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的研究论文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的研究论文

在现代社会,美术课程是幼儿园必学的一门学科,其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1

教学目的:

1、 学习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 学会观察、概括物体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现能力。

3、 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彩色卡纸剪几何图形拼贴的画。

2、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怎么画成的?

总结 :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画出来。

2、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联想。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图形像什么物体?倒过来像什么。还想出了别的什么物体?

3、 出示美工书,请每位幼儿在图形上联想添画,使之变成另一个物体。

4、 幼儿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联想简单的物体;鼓励能力强的孩子,选用在反面的图案上添画,组成较复杂的物体。

5、 总结评价。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看谁联想得和大家不一样,最新颖奇特。并发星星奖励。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课件:幼儿园环境图片

2、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呢?

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我们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二、回忆幼儿园的布局

1.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

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2.欣赏幼儿园环境图片

给幼儿展示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幼儿作画

1.交代要求

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

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

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作品

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

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五、活动结束

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

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3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 方法 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4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每天朝夕相处都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除此之外,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每天都会和自己的朋热情打招呼,一起玩,一起遇到问题决定问题,但孩子们对朋友长相的形容并不能清楚描述。设计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自的朋友的外貌有所关注,巩固图形组合的运用,同时感受生活中很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我的好朋友,回忆身边朋友互帮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桥。第二环节,脸儿变变,引导幼儿关注朋友不同的脸型,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第三环节,和朋友一起游戏,试着添画出完整的作品。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图形组合画出不同的脸,表现生活中的好朋友。

2.愿与朋友互相帮助,体会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作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我的好朋友——回忆身边朋友互帮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结交了新的好朋友了吗?是谁呢?

2、在幼儿园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帮忙,有没有你帮助他、他帮助你的事情呢?(幼儿自由表述)

3、小结: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真正的好朋友是会在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朋友。

二、脸儿变变——引导幼儿关注朋友不同的脸型,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

1、我们的好朋友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关注脸型的不同、单双眼皮、眼睛、鼻子、嘴巴大小的不同)

2、我们的好朋友长的都不一样,今天啊我们就要来画画我们的朋友们。

这是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圆圆的脸。

圆拉拉宽变椭圆啦(横)——添加五官、头发,成了胖胖的脸。

圆再拉拉长(竖)——也是椭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瘦瘦的脸。

3、你的朋友,他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的不同图形的脸型如方脸、倒三角脸并尝试画一画)

4、除了脸长得不一样,你还能把其他不一样的地方画出来吗?(幼儿自由尝试)

小结:原来好朋友的脸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圆脸、有的长脸、有的脸宽宽、还有的是方脸。我们每个人的长相也都不一样,我们画出朋友们不一样的脸,真有趣!

三、和朋友一起游戏——试着添画出完整的作品

1、今天天气真好,你想和好朋友出去玩吗?你想找你的朋友一起玩什么呢?(滑滑梯、捉迷藏……)

2、我们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吧,把我们快乐的游戏都画出来。

人物要画得较大,特别是朋友的脸。

选择不同的图形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脸,并添加不同的五官。

涂色:梳头——涂头发,洗脸——涂脸蛋,穿衣——涂衣服,穿鞋——涂鞋子

想一想你们会去哪里玩呢?(公园、广场、花园……)

3、根据所画内容, 说说 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的?你和好朋友在做什么?

小结: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开心,把我们的快乐画出来,更开心!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5

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的树林,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2.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重难点: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经验 准备:中班时,幼儿上过美术活动《树》,初步掌握了绘画树的形态。

幼儿上过美术活动《跳舞的树叶娃娃》,尝试过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物质准备:课件:秋天树林的图片若干、轻松的音乐;范画红_系的树若干、黄绿色系、红橙色系的树林各一幅;画纸、蜡笔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

1.播放轻松的音乐,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树林。

教师说:“秋天来了,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欣赏图片。)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感知秋天树林的美。

当幼儿说到树的形态美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复习巩固幼儿对树形态的认识,如有的树干是粗壮的,有许多树枝,树冠像一朵花等。

当幼儿说到树的色彩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秋天的树上,有红色和_,有_和绿色,有红色和橙色,小结:秋天的树林颜色特别漂亮,一棵树上有红色和_,有_和绿色,也有红色和橙色。

如果幼儿能够观察到树林的布局,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果没有发现,教师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学习绘画秋天的树林。

(一)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

1.出示画好树干、树冠的一棵树,巩固对接色方法的运用。

教师说:“秋天的树颜色特别好看。我都忍不住要把它画下来了。可是它的树冠可以涂什么颜色,怎么涂呢?”

在幼儿简单讲述以后,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用红黄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引导幼儿徒手模仿,巩固幼儿对接色涂色的运用。

2.出示许多红黄颜色的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色系。

教师说:“老师用红黄颜色表现了一棵秋天的树,看,当我有许多红黄颜色的树时,就形成了一片红_系的树林。”

教师提问:“除了可以用红_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还可以用什么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进行引导,如:红橙色系、黄绿色系等。

(二)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1.尝试将红_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

教师提问:“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红_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怎么放?谁来试一试?”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摆放,其他幼儿观看、思考是否合理,为什么。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应该怎样构图,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出示黄绿色系以及红橙色系的两幅画,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构图时要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布置画面。

3.再次请幼儿将红_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构图。

三、清楚要求,自主绘画

1.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要在纸上来画一画秋天的树林,请先想好你的树林怎样构图,准备画什么色系的树林,想好后,请你开始动笔认真地画吧。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接色要自然哦。”

2.教师点击课件,循环播放画面,播放轻松的音乐。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与引导。

四、评价、交流

1.请先画的幼儿将作品给配班老师布置在展示板上,幼儿之间进行欣赏、交流。

2.组织幼儿集中讲评。

教师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围绕构图和色彩的合理与应用进行讲评,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活动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结束。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怎么开展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5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5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

★ 中班美术活动怎么开展

★ 大班美术活动教学方案【5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策划方案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篇】

★ 大班美术活动流程设计

★ 幼儿园大班美术主题活动方案【五篇】

涂鸦是一件快乐的事,能让幼儿尽情创作属于自己的“小作品”,也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那么,幼儿园美术活动如何开展?如何保持幼儿对涂鸦的兴趣?让幼儿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实践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并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才能使开展美术活动真正起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和改革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定位、选材、教学方法等。 一、重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 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才会得到好的效果。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应突出以人为本,定位于人的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目标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1、唤起兴趣: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愉快体验,并主动参与,使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大胆表达: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使其个性健康发展。 3、表现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有美感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 二、在幼儿园内外营造自然的美术环境 优美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各种信息和刺激,使幼儿受到一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因此幼儿园的物质设备、空间布置、墙饰的美化都应精心布置,和谐优美,体现出美的原则和规律。如园内外墙壁上适当安些多宝架或搁板架,陈列一些用泥、木、石、金属、石膏等材料制成的雕塑作品,发展儿童的空间感觉,使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给幼儿提供进行集体作画的磁砖墙、水泥墙、黑板或大张画纸;也可给儿童提供小画板、小画夹,利于幼儿室外作画;幼儿园还应当给幼儿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儿童通过自己选择材料、工具,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粘贴、造型,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认识。 三、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美术教育活动选材 美术教育活动的选材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通过画笔表现、表达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也才能更好的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给幼儿带来的好处。1、选材注重幼儿情感体验老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在他们涂鸦、稚拙的表现中,会有很多可爱的想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从家到幼儿园》、《我的家》、《一桌好吃的莱》等内容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表现,使他们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就是很好的题目。 2、表现的内容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同一事物,个人的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选材要给幼儿的表现空间大一些。如《未来汽车城》、《手影游戏》、《我最喜爱的人》等,由于没有固定的造型,幼儿不受“像与不像”的困绕,他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3、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材内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人有目的的引导下,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因此选材的内容也可涉及适合幼儿欣赏和表现我国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京剧脸谱、农民画、风筝、瓦罐等。此外,在确定题材时要注意突出美感和儿童情趣。伴随着选材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要考虑运用多种形式。 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对于喜好新鲜事物的幼儿来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以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的五大教学方法,供您参考。1、游戏情境法: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玩沙、糊纸盒、拼石头等活动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里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而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更易于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观察引导法 :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及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你印象最深的高楼、房屋是什么样的?路上遇到哪些人?进行交流之后再画。从而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现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儿童情趣。 3、物象分析法:物象分析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帮助幼儿在事物与画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造型符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理解的形象进行表述。如老师讲了“太阳十兄弟”的故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想象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他们发出的光芒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想到的变成物象说出来然后再画出来,孩子孩子们感受不同,创造的符号也千差万别,使其作品成为充满个性、栩栩入生,是真正意义的“儿童画”。 4、作品赏析法: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5、过程指导法:幼儿作画时,教师既不能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了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在小朋友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时,老师理解并引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扩展、丰富其画面的好方法。 结语: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论文研究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幼儿园教学离不开美术教育。版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幼儿教师并没有过多地接触过版画,因此需要很长的学习之路,而如何将版画教学开展好,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好处和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好处

幼儿版画教学是一门图画和手工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它符合幼儿艺术活动的总目标:培养幼儿感受生活和艺术美的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幼儿版画以其表现手法多样、操作性强、画面新颖、表现形式富有创造性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版画从创作画稿、制版到拓印,有一系列连贯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版画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能够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二、开展版画教学活动的措施

(1)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幼儿版画教学完全是一种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的活动,教师应当像引导幼儿游戏那样去开展教学工作,要创设宽松、自由、活泼的环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用眼睛去捕捉美,去发现、挖掘周围美的现象、美的事物。教师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善于把幼儿引到想象的王国中去。比如怪兽是幼儿现实生活中夸张了的事物,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这样创作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图片欣赏要层次分明。怪兽的怪体现在眼睛、鼻子、嘴巴、头、身体、表情、动作等诸多方面,教师出示的图片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幼儿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找到设计的灵感,知道自己画什么,怎么画,因此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图片的选择,出示的每张图片要传递一两个鲜明的信息。比如九头怪的图片,很明显这只怪兽怪在它有很多的头,每只头上有很多的眼睛,这样,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总之图片的层次要鲜明,出示的先后顺序应该由简到繁,从怪异的程度来说,也要越来越怪异。

(3)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合理,颜色的搭配协调。版画最终还是要呈现出来,看创作效果,才能衡量这节课的失败与成功。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半面打怪兽》选用的是吹塑纸,吹塑纸颜色的选择要和底色相搭配。在多次的实验中,教师发现浅色的吹塑纸映在黑色的卡纸上面效果比较好,但是吹塑纸的颜色比较混乱,视觉效果不是很好。幼儿创作版画勾勒的'线条不是很清楚,和两方面有关系,一是吹塑纸的厚度和材质。厚一点的、细致一点的吹塑纸比较容易勾勒出痕迹。二是刻板的用笔。笔头不能太尖,钝一点的笔头更好用。最后是颜色的搭配,既然是黑色的卡纸,那么选用亮色或浅色的颜色才能清楚,深色印在黑色卡纸上反而不清晰,影响视觉效果。

(4)拓展幼儿思维,表现创造力。从一次次磨课到最后的作品,在对比中发现,幼儿创作的怪兽有很多相似性,全都是圆圆的头,两只眼睛和全身的刺。在涂色方面也大多以黄、红、蓝为主,整体看起来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怪兽的怪异特点不突出。幼儿的思维没有拓展开来,这和教师之前的引导有关系。从怪兽身体的形状上来讲,怪兽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比如长方形、葫芦形、三角形,等等。形状的不同可以让幼儿的作品看起来丰富多彩。

(5)减少示范的过程,降低模仿的程度。在版画教学中,教师教授构图技能时,不能片面强调技能,让幼儿过多地模仿、学习,使幼儿的学习目的和结果最终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上,而应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看待问题,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对于怪兽,教师越示范完整的绘画,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就越会完全地去临摹,没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所以教师介绍材料和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绘画的内容,教师要尽量不去设定,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

(6)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幼儿版画活动评价,教师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就要与多种活动结合起来,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幼儿版画活动评价,要与作品指导结合起来,评价是指导的基础,指导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两者密不可分。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创作的怪兽用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版画教学需要创设宽松环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欣赏要层次分明,工具和材料的选择要合理,颜色的搭配要协调。在版画教学中,教师只有拓展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才能提高幼儿的版画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旭昌.综合版画的教学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

[2]郭阳.中班幼儿版画教学活动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3]章小慧.幼儿园版画教学的基本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4(01).

【关键词】创意;美术;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教学论文研究

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活动,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因为许多时候学校社团是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来设置的,然后组织学生参加。这种社团活动,是让老师来适应学生,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个人认为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社团带来的乐趣。关键是让学生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从而实现“唤醒学生兴趣需要,发展个性特长”的和谐统一。学校必要时,可以先在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弄清学生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社团活动,再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社团。必要时可以聘请校外的辅导员来样进行辅导,开设一些校外的、传统的、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社团项目。二、强化师生主观意识通过平时的交流和学习我发现一些社团的老师虽然有详细的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方案以及社团活动的培养目标,但对于社团活动的教学内容随意性强,心中无数,长期采用单一、固定的辅导方式,只看重学生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孩子活动的体验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认为社团活动就是语数外科目以外的放松活动,没有任何作业负担,没有任何压力。这是很多社团活动的普遍现象。因为社团活动已经脱离了日常教学范畴,很多师生心理上并不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对于教师,除了要组织随机检查、综合评定外,还可以通过班级、学校比赛来检验教师社团活动开展成果。学校还应制定激励机制,对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的社团辅导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学生来说,各社团也应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如学期结束可组织开展考核,结合平时上课情况,获得优秀的学校颁发优秀社团团员证书,并作为学校评选“四好少年”的依据之一。三、争取家长主动配合虽然学校花了时间,花了精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素养的平台,但家长不一定认可,不一定配合。因为有些社团是要让孩子准备材料的。就拿美术社团来说,水墨画社团、手工社团、儿童画社团等都是要让孩子带材料,有些孩子经常不带材料,这让辅导老师怎么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再准备的充分、讲的认真,但孩子没绘画工具,怎么去动手练习。因此,不妨建议,比如利用家长会、六一文艺表演对家长进行各个社团的成果展示,只有当家长真正的理解了社团活动的意义,看到了我们活动开展的优秀成果,他们才可能配合需要搞好社团活动,形成一个共同的育人的氛围。四、科学设置社团活动时间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好多不同科目的社团。但在社团活动的时间上由于种种原因,安排的不太合理,时间不够充足。如某学校每周四下午的大课间加第三节课是社团活动时间。从第二节课下到大课间结束,总共80分钟,学生时间不够充足。有些社团活动过早提前结束,学生才刚有感觉,投入活动中,却又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不能及时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不妨统筹一下社团活动的时间,如可安排一个半天,专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给社团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使得社团活动顺利有效开展。五、积极搭建社团展示平台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的本领得不到展示,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不到保鲜。其实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展示自己个性才华的有效舞台。因此,如何保证社团活动有效性?那就是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认识自己价值,追求自己人生目标。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舞台,需要展示。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比如学校可借艺术节的机会,进行一次大型的社团才艺展示,邀请家长、领导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热心人士及社会媒体参与。在艺术节上各个社团孩子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展示中得到了社会以及老师同学的认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也为他们接下来的社团活动加足了马力

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学校进行的重点工作,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德育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硬性管理的同时,也要努力进行德育教育,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他们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使毕业班的学生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中考,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本文就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毕业班;班主任;班级;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学校进行的重点工作,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也是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时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们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疏导心理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初中毕业班学生的特点

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且面临着紧张的中考,他们的心理、行为、思想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加强毕业班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就要认识到毕业班学生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从学习方面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十分具有信心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学习,学习的方法科学,没有偏科的情况,成绩稳定上升。还有一类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习成绩很好,其他学科的成绩不稳定,而且进取的意识比较薄弱,总体成绩很难提高。最后一类学生,他们的基础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认真学习,甚至放弃学习,而且他们的自律意识差,对学校、班级的管理容易产生叛逆。[1]

其次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初中毕业生的心理主要是紧张、焦虑、迷惘、叛逆。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的成绩比较好,家长、教师和自己的期望都比较高,在毕业前期,家长、老师甚至是自己都会给自己压力,他们既有信心考上理想的高中,但是也怕自己失误落榜,存在着十分紧张、焦虑的心情。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成绩平平,没有大的起伏波动,在毕业阶段,他们出产生各种的迷惘,对前途产生困惑,会为自己设想多种初中毕业的结果,但是又在各种结论间徘徊不定,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而且不愿意学习,与其他学生的成绩相差较大,许多教师对这类学生都没有耐心,甚至是无视他们,会使这些学生产生严重的失落,觉得被老师、同学抛弃,很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情绪激动,与老师、学生、家长反目,随意破坏公物、无视学校、班级纪律,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2]

二、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毕业阶段,学生心理容易出现焦虑、浮躁,对自己的未来出现迷茫、困惑。这时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就要帮助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告诉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努力拼搏。而且明确目标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目标具体化,给自己设置近期目标,一步一步完成,为实现自己今后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不再感到焦虑、迷茫,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并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3]

2、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用心与他们交流

在毕业班的德育工作中,许多班主任想到的都是对后进生加强管理教育,而忽视那些看起来很听话、内向的学生。有时这些内向、安静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学习问题要比其他学生更严重,所以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要全面关注所有学生,对所有学生都要认真研究、教育,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教师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与学生交朋友,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要真诚的与他们交朋友,与他们谈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应当众批评、挖苦、打击学生,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效果,还容易使学生出现逆反的心理,班主任要单独与犯错误的学生交谈,平等的对待他们,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班主任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不能对学生打骂,要用爱、用心感化他们。

3、加强班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

班级干部是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长,能够及时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作为班干部,不仅要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还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其他学生做表率,起到领导和带头的作用,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

4、以学生为主,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条例

面对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存在着很多的心理、学习问题,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条例制度,用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硬性管理,以便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气。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协助教师制定班级规范,可以使班规的管理作用更广,而且要求学生参与班规制定,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身边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定,避免班规起不到作用。在班级管理规定中,教师应多加入一些鼓励性的措施,由于毕业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而且时间紧张,所以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是给予提醒、警告,或者采用娱乐的形式惩罚学生,既不影响学生的心情,也可以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4]

5、定期组织开展班会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有些班主任会认为,这时要重点加强学生学习,没有必要开班会,开班会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由于毕业班的学生,他们面临着许多的压力,精神容易紧张,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班会来调节和舒缓学生的压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心结,释放自己跌压力,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在班会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比如说,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的讨论,表演一些小节目等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放松自己的心情,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在学生毕业时期,经常会出现许多反常的行为、情绪,对此,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学生在毕业时期的一些正确教育方法,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以便家长更好的教育学生。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让他们不再孤单,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使他们能够安心的学习,正确的面对毕业,面对这一时期的学习、生活。

结束语:

对于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来说,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对于调节学生心理、缓解学生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就要用心、用爱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业美.浅议德育工作对初中班主任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2] 张琳,岳若惠.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J].青春岁月,2011(22).

[3] 李继勋,李亚军.如何做好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浅探[J].成功(教育),2010(6).

[4] 胡碧英.不可忽视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J].人民教育,2010(4).

摘要:探究学习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挖掘活动主题内容,满足幼儿探索的兴趣,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养成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本文将从实例出发,从如何确定主题探究活动的活动内容,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探究主题活动可采用的方法,探究主题活动的结果展示等几个方面来谈如何开展班级主题探究活动。关键词:幼儿;主题活动;探究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常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主题探究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兴趣预成或生成班级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依靠直接经验进行探索、得出结果,并以多种方式展示和表达结果,从而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经验,提高幼儿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班级主题探究活动该如何开展呢?一、主题探究活动内容的确定与获得首先,教师要提供探究的环境与探究的材料。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任何的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材料与环境的支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及探究的环境可以大大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经常带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激发其好奇心,引发幼儿很多兴趣,通过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可以让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主题活动“昆虫”“有趣的树叶”很容易从与大自然接触中自然产生。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支持幼儿自发产生的探究活动,如幼儿对户外发现的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提供放大镜给孩子,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其次,教师要敏锐观察捕捉探究的主题。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教师要学做幼儿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行为表现,他们在做什么?在聊什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而争执?关注着什么?教师要有的敏锐眼光和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及时地捕捉幼儿兴趣点,从幼儿关注的众多问题中筛选出适宜幼儿探究的活动。做到既照顾到幼儿的兴趣点,又能及时捕捉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以下是老师对主题活动产生的记录:小班主题活动“鸡蛋果”活动由来:一次户外在后草坪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偶然发现幼儿园的围墙上有一些果子,孩子们很好奇也很激动,并自发产生讨论:这些果子能不能吃?这些果子有没有毒?于是第二天教师通过谈话,发现幼儿依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便产生了果子主题。中班主题活动:一只小虫子活动由来:早餐后小朋友们正在看书,突然余子妍发现了一只小虫子,于是老师就请小朋友们过来观察,一次完全由小朋友们自己生成的探究活动开始了。观察过程的对话:吴××:张老师说是金龟子丁××:不对,金龟子是绿色的,这只小虫子是棕色的王××:你拔它的脚,它会痛的,要爱护它,把它养起来,让它慢慢长大有时将幼儿的错误作为探究的契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候是猜测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契机,帮助和引导幼儿建立新的发现。第三,幼儿探究的内容应根据幼儿探究的可能和探究的兴趣而定的,难易程度应是符合幼儿年龄段水平特点的。小班幼儿更多的对事物的外在形象感兴趣,而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引导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浮与沉”,中班的幼儿对物品能浮于水的表面和沉入水中这个现象很感兴趣,所以班级开展的活动是如何让瓶子浮在水中,又如何使瓶子沉入水里。到了大班,幼儿开始对浮与沉的简单原理感兴趣了,通过“潜水艇”活动,制作潜水艇模型,做潜水艇实验,幼儿了解了浮沉的简单原理。二、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班级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动脑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交流、总结探究结果——展示与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第一个环节,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既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生成活动主题,也可以通过与幼儿谈话、记录谈话内容,发现活动主题。教师也可以预成能激发幼儿兴趣的主题。主题活动“鸡蛋果”,幼儿发现围墙上有一些果子,并自发产生讨论:这些果子能不能吃?这些果子有没有毒?这便把问题抛出来了,这是什么果子?可不可以吃?这是根据教师观察幼儿兴趣生成的主题活动。主题“人体消化系统”,教师与幼儿谈话并记录了谈话内容:谭××:身体里的器官怎样消化食物王××:牙齿磨碎的食物去哪里了康××:喝了水就会拉尿,为什么?蒙××:胃液是怎样消化食物的?朱××:牙齿把食物磨碎了,再到肚子里魏××:食物怎样被消化?倪××:为什么我们吃的东西要拉出来?郑××:营养怎样送到大脑里?钟××:食物都去了哪些地方?谭××:到马桶里去了高××:食物吃下去去了什么地方?教师通过整理了谈话记录后,发现幼儿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食物去哪里了?食物变成便便了。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下一个活动便呼之欲出。这就是通过与幼儿谈话产生的活动主题。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祖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开展后,教师为把握幼儿的兴趣,组织了一次谈话:你们已经对我们的祖国进行了了解,了解了中国的首都,了解了祖国的京剧文化,还了解了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你们还想了解祖国的其他方面吗?你们计划接下来想做什么?。一个幼儿就提出了:“我要做蒙古大草原”,大家表示纷纷赞同。于是 “蒙古大草原”的活动便产生了。“我的祖国”是教师预成的活动,但是预成应该是建立在幼儿兴趣基础上,预成的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第二个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主题活动“潜水艇”,教师:你们了解了潜水艇也想做潜水艇实验,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材料来做实验呢?蒙××:我有个办法做潜水艇。潜水艇必须能沉下去也能浮上来。找个圆形的罐子,装上水。王××:需要铁,不然会漏水的。肖××:用塑料瓶也可以的,不会漏水。李××:要沉下去要往瓶子里装东西的。教师听到幼儿这些想法后并没有急于摆出潜水艇模型,而是提供幼儿所说材料进行实验。肯定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尝试,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想法的正确与否。根据活动性质不同,还可以制作解决问题的计划。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和幼儿共同制定互动计划,讨论调查步骤和方法等。主题活动“缤纷植物”,幼儿提出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来解决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问题。可是如何种植呢,种植需要什么做什么准备,需要什么材料。经过小组讨论决定种黄豆、绿豆,并列出了一个简单的计划。种植植物小组计划一、准备种子(黄豆、绿豆)幼儿从家里带来二、寻找工具花盆、泥土三、种植三人一小组进行种植四、记录各自记录,采用绘画和照相的方式,以了解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参与的幼儿:吴××、朱××、李××、司徒××、康××、丁××、庞××、李××、蒙××、林××、钟××第三个环节,执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第二环节已经详细做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接下来就剩下执行了。“泥石流活动”,幼儿详细了解过泥石流的形成以及泥石流的危害,但是书面的文字以及视频还是不能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泥石流的危险。于是大家决定进行泥石流实验的演示,在做实验之前制作了泥石流需要的材料,有手工制作的房子、人类,有沙土、水,并讨论了园内最好的实验场地,也就是幼儿常玩的滑滑梯。做好准备后就开始做实验,幼儿模拟真实情境,将房子、人类置于“山坡下”,山顶上有部分沙、石滑落,随着雨水的增大,沙石土则冲击下来,毁掉了山下小朋友摆好的“村庄”。经过这次实验,幼儿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泥石流的危害,辛苦做好的房子瞬间就没了。第四个环节,交流、总结探究结果。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不代表活动的结束,教师要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回顾自己的活动过程。“潜水艇”实验后教师组织幼儿谈话:谈话目标:帮助幼儿明确材料与潜水艇实验的关系教师:用瓶子做潜水艇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周蓝琪:装满水盖上盖子沉下去,倒掉一些人,就慢慢浮起来了。林柏润:装上沙子和水就沉下去了。司徒子瑄:珠子放进去就沉下去,珠子减掉浮起来。张雅琪:装了一半的水就沉了一半。贝卓轩:装满水瓶子就沉下去,装了一点水就浮起来。杨欣瑞:放了一点水不沉,又放了一点水还沉不下去,我又装了一点水才沉下去。庞隽旭:我发现把瓶子放到袋子里,把袋子装满水,就沉下去。魏文迪:我拿大的瓶子装满水会沉下去,我拿小的玻璃瓶装满水它也会沉下去,如果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沉不下去。分析:第二次幼儿能用更清晰的语言如实地描述实验的过程与发现,较第一次更明确实验的材料与实验的关系,同时能更专注地在实验上。能注意到更细节的方面,如“装了一半的水就沉了一半”“我觉得那个瓶子装满水,头不沉下去,站起来了”等,能注意到实验材料的不同结果不同,如“我拿大的瓶子装满水会沉下去,我拿小的玻璃瓶装满水它也会沉下去,如果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沉不下去”。第五个环节、展示与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展示、回顾探究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教师应将活动的过程展示在主题墙上,以便幼儿更加清晰自己所进行的探究活动。三、主题探究活动开展可以采用的探究方法教师应支持、引导幼儿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根据主题活动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符合活动的性质。1、观察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小班活动“鸡蛋果”,当幼儿开始自发讨论生成一个主题活动后,幼儿利用观察法,观察到鸡蛋果颜色形状的不同,发现刚出生的鸡蛋果表面是粗糙的,而快要成熟及成熟的鸡蛋果是光滑的。还发现有些鸡蛋果是黄色的,一些是青色的,经探究发现黄色的鸡蛋果是成熟的鸡蛋果,而青色的鸡蛋果则是没有成熟的。活动“蜗牛”,幼儿在户外寻找到一些蜗牛放在小盒子里,利用观察法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幼儿发现蜗牛有一对触角,生活在壳里,身体是软的,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查阅书籍法。这是非常常见也很实用的方法,也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我的身体”之“人体消化体统”。大班幼儿很多换牙了,在了解牙齿后,大多数幼儿对食物吃进去后变成便便出来这一过程很感兴趣,于是有了活动“人体消化系统”,根据与幼儿的谈话,发现幼儿的问题集中:食物去哪里了?食物如何变成便便了。针对幼儿的兴趣,班级集体阅读了《我们要健康——肠胃书》《大便真可怕》两本书,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和最后的排泄物“便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3、实验法。形象直观,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方法获得直接经验。前面提到的“潜水艇实验”,幼儿自制潜水艇模型,通过实验很直观地了解到了潜水艇的沉与浮的简单原理。在“泥石流实验”中,通过做泥石流实验了解到泥石流的危害,幼儿知道要爱护大自然,多种植树木。4、实地调查法大班活动“寄居蟹”,幼儿通过书本了解了寄居蟹的很多知识,依然很多幼儿对寄居蟹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地方不了解,最后幼儿提出去寻找寄居蟹,实地观察寄居蟹的外形特征,寄居蟹会寄居在什么壳上。大家商量决定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淇澳岛上寻找寄居蟹。经过这一活动,幼儿对寄居蟹有了更深的理解。中班活动“缤纷植物”,幼儿对植物叶子的对生、互生、环生几种生长方式有了解后,实地去调查了各个班级有多少种对生生长方式的植物。另外还有做标本法,如“昆虫”活动就比较适合做标本。活动性质不同,选择适合的方法非常重要,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更好地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四、主题探究活动探究结果的记录与展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记录要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水平。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1、绘画与简单文字记录法这应该是幼儿园最常用的记录方法,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活动内容记录下来,教师在旁边写上日期以及简单的文字记录绘画的内容。教师应该为每名幼儿准备观察记录本,不同的主题活动拥有一个记录本。如下:活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幼儿书写的日期、有老师为孩子写的文字记录,图片很形象地展示了绿豆发芽的过程,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2、照相记录法在活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一组幼儿则是按观察日期采用照相的方式。3、主题墙展示法将活动过程展示在主题墙,包括幼儿进一步理解自己进行的主题,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幼儿活动的照片、绘画作品,幼儿的发现,幼儿活动进程,幼儿活动记录本等。记录可以帮助幼儿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要怎样做等。展示主题墙可以让幼儿清楚自己探究的过程,回顾探究过程,获得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的能力,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主题探究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直接经验的有效活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带着问题和已有经验自主操作材料、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发现并自己得出结论,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这种学习活动对幼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探究活动,养成幼儿探究式学习能力,做到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帮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开展班级活动,首先就要有自己班级的特色,也要有能体现高中生的活力,不要太传统,只要是大家喜欢的又有意义的就行了。开展班级活动一般只有两个目的:第一:为了促进班级的管理,增强班级活力,使班级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让班级更像一个家,增强班级凝聚力这事不是靠嘴说的,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加强,而开展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个人觉得各班在安全的前提下,在时间和财力我个人觉得各班在安全的前提下,在时间和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能让大家同学都参与的活动,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第二:为了能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提高学生们良好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们的自主能力

大班开展主题活动的论文

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班幼儿教育论文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如何对大班幼儿进行孝道教育

摘 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百善孝为先,针对当前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缺少孝心的状况,作者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出发,有意识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关键词: 大班幼儿 孝道教育 主题活动 弟子规

一、理解“孝道”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从小拉扯大,期间的辛劳可真谓大也。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我们专门为孩子设立了“孝敬日”,要求孩子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孝敬日,在这一天最要感谢的是自己的妈妈,要用行动表示对妈妈的爱,以此表达浓浓的母子之情。教育孩子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我们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有关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满足孩子听故事愿望的同时感受爱的教育。让孩子知道对父母应该有孝心,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同时也要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另外,我们还利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典型事例,身边的真人真事给予孩子榜样教育。给孩子讲述一些孝敬教育的实例或典故,同孩子一道进行分析,使他们懂得孝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去表现。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孝道,孝道就是要为父母尽义务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二、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孝道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我们进行幼儿孝道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唱一唱有关孝敬方面的歌曲,使孩子们在歌声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如:歌曲《人间有爱》、《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母亲颂》;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生命之河》等。在语言教学中通过儿歌、诗歌、三字经、故事等形式,丰富有关孝敬方面的人物事迹。如:三字经里的《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故事《我想要爱》《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真孝顺》《我妈妈》;诗歌《游子吟》、《妈妈的雨季》、《妈妈,我的守护神》;在美术活动中让孩子画一画有关孝道方面的图画,如:《我帮妈妈做家务》、《送给爸妈的礼物》《小鬼当家》《学做小主人》。

三、在主题活动和传统节日中渗透孝道教育

充分利用各个传统节日和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懂得感知、体验“孝道”教育。本学期我班开展的系列孝道主题活动有:九月的《我爱我的老师》活动,孩子们感受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并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们的尊敬和感谢。十月的《我爱我的祖国》的绘画比赛,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之情。《我和爷爷奶奶做朋友》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培养孩子从小关心尊敬老人,更是使孩子们走进社会的途径之一。十一月的《感恩你我,真情成长》的活动,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会学会感恩、实施感恩。我们让孩子欣赏感恩影片。如:《暖春》、《妈妈再爱我一次》、《宝莲灯》,并用心形制作感恩卡,上面写上爱爸爸妈妈的话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十二月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它能有效地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机会的不足,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以此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一月的《做个孝顺的孩子》活动,让幼儿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感谢家人、感谢朋友、感谢身边的每一位人。如: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家园”中,我们要求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好吃的东西和父母分享,给爸妈捶背、倒水、梳头、拿鞋、唱首歌,等等。教育孩子回家要多做孝事,并把自己的孝事讲给老师和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加深对“孝”字的理解,懂得要从小热爱父母及家庭,进而提升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四、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孝道教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孩子的礼仪教育,教育他们看见老师和小朋友要深深一鞠躬,并说“老师早”、“小朋友早”。刚开始孩子有点放不开,需要我们在旁边不断督促提醒。我们意识到要让孩子鞠躬,我们自己首先必须作出表率。刚开始我也有些不能够接受,让我和孩子鞠躬,不是说不愿意,而是觉得很别扭。早上小朋友来,我们首先向孩子鞠躬问早,下午放学,我们也主动向小朋友鞠躬说再见。我们教育孩子,别人向你鞠躬,要及时给别人还礼。孩子的进步是巨大的,当我们和孩子们慢慢坚持去做了,我发现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我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了。甚至,当我们和同事阿姨之间互相问好时,我们感觉心中彼此更尊重对方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回到家也会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鞠躬,表达自己的孝心。不要小看这一鞠躬,当一个人从小懂礼貌,能做出鞠躬这个动作时,他的修养也在慢慢提高。虽然现在有些孩子还不能真正明白鞠躬的含义,只是机械模仿,但我坚信,一直坚持这样做了,习惯成自然,对孩子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是幼儿每日必读的书”,暑假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以“幸福人生”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培训,利用暑期在家观看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的光碟,并结合实际写下自己的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修炼自身的德行,用良好的言行影响、感染孩子,做到言传身教。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不讲话影响别人。如厕时要排队、学会等待,洗手开小水,不浪费水。进餐前我们都要组织孩子念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耕作,感谢打众信任支持。”以此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爱惜粮食。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育孩子要遵守游戏规则,轻拿轻放,注意安全,不争抢。午睡时教育孩子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角色游戏时,开展“自助餐厅”“玩具大家玩”“给爷爷奶奶让座”“帮娃娃穿衣”等活动,幼儿从中感受到了与他人共享的快乐,在体验角色扮演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学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言行,有助于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履于我们的光荣使命――做好孝道教育工作。使孩子从小就懂得感受爱并实践爱,有爱心和孝心,这些不仅能使孩子受益,而且能使整个世界充满和谐爱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黄晓静,柴立青等.爱的教育.北京出版社,2007.1.

[2]陈琦,刘儒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06.5.

[3]陈晨明.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11.

[4]郭晓月.中国幼教网.浅谈幼儿故事教学,2008.5.

浅谈幼儿园大班感恩教育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本文旨在探讨在幼儿园大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教育;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认知层面,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第二,情感层面,就是要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第三,实践层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

二、感恩的缘起

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在父母亲的百般呵护和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可对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态度却是颐指气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地,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所以导致幼儿合群性弱,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学坏等,常常给予幼儿不正确的引导,这就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使幼儿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横行霸道?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孩子,引导孩子,继而唤起孩子们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三、感恩活动在大班地开展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大班段在园内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感恩活动,让孩子们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或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那么,他们就会明白,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让孩子们学会感谢,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一)感恩活动前

在感恩活动实施前,我们老师一起寻找了很多有关感恩的知识、相关故事以及歌曲等等,并在一日活动的晨谈或课间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们,然后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听了故事和歌曲之后的体会,说说他们的想法和看法,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并积极地学习感恩。

(二)实施感恩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在第一周周一的晨会上,我们大班孩子进行了《感恩》演讲,同时也是对全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进行活动的宣传,正式拉开了感恩系列活动的序幕。当天下午,我们老师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张半成品的“感恩宣传单”,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并在宣传单上画上对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或家人朋友的爱,并把这张“感恩宣传单”送给自己的家人。这也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向家人朋友宣传感恩,介绍感恩。之后,我们还请孩子们给早上来园的其他段的家长们也发放“感恩宣传单”,让更多的人知道感恩,让更多的人学习感恩。

第二阶段:我是礼仪小标兵

感恩月的每天早上,大班孩子们的使命便是担任“晨间礼仪小标兵”,走进幼儿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身披“礼仪小标兵”绶带的小朋友,他们威武地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以微笑迎接每一位进园的小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老师,向他们问早问好,在老师的教育和小朋友的榜样作用下,幼儿园形成了浓浓的礼仪问好氛围,“时时处处讲感恩”就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开始了。小朋友还把当“晨间礼仪小标兵”作为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很多孩子都争着做呢!感恩就在这小小的活动中得到深入,让孩子们通过切身参与,进一步的了解感恩。

第三阶段:端茶送水表感恩

这是感恩活动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来体会家人辛苦的重要环节。活动前,我们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 扫地,叠被子,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等,接着为期一周的端茶送水活动就此开始了。

下午离园前,接待处里摆放了许多我们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茶水和纸杯,并组织部分孩子轮流到幼儿园大厅给来往的家长端茶递水,并向他们说声:“请您喝水,您辛苦了!”当场,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有礼貌地对待每一位来园的家长;而家长的回应也十分热烈,纷纷地表扬了孩子们,家长的表扬让孩子们的心理得到了鼓舞和肯定,相信接下来的活动孩子会做得更好。由此也希望孩子们通过为他人做事、端茶递水的具体行动体验感恩的美好。

第四阶段:学手语,制作花朵送感恩人

在此次大班段感恩系列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心灵手巧,发挥我们的特长,学习手语,制作花卉、送花朵给我们感谢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第三周,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学习一些花卉的名称,以及各种花卉所代表的花语,引出用花卉来感恩我们身边的人。接着老师便开始示范制作花卉的手法,并说明注意事项。最后请每个孩子用感恩的心亲手制作一朵花,感恩之花将更加美丽。

同时,我们老师还在晨间或课间时间里不断地给孩子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这首歌会一直不断地回响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慢慢地,每个孩子都会唱了,并能跟随着老师一边唱一边做手语,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我们甚至要求孩子们把这首歌也教会给他们的父母家人,教会给他们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歌唱来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与希望。

在下午离园的时候,孩子们手拿花朵,站成心形,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以表达对父母和爱护人的感谢!等父母来的时候,将亲手制作的花送给他们,并向他们说上一句感谢的话!很多家长在接到花并听到孩子感谢话时都特别高兴,并反应着最近孩子都特别懂事和贴心,经常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人都感到很欣慰。这也是我们乐意所看到、听到的。

第五阶段:百米画卷表爱心

这是感恩活动中最高潮的部分。在这百米画布上,大班段的孩子们认真地绘制着,为感恩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幅主题为“放飞爱心”的百米画卷是我们大班段200多名孩子与老师用了三天的时间辛苦完成的。蓝天,白云,小草小花还有各种形状的房子以及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爱心呈现在画卷中,孩子们奇思妙想的画面构思,鲜艳活泼的色彩搭配,彰显了他们质朴天真,童稚可爱的天性。他们还发挥无限地创意,用上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来打扮我们的百米画卷,让“爱心”在我们心中久留。

(三)活动小结

为期一个月的感恩活动圆满完成。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积极参加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那悬挂在墙上随风飘动的百米画卷,那一次次流淌在幼儿园的《感恩的心》,还有那端茶递水、送花的感人场面还历历在目,仿佛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接受了洗礼。最后,我们也以一次主题晨会为这次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晨会上,孩子们又一次聆听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大班段师生共同表演手语《感恩的心》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许多在场的老师和小朋友不由地热泪盈眶。这次活动还受到了园领导以及各位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感恩活动效果

感恩活动这一个多月来,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并为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家人之间建立了更多的情感交流,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校园与家庭氛围,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家长的反应更是热烈,有表扬的,也有纷纷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的。更多的家长则表示孩子进步了,懂事了,知道为别人着想了,似乎也长大了不少。这些都是我们乐意所听到的,家长对活动的热烈反应也就说明了我们的感恩活动是受欢迎受关注的。

在此,我们不说这项活动的成功与否,我们只希望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与家长都能感受到感恩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如果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思想,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学习沉淀许多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不满。感恩惜福,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可以为我们带去阳光与爱。

五、实施“感恩”教育还应注意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关爱幼儿,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感恩”应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另外,教师还应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体会父母呵护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开展“我做小鸡的爸爸妈妈”的活动,要求幼儿亲自喂养刚出壳的小鸡,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六、感恩的延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因此,感恩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总之,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教育工程,它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家庭、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达到幼儿健康发展、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2]姜颖,感恩书[M].宁波出版社,2007年

[3]麦少美,孙树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大班主题活动的开展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班幼儿教育论文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如何对大班幼儿进行孝道教育

摘 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百善孝为先,针对当前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缺少孝心的状况,作者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出发,有意识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关键词: 大班幼儿 孝道教育 主题活动 弟子规

一、理解“孝道”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从小拉扯大,期间的辛劳可真谓大也。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我们专门为孩子设立了“孝敬日”,要求孩子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孝敬日,在这一天最要感谢的是自己的妈妈,要用行动表示对妈妈的爱,以此表达浓浓的母子之情。教育孩子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爱护父母的好习惯。我们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有关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满足孩子听故事愿望的同时感受爱的教育。让孩子知道对父母应该有孝心,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同时也要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另外,我们还利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典型事例,身边的真人真事给予孩子榜样教育。给孩子讲述一些孝敬教育的实例或典故,同孩子一道进行分析,使他们懂得孝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去表现。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孝道,孝道就是要为父母尽义务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二、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孝道教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我们进行幼儿孝道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唱一唱有关孝敬方面的歌曲,使孩子们在歌声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如:歌曲《人间有爱》、《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常回家看看》、《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母亲颂》;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生命之河》等。在语言教学中通过儿歌、诗歌、三字经、故事等形式,丰富有关孝敬方面的人物事迹。如:三字经里的《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故事《我想要爱》《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真孝顺》《我妈妈》;诗歌《游子吟》、《妈妈的雨季》、《妈妈,我的守护神》;在美术活动中让孩子画一画有关孝道方面的图画,如:《我帮妈妈做家务》、《送给爸妈的礼物》《小鬼当家》《学做小主人》。

三、在主题活动和传统节日中渗透孝道教育

充分利用各个传统节日和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懂得感知、体验“孝道”教育。本学期我班开展的系列孝道主题活动有:九月的《我爱我的老师》活动,孩子们感受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并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们的尊敬和感谢。十月的《我爱我的祖国》的绘画比赛,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之情。《我和爷爷奶奶做朋友》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培养孩子从小关心尊敬老人,更是使孩子们走进社会的途径之一。十一月的《感恩你我,真情成长》的活动,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会学会感恩、实施感恩。我们让孩子欣赏感恩影片。如:《暖春》、《妈妈再爱我一次》、《宝莲灯》,并用心形制作感恩卡,上面写上爱爸爸妈妈的话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十二月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它能有效地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机会的不足,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以此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一月的《做个孝顺的孩子》活动,让幼儿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感谢家人、感谢朋友、感谢身边的每一位人。如: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家园”中,我们要求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好吃的东西和父母分享,给爸妈捶背、倒水、梳头、拿鞋、唱首歌,等等。教育孩子回家要多做孝事,并把自己的孝事讲给老师和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加深对“孝”字的理解,懂得要从小热爱父母及家庭,进而提升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四、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孝道教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孩子的礼仪教育,教育他们看见老师和小朋友要深深一鞠躬,并说“老师早”、“小朋友早”。刚开始孩子有点放不开,需要我们在旁边不断督促提醒。我们意识到要让孩子鞠躬,我们自己首先必须作出表率。刚开始我也有些不能够接受,让我和孩子鞠躬,不是说不愿意,而是觉得很别扭。早上小朋友来,我们首先向孩子鞠躬问早,下午放学,我们也主动向小朋友鞠躬说再见。我们教育孩子,别人向你鞠躬,要及时给别人还礼。孩子的进步是巨大的,当我们和孩子们慢慢坚持去做了,我发现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我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了。甚至,当我们和同事阿姨之间互相问好时,我们感觉心中彼此更尊重对方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回到家也会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鞠躬,表达自己的孝心。不要小看这一鞠躬,当一个人从小懂礼貌,能做出鞠躬这个动作时,他的修养也在慢慢提高。虽然现在有些孩子还不能真正明白鞠躬的含义,只是机械模仿,但我坚信,一直坚持这样做了,习惯成自然,对孩子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是幼儿每日必读的书”,暑假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以“幸福人生”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培训,利用暑期在家观看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的光碟,并结合实际写下自己的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修炼自身的德行,用良好的言行影响、感染孩子,做到言传身教。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不讲话影响别人。如厕时要排队、学会等待,洗手开小水,不浪费水。进餐前我们都要组织孩子念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耕作,感谢打众信任支持。”以此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爱惜粮食。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育孩子要遵守游戏规则,轻拿轻放,注意安全,不争抢。午睡时教育孩子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角色游戏时,开展“自助餐厅”“玩具大家玩”“给爷爷奶奶让座”“帮娃娃穿衣”等活动,幼儿从中感受到了与他人共享的快乐,在体验角色扮演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学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言行,有助于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履于我们的光荣使命――做好孝道教育工作。使孩子从小就懂得感受爱并实践爱,有爱心和孝心,这些不仅能使孩子受益,而且能使整个世界充满和谐爱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黄晓静,柴立青等.爱的教育.北京出版社,2007.1.

[2]陈琦,刘儒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06.5.

[3]陈晨明.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11.

[4]郭晓月.中国幼教网.浅谈幼儿故事教学,2008.5.

浅谈幼儿园大班感恩教育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本文旨在探讨在幼儿园大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教育;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认知层面,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第二,情感层面,就是要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第三,实践层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

二、感恩的缘起

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在父母亲的百般呵护和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可对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态度却是颐指气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地,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所以导致幼儿合群性弱,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学坏等,常常给予幼儿不正确的引导,这就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使幼儿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横行霸道?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孩子,引导孩子,继而唤起孩子们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三、感恩活动在大班地开展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大班段在园内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感恩活动,让孩子们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老师,朋友或对手,快乐或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那么,他们就会明白,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让孩子们学会感谢,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一)感恩活动前

在感恩活动实施前,我们老师一起寻找了很多有关感恩的知识、相关故事以及歌曲等等,并在一日活动的晨谈或课间活动中不断地渗透给孩子们,然后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听了故事和歌曲之后的体会,说说他们的想法和看法,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感恩的认识,并积极地学习感恩。

(二)实施感恩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在第一周周一的晨会上,我们大班孩子进行了《感恩》演讲,同时也是对全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进行活动的宣传,正式拉开了感恩系列活动的序幕。当天下午,我们老师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张半成品的“感恩宣传单”,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并在宣传单上画上对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或家人朋友的爱,并把这张“感恩宣传单”送给自己的家人。这也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向家人朋友宣传感恩,介绍感恩。之后,我们还请孩子们给早上来园的其他段的家长们也发放“感恩宣传单”,让更多的人知道感恩,让更多的人学习感恩。

第二阶段:我是礼仪小标兵

感恩月的每天早上,大班孩子们的使命便是担任“晨间礼仪小标兵”,走进幼儿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身披“礼仪小标兵”绶带的小朋友,他们威武地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以微笑迎接每一位进园的小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老师,向他们问早问好,在老师的教育和小朋友的榜样作用下,幼儿园形成了浓浓的礼仪问好氛围,“时时处处讲感恩”就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开始了。小朋友还把当“晨间礼仪小标兵”作为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很多孩子都争着做呢!感恩就在这小小的活动中得到深入,让孩子们通过切身参与,进一步的了解感恩。

第三阶段:端茶送水表感恩

这是感恩活动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来体会家人辛苦的重要环节。活动前,我们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 扫地,叠被子,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等,接着为期一周的端茶送水活动就此开始了。

下午离园前,接待处里摆放了许多我们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茶水和纸杯,并组织部分孩子轮流到幼儿园大厅给来往的家长端茶递水,并向他们说声:“请您喝水,您辛苦了!”当场,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有礼貌地对待每一位来园的家长;而家长的回应也十分热烈,纷纷地表扬了孩子们,家长的表扬让孩子们的心理得到了鼓舞和肯定,相信接下来的活动孩子会做得更好。由此也希望孩子们通过为他人做事、端茶递水的具体行动体验感恩的美好。

第四阶段:学手语,制作花朵送感恩人

在此次大班段感恩系列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心灵手巧,发挥我们的特长,学习手语,制作花卉、送花朵给我们感谢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第三周,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学习一些花卉的名称,以及各种花卉所代表的花语,引出用花卉来感恩我们身边的人。接着老师便开始示范制作花卉的手法,并说明注意事项。最后请每个孩子用感恩的心亲手制作一朵花,感恩之花将更加美丽。

同时,我们老师还在晨间或课间时间里不断地给孩子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这首歌会一直不断地回响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慢慢地,每个孩子都会唱了,并能跟随着老师一边唱一边做手语,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我们甚至要求孩子们把这首歌也教会给他们的父母家人,教会给他们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歌唱来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与希望。

在下午离园的时候,孩子们手拿花朵,站成心形,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以表达对父母和爱护人的感谢!等父母来的时候,将亲手制作的花送给他们,并向他们说上一句感谢的话!很多家长在接到花并听到孩子感谢话时都特别高兴,并反应着最近孩子都特别懂事和贴心,经常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人都感到很欣慰。这也是我们乐意所看到、听到的。

第五阶段:百米画卷表爱心

这是感恩活动中最高潮的部分。在这百米画布上,大班段的孩子们认真地绘制着,为感恩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幅主题为“放飞爱心”的百米画卷是我们大班段200多名孩子与老师用了三天的时间辛苦完成的。蓝天,白云,小草小花还有各种形状的房子以及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爱心呈现在画卷中,孩子们奇思妙想的画面构思,鲜艳活泼的色彩搭配,彰显了他们质朴天真,童稚可爱的天性。他们还发挥无限地创意,用上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来打扮我们的百米画卷,让“爱心”在我们心中久留。

(三)活动小结

为期一个月的感恩活动圆满完成。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积极参加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那悬挂在墙上随风飘动的百米画卷,那一次次流淌在幼儿园的《感恩的心》,还有那端茶递水、送花的感人场面还历历在目,仿佛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接受了洗礼。最后,我们也以一次主题晨会为这次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晨会上,孩子们又一次聆听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大班段师生共同表演手语《感恩的心》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许多在场的老师和小朋友不由地热泪盈眶。这次活动还受到了园领导以及各位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感恩活动效果

感恩活动这一个多月来,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并为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家人之间建立了更多的情感交流,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校园与家庭氛围,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家长的反应更是热烈,有表扬的,也有纷纷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的。更多的家长则表示孩子进步了,懂事了,知道为别人着想了,似乎也长大了不少。这些都是我们乐意所听到的,家长对活动的热烈反应也就说明了我们的感恩活动是受欢迎受关注的。

在此,我们不说这项活动的成功与否,我们只希望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与家长都能感受到感恩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如果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培植出一种感恩的思想,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学习沉淀许多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不满。感恩惜福,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可以为我们带去阳光与爱。

五、实施“感恩”教育还应注意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关爱幼儿,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感恩”应创设活动情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另外,教师还应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体会父母呵护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开展“我做小鸡的爸爸妈妈”的活动,要求幼儿亲自喂养刚出壳的小鸡,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六、感恩的延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因此,感恩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总之,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教育工程,它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家庭、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达到幼儿健康发展、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2]姜颖,感恩书[M].宁波出版社,2007年

[3]麦少美,孙树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 索引序列
  •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的研究论文
  • 如何开展大班美术活动论文研究
  • 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教学论文研究
  • 大班开展主题活动的论文
  • 大班主题活动的开展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