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金Fighting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出资建设文化事业,是一种公益性质的。但是文化产业是一种营利性的,以盈利为目的。文化产业要发展,首先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十八大报告会上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文化产业为支柱性产业,这对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其次,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依法运营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很大逆差,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还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3%,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普遍高于10%。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没油什么大不了
当代中国文化预算的现实困境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1-01-15论文化产业政策的边际内谱系拟置 王列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12-01论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技术支撑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10-05-10“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15“设计”的形而上学追问 王列生 【期刊】美术观察 2010-06-15当代中国文化制度创新中的机构改革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7-15宗教文艺论的可能与不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15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项目目标及其功能测值方法 王列生 【期刊】江汉论坛 2009-04-15论文化制度创新的价值分层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9-10-15论内在焦虑中的中国文化制度创新 王列生 【期刊】文艺研究 2009-11-10论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意义内置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9-11-15论政府对文化产业制度支撑的功能缺位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2010-01-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考古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15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2006-10-30论民间仪式的文艺承载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30性本能的文艺魅力维系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25政治文艺论的权力与暴力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20论文艺存在研究的知识框架及其文艺人类学选择 傅莹; 王列生 【期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15文艺存在的存在性分析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7-01-25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形态前置 王列生 【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7-03-24论时尚与文艺的意义互动 王列生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动力学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28论集体体验对个体体验的颠覆——对体验论文艺观的新认识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2007-03-15论世界市场时代的文艺生产与消费 王列生 【期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20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期刊】理论参考 2007-02-01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目的论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10-15论集体体验时代的身份消失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2008-12-2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生存切入——对原始文艺的母题方式解读 王列生 【期刊】韶关学院学报 2008-01-15道德文艺论的语指与语误 王列生 【期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8-15论“孔子适齐”的事态义旨与道穷 王列生 【期刊】中国文化 2008-10-15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哲学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田野调查知识方式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30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原始符号切入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7-20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中的知识综合姿态 王列生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20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2004-07-25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王列生; 李怡 【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20论原典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知识综合特性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3-04-15“话语”与民族文学表达方式 王列生 【期刊】人文杂志 1999-09-05触感社会转型的律动──评洪三泰的长篇小说《闹市》 傅腾霄; 王列生 【期刊】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5-15新流行状态: 位置批评与商业批评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4-15九十年代: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9-08-15文化的贫困与文化的解困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0-03-31话题与民族文学言说方式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27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7-20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2001-02-15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的基本框架 王列生 【期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04-15简议特区文学的特 王列生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02-28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王列生 【期刊】文学评论 1995-07-15论当代文学价值评估的双重原则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5-02-25论文学发展的线性因沿─—悖离题材情结和素材迷恋的实证讨论 王列生 【期刊】广东社会科学 1995-04-16希腊花朵与阿拉伯土壤──论民族精神个体性对文学母题选择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5-04-20批评危机:亟待走出的六种缠绕 王列生 【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7-30论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动态过程 王列生 【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25“互阐指令系统”与比较神话学 王列生 【期刊】中国比较文学 1997-08-15论世界文学格局的单向牵引模式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 1998-02-15跨接传统与现代的民族文学精神寻求 王列生 【期刊】学术研究 1998-02-17论民族文学的理想选择形态 王列生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1998-01-10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8-07-25独语与对话跨度间的民族文学寻求 王列生 【期刊】河北学刊 1998-05-20The Choic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in World Literature 王列生 【期刊】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8-02-15我们都是变色龙 王列生 【期刊】粤海风 1998-02-15论文学母题的弹性发展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92-03-01对当代文学基本品性的思考——兼与沈敏特同志商榷 王列生 【期刊】学习与探索 1985-10-28振聋发聩的历史沉钟——评中篇小说《蓝花豹》 王列生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86-08-29论民族艺术之“根”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7-05-01论阅读的基本过程 王列生 【期刊】殷都学刊 1988-09-30论顺应心态与逆反心态——一个艺术接受美学课题之初步研究 王列生 【期刊】艺术百家 1988-08-28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诱导空间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89-08-29论接受能力 王列生 【期刊】学术界 1989-10-28论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12-31论切入点与切入方式 王列生 【期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10-01桐城地域文化爬梳 王列生 【期刊】东南文化 1991-05-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0-01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续) 包忠文; 王列生 【期刊】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12-31读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 王列生 【期刊】江淮论坛 1991-10-28说庄子的魅力 王列生 【期刊】安徽大学学报 1991-06-30人类生存空间与文学内容 王列生 【期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1-10-01文化的悖论及其对文学母题的制约 王列生 【期刊】社会科学家 1992-04-30站在时代高度看文化发展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9-11-24农歌会唱出农民心声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8-12-30我比汪晖本人更加焦虑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4-16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王列生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10-09-01文化机构的结构矛盾与改革取向 王列生 【报纸】人民政协报 2010-09-06只重形式群众难享文化实惠 王列生 【报纸】北京日报 2007-06-26和谐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6-11-09文化创新理论的学术梳理 王列生 【报纸】人民日报 2008-02-14
旧在现在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要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健全同公共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x0d\x0a要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有效覆盖。设施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要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城乡基层倾斜。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要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x0d\x0a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x0d\x0a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区域内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推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开展城乡共建、区域共建,支援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加强项目建设和强化运行管理并重,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使各级文化阵地正常运转、持续发展、真正发挥作用。\x0d\x0a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投入多见效少,群众往往不领情不满意。这就要求政府,尽快从大量不该管、管不好、管起来成本很高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标准制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样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思考论文 摘要: 就业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业服务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共就业服务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有
首先,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大的题材,是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计划中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话题。写论文的话,应该从小的方面入手,不如农业灌溉,饮水安全,医疗保险,农业保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增长,国际物流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长,这必将促进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论文,供大家
关键词: 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 2005年10月11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租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
建议你去中顾网法律知识栏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