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教师沟通论文

教师沟通论文

发布时间:

教师沟通论文

1沟通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家长,摆正且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家长,赢得他们的信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性的沟通,两者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王加敏是我们班能力较弱的一位孩子,在画画、数学等方面与其他的幼儿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进入小学时,我们建议家长让王加敏再重读一年,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便与她更好的进入小学。但是家长听了之后并没有采纳,还觉得我们对王加敏有偏见,说了一些刺耳的话语,执意要升入小学。我们理解在每位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就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王加敏的爸爸看到了她的表现后,再一次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很抱歉之前的做法,现在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的孩子确实在能力上与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距。2沟通中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在家园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两个主要环境,无疑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的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倾听家长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对孩子的问题作简单评判,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可以促使家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切记,与家长沟通并不是教育家长,教师要避免对家长说教,要给予家长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中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方式,为合作共育大好基础。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其次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回应,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用心。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的外在行为,这对家长来讲既是尊重,又是一种鼓励。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软化”得通情达理。辉辉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各班布置区角环境,老师的任务也很重,没有及时的提醒孩子喝水,由于老师的疏忽,导致了冲冲小朋友一天没有喝水。到了下午妈妈来接回家的时候,他才拉着妈妈去喝水,辉辉妈妈看到儿子渴了一天,十分心疼,指责我们工作不到位,还一味的质问我们是如何照顾小孩子的,这样漠不关心的照顾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马上进行安抚:“辉辉妈妈,真是对不起,今天呢是我们不对,辉辉呢平时比较乖也不太爱表达,今天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也知道你肯定很心疼,以后我们肯定会特别注意一点的好不好?”辉辉妈妈听到我们道歉后,也开始软化了,说:“辉辉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之前我们也没有和你们说清楚,那老师下次就麻烦你们多提醒他,他自己不敢和老师说,你们多主动的和他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心疼。我想你们老师应该是照顾的很好的,没想到……”我们又一次道歉,辉辉妈妈牵着他回家了。听到家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满是委屈,但是尽管家长再怎么不讲道理,不理解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得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快。学着“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一天没有喝水,我心疼吗?”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安慰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疼和气愤的情绪,并耐心的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从而得到家长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3沟通中要以 “交流”为桥梁通过多沟通,家园共育保持协调一致,让教师与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搭档,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师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教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幼儿园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有了这样的前提,如果需要和家长谈谈孩子的问题,想必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心果是一个十分文静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说话,做事情也是慢条斯理的。一天,我将发生在心果身上的一件趣事同心果妈妈分享:心果在午睡之前,学小猴子爬树一样。看见老师后,“嗖”的一声缩了回来,躲进了被窝里……心果妈妈听了后,笑着说:“心果在家里是个十分调皮的小女孩。很贪玩,很任性,妈妈说什么也不听,就喜欢玩,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讲话,也不爱玩了……”心果妈妈也和我们讲了很多心果在家的趣事,我们就好像“叙家常”一样。4沟通要重视“家访”的重要作用通过家访,我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也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即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硕硕是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欺负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一天下午,硕硕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硕硕妈妈。硕硕妈妈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再打人,就关到门外去,不要你了……”硕硕“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硕硕妈妈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家长的过激行为让沟通成为了一种“障碍”,仔细分析原因后,为了了解硕硕在家到底表现怎样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主动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得到了硕硕妈妈的同意。在家访中,我们首先肯定了硕硕最近取得的进步,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过沟通,我们终于知道了硕硕打人背后的“真相”:家长经常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倾向,有时是大人不经意被模仿了!借助这次家访,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配合,共同商量对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自己对幼儿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充分的流露给家长,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写作小常识: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做到家园共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关键词:技巧 家长 幼儿教师 交流沟通 家园共育一、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现状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是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这么多的幼儿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每天至少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幼儿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其中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面貌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如何对待这些分歧呢?一)、正视分歧(一)对幼儿评价的分歧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这些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是一朵花,碧玉无瑕;而幼儿教师看他们的孩子则不甚完美,也不出众。这里不排除幼儿教师对幼儿某些优点的忽视,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过高,却是教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可以,但是父母却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整天批评训斥孩子。(二)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比较笼统而客观,他们期望每个幼儿都能有所进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的分歧。(三)对幼儿关怀照顾上的分歧家长对幼儿的关怀照顾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体指向性,二是细致入微。家长对幼儿的照顾指向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这种关怀照顾是非常细致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全班数十名幼儿,他们要关心照顾的不是一个孩子,也不是几个孩子,而是几十个孩子,这就难免顾此失彼。(四)对幼儿成长不顺利时归因的分歧在幼儿成长顺利时,幼儿园和家长的关系往往比较融洽,然而一旦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教育工作遇到困难、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双方就可能会互相指责,产生分歧。家长埋怨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好,幼儿教师则埋怨家长不配合工作,彼此都有怨气。这种怨气以各种形态有声或无声地表现出来,造成心理上的隔阂。(五)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方法的分歧这种分歧大量存在于日常教育工作中。一方对孩子管理严格,严中有爱,另一方则放纵、溺爱;一方侧重能力发展、智力,另一方则要求识字写字、多长知识;一方注重性、劳动观念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则害怕孩子累着、碰着,单纯而过分地对孩子进行保护;一方注重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另一方则强行对幼儿进行正规的学习训练……二)、分歧的原因(一)与孩子的关系不同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教师出于责任感去关心爱护幼儿,这种关系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家长与幼儿的关系,既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有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是暂时的,一旦幼儿升班、升学,这种师生关系在实际上就已结束,留下的是师生情谊,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则是终生的。子女的成长牵动着父母的心,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这种长久的、利害相关的密切关系,使得父母不得不加倍地关心自己的孩子,有时到了“过火”的地步。(二)观察孩子的时空条件不同家长多是在家庭中观察孩子。在家庭中成员少,孩子处于被照顾的地位。教师主要是在幼儿园里观察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许多幼儿在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幼儿既处于教师的照顾之下,又处于同龄孩子的相互作用之中。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了很多家里遇不到的矛盾。在幼儿园里,这些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要受限制的,因而他们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出现了父母看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而幼儿园教师看孩子还不错的情况。 (三)教育素养不同幼儿教师一般受过专业训练,有一定教育素养。家长的教育素养因人而异,有的高,有的低,而且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养不同,因而观察幼儿的角度和了解幼儿的程度就会存在差异,对幼儿的评价也会出现分歧,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更会产生极大的差别。(四)缺乏及时的和沟通当前幼儿园普遍重视家长工作,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些幼儿教师家长工作趋于一般化,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这就使教师与家长对有关孩子教育的一些不同看法不能及时交换意见。如果能够及时、交换意见,这种分歧就会逐渐消除,使看法和教育趋于一致,或基本一致。但是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尤其是缺少开诚布公的交谈,就会使分歧加深,心理隔阂越来越大。三)、分歧的解决(一)易位而思,互相体谅人世间需要理解,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融洽与信任。幼儿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来看一看、想一想,就会对对方多一分理解与体谅。(二)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家庭知识。教师是有家庭教育的知识,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折幼儿的成长发展与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三)全面公正地评价孩子从幼儿教师来说,要克服偏见,防止出现对班级中发展较好并善于表现的幼儿评价过高,对较为内向、发展较为迟缓或不守纪律的幼儿评价过低的倾向。为了全面而公正地评价孩子,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很好地学习与掌握幼儿发展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从体、智、德、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地评价幼儿。克服只从认知方面,甚至于只从知识掌握方面去评价孩子的片面做法。(四)深切合理地热爱孩子幼儿教师加深对幼儿的热爱和关怀,是幼儿教师教育好幼儿的根本,也是搞好与家长心理沟通的根本。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教师每天面对数十名幼儿,他们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有的优点多一点,缺点少一些,有的优点少一些,缺点多一些;有的优点显露,缺点隐蔽,有的缺点显露,优点隐蔽。仔细地观察和每一个幼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园教师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孩子,才能打开家长心灵的大门,才能搞好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五)加强,坦诚相见幼儿教师要经常到幼儿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地直接沟通交流,互相通报幼儿在家与在幼儿园的情况,充分交换意见,增进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幼儿教师在家访时,态度一定要诚恳友好,要充分为幼儿的优点,与人为善地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积极地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沟通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育儿水平普通提高,教师也要放下架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使家长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利用,产生成功感和自尊感,有利于形成家园共育、教育合力,使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合作,密切家园关系。二、家园共育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中的重要性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相互沟通交流、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一)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仅仅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家长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二)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作为幼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三、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强调家园共育的现在,教师进行家长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学校、家教讲座、家长开放日等等。但是因为教育幼儿不同于其它工作,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着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另外,幼儿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与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沟通。只要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发展。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一)、和新入园家长的沟通有人常说幼儿有入园焦虑,实际上新生家长也会有入园焦虑。因为要将自己的心爱的小宝贝交给陌生人看管,既使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幼儿园、挑选的老师,也会不放心,不适应。他们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程度。此时,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渐渐接纳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助手。教师则可以利用这种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交流、反思、学习,积累进行家长工作的经验,获得专业成长,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那么,教师如何与新生家长沟通?通过多年的带班经验,对此总结如下:1、首先,教师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样,和新生家长初次接触,教师给他们的印象很重要,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你传达出的友好信息,揣测教师将来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教师、家长长时间的相处、交流的感情基础。那么这种热情友好的态度怎么营造呢?第一,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第二,教师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当年长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等等。第三,教师要学会观察,主动的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关怀。现在小朋友的父母很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接送,教师可以用帮忙孩子穿外套和整理衣裤、叮嘱孩子听爷爷奶奶的话、把通知写成小纸条让他们带回去等方式,向长辈们传递自己的关心。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热情、友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理解和信任的建立。2、教师要本着积极、耐心的原则与各种类型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比如我们班佳佳的妈妈,非常细心,一有问题就会打给老师,至少要说上半个小时。一天,她又打来问:“昨天中午,我们家佳佳吃饭怎么样呀?”我说:“还可以,不过鸡蛋她好像不愿意吃,自己拨掉了。”“哈哈,我就是说嘛,我回家问她吃得怎么样,她说,老师把饭倒掉了。我就是不相信,所以就打扰老师问问。”听到这里,我心想:原来是考我们呀!信好自己对她够关注。在这个案例中,能发现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接着,教师要学会从多种角度判断问题,减少对家长的误解。例如,我们班新插班的乐乐,参加节目排练,我请她们一人带一辆纸风车来做道具用。第二天,她没有带来,在排练的过程中,由于她反应慢,不会听音乐,我把她撤了。由于怕乐乐的妈妈误解是因为她没带风车才不让她排练,所以,我和乐乐的妈妈通把事情进行说明。在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乐乐为何没有带风车来的原因,原来是他回家对爸爸说:“老师叫风车,不,老师会打娃娃的。”爸爸不相信乐乐的话,就没有给她。其中,乐乐叫爸爸风车是真,她对爸爸说:“不,老师会打娃娃。”这是乐乐的谎话,那爸爸,不相信孩子也是对老师的信任,他不相信幼儿园的老师会打孩子。但就在乐乐没带风车的那天碰巧就把乐乐给撤下来了,如果我没有及时和乐乐妈妈沟通,那么给家长的误解一定会是这样:因为乐乐没带风车来,老师虽然没打孩子,但却用另外的方法进行惩罚了。可见,遇到疑惑时,光靠主观判断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问题,才能产生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有价值的判断。家长其实也像孩子一样,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教师要学会主动的与他们进行交流,谈论的内容,不仅可以包括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还可以是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让大家通过谈话,分享轻松和快乐。3、教师要通过“换位思考”来建构理解的平台,体验理解的幸福。理解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的想法,也是一种诠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感受,这就是理解体会的不同。每个人对一种事物的诠释都不一定相同,那是因为大家对这个事物的感受体会有所不同,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决定的。理解不等同于体会,两个词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理解是个体对事件的逻辑表示赞同,也不排除有个人体验,但主要是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从“理解”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理解是双方的,是需要构建一个平台。只有双方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才能便于相互理解。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需要平台的,它的建立是以幼儿的幸福成长为目的,需要教师、家长双方的努力和维护。在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初期,建立这种和谐、友好、能相互理解的平台,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班的曦曦身体不好,吃饭又特别慢,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平时也由爷爷奶奶接送,几乎没有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在小班上学期,曦曦常常请假,小班下学期,我们三个老师好不容易交会他自己进餐,但一个暑假结束,他又不会吃饭了,爷爷奶奶随时借送药的机会来园看孩子,有时还在后窗悄悄听老师组织活动,有时借口说要带孩子去看病把他提前接走。就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和对老师的不放心,曦曦在班上动手能力特差,而且脾气也特大,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他的动手能力,首先得找他的爸爸妈妈交谈,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在班上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让他们在家里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和爷爷奶奶达成共识,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经过反复的沟通,曦曦的爸爸妈妈亲自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了,还随时主动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孩子身体好了,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生病时间也少了。他的爷爷奶奶也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中途很少来幼儿园“探望”了;同时也把接送的任务尽可能的转让给了孩子的爸爸妈妈接。教师在遇到这种两代教育观点不一致的类似问题时,要学会理解家长的焦虑,通过“换位思考”,来帮助家长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和心”与家长进行交谈,做好两代家长的中间磨合纽带。(二)、交谈沟通中三点比较有效措施。1、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我班呈呈小朋友交往能力特差,模仿性和攻击性特强,常常因为与小朋友争抢玩具发生了矛盾,还没有掌握友好与人交往的方法,常常伤到同伴,同时也伤到自己。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饿有故障,判断是非的能力欠缺,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我们决定跟他的家长沟通一下,这时的沟通就需要教师巧妙使用语言,针对家长心态说话,使家长容易理解,千万不能仅停留在告状的层面。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随时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不住代替孩子向教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运用这一措施进行沟通,呈呈小朋友的妈妈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年下来来,呈呈小朋友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攻击性行为也明显有了减少。2、学会肯定孩子、赏识孩子。幼儿自淫症是指孩子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伴有面红、眼神凝视等表现,这种现象多在入睡前或刚睡时出现,持续数分钟,女孩有时两叉上下移擦,所以又称为情感叉。吮吸指甲癖是指幼儿喜欢咬指甲,如果受到父母责骂,吮吸得就越勤,这种孩子不喜欢剪指甲,有的孩子甚至把手指吮吸得变形,同时患有各种病茵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疾病,导致孩子身体素质较差,面黄肌瘦。我教过的幼儿,以上两种现象的孩子都有,如艳艳和丽丽有自淫症,往那一坐脚手手不得闲,悦悦小朋友爱吮吸手指,两个大拇指手指被被吮吸得变了形。但这三个家庭都向老师隐瞒了孩子的这种特殊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面对孩子的这种现象进行冷处理,一面侧面引导孩子逐步改正其行为,另外积极、平静、委婉地与家长沟通、交谈,尽量减轻家长的压力和不自信。首先在家长面前要站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特点说话,使家长相信,学会肯定孩子、赏识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这种肯定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这时再轻描淡写地谈及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会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得到了延伸,就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园互动。在三个孩子的问题上我就是这样去处理的,让家长明白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取教育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最后艳艳的奶奶说:“老师,我不好意思说呀,在家我们都专门有一个人看着她,怕她有这样的行为,如果真能把她的这种习惯改掉,你说怎么配合我们都愿意呀。”通过一学期的家园教育。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在上课或玩时明显忘记了不良习惯。3、注重多角度的相互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编织摇篮的父母们都在为孩子们创造着优良的家庭环境,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长能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的家长有很强的教育意识;有的家长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等。这些都是家长在实践中成功有效的经验,如果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家园沟通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单向交流,而应该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多角度的沟通。如我以前教过的宇宇小朋友从不敢独自在集体面前发言,但特别顽皮。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家长开放日时,我们邀请他妈妈来园为孩子们上课,在选择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思路上我们共同参与、策划、准备。在活动中,宇宇小朋友第一次大胆地举手发言,整个活动他都很开心,很自信。活动过后,他妈妈说:“真没想到,幼儿园上一节课这么麻烦,老师们真辛苦,这种活动以后我还要参加,我儿子今天的进步很大。”很多家长看到她的成功都争着要来尝试:讲故事、猜谜语、玩游戏,家长开放日的气氛很活跃。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职业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利用家长的特长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家长、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老师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个别家长沟交谈的工作,会让老师受益非浅。

1沟通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家长,摆正且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家长,赢得他们的信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性的沟通,两者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王加敏是我们班能力较弱的一位孩子,在画画、数学等方面与其他的幼儿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进入小学时,我们建议家长让王加敏再重读一年,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便与她更好的进入小学。但是家长听了之后并没有采纳,还觉得我们对王加敏有偏见,说了一些刺耳的话语,执意要升入小学。我们理解在每位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就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王加敏的爸爸看到了她的表现后,再一次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很抱歉之前的做法,现在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的孩子确实在能力上与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距。2沟通中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在家园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两个主要环境,无疑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的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倾听家长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对孩子的问题作简单评判,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可以促使家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切记,与家长沟通并不是教育家长,教师要避免对家长说教,要给予家长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中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方式,为合作共育大好基础。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其次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回应,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用心。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的外在行为,这对家长来讲既是尊重,又是一种鼓励。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软化”得通情达理。辉辉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各班布置区角环境,老师的任务也很重,没有及时的提醒孩子喝水,由于老师的疏忽,导致了冲冲小朋友一天没有喝水。到了下午妈妈来接回家的时候,他才拉着妈妈去喝水,辉辉妈妈看到儿子渴了一天,十分心疼,指责我们工作不到位,还一味的质问我们是如何照顾小孩子的,这样漠不关心的照顾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马上进行安抚:“辉辉妈妈,真是对不起,今天呢是我们不对,辉辉呢平时比较乖也不太爱表达,今天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也知道你肯定很心疼,以后我们肯定会特别注意一点的好不好?”辉辉妈妈听到我们道歉后,也开始软化了,说:“辉辉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之前我们也没有和你们说清楚,那老师下次就麻烦你们多提醒他,他自己不敢和老师说,你们多主动的和他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心疼。我想你们老师应该是照顾的很好的,没想到……”我们又一次道歉,辉辉妈妈牵着他回家了。听到家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满是委屈,但是尽管家长再怎么不讲道理,不理解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得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快。学着“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一天没有喝水,我心疼吗?”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安慰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疼和气愤的情绪,并耐心的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从而得到家长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3沟通中要以 “交流”为桥梁通过多沟通,家园共育保持协调一致,让教师与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搭档,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师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教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幼儿园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有了这样的前提,如果需要和家长谈谈孩子的问题,想必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心果是一个十分文静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说话,做事情也是慢条斯理的。一天,我将发生在心果身上的一件趣事同心果妈妈分享:心果在午睡之前,学小猴子爬树一样。看见老师后,“嗖”的一声缩了回来,躲进了被窝里……心果妈妈听了后,笑着说:“心果在家里是个十分调皮的小女孩。很贪玩,很任性,妈妈说什么也不听,就喜欢玩,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讲话,也不爱玩了……”心果妈妈也和我们讲了很多心果在家的趣事,我们就好像“叙家常”一样。4沟通要重视“家访”的重要作用通过家访,我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也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即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硕硕是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欺负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一天下午,硕硕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硕硕妈妈。硕硕妈妈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再打人,就关到门外去,不要你了……”硕硕“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硕硕妈妈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家长的过激行为让沟通成为了一种“障碍”,仔细分析原因后,为了了解硕硕在家到底表现怎样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主动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得到了硕硕妈妈的同意。在家访中,我们首先肯定了硕硕最近取得的进步,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过沟通,我们终于知道了硕硕打人背后的“真相”:家长经常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倾向,有时是大人不经意被模仿了!借助这次家访,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配合,共同商量对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自己对幼儿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充分的流露给家长,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写作小常识: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论文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排列格式。

教师家长沟通技巧论文题目

1沟通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家长,摆正且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家长,赢得他们的信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性的沟通,两者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王加敏是我们班能力较弱的一位孩子,在画画、数学等方面与其他的幼儿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进入小学时,我们建议家长让王加敏再重读一年,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便与她更好的进入小学。但是家长听了之后并没有采纳,还觉得我们对王加敏有偏见,说了一些刺耳的话语,执意要升入小学。我们理解在每位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就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王加敏的爸爸看到了她的表现后,再一次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很抱歉之前的做法,现在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的孩子确实在能力上与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距。2沟通中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在家园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两个主要环境,无疑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的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倾听家长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对孩子的问题作简单评判,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可以促使家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切记,与家长沟通并不是教育家长,教师要避免对家长说教,要给予家长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中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方式,为合作共育大好基础。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其次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回应,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用心。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的外在行为,这对家长来讲既是尊重,又是一种鼓励。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软化”得通情达理。辉辉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各班布置区角环境,老师的任务也很重,没有及时的提醒孩子喝水,由于老师的疏忽,导致了冲冲小朋友一天没有喝水。到了下午妈妈来接回家的时候,他才拉着妈妈去喝水,辉辉妈妈看到儿子渴了一天,十分心疼,指责我们工作不到位,还一味的质问我们是如何照顾小孩子的,这样漠不关心的照顾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马上进行安抚:“辉辉妈妈,真是对不起,今天呢是我们不对,辉辉呢平时比较乖也不太爱表达,今天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也知道你肯定很心疼,以后我们肯定会特别注意一点的好不好?”辉辉妈妈听到我们道歉后,也开始软化了,说:“辉辉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之前我们也没有和你们说清楚,那老师下次就麻烦你们多提醒他,他自己不敢和老师说,你们多主动的和他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心疼。我想你们老师应该是照顾的很好的,没想到……”我们又一次道歉,辉辉妈妈牵着他回家了。听到家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满是委屈,但是尽管家长再怎么不讲道理,不理解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得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快。学着“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一天没有喝水,我心疼吗?”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安慰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疼和气愤的情绪,并耐心的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从而得到家长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3沟通中要以 “交流”为桥梁通过多沟通,家园共育保持协调一致,让教师与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搭档,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师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教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幼儿园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有了这样的前提,如果需要和家长谈谈孩子的问题,想必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心果是一个十分文静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说话,做事情也是慢条斯理的。一天,我将发生在心果身上的一件趣事同心果妈妈分享:心果在午睡之前,学小猴子爬树一样。看见老师后,“嗖”的一声缩了回来,躲进了被窝里……心果妈妈听了后,笑着说:“心果在家里是个十分调皮的小女孩。很贪玩,很任性,妈妈说什么也不听,就喜欢玩,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讲话,也不爱玩了……”心果妈妈也和我们讲了很多心果在家的趣事,我们就好像“叙家常”一样。4沟通要重视“家访”的重要作用通过家访,我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也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即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硕硕是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欺负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一天下午,硕硕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硕硕妈妈。硕硕妈妈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再打人,就关到门外去,不要你了……”硕硕“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硕硕妈妈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家长的过激行为让沟通成为了一种“障碍”,仔细分析原因后,为了了解硕硕在家到底表现怎样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主动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得到了硕硕妈妈的同意。在家访中,我们首先肯定了硕硕最近取得的进步,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过沟通,我们终于知道了硕硕打人背后的“真相”:家长经常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倾向,有时是大人不经意被模仿了!借助这次家访,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配合,共同商量对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自己对幼儿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充分的流露给家长,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写作小常识: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一、如何与不同文化素养的家长沟通与交流 1、高学历层次家长 家长的教育素养因人而异,有的高、有的低,而且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距,他们培养幼儿的角度和了解幼儿的程度会存在差异,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会产生极大地差别。我们班的陶瓷、顾龙龙、杨茵、刘宇这些家长中有教授、博士后,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非常重视孩子全面的发展,重视孩子外智力因素的发展,主要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的能力等,轻知识的灌输。与他们的育儿沟通与交流,我们一般采取从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后,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像顾龙龙属于从别的幼儿园转入小三班的,正因为他有多动症,而且攻击行为特别强,不太受老师的喜欢,所以家长才选择了我园。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入园初我们与家长商讨制定了教育计划(1)家长为幼儿进行身体上的治疗。(2)针对他好强的心理多让他干他喜欢的事情。(3)教师、家长时刻关注,防止他攻击性行为的发生。(4)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暂时离开集体知道失去玩伴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每天沟通,既:教师向家长反映、汇报幼儿在的表现,家长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二天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并且做好评价分析。以一周为一阶段,分析幼儿出现的问题,形成一个动态渐进的模式,在教育上达到共识,实现同步教育。使该幼儿在短短的三个月成了班级了受欢迎的一员,教授爷爷也乐得找到了教育“刺头”孙子的好方法。 要做好此类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还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尊重自己的孩子、工作尽职尽责时,自然地产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师,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地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时,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孩子沟通情况并和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教师与家长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为沟通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论文根据要求选用恰当的排列格式。

与导师沟通论文题目

如果导师给的题目,自己真的做不出来,就可以直接和导师进行沟通。和导师沟通之后,导师可能会给自己一些指导。和导师沟通之后,导师可能会再给自己换一个题目。很多的毕业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都会给定一个题目,让他们去写。关于老师给的题目自己做不出来,应该怎么办?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可以直接去和导师沟通

既然自己已经做不出来导师给的论文题目了,那么再勉强自己去做就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当我们知道自己做不出来导师给的论文题目之后,就可以直接去找导师进行沟通。不过我们在去找导师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不能够什么都不做。我们在去找导师进行沟通之前一定要先查阅一下相关的论文资料,让导师知道自己已经做了努力了,但是还是做不出来这个论文的题目。

二、导师可能会给自己一些指点

面对学生和自己说给的论文题目做不出来这种情况,很多的导师都会花费一些时间,因此给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学生在直接去找导师沟通后,可能就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这样在做论文的时候就会比较的省时省力,也能够让自己打开思维。

三、导师也有可能会给自己换一个题目

有的老师如果给了一个学生做不出来的题目,他也不会去一直为难学生,而是会给学生再换一个题目。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面对导师给的论文题目做不出来的情况,直接去找导师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够让我们的毕业论文做的更加的轻松,更加的顺畅。

你觉得导师给的论文题目自己做不出来,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欢迎评论区下方留言。

说选什么题,附带上你选题的理由,你大概的论文思路。

作为学生你看到的文章少,对于选题和专业的契合度,工作量,是否能完成等问题都不可能比导师了解。找导师商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提前把一些可能导致你做不出来或者论文不过的问题排除掉。

另外你的论文导师是要负责任的,站在导师的角度他也不喜欢有学生不经过他的同意,私自做主订题目。本来开题提交也需要导师审核,何必要先斩后奏呢。

一般老师也会提供一些比较好的选题给你,如果你有更好的,可以询问一下老师的意见,看看这个选题是不是有类似的,老师会提供一些论文的内容意见。

可以坦诚和导师说,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没有办法做完这个题目,这样坦诚的说出来,导师有可能也不会责怪你。

说选什么题,附带上你选题的理由,你大概的论文思路。说得不好也没关系,这样显得你很上心。然后尽量选择比较具体的选题,不要选范围宽泛的。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毕业论文

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沟通,避免麻烦。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和家长见面,所以,最好把孩子每天的状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不要等一些情况发展严重了才想起和家长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这就要求老师在孩子在校期间,认真观察每个孩子,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记在心里。2、主动沟通。教师要与家长主动交流幼儿情况,不仅能让家长及时知道孩子每天的在校情况。作为老师,还可以从家长那里多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孩子的潜能。3、尊重家长,态度友好。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当然知道尊重别人,礼貌友好,为学生做好表率。所以,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把对方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能有作为教师的优越感,自认为比家长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甚至以教训的语气和家长交流,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1沟通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家长,摆正且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家长,赢得他们的信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互动性的沟通,两者只有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王加敏是我们班能力较弱的一位孩子,在画画、数学等方面与其他的幼儿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进入小学时,我们建议家长让王加敏再重读一年,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便与她更好的进入小学。但是家长听了之后并没有采纳,还觉得我们对王加敏有偏见,说了一些刺耳的话语,执意要升入小学。我们理解在每位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就尊重家长的意见。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王加敏的爸爸看到了她的表现后,再一次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很抱歉之前的做法,现在认为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的孩子确实在能力上与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差距。2沟通中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在家园沟通中,倾听很重要。倾听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两个主要环境,无疑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的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倾听家长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对孩子的问题作简单评判,从而为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可以促使家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切记,与家长沟通并不是教育家长,教师要避免对家长说教,要给予家长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中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方式,为合作共育大好基础。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其次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回应,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用心。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的外在行为,这对家长来讲既是尊重,又是一种鼓励。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本文来自于www.JyqKw.COm]“软化”得通情达理。辉辉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各班布置区角环境,老师的任务也很重,没有及时的提醒孩子喝水,由于老师的疏忽,导致了冲冲小朋友一天没有喝水。到了下午妈妈来接回家的时候,他才拉着妈妈去喝水,辉辉妈妈看到儿子渴了一天,十分心疼,指责我们工作不到位,还一味的质问我们是如何照顾小孩子的,这样漠不关心的照顾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马上进行安抚:“辉辉妈妈,真是对不起,今天呢是我们不对,辉辉呢平时比较乖也不太爱表达,今天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也知道你肯定很心疼,以后我们肯定会特别注意一点的好不好?”辉辉妈妈听到我们道歉后,也开始软化了,说:“辉辉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之前我们也没有和你们说清楚,那老师下次就麻烦你们多提醒他,他自己不敢和老师说,你们多主动的和他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心疼。我想你们老师应该是照顾的很好的,没想到……”我们又一次道歉,辉辉妈妈牵着他回家了。听到家长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满是委屈,但是尽管家长再怎么不讲道理,不理解我们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得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快。学着“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一天没有喝水,我心疼吗?”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安慰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疼和气愤的情绪,并耐心的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发生的缘由,从而得到家长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3沟通中要以 “交流”为桥梁通过多沟通,家园共育保持协调一致,让教师与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搭档,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师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长分享孩子的各种正面信息,孩子取得的进步、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等,让家长得以时常感受到教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从而更乐意与教师交流,形成对幼儿园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有了这样的前提,如果需要和家长谈谈孩子的问题,想必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心果是一个十分文静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说话,做事情也是慢条斯理的。一天,我将发生在心果身上的一件趣事同心果妈妈分享:心果在午睡之前,学小猴子爬树一样。看见老师后,“嗖”的一声缩了回来,躲进了被窝里……心果妈妈听了后,笑着说:“心果在家里是个十分调皮的小女孩。很贪玩,很任性,妈妈说什么也不听,就喜欢玩,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讲话,也不爱玩了……”心果妈妈也和我们讲了很多心果在家的趣事,我们就好像“叙家常”一样。4沟通要重视“家访”的重要作用通过家访,我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也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并以建议的方式请求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和家长可就孩子近期的表现通过每日接送时间或电话、家访、网上聊天等形式定期沟通,检验效果,即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对仍然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的解决策略。硕硕是个比较“暴力”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欺负弱小”。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一天下午,硕硕妈妈来接孩子时,我们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硕硕妈妈。硕硕妈妈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啪啪”打了几下手心,狠狠地说:“再打人,就关到门外去,不要你了……”硕硕“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教师还没来得及上前阻止,硕硕妈妈就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离开了……家长的过激行为让沟通成为了一种“障碍”,仔细分析原因后,为了了解硕硕在家到底表现怎样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我们主动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得到了硕硕妈妈的同意。在家访中,我们首先肯定了硕硕最近取得的进步,然后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不足。通过沟通,我们终于知道了硕硕打人背后的“真相”:家长经常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大程度上有模仿的倾向,有时是大人不经意被模仿了!借助这次家访,让家长正视孩子的缺点,积极配合,共同商量对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认识其需求以及问题,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自己对幼儿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关心充分的流露给家长,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的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写作小常识:论文常见模式;总分式(或称总分总式)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其次就是要能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充分准备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有限,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在与家长沟通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妨列一个提纲,将需要沟通的问题写出来,做好沟通的准备。多途径沟通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如果双方都有时间,可以选择面谈。但有的家长工作繁忙,平时没有多余的时间,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采取短信、电话、联系册、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无论用什么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尽快解决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谈话技巧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运用语言技巧。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在说到孩子时,千万不要直接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这样家长很难接受。最好分两方面来说,先客观的评价孩子的优点,然后再说说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尊重家长与家长沟通的首要问题就是尊重。虽然我们身为老师,但是我们与家长是平等的,不要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的姿态。要展现出幼儿教师应有的热情、和蔼可亲、以及平易近人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下面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聆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很不满意,会将各种不满和牢骚发泄在老师身上。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家长的意见,不要与家长争执,必要时可以做好记录,以便向上级反映。征求意见幼儿工作是很繁杂的,难免会出现各种疏漏之处。在与家长沟通时,多向家长征求意见,了解家长的需求,以及幼儿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幼儿园的饭菜是否可口;孩子是否喜欢自己的老师;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有没有疑问等等。做到家长多提意见,老师及时反馈。讲解教育方法很多家长都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只要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多给家长讲一些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不但能让家长佩服老师的专业素养,对老师增加信任感,还能让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最终更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各位好朋友们,点击下方,加入王堃阳线下训练粉丝团,第一时间收看更多现场视频!

  • 索引序列
  • 教师沟通论文
  •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论文
  • 教师家长沟通技巧论文题目
  • 与导师沟通论文题目
  •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