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

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

发布时间:

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

《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简要介绍: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新青年》陈独秀任书记。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创办背景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192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杂志《新青年》的创始人是陈独秀,是在上海创办的,还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是谁

杂志《新青年》的创始人是陈独秀,是在上海创办的,还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扩展资料:

《新青年》的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老年杂志社创始人

一届一次理事会当选的理事:于保法 马 克 马学真 马振山 王 阳 王 炜 王捍峰 王亚利 王光荣 王杰军 王鲁彬 王忠平 王玉琪 方嘉珂 邓文玲 石红燕 史宝欣 兰 青 刘 俊 刘淑俊 刘端祺 刘香娣 刘芷清 刘景全 纪慈 孙钢 孙才坚 杜 雷 李家熙 李铁犁 李义庭 李长明 李汝宾 李淑文 李桂霞 李建国 李 雷 李祖同 李燕淑 李晓军 吴国平 吴铁镛 旷平淀 何文君 佟之复 沈 珏 肖泽萍 张 愈 张金钟 张宏林 张玉环 张兴会 张平 张真诚 张胜年 张 晨 陈明哲 陈 峥 陈 藩 陈国强 陈雄熊 邵明立 杨友华 杨子建 杨可立 杨增和 杨爱民 庞连智 尚 云 林 谦罗健 罗冀兰 周鸿运 周亚东 郑宏 宗淑杰 孟宪武 孟海萍 赵平 赵殿奎 赵世明 赵惠民 柯斌铮 侯宝森 胡凯文 姜国栋 姜永亲 宣继海 姚建红 姚 冰 俞卓伟 敖丽娟 徐 彪 徐工学 徐建光 徐伟民 郭丽莉 谈鹤品 黄庆道 黄宇光 黄人健 黄怀钧 黄长富 尉敏廷 阎东方 蒋国梁 韩炳森 程福生 曾益新 焦蝶英 谢广茹 魏仁敏 魏新泉一届二次至一届四次理事会当选的理事:施永兴 祝友元 薛一涛 高海青 朱兴雷 王珍行 李锡峰 吴永浩 郑吉龙 肖海东 姜 永 赵美娟 钱渭荣 刘颖实 曾延林 曾 洪 何 伟 齐 岩 张日勃 张入文 高 倩 王成名 何 岩 燕泽增 孙慧娟 吉沛文 秦亚萍 刘 敏 刘成岗 李硕钦 李金祥 任 军 吴祖平 田伟盟 孙晓飞 李 健 裘霞敏 胡明卫 郝 滢 廖义清一届五次理事会当选的理事:罗 维、 黄卫平、 陈志亮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名单一届一次理事会当选的常务理事:于保法 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马 克 云南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临终关怀科主任王 炜 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局长王捍峰 卫生部保健局局长王亚利 中国女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部长王平君 中国老年杂志社社长王玉琪 上海中山医院院长王爱军 中嘉华荣小城镇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监史宝欣 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主任刘 俊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会长刘淑俊 北京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家熙 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李铁犁 团中央局级退休干部李长明 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原司长李晓军 中嘉华荣小城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平 无锡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铁镛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教授肖泽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佟之复 昆明市计生委附属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主任张 愈 天津市卫生局局长张金钟 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真诚 上海松江区卫生局局长陈 峥 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明哲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邵明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庞连智 上海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罗冀兰 东方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林 谦 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助理杨友华 新生命健康管理学院执行长、台湾安宁缓和医学会理事长郑 宏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宗淑杰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孟宪武 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副研究员赵 平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赵惠民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办公室主任侯宝森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郭浩明 北京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主任胡凯文 北京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徐 彪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黄人健 中华护理学会会长黄庆道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会长黄宇光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内科副主任曾益新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科院院士魏仁敏 青岛市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一届三次至一届四次理事会当选的常务理事:王杰军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舒缓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端祺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舒缓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亚东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曾延林 中国工商联组织部原部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杜 雷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刘 敏 山东邹城生命关怀协会会长刘成岗 山东邹城生命关怀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硕钦 赛诺威集团公司执行长廖义清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院长王光荣 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局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主任一届五次理事会当选的常务理事:郝 滢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秘书长曾 建 重庆生命关怀协会会长云树平 黑龙江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单位会员名单中嘉华荣小城镇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摩尔美康分离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家家乐购(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医院中西医肿瘤防治中心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今康老年护理院北京万明医院北京抗癌乐园北京市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广福医院云南省丽江金安医院上海市中原老年护理院上海市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上海市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闸北区虬江老年护理医院上海浦东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锡养生协会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山东邹城生命关怀协会黑龙江省生命关怀协会重庆市生命关怀协会

老人春秋:主编: 刘照直 国内刊号: CN41-1217 电话: 老人世界:主编:张玉生 主办单位: 河北省委老干部局;河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民政厅 国内统一刊号: CN13-1123/C 半月谈:国内刊号: CN 11-1271/D 电话: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家庭医生 总编好像是关勋添 ,电话不清楚,可以帮你再打听一下。

山西老年杂志的封面是毛主席题的字,有报道认为是毛主席题的。

主管单位:主办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老干部局编辑单位: 《老人春秋》杂志社社 长: 刘枫主 编: 刘照直主办单位河南省委老干部局编辑出版老人春秋杂志社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773国内统一刊号CN41-1217/C邮发代号36-62国外发行代号6114M联合征定代号LD411217主管单位: 湖北省委老干部局主办单位: 河北省委老干部局;河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湖北省民政厅编辑单位: 《老人世界》编辑部社 长: 周金生主 编: 张玉生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88国内刊号: CN 13-1123/C 国际刊号: ISSN 1003-4846邮发代号: 18-186 定 价: 2.5元/期主办单位/河北省委老干部局 河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 河北省民政厅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管单位/河北省委老干部局国内总发行/石家庄市邮政局出版/老人世界杂志社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编辑/《老人世界》编辑部 传真/ 邮编/050051社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08号主管单位: 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单位: 新华通讯社编辑单位: 《半月谈》杂志社地 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政编码: 100043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网 址: 国内刊号: CN 11-1271/D国际刊号: ISSN 1002-7335邮发代号: 2-510定 价: 2.7元/期《家庭医生》总 编:关勋添 87331972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期刊楼6楼邮编:510080杂志社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广利路77号东洲大厦B座23~26楼邮编:510620《家庭》:社长、总编辑 徐春莲电话:

新青年杂志创办者

杂志《新青年》的创始人是陈独秀,是在上海创办的,还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新青年》历史沿革:

1、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3、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4、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创办意义:

1、《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

2、《新青年》创刊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首先紧紧抓住思想文化问题,对于思想解放所起的重大作用,则是当时其他报刊上的政治、时评性文字所不可比拟的。

3、《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统帅部,以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高一涵、周作人、沈尹默等人组成编辑部,轮流主持编辑工作。整个杂志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15,陈独秀,并在上面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陈独秀 1915年

新青年杂志是由谁创办的

《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它创办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企图复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未能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来。它创办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开展一个宣传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这是当时《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也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的编辑成员和撰稿人主要在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有后来明显地站在右翼立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也有后来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序幕,《尝试集》第一本白话诗集,“白话圣人”)、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鲁迅卓越的“随感录”杂文、论文和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新青年》上第一次笔名)等的发表。陈独秀、易白沙、吴虞等批评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文章(对解放人思,唤起对民族命运关心,为新文化彻底胜利至关重要作用)。 《新青年》的宣传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思想,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胡适。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扩展资料:

《新青年》的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0 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刊:新青年(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全12册)》内容简介: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

  • 索引序列
  • 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
  •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是谁
  • 老年杂志社创始人
  • 新青年杂志创办者
  • 新青年杂志是由谁创办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