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青云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绚烂,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地位,这是战争经验的总结,血染的理论财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其基本内容包含: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其中包括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而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孙子兵法》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尤其在于: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健康&平安
高技术条件与人民战争人民战争作为一种战争组织形式,其作用大小与军事技术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人民战争从来不是与低技术相对应的概念。过去,我们之所以依靠人民战争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是因为人民战争所代表的正义性与整体力量造就了消灭敌人的汪洋大海,今天,人民战争与高技术相结合,我们将更加如虎添翼,无往而不胜。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正义与否仍然对战争具有重要制约作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前途。只有反映历史进步、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才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从而为赢得战争胜利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正义性是人民战争的根本特征。高技术虽然可以改变战争的技术形态,但改变不了战争的政治属性,战争正义与否仍然对战争具有重要制约作用。我们未来可能进行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我们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条件。高技术并不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每当新式武器登上战争舞台时,“唯武器论”就会喧嚣一时。然而,战争实践反复证明,武器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有了很大提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高技术战争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与武器关系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在高技术战争中,高技术武器无论如何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也不可能代替人的觉悟、勇敢、智慧和才能,不可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高技术局部战争所具有的激烈性、残酷性,对人的体魄、意志、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透明化了”的战场决策系统,战争指挥者的战略决策能力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高技术战争中人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高技术为人民战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1、高技术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技术条件下,一场局部战争会牵动国际社会,牵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斗争联系更加紧密,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使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人民群众不仅可以直接参与战争,而且可以在多个领域、利用多种方式间接支持战争。2、高技术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作战空间。高技术战争的作战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具有全纵深、全方位的多维立体性质。战争直接交战空间缩小,相关空间扩大,前方与后方界限趋于模糊。主战场可能只有数万平方公里,但相关作战空间至少可达上百万平方公里。未来战争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范围来准备和展开。3、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更有赖于平时的战争能量积聚和综合国力的提升。高技术战争强度高、节奏快、消耗大,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人民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我国不仅有辽阔的地域、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更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强大的国防力量、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可观的科技实力。在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领导方式、组织形式及其广泛的群众性等特有优势,把各方面的力量和各种资源调动起来,使国家的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的实力,是我们特有的优势。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国抵御外来侵略、赖以克敌制胜的基本战略思想,我国的国情军情决定了人民战争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战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打赢现代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做到高技术与人民战争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人民战争这一“传家宝”变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撒手锏”。1、要把人民战争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要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要把培养和使用高素质人才作为实现人民战争与科学技术结合的关键,把科学技术渗透到人民战争的各个环节。2、要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与时俱进是人民战争思想的本质要求。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永葆人民战争思想的生机与活力。3、要在完善人民战争国防体系的同时,建立科学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在现代战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种力量的综合效应,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战争的国防体系,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
关于论文进展的情况,我们应该先写的是过程,然后再写顺序,之后再写结尾。
1、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兴趣,比如:我选这个题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个人特别感兴趣关于这个论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
选题对于一篇硕士论文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万事开头难,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也是一样,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弄得很多同学焦头烂额,不知如何
结合部队实践,完成一篇以部队战法、训法或管法为研究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