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论文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论文

五、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做到三个满意: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股东满意。其中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和股东满意的基础,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为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从而创造出更大的顾客满意,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保证股东满意。 满意的员工能够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满意的员工心情愉悦,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责任感、有主人翁意识,为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从而能够在同样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而低水平的员工满意度会导致员工情绪的低靡或过分紧张,而这种状态不利于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还将直接影响企业团队的战斗力。 (一)方向 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员工的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本身、报酬、晋升机会、工作条件、领导风格以及人际关系。 1、工作本身 主要包括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工作的挑战性、学习机会、成功机会等。员工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工作的兴趣,具有一定心理挑战性的工作会避免员工产生对工作的厌烦感。同样,工作本身的学习机会和成功机会也是激发员工满意度的源泉之一。 2、报酬 主要指报酬的数量、公平性及合理性。报酬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满足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求,而且还是公司对员工所做贡献的尊重,是衡量员工业绩大小的重要指标。 3、晋升机会 晋升机会是对员工工作认可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晋升为员工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多的责任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一位工作优秀并得到良好报酬的员工在某一职位工作了十多年却得不到晋升,他的满意度不会很高。晋升同样讲究公平性与合理性,只有当员工认为晋升机会是公平、合理的时候,才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4、工作条件 包括工作时间的长短,机器设备及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线、噪音、清洁状况等。人们都向往好的工作条件,因为它能带来生理上的舒适,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5、领导风格 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一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关心人还是关心业绩;二是独裁式领导还是民主式领导。一般来说,以员工为中心的关心人的领导风格和民主参与式的领导给员工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这种领导风格下,员工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组织中的真正的一分子,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人际关系 主要是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家人的关系。人们都有需要与工作中或者工作之外的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需要与伙伴同事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和情绪。 (二)方法 1、制定和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它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自我实现”几个层次。只有“企业文化”才需要以人为本,却忘记了当工人有可能,无法承担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的时候,你在企业搞一些“职工联欢、文体比赛的”的企业文化活动,去满足他的“社交需求”以提高员工满意度, 自然谈不上以人为本了,因为他连基本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薪酬,不仅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因,也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基础。员工的薪酬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经济性报酬,另一类为非经济性报酬。前者如各种工资、奖金、福利等,后者包括工作内容(如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等)和工作环境(如温度、照明、色彩、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以,企业者应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满足员工的需要。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薪酬发放的公平性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认为,薪酬的公平性比薪酬的种类和数量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判断是否公平的依据是自己得到的报酬与投入比率与别人得到的报酬与投入比率的比较。如果两个比率相等,员工会感到公平,而且会继续保持以前的贡献水平;如果不相等,员工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行动以减少不公平。员工不仅关注结果的公平,而且注重过程是否公平,注重对其工作绩效是否有公平合理的评估标准。所以,要针对全体员工制定并贯彻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并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2、对员工工作实施再设计 工作内容本身也是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现实的工作对员工来说往往是单调乏味的,由此就会引起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的厌恶感,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就会随着下降,所以有必要对员工工作实施再设计。工作再设计是指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职责、内容、方法,以此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员工满意。其主要方法有: (1)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让员工从执行一项任务转向执行另一项任务,从而克服工作的单调感,并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技能。 (2)工作扩展。工作扩展是指员工工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它又分为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横向工作扩展要求员工完成更多种类的工作任务,它改变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纵向工作扩展要求员工参与计划、组织和监控自己的工作,它改变了员工完成任务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工作扩展是一种分权。 (3)弹性工时。它是一种允许员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的工作日程安排。除了每天的核心工作任务必须完成以外,员工可以自由决定上下班的时间。研究表明,弹性工时制既可以提高10%左右的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水平。在我公司,虽不完全适用这种方法,有的时候可以灵活处理。 3、以人为本,营造员工归宿的阶梯 在管理与被管理中常常进入一个误区,管理者认为在职人员不行,在职人员认为倍受“排挤”;故一个寄希望于未来员工,一个寄希望于未来老板。其实,企业或个人至今的发展,它靠的仍是现在老板的领导和现有员工的协作。营造现有员工的归宿感,自然是在为未来的人力资源做储备。当然,良好的企业氛围不是一个人的修养成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制度下尽快磨合。

摘 要: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把握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的内涵的前提下,并针对其影响要素提出提升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员工;薪酬;薪酬满意度 1 薪酬满意度的内涵� 所谓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获得企业的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与他们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心理状态。从广义上看,是员工对其劳动所得的所有报酬的一种态度;从市场的角度看,是人力资源价格给员工造成的心理态度;从分配角度看,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要素的回报是否符合员工心理的期望值。� 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越高,薪酬的激励功能就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努力地工作,往往得到企业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得到更高的薪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可能留住更多优秀的员工。相反,则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人才流失。员工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的成效,而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薪酬激励就是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很多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薪酬激励与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影响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超出期望值表示满意,达到期望值表示基本满意,低于期望值表示不满意。企业薪酬水平的确定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企业外部环境与员工个人素质等多方面有关。企业薪酬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就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怎样处理好三个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的问题。� 外部公平是指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相比较或者与同等行业、同等岗位的薪酬相比较。� 内部公平是指在企业内部依照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相对价值来支付报酬。与对外部公平的关注相比,员工更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他们在关心自己收入的同时,也在和周围的同事进行着比较。员工把自己薪酬与企业内部其他人薪酬进行比较之后,当员工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待遇时,其薪酬满意度就会降低。但是,薪酬与满念度联系的关键不是员工的实际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 个人公平是指员工个人对自己的资历、能力和对企业所作贡献的评价。薪酬支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效率优先,即按照员工的岗位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付酬。要实现个人公平,首先是要把员工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机会。即使是相同岗位的员上,其技能水平、上作能力、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当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与业绩不相符,“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时,也会产生对薪酬的不满。� 3 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策略� 薪酬是企业普遍利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工具。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应该是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能充分调动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员工的努力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 公平是薪酬满意度的核心,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公平问题,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其他制度的配合。必须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建立起内外部相对公平的薪酬体系,最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1 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重视员工的需求,要通过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情况改变而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激励,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激励方式。企业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员工的薪酬满意状况及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2 进行岗位测评,评估岗位相对价值� 岗位测评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所设岗位的职责大小、难易程度、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测评,评估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并根据岗位相对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划分出职位等级,确定各岗位之间的相对工资率和工资等级。岗位测评是对“岗位”进行的价值判断,而不是针对实际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我们应明确进行岗位测评是评价某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而不是该岗位员工现实实际行使的职能。因此,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公正的岗位评估体系和程序,通过严格而科学的岗位测评,使各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得到公平体现,有效地解决员工的内部公平问题。� 3.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员工薪酬的内部公平度是员工的主观感受,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增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现在许多企业采用薪酬保密制度,提薪或奖金发放不公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员工在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后,降低对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但这种封闭式制度使员工很难判断报酬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员工既看不到别人的报酬,也不了解自己对企业的贡献,这样会削弱薪酬制度的激励和满足效用。因此,建立沟通机制是员工感受平等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报酬满足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3.4 通过薪酬市场调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 薪酬市场调查是解决薪酬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市场调查,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及动态,尤其是同行业企业的薪酬水平,从而检查分析本企业各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确定薪酬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在薪酬水平的确定上可以采取与社会平均水平持平、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几种方式。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具有外部竞争力。制定与市场平均水平线相对应的或高于其的企业薪酬水平,将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当然,在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时,还要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发展阶段,是选择薪酬水平领先策略,还是市场跟随策略,对企业薪酬水平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对企业的支付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到提高薪酬水平所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应大于成本支出,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3.5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企业提高薪酬满意度必须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实行岗位薪酬制度的企业,在目前缺少其他激励方式的情况下,绩效薪酬应当成为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以区别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人对组织的不同贡献。在绩效薪酬的管理中,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行为测评和业绩测评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使公司的薪酬体系要富有弹性,以保证绩效薪酬能够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首先,弹性薪酬是是薪酬激励的动力。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等等。当一名员工处于较低的岗位工资时,他会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岗位绩效,另一方面争取更高的岗位级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体验到由于晋升和加薪所带来的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企业的弹性薪酬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固定部分和动态部分,在实施岗位工资制的企业里,根据岗位等级确定的岗位工资,属于动态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和激励员工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津贴、保险、房贴、教育训练、其他福利等等。� 其次,按贡献拉大薪酬的差距。许多企业内部薪酬都有级别的差距,例如:经理的薪酬水准通常应高于辅助性员工。如果薪酬结构中未妥善地明确各职位之间的薪酬水准差异,员工往往会对此产生不满情绪。因此,管理者需要确保公司具备一个合理的职位评估体系和程序,由此确定各职位之间的相对差异并通过薪酬水准来体现这一差异。� 这就要在兼顾公平、公正、合法的前提下,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实现薪酬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加大内部分配浮动比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丰富物质奖励手段,增强激励效应,将员工的收入与业绩挂钩,促进内部良性竞争,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出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 再次,将薪酬结构变成“跳高运动”。薪酬结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所获薪酬额与其贡献量成正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时刻动态进行,而非变化周期很长。弹性薪酬结构的价值表现在二方面:一是通过岗位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增加公平性,使员工的力量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上来,这是一个本质的转变。二是同级岗位采取无级系数考核法,使动态绩效工资时刻随工作绩效的好坏而变化。这样,同级岗位的薪酬总额容易拉开距离甚至超过上级,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 建立弹性薪酬结构,建议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一是在员工内部组织薪酬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外部薪酬水平调查了解本行业中的薪酬水平。二是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岗位说明书,为绩效评估奠定基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三是根据不同职级及不同职能部门实施月评估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月评估的结果,在当月工资中动态体现,使员工通过动态薪酬自我评价本月工作表现和绩效,并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激励和组织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员工对于薪酬的不满意或对薪酬现状的不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动力。正是因为有不满足感的存在,只要是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他们会主动寻求进行改变。企业加强企业的薪酬激励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也是企业发展、充分激励和发挥员工潜力,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甚至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统一员工的认识,使员工能够信任企业,相信企业对付出者的劳动创造有相应的回报,使员工明白薪酬是自己争取的,让员工的愿望和企业的目标就能达成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培培.提高薪酬管理满意度的途径[J].经济论坛,2006,(5).� [3]�周成刚.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分析与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 [4]�谭颖.饭店有效激励薪酬的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06,(8).� [5]�郑文山.欠发达地区人才薪酬满意度提高策略的研究[J].经济师,2005,(9). � [6]�刘蕙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5,(8).� [7]�苟毅飞.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8).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问题的调查,做了适当的分析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关键词:薪酬制度 员工满意度 问卷调查为了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单位300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涉及对公司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共40个问题的内容,问卷设计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员工中,包括所属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39人,一般管理人员96人,生产人员165人。1.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从调查结果看,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而较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了35%。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非常不满意均接近或达到10%,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非常满意度不到8%。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薪酬制度应该获得60%以上员工的认同,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2.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35%-41%,满意度较高的仅为14%-30%,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等级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3.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员工对现行薪酬结构表示满意,可见现行薪酬结构以职务级别定薪的模式存在问题。对待级差的态度上,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27%、67%和56%,说明不同层级人员对薪酬等级差距的大小存在矛盾,这就说明要通过规范、合理的岗位评价,客观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异,以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4.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非常满意的占28%,较满意的占46%,可见员工对福利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企业一直延续国有企业较高的福利水平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5.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从调查结果看有4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可理解为付出多,回报少),说明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39%的员工对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不满意,根据公平理论,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及时采取措施,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往往会自己采取行动纠正这种情景,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员工对资历回报的满意度较高,这与现行薪酬结构中多个工资项目均能体现工龄因素有关。对个人技能与收入相比较的满意度较低,在年龄小、学历高的员工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可见现行技能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缺乏合理的技能评定体系,个人技能提升在薪酬中得不到体现。员工对岗位与收入配比不满意,还是说明没有客观的岗位评价。6.对付薪因素的取向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7.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中赞同进行薪酬改革的占95%,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中赞同的分别占81%和68%,总体来讲员工是支持薪酬改革的,但员工由于管理层次不同,在态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基层员工对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存在顾虑,存在改革可能影响既得利益的担心。这就要求薪酬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要考虑最基层员工以及在竞争中弱势员工的利益。8.改革后薪酬结构、水平的想法在收入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上,多数员工认为固定部分不应小于浮动部分,这与公司大多数岗位多从事规范性工作的因素有关。在收入级差问题上,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观点发生分歧,职位高的员工对拉开收入差距的意愿要强,而一般员工则反之。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能体现不同层级员工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岗位相对价值,同时通过薪酬调查获取外部相关信息。9.竞争淘汰机制75%以上的员工赞同建立竞争淘汰机制,82%的员工赞同异岗异薪,说明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动机,认为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具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岗位竞聘制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10.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80%以上的员工赞同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反映了员工通过岗位评价体现岗位价值,以岗定薪的愿望。同时认为在薪酬改革中进行竞聘上岗非常有必要的员工占87%,这就要求绝不能再延续过去工资调、整时套改的方式,而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同时推行用人机制的改革,实施竞争上岗,给员工足够的选择空间。11.对薪酬提高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将岗位提升放在了第一位,而后者将个人绩效放在了第一位。但员工总体上认为岗位提升、绩效优良、技能提高、工龄增长应作为提升薪酬的主要因素,这也与员工对付薪因素的态度相一致。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中,不能忽略岗位晋升机制、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技能提高与回报机制等薪酬配套制度的建立。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企业应立足多年的分配指导原则,按照岗位确定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年功工资及积累贡献工资,按照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奖金水平。合理的、员工满意度较高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1]刘正利、杨倩,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研究,经济师,2004.5[2]孙萌、石斌,浅谈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改革,时代金融,2008.9[3]陈晓勤,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2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五、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做到三个满意: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股东满意。其中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和股东满意的基础,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为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从而创造出更大的顾客满意,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保证股东满意。 满意的员工能够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满意的员工心情愉悦,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责任感、有主人翁意识,为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从而能够在同样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而低水平的员工满意度会导致员工情绪的低靡或过分紧张,而这种状态不利于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还将直接影响企业团队的战斗力。 (一)方向 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员工的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本身、报酬、晋升机会、工作条件、领导风格以及人际关系。 1、工作本身 主要包括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工作的挑战性、学习机会、成功机会等。员工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工作的兴趣,具有一定心理挑战性的工作会避免员工产生对工作的厌烦感。同样,工作本身的学习机会和成功机会也是激发员工满意度的源泉之一。 2、报酬 主要指报酬的数量、公平性及合理性。报酬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满足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求,而且还是公司对员工所做贡献的尊重,是衡量员工业绩大小的重要指标。 3、晋升机会 晋升机会是对员工工作认可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晋升为员工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更多的责任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一位工作优秀并得到良好报酬的员工在某一职位工作了十多年却得不到晋升,他的满意度不会很高。晋升同样讲究公平性与合理性,只有当员工认为晋升机会是公平、合理的时候,才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4、工作条件 包括工作时间的长短,机器设备及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线、噪音、清洁状况等。人们都向往好的工作条件,因为它能带来生理上的舒适,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5、领导风格 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一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关心人还是关心业绩;二是独裁式领导还是民主式领导。一般来说,以员工为中心的关心人的领导风格和民主参与式的领导给员工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这种领导风格下,员工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组织中的真正的一分子,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人际关系 主要是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家人的关系。人们都有需要与工作中或者工作之外的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需要与伙伴同事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和情绪。 (二)方法 1、制定和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它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自我实现”几个层次。只有“企业文化”才需要以人为本,却忘记了当工人有可能,无法承担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的时候,你在企业搞一些“职工联欢、文体比赛的”的企业文化活动,去满足他的“社交需求”以提高员工满意度, 自然谈不上以人为本了,因为他连基本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薪酬,不仅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因,也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基础。员工的薪酬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经济性报酬,另一类为非经济性报酬。前者如各种工资、奖金、福利等,后者包括工作内容(如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等)和工作环境(如温度、照明、色彩、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以,企业者应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满足员工的需要。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薪酬发放的公平性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认为,薪酬的公平性比薪酬的种类和数量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判断是否公平的依据是自己得到的报酬与投入比率与别人得到的报酬与投入比率的比较。如果两个比率相等,员工会感到公平,而且会继续保持以前的贡献水平;如果不相等,员工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行动以减少不公平。员工不仅关注结果的公平,而且注重过程是否公平,注重对其工作绩效是否有公平合理的评估标准。所以,要针对全体员工制定并贯彻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并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2、对员工工作实施再设计 工作内容本身也是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现实的工作对员工来说往往是单调乏味的,由此就会引起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的厌恶感,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就会随着下降,所以有必要对员工工作实施再设计。工作再设计是指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职责、内容、方法,以此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员工满意。其主要方法有: (1)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让员工从执行一项任务转向执行另一项任务,从而克服工作的单调感,并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技能。 (2)工作扩展。工作扩展是指员工工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它又分为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横向工作扩展要求员工完成更多种类的工作任务,它改变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纵向工作扩展要求员工参与计划、组织和监控自己的工作,它改变了员工完成任务的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工作扩展是一种分权。 (3)弹性工时。它是一种允许员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的工作日程安排。除了每天的核心工作任务必须完成以外,员工可以自由决定上下班的时间。研究表明,弹性工时制既可以提高10%左右的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水平。在我公司,虽不完全适用这种方法,有的时候可以灵活处理。 3、以人为本,营造员工归宿的阶梯 在管理与被管理中常常进入一个误区,管理者认为在职人员不行,在职人员认为倍受“排挤”;故一个寄希望于未来员工,一个寄希望于未来老板。其实,企业或个人至今的发展,它靠的仍是现在老板的领导和现有员工的协作。营造现有员工的归宿感,自然是在为未来的人力资源做储备。当然,良好的企业氛围不是一个人的修养成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制度下尽快磨合。

摘 要: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把握企业员工的薪酬满意度的内涵的前提下,并针对其影响要素提出提升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员工;薪酬;薪酬满意度 1 薪酬满意度的内涵� 所谓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获得企业的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与他们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心理状态。从广义上看,是员工对其劳动所得的所有报酬的一种态度;从市场的角度看,是人力资源价格给员工造成的心理态度;从分配角度看,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要素的回报是否符合员工心理的期望值。� 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越高,薪酬的激励功能就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努力地工作,往往得到企业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得到更高的薪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可能留住更多优秀的员工。相反,则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人才流失。员工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的成效,而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薪酬激励就是在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很多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薪酬激励与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影响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超出期望值表示满意,达到期望值表示基本满意,低于期望值表示不满意。企业薪酬水平的确定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企业外部环境与员工个人素质等多方面有关。企业薪酬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就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怎样处理好三个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的问题。� 外部公平是指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相比较或者与同等行业、同等岗位的薪酬相比较。� 内部公平是指在企业内部依照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相对价值来支付报酬。与对外部公平的关注相比,员工更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他们在关心自己收入的同时,也在和周围的同事进行着比较。员工把自己薪酬与企业内部其他人薪酬进行比较之后,当员工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公平待遇时,其薪酬满意度就会降低。但是,薪酬与满念度联系的关键不是员工的实际所得,而是对公平的感觉。� 个人公平是指员工个人对自己的资历、能力和对企业所作贡献的评价。薪酬支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效率优先,即按照员工的岗位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付酬。要实现个人公平,首先是要把员工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机会。即使是相同岗位的员上,其技能水平、上作能力、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当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与业绩不相符,“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时,也会产生对薪酬的不满。� 3 提高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策略� 薪酬是企业普遍利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工具。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应该是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能充分调动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员工的努力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 公平是薪酬满意度的核心,提高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公平问题,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其他制度的配合。必须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建立起内外部相对公平的薪酬体系,最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1 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重视员工的需求,要通过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情况改变而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激励,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激励方式。企业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员工的薪酬满意状况及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2 进行岗位测评,评估岗位相对价值� 岗位测评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所设岗位的职责大小、难易程度、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测评,评估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并根据岗位相对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划分出职位等级,确定各岗位之间的相对工资率和工资等级。岗位测评是对“岗位”进行的价值判断,而不是针对实际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我们应明确进行岗位测评是评价某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而不是该岗位员工现实实际行使的职能。因此,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公正的岗位评估体系和程序,通过严格而科学的岗位测评,使各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得到公平体现,有效地解决员工的内部公平问题。� 3.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员工薪酬的内部公平度是员工的主观感受,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增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现在许多企业采用薪酬保密制度,提薪或奖金发放不公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员工在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后,降低对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但这种封闭式制度使员工很难判断报酬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员工既看不到别人的报酬,也不了解自己对企业的贡献,这样会削弱薪酬制度的激励和满足效用。因此,建立沟通机制是员工感受平等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报酬满足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3.4 通过薪酬市场调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 薪酬市场调查是解决薪酬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市场调查,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及动态,尤其是同行业企业的薪酬水平,从而检查分析本企业各岗位薪酬水平的合理性,确定薪酬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在薪酬水平的确定上可以采取与社会平均水平持平、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等几种方式。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具有外部竞争力。制定与市场平均水平线相对应的或高于其的企业薪酬水平,将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当然,在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时,还要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发展阶段,是选择薪酬水平领先策略,还是市场跟随策略,对企业薪酬水平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对企业的支付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考虑到提高薪酬水平所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应大于成本支出,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3.5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企业提高薪酬满意度必须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实行岗位薪酬制度的企业,在目前缺少其他激励方式的情况下,绩效薪酬应当成为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以区别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人对组织的不同贡献。在绩效薪酬的管理中,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行为测评和业绩测评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使公司的薪酬体系要富有弹性,以保证绩效薪酬能够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首先,弹性薪酬是是薪酬激励的动力。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等等。当一名员工处于较低的岗位工资时,他会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岗位绩效,另一方面争取更高的岗位级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体验到由于晋升和加薪所带来的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企业的弹性薪酬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固定部分和动态部分,在实施岗位工资制的企业里,根据岗位等级确定的岗位工资,属于动态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了影响和激励员工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津贴、保险、房贴、教育训练、其他福利等等。� 其次,按贡献拉大薪酬的差距。许多企业内部薪酬都有级别的差距,例如:经理的薪酬水准通常应高于辅助性员工。如果薪酬结构中未妥善地明确各职位之间的薪酬水准差异,员工往往会对此产生不满情绪。因此,管理者需要确保公司具备一个合理的职位评估体系和程序,由此确定各职位之间的相对差异并通过薪酬水准来体现这一差异。� 这就要在兼顾公平、公正、合法的前提下,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实现薪酬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加大内部分配浮动比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丰富物质奖励手段,增强激励效应,将员工的收入与业绩挂钩,促进内部良性竞争,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出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 再次,将薪酬结构变成“跳高运动”。薪酬结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所获薪酬额与其贡献量成正比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时刻动态进行,而非变化周期很长。弹性薪酬结构的价值表现在二方面:一是通过岗位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增加公平性,使员工的力量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上来,这是一个本质的转变。二是同级岗位采取无级系数考核法,使动态绩效工资时刻随工作绩效的好坏而变化。这样,同级岗位的薪酬总额容易拉开距离甚至超过上级,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 建立弹性薪酬结构,建议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始:一是在员工内部组织薪酬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外部薪酬水平调查了解本行业中的薪酬水平。二是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岗位说明书,为绩效评估奠定基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三是根据不同职级及不同职能部门实施月评估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月评估的结果,在当月工资中动态体现,使员工通过动态薪酬自我评价本月工作表现和绩效,并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激励和组织发展的需要。� 总之,企业员工对于薪酬的不满意或对薪酬现状的不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动力。正是因为有不满足感的存在,只要是通过他们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的,他们会主动寻求进行改变。企业加强企业的薪酬激励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是企业形成吸引力、凝聚力的强有力的支柱,也是企业发展、充分激励和发挥员工潜力,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重视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管理,甚至让员工参与薪酬设计,统一员工的认识,使员工能够信任企业,相信企业对付出者的劳动创造有相应的回报,使员工明白薪酬是自己争取的,让员工的愿望和企业的目标就能达成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培培.提高薪酬管理满意度的途径[J].经济论坛,2006,(5).� [3]�周成刚.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分析与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 [4]�谭颖.饭店有效激励薪酬的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06,(8).� [5]�郑文山.欠发达地区人才薪酬满意度提高策略的研究[J].经济师,2005,(9). � [6]�刘蕙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5,(8).� [7]�苟毅飞.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8).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论文

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1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薪酬管理认识不到位

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其大多数经营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投入,而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薪酬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他们认为薪酬的支出是单方面的。这种理念导致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相当滞后,也成为目前阻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时,应该及时调整薪酬体系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衰落期和复兴期。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制定薪酬体系时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我们制定薪酬标准时,基本遵循的是低基本工资、低福利以及高奖金,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劳动力成本,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企业到了高速发展期,我们的基本工资必须要具有竞争力,奖金也要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福利可以低一些,这样就能保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1.3薪酬体系设计不科学

中小型企业薪酬的设计并没有遵循规范的设计流程,缺少实际调研,设计的薪酬体系没有科学依据,存在随意性。这样的薪酬体系对内缺乏公平性,使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降低,打击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对外缺少竞争性,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样就会造成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跳槽到薪酬相对较高的其他公司,另一方面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

1.4薪酬制度不透明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制度都是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制定的,并没有经历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薪酬调查等过程,员工也没有参与到薪酬制度的制定中来,而是被动的接受薪酬,并不了解企业薪酬结构的组成及自己的薪酬与其他员工之间薪酬差异的原因,提薪和发放奖金时一般也不公开,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于企业的不信任,不知道自己对公司的贡献价值是否得到公平的回报。

1.5绩效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水平的高低主要以学历、职称、职务级别作为依据,忽略了岗位价值因素,这样就会大大打击员工工作热情,一些要求技术能力高、工作环境差的岗位很难招到人。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掺杂的主观因素较多,考核时领导说了算,形同虚设。

1.6福利系统不完善

福利系统不完善是中小型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又一重要因素。薪酬的定义中包括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往往只重视经济型薪酬,而忽略了非经济型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有的企业通过提高薪酬水平达到留人的目的,可是这样做往往即不能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反而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应该重视非经济型薪酬的完善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更加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的成就感等非经济型薪酬水平。

2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2.1提高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对战略薪酬的认识

企业经营者应该通过探讨加强组织战略目标和薪酬战略二者间的联系,使得企业的经营变得更为有效。一旦企业的.战略确定下来,企业就要考虑如何设计人力资源政策,尤其是薪酬策略来帮助企业承受来自社会、竞争对手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压力,最终使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

2.2中小型企业应规范薪酬体系设计流程

首先,应该引入工作分析环节。工作分析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任职资格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等文件的过程。科学的工作分析是做好薪酬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科学的岗位评价是保证企业员工薪酬水平内部公平性的关键步骤。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企业的岗位评价方法,客观的评价出岗位相对价值,以此为依据确定员工的薪酬级别。通过岗位评价确定的薪酬级别更加科学、合理,员工更加信服,从而提高员工对于薪酬内部公平性的满意度。最后,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的重要环节。薪酬水平如果设置过高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设置过低又会缺乏竞争力,那么如何确定适当的薪酬标准就要依据薪酬调查的结果。薪酬调查包括企业内部薪酬调查和企业外部薪酬调查,通过企业内部调查了解员工对于薪酬的期望,通过企业外部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各类人才的薪酬标准,从而确定本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

2.3提高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让员工适度的参与到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了解公司薪酬结构及发放标准,这样的薪酬体系员工更易接受,从而减少员工的猜疑和误会,提高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透明的薪酬制度还能使员工了解到企业鼓励员工做什么,员工要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从而指导员工根据个人能力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4完善企业绩效制度

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的结果常被企业用来作为奖惩、培训、晋升、解雇等方面的依据,因此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5充分发挥非经济型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物质性价值需求属于低层次需求,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因此中小型企业必须将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有效的结合,来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这里的非经剂型薪酬包括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使员工获得成就荣誉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3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想能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于薪酬的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也希望本文能为中小型企业薪酬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问题的调查,做了适当的分析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关键词:薪酬制度 员工满意度 问卷调查为了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单位300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涉及对公司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共40个问题的内容,问卷设计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员工中,包括所属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39人,一般管理人员96人,生产人员165人。1.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从调查结果看,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而较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了35%。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非常不满意均接近或达到10%,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非常满意度不到8%。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薪酬制度应该获得60%以上员工的认同,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2.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35%-41%,满意度较高的仅为14%-30%,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等级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3.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员工对现行薪酬结构表示满意,可见现行薪酬结构以职务级别定薪的模式存在问题。对待级差的态度上,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27%、67%和56%,说明不同层级人员对薪酬等级差距的大小存在矛盾,这就说明要通过规范、合理的岗位评价,客观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异,以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4.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非常满意的占28%,较满意的占46%,可见员工对福利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企业一直延续国有企业较高的福利水平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5.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从调查结果看有4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可理解为付出多,回报少),说明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39%的员工对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不满意,根据公平理论,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及时采取措施,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往往会自己采取行动纠正这种情景,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员工对资历回报的满意度较高,这与现行薪酬结构中多个工资项目均能体现工龄因素有关。对个人技能与收入相比较的满意度较低,在年龄小、学历高的员工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可见现行技能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缺乏合理的技能评定体系,个人技能提升在薪酬中得不到体现。员工对岗位与收入配比不满意,还是说明没有客观的岗位评价。6.对付薪因素的取向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7.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中赞同进行薪酬改革的占95%,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中赞同的分别占81%和68%,总体来讲员工是支持薪酬改革的,但员工由于管理层次不同,在态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基层员工对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存在顾虑,存在改革可能影响既得利益的担心。这就要求薪酬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要考虑最基层员工以及在竞争中弱势员工的利益。8.改革后薪酬结构、水平的想法在收入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上,多数员工认为固定部分不应小于浮动部分,这与公司大多数岗位多从事规范性工作的因素有关。在收入级差问题上,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观点发生分歧,职位高的员工对拉开收入差距的意愿要强,而一般员工则反之。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能体现不同层级员工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岗位相对价值,同时通过薪酬调查获取外部相关信息。9.竞争淘汰机制75%以上的员工赞同建立竞争淘汰机制,82%的员工赞同异岗异薪,说明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动机,认为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具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岗位竞聘制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10.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80%以上的员工赞同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反映了员工通过岗位评价体现岗位价值,以岗定薪的愿望。同时认为在薪酬改革中进行竞聘上岗非常有必要的员工占87%,这就要求绝不能再延续过去工资调、整时套改的方式,而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同时推行用人机制的改革,实施竞争上岗,给员工足够的选择空间。11.对薪酬提高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将岗位提升放在了第一位,而后者将个人绩效放在了第一位。但员工总体上认为岗位提升、绩效优良、技能提高、工龄增长应作为提升薪酬的主要因素,这也与员工对付薪因素的态度相一致。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中,不能忽略岗位晋升机制、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技能提高与回报机制等薪酬配套制度的建立。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企业应立足多年的分配指导原则,按照岗位确定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年功工资及积累贡献工资,按照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奖金水平。合理的、员工满意度较高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1]刘正利、杨倩,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研究,经济师,2004.5[2]孙萌、石斌,浅谈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改革,时代金融,2008.9[3]陈晓勤,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2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薪酬水平与员工压力研究的论文

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1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薪酬管理认识不到位

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其大多数经营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投入,而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薪酬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他们认为薪酬的支出是单方面的。这种理念导致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相当滞后,也成为目前阻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时,应该及时调整薪酬体系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衰落期和复兴期。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制定薪酬体系时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我们制定薪酬标准时,基本遵循的是低基本工资、低福利以及高奖金,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劳动力成本,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企业到了高速发展期,我们的基本工资必须要具有竞争力,奖金也要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福利可以低一些,这样就能保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1.3薪酬体系设计不科学

中小型企业薪酬的设计并没有遵循规范的设计流程,缺少实际调研,设计的薪酬体系没有科学依据,存在随意性。这样的薪酬体系对内缺乏公平性,使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降低,打击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对外缺少竞争性,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样就会造成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跳槽到薪酬相对较高的其他公司,另一方面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

1.4薪酬制度不透明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制度都是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制定的,并没有经历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薪酬调查等过程,员工也没有参与到薪酬制度的制定中来,而是被动的接受薪酬,并不了解企业薪酬结构的组成及自己的薪酬与其他员工之间薪酬差异的原因,提薪和发放奖金时一般也不公开,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于企业的不信任,不知道自己对公司的贡献价值是否得到公平的回报。

1.5绩效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水平的高低主要以学历、职称、职务级别作为依据,忽略了岗位价值因素,这样就会大大打击员工工作热情,一些要求技术能力高、工作环境差的岗位很难招到人。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掺杂的主观因素较多,考核时领导说了算,形同虚设。

1.6福利系统不完善

福利系统不完善是中小型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又一重要因素。薪酬的定义中包括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往往只重视经济型薪酬,而忽略了非经济型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有的企业通过提高薪酬水平达到留人的目的,可是这样做往往即不能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反而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应该重视非经济型薪酬的完善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更加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的成就感等非经济型薪酬水平。

2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2.1提高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对战略薪酬的认识

企业经营者应该通过探讨加强组织战略目标和薪酬战略二者间的联系,使得企业的经营变得更为有效。一旦企业的.战略确定下来,企业就要考虑如何设计人力资源政策,尤其是薪酬策略来帮助企业承受来自社会、竞争对手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压力,最终使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

2.2中小型企业应规范薪酬体系设计流程

首先,应该引入工作分析环节。工作分析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任职资格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等文件的过程。科学的工作分析是做好薪酬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科学的岗位评价是保证企业员工薪酬水平内部公平性的关键步骤。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企业的岗位评价方法,客观的评价出岗位相对价值,以此为依据确定员工的薪酬级别。通过岗位评价确定的薪酬级别更加科学、合理,员工更加信服,从而提高员工对于薪酬内部公平性的满意度。最后,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的重要环节。薪酬水平如果设置过高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设置过低又会缺乏竞争力,那么如何确定适当的薪酬标准就要依据薪酬调查的结果。薪酬调查包括企业内部薪酬调查和企业外部薪酬调查,通过企业内部调查了解员工对于薪酬的期望,通过企业外部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各类人才的薪酬标准,从而确定本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

2.3提高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让员工适度的参与到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了解公司薪酬结构及发放标准,这样的薪酬体系员工更易接受,从而减少员工的猜疑和误会,提高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透明的薪酬制度还能使员工了解到企业鼓励员工做什么,员工要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从而指导员工根据个人能力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4完善企业绩效制度

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的结果常被企业用来作为奖惩、培训、晋升、解雇等方面的依据,因此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5充分发挥非经济型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物质性价值需求属于低层次需求,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因此中小型企业必须将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有效的结合,来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这里的非经剂型薪酬包括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使员工获得成就荣誉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3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想能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于薪酬的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也希望本文能为中小型企业薪酬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企业的薪酬激励作用及人工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一直在提高,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员工收入同步增长,但也造成了单位人工成本压力居高不下,而员工的薪酬期望值又逐年攀高。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并且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过快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薪酬;激励;人工成本

一、薪酬的激励作用

一个良好的薪酬体系制度,是一个企业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获取人才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薪酬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更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因此,薪酬管理工作一定要使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保持下去。要想发挥好薪酬激励作用,需要几方面的条件。

一是要有比较完善的工资制度。石油行业工资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现在油田企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工资体系。目前的基本工资制度主要包括年薪制、岗位等级或岗位技能工资制、协议工资制、境外工资制等形式。通过对各类人员采取不同的基本工资制度,实行易岗易薪、岗变薪变,动态管理,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价值,增加了其满意度。

二是约定劳动报酬时要规避法律风险。关于薪酬待遇的问题,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劳动成本,选择了所有人一律按当地最低保障工资或约定的一个具体工资数额进行签订劳动合同,当对员工工作岗位调整时,会遇到改变其工资标准难以协商的问题。因此,在约定薪资待遇时,应明确约定试用期月工资标准及试用期后的月工资标准,还应结合公司的薪酬体系结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等项目,对于基本工资等固定工资部分直接约定;对于绩效工资、津补贴等部分,可以描述薪酬的执行标准、测算方式而不写具体的数据,即在与劳动者约定薪酬待遇时,既要合理合法,又要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三是要重视及时发放工资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长期员工来讲,可能不会在意工资发放是否及时,但对于外雇用工等短期员工,这一问题便显得很重要。及时发放工资不但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还能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为企业作出贡献。

四是要关注员工的薪酬期望值。近年来,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一直在提高,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员工收入同步增长。但也造成了单位人工成本压力居高不下,而员工的薪酬期望值又逐年攀高。有些人认为物价涨的比例远远超过工资的涨幅,收入远远达不到员工的期望值;有些人认为应通过岗位测评、考试等方式来激励员工,在奖金激励和提高福利待遇方面多做工作。

由于幸福指数变了,员工的心里发生了变化,心理期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和周围的人攀比,甚至和其他企业产生攀比。对于员工薪酬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要通过正面宣传、政策解释,在控制好工资总额的前提下,加大奖金激励力度,合理制定内部薪酬分配机制,做到既能保持员工队伍整体稳定,又能发挥好薪酬的.激励引导作用。

二、人工成本过快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压力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于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自我约束机制,合理有效使用劳动力资源,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劳动投入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内部考核和评价体系中,由于很多企业更多地关注安全质量、生产任务和经营指标,从而忽视了劳动效率这一关键因素。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不是从提高劳动效率上想办法,而是增加工作量就想到要增加人员,靠增加人员来提高产能,加之员工的薪酬待遇也在逐年提高,致使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那么,该如何控制人工成本的过快增长呢?

一是要合理控制工资总额,降低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工资与人工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工资增长大体反映了人工成本的走势。在控制工资总额的情况下,要实现工资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就要在坚持企业统一基本工资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机制,激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多做贡献,从而促进成本有效降低。

二是要加强劳动“五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定岗定编管理、控制用工总量,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不断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和人员队伍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能够克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真正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益,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三是要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经营效益。员工生产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同时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对新技术、新工艺流程的接受和熟悉掌握速度。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激发员工潜力,减少劳动用工数量,以较低的人工投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薪酬激励会带来员工薪酬待遇水平的提高,对人工成本的增长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单靠减员来降低人工成本也不是正确的途径。因此,解决好薪酬激励与人工成本过快增长的矛盾,是我们目前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些人认为现在物价在上涨,生活水平在提高,如果要降低人工成本,就会使员工收入降低。实际上人工成本是相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单位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体的收入。如果能在减少人员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那就能满足提高个人收入增长和整体人工成本下降的双赢局面。因此通过合理配置岗位、提高员工技能、员工素质来提高劳动效率,既能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又能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毕业论文

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1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薪酬管理认识不到位

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其大多数经营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投入,而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薪酬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他们认为薪酬的支出是单方面的。这种理念导致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相当滞后,也成为目前阻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薪酬体系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时,应该及时调整薪酬体系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衰落期和复兴期。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制定薪酬体系时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如果企业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我们制定薪酬标准时,基本遵循的是低基本工资、低福利以及高奖金,以此来最大程度的降低劳动力成本,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企业到了高速发展期,我们的基本工资必须要具有竞争力,奖金也要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福利可以低一些,这样就能保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1.3薪酬体系设计不科学

中小型企业薪酬的设计并没有遵循规范的设计流程,缺少实际调研,设计的薪酬体系没有科学依据,存在随意性。这样的薪酬体系对内缺乏公平性,使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降低,打击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对外缺少竞争性,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样就会造成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跳槽到薪酬相对较高的其他公司,另一方面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

1.4薪酬制度不透明

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薪酬制度都是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制定的,并没有经历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薪酬调查等过程,员工也没有参与到薪酬制度的制定中来,而是被动的接受薪酬,并不了解企业薪酬结构的组成及自己的薪酬与其他员工之间薪酬差异的原因,提薪和发放奖金时一般也不公开,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于企业的不信任,不知道自己对公司的贡献价值是否得到公平的回报。

1.5绩效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水平的高低主要以学历、职称、职务级别作为依据,忽略了岗位价值因素,这样就会大大打击员工工作热情,一些要求技术能力高、工作环境差的岗位很难招到人。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掺杂的主观因素较多,考核时领导说了算,形同虚设。

1.6福利系统不完善

福利系统不完善是中小型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又一重要因素。薪酬的定义中包括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往往只重视经济型薪酬,而忽略了非经济型薪酬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有的企业通过提高薪酬水平达到留人的目的,可是这样做往往即不能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反而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应该重视非经济型薪酬的完善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才,更加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的成就感等非经济型薪酬水平。

2我国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2.1提高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对战略薪酬的认识

企业经营者应该通过探讨加强组织战略目标和薪酬战略二者间的联系,使得企业的经营变得更为有效。一旦企业的.战略确定下来,企业就要考虑如何设计人力资源政策,尤其是薪酬策略来帮助企业承受来自社会、竞争对手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压力,最终使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

2.2中小型企业应规范薪酬体系设计流程

首先,应该引入工作分析环节。工作分析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任职资格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等文件的过程。科学的工作分析是做好薪酬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科学的岗位评价是保证企业员工薪酬水平内部公平性的关键步骤。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企业的岗位评价方法,客观的评价出岗位相对价值,以此为依据确定员工的薪酬级别。通过岗位评价确定的薪酬级别更加科学、合理,员工更加信服,从而提高员工对于薪酬内部公平性的满意度。最后,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的重要环节。薪酬水平如果设置过高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设置过低又会缺乏竞争力,那么如何确定适当的薪酬标准就要依据薪酬调查的结果。薪酬调查包括企业内部薪酬调查和企业外部薪酬调查,通过企业内部调查了解员工对于薪酬的期望,通过企业外部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各类人才的薪酬标准,从而确定本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

2.3提高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度

企业可以让员工适度的参与到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中,了解公司薪酬结构及发放标准,这样的薪酬体系员工更易接受,从而减少员工的猜疑和误会,提高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透明的薪酬制度还能使员工了解到企业鼓励员工做什么,员工要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从而指导员工根据个人能力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4完善企业绩效制度

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的结果常被企业用来作为奖惩、培训、晋升、解雇等方面的依据,因此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5充分发挥非经济型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物质性价值需求属于低层次需求,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因此中小型企业必须将经济型薪酬和非经济型薪酬有效的结合,来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这里的非经剂型薪酬包括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使员工获得成就荣誉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3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想能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科学的、合理的薪酬体系。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于薪酬的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也希望本文能为中小型企业薪酬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问题的调查,做了适当的分析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关键词:薪酬制度 员工满意度 问卷调查为了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单位300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涉及对公司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共40个问题的内容,问卷设计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员工中,包括所属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39人,一般管理人员96人,生产人员165人。1.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从调查结果看,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而较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了35%。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非常不满意均接近或达到10%,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非常满意度不到8%。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薪酬制度应该获得60%以上员工的认同,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2.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35%-41%,满意度较高的仅为14%-30%,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等级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3.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员工对现行薪酬结构表示满意,可见现行薪酬结构以职务级别定薪的模式存在问题。对待级差的态度上,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27%、67%和56%,说明不同层级人员对薪酬等级差距的大小存在矛盾,这就说明要通过规范、合理的岗位评价,客观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异,以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4.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非常满意的占28%,较满意的占46%,可见员工对福利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企业一直延续国有企业较高的福利水平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5.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从调查结果看有4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可理解为付出多,回报少),说明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39%的员工对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不满意,根据公平理论,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及时采取措施,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往往会自己采取行动纠正这种情景,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员工对资历回报的满意度较高,这与现行薪酬结构中多个工资项目均能体现工龄因素有关。对个人技能与收入相比较的满意度较低,在年龄小、学历高的员工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可见现行技能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缺乏合理的技能评定体系,个人技能提升在薪酬中得不到体现。员工对岗位与收入配比不满意,还是说明没有客观的岗位评价。6.对付薪因素的取向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7.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中赞同进行薪酬改革的占95%,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中赞同的分别占81%和68%,总体来讲员工是支持薪酬改革的,但员工由于管理层次不同,在态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基层员工对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存在顾虑,存在改革可能影响既得利益的担心。这就要求薪酬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要考虑最基层员工以及在竞争中弱势员工的利益。8.改革后薪酬结构、水平的想法在收入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上,多数员工认为固定部分不应小于浮动部分,这与公司大多数岗位多从事规范性工作的因素有关。在收入级差问题上,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观点发生分歧,职位高的员工对拉开收入差距的意愿要强,而一般员工则反之。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能体现不同层级员工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岗位相对价值,同时通过薪酬调查获取外部相关信息。9.竞争淘汰机制75%以上的员工赞同建立竞争淘汰机制,82%的员工赞同异岗异薪,说明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动机,认为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具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岗位竞聘制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10.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80%以上的员工赞同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反映了员工通过岗位评价体现岗位价值,以岗定薪的愿望。同时认为在薪酬改革中进行竞聘上岗非常有必要的员工占87%,这就要求绝不能再延续过去工资调、整时套改的方式,而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同时推行用人机制的改革,实施竞争上岗,给员工足够的选择空间。11.对薪酬提高的态度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将岗位提升放在了第一位,而后者将个人绩效放在了第一位。但员工总体上认为岗位提升、绩效优良、技能提高、工龄增长应作为提升薪酬的主要因素,这也与员工对付薪因素的态度相一致。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中,不能忽略岗位晋升机制、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技能提高与回报机制等薪酬配套制度的建立。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企业应立足多年的分配指导原则,按照岗位确定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年功工资及积累贡献工资,按照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奖金水平。合理的、员工满意度较高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参考文献:[1]刘正利、杨倩,现代企业薪酬设计研究,经济师,2004.5[2]孙萌、石斌,浅谈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改革,时代金融,2008.9[3]陈晓勤,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2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 索引序列
  •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研究论文
  • 薪酬水平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论文
  • 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论文
  • 薪酬水平与员工压力研究的论文
  • 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