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6

初见521125
首页 > 期刊论文 > 虚假新闻的研究背景及概况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ZYHJM1021

已采纳

概括起来讲,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1、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在新闻队伍中,仍然有为“宣传需要”夸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爱听恭维话,好大喜功,这就造成许多新闻媒体常常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一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2、约束机制和整顿措施不完善。由于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3、受众特殊的心理需求——猎奇心理。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各种媒体经常为迎合受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比较关注所谓的“名人近期动态”,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2008年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 主要表现在四点:1、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而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国家、政府决策没有很好的理解把握,曲解或者片面理解相关政策,写出的报道往往有失公正。2007年网上争议很大的“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当地媒体从宣传本地出发对“华南虎照片”的报道也许对地方发展有一定效果,可却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侵害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显然当地新闻媒体的个别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尚有不足。另外,法律知识贫乏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的一个表现。2、利益驱使记者造假。这里的利益包括精神和经济两方面。记者为了获得名誉编造假新闻,“纸馅包子”便是其中的代表。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宣传自己,会给记者一定的“好处”,有时也能够左右记者手中的笔,隐瞒那些对采访对象不利的事实。3、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乏。任何行业和个人都有它的社会责任,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社会责任感缺乏,往往导致报道的角度把握不准,从而使受众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心理。《新华日报》2005年11月10日B1版上曾刊登一条以《海门建立公务员退出制度》为标题的新闻消息,文中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媒体争相转载。这条因记者未经证实就报道的假新闻,严重干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4、媒体非正常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不惜刊发虚假失实的新闻报道,展开恶性竞争,新闻事件怎么“轰动”怎么写,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有人对《新闻记者》杂志连续4年评出的假新闻进行统计,发现凭空编造的虚假新闻占1/3以上。为了轰动效应,有的从业人员什么假都敢造,什么故事都敢编,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324 评论

snowwhite白雪

新闻的真实性之我见 新闻和文学都讲求真实,它们都源于生活,都是客观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新闻有新闻的特质,文学有文学的个性,如何来把握二者真实性的内涵呢? 首先,在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视角不同。记者作为事件的记述者,所记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的写作视角只有一个,就是始终站在讲述者的位置上,作品中人物皆为第三人称,例如,新闻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用语:“据介绍……”、“×××介绍说……”等等,同时,也把个人存在作为事实的一种依据体现在作品中。 文学作者不同,他(她)常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它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以作品中的某一个人之口为口,娓娓道来。文学中所闪现的好似作者本人的“我”常常是作品中的人物,如鲁迅《孔乙已》中的酒店小伙计“我”,《简•爱》中的“我”等等,而新闻作品中的“我”则一定是作者本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新闻作品中的事实记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才称其为真实。 其次,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的自由度不同,这也规定了它们各自的真实性。 新闻只能是对现实的再现,限制在“新见”新闻上。文学则是对现实的发现,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外宇宙和内宇宙。 新闻的“新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事件在时间上的“接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迅捷、快速地报道新闻;二是指新闻事实与新闻记者的“接近”。这种严肃的态度,决定了任何矫饰和失真的“客里空”的表现都是新闻所摒弃的,任何编造、拼凑、夸张、片面、导演等扭曲客观事物的情形都意味着新闻的失真。 文学则不同于新闻的实录。文学作者的写作心态更为自由,他(她)不需要把自己作品中的每一处同事实一一对应,它是一种创造。以德国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为例,在作家的笔下,乐师克利的长女路易斯和首相之子布拉修斯•封•波勒演绎了一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千古爱情悲剧,其实这篇小说的素材仅仅是来源于当时报刊上一条150字的简迅。 显而易见,文艺是对现实的“发现”,新闻报道则是对实在的“再现”;文学靠感性形式对实在进行再解释,而新闻报道则是对现实作素描式的简化与综合。 再次,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在写作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不同。 高尔基强调文学“需要想象、推测和虚构。”也就是说,文学可以虚构,可以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新闻报道则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说真实、说真话,包括人名、地名、时间、情节、数字、引语、背景、因果关系等,都必须准确无误,都必须遵循新闻自身的内在规律,不得虚构,也不得“合理想象”。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名为《马特洛索式的英雄黄继光》遭到了众多读者和新闻界人士的严肃的批评,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记者运用了“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合理想象”,细腻描写了黄继光牺牲前的心理活动,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但并不是说新闻写作中就没有想象。因为记者不可能成为一切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记者也需要想象,记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丰富的事实材料,在写作中写得更生动、更美满。因此,想象思维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思维形式,也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形式,只不过前者属虚构想象、后者属于修饰性再现性想象而已。譬如,1971年9月13日,一架三叉戟飞机坠毁于蒙古国温都尔汗,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由此联想到林彪的出逃摔死,就属这种情况的联想,在当时,这是绝对的机密;另一种情况是由客观提供的素材引起大脑积极思维,拟想出原来事物形象,即由素材——原物的想象。以《辽宁日报》一篇报道《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采写为例,记者范敬宜正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家子公社一个最微小的变化联想到整个农村的变化,采写了一篇众人称道的好新闻。以上两种形式的想象,即由原物——他物、由素材——原物的想象,都是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原物的形象,这就要求它们必须准确、生动,做到准确性和形象性的高度统一。 第四,文学和新闻有着本质的不同。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所以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揭示生活真实和反映客观规律所显现的特征和所实现的过程也就不同。这是两种真实相区别的重要原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传播是它的特征,可以说,新闻就是传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各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真实,是具体的现象的真实。新闻传播是事物运动的过程和状态,是记者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客观情况。记者是通过客观信息的叠加传播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事物,从而实现揭示生活真实的目的。它强调客观性,尽管有时现象和本质不一致,但记者会通过连续报道来修正。 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先得了一块短跑金牌,记者将这条消息抢先报道,几天后经检查,约翰逊服用了禁用药物,记者又将这消息抢先发出。这只能说约翰逊的记录是假的,而不能说明记者所发的第一条新闻是假的,因为奥运会上确实发生过他夺金牌的事。 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文学作品是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一种思想和一些知识,让读者体味一种情感和意境,提高人的修养水平和审美能力。因此,它必须人为地集中生活,构思、创造,“杂取种种,形成一个,”才能很好地集中体现主题。这就是典型化。鲁迅说他所写的人物的模特“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但这并非不真实,因为它符合生活的规律,具体可感,只不过更具概括性,个性更加独特鲜明罢了。它是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的统一。当然,新闻也有典型报道,但那是有区别的,它指的是在大量同类事实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满个性的事例进行报道。例如焦裕录、孔繁森等典型报道,他们都是实实在在、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是一种客观真实。 第五,在社会生活中,阅读新闻和文学作品的不同目的,导致人们对新闻和文学真实的要求和理解不同。 新闻阅读是为了获得信息,就其功用上讲,实用性更强,人们每天就如同吃饭一样,极需要得到各自关心的信息。市长一上班,桌上就摆好多份报纸,他需要根据这信息决定城市内外政策的制定;企业家一拿到报先看市场行情、投资方向,好决定产品的市场投放。即便是对通讯新闻的阅读,读者的主要目的也是在于知道、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事。基于这种目的,新闻阅读就要求新闻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每一个读者所获得的信息、所了解的事实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是基本一致的,而不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阅读的目的重在欣赏和愉悦。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象新闻阅读,重在对新闻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对新闻所反映事物的认识。文学读者,更重视作品所传载的情感、意蕴带给自己的美感享受。基于此,文学读者对文学真实的要求和理解就不会等同于新闻读者。孙悟空搅龙宫、闹地府、闹天宫、除妖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死而复生,这些本与事实不符,但孙悟空所体现的那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杜丽娘那种为爱情死而复生的情感,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此它是真实的,是一种情理之真。 总而言之,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虽然都“求真”、“存真”,但它们的内涵却大不想同,新闻真实的基础是事实,文学真实的前提是情感想象;它们的实现途径也大不相同,一种是再现,一种是表现。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本质区别,一种是信息的真实,一种是艺术的真实.

311 评论

小喵呜777

虚假新闻我有,里面的都是的,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看主页呗了解一下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问题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地:就是写你们为什么要研究或探讨、想要得出什么结论!;意义:就憨研究完以后得出的结论以及你们做完研究有什么收获。感想之类!总之最重要

    芬琳漆厦门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理论意义与价值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就哲学的高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2)就专业或学科角度而言,需要研究的价值意义(3)就某个

    韩食小神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新中式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这个的话我帮你写好以后发到你的QQ邮箱里吧。

    1234大兄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是什么

    学术堂分两步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怎么写: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

    花花绿绿201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虚假新闻的研究背景及概况论文

    概括起来讲,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1、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在新闻

    初见5211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