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9

融发装修
首页 > 期刊论文 > 基于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艳醉迷风

已采纳

对系统的移植和裁剪,以达到所需的系统要求以PowerPC8xx系列处理器为例,通过对此类处理器的引导模式。引导代码的编写和调试,以及如何引导操作系统执行等问题的研究,探索嵌入式系统引导过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关键词:MPC860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映射引导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不同于PC机,其开发过程同时涉及软硬件,需要将硬件平台的设计。操作系统以及上层应用开发综合考虑;而PC机应用开发建立在已经定制好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者只需调用系统提供的接口和服务完成相应的功能。由于应用和成本约束,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需根据应用量身定制,通常所用的MPU.存储器。外围设备等有多种选择余地,而且软件调试技术特殊,使平台的引导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因此,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者而言,有必要深入分析系统引导过程,将软硬件开发有效地综合,即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运行模式,正确地进行底层上电初始化,进而引导操作系统执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对系统的引导模式的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其功能是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跳转到相应的代码处继续执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主要由硬件抽象层HAL代码。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体初始代码三部分构成。本文以摩托罗拉MPC860处理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CRTOSII为例,研究嵌入式系统引导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技术。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涉及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两种运行状态。调试模式主要解决如何在目标板上调试正确性未经验证的程序的问题;而固化模式主要解决如何引导已调试成功的程序的问题。相应地,引导代码的设计应针对两种模式分别进行。1调试模式的系统引导1.1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作用1调试模式的系统引导1.1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嵌入式软件的解决方案大致包括四方面:①硬件平台配置初始化和系统引导代码;②操作系统软件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③操作系统;④应用程序。在上述四方面中,引导代码是本研究中力求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板级初始化。操作系统硬件抽象层。设备驱动程序三者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了嵌入式系统中BSP(板级支持包)的主体。BSP的代码与具体的目标板硬件设计相关,同时也与应用程序的设计要求相关,针对应用程序提出的不同要求,例如不同设备驱动程序。不同的中断源个数。不同的中断优先级安排。是否启用MMU机制等,BSP部分应作出相应的安排。上述第四部分的应用程序是建立在前三部分正确运行的基础上,并需反复调试。由上述分析可知,BSP和应用程序代码的正确性通过一次的编写不能得到保证,需要经历“调试——修改——调试”反复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调试环境。该环境建立的基础正是调模式下的引导代码。1.2引导代码的调试方法本研究实验采用一种称作BDM(Background Debug Mode)的OCD(On Chip Debuging)调试技术。BMD是由Motorola公司提供的一种硬件调试方法,类似于JTAG调试。它利用处理器提供的调试端口调试。MPC860采用一种特殊的BDM——EPBDM,其运作相当于用处理器内嵌的调试模块接管中断及异常处理,用户通过设置调试许可寄存器(debug enable register)指定哪些中断或异常发生后处理器直接进入调试状态,而不是操作系统的处理程序。进入调试状态后,内嵌调试模块向外部调试通信接口发出信号,通知一直在通信接口监听的主机调试器,然后调试器便可通过调试模块使处理器执行系统指令(相当于特权态)。由于专用的片级调试接口装置(BDI2000)的支持,不需要目标端配备相应的调试代理(Monitor)软件。1.3调试模式引导代码实现调试模式引导代码的核心在于使用BDM协议解析微指令,通过调试接口向MPC860发送信号,初始化调试环境。由于MPC860采用RISC结构,所以初始化部分主要是设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这个过程包括三方面内容:(1)对处理器相关寄存器进行初始化:主要是关于处理器状态的寄存器(等),中断。时钟相关模块(等)。(2)对BDM调试端口的初始化:包括调试使能寄存器DER.支持指令断点的寄存器ICTRL等。(3)对片级。板级内存映射的初始化:包括内部内存映射寄存器IMMR,内存控制相关寄存器OR0~~BR7等。它们主要功能是地址映射。片选信号选择。内存控制器选择()。如果选择UPM,由于UPM控制采用微指令方式,而这些微指令根据内存的不同(等),需要设计人员自行编写代码写入MPC860内部存储区相应位置。对于需要实时刷新的存储体(如SDRAM),还需设置刷新控制微指令。上述初始化代码得以执行,一方面依赖于目标机MPC860提供的调试接口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宿主机GDB的支持。对于宿主机系统,可能选择Linux,在其下配置GBD;也可以选择Windows2000,使用可视化的调试工具LambdaTools GDB(Coretek公司产品,不支持硬件断点),或者使用BDI2000(支持硬件断点的仿真器)。不管使用哪种调试工具,都可以使用该调试器能够识别的脚本文伯存放初始化指令。这些脚本在功能上是等效的,指令的描述一般都采用如下格式:操作码寄存器数值如在嵌入式Linux下SDRAM初始化的代码片断为:mpcbdm spr MDR=0x1FF77C35mpcbdm spr MDR=0xEFEABC34mpcbdm spr MDR=0x1FB57C35……而在Windows2000下使用BDI2000代码为:WUPM 0x00000005 0x1FF77C35WUPM 0x00000006 0xEFEABC34WUPM 0x00000007 0x1FB57C35……脚本描述的指令执行后,MPC860按照预先的设想进入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可以用装载器将程序下载到SDRAM中调试执行。这个程序主要包含中断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映象两部分,其格式可以为等。图1给出了下载完毕后的内存映象。当程序下载完成后,PC指针指向Image代码段(text段)的首条指令,可以利用调试器提供的命令开始调试。2固化模式的系统引导2.1概述经过调试后,OS和上层应用程序构成的Image的正确性得到了保证,但是这个Image不能自主运行。因为调试模式下,是通过BDM接口初始化处理器,并且通过BDM接口将程序下载到RAM中去运行。实际应用环境中,Image必须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如等,本文选择Flash。系统启动时,处理器执行一段引导程序替代调试模式下的调试脚本和装载程序的功能。启动代码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系统上电和复位时程序如何执行,需要初始化哪些寄存器,重点仍然是内存映射相关部分;(2)启动代码为几部分,每部分代码应该全部还是部分放到Flash或者RAM中执行;(3)在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的折衷。2.2上电初始化在两种引导模式下,上电初始化总是必要步骤。它涉及各种核心寄存器初始化。地址映射等问题的处理。2.2.1地址映射MPC860的复位是通过一种异常中断来处理的(可理解为CPU自己产生的中断),向量号为0x100。异常向量表的基地址加上复位向量号即为复位向量,也就是CPU开始执行指令的地方。异常向量表在内存空间的可能位置有两个:0x0000000和0xFFF00000。所以PowerPC的复位向量为0x100或0xFFF00100。假设复位向量为0xFFF00100,系统有128K字节的Flash,并准备把它映射到CPU内存空间0xFE000000开始的地址。MPC860内部的CS0片选信号是默认的系统启动片选信号,已被连接到Flash的片选线上。上电时,内存控制器会忽略所有参与征选逻辑的地址线的高17位,CS0总是有效。这样,Flash总会被选中,CPU从Flash偏移0x100的地方取指令,此时CPU的4GB内存空间的每个128KB的块都被映射到Flash。2.2.2寄存器初始化固化方式下的大致相同,但是不再采用脚本文件编写,而是直接将一段MPC860汇编程序存放在一个文件中。与调试模式初始化程序一样,主要完成以下处理:(1)初始化CPU核心寄存器;(2)设置机器状态寄存器;(3)禁止ceche;(4)初始化IMMR;(5)初始化系统接口单元(SIU);(6)初始化时钟和中断控制寄存器;(7)初始化通信处理机(CPM);(8)初始化内存控制器(UPM);(9)初始化C语言堆栈。2.2.3地址空间重映射上电时,由于只有一个片选信号有效,它选通了Flash,而RAM和其它存储设备地址无效,需要经过地址空间重映射才能访问。MPC860的地址空间重映射是通过设置0R0~~BR7这十六个寄存器完成的。由于上电时4GB的地址空间均被Flash占用,所以0xFFF00100这个地址仍在Flash的偏移0x100处。在寄存器初始化过程中,需要把内部寄存器空间以及外设等也映射进来。在进行这些操作前,需要把Flash的位置固定下来,例如映射到0xFE000000,这个操作是通过设置OR0和BR0寄存器实现的。但在写OR0时,CPU仍然在0xFFF00000的那一块取指令,而Flash即将被映射到0xFE000000块,所以程序必定出现“跑飞”的现象,必须对程序计数器(PC)进行调整,然而PC指针对程序员是不可见的,必须用跳转指令修改它。在Flash地址映射完成后,通过设置OR1~~BR7可以完成对所有存储器空间的映射,各种存储设备可映射在CPU地址空间中的任意位置,但相互之间不能冲突。2.3引导代码的构成和运行系统启动所涉及的代码由寄存器初始化汇编文件.一个Load程序以及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Image三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则只包含和Load程序。Load程序的作用是将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构成的Image从Flash拷贝到SDRAM中,并跳转到Image的首条指令。调试完成后的Image有两种运行模式:Flash-resident image:Load程序仅仅把Image中的数据段(data+bss)复制到RAM中,代码段(text)在Flash中直接运行。Flash-based image:Load程序把Image完全搬到RAM中执行,包括image中的代码段(text)和数据段(data+bss)。图2和图3分别描述了两种Image的存贮映象,以及从Flash到SDRAM的装载过程。2.4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上的折衷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对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有不同的要求,基于MPC860的启动代码对此有比较充分的解决方案。2.4.1时间限制时间限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系统要求快速启动和系统启动后要求程序高速执行。对于要求快速启动的系统,应该使在Flash中执行的初始化程序尽量简短,诸如循环语句之类的语法应该尽量减少,尽快将程序装载到RAM中执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Flash的访存时间与RAM的访存时间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但是必须根据代码量以及存储器的特片进行权衡。因为,虽然RAM中捃速度快,但是将Flash中的代码复制到RAM中的操作会带来一定的开销。由于可见,启动时间由Flash中引导代码的运行时间。代码从Flash拷贝到RAM的时间以及RAM中后续启动代码的运行时间三部分组成。启动时间的最小值是这三者和的最小值。对于启动后要求程序高速执行的系统,主要受处理器。存储器特性以及I/O速度等的影响。在软件方面,应该采用了上述Flash-based image方式,使得代码段在RAM中运行,提高运行速度。2.4.2空间限制空间限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Flash等非易失性存储空间有限和RAM等易失性空间有限两种系统。对于采用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系统,出于成本因素,Flash等存储设备不能太大,然而它又是系统存放启动代码和操作系统Image的地方。在存放Image时,可以先使用gzip等压缩工具进行压缩,在将Image加载到RAM时采用逆向的解压缩算法解压。同时,出于实时性考虑,压缩算法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压缩解压过程消耗大量时间将与启动时间限制发生严重冲突。采用压缩策略并不一定会增加系统启动时间,因为压缩解压过程虽然消息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由于Image体积减小,由Flash复制到RAM中的时间相应减少,有可能反而减少了时间消耗。对于采用高性能RAM的系统,同样出于成本因素,RAM空间有一定限制,此时一般采用前文描述的Flashresident image方式:Load程序把Image中的数据段复制到RAM中,代码段在Flash中运行。折衷同样存在,因为code段在低速的Flash中运行,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却牺牲了时间。本文介绍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引导方法,重点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引导模式以及不同类别的引导方法。以在MPC860C处理器上引导CRTOSII操作系统为例,阐述了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下引导代码的构成。作用以及执行方式,并对不同引导模式下的时空效率的折衷进行了分析。最终,借助BDI2000仿真器对编写的引导代码进行调试,成功实现了调试模式和固化模式下操作系统的引导。后续工作包括:继续研究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操作系统引导方法,例如最流行的系列;在同一平台上,可以研究不同操作系统的启动方法,例如嵌入式等。

349 评论

Smile丶燚

通信业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一些高校也设立了专门的通信专业。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通信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_通信方向专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

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

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

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最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

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

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 方法 研究

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

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

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

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

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

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7、 无线网络 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

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

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

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

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

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

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

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

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

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

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

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

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

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

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

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

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

40、通信电源 系统安全 可靠性分析

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

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

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

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

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

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

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 措施

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

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

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

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

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

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

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

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

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

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

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

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

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

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

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

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

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

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

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

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

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

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

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

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

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

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

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

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

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

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

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

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

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

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

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

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

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

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5、职业技能 教育 的研究与实践

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

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

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

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

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

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

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 配对 模块的研发

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

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

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

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

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

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

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

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

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

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

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

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

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

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2)

125 评论

敏芳在上海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这个题目定好方向没有能完善给您的,吧任务书让看下的

2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基于系统毕业论文免费

    浅谈矿井提升机的PLC控制系统一、国内提升机的现状 (一)交流拖动方式 采用串电阻调速的交流拖动方式,有单绳和多绳两种系列,大都采用改变转差率S的调速方法,在调

    有多久没见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嵌入式论文格式

    天下文章一大抄????这样的都要抄别人毕业能做啥????百度知道啥时成了免费劳动力市场????还要积分下。二百块钱帮你搞定要不你就到打印店去弄吧~

    蛋蛋的肉粑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嵌入式系统的论文题目

    计算机论文题目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及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些都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

    lula不是lun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基于嵌入式智能影音系统论文研究

    对系统的移植和裁剪,以达到所需的系统要求以PowerPC8xx系列处理器为例,通过对此类处理器的引导模式。引导代码的编写和调试,以及如何引导操作系统执行等问题的

    维尼达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基于嵌入式系统毕业论文

    对系统的移植和裁剪,以达到所需的系统要求以PowerPC8xx系列处理器为例,通过对此类处理器的引导模式。引导代码的编写和调试,以及如何引导操作系统执行等问题的

    融发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