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月半仔
氮元素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它在植物生长中起到许多作用,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须元素。 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氮为铵离子(NH4 +)或硝酸根离子(NO3-)。 常见肥料有尿素,氨基酸水溶肥等。是一种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的元素。
除了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含氮以外,植物体内还存在多种含量少但功能特殊的化合物,比如一些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PP等)、生物碱(胆碱、烟碱、茶碱等)、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这些化合物也都是含氮结构,在植物体内也发挥着调节某些特殊生理作用的重要功能。例如增施氮肥可促进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从而加快作物生长、延缓和防止植物器官衰老、延长蔬果保鲜期。
植物吸收的氮以无机氮为主(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有时也吸收简单的有机氮,如尿素和氨基酸等。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在水田中,铵态氮是主要氮源。由于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
植物缺氮时,较老的叶片先退绿变黄,严重缺氮时,叶片脱落,植株矮小。当植株缺氮时,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的合成过程明显下降,细胞分裂和伸长受到限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小色淡。由于氮在植物体内可以再度利用,在缺氮时,幼叶从老叶吸收氮素,所以表现出老叶容易变黄干枯。植物体内的氮如果过量,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就会用于合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这就会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果胶质大量减少。于是细胞大而壁薄,易遭病虫侵害,同时茎部机械组织不发达,容易倒伏。
百叶书店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冬天的严寒。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扩展资料:
1、用磷过量会使植物晚熟结实率下降。
2、植物缺钾的症状
沿叶缘的灼伤状,首先从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并且有斑点产生。缺钾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茎杆脆弱,常出现倒伏。
种子和果实小且干皱。植株对病害的抗性低。具有明显的抗伏倒性,可以增加果实类、蔬菜类作物口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磷钾
烂Pandade
氮: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既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吸收到体内的铵态氮,可直接光合作用产物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进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机物。
磷: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钾: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提高粮食作物蛋白质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榈酸含量、薯类和糖料作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纤维作物及棉花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调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状、大小、色泽和风味,增强其耐贮性。
扩展资料:
使用化肥氮磷钾的注意事项:
1、长效氮肥的氮素释放相对缓慢,释放高峰期比尿素约迟5天,故应比尿素的常规施用期提前。一般早春提前5-6天,夏季提前3-4天为宜。
2、长效氮肥在土壤中的保氮能力比较强,利用率也较高。因此,它的用量比一般氮肥要略少些,通常比常量减少10%-15%为宜。
3、把硫酸锌锌肥和磷肥混合在一起施用,会形成不易溶解于水的磷酸锌。农作物的根系对这种锌很难吸收利用。施用硫酸锌避免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磷酸二氢钾等磷肥接触,不能混合在一起施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壹个芝麻糕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 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ß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氮素的丰缺与叶子中叶绿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我们能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色深浅上来判断氮素营养的供应状况。在苗期,一般植物缺氮往往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分孽少。生长后期严重缺氮时,则表现为穗短小,籽粒不饱满。在增施氮肥以后,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但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多,过量施用氮素时,叶绿素数量增多,能使叶子更长久地保持绿色,以致有延长生育期、贪青晚熟的趋势。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如糖用甜菜,氮素过多时,有时表现为叶子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但具有经济价值的块根产量却少得使人失望。
yeye要吃好吃的
(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 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5)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6)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肥,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除碳氢氧是从空气中吸收,其余均不同程度地需要施肥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肥料、稀土肥料等。 目前,市场经销的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并且每种肥料也有许多品种。主要氮肥品种有;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还有氨水、石灰氮等也属于氮肥,但目前已较少使用。硝酸钙既是氮肥,也可作钙肥用。主要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此外,磷矿粉、钢渣磷肥、脱氟磷肥、骨粉也是磷肥,但目前用量很少,市场也少见。主要钾肥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其中硫酸钾和氯化钾成分较纯,我国市场上流通的大多为进口肥料,盐湖钾肥产自我国青海省,主要成分是化钾,窑灰钾肥和草木灰成分很复杂,市场上流通量较前三种钾肥少。微量元素肥料品种也较多,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肥为硫酸锌,锰肥为硫酸锰,钼肥为钼酸铵,铜肥为硫酸铜,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随着农化研究的深入,复混肥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复混肥是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最常见的复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此外还有尿素磷铵、硝酸磷铵、硫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等。复合肥使用时需调整养分比例以适应不同作物和土壤的要求。混配肥料,它是将几种单质肥料按作物和土壤等条件灵活地配制成不同规格,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取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专用肥多属这类肥料。 另外,目前市场上推广的各种液体肥料和喷施肥料,也是各种营养元素肥料混合以及添加氨基酸等一些有机成分,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效果。 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有16种,即氮、磷、钾、硫、钙、镁、碳、氢、氧、硼、铁、钼、铜、锌、锰、氯,其中氮磷钾为大量元素,其余为微量元素,虽然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相差很大,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且不能相互替代。化肥种类很多,在生产上常用的主要有下面这些。1、氮素化肥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 ①硫酸铵(硫铵):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含氮20%一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硫铵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千克。 ②碳酸氢铵(碳铵):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尿素不如硫铵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铵提前几天施用。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 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 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 含P2O5 12%一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 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 从而提高肥效。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使作物直接吸收。 ②重过磷酸钙(重钙):含P2O5 约45%左右,是一种高效磷肥。施用重钙的有效方法和过磷酸钙相同,重钙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要相对减少。3、钾肥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在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 ①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机肥料。 ②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O 50%-52%左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浓度以%为宜。 4、复合肥料:前面说的化学肥料一般只含一种营养元素,属单元素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它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便于贮存和施用等优点。 ①磷酸铵:是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料,含氮12%~18%,含P205 46%-56%,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最适合条施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7-10千克,撒施作基肥667平方米25~30千克。其中磷酸一铵呈酸性,磷酸二铵呈碱性,二者均易溶于水,水溶液为中性,有一定的吸湿性。 ②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各约10%,淡褐色颗粒。氮钾均为水溶性,有一部分磷是水溶性的。主要用作基肥,667平方米用量25~30千克。 ③磷酸二氢钾:含P2O5 24%、K2O 21%,白色易溶于水,一般用于黄瓜无土育苗及无土栽培生产。因价格较高,在大面积生产中多用于根外追肥。(四十八)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 1、尿素 外观为颗粒或结晶,容易吸湿,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和氨水中。在炉子上放一块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有少许白烟,可以闻到氨气味。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2、硫酸铵 外观为白色或浅色结晶,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在火上加热时与尿素、硝酸铵、氯化氨相比熔化较缓慢。也可用氯化钡与硫酸铵在水溶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来鉴别。农用氨含量(以干基计)一级品,二级品。3、硝酸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黄,易溶于水,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而降低水的温度,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大量硝酸铵受热分解可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并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味。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4、氯化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黄晶体,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吸湿性强,易结块、水溶液呈酸性。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刺鼻气味,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溶化过程中可见以未熔部分呈黄色。农用总氮含量(以干基计)为25%。5、农业用碳酸氢铵 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鉴别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摩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农用氮含量为17%。 6、过磷酸钙 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淡黄色等疏松粉状物,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肥,对碱的作用敏感,容易失去肥效。一部分能溶解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一般情况下吸湿性较小,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有吸湿现象,结成硬块。特级品含有效五氧化二磷为20%,四级品A为13%,B为12%。 7、钙镁磷肥 外观为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黑色粉末,粉末极细,在阳光照射下,一般可见到粉碎的、类似玻璃体的物体存在,闪闪发光。不溶于水,不易流失,不吸湿、无毒性、无腐蚀性,在火上加热,看不出变化,熔点在135摄氏度左右。特级品有效五氧化二磷为20%,氧化钙40%,氧化镁12%。 8、复混肥料 外观为灰褐色或灰白色颗粒状。有的复混肥料中有粉碎不完全的尿素白色颗粒结晶,也有的复混肥料中有整粒的尿素结晶单独存在。稍有吸湿性,吸潮后复混肥料颗粒易粉碎。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复混肥料中的氮肥、钾肥及部分磷肥中的水溶性磷能溶于水。在火上加热时,可见有白烟产生,并可闻到氨的气味,不能全部熔化。9、氨水 是氨气溶于水的水溶液,是无色透明或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臭味,有毒。水溶液呈弱碱性。农用氨水中氨含量一般为15%。
氮元素对于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它在植物生长中起到许多作用,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须元素。 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氮为铵离子(NH4 +)或硝酸根离子(NO3-)。 常见肥料有
论文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论文作者对某项著作或论文的整体进行借鉴或参考。它们不仅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接受度和作者的科学态度和素质,也反映了论文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它
汽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文呢?下面
土木工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