所不同的是,他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为了逃避可怕的命运,避免对父母的伤害,他放弃王子的地位去流浪。在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当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时,他成了忒拜人心目中的救星。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他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乞问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如果用民众的标准衡量他的行为,他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2. 《俄狄浦斯王》中不朽的悲剧魅力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被推为古希腊戏剧的典范,它忠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相反的是,让观众从有限的人体与无限世界的冲突中体会生命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渴望。主要表现于主人公以下几方面的独特的抗争和矛盾:①. 智慧与无知的矛盾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全剧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有着双重寓意,一方面预示只有靠刺瞎双眼进行自我惩罚,他才能看清这个无法令他接受的世界;另一方面暗示他在命运中其实早就相当于一个盲人,对一切茫然无知。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自我反思的第一个例证,是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次实现。②. 自我与伦理的抗争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同伦理相悖的,这也是该剧主要的矛盾之一。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俄狄浦斯猜到谜底,也正是他自我理性的强烈表现。他是忒拜城的国王之子,一出生即面临被亲生父亲杀死的厄运。也就是说,他的自我是有罪的,与他人冲突的。而他的亲生父亲则是自私的,为了保全自己,意图杀死刚出生的亲生儿子。如果俄狄浦斯死去,这个可怕的神谕可以避免,但是他的父亲老国王则犯了伦理大罪。希腊神话体系中一向有杀父夺权的传统,例如宙斯就是杀死自己的父亲之后成为众神之主的,但是俄狄浦斯的杀父行为却是无意的。为了保护养父母,同时也保存自我,他回到了忒拜城,但他更快地陷入了杀父娶母的命运。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他完全是想按照自我意志,依靠自我力量完成,但是已经无法从进退两难的窘境中脱身,因而使得自我的个性毁灭。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这个消息毕竟让俄狄浦斯感到逃脱了杀父的命运。这是西方伦理学上DILEMMA(进退两难的困境)的一个最典型例子,这也说明,当时希腊社会中的伦理体系刚刚建立,尚未完善。③.接受与逃脱的抗争希腊人看到人间的苦难,命运的残酷,但是他们没有像佛教徒一样对现世否定,而是做出悲壮的反抗。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认为:“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逃奔,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如果苦难落在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面对命运,俄狄浦斯也竭力逃脱,但是他越是挣扎,越是被步步紧逼,被命运的绳索捆得无法呼吸。无论怎样逃避,神谕仍然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俄狄浦斯本人始终是盲目的,他的每一个努力都使自己反而更加接近厄运,尽管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可他却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最后审判。人类的英雄的悲壮的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至此他已经完全陷入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中,但是最可悲的还在于,命运让他亲自来揭穿这个悲剧。尽管他的母亲在揭穿悲剧的过程中已隐隐地察觉到了什么,而且极力地阻止他揭穿这个事实,但他还是固执己见地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俄狄浦斯惊慌、恐惧,但是他始终不曾退缩过,所以他的抗争具有了普遍性。俄狄浦斯的命运让人感到恐惧,他的无知令人同情,而他的英勇又无畏的抗争则令人深深体验到《俄》剧的独特魅力。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理论》中指出的,恐惧与怜悯带给人的震撼正是悲剧的快感。二、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一些观点1.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缺乏是否因为俄狄浦斯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导致了其悲剧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人是有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译,意味着古希腊人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的觉醒,。当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里得知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竭力逃避这一命运,命人将襁褓中的儿子弃于荒野。俄狄浦斯更是被当作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象征与化身进行塑造。当成人的俄狄浦斯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时,他放弃了王位继承权,离开“父母”,前往“邻国”忒拜,以反抗这可怕的杀人逆伦的命运。他不仅反抗杀父娶母的无理命运,而且运用智慧解开斯芬克斯之谜,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在他当上忒拜国王后,又勤政廉洁,一心为民。当他得知忒拜发生瘟疫是因为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仍逍遥法外时,他发誓一定要将凶手抓住。他不顾一切劝阻,包括知情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的劝阻,一味地追下去。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是他自己时,他也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流放。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说将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是不符合剧情的,也不符合索福克勒斯的创作宗旨。2.性格上的弱点亚里士多德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俄狄浦斯王》就是他的“过失说”理论的主要依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俄狄浦斯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由于俄狄浦斯一时动怒,导致判断上的失误,给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幸。是否这样呢?我们所见到的俄狄浦斯,尽管他有时有些武断,猜疑他人,喜欢动怒,但总的来说,他正直、诚实、勇敢、民主,信守诺言,尊重神,相信神,爱护人民,有责任感,视城邦的利益为生命,是一个深受人民尊重与爱戴的好国王,是忒拜人心目中绝对的强者。的确,他一怒之下杀死了前任国王,即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然而他杀死拉伊俄斯完全是出于自卫,而且他也不知道他所杀的是他的父亲。他是按照忒拜国的风俗(在一个历史时期,继任者要将死去首领的财产连同诸多妻室一同继承)娶王后为妻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他娶的就是他的母亲。况且,在他未杀父娶母之前,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再者说,古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与命运的抗争。这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其自身悲剧有本质的不同。将其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宗旨。因此可以说,他是无罪的,他性格上的原因决不是他悲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3.伦理禁忌的破坏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这出悲剧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教诲,即用生活中的事实告诉人们乱伦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这一禁忌。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付出的代价,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伦理观念的演变过程。索福克勒斯极力渲染乱伦的悲剧性后果,其目的在于警示乱伦的禁忌是不容破坏的,乱伦是一种污染,是要被清除掉的。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犯罪的对象的特殊性,即杀的是自己的父亲,娶的是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是这样,最多只是犯罪而已,但有可能不会导致他的悲剧。也就是说,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命中注定要做某一件事,而是他做的这件事的性质。所以,真正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的命运,而是他所犯罪行杀父娶母的伦理性质,是他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禁忌。他在戳瞎双眼后寻找自己的妻子。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妻子,还是在寻找自己的以及自己儿女的母亲?他永远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有关人间伦理的问题比斯芬克斯的谜语更难让人回答。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是第一次给人下的定义。虽然对于俄狄浦斯的智慧而言,回答这个谜语根本算不了什么难题,但是对于这个谜语被解开却意义重大。既然俄狄浦斯能够给人下定义,这说明俄狄浦斯具有了人的全部理性,说明他已经依靠人的理性摆脱了兽性,并且彻底从兽转变成了人,从而具有了人的伦理意识和伦理禁忌。当他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玷污他母亲的床榻,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儿女,而且会成为杀死生身父亲的凶手时,他流亡他乡,在流亡中看不见亲人,也回不了祖国。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正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伦理意识,他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伦理犯罪,才能产生沉重的罪恶感,并残酷地惩罚自己。俄狄浦斯对自身失伦罪过的惩罚是触目惊心的。在“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的自责声中,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并且请求放逐作为罪过的代价。他把与母亲的乱伦关系视为人间最可耻的事。这一切都说明,他在主观上并没有破坏伦理禁忌。倘若我们再继续追问下去:俄狄浦斯为什么会犯此禁忌?恐怕很多人都给不出答案。也可以这样说,导致俄狄浦斯犯伦理禁忌的因素才是其悲剧的真正根源。所以,伦理禁忌的破坏不能作为其悲剧的真正根源。4. 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学说关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还有许多解释,但都带有这样那样的片面性。比较典型的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1900年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探讨了《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因素及其对观众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个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大流派,即精神分析学派。他认为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并非命运注定,而是他指向母亲的无意识性欲冲动所致。他推而广之地认为幼儿都有这种本能倾向,把初发的性欲冲动指向异性别的父母,同时把初发的嫉恨指向同性别的父母。他强调幼儿的人格发展都必须经过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意义重大的阶段。在弗洛伊德看来,除了父亲的阉割威胁之外,促使幼儿最终放弃乱伦幻想,克服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基本完成社会化、道德化过程的原因是这样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慰藉: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位父亲,把他早期散乱的力必多通过俄狄浦斯情结以一种集中于生殖的性行为方式而组织起来。这就是说一种更现实的考虑,一种父亲的角色期待:到那一天他可以象父亲那样占有一个女人 ( 妻子) 以夫妻性生活的方式把集中起来因而更加强烈的性欲冲动释放出来以满足性的欲望,无须现在犯乱伦大忌。于是,传说中的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母的过错便被他赋予了精神分析的普遍、必然的意义。弗洛伊德从这个悲剧中为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找到了灵感,但这出戏描绘的是人类意识的局限性而不是俄狄浦斯与其母亲的乱伦欲望。他的“罪过”实际上是不知道或没有“看到”。他没能充分观察到周围的许多迹象,其中有些是潜在的迹象。如果他知道了当然就不会这样做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是把人的心理生活生物学化了。他虽然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却很不重视;他完全无视人的历史性;他轻视人的理智性,夸大本能、性本能冲动在心理生活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大大减弱了悲剧带给我们的审美情趣。任何将俄狄浦斯定性为主动的杀父娶母的罪恶个体从而试图对个体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尝试都是非常的不科学的。因为俄狄浦斯内心所想的只是失伦行为的避免,杀父娶母行为的发生是社会驱动的结果。而其将恋母情结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将高雅的文学变为心理学分析的材料。尽管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其局限性是明显的,就像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他将悲剧的根源解释为人的生物本能,否定了悲剧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悲剧性现象的反映,对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显得牵强附会。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真正原因—-命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剧呢?为什么这样一位具有理性精神与顽强自由意志的人,一个无罪的人却最终也无法冲破命运的罗网。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正当防卫成了凶手, 荣誉带来的婚姻是乱伦,主持正义的人是凶手, 明察秋毫的人是瞎子, 解救城邦的人成了污染源。 解开谜的人,却解不开自己。为什么崇高变成了丑陋,智慧变成了愚蠢,无辜变成了有罪?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命运,他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1.什么是命运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是否像许多人所说,命运是某种超越于人之外的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乃至神的神秘力量呢?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带有局限性。它肯定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世界的无限性,具有辩证的观念。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泯灭了人的主动性,过于悲观,陷入到神秘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泥淖中。如果说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意味着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觉醒的话,那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则是古希腊人在自我被再度放逐后对人的追问与反思,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对人的悲剧性处境的朦胧理解,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的形象表达,它昭示着西方文学中信仰拯救之维的萌芽。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它其实就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在神话中,命运作为神意志被表现出来。命运往往借助神来体现,如运女神。但是命运往往又凌驾于神之上,因为不仅人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就是神也要服从命运安排。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命运是一种来自社或自然的抽象和普遍的力量,一种来自未被揭的寓于偶然之中的必然性。古希腊人的命运只属于人的想象的概念范围,而且是对抽象物想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评价希腊人眼中的命运:“命运好像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威力的任性的权势人物,常常预先对他打算加害的人说,‘我就预备那样干,你倒试试来阻挡我’,它就是这么干的,他预先宣布自己的决定,向我们证明,我们无力与他抗争,也无力躲避;同时在嘲笑我们的软弱、笨拙以及从我们失败的抗争中体味恶意的快感。”毫无疑问,在希腊人眼中,命运是最无法蔑视的事物。而《俄狄浦斯》正是把这种古希腊的命运观以最形象的方式图解了出来。人生而自由,然而枷锁却无处不在,这枷锁就是“命运”。2.命运观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体现俄狄浦斯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罪,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无罪。他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无视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夸大了主体性的作用,过分相信和依赖理性的力量。他将经验形态的一切——智慧、力量、勇敢、对神的信仰、自由意志与世俗化的价值规定——正直、诚实、民主、信守诺言、爱护人民、有责任感等,看做世界的终极尺度。妄图通过它们穷尽世界的奥秘,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寻找到人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用自由意志反抗这一厄运,只要遵循了一切世俗化的价值规定,就可以摆脱悲剧性的处境。然而,人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中的魔性也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误中显现。就在他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的自我,通过自由意志反抗杀父娶母的厄运时,厄运却降临在他的头上。就在他负起道德责任,宣布他对杀死前任国王的人的诅咒的时候,他也就宣判了自己的罪行。就如同罗念生先生所说:“他之所以遭受苦难,与其说是由于他自身的过失,毋宁说是由于他的美德。” 他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以为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只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而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和主宰外部的世界。否则他就不会迈出人的界限,陷入毁灭的深渊。在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上,他是无知的。他面对自己的父母,却不认识,做了杀父娶母的事也不知晓。他的遭遇表明,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人越是企图解开所有的谜底,就越会变得无知。有限的,有限的“理性和道德都不是精神的最后宿地。” 对于那些企图以理性与自由意志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和穷尽世界的无限与永恒的英雄们,悲剧的命运是注定的。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打发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受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者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者犯下过错却想逃避惩罚。正如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所说:“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的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的生活。”索福克勒斯在悲剧的最后也写到: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当俄狄浦斯意识到他的遭遇是命中注定时,他也就理解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了人的有限性,也就承认了世界的无限性。在世界的无限性中,包含着他性拯救意识。俄狄浦斯一方面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他所肯定的价值。在摧毁他所肯定价值的一刹那,他触摸到了所肯定价值的极限,看到了它被否定的可能性,意识到了人性中的魔性。也就在这一刹那,他意识到了世界的无限。俄狄浦斯之所以陷于悲惨的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无视人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自不量力地与命运抗争,最后陷入到悲惨的命运中。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的有限性的体现。悲剧并非仅指悲剧事实的发生状态,也包括精神的存在状态。就个体而言,俄狄浦斯是无罪的。他杀父娶母的预言降临之前,他并没有做过错事。他杀父娶母也并非有意。而就整体而言,他又是有罪的。人性中的魔性潜藏在他心中,他的罪行是预定的。即使他避免了杀父娶母的厄运,他也无法摆脱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员的悲剧性处境。3. 《俄狄浦斯王》中人与命运的抗争命运总是轻视甚至嫉妒人的智慧和理性的,它以其变幻莫测的神秘性和人神共惧的可怕力量给人以致命打击。俄狄浦斯的父母担心自己亲生的孩子会犯下神谕中杀父娶母的罪行,就策划了谋杀亲子的行动,命仆人把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从此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而却因此承受了更惨痛的命运。俄狄浦斯最终找到了他要的真理,代价却是父母的生命和自己的一生。在真相被揭穿后,俄狄浦斯用母亲的胸针刺瞎了双眼,对此举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是俄狄浦斯恨自己的双眼看不到真相,于是惩罚自己生活在永久的黑暗中 ;二是怕自己的双眼看到真相被揭穿之后身处的尴尬境地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俄狄浦斯没有放弃生命,没有听任命运的摆布,没有诅骂命运的残酷,而是维护作为人的高贵和尊严,以尊严的方式去和命运抗争,他要看看命运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更大的灾难。在他目盲之后 ,我们看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一个具有无上智慧与权威的有眼睛的国王的盲目无知和一个因得罪了神而失去了视力但却因此被赋予预言能力的老人的洞悉一切。也可以说俄狄浦斯因失去了双眼而多了一只眼睛。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 。俄狄浦斯自行戳瞎双眼,反而使自己走进光明。但俄狄浦斯最后也没有摆脱命运,没有做成文明人,但他还是个失败的英雄,是文明放在蒙昧祭坛上最高贵也是最后的祭品。俄狄浦斯最后戳瞎双眼,自行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命运”和俄狄浦斯王既两败俱伤,“命运”因其邪恶无理招致人们的批判、厌恶,俄狄浦斯王因其主动抗争招致苦难;又获得双赢,“命运”的不可避免性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生的必然性:有限性和悲剧性 (缺憾性) ,俄狄浦斯王的抗争让人认识到了人的命运其实就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而不是结局。命运所代表的世界的无限性是人们永远都欲超越的梦想。而在这种永恒的超越中,人性一次又一次的得以升华。主要参考资料:[1]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 陈洪水,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 马 晖.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 尼 采.悲剧的诞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4.[8] 肖四新.人的追问与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0.(3)[9] 周春生.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

关于毕业论文之俄狄浦斯的悲剧

绪 论

纵观自古至今的文学批评,几乎所有西方著名批评家、美学家和哲学家都就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成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中1个持久的话题,而且成为整个世界思想史中1个永远的神话,毕业论文-俄狄浦斯的悲剧 - 语言文学论文。对于俄狄浦斯的悲剧原因的理解也是观点众多说法不1。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索福克勒斯的这部作品被视作悲剧的.典范,并前后1共被提到7次,在他看来,俄狄浦斯是1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他“不10分善良,也不10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①亚里士多德把俄狄浦斯的悲剧定在俄狄浦斯本人身上,也由于此观点的提出引起了批评家长久的争论。除此之外,更多的人把俄狄浦斯的悲剧称为命运悲剧。我国的学者,如许纾在她的《悲剧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中就以俄狄浦斯的命运为线索,从形式的视角说明悲剧是1个具有必然性的完整的命运幻象,并剖析悲剧精神用命运形式来表达的原因及其所取得的效果。到1900年弗洛伊德又提出新的观点,那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他发现在他的许多病人中都有杀父娶母的冲动,而他认为,这种“俄狄浦斯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它潜藏在无意识中不易被发现,它来自于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在性蕾期这1个阶段的小孩对自己的异性父母感兴趣,而排斥同性父母,形成3角关系,即男孩子喜欢母亲,而女孩子喜欢父亲,反抗母亲,呈现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如果在以后的“心1性”发展过程中,再遭受挫折,停滞下来,那么“俄狄浦斯”情结就将长久的固留,使之呈现许多反常的表现。

②弗洛伊德认为,弑杀的目的是为了同父亲争夺母亲,想把父亲当作竞争对手除掉,因此恋母情结就成为了悲剧的原因。弗洛伊德的这1观点在原文中也由此得到论证。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观点提出来之后,俄狄浦斯的悲剧原因的探讨的观点就越来越多了。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王昌树在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消解——兼谈艺术价值生成》中把“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人类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原型,不仅从弗洛伊德的观点去理解悲剧原因,并能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得到艺术美的启示。孟德群则在《俄狄浦斯的错误及其人生启示意义》指出俄狄浦斯悲剧原因还是逃不出命运之神的操控,另外他更为大胆地提出是由俄狄浦斯的性格让他出现选择性错误造成的。更有甚者,如李紫红就在《俄狄浦斯王悲剧新探》中从后现代的语言学理论中得到启发,认为是语言的神奇力量造成了他的悲剧等等。

《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

《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主要是根据日常的现象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下面《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最关键的概念

作者:(法)简-大卫·纳索

译者:张源译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1

平装:16开168页

ISBN:9787518410811

定价:25.00

丛书:万千心理

外文书名: L'Oedipe: le concept le plus crucial de la psychanalyse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Nasio博士是现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在巴黎第七大学任教30余年。在给读者讲述俄狄浦斯情结——这个精神分析zui关键的概念时,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非常清晰明了,涉及俄狄浦斯情结中男孩的情况、女孩的情况,还有答疑环节等,非常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甚至零基础的读者阅读。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读者来说,本书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而对于初学者,本书又可以作为一本初级的教材,难怪本书被纽约大学读书协会评为“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作者简介

J-D.Nasio1942年生于阿根廷第二大城市罗萨里奥。1969—1980年,与法国最具争议、也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家拉康(Jaques Lacan)学习、共事以及共同发展精神分析事业达11年。1986年建立“巴黎精神分析讨论班”,现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因在专业领域的突出建树,于1999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同时身为拉丁美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2016年成为墨西哥大学和美国南康涅狄格大学的“荣誉博士”。Nasio博士已经从事精神分析工作近50年,于巴黎第七大学任教30余年,是成人、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家,学术作家。著有32本著作,涉及科普、社会及专业学术各个领域,已被翻译成为13国文字。

译者简介

张源1985年生,陕西西安人。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居里大学)急诊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2013年于西安第四医院工作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务科工作。2013至今自由职业,翻译法国心理学著作。

目录

开篇

第一篇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二篇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三篇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问答

第四篇俄狄浦斯情结是男人和女人们普通神经症及病态神经症的原因

第五篇俄狄浦斯情结症候群

第六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雅克·拉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著作的摘要及注解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俄罗斯研究生毕业要写论文吗

俄罗斯研究生基本都是两年。上课老师说话很快,根本听不懂,每次做作业很累。每一个课每个学期都有一篇论文,这个基本是зачет,算比较好过的。如果是考试的话基本都是口述,一对一的那种。毕业需要写一篇80~100页的俄语论文。所有人以为你在俄罗斯天天说俄语,其实并不是。周围都是中国人。所有人以为你在俄罗斯俄语会说的很好,然并卵。

不需要。平台不同对博士毕业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越高级的平台,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对博士毕业的要求,不单单文章要先出来,文章的质量,文章的层次,论文发表在SCI、EI、ISTP、SSCI等区段,领区不同都有所占比。而且还需要在科研领域里有足够的学术水平。博士研究生,即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博士生,是研究生学位中最高的一级。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博士,读博士等,正是指博士研究生。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严格来讲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在正式场合,只有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能冠之以"Dr."称呼;在非正式场合可以不受此限制。

俄罗斯毕业论文大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俄语科学语体在科学技术情报和学术交流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苏联的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在书面上都是用俄语科学语体表达的。所以,掌握好俄语科学语体是获取世界上先进科学与技术的可靠手段之一。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俄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俄汉语修辞格数量相差悬殊之原因浅析2、“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创新研究3、语料库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20(08):66-67.4、杨柳青木版年画核心术语俄译研究5、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俄语课程教学创新研究6、俄语电影汉俄双语字幕在俄语学习中的作用7、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在前苏联的翻译及传播8、汉俄网络广告中的语用预设浅析9、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10、大学公共俄语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11、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12、俄语战争话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13、如何在俄语课堂中融入学科素养14、基于词汇联想的词块学习理论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5、新时代我国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问题与趋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影响很深远应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有利于俄罗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有效解决俄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对于俄罗斯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首先,为俄罗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了障碍。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有效保证本国商品不受歧视地进入国际市场也成为了俄对外经贸政策的关注重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俄罗斯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同时也消除了贸易歧视和技术壁垒,从而能够加快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其次,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国际贸易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俄罗斯不再被排除在调解贸易争端的现代机制之外,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内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贸易纠纷。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是行之有效的。除此之外,俄罗斯可以提出对单独针对俄罗斯的反倾销措施加以修订或取消,从而大大减少因此而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第三,有利于俄罗斯进行对外投资合作。世贸组织有关贸易投资的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总协定,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投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俄罗斯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提供了可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俄罗斯还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其本国利益。第四,加入世贸组织将推动俄罗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加入世贸组织,俄罗斯必须逐步对其相关贸易法规进行修改,使其与世界贸易组织法规和文件的精神相吻合。俄的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与国际接轨后,还可以为加大吸引外资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可以更加便利地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本国工业的竞争力。

俄语专业毕业论文最好写中俄对比之类的,好的题目就是成功了一半。最开始我也没计划不知道写啥,还是上届同学给的莫文网,有人帮助轻松好多试论俄语成语中的先例现象刍议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俄语语用学的基本问题俄语语料库的新发展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苏联解体后的俄语(Ⅰ)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报告山东省高校俄语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全国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查俄语专业大学生学习情感障碍的原因及对策从онлайн的使用看俄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当代俄语中的英俄复合词构词模式及俄化方式浅析俄语语言对比研究新景观关于俄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质量、效益、特色——谈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再论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兼谈俄罗斯学的建设俄语教学与互联网高校俄语专业学生俄语课堂焦虑状况研究俄语成语语义分类及语义中心研究

俄罗斯写论文格式要求

俄罗斯硕士论文一般在2.5万字至4万字之间(中文),1.3万至1.8万单词之间(俄文);论文主体部分英文词数至少20000 words;硕士论文需要通过俄罗斯科学教育部反剽窃系统检查,重复率不能超过15%。

要求:

1、总页数根据学校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毕业论文本科50-70,研究生100-120,博士150

2、字体一般为Times New Roman,14号,页边距左3cm,右1cm,上下2cm。1.5倍行间距,段前1.25字符。

3、文章引用部分一定要标明脚注(Сноска)。

摘要要求

摘要分俄语摘要和汉语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一般要求500字以内。论文摘要另起页并排在标题页之后,先俄文后中文,分页打印。摘要部分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俄文题目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居中打印。之后,空两行开始摘要部分。

将“Тезис”一词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俄文摘要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中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空两行开始打摘要部分。将中文“摘要”二字加方括号,前空两格,用黑体四号字。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

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字体:黑体,加粗,三号。

行距:单倍行距。

段前:24磅。

段后:18磅。

对齐方式:居中对齐。

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2、关键词的格式:黑体,常规,小四。

关键词内容的格式:宋体,常规,小四。

3、目录:黑体,加粗,三号。

前言和一级提纲:黑体,常规,四号。

二级提纲:

字体:宋体,常规,小四。

首行缩进:2字符。

三级提纲。

字体:宋体,常规,小四。

首行缩进:4字符。

段落:单倍行距。

4、前言(中间空四格)。

字体:黑体,常规,三号。

段落:单倍行距。

5、一级提纲。

字体:黑体,加粗,三号。

段落:对齐方式:居中对齐。

段前:24磅。

段后:18磅。

行距:单倍行距。

大纲级别:1级提纲。

6、二级提纲。

字体:宋体,加粗,四号。

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段前:24磅。

段后:6磅。

行距:单倍行距。

大纲级别:2级提纲。

7、三级提纲。

字体:黑体,常规,小四。

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段前:12磅。

段后:6磅。

行距:单倍行距。

大纲级别:3级提纲。

8、正文内容。

字体:宋体,常规,小四。

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段前:0磅。

段后:0磅。

行距:单倍行距。

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表格和图。

内容:宋体,常规,小四。

标题:黑体,常规,五号。

9、参考文献。

标题:与一级提纲格式一致。

字体:宋体,常规,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段前:0磅。

段后:0磅。

行距:单倍行距。

大纲级别:一级提纲。

10、页眉和页脚。

奇数页:

页眉:论文题目。

页脚:页码在右下角。

偶数页:

页脚:页码在左下角。

俄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要求引用页码。如正文中的括号标出时此处不必再加。 (2)中文书目的著录格式: 1)专著注录格式: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 2) 文的注录格式:作者,题目名称 //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刊)号。参考文献部分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 如: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吴国华,论世界语言图景 //外语学刊,2003年第2期。 9. 附录: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包括放在正文中过分冗长的图表及有关说明等。附录排在参考书目之后,如没有可不带附录。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 论文的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 汉语封面 (2) 俄语封面 (3) 俄文摘要(含关键词) (4)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4) 目录 (5) 正文 (含谢词)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封底 ;

据学术堂了解。学位论文的格式有两大部分: (一)卷首部分包括内容如下:1.封面和封底:由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刷,封面栏目要求打印.2.题目:应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3.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和第二页的内容和格式按统一规定(见式样1,式样2)打印,不编页码.4.中文摘 要(Abstract):在500字以内.摘 要是对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述.它应使人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论文摘 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文的新见解和研究工作的创新点.5.关键词(Keyword):论文关键词一般3至8个,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标准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上排列,并以显着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 要左下方.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序号,提名和页码组成.8.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如果学位论文的附表与插图太多,可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二)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正文,结论或建议,尾注,参考文献表.1.绪论或前言:通常作为第一章,是该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2.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对这部分内容和形式不作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可分成若干章节表述.总体要求要实事求是,内容翔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3.结论和建议: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精华与总结.结论应该简练,完整,准确.着重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发现和发展,以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4.尾注:学位论文中凡属原文引用了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等,须加上注释,统一为尾注.5.参考文献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执行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7714-2005),主要录入格式为:(1)专著专著是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写俄狄浦斯王
  • 俄狄浦斯论文参考文献
  • 俄罗斯研究生毕业要写论文吗
  • 俄罗斯毕业论文大全
  • 俄罗斯写论文格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