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7

北极星爱吃鱼
首页 > 期刊论文 > 浮世绘动漫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草莓蛋塔

已采纳

中秋假期带娃去南京博物院看了一场关于日本浮世绘的展览,分享下逛展心得,供参考。 说到日本浮世绘,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幅“巨浪”。对,你想得没错,这么写,完全是因为我记不住名字,得去查一下——《神奈川冲浪里》。 这里提供一个挽尊的技巧,记不住日文名可以记英文名——The Great Wave——是不是简单多了?这个英文名不是我胡绉的,《培生艺术史》里面就这么写的。 那么,这次南京展览里有没有这幅画呢? 很遗憾,并没有! 但这次展览里有葛饰北斋其他三幅代表作品,单独占据一个小角落。具体是什么,就留待您现场揭晓吧。 以下是我觉得看展可能会产生的11个疑问。有了大局观,展览更好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木刻版画”,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诞生之初,并不能算得上是艺术,是一种平民艺术,地位也没那么高,价格也相对低廉。浮世绘的创作者,更偏向于“匠人”的概念。 02 “浮世”到底是个什么世?其实我也不敢说真的理解是什么意思,试着根据资料概括如下。 “浮世”,是一种活在当下、及时享乐的态度。 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活的枫叶。 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不再灰心沮丧,就像一只空心的南瓜,漂浮于涓涓溪流中,这就是所谓的浮世。 From  浅井了意《浮世物语》 “浮世”,是一个佛家用语。 意指日常生活,尤其是享乐世界里倏忽而飘渺的事物,诸如戏院、舞蹈、爱情、节日之类的。From 《培生艺术史》 江户(Edo),是东京(Tkoyo)的古称。江户时代,就是小时候历史课上学过的“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对应的是中国明末到清中期。 这个故事说起来就有点“买椟还珠”的味道了。 当时浮世绘传到欧洲,并不是单独作为商品出口的,而是被用作商品的包装纸,因为浮世绘的纸张非常柔软吸水,很适合用来包装东西。没想到被欧洲的艺术家发现,如获至宝。 我们现在有鸡娃焦虑,当时的欧洲艺术家正苦于“创作焦虑”——照相术的发明给他们原来的写实主义(模仿自然)思想带来了“灵魂冲击”——未来该向何处去? 欧洲艺术家就到处找灵感,一个源头就是非洲,比如马蒂斯、毕加索从非洲木雕中获得灵感;另一源头就是日本浮世绘,典型代表就是梵高,他临摹过葛饰北斋的5副作品,后期冲击性的色彩风格就是受到了浮世绘的影响。 根据潘公凯大师的说法,浮世绘采取的是勾勒,而西方讲究的是塑形。勾勒,就是先用笔勾出一个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手法去涂色,是没有明暗对比的。而西方讲的塑形,是以面塑型,不强调轮廓感的,通过面和明暗来塑造形象。欧洲人看到浮世绘以后,大为惊叹,没想到,画还可以这样画,接着被大艺术家大量运用到作品里,就火了。而中国的年画量少,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才买点回家贴贴,更不要说用年画来大量地包装商品了。 这个名单就如雷贯耳了。 梵高(著名浮世绘藏家,有人评价他是歌川广重的“脑残粉”) 莫奈 马奈 德加 高更 印象派受浮世绘的影响是举世公认的。有个说法是,没有浮世绘,就没有后面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在洪晃女士看来,著名品牌香奈儿也受到了浮世绘“勾勒”的影响。她分析,香奈儿女士是那个时期的人,比如香奈儿时装最有标志性夹克,永远有一圈勾勒的边。 我上网查了香奈儿女士的资料(1883年8月19日~1971年1月10日),在她成长的青少年期,浮世绘在欧洲已经是“大势”了,审美上受到启发的可能性确实很高。 日本动漫同样来源于浮世绘,最早的漫画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为了提高效率,采取了浮世绘的办法,比如先做一个身体的模版,大批量印出来,然后再手工去画头部的变化。 一是浮世绘作品,是中国美术馆的馆藏,总共72幅。 二是南京博物院藏的日本文物,总共79件。 有画作,有日用器物、瓷器、人偶等一些工艺品,可以更立体感受到日本的“匠人精神”。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策展本身非常有“文人气质”,主题名字直接选自日本俳句。墙上还插了一根狗尾巴草,活用了千利休的茶道思想。 风重人娇春将归——美人画 宛然如一梦,彼此记心头——戏剧人物 满眼青山耳杜鹃——自然风光 从打卡的角度来说,名气最大的“浮世绘三杰”都有:葛饰北斋、喜多川歌磨和安藤广重。 个人最推荐展览尾声部分,背对镜头为佳,注视着墙上的图片,头顶上“群星闪耀”,有一种遇见历史的氛围感,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没想到浮世绘的作品居然这么小。 之前在网络中见到的作品以风景画为主,想当然以为很辽阔的尺寸,看到实物才知道是小小一张,一般就是30几厘米*20几厘米的大小。 没想到制作流程这么复杂。 简单来说就四步:绘草图-雕版-着色-拓印,但绘草图之后的每一个环节实操起来都很复杂。雕刻木板的数量由颜色数量来决定,需要对颜色的控制达到非常精妙的高度。风景画中,有白雨夜雨,密密麻麻,雨线细如发丝。这么小一块木板,雕版师是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真是难以想象。着色、拓印的时候,每一根线条又是如何做到丝丝分明、毫无晕染、干净利落的呢?只能用炉火纯青、臻于化境来形容了。 庸俗问题庸俗谈,这里不谈艺术。(杠就是你对。) 浮世绘分两种,一种叫“肉笔绘”,画师独立亲手画出来的;一种是群体作业,雕版印刷品。前一种自然是要更为珍贵一些。 从时间上来说,普遍认为江户时代的作品要比明治时代的艺术品位更高。如果想收藏,推荐首选江户。 意大利藏家阿德里亚·马达罗认为,艺术家的原始画作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就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刻板在初次印刷后就被破坏了。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75%来自技术,25%来自“原型”。他认为,某些20世纪工匠创造的系列作品是有同等价值的,因为它们是根据严格的传统工序,完全用手工印刷工艺制作的。 这位意大利藏家不提倡以经济论价值,最终历经数年收藏了两套完整巨作,分别是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后来都捐给了湖北省博物馆。 最后说下参考数据,一条上拍卖过一些日本浮世绘作品,价格从人民币大几千到小几万不等,有人物画单幅8000元成交的,也有三联作24000元成交的。 其实看完这场展览之后,内心多少会觉得有点悲伤。 日本浮世绘之后走向了明治时代,我们之后走向了闭关锁国…… 接下来的命运…… 中年少女带孩子赚票子的心得分享,公Z号同名,欢迎关注交流

217 评论

大尾巴喵姬

浮世绘,就是日本的风俗画或版画。"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因此,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主要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 浮世绘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初期、鼎盛时期、后期及末期四个阶段,因为受特定时代的影响,其画风、内容和笔触均在沿袭中变革。 折叠初期明历大火(1657年3月2日)至宝历年间(1751年~1763年)。此时期的浮世绘以手绘及墨色单色木版画印刷(称为墨折绘)为主,题材多为年轻美丽的女子。17世纪后半,后世尊为"浮世绘の祖"的菱川师宣绘制了许多人气绘本及浮世草子,其中《见返り美人図》为其代表作。到了鸟居清信时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颜色创作的作品开始出现,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使用丹色的称“丹绘”,使用红色的称“红绘”,也有在红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种颜色的作品,称为“红折绘”。值得一提的是,彼时鸟居派与歌舞伎业紧密合作,为歌舞伎设计和绘制看板,直至今日,现代歌舞伎的看板仍保有当时流传下来的风格。折叠中期 明和2年(1765年)至文化3年(1806年)。锦绘在此时期诞生。明和2年,开始有了画历交换会的社交活动,“东锦绘”应运而生,浮世绘文化正式迈入鼎盛期。此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由原本虚幻的人偶风格转趋写实。安永年间(1772年-1780年),北尾重政写实风格的美人画大受好评。胜川春章则将写实风带入称为“役者绘”,题材多为当时著名的歌舞伎演员。此时期,喜多川歌麿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宽政2年(1790年),印刷品的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宽政7年(1795年),因触犯禁令而被没收家产的出版家茑屋重三郎为了东山再起,与画师东洲斎写楽合作,出版了许多风格独特、笔法夸张的“役者绘”。虽然一时间造成话题,但毕竟风格过于特异,并未得到广泛回响。同时期最受欢迎的风格是歌川豊国所绘的《役者舞台之姿绘》的歌舞伎全身图系列。而歌川的弟子们也一跃形成浮世绘的最大画派-"歌川派"。折叠后期冨岳三十六景文化4年(1807年)至安政5年(1858年)。浮世绘内容由人物转向风景画。胜川春章的门生葛饰北斋绘制了著名的《冨岳三十六景》。歌川广重也创作了名作《东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此二人确立了浮世绘中称为“名所绘”的风景画风格。在役者绘方面,歌川国芳等人开始创作描绘武士姿态的"武者绘",其水浒传系列广受欢迎,在当时的日本引爆了水浒传风潮。折叠末期安政6年(1859年)至明治45年(1912年)。 此时期,受到"黑船来航"的冲击,即美国东印度舰队强行打开日本的锁国政策。许多人开始对西洋文化产生兴趣,因此“横滨绘”开始流行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幕末至明治维新初期社会动荡的影响,出现了以血腥怪诞风格著称的"无残绘"。这种浮世绘中常有腥风血雨的场面,如歌川国芳的门徒月冈芳年和落合芳几所创作的《英名二十八众句》。这一时期,河锅暁斎等正统狩野派画师也开始创作浮世绘。而后师承河锅暁斎的小林清亲更引入西画式的无轮廓线笔法绘制风景画,此画风被称为“光线画”。歌川派的歌川芳藤则开始为儿童创作称为玩具绘的浮世绘,颇受好评,因而被称为"おもちゃ芳藤(おもちゃ为玩具之意)"。但是由于西学东渐,照相技术传入,浮世绘受到严苛的挑战。虽然很多画师以更精细的笔法绘制浮世绘,但大势所趋,终究无法力抗历史的潮流。其中,月冈芳年以非常细腻的笔法和西洋画风绘制了许多画报、历史画、风俗画,有"最后の浮世绘师"之称。正当人物和风俗的主体已近枯竭时,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为浮世绘带来了新的风格,即“风景画”。葛饰北斋受到西洋铜版画的影响,立志风景画的创作,在《富岳三十六景》,采用大胆的构图和色彩,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此后描写了各地的名胜系列画。安藤广重在《东海道五十三次》的系列里,以叙情的笔调丰富地描绘了日本的自然的旅行者,后来又创作了《木曾路六十九》等以日本各地为题材的系列画。如今的浮世绘,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绘画的风格,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代名词,也适用于多个不同的现代化生活与环境中。在对于电影《复仇者联盟》的印象画中,以及在现代的日本动漫《怪化猫》中,浮世绘的形式与人物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不失美感的风格,浮世绘从起初的手绘黑白格图变为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浮世绘在历史的沿袭变革中,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但在我眼中,它从未改变,那种或沉重或轻浮的一页页纸张,是历史所不能抹去的印痕。纵观浮世绘的发展史,可能唯一不变的,只有画师们对于画作的热爱,以及在茫茫历史潮流中从未流失的,为人所深深赞叹的画作了吧。

309 评论

谁是小小

日本色彩,文化,方面的文献? 要日文的吗?日本文化是指日本形成的文化事物。特别在古代前期(到平安时代前期),强烈受到中国的影响。后来,在平安时代由於停止派遣遣唐使(894年)以及在江户时代实行锁国令(1633年),发展了独特的文化。不过在明治时代,由於外国要求强制开港,西方文化亦逐渐传日到日本。现代日本文化很受欧美的影响,但是传统的文化仍然受到保护,不时看见穿著和服的人在街上逛街。因为儒学对社会的影响很深,礼仪文化发达,忠於集团的观念浓烈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特点。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被提及的日本文化概念: * 饮食:寿司、天妇罗、铁板烧等等。 * 衣著:和服、浴衣、草鞋等等。 * 艺术:浮世绘、漆器等等。 * 音乐:雅乐、演歌等等。 * 文学:和歌、短歌、俳句等等。 * 建筑:城、日本庭园、神社等等。 * 宗教:神道教、佛教饮食受到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影响,日本菜很多时候会用到米饭。其他主要的料理包括了海苔、鸡蛋,亦有不少是与海产类相关以及绿茶、日本酒等为主的饮料。衣著日本代表的衣著是和服,各种阶级的种族有不同的衣著。衣著在明治时代开始改变,军官、官员穿著西式的服饰。虽然在现代日本主要服饰以西装为主,但不时会看见人们穿著传统服饰。服饰包括如下: * 头:笠、兜 * 上身:和服、着物、背广、浴衣、筒袖、留袖、色留袖、狩衣、羽织、甲胄、甚平、 * 下身:束带 * 手:手甲 * 鞋: 雪駄、下駄、草履、草鞋 * 装饰:栉、扇子、印笼、烟管艺术日本的艺术亦有多个种类,以画像就以浮世绘、日本画见称。也有茶道、书道。传统工艺以陶艺闻名。音乐在古代,最流行的音乐就是雅乐,接著在明治及大正时代由演歌取代,近年以J-POP为主。学术日本在学术方面曾经在奈良时代派遣遣唐使到唐朝留学,在平安时代开始发展了独特的学术,犹以儒学影响最大,江户时代有不少儒学者。此外亦吸以了来自荷兰的兰学。其他亦有国学,亦有中国流传的学派。文学影响日本文学的类型和歌、短歌、俳句、川柳、连歌、诗句,此外歌舞伎对文学影响甚深。明治时代以后开始流行西式的文学作品。现在,年轻人会比较注意轻小说的作品。建筑日本的建筑主要是以神社、佛教寺院、离宫为主,强烈受到中国的影响,在中世纪,标志都市繁荣的城堡亦随之出现。在明治时代以后,由於外国人开始在日本生活,不少建筑是以西式设计,现时像东京铁塔一样,成为了东京一个地标。宗教日本人的宗教意识比较复杂,同时信奉多数宗教的人不少(如神道教与佛教)。但一般认为,日本最多人信奉的是神道教。日本各地有过千座神社,部份神社更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参观,此外日本在奈良时代传入佛教,建造了不少佛寺。此外基督教在16世纪传入日本,虽然在江户时代下令禁教,但自明治时代解禁后,现今仍然有不少信徒,还有部分日本人信奉各种新兴宗教。体育最有日本特色的体育是相扑,约在飞鸟时代已经流行,到江户时代改良为近代大相扑[1]以及传统武术,但在世界上广为人知的职业运动是棒球及足球,拥有不少职业的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以外职业摔角、赛车、赛马、围棋及将棋在日本是非常普及。亦有部份运动是由外国传入,而经日本改良当中包括竞轮、软式网球等。政治日本的古化政制与中国、欧洲及中东各国大有不同,以天皇作为中心,在平安时代,政治制度开始改变,在明治时代以前主力统治国家是幕府将军、此外辖下有武士、旗本等,明治时代后,参考德国政制,引入国会制度,在现时日本拥有不同的政党及民主选举制度。语言日本的官方语言是日语,但日本各地亦有自己的方言,包括了关西方言、熊本方言。在大和时代,从中国传入汉字,后来独自发展成平假名及片假名等等。除了日语,源於日本的语言还有爱努语及琉球语等。流行文化日本的现今流行文化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影响,大多受到西方的影响,产生次文化。当中将J-POP及日本ACG(游戏动漫)最为世界各地的影响。日本的流行时装也影响了不少人的衣著习惯。近年来,各种语言亦有不少用语受到了日语的影响,包括了tsunami(即海啸,世界大多数语言以tsunami标示)、卡哇伊(日语罗马字:ka-wai-i)(「可爱」之意)、奇蒙子(日语汉字:气持)(日语罗马字:ki-mo-chi )(「心情」之意)、暴走族、御宅族(日语罗马字:otaku )等等。以上我是在某知名百科上找来的...还有更详细的...我网址给你吧这个网站是我看过最好的但是被百度给"和谐"了,点我给的网地址后按最上面第一个网站.....在他的搜寻那边打"日本"或"日本文化"就会出现很详细的解说了,希望对你有帮助.http://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漫客绘意投稿

    我就对动漫有兴趣得

    哈哈超man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动漫专业

    一、顺理成章,依理定形 一般来说,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决定着文章的内在结构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讨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反映在结构上,必然有因果关系的

    yidiandian1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三维动漫毕业论文

    动画设计中对2D方面的色彩研究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动画片色彩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创作者能够吸收和借鉴各种创作元素,比如电影中的色彩元素,国画中的色彩

    应该勇敢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浮世绘论文范文例文

    随着国内服装设计 教育 的发展,学院专业教育已经成为连接服装产业和设计人才之间的重要纽带,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下面是

    人参娃娃小辫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浮世绘论文答辩

    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得到的也不同。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

    得帮小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