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钩
毕业论文,从头至尾亲力亲为,真的会有很大的成长,无论是学术上、操作上,还是心理承受力上。本文的内容,均是本人的由衷感想。从选题到答辩结束,历经五个月,真的是…漫长,不过苦尽甘来,所有的经历都不是浮云。接着来将分为几个部分来讲一下整篇论文完成的始末。
·
(一)选题
对于选题,一定要谨慎。切记一定要写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如果写别的专业的学术研究不仅愧对于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而且对于跨专业的内容不单单是要从零开始积累学习这么容易的。可以多参照知网上面的硕博论文,因为你大部分的理论分析都是源自于此。比如我,论文写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当初选题时对于内部控制只是了解他表面的概念,所以通过大量的阅读之后发现,这个出发点真的深不可测,但又可以有所写。至于我研究的快递行业,都怪自己太年轻,在案例分析上无从下手……所以,一定要大量阅读,确保案例部分论点论据论证齐全,这样整篇文章的核心就出来了。
(二)过程材料
过程材料(前期)包括: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虽然这些都有规定的上传时间,但还是可以先完成初稿,再写这些局部内容,这样省时省力。毕竟论文整体的轮廓都没有出来,这些局部的写了也是编(逼)出来的。至于规范格式,根据模板文件的格式要求来就可以啦。
·
(三)论文★
写论文,要心中有数。可以把一些跟自己写的方向相关的硕博论文打开,用笔记记下别人的框架,看看人家是从何入手,如何逻辑顺畅有理有据地写论文的。案例分析是重点,要靠理论和数据支撑起来,再加上自己“专业”的分析,完美。格式上,本人走过的几个弯路来说一下:①封面不能有页码,这大概是技术水平失误。②图表格式要美观,而且不要连续几页都是表,比如不要整页整页的贴报表。图不能有外边框,表的数据部分不能有横线,上下边磅值。③前面写引言(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就不需要在论文里面出现了,一是这些在文献综述里已经有了,二是这些查重率真的超级高。最后,要写总结。④参考文献和致谢是没有页眉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尤其要注意。
(四)导师批注 你修改
当局者迷,导师更可以从一个客观专业的角度来评阅你的文章。导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再犀利你都要听取,并一遍遍修改,直到导师满意为止。当初我每次收到导师回复的时候,真的心跳提到嗓子眼,看完批注,心态崩了,一度怀疑人生。换个角度想想,假如导师的批注模棱两可很温婉,除非你的论文真的无懈可击(极少数是这样的),否则到答辩的时候,真的会被批斗的体无完肤,最后答辩结果是大改或者二辩。
(五)查重★
我们学校用的是维普查重,上传PDF格式,重复率要求30%以下,不符合要求是不能参加一辩的,优秀论文要求20%以下。我自己花钱查过一次,Word版本60%,啊,这不是等于重写吗?于是打开比对报告,理论部分全红,案例分析全红…因为你找得到的资料,数据库里都检阅得到,而且专业名词这些都在标注范围内。不要认为少几个字换个语序就可以蒙混过关,不存在的。
怎么才能把重复率降下来呢?答案很简单,能删的就删掉(是针对重复率极高的片段),标红的词语换同义词,而且PDF查重率真的会比Word低很多哦。所以花了两天时间,成功降到10%,哈哈,喜悦的泪光闪烁。
(六)答辩
答辩之前真的超紧张,现在看看真的,没什么的。放宽心,平常心对待,不过还是要用心准备一下的。服装礼仪,不仅对自己而言可以增加自信,而且也是对答辩老师的尊重,给人一种“你很重视”的感觉。其次,交流礼仪,向老师问好,开始陈述;老师提问问题或者指出问题的时候,就算你再有理,都要听老师说完,不要插嘴,不要顶嘴,否则会死的很惨,平时的交流里也要注意这种礼仪。态度要谦逊,实事求是,会就会,不会就不会,这样没什么大问题的话答辩老师不会太为难你的。最后,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关注的是你论文的格式,格式问题反映的是你的态度,内容问题反映的是你的水平。
·
爱谁是谁007
1.基本观点错误或有偏颇。
基本观点是指统率全篇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与总结论。如果基本观点错了,其他一切论点、论据都不能成立,整篇论文也就站不稳脚跟了。
2.观点主观、片面。
要避免毕业论文的观点走极端,妄下结论,也要防止观点只顾一头,缺少唯物辩证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有一篇论文为了说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铁”打破工人的“铁饭碗”,这“三铁”是“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这就在批判“铁饭碗”时走了极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任意夸大或缩小,然后就匆忙地谈看法、下结论,这样的论文,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也就缺乏科学性。
3.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
有的毕业论文过多地叙述工作过程,或选材不严,众多的材料缺乏认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论点不明显,重点不突出,这种情况在毕业论文中比较多。还有的毕业论文似乎成了--份工作总结或汇报,或是对某一工作所做的调查报告,却没有自己的见解。
4.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
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途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毕业论文,也必须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见解,有独创性。而在毕业论文中,有些文章重复别人已经谈过的东西,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个人创见,没有什么新角度、新材料。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不注意阅读文献资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研究的问题是别人已经研究或解决了的,或者也是由于作者对某问题缺乏科研精神,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上就是关于毕业论文观点陈述方面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倩倩19860816
如果论文的论点、定理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只依赖于个别事例,那么它们就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难以令人彻底信服。论证缺乏包括论据欠缺、论证不畅、理据相悖、逻辑性不强等。
1.论据欠缺
所谓论据欠缺,就是论析时讲了一大堆道理,也很正确,但缺乏必要的论据来支撑;或是论文中提出了某个定理、想法,可能很正确,但没有给出严密的论证。
2.论证不畅
所谓论证不畅,是指在毕业论文的理论推导或逻辑证明中出现漏洞,证明过程跳跃过大或者牵强附会,使论文的分析证明成了强拉硬凑的无稽之谈,甚至把论文写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如果采用无中生有。有根无据的推理方法,难免说歪理、出谬论。
3.理据相悖
所谓理据相悖,是指论文中的论据与论点自相矛盾,不能完全或者部分地印证所要说的道理。例如,某篇关于计算方法的论文,说是某教授论文的推广,可在正文中举例计算数值精度时,用原来教授的方法计算精度达到2%,而用新方法计算精度仅达到5%.这样,论据就与论文论点“新方法优于旧方法”相矛盾。
纠正这类问题的方法是修正论据,或者改变论点。
4.逻辑性不强
所谓逻辑性不强,就是毕业论文中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材料堆放杂乱无章,没有次序。有些学生在前期收集了许多材料,写作时觉得这些材料都非常精彩,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到处都是例子、例证,却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论文成了一个材料库。这种问题的原因所在,就是缺乏对原有材料数据的充分分析,对论文的写作提纲没有进行很好的逻辑安排。改进的方法是要重视并写好写作提纲。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论文论证中可能存在的的相关问题,希望对即将毕业的小伙伴们在论文写作上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本平台!
论文答辩不过 怎么办? 100分 第一次论文答辩不过关的,通常还有第二次答辩的机会,通常间隔的时间会在一周左右,也有可能是三天,这个要看你们学校伐业生的毕业日
论文创新点获取渠道有以下几点: 1、文献基础 创新点需要大量相关背景文献的支持,所以文献的阅读和积累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文献不需要我们全部阅读,只需要精确检索与
我们在 毕业 之际,都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但是如果毕业论文答辩没过怎么办?不能过的同学不要急,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毕业论文答辩没过
论文写好了,没有参考文献就添加相关的文献就好了。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会的,一般程序都是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选择结束以后,如果还没有找到指导老师,学校一般是系部就会指定指导老师了。