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sk兵临城下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1 内容要求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且不设副标题。
论文正文字数
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一万字以上,理工科博士论文应在三万字以上,文科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三万字以上,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六万字以上。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为1000~2000字,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学术论文不宜在此列出。我校对硕士、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2 打印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论文版芯大小一般应为145mm×210mm(包括页眉及页码则为145mm×230mm),页码在版芯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扉页、摘要、目录、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
博士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双面打印,扉页、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致谢、索引需从奇数页开始打印(中英文扉页、中英文摘要、目录正反面打印)。
硕士学位论文单面打印。中文扉页、英文扉页、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致谢、索引都需另起一页打印。
正文中每章节的最后一页空白处不得多于当页版面的3/5。
硕士学位论文的封皮均采用 (230克,靛蓝色云彩皮纹纸);博士学位论文的封皮均采用 (230克,红色云彩皮纹纸)。 除封皮外,其他纸张均采用(70克,白色A4纸)。
页面设置:要求每页33行×33字
字体、字号:
章标题:中文小2号黑体, 西文小2号Times New Roman;
节标题:中文小3号黑体, 西文小3号Times New Roman;
条标题:中文4号黑体, 西文4号Times New Roman;
款、项标题:中文小4号黑体, 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正 文:中文小4号宋体,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表1层次代号及说明
名称
理科示例
文科示例
说 明
章
第1章□□……□
第一章 □□……□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
节
└┘□□……□
一、└┘□□……□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dongdongth
学位论文研究之读书笔记
学位论文是学生获得不同等级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要通过开题报告这个关,如果开题报告不被通过,那么就不允许撰写学位论文,显然开题报告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至关重要。下面我带来的是学位论文研究之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读书笔记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本文扩展了“读、书、笔、记”四字的内涵,给出了将“所‘读’之‘书’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读书笔记的广义定义。分析了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读、记、思、果(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摘记式、评注式和心得式三种主要的读书笔记形式。总结出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有:资料来源地点、文献标注项目、文献内容摘记、兴趣问题评注、相关问题讨论和关联笔记线索六个部分。本文对于刚刚进入论文研究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 摘记式笔记 评注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
一些研究生,在上学之前就是所在单位的干将,上学时已经是硕果累累了,那么你是非常幸运的,你有很多可以成为学位论文论题的选择;另一些研究生跟着导师干课题,恭喜你,你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了课题,其目标和时限都很明确,你就可以聚焦于某个论题了。
如果你还没有可以作为学位论文的论题,而导师只给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范围,看来你只有依靠自己了。一些学生费尽心思,也找不到一个下手的地方。这些学生们苦恼地、年复一年地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写呢?”而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年复一年地回答着相同的答案:从读书笔记开始!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从头开始,大量地读书,是找出学位论文论题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大量”一般是指:(1)其量远远超过人的大脑的自然记忆能力;(2)读“万卷”书需要的时间,也是难以支持的,因此,为了高效地记忆和掌握所“读”之“书”需要讲究方法。
读书的方法很多,但最常见、最基本、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记“读书笔记”。它是采用“选题作文”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学生,发现学术问题的基础,再经过专题研究日志的分析与配合,通常你就可能发现你需要的学位论文的论题了。
尽管这些学生感觉到了不幸,但上天是公平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在发现问题和抽象问题的能力方面,你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这是前两类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未得到的。
1 读书笔记的概念
读书笔记的定义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是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读书心得、研讨疑问等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
这里的“读”是广义的读,是指一切可以感受和体会的行动过程,是一种信息获取的过程。
这里的“书”是广义的书,应当是一切信息载体,既包括传统的信息载体,也包括现代的信息载体,还可包括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即,一切可以“读”的东西。对于以撰写学位论文为主要目的的读书笔记而言,主要载体有:专著、教材、书籍或其章节,杂志上的论文(集)、检索系统,工具书,机关公文、个人日记、互联网,视频、音频资料,甚至现实世界中的实物、事物等等。
这里的“笔”是广义的笔,是指一切可以采用的记录手段。
这里的“记”是广义的记,是指一切记录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实物或事件的观察也是一种“读”,这种“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原创的源泉之一。对于做学位论文而言,是一种更重要的“读”。
斯蒂克利在《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中记载到,“午餐后,天气很暖和,我们走进花园,在苹果树的阴凉下品茶聊天。当时只有牛顿和我两个人。他告诉我,他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他也是坐在苹果树下,陷入了沉沉的思绪中。此前,他就对重力问题有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候,一个苹果掉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个苹果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斯蒂克利接着写道:“牛顿开始探究,为何苹果总是垂直地落向地面?为什么苹果不会斜着落下或飞向天空,……很显然,这是因为地球引力在牵引苹果。牛顿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读书笔记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荀子劝学》中讲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人类的进步是从知识的积累开始的。同样,一个人的进步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篇学位论文,不是一篇短小的文章,通常做不到“一气呵成”,只能靠一点点地积累而成。
人们把做不能产生积累效应的系列事情,称为“狗熊掰棒子”,这对于那些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事,然而就是“上不了层次”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比喻,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能积累。做学位论文的人,怎样才能完成高效的积累呢?告诉你:读书笔记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最有效方法。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即便“读书破万卷”,下笔也找不到“神”。必须记住,读书笔记是帮助记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1~2]。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撰写读书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3]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最后,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都应重视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目标
读书笔记直接目的是积累,而积累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果”,即最终的学位论文。“读”是基础,“记”是手段,“思”是关键,“果”是目标,参见图1。“读”和“记”是一个学习过程,“思”是研究过程,其载体是专题研究日志,“思”与“果”是一个思考过程,对于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工作而言,“果”就是最终的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的总体目标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其具体目标主要有:记录信息载体的线索,以方便随时可以找到,查阅全文;记录感兴趣的内容,以方便查阅、重读与欣赏;记录心得,以便记录研读心得、问题、联想等,为研究累积资料。
2 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
按照撰写读书笔记的主要目的,可将其分为:以记忆内容为主的摘记式、以获得经验与教训为主的评注式、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心得式三种类型。
摘记式笔记
摘记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相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1)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也称名录式笔记;(2)原文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在某些场合所称的提纲式、简缩式、剪贴式也归为此类;(3)摘要笔记,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书中的观点、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记录下来,也称(内容)提要式,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对原文进行初步的归纳[4]。
评注式笔记
评注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看法的读书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1)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2)补缺式,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3)建议式,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4)译注式,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5)总结式,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
心得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1)直记式,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笔记,由于这种方式简单实用,在实践中用得最多;(2)模仿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自己面临的研究问题的一种笔记,这种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经历积累,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实际或学术问题;(3)综述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这种方式需要“读”的大量积累;(4)创新式,读书后,把所“读”之“书”中那些对自己启发和教育最深的内容、与自己研究实际内容的感受、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也叫随感、读后感,这是读书笔记的最高阶段,是学术创新的起始点。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的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评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3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由于读书笔记主要是给自己看的,故不需要什么固定格式和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能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就可以了。记录内容的多少也凭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根据多年撰写和使用的经验与教训,推荐记录以下内容。
资料来源地点。由于读书笔记毕竟不是全文,而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往复过程,经常在有新的资料出现后,而原有的读书笔记记录的内容不完整,需要回查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太多的教训,有非常好的资料最终因为只记得看过但再也找不到了的痛苦经历。如,作者在参与《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撰写工作中,找到一段资料,开始没有太注意,可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其成为一个条目的关键性论据,而百科全书的规矩是写公允的观点,非自己的观点,没有引用几乎就不能成为条目内容,因此,不得不改变条目的逻辑结构,花费了很多功夫,而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大部分资料的来源地点应当是图书馆、资料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密级的机关文件,也有一些资料在个人手中,因此,需要记住这些资料的索书号、公文号和个人姓名。如果条件具备,可以拷贝全文。
文献标注项目。成果发表时参考文献标注的项目,具体内容随将要发表的媒体的相关规定而定。例如:可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确定要记录的内容,或按拟发表的媒体特定要求确定要记录的内容。由于不同媒体对于文献标注要求可能存在差异,故在成果发表媒体不确定时,尽量采用冗余策略,以消除后续无奈和痛苦的重复工作。
文献内容摘记。内容选择:(1)面上内容,可以是摘要、目录等,以便后续查阅;(2)兴趣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以便以后精读;(3)特定内容,与研究项目相关的内容,以便以后对比分析之用。方式选择:(1)原文摘记;(2)含义摘记。
兴趣问题评注。对于所读到的兴趣内容,通常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一般都会有自己特有的体会,这些体会的记录对于自身的修炼、这些体会的表达对于写作技巧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讨论。(1)对于特定研究内容的启示和帮助;(2)文章中存在的问题;(3)修改意见和建议;(4)由此文产生的联想等等。相关问题的讨论是研究工作创新基石。
关联笔记线索。(1)与该篇笔记相关内容的索引;(2)相关内容的述评等等。
4 结论
读书笔记是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读书心得、研讨疑问等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读书笔记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可促进记忆、累积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按撰写目的分,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有:摘记式、评注式和心得式三种。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有:资料来源地点、文献标注项目、文献内容摘记、兴趣问题评注、相关问题讨论和关联笔记线索六个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金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给秘书人员介绍一种读书方法[J].秘书之友,2008,10:15-17.
[2] 刘之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J].教育艺术,2002,4:10-11.
[3] (宋)沈括,著.梦溪笔谈[M].赵德荣,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4] 何善锋,艾圣才.读书笔记的三种方式[J].文学教育,2010,10:121.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学位申请者 所在学院 学号 学科(专业) 申请学位级别 论文题目 评阅说明 评阅时,请参照以下几方面提出意见:(1) 研究成果的理论意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
导师意见:包括申请人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外语程度、学术作风及论文的学术水平,论文是否由本人独立完成、是否同意进行论文答辩和申请学位等。 1、某某同志在攻读硕士
要放进档案里。因为新修订的《规定》有如下几点新变化:1、毕业研究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档案材料按要求进行胶装归档;2、研究生秘书对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决定”按要
不知道题主想问的是什么,你是抽中盲审了吗?导师推荐其实就你论文所做内容做一个概述,如果有创新就把创新突出出来,如果没有要把你自己的完成论文的工作量体现出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