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中国礼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

中国礼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礼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

传统儒家伦理赋予血缘亲情原则以本根至上性,造成了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只有确立现代道德的普遍理性精神,才能克服这些弊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由于儒家伦理本身缺乏道德理性因素,这就使二者在现代道德建构中都处于历史性两难境地:传统儒家伦理不消解自身就无法完成现代化的理性转型,而现代理性精神也不得不面对儒家伦理这样一个难以继承却必须继承、必须消解却难以消解的既成传统。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性分析,说明儒家血亲伦理原则和现代道德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由此指出它们在现代道德建构中面临的历史性两难。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与古代宗法家族关系内在相联的血缘亲情原则占据着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首先,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宗法家族关系的伦理意义。孟子有关“人伦”的定义明确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于是,一般认为是属于“私德”范畴的宗族亲缘关系,便构成了儒家伦理特别强调的所谓“五伦”的主要内容。其次,儒家思想主张以基于自然生理的血缘亲情作为确立宗法伦常私德的依据。孔子在批评宰我对三年之丧的质疑时曾强调指出:“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李泽厚曾据此指出:孔子将社会外在的礼制规范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表现出以“仁”释“礼”的倾向。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2 页。)换句话说,“短丧”之所以不仁而君子不为,就在于它违背了亲子之爱,因而不能使君子的内心亲情保持安适和悦的状态,即所谓的“于心不忍”。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儒家认同的基本道德规范,正是这种血缘亲情原则的直接体现。再次,儒家思想认为:遵守这些血亲伦理规范是从事一切道德活动的本根性基础。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有若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同上)孟子指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易传》主张:“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最后,儒家思想又进一步把这种血亲伦理原则本体论化,从而赋予它以“天经地义”的至上性意蕴。《易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孝经》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程颢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朱熹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皆天理也。”(《中庸章句》)中国古代的其他伦理思想,如墨家、法家、道家、佛教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宗法血亲关系的伦理意义;但以血亲原则作为道德规范体系的至上性本根基础,却显然构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独有的本质特征。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在以家庭式小农经济为基础、保留了许多原始氏族血亲习俗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具有深刻的存在理由和历史根源,一方面长期占据着道德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潜移默化地积淀在普通民众文化心理结构的潜意识层面,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致于今天还能够对现实的道德生活发挥深层影响。不过,与此同时,这一本质特征也使儒家伦理思想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化倾向,并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除了以往人们经常指出的它在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方面具有的消极政治性作用外,在纯粹道德生活领域内更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的,是它所导致的特异性私情伦常与普适性道德准则之间无法通约的种种弊端。结果,即便在儒家伦理思想当作“人伦之至”加以推崇的圣贤品格中,也常常流露出普适性准则不适用于特异性伦常、特异性伦常又无法转化为普适性准则的种种迹象。例如,以“大孝”著称的舜,一方面出于血缘亲情百般容忍不仁不悌的弟弟象,力主“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甚至奉行“父子之间不责善”的原则,在其父杀人后“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另一方面又在血缘亲情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坚持流共工、放驩兜、杀三苗、殛鲧,并未考虑“老吾老幼吾幼”地予以宽恕,以致于万章会发出“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的疑问。而孟子对这一点的明确肯定,更集中地体现出传统儒家认可人们依据内外亲疏等特异性人伦区别、奉行不同道德标准的伦理倾向。(见《孟子》离娄上、万章上、尽心上)“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往人们常常强调儒家这一命题的积极道德意义,却相对忽略了尧舜品格自身的负面伦理内涵。实际上,在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血亲伦理很少培育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理想“圣王”,倒往往造就了以私情伦常压倒社会公德的凡俗“乡愿”。(费孝通认为:在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以亲属关系为网络的“差序格局”中,只有“私德”而缺乏西方意义上的“公德”。参见鲍霁主编:《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 357-365页。梁启超、梁漱溟等人也曾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中国人生活中“缺乏公德”的现象。)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特异性私情伦常与普适性道德准则在现实道德生活中的种种张力对抗:一方面,那些在家人亲属朋友间行之有效、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友好态度、热情模式、文明习惯和礼貌用语,一进入公共场合、面对普通的陌生人,就会立即莫名其妙地消声匿迹,甚至在大力提倡之后也难以超越血亲等级差序,成为普适性的社会公德;另一方面,那些违反普适性道德准则乃至法律规定、因而在自觉理智层面上常常受到批判斥责的行为举措,诸如关系网、裙带圈、走后门、托人情等不正之风,以及任人唯亲、徇情枉法、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倘若发生在亲情、恩情、友情、乡情等特异性人伦圈子里,人们却又会在潜意识情感心态中予以容忍默许,甚至自以为合乎“天理人情”而心安理得。尽管这些现象的产生流行有其多方面的根源,但儒家血亲伦理的负面性影响,对此显然也是难辞其咎的。在康德看来,这种“道德理性”源于人内在固有的理性本质,因而具有先验的超历史性。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本质存在始终是由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具体地、历史地规定的(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在现代历史阶段上的理性存在当然也不例外。归根结底,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主干的现代生产实践,通过增长劳动生产率等途径,大幅度提高了个体(首先是劳动者个体)对于社会群体的积极贡献,相应地也大幅度提高了现代人的地位、价值和权利,从而才使他们既不同于原始时代毫无用处、只能杀掉的俘虏,又不同于奴隶制时代“会说话的工具”,也不同于封建时代处于人身依附关系之中的农奴,成为打破种种等级差序的禁锢、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平等、具有自主理性意识的“现代人”。也正是人的本质存在在现代历史阶段上发生的这种深刻转型,从根本上决定了康德能够在18世纪依据他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认同,提出那种肯定人的自由平等、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道德理性原则;相比之下,古代希腊的柏拉图虽然也承认理性原则在道德领域内的统辖作用,但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和人的特定本质存在,却最终决定了他只能依据神灵赋予的理性、意志和欲望的不同,把人(不包括奴隶)分为具有严格差序的三大等级。因此,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家庭式小农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父子、夫妇、兄弟必然会由于对家族群体的贡献不同而具有差别很大的地位、价值和权利,并因此为传统儒家的等级化血亲伦理奠定现实基础的话,那么,现代化经济的生产方式当然也会依据类似的机制,为一种现代性的道德理性精神奠定深刻的存在理由,要求在社会的道德生活中首先把人当作普遍性地具有独立平等的现代人格权利的主体来对待,以人在现代历史阶段上的本质实现和自由发展为目的,使各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平等的涵盖性。也只有以这样一种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理性、政治理性、科技理性协调一致的道德理性精神为基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打破古代各种等级差序关系的束缚,确立能够积极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道德规范体系。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包含的那些在道德境界上处于更高层面的丰富内容,同样需要以这种现代理性精神作为自身的一个基本要素。就克服传统儒家伦理所导致的特异性私情伦常与普适性道德准则无法通约的流弊而言,确立这种普遍道德理性精神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因为这种道德理性精神不仅不再把道德行为的主体当作古代宗法架构中的等级性个体来对待,同时也不再赋予血亲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以凌架一切的至上性,而是要求将人与人之间普遍性的伦理关系及其道德准则作为从事一切特殊道德活动的本根性基础,使各种特殊性伦常置于普遍性准则的规范制约之下,从而堵塞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伦理通道。仅以服务行业为例:只有以现代普遍理性精神为基础建构职业道德,把一切服务对象当作“目的”、当作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来对待,才有可能树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文明服务态度和良好服务风尚,全方位地提高服务质量,消解一些服务人员依据服务对象与自己的内外亲疏、尊卑远近等特异性人伦关系,采取不同态度、奉行不同标准的不规范现象;而现代道德理性精神对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自然也会由此在服务行业内得以充分实现。因此,现代道德建构的一项基本使命,就是如何以现代的道德理性精神取代传统的儒家血亲伦理,使之成为现代道德生活的本根性基础。 然而,这种看法其实是出于对“理性”概念的误解。中国古代儒家既论“理”、又论“性”,却并无“理性”概念;程颐说的“所谓理性是也”,也是指分而言之的 “性即理也”(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今天人们在各种话语中频繁使用、但很少予以清晰界定的“理性”概念,原本来自西方哲学中的“reason”一词,意指人凭借逻辑推理认知事物本质、获得真理的能力和活动(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第9卷“reason”条,芝加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1985年版),即所谓的“理论理性”、“纯粹理性”,其本质特征则是逻辑性、普遍性、必然性、明晰性等。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出鲜明的认知理性精神、并特别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而所谓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恰恰又是指人的这种理性本质在与意志有关的实践—道德领域内的集中表现;如康德所说:“真正的最高道德原则无不独立于一切经验,只以纯粹理性为根据。”(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L.W.贝克英译本,第25 页。)倘若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理性”概念,我们就很难说:几乎没有对世界是否可知、真理性认识如何可能、逻辑推理法则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儒家学说,会具有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的精神(梁漱溟认为:“孔家很排斥理智。”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8页。冯友兰认为:“中国最缺乏理性主义的训练”。见《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6页。牟中三认为:传统儒家注重“理性的运用表现”以及“德性主体”,却忽略了西方哲学注重的“理性的架构表现”以及“认知主体”。见《政道与治道》,台北:广文书局1960年版,第46-55页。李泽厚认为:“中国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05-306页);也很难说:它会进一步在伦理观中体现出以认同人的“理性”本质为基础的道德理性精神。诚然,儒家哲学所说的“理义”、“天理”,与西方哲学所说的“理性”,都具有“必然性法则”的基本意蕴。不过,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恰恰在于:如果说西方哲学主要是在“知”的真理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肯定“理”的必然性、却很少把“理”与“情”联系起来的话,那么,儒家哲学更注重在“情”的真诚性和安适性的基础上肯定“理”的必然性,强调“合理”即“合情”,“天理”与“人情”不可分离。如前所述,孔子肯定三年之丧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合乎亲子之爱,能使内心亲情保持安适和悦的状态。此外,孟子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程颐说“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朱熹说“仁义礼智之理具焉,动处便是情”(《朱子语类》卷九八),王阳明说“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传习录》)等,也都清晰地体现出这种注重“情理”的独特思想定势。甚至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仁”,也首先是“情”而不是 “知”,即朱熹所谓的“爱之理、心之德”(《论语集注•学而注》)。正是在肯定“理”寓于“情”的基础上,儒家进一步主张以“理”为“性”,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朱熹:《答余方叔》),并着力凸显了西方哲学很少谈到的“情”与“性”的内在关联。这与西方哲学在肯定“理”寓于“知”的基础上认同人的“理性”本质显然是很为不同的。(梁漱溟曾指出:“中国古人好讲主观情理,外国今人勤研客观事物之理……,不可误为一事。”但他却又将“端始在家人父子之间,在亲族习熟人之间”、注重“孝弟之训”的前者称之为“理性”,将后者称之为“理智”,并以前者为体、后者为用。见《东方学术概观》,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9-46、53-54页。)[①]因此,在道德领域内,儒家的“情理”精神与康德的“理性”精神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康德曾指出:“从人类特殊的自然境遇、某些情感和爱好、甚至从人类理性的某种并非对一切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必然适用的特殊倾向中得出的任何东西”,都只能为我们提供主观的特殊性道德原则、而不是客观的普遍性道德原则。(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L.W.贝克英译本,第43页)正是由此出发,他特别强调平等个体之间依据理性本质和自由意志所形成的普遍性伦理关系及其道德准则。相比之下,儒家伦理则是以血缘亲情作为本根至上性的“天理”,注重等差个体之间通过各种情感关联形成的特异性伦常,由此建构起“情理即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至于它明确认可特异性私情伦常对普适性道德准则的拒斥,更清晰地体现出其“天理人情”与康德“道德理性”之间的巨大反差。谢良佐曾认为:“顺理为直。父不为子隐、子不为父隐,于理顺邪?”(转引自朱熹:《论语集注•子路注》)这种“顺理为直”可以说完全合乎儒家传统的特异性血亲情理,但很难说合乎康德认同的普遍性道德理性。(康德认为:任何说谎无论目标效果如何,就其动机本身而言就是不道德的。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基础》,L.W.贝克英译本,第18-19页)就此而言,儒家伦理不仅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根本缺乏康德有关“人是目的”、“自由平等”等现代性观念,同时更由于思想定势的原因根本缺乏康德的道德理性精神本身。其实,儒家伦理的血亲情理原则与同属一个历史时代的古希腊道德理性精神也是迥然异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虽不否认家族血亲关系的伦理意义,却从未将其作为道德规范体系的至上性本根基础,而是主张从人的“理性”本质出发,界定人在各种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中应该具备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强调以理性认知外在地规范制约人们的情感活动,实现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主德,以达到善的目的,并由此出发论证城邦等级制度的正当合理。这与儒家伦理主张依据血缘亲情自身的必然性之“理”规范制约人们的情感活动,实现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孟子•告子上》),并由此出发论证宗法等级制度的正当合理,显然形成了明显的对照。虽然我们不应该依据这一点简单地判定二者之间的优劣高下,但它们认同的“理”彼此不同,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表面上看,儒家伦理倡导的“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仁者爱人”、“良知”等,似乎也含有普遍道德理性的因素;与现代理性精神主张的“把人当人看”相比,甚至在道德境界上还要略胜一筹。然而,问题依然在于:首先,这些普适性伦理命题并非建立在人的理性本质之上,而是建立在更富于情感意蕴的欲、仁、良知之上,因而在儒家伦理体系中必然会受到作为至上性本根基础的特异性血亲原则的限定,打上难以逾越的等级化烙印。例如,在“爱莫大于爱亲”这一血亲原则的决定下,所谓“仁者爱人”当然就会扭曲为“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造成爱父>爱兄>爱友>爱人的“爱有差等”,这样才足以与墨家提倡的 “无父”、“贼道”的“兼爱”区别开来。其次,即便撇开这种限定不谈、把它们直接理解为一视同仁的“泛爱众”(这立即就会使儒家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变形为墨家伦理),这些经过“抽象继承”之后的“儒学剩余”,也依然只是一些仅仅具有抽象可能性的空泛道德准则,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普遍性地实施运作。比如,即便 “我欲仁而仁人”,并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也很难对现实生活中的“恶人”、“佞人”、“山中贼”普遍性地大发慈悲之心、实施仁义之举。相比之下,现代道德理性精神主张“我是人而人人”、“人皆可以为人”、“满街都是人”,虽然无法使人脱尘离俗、超凡入圣,却显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比前者更富于具体的普遍现实性。因此,我们也不能把传统儒家伦理的一视同“仁”精神与现代道德理性的一视同“人”精神简单地混为一谈。现代道德建构中的种种历史性两难,主要就是源于以血亲原则为本根性基础的传统儒家伦理根本缺乏道德理性精神这一事实之中。 就传统儒家伦理来说,它在现代道德建构中面临的历史性两难首先在于:一方面,只有经过理性化转型,它才有可能在现代道德生活中继续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理性化转型必然要以普遍理性精神取代它的本根性基础——血缘亲情原则,这恰恰又将意味着传统儒家伦理体系自身的崩溃消解。事实上,如果仅仅将血亲原则对“仁者爱人”的限定作用抽象掉都会立即使儒家伦理变形为墨家伦理的话,那么,在根本上以现代理性精神置换血缘亲情原则,当然更足以令儒家伦理失去其独有的本质特征,而不再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儒家伦理。诚然,现代理性精神不可能完全否认血亲伦理的意义,因为父母子女间的特殊关系必然会要求拥有其特定的道德规范。但在现代道德体系中,这种血亲规范必然会失去它在传统儒家伦理中拥有的本根至上性,转而以现代道德理性精神为基础,因此要求在父母子女之间首先保持一种平等人格关系的前提上,进一步依据血缘亲情的特点,建立起更为密切的伦理关系。很显然,这种父子伦理关系将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儒家认同的那种可以不受普适性道德准则规范制约、主张“父子相隐”、“父子之间不责善”的“父慈子孝”关系。面对上述历史性两难,当代新儒家在伦理学领域内一方面淡化甚至避开血亲原则的本根至上性,积极汲取西方近代哲学的内容方法,重新阐扬传统儒家有关仁心义理、德性良知的普适性观念,力图由此完成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儒家本色,又不愿将现代理性精神设置为本根性基础,反而依据传统儒家的“情理”精神解释道德理性,坚执心性本体或情感本体,以尧舜类型的成圣成贤作为终极道德目的。(例如,唐君毅在论述道德理性问题时,一方面自认为“直本于康德、黑格尔之理想主义之传统”,要求“依理性以规定自然生理关系所成亲属之关系,此为家庭伦理之理想”,另一方面又强调:“理性即中国儒家所谓性理……。礼即理,仁即性。……理性之最早之表现,即表现于人之日常之情感意志行为中”,并因此“先论家庭意识”、“为后来讨论之张本”,认为“中国文化中之特重视家庭,亦有其至深厚高明之涵义在。”见《唐君毅全集》卷二十:《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9-22、46、65页。)其结果,则往往是既失去了传统儒家的某些本质特征、同时却又未能充分现代化,并流于虽然“极高明”却无法“道中庸”的道德理想主义,在现代历史条件下缺乏现实基础,很难在日常生活的现代道德建构中产生实际影响。与此对照,现代理性精神面临的历史性两难首先在于:一方面,它不可能通过“返本开新”从本身缺乏道德理性因素的传统儒家伦理内部生长出来;但另一方面,在传统习俗的力量远比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更为根深蒂固的道德领域内,它又不可能在“道德真空”的氛围内凭空产生,而必须面对儒家伦理这样一个不得不加以继承的既成传统。进一步看,一方面,它只有彻底消解传统儒家伦理的本根至上性血亲原则,才能确立自身;但另一方面,鉴于儒家血亲伦理不仅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拥有悠久的历史根源,同时更在家庭血缘关系中拥有深层的情感基础,它又很难将其彻底消解。正是由于不得不面对儒家伦理这样一个难以继承却必须继承、必须消解却难以消解的传统,决定了现代道德理性精神的确立,决非一件可以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就能够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予以实现的事情。这种历史性两难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表现就是:五四时期一些在理论上对儒家宗法观念展开激烈批判的思想家(如胡适、吴虞、鲁迅等),在现实生活中却依然遵循父母之命、奉行父慈子孝的传统规范,难以摆脱血亲伦理的深层影响,以致于美国学者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认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处于情感上执着传统、理智上认同西方的矛盾之中。(参见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岳华编),第 49、77-78、242-244页;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23、211-213页。)与此相应,虽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更具有历史严重性的,则是前面已经提到的那种现象:对于儒家血亲伦理诱发的种种社会弊端,人们尽管在自觉意识层面上认为“理无可恕”,但在潜意识心态层面上却又觉得似乎“情有可原”。“道德理性”与“天理人情”在人们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中的这些张力对抗,正是现代理性精神面对儒家血亲伦理这一难以继承、却又顽强既成的道德传统所处的两难境地的深刻映射。除了上述历史性两难之外,现代道德理性精神还会由于所谓的“后现代”(postmodern)问题,面临另一个历史性两难:当它在中国尚未通过现代道德建构的历史进程充分确立自身的时候,它在西方却已经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步暴露出其“现代性”(modernity)即“理性化”的某些弊端,并因此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烈批判,甚至面临解构的危机。(例如,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认为:摆脱了强制性等级制度的束缚、却缺乏具体社会规定性的现代自我,是西方现代道德危机的根源;而启蒙运动以来的各种道德理论(包括康德哲学),都未能对现代道德的普遍理性准则做出合理的论证。不过,他又强调:西方现代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源于个人爱好的情感主义之中,并因此主张到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与社会性生活(家庭、部落、城邦等)不可分割的“德性”传统中,寻找道德的真正合乎理性的基础。参见《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尤其是中文版序言,第3、4、15、16章。)更为尴尬的是:由于西方道德理性精神相对忽视情感及其必然性之“理”所造成的一系列负面现象,诸如人伦关系松弛、家庭观念薄弱、人情淡漠、社区解体等,恰恰又凸显出更重视血缘亲情、甚至主张以“情”为“理”的传统儒家伦理的某些优势长处,以致于我们的确有必要认真考虑:“情理”在什么范围内和什么程度上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在差异很大的“理性”精神与“情理”精神之间,是否具有以及如何具有相辅相成、互补互动、共存共济、同步同归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当然,上述“后现代”的问题不仅会加剧现代道德理性精神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如何在消解儒家血亲伦理、进行现代道德建构的同时,又运用儒家血亲伦理去克服自身的现代性弊端;它同时也会导致传统儒家伦理陷入另一个历史性两难之中:如果不消解儒家血亲伦理、确立道德理性精神而完成现代道德建构,就无从出现现代性的弊端,那么,传统儒家伦理又如何能够充分显现和实际发挥自身可能具有的消解这些弊端的潜能?换句话说,如果“前现代”的儒家伦理还没有经过“现代化” 的理性转型而消解自身作为儒家伦理的存在,又怎么会出现“后现代”的儒家伦理?本文不奢望对现代道德建构中的这些两难做出理论上的解答。事实上,它们也并非逻辑上的悖论或二律背反,而是来自现实道德生活的历史性两难,因此不是只从理论上开出一些灵丹妙药就能克服的。人类历史进程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自然会找到消解这些两难的历史性途径。本文的目的仅仅是指出它们的存在。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墙壁亦往往作图画。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2]。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记》,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林著作有《园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宋朝李诫、明朝蒯祥、清朝样式雷。

需要完整的论文格式没有,只能是自己找资料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在最早出现在金文里面。在人类发展的最初期,人们对火山,地震,电闪雷鸣等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也无法知道为什么。认为天地间有神的力量,有鬼的存在。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仰。人们就会举行一些形式,用物品来祭拜。从礼字的繁体“礼”可以看出。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古代国君用来祭天祭地的建筑。这样就诞生了礼的萌芽。到了周朝,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应是制礼第一人。春秋末年的孔子的出现,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地位。核心思想“仁爱及人”一直影响至今。《周礼》《礼记》《仪礼》三部典籍的问世,更全面直观的阐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到了封建社会,礼渐渐被转为礼制,成为了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的工具。代表人物叔孙通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朝仪制礼”;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民国,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四维八纲”新中国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以及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扬弃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产生崇尚礼仪崇尚文明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改革开放,我国同国际交往愈加频繁,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不仅体现的是自身利益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展现我国国格,展现我国“礼仪之邦”文明友好的形象。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参加社会竞争的附加价值!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有利于更好的融入世界大家庭体系!展现我国东方文明的灿烂文化!

国内价值观研究现状论文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 一,调查与思考 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审视与评判 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 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 (一)审视角度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 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 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 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 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 (二)评判角度 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 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 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 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 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 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 三,科学的价值观 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 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 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注:此文获2004年度共青团全团调研竞赛校级三等奖

政治教学中价值观引导常见问题及解决教育论文

一、对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认识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速发展,社会物质的总量与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与之对应的人的精神领域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在的学生群体中也有所反应,具体表现在:

(1)没有明确的、高尚的人生目标;

(2)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缺乏深刻认识;

(3)对金钱、成功等事物盲目崇拜而缺乏对其本质内涵的认识。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政治教学作用的发挥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片面灌输式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教育者忽视了树立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教育内容的缺失。二是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即教育者清楚应当注重知识外的内化认识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实践中,该方面的教育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就说明在方法上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价值观体系的作用

对价值观有足够的重视就必须清楚科学的价值观体系的作用。价值观是作为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一是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人民就认识到了人的认知体系的重要性,当时主要表现在注重人的品行、道德和认识等方面的个人素养,同时也强调教育的.目的中需要包含这些内容。

二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导向意义毋庸置疑。作为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三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对维持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教学中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方法

1.树立典型,注重真实感。榜样教育并不是没有被重视,而是在向学生介绍榜样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内容,或者教育方法太过于死板。德育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突出典型人物的内在精神,并尽可能形象生动具体的加以阐述,其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 比如同样对于叙述洪战辉的事迹,如果仅仅简单的说“湖南怀化学院03级学生现中南大学在读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情况下担负着抚养妹妹的重担并认真刻苦完成学业。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这样可能相当一部分同学仅仅记住了一个写作素材,只能够理解,但不能够体会。相比感动中国的录制节目,这样简单的说教显然使得该事迹的感召力、影响力大打折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虽然不能达到电视纪录片那样的效果,但可供采用的方式还是很多的。灵活的运用包括多媒体视频播放在内的各种方法,将典型人物的精神“讲活”,对于提高政治教学的价值观引导作用还是很有效果的。

2.以师德影响人。心理学的研究资料表明,领导者、教育者的工作风格、态度对群体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教育者,老师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的好坏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无论从职业道德而言,还是从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考虑,政治教学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待人处事尽量做到以德服人,使学生真正佩服老师的学识与修养。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使得从老师口中说出的典型更让人信服。反之,如果老师难以到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进行价值观引导根本无从谈起。

3.通过辩论等方式剖析唯心主义、唯经济主义等错误观点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剖析错误观点及错误的原因。只有深刻理解了错误观点为什么错误,才能进一步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认识。

4.学生与老师相互分享在现实生活中的心得。即学生或老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听到的同教育主题相关的事件、或者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心理学研究表明,分享心得对于群体心理有积极的影响。该方法易于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注意:分享的内容共必须是问题的积极面。如果学生提出自己消极的看法,教师不能简单的反对,而需要即时的进行引导。这也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主题具有深刻的理解。

四、总结

相当数量的学生的价值观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应当引起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各方面足够重视。在政治教育实践中采取适当灵活的方法对于提高课程的实际影响力很有必要。价值观的引导工作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典型。这不仅是教学效果的实际需要,更是社会、人民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总之,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论文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 一,调查与思考 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审视与评判 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 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 (一)审视角度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 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 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 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 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 (二)评判角度 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 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 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 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 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 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 三,科学的价值观 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 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 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注:此文获2004年度共青团全团调研竞赛校级三等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根本指针。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效率优先原则、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法则,以及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都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他们在输出技术商品的同时,极力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整个社会最敏感的部分,其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以回避的渗透与争夺。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变迁和分化现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如今的大学生生于“80后”、“90初”。他们没有过去,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精彩与无奈,有着极强的感受力,随之在思想上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与变化性。这些特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致使其价值观领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凸显,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自我独立、实现个人理想,成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要求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忽略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遇到道德行为选择和利益取舍的情况时,一些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物质利益。二是价值观念呈现出分化性与多元性特征,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扩招和大学生队伍日渐庞大,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明显。在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经济状况、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差距较大。他们有的能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却只想自己出人头地,拥有财富,很少考虑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价值主体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造成了主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分化。人的价值观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价值观形成的这一机理,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育”在个体价值观塑造过程中起到独特作用提供了可能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变化特征,有的放矢,使这一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觉实践。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凝练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一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三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开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和价值源泉,没有创新,高校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迸发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加强人生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和生理日趋成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定时期,可塑性极强。同时,客观形势、大也向高校提出了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的迫切要求。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教育对策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的认识和根本态度。在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它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念,决定着人生总的价值目标。随着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我国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2002年11月,江*产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目标”。此表述及要求既表明了党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为新时期青年人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1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在客观上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前所未有地变化,这一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的取向上。他们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的问题使得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1 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模糊

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对人生价值与目标进行评价与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而人生价值取向模糊是指个人在面对人生价值选择时态度模糊,处于一种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这与个体在原有价值观念不深的情况下,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价值信息,并未经筛选原封不动地将其作为自身评判标准的特点有很大关联。价值取向在人生价值观中最为关键,选择的价值定位和取向不同,就会导致人生道路与发展结果的不同。

1.2 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追求上呈现出多层次化

在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上,一部分大学生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少部分大学生轻社会理想重个人理想、轻远大志向重现实,讲求实惠,注重物质利益和个人生活的目标,强调个人本位主义;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缺乏对自己的责任感,不能自尊、自爱、自律,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追求上呈现出的多层次化状态,给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要求带来了挑战。

1.3 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评价上表现出的功利化倾向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人生信仰。对精神动力的淡漠,对金钱功效的崇拜,已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追寻。而更多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坚持维护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同时追求与满足个人利益,希望精神与物质并重,理想与实惠共存,读书与赚钱兼得。当代大学生看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已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看重自己从中有无实惠,考虑到置身其中的价值观。由此可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不仅更为现实,而且讲求实效,并明显地带有功利化色彩。

2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外在的影响

(1)的负面不良影响。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迅速推进,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经济领域的面貌,它同时也在人的思想领域激起强烈的共振。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大学生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膨胀,从而产生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和渲染,使得大学生们的发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的膨胀。

(2)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

改革开放与加入WTO使我国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影响深远。尤其影响深远的是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其中可以比较自由地相互渗透,任何人都可以共享,这给试图摆脱束缚,寻找自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提供了很好的空间。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冲击。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借助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及交往活动而来的西方没落的价值观、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意识形态和精神垃圾随同先进文化价值观一同涌入,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尤其是美国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凭借其经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全球卫视系统及互联网,还结合经济技术交流,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试图把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世界用美国的标准统一起来。

(3)当代大学生思想机制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变革,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目前还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此外,还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当代大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这都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 内在因素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弱点,因为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进入高校是他们的人生重要竞争。当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等学府后,部分学生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不再刻苦学习,尽情享受大学生活而不追求上进,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被家长娇生惯养,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所以在他们当中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

3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要把全社会的意志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如同社会的方向盘、国家的稳定器一样,成为一个社会稳定发展、一个政权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要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同时,国内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复杂性,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理论武器,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来。

(2)创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积极探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青年学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针对青年喜欢竞争性、参与性活动的特点,可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收看影像、讲演比赛、辩论大赛、主题班会等方式,以此教育、启发、引导青年大学生学生。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3)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是推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国情,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使他们体验到人生价值,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帮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又可以学到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形成。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产业价值链研究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产业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130052【关键词】:产业链;研究;综述【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4059)【分类号】:F062.9【DOI】:cnki:ISSN:1004-910X.0.2006-04-002【正文快照】: 1产业链研究的意义产业链是指一定地域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1]。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特定的产业实施产业链式发展,可以实现生产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共(9)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3 条 1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 [J];理论探讨; 2007年04期 2 陆峰;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 [J];商业时代; 2007年36期 3 李杰义,白庆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 [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2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4 条 1 王朴; 3G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定位与策略研究 [D];北京邮电大学; 2007年 2 陈宝湘; 大珠三角印刷业发展与合作研究 [D];暨南大学; 2007年 3 周萍;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D];浙江工业大学; 2007年 4 万建军; 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D];湘潭大学; 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2 条 1 刘贵富;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D];吉林大学; 2006年 2 胡金星; 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 [D];复旦大学; 2007年 【同被引文献】 共(380)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曾楚宏,吴能全; 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J];财经科学; 2006年05期 2 郝艳莉,张青; 建筑系统与整体生态建筑观 [J];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04期 3 刘小兵; 未来零售业:信息共享锻造产业链 [J];电子商务; 2005年10期 4 王艺,王耀球;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 [J];中国储运; 2004年05期 5 王朴,黄秀清; 3G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浅析 [J];广东通信技术; 2006年06期 6 邓汉慧 ,张子刚 ,屈仁均; 组织内利益主体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 [J];财会月刊; 2004年12期 7 曹元坤; 企业败德行为及伦理化趋势的经济学分析 [J];当代财经; 2002年12期 8 汪先永,刘冬,贺灿飞,胡雪峰; 北京产业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2期 9 芮明杰,刘明宇; 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 [J];产业经济研究; 2006年03期 10 周新生; 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 [J];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04期

浅析价值链分析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论文

一、价值链概述

(一)价值链的概念。1985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看作不断投入成本产生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为多个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各个价值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企业产品价值增值的一系列内部作业活动的反应,是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每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实现最终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每个价值环节都和其他价值环节有着各种联系,各个价值环节不能独立完成价值创造活动。价值链不仅仅指企业内部价值活动,还包括与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价值链下游的客户、还有竞争对手以等外部价值链之间的各种联系。

(二)价值链的分类。(1)业务价值链。业务价值链是由企业某个产品价值链上各种价值活动和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构成的集合。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数量、时间和技术三个方面。业务价值链分析,主要是找出价值链上各种活动在数量、时间和技术三个方面联系的相互影响。(2)企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内部各个价值创造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业务价值链分析相比,企业价值链分析更侧重于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联系的分析,这是因为价值链各环节内部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各种不同产品价值链中各种价值活动的联系上,这些联系已通过业务价值链分析发现出来。(3)行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又称为纵向价值链。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将眼光放远,从整个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调整优化,而不是只关注企业内部的价值生产过程。(4)竞争对手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又被称为横向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是指在市场上生产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构成的一种价值影响的链条。企业通过与其他平行企业进行比较,便能够对自身企业进行准确定位,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上几种价值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协作,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服务。

二、企业的成本管理分析

(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货币表现。成本分析则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二)成本分析的意义。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一般包括成本的事前成本分析、事中成本分析和事后成本分析三个方面。通过成本分析,继而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目标具有两个不同层次:(1)成本控制的一般目标,即降低成本发生额。(2)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即成本控制的目标要与企业的战略决策相一致,用成本控制辅助企业战略决策的实施活动,以此来获得成本优势,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体主要现在能够更加合理配置资源、辅助企业战略决策,取得竞争优势。通过对成本进行控制,能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从而能够提高产品销售量,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价值链对企业成本管理影响

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具有优势战略定位的基础上,识别并构建企业自身优势价值链,从而能够在整体价值链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一)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内涵。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以价值链管理和战略成木管理等理念为指导,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工具,进行全面收集、分析和利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以支持价值链的构建和优化。企业成本的空间范畴不仅仅限于核心企业内部价值链,还要从价值链联盟的视角考察企业的成本行为,即还要考察供应商价值链、购买商价值链及其与企业内部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可见,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理论关注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从产品原料的釆购、生产到销售、售后服务,其重点在于确认企业占据价值链中的哪一部分或哪些部分,从而分析釆用何种组合才能达到总成本最小、总价值最大的目标。

(二)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原则。

(1)系统性优化原则。价值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价值链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企业进行成本管理要从价值链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个价值链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能只关注价值链的生产、釆购、销售中的某一环节,而是要注重对整个价值链的相关各企业进行协调和控制。要使企业整体成本最低,就需要各相关企业协作完成。

(2)重要性原则。由于企业整个价值链的资源和实力有限,价值链成本的优化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80%的成本是由20%的作业引起的,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应是一种更具针对性的成本管理行为,应利用价值工程等分析手段找到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点,将成本管理重点放在对价值链整体成本和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的环节上,对关键点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以保证产品特色和优势。

(3)顾客需求导向原则。企业成本管理要针对顾客价值的'提高而展开,这是由价值链的内在特性决定的,顾客需求拉动了整个价值链的运行和发展。在各环节,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物流和售后服务都要由下游客户的需求拉动,而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需求又拉动了上游企业的运行。因此,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应是以发现和探索顾客需求点、确定最佳买方效用为逻辑起点开展的成本管理活动。

四、价值链成本控制策略

(一)外部价值链成本控制策略。

(1)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尽量多渠道融资,降低财务费用。科学开展全面预算,通过事前周密计划、事中有效管理、事后综合反馈,促进财务预算控制的高效有序进行。优化预算管理,杜绝信息孤岛。促进资源优化与信息共享,基于企业运营状况、资金流量、资产构成,科学开展业务与财务预算。

(2)合理进行价值链上下游的整合,处理好与上下游的关系。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活动方式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或者企业效益。企业应和上游设备供应商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共赢。

(二)内部价值链成本控制策略。

(1)要合理组织人力物力,降低工程成本。各个职能机构对各流程进行并行执行,紧密合作,互相制约,争取高质量低成本。

(2)进行企业流程再造,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不断进行价值链的改进。非增值作业对于最终产品的形成没有贡献,消除它们不但不会影响产品的生产,还能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产品成本。对于增值作业可分为低效作业和高效作业,企业应客观准确判断出价值链中的低效作业,尽可能提高其生产效率。价值链中各个价值活动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低效作业会影响到其他价值活动的生产行为,无形中提高了产品成本。

(3)重视培养专业人才。价值链成本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因此,要想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就要加强成本管理建设,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价值链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有效信息往往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学科的,所以只有真正了解现代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才能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区别各种来自企业外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信息资源。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礼仪在旅游活动中的价值研究论文

为了全面提升员工的个人形象,素质修养,景区特意安排了场礼仪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礼仪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礼仪可以提升从业人员个人素质。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的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旅游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景区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礼仪培养,对于一个景区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二、礼仪可以调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人际交住中,人们对于尊重自己的人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就拿导游工作来说,同样的讲解内容,注重礼仪与否可以直接影响整个讲解水平。注重礼仪,可以有效的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还可以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服务纠纷。三、礼仪可以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我们服务游客的过程就是与游客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理解的微笑,都有可能缩短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从而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作为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可以说是整个景区的形象窗口,因此,我们更应该时刻注重礼仪,为树立自身和景区的美好形象不懈努力。 文:冯苗苗

哇,1500字虽不难,但要时间呀,只能给点提示给你: 首先你是否了解礼仪是个什么东西?言谈举止都在展示你对人的礼,让别人感觉受到你的尊重,受到你的尊重就会喜欢你,喜欢这个地方,喜欢你的公司,喜欢这个城市,喜欢这里的人。这就是“作用”。 如何操作才让人感觉受到尊重?如何又能让人感觉倍受尊重?这就是“运用”的细节及方法了,在于你要懂礼仪,可以在网上搜关于旅游接待礼仪类知识。 讲礼仪,不仅能提升个人对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能提升这座城市在游客心中的地位,让客人流连忘返,促进消费,铺垫了再次消费的基础,从而提升公司收益,城市GDP等,这些都是因些而得出的重要意义! 不知道是否能让你思路开阔点!

1、面门为上。采用“相对式”就座时,通常以面对房门的座位为上座,应让之于来宾;以背对房门的座位为下座,宜由主人自己在此就座。2、以右为上。“并列式”排位的标准做法,是宾主双方面对正门并排就座。此时,以右侧为上,应请来宾就座;以左侧为下,应归主人自己就座。3、居中为上。如果来宾较少,而东道主一方参与会见者较多之时,往往可以由东道主一方的人员以一定的方式围坐在来宾的两侧或者四周,而请来宾居于中央,呈现出“众星捧月”之态。4、以远为上。道理十分简单:离房门近者易受打扰,离房门较远者则受到的打扰较少。5、佳座为上。长沙发优于单人沙发,沙发优于椅子,椅子优于凳子,较高的座椅优于较低的座椅,宽大舒适的座椅优于狭小而不舒适的座椅。6、自由为上。有时,未及主人让座,来宾便自行选择了座位,并且已经就座,此刻主人亦应顺其自然。在客人登门拜访之时,主人务必要使自己临场的一切表现都中规中矩。专门恭候:为了防止来宾来访时“吃闭门羹”,负责招待对方的有关人员须至少提前10分钟抵达双方约定的地点。必要之时,还应专门在约定地点的正门之外迎候来宾。起身相迎;盛情款待:一是要让座于人。二是要代存衣帽。三是要斟茶倒水。为来宾上饮料时,还须注意干净卫生保证供应。四是殷勤相助。认真专注。与来宾交谈时,务必要认认真真地洗耳恭听,聚精会神,切不可一心二用,所答非所问。那样做,必定会得罪于人。千万不要在招待来宾时忙于处理其他事务。例如,打电话、发传真、批阅文件、寻找材料,或是与其他同事交谈,等等。万一非得中途暂时离开一下,或是去接一下电话,事先别忘记要向来宾表示歉意。最好不要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地点接待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士。要是遇上了这种情况,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接待,也可以安排其他人员分别予以接待。热情挽留:在一般情况之下,不论宾主双方会晤的具体时间的长度有无约定,客人的告辞均须由对方首先提出。主人首先提出来送客,或是以自己的动作、表情暗示厌客之意,都是极其不礼貌的。当来宾提出告辞时,主人通常应对其加以热情挽留。可告之对方自己“不忙”,或是请对方“再坐一会儿”。若来宾执意离去,主人可在对方率先起身后起身相送。交通。所谓交通礼仪,在此是指接待方在正式的公务接待活动之中,在为来宾安排、准备、挑选专供对方使用的车辆、船只、飞机时,所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1、费用不许超标。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既要求舒适为要,也要注意勤俭节省。2、档次不得违规。3、运作不宜作假。日程安排: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时,必须优先考虑对方的日程安排。方便舒适:有可能的话,在为来宾安排、准备、选择交通工具时,要优先考虑综合指标优、舒适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社会声誉佳者。顺畅快捷:一般而言,应当为来宾选择快速并且直达目的地的交通工具。最好不要让来宾在凌晨或子夜动身上路,也不要让对方在夜晚抵达目的地。专人负责:应当善于进行沟通,善于随机应变。因为在派车、订票、购票、改签或确认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上,若非具有如此素质者。往往难当此任。安全至上:1、树立安全意识;2、采取安全措施;3、遵守安全规章。排好座次:为来宾安排或选择对方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具体座次时,总的指导性原则有三:一是要符合常规,二是要量力而行,三是要主随客便。轿车的座次:在轿车之上,座次的常规一般是右座高于左座,后座高于前座。以一辆目前在国内公务接待中最为常用的双排五人座轿车为例,车上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在公务活动中,轿车上的前排副驾驶座通常被称为“随员座”。按惯例,此座应由秘书、译员、警卫或助手就座,而不宜请客人在此就座。惟独在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客人坐在副驾驶座上与主人“平起平坐”,才是合乎礼仪的。在一般情况下,双排五人座轿车上的后排中座左右挨夹,坐在那里不很舒坦,故不宜请客人就座于此。在公共汽车上,座次尊卑的一般规则是: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距离前门越近,其座次便 往往越高。在有的公共汽车上,座位被安排在通道两侧。碰到这种特殊情况时,一般应以面对车门的一侧为上座,而以背对车门的另一侧为下座。在火车上,座次的常规通常为:距离火车头愈近的车厢,其位次便愈高。距离车厢中部越近的包厢、铺位或座位,其位次便愈高。皆以面对火车行进方向的一侧为上位,而以背对火车行进方向的另一侧为下位。卧铺则以下铺高于中铺,中铺高于上铺。在同一排座位之中,以临窗者为上座,以临通道者为下座。在同一行座位之中,则以右座高于左座。在来宾乘坐交通工具时尚须接待人员主动给予对方以热情的帮助和周到的照顾。1、代为联系订座;2、交运领取行李;3、上下加以护送;4、提供饮食药品。住宿。公务接待住宿安排要根据客人的身份、人数、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工作需要来酌情安排,选择宾馆要根据接待经费预算、宾馆实际接待能力、口碑与服务质量、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安全条件等因素来考虑,基本生活需要如空调、热水、卫生间、电话、电视、娱乐、购物及办公、会议设施要符合要求。接待人员要让来宾产生“宾至如归”之感,体贴入微、善解人意,但要以不妨碍对方私生活为准、以不限制对方个人自由为限、以不影响对方休息为度。礼品。礼品的选择要突出纪念性,讲究“礼轻情义重”,不宜赠送过于贵重的礼物,否则有行贿受贿之嫌。还要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要有针对性,因人、因事而异,尽量使礼品得到来宾的欢迎,要避免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目、包装方面的禁忌,禁送现金、有价证券、天然珠宝、贵重首饰、药品、营养品、广告性和宣传性物品、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物品及不道德的物品。送别。送别它所指的,通常是在来宾离去之际,出于礼貌,而陪着对方一同行走一段路程,或者特意前往来宾启程返还之处,与之告别。并看着对方离去。最为常见的送别形式有道别、话别、饯别、送行,等等。道别,指的是与交往对象分手。按照常规,道别应当由来宾率先提出来,假如主人首先与来宾道别,难免会给人以厌客、逐客的感觉,所以一般是不应该的。在道别时,来宾往往会说:“就此告辞”,“后会有期”。而此刻主人则一般会讲:“一路顺风”,“旅途平安”。有时,宾主双方还会向对方互道“再见”,叮嘱对方“多多保重”,或者委托对方代问其同事、家人安好。在道别时,特别应当注意下列四个环节。一是应当加以挽留。二是应当起身在后。三是应当伸手在后。四是应当相送一程。话别,亦称临行话别。与来宾话别的时间,一要讲究主随客便,二要注意预先相告。最佳的话别地点,是来宾的临时下榻之处。在接待方的会客室、贵宾室里,或是在为来宾饯行而专门举行的宴会上,亦可与来宾话别。参加话别的主要人员,应为宾主双方身份、职位大致相似者,对口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待人员,等等。话别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表达惜别之意,二是听取来宾的意见或建议,三是了解来宾有无需要帮忙代劳之事,四是向来宾赠送纪念性礼品。饯别,又称饯行。它所指的是,在来宾离别之前,东道主一方专门为对方举行一次宴会,以便郑重其事地为对方送别。为饯别而举行的专门宴会,通常称作饯别宴会。在来宾离别之前,专门为对方举行一次饯别宴会,不仅在形式上显得热烈而隆重,而且往往还会使对方产生备受重视之感,并进而加深宾主之间的相互了解。送行,在此特指东道主在异地来访的重要客人离开本地之时,特地委派专人前往来宾的启程返还之处,与客人亲切告别,并目送对方渐渐离去。在接待工作中需要为之安排送行的对象主要有:正式来访的外国贵宾、远道而来的重要客人、关系密切的协作单位的负责人、重要的合作单位的有关人员、年老体弱的来访之人、携带行李较多的人士,等等,当来宾要求主人为之送行时,一般可以满足对方的请求。考虑为来宾送行的具体时间问题时,重要的是要同时兼顾下列两点:一是切勿耽误来宾的行程,二是切勿干扰来宾的计划。为来宾正式送行的常规地点,通常应当是来宾返还时的启程之处。例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等。倘若来宾返程时将直接乘坐专门的交通工具,从自己的临时下榻之处启程,则亦可以来宾的临时下榻之处作为送行的地点,例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等,举行送行仪式的话,送行的地点还往往要选择宜于举行仪式的广场、大厅等等。为来宾送行之际,对于送行人员在礼节上有着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一是要与来宾亲切交谈。二是要与来宾握手作别。三是要向来宾挥手致意。四是要在对方走后,自己才能离去。陪同。陪同要讲究规格、自始至终。要首先了解客人综合情况,明确接待方案,熟悉全过程,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参观访问中,指定的陪同人员不能过多,中途不得换人或不辞而别。要对客人有问必答,但不能随意越权许诺。陪同要适时向客人宣传介绍、注意时间节奏,对陪同活动中客人的要求要予以重视,陪同到客人房间原则上应两人同去, 照看好客人行李,做好交接善后工作。

旅游民俗文化1、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涵义它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使承的生活文化。2、旅游与民俗文化“入乡随俗”、“入国问俗”、“入国问禁”,早已成为旅游中的常识,旅游与民俗历来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诸多的文人学者,为了探索各民族历史变迁、民俗风情,行万里路,越千重山,进行旅游采风,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妙不可言的神话故事、宗教祭祀、民间娱乐等,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和内涵。 3、民俗文化的构成民俗文化是社会共同体在劳动中,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人类活动的过程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研究者一般将“民俗文化”分为“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4、民俗文化的特点(l)社会性和集体性风俗习惯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它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即使最初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融于社会民俗之中,才有生命力,也才能由集体的行为实现流传。 (2)类型性和模式性社会民俗现象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社会民俗文化现象一旦形成,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并成为约束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稳定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模式,并按照这一模式代代相传。 (3)传承性和传播性社会民俗文化现象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当然传播性决非被动地、平镜式的复制,运动场跑步式的单调重复,而是“扬弃”式的贯通,是辩证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创新,兼容并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4)稳定性和变化性 相对稳定性是指和上层文化相比,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从来无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民俗尽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民俗在时空中传承、播布、演进,也必然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种种变形变异和消亡的现象。如傣族泼水节,称为“浴佛”节,但现在淡化宗教的成分,而加人娱乐的内容,取其吉祥洁净,对境内外游人有了吸引力。

  • 索引序列
  • 中国礼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
  • 国内价值观研究现状论文
  •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论文
  • 产业价值链研究国外研究现状论文
  • 礼仪在旅游活动中的价值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