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研究幼儿气质类型论文

研究幼儿气质类型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幼儿气质类型论文

幼儿气质类型与养育策略这个论文题目好写吗多少字原创的

心理学有关气质类型探析的论文篇二:《大学生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摘要】 目的:从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的程度来探讨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问卷、气质类型问卷和社会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多血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正相关,与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心理一致感相关。社交焦虑得分与多血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质得分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结论:大学生中多血质占多数,其次为粘液质和混合型气质,抑郁质和胆汁质较少。多血质的学生不容易焦虑,抑郁质的学生更容易焦虑。多血质与粘液质的学生其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抑郁质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 【关键词】大学生;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社交焦虑 Antonovsky 解释心理一致感为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张玲的研究表明:具有抑郁质特征气质类型的运动员比其他气质类型的运动员具有更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趋向,差异有显著意义[1]。II型糖尿病的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其自我护理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高心理一致感患者,相应的自我护理行为的能力也较高[2]。Sakari Suominen进行的纵向探索也指出:个体的心理一致感能预测其身心健康状况,而且没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随机抽取河北联合大学1-4年级大学生350人,收回有效问卷326份。 1.2 研究工具 气质类型测试题:又称“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该量表共60题,每种气质类型15题,测量出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较好信效度。 心理一致感量表:由13个项目构成,分为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三个维度。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 社交焦虚量表:含有6个条目,不仅测量主观焦虑,同时也测量言语表达及行为举止上的困难。量表的得分范围从0(低焦虑程度)到18(高焦虑程度)。 2 结果 2.1 气质类型基本情况:大学生中多血质类型最多,达到22.39%,其次为粘液质占20.25%,混合型中多血质-粘液质最多,达到13.5%,三种及三种以上混合型也达到12.88%,抑郁质和胆汁质较少。 2.2 心理一致感和社交焦虑情况:显示单一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心理一致感最高,其次为粘液质和胆汁质,抑郁质的情况:心理一致感最低。在全部类型中多血质-粘液质类型心理一致感水平最高。单一气质中,抑郁质社交焦虑得分最高,其次为胆汁质和粘液质,多血质得分最低,在所有类型中胆汁质-抑郁质的社交焦虑得分最高,胆汁质-粘液质合型气质得分最低。在气质类型的4个分量表上男女得分差异不显著。心理一致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并且不同年级心理一致感得分差异显著。 2.3 社交焦虑结果:不同性别社交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心理一致感得分差异显著。 2.4 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和社交焦虑三者的相关分析:由表1可知,胆汁质和粘液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相关不显著;多血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抑郁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负相关,其中与意义感相关不显著,与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心理一致感相关极其显著。 由相关分析还可知,社交焦虑得分与多血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质得分呈极其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多血质占多数。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一致感中,多血质-粘液质类型心理一致感水平最高。还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多血质的学生不容易焦虑,抑郁质的学生更容易焦虑。心理一致感在年级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大一学生的心理一致感较高。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更加明确,随着年级增加课业负担也开始增加,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开始面临就业压力,才导致心理一致感水平降低。 多血质的学生群体更容易检出高心理一致感者,抑郁质的学生群体更容易检查出低心理一致感者。总之,提高大学生心理一致感水平对降低社交焦虑有很重要的影响,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玲.我国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竞赛焦虑和气质类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 林田,林细吟,万丽红.II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1(23):22-24. [3] Skarsater,M.K. Rayens, A. Peden,L. Hall,M.Zhang,H.Agren,H. Proehazka. Sense of coherence and recovery from major depression :A four-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7(l):54. 心理学探析的论文:《浅谈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岗位设置管理中激励机制》 在当前社会发展快速的背景下,我国许多的生活在快节奏的人在心理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心理学在我国的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人们认识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开始逐步开放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设置,使得许多的高校开始出现了应用心理学。当前的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众多的分支中的一个,其中也是作为在实践应用中操作性最强的一个。对于各种社会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作出的心理问题研究也是最多的。由于其实践性的重要特点使得我国在对于应用心理学的培养变得十分的注重,其在心理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 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当前教育部对于本科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心理学知识、基本技能以外还需要在各大政府事业机关、公益性机构、私营企业中从事相关的心理教育、治疗、咨询等业务的开展。我国需要在心理学领域中培养出高级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以外,还需要培养出对于心理学中延伸到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复合型专业高级人才,在工作中不大能够胜任专业性的心理知识以外还能够从工作中对于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解析的心理学人才。 (二)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应用性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的首要特征 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心理学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结构,对人类社会心理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要学生在对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操作性要强。在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够在进入社会以后面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心里足额中还需要学会其他的相关技能。对于心理问题存在着的心理测量、实验技能与咨询交流都需要牢固掌握。在未来专业性是对一个优秀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重要评价之一以外,其他的技巧的解决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实践性,实践性的残缺对于一个学习应用心理学的人才来说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了。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对心理知识的掌握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对应用操作性上十分的欠缺。对于心理学实践性与操作性上的技能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特别的有问题。当前21世纪在对于人才培养上尤为突出的表达出对学生实践性的看重。但是在学生出身社会以后,通过相关的专家反馈出来的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完美的进行处理。自此导致应用心理学的培养人才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三)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按应用心理系的学生再出来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足导致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用人单位对于当前大学生出现的问题导致在用人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性。当下的应用心理学对于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需求心都十分巨大的,同时对于面对社会的需求我国的各大高校对于心理学的培养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过多的人员的收入导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出现了偏差,大多数的学生在对于具体心理学案例的实践操作上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决方案,导致学生在走出校园以后在对专业的对口上不能找到适合的相关工作。 通过相关国家数据的统计,我国各大高校在心理学中开设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达到九十所之多,相应的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急剧增长,对于这部分的学生培养上资源达不到相关的配套,导致许多出来的学生在读完大学以后出来找工作都变得十分的迷茫,专业知识的不做加上操作技能的不做使得自己在未来的就业中激烈的状况下选择其他岗位进行发展。因此在对高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培养上急需要调整。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 在当前各大高校对于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把单一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转变成为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使得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以后能够直接对于工作上手。这也是当前各大高校在转变教育模式上的一个方面。把传统课堂教育结合到现代化的专业教育中去,培养出学生专业能力过硬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生。 在过去传统的心理学教育中,大多的高效更加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导致在心里教学中除下了过度的强调本科学位,对于心理学的知识教程更加的具体化,教学方面繁荣教条化倾向严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过长,对于教师教授的东西不能够及时的消化,致使学生在学习过后,长时间的不用遗忘的速度加快。同时在应用过程的欠缺导致学生能力与技巧也十分的缺乏。当前我国高校的改革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建构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当下我国各大高校在培养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生中指定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在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十分的缺乏。当前应该按照社会的发展制定与心理学项符合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培养出能够与社会衔接的应用性心理学本科生。 要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选择设置课程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两大模块”与“四个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两大模块”为“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在“学科基础模块”上设置“公共课程”和“学科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模块”上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两个平台,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想要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与社会衔接就必须要按照,在各大高校中就必须要提高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技能型,使得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强。于此学生的教学理论学习时间就必须的压缩但是其他方面技能的学习就得不断的提高。 在对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当中学校对于课程的排列就不应该一直处于过于严密的状态,过于强调专业性的严密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理论上的课时加重。学校对于当前的课程安排应该实现做不改变,对于学生教学中出现的相关于专业性联系不够严密的专业就应该砍出,同时对于细微的知识分支也应该移除。加大对主干知识的理论讲解以外还同时加大对主干应用教学知识的实践性,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在此学校还可以开设关于与其职业考试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明确以后在职业发展中的目标。同时增加选修的专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学习以外的专业技巧。 (二)建构深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的应用型心理学的教育主要还是局限在课堂上填鸭式的传统教育,对于专业性应用性的教育十分的缺乏。教师在课堂上的纯理论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十分的困难,在他们看来学习的知识过于的抽象化,不能够通过实践来引出理论上的知识共鸣,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于的困难,老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当前单一的模式下对于培养人才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英才应该联系实际对于学生的教学中出现的抽象化过重的现象进行改进。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该精简化,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该简明重要化突出。同时对于理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事态发展的过程,同时积极的改进学生在实际操作上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模拟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实践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把理论知识扎牢,同时实践能力提高。能够在未来实际的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建构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等实践教学机制 在心理学的教育当中,实践的操作型十分的重要,学生应该通过实践的操作型对于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有了解心理理论知识的发展同时在同时在实践中对于实践 报告 进行分析与阐述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状况,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方案,使得学生能够个更加深入了解到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建立的心理咨询的计算机试验点也能够理解能够与实际操作中更加贴近所学的知识。这样局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潜力也能够得到调用这样不但可以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得到更加的深化。每个学生在训练中得到的 经验 在未来也能够通过事业中的案例中得到完全的应用。 (四)建构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 心理学见习与实习是独立专门而又极其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当前的本科实际心理学操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操作性的加强也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学生对于实习中出现的操作时间难以保证,同时出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建构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与实习的长效机制。开始对于学生应该采取对各专业的共同发展使得学生不是完全孤立在一个学科当中而是能够进行多元化的了解,使得实习的形式不再单一而是十分的具有层次性与实际感。其次在对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质量不过关,教学系统有问题的现象出现,硬件上面的问题导致学习方面也不能够保障实践性的操作能够完成。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设施,使得实习的专业性能够得到保障。最后,学校还应该对于学生的操作性提高进行大一一大二的每年定期的实习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时候拥有固定的操作能力,在未来的操作中能够有基础扎实,当前的学校就应该制定合理的方案是的计划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操作,学生能够按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五)建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还是对于应用心理学的评价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的考察主要涉及的是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实践操作心得看重。因此当前对心理学的考评当中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考评中能够科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于学校的考评也能够完善,一套完善的应用心理考评,能够使得教学环节的实践质量得以提高。 在对于考评制度当中,对于专业技能够通过考评的标准进行改善。提高考评的多元化,在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以保证的同时,对于每门功课除了通过常规的考试测评以外还能够通过相关技能的考核,在学校要制定一箱专业的测评标准与程序,通过程序当中出现分散测验集中考核的状况了解学生当前的状况。 其次,在专业化的实践能力测试中学校应该采取教考分离的政策。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状况通过组织专业化的人才进行考试测评,每学期能够通过定向的分析测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其中当前能够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进行能力的考评,考评的方式能够通过多样性的方式。学生能够表现各种心理实际的咨询案例与可以通过实践性的心理报告测评,咨询与研究。同时在此通过严肃性的论文上交实验的报告与心理阐述。这样就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发展状况与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尽早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六)建构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 在当前的大学生培养当中不断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对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与阐述。因此对于老师的教育过程也需要达到专业性的提高。教师在专业性的提高当中应该需要站在应用心理学的前沿,不断了解当前的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了解过程中,还需要老师能够抽出时间来在更高的院校进行学习与实践,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校教师积极走进社会进行实验教学,在社会中通过情深的经历与实践使自己能够成为一线的心理学教育的先锋者。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状况与一线实践的老师进行制定完善的心理制度的测评。 总之,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贯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的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唯有如此,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1. 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论文 2. 关于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3. 浅谈高中心理学相关论文 4. 有关教育心理学探析的论文 5.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 6. 有关行为心理学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例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7-25

一、问题提出 7-9

二、研究意义 9-10

三、相关文献综述 10-19

四、研究设计 19-25

第一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基本理念 25-33

一、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内涵 25-28

二、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目的 28-29

三、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 29-30

四、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内容 30-33

第二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调查分析 33-53

一、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现状 33-47

二、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47-49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质量文化的缺失 49-53

第三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具体策略 53-59

一、增强主体的质量意识 53

二、树立“共赢”的教育实习基地目标理念 53-54

三、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 54-55

四、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55-57

五、充分发挥实习生参与教育实习的主体作用 57-59

结语 59-61

参考文献 61-67

附录 67-75

致谢 75

摘要 6-7

Abstract 7-8

一、问题的提出 11-12

二、核心概念界定 12-14

(一) 气质 12-13

(二) 幼儿入园适应 13-14

1、适应 13-14

2、幼儿入园适应 14

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14-20

(一) 幼儿入园适应 14-17

1、国外研究综述 14-15

2、国内文献综述 15-17

3、国内外文献简析 17

(二) 气质 17-20

1、国外研究综述 17-18

2、国内研究综述 18-20

3、国内外文献简析 20

四、研究设计 20-23

(一) 研究内容 20

(二) 研究对象 20-21

(三) 研究方法 21-23

1、文献法 21

2、问卷调查法 21-23

五、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23-30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23-25

1、幼儿入园适应的总体水平统计 23-24

2、不同性别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比较分析 24

3、不同文化程度父母的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的比较分析 24-25

4、不同类型园所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的'比较分析 25

(二) 小班幼儿气质的统计分析 25-27

1、小班幼儿气质类型分布统计 25-26

2、小班幼儿气质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 26-27

(三) 幼儿气质与幼儿入园适应统计分析 27-30

1、不同气质类型的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统计 27-28

2、幼儿气质与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分析 28-29

3、幼儿气质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分析 29-30

六、讨论 30-32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 30-31

(二) 幼儿气质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 31-32

七、结论 32

八、建议 32-34

(一) 重视幼儿情绪的稳定,提高入园适应能力 32-33

(二) 熟悉幼儿适应的过程,理性面对过程中的困难 33

(三) 了解幼儿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33-34

(四) 注重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增强其应对“改变”的信心 34

九、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34-35

参考文献 35-36

附录 36-42

附录1:儿童气质量表 36-40

附录2:入园适应教师问卷 40-42

致谢 42

这个是可以的啊

幼儿气质类型研究论文

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智力和性格三个部分组成,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它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性,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幼儿的气质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幼儿的气质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气质对幼儿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幼儿的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2)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则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的反应强度、高活动水平、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而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幼儿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婴儿气质虽是先天决定的,但受后天环境影响也会略起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对气质偏异的儿童,顺着其原来的气质特征略加修补,修去其过剩的部分,补充其不足之处,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但必须强调的是,纠偏时只能小修小补,矫枉过正只会适得其反,这正像花匠造盆景一样,过分了会折断花枝,使生命枯萎。

心理学有关气质类型探析的论文篇二:《大学生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摘要】 目的:从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的程度来探讨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问卷、气质类型问卷和社会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多血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正相关,与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心理一致感相关。社交焦虑得分与多血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质得分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心理一致感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结论:大学生中多血质占多数,其次为粘液质和混合型气质,抑郁质和胆汁质较少。多血质的学生不容易焦虑,抑郁质的学生更容易焦虑。多血质与粘液质的学生其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抑郁质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 【关键词】大学生;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社交焦虑 Antonovsky 解释心理一致感为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张玲的研究表明:具有抑郁质特征气质类型的运动员比其他气质类型的运动员具有更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趋向,差异有显著意义[1]。II型糖尿病的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其自我护理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高心理一致感患者,相应的自我护理行为的能力也较高[2]。Sakari Suominen进行的纵向探索也指出:个体的心理一致感能预测其身心健康状况,而且没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随机抽取河北联合大学1-4年级大学生350人,收回有效问卷326份。 1.2 研究工具 气质类型测试题:又称“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该量表共60题,每种气质类型15题,测量出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较好信效度。 心理一致感量表:由13个项目构成,分为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三个维度。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 社交焦虚量表:含有6个条目,不仅测量主观焦虑,同时也测量言语表达及行为举止上的困难。量表的得分范围从0(低焦虑程度)到18(高焦虑程度)。 2 结果 2.1 气质类型基本情况:大学生中多血质类型最多,达到22.39%,其次为粘液质占20.25%,混合型中多血质-粘液质最多,达到13.5%,三种及三种以上混合型也达到12.88%,抑郁质和胆汁质较少。 2.2 心理一致感和社交焦虑情况:显示单一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心理一致感最高,其次为粘液质和胆汁质,抑郁质的情况:心理一致感最低。在全部类型中多血质-粘液质类型心理一致感水平最高。单一气质中,抑郁质社交焦虑得分最高,其次为胆汁质和粘液质,多血质得分最低,在所有类型中胆汁质-抑郁质的社交焦虑得分最高,胆汁质-粘液质合型气质得分最低。在气质类型的4个分量表上男女得分差异不显著。心理一致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并且不同年级心理一致感得分差异显著。 2.3 社交焦虑结果:不同性别社交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心理一致感得分差异显著。 2.4 气质类型、心理一致感和社交焦虑三者的相关分析:由表1可知,胆汁质和粘液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相关不显著;多血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抑郁质得分与心理一致感得分呈负相关,其中与意义感相关不显著,与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心理一致感相关极其显著。 由相关分析还可知,社交焦虑得分与多血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质得分呈极其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多血质占多数。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一致感中,多血质-粘液质类型心理一致感水平最高。还可以看出大学生中多血质的学生不容易焦虑,抑郁质的学生更容易焦虑。心理一致感在年级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发现大一学生的心理一致感较高。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更加明确,随着年级增加课业负担也开始增加,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开始面临就业压力,才导致心理一致感水平降低。 多血质的学生群体更容易检出高心理一致感者,抑郁质的学生群体更容易检查出低心理一致感者。总之,提高大学生心理一致感水平对降低社交焦虑有很重要的影响,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玲.我国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员竞赛焦虑和气质类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 林田,林细吟,万丽红.II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1(23):22-24. [3] Skarsater,M.K. Rayens, A. Peden,L. Hall,M.Zhang,H.Agren,H. Proehazka. Sense of coherence and recovery from major depression :A four-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7(l):54. 心理学探析的论文:《浅谈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岗位设置管理中激励机制》 在当前社会发展快速的背景下,我国许多的生活在快节奏的人在心理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心理学在我国的社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人们认识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开始逐步开放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设置,使得许多的高校开始出现了应用心理学。当前的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众多的分支中的一个,其中也是作为在实践应用中操作性最强的一个。对于各种社会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作出的心理问题研究也是最多的。由于其实践性的重要特点使得我国在对于应用心理学的培养变得十分的注重,其在心理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 一、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当前教育部对于本科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心理学知识、基本技能以外还需要在各大政府事业机关、公益性机构、私营企业中从事相关的心理教育、治疗、咨询等业务的开展。我国需要在心理学领域中培养出高级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以外,还需要培养出对于心理学中延伸到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复合型专业高级人才,在工作中不大能够胜任专业性的心理知识以外还能够从工作中对于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解析的心理学人才。 (二)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应用性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的首要特征 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心理学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结构,对人类社会心理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要学生在对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操作性要强。在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够在进入社会以后面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心里足额中还需要学会其他的相关技能。对于心理问题存在着的心理测量、实验技能与咨询交流都需要牢固掌握。在未来专业性是对一个优秀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重要评价之一以外,其他的技巧的解决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实践性,实践性的残缺对于一个学习应用心理学的人才来说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了。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对心理知识的掌握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对应用操作性上十分的欠缺。对于心理学实践性与操作性上的技能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特别的有问题。当前21世纪在对于人才培养上尤为突出的表达出对学生实践性的看重。但是在学生出身社会以后,通过相关的专家反馈出来的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完美的进行处理。自此导致应用心理学的培养人才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三)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按应用心理系的学生再出来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足导致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用人单位对于当前大学生出现的问题导致在用人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性。当下的应用心理学对于社会上的各个阶层的需求心都十分巨大的,同时对于面对社会的需求我国的各大高校对于心理学的培养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过多的人员的收入导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出现了偏差,大多数的学生在对于具体心理学案例的实践操作上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解决方案,导致学生在走出校园以后在对专业的对口上不能找到适合的相关工作。 通过相关国家数据的统计,我国各大高校在心理学中开设应用心理学的专业达到九十所之多,相应的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急剧增长,对于这部分的学生培养上资源达不到相关的配套,导致许多出来的学生在读完大学以后出来找工作都变得十分的迷茫,专业知识的不做加上操作技能的不做使得自己在未来的就业中激烈的状况下选择其他岗位进行发展。因此在对高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培养上急需要调整。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 在当前各大高校对于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把单一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转变成为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使得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以后能够直接对于工作上手。这也是当前各大高校在转变教育模式上的一个方面。把传统课堂教育结合到现代化的专业教育中去,培养出学生专业能力过硬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生。 在过去传统的心理学教育中,大多的高效更加注重课堂上的教学,导致在心里教学中除下了过度的强调本科学位,对于心理学的知识教程更加的具体化,教学方面繁荣教条化倾向严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过长,对于教师教授的东西不能够及时的消化,致使学生在学习过后,长时间的不用遗忘的速度加快。同时在应用过程的欠缺导致学生能力与技巧也十分的缺乏。当前我国高校的改革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建构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当下我国各大高校在培养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生中指定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各大高校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在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十分的缺乏。当前应该按照社会的发展制定与心理学项符合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培养出能够与社会衔接的应用性心理学本科生。 要以实践能力为本位选择设置课程体系。具体可以采取“两大模块”与“四个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两大模块”为“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在“学科基础模块”上设置“公共课程”和“学科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模块”上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两个平台,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想要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的与社会衔接就必须要按照,在各大高校中就必须要提高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技能型,使得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强。于此学生的教学理论学习时间就必须的压缩但是其他方面技能的学习就得不断的提高。 在对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当中学校对于课程的排列就不应该一直处于过于严密的状态,过于强调专业性的严密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理论上的课时加重。学校对于当前的课程安排应该实现做不改变,对于学生教学中出现的相关于专业性联系不够严密的专业就应该砍出,同时对于细微的知识分支也应该移除。加大对主干知识的理论讲解以外还同时加大对主干应用教学知识的实践性,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在此学校还可以开设关于与其职业考试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明确以后在职业发展中的目标。同时增加选修的专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学习以外的专业技巧。 (二)建构深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的应用型心理学的教育主要还是局限在课堂上填鸭式的传统教育,对于专业性应用性的教育十分的缺乏。教师在课堂上的纯理论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十分的困难,在他们看来学习的知识过于的抽象化,不能够通过实践来引出理论上的知识共鸣,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于的困难,老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当前单一的模式下对于培养人才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英才应该联系实际对于学生的教学中出现的抽象化过重的现象进行改进。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该精简化,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该简明重要化突出。同时对于理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事态发展的过程,同时积极的改进学生在实际操作上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模拟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实践进行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把理论知识扎牢,同时实践能力提高。能够在未来实际的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建构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等实践教学机制 在心理学的教育当中,实践的操作型十分的重要,学生应该通过实践的操作型对于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有了解心理理论知识的发展同时在同时在实践中对于实践 报告 进行分析与阐述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状况,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方案,使得学生能够个更加深入了解到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建立的心理咨询的计算机试验点也能够理解能够与实际操作中更加贴近所学的知识。这样局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潜力也能够得到调用这样不但可以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得到更加的深化。每个学生在训练中得到的 经验 在未来也能够通过事业中的案例中得到完全的应用。 (四)建构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 心理学见习与实习是独立专门而又极其重要的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当前的本科实际心理学操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操作性的加强也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学生对于实习中出现的操作时间难以保证,同时出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建构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专业见习与实习的长效机制。开始对于学生应该采取对各专业的共同发展使得学生不是完全孤立在一个学科当中而是能够进行多元化的了解,使得实习的形式不再单一而是十分的具有层次性与实际感。其次在对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质量不过关,教学系统有问题的现象出现,硬件上面的问题导致学习方面也不能够保障实践性的操作能够完成。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设施,使得实习的专业性能够得到保障。最后,学校还应该对于学生的操作性提高进行大一一大二的每年定期的实习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时候拥有固定的操作能力,在未来的操作中能够有基础扎实,当前的学校就应该制定合理的方案是的计划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操作,学生能够按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五)建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还是对于应用心理学的评价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的考察主要涉及的是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实践操作心得看重。因此当前对心理学的考评当中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考评中能够科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于学校的考评也能够完善,一套完善的应用心理考评,能够使得教学环节的实践质量得以提高。 在对于考评制度当中,对于专业技能够通过考评的标准进行改善。提高考评的多元化,在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以保证的同时,对于每门功课除了通过常规的考试测评以外还能够通过相关技能的考核,在学校要制定一箱专业的测评标准与程序,通过程序当中出现分散测验集中考核的状况了解学生当前的状况。 其次,在专业化的实践能力测试中学校应该采取教考分离的政策。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学生的状况通过组织专业化的人才进行考试测评,每学期能够通过定向的分析测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其中当前能够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进行能力的考评,考评的方式能够通过多样性的方式。学生能够表现各种心理实际的咨询案例与可以通过实践性的心理报告测评,咨询与研究。同时在此通过严肃性的论文上交实验的报告与心理阐述。这样就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发展状况与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尽早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六)建构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 在当前的大学生培养当中不断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对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与阐述。因此对于老师的教育过程也需要达到专业性的提高。教师在专业性的提高当中应该需要站在应用心理学的前沿,不断了解当前的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了解过程中,还需要老师能够抽出时间来在更高的院校进行学习与实践,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校教师积极走进社会进行实验教学,在社会中通过情深的经历与实践使自己能够成为一线的心理学教育的先锋者。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状况与一线实践的老师进行制定完善的心理制度的测评。 总之,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贯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的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唯有如此,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1. 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论文 2. 关于设计心理学论文参考 3. 浅谈高中心理学相关论文 4. 有关教育心理学探析的论文 5. 关于心理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 6. 有关行为心理学论文

这个是可以的啊

简述幼儿的气质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胆汁质。这类幼儿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2)多血质。这类幼儿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喜欢与人交往,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情绪表现明显,但易变。(3)粘液质。这类幼儿安静稳定,内向,有耐性;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且不容易转移。(4)抑郁质。这类幼儿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反应深刻、持久,但不表现于外,具有内倾性。

幼儿气质类型论文研究

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智力和性格三个部分组成,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它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性,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幼儿的气质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幼儿的气质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气质对幼儿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幼儿的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2)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则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的反应强度、高活动水平、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而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幼儿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婴儿气质虽是先天决定的,但受后天环境影响也会略起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对气质偏异的儿童,顺着其原来的气质特征略加修补,修去其过剩的部分,补充其不足之处,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但必须强调的是,纠偏时只能小修小补,矫枉过正只会适得其反,这正像花匠造盆景一样,过分了会折断花枝,使生命枯萎。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早能够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在美国,气质研究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行为科学家设计的量表和客观观察,能将气质很科学地归类和评量,儿童心理学者也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儿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步骤,此外,临床研究工作者也探讨过儿童气质问题与伴发或继发的病理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属困难气质的、难于抚养的婴幼儿,随年龄增长,70%会出现行为问题。困难气质的婴幼儿3-7岁时,较对照组易出现行为问题。有人指出,3岁时易害怕的孩子,长大以后易出现神经症行为,而表现不安、多动的婴幼儿,在青少年期易表现为违纪行为。另有研究发现,4个月时的婴儿,如果是高度运动觉醒状态,对刺激易激惹,长大容易变成胆怯、害羞的孩子,而另一部分不易激惹、低运动觉醒的婴幼儿,易变成开朗和社会化好的孩子。气质是条线索,让我们可以看清孩子的特性,知道某种行为是他的气质所致,根据孩子的气质,用合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父母和教师需要了解儿童气质的原因。很多研究结果提示,观察儿童的气质越早越好。父母和教师要体谅和理解有些孩子由于气质特征,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与人和环境相处上所遭遇的困难。我们要伸出温暖的、支持的手,更积极地引导孩子在家庭的人际关系经验中,逐渐发展出一种最能适合他的气质特点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的生理和智力上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孩子的确需要我们的帮助,帮助他们寻找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和学习取得成就后的快乐,这快乐是支持他们继续探索、奋斗的永恒动力。当孩子长大独立后,童年时代父母和老师与他共同努力的经验,将是孩子一生里最温暖的记忆,在今后人生的逆境中带给他最温暖、最有力的鼓励。气质对儿童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第一,对儿童抚养过程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气质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不同气质表现的婴儿对类似的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养育 方法,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体地说,让家长及早了解儿童的气质特征,根据气质特征指导婴儿的喂养和培养睡眠习惯,对儿童的情绪反应作出不同方式的处理。让家长接纳儿童的气质特点,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发动缓慢气质类型的儿童,要勤观察,细照料,耐心等待,积极主动的提供环境刺激。对于困难气质类型的儿童,不要对他们的情绪作出过度的反应,在理智分析后作出适当的反应。第二,对认知发展的影响。不同气质特点的儿童,智力发展结果可能不同。一般认为容易抚养气质类型的婴幼儿智力发展较快,这与他们积极接纳与探索环境,情绪控制能力强等特点有关。但是,MaZide(1987)发现在中上社会经济状态家庭中,困难气质类型的婴儿比容易抚养气质的婴儿到学龄前期智力发展要好,他们认为是这是在中上社会经济状态家庭中,困难气质类型儿童可以从他们的父母那里诱发出更多正性的反应,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因此,出现智力发展的差异,仍然是智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对行为障碍的影响。困难气质类型儿童更易发生各种行为问题。负性情绪、高反应性、低注意广度和持久性、易分心和高活动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关。在男孩,早期的困难气质类型与后期的攻击性行为、反社会性行为以及违抗性行为相关。这也是气质与环境作用的结果。因为,困难气质类型的儿童,容易与环境发生矛盾,会更多的受到批评与惩罚,甚至受到躯体虐待,他们可能从小生活在更多的负性环境下,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增加。第四,对情绪障碍的影响。儿童早期的害羞与后期的抑郁、自尊低有关,害羞及负性情绪与焦虑及恐惧有关,社会退缩与抑郁有关。我们在临床心理咨询中,对有情绪障碍的儿童进行气质类型评定,发现他们表现为发动缓慢型气质,一些儿童是困难型气质。当这类儿童是由急躁型父母或粗暴型父母抚养时,他们有可能发展为情绪障碍。第一,对儿童抚养过程的影响。第二,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第三,对行为障碍的影响。第四,对情绪障碍的影响。

孩子气质的教育常听一些父母说:“我这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他们都能说出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这就是他们注意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内在差别,这些差别有些是属于气质上的差别。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它带有较多的先天成分。气质中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大类型。如果父母能注意到孩子气质的差别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多血质的孩子多血质的孩子是热诚而易变,他们的优点很容易表现出来,显得聪明敏捷、活动、好动,属于外向型,他们自我肯定的程度较高。如果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地拿他们来炫耀,就会使他们的自信变成自负,今后他们的行为将趋向于博得人们的欣赏,而不是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这种孩子,父母应多在他们面前热诚地表扬别人,让他们看到同伴的优点。由于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专注力,避免他们对一切都浅尝辄止,变得轻率和肤浅。1.黏液质的孩子黏液质的孩子沉静、稳重,能忍耐,比较随和,他们的兴奋发动比较迟缓,抑制能力强,所以情绪显得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这类孩子从小就比较容易养,较听话,各方面较能均衡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稳定,而对别人的表扬或批评他们的反应会相对淡漠。如果要提醒他们注意什么,就需要比较强的刺激,即批评要严厉一些,表扬要热情一点,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敏捷、果断,以免养成他们懒散怠惰和淡漠的习惯。2.胆汁质的孩子胆汁质的孩子被某些心理学派认为是不可遏止型,这种孩子吃软不吃硬,越用硬的他越抵抗,他们常有自己的主意。父母应尽力进入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思维习惯去说明道理。如果想告诉他们该怎样做,就要做给他们看,只说给他们听是不行的,暗示批评更起不了作用。典型的胆汁质孩子脾气很大,不易讨人喜欢,但是父母不要强行去扭转他们,他们的优势就在他们自身内心世界之中,他们的精力旺盛,情感强烈,有爆发力。别人轻而易举能做好的事,他们却往往做不好。但是他们一旦迷上了什么,就会全心投入,在别人意想不到的领域里,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成功。3.抑郁质的孩子抑郁质的孩子属内向型,外表文静、软弱、腼腆,内心却特别敏感、好强,他们多半比较聪明,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不固定,极易受别人意识的影响,极易接受暗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父母要特别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多鼓励他们。父母在批评他时,只用暗示的眼神或语言就够了。也许他们当时没有立即改正,但内心多半会长时间不安。这类孩子的优点是细心、专注、有灵敏的感觉和直觉,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心事物,于不声不响中,很认真地做他认为该做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的气质类型是单一的、纯粹的,多数人是以一种气质特征为主,同时混合着他种类型的特点。父母在分析和教育孩子时不能简单敷衍了事。另外,年幼的孩子,一般都自然地常有一些多血质的迹象,但这并不能抹平孩子气质类型的差异。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多加比较,是可以把握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的。气质的差异与品行的好坏无关,关键是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孩子的气质特点后,怎样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尤其应注意,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父母要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而不应按父母自己的意愿强行扭转或压抑孩子,那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例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7-25

一、问题提出 7-9

二、研究意义 9-10

三、相关文献综述 10-19

四、研究设计 19-25

第一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基本理念 25-33

一、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内涵 25-28

二、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目的 28-29

三、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 29-30

四、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内容 30-33

第二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调查分析 33-53

一、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现状 33-47

二、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47-49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质量文化的缺失 49-53

第三部分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的具体策略 53-59

一、增强主体的质量意识 53

二、树立“共赢”的教育实习基地目标理念 53-54

三、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 54-55

四、加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55-57

五、充分发挥实习生参与教育实习的主体作用 57-59

结语 59-61

参考文献 61-67

附录 67-75

致谢 75

摘要 6-7

Abstract 7-8

一、问题的提出 11-12

二、核心概念界定 12-14

(一) 气质 12-13

(二) 幼儿入园适应 13-14

1、适应 13-14

2、幼儿入园适应 14

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14-20

(一) 幼儿入园适应 14-17

1、国外研究综述 14-15

2、国内文献综述 15-17

3、国内外文献简析 17

(二) 气质 17-20

1、国外研究综述 17-18

2、国内研究综述 18-20

3、国内外文献简析 20

四、研究设计 20-23

(一) 研究内容 20

(二) 研究对象 20-21

(三) 研究方法 21-23

1、文献法 21

2、问卷调查法 21-23

五、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23-30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23-25

1、幼儿入园适应的总体水平统计 23-24

2、不同性别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比较分析 24

3、不同文化程度父母的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的比较分析 24-25

4、不同类型园所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的'比较分析 25

(二) 小班幼儿气质的统计分析 25-27

1、小班幼儿气质类型分布统计 25-26

2、小班幼儿气质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 26-27

(三) 幼儿气质与幼儿入园适应统计分析 27-30

1、不同气质类型的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水平统计 27-28

2、幼儿气质与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分析 28-29

3、幼儿气质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分析 29-30

六、讨论 30-32

(一)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现状 30-31

(二) 幼儿气质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 31-32

七、结论 32

八、建议 32-34

(一) 重视幼儿情绪的稳定,提高入园适应能力 32-33

(二) 熟悉幼儿适应的过程,理性面对过程中的困难 33

(三) 了解幼儿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33-34

(四) 注重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增强其应对“改变”的信心 34

九、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34-35

参考文献 35-36

附录 36-42

附录1:儿童气质量表 36-40

附录2:入园适应教师问卷 40-42

致谢 42

幼儿气质类型养育策略的研究论文

论儿童气质与教育关系

论儿童气质与教育关系,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培养宝宝的这种意识是要从小抓起的,对于成长问题更有利于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下面我分享论儿童气质与教育关系。

事实上每种儿童都希望教师的关注、喜欢和称赞。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克服这种心理定势,关注每种类型的儿童。最后,我们知道气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虽然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还应注意气质掩盖现象,对儿童气质进行不同的补失教育。

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使之与学生们的气质相匹配,不仅会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会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Chess& Thomas, 1991)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在幼儿园、学校里表现不佳的儿童会责备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抱怨这些儿童不努力,其他同学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因为他能力差,才落在全班同学的后面。这一切都会强化这些儿童的消极自我评价,导致低自尊,并进一步导致孩子的学业困难和不良个性特征出现。因此,教师掌握儿童气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一所学校与教师相处不愉快的儿童,转到另外一所学校,遇到另外一个教师却发展得很好,并与教师相处非常愉快。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自身气质特征与儿童气质特征的适应问题。所以,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了解所教儿童的气质差异,也要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施动者,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同时教师又是受动者,儿童的.气质也对教师起着某种强化的作用。因而可以说,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儿童双方气质、个性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总之,儿童气质研究对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尽可能地克服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掌握儿童气质差异的理论,改善教育教学。

儿童气质分类

(1)活动水平:指在活动中(游戏、进食、穿衣或睡眠)身体活动的数量,即活动期与不活动期之比,孩子在吃、睡、玩或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

(2)节律性:学龄前主要指饮食、睡眠、大小便、运动等生理活动是否有规律,学龄后(8岁)主要指关于日常活动和学习的规律和计划性。

(3)趋避性:指儿童对新环境刺激或陌生人的最初反应特点是接近还是退避。

(4)适应性:指对新环境或新刺激的适应过程,是快、中等、慢、容易还是困难。

(5)反应强度: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指反应的能量水平,不管它的性质和方向,如高兴或不高兴的反应是强烈还是微弱。

(6)情绪本质:指日常主要的情绪表现,友好的、愉快的、高兴的行为数量与不友好的、不高兴的行为之比,及从事某一活动的持久性,稳定注意时间的长短。

(7)坚持性:持续或克服困难阻碍做事情的坚持程度。

(8)注意力分散度:指注意力是否容易从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转移。

(9)反应阈:指引起一个可分辨的应答所必需的刺激强度。表现为对声、光、温度、气味等生理感知的敏感性,也表现在对他人态度变化等心理感知的敏感性。

幼儿气质类型与养育策略这个论文题目好写吗多少字原创的

气质,是婴幼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的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最先观察到的婴幼儿的个人特点。气质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了解和预测婴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气质类型,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1:传统的四类型说及其特点 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胆汁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黏液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抑郁质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气质类型与神经活动对照表)2:托马斯、切斯的气质三类型说 容易型:大多数婴幼儿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哦你故意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与喜爱。 困难型:这类婴幼儿占少数。他们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很慢。因此,在养育过程中易使亲子关系疏远,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迟缓型:约有15%的婴幼儿属于这类型。他们生活水平低,行为反应弱,情绪总是消极不愉快,虽然不像困难型婴幼儿总是大声哭闹,但是他们安静退缩,逃避新事物,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缓慢。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事物慢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景中能逐渐活跃起来。 二:气质类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研究发现,婴幼儿“天生带来”的活动或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其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加之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婴幼儿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先天与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婴幼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三:气质对婴幼儿教养的意义 气质类型不同的婴幼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是不相同的,发展的倾向性也不同。容易型的婴幼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较适应,但这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 比如:他们在早年较易接受父母给予的期望和规则,并内化为自己的规则。当其长大会发现新环境中的规则与自己内部系统的规则是有冲突的,如果冲突严重易导致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从而导致行为问题或发展障碍。 困难型婴幼儿的父母一开始就面临很多教养和亲子关系问题,如怎样适应婴幼儿的生活不规律,怎样对待他们的烦躁、易哭闹等。这些就需要父母特别耐心、有爱心,全面考虑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使孩子健康、适应。 迟缓型婴幼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若施加催促的压力,只会强化其回避的本能。但是他们也确实需要鼓励和机会尝试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因此他们更需要热情的帮助与具体的指导。划重点: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婴幼儿,我们父母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包容,接纳我们的小可爱。不要随便贴标签。孩子一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父母只要积极乐观。以不变应万变。

幼儿发型研究论文

幼师清楚的了解幼儿园 政策法规 知识,有助于指导幼儿园教师正确地运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依法施教,依法维护自己和 儿童 的合法权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 教育 法规与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论文篇一:《关于开设“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及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对开设《幼儿园政策法规》的必要性及相关课程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幼儿;政策;法规 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浙江温岭市某幼儿园教师,将数张虐待儿童的照片(包括扔儿童进垃圾桶、强迫男童亲吻女童或男童、强迫男童露阴、提拽男童的耳朵悬空等)传给网友;山西幼儿园一名老师因幼儿不会做一道数学题,在几分钟内对幼儿狂扇几十个耳光。事件发生后,这些幼儿园教师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为什么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如此淡薄?我们应如何加强?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学前教育相比 其它 类别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入园难、入园贵、师资水平不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等问题成为影响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相继出台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文件,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也陆续制定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 实施方案 ,大力兴办幼儿园。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需求,以黑龙江省为例,在未来3年内将建成1200所公办幼儿园,按每个幼儿园配备教师30人计算,1200所幼儿园需要新增幼儿园教师36000人,再加之现有幼儿园教师的新老更换,幼儿园教师需求量将会更大。 幼儿园教师的刚性需求,给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生源,原本没有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为了抢占生源,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但是这些院校大多缺少办学 经验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过多的重视对传统幼儿教师从教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幼儿园政策法规、师德师风的培养。 二、幼儿园教师掌握政策法规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要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应"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应正确"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我国已经颁布的教育法规,特别需要熟知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2、幼儿园办园需求 在公办幼儿园数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大力支持兴办民办、私立幼儿园,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方针等文件从幼儿园编班、安全管理、卫生保健、教育、园舍、设备、工作人员、管理等方面介绍幼儿园办园、管理等知识。法律法规等文件便于园长、教师了解幼儿的法律权利、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幼儿园教职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幼儿园日常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幼儿园法律纠纷的应对等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开办幼儿园、规范幼儿园管理、处理幼儿园一些常见法律问题提供相关依据。 3、幼儿园教师对政策法规的领会不深入 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大多学历层次较低,对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她们对国家下发的政策、意见和纲领,只是照搬照抄,停留在表层阶段,没有真正领会文件的精神。以《指南》的贯彻为例,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学生能够将《指南》的某条目标熟记心中,并将《指南》每一条目标转化为教学内容,但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教育内容,挖掘其中隐含的。 三、课程建设 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有助于指导幼儿园教师正确地运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依法施教,依法维护自己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按照国家有关幼儿教育具体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结合幼儿身心特点,科学施教。 对于政策法规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幼儿园,而要扩展到在校学生,在校生政策法规的全面学习与解析,对于未来领会、贯彻和实施推广政策法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也能减少用人单位再次培训的费用和精力。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现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依法治教奠定基础。能力目标: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条件、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法律问题和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2、课程内容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法规为依据,编写了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幼儿园的举办、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园的经费和资产、幼儿园的园舍和设备设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与安全工作、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幼儿园管理共计八个章节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校本教材。 3、课程 教学 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4、课程评价 采用多元的学业评价方式。一是学业成绩权重分配更突出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二是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多样。课堂表现10%、小组合作10%、作业20%、笔记10%;三是考试形式以开卷的案例分析形式组织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天枢.幼儿园100个法律问题[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10. [2]庞丽娟,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论文篇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是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它的建设水平影响着未来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 文章 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的政策水平低及法律意识淡漠的现实情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改革的具体 措施 。 [关键词]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 幼儿园政策法规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沈跃珊(1967- ),男,黑龙江林口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一、改革“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 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是介于本科以上层次的研究型与中等专业层次的技能型教师之间,兼具研究能力与较强从教技能的幼儿园教师。而培养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学校大多又是近几年在原有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这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还不够完整。在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也应该重新审视,加以完善。对“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内容相对滞后、课程实施方法缺少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遵循着固定的教材和确定的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一般都将其作为典型的理论课进行组织教学;课时分配相对较少;评价方式或采用笔答考试,或采用简单的考查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水平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国家制定的幼儿教师62条专业标准中,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就有2条,它们分别是:《专业标准》第二部分基本内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中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发展知识”领域中的“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幼儿园教师的政策法规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幼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幼儿园教师法律意识的淡漠导致教师暴力对待幼儿事件屡次发生;因教师政策法规水平低和自身业务素质差导致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思想理解偏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甚至于教育活动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却是有害于其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对现行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必须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将其建设成目标更准确、内容更全新、方法更科学、评价更有效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彰显培养法治意识与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 课程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发展、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而制定。新课程改革又将课程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前专业课程采用以上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三个维度目标具有前瞻与引导意义。 “幼儿园政策法规”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依法治教意识和指导学生未来工作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具体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方面的知识。能运用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指导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运用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教育、安全、健康、经费、用人、法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并学会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运用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善于多 渠道 收集有关幼儿园的政策法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实用与适时更新的特点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不应是学科内容和结构,而应体现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应是完全预定的,而应随着学生变化而改变。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策意识和法律观念,掌握有利于指导未来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使学生发展成为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依法施教的幼儿教师。依据这一核心思想,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如下特点: 1.选择对未来工作最具指导性的内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幼儿教育的形势不会改变,因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必将会成为社会力量办园的主力军。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把学生放在未来普通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举办者双重位置上来考虑的,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依政策、按法律要求去做好幼儿教师、办好幼儿园,课程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选择更加突出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主要选择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内容。 2.设置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架构。从上面选择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课程不是以某一部或某几部、或全部政策法规文件为课程内容,而是将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这八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知识架构。具体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可根据知识架构的需要作必要的充实与删减,不追求每部政策法规文件的完整性。 3.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新的内容不断出台,按照政策法规课程开放的知识体系架构可适时将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内容补充进来。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都可以及时补充到课程之中。 四、课程实施的模式:体现知识运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 本课程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突出运用与探究的“六步合作学习模式”。 1.典型案例引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幼儿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案例,设计能够突出本教学内容的认知、应用与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本堂课学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选择、恰当问题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来体现教师与全体学生的首次合作。 2.提供学习材料或材料获取途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首次合作,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教材内容或讲义内容,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学习材料,亦或提供能够获取相关内容的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等途径,实现与全体学生的第二次合作。 3.阅读、分析学习材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分工阅读(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讨论分析找出能够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要深入各小组中,做个别指导,来体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 4.交流、评价、考核。各小组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汇报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并做考核评分。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并作评价与考核。 5.新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案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去分析案例,促进知识进一步的运用,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6.课下形成案例分析材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堂课学习的政策法规知识,深入地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出案例分析材料,为课程结业考核做好准备。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凸显过程性与多元化结合的特征 “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依法正确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在“运用”上下功夫。评价方法是教师教育目的的直接反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运用政策法规的重要手段。 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各学习小组通过阅读学习材料、研究讨论等形式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派专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对该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各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记分;部分考核形式,各小组可参与评分,如模拟法庭。 2.课上评价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教师可通过对各小组或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给予一定分值的考核评价成绩。作业成绩是教师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采集平时成绩。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由于本门课程强调政策法规知识的运用,因此,应重视日常学习中的考核评价,使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 4.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组织多次考试。因为“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八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有些内容彼此联系不大,所以在不同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比较合适。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法庭”:小组成员扮演原告、被告、辩护律师、法官、证人等,模拟审理有关幼儿园的案件;用案例分析题编制试卷考试;编写幼儿园的申办 报告 ;给幼儿园绘制一个室外环境规划图等。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Z]. 2011-12-12. [3]林雪卿.幼儿教育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民.地理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 [6]周天枢.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的100个幼儿园法律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7]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园教育论文:《试谈教师体态语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通过实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的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 曾有人形象的描述:“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用惩罚”,这句话形象的道出了教师体态语的重要性。的确,有时候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形象的手势,对幼儿来说胜似千言万语。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运用体态语呢? 一、手势适时准确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的运用手势,即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生理发育还不健全,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有的教师缺乏耐心,对幼儿做出如:用食指指点、敲教鞭、拉扯幼儿等不良手势。比如教师在批评幼儿时,会不经意的用食指指点孩子的头;在孩子不安静时,用教鞭敲击物体;又如在孩子排队时,由于一些孩子没有站好,干脆不耐烦的上前拉扯孩子的衣服使其站好等。这些都是不尊重幼儿的不恰当的行为举止。一方面,使幼儿在内心对老师产生畏惧感,不敢接近老师,不敢尝试错误,形成软弱的个性心理;另一方面,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心灵。 二、表情灵活丰富 马卡连科说得好:“教育的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不可能做好教师”。可是,有的老师对幼儿回答的问题不满意时,做出皱眉、摇头、撅嘴等表情;有的甚至在幼儿大吵大闹、不能安静下来的时候怒视大吼,这些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发展幼儿天真活泼的个性。 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张老师给小朋友讲《圆圆的帽子飞了》的 故事 ,在故事中人物对话时,她用哭的声音,加上噘着嘴和皱着眼眉代替圆圆说:“我的帽子飞了,飞到了树顶上。”边说边揉着眼睛;用粗的声音,加上憨憨的表情代替大象说:“我有大鼻子,我帮你拿。”然后,是圆圆拿到帽子后,开心快乐的表情。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听的非常认真,而且,在张老师讲到圆圆拿到了帽子后,小朋友们还鼓起了掌。 由此可见,教师的表情灵活丰富,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丰富感情。 三、眼神巧妙诱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折射出来。教师的眼神,应该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孩子们能从老师的眼神中得到赞许、信任、鼓励和肯定。但是,有的老师习惯性的只注视自己喜欢的几个孩子,忽视与其他孩子之间的眼神交流,使其受到冷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积极性。还有的老师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感。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眼神的变化,去组织和维持课堂秩序。讲课前,教师用目光扫视一周,能起到振奋幼儿精神、稳定教学秩序的作用;讲课过程中,教师若能以柔和、热忱的目光均等的分配给每个幼儿,还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如:特级教师牟丽芳在教学中,眼神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真的境界。一次,她范读课文,手捧课本,声情并茂,同时全班学生无一不在她的眼里,其中,一位学生思想溜了号,她敏锐的发现了这细小的变化,她没有停下来说一声:“请注意!”而是照常读着,非常自然的、慢慢的朝着他踱着步子,仿佛她的踱步是教学所需。当走近他时,看了他一眼,这相视不过是一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分明包含了千言万语。这位学生马上悄悄地集中精力,全心的投入到了正常的学习当中。一场小小的风波平息了,课堂上不见一丝涟漪,同学们都沉浸在老师朗读时创造的愉悦气氛中。 眼神的巧妙运用,它所能产生的震撼力,远比教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苦口婆心来得更深刻,更发人深省。此时的教师不再只是一个施教者,而是一个引导者,指引孩子们前进的方向。 四、身姿挺拔端庄 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应该有可供幼儿效法的好举止,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其中,身姿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作为幼儿教师也要像演员一样敬业。从一开始步入教室,教师就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步伐要轻快而具有弹力,显出自信和快乐,使幼儿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那种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相反,教师若步履蹒跚,少气无力,则会使幼儿顿生压抑之感。 挺拔端庄的身姿是教师内在气质的流露,是可供幼儿效法的好举止,也是尊重幼儿的表现。 五、服饰得体大方 教师的仪表风度虽然是一种静态的体态语,但是它能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喜欢注意老师衣着的变化、发型的改变等。有的年轻老师追求潮流,喜欢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这样既不便于灵活自如的投入到幼儿活动中去,妨碍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影响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同时,还会对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误导。

我个人认为应该限制,不然有的学生太社会化了,男生的披肩发。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素质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遗传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的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施加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的环境,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深。0-6岁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大于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他们往往从父母处接受人生中的第一次交流、第一次经验,对其今后的人生观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一个和谐的家庭,融洽的父母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形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这就将父母教养行为的研究意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权威型、纵容放任型和拒绝否定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以下四个方面的操作可有助于建立民主权威型家庭:

1.多赞美。任何儿童,即便是最顽劣的孩子,身上都有其良好的一面,这就是闪光点。家长应该随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它来恰当地赞美儿童,激起他们的热情,使儿童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推动自我前进的内部驱动力,拥有积极的态度,会使儿童更乐意地完成工作。

2.树立民主合作意识。让儿童学会跟别人交换意见。家长在做事时,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独断专行,尤其不要忽视儿童的意见,乐于接受儿童的良好建议,刺激他们的合作精神,进而发挥团体合作的力量。

3.教孩子学会移情。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问题,认识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要考虑并且体谅别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常让儿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才好?

4.对于错误的处理技巧。孩子经常犯各种错误,家长应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巧妙进行处理。如果当众纠正可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的话,就应该考虑私下交流,指出所犯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出适当的方法改正错误。此点最好于赞美相结合,称赞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

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无论孩子是男是女,父母都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倍为钟爱,因此无论在满足儿童的需要、给予儿童一定自由、多说理而少惩罚或是对儿童发展寄予的厚望上都有较为一致的取向。基本上没有父母会选择拒绝否定型的教养方式。

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由于独生子女物质条件好,家庭教育抓得早,具有与非独生子女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中突出的优势是:普遍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思想开放,主动性、自主性强,社会交往也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孩子的生存环境日益优越,物质条件极大丰厚,不需要与他人分享食品与玩具。生活在爱的氛围之中,处处感受到被爱,而家长很少需要他们给予和付出。使孩子养成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回报的不健全人格,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任性,坚韧性差、自私、不合群、胆小。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呢?

原因之一:家长的宠爱和溺爱所致。“四二一”综合症,已成为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四个老人和一对父母共同爱一根独苗,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

原因之二: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度的把握。自古以来“上学是唯一的出路”这一思想以根深蒂固在每一位家长心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度,“只要学习好,别的都无所谓”,是大多数家长心里的一道误区,甚至有些家长更将这种态度挂在嘴上,传输给孩子,造成孩子错误的理解方向。

原因之三: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现象。一些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托付给了爷爷奶奶,然而隔代教育毕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误区。一是老人的隔代情,容易导致对孙辈们的溺爱;二是老人教育孩子力不从心,容易滋长孩子的坏习气;三是老人与时代滞后的思想意识,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原因之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一些家长深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有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人家打你你也打他”。长期下去致使孩子形成了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实,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由于家长们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所导致。“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更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应该多看些科学育儿书籍,爱在心里,严在表面,抓住幼儿关键期,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品质教育。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他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三、而家庭教育主要以母亲的教养为主。

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别的家庭成员,孩子的天性更倾向于接近母亲,据调查显示,有母亲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更趋于平静,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

因此,母亲的榜样示范尤为重要。如果父母在家里能向儿童示范亲和社会的行为,那么他们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将在模仿中迅速提高。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对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把母亲教育方式划分为溺爱型、粗暴型、理性启发型三类。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其教养方式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高者,选择民主型方式的比例就高,反之,选择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方式的比例就高。而大多数母亲的教养方式多偏向于溺爱型,这可能是女性的天质所致。但是母亲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多种特征的综合体现,很难以某一种特定的类型加以概括。总之,母亲的教养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己在幼儿园时,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而善良、美好的品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孩子的教育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在精神愉悦、富足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更自信、更懂得关爱他人,身体也才能更舒展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燕李丹李娜宗爱东黄开宇.2岁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本质及功能.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234

[2]戴冬兰.独生子女现状带来的思考.幼儿学习网.2013年01月

[3]陶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第3期3-6

[4]王韵.家庭环境对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山西太原030006

[5]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007年第6期

[6]焦丽梅.论家庭教育中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9月第21卷第9期

[7]张建端时俊新刘国艳石淑华.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现况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第22卷

作者简介:

寇静,女,现工作于陕西中医学院,实验技术员。

  • 索引序列
  • 研究幼儿气质类型论文
  • 幼儿气质类型研究论文
  • 幼儿气质类型论文研究
  • 幼儿气质类型养育策略的研究论文
  • 幼儿发型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