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好发表吗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好发表吗

发布时间: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好发表吗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充分整合华文学院、文学院和华侨华人研究所的学术资源,确立了以华文教学与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为优势,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能体现华侨大学的办学宗旨的学科建设目标。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分为:华文教育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等5个研究方向。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努力把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有突出学术成就和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成一支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打通学科“壁垒”,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寻求学科的学术综合,实现华文教育理论研究与华文教育实践相结合,建立“学以致用”的学科特色,为扩大海外招生提供充足条件。提升学术研究的层次,使各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及学科的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准。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海外华文教育的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向海外华侨华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共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在泰国和印尼开设了中文专业研究生班;提高了教学质量,“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被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拓展针对海外主流社会的华文教学,海外师资培训和夏令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学科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华文教育论文集1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多篇发表在《文学评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并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与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学术联系。2共有16人次参加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成功主办“世界华文教育论坛(香港)”国际研讨会。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意义重大。华侨华人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可以说,华人华侨起到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通沟流。输出自己国家的文化、技术等,以及把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缓解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让彼此之间相互更加的了解。华人华侨在国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发挥着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同时带来商贸,已及带来政治,之间的影响。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历史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的历史。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期刊点评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充分整合华文学院、文学院和华侨华人研究所的学术资源,确立了以华文教学与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为优势,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能体现华侨大学的办学宗旨的学科建设目标。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分为:华文教育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等5个研究方向。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努力把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有突出学术成就和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成一支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打通学科“壁垒”,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寻求学科的学术综合,实现华文教育理论研究与华文教育实践相结合,建立“学以致用”的学科特色,为扩大海外招生提供充足条件。提升学术研究的层次,使各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及学科的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准。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海外华文教育的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向海外华侨华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共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在泰国和印尼开设了中文专业研究生班;提高了教学质量,“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被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拓展针对海外主流社会的华文教学,海外师资培训和夏令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学科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华文教育论文集1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多篇发表在《文学评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并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专业与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学术联系。2共有16人次参加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成功主办“世界华文教育论坛(香港)”国际研讨会。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简介:主要任务:负责华侨华人历史、侨情现状和侨务理论的研究,为侨务政策的制定和侨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负责召开有关华侨华人学术会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负责编辑出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学术期刊、《华侨华人资料》及《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文库》等;负责有关图书报刊的征集、整理、收藏和管理,为侨务工作和国内外涉侨研究提供信息咨询、资料检索服务;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华侨华人研究期刊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截至2014年7月,暨南大学设有178个研究机构和77个实验室。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中心13个、重点实验室13个。 人文社科基地 部级:华侨华人研究院省级:企业发展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台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市级:广州市舆情与社会管理重点研究基地 重点实验室 部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实验室(三级)、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省级:生物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故障诊断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体富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创新药物研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与传感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产品包装与物流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蛋白质研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免疫与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工程中心 国家级: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级: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工器官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耐磨材料与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耐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耐磨及特种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血液净化技术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智能建筑检测技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卫星导航芯片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联合实验室 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天体测量、动力学与空间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法国天体力学与历表计算研究所)、信息技术和分形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光纤光子学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与药物开发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油脂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 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核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韶关研究院、广东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方传媒研究院、佛教文化研究院、轨道交通研究院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08年至201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各2项,总数列广东省高校第一。“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百万元以上项目40项,其中“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1项,数量为广东省第一,获批经费1810 万元。此外还承担“973”、“863”项目多项。仅2010年,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9项 。2009年暨大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2010年达到2.69亿元,预计今年能够突破3亿元。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方面,2010年暨大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经费突破3000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3.5倍和5.2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三。2009年,暨大发表论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长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间,暨大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4项,比“十五”期间的47项增长了57%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月,暨南大学图书馆共有各类印刷型文献260多万册,文献购置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年均增加印刷型书刊约10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167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93万多种,电子期刊38000种。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约1万种,12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近500种,5000册;现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藏书300余种,近4000册,内有章太炎手批或手校本为国内罕见;原版解放前期刊约500种2000多册。2009年,图书馆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颁布的第二批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名录。图书馆于1995年成立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重点建设华侨华人文献特色馆藏。有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出版的中外文华侨华人研究学术著作2万余册,华侨研究学术期刊、侨报、侨刊乡讯、社团刊物400余种。其中广东省侨刊乡讯170余种,约占广东全省侨刊乡讯种数的95%。在对华侨华人特色资源进行收藏整理的同时,还建设了华侨华人专题网站,开发了8个华侨华人专题数据库,数据约16万条 。 学术刊物 《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36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被迫停刊,前后共出版了3卷6期。1979年下半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新刊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507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85/C。《暨南学报》由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主要栏目有:《华人华侨研究》、《海外及台港澳华文文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国际法》、《民商法》等。学报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文学、经管、法律类栏目逐渐形成特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是双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996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82/N。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文摘杂志、数学文摘、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动物学记等收录 。

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 ,世界历史 ,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这些都是国内的核心刊物,都可以直接给它们投稿。具体投稿方式可以在网上查,也可以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

《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

华人华侨杂志

二者的区别为:华侨是侨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没有加入外国国籍;而华人是有中国血统的人,他们已经加入外国国籍。

华人、华侨的区别: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华人是国籍是外国的,但骨子里是中国人 ,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

拓展资料:

长期侨居海外,并且加入所在国国籍的才能叫华人,例如,加入了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就称为美籍华人。加入加拿大籍就是加籍华人,加入新加坡国籍的,就称为新加坡华人,等等。

华侨通常指长久居住他国的人,比如:拥有美国绿卡,但仍然保留原国国籍,因此长期侨居海外的中国人可能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仍然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侨;另一种是已经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人。

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华人·华裔 1.华侨 《辞海》的注释是:“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亦称中国血统外籍人),不是华侨”。根据这一概念本人这样理解:长期侨居国外,一直保留中国国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华侨。对于生活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人,他们本来就不是侨居国外,而是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所以根本就不能称华侨,而只能称“港澳同胞”;况且他们早已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同胞”这个称呼是否可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2.华人 《辞海》的注释是:“中国人的简称。亦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根据这一概念本人理解为华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侨居国外;二是必须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为华人。因此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可能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仍然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侨;另一种是已经加入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即华人。如加入了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就称为美籍华人。那种“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都是华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把华侨与华人区别开来。 3.华裔 《辞海》的注解是:“在国外的中国人的后裔的简称。有的习惯于称华侨在侨居国所生的而又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子女有中国血统的外籍人为华裔。”根据第一句话,我个人理解为:侨居海外的华侨与华人的子孙后代,或与中国人有血缘关系的人群称为华裔。海外不少华裔科学家颇有建树,在世界科技界享有崇高威望,各种媒体时有报道。如世界闻名的丁肇中、杨振宁就是美籍华裔科学家。 我国侨胞遍布世界各地,人数达3700多万。广大侨胞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关怀和保护海外华侨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当他们的财产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我国政府会立即作出反应,替他们说话。如果他们愿意回国,国家将提供各种方便,让他们尽快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如去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骚扰华侨事件,我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就是一例。

“九一八,老百姓遭了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曙光。”6月6日,在缅甸仰光的两位八旬老人赵振恒、马振宏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过唐人街来到缅甸广东工商总会。已经在该国多年的他们,用流利的粤语讲起抗战时期的亲身经历,唱起了逃难和募捐时唱过的“流亡三部曲”。正是如此深刻的家仇国恨,令当年只是年幼学生的他们,便开始了为中国抗战捐款捐物。

这是千万海外华人华侨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

据当时的国民 *** 统计,抗战期间的华侨义捐和侨汇达当时的国币13亿元,占中国军费的1/3。另外,加上其他途径的捐款捐物,华侨贡献共约国币50亿元。这不仅仅是钱是物,更是灼热的赤子心、赤子情。周恩来就曾为秘鲁华侨的捐款事迹题词:“万里外六千侨胞统筹债捐达二百万秘币,是侨胞之模范,是抗战之光荣。”

多个侨团变卖会馆捐款

在上世纪上半叶,华侨们在异邦为生活而打拼时,感情仍牢牢地扎根在故乡大地。在祖国有危难的时候,他们的千丝情便化为了万钧雷。从1931年起,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如马来西亚“马华巡回剧团”深入城乡演出劝捐,他们高唱:“你一角,我一角,涓涓滴滴积成江河变成怒涛……买子弹,买枪炮,赶走强盗,誓把中国保……”

据美国旧金山广东银行经理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仅20多天的时间,当地华侨已电汇100万美元给十九路军。

而在全球,有多个侨团会馆变卖了会馆房屋,用于捐款或购买抗战公债。华侨人数较少的新西兰筹款32万英镑,属华侨当中人均最高的地区。侨胞人数分别仅为35人和40人的玻利维亚和海地,也分别捐款3560美元和3840美元。

侨领和华人企业家是各侨团华社的中坚骨干,在捐献和认购爱国公债方面是义不容辞的带头人。东南亚华侨商人胡文虎在1941年前就已捐500万元国币以上,是侨领中个人捐款数额最大的。另外,泰国陈守明,新加坡陈六使和陈文确兄弟,马来西亚陈棉生、陈永,印尼侨领丘元荣等捐款数额也很大。

菲律宾的著名侨领李清泉,抱病领导华侨国难后援会,为十九路军汇来巨款慰问,还捐购15架飞机。后来,他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临终遗嘱再捐出10万美元。他的好友及侨团闻讯后,为继承他的遗志又筹资40万美元。

抗战不停止月捐就不断

华侨们认识到,抗日战争必然是十分艰苦的持久战,只有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捐款,才能达到打败侵略者、光复国土的目的。于是,各地侨团不约而同地开展月捐活动,马来西亚槟榔屿华侨筹赈会发表的《劝募长期月捐宣言》当中说:“抗战一日不停,我们的月捐就不断缴下去,直到民族得解放为止。”

月捐是由大家按自己能力认捐,逐月交纳,一般来说是按月薪10%的额度,基本是“个个要捐”。古巴、巴拿马的侨团都规定18岁以上华人就要加入月捐,而企业主、商贩可以货代币。

南侨总会统计,华侨抗日捐款80%以上来自于月捐。正如《华侨先锋》杂志中所说:“是由那些日夜在油烟蒸沸的餐馆厨房、泳衣馆、农场和各个工厂、商店里的侨胞,捐集而来。”

1938年9月,新加坡8000名人力车夫通过决议:每日每车捐资,每月每人再捐。当时的《 *** 》(香港)报道称:“人力车夫是华侨社会的无产者,所得尚不足赡养家室。然而从祖国神圣抗战以来,爱国之殷,绝不后人,捐款购债,颇为努力。”

除了月捐,华侨们还有其他各种募捐方式。新加坡侨校学生联合会为筹款制定“节约信条”,包括节约日常牛奶、饼干和饭菜费用,连袜子也要省去。还有“南侨总会”发起卖花捐,那时大街小巷都响起卖花声:“买了花,救国家!”侨胞们都以襟上插花为荣。

不顾个人温饱为国捐钱

华人华侨固然有巨商富人,但绝大多数还是挣扎在低层的劳苦阶层。在东南亚,他们多是小贩杂役;在欧美,他们多是厨师、洗衣工;在南美,他们多是农场苦力。这些华侨们在自己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为中国和民族的安危,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

澳大利亚一位古稀老华侨,将准备养老的积蓄全部捐出。他说:“贡献祖国,无上光荣,死可瞑目矣。”缅甸仰光的女侨胞叶秋莲,将其所有首饰及两处家产的拍卖所得全部捐出,自己则入寺为尼。她说:“只要祖国战胜,我自己饿死是不妨的。”

印尼华侨马细旦是伤残人士,只能以手代步,艰难度日。当他知悉国内同胞惨遭日军蹂躏的消息时,热血涌上心头,每日爬至市区中心,“乞钱为祖国难民 *** ”,侨胞见者无不献金,而其所乞得的金钱全都交给了华侨慈善会。

印尼粤籍华侨刘长英把自己的儿子送回国,参加抗日空军。儿子在战斗中牺牲后,他又将抚恤金全部捐为抗战军费。子是抗日英雄,父是救国义士,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捐物小到衣被大到飞机

除了钱之外,侨胞们还捐献了大量的物品,从飞机、坦克、货车到被服、药品等,缓解了抗战时期祖国战略物资和民用物资紧缺的状况。

侨胞们还专门发起支援八路军的“援八行动”。法国里昂200多位以小商贩为主的侨胞,节衣缩食筹得1.3万法郎,为 *** 领导的华北抗日军队购买防毒面具。

南洋惠侨救乡会多次通过宋庆龄给曾生率领的惠、东、宝等地的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送去大量物资。旅居泰国、新加坡和越南等地的侨胞220多人,组成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乘坐小划船冲破日军巡逻艇的封锁,把一批批药品和被服等物资运到海南岛。

昂贵的飞机也是侨胞们捐赠的重点。据任贵祥、刘维开等专家分析,从1937年到1942年,全球华侨捐赠的飞机就有217架。另外,他们捐献的坦克也足以武装1个坦克团,直接增强了祖国的抗战力量。

1942年,美国俄勒冈州华侨救国统一会筹款后,加上争取到美国支持,买了3架战斗机,命名为“民族”“民权”“民生”,供中国用来训练航空生。

菲律宾华侨为祖国献机情形更为热烈,除了一般侨团商会献机外,还有华侨庄东里个人独捐飞机一架,侨校中小学生也集资捐“学生号”飞机一架,华侨妇女捐“妇女号”飞机一架,连马尼拉屠宰业的华侨和小杂货店店员亦集资各献机一架,合计下来,菲律宾华侨共捐飞机50架。

在大洋彼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华侨募款购买军用运输机8架,命名为“北加州华侨精神号”献给祖国。斐济群岛仅有华侨2000人,也为祖国献机3架。

车辆,也是祖国抗战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在抗战前3年,华侨捐赠的汽车、卡车、救护车达1000多辆。1939年春,滇缅公路这条险峻的高原运输线重新开放,马来西亚华侨筹赈会和缅甸侨胞分别赠购卡车100辆和150辆。另外,美洲侨胞捐献救护车200辆,南侨总会捐献卡车200辆及其他物资。

“我妈妈白天要维持生计,照顾孩子,晚上就借着弱光,为中国抗日将士缝制棉衣,再交到侨团运回祖国。这是妈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缅甸老华侨马振宏告诉我们,他永生都难忘这个记忆中的片段。

本书《晚清民初南洋华人社群的文化建构》是由薛莉清女士的博士论文增改之后,关于在晚清民初这个特殊时期,南洋华人这一社会群体,如何建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空间的作品。由生活·读书·三联书店出版。 文章结构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五章主体和结论。 一、 本文最精彩之处就是绪论部分。它主要交待了作者的研究理论、研究模式、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作者使用了许多理论,包括杰姆·克利福德的旅行理论、互动理论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首先,旅行理论重视的是对游记文本的探究。薛女士的研究角度正是从1877-1937年间的南洋游记切入的。实际上,将游记作为史料进行研究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并不陌生,但当今大部分学者仅将目光投向古代游记,对于近现代海外游记的关注度不够,因此从选材方面来说,此书是有其新颖之处的。 其次,在论述南洋华人社群时,普遍的研究模式是中国—东南亚的两极互动模式,作者在书中试图打破这种固定的模式,并建立一种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多级互动的新模式,其中,多极的互动方包括中国、日本、各殖民帝国、土著以及南洋华人,且以南洋华人为互动的中心。 最后,薛莉清女士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应用于探讨莱佛士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建立与文化空间的关系,致力于梳理出殖民话语体系和华人话语体系之间较为清晰的脉络。 二、 在第四章中,作者把莱佛士图书馆和博物馆视为独立的文化空间,认为二者的建立意味着殖民话语体系的建立,并阐述南洋华人如何在殖民话语体系之下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和与之隐性对抗的过程。 本章的中心群体是南洋华人,但实际内容却隐隐有偏向海峡华人之意。文章中指出,海峡华人与其他华人方言群体确实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华人内部和官方都得到了认可,而官方的认可则进一步强化了民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作者也明确指出“海峡华人已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南洋华人群体。”但在接下来的大部篇幅基本都围绕着“海峡华人”展开,而第二节中“海峡华人”在博物馆的出席、第三节中创办《海峡华人》杂志为自身群体谋求更多话语权,都显得过于突出“海峡华人”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普遍的华人群体的反应和作为。 海峡华人成为特殊群体的原因在于身份的复杂性。与一般的南洋华人不同的是他们普遍接受过英式的教育和培养,在思想文化方面受到来自双方的影响甚至在政治理想方面倾向殖民国家。虽然海峡华人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比如:英国人那里遭受种族的歧视,因政治上亲近英国而被其他华人唾弃。但他们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他们是商业中的精英,即使英国人歧视他们,却又不得不选择与其进行商业贸易;他们也是南洋华人中的上层,在殖民体系下扮演着华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形象。以上种种优势反馈到自身话语体系的建立上显得格外突出。 另外,我认为作者笔下的这类“海峡华人”与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一书中的“峇峇移民群”有着明显的相似性。首先,两者都是受到殖民者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具有“中西结合”的特性。身份的多重性迫使他们需要同时面对其他移民和殖民者,应对来自故乡和来自现居地的双重压力。其次,这两个群体的人数都比较少,却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财富和权力。他们都是殖民体系下海外华人与殖民统治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意味着海外华人社群在面临多方面、长时段的变化时表现出的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另,在解释莱佛士博物馆和图书馆成为当地殖民话语体系的建立者和支配者的原因时,作者列出的理由不免显得有些单薄和牵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参照组,无法很好地突出二馆的主导和支配地位。 在笔者看来,本书潜在的难度与缺憾还在于:游记文本含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它的文本内容较为随意散乱、缺乏整体意识,因此,需要研究者具有较好的甄选信息和梳理史料的能力。另外,过于丰富的使用理论有时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些大格局的理论面前,作者的个体研究和史证梳理难免显得有些单薄无力。尤其在引用和使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参考《空间的生产》这一理论原文,而是转引自其他学者的著作。其中原因未可知,但显然此举容易对理论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行文逻辑上的缺陷,这也是史学研究中的大忌。 综上,此书的亮点就是灵活且创新性地使用了经典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模式,并且使用了新史料,即晚清民初的旅行者游记。正如作者所认为的那般,游记研究的新模式能够使分析者一方面跟随旅行者的步伐和眼光,一方面能分析旅行者看到的社会文化现象,对于“空间研究”来说,“移步换景”式的游记研究能够更好的捕捉富有研究价值的空间。 总而言之,笔者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显而易见,这本关于南洋华人社群的研究之作,对于华人华侨研究中的文化史课题,仍具有很大的阅读价值和借鉴价值。尤其对于初涉华侨华人史的本科学生而言,难度适中,又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论文索引

试论历史上的东南亚国家与国家形成: 形态、属性和功能,载《亚太研究论丛》,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辑, 页244-264。1949年后中国的华侨华人政策:东南亚个案(与吴杰伟合作),载吴小安、吴杰伟主编:《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优势与挑战》,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8年8月,页27-49。福建学与东南亚福建学: 个案透视与学术建构, 载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季刊),2005年第4期, 页10-21。遗忘的历史与剧变的现实:中国海外华人双重国籍问题的争论, 载《境外华人国籍问题讨论辑》,周南京主编,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页51-72。殖民主义、本土国家与东南亚华人移民:中国跨国化的一些历史含义,《南洋问题研究》(季刊),2005年,第1期,页80-87。英暹时期北马地区华人家族历史与权力关系,1857-1916,载《百年回眸:马华社会与政治》,何国忠 编,吉隆坡:华社资料中心,2005年4月,页103-126。现实与历史:郑和下西洋与中国--东南亚关系, 载《郑和远航与世界文明》,王天有 徐凯 万明 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645-657。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反思: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视角与经验,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季刊),2003年3期,页19-29。论美国殖民地统治对菲律宾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载《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载《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试论马科斯‘新社会纲领’,载《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1期

二战以后 ,华侨华人作为移民或移民后裔的群体 ,也在近 50 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不但传统的华侨社会由落叶归根转型为落地生根 ,归化为当地多元社会的组成部分 ,而且华人新移民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在东南亚 ,除了新加坡以外 ,华人都属于少数族群 ,因此 ,在这一归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体现了或多或少的趋同于当地主体族群的趋势。体现华人归化于当地的趋势 ,首先是华人认同的转变。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以后 ,以当地主体族群主导的东南亚各国政府先后程度不同地推行同化华人的政策 。1.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华族作为当地族群之一 ,构成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华族规模较大 ,约 560 万人 ,占全国人口的 27 % ,且大多集中居住于城镇 ,在私营经济上有优势地位。马来西亚华人向来族群认同意识强烈 ,战后以来 ,一直为维护华人文化和华文教育权利不懈奋争。虽然马来人主导的政府长期实行马来人优先的政策 ,占尽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但尚未实行暴力排华政策 ,华人族群的经济实力仍在成长 ,并在政府中有一些职位。近年来 ,马来西亚华人由于与中国大陆及港澳的经济互动密切 ,其经济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其华人意识也得到加强。马来西亚华人长期热衷于华文教育和华语的使用 ,成效斐然 ,其华文水平在东南亚首屈一指 ,迄今仍保存较完整的华人传统习俗。如无特别变故 ,马来西亚华人的族群意识将长期稳固 ,并可能因国际华人互动关系的发展而增强。新加坡一直是华人主导政局 ,对新加坡华人而言 ,其目标是 ,在保持华人族群认同的同时 ,锻造新加坡的国家民族意识 ,无需再追求华人族群认同的强化。2. 印尼和菲律宾 :华人族群意识重新增强印尼华人约 740 万 ,菲律宾华人约 106 万 ,分别只占该国人口的 3. 5 %和 1. 3 % ,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两个国家华人的主体都以混血华人为主 ,但第一代华人在经济上取得较大的成功。在政治上 ,有华人血统的人均是以当地土著的族群身份参与政治 ,如前印尼总统瓦西德(Abudurahman Wahid) 和前菲律宾总统科拉松(Coraxon C. Aquino) 。战后的印尼政府长期强力压制华文和华人意识 ,使印尼华人多年来不敢表白其华人认同。即使是第一代华人并与印尼当局关系甚笃的著名华商林绍良 ,在公开场合也表白自己是“属于印尼人的多于属于华人的”。[5 ] (P123)印尼华人历尽排华劫难 ,近两年迎来 50 年来最宽松的发展前景 ,一年间新成立的华人社团组织多达 200 多个 ,表现出强烈的华人族群认同意识。菲律宾华人长期埋头商务 ,少以华人身份参与政治事务 ,① 但菲华的族群认同意识在最近 30 年则有较大的发展 ,其华人宗亲同乡社团组织在近 30 年飞速增加 ,可能与菲华的经济实力增长和华人之间联系增强的需要相关。仅就菲华晋江籍同乡组织而言 ,成立于 1910 - 1985 年间的晋江同乡会有 130 个 ,其中有 60 个成立于 1960 年以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 42 个菲华文化社团中 ,有 26 个是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成立的。[12 ] (P2 - 60) 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华人地位的凸现和政府对华人经济实力的重视 ,也由于中国和国际华人资本对印尼和菲律宾的重要性 ,这两国华人的族群意识有望进一步增强 ,对华人文化(或中华文化) 的兴趣也在增长中。但这两国华人是否作为其族群参与当地国政治则尚有待未来政府对华人政策的变化。3. 泰国 :华人族群认同意识逐渐削减 ,但进程放慢泰国华人数量庞大 ,近 645 万人 ,仅次于印尼 ,是世界第二庞大的华人群体 ,约占泰国人口的 8. 6 %。相对于东南亚其他国家 ,无论在血统上或文化上 ,泰国华人融入泰人社会的程度向来较高 ,以至于研究泰国华人的著名学者史金纳 (Skinnar) 根据泰国华人的同化状况提出华人的同化模式 ,认为华人同化于当地社会和民族 ,不仅是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甚至预言 ,第三、四代华人将不复存在 ,会被同化于泰国的社会文化中。[ 9 ](P69 - 70)然而 ,即使是在泰国 ,华人同化的现象也远比史金纳断言的要慢得多。这是因为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泰国经济飞速发展 ,华人经济实力急遽膨胀 ,他们不再急于以通过联姻等融入泰人社会的方式谋生 ,华人之间互相通婚和进行经济合作 ,结果出现一个保留相当多中华文化成分的群体。[13 ] (P164)尽管中国移民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不再进入泰国 ,但泰国华人社团反而大增 ,从 1960 年的 151 个增加到 1992 年的 889 个。[14 ] (P242)华人社团数量增加反映了华人之间联系的增强 ,有助于华人意识的保持。泰国华人社团也活跃于泰国的慈善领域 ,其背景是泰华经济实力的成长。大多数华人认同泰族的价值观 ,讲泰语 ,接受和参与泰族人的各种社会习俗 ,但很多华人仍保持通过祖先崇拜、庆祝华人独有节日、讲方言、参与华人社团的活动 ,表现出作为华人的次族群认同(second ethnic identity) 。②这种华人意识有助于华人之间的交往、援助和凝聚力 ,因此 ,华人认为维护这种族群认同是必要的。[15 ] (P22 - 23)4. 缅甸和越南 :缺乏经济基础的华人尚待重构华人族群认同意识缅甸华人约 300 万 ,③ 越南华人约 100 万。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 ,两国华人的经济实力都相当雄厚。20 世纪 60 年代 ,缅甸政府推行企业国有化 ,华人企业遭灭顶之灾 ,大批华人离开缅甸谋生。越南政府则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将大部分华人驱赶出国 ,全部没收华人企业。这两国的华人经济基础被连根拔起 ,与维持华人族群意识相关的活动更无从谈起。20 世纪 80年代以后 ,两国政府先后调整了对待华人的政策 ,鼓励和招徕华人参与该国经济的发展。此外 ,两国与中国的边境贸易逐渐活跃 ,很多中国人也因此进入这两个国家 ,与当地华人合作从事商贸活动。然而 ,这两个国家的华人流动性大 ,还未建立稳定的经济基础 ,除了创办几所华文补习学校外 ,尚无力进行推动华人族群意识建构的大举措 ,如组织有较大影响力的华人社团、创办华文媒体和举行华社大型活动等。

  • 索引序列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好发表吗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期刊点评
  • 华侨华人研究期刊
  • 华人华侨杂志
  • 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论文索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