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C站队丶肥皂
首页 > 期刊论文 > 行政法治化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王弃治疗

已采纳

法律论文的撰写需要很多参考文献,你知道有哪些文献可以参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索必成胡盈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H Jackson著《GATT/WTO法理与实践》,张玉卿、李成刚、杨国华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科教文卫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篇二:参考文献

1. 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

2. 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3. 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4. 陈舜著:《权利及其维护:一种交易成本观点》,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5. 刘湘廉主编:《刑法学总论论点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6.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7. 阿计著:《法治备忘:共和国立法、执法实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8. 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

9. 黄文艺著:《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研究:模式、传统与过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

10. 公丕祥主编:《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法学论文参考文献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13.公丕祥主编:《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郭成伟主编:《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5.〔德〕Karl Larenz:《法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

16.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7.刘旺洪 刘敏主编:《中国公民现代法律观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8.靳诺主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19.郝铁川著:《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治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谷春德主编:《法律基础》教师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三:参考文献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法学论文参考文献论文。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87 评论

绰号昵称

行政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格格。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责任的皈依--兼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郁建兴,徐越倩。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 [3]朱满良,高轩。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缘起、争辩及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04) [4]甘黎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0(07) [5]甘黎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中的服务型政府构建[J].传承。2010(15) [6]李松林。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02) [7]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J].社会科学。2010(02) [8]蒋嵘涛,彭京京。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研究[J].求索。2009(10) [9]储岳峰。服务而非管制--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借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10]金晶,王颖。委托代理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6) [11]潘劲稳。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意涵及其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7(10) [12]任勇,李晓光。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对策及评析[J].经济问题。2007(07) [13]费玉春,李正明。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政府信息公开[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14]杨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03) [15]段黎。浅谈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政府责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16]刘熙瑞,井敏。服务型政府三种观点的澄清[J].人民论坛。2006(05) [17]许明星,刘兵荣。非典过后加强农村卫生建设的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07) [18]何颖。加快政府转型塑公共服务型政府[J].技术与市场。2005(03) [19]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0]吴家庆,徐容雅。提升地方政府能力的几点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二) [1]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南博方.日本行政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2 [6]罗豪才.行政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0 [7]杨惠基.行政执法概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 [8]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张金鉴.行政学典范.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6 [11]林尚立.国内政府间的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3]姜明安,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4]张庆福.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15]汤唯、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l [16]王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构建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9 [17]刘春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18]王毅.城管行政执法体制的现存问题与改革构想.城建监察,2006,4 [19]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43 [20]楼向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研究——以义乌为个案.2008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三) [1]王亮。完善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马光涛。西藏林芝地区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高敬伟。我国公务员培训市场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王璐。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河南大学2009 [5]柴晓丽。公务员培训有效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王召征。新疆公务员培训市场化探索[D].新疆大学2009 [7]赵玲玲。我国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 [8]程倩倩。基于胜任力的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 [9]李青青。职业生涯导向的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 [10]赵永生。“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我国公务员培训的有效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0 [11]任莉星。我国县级政府公务员培训研究[D].山西大学2009 [12]于森。陕西省公务员培训模式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13]龙国良。基于有限市场化模式的湘潭公务员培训政策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7 [14]陈婷婷。重庆市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5]张荣学。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工作探索[D].吉林大学2008 [16]卢韵玚。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7]张波。重庆市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18]刘雅静。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19]韦忠继。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 [20]何玉姗,刘广磊。加拿大人事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1(08) 猜你喜欢: 1.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2. 大学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2017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4.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2017年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189 评论

注册个名那么难

改革与开放2010 年11 月刊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黄丽(自贡市委党校四川自贡643000)摘要: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行政行为有效的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活泼、高效的社会主义政府体系,进入21 世纪,中国启动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之上,找到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Abstract: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citizen-centered government, the functions of limited government, effective governmentadministrative behavior, rule of law and government, responsible government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how to build a democratic, lively and efficient system of socialist governmentinto the 21st century, China started to creat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basisof the cause,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困境原因对策Key words: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difficulties reason Strategy【中图分类号】D60【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0)-11-0036-02政府是政治社会中最大的组织,它既要处理公共事务,又要做出关涉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决定;对于每位社会成员而言,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一个优良政府,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如何使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更快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高效、低价、廉洁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界定我国对于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国家关于公共服务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而言,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其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①。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针对“管制型政府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新概念,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依法行政的法治观;科学民主的决策观;从严治政的责任观。②有的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管理就是服务”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政府。③综上所述,“服务型政府” 是政府治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行政行为有效的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二、服务型政府现状分析近年来,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活动广泛兴起。各级政府及部门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包括:首先,准确定位,转变职能。各级政府适应改革新情况、着眼于经济社会新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着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特别是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次,以电子政务为支撑,阳光行政。电子政务就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空、跨功能、跨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它能够使公众迅速获取政府信息与服务,使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进行快捷沟通,使政府能根据公众多层次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最后,建立政务中心,高效行政。政务中心、政务大厅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为提高服务效率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和创新举措。政府部门把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服务职能集中在一起,在统一、有效的管理下,各部门集中起来、联合起来办理事务,规范行政、公开办事、承诺时限,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规范”的服务,构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零距离通道。虽然我国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着手改革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政府管理模式,但由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尚不甚成熟以及我国现行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理论准备不足,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划。在理论上,我国对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理论研究上,简单套用、研究角度和方法比较单一;从研究内容上,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层面的倡导,而对具体制度安排和设计的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规范研究,而缺乏实证类的研究。同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规划。把“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当成了另一种“政绩”,使得部分地方政府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来换取自己的利益。其次,民众参与不够,政府热、公民冷。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众参与不足,“政府热、公民冷”。这种建设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导向型单向模式, 还没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互动式模式。具体表现为政府提供公共参与的途径不足、体制外力量激励缺乏、部分公众参与愿望不强烈。一些公民甚至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情,是公务员的事情,与他们无关;还有一些人对政府的决心持怀疑的态度,冷眼观望。最后,缺乏一支精干、高效的服务型干部队伍。政府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结构形式,而公务员是组织结构中最为活跃,可以说公务员是政府第一资源,能否真正创立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公务员行政能力能否成功转型。当前,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适应服务型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的转变还有很大差距, 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意识和观念淡薄;二是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究其原因,既有传统行政文化的不良影响,也有机制、制度建- 36 -设的匮乏, 还有政府自利性的负面影响以及公民社会发育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首先,传统行政文化的不良影响封建“官本位”思想的历史遗留。随着历史的推移,慢慢透入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形成了“人治”而非“法治”、“伦理”而非“法理”、“臣民”而非“公民”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深层积淀。④同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一切社会资源拥有绝对支配权,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就拥有了对公众享用公共资源多寡的分配权, 形成了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和公共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假象,而公民则对政府形成绝对的依赖。其次,机制、制度建设的匮乏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政府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它需要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政府观念,也需要人们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工作是制度安排,最重要的还是科学的制度供给。而从各地政府的措施来看,在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着力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而在体制、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方面则有许多缺乏, 从而导致了制度、机制建设方面的匮乏,使得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保障。特别是公共参与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法治建设、绩效评估机制等急需解决。最后,民间社会组织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作为民主社会的衡量尺度, 公民参与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概念, 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需要公民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而公民社会则是民参与的实践活动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根本转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公民社会发育先天不良,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来自公民社会的动力不足,建立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我们还需要公民意识和角色的觉醒,公民素质的提升,公民社会力量的壮大,以及在公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之间形成合理的制约关系、共赢关系、善治关系。⑤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对策研究首先,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高效政府”政府行政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统包统揽的旧格局,促使“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最终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为精简、更富效率的“有效政府”,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如果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就会使属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 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张使政府机构越来越多,官员越来越多,政府的膨胀必然给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负担, 使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的妨碍; 而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要导致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败坏了国家的能力。现代政府的权力和职能是有限的,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不为,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要把那些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交出去,让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由此使“全能政府转化为“有限政府”、“高效政府”。其次,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治理模式有机结合由最初的“国家—市民社会”二元一体构架,到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经济—国家”三元分析模式⑥,再到柯亨、阿拉托提出了“市民社会—经济—国家”模式⑦。虽然各有侧重,但具有相同的内涵,即:政治领域的主体是国家,经济领域的核心是市场,而社会领域的基础是公民社会,因此,将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就是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体现。在此,三元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模式。只有三者之间正确定位、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三元结构的稳定格局,才能真正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新型公共治理模式。最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与运作方式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行政行为有效的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民主参与的政府。所以要转变原有的政府管理、运作方式,提出法治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从法理角度, 明确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客体, 分别是民众和国家权力。同时,特别注重行政程序的法治化;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这是推进依法行政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从行政有效实性的角度, 提出让公众亲身参与到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与行政执法过程中,实现民主行政,提出建立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此外,强调责任行政。政府应该是承担各种责任的行政机关,任何时候,公民都需要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政府只有其在真正履行其责任时才是合乎理性、道理的,才是合法的。参考文献:[1]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 年第6 期[2]彭向刚:《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4 期。[3]郁建兴:《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年第5 期。[4]庞金友:《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5 期[5]齐明山:《转变观念界定关系———关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新视野》,1999 年第1 期。[6]金太军① 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年版,第228 页[7] 王科:《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划时代兴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10 期[8]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 页[9]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第期[10] 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6 页。注释:① 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 年第6 期② 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4 期。③ 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年第5 期。④ 庞金友:《国家与社会: 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5 期⑤ 王科:《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划时代兴起》,《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10 期⑥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 页⑦ 童世骏:《“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 年第4 期思政探讨政治- 37 -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行政法治化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论文的撰写需要很多参考文献,你知道有哪些文献可以参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参考文献 1.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

    C站队丶肥皂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文化自信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在其著作中直接使用或论述文化问题不多,甚至没有给文化做过严格的定义,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

    sweetdream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新颖的行政法类论文参考文献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外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雀凉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依法行政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依法治国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依法行政创造了前提条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

    胖达最高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优秀行政法类论文参考文献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外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浮生若梦762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