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7

MrStoneLiu
首页 > 期刊论文 > 武汉市木兰山景区发展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ngmanjing

已采纳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武汉港50公里。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海拔米,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3月又被批准为AAA级风景区。 木兰山山势挺拔、风景秀丽,她由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沟壑纵横,气象万千。雨水季节,飞瀑流泉,山鸣谷应;春秋两季,行云走雾,浩渺无垠,一派神仙境界;隆冬时节,雾淞漫野,万树挂玉,晶莹剔透,可以说,木兰山一年四季都有好风景。明代诗人屠达在《登木兰山记》中对这座千古名山给予高度赞誉:木兰山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始称于南齐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因木兰将军而得名。相传木兰自幼在此习武,十八岁时女扮男妆,代父从军,征战十二载,屡立战功,封孝烈将军,木兰辞而不受,乞归故里,侍奉双亲,九十而终,葬于木兰山北。后人感其忠烈,为其建祠、立庙、树坊,先后启建了木兰殿、将军祠、唐木兰将军坊,山也因之而更名为木兰山。历代文人墨客竞相登山揽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时任黄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兰山,并题诗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木兰山华中地区香火圣地,史料记载,木兰山香火始于隋,盛于唐、兴于明清,其佛、道两教和睦相处于一山,在全国少有,独具特色,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的善男信女朝山进香,顶礼膜拜,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和八月初一的金秋木兰庙会,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木兰山也是著名的革命胜地。“黄麻起义”失败后,副总指挥吴光浩等72名战士转战木兰山,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并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徐海东等同志及刘、邓大军一纵一十九旅等都曾在木兰山一带进行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解放后,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百余名书法家为木兰山题词,木兰山己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并与蔡店姚家山新五师师部旧址等景点组成了一条红色旅游线路。 木兰山地质构造独特,地处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南缘,这里有广泛发育、保存完好的木兰山蓝片岩带,并有红帘石片岩伴生,岩石露头极佳。2005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1996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中外专家考察木兰山,认为“木兰山蓝片岩是解决中国中央造山带的金钥匙,其意义重大,木兰山及附近地区,是研究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中央造山带的重要基地,是地质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国内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木兰山森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林区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林区内林木遮天蔽日,各类古树名木三百多种,各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森林,而且夏季气温比武汉城区低6--8度,是森林越野、探险旅游、春游踏青、休闲消夏的好地方。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 木兰山以自然生态为载体,以木兰文化为特色,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神秘的宗教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分别建成了木兰山索道、木兰山迷宫、木兰花苑、风洞、石景公园、古庙区等著名景点,现己建成为集宗教朝圣、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地质旅游、红色旅游、会务培训于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256 评论

飛天彩绘

木兰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黄陂市区35公里,距武汉市区60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1]其主峰思齐峰海拔米,是大别山南麓的山峰之一。有林地面积373公顷,森林面积2000公顷,森林覆盖率95%。整个景区分为四个区域:古寨区、石头景区、花园区、别墅区。木兰山景区是千年香火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佛教和道教共存于同一座山上,每年国内外香客络绎不绝。被列为国家重要景区之一,进入全国假日旅游信息预报系统。[2]从前到后依次为南天门、二天门、回光殿、木兰将军墓、木兰厅、豆捞宫、朝天门、报恩殿、故宫、三清殿、娘娘殿、黄愚亭、金顶等景点。作为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广泛分布着具有亿年历史的蓝色片岩。景区常年举办国际A级赛事、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1]

109 评论

丸子粉丝

木兰山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武汉港50公里,海拔米,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是木兰生态旅游区的龙头。木兰山因木兰将军而得名,是木兰将军的故里。据史料记载,木兰山始称于南齐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历代的骚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灸人口的诗篇。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登临木兰山,拜谒木兰庙,写下了《题木兰庙》等传世佳作:"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木兰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摇篮,"黄麻起义"后,李先念、徐向前、吴光浩等率部转战木兰山,革命队伍才不断发展壮大。木兰山也是千年香火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佛道两教共处一山,每年海内外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已被列为国家重要景点之一,进入全国假日旅游信息预报系统。 武汉市黄陂县北三十公里的荆楚名岳——木兰山,相传是巾帼英豪木兰将军的家乡。这里的山、水、花、木、宫、殿、阁,几乎都和千古流芳的木兰将军息息相关。山上那古朴别致的建筑,千姿百态的石林,姹紫嫣红的奇花,幽深静谧的别墅,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木兰山海拔约六百米,是大别山脉南麓的高峰之一。山势峭拔嵯峨,翠峰壁立。北山突兀向天,南山迤逦浑圆,中间一块山腰盆地。远远望去犹如一头仰天长啸的巨狮,在它腾空飞跃之时,猛地一抖神威,似乎一跃之间,就要飞上九天。据史书记载:木兰山古称建明山,因状如吼狮,故又名青狮岭。后来坡坡岭岭长遍木兰树,所以更名木兰山。据说,古时有位姓朱名异,字寿甫,号天禄的千总,家住在山北十余里的双龙镇,因年逾半百无后,常登山求嗣,归而生一女,取名为木兰,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一五五)、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的《黄陂县志》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今黄陂)人也。姓朱,父寿甫,母赵氏……儿时状貌端凝,不雅修饰……会突厥入侵,军书叠至。寿甫苦于赢弱不堪远征,日夕忧虑。木兰……乃市鞍马,易戎服,为男子妆,代父从征。”一十二载,立功异域”朝延封她为将军。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的将军庙下。《黄陂府志》、《湖北通志》、《萍踪识小》、《名胜志》均有类似记载。乡人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暮前竖立“木兰将军之暮”的巨碑,并于明万历三十七年(一六0九年)在山上建立了木兰殿、木兰将军坊。从此木兰山名声大震。正如明代诗人徐承颐所写:“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历代文人墨客,寻幽探胜,络绎不绝。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唐代大诗人杜牧游览木兰山时,曾写下《题木兰庙》,诗云:“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体现人民对木兰将军的景仰和怀念。

337 评论

阿里嘎多~

位于黄陂县城北30公里处,木兰山原名建明山、青狮岭,传说巾帼英雄朱木兰曾在山下居住,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山上建寺纪念,山亦更名木兰山。古建筑群分布于将军坟、东泉庵、水晶宫、古寨四区,以古寨区最宏大。古寨环两座主峰一周,长5公里。寨垣依山就势,以青石干砌而成,高4米左右,现保存基本完好。寨内建筑均就地取石干砌,不用沙浆勾缝,历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塌,别具特色。木兰山现已建成风景区。主要有玉皇阁、金顶、祈嗣顶3主峰建筑;有朝圣门、南天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5道寨门;有玄武殿、娘娘殿、木兰殿、朝天宫、帝主宫等32殿。 �明朝诗人朱臣颐写了一道题为《木兰山》的诗:“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明代诗人屠达曾说:“木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石门山、木兰生态旅游区西部,东与木兰山、木兰湖毗邻,距武汉市城区中心61公里,从武汉市内乘车只需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捷。 木兰天池由飞瀑、溪潭、怪石、奇木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达200多处,其中游人可通达的景观有40多处。在自然景观中,最为有名的是天池峡谷中的“上八潭”、“下三潭”、大瀑布、喋血溪等。这里的风光特点与九寨沟、庐山有诸多相似之处。 现已开发的主导线路是大峡谷游览线,下起小天池,上接大天池,上下落差200多米,游线全长约10华里,共分四个景段:小天池景段、野马沟景段、道士冲景段和大天池景段,该游线贯穿怪石、溪潭、飞瀑、奇木等40多个景观。 最大的景观为大天池,即朱家山水库,该水库建成于1978年,游人在从山下景区大门进入后,沿石阶一路观景,一条溪泉相伴,走在林间时闻潺潺溪水声,间或可见飞瀑。在山顶水库观景台,当地人提供遮阳伞和坐椅供游人休憩,一边观景一边品茗,或租条小船游弋于湖上。 其他主要景观有降龙石、姻缘潭、显灵潭、喋血溪、神牛溪(溪水中立有一石,状似一条卧牛)、横谷大瀑布(瀑布全长110米,上下落差70多米,是目前武汉市所发现的瀑布中最高最大的瀑布)。 传说此地为木兰将军外婆家,有关木兰的故事娓娓动人,丰富多彩。 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武汉市50公里,海拔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木兰山相传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和千古流芳的木兰息息相关。 据县志记载,古代有位叫朱异的千户长,住在山北的双龙镇,因年逾半百无后,常登木兰山求嗣,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取山名木兰,木兰山上的祈嗣顶相传是木兰父亲求子的地方。 木兰殿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殿里的三尊大的塑像代表木兰的三个阶段,这是她当将军时的形象,这是她从军前的形象,这是她从军时的形象。 相传木兰18岁那年,羌胡侵犯边关,木兰父亲连接12道兵书,但老将军年老体弱,木兰削发女扮男装。12年后,木兰已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了,唐太宗要封他为昭烈将军,木兰请求回到父母身边,尽女儿的孝心,远近的乡亲们为木兰的事迹所感动,在木兰山刻了木兰将军坊。 木兰山的石雕都采用了本地的石料绿帘石镌刻而成。“唐木兰将军坊”高5米、宽9米,下刻二龙戏珠的浮雕,双凤在上,双龙在下真是寓意很深的佳作,也是尊重女子气节的真实写照。 坐落在海拔520米的千尺峰上的玉皇阁,始建于唐代,阁高10米,相传是木兰将军凯旋归朝后,朝廷赐冠的地方,整个建筑没用片瓦寸木,都用大小石块交错干彻而成。 棋盘石状太极,凌空耸立在峭壁之颠,传说木兰将军解甲归乡后,时常到这块巨石上同道人下棋。 这块巨石叫下马石,相传是木兰将军下马的地方。 采访: 我是黄陂铁矢墩的人,为什么叫铁矢墩呢?是木兰将军为出征代父从军以前,在我们铁矢墩炼过了铠甲。 木兰山南陡崖间有一泓碧水,这就是木兰天池,相传木兰小时候经常到天池旁舞剑挥刀,操练十分刻苦认真。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木兰将军归来以后,她去世,乡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这地方,用土一人一担把它挑起来,堆成一个坟。 在中国,有5个地区都把木兰说成是自己家乡的英雄。 木兰将军的丰功伟绩和她作为一个女子能代父从军,历代都有替父参军、替夫参军、替兄参军,所以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故乡有这么一个名人,感到无上的荣光。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不入史,所以木兰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已无从考察,唐代大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诗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高风亮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自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问世之日起,木兰从军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已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上千年过去了,《木兰辞》的作者早已不知是何人了,但她的作品却一直流传至今,并被编进中学语文课本,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传诵着。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汉市木兰山景区发展研究论文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武汉港50公里。她东拥木兰湖,南瞰木兰川,西挽滠水河,北枕大别山,海拔582.1米,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

    MrStoneLiu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武汉十三五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3日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其中一系

    一起去听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景区发展研究论文

    总论与展望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

    飞翔258743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武汉研究所发表的论文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

    小倩TIN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武汉市场花卉营销研究的论文

    如何利用电视广告进行成功的市场营销 2006年11月18日21时20分,央视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后落幕,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达到6

    霸王V风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