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盒子上723
关于节能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学生的的我们应该为节能减排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虽然我们只是学生但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首先是要学会节能,现在我们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它们本来可以不断再生,但由于我们人类随意破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我们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就拿我们的水资源来说吧!虽然现在新闻上常常呼吁我们人类要节约用水,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洗菜的水来拖地,再用脏水来冲厕所等,但人们还是不把它当一回事,不断地浪费水资源,在我的学校中,也经常会听见水“滴答滴答”响的声音,这些都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注意节约用水而造成的,虽然浪费一滴水并不会对社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着这种心态,每个人都去浪费一升水,那全国13亿多人口,一天就会浪费13亿升滴水,一个月就会浪费390亿升滴水,一年将会浪费4680亿升水,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啊!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这一点,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如果我们都有着一种侥幸心理,那我们将会浪费多少白花花的水啊!再拿我们平时常用的东西来说吧!如果我们每人每星期节约几张白纸;去餐馆吃饭时,能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地球上将可能多一片绿色森林。当然,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矿产资源,它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但近几年来,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平凡yifen
地理无处不在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小马楠仔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东西最长2000公里、南北最宽1600公里,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全国最大的一个省区。 新疆与8个国家(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600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总长度的1/4,是中国边境线最长、接壤国家最多的省区。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所以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悠悠lvying
本人水平有限,大概的给你写了一下(包含COPY的成分),你自己再改一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海拔高度为50---200米。此外,还有湖、河、泡、泽等水面及其他面积大约占全省的2。5%。地貌特征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黑龙江省属温带、寒带之间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4摄氏度。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差8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能为每平方厘米100~120千卡。春季风速最大,西南部大风日数最多,风能资源丰富。新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山脉,最高峰约7000米,一般在海拔3000—5000米。山南为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约1000米,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其西面和南面,自西向东,为帕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最高峰8000多米,一般为5000—6000米。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平均海拔约500米,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北缘为阿尔泰山,最高峰4000多米,一般为2000—3000米。西缘有阿拉套山、塔尔巴哈台山等。雨量稀少是新疆地区最严重的问题。由于这里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离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都很远,周围又有高山阻隔,海洋暖湿气流很难进入本区内部。虽然,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沿着北疆西部的一些断谷,进入准噶尔盆地,但是已成强弩之末,十分微弱。因此,天山南北两盆地的雨量都很少。准噶尔盆地稍多一些,年均降雨量也不过150—300毫米,塔里木盆地更少,一般只有30—50毫米。由于雨量稀少,大片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沙漠。不过,新疆南北的高山降水量较多,年达600—800毫米,山上覆盖着深厚的冰雪。冰雪融化后,或汇成河流,或渗入地下。为了发展农业,历代新疆各族人民,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或修建明渠,引河水灌溉农田;或穿凿坎儿井,引地下水滋润庄稼。总的来说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地域辽阔但绿洲面积不大气候干旱气温变化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土地面积大,但林地面积小;土壤质量差且沙化,盐碱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上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决定了新疆 在开发建设中,一旦被污染和破坏,将产生难以恢复和永久性的后果。因此在人为的经济活动中,必须尊守自然规律,重视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carefreeyu
如下: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下面,就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
1、 服饰与地理 :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2、 饮食与地理 :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
应该是低碳生活一类的 先说问题严重性 生活中存在一些浪费现象 排放太多等等 举几个例子然后再说怎么全球共识 全球达成一致 解决排放、污染问题 表现在哪
晚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强烈改造了天山地区(Tapponnier et al.,1979;Avouac et al.,1993;Hendrix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随便打上一个城市的名词就有这些方面的内容整理起来就是一篇论文
关于节能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你好,关于地理的论文,这个太笼统,你看你对那一个感兴趣。高中地理论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杜桥中学 何林林[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