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七
1972年,竺可桢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联系挪威冰川学家画出的一万年雪线图和丹麦学者对格陵兰岛冰芯研究得出的1700年以来格陵兰岛气温图,根据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物候资料,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这篇论文影响很大,后来中国的历史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气候多受这篇论文启发。
2004年12月《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的文章,文章中引述国外科学家根据树木年轮、湖泊钻孔、冰芯、珊瑚和历史文献得出的近1150年北半球气温变动曲线,将公元850-1911年划分成16个气候期,8个寒冷期和8个温暖期,联系中国战争记录,得出寒冷期战争频率较高的结论。
从公元850年起,8个冷期有7个导致朝代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国家大动乱。
古代社会经济依赖农业和畜牧业,气候变化也会引起农产品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王朝税收和人口。
如果联系马尔萨斯循环规律,除了人口增长外,气候变冷也会加剧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造成饥荒、战乱。
气候变化模型非常复杂,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影响气候的因素非常之多。
目前科学家已经提出的影响因素就有: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循环)、大气层成分组成(二氧化碳、氧气、甲烷浓度)、板块运动(海洋、陆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太阳的活动周期(黑子周期)、地月相互作用、陨石撞击、大火山喷发。
地球在亿年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有人认为还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
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影响的研究,欧美科学家研究的比较多,比如欧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温盐环流』,提出了北大西洋1600年气候周期。
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气候研究也是国外科学家先研究出来,国内学者引进。
下面将中国历史时期分10个阶段,说说气候变迁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上面论文中说到的会简略些。
最后有张秦汉以来中国气候变化图,是中科院地理所《地球科学进展》月刊所载,注释和原图链接附后。
1、大约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发生了一次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古气候学称之为『千年事件』。
此次变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续了整个公元前22世纪,导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终结,陷入百余年的动荡和饥饿。
在中国导致山东地区龙山文化南移,龙山文化原地被较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
『千年事件』结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引发了黄河中下游的大洪水。
根据目前考古资料,二里头文化一期最早开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传说中的夏朝开始成型的时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这次变暖后大洪水引发的对人力物力的组织管理。
同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开始统一。
2、大约公元前1600年夏商换代,同时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从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临亚洲移民政权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胁。
《竹书纪年》记载,在约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时出现“黄色的青蛙、昏暗的调养、三个太阳、七月结霜和五谷凋零”的现象。
根据现代考古和“风暴石碑”的记载,埃及也发生了地震、蛙灾、瘟疫、冰雹、有毒气体、蝗虫、河流枯竭等灾难。
《国语·周语》载:“伊洛竭而夏亡。”说明这个时期中国也发生了河流枯竭的事。
有历史学家把这些事和同时期希腊发生的『米诺斯火山爆发事件』联系在一起。
据地质学家测定,米诺斯火山(又叫锡拉火山或圣托里尼火山)爆发事件大约发生在前1628-1645年间,这次火山爆发是有人类历史1万年来最大的火山爆发。
大火山爆发影响了气候,导致了“火山冬天”,气温降低,作物减产死亡,引发饥荒、动乱。
夏商时期虽然换代时期发生了一些气候异常,但是整个夏商时期,气候其实是非常温暖的,已经有诸多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个判断。
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亚热带动物的骨骼。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亚热带和热带的动物骨骼。
河南的古称“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
[1]半坡遗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遗址(距今3400-3055)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长的,在此不得不解释下『千年事件』。
按照冰期理论,『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间冰期的一个冰段,只是前22世纪气候有一个变冷和回升的过程。
类似事件还有『千年事件』和『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纣,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
西周初年,气候还处在温暖期。
《诗经》中作于西周初年的诗多次出现“兕觥”这种用犀牛角做的饮酒容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
灭国者五十。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还有犀、象这种热带动物。
大约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开始,气候开始变冷。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书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就发生了大旱。
[2]
这次寒冷期持续了大约1-2个世纪,可能长时间的寒冷影响了经济,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后动乱不断,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前810年前后短暂宣王中兴,前771年周幽王时犬戎陷镐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开始后,气候又进入温暖期。
这次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大约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个世纪。
这次温暖期是中国上古的辉煌时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先秦诸子、秦王扫六合、楚汉之争、秦皇汉武,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璀璨绚丽,无数风流人物登上历史舞台,留下传世的文字、不朽的功业、动人的传说。
这个时代可以看做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力争上游。
这个时期华夏走出混沌,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也在汉代形成了汉民族国家的观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个长达600年的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初年,终结于隋朝初期。
这个寒冷期包括三国、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乱世。
王莽执政和两汉迭代时期处于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的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处在这个大寒冷期的一个较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大约是公元30-180年。
18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冷,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拉开了大乱世的序幕。
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20年三国开端。
勒内·格鲁塞所著《草原帝国》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亚洲的历史进程中,存在过两种支配力,一种是亚洲外缘的古定居文明(中国、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不顾一切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蛮夷之地”,从长远的观点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强大。
第二种支配力是从这个大陆的心脏波涛般汹涌而来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处于饥饿之中,还因为贪食的狼总要以某些方式,随时搞到较好的、人们豢养的家畜』。
欧亚大陆的心脏指的是西伯利亚森林南缘的欧亚草原带,这个草原带上的游牧民族因饥饿而南下的时候,往往会改变定居文明的历史进程。
游牧民族饥饿的原因是气候来到了一个寒冷期,原来适宜的温度带南移。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纪欧洲开始的蛮族入侵,同时代中国发生五胡乱华。
在欧洲,蛮族入侵引发的民族大迁徙大约于7世纪初停止,在中国,匈奴、鲜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左右了中国三百年的历史进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统一中国。
欧洲和亚洲历史的这种同步,单一原因的解释是比较乏力的,但是气候因素是个关键。
东亚和欧洲的气候变冷并不同步,不过趋势是相同的,欧洲有一定滞后性。
[3]
大约在4世纪初,中国气候来到了一个极寒期,这时西晋统一中国不久。
游牧民族的内迁从东汉气候变冷后就开始了,只是酿成永嘉之乱(311年)恰巧在这个西晋极寒期。
在欧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现在东欧草原灭掉阿兰国,此后一个世纪匈人在欧洲达到极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领阿提拉骤逝,匈人随之分崩离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气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变得极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但并无证据表明北魏迁都与这次气候变冷有关。
六世纪末的气候变暖,伴随着华夏的重新统一。
这次统一,气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气候变暖使北方的人口、经济相比南方更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统一方式和秦国的统一有些相似,同样是先取得了蜀地,经过四五十年统一中国,甚至两次统一战争都用了十年左右。
『前277年,秦国置蜀郡,前230年,秦灭韩,开始攻灭六国,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灭南陈,统一中国。
』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暖的时期,这种两次相似的统一方式值得玩味。
三国归隋的这次统一背后值得注意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北魏对基层的重组、关中本位政策。
尤其是隋唐统一时期,关陇地区重要性的提升和维持,可能和隋唐温暖期关陇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个大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
隋唐时期八水绕长安,柑橘在长安可以结果。
这个中古时代温暖期持续了约500年,比上古时代800年的温暖期短,但同样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顶峰,这个时代的文化璀璨夺目,这个时代英雄辈出。
和上个温暖期一样,朝廷都经略西域,长安洛阳都很繁华,政制都有创新、文化都很繁荣。
这个大温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个较寒冷期。
这个一百年的较寒冷期发生了唐末民变、唐亡、五代战乱。
859年浙江裘甫起义,868年庞勋起义,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881年黄巢入长安,884年黄巢兵败自刎,唐末民变历时25年。
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国小乱世开端,979年北宋灭北汉,统一中国。
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个较温暖期,是为北宋(960-1127)年间。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个寒冷期。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
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结冰。
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冻死。
这个期间值得注意的是,金灭辽、宋发生在气候骤寒的一个时期(1110-1152年)[4]。
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国、巴勒斯坦、法国在半个世纪先后发生了大饥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个温暖期。
1209年开始,蒙古各部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
1234年蒙古联宋灭金,1227年蒙古灭西夏,1278年,元灭南宋。
1368年明灭元。
从1127年靖康之变到1368年明灭元,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统治了两百余年,比永嘉之乱后的大乱世稍微短一点。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个寒冷期,广义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据竺可桢的划分,这次小冰期里面比较温暖的时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较寒冷的时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
其中有一个最寒冷时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间汉水五次结冰,太湖与淮河四次结冰,洞庭湖三次结冰,鄱阳湖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结了冰。
据说当时京杭大运河一年的封冰期长达109天。
长时间的寒冷会影响农耕社会的经济,导致税收减少,进而削弱王朝的权力。
1350年前后气候变冷后就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1351-1367),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1368年明军陷大都。
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明末民变开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这17年处于1620-1720的较寒冷期。
明亡和小冰期导致的饥荒有关,但饥荒肯定不是单一因素。
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国、爱尔兰、芬兰、波兰、爱沙尼亚先后发生大饥荒,有些地区饥荒还不止发生了一次。
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陕西等地发生饥荒,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在明清小冰期,马尔萨斯循环规律被学者们提到的次数非常多。
10、1900年至今是一个温暖期,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让气候不再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即便是现在的温暖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东部和南部,也没有恢复隋唐时的情况,用单一的气候因素来解释好像是比较乏力的。
应该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后,全球各地经济联系变得紧密,海洋变得重要了,加上气候变冷的因素,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移。
也因为一些人为的生态破坏,比如明代修长城和近代的工业发展等,北方的地理环境难以恢复到隋唐时的温暖潮湿、水多林密。
baibaicause
竺可桢(1890—1974年)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因嫌复旦学风太差退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 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鹤顶红IF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大水球,表面大部分面积是海洋,陆地占比不高。水的比热容很大,吸热能力也很大。 大量海洋的存在让地球表面的温度波动非常小这样才适宜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 所以地球的温度,是由海洋决定的,而不是空气。 海洋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而不是人类活动。
一、一般说来,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亚热带植物北界线也随着南移· 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二是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三是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纵观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气候干冷化之后的行动才更能看出一个朝代的战略水平。
厚重的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地球升温对大陆国家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1972年,大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二、中国人说,这是美国人构思的阴谋毕竟碳排放已经成为代表地球人发展权利的蛋糕,被争来争去。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权谋,就有。能多排放点二氧化碳就代表你这个国家工业可以多发展一点,人民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可对于环保人士来说,地球人多排放一点二氧化碳,就会加速地球变暖,最终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中央集权政府本身就有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把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而是选择了收缩,那自然是白白浪费了组织潜力。
因此更重要的是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而不是其本身。2021年是中国人对气候变化,感知最直观的一年。其实上面的话,是真假参半的。地球正在加速变暖。这句话是真的,有科学研究佐证,科学依据咱们待会儿说。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能加速地球的变暖?这句是假的因为人类活动的那点碳排放,远远不能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
三、为什么发达国家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呢?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完,不允许发展中国家来抢他们的蛋糕。发达国家只想躺平赚钱,用工业化成果永远剥削发展中国家。1880年左右,地球才有了可以覆盖全球的,比较精确的温度记录。 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在90年代的时候有多难熬。现在中国北方的寒冬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幸好,中华文明有五千年悠久优秀的历史。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乃至朝代更迭,都与气候变动和气温升降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全球正在变暖并且会加速变暖。北方降水增加对中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个问题放在别的国家显然无法回答。
四、从图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次气温剧烈下降,中国就要改朝换代。因为气温剧烈下降,导致降雨减少,粮食减产绝收,想要活命的农民必然揭竿而起。湿润温暖的年代,都是中国古代的盛世王朝!从秦汉盛世、隋唐盛世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心心念念的夏商时代,都是中华文明爆发中国人小日子过得美美的时代。如今盛世中华要在这样的天时之下强势回归了么如前文所说,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积的71都是水。
因为水有巨大的比热容能够吸纳大量的太阳光能和热量,然后缓慢释放,才使地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万物才能在恒温下生存。这个特性,临近海边的人感觉不大,深居大陆的人感受颇深。因为根据学者研究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内陆地区的冬天可能要下降十几度,中国的年降水量会下降1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农耕的生死线3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畜牧业的生死线。
五、低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则被称为死亡沙漠。驰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恰好就是沿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的。如果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这么多,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会往南推400里。而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与明清时期修建的古长城相隔遥远它们之间的距离恰好就是等降水量线南推的距离。西方渲染的是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南极北极动物生存不利。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趋势,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出现。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但却故意淡化全球变暖后,动植物都会呈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局面。降雨增多,固然会让中国防汛压力增大,但降雨增多,给中国带来的却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从农业方面来看,降雨多了很多荒漠和戈壁滩会变成良田,粮食产量增加是必然的。从工业角度来看降雨多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就多了,发展空间大,绿色植被多,目标将不再是问题。
况且中国追求的新能源目标里,水力发电又稳定又便宜降雨量多了,多修几座水电站,眼下中国的电荒将迎刃而解。古楼兰 古河套平原等地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来临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许我们能够亲眼目睹,中华汉唐之威在蓝星上再次闪耀!
cat20121028
从大的趋势来说,全球变暖是必然的。太阳越来越热越来越亮,地球当然也会越来越热。据科学家测算,太阳每10亿年会增加10%的亮度和热度,那时候恐怕地球是没办法生存了。但这个太遥远,人类现在面临的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个变暖的危害恐怕会很快到来。
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自从人类工业化以来,资源消耗的增大,人们焚烧各类燃料,森林大火等等,导致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地球大气系统的吸收和发射的平衡,使地球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就像给地球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这些温室效应影响是顽固而漫长的,不是短时间可以看出的。所以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感觉不到的,有时还会说现在好像还更冷了呢,哪有什么变暖?从短时间和局部来看,有时的确是这样,有时冷有时暖。但据科学统计, 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摄氏度; 自1979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度)。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一些城市热浪滚滚。此外,还有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摄氏度;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程度超过了过去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别看这小小的零点几度,地球平均气温每增加一度,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变化。 有研究分析,升温1摄氏度,北极圈将有半年无冰,不知飓风为何物的南大西洋地区沿岸从此将饱受飓风侵袭,而美国西部会面临严重干旱;升温2摄氏度,冰河逐渐消融,北极熊无法生存,格陵兰岛的冰河开始融化,珊瑚礁逐渐消失,全球海平面上升七米;升温3摄氏度,亚马逊雨林逐渐消失,强烈的厄尔尼诺气候成为常态,热浪袭击欧洲,亚热带出现大量难民向中纬度地区迁徙;升温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全球开始出现极端气候,南极洲崩解;升温5摄氏度,越来越多的地方不适宜居住,大城市水位下降导致严重缺水,气候性难民增多,两极冰雪消失,海洋大量物种灭绝,大规模海啸摧毁沿海地区;升温6摄氏度,全球95的物种灭绝,残存的生命饱受频繁致命的飓风暴雨洪水摧残,硫化氢与甲烷像原子弹一样随时爆发,世界末日出现,只留下一些细菌勉强存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去年的11月23日,《生物科学》杂志以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四种语言发表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第二次通知》, 这个包括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要拯救地球,免受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森林,限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粮食生产。科学家们预测,在本世纪末,许多现有的生命形式可能会在本世纪末被歼灭或近乎灭绝。这个警告是继1992年1700名科学家发出的第一次警告后,二十五年来人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人口数量增加了35%,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了29%, 环境生态持续恶化 而进行的再次警告。这次署名的科学家有 15364名,他们 来自185个国家。 所以,题目所说的地球变冷还是变暖的回答是肯定的,温室效应正越来越厉害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后果十分严重。有时候这种灾害并不会一直缓慢的渐进,而会发生突变,就像美国灾难片《后天》描述的那样。所以人类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网上老流传着霍金警告的原因之一,虽然有夸大和变异之嫌,但并非空穴来风。我们要认真倾听和理解这些科学家们的忠告,要拯救地球和人类,还靠我们自己。人类只有精诚团结,和平发展,保护生态,崇尚科学,每个人都出一把力,才有希望走出困境,生生不息。
如果你是70、80后,或许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上的一篇文章《黄河象》,这篇文章说,200万年前, 甘肃 省和 现在 的 云南 热带 一样, 有 成群 的 大象 。按我国 著名 气候学家 竺可桢 的 分析 ,那个 时代 的 气温 热 得 比 现在 高 5-6度 。
那个 时代 有 人类 工业文明 吗 ?有 所谓 碳 排放 和 温室 效应吗 ?不说 200万 年前 ,就是 到 了3000多年 前 的 商朝 ,气温 仍然 很高 ,河南 名为 “ 豫”,是因为甲骨文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还记录有大象在河南一带的活动。
事实上,竺可桢早已经通过考古和文献考察证明,地球的气候分为冰河期和间冰期(温暖期),而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间冰期的末端,地球气候的 历史 规律指向我们正逐渐走向一个寒冷的小冰河期甚至真正的“冰河时代”,而不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根本就是一个!
仔细读读竺可桢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温暖期的末端。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早在阴历二月初下种,现在看起来这有点儿早得不可思议,比现在早足足一个多月。竺可桢考证,北京的泥炭层表明,3000-5000年前北京生长着阔叶林甚至椰树,代表着北京温暖的气候。而河南一带大量的大象残骸以及与甲骨文关于象群活动的记载,也应证了此点(商朝以河南为中心区域)。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在冬天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
鲁国的《春秋》中有“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山东)农业种植(水稻)温暖得可以一年两熟。
整个西汉,人们就是在陕西的长安也感觉到冬天“暖如阳春”。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
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而且冻得严严实实。
南北朝的军队在冰上作战,当时冬天的河流和渤海湾,经常出现几千人的大部队(带着辎重粮草)进行战略机动,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5度。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
据竺可桢统计,公元650、689、678年这三年的冬季,唐朝的长安“阳光照人,无雪无冰。”
当时荔枝甚至可以在四川种植和结果,大家要知道,杨贵妃吃的快马传递的新鲜水果,是在四川而不是在福建种植的。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
此间公元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00年、1178年冷到福建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
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位于大都的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清明杏花就在北京绽放,现在可能吗?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880年,即明清严寒期。
此间,1329年太湖全部封冻,太湖岛屿上的橘尽冻死。1493年,明朝弘治六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这场雪居然从农历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竺可桢说:“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他认为,现在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但即将面临的是下一个寒冷期 。而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暧期之时,中原地区王朝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后金入关就是气候转冷导致中原王朝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许多气象学家也认为,人类活动的加剧可能将下次气候转冷推迟100~200年,但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坏事。事实上,全球气温的变暖,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增长 有益无害 ,尤其这对地处温带的中原政权来说是好事。
如果考虑到地球越来越沉重的人口负担,目前的气候变暖有益于让耕作线北移从而养活更多人口,这是气候变暖的红利而不是负债。相比于所谓气候变暖导致诸如北极熊灭绝这类“政治正确”的谈论,人命和熊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特朗普为什么一上台就主动退出欧盟发起的控制碳排放的《巴黎气候协定》?因为他心里有数———气候变暖变冷,目前事实上并不是人类的活动所决定的,它自有自己的规律。这也是特朗普在屡次公开发言中对太阳能、风电这类新能源极端不感冒,甚至信心满满说出“风电致癌”这类“大话”的原因所在。
的确,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 社会 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富含碳的石化燃料,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但温室气体、地球轨道变化,以及其他影响气候因素的相互关系至今不为人们所真正了解,说人类的碳排放影响了全球气候为时过早。
甚至也有专家认为,即便人类活动导致北半球极高纬度地区的温暖气候,这样一来,对同处北温带的中美来说,气候会更加寒冷,下次冰期反而将会提前到来:对中美两国都没好处。
说句实话,现在无论你身在中国何处,这个冬天,你感到比以前温暖了吗?
我认为,中国一直作出对控制碳排放和遵守《巴黎协定》的积极态度,一方面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高尚政治宣言;另一方面,也是“将计就计”,借环保为名完成“去产能”、关停效率低下并且已经落后的粗钢、煤炭业小工厂。
但是,随着想说就说的特朗普倒台,新一届美国政府又重新捡起了“气候牌”,民主党一直以来注重意识形态制高点的争夺,一直以来“心口不一”。新中国成立至今,朝鲜战争、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越南战争、银河号事件甚至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这些恶性事件都发生在貌似温和的民主党人任上。
美国人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只是一张政治牌而已,无关地球变暖变冷的科学。
迎接下一次“冰河世纪”,才是符合 历史 周期律的科学预判。
——————
1月19日,关于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
中方欢迎, 并且期待 美国新政府重返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地球的气温受到人类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转暖了,但个别区域也可能变冷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地球在最近一二十年,温室气体的浓度一直在上升,全球的平均温度进入了上升通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的威力也加大了,人类已经能明显感觉到气候的明显改变。
温室效应早就提出好多年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性的行动慢慢展开,不过执行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每个人所处的地区不一样,气候改变的程度就不一样,但是这几年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可是很明显的,北极的航道和资源开发虽然是好的一面,但是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弄清楚的。远的不说,北极熊就有可能因全球变暖而无家可归。
地球的气温慢慢变暖,一个发烧的地球可不是好惹的啊。
对于地球气温到底是变冷还是转暖的问题,我认为,此问题的回答应有二个层面,一是地球气温在季节上是有变冷和转暖的自然现象发生的。二是地球现阶段常规性的气温,从整体上看是变冷了还是转暖了。第一个层面就不用说了,大家都能明白。第二个层面也许就是题主本源的意思,下面就按第二个层面来回答吧!至于从整体上看,地球现阶段常规性气温是变冷还是转暖呢?我经研究认为,地球现阶段常规性的气温,从整体上看是十分稳定的,既不会有渐冷现象,也不会有渐暖现象,只是地球上某些地域会有阶段性温差差异性变化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因有四:一是地球地表上的气温环境,其热能来源,都是来自于太阳,地球每天均匀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只占太阳释放的总热量亿分之零点5,因而,是一种十分稳定获得太阳热量的自然性体现。二是地球有个稳定的大气层,围封着地球的地表,会对地球地表上温差较大的气体云进行对流调节,中和平衡,能有效地保持着地球地表上气温温差的稳定性,保持着地球地表整体气温环境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三是地球地表上有个浩瀚的海洋,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0%,海洋液态水体具有储热能的物理特征,能将太阳热量吸收在海洋之中,热能存量非常巨大,能直接有助于陆地气温持续的稳定性和平衡分布。
地球形成之后,在人类目前的认知之中,我们的地球在过去至少经历过两次“极寒地球”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冰河时期”。而对于新一轮小冰河时期的出现,科学界时常也有人在热议这方面的事情,例如在2019年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太阳黑子引发小冰河时期的出现。
但是,由于无法精确查看如今的太阳活动,所以太阳周期已经到了什么状态,暂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但是科学界大部分的科学家也进行了分析说明,那就是地球的小冰河出现可能与太阳黑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上一次小冰河“可能是巧合”。而在2020年下半年,又有刊文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联系起来了。
根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刊》杂志指出,对于在以前“极寒地球”气候现象出现的时候,可能是与阳光辐射短时间内严重匮乏所导致,这项研究可以说再次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同时报告还提醒了,科学界警惕某种方式会将行星推到超过临界阈值的水平。
也就是说我们地球可能再次进入小冰河时期,所以这说来说去,如今依然是有科学研究者认为我们地球会进入小新一轮的小冰河时期,当然这是根据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说明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来说明的话,那就是太阳活动与地球新一轮小冰河时期存在关系。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我们地球是处于宜居带,如果太阳在某一天远离了我们地球,那么地球就无法获得太阳的更多热量,那么地球必然会进入到小冰河状态,因为地球表面的水在无法以液态形式维持的时候,由于热量的减少,那只能发以冰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冻结起来了。
相反如果离太近,液态水又会蒸发掉,过量的辐射也无法让生物存活。其实这个就有点像是我们如今说的地球气候现象,地球越来越热,不少的地球生命体已经是无法承受极端性的高温,最终走向消失或灭绝的道路,所以说这也是体现了太阳对我们地球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必然就很大了。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模型参考数据也给出了说明,认为地球曾因为缺乏足够的太阳辐射而变得非常冷,经历了“极寒地球”时期,而如今我们知道这个有概率发生,那么就需要预测其是否会再次发生。所以这种“极寒”临界点依然是可能存在的,令人比较担心。
当然这些数据也只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证据显示,我们如今的太阳阳光辐射严重匮乏,如果这个结论真实存在,那么必然就需要重点注意了。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太阳黑子与小冰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定的证据来指明是真的有这个情况发生,所以还是以研究初步结论为主。
同时在科学界之中,还有这样的猜测,火山活动的增加、火山活动向大气中喷射出碎片或云层的形成,曾让地球笼罩在阴影中,这样可能会引发地球进入“极寒”状态,同时也有人说,地球未来也会进入到小冰河时期,所以到底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如今是无法进行判定的,这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警惕。
其实相对于如今的地球环境来说,我们觉得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可能还是有点好处,当然这里需要均匀的降温才行,因为我们地球的升温已经比工业化高出了1度以上,持续下去的话,我们地球可能会成为“火球”,而小冰河可能就能持平人类带来的全球变暖的问题。
这样“抵消”,那么地球的温度就不会这么高了,所以更加舒适的地球生态就好一点了。当然,如果是出现了极端性的小冰河,那么我们新的问题也就来说,面临的极端寒冷也会带来自然灾难,所以一切需要“均衡”才行,不然对我们地球生命都不是好处。
而如今我们地球是持续升温的,这个大家要认清事实,并且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0年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么持续的升温就还在发展之中,我们如今也只能期待所有的人都要时刻的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科学研究人员说准确的,那么例外一种天气现象就可能再次出现,同样也会带来影响,而如今全球变暖发展,我们也需要共同努力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减少破坏了。
2018年伊始,我们听到了一个比较震惊的天气消息,美国多个地区遭受低温天气的影响,个别地区甚至打破了一百年以来的持续低温纪录,最低温度居然达到了零下31度,有很多人和动物在此次严寒中丧生。而与此同时,在地球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遭遇酷热天气袭击,有些地区的温度甚至飙升至摄氏度,创下80年来的 历史 最高纪录,森林火情此起彼伏。很多人在惊叹,我们的地球到底在变冷还是变暖呢?
近年来,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严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是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地球变暖,这个解释当然是对的。全球都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但是我们人类对于地球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也就是几百年的数据,地球的温度变化是不是我们人为就能控制的呢?这真的不好说,最近我看了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科研团队的一份研究报告,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我们应该更加地客观和全面。 同济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了地中海地区海洋深度近五百万年来碳同位素的数据,发现大洋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40万年一个周期,因为地中海几乎是个封闭的海盆,所以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他们发现原因和全球季风有关系。根据他们的研究,现在的地球正在经历着偏心率长周期的低值期,今天的大洋的碳同位素也处在重值期,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地球本身的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我们还不能得出结论。 同济大学还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去解开其中的奥秘。
很明显是变暖了。我是北方人,小时候的冬天一般都是秋裤+毛裤+棉裤,整个人臃肿的走不动路。现在呢,一个冬天好点的秋裤+牛仔裤就过去了。而且以前冬天下雪经常会把胳膊粗的树枝给压断,现在北方的冬天下雪了明显少了。
地球就和人一样,受风寒了,你说他受风寒了,他又高烧,你说他高烧,他又觉得冷,你说他到底是变冷了?还是变热了?为什么科学家弄不明白地球到底是变冷了?还是变暖了?就是因为地球生病了,它是变冷,还是变暖了,已经不能按照正常的规律来判断了,得找到它的病根,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冷了还是热了,从地球生气减退的角度来看,地球肯定是受寒了,并不是变暖了,受风寒长期来看,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只会越来越冷,不会越来越暖和,从短期来看,它会突发高烧,甚至高烧不退,或者时冷时热,这个道理,我说不清,中医肯定懂得,地球是有生命的,它有自身的循环系统和调节机能,不要把它当成一块冷冰冰的石头来对待,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请教请教中医,参考参考中医的理念,或许,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或许,能找到症结所在,还有可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要忘了,在观气和辨证方面,中医才是鼻祖,现在的手段,顶多只能叫做观颜察色,等到颜色出现变化的时候,恐怕就晚了。再说,地球这么大,你的解剖和化验手段,都用不上,只能找到症结,进行宏观调控。
八十年代后科学飞快发展。发展是好,但是没科学论证,水空气,生育怎么样了,森林变小,火变多,大树变小树,林变地,车多,部队用火多,电厂多等等。电力变阳变风变水,天然动力,从近处向远处看,山连山,山外有山青,这是空气好,看不远是不好,一个月三分一看不远,还多。从天上向下看,下雨的地方别看,看情天的地方,看到山平原城市农村,看到人那空气特别好。冬天和热天跟过去一比就知道冷了热了。现在是冷和热不均平,人有感知要下雨了他几天前就知道,刮风了他也知道,地震动物多数知道。大树多了好,车辆少了好,风热水,叫它干么活走哈哈。
一直在变暖哦,判断变暖还是变冷并不能因为今年感觉冷了而质疑全球变暖的趋势,有个典型的代表就是特朗普,他认为全球变暖纯粹是胡扯,因为今年美国天气特变冷,这有点用特例总结普遍现象。以十年二十年的天气记录来看,地球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根据各项研究表明,变暖仍然还会持续。
1972年,竺可桢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联系挪威冰川学家画出的一万年雪线图和丹麦学者对格陵兰岛冰芯研究得出的1700年以来格陵兰岛气温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近代
太长啦。摘了一个片段,你参考参考吧。 全球变化对西北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已引起了多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 本文使用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
不是的哦,只是一本国际期刊(国外期刊),国际期刊不参与国内排名的,如果硬是要排名,只能算省级哦。你说的是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