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一17777777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成性主题活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子老头

已采纳

当下幼儿教育一大变革就是“去小学化”教育。然而,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每一项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固有格局的调整,幼教改革也不例外。去小学化打破常态幼教理念,让幼儿园感觉突兀和无可适从。尤其在舆论的高压下,幼儿园“谈小色变”,以致连正常的幼儿教育和幼小衔接工作都不敢照常规去做了。然而,去“小学化”,并不是幼儿阶段“零学习”,幼儿是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一个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倾听能力、专注力、生活习惯、自我规划等准备丝毫不能少,幼儿为终身的发展做准备。因此,一定要避免“去小学化”矫枉过正的倾向。没有问题的时代是不存在的,至于如化解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博弈。英蕾教育在这一点上大费周章,采取标本必须兼治手段。深入园所积极调研,请教幼顶级幼教专家指点迷津,从公司上层领导到基层老师,参加大型幼教培训活动,搜集大量幼教观点,形成一套独具匠心、切实可行的幼教理念: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熏陶孩子待人处世之道;绘本寓教于乐,让孩子从观察,动手,表达,想象等能力方面,结合生活趣味学习,给孩子思维的机会和智慧的重组,从而真正地爱上学习,乐于学习,个性化地学习。在此理念的支撑下,英蕾教育举办了多场“新时代下幼儿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和绘本教育”主题活动。

130 评论

哎唯巴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且实践性强。而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此,笔者从简述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应用基本要求入手,重点针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作为人生存于社会的必要的、基本的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计算机技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而众所周知,高中学习压力巨大,在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一周只有一节课,而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并且越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程还被其他课程挤压,而教育大纲中所规定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繁杂。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中,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前面的重要难题。

一、主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基本要求

(一)定义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作为载体,将文本内涵作为主体,以系统化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教学主题为纽带,让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而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由设计教学主题及生成性思维引导这两个部分组成,且符合学生的性格发展规律,同时还具有合作性、开放性教学环境。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体验,所以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并将学生的零散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继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1]

(二)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处在一定发展阶段,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性格规律等,也和实际生活并不相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但是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则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要求:其一,所选择的主题要具有新颖性。即在选择教学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及性格特征,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及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其二,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具有立体性。即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包括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血目标及理论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等;其三,所实施的教学主题要具有新颖性特点。即教师在实施教学主题的过程中,应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至教学氛围中,并逐步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探索。[2]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

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好主题教学目标,并明确主题教学范围。因为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范围的确定,对后续课程的开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就能够激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将会让学生丧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选择课堂教学主题时,应遵循新颖性及立体性原则,确定主题教学范围以及教学目标。[3]例如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然后按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学生所关注的最新热点话题,为学生制作信息技术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创新历程的视频等,如计算机最先开始是由“埃尼阿克”发展而言,其占地面积为170m2,质量高达30吨,其后发展成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上网本等。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及价值,并且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及发展的必要性,继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有利之处及不良影响等,最终实现本章节教学目标。

(二)学生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至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开展主题式教学时,教师应巧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例如在《office办公软件———word文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时,应设计如下学习任务:word文档内文字编辑、图片编辑、文字排版、剪贴等。在此基础上,巧设比赛教学情境,以“校园生活”“家庭旅行”“我的梦想”等为主题,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宣传海报设计等,进行个人赛或小组对抗赛。在比赛期间,学生可按照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自由地选择图片、艺术字以及文字排版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教师积极观察每位学生的office软件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使用office软件。采取这种竞赛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出学生的性格色彩以及思维特征等,还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学生完成了主题教学任务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主题学习表现以及实践操作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客观地进行评价,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积极情感因素。[5]例如:当结束了《word排版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后,笔者建议教师从学生的技术点、学习态度、作品创意以及整体排版效果等方面入手,充分运用“你所设计的作品十分有创意,很不错,但是如果在图片旁边添加适当的艺术字一定更加完美!”“不错!这海报设计得十分精致,但假设标题换一种排版方式将更好!”等语言,对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进行客观地评价,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此外,在评定好学生所设计的作品后,教师可在班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等,让其他学生能够从中吸取更多的学习经验,继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很好地适应了课程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此过程中,确定主题教学的具体范围,实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手段相互结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些效率,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应用型的知识,因此,值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启君.主题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你而精彩[J].中小学电教(下),2013,11(09).

[2]林巧,李小红,王兰.对伊犁地区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03).

[3]陈淑彦.主题式教学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08,04(09).

[4]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08).

[5]郭小平,张文兰.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07).

331 评论

魔女小楠

课程是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的一段美妙旅程,是引发幼儿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载体,是幼儿自主而连续地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课程的开发有两种取向,一种是预成,一种是生成。生成性课程相对于预成性课程而言,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策略的开展等方面更加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加贴近幼儿的经验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追随幼儿的脚步,搭建学习的支架,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使得幼儿的探索不断深入,从而获得情感、道德、审美、知识技能等全方位的发展。 省课程游戏化项目要求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园的课程充满游戏精神。生成性课程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它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生长点,以幼儿为探究主体,以教师的观察为基础,以适宜性策略支持活动,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在幼儿身上可以充分得以体现。 生成性课程的开放性、动态性、延展性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 M织开展生成性课程?生成性课程要特别关注幼儿游戏精神的体现,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关键要素?为此,我们在深入领会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生成性课程的实践,并总结和梳理了园本实践的思路与策略。 一、由兴趣引发问题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多,但并非所有的兴趣点都有探究的价值,或者能够转化为幼儿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深入的学习。教师需借助观察,对幼儿零散、偶发的兴趣进行价值判断,然后通过材料或情境创设,由“兴趣”引发真正的“问题”。 1.借助观察发现“兴趣”。生成性课程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并不是既 定的,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异想天开”,而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生长点,为了帮助幼儿解决真正的问题来设计,这也是贴近幼儿实际、尊重幼儿主体性的体现。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呢?当然是观察,观察是教师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如在我园中班年龄段开展的生成性课程“画地图”中,教师通过观察捕捉到幼儿有关地图的一段对话:“地图上怎么会有一些小方块呢?地球上所有的建筑都能画在地图上吗?那需要多大的纸呢?我们的幼儿园有地图吗?操场在哪儿?大门又在哪里呢?”教师了解到幼儿对于地图的兴趣和他们关于符号、空间方位等方面的困惑,于是开展了“为幼儿园画地图”的生成性课程。 2.创设情境生发问题。要吸引幼儿对活动产生持续的兴趣,不仅需要可操作的具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引发幼儿产生“问题”或“认识冲突”的问题情境。“兴趣”可能表现为暂时的吸引,只有“问题”才是幼儿真正的需要,才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怎样使兴趣转化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投放丰富的材料或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如一次雨后散步,幼儿在幼儿园附近的草丛里发现了很多蘑菇,大家蜂拥而至,兴奋不已,后来幼儿在树下和石头旁边也发现了蘑菇,老师立刻把握教育契机,向幼儿提问:“蘑菇都是长在哪里的呢?长蘑菇的地方都有什么特点呢?”孩子们纷纷围绕蘑菇的生长环境进行归纳,最后发现蘑菇喜欢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进而引发了模拟自然界蘑菇的生长环境在自然角种蘑菇的种植活动。 3、教师通过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发与幼儿的互动,也可激发问题的产生。如小班幼儿对豆子很感兴趣,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投放了铲子、瓶、玩沙工具等,材料的投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幼儿园社会性主题活动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

    百合海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班艺术性主题活动论文

    幼儿园在 教育 中创设艺术环境不仅是教育资源良好的展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 方法 。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艺术主题

    盐见黄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学前教育论文社会性主题活动

    22.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字数:6546,页数:06 ) 23. 论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字数:6832,页数:07 ) 24. 论幼小有

    草心草心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生成性主题活动论文

    当下幼儿教育一大变革就是“去小学化”教育。然而,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每一项改革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固有格局的调整,幼教改革也不例外。去小学化打破常态幼教理念,让幼儿

    一1777777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方案论文摘要

    幼儿园主题活动策划方案范文5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下面

    人在驴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