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0

奔向八年
首页 > 期刊论文 > 古代屯田制度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级好奇诶

已采纳

元代的屯田遍布全国各地,它的规模之大和组织之严密也是超过了曾经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时代的。在元代时期,因为战备和戍关的一些需要,元朝的统治者们很早的就开始实行屯田政策。所谓的屯田,实际上就是由封建政府通过权力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活动。

屯田是中国古代时候经常会实行的一种生产形式和政策。原来的屯田十分的发达,它的规模非常大,也是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史料记载在元太祖时期屯田已经出现。屯田的生产发展模式,在元朝建立之前就已经被蒙古的统治者所使用。

蒙古国曾经的经济结构当中,主要是以游牧为主的农业,农业在蒙古的经济结构当中并不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元代农业的比重也开始越来越多,而屯田就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元朝的屯田制度它分布非常广,而且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在这一历史时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根据史料记载,元史当中记载忽必烈曾经要求在今天的河南开封郑州等地。开始最早的屯田。在1260年忽必烈登上汗位之后,在历史资料当中记载的更为详细屯田是在忽必烈。忽必烈亲自下令在陕西省进行屯田。当时主要是在利州,燕京,商州,河南等处。

均属于今天的西北地带。在接近南宋的长江中下游军事重镇进行屯田,不仅可以非常近的补给戍边的士兵,同时可以省去很多的长途运输的劳动量。而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屯田驻军,同时也可以对襄樊等地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军事压力。

忽必烈后来又将卫军驻扎在燕京也是为了保证军队的军粮的供给,同时也开始可以保证元朝大都的粮食供应。而在南阳东川西川进行屯田,他所处于的目的更多的还是因为军事。在河西走廊,沙洲,今天的敦煌市等地进行驻军,同样也是因为需要进行军事的部署。在大都附近进行屯田,主要是通过为军屯田来保证提供卫军的军粮。

1276年忽必烈统一了全国之后,屯田的地点开始进行全国的辐射。当时的原政府分别在西北,东北,陕西,四川,蒙古高原等多处开始进行屯田计划,屯田地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通过屯田的地点变化的轨迹,也可以看出宋元交界处已经不再是屯田的重点,重点已经转向了西北四川地区,从军事上来看更多是为了保障本国的统治。

蒙古最先是游牧民族,但是由于他统一全国之后,慢慢的开始对农耕进入非常重要的了解阶段,农耕对于他们开始慢慢的重要起来。到了元代,专门管理屯田的官方机构开始建立。忽必烈时期的屯田的前期和后期它的春天的重新变化非常大。前期主要是因为南北方还没有统一屯田,在此主要是为了防止元军和宋军进行战争而进行的一种防御机制。

而后期元朝统一之后,屯田这个重要的手段也就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元朝的统治主要更多的是通过全局来看着眼于全国进行屯田。更是将重点放到了西北,四川,京畿地区。主要是也是考虑想要因地而质疑,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经过战争,这三个地区急需恢复生产。此外,忽必烈时期的屯田区多设置在交通要道上。有助于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当时的屯田制度是以军事行动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屯田的地点多是选在具有攻守价值的地区,同时要易于的耕垦的地区。忽必烈曾经设置屯田,也在经赵志峰祥屯田区来。供给军粮,屯田机构的建立和管理的加强,也是标志着元朝的屯田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开始从临时的一些措施变成一种制度化的转变。

当时屯田更是为了安置流民和降民设置地屯田制度。由于连年的战争是蒙古的流亡人口越来越多,降民人口也开始越来越多。为了处置这些流民和降民的问题,元朝必须马上进行相应的制度规范。如果面对此问题没有合理的处理好,中原就很难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而元朝的地位也就不可能得到巩固。为此忽必烈建立了屯田制度,开始扩大屯田。

要求恢复发展,此地区周围的农业生产要求拆波人户和工具等物进行耕种。就是很多流民开始屯田。元朝将这些流民编制在州县里那开始停止流亡。这一举动也是一方面让流动的人口开始变成固定的农民面,除了他们的流离之苦,另一方面也是流民和土地重新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汗国的统治者也是开始高度的需要发展封建物质文明。蒙古族开始逐步慢慢的突破单一的游牧经济的局面,开始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采纳农业的生产方式。而蒙古在统一中国的过程当中,屯田绝对是在经济和军事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回归列时期,屯田开始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卫军都开始在大都附近进行屯田活动。后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潮之后,开始继续沿用蒙古的就治,将皇帝组织开始不断地扩张,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充伪军。元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开始慢慢的基本稳定下来。

卫军开始逐步的设立,开始在大都附近进行屯田,这一制度也是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掠夺和长途的运输的运补及粮食的方法,屯田的地点离大都很近,这也就为卫军的粮饷做出了充分的补充。在蒙古建立国家之前,他们解决军粮的方式通常是到各个部落去征收或者是掠夺。

在忽必烈的时候正数之军开始慢慢出现而屯田是绝对先于镇戍出现的,当时的屯田还是比较规模小的,但是也是对盟军的军队的后勤也有很大的补充。但是因为屯田的出现,慢慢的让元军的部队在各地都可以进行镇戍,长此以往,蒙古军可以给自己的军队补充粮饷,还为元军统一全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114 评论

吃那么一天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B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A、C、D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最本质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的应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为D

335 评论

C罗C梅西梅

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古代屯田制的产物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汉前元十一年(前 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田,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

161 评论

Chowhound壹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公元196年,曹老板把许昌附近的荒地全部充公,成立国有农场。然后让军队和流民耕种。这些土地的产权属于朝廷,农具和耕牛也由朝廷提供,你只要空手来卖力气就好,年底的收成四六分。朝廷六成,耕种者四成。乍一看好像农民吃亏了,但在乱世能吃一口饭都不容易,何况现在能吃饱,还可持续生产......士兵和农民都感激涕零好吗?当年底,曹老板的账户上就多了百万石粮食。

332 评论

乖乖小猫侠

屯田的作用很多。可以从自己自足,充实国库;开发边区,繁荣经济;巩固边防等等方面考虑。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代选官制度研究论文

    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论语·卫灵公》记有孔子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

    小红粉菲菲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宋代监察制度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对重

    思美味52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当代制度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从这么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社会注意的优越性,第二是"特色"的优越性。 一、社会的优越性: 1、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下

    徐珊珊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周代契约制度研究论文

    一、 合同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一)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内涵法律原则指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在内的整个法制活动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法律准则。它是储存于法律规定

    大鹏村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古代皇帝研究制度论文

    功过秦始皇你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缓缓走来,依旧带着一身霸气和帝王之风,笑看这在你身后发生的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怒吼:我才是中国的始皇帝。

    荷叶圆圆198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