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教育 在 儿童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范文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所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其学业成绩,促进其学校融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校合作,提升流动儿童的家庭 文化 资本,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是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报告 》,我国处于6-14周岁的流动儿童已达1472万,比2005年增加了347万。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尽管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尤其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家庭融入城市的,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只能在家庭中寻找安慰与鼓励。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气氛、家长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正向作用,这对于儿童的思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其教育理念往往也比较落后。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往往寄托于学校,自身责任意识不高,并且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学习的鼓励。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赞美、鼓励;同时对于孩子的不足,也会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其进行改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积极自信的孩子也往往会在学校中积极表现,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融入城市的水平高低与其家庭教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融入城市的水平越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1]。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家长的城市融入水平,还能够促进儿童的城市融入水平,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二、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在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家长的发展,还能够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保障流动儿童享受全面、平等的教育。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首先可以从建立家长学校入手,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障家长学校的实际落实与运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数量;其次需要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会教育的意义。
(二)进行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家校合作能够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取长补短,在运作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双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有效进行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投入,促使家校合作制度化、常规化。从双方主体来看,学校应该将家校合作常规化,使家长把家校合作看作是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使其习惯性地参与进来;学校应使家校合作制度化,使教师把家校合作看作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敞开心扉、积极配合,使家校合作有序展开。
(三)提升家庭文化资本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认为文化资本是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来讲,家庭文化资本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书籍、音像、绘画、父母的文凭、职业资格等。布迪厄非常重视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学术成就的作用,他认为“教育行为中产生的学术型收益,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3]。家庭文化资本对流动儿童尤为重要,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能够直接增加流动儿童的文化自信。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首先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流动儿童家长的城市化提供平台,尤其在就业方面,应该保证他们公平就业,帮助他们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间接地增加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资本;其次,流动儿童家长也应自身付出努力,平时多看书看报,学习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积累、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流动家庭在城市属于外来者,但是他们在城市中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面对流动家庭在教育中的困境,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为流动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使其感受到城市的社会关怀,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促进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合,进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流动儿童家庭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首先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发挥统筹、引导的作用,制定政策文件,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提供保障。其次需要社区和其他社会志愿力量发挥行动的作用,携手为流动家庭提供具体帮助。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乎流动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时间,共同为流动儿童的成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广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20.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2.
[3](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数以千万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伴随而生。由于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暗藏着诸多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数将继续上涨[1]。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21.88%[2]。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发的教育问题小则影响儿童的身心、人格、道德的发展,大则阻碍全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促膝谈心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具体体现在几类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孩子父母的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在农村,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母亲陪伴留守儿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同时留守一方往往因为繁重的农耕与琐碎的家务根本无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而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经常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这些家长通常文化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代管。这样的“隔代教育模式”则更加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隔代教育模式”的环境下,“代沟”的问题经常导致祖辈与孩子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尤其是当孩子在性格与心理发展出现偏差时,年事已高的祖辈经常难以察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争执时一味地偏袒并且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种隔代溺爱心理不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形成蛮横霸道、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最后,在“上代教育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则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近亲、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难以把握,过于严厉容易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和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孩子的随波逐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父母角色参与消极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3]。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个好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4]。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例如,一些母亲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便离开家,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有些母亲甚至连 春节 都不与孩子团聚。又如,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与生存环境,这些家长往往“重养轻教”,认为给钱就是养育和教导,更有人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感而盲目地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认为物质的满足可以换来对孩子亲情的抚慰。但“陪伴即是爱”,父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孩子的抚养寄希望于家里的祖辈、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从精神上缺乏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从物质上,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最初的理想生活背道而驰,这些人在陌生的城市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同样是进城务工的异性同伴便成为了他们寻找归属感的目标,因此一些“临时夫妻”现象有所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则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更为消极。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指导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是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共性而非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对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缺乏有针对性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忽视是导致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脱节的根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方面是优秀且有责任心的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
4.社会教育有效扶持的缺失
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现实状况是社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扶的系统机构较缺乏。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当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留守儿童在面临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激化了他们自身的认知方式与处理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促进政策调整,减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各地区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努力增加本地劳动就业量,鼓励引导、帮助劳动者在本地自谋职业或创业办实体,发展本地经济;采取政治和经济双重手段,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好的工作选择,从而缩小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政府出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随父母在流入地正常上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设新公立学校,减免留守儿童的借读费。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才能让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回到父母的怀抱。
2.提高父母角色认同感
提高家长作为父母的角色认同感,使留守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6]。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转变“给钱便是养育和教导”的观念,只有和孩子经常进行通话交流培养情感,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动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孩子才能将这种陪伴的爱转化成激励自身努力的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将父母的说教当成耳旁风。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保持稳定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共同分享科学合理的教育 方法 。二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注意避免时间间隔太久、采用多种沟通方式、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意识,提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才能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3.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7]。只有形成三大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随时更新的人口流动档案;有效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回家探亲的机会,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近期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动态,告诉家长家庭的关爱才是能够解开留守儿童心结的钥匙。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设立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意识的课程,讲授如何与家庭成员友好相处的科学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家庭意识,从心理上能够逐渐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并将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与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意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应增设农村社区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使留守儿童与他人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与支持。家庭教育的立法只是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个条件,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4]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5]周宇,余扬.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3(08):167—168.
[6]邹同文,罗春仙.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3).
[7]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2.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
3. 基于家庭教育功能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论文
4. 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5.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幼儿 教育 是个人毕生教育的开端,同时也是个人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篇1 浅谈幼儿教育价值和现状的 反思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育在幼儿阶段具有的作用和价值,重点分析了现在幼儿教育现实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幼教工作的建议和 措施 ,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童年氛围。 【关键词】幼教;素质;玩耍 一、引言 对于一个人正式的教育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这是我们对一个人开始正规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教育,这是我们对一个人开始正式进行社会生存技能的培训。因此可以看出幼儿教育在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的家长也把孩子的起跑线人为的设定在这个地方。由于社会上“双独”的宝宝越来越多,一个孩子不仅是一对小两口的问题,更是幼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两个家庭的问题。幼儿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现实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虐幼事件频发,大家关注幼师素质能力建设问题,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人们开始思考怎样对待孩子的教育内容优化问题。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集中到了幼儿教育之中,对于幼儿教育的深层次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于其价值思考还是基于对目前幼儿教育现在存在问题的分析。 二、幼儿教育的作用 一个人的教育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它是我们开启孩子学习程序的钥匙,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很快,这时候的教育是否得当,对于孩子智力、情商等开发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很多孩子潜能的开发主要源自这个时候的一种教育,只有教育得当,孩子才能更好地开发智力,延展情商。幼儿教学阶段也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快的一个时期,小学前的孩子就具备成人一样的大脑,这时候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提升,对事物具有了自己的一种看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孩子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弥补的一个教学阶段,一旦错过,将耽误孩子的一生。另外这时候也是孩子感受关怀和爱护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接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关心,然后他们也会将这种关心反馈回去,使得他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这也是孩子需要在幼儿教育中不断学习的。 三、存在的问题 (一)联想的空间受到压缩。 三到六岁的孩子的 想象力 相对人的一身来说,是十分丰富的。而然国内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早,在很多的时候将一些小学知识进一步下放到幼儿教育之中,使得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一些提前教育,例如小学的英语,数学加减法运算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加餐,这也是现在孩子家长的一种心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幼儿教学的小学化发展,使得更多的孩子失去了联想的空间,他们的思想被完全固化,在孩子的眼里,太阳不是一个简单的恒星,他们将给太阳赋予更多的含义,例如太阳是一个蛋黄派,太阳是一个圆圆的饼。如果你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他们会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也许在成人看来,这些千奇百怪的答案是很多都是一种无稽之谈,可能看起来都十分可笑,但是这是基于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联想,一种 发散思维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对于这方面的抑制相对比较严重,对孩子开展了认识教育是基于一种理性化教学手段,没有注重对于孩子发散思维的一种培养,只是粗暴地将认识教育建立在一种成人视角的教学之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联想思维的发展。 (二)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使得孩子从小出现厌学的苗头。 很多家长需要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点驱使家长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例如给孩子报一个钢琴班,报一个书法班等等,选择双语幼儿园,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英语和汉语的双重教育,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失去了更多玩耍的时间,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之中,学习的压力不断增大,但是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玩耍的时间,他们在打闹的过程中将学会更多的生活技巧和社会 经验 。 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学习起来更加具有兴趣和积极性,这些在正规的教学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很多家长目前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一味地进行教育投资,很多孩子周末、寒暑假的时间都被一些兴趣班所填满,被一些特长课程所挤占,久而久之,这种学习压力使得孩子产生一种厌学情绪,不断对学习失去兴趣,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更加没有积极性,对于学习的抵触情绪不断提升。因此,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将适得其反,兴趣班没有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反而使得更多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四、促进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幼师素养培训。 幼师队伍建设是现在幼儿教育的主要力量,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师的知识能力,提振她们的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不断加强她们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现在幼教事业。一方面加大对于在职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他们知识结构和能力,另一方面,在新鲜血液注入中,需要进一步提出对幼师培养的整体方案,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使得这些准幼师们更好地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在教学手段和 方法 上需要升级更新,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幼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 (二)教学理念贴近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 玩耍是幼儿的天性,桌子对面的教育对于这个时候的孩子相对有点严肃,而且有点早,需要不断拓展在游戏中的教育,孩子对于玩耍有着天生的兴趣,在玩中探索认识,能力创新,思维发散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幼教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需要通过教师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幼教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还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熊灿灿,张芬等.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探索.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D].2010,12:156-157. [2]蒋文飞,杨欢耸等.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现状及分析[D].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ReformandManagementInnovation(ERMI2012),2012,12:145-146. 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篇2 浅析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 摘要:近年,幼儿教育话题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祖国将来的希望,幼儿教育对其个人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家园合作开题,然后对家园合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简要探讨了运用家园合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发展现状;新思路 引言 幼儿教育是个人毕生教育的开端,同时也是个人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家园合作已逐步成为教育变革的世界性走向,并且促进家园合作的发展也已成为学前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家园合作的有效运用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家园合作指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双方都把自身作为幼儿教育的施教者,并且双方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完成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幼儿教育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家庭和幼儿园(社会也是一个因素)。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家长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本身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也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拥护、配合,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弥补各自的缺陷,从而彼此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2.1发展现状 家园合作的发展,国外的起点相比较早,体制也比较健全,一些欧洲国家在家园合作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国外这方面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加强体制法规建设;合作模式灵活丰富;幼儿园占主导地位;家长全方位积极参与。国内家园合作发展较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家园合作基础建设已较为丰富。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建设起的一系列机构与平台,包括了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长参与到教职工考评,家长与幼儿共同活动(包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比赛)等等。站在教师和家长的位置,他们的观点和做法并不一致,尽管现在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已被大部分教师、家长理解,但是大多数家长的配合度、参与度、主动性还比较低,同时,少数教师则认为家长仅仅只是家园合作的配角,他们的教育能力仍然还有待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家园合作的现状就是重要性得到了共识,基础建设也相对完善,但双方合作还没有落实到位。 2.2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在学前教育中也踊跃开展家园合作建设,但是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①家长认识不足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识还较为肤浅,在很多家长看来,教师才是幼儿教育的负责人,对教师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对合作存在疑惑和不足;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只能交给上一辈照看,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主动性不够,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仅仅只是家园合作的配角,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少能够主动的加入。②教师的认识有偏差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相比家长更专业,对家长的教育能力缺乏信心。家长来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有的教师觉得是监督他们的工作,从而感觉很不自在,因此不愿意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大部分的家园合作活动还只是教师主导的单方面的合作,停留在形式上面而达不到真正的目的。③互动性差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都是停留在文件上,没有严格按照计划去实施;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活动安排比较随意,或是临时决定,这样也给家长的时间安排带去了不便,不利于家园合作的正常运作。同时,有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设置不够合理,使得双方的互相性比较差,应该去探讨更灵活、丰富的合作方式。 三、新思路的探讨 根据国内目前家园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与参考国外的发展历程,探讨国内家园合作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1.加强意识建设 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家长对于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建设与宣传,让彼此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只有利用体制层面的监督,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来引导幼儿教育。 2.加深合作层次 过去,家园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仅仅是单方面的合作,家长的参与还只是停留在沟通、了解层面。因此,应当加深双方的合作层次,提升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例如,让家长多参与幼儿园教学;或是建立家长协会,汇聚家长共同的声音等等。 3.拓展交流平台 家园合作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到现代通信技术的高效性、便捷性。建立班级QQ、微信群,构建班级电话组,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视频通讯实现远距离的交流。不仅如此,家园合作交流平台的地点不应该限制在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好好利用起来。通过拓展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可以让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明确一致的教育目标, 4.丰富合作方式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引导,现有的家园合作的方式,如讲座、 报告 、家长会等等,仍比较局限,最主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不易很有效地一起参与(主要还是家长单方面的被动参与)。而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合作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不能把家长单纯的只看作家长,家长也能够作为老师,可以组织家长来上课,也可以让家长充当学生,这种角色互换的合作方式能够加强双方的理解与配合。另外,像家访、户外活动等非学校的合作方式也可以适当的施行。当然,家园合作的新思路还远不止于此,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的制度、方式、平台也必将不断完善。 四、 总结 通过有效运用家园合作方法,家长和教师双方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各自对幼儿的教育,同时还提高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教育与 家庭教育 相互融合,这不仅对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学前教育的整体进步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小碧.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快乐阅读,2011(14). [2]张蓉.国外家园合作的特点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4(Z1). [3]辛修勤.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4(31). [4]戈柔.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幼儿教育,2008(23). 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篇3 试谈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的应用 引言 肢体语言主要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起到表情达意效果的无声语言。在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格外重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工具。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一些形象化的体态语言,采用比较幽默的艺术形式,通过各个肢体部位表达情绪和情感,从而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幼儿比较善于察言观色,对于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进行思考。教师通过一个动作,能够使幼儿产生信任和依赖,更加相信教师,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态语言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如果教师单纯地使用文字语言进行教学,有的时候就会出现与幼儿沟通存在障碍的问题。通过应用肢体语言,能够使幼儿更容易地理解教师传递的信息,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幼儿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一些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表演,通过模仿小动物,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 幼儿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运用肢体语言教学能够使孩子把声音和肢体语言有效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孩子吸收。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记忆所学习的知识,有效保证教学效果。运用这样的形式会使幼儿学习压力减小,强化记忆,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活动,有效降低遗忘率。 例如在进行“老鹰抓小鸡”游戏的时候,教师通过肢体语言让幼儿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游戏,基本只需要讲过一次就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幼儿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记忆游戏知识,有效保证了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提高幼儿注意力,增强幼儿理解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比较差,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采用有趣的教学语言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合并起来,使幼儿更加有效地理解活动目标与内容。 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的 故事 时,教师可以进行展示,一边讲解故事,一边掺入肢体语言。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能够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效率 (一)在幼儿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肢体语言。 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所以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激发幼儿的肢体语言。这就需要幼儿园举办的活动应该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个性发展相适合,使幼儿在幼儿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猫抓老鼠的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猫和老鼠,然后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使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二)教师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引导。 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行引导,使幼儿喜欢上肢体语言,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从而有效发展幼儿的肢体语言理解能力。例如学习《两只小鸟》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听音乐的同时做出一些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幼儿有一种自己飞翔起来的感觉,这样能够使其歌唱起来的时候更加有趣。在无形中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促进幼儿肢体语言能力的深入发展。 (三)关注幼儿个性发展,注重幼儿肢体表现。 发展幼儿的肢体语言,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关注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观察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肢体表现,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一些喜闻乐见事物开展活动,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愿意利用肢体语言效仿,有效保证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四)开展成功教学,增加幼儿肢体语言成功体验。 要想提高肢体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使幼儿能够体会到成功。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成功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成功情感体验,有效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让两个幼儿一组进行表演动作,猜动物的游戏。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幼儿表达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结语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于肢体语言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师应该努力读懂幼儿,尊重幼儿,深入到幼儿的精神世界中,找到有效培养幼儿综合发展的途径,使幼儿的主体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推进素质教育。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要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是指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各级的关怀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长足进步。
一、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造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形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养成的前期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做,从不迁就,慢慢习惯就会养成。幼儿期儿童意志行为还很差,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幼儿行动的目的性也较差,行动缺乏明确目标,往往与直接兴趣或需要、个人愿望相联系。例如:做好事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或是为了得到教师表扬。因此,要培养幼儿是先有目的,努力实现目标,自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并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会提高。研究表明,3~12岁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家长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纵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着喂饭,生怕孩子饿着,或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饭菜,这样只能造成营养失衡;合理、科学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①从小培养;
②从小事抓起;
③不能有例外;
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制定规范并合理运用强化机制;
⑤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借用英国的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做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经过数学学习,感受到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接收。数学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高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期待着幼教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 游戏;智慧;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信心,借助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天性好动,不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否则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教学常规,乐于与人交往,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1、常规游戏,增强体质
常规游戏形式简单、取材随意、灵活多变,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其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也给幼儿带去了无限欢乐。在常规游戏中,幼儿能反应敏捷、记忆准确,集中全部注意力,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参与活动,使眼、耳、手、脚和腰协调一致。如跳绳、接力跑、打溜溜球、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锻炼体能。
2、竞争游戏,培养个性
幼儿年龄小,做事缺少思维,但是好胜心很强。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采用积极鼓励、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游戏表现,运用赏识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赞一声“你最棒”或轻轻抚摩一下幼儿的头,给予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如:在玩石头、剪子、布或跳绳比赛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时,就会心花怒放;失败时,就会闷闷不乐。教师及时开导,让幼儿继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方法,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在竞争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良好个性也会逐渐养成。
二、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师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价值取向,依托游戏资源整体设计幼儿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积极高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乐而不厌。
1、数学游戏,开拓思维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幼儿不爱学习。如果数学教学与游戏巧妙结合,就能减少幼儿的疲劳,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欲望,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如:教学《2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参观动物园”的游戏。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有几只野鸡呀?”(2只野鸡)教师设计爬台阶游戏,谁能说出野鸡身上有关“2”的事物,就可以爬上一个台阶,谁先爬上最高的台阶,谁就获得胜利。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2”的事物。野鸡有2只脚,2个翅膀,2只耳朵,2只眼睛。幼儿们兴致勃勃地玩着,很怕老师没听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游戏中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数字“2”,突出了生活中数学的意识,调动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唤起了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使幼儿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语言游戏,张扬个性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又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如:玩“过家家”的角色游戏时,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朋友等不同角色。吃早饭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夹菜的,他们会说什么?小朋友在吃饭时是怎样挑食的,妈妈、爸爸会说什么?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们扮演得惟妙惟肖,语言也很精彩,幼儿们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尊老爱幼,了解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使幼儿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加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促使其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夯实了基础。
总之,幼儿人小心不小,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教师要巧用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其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文明语言习惯——从礼貌用语做起。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集体意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人是社会性的。对孩子来说,如何与伙伴相处是他们亟需学习的一门学问。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提醒孩子与周围伙伴友好相处,要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鼓励孩子帮助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尽管有时,孩子所做的“帮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击孩子的热情。家长应因势利导,支持孩子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样,才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集体意识,学会遇事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仅仅以自己为中心。劳动习惯—让孩子从自己穿衣做起。劳动习惯,同样是一项应该从小培养的行为习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现代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做事靠自己的意识。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该由家长做。渐渐产生了依赖性。
教育 这个话题无论在何时厚实受到大家关注的,人类离不开教育,教育才会成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精选 议论文 ,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一 教育,小而言之决定着人的命运;大而言之,决定着的前途。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文凭俨然成了高薪水的代名词,,跻身白领,抬高身价,老师家长学生演绎着时代的疯狂。 名校陪读多疯狂 在一座座中学的附近,陪读村发展,意识到教育是人生唯一出路的家长们,抛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与孩子一起为高考做。夜深啦,陪读村里仍透出点点灯光,灯光下那一张张写满疲惫却稍有懈怠的脸,令人不禁感慨应试教育的疯狂。让我从心底祝福,愿命运能青睐! 起跑线上多疯狂 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耳熟能详的至理 名言 ,人不希望的孩子成才,便上演了起跑线的疯狂,要选的,老师要挑最棒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证书漫天飞舞,是好孩子就得跟着大人跑,放弃的天性,丢掉的 爱好 ,个天真的孩子成了家长与同龄人竞争的砝码,成了家长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背上家长给预定的成才计划,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 马拉松 ,最后的赢家起跑就冲在,长路漫漫,何苦一开始便把弄得精疲力竭?厚厚的镜片,病态的思想是对时代无声的控诉。 呜呼!疯狂的时代!时代的疯狂!教育民族复兴的原,懈怠!偏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拯救教育!拯救人才!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二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三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四 论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古时的八股文,形式固定,内容僵硬,造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所谓的人才,其实都是书呆子。仿佛这是自古天成的一样,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风风火火的改革,都只能造出纸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实际才干!可悲的中国教育… 再来说中国近代的应试教育,这是古科举发展到现代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所有国民都在灵魂深处烙下了应试教育;这个时期,所有的国民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的非凡本领。这一身非凡的本领是什么呢?是用一刻钟背下一本书,是千千万万份试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不会去消化,只是单一的储存在脑中;天下万般事,唯有老师的指令是真理,即使老师是错的,大家都还是惟命是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对与错,只是一味的接受。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即使你有再出众的才华,也只能被这种教育将才华点点抹平,让你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人。 应试教育影响了很多代人,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概念都还在人门脑中安家,真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接下来谈的是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以培养学生德、志、体、美、劳为重点,全面发展学生潜能,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学生。这概念说得美仑美奂,但实际呢? 在学生中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减负课本少,教辅资料多。减负不减重,背上大山多。嘴上说素质,笔下是应试。’这句话真是形象啊! 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到了素质教育,就马上提出“减负”这个概念。刚开始,学生们还欢喜了一阵,可到后来,大家却发现减负其实是形势上的减,实际是在加大我们的负担。课本上的知识变少了,课本变薄了,但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要求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桌里早已被书塞满了,课桌上仍是山一般高的资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 素质教育到底是何种教育啊?有人说这是变了称号的应试教育,对啊,打从一开始那些个教育专家就在那儿挂羊头卖狗肉,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简直把我们当猴耍。 我们这一代人,科举早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科举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批先者,我们明白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所谓的精英云集的时代,国家提出教育革新,教育多元化,于是便引进了所谓的精英人才教育,在这些这样那样的教育背后,其实还不是那一纸定人生。 我们还是学生,看着中国的教育之路,虽不如那些老师学者看得透彻明了,但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子,也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学海路一走就是十七、八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先贤圣明,学习科学计算,为人生后面的四分之三打基础。 但中国的教育现状着实让我们心忧。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出路,是一种能走向成功的教育模式,不是这个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1. 描写教育的满分议论文满分模板 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 3. 关于立德树人的议论文作文 4. 父母教育孩子议论文800字 5. 教育四个不为心得体会3篇
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态度、语气要真诚,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使幼儿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赏识教育,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摘要】教师用正确的赏识理念,用艺术的语言引导评价幼儿,以宽广的胸襟赏识幼儿,用发现的眼光挖掘幼儿的闪光点,用提醒的方式、诚恳的态度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促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赏识;健康;成长;方法
《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援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用正确的赏识观去欣赏、引导、评价幼儿,让幼儿有个积极向上、健康、自信的心理,促使幼儿快乐成长。
一、树立正确的赏识观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安全需要外,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赞赏。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态,而受教育者的心态往往是在教育者心态的影响下形成的。要始终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要让孩子始终在“我能行”“我最棒”的良好心态中走向成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然后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一年以后专家再次来访学校,问起那几个孩子的情况,老师说:“好极了,原来是普通的学生经您一点,一个一个全变了,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得到了自信,促进了智力水平的飞速发展”。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给予孩子自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孩子及时而适当的肯定和赞赏,会使孩子们心灵更加舒展,更加自信。只有树立正确的赏识观,才能使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才能透过一些现象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促进孩子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以宽广的胸襟赏识孩子
要宽容幼儿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孩子的言行一偏离“正常航向”或与我们的意见不一致,便招致一通说教或指责。老师和家长们对那些乖巧、聪明的孩子关注、宠爱有加,而对那些“皮猴”却常感到头疼。常常听到老师和家长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我们老是有意无意地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尤其是对那些“皮孩子”、“笨孩子”的缺点或错误小题大做、无限夸张。结果,抱怨不仅没有使这些孩子变好,相反的却越来越“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之处,也都有其优缺点。有的性情温和、善解人意,但缺乏创新的勇气;有的调皮睿智、富于创造,但却缺乏规则意识;有的小心细致,遵守规则,却不够勇敢……有的优点多些,有的缺点多些。但相同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幼儿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不同的错误。如果我们习惯地以成人的眼光去观察幼儿,简单地给予否定或加以嘲讽,那就扼杀了他们创造的萌芽,使其自信心受损,甚至产生自卑、一蹶不振。其实每个幼儿都有被爱及被肯定的需要。老师一句积极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就能使幼儿心里充满阳光,更加努力表现自我。我们要承认、接受幼儿的差异,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或失败。要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幼儿,使幼儿知道他们都可以是最棒的,都可以成为好孩子。
三、用艺术的语言来引导和评价幼儿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会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最终结果也会因此不同。在幼儿园常能听到老师说:“我看谁是最后一名?”“我看谁是最不乖的?”象这种话语带着消极的情绪和影响,不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换一种说法:“看看谁最棒?”“哇,某某今天发言真积极,太厉害啦!看谁能和他一样棒?”这种话语就让幼儿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又如,我们在欣赏孩子的画时,特别是画的不好的,如果我们老师说:“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孩子听到这话以后一定会沮丧,一定会失去画画的信心和兴趣。如果我们看不懂就说:“你把画讲给老师听听,听后说:“哦,你画得真丰富”,孩子一定会很得意,会更喜欢画画。因为语言上表达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幼儿的自我认识是朦胧的、肤浅的,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即便孩子做的不好或做错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要轻易指责孩子或对孩子做一些“定性”的评价,如:“真是没治了,连这都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做,真是坏透了!”等。在评价幼儿的时候要讲究语言艺术,注意自己的言行表达,不要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而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或上进心。对幼儿的教育引导应该以赞赏激励为主,鼓励幼儿不断地努力,不断进步。
四、善于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树立信心
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哪怕是细微的长处和闪光点,以其积极的一面去克服消极的一面,才能使幼儿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如:我班有一个调皮的女孩叫魏睿,不分时候总做一些怪异的动作,集体活动乐意时参加,不乐意就不参加,讲道理不听总是我行我素,有时候真是拿她没办法。有一次美术活动,我发现她画的又快又漂亮,我立马把她的画展示在全班幼儿面前说:“小朋友猜猜这是谁画的?”“画得怎么样?”小朋友都拍手叫好,老师及时表扬,还给她加颗小五星,让她体验到认真做事受表扬的快乐。孩子的内心在闪光点的照耀下、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同伴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平衡与满足。从这以后魏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规则意识也就增强了。因此,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从老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以鼓舞幼儿在教师的赏识中克服缺点,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功的彼岸。放过孩子的一个优点,就等于放过孩子的一次进步、成功的机会。
五、把“赏识”与批评有效结合起来。
一味地批评,会使幼儿缺少自信,悲观胆怯。但如果我们光赏识优点,而对缺点和错误忽略不计,长此以往,幼儿就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弱点,不能经受挫折,面对失败。要将批评与赞扬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幼儿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生信念。
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态度、语气要真诚,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使幼儿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在日常对幼儿的教育中,我们不能把赏识和批评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某一方面。比如:我班的曾圣钦是个攻击性很强、学习又非常好的孩子,当他攻击同伴时,老师一定会帮助批评他:“你刚才做什么了?这件事情做得对还是错?为什么?你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孩子,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你这点,如果你爱护小朋友了我们会更喜欢你。”果然奏效,但要经常提醒。久了就养成习惯了。今天的孩子也应该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批评的目的是正确引导孩子在自己犯错误时都应有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人人都要具备。在对幼儿的错误时,我们应该学会把赏识和批评结合起来,让赏识与批评互存、互融、互促,才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对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六、家园同步实施赏识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家长在一起时总是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愧疚。幼儿园要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通过举办家长讲座、设立家教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赏识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尝试赏识教育,感受赏识教育的好处。在家园栏中开办“夸宝宝信箱”请家长把孩子的进步以信的形式写给老师,老师把信读给全班小朋友听,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赞赏。同时也要帮助家长正确理解赏识教育。
总之,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调整好自己的观念和言行,多用赏识性语言。多提醒,少指责;多竖大拇指,少使用食指。不要拿一个幼儿的缺点去和别的幼儿的优点比,应该把幼儿现在的发展和过去进行纵向比较。在欣赏幼儿的过程中,让幼儿也学会欣赏别人。在赏识教育中,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乐萍.关于赏识教育的现实探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3***.
[2]赵翠英.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幼儿教育,2001***5***.
[3]张方园.如何赏识你的孩子[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8***11***.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浅议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摘要】适当的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奖过其实”的赏识,也是背离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的。
【关键词】赏识教育 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91-02
赏识教育是我国近几年中小学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也称为激励教育、夸奖教育,其本质是肯定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挖掘其不断进取的信心和潜能。作为家长,曾接受过孩子学校举办的实施赏识教育的培训;作为教师,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有意或无意且有区别地采用赏识教育。综观二十余年的赏识教育实践,认为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但若滥用赏识教育对学生也是无益的。
一 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积极因素
要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是核心。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提供展示的平台。
1.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爱心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没有爱,就不会有创造的喜悦,不会创造喜悦,对教育、对学生就没有爱的情感。良好的教育是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用一颗善良的心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2.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使其成才的有效途径。高尔基曾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作为教师,尤其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尊严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公民、好学生,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崇高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善的人,是一个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人。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和欣赏学生,使学生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作为教师要遵循的教育规律和不能忽视的教育原则。
3.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信任学生
新世纪、新时代需要充满自信、性情开朗而又有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时代就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难立足于未来的社会。因此,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因材施教、不轻易批评学生,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生活是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
4.实施赏识教育的点金术――肢体语言
赞美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用语言、用眼神、用适度的动作。用适度的动作表情更容易使学生感动,让学生产生超乎寻常的积极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学生要多一些关注的眼神,给予学生一种嘉许。面部表情是心灵的显示器,微笑时的赏识是一种肯定,严肃时的赏识是一种激励,学生需要微笑,需要掌声;教育需要微笑,时代更需要微笑。
总之,只有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才能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二 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弊端
教育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是育人成才的手段、方法,而手段和方法是技术,当手段和方法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艺术,所以赏识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绝不是无原则的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
1.赏识教育的情感误区――溺爱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的注意力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家长认为孩子成功就是家庭的成功,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殊不知,这种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会让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形成什么都可能的概念。因此,只要孩子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孩子的全部探索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过分赏识,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益。
2.赏识教育的另一误区――平等
有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违心地共同批评或共同表扬孩子。在一群孩子中,有的孩子做得对,有的孩子做错了,甚至还违反道德和纪律,但有些老师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担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总会说:你们都不错,都是好孩子。看似平等的教育,其实忽略了某些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做错的孩子会认为滥竽充数也可以得到赏识和表扬,而做对的孩子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教育功能上的舍本求末。而这种平等赏识的误区,在公开课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无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正确与否,老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不错”、“有见解”,或不作评价,几乎听不到一句对错误观点的评价,让学生不知道自己观点的对错。这种无节制的表扬,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切忌为赏识而赏识,以致忽略了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失其公允。
总之,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有所收获,走向成功所必需的,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的赏识,也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相背。乔叟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因此,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务必把握好“度”。
参考文献
[1]东子.求求你,表扬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教育学的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正是积累知识、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维意识对以后进入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民主法治建设和培养法治人才作为重要议题,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面对当前高等院校的法制教育局面,高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如何改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让法制教育能够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时有出现,让本来就备受关注的大学生族群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这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法制教育窘迫的局面。 (一)课程边缘化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能够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来完成,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编在一本教材中,并编制了全国统一的教材,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两门课程变成一门课程,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所有在读学生的必修课。但在一些高等院校出现了“法律基础”部分课时量较少,授课内容也相对较少,法制教育在大学生中不能很好展开的现象。在学校和学生的“默契”下,该门课程竟然被逐渐边缘化了。 (二)教师非专业化 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从事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师有很多都不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这与高校需要高学历人才和法律专业人才短缺不无关系,从事法律专业学习的学生,就业方面多会考虑法院、检察院或从事律师职业,不会把成为传播法律基础教育的老师作为自己职业的第一选择,特别是近些年进入高等院校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需要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学历,使得各个高等学府这类专业教师更加缺乏,再加上教改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一本课,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由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兼职讲授法律基础,这些教师又都是半路出家,对于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律思维本身就了解得不够深入,很难通过后期的短期培训或自学达到专业法律人才的水平,因此在讲课时就会有所保留,对于自己不懂不通的法律问题就尽量少讲或者根本不去触及,法律基础课就真的变成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法律概念和法条堆砌了,既不能达到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更缺乏实际价值,因此,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便因此流于形式。 (三)内容与形式的单一 无论是教改前的“法律基础”,还是教改后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我们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探索。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依然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首先从内容上说,无论教改前后的教材都是基础法学概念和各部门法的堆砌。包罗万象就会丧失重点,再加上有些法学概念晦涩难懂,而且部门法的法律条文中的法律语言又和普通的语言有很大差别,常常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目前,大学法制教育注重 法律知识 的传授而忽略法律原理的讲解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得法制教育教学形式只侧重于基本理论的解释和法条的组条注解,这对于现在已经是“90”后的学生群体,无异于“鸭子听雷”般烦闷。 而且教师有时候在案例的选取上也难免会面对选择案例不当的问题,加上课时的限制,很难开展法律实践课,不要说走上街头融入社会了,就连像模拟法庭这样的模拟实践课很多高校的非法学专业学生都很难开展,这无异于让法律实践更加难上加难。不能充分的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对于法律这样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就会出现“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恶性循环。因此,改变大学法制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单一的现状,是我们完成法制教育、改变现在高校法制教育困境的前提。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面对当今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特别是在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日益成为高等院校乃至全社会的 热点 话题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以公民意识培养和法律信仰培育为切入点 1995年,国家教委与司法部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通过讲解和介绍法治理念和宪法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还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帮助学生了解其立法目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自觉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公民意识的概念,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而且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强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了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强调公民意识和法律信仰,这些文件为大学法制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支持,并对我们改进法制教育的不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是指享有该国国籍并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并履行法律义务的社会成员;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公民权利义务的认同。过分关爱下的孩子会养成享受权利成为习惯,不履行义务认为是理所当然,因此,要通过公民教育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一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帮助每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三是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理性认同;四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1]。 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培养也会带动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加强,因为法律就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想要明确作为公民的权利义务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给出清晰的答案,就会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带动起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动力。因此,要想改变大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应以大学生公民意识和法律信仰作为切入点最为适合。 (二)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着力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法制教育成功的有力保障。面对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兼讲法律基础的现状和法律学科专业性和独立性较强的特点,应该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收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可以考虑外聘一些公检法等法律部门有着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人来承担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校方面应改变对大学法制教育的偏见,不论从老师的选择和课时的分配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不要让法制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谁教都行。其次是改变部分高校教师的观念。综合类大学的法学教师们积极担任本校的法律基础课程的老师,理工类学校也可以申请聘请综合类大学的法律教师来担当客座教师,完成本校的法制教育课程。同时,让大学之间,特别是同城的大学之间应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三)以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为立足点 大学法制教育是使大学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最终形成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教育。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 渠道 。但是,面对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都严重缺失的情况,教师首先更应加注重法制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选取至关重要的法律观念,将“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诚实信用等等”寓于法学理论之中重点讲解。同时,注重案例教学,将法条讲解与现实中的案例有机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典型实例丰富法律教学的内容。 其次是应在教学方式 方法 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外,还可以采取 辩论 、讨论、模拟法庭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某一法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与反对的观点进行辩论,甚至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分析给其他学生听。在注意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功能。对于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实践教学。例如,可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针对当前法律热点问题的 辩论赛 ,模拟法庭,针对学校内违纪违法现象的情景剧等等,还可以依托学生会或组织法律实践社团来招募一些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来完成这些活动,也让他们在其他学生中起到带头的作用。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和校园网络广泛法律宣传,同时可以请知名法律人士来学校讲座,积极开展社会课堂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还可利用假期去律师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和法律实践深入接触,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达到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四)以法制教育与 安全教育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为创新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在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问题上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课题,大学生法制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结合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1.要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西方思想家康德基于人的两重性提出两种道德法则,即伦理法则(道德法则)和法律法则。在康德看来这两种法则以内外两种方式统一于人体。康德的观点形象的说明了法与道德的关系。所谓道德,指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在人类学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逐渐分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价值基础,道德起作用的领域是极其广泛和深入的,法治需要道德的必要补充。道德几乎涉及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既包括行为,又包括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动机[2]。 而且法律和道德在调衡社会分工上也有普遍的联系。因此,进行法制教育一定要和德育教育将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很多大学生犯罪的案例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犯罪的大学生不仅缺乏法律观念,更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在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感情丰富,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特别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往往缺乏冷静思考的能力;他们渴望走向社会,却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往往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3]。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要,使大学生形成健康成熟的心理面对以后步入社会所承受的压力和情况,配合法制教育共同完成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成型。 3.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关乎生命和身体健康。因此,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安全教育。安全问题无小事,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生活在校园内,相对集中,更加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防火、防盗、防突发事件等等,把这些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学习安全救护、紧急避险方法,掌握自救、自护和逃生技能,加强安全教育,让大学生们警钟长鸣。 结语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各个方面调整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注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但能够取长补短而且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会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法制教育,使高校法制教育攀上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不仅在减少大学生犯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全民法治理念的树立,为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贡献应有的力量。 当今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一,正如伯尔曼的治理 名言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因此,面对当前形势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当下提倡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的大背景下也给高等院校提高法制教育提供了机遇和良好的环境,我们所要做到就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完善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机制,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共同努力开创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新局面。 教育学的论文3000字篇四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议 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等多方面遭遇冲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重重障碍,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生身处高等教育阶段,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由于思想不够成熟,对事物认识不全面,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主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帮助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扬长补短,有效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推动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容易受他国文化的诱惑及错误言论的误导,导致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偏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主导地位,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正确价值导向的形成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固化。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内容过于陈旧和理想化,某些具有时代感的道德观念,如效益、平等、公正、竞争不能适时得到认可和宣扬,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容易产生倦怠感。此外,德育目标太高,违背了“最高的价值是最普遍的价值”的逻辑形式,从小学到大学,德育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甚至颠倒的现象,如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从而违背了德育的基本规律,也违背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削弱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度。再加上教学模式固化,不灵活,没有针对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实践教学、心理疏导和指导,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或强制接受的尴尬局面。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总体看来,高校更加重视智育建设,不管是在职称评定、薪资待遇、还是职位晋升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都不具有吸引力和优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出现较大的思想波动和人员流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多元文化冲击严重。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还不成熟,容易受多元文化带来的错误思想的蛊惑,从而产生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意识淡薄、价值观念偏激等不良现象。多元文化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视野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让大学生的 思维方式 更加多样,加大了教育管理难度。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亟待更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入新的能量,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结合,增强民族自信心。 2.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育者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习参与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合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及沟通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要借助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其对我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解读。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待遇等问题,增强教育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岗位的吸引力。其次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总之,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 猜你喜欢: 1. 教育学相关论文 2. 教育类论文 3. 有关大学教育学论文范文 4. 教育学论文2000字
教育学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学函授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项目管理通常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管理,近几年其也逐渐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加以运用,其效果得到高校的高度认可,因为高校教学管理是整个高校得以正常有序运转的重要基础。而当下的教学管理中,高校负责人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和强调,导致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强烈,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因此,本文将站在项目管理的视角下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教育发展前景的主要内容,再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和完善之举,以期让各大高校重视教学管理,意识到其重要性,更好地展现高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项目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从我对我国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调查来看,通过查看一些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最终我认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实施因素以及它最后的呈现结果,效果不甚理想。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国高等学校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不适应。这就好比我们经常说的鞋子与脚的关系,脚大了或者鞋子大了都不合适,学校在实施这一教学管理模式时,学生并不会感到很舒适,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这也影响了教学的最终质量。这对于高校这一座人才培养基地来说,是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例如,从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一方面来讲,很多大学生都无法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提升,依然还处在教师监督的意识模式。又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校的教师多是“上课——下课——回家”的模式,对于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造成问题的滞留。由此看来,教学管理制度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这两种方面彼此相适应,身在其中的当代大学生才能有所收益,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项目管理视阀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负责人对教学管理控制意识不足
从管理意识上来看,高校负责人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盈利目的高于教育目的的学院。很多高校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实际的教学内容上,主要强调学生的技能获得和知识提升,以就业为最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并没有强调教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教学设计、任务以及管理系统管理上缺乏意识,同时没有明确地规定教师的'教学义务、学校的管理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学生和教师。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方法较为传统
从当下大多数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来看,模式较为传统和老旧,没有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因为目前的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进行设计,比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等都是根据教师的工作现状来制定的,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加以调整。另外,很多高校也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化设施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师生之间的看法和交流。
(三)学生自我管理力度不够
学生自身的包括德,智,体,劳在内的各项素质都不同,而高校要用管理精英的模式来管理大众教育,但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很不合理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足,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观念转变上,从而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针对当前问题,如何有效地加以完善
(一)强化高校教学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前提
如今,我们显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考上大学并不等于以往的“鲤鱼跃龙门”,也就是说,进入名校不能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优越的生活环境,如今的大学也不能向学生保证以后,但如果学生们所念的大学能有一个良好的、与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做人,掌握知识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需要管理者意识到高度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保证企业或者高校正常运转和长效发展的前提。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时,需要充分地考虑教师之间的团队建设,教学任务人员分配的问题以及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质量的平稳上升。
(二)以项目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
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慢慢地吹拂过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先前那种单纯的封闭的,以面向教学和班级授课为主要格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个别化和自主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同时,科技革命带来网络技术的革新,让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远程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网络学习,开展跨校选课,跨校乃至跨国进行深造,完成学业,这些都在科技的推动下成为现实,而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体制显然符合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的需要。
(三)以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也牵扯到了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我们也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学校高层,让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被学校充分接受,也能使学校决策充分反应民意。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监管,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项目管理的视角下来分析和探讨了当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根据其存有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以此促进高校整个的教学管理,使得学生在更加合情合理的环境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中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通过教育机关,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缺陷和不足会越来越少,从而将其成为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刘惠玲.项目管理思维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探索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4,(04):136-137.
[2]朱珍珍.运用项目管理思维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J].中国集体经济,2008,(07):62-63.
附:
教育学专业怎么样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近年来,教育学专业的就业率很高,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学校做了老师,按照职业类型分,教师可分为讲授型和非讲授型两种类型。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讲授型职业,就是通常说的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
教育学就业前景还不错,招老师一般都要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的,语数外需求最大,其他理化生也不错,文科的需求较少一些。艺术和体育的竞争稍微小些。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教的背景下可以说教师的前景很不错,而且也是比较稳定的职业,并且有寒暑假。
教育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类院校、学院,社区服务社,咨询组织,文化组织,还包括司法系统、国家级协会、委员会、研究与开发中心,政府教育部,甚至是金融机构和传媒行业也同样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教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进修深造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工作、社会教育机构的咨询、管理及教学工作及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随笔:调皮孩子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育随笔:调皮孩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学时间到了,小朋友都在穿衣服准备回家了,哲哲把衣服放在桌子里,还在玩弄手里的纸头,我连忙对他说:“快把衣服穿上,要感冒的。”他忙对我说“我穿上你给我一个五角星”,我没回答。他慢慢穿好衣服,走我跟前说:“老师,我衣服穿好了,你给我五角星吧。”我想:如果给了五角星,会不会他明天后天还这么做呢?于是我对他说:“穿衣服是小朋友自己的事,五角星是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的。等你表现好,我再奖励你。”他听完生气的说:“那我明天不穿衣服。”我见他站着没动,也就没理会他,谁知他过会说,“你不给我五角星,哼,我就明天不来了。”看来,是在威胁我了,到底给不给呢?
案例分析:
1.“调皮孩子”同样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关注。前一阶段发现哲哲小朋友,他的行为常反复不定。一段时间表现得出奇的调皮,常与同伴发生争吵,又有一段时间表现得出奇的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这说明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也能改正错误。
2.他想向老师要五角星,说明他还是很想进步的,老师没发现他的进步,他便做些反常的事来引起老师的关注,关注以后,他便会乖乖的,变的很懂事。有时当老师没关注他时,经常会听到他走来对老师说:老师,你说我乖吗?老师,你说我做的好吗?这说明他是很要求上进的孩子,他想更多的得到老师的关注。
爱,使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感情。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努力以一个教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刘志箭是我们班长得最魁梧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刘志箭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它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刘志箭小朋友的手工制作比较棒,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刘志箭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波波是个调皮的孩子,尤其是中午,一点也不爱睡觉,有时侯吵的小朋友也睡不着。
为了不影响小朋友睡觉,我把波波的床铺移到了我旁边的位置。我轻声地对他说:“波波,为什么一直不睡觉?现在你靠着老师,老师陪着你一起睡,好吗?”他点了点头,虽然一开始没睡,但最终还是睡着了。可是第二天,他又不睡觉了。这使我有点着急了,所以,放学的时候我找他妈妈谈了谈。我这才知道,原来他在家里一直是让妈妈哄着睡的,并且要用手拍着后背,闭着眼睛跟他一起睡。
第二天,我看到小朋友们都睡的差不多了,就照着他妈妈说的方法拍着他,并对他说:“宝贝,我知道你想妈妈,喜欢让妈妈陪你睡觉,可是那是在家里。在幼儿园里老师也是妈妈,也很爱你,所以你要乖乖的睡觉,这样我们都会更爱你!”波波笑着点点头。然后我说:“快睡吧”。他闭上眼睛,我就继续拍着他,没想到他真的睡着了。我好高兴啊!以后我都这样哄着他睡觉,一连好几天他都睡的很好,并且一个周下来他竟然不用拍就睡着了。
我这才知道,原来调皮的孩子有的时候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以后我会更加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
我都是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因为他们都有一张张天使般的脸,他们的每个举动都是那么的好玩。可从事这份工作后,我发现原来也有一些孩子不是那么的讨人喜欢,而那些所谓的好玩举动总是会让我们老师、他们父母感到头疼。虽然也是会有一些的调皮孩子让我生气、烦恼,可我并不讨厌他们,反而有时觉得他们有苦衷,经常会想一些方法来帮助他们。为什么呢?因为我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游书晟是我们班里一个很令人头疼的孩子,他总会做出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吃饭时他不但不好好地吃饭,反而把饭当作玩物来扔,要不就是吃几口就去玩玩具,如果老师坐在他身边,他就会找借口到厕所搞破坏;上课时他总是不喜欢坐椅子,喜欢玩椅子,就算老师坐在他身边,他也是两分钟就开始行动了,有时严重的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上课;而更为严重的是他喜欢打小朋友,不管什么原因,他总是先下手为强……只要能做想的到、能用的方法我们都用过了,可他就像弹簧,刚刚把它压下去,不一会他又弹起来了。有时面对他我心里有点不平衡。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虽然他很调皮,可我发现他是个会关心别人、很有爱心的孩子,有时我蹲着和小朋友说话时,他会马上搬来一张椅子给我:“连老师,你坐吧!”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动得把他之前的那些“调皮”全忘掉了,只想亲亲他;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我坏脚指甲的脚踩到了,我痛得“哇”一声叫了起来,他第一个跑过来问我:“怎么了?连老师”,接着他一看我抱着脚,又马上蹲下来用手去摩擦我的脚,还不停地一边向我的脚吹气一边问:“还疼吗?陈老师”,看着他懂事的样子,我突然有点内疚自己心里有时对他的讨厌;有一次我们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时,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而有另外一个小朋友在跑的时候不注意把跌倒的那个小朋友的手踩到了,他看见了就去把跌倒的小朋友扶起来,还说:“我去批评他”。看到这一募,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有时他也高兴地跟我说:“连老师,我喜欢你,我请你到我家玩好吗?”。因为他的这些闪光点,我也找到了平衡点,每当我对他的行为要生气时,我就会去想一想他的可爱之处。
细心地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很可爱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活动中,听话的孩子老师都喜欢他们,都会给他们的爱多一些,那些调皮的、捣乱的孩子真是让我们头疼,对于他们做错的事大多是进行批评教育,收到的效果不大,我想批评起不到好的作用,那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赏识呢?
我班就有几个比较典型的调皮的孩子,我真拿他们几个没办法,老于其他孩子们发生冲突,一会这个告他的状,一会那个又说他在捣乱,对于他们进行批评也起不了作用,我想改变他们就得改变教育方法。通过这几天我对他们的观察,其实他们很爱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和玩耍,每次活动也很积极参加,只是在交往中方法不对,才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他们在平时我多关注他们,多和她们交谈,多进行表扬和鼓励,随时注意他们的闪光点,和他们多讲一些与小朋友们交往时遇到的问题怎么办,多和小朋友们团结友好。渐渐地,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少和小朋友争夺东西和打架了,小朋友们也都还是喜欢他们了。
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纯洁的,让我们多赏识、多关爱调皮的孩子,那可是会有很多的收获啊!
我们班有两个调皮的孩子王德鹏和韩胜旭,就算老师站在他们身边,他们也不会理睬。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这两个孩子,他们的家长也老是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从上幼儿园就经常让老师留下,找他们谈话。他们经常对我说不听话你揍就行,话虽这样说,作为老师我们也不能这么做,我对他们两个有点不知该怎么做。
直到有一天,让我觉得这两个孩子的可爱,我突然觉得他两个会变成很可爱的孩子,就是有点调皮也没关系。上完课,孩子们都在画画,我挨着王德鹏跟韩胜旭坐,他们没到处跑。这时,王德鹏说:“咱们扮演植物大战僵尸吧!”王德鹏又说:“我当僵尸,去吃你”韩胜旭说:“拿我当炸弹,炸死你”王德鹏说:“拿我当水淹死你”韩胜旭说:“我当水草,你天天给我浇水”然后王德鹏待了一会说,那我把水都给你了,我不渴死了。我听了他们两个的谈话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我忍不住笑了,他们见我笑了,也不好意思的笑着低下了头。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很可爱,他们并不是惹人厌的孩子,他们再怎么调皮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们与老师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当他们与自己的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得可爱有时还会有点小幽默,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可爱之处。放学后,我把这件有趣的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可爱,都笑得不得了,等他们都走后,胜旭的奶奶说:“请老师多费心吧,胜旭从小就是跟奶奶长大,因为他我们班有两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王德鹏和韩胜旭,他们就是那种一分钟都坐不了的孩子,我还怀疑是不是有多动症啊,他们在小椅子上从来都坐不稳,他们最喜欢就是在地上爬,就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奶奶年纪大了,在学习上也辅导不了他”听了这些话我的心里一阵酸酸的,我表示我一定会对他多加照顾,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请老人家放心。听完我的话,老人眼里湿湿的就走了,看着他们一老一小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其实,孩子们都是平等的,老师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对他有什么看法,反而会更细心的照顾他。
班里的调皮孩子实在是让人费神,当孩子们调皮时又是一个不起眼的错误,就会大声的训斥他们,有时静下心来想一想指责他们有用吗?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每天这样批评他们,可他们还是犯同样的错。除了批评还是批评。孩子的毛病没少,可老师的精力越来越差,每天感到很疲劳。这样做对老师和孩子都没有好处,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题。可是有什么好办法呢?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最近,听到这样一段话:我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了朋友。我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了手足。常想理由赞美别人,想批评别人时咬住舌头,想赞美别人时大声表达。原来批评别人是最大的失误。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尽力不去批评孩子们。
我经常找机会与班上的调皮孩子聊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后,我会在班上进行表扬。每次放学后我会在班上表扬那些乖巧的孩子。如:杨杨今天表现真好,而且睡觉时是第一名睡着的;还有那些小朋友没打架呢。此时很多小朋友都举起手来,只是老师再把目光射向今天打架的小朋友。他虽然有点不自在,可还是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以后再不打架了。”这样就巧妙的赞赏了做得较好的小朋友,让那些调皮的孩子改正缺点。慢慢的孩子们的约束力增强了。
当调皮的庆庆对正站在凳子上的老师说:“小心点老师,别摔下来”。我的心被快乐所包围,心里溢满幸福。由衷的感到工作的真意;老师的付出是如此的被需要.不论做什么,需要就是存在的理由。有一次,庆庆在吃午餐的时候,吃得很快,而且也没有和周围的小朋友讲话。这时,我就趁机表扬了庆庆,那天午睡时庆庆也表现的很乖,一会儿就睡着了。
让我们多表扬孩子,多给孩子一些自尊。给他们更多的赞美,他们的表现一定会越来越棒的。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我们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很是让人头疼。不管是在教育活动时,还是在户外活动中,他们都是我关注的`焦点,一旦疏忽,他们准会给我惹下“麻烦”。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教育,我摸清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向他们实施了因人而异的教育。首先,我在各项活动中把这些调皮的孩子分开来,让他们无法实行“捣蛋计划”。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就不管用了。她们的调皮捣蛋还是层出不穷。于是,我试着与他们交流,尽量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谈话中,我从中了解到,调皮的孩子也聪明,而且有几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特强。书铭是班上惹事最多的孩子,他经常用他的小拳头偷袭身边的同伴,还让老师无法发现他。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他的眼睛特厉害,他偷袭别人时,眼睛会扫视一下老师是否注意他,你说他“聪明”吧!不过他还真够聪明的,我曾经考验过他的智力,他反应真够快的……他们的调皮应该是天性,却各有所长。最主要的是教师要有真诚的态度和爱心,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理念,更要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才可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肖宇皓是我到中3班后记住的第一名幼儿,虽然聪明,但是实在是调皮,每天都要把他名字叫上几十遍。集体活动中,他经常“骚扰”边上的幼儿,小朋友不停地报告“肖宇皓打我……”;老师在上面进行集体讲解时,他也在下面大讲特讲。如果把他安排到老师边上,他也只能消停1分钟,1分钟之后原形毕露,大声自言自语起来;美术活动中,稍不注意他,就把蜡笔涂到墙上、地板上、桌子上,严重影响活动的开展。
从自己观察、家长反应及侧面了解,我认为肖宇皓这种性格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1.父母对孩子比较放任。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隔代的宠溺。肖宇皓家里还有个小弟弟,妈妈忙于照顾小的,肖宇皓就由两个奶奶照顾,奶奶又对孩子很宠溺。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3.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他们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对于这类孩子,我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体验成功。肖宇皓在活动时小动作不断,但有一次,他上课听得比较认真,还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给他贴上小红花,他开心极了。每当他认真听讲的时候,我就对他进行表扬,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欣赏。
2.赏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肖宇皓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肖宇皓,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上课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会更喜欢你。”他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会听老师话的,我会的。”
班里孩子多了,什么样的都有。内向的、开朗的、听话、乖巧的、也有比较调皮的,特别是这种调皮的,有时候真会让人感到头疼。这里就说说我们班的调皮鬼凡凡小朋友。因为他调皮惹事,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他。
做操时,他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做得很快,一会儿乱蹦乱跳,或者干脆不做去招惹别的小朋友。上课时,老师讲课他根本不听,不是左右乱动就是和小朋友随便乱讲话,弄得别的小朋友也没法上课。于是,我也觉地他很不讨人喜欢。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一天灿灿没有椅子坐,站在那里哭。原来是因为前一天老师们集合开会动用了所有的小椅子,那天往回搬时少搬了一个。我连忙走到她的身边说:“不哭了,老师这就给你拿一个。”这时候,凡凡跑到灿灿身边说:“不要哭了,你坐我的。我跟着老师去拿,一边说一边把椅子递给了灿灿。看着凡凡的举动,我有点激动了,当场表扬了他,凡凡真是一个好孩子。
我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调皮简单的理解为破坏纪律,更不能在感情上冷落他们。我们要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去包容孩子的调皮,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得到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那些调皮捣乱的孩子,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凡凡小朋友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也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但在我的观察中,金伟杰小朋友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非常愿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活动,他都积极的参加,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它与人交往的方法不太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有意识的与他进行接触,有时摸一下他的头,有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当他有进步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和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凡凡小朋友雪花片搭得很棒,特别是他搭的酷酷铠甲眼镜。我刻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还让他教小朋友怎么搭。当他表现好时,我还请他当我的小助手。慢慢的,凡凡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让我们给那些调皮的孩子多一点关心,多一些爱护,换种态度看他们的顽皮。
面对调皮的孩子,进入大班第二学期,大班的孩子都长高了,长壮了,做事能力强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门也大起来,跑动的速度也快了,班级里总是熙熙攘攘的。特别是班上几个调皮的孩子更让老师烦忧。
一次周一的晨间锻炼我们班安排玩沙活动——造小学。孩子们对于玩沙很感兴趣。我和小优一起造小学,玩得正起劲。这时,果果跑过来说:“赵老师,我们正在挖地下通道,洋洋给我们都堵上了。”“哦,告诉他不要那样做了!”我随口一说,仍然和小优玩着。又过了一会儿,李家丞跑来告状:“赵老师,我们挖了一个通道,洋洋一下子踩塌了!我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挖好的。”我一听火就上来了,洋洋整天调皮捣蛋,到处惹事,可能没有人和他玩了,他就到处搞破坏,借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气冲冲的找到洋洋,发现他和康康在做阶梯,玩得正开心呢!我压了压心头的火,走上去,没有像过去那样大声训斥,而是细声细气地说:“洋洋,过来,我们一起玩好吗?”他迟疑了一下,有点不相信,好像在说:“赵老师不会批评我吧?”“来!我们一起堆个教学楼,好吗?”“好吧!”我们两个一起堆了一个教学楼。一边堆我一边和洋洋交流:“洋洋,如果有个小朋友过来把我们的教学楼推倒,你会怎么做?”“我会很生气,我不让他!”“是啊,所以说别人做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去毁掉,你说呢?”“嗯。”他点点头。我不知道洋洋能不能听懂我的话,但在接下来的玩沙活动中,再也没有孩子来告他的状。
调皮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或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用移情的方法给他讲清道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有所玩,有所乐,能感觉到有人关注他,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当我要求小朋友们坐好并保持安静时,鑫源小朋友总是唱反调。告诉他去坐好,他好像一点也听不见,今天又是如此,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孩子说了声:“老师,郭振把书都弄乱了”。循声望去,图书乱七八糟地成了一堆。与此同时,我看到鑫源正望着那堆书,随口说了句鑫源请你帮小朋友摆好好吗?听到我的喊声后,他便认真的收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书摆放的整整齐齐,我笑着说:“谢谢鑫源”他小手一挥:“不客气”。他收拾完书看到我在拖地,又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帮你搬小椅子”,我抬起头来看到一双真挚有清澈的眼睛,我点点头,他便又忙碌起来,一边搬一边说:“老师我搬完这边你就来这边拖这样干净”,就这样在他的“指挥”下,我很快就拖完了。“谢谢你鑫源!”我对他说。他又是小手一挥:“不客气!”我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忽然觉得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调皮,在日常生活中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也成为了老师对他习惯性的评价。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调皮的孩子也一样会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调皮的孩子也一样会变“乖”!
我们班有个叫涵涵的小男孩,非常调皮。平时,总是有小朋友告他的状,不是拉别人的衣服,就是抢小朋友的水杯,为此,我们班里的三位老师不知道教育他多少次。今天中午吃过午饭,孩子们很有序地入厕上床,老师在一旁提醒小朋友安静入睡。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大声报告涵涵抢他的鞋,还抢其他小朋友的鞋。听后我想:“小朋友的鞋有什么可抢的?”于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涵涵说:“小朋友都睡了,我想把小朋友的鞋摆放整齐,让小朋友的鞋也和小朋友一起睡觉。”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多好的孩子呀!
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如果当时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孩子,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进步!成为孩子心目中真正喜欢的老师。
我们班调皮的小朋友有很多,顽皮是幼儿的天性,每个幼儿都有顽皮的一面昊子是我们班有个全班公认的“捣蛋分子”,可是我很喜欢他。
说他捣蛋主要是因为他上课老是动来动去,而且从来都管不住自己。后来通过慢慢地了解,我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的头脑很灵活,学什么都会,我有的时候如果找小朋友回答问题会说“看哪位小朋友表现得最好?老师就叫他来把答案告诉其他小朋友”,然后我会发现他做的特别棒,小腰板挺得可直了,小手在腿上放好,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我,如果我点到他回答问题,他就会特别开心,而且声音特别洪亮,给我们的答案也会和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样,会有我们想不到的东西。虽然他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他也有可爱的一面,在我眼里,他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缺少一些沟通而已,我经常会和他交流,经常抱抱他,握握他的小手,只要是外出活动我就会牵着他的小手,时间一长他就养成了习惯,一到外出活动他就会自己跑过来牵着我的手,有时还故意坐在我身上,有时还会突然间跑过来抱着我。这让我感觉到这个孩子虽然特别,特别到有点讨厌,但是他的一些行为又会你感到特别的亲热可爱。
想想我们平常总是安排孩子做什么,要求孩子怎么做,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即使他们听从了我们的话,认真坐好了,但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是他们想要的吗?结果我们谁都猜不到,如果我们一味的以我们的标准衡量他们的行为,那我认为我们限制的不仅是孩子的行为,更可能的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就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慢慢的就淡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问老师怎么解决,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可问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孩子们,是在一种什么状态下比较好呢?这个是我反思的最主要的问题,还需要好好学习研究。
不管是调皮的孩子还是懂事的孩子,都很可爱,他们有着童真的话语,所以我们老师不能只看到调皮的孩子身上的缺点,也应该去发现他们可爱的一面,虽然有的孩子调皮的有点讨厌,但是仔细回想,他们还是可爱的。
浅谈对“调皮”幼儿的教育对策
“调皮”幼儿固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行为表现,调皮的孩子一样也有很多积极、宝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有组织能力思维活跃等等,教师要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对“调皮”幼儿的教育对策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到各位读者,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内容摘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里发育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对于这些淘气的孩子,老师感到头疼,家长心里也着急,可又毫无办法。其实办法还是有的,着就是说淘气的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关键是要了解淘气幼儿的心里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 身心健康 幼儿健康 健康观念
每个班里面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由于过度活跃而影响教学活动进行的幼儿,而幼儿调皮好动是天性,不是你批评一次他就能安静下来乖乖参与教学活动,只要教学内容幼儿不敢兴趣无论是批评或安抚都无法让幼儿安静,还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的注意时间特别短,如果是幼儿不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更不用说了。记得在一次进行共同性音乐教学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及其认真的跟着老师做动作,表现得非常开心愉快,有几位由于胆子小或害羞只是听或看不动嘴不动手,但在老师点名鼓励下慢慢的动作舒展开跟着舞动了起来,而班里有一个男孩(名叫炫炫.)的,则是学了三分钟左右就失去了兴趣,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并大声说话与打闹,影响了活动的进行。开始我对他进行表扬,说他唱的很好听希望他能带带着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想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没有效果,于是我表情严肃的批评他的行为,表示会对他进行处罚,希望他改正,可结果他不但没有安静反而越来越过分的举动。如何对待这“调皮”的孩子真让我头痛。自己回味工作中的点滴,总结幼儿心理,分析幼儿不参与教学的原因。对此,我翻阅了一些关于幼儿心里书籍,网上查询资料,寻觅教育这些“调皮”孩子的对策。
一、关爱幼儿,读懂幼儿心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感情基础,那么幼儿对教师的要求只能是被动地执行。碰到一些胆子大脾气倔的幼儿,还会顶撞老师,而在此时,老师如果为了维护面子和自尊,非要跟幼儿比个“输赢”,而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幼儿,就会造成僵局,下不了台。其实,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教师更应该倾注爱心,使他们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尊重我,从而更乐于听从老师的指导。
如小炫炫不紧爱吵闹而且午睡也不安静,他午睡时总是找很多理由不闭眼,要上厕所、要喝水、整理旁边幼儿的衣裤、或者去弄旁边幼儿的脚等。这时如教师采取表情严肃的批评、训斥方式,显然对炫炫来说是无济于事的。当时我就轻轻地坐在炫炫的小床旁边,对他说:“来,让老师和你一块睡吧!”我轻轻摸着他的头,对他说:“炫炫真乖,老师最爱你,眼睛闭闭得真好,老师喜欢你睡觉的样子。”慢慢地,几分钟过去后,炫炫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觉得老师要巧妙运用的语言和表情,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老师对幼儿的爱,即使只是微笑地看幼儿一眼,关切地说上一句:老师爱你”或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与脸,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和关注,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幼儿优点
“调皮”幼儿固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行为表现,调皮的孩子一样也有很多积极、宝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有组织能力思维活跃等等,教师要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
如,炫炫虽是好动“调皮“的男孩,上课时常常不举手就忽然大声发言,打断老师的话,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炫炫有较强的表现欲,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因而,我便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特意请他来表演,请他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还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同时对他提出了要求:“炫炫很聪明,反应快,老师喜欢你,假如你能守纪律,等老师把问题讲完了能再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就会更加喜欢你了。”并在炫炫的小脸上亲一下,他开心极了。结果他真改掉了这个毛病。由于他自控能力较差,以后我又成心让他在活动区里当 “小组长”值日,他认真负责,贯彻始终,小朋友对他的近期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而使他体验到克服自我的愉快,越变越好。
三、遇事冷静,为幼儿创造条件
活动中“调皮“幼儿的行为表现会激起老的不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对幼儿的行为马上做出过激反应,往往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新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自己不当班时,看到那些天真活泼的幼儿个个可爱,会蹲下身去抱抱去亲亲幼儿。可轮到自己当班时,幼儿的举动过于活跃时总是很难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有时在气头上,做事冲动,看问题也不大客观,等到事过之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许多想法、做法都有偏颇,对幼儿的言语也不够理智。对那些“调皮“的幼儿我们一看到他捣乱,就会萌发一种“又是你干的”的想法,火气就一下涌上来,觉得非“惩罚、教训”他一下不可。其实,自己若能平静下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孩子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何必去跟孩子生气呢,从而教育孩子也会多一分宽容,多一分耐心。作为教师的我们若能时时提醒自己工作中多一些冷静,遇事要冷静处理,就不会造成师幼关系紧张,影响教学教育效果。
“调皮”的幼儿往往精力充沛,他们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但有时为了强调常规往往会使他们感到十分压抑,他们总是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发泄一下,容易做出让人头疼的事。为了适当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我们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在晨间活动时给“调皮”的孩子安排活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在区域活动时安排孩子收捡玩具,用餐时请孩子发放碗筷,等等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宣泄
以上所述,教师在控制“调皮”幼儿的行为上时,可以针对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而采取各种较为恰当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理智来面对孩子们喧闹的环境和层出不穷的“不听话”行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不仅喜欢那些听话、文静的孩子,还应该对那些调皮的孩子加倍付出爱心、耐心。要用心去揣摩调皮幼儿的心理活动,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在老师爱的沐浴下,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幼儿的一些过分调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构成的,固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一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假如一时松懈,便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对待“调皮” 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预备,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要相信只要坚持下往,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而暂时改变了的留意巩固,不断强化。只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终究总会收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