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紧固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紧固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紧固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经受住压力测试,显示了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率先冲出疫情的阴霾实现复苏,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近期,辽宁、河北、北京等地区本地疫情频发,不少市民都流露出了担忧,好在国家和本省市的积极控制下,并无大面积扩散,各省市也一直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不得不说,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疫情冲击下的衰退,走向了复苏,在世界上表现是相当出色的; 但是进入2021年,我们仍然面临若干挑战 。 2021年经济形势展望 (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 1.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 尤其当前国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结束时间无法准确预测。

2. 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 总的来看,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开启复苏进程,但复苏十分脆弱,世界经济最终表现将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以及宏观对冲政策的有效性。 3. 中美多领域博弈加剧。 美国经济 社会 发展面临疫情失控、大选洗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中美两国在众多领域博弈进一步加剧。 (二)国内风险挑战交织叠加 1. 内需不足导致供需两端出现温差。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投资需求内生动力不足,需求势能减弱可能进一步向生产端传导,制约经济反弹高度,成为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2. 基层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 受疫情冲击、经济减速、企业效益不佳以及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 3. 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疫情之下企业主营业务下滑、收入回款变差,财务费用上升,导致现金净流入缩减,偿债资金来源减少,企业债违约风险将有所上升。

(三)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础扎实巩固 1. 超大规模市场加速释放新优势。 随着相对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新优势正在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逐步形成对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支撑。 2.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激发新活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我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 3. 宏观调控有力有效仍存新空间。 展望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冠疫情前景未卜,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循环面临多重堵点,重大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紧固件行业 展望2021 素有“工业之米”之称的紧固件,同时也是最基础、最通用的机械零部件,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的重要基础,对国家新战略新兴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进入到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有时代潮汐的冲击,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我们的紧固件行业,我们的工厂,我们的品牌,我们的贸易商,又将迎来哪些机遇? 1、坚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日前,中国工程院发布《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综合历年发展指数变化情况,中国成为整体提升最快的国家,但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紧固件企业坚持质量提升、品牌引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未来可期。

2、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求多样性日益突出,紧固件业实现智能化制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智能制造将大大提高紧固件的生产率和效益,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3、品牌出海 无论数字化经济如何发展,无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以品牌为导向不仅是营销传播的基本逻辑,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2020年8月富奥股份便发布公告,拟以1267.99万欧元收购两家德国公司,标的公司是欧洲领先的 汽车 行业紧固件制造商。 他们在欧美等主流市场为我们打了一个样。 从富奥股份2018年年报看,当时,富奥股份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型,而国际化就已经是公司应对产业变革的重点;2019年,富奥股份在墨西哥进行建厂投资,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布局。 也给我们证明了品牌这条路越早布局越好。

可以预见,在新冠疫情前景未卜,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的形势下,传统的国际品牌在疫情考验后会迎来品牌新生代的冲击, 中国品牌继互联网品牌后,或将面临又一次全球出海的大机遇。 在这个大机遇到来之前,在内循环和双循环的环境中打好品牌基础,练好品牌内功,未来就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 4、内销大循环 随着相对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加速释放新优势。在这个过程中, 城镇化建设、新基建、5G、制造业升级、高端人才市场 ,国家政策红利等都是企业家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很多机遇可以深度挖掘,有很多需求也正在释放。

5、跨境电商 虽然受疫情影响,部分传统外贸渠道一度受阻,但是出口跨境电商却向中国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工厂、外贸公司、品牌商结合自身企业,看如何能有效利用 亚马逊、eBay 、速卖通 等这类优质跨境网站的资源,在海外市场找到蓝海,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上半年的出口跨境电商实现了28.6%的增长。

6、工厂升级 近年来,外资工厂撤出中国转投东南亚(主要是越南),中国工厂为了不丢掉订单,主动或者被动的开始在越南大规模设厂等事情屡见不鲜。 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新世纪第三个十年被定义为“中国创新和高 科技 发展的阶段”。低端产业向越南的转移,是迈向高新技术行业必须完成的转身。然后,才能腾出资源与劳动力,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 规模再大,依然只是拼命按照订单干活的企业版本的做题家,而用廉价劳动力吸引来的订单,总有一天会被更廉价的劳动力带走。

尾 声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求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会变。 一切都在暗自流动,一切都在缓慢生长,一切都在等待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绽放。 全新的2021年,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开拓进取,紧固件行业将始终充满活力,奔涌向前。

金融风暴中温州紧固件业的现状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来了,它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只在金融领域里传导,而是不可阻挡地传导到了实体经济。金融危机下,消费预期降低,人们自然缩紧开支,贸易保护抬头,商品进出口量降低。紧固件行业自难独善其身,紧固件的用户如:玩具、电器、机电等等行业的产量减少、也就是其需求大幅减少,当然对紧固件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所以这个增量就没有了,最明显的是8月以后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许多紧固件生产企业的老板都说,销售量下降的非常大、非常明显!非常突然地增量一下子就没有了!而目前的这点内需又不够支撑紧固件业的良性发展,紧固件业遭受重创也就在所难免!据《温州商报》报道,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温州的紧固件企业生产规模压缩了2/3以上。提起温州紧固件业现状,叹气感叹“温州紧固件生意太难做了……”。自09年5月以来,笔者在温州、海盐等地开拓螺丝机销售市场,就看到了紧固件业不容乐观的态势。6月我到海盐走访大量的客户,他们告诫我说“你近期不要对这里的市场抱太大希望,我们到处是卖二手机器的,有很多都是用了没几个月的,非常便宜,还没人要……”。问其原因,原来前两年紧固件出口好做,引得大量的投资者跟进,甚至许多经营出租车都卖到的士车买螺丝机做螺丝。结果遇到09年的反倾销和次贷危机,多年做紧固件的都叫生存难,何况这些新进者。温州虽然以内销为主,但也好不到那里去,由于上游用户的增量需求下降,导致大量企业停车或半停产。笔者走访许多客户,都称现在开工严重不足,对未来的局势发展不明朗,扩产投资的冲动必然抑制,许多公司的投资项目都开始叫停,温州天工紧固件有限公司的潘总说“现在温州市场上的普通螺丝以前卖500多元一包的螺丝,现在杀到200多元一包,这生意怎么做啊,我现在开一半的工了”,浙江友力标准件有限公司是温州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其出口占到温州出口欧盟总量的60%,该公司已处于停产状态,负责人季先生说“09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干脆放假休息,等春节以后看情况,走一步看一步吧”,温州华为标准件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光清也称其公司也放了一半的人回家过年,调查中温州瑞标、明泰等紧固件龙头企业也都只有平时的一半开工量。大企业尚且如此,许多中小企业的情况就更糟。09年8月以来,浙江4500多家民营紧固件企业中,部分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停工停产也较为明显。起初他们以为只是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但事态却远比预期的严重。一些早期进入市场、已积累了500万元以上资产的零部件企业,当看到风向不对时,不少选择了关门大吉。10月中旬,有关媒体的记者在温州、海盐县采访时,随处可见一些大门紧闭的紧固件厂。透过栏杆,记者几乎看不见厂内有人影,只有机器寂寞地守在车间里。在采访中,多位采访对象再三告诉记者:最好不要透露相关企业的名字,因为一旦银行知道他们陷入麻烦中,可能会停止贷款,这将更加重这些企业的生存困境,或者过早结束这些企业的生命。号称紧固件五金专业市场中的“航空母舰”,中国目前最大紧固件五金专业市场--海盐国际紧固件五金城,原定于09年12月18日隆重高调开幕,但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业主们的反对,也不得不偃旗息鼓黯然叫停。09年温州紧固件行业情况严重,他派人到最能反映温州紧固件兴旺的晴雨表—温州紧固件市场调研,发现其成交量只有去年的1/3,而最近1月来又有下降,停产和半停产企业比较多,这与笔者数月来对温州紧固件市场跟踪观察,及市场内各货运公司给笔者反馈情况一致。杨俊峰先生认为明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更大,现在还只是开始。海盐县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德仁向记者透露,早在09年4月紧固件业出现年内首次普遍亏损,现在情况更加恶化。12月3日欧盟委员会反倾销部门投票决定,对来自碳钢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7%的反倾销税,该决定将在1个月内由欧盟格成员国批准后生效,这意味着欧盟市场的大门不再向“中国制造”的钢铁紧固件开放,这对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宁波、海盐、嘉兴、温州、紧固件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尤其09年的反倾销和金融危机对以外销为主的宁波、海盐、嘉兴的紧固件业,其打击是灾难性的。温州的紧固件以内销为主的,与宁波海盐嘉兴比温州的出口比重不是太大,但近年来,温州的紧固件出口也在快速发展。温州市先锋标准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恩华介绍,之前中国进入欧盟只有5%关税,现在一下子提高这么多,中国产品基本上就没有竞争力了,本来台湾产品比我们成本高,越南等新兴国家还没有形成气候,现在欧洲客商肯定要向这些地区转移,我们不仅失去了市场,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力竞争者。据温州海关统计,2007年温州温州碳钢紧固件出口2867.13万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975.79万美元占34.03%,09年前十个月碳钢紧固件出口出口4041.75万,其中欧盟1845.91万美元占钢紧固件出口出口的45.67%。由于欧盟反倾销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而今后几年内温州固件出口萎缩已成定局。作为“工业之米”的紧固件,是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宁波和海盐是国内三大紧固件基地,浙江占据了全国紧固件业的近半壁江山。浙江紧固件业告“急”就是中国紧固件业乃至中国五金零部件业身陷险境的一缩影。

如何对供应链进行分析

如何对供应链进行分析?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供应链,一般供应链是从源头出发,一步步一层层的传达到最后一步的消费者,而公司想要提升效率,也要从供应链进行分析,那么如何对供应链进行分析呢?

一、分析供应链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识别市场机会

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就是识别企业所棉对的市场特征,寻找市场机会。

企业可以根据波特模型提供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市场调研等手段,对供应商、用户、竞争者进行深入研究;

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市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并开发对复杂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技术。

二、分析供应链包含的顾客价值

所谓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或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因此,营销人员必须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征,而顾客的需求是驱动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源头。

三、分析企业竞争战略

从顾客价值出发找到企业产品或服务定位之后,企业管理人员要确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战略形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以及目标市场集中战略。

四、分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明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竞争优势。

五、评估·对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质量评估

评估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伙伴的评估、筛选和甄别的`过程。选择合适的对象(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基础,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而且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评估、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很多,企业在实际具体运作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

六、供应链企业运作

供应链企业运作的实质是以物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为媒介,实现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具体而言,就是要注重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物流管理与采购、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这四个方面的优化与建设。

七、绩效评估

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主要有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等。

八、反馈和学习

信息反馈和学习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非常重要。相互信任和学习,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通过反馈的信息修正供应链并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成为每个节点企业的职责。

分析供应链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看清当前市场的情况、分析当前市场竞争的环境,这些就是认识企业所供应链好坏的基本要素。

企业可以根据波特模型提供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市场调研等手段,对供应商、用户、竞争者进行深入研究;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市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并开发对复杂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技术。

分析企业的供应链,当然是通过分析目前的采购渠道、供应商、供应程序、供应稳定性、供应量的大小、供应品种等等问题来得到的。 如果能够得到企业供应系统的详细信息,才能对企业的供应链做出可取的系统的准确的分析

绩效评估 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主要有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等。

供应链企业运作 供应链企业运作的实质是以物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为媒介,实现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具体而言,就是要注重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物流管理与采购、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这四个方面的优化与建设。

评估、对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质量评估,评估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伙伴的评估、筛选和甄别的过程。选择合适的对象(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基础,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而且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评估、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很多,企业在实际具体运作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

分析供应链包含的顾客价值 ,所谓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或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因此,营销人员必须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征,而顾客的需求是驱动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源头。

1、将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简单见解

网络技术服务商Extreme Networks公司首席信息官John Abel表示,大多数企业拥有着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存储在不同的系统和数据库中。他补充说,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是因为外包、物流和分销运营等扩展合作伙伴会产生额外的数据源。

Abel说,“因此,许多人难以使用这些数据来生成超出顶级指标和描述性统计数据的有意义的见解。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提供更深入、可操作的见解,并提高这些见解的准确性。”

Abel表示,供应链数据分析战略的成功基础,包括确保内部和外部数据以结构化格式汇集在一起;将数据项目的结果集中在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推动绩效指标上;并确保其结果易于理解。

他说,“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常倾向于关注使用的'模型而不是输出。因为许多技术领导者希望将人工智能纳入他们的流程。但更重要的目标是专注于生成清晰、可解释且易于被业务用户消化的见解。”

与跨职能团队共享的任何报告或仪表板都必须能够讲述一个易于理解的清晰故事。Abel说,“否则,数据分析的好处可能会因通过召开冗长的会议来解释其价值而黯然失色。”

Abel说,“这反过来也起作用。虽然大多数数据分析专家对产生该数据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没有深入的知识,但他们通常对上游和下游流程和系统有着广泛的了解,成功的供应链分析项目从‘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的角度开始,然后深入了解业务流程。”

他表示,分析团队和业务用户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开发这些可解释的见解,这些见解可以在整个企业中轻松传达。

2、专注于差异化领域的分析

咨询机构North Highland Worldwide Consulting公司全球供应链专家Erik Singleton表示,很多供应链企业正被客户订单、项目信息、设备利用率和不断变化的运输成本等数据所困扰。

Singleton说,“这些公司需要建立一个成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是使用正确的分析来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他建议,供应链企业将分析重点放在三个主要领域:

一是需求计划和库存放置。Singleton说,“企业通过收集数百万行交易数据,从而能够对客户购买模式进行有力的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构建强大的分析算法,以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配置,确保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企业应将分析资源集中在预测产品类型、销售渠道和地理位置之间的需求模式上。”

第二个领域是运营效率。Singleton说,“客户和订单数据通过有效调度资源以适应波动的需求模式,使供应链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产和劳动力。调整劳动力计划以在高峰期增加资源,同时在低谷期安排设备/资产的维护,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个领域是订单履行路径决策。Singleton说,“客户希望供应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灵活和以客户为中心,产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到达最终客户。企业需要平衡多种因素,包括服务预期、运输和履行成本以及库存水平,以确定订单履行的最佳方法。”

Singleton表示,利用分析来权衡成本与客户体验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3、利用实时数据处理中断

Abel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在增长,管理和应对整个供应链的波动变得越来越困难。

Abel说,“随着数据点的快速变化,分析和决策通常基于过时的信息,并且由于有效分析数据所需的时间而进一步加剧。为了成功地驾驭这一点,供应链经理需要开发并行计划系统,通过利用高级分析和整个供应链的实时可见性来优化需求和供应。”

Abel表示,从历史上看,更新基于特定的时间范围,并且可能每天或每小时共享一次。他说,“但现在的措施还不够,由于需求和供应不断波动,因此最好与主要供应商进行系统集成,以便实时获取更新。”

如果供应商发生变化,企业需要立即了解潜在影响,以便制定替代计划以维持对客户的承诺。Abel说,“对实时数据馈送使用高级分析,使管理供应链的人员能够快速建模和评估潜在中断的影响,因此他们可以计划和执行需求、供应和库存的波动。”

Abel指出,这些见解还可以用来理解供应链约束对收入预测的潜在影响。预订、发货、库存水平、供应商承诺、折扣和管道销售机会等数据的近实时可见性,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实时分析,对于企业监控和管理收入预测的能力至关重要。

Abel说,“通过使用高级分析和自动化,这些可变数据输入可用于创建跟踪模型,使供应链团队能够近乎实时地对变化做出反应,制定应急措施,并提供更准确的收入预测。”

4、强调数据治理和质量

紧固件制造商和分销商Optimas Solutions公司供应链和商业智能副总裁Mark Korba表示,关于信息的格言“垃圾进,垃圾出”当然适用于供应链数据。

Korba说:“验证数据很重要,特别是因为它有多种来源,其中包括客户库存管理系统、需求计划应用程序、供应商软件等。在通常情况下,跨系统的数据不一致或管理方式不同,因此缺乏完整性。”

Korba说,创建一个积极的数据治理计划对于确保整个供应链的数据完整性尤为重要。他说,“治理计划可确保数据正确一致,并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而关于设置数据治理程序则有很多公开信息。”

Korba表示,根据已知数据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基准测试尤为重要。他说,“Optimas Solutions公司的供应链团队将他们的表现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他们审查行业平均水平,并收集有助于提高企业满足需求能力的信息。”

5、使供应链分析广泛可用

供应链管理(SCM)涉及企业的多个方面,因此需要自由共享分析能力。

计算机硬件供应商联想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Arthur Hu说,“让参与供应链的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所需的数据和工具,这首先需要打破任何‘信息孤岛’,建立一个集成的端到端信息系统。”

Hu表示,这还意味着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工具来实现这样一个数据丰富的系统的全部价值。他说,“当这种类型的系统部署到位时,供应链上下游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可以优化其性能。”

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分析用例不知道部门边界。他说,“团队倾向于关注企业内随时可用的数据。而这样做,他们可能会错过真正深入了解问题所需的全部数据。作为涉及业务多个部分的关键平台,供应链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管理。”

例如,在管理产品质量时,团队不仅应该能够访问工厂生产期间的配置和指标,还应该能够访问产品开发数据、组件供应商数据和客户反馈数据。他表示,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推动质量和成果的多维图景。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CarParts公司负责库存规划和预测的副总裁Stanislav Tatarzuk表示,通过确保企业各个级别的业务领导者能够访问供应链数据并能够与之交互,企业可以为成功做好准备并产生长期回报,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

Tatarzuk表示,数据洞察可以为不同的团队和部门提供不同程度的价值。例如,物流团队可能会使用数据来发现瓶颈,并提高仓库或配送中心的效率,而财务部门可能会查看相同的数据,并确定简化成本和削减支出的方法。

Tatarzuk说,企业的这种知识共享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总体风险,还可以改善决策和绩效。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新车配套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在汽车维修和汽车改装等后市场中对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零部件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成就。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简介: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中,有一个零件是主要的,它实现既定的动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连接、紧固、导向等辅助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汽车零部件各类细分产品均由这四个基本部分衍生而来。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

——产业链全景图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其中,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的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玻璃。下游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车改装厂等。

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政策推动:政策规划频频落地,助推行业健康成长

由于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达到1万个左右,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当中。

从整体来看,国家正在促进我国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较大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布,无疑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积极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行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

——市场规模现状: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扩大

中国新车生产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大。

2019年,在汽车整体市场滑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排放标准逐渐升高等因素影响下,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1375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统计,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0.35%。初步估算,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在3.74万亿元左右。

注:1)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2)2020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进出口现状:进出口金额呈现下行

2014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之下,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进出口得到良好发展。2017-2019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别为353.1亿美元、665.5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8%、4.4%。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市场下,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2020年1-11月,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0.1%;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5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从四大类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在进出口市场占比均为第一,占比分别为81.42%和61.78%;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金额占比达20.23%,进口金额占比仅为1.83%;发动机在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市场中占比均在10%以下。

注:内圈为进口产品结构,外圈为出口产品结构。

——市场研发现状:多方机构合作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依然存在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

为了解决技术瓶颈,零部件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下图所示,有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如上汽大众和日本瑞萨共同成立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有的整车企业与IT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零部件,如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开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研究;

有的零部件企业与IT企业合作,如伟世通与腾讯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AI座舱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研究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多方合作,共同研发”模式将成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及投资兼并现状

——区域竞争格局: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基本都是围绕整车生产基地,呈现集群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六大产业集群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的80%左右。围绕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扩规模、调结构、提升附加值”为抓手,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结构竞争优势大幅提升,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

在2020年国际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企业是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和德国采埃孚,有11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中航汽车、广汽零部件、玉柴集团、中策橡胶、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团。

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总额以2164.67亿位居国际百强榜单第8位,位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首位。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的规模化能力在增强,入围2020年全球百强榜的中国企业由2019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投资兼并现状: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并购加快

——投融资市场繁荣。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4-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市场于2015年达到峰值,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为88件和80.05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规模为53.64亿元,汽车零部件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未来零部件企业投资将更加活跃,通过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零部件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实现汽车零部件从低端制造向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并购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了21宗投资并购类的案例,其中传统汽车相关产品的投资并购案例有7宗,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品投资并购案例有14起。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并购案例来看,主要涉及核心零部件系统相关产品、轮胎、车身附件等方面。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并购来看,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无人驾驶、智能平台等方面。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受到“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技术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线单一、技术含量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波动下滑。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国内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外资或合资品牌占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目标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去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行业内的兼并将会增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在新车配套领域发展有限,巨大的售后市场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点之一。

——发展前景: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京东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优点:

1、京东具有专业的包装技术和员工,大部分的产品快递都是用气泡填充的,没有因为成本而放弃对产品的用心程度。

2、京东的发票和快递码等都是提供正规机打的,让人看到有一种正品的信赖感,这样每个产品的售后点认可度高。

3、京东的物流相当发达和迅速,基本上下单后当日就到达或者隔日到达,不用长时间的等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4、京东的产品评价大部分比较真实,虚假交易没有泛滥,水分较少,相对来说消费者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5、京东的交易方式除了常见的微信支付外,还支持货到付款,可以收到产品后直接刷卡或者付现金,并且没有任何其他的费用产生。

缺点:

1、自建也有缺货的时候,因为没有自建制造的能力。

2、品类丰富度较低商品选择相对较少。

京东的供应链与物流优势:

1、京东物流从成立之初起,独创的仓配一体模式奠定了自身的供应链服务优势,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进行网络、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使得体验和效率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2、运营效率上,通过“全球”、“全景”“全链”的通路网络智能数据双轮驱动实现高效运营;在财务效率上,通过打造在线、实时、前瞻的财务体系,保障结算、资金和财务数据等的快速流转,为管理层、投资人提供业务、市场、战略等前瞻性洞见。

针对健全全面供应链服务能力,京东物流将基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优势,真正打通服饰、消费品、家电等重点行业,帮助商家优化库存、提高效率、提升体验、扩大销量,实现价值最大化,形成满足客户所有需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侯毅:京东商城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 联商网消息:11月19日,一年一度的海鼎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家客户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网络时代新商业模式探讨”展开了对话和讨论。以下为京东商城物流规划总监侯毅在研讨会上的演讲摘要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网购企业当前的经营目标是市场的占有率和规模;传统企业考虑的是利润、规模等。 京东:09年营业额近40亿,今年营业额预计106亿,营业额连续5年保持300%年增幅, 目前商品种类30万余种,今年新增食品品类、图书品类,2010年10月开放平台; 2010年10月,日订单突破10万单; 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建立了物流中心,明年上半年布局东北、西北等,明年有望可处理50万的日订单;网购企业的优势1、无限的货架2、价格优势:监控竞争对手价格信息,可实时变动,3、覆盖全国4、营业时间无限5、最直观,鼠标点击,一览无余6、客户主动提供资料,知道顾客购买商品的时间和频率,精准到人,可数据挖掘分析7、客户持续性高,不断积累和口碑传播,成本增长有限,客户增长无限8、初期成本高,主要在人力、物流、市场售后和IT等,后期上了规模,随着物流成本的降低,成本优势得以显现; 美国亚马逊的经营理念 核心竞争力:流量、用户体验、全品类、低价、多供应商、高效流量:通过多种形式促销活动,提供免费资源与服务促销,发型虚拟货币来促销、积分促销、秒杀等等;通过页面的流量,流向分析和转化率分析,能精准分析顾客的消费方式 用户体验:商品信息的详实准确、丰富性、支付方式的多元及便利(信用卡、支付宝、现金)、购物流程的简单易用、配送的及时准确完好、网站访问速度(满足200万人同时在线,有1000多台服务器)、搜索的精准度(技术保证)、客户服务的友善高效(在100分钟以内确保答复、每个投诉都会生成工单系统,可以跟踪,800多个小姐确保电话接通率) 全品类:3C产品只要有销售的,京东的网上一定有;低价: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保证网上销售的价格是最低的,让消费者买了放心 多供应商:通过网络技术,开放销售平台,是京东目前最大的战略,让各种形式的供应商到平台上销售,极大增加商品的品种,减少了自己的库存,降低经营风险,分为几种形式:1、代管库存,实现分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2、由供应商自己管理库存,只实现分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是目前的主要模式3、只提供销售平台,不代理物流仓储和配送作业 淘宝也想自己建物流仓库,建仓库容易,但有效整合商户资源比较难;物流体系包括三大体系:仓储作业体系、分拨作业体系、配送作业体系 A类商品各地都有库存,C类商品只有一地库存、全国发货 电子商务物流竞争焦点集中在速度、可靠性、客户体验等方面,投入相当大;驱动要素和对B2C物流设计的影响 多业态销售:要分别设计不同的作业模式SKU品类很多:需要很大的拣选面积,需要很多的拆零拣选位单个SKU数量很少:以隔板式货架为主,以箱为存储单位,而不是以托盘为单位SKU更新很快:需要建立动态随机的拣货位,且单个SKU需要降低库存作业正确性要求很高作业的实时性要求很高不同时间的作业量不同退货量很大···京东把物流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可以承受长时间的亏损,而第三方物流没法承受; 问:开放平台,如何确保服务和质量的统一? 答:首先选择大品牌商,然后严格按照京东的流程;目前没有大的投诉; 问:如何保证低价? 答:对于销售规模大的商品,实现低价是没问题的;销量少的商品,采取牺牲利润的办法。 注:侯毅先生为业内知名的实战派物流专家,曾经主导一手打造了超越业内先进指标水平的高性价比的可的物流中心,现为京东商城物流规划总监。

京东商城网站的特点和优势如下:

1、京东拥有专业的包装技术和人员,大部分的快递产品都是充满气泡的,不会因为成本而放弃对产品的呵护程度。

2、京东的发票和快递代码均由正规机器提供,让人们看到正品的信誉感。这样,每个产品的售后点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3、京东的物流是比较发达和快速的。订单基本上是当天或次日送达,不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4、京东的产品评价大部分都比较真实,假货交易也不猖獗,水分少,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除了常见的微信支付方式外,京东的交易模式还支持货到付款,可以直接刷卡,也可以收件后现金支付,不需要任何其他费用。

扩展资料:

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

1、京东物流从成立之初就通过原有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模式,在供应链服务方面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以客户体验为核心,开展网络、服务模式和产品设计,使体验和效率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2、在运营效率方面,通过“全球”、“全景”、“全链”路径网络智能数据双轮驱动,实现高效运营。

在金融效率方面,通过打造在线、实时、前瞻性的金融系统,确保结算、资金、财务数据等的快速流动,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业务、市场和战略方面的前瞻性见解。

提高整体供应链服务能力,京东物流基于供应链集成服务优势,真正通过服装、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其他重点行业。

帮助企业优化库存,提高效率,促进经验,扩大销售,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形成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华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华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为的成功和华为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许难以复制,但华为坚持以客户价值观为导向、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等先进的治企理念,很是值得众多企业去探讨、学习和借鉴的。一起来看看吧!

华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量力而为,精选市场,认准目标,全力以赴,核心竞争力逐步突显

华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定了进军电信产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那时,国内外电信市场的龙头企业已基本垄断了主要产业市场。华为在对国内外的电信市场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后,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实力与这些业内巨头的差距。在那个时期,国内主要的电信市场及电讯设备基本已被阿尔卡特、朗讯等为代表的跨国巨头把持着,其他品牌都难有相应的实力与其竞争,这也就形成了这些行业“大鳄”对整个市场份额与价格的控制优势。经过严谨的思考与论证,华为决定要突破层层壁垒,并创出一条介入路径:从低端消费群体入手。介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国内主要的电信企业都将业务开发集中在了消费能力较强的大中型城市,而对于消费能力较弱的广大农村及城郊地区却疏于开发。信息产业进步飞快,但它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区域上的不平衡,就给小公司留下了机会和空间。华为在做深入的市场调研中,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锲机。农村市场虽然个体消费能力有限,但其总量不可小视。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市场的扩展潜力可谓巨大。于是华为将广大的农村市场锁定为自己的介入及立足点,开发的产品也以适应农村经济实际情况的价廉、实用为特色,与此同时,还配套倾入良好的产品售后服务。终于,华为慢慢地在举步艰难的国内电信市场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华为最初准确的市场定位,也为其日后向国际市场进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实证基础。1996年起华为开始了对海外市场的进军。凭借在国内发展的经验,华为依旧决定以低成本、低价位为优势,从经济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开始介入,这样不但能规避发达国家准入门槛的种种限制,同时也可降价同业竞争所要投入的大量的先期成本。在企业不断扩张和发展中,华为始终不忘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并以自己开发的品牌结合客户的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做。华为在长期的市场和产品的开发中,有着较强的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只要选定市场,华为即会全力以赴,步步为营,终于使华为的品牌首先在非洲、亚洲、东欧、南欧等几十个国家站稳了脚,并随即开始向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端电信消费市场推进。如今,华为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已遍及全球,其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已形成。

2012年10月初,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的两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安全威胁的调查,认为这两家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份调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其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华为在当今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科学管理,理念开放,重视创新,打造精英团队

打破传统,贤才是用,以优质的资源配置、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宽松的个人发展环境打造企业精英团队,是华为在发展中有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新力的根本保障。华为在企业的发展中,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在一路的坎坎坷坷中,使华为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唯有科学管理,开放理念,加大创新,构建精英团队才能使企业在这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华为从创业初期确定了跨国营销策略起,就确定了以开放的心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特色的管理文化。一直以来,华为以其独特的激励机制、决策流程、管理规章及企业文化等特长使其在诸多跨国企业中独树一帜。特别是创新式地采纳了国际优秀管理智囊团的建议,在国内民营企业中首先实行了EMT主席轮值制;2011年起又首创和推出CEO轮值制。华为一系列大胆而又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充分地展示出作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气魄与奉献精神,一切从有利于企业发展出发的决心,也成为华为领导团队的管理信念。

华为的健康成长,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华为拥有一批稳定的、持续增长的研发技术团队,华为为构建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下足了功夫。华为的方针是使最优秀的人拥有充分的职权和必要的资源去实现分派给他们的任务。所以华为不但对进入华为的技术人才不拘一格、大胆赋以重任,而且为留住这些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华为还为他们构建了良好的发展愿景和宽松的成长空间以及优厚的利益分配制度,甚至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上也细心地为其努力改良。

作为现代高科技企业,华为高度重视企业的研发能力,它坚信:只有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坚持每年将收入的10%以上投入公司新项目的研发,并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创新实力。到2012年,华为的研发开支已达到了47亿美元,仅低于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同时,在绝大部分由中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华为现有的15万员工中,有近50%的员工从事着研发工作,其庞大的产品开发团队和每年完成的创新专利总数令人惊叹。

三、独特高效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长中不断反思、修正、提升

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成为了华为技术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理想目标、基本行为准则、制度管理规范、外在形式表现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已被视为企业的实力要件,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华为技术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以来,为了在当时已被世界各电讯巨头占据和垄断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脚之地,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在这个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发展阶段、仅在以两万元起家的小企业里,大胆地将狼的性格融入了其管理理念,坚毅、强力地推行了著名的以“狼文化”为核心的华为企业文化,并最终使其成为了华为的标志性文化。所谓的“狼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以狼的性格和能力去管理和发展一个企业,并要求每位员工要以狼的精神去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通常来说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这些特性非常有利于企业各管理层对领导意图的执行力的贯彻,并以强烈地危机感主动驱动自己不断去攻坚与突破。“狼文化”在华为内部管理中的推行,以其超强的劳动强度、严厉的管理制度、残酷无情的末位淘汰制等特点,使华为技术公司在竞争惨烈的国际电讯市场上,终于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并在国内外众电讯巨头的惊叹、不解又敬佩的目光中强势崛起。

然而就在很多小企业纷纷向华为学习创业经验,也尝试着在自己的企业里推行这种“狼文化”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华为技术公司已开始对这种企业文化进行反思。应该说,“狼文化”在华为技术公司发展并壮大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因它的残忍无情、咄咄逼人而饱受争议。由华为“狼文化”引发的后遗症也渐渐地在企业内部爆发,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一系列的公司与员工间的诉讼官司使华为沉静下来,并在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中,开始了修正和重塑更加适合华为当下实际情况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实,华为要以开放的心态走入国际市场,企业过度的凝聚力势必会阻碍其国际化的进程。如果是这样,那么华为长期以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推动华为迅猛发展的同时,反过来也会阻碍公司的发展。这些无法回避的现实,促使华为思考它必须要做出的改变。行动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现在的华为在发展中,更强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加提倡企业上下的和谐,更加注重倾听来自公司基层的声音,更加包容地面对多元素文化的冲击。华为的企业文化在自我反省中不断地完善,其核心中更多地揉进一些人性化的因素,使更多人文关怀的暖流融进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新的企业文化在丰富与提升中依旧发挥着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构成要素的作用。

四、清醒与睿智的企业带头人,在华为的发展与崛起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说起华为,就不能不提到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这个被喻为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正是这个总是缺席别人梦寐以求争取参与的重大权威性评选活动的`获奖者,在其沉默与低调间,步步为营地把他的企业与团队带入了国际电迅业龙头企业的行列。

任正非在华为一路的发展与成长中始终发挥着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每次在华为面临重大决择或转变时,任正非总是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前瞻务实的经营韬略使华为敏锐地捕捉到使其有所突破的每一机会,他在无数的危机和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坚持与魄力、清醒与睿智,几乎成为众多企业家竞相学习的完美标杆。

不论企业如何变化,牢守“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信念,是华为在一路成长和发展且并不平坦的道路上,始终能沉稳渡过和越飞越高的法宝。而“开放、妥协、灰度”和开放进取、自我批判、至诚守信及“坚持以客户利益为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发展核心理念,不但是华为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华为始终能坚持以过硬的产品品质、优秀的技术团队和良好的业内口碑等华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凝聚。

拓展阅读:华为企业文化理念

一、前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生产销售。从1987年由几个科技人员在深圳注册成立开始,华为的发展轨迹程直线上升。目前。华为的产品和方案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为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提供服务。

华为的成功有很多种解释,但绝对离不开其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个因素。华为人坚信: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从1996年开始编著《华为基本法》,它总结了企业10年积累与探索的经验,再进一步吸收业界的精华思想和方法,使其进一步提升。更难得的是,其中蕴涵着很多在当时的中国企业界看来非常超前的眼光和智慧,成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标杆。

二、华为企业文化概况

艰苦奋斗、狼性文化、低调务实、时时刻刻的危机意识是华为文化的灵魂,而爱祖国、爱人民则是华为文化的根基,从新员工抓起、重视新员工的文化培训是其文化得以延续和继承的根本保证。

第一,艰苦奋斗,狼性文化。

华为领导人曾说:“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在华为工作的人们的艰苦是有目共睹的,从总裁到员工没有例外。华为倡导提高思想和认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其别具特色的“床垫文化”,被一代又一代的华为人所传承。

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如此庞大的团队非常需要一种精神把大家团结起来。对此,华为提出了“狼性管理”,这象征着一种拼搏的精神,是华为攻克难关、创造辉煌的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对市场十分敏感,能判断清楚产业的发展方向;工作精神顽强,意志坚定,永不言败;有很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强。

第二,低调务实,危机意识。

华为低调的风格与它行业龙头的地位是那么的不相称,任正非对此有过专门阐述:“华为不因外界的评论、猜疑、质疑而改变自己,华为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对于外界的声音,华为保持了一贯的低调风格。而对于内部管理,华为更是强调务实,踏实做事。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危机管理”理论在各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华为CEO任正非在2000年销售额达到220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写了篇居安思危的文章《华为的冬天》,被许多企业作为危机管理的范本。华为一直处在上升的状态,越成功就越可能得意忘形,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警醒。华为在成功面前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虚心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促成了华为今天的成功。

第三,爱国之心永存,致力回报社会。

“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在华为深入人心。任正非认为没有祖国的强盛,华为就不可能走向世界,员工们只有充满爱国热情,才能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谋得发展。因此,他经常向员工灌输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使员工们有种荣誉感和责任感,认为努力工作不仅是在为公司做贡献,还是在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华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启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所在,华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十分重要,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华为管理层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吸收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学为己用,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不停向前。

众所周知,企业能否塑造出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它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才体制创新为发展增添了活力,而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创新,以对员工产生更积极的激励作用。

第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塑造团队精神。

体现一个企业文化的元素主要是员工。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把人性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实现企业的价值观,不断纠正员工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员工有归属感,这样企业才会有凝聚力。

团队精神对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觑,决定了团队战斗力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强弱。要使团队能高效运转,员工必须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在与人交流和沟通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学会被别人领导和领导别人,从而使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改善。

四、结语

企业文化是华为成功的一大法宝,没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就没有华为的奇迹。管理者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需要加强创建和管理企业文化的能力。华为一系列举措及成功经验的案例对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坚信更多的中国企业会从中吸取营养,成就更多的“华为”。

华为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秘诀

1、鼓励创新,反对盲目创新

我们反对盲目创新。我们公司以前也是盲目创新的公司,也是非常崇拜技术的公司,我们从来不管客户需求,研究出好东西就反复给客户介绍,客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NGN交换机上犯了主观主义的严重错误,曾在中国电信市场上被赶出局。

后来,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及时调整追赶,现在已经追赶上了,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使用,在中国重新获得了机会,例如中国移动的汇接网全部是我们承建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NGN网。

2、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产品,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

现在我们是两个轮子在创新,一个是科学家的创新,他们关注技术,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但是他们不能左右应用。技术是否要投入使用,什么时候投入使用,我们要靠另一个轮子Marketing(市场营销)。Marketing不断地在听客户的声音,包括今天的需求,明天的需求,未来战略的需求,才能确定我们掌握的技术该怎么用,以及投入市场的准确时间。

公司要从工程师创新走向科学家与工程师一同创新

我们不仅要以客户为中心,研究合适的产品与服务,而且要面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加大投入,对平台核心加强投入,一定要占领战略的制高地。要不惜在芯片、平台软件等方面冒较大的风险。在最核心的方面,更要不惜代价,不怕牺牲。我们要从电子技术人才的引进,走向引进一部分基础理论的人才,要有耐心培育他们成熟。也要理解、珍惜一些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奇才。总之我们要从技术进步,逐步走向理论突破。

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

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IT泡沫破灭的浪潮使世界损失了20万亿美元的财富。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几乎100%的公司并不是技术不先进而死掉的,而是技术先进到别人还没有对它完全认识与认可,以至没有人来买,产品卖不出去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丧失了竞争力。许多领导世界潮流的技术,虽然是万米赛跑的领跑者,却不一定是赢家,反而为“清洗盐碱地”和推广新技术而付出大量的成本。

但是企业没有先进技术也不行。华为的观点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这些解决方案引导开发出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盲目地在技术上引导创新世界新潮流,是要成为“先烈”的。

3、开放合作,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一定要开放,不开放就是死路一条。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如果我们的软件不开放,就跟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民情况一样,收益率非常低,再怎么折腾就是一亩三分地。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开放也是埋葬自己。但是我们光拥有了核心技术,却没有开放,就不会带来附加值,肯定没有大的效益。所以我们既要拥有核心技术又要走向开放,这样核心技术的作用才得到体现,开放周边能够使我们的核心价值再次得到升值。

高级干部与专家要多参加国际会议,多“喝咖啡”,与人碰撞,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擦出火花,回来写个心得,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也许就点燃了熊熊大火让别人成功了,只要我们这个群体里有人成功了就是你的贡献。公司有这么多务虚会就是为了找到正确的战略定位。这就叫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4、鲜花插在牛粪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不要过分狭隘地自主创新

不要狭隘地强调自主知识产权,不能狭隘地只用自主开发的套片,要让世界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一切要以市场成功来评价。

无边界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误导公司战略

我们对研究与创新的约束是有边界的。只能聚焦在主航道上,或者略略宽一些。产品创新一定要围绕商业需要。对于产品的创新是有约束的,不准胡乱创新。贝尔实验室为什么最后垮了,电子显微镜是贝尔实验室发明的,但它的本职是做通信的,它为了满足科学家的个人愿望就发明了这个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成果丢到外面划不来,于是就成立了电子显微镜的组织作为商业面的承载。所以无边界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误导公司战略。我们说做产品的创新不能无边界,研究与创新放得宽一点但也不能无边界。我们要成就的是华为的梦想,不是人类梦想。所以我们的创新应该是有边界的,不是无边界的。

要敢于打破自己的既有优势,形成新的优势

我们会不会被时代抛弃?我们要不要被时代抛弃?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无线电通信是马可尼发明的,蜂窝通信是摩托罗拉发明的,光传输是Lucent发明的,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历史上很多东西,往往创始者最后变成了失败者。这些巨头的倒下,说穿了是没有预测到未来,或者是预测到了未来,但舍不得放弃既得利益,没有勇气革自己的命。大公司有自己的优势,但大公司如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瞬间就灰飞烟灭了。

走向新时代的延长线可能不是直线,可能要出现弯曲,就像光也会弯曲一样。过去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到这个新时代可能也会发生变化,过去的成功模式也要出现弯曲了。在这个拐点的时代,我们怎么去适应?大家要知道,我们公司过去在几次重大战略上可都是犯过错误的:我们曾经是否定宽带的,后来才追赶上来;包括软交换也是重新追赶上来的。华为公司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在这个时代的快速变化中,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拥抱未来,是很危险的。

我们应该演变,而不要妄谈颠覆性

作为大企业,首先还是要延续性创新,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不要动不动就使用社会时髦语言“颠覆”,小公司容易颠覆性创新,但作为大公司不要轻言颠覆性创新。公司现在也对颠覆性创新积极关注、响应,实际是让自己做好准备,一旦真正出现机会,我们要扑上去抓住机会。

互联网总是说颠覆性创新,我们要坚持为世界创造价值,为价值而创新。我们还是以关注未来5至10年的社会需求为主,多数人不要关注太远。我们大多数产品还是重视延续性创新,这条路坚决走;同时允许有一小部分新生力量去从事颠覆性创新,探索性地“胡说八道”,想怎么颠覆都可以,但是要有边界。这种颠覆性创新是开放的,延续性创新可以去不断吸收能量,直到将来颠覆性创新长成大树苗,也可以反向吸收延续性创新的能量。

5、创新要宽容失败,给创新以空间

要使创新勇于冒险,就要提倡功过相抵,给创新以空间

允许有风险、允许创新。科研不可能都是成功的,应有一定的冒险。科研追求的应是投资有效性,但如果有一天研发上报的科研项目100%都成功了,100%的投资都发生作用了,那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不冒险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浪费了人力、物力与时间。100%做成功就意味着一点险都没有冒,而没有冒险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所以创新就一定要勇于冒险,允许风险就是允许创新。

6、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知识产权之争

未来的蓝图是美好的,作为一个直接和国外著名厂商竞争的高科技公司,没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在奋力发展各种尖端科技之时,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就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只有推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下面就介绍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1、良好的项目计划

好的项目计划使项目成功了一半。因为项目执行的基础是项目计划,如果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或者项目计划没有考虑清楚,或者项目分工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后面的项目执行。

2、目标分解

项目的目标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管理和控制,因此,我们要将项目目标分解成较小、易于控制的小目标。

3、项目进度监控

好的计划并不等于好的项目执行,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项目环境、客户需求、市场变化、资源约束等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要学会在动态中控制好项目执行。

4、项目风险管控

项目风险无处不在,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项目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管控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这样一来,即使出现了项目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5、合理的流程

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流程和方法,如果流程不合理,无论大家怎么努力,效率固然是不会高的,只有建立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高效率。在进行流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流程的灵活性。这里所指的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是在结构化的流程中,保持流程的可优化性。这样就不会因为流程太过僵化,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6、人才梯队培养

经营企业最后还是经营人才。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人才去执行,也是没有用的。好的人才可以以一抵十,人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率。人才梯队的建立是确保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没有人才梯队作为支撑,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安全”问题,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实施。

1、构建优秀的团队,提高执行力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我们江苏银河一直采取内培外招,形成一个执行型、忠诚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优秀团队。

2、铸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

3、注重细节管理,提升获利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强的音符,当今的面粉行业已是微利的。时代,但是我们从事的面粉事业既是好事、善事、民以食为天的大事,又是一分钱微利的系统工程。所以注重企业的细节管理,尤为重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面粉行业成本的控制是增效的关键所在。

4、科学运筹,抓住商机,获取经营效益

我个人认为面粉行业的获利,其中70%来自于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如何把握,主要立足于四个字,即“静、准、狠、巧”。静就是纵观全局,冷静思考,判定形势,把握走势。准,审时度势,细心分析,冷静以待,抢抓机遇。狠:遇到商机,主动出击。巧:灵活运用,巧得商机。

5、优化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挖掘企业内部人、财、物、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内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巧用政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资源价值链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6、具备持久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借助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论文

摘要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构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1.1公司管理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是指在进行物业管理时要符合高校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和服务标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有效地调整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人力、财务、设备等各要素、各环节从而促进公司朝着目标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能力。首先,公司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必备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胜任其职务和岗位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法宝;其次,公司管理能力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推动公司抓住发展机遇,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贡献更多的积极力量;其三,公司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企业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产生更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1.2公司服务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全面、周到和完善的服务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高校物业公司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教学和生活需求,满足的标准反映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服务能力上。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被服务者主观上的感知与评价,也就是师生员工在享受高校物业公司所提供服务时的主观感受,因此,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满意的物业服务至关重要。服务价格即物业管理费是高校物业公司依据市场规则、与高校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公司能够提供的物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师生员工所能承受的能力等因素来制定的(大都通过招标确定的合理价格)。服务能力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产品的能力、服务价格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三者有机组成。

1.3公司技术能力

物业服务的专业化体现了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必须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只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服务团队。物业服务团队具有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才能形成服务技能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在竞争中长期保持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公司竞争优势特性不被其他物业公司模仿和超越。目前,高校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实验楼、会议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都引入很多科技含量的智能化设备,如各大楼出入处的人员进出识别系统、安防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等,如何管理好这些智能化设施设备,仅沿袭高校以往简单的维修管理方式是不能够胜任的。此外,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如电梯的维护、墙面地面的保养、桌椅板凳的维修、绿化植物的栽培和施肥及其修剪与造型等均需要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完成。因此,专业技术能力是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1.4公司创新能力

物业服务的创新能力能够保证物业管理公司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物业服务创新既可以为高校师生员工带来更多的附加利益,又可以节约物业服务成本,成本合理有效控制能够提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高知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增强公司员工智慧和能力,最终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各类特约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能够让被服务者感到满足和满意的创新途径。校园互联网为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手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高物业服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保证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先地位和优势。

1.5公司整合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进行整合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如行政办公楼、科研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室、运动场(馆)、停车场、学生宿舍、餐厅、超市、文化商业街等,以及物业服务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高校物业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文化、品牌、信誉、制度等,以及有关物业服务的知识、技术等资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和高校拥有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一个新的有序组织和流程,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1理念创新:强化公司创新意识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了,才会促使物业管理的模式、内容、方法等持续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是为高校广大师生的科研、教学服务的,物业服务的目标是依据经济法则和教育法则、运用新机制与新模式,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台湾捷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树立了“文化+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理念,主张物业服务“四个认同”一一业主认同、专业认同、国际认同和客户认同,让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理念成为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为服务对象提供可感知的舒适工作场景。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坚持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优越条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拓物业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改善物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效率和促进物业管理的现代化,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2制度创新:建立公司学习型组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各项物业专业服务是通过公司的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因此高校物业服务要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形成若干个有机协调的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达到让广大师生满意的目标。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促使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优质服务”和“让用户满意”的企业制度,构建平等、和睦、开放、奉献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机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能够在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和组织。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运用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的系统思维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3管理创新:加强公司人力资本管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创新是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创造出新型的和更加规范与更具效率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及操作流程,以实现公司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各种资源要素之间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协同运行,从而创造出新型的生产力,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建立积极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使公司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公司因具有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团队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2.4技术创新:创建物业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系统地对物业管理公司所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信息传输和应用的实时化、准确化与高效化。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信息技术,如运用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来建立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既能使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又可以向客户展示公司现有的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体现出公司物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目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都在潜心打造智慧家园或智慧校园。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也提出了“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的物业服务理念,其实这就是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支撑,让科技使得物业管理和服务更有价值。例如,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在其服务体系中,就运用了数字、图像、语音传输的无线技术、二维码和传感器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优化了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与流程,提升了物业服务的品质和良好体验感,并初步实现了对物业管理与服务中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物业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物业公司技术创新的突出表现,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成本,有利于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物业服务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物业公司管理的科学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5文化创新:构建物业管理公司品牌公司文化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角度,改善和提升高校物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的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中,有很多公司开始积极探索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课题,例如,为浙江大学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宇物业管理公司,就提出了“服务也是育人”的观点,注重将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融入高校校园教育之中;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将公司服务理念“大学之道在明德”的企业文化融入物业服务之中等等。品牌是顾客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综合评价。当人们想到或者谈论某一品牌时,总会和社会时尚、企业文化、品质、价值等联想在一起,企业创立品牌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品质、价值、时尚和提升文化,不断地从低附加值产品或服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升级,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开发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高层次转变。当企业品牌文化被用户和市场认可并接受,品牌才产生其市场价值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此,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个成员才会对公司发展的前途充满很强的自信心和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公司所有员工必然会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而与公司形成命运共同体,物业管理公司也就拥有了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味而形成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毕业论文参考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如积累性学识、路径依赖、边际搜寻、能力演进和起源,等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专业化、多元化和战略联盟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方法研究。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提示](1)学习型组织问题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类型;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和管理;学习型组织的设计原则;如何培育和建立学习型组织。

(2)企业团队管理:群体的特点与结构;群体规范与劳动效率;团队与群体的关系;如何塑造高效的团队;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团队的领导者与团队的管理。

(3)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家特征及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企业家特点及企业家生存环境研究;企业家成长模式;中国企业家特点及相关问题研究。

(4)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内容及研究方法;项目管理中涉及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主观经验问题研究;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如何提升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技巧。

(5)企业联盟问题研究:联盟的类型及形式;联盟的作用及特点;战略联盟与学习型联盟组织的特征;联盟战略模式的理论分析;中国人世以后,联盟企业的发展模式。

3、消费者行为研究

[提示]消费者心理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流行时尚研究;针对消费心理的各种营销模式;影响消费心理的社会因素(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未来消费心理变化趋势分析及企业营销模式。

4、现代商务谈判

[提示]谈判基本问题研究;谈判的理论分析;谈判的基本原则与规则;谈判中的心理分析;商务谈判的策略技巧研究。

5、激励理论的研究

[提示]激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激励机制;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分析与评价;激励理论的应用(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6、领导理论的研究

[提示]领导者的素质;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7、组织发展与变革

[提示]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动因;组织发展与变革的阻力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变革的模式;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提示](1)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存在一个误区:"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按照"战略+文化=卓?quot;的指导思想,选择或培养适合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内涵。

(2)对优秀企业或成功企业的文化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便推广。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提示](1)企业虚拟组织:企业之间的`联盟,达到准一体化运作(比如海尔的"工业王国")。这种经营组织形式可从虚拟开发(企业之间科研人员的虚拟组织)扩展到虚拟生产、虚拟销售、虚拟管理、虚拟服务等。

(2)在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企业虚拟组织达到了升级。一条供应链上紧密联系的企业集合(B-B),在其经营组织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连接和控制起主要作用,能够达到生产经营的同步化运作,从而实现零库存。这样的企业集合被理论界称?quot;扩展企业"。

(3)描述其同步化运作过程和企业内部团队精神外化------企业团队。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提示](1)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喜欢扩张,而不喜欢收缩,因而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大似乎是每个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究竟如何扩张呢?

(2)企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强。如果不存在资源互补的组合效果,如果不存在资源共用带来的范围经济性,那么其企业规模的扩大就是非理性的。

(3)需要研究一个小企业或大企业发展如何获得协调效应的战略性理论与方法。

提升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一、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人员固化、知识结构和经营理念亟需更新、队伍整体活力减弱的问题。适应内、外部发展形势要求,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员素质,保持组织活力和高效运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规划 现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也不断升级,银行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面对竞争,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这就对银行员工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人才致胜观念,提高竞争意识,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和经营转型要求,着力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管理。通过加强规划和培训,为当前和未来发展提供满足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规划和培训要坚持全面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对全行各个岗位(或岗位序列)进行资质评估规划,明确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履岗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全行员工进行适时、持续的适岗和履岗能力培训和考核;另一方面,要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如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服务管理、产品研发等,通过对关键人才的培训,打造在重点竞争领域的竞争优势,促进银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建立科学的考评和动态管理机制 一是要在内部构建适合不同考核主体的差别化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成果可计量的工作业绩(如营销业绩、业务量等),要建立以“买单制”为特征的量化考核模型。对于结果不便量化的管理工作,应建立以“工作计划”为载体的考评模型,即制定年、季、月、周工作计划,然后严格按周、月、季、年进行考评。二是推行富有活力的动态管理机制,将考评结果落到实处。第一层面,要有效发挥绩效激励作用,使个人工作业绩与员工薪酬收入挂钩,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第二层面,要实施“职级能上能下、岗位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拓展多种方式的员工晋升通道。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持续保持组织活力和运行效率。 二、创建更有效率的运营体制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 商业银行必须自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和建立更具发展效率的运营体制,不断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 (一)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渠道建设 一是对传统营业模式进行转型改造。适应客户不断提升的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和同业竞争要求,银行必须对传统营业网点服务模式进行彻底转型改造,实现由传统的结算服务型网点向销售型网点的根本转变。二是顺应趋势变化,大力推进电子银行和自助服务渠道战略。电子银行业务以其高效、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自助银行在提升银行客户服务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业要加大自助设备在居民区、城市中心、大型商务中心等地带的布放投入,延长服务时间、拓展服务空间,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便利。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手段、优化流程,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当前,银行柜面服务质量、效率较以前得到大幅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手段、升级系统、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流转环节等措施,不断提高柜面服务效率。同时,通过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优化劳动组合、完善服务内容等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和价值含量的高品质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是积极实施前、后台职责分离,提高前台营销能力。在会计运营体制优化中,要不断创造条件,把原来由前台员工担负的统计报表、物品配送、单证领缴、票据交换、钱款调运、事后稽核等非营销性工作向后台转移,实行后台集中、批量处理,为经营前台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进行客户营销和市场拓展。在授信业务中,要大力推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管理模式,风险经理要直接参与授信客户前期调查、项目评估、客户授信、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贷款业务全过程,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客户服务效率的双重目的。 三是加强上级行对下级行市场营销的统筹规划和参与支持。管理行工作重心下移、二线工作重心前移。对于重要的全局性营销活动,上级行要制定完整的营销方案,细化对下级行的指导,明确市场机会、目标市场、营销重点、营销策略等关键要素,确保营销活动的成功开展。上级行还要尽可能地直接参与、现场指导下级行营销活动,帮助分支行分析形势、出谋划策,改变分支行“单兵作战”状况,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营销成效。 (三)创新手段,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有效管理各种风险,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风险管理,要建立在“流程银行”认识的基础上,风险管理人人有责,要清晰界定“业务操作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和专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避免管理漏洞,在全行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合规风险”管理。首先,要大力开展合规教育,在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使员工增强主动合规意识,使合规经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高度重视业务流程、制度体系的事后评价和持续完善,针对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业务政策、制度设计和操作流程。再次,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权威性,对全行合规管理起到警示作用。 二是有效防控信贷风险。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加强信贷准入控制,严格客户资信调查,落实有效担保措施,坚决避免不理性营销和以长期风险为代价换取即期利益,从源头控制风险。其次,要严格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上级行的信贷政策,主动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再次,要加强贷后管理,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严格落实客户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客户经营和资金运行情况,对贷款余额较高的支行要配足高素质信贷人员,切实落实贷后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操作风险管理。由于基层机构具有较大的发展压力,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指标轻质量的现象,员工对制度和规定疲于应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是在环境复杂、发展压力较大的时期,越应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履行管理责任,为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银行机制有不同的分类,如自我发展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又如以人为作用主体的机制和以系统、流程为作用主体的机制等等。对银行最具决定意义的机制有两个:一个是激励考核机制,另一个是内控机制。激励考核机制解决人的积极性的问题,确保组织充满活力,内控机制着力于对各类风险的管理,解决了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激励考核机制完善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包括:一是考核存在局限性,对经营前台员工实现了较为完善的量化考核,但对中后台管理部门员工仍缺乏成熟、有效的考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锅饭”现象。二是考核科学性有待提高,由于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业务结构、当地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过于统一的考核模型形成了绩效分配行际间的过度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现象。三是信息系统支持不足,存在考核数据滞后,部分考核数据需要手工采集和无法统计到支行或员工的现象。通过对近年来银监会通报情况的分析,各行内控机制建设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特别要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信贷风险防控和操作风险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体制、流程和规章制度,保障全行业务稳健持续发展。 四、实施战略规划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家银行必须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全行在战略指引下,为既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战略管理不只是总行的事情,各级分支行都必须增强战略意识,按照上级行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和当地环境变化趋势,制定本行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展经营活动。 (一)强化战略思维,强力推行战略管理 目前,分支行的战略意识有待强化,而且越到基层机构其战略意识就越缺乏,往往局限于按照上级行的即期政策导向和发展部署开展经营活动,缺乏系统的思维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上级行的战略意图,而是机械执行、被动落实,在遇到困难时易产生畏难和动摇情绪。同时,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很好地将上级行的战略部署与本地、本行实际结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行的决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狠抓战略落实 在战略落实上,存在“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战略规划为中长期发展计划,在日常经营中容易被忽视。要保证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建立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的有效衔接,即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年度,然后将年度计划逐级分解到各条线、各层级和每位员工,配套制定激励和约束考核政策,确保将战略目标逐级落到实处。

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学习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能力的强弱以及企业潜在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包括一下的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企业工作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第二,企业员工的人均培训费用;第三,企业的经营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大小。

(2)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公路运输企业通过自身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协调,把目前现有的潜在竞争力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公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生产设备的配备水平;第二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程度;第三是资源的调配能力的高低;第四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高低。

(3)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含四项重要的指标:第一是企业的总体生产水平;第二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的价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三是其它产品的产值占到整个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例;第四是企业的平均产值。

(4)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公路运输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这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和潜在力量,它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帮助前面三个因素的发展。公司企业文化的情况如何,我们完全可以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的竞争规范程度和企业的信息技术普及率上考察到。以上的四点都是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是整个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二、提高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水平普遍都是很低的。很多的公路运输企业都是在传统的同种类企业上传承或者转变过来的,企业的组织能力都是比较差的,控制力也不够强大。有些企业不但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严重。不可否认,经济体制是影响它们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更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等领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外来投资企业方面,设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开发新的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发展得比较落后,在这个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的时代,落后的公路运输企业更加是显得力不从心。过去,我国的交通运输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都是以人和物为本,单纯强调的是企业的物流流动性。如今,现代的公路运输企业强调的却不仅仅是人和物,还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收集和传递。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新的的高速公路收费法,规定在节假日的时候免收高速公路费。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意是好的,是为人民着想的.,但是最后却有点弄巧成拙。由于免收费用,导致每年的节假日,我国高速公路的出行车辆大量增加,很多高速公路都变成了“低速公路”,出现严重塞车的情况。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公路运输企业本身存在的技术缺乏问题。唯有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才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变和解决这些情况。

(3)增强公路运输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的获取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情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充裕的资源,才有资格去谈及其他的发展,没有了原始的资源作为基础,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扯淡。增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主要涉及市场营销能力、资源整个能力和企业战略能力等方面。企业想要获取充裕的资源,必须提高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无后顾之忧。

(4)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和创新无论是对于哪个时代的企业和哪个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有创新的企业,才有资格去谈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没有创新,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是管理创新、第二是技术创新、最后是制度创新。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式,制度创新是确保一个企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管理创新则是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三个创新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正是因为有着它们的完美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得以不断提高。

三、小结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资源获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提高创新和学习能力各个方面去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合,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前进和发展,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

一、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用人机制的缺陷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没有进行深刻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并未形成与运输服务业相适应的规范的用人制度,运输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运输企业的人事供求水平还停留在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型阶段。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的人员结构势必会造成整个企业服务意识淡漠、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技能低下的状况。

2.运输票据管理出现漏洞。

运输票据即是供求双方的交易凭据,又是运输企业核算运输收入的原始凭证,是具有运输凭证、运输合同、报销凭证和收款凭证等多种功能的重要单据。表现在具体运输操作环节中,由于运输票据的管理未能被纳入严格的管理程序,因此从票证管理责任人的岗位设置到责任制度的定立,都没能得到周密的考虑和计划,这就造成实际运输经营中收支状况与实际票据不符,给不法人员获取不当得利创造了条件。

3.常规运输成本控制无章可循

由于内部管理松懈,作为运输生产中常见的油料消耗得不到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控制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油耗是公路运输的重要消费成本。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运输车辆类型复杂,许多运输企业没有对车辆的真实油耗准确把握,导致油料消耗的管理制度细则不够明确,奖惩不够到位。这样容易使部分驾驶员在其中浑水摸鱼获得不当私利。

4.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到位

信息技术设备落后、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是部分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主要表现。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欠缺,新的运输技术得不到及时开发,运输企业没有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运作部门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管理手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效率,阻碍了运输企业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二、完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的举措

1.提高员工从业素质

公路运输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第一步。企业管理者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一系列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活动,或者制定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从业人员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公路运输企业即是经营性机构同时又是服务型机构,这要求从业者既要有良好的经营意识,例如:充分了解市场行情、资金分配周全、资源安置合理、有效控制成本等。另一方面更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视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待货运操作环节一丝不苟等。只有从职业责任到业务技能两方面都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才能在人力资源上满足公路运输企业的要求。

2.加强关键环节的内务管理

票据方面,对于核算营运收入的原始凭证,运输企业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要求各执行站点严格遵照制度操作,做到请领票证有计划、印发过程有监督、使用过程有规定、保管过程有要求、销毁过程有备案。在以上各个环节都要由专人负责,责任到人,追责时有据可凭、奖惩时有据可依。油耗方面,改变传统上依赖汽车生产厂家所出示的理论油耗量作为实际油耗限值依据的做法。企业应设立专人实地或者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里程对实际耗油量进行反复测算,为各种车型的详细油耗定额建立真实的考核依据。为了杜绝驾驶人员利用与加油站人员联手谋取私利的现象,公路运输企业应该废止现行普遍采用的“半奖同罚”油耗奖惩制度,而改用“半奖双罚”的奖惩办法,既能对节油行为给予奖励,又杜绝了油耗过程中隐性漏洞的出现。

三、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监管运输动态

信息化管理是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方式的大趋势,各种营运信息可以通过统一的自动化信息平台得以统一管理。公路运输的特点决定了驾驶员和车辆货物必须远离企业本部,安全周到、守法规范的营运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自动跟踪系统的GPS定位器装置是较为有效的管理装备。驾驶员如果发生了违章超速和停车、车辆的违规超载以及其他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定位器都可以获取到相关信息,为企业考核和奖惩驾驶员业绩提供事实依据。通过使用现代化监控设备,方便了运输企业的管理,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输策略,对运输过程中的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加以防范,减少可能发生的一切损失。这一措施也能增强驾驶员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四、结语

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的自控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要与运输中的重要环节紧密相连,特别是在易出纰漏的票据管理、油耗核查等环节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漏洞。要实现公路运输管理的现代化还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为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 索引序列
  • 紧固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 京东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 华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 提升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