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beidesignwang
我们拿什么来吸引新用户? 共享单车市场已是一片红海,摩拜和友商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还有什么优势让新用户选择我们? 单车数量上的优势? 相信摩拜前期的很多用户选择摩拜就是因为比ofo车子多,基本上随时都能找到车用。但是摩拜这一优势正渐渐被ofo追上,也就谈不上是优势了。 车子好骑? 很遗憾,摩拜一代谈不上好骑,最大的缺点就是车身笨重,现在新款的车子才算真正的好骑。反观友商ofo,从诞生之初就是主打轻便来实现弯道超车,迅速抢走不少用户。毫不夸张的说在骑行体验上摩拜并未占太大的优势。 押金少? 很遗憾,友商免费,我们299。 当然,摩拜也有很多优点是友商无法匹敌的,比如,单车造型时尚,阳光;比如损坏了极低等等。 那么,既然我们我们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我们拿什么来吸引新用户?这是每一个摩拜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此,我根据我的思考,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增加“暂时/临时锁车”功能。 a>应用场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我骑了单车去买个菜,或者去便利店买瓶水,前后一分钟左右,回来车子就没了,至少我就经历过多次。还听到同事说,周末和男票骑车去郊游,比较偏僻,两人把车放在河岸上,下水玩了会一回头车子没了。由于位置较偏僻,两人走了几公里才打到车。 b>功能描述:看了上面的应用场景差不多也明白该功能了。具体就是在骑行计时页面添加一个“暂时锁车”(或者其他名字)按钮。然后用户点击该按钮锁车后,为该用户保留15-20分钟的时间,期间其他用户不能使用。在保留时间内同一用户过来取车免费续骑。当然,在用户结束骑行并结算时,可以用“暂时锁车”时间+实际骑行时间来计费。 c>可能存在的问题:若该功能被大量使用,可能让正常使用的用户遇到大量“暂锁”的车子,影响用户体验。对此,建议每个账户使用该功能次数每天1-3次为宜。 2.支持一个账号同时解锁两辆车 a>应用场景:朋友聚会结束,两人同行,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正好看到有几辆摩拜在路边,但是其中一个人没有摩拜账号。那么用户该这么选择?自己骑车走放弃朋友?还是放弃放弃摩拜?很明显大部分用户放弃的是摩拜。 b>功能描述: 如题。 c>可能存在的问题:两辆车不在同一位置停车时如何正常结束骑行。(技术问题) 3.增加日租/月租功能 功能描述:真正意义上的日租/月租,即一日/月内不限时长无限次免费骑。以日租为例,例如收费5元(具体价格有待商榷),免费骑行24小时,24小时候自动作废。虽然免费骑24小时,但是正常用户不可能骑行24小时,一般最多不超过五六个小时吧。月租也一样一个月内无限次免费骑行,但是具体定价有待调研,太高用户不会买账,太低公司又会亏损。 可能存在的问题:羊毛党!羊毛党!羊毛党! 注:最近友商ofo联合蚂蚁花呗推出了月卡功能,但是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月卡,叫次卡比较准确,因为是元可以免费骑行30次。和我上面说的日租/月租有明显区别。 地图上被预约的车显示为“已被预约”或者过滤掉不显示 a>应用场景:这是我自己遇到的,某天早上起床晚了去上班,想着骑车过去会快点,于是打开摩拜app,看到小区其他楼下面有辆摩拜,跟着地图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该车,很开森,于是扫码准备起飞!结果提示:该车已被预约!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b>功能描述: 对于被预约的车,在其他用户的地图上不显示这些车辆,或者给出提示“该车已被预约”;或者再具体点,把预约马上过期(2分钟内)的车给用户提示倒计时,比如“该预约还有30秒到期,建议稍等“来提示用户站在这等一会只要他没来取车,那就是你的了。因为毕竟有部分用户预约后并没有来取车也没有取消预约。 c>可能存在的问题:若把被预约的车过滤不显示,而用户又恰好在路边远远地看到了这辆车,兴奋的跑过去扫码。。。结果。。你懂的。所以,建议显示“已被预约”,或者显示倒计时为好。 5.引入节约碳排放排行榜/骑行距离、时长排行榜/信用积分排行榜 功能描述:如题。那么问题来了,和谁排呢?因为现在摩拜的用户体系里只有用户自己,并没有获取到用户的交际圈。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三种,我依次说下。 a>获取用户的微信好友。 现在摩拜已经实现了微信登录,并且最重要的是在摩拜和腾讯三月份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如果能拿到用户的微信好友列表,每天推送一个节碳/骑行排行榜,每月推出一个信用分排行榜,并且支持用户给好友点赞(类似于微信运动),能大大增加用户的活跃性,要知道为了使微信运动排名更靠前,甩手机的用户不在少数,所以为了使自己的节碳排行、骑行排行更靠前一点不排除用户会为了刷榜单而骑行。不过,获取好友微信好友列表应该很困难,看腾讯了。 b>获取用户的手机联系人列表来实现上述功能,实现难度居中,主要看用户心情了。 c>获取附近的人,推送一个排行榜。这个实现难度应该还可以。 注:为了激发用户的活跃性,每天/周/月对排名第一(或前三)的用户予以奖励,可以奖励红包,免费骑行一次/天等。或者用户即使没排到前 三,只要其节约的碳值达到一定数量也可以予以一定奖励。甚至可以引入账号升级系统,账号级别越高骑行费用越便宜等等。 6.押金问题 前期在其他友商收取99押金的时候,由于摩拜单车成本居高不下,收取299押金这非常可以理解。但是随着Mobike lite等新款上市时,摩拜的成本已经有了不少的下滑,况且友商们纷纷推出免押金,这时候摩拜依然收取299押金就显的不太好了,可以适当减少押金,或者有条件的退押金(比如信用积分达到500,节碳达到500kg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用户多骑行)。 7.免押金体验 最近摩拜和京东联合举办的京东618活动已经退出了免押金体验7天。但是我觉着如果摩拜的押金短期内不能取消的话,免押金体验活动应该继续下去,给新用户一个爱上我们的机会! 增加中英文切换 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国际友人并不在少数,我自己就见过不少外国人骑单车,所以增加中英文切换按钮能更方便这部分人使用单车(另外我身边还有些同事为了更好的学习英文专门把微信、qq等app设置成英文)。况且每年还有那么多人来出差、旅游,看到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说不定也想试试呢。 首页的一些优化建议 首页的顶部有三个按钮:全部单车、Mobike、Mobike Lite,我觉得这三个按钮是不必要的,一般用户打开app就是想找辆车骑,不太在意是Mobike还是Lite(可以后台统计下这几个按钮用户的使用频率),直接把这三个标签拿掉,默认显示全部单车。这样顶部又多出一部分空间,用户放大地图能够更清楚的看清路线。 10.摩拜官网图片使用不当 在官网首页底部的”加入我们“链接页面的中下部有一张图片,一帅哥骑着摩拜肚子趴在车坐上作飞翔状,属于很危险的动作,容易对用户产生错误引导,为防止发生意外,建议尽快撤掉。 另外,首页底部还有些死链,比如:用户。
爱吃爱喝薅羊毛
1、摩拜单车,是由胡玮炜创办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是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摩拜单车,用可负担的价格来完成一次几公里的市内骑行。2、2020年12月14日23时59分,摩拜单车停止服务,全面接入美团,更名为“美团单车”。温馨提示:以上以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5-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xulisha0221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以下是我整理的共享单车引发的思考议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共享单车遭破坏?治安跟进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其一,破坏公共设施被抓,轻则有行政处罚,重则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不是公共设施,所有权明确,没有报案就没有立案,更不可能处罚;其二,运营商可以选择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低,要构成盗窃罪等不够标准,报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其三,人为破坏的原因极其复杂,单车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做到精确打击,规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层面都颇感为难,那么寄望于对单车的爱惜使用,则基本上更无可能。虽然行为最后都表现为破坏,但心理诱因可以说千奇百怪:有黑车觉得单车抢生意,也有人就是纯粹看不惯,有的人可能是图个乐,还有人就是拿它撒气。举例说,上海有个人连把三辆摩拜扔进黄浦江,当事人的理由是觉得车里有芯片,不安全;广州有扔车进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图个好玩;还有人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针……凡此种种,要规制更无从下手。
对此,“素质论”是常用总结,但素质太抽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关键在哪里?共享单车的模式问题。虽然名曰“共享”,但它确切来说是租赁经济,特点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来区分几种情况:1.如果你就是车主,你很难对爱车拳打脚踢;2.假如你坐一辆专车,司机作为车主盯住你,你恐怕难起破坏之心;3.但如果你仅仅在租赁和使用一辆单车,车主完全没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可见,共享单车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对它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了,药方就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刮不花;轮胎实心,你就无法扎带;极简化设计,你一个零件都拆不下;车子极其笨重,你想拿去卖都搬不走。再说价值性,一代摩拜单车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坏这样的车子够不够立案标准,当然够!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觉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结果被判了三个月。
同样,共享单车还存在违规驾驶和停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停哪就停哪,想冲红灯就冲红灯,原因太清楚不过——不必为这些行为负责嘛!因此,解决违停和驾驶的问题,也需要针对性施策,大体原则是要把责任明确给租赁人。怎么明确?关键还是在平台这里,通过设计信用分规则、举报机制等,记录租赁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守规则的人给予惩戒。如此,抓住单车研发、规则设计这个主体框架,单车破坏率将有效缩减。
由上观之,单车破坏行为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在使用层面上,多数人不够精细化;在治理层面上,具有较大规制成本;在设计层面上,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因此,需要三位一体来应对乱象:在使用问题上,把责任明确给使用人,引导使用规范化;在治理问题上,对一些代表性破坏行为报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发力,把潜在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
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几种品牌的数百辆共享单车堆积成两座“小山”,不少单车的车把、车篮等零件散落在周围地上,一片狼藉。
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只是,该打板子的对象,到底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管理?
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共享单车作为企业自身的资源,是需要善加管理的。纵然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标榜的企业,其技术与手段也是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否则要在所谓的公共便利中谋求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便是一种滑稽的幻想。
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就如同当年的流动小贩一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便遭遇了各种管理的困境。比如车辆被恶意损坏,车身上的二维码被贴上了牛皮癣广告,而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城管干脆一次性收缴了数百辆共享单车,理由是“非法占道经营”。
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企业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的目的;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有辆单车骑就可以了,至于下一个人如何使用并不重要;政府认为,只要把乱占道的单车收缴起来,就实现了城市管理。
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共享经济吗?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反思,难道不是为了让共享经济有一个良性的土壤环境吗?我们共享的到底是那辆街头的单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够根本性重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一种企业、个体、政府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思维?
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投放到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要用主流方式推广良好的出行方式,实现健康运营;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诸如以社会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自觉维护秩序者。今天为共享单车花些工夫,将来才能让更多共享经济产品顺利落地。
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系统是将房地产风险管理的各要素,按照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组成的一个各要素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房地产风险管理论文,
(1)价值主张。(2)客户细分。(3)分销渠道。(4)客户关系。(5)收入来源(或收益方式)。(6)核心资源及能力。(7)关键业务(或企业内部价值链)。(8)重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带来的无法偿付债务所遭致损失的可能性,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企业扩张则是企业得以成长壮大的必经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共享单车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共享单车利弊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